环境保护事业管理(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4 06:36: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环境保护事业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环境保护事业管理》。

第一篇:环境保护事业管理

环境保护事业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1609105207/

一、案例举例

据统计,全国污染物的年排放量达4300余万吨,(其中烟尘约2800万吨,二氧化硫约1460万吨);我国已成为继欧洲、北美之后的第三大酸雨沉降重点地区之一;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10大城市中,我国占7个。另外,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当严重,突出表现为荒漠化、沙化面积扩大和水土流失严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同时,我国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多平方公里,流失土壤50多亿吨,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10年7月12日下午,福建省环保厅通报称,紫金矿业集团公司旗下紫金山铜矿湿法厂污水池发生渗漏,污染了汀江,部分江段出现死鱼。据报道,初步统计,汀江流域仅棉花滩库区死鱼和鱼中毒约达378万斤。据了解,这起污染事件实际发生在7月3日,9天后方才公开披露。

二、案例分析

竭泽而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成语,其含义是把湖水排干来捕鱼。虽然鱼到是全捕着了,但是,湖水排干后也就不会再有鱼。可见,竭泽而渔隐喻了一个重要而深刻的哲理:如果违反自然界的规律,急功近利,过度索取,那么看似取之不尽的资源就会用尽。同样,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果我们只注重经济的发展、消费的增长,而忽视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忽视对环境的有效保护,那就等于竭泽而渔

一起影响巨大的公共安全事件,在紫金矿业看来,也许不过是一次对自身危机公关能力的考验;如果真的缺乏自省,这将为灾难的卷土重来埋下伏笔。再次面对同样的问题,不知道紫金矿业准备如何应对?但将“坏事变好事”的前提,是先把“坏事”处理干净,追根寻源,举一反三,严格执行制度。这不仅是“维稳”的关键,也是“避免民众恐慌”的先决条件。

在危机发生时,企业应该与媒体主动合作,重视媒体,善用媒体,关注市场力量和社会公信力的影响,这是一种心态,更是一种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护企业良好信誉,更有助于巩固市场和投资人对机构的强大信心。

面对媒体曝光,如果在第一时间澄清事实真相,主动检讨自己的不足,承担责任,很可能将事件的不利影响降低至最小程度,甚至将危机事件演化为树立企业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一次契机。相反,如果不论自身责任如何,一味遮遮掩掩,指责媒体,很可能使企业处于更加不利的公众舆论环境中,使企业生存环境趋于恶化,品牌受损,甚至遭遇灭顶之灾。

三、对策与建议

现实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不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政策方针放到更重要的位置,经济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这将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因此,我们要树立信心、明确措施,大力抓好节能降耗,走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首先,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一)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要抓紧拟订有关土壤污染、化学物质污染、生态保护、遗传资源、生物安全、臭氧层保护、核安全、循环经济、环境损害赔偿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配合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工作。

(二)完善环境管理体制。按照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方式,逐步理顺部门职责分工,增强环境监管的协调性、整体性。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

(三)加强环境监管制度。要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将总量控制指标逐级分解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并落实到排污单位。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禁止无证或超总量排污。

(四)完善环境保护投入机制。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

(五)推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政府定价要充分考虑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对市场调节的价格也要进行有利于环保的指导和监管。

(六)运用市场机制推进污染治理。全面实施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收费标准要达到保本微利水平,凡收费不到位的地方,当地财政要对运营成本给予补助。

(七)推动环境科技进步、加强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健全社会监督机制等。其次,、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坚决关停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和生产线。

(一)落实环境保护领导责任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思想统一到科学发展观上来,充分认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环境忧患意识和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意识,抓住制约环境保护的难点问题和影响群众健康的重点问题,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二)科学评价发展与环境保护成果。坚持和完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境目标责任制,对环境保护主要任务和指标实行年度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结果。

(三)深入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保护环境是全民族的事业,环境宣传教育是实现国家环境保护意志的重要方式。加强环保人才培养,强化青少年环境教育,开展全民环保科普活动,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四)健全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建立环境保护综合决策机制,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保护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全国环境保护部际联席会议的作用。宣传教育部门要积极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普及环保知识。充分发挥人民解放军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史

1972年6月5日至16日,世界上第一次国际性的环境会议《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有113个国家派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

