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电子商务分析
中国珠宝首饰行业的电子商务分析 中国珠宝首饰企业数以万计,但建立了珠宝首饰网站的却很少。另据IDC数据统计显示,我国的珠宝行业和国外有一定差距,但这同时也表明我国的珠宝业所蕴藏的大量商机。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助力珠宝业?成了业内人士的关注热点。据了解, 在2010 年, 我国信息产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电子商务三大网络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为珠宝网站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珠宝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类:
1、珠宝“门户”网站。
为厂商和顾客提供各类珠宝信息,通过提高自身的知名度,来带动自己网站。栏目功能:珠宝介绍、在线直销、会员区、专家论坛、个人访问、展会报道。运营做法:让用户从网站上得到众多关于珠宝的信息,并有利于各类珠宝厂商和顾客把自己的信息发布在WEB网页上的专区。这类珠宝网站的特点是珠宝信息五花八门,更新速度也非常及时准确,用户浏览网站的时候不会天天看见重复信息,用户乐意浏览,无形中加大了网站的知名度。
最终目的:为开设网站的企业带来了日后无法估计的市场。
2、建设有经营特色网站,建设品牌珠宝的网站。
一类是珠宝企业和个人为了及时获得网上顾客,在网上进行的小规模的经营一种或几种珠宝,他们在现实中是没有实体商店的,他们只做网上的电子商务生意。另一类是那些在现实中已经很有名气的大型珠宝,他们开展电子商务是为了节约成本,也是为了迎合时代要求。例如:北京智诚佳欣科技有限公司
(http:///)提供的ZCB2C系统就是专门针对这种传统珠宝企业的B2C网站系统。这类网站除了可以在网站上宣传自己,同时还支撑起了很大一部分的销售业绩,网上的生意越来越成为珠宝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在网上商城平台开店销售。
在易趣、淘宝网等网站里你可以找到很多珠宝首饰商店。珠宝商们在网络服务商那里购得“店面”,就像在百货大楼购得一个货柜一样。这类网上商品依托著名的网上电子“百货”,进入“百货”后厂商们不用自己打广告,不用自己对网站进行各方面的维护,最大限度降低了厂商为了推广自己网上商店而要花的费用。
第二篇: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商情报网 日期:2013/8/27
一、电子商务行业成我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额连创新高,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相关服务业蓬勃发展、支撑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创新的动力和能力 不断增强。电子商务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规模性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大,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电子商务进入规模发展阶段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7.85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0.83%。其中,B2B电子商务交易额 达6.25万亿,同比增长27%。而2011年全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6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3%,占GDP比重上升到13%;2012年,电 子商务占GDP的比重已经高达15%。预计2013年我国电子商务规模将突破十万亿大关。
图1.2009-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万亿元)
2.网购零售市场交易依然高速增长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2年底,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包括B2C和C2C)交易规模突破1万亿大关,达13205亿元,同比增长 64.7%,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3%。而2011年全年,网络零售市场交易额达8019亿人民币,同比增长55.98%,已占到了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的4.4%。
2008年我国网购交易额增长率自120%以上水平逐年下降,从高速转为快速增长。随着基数不断扩大,市场总份额拓展进入新阶段以及网购消费理性化,网购 增速在未来几年内