1972年6月5日是世界是第一个环境日。历届世界环境日主题:1974年:只有一个地球;1975年:人类居住;1976年:水,生命的重要源泉;1977年:关注臭氧层破坏、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滥伐森林;1978年:没有破坏的发展;1979年:为了儿童的未来--没有破坏的发展;1980年:新的十年,新的挑战--没有破坏的发展;1981年:保护地下水和人类食物链,防治有毒化学品污染;1982年:纪念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会议10周年--提高环保境识;1983年:管理和处置有害废弃物,防治酸雨破坏和提高能源利用率;1984年:沙漠化;1985年:青年、人口、环境;1986年:环境与和平;1987年:环境与居住;1988年:保护环境、持续发展、公众参与;1989年:警惕全球变暖;1990年:儿童与环境;1991年:气候变化--需要全球合作;1992年:只有一个地球--关心与共享;1993年:贫穷与环境--摆脱恶性循环;1994年:一个地球一个家庭;1995年: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1996年: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1997年:为了地球上的生命;1998年:为了地球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1999年: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2000年:2000环境千年,行动起来;2001年:世间万物生命之网;2002年:让地球充满生机;2003年:水----二十亿人生于它;2004年:海洋存亡,匹夫有责;2005年: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2006年:莫使旱地变为沙漠;2007年:冰川消融,后果堪忧;2008年: 促进低碳经济

1973年8月5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全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会议交流了环境保护工作的经验,制定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了近期的环境保护工作。在会议行将结束时,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有各界代表出席的万人大会,对会议作了总结,向全国发出了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动员令。

中国于1979年加入了联合国环境署的“全球环境监测网”、“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中心”和“国际环境情报资料源查询系统”。1987年,联合国环境署在中国兰州设立了“国际沙漠化治理研究培训中心”总部。

中国自1979年起先后签署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际捕鲸管制公约》、《关于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的巴赛尔公约》、《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修订本)》、《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72年伦敦公约》等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和议定书。

1980年成立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到1995年出版各类环境图书860种,500多万册。

1981年,中国成立了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对全国环保系统的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

1982年5月4日,由国家城市建设总局、国家建筑工程总局、国家测绘总局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的部分机构,与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合并,成立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3年,中国创办了全球第一家国家级环境保护专业报———《中国环境报》,年发行量近30万份。

1988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撤销,改为建设部。环境保护部门分出成立国家环境保护局,升格为国家直属局。

1990年《中国环境年鉴》出版,并从1994年开始出版英文版。

1990年中国有关部门开始开发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绿色食品”。1992年4月成立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40多位中外著名专家和社会知名人士组成,负责向中国政府提出有关咨询意见和建议。

1992年6月,中国国务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主任宋健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中国总理李鹏出席了大会的首脑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加强环境与发展领域国际合作的主张,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李鹏总理还代表中国政府率先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3年3月,中国开始实施环境标志计划。

从1993年开始,以组织新闻单位采访环境执法情况为主要形式的“中华环保世纪行”活动在全国开展。

1994年3月,中国政府批准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以及行动方案。

1998年国家环保局升格成国家环保总局。

2008年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环境保护部。

第三篇: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四

“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大力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五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污染治理投资保持较快增加,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生态保护全面加强,环境保护事业取得积极进展。

一、污染治理投资较快增加,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加大

环境质量的改善离不开环境保护投入的增加。“十一五”期间,国家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拓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的资金渠道,强化环境污染防治管理,污染治理投资保持较快增加,重点领域投入力度加大。

2009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为4525亿元,比2005年增长89.5%;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比重由2005年的1.30%提高到2009年的1.33%。其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512亿元,比2005年增长94.8%,城市燃气、集中供热、排水、园林绿化和市容环境卫生五项投资增长幅度分别是27.9%、67.4%、98.3%、122.4%和114.1%;实际执行“三同时”项目环保投资1570.7亿元,比2005年增长1.5倍(见附表1)。2009年营林固定资产投资1351亿元,比2005年增长1.9倍;其中国家投资710亿元,增长101.4%。的建设项目的环保设施实际投资额。其中“三同时”制度指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环境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1.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国累计关停小火电机组7000多万千瓦,提前一年半完成关闭5000万千瓦的任务;分别淘汰炼铁、炼钢、水泥、焦炭和造纸等落后产能1.1亿吨、6860万吨、3.3亿吨、9300万吨和720万吨。全国累计建成运行5亿千瓦燃煤电厂脱硫设施,火电脱硫机组比例从2005年的12%提高到80%;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超过5000万吨/日。

在经济增速和能源消费总量均超过规划预期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减排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提前半年实现,污染减排任务超额完成。据初步测算,2010年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12%左右,二氧化硫下降14%左右,均超额完成减排任务。

2.工业三废治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到2009年底,全国共有废水治理设施77018套,比2005年多7787套;有废气治理设施176489套,多31446套,其中脱硫设施26995套,多4347套。全国工业二氧化硫去除量2890万吨,比2005年增长1.7倍;工业烟尘去除量32848万吨,增长59.6%。2009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4.2%,比2005年提高3.0个百分点;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去除量达1321.3万吨,增加21.4%;工业废水中氨氮去除量64.1万吨,增加32.6%;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为91.0%,提高11.6个百分点;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为90.3%,提高7.4个百分点;工业粉尘排放达标率为89.9%,提高14.8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67.0%,提高10.9个百分点;“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达1608.2亿元,增长1.1倍(见附表2)。

3.水环境质量持续好转。2010年七大水系国控断面好于Ⅲ类水质的比例由2005年的41%提高到60%;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由2005年的27%降低到16%,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上持续好转。

4.城市空气质量稳中趋好。2009年,全国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均浓度0.035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17%;环保重点城市空气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0.046毫克/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24.6%;地级以上城市达到或优于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比例达到79.6%,比2005年明显提升。

5.城市环境治理能力继续增强。2009年底,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9052万立方米,比2005年提高58.1%;城市污水处理率由2005年的52.0%提高到2009年的75.3%。2009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15734万吨,比2005年增长1.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1.4%,增加19.7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2005年的32.6%提高到2009年的38.2%。2009年全国开展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的354个城市中,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为好的城市占5.9%,较好的占68.7%,轻度污染的占24.3%,中度污染的占1.1%;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的334个城市中,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的占67.1%,较好的占27.5%,轻度污染的占4.2%,中度污染的占0.9%,重度污染的占0.3%。

三、生态保护全面加强

“十一五”期间,国家通过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推进防沙治沙工程建设,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措施,全面加强了生态保护。

1.造林步伐继续加快,森林面积保持增长。第七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2004—2008年)资料显示,我国森林面积达到19545万公顷,比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99—2003年)增长11.7%;森林覆盖率为20.36%,增长2.15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为137.2亿立方米,增长10.2%。2010年全国完成造林面积592万公顷,比2005年增长9.6%。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346万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58.4%。

2.湿地保护全面加强,湿地保护网络初步形成。国家实施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5—2010年)》,完成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项目201个,5万多公顷湿地得到恢复。湿地自然保护区达550多处,国家湿地公园达100处,国际重要湿地达37处。自然湿地保护率达到50.3%,较“十五”时期末增加5个百分点。

3.防沙治沙建设扎实推进,沙化土地面积继续缩减。第四次全国荒漠化沙化监测(2005—2009年)结果显示,全国沙化土地面积年均缩减1717平方公里,比上个监测期年均多缩减43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的省份增加到29个。2009年全国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153万公顷。

4.生物多样性保护继续加强,重点物种保护稳步推进。截至2009年底,国家划定禁猎(采)区2667个,总面积为8462.4万公顷。全国共建立森林公园2458处,总面积1652.50万公顷。重点物种保护工作稳步推进,濒危物种保护制度继续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得到加强。大熊猫等50多个濒危野生动物繁育种群持续扩大,苏铁等千余种野生植物人工种群基本建立,野马等物种回归自然进展顺利,野生动物损害补偿试点有序推进。

5.水土流失治理稳步实施,治理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我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扎实开展,重点流域生态保护稳步推进。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累计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10454万公顷,比2005年增加了989万公顷。

6.自然保护区继续增加。截止到2009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数量达到2541个,比2005年增加192个;自然保护区面积为14775万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14.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19个,比2005年增加76个。

“十一五”以来,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在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的压力日益增加;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实现“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目标任重道远。为此,“十二五”期间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保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

第四篇:环境保护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

1、目的

明确环境保护管理的基本内容,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环境保护管理。、职责

3.1 安全技术科负责组织建立公司环保管理网络,明确环保工作职责。

3.2 安全技术科负责编制工作实施计划,会同上级主管部门确定实施污染治 理方案。3.3 安全技术科负责促进建设项目环保措施的落实,并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

3.4 安全技术科负责实施环保宣传教育及有关人员的环保培训工作。

3.5 安全技术科负责公司污染物总量控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公司各单位积 极实施清洁生产。