可能会自然回落。从人口增速和消费人群看,人口增速较为稳定,20至40岁的消费人群使用网购消费的模式几近固定,这些因素决定了网购交 易额将在一定水平上趋于平稳增长。图2.2007-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交易规模(万亿元)
3.移动终端网络购物爆发性增长
随着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日渐普及,移动电子商务在中国将进入快速发展期。13年1季度,移动网购交易额再创新高,达到266.6亿元,同比增长 250.3%。占互联网购物比例从11年1季度的0.7%提升至13年1季度的7.6%,两年时间提升10倍。其爆发性的增长催生出的市场空间可能不亚于 现有的基于PC端的网购市场。
图3.2011Q1-2013Q1国内移动网购交易额发展情况
二、电子商务对经济产生巨大的溢出效应
电子商务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对相关产业链发生溢出效应。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普及,将直接带动物流、金融和IT等服务类型的行业发展,将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电子商务交易服务、业务流程外包服务和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等领域涌现出大量的电子商务服务商,电子商务服务业兴起。
订单的集中爆发对电商的配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供应链网络作为整体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环节,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关键。2013年,电商对物流的影响力还将持续扩大,更多电商企业将逐步提升企业自身物流配送标准。
京东商城投入40亿兴建南北两大云计算数据中心,阿里尝试向电商企业输出云计算、云储备,亚马逊的云服务等,这标志着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导入将成为电商发展的重要条件。电子商务领域的急速发展,将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有力驱动。
此外,还将带动与之配套的第三方支付、电子认证、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保险等电商生态圈中各子业态的发展。
第三篇:珠宝首饰分析
在目前的电商市场中,珠宝电商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珠宝企业电商,如周大福、潮宏基、六福珠宝、周大生等;另一类则是后起之秀,如钻石小鸟、珂兰钻石、翡翠王朝等。无论是传统珠宝企业还是后起之秀,都把电商平台作为越来越重要的竞争筹码。
钻石小鸟,这个成立于2002年的品牌经过12年的发展,逐步建立了垂直官网,入驻天猫、京东等网络商城,营业额在2011年突破了6亿元。珂兰钻石则完全植根于网络,2008年获得A轮300万美元的投资,2011年6月获得来自腾讯的千万美元融资。
果是将黄金投资作为保值的资产配置,对总体大趋势判断明确,则可长期持有,不建议频繁交易;如果是交易类的投资,先期可以小额参与、逐步购买的方式慢慢积累经验。而对于一些带杠杆效应的黄金投资产品,如黄金期货、延期交易等,虽然放大了收益,但同时也放大了风险,选择时要慎之又慎。
所以我国规定:含量达到99.6%以上(含99.6%)的黄金才能称为24K金,国家规定低于9K的黄金首饰不能称之为黄金首饰。
千足金:含金量千分数不小于999的称为千足金,是首饰成色命名中最高值,俗称三个9,印记为千足金、999金、gold999或g999。
足金:含量为99.0%以上,俗称二个9,印记为 足金、99金、gold990或g990。
K金(开金):是黄金与其他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K金按含金量多少又分24K金、22K金、18K金、9K金等。目前,我国市场上最多见的“18K 金”,其含金量为18×4.1666=75%,饰品上应打上的印记为 18K或750。
作为黄金珠宝的生产或销售商,优势在于产品和品牌,选择合适的加盟商无疑是快速扩张的重要步骤。设计能力:主要设计师的水准如何,是否在业内具有代表性,对黄金珠宝的把握如何,还是仅仅有几个搞设计的工人。
管理与服务:作为连锁加盟事业,对总部的要求非常高,产品仅仅是代表了生产能力,而严格规范的管理、培训、服务体系才是决胜市场的金箍棒,如果没有良好的市场运做手段,这样的公司难以长久。
旗舰店:如果一家公司连最起码的旗舰店都没有,这样的公司无异于“空头支票”。只有通过公司的旗舰店才可以看出公司的品牌优势、管理能力、财务掌控、市场状况等,对旗舰店的考察一定要详细先行了解以下办法:
1、营业管理系统及执法办法;
2、加盟 店的支持系统,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的支持;
3、钱财收银的管理办法;
4、顾客组织及管理办法;
5、订单流程管理系统;