3.6 安全技术科负责监督公司各单位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

3.7 安全技术科负责重大污染事故的调查和上报,负责协商解决一般污染事故的 赔偿问题。

3.8 安全技术科负责公司污染源调查和环境监测统计工作。

3.9 安全技术科负责对公司各种污染物进行例行监测。工作程序

4.1 环境保护管理网络 形成从公司领导、部门,4.1.1 安全技术科负责组织建立健全公司环保管理网络,到车间、班组的环保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应职能明确,发挥职能作用。公司主要领导在主抓生产工作的同时布置和开展公 4.1.2 实行“总经理负责制”,司的环保工作,车间主要领导具体布置和实施本单位的环保工作。

4.2 环境保护计划管理

4.2.1 安全技术科组织编制公司工作计划及实施方案,内容应齐全、完整,具有可操作性,经公司主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4.2.2 安全技术科制定公司环境保护目标及实施方案,经公司领导同意后,发布 实施。安全技术科负责实施过程中的具体管理;同时,年终进行总结完成工作总 结报告。

4.3 加强建设项目管理,安全技术科监督建设项目按环境保护管理程序的步骤逐 步落实。4.4 环境保护宣传

4.4.1 安全技术科组织实施公司环境保护宣传教育计划工作。

4.4.2 公司各单位在“6.5”世界环境日期间,配合安全技术科有计划的开展各种各 样的宣传活动。

4.4.3 安全技术科负责组织公司环保人员的培训工作。

4.5 环境污染防治

4.5.1 公司各单位应将环保管理作为生产管理的一部分,并纳入到生产管理系统 中去,查清并分析本单位的污染现状和排污底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环境污 染治理。

4.5.2 公司各单位加强工艺和设备管理,减少跑、冒、滴、漏和不合理排放,利 用好各种能源、资源,提高外排污染废气的达标率,实现废水零排放。

4.5.3 公司各单位禁止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

4.5.4 质检科对监测到的异常数据要及时报生产技术科、安全技术科,查明原因 并向有关领导或上级部门汇报。

4.6 安全技术科监督、检查公司各单位环保设施运行情况,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 馈相关单位进行隐患整改。4.7 污染事故处理

4.7.1 工艺车间严格操作,加强管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或纠纷。

4.7.2 安全技术科对一般污染事故进行调查、上报及处理,提交污染事故原因调 查报告和污染损失赔偿报告。对重大污染事故,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及上报。

4.7.3 污染事故单位对污染事故责任者进行教育,积极落实污染防治措施。

4.8 污染源调查及环境保护统计管理

4.8.1 安全技术科负责公司污染源调查工作,并将调查结果及时向公司领导及相 关部门汇报。

4.8.2 污染源调查及监测数据原始记录表、各种环保统计报表,做到规范。

4.8.3 安全技术科统计、上报各种环保统计报表,做到准确、齐全、完整、及时。

4.8.4 安全技术科进行环保统计分析,做出环保统计分析报告。

4.9 环境监测管理

4.9.1 质检科负责对污染物进行例行监测。

4.9.2 质检科建立环境监测原始记录和统计报表,并按时报出.记录做到规范、齐 全、正确、准时。

污染物排放管理目的

响应国家环保制度的重大变革,严格达标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并有计划的 削减排污总量。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污染物排放管理。职责

3.1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污染物排放的基础管理工作。

3.2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总量控制、统计和申报工作。

3.3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大修、抢修、日常维修期间污染物回收、处理的预案或措 施的制定及实施。

3.4 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环保新建、技改、整改项目的落实,制定污染物处理排放 预案并实施。

3.5 安全技术科负责协商解决一般污染事故赔偿问题;负责参与重大环境污染事 故的调查、上报。

3.6 安全技术科负责监督和考核各单位各项环保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4 工作程序

4.1 污染物排放基础管理

4.1.1 根据公司制定的环境管理网络,网络中的各级管理人员明确职责,充分发 挥职能作用。4.1.2 各单位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提高广大职工的环保意识,严格日常工艺 操作,减少污染排放,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

4.1.3 对于污染物长期排放异常的单位,如由于生产工艺原因造成的,由生产技 术科与该单位有关技术人员共同研究近期处理、控制措施和长远治理规划;如非 生产工艺原因造成的,由安全技术科下发环保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

4.1.4 各单位建立定期清捞地沟油污的制度,每周清捞一次,确保本单位废水排 放口 COD 长期稳定达标,降低 COD 排放总量,降低废水中和处理再利用过程 中的成本和难度。

4.2 污染物排放计划管理

4.2.1 各单位组织进行排放污染物的审查工作,并将生产工艺中各排污节点及所 排污染物的种类、数量进行登记,并及时上报公司安全技术科。4.2.2 在大修、抢修、日常维修设备或设施时,可能引起排放口排放异常的,所 在单位要有应对预案或措施,并及时上报安全技术科。

4.3 大修、抢修、日常维修期间,各种排放和废弃污染物的管理

4.3.1 及时做好本单位废油的回收清理工作,各机体、油箱的残油要进行收集以 备回用,不允许直接排入地沟。

4.3.2 检修各单位对本单位的一般固体污染废弃物、危险物品要集中收集;重点 污染废弃物、危险物经本部门主管领导同意,由环保员监督,采取合理的措施进 行收集;收集起来的污染废弃物、危险品要由专人管理,避免造成污染事故。

4.3.3 检修各单位严格液体污染物排放,收集起来的污染物能回收利用的要回收 再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由本单位负责人监督,由专人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处理 达标后,排放到公司废水处理站进行再处理利用。

4.4 各单位环保新建、技改、整改项目污试运行期间染物排放管理

4.4.1 各单位有环保新建、技改、整改项目时,应监督项目进度和质量,制定污 染物排放应急处理预案,并在试运行前与试运行报告一同上报安全技术科。

4.4.2 环保新建、技改、整改项目试运行期满后,由安全技术科协助政府环保部 门,组织对该项目进行污染物排放验收工作。

4.5 污染事故的处理

4.5.1 出现异常排放引起的一般污染问题,安全技术科及时调查原因和周边农作 物污染影响状况并编写报告,上报主管领导,并协商解决污染赔偿问题。

4.5.2 异常排放引起的重大污染问题,安全技术科协助公司调查原因及污染影响 状况,并编写报告并上报政府环保部门。

废水管理目的

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工 艺废水零排放环保目标,防治环境污染,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及广大群众身体健康。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废水排放管理。职责

3.1 各岗位负责本单位废水达标排放于厂内中和处理站的实施管理。

3.2 各岗位负责本单位内排废水的总量控制、统计和申报。

3.3 各生产岗位负责本单位大修、抢修、日常维修期间废水达标处理的预案或措 施的制定及实施。

3.4 安全技术科负责日常废水非达标事故的调查、上报和处理。

3.5 生产技术科负责监督和考核各岗位废水排放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3.6 行政科负责生活用水和排放的管理。工作程序

4.1 生活废水的处理

4.1.1 公司生活废水主要为工作人员的卫生间涮洗生活用水,这些生活污水先排 入化粪池沉淀处理,经沉淀后达到《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中的水质要求,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进入黄骅市污水处理 厂进一步处理。

4.1.2 公司员工要牢固树立节约用水,减少废水排放的思想,杜绝水资源的浪费。

4.1.3 行政科负责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管理、维护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4.1.4 行政科负责雨水收集储存设备的管理,绿化用水合理使用,减少雨水的排 放量。4.2 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处理

4.2.1 公司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水,按照项目工程设计为„零排放‟。各生产岗位产生 的废水全部通过地下管网,流入公司污水中和沉淀处理站,通过酸、碱中和以及 物质处理沉淀后,经管道分别输送到盐水化盐岗位和二次水循环池进行再利用,达到废水不排放无污染,形成良性循环。

4.2.2 各生产岗位必须严格日常操作,禁止跑、冒、滴、漏和不合理排放,经常 对本岗位排放废水进行检测,保证其指标不超出规定范围。

4.2.3 各生产岗位必须规范、正确填写检验报告,检测结果及时报车间。车间及 时掌握废水各项指标数据,出现问题及时向生产、安全技术科进行汇报,同时查 找原因进行解决。便于废水处理站及时调整处理参数,防止超标事故发生。

4.2.4 各生产岗位及时做好本单位废油的回收清理工作,各机体、油箱的残油要 进行收集以备回用,不允许直接排入地沟。必须建立定期清捞地沟油污的制度,每周清捞一次,确保本单位废水排放口 COD 长期稳定达标,降低 COD 排放总 量,降低废水中和处理再利用过程中的成本和难度。