6、持续且分阶段的教育训练。加盟系统完善的总部是应该具有以上办法的。从加盟商和总部签了意向协议书后,加盟商应该在什么时间做什么样的工作,总部都应该有一个非常详细的解释和说明,而且一切都必须书面化加盟商可依自身财务状况结合特许条件要求来进行选择。珠宝店又可分为高档珠宝品牌(贵金属镶嵌高档宝、玉石)、及首饰品牌(银饰品、水晶等),各因经营产品不同而投资多少不同开店的投资金额包括了购买设备、装潢、初期人事开销、房屋租押金、初期进料以及加盟金、保证金等等。有些总部会在设备、投资方式、保证金等 方面做适度的规划,让加盟商能减轻负担总部特许连锁的经验、相关人员能力素质如何连锁经营是在将成功的经验快速复制,因此总部就必须有足够的开店、设店及门店营运成功的经验,才能足 以让加盟主分享具体负责、操作人员的多少、总体素质、加盟负责人等都应列入考察范围商品、营销、现场操作经营合作方式及利润状况
第四篇: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行业分析和数据报告
中国珠宝首饰市场行业分析和数据报告
Frost&Sullivan 预测,2010-2015年二线城市珠宝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3%,而三线及以下级城市珠宝市场增长率则更是高达45.3%,远远超过一线城市的同期31.9%的增长率。
PS:添加微信公众号子号ID: report58,保持联系。公众号有置顶功能,无论是iOS还是Android都可以在公众号主页进行设置,方便查阅。行业概况
珠宝首饰主要是指由各种金属材料、珠宝玉石材料、有机材料及仿制品制成的、装饰人体及相关环境的物品。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珠宝首饰除稀有珍贵外,还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成为了情感表达和精神思想的重要载体,是实用和审美的结合。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珠宝首饰生产国和消费国。境内珠宝首饰行业主要起步于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经历了80年代的孕育阶段、90年代的快速发展阶段,现在进入了品牌建设阶段。一方面,生产能力迅速增长,市场需求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品牌建设开始初具规模。得益于境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境内珠宝首饰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张。2014年,我国经济出现了24年来增长率最低的7.4%。受宏观经济的影响,珠宝行业也结束了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全国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金银珠宝销售额为2973.10亿元,同比增速仅为0.47%。市场严重过剩的危机,珠宝官场礼品的终结,产业转型升级的乏力,给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即便如此,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形势没有改变,人们消费珠宝的能力和欲望越来越强的趋势没有改变。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
未来中国的珠宝首饰市场将进入黄金增长期,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巨大,具体原因如下:
(1)人均收入稳步增长带动珠宝首饰消费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伴随着我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人均GDP也实现了显著增长,2011年人均GDP突破5,000美元大关,2014年人均GDP已达到7,485美元。
2004年-2014年期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年平均增长率均保持在7%以上,这种消费能力的提升将有力地推动珠宝首饰行业的发展。(2)居民消费升级带动珠宝首饰行业步入持续增长周期
根据Euromonitor及平安证券研究所数据,截至2015年年可支配收入169,250元以上/101,550元-169,250元/67,700元-101,550元/50,775元-67,700元的家庭占全国家庭总数的比例将分别达到19.30%、17.10%、16.00%、11.30%,中产阶级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较高的家庭占比今年来显著提升,以上数据显示我国已步入消费升级阶段。(3)婚庆刚需保障珠宝首饰行业的总体规模
民政局统计的数据显示,全国新登记结婚人数和结婚率呈不断上升趋势。2013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1346.9万对,比上年增长1.8%。中国目前仍有约一亿人处在15-19岁年龄段,在未来5-10年将陆续进入适婚年龄,未来结婚率仍将处在高位。珠宝首饰类商品作为我国传统结婚习俗中的必备品,势必将受益于婚庆市场的不断增长。相较于高端珠宝首饰,婚庆相关消费需求受众较广,黄金和钻石首饰是该类消费的主要对象,因其刚性需求属性,对消费者短期财务状况或者金价影响的弹性较小。
(4)二三线城市居民孕育的珠宝首饰消费潜力巨大