4.2.5 各生产岗位在大修、抢修、日常维修设备或设施时,可能引起排放口排放 异常的,所在车间必须要制定应对预案或措施,需经预处理达到排放要求后(各 装置环保考核指标)排放到废水处理站,并及时上报安全技术科。

4.2.6 各生产岗位清洗设备、场地等产生的废水必须排入地漏,进入污水处理站 处理,不得排入明沟。

4.2.7 各生产车间坚决杜绝事故的发生,防止过多的水源被污染,增加废水的产 生量,加重废水处理站的处理的成本和难度。

4.2.8 质检科应将分析化验后的有毒废液须收集、回收,按危险废物管理,不得 外排。

4.2.9 废水处理站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和操作,杜绝超标 事故的发生。如发生事故按应急预案响应。执行国家标准

5.1 生活废水 《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

5.2 生产工艺废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1-95)

废气管理目的

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生产工 艺废气达标并减量排放,防治环境污染,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及广大群众身体健康。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废气排放管理。职责

3.1 各相关岗位负责本单位废气达标排放的实施管理。

3.2 各相关岗位负责本单位内排废气的总量控制、统计和申报。

3.3 安全技术科负责日常废气非达标事故的调查、上报和处理。

3.5 生产技术科负责监督和考核各岗位废气排放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3.6 水汽车间负责锅炉脱硫除尘装置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工作程序

4.1 公司生产工艺产生的废气主要是锅炉燃煤产生的烟尘,通过 花岗岩烟气脱硫除尘装置进行处理后,各项指标必须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 标准》(GB13271-2001)2 类 50%指标(烟囱高度 36m,未达到要求 45m), 方可排放。

4.2 公司优化环保设计,引进先进事故氯、氯尾气和盐酸尾气吸收装置,实现了 氯尾气零排放和盐酸尾气零排放。避免了大气污染,大大减少了工业废气排放量。各相关生产车间必须严格操作和管理,为实现长久目标提供保障。

4.3 水汽车间加强锅炉脱硫除尘装置的日常管理,确保正常运行,废气各项指标 必须达标排放。

4.4 锅炉严格按照《锅炉岗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及时调节操作,确保燃料完 全燃烧,提高加热炉热效率,减少大气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4.5 氯车间加强事故氯、氯尾气和盐酸尾气吸收装置的日常管理,确保正常运行,杜绝废气的排放。

4.6 各生产岗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杜绝超标事故的发生。如发生事故 按应急预案响应。执行国家标准

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5.2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5.3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噪声管理目的

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降低噪声污 染,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及广大群众身体健康。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噪声排放管理。职责

3.1 各岗位负责本单位噪声达标排放的日常管理。

3.2 各岗位负责本单位噪声的控制、统计和申报。

3.3 各车间负责本系统岗位噪声情况的日常监督、检查。

3.4 安全技术科负责日常噪声非达标事故的调查、上报和处理。

3.5 生产技术科负责监督和考核各岗位噪声排放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3.6 设备科负责外来施工单位噪声排放的管理。

3.7 设备科负责新装置防噪声污染的选型。工作程序

4.1 公司噪声主要来自于氯、氢压机、空压机、冷冻机和锅炉风机等机械设备,对产生高噪声的设备必须配置隔声、消声装置和减振措施。噪声指标必须符合 《工 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2 类方可排放。

4.2 各部门认真执行“三同时”原则,在改建、扩建、新建装置的同时,对噪声超 标部位必须落实噪声防治设施,避免新的噪声污染。

4.3 安全技术科每年年初根据公司的目标,针对生产区域内高强度噪声源制定综 合治理目标、指标。

4.4 安全技术科按监测计划负责进行厂界环境噪声及生产区域内高强度噪声源的 监测,做好记录及统计上报工作。

4.5 设备科对新装置要选购制造精度高、噪声低的设备,防止噪声污染。负责外 来施工单位噪声达标排放的管理。

4.6 各车间对本系统岗位噪声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4.7 产生噪声源的单位,必须保证防治噪声污染设施的正常运转。改造、拆除或 闲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必须报请设备科批准。