根据麦肯锡《2011中国消费者调查报告》和波士顿咨询《中国新一代消费推动力报告》,目前生活在700个三、四线城市的居民贡献了近60%的中国城镇消费总额,同时未来 75%的消费增长将来自三、四线城市。中小城市的消费增长需求已成为我国消费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在珠宝首饰领域,Frost&Sullivan 预测,2010-2015年二线城市珠宝市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到37.3%,而三线及以下级城市珠宝市场增长率则更是高达45.3%,远远超过一线城市的同期31.9%的增长率。钻石不再仅仅是一线城市消费者的宠儿,以二、三线城市为代表的消费者正逐渐成为中国钻石消费的潜在力量。
以黄金首饰为例,据中国黄金协会统计,2015 年我国黄金消费需求约 986 吨,其中首饰业黄金消费占据整个黄金消费市场的 73%,以目前金价简单计算(不考虑黄金首饰相对于黄金的加价),整个黄金首饰市场规模超过 1800 亿。从增速上来看,2014 年金价大幅下滑导致黄金消费需求同比下滑 25%,其中黄金首饰用金同比仅下滑 7%;随着金价的逐步企稳,2015 年黄金消费量同比增长 11%,黄金首饰用金量同比增长 8%。
2015年1-3季度,全国黄金消费量813.89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9.07吨,增长7.83%。其中:首饰制造用金590.98吨,同比增长1.65%,金条制造用金141.58吨,同比增长18.55%,金币制造用金16.33吨,工业及其他用金65.00吨。作为珠宝首饰的另一主要门类,钻石总体消费市场与经济周期紧密相关。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及钻石投资需求的增加,预计钻石市场需求增速将保持在 5%-10%之间。
根据钻石全球销售报告,2014 年我国每年钻石需求量约620 亿元,占全球市场份额 12%,仅次于美国(370 亿美元)。2008-2013 年我国钻石首饰消费增速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2014 年由于宏观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及香港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 1%-2%)下滑增速减缓,但仍达 6%。我国近年来钻石需求的主要得益于中产阶级及更高收入阶层群体数量的增加。据西南财经大学2015年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中产阶层成年人口数量已达 2.04 亿(人均财富 13.9 万美元),位列世界第一。据波士顿咨询公司预测,2015-2020 年上层及富裕阶层消费复合增速将达 17%。这将成为钻石需求的主力。
近几年国际钻石的价格累计上涨幅度超过了 150%,尤以投资级钻石涨幅居前。据英国钻石制造商协会数据显示,过去 5 年里,一枚 5 克拉钻石的年投资回报率为 12%。过去数十年间,钻石价格平均年复合上涨达到 5-7%左右。黄金珠宝行业交易规模大、产品周转缓慢且季节性明显,对资金需求量大且不平滑,众多的小型加工商和分销商从银行融资难度大,规模扩张缓慢;另一方面,消费者所持有的黄金饰品以及金条等可变现珠宝首饰大量以睡眠形式沉淀,在居民资产配臵需求多样化趋势下存在可观的盘活投融资需求。黄金珠宝品牌商作为产业链中心,可以 O2O平台为核心向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金融支持,增强上下游投融资能力,为全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增值服务。
近年来黄金价格下跌,黄金行业内加工企业利润下滑,造成黄金产业链上的各类型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2015 年我国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实现金银珠宝零售额 3069 亿,假设流通环节占比 50%,平均交易 3次,则金银珠宝流通领域的资金流转总额概算达 4604亿,潜在的融资需求十分可观。
对于珠宝 O2O平台商而言,其能通过 O2O 所特有的线上线下全渠道收集积累消费者信息并将信息提供给上游,连接产品生产和产品下单,进而掌握上下游企业的资金、库存、信用等信息,能根据产业链上的企业特点以低成本方式为其量身定制融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珠宝 O2O平台商还可以通过采用预付款(采购环节)、应付账款(销售环节)、存货抵押等方式降低自身风险。
另一方面,通过给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将有利于上游加工设计企业及下游加盟企业做大做强,带动 O2O平台商品牌价值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进而掌握更多客户资源和数据,通过规模化优势分散公司风险、获取超额利润,形成模式的正反馈。