4.8 各岗位操作人员要按时巡检,发现设备运转异常时,及时上报并查出原因,若确系设备带病运行,要立即报告车间和生产技术科,进行修复。

4.9 各种设备包机到人,必须按制度定期润滑,尤其是高噪声源设备的润滑,使 设备正常运转,降低噪声。

4.10 工艺设备检修时,高噪声源设备要同步检修,做到油路、汽路畅通,油标 醒目,油量充足,保证设备的长周期平稳运行。

4.11 员工在高噪声岗位现场作业要戴耳塞、护耳罩等防护用品,加强个人防护。执行国家标准

5.1《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

5.2《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固体废物管理目的

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方针、政策,引进国际先进生产工艺技术和设备,严格控制固 体废物的处置,防止污染,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及广大群众身体健康。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固体废物处置管理。职责

3.1 各相关岗位负责本单位固体废物的日常管理。

3.2 各车间负责本单位内固体废物的总量控制、统计和申报。

3.3 各车间负责本单位大修、抢修、日常维修期间固体废物的预案或措施的制定 及实施。

3.4 安全技术科负责日常固体废物事故的调查、上报和处理。

3.5 生产技术科负责监督和考核各车间固体废物处置制度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工作程序

4.1 公司固体废物主要有锅炉煤渣、盐泥、废硫酸和次氯酸钠。4.1.1 锅炉燃煤 时产生的煤渣出售作为民用建筑材料再利用。

4.1.2 氯处理干燥工段产生的浓度为 78%左右的废酸,全部出售,再利用。4.1.3 氯尾气吸收过程中产生的次氯酸钠,全部出售,作为化工原料使用。

4.1.4 盐泥经板框压滤形成泥饼后,厂内堆存,达到储存量运回盐场填埋。

4.2 氯车间必须加强对废硫酸和次氯酸钠的日常管理,杜绝泄漏事故发生,避免 发生环境污染。

4.3 水汽车间必须加强煤渣和盐泥的收集、贮存的管理,避免发生环境再污染。

4.4 各车间每月底将固体废物的总量控制、统计和申报等表,报生产技术科进行 汇总。

4.5 各车间大修、抢修、日常维修期间对固体废物的处置,必须制定预案或措施,并进行实施。

4.6 安全、生产技术科对各车间固体废物处置管理制度的执行和落实,进行监督 和检查。5 执行国家标准

5.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01)5.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环保台帐与报表管理

1、公司生产技术科负责环保各项数据原始记录资料的汇总、统计和保存,向安 全技术科及时提供相关数据。

2、公司安全技术科负责建立、管理和保管环保台帐,及时填写环保各项数据,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3、公司安全技术科必须按照相关要求及时向环保部门报送环保工作统计报表,并做好数据的分析。

4、公司环保台帐或报表保管年期为三年。外单位人员借阅,必须经主管领导批 准。奖励和惩罚

1、凡本企业员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成绩明显者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

2、凡本企业员工违反《环境保护法》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造成环境污染情况,视情节轻重,给予赔款、行政处分、开除等处分。

3、环保考核

3.1 安全技术科、生产技术科和设备科定期对各单位各项环保规章制度执行的情 况进行监督考核,并将考核结果报„公司指标考核办‟,做为浮动工资考核依据之 一,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并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便于 问题的整改。

3.2 考核内容

3.2.1 未向生产安全部门对本单位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登记申报的;各项数据不真 实、准确的; 3.2.2 地沟油污未定期清理,导致本单位废水排放口 COD 超标排放的;

3.2.3 对本单位污染物、废弃物、危险物品收集、管理、处理措施不当的;

3.2.4 对本单位环保设施管理不善,造成排放指标超标的;

3.2.5 对本单位重点污染物不做适当的处理措施直接超标排放的;造成一般污染 事故的;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

附 则

1、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等部门文件有抵触时,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2、本管理制度属公司规章制度的一部分,由公司各级负责人负责贯彻落实和执 行。安全技术科要严格执行,并监督、检查。

3、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加强环境审计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加强环境审计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健康发展

——刘家义副审计长在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研讨会

开幕式上的演讲

(2005年3月28日)

各位同行、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在这风景如画的武夷山,我们高兴地迎来了亚洲各国最高审计机关的同行、世界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和其他区域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单位的代表。大家欢聚一堂,交流、分享环境审计经验和信息,分析研讨环境审计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这对推进亚洲乃至世界环境审计和环境保护,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当今世界,人类普遍面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面临既要加快发展经济又要切实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面临建立经济、社会和环境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艰巨任务。为此,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

经过多年的努力,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日益深入人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正在逐步落实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中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正在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作为政府组成部门之一的中国审计机关,多年来,一直致力