民间低收益率沉淀是租赁等产业金服业务庞大的“蓄金池”。以黄金为例,民间闲臵黄金量巨大,将闲散的黄金集中起来租借给需要黄金的加工企业或个人等,将盘活巨大资金存量。有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市场上有超过 5000 吨的散户存量黄金处于闲臵状态。目前我国每年钻石需求量约 620 亿,预计未来五年需求增速仍将在 5%-10%之间。但从供给端来看,目前钻石即将进入供给紧缩周期,特别是毛坯钻石预计将于 2018 年出现供给缺口。届时拥有稳定钻石货源的贸易商将获得竞争优势地位。钻石珠宝的产业链主要包含原石开采、毛钻销售、切割抛光、成钻销售、珠宝制造、奢侈品牌销售等六大环节,各环节的附加值呈明显的微笑曲线,产业链两端利润率高达 50%,而在中间环节仅有 5%-25%。前几年开采力度加大扩大了国际毛坯钻石供给,而下游由于裸钻库存暂时处于高位导致需求疲软,再加上融资困难,导致毛钻贸易商采购意愿不断下降。2015 年上半年全球毛坯钻石销量同比下降了 26%。市场预计到 2018 年,国际市场上毛坯钻石将暴露供给缺口。毛钻供给的这一收缩趋势将逐渐传导至下游成品钻。安特卫普作为世界最大的钻石加工和贸易中心,全球84%的毛坯钻石和 50%成品钻石都在安特卫普进行交易,公司作为大中国区独家合作伙伴,将通过此次合作从安特卫普获得裸钻稳定低价的直采渠道,抢占更多国内市场。市场竞争情况
我国珠宝首饰市场已形成了境内品牌、香港品牌、国外品牌珠宝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局面。其中,高端市场(奢侈品市场)主要被国际珠宝巨头垄断,如Cartier(卡地亚)、Tiffany(蒂芙尼)、Bulgari(宝格丽)等,这些品牌以国内一线城市为主要销售市场,主要面向高端人群,与港资及内资品牌正面竞争较少。
而国内品牌(包括香港品牌)的定位多数集中在占据国内市场主要份额的中高端层次,市场竞争渐趋激烈,集中度较低,主要竞争品牌有传统港资品牌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六福珠宝和境内品牌周大生、老凤祥、明牌珠宝、潮宏基、爱迪尔、千禧之星、金伯利等。行业内不具有品牌知名度、定价较低的低端珠宝加工企业数量众多,销售规模普遍较小。行业壁垒
1、资金壁垒
珠宝首饰行业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行业内企业都需要较多的资金购买价值较高的黄金、铂金、钻石等原材料,同时对于采用自营店销售的企业还需要大量的产品进行铺货,并辅以一定的流动资金作为周转,这无疑要求拟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具备较为雄厚的资金实力。
2、销售渠道壁垒
营销渠道是珠宝零售企业的核心资源,是提升品牌知名度、市场影响力以及产品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建设覆盖面广、质量高的销售终端是珠宝零售企业的主要竞争策略之一,而城市核心商圈的销售门店往往具有稀缺性,因此导致建设终端渠道的竞争较为激烈。此外,建立稳定、高质量的营销渠道还需要有一套完善、科学的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相配套,需要培养大批具备货品管理、人员管理、品牌形象管理以及跨区域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营销渠道建设及管理能力对新进入者形成较大的挑战。
3、品牌壁垒
国内珠宝的消费者多为中高端消费者,该类消费者更青睐于品牌知名度高、信誉良好的珠宝产品;而供应商也更倾向于与品牌知名度高和有一定经营规模的企业合作,这决定了品牌对于珠宝首饰企业的重要性。而珠宝品牌的塑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投入,不仅是长期的资金投入,更重要的是价值观的持续输出。不同珠宝品牌往往蕴含了其特有的设计理念、品牌定位以及文化元素,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并产生吸引力需要经过长久经营的沉淀和积累,这种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极高的行业进入门槛。
4、设计开发壁垒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珠宝首饰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消费者更加追求款式的个性化、多样化和装饰性。因此,珠宝企业需要具备紧跟甚至引领市场潮流的产品设计能力。这就要求珠宝首饰企业具备较强的设计师团队以及良好的产品设计制度与体系,或者整合利用外部设计资源的能力。因此,进入珠宝首饰行业的设计门槛较高。
第五篇:中国黄金珠宝首饰饰品行业研究报告(全本)
中国黄金珠宝饰品行业研究报告
1.我国黄金珠宝饰品行业历史简介
黄金珠宝饰品行业(以下简称“珠宝行业”)可以定义为从事黄金珠宝饰品生产、流通和服务同质性的生产活动的集合。珠宝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我国近代珠宝行业作为一个产业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1封闭阶段
这一阶段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贵金属买卖受到全面管制,制造工艺仅仅承袭传统。
其中解放初期到1966年,主要在北京,天津和上海,由公私合营转变过来的小规模工厂,以传统工艺向国营大百货商店供货。
1966-1980年代初:由于文化大革命,珠宝首饰被当成资本主义的奢侈品,几年之内工厂关门,人员流失,技术停滞。文革后期,为挣取外汇,珠宝首饰行业以工艺美术品厂的形式得以少量恢复。主要向香港,东南亚出口。