1于通过环境审计促进国家环境保护与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针对中国环境现状和政府环境保护、治理的重心,我们重点开展了生态(生活)环境建设和环境污染治理两方面的审计。例如:生态林业建设资金审计调查,重点城市排污费审计,污水处理重点建设项目审计,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审计,退耕还林试点工程审计,部分地区环境保护资金审计调查,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等环境审计,环境保护使用外资的审计,等等。

近年来,随着政府环境保护、治理力度的加大和要求的提高,中国环境审计的范围、内容也在不断拓宽和丰富。组织实施的环境审计充分考虑到国家环境保护的重点,既有污染防治方面的审计,又有生态保护方面的调查;既有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又有对政策执行效果的评价。根据国家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两方面工作的重点,目前审计署环境审计关注的重点领域包括:国家环境保护投资的重点地域,如“三河三湖”(三河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即太湖、巢湖、滇池)、“两控区”(即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一市(即北京市)和一海(即渤海)的污染治理;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即,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即东北、华北、西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国家环境保护主要政策的执行情况等。

中国政府环境审计已取得较好成效,在促进环境保护资金管理使用的合规,完善环境保护政策制度方面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审计成果引起了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在全社会产生了良好影响。几年来的审计结果表明,审计机关开展的环境审计正日益成为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三方面:一是及时发现和纠正环境保护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资金的安全完整;二是保障、促进环境保护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充分发挥资金的环境效益;三是针对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修订环境制度的合理化建议。

积极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研究,是环境审计不断发展的先导和重要支持。审计署积极组织政府审计机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同开展环境审计理论研究,逐步深化对环境审计内容、技术方法、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认识,为推动环境审计实践深入的奠定基础。

中国的环境审计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现实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是审计领域尚不广泛,且绩效审计比重还不大;二是审计法规、标准信息化建设还跟不上;三是审计经验缺乏,理论研究滞后。因此,今后几年,一是要不断扩大审计领域。首先是面对中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中国审计署将逐步加大对重点区域、重大环境项目的审计力度,不断拓宽环境审计范围。同时积极探索环境绩效审计。二是不断改进审计方式,积极探索与环境保护

等部门的联合审计,不断提升审计水平。三是积极借鉴各国经验,加快制定审计标准、指南。四是加大审计人员培训力度。五是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和加强理论研究。

促进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想,加强环境保护是各国政府共同的责任,做好环境审计是各国最高审计机关共同的任务。自2000年当选为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主席后,审计署充分发挥对区域环境审计的组织、推动和促进作用,积极履行职责,促进环境审计信息和经验交流,加强环境审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将一如既往,继续认真尽职尽责,为亚洲环境审计的不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各位朋友,中国审计署很高兴承办这次环境审计研讨会和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工作会议。我们相信,通过这次研讨会和会议一定会进一步扩大环境审计的影响,促进亚洲各国政府环境审计的发展,为保护环境,为实现蓝天、碧水、绿地的美好景象,为我们子孙后代有一个美好的生存环境、生活空间,做出我们的积极贡献!

预祝环境审计研讨会和工作会议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下载环境保护事业管理(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环境保护事业管理(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环境保护管理指南

    环境保护管理指南 1. 目的 为加强。。。。。。。。。。。。在生产、经营、建设等活动中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实现生产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精选合集]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贯彻执行国家和我省关于开发建设活动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各项环境管理政策法律法规和规章,对全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一)主要......

    环境保护管理领导

    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八标项目经理部文件 隧合福[2010]11号 关于成立中铁隧道集团合福铁路安徽段站前八标项目经理部 环境保护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 项目部各部室、......

    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汇报

    XXXX有限公司 环保工作汇报 一、企业基本情况: XXXXXXXX有限公司现有??㎡烧结机??台,??㎡竖炉??座,??m³高炉??座, ??吨转炉??座,??mm轧线??条,是集???于一体的?????钢铁联合企业。。 长期以来,我公司从发展战略......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保障员工及周边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及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司的......

    环境保护管理管理办法

    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一、总则 1、为加强渝利铁路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管理,把渝利铁路建设成为环保绿色通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环境保护管理协议书

    环境保护管理协议书总包单位: 北京市地铁14号线工程15标段项目经理部(以下简称甲方)(以下简称乙方) 为确保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符合总公司《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相关要......

    环境保护管理管理办法

    目 录 1.环境保护管理制度……………………………………1 2.施工现场防噪声污染管理制度……………………2 3.施工现场防水污染管理制度…………………………3 4.施工现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