1.2半开放阶段
这一时期,监管部门对于贵金属的买卖管制开始放宽,逐步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但是由于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存在,珠宝行业进入门槛很高,市场竞争非常不充分。
1982年随着改革开放,国务院批准恢复恢复黄金首饰内销权,贵金属在有管制的条件下开始流通,各大城市纷纷开设黄金首饰零售店。
1986年开始掀起黄金购买热潮。国内一些地质矿产企业产业转型进入珠宝行业。同时深圳等沿海地区引进一大批珠宝合资企业和来料加工加工企业。
1993年以后宝石市场开始空前活跃。珠宝行业出现转型分化。原有国有企业及合资企业每况愈下,而股份制企业和私营企业异军突起。
1.3开放阶段
这一时期,贵金属管制取消,国内生产工艺和技术日趋成熟,行业进入壁垒降低,逐步走向完全市场竞争。
2003年5月取消了经营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之后,自然人就可以注册经营生产加工批发珠宝首饰行业。这标志着我国珠宝产业完全开放,内地珠宝首饰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已经全面开放为的市场机制管理。
由此可见珠宝行业在中国虽是一个古老的行业;但是从生产及技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现代意义的珠宝产业仅二十余年的历史。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我国珠宝市场开始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竞争才几年,可以说是刚刚开始。中国内地珠宝首饰加工生产企业,由20世纪80年代初几十家发展到现在的3000多家;珠宝玉石销售企业,从最初不过几百家发展到2万多家。
截止2010年,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钻石加工中心,最大的珠宝首饰的制造加工基地之一,钻石首饰加工水平与国际市场接近。但内地珠宝首饰企业生产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加工企业普遍规模较小,质量不稳定,缺乏真正具有号召力的品牌。可以说,按从业人员数量和产出数量来看,我国理所当然已成为珠宝产业大国;但从产业链分工所处的位置,从珠宝文化和品牌建设来看,我国离成为珠宝产业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目前我国珠宝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分化,整合阶段。行业主要竞争参与者可分为三大类:
·
外资、港资企业;
·
国企、上市公司;
·
民营企业。
三大类企业各有其特点和优劣势,在目前珠宝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分化加剧的阶段,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充分利用发展机遇,谁就有机会成为这个产业的强者。
2.影响珠宝行业的宏观因素分析
2.1政治和法律因素分析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加入世贸组织,使中国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对外贸易增长迅猛,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贸易顺差增大,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促使国家鼓励藏富于民。以贵金属和宝石为原料的珠宝产品也由限制消费,逐渐放开,变为鼓励消费。
珠宝产业是工艺密集,资金密集型产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附加值均比一般行业高;低污染、低能耗,对土地和其它自然资源没有破坏性;珠宝产业也是文化密集型产业,珠宝具有奢侈品属性,其文化附加值高过许多产业。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资源短缺的国情。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颁布相关标准,设立相应的机构,以及通过税收,海关积极配合来规范引导和鼓励珠宝产业的发展。通过以下事件可以看出国家对珠宝行业的引导和鼓励:
2000年1月取消白银的管制,白银可以自由买卖,无需申请《金银经营许可证》。
2000年10月上海钻石交易所成立。
2002年1月1日,我国政府进一步调整了钻石交易税收政策,取消了毛钻的进口关税,并且将加工贸易的钻石由出口退税改为实行钻石加工出口足额退税。这些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国内外投资商投资钻石加工业的热情。
2002年10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正式运营。
2003年1月8日,上海检验检疫局驻上海钻石交易所办事处正式挂牌成立。
2003年3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新公布26个停止执行的行政审批项目,其中有关珠宝首饰的项目如下:黄金收购许可,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业务审批,黄金供应审批,黄金制品零售业务核准,白银进口(境)审批。这是继黄金交易所成立以后黄金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举措。在上述审批制度被取消之后,除黄金进出口和储备权,央行实际上已经全面下放黄金管理权。
2003年5月取消了经营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
2003年7月30日上海黄金交易所进行铂金品种的试交易,参加试交易的会员范围限于目前上海黄金交易108家会员及其代理客户,进口铂金卖出方仅限中博世金公司一家。
2003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并颁布实施了有关钻石质量鉴定的新国家标准,即钻石分级国家标准。新标准与国际标准更为接近,对规范钻石市场交易,透明钻石商品价格起着直接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改善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2004年1月1日,《内地与香港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第一阶段实施,大部份原产香港的珠宝首饰均可以零关税进入内地市场,有助于港商顺利开拓内地珠宝首饰市场。
2004年《钻石加工贸易单耗标准》已在专家审定会上正式通过。该标准对规范、完善海关和外经贸管理部门对钻石加工贸易单耗的审批、备案、核销,对创造一个公平、公开、透明的钻石加工贸易环境,促进钻石加工贸易的健康发展,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税收优惠政策有:
·
钻石从境外直接进入交易所,不征收进口环节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
钻石在交易所内交易,不征收增值税;
·
国内钻石进入交易所,可享受出口退税;
·
上海钻石交易所的钻石出口不退税;
·
钻石从上海钻石交易所进入国内市场,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17%进口环节增值税;
·
钻石进口环节、生产环节的消费税后移至零售环节,并对未镶嵌的成品钻和钻石饰品的消费税减按5%税率征收;
·
对进口铂金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通过黄金交易所销售的铂金可享受增值税即征即退政策,铂金首饰消费税的征收环节由现在在生产环节和进口环节征收改为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税率调整为5%;
·
黄金生产和经营单位销售黄金(不包括标准黄金)和黄金矿砂,免征增值税;
·
进口黄金和黄金矿砂免征进口环节增值税;
·
黄金交易所会员以及备案的客户,通过黄金交易所进行标准黄金交易,未发生实物交割的,免征增值税;
·
出口黄金饰品,对黄金原料部分不予退税,只对加工增值部分退税。
相对于入世前中国对成品珠宝的进口关税高达40%多,中国将降低贵重珠宝及原料的进口关税,其中,宝石、半宝石等的关税将逐步降为零。
我国政府为了促进钻石加工在中国的发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较为优惠的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等部门对钻石加工贸易企业简化审批手续,国家海关则对加工贸易企业实行一种特殊的保税监管模式。经批准后,加工贸易企业可在关境内的任何地方投资建厂。加工企业享受料件进口暂不征税,成品出口按单耗核销的保税优惠待遇。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对加工贸易企业的科学管理,创造了更利于钻石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环境,这使得我国钻石产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迅速增多、加工水平快速提高、加工量增加较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钻石切磨、加工基地。
以上事例说明国家在不断加大对珠宝产业发展的支持和引导。政府在不断改善对钻石和珠宝加工贸易的政策环境,我国钻石加工业和珠宝产业的发展前景看好。
2.2经济因素分析
2.2.1宏观经济环境
由于珠宝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奢侈品,因此宏观经济环境对珠宝的影响主要在需求方面,市场方面的影响。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珠宝市场潜在消费能力巨大。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人民消费水平提高以及珠宝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这些潜在珠宝消费能力正逐步转变为现实购买力。
中国近几年中国的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直维持在10%左右的高位增长。虽然目前的奢侈品市场年销售额94亿美元,占整个国际市场的27.5%,预计中国奢侈品品市场2015年有望达到146亿美元,占世界奢侈品品市场的32%。相应的中国内地珠宝市场的增长也不例外。
2006年中国珠宝首饰市场零售规模达到1600亿元,珠宝首饰制造业销售收入427.4亿元,珠宝首饰制造和零售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中宝协保守预计2010中年珠宝首饰的市场零售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珠宝首饰加工和消费中心,成为世界最大的珠宝首饰市场。从历年我国珠宝首饰市场规模,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珠宝市场规模增长在15%-30%之间,远高于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处于高速成长期。
2.2.2微观经济环境
由于珠宝终端市场分布很广,非近距离销售产品,企业所在地的地方和区域人均收入,消费者偏好,储蓄,就业等微观经济环境只对区域市场有影响。但是珠宝生产企业对所在地的产业环境有较大的依赖性,因而有明显产业集群的趋势,因此对珠宝企业微观经济环境的研究主要是产业环境的研究。
中国内地钻石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规模化发展,广州番禺、从化和上海、青岛等集聚优势日益显著。集群内各加工企业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为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彼此促进,形成了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中国内地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分布相对集中,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山东省、上海市、福建省、浙江省。目前,广东省居全国珠宝首饰生产量和出口量的首位,其中又以深圳和番禺为主要生产地。
2.3社会和文化因素分析
地每年约有1,000万对新人结婚,婚庆消费总额达2,500亿元。根据戴比尔斯钻石推广中心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调查显示,每对新人平均钻饰消费为5,820元,北京婚庆市场仅首饰消费一项就达10亿元以上,婚庆珠宝市场潜力巨大。2003年内地钻石首饰实际消费量已达到12.35亿美元,成为亚洲最大的钻石消费国,业内专家预测,2010年钻石的国内销售额将达到18亿美元。
女性一直以来是珠宝首饰消费的主力军,目前国内首饰女性占据饰品消费市场的最大份额。根据相关统计,我国女性珠宝首饰人均占有率尚不足5%,考虑到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我们估算我国城市女性珠宝首饰人均占有率在10%-15%,这与东京68.2%、新加坡48%、中国香港54%、韩国68%、马来西亚47%、泰国68%相比存在显著差距,我国女性珠宝消费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
除了女士喜爱钻饰外,近年内地男士佩戴钻石首饰亦已成为一种时尚。国内流行的男性钻饰主要是线条简单大方,图案多为带有硬性条纹或菱形抽象立体图形。品种方面以戒指为主,并开始发展至袖口、胸针、领带夹、皮带扣等系列。戴比尔斯的调查报告显示,在30-44岁的中国男士中,有67%的男士希望拥有钻石;有69%的男士认为钻石虽然昂贵但值得拥有;有63%的男士认为钻石是个人品位的最好表达;而有43%的人觉得钻石是成就的象征。除此之外,有51%的男士希望购买钻石,而且有许多男士已经进入了购买过程,但目前市场上呈现出男士饰品品种的开发和款式设计远远没有跟上消费的节拍的现状,男士钻石市场亟待开发,市场潜力不容忽视。
用K
金制成的珠宝首饰也让时尚人士趋之若鹜。根据是否镶嵌钻石或其他宝石而分为K
素金珠宝首饰和K
镶嵌珠宝首饰。K
金不但拥有黄金珍贵的价值,而且因其成分比例完美,具有延展性强、坚硬度高、色彩多变等优点,运用在珠宝首饰设计上,能较好地表现各种精美而复杂的创意。目前k金首饰已经越来越受到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白色”珠宝首饰在内地甚为流行,特别是铂金和钻石的销售,每年都有较大升幅。据香港贸易发展局2002年所做的调查,铂金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首饰材料,其次是钻石和黄金。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和广州的受访者都喜欢以黄金作首饰材料,而且喜欢程度甚于钻石。但在上海大连和成都,受访者则钟爱钻石,对黄金反映一般。
随着“白色”珠宝的兴起,白银首饰也开始流行。白银的流行部份原因是价格较便宜,因此白银首饰的消费者以青年人居多。较普通的产品在数十元至一二百元便能买到。银饰品主要作为潮流产品,因此款式设计就特别讲究。
玉器类产品也越来越受到国内消费者的欢迎。国内消费者主要玉器消费种类为翡翠、和田玉等。翡翠是南方消费者的首选,因为翡翠的颜色多变,而且翡翠在南方的传统影响较大。而和田玉在北方因为前两年升值较快,在民间投资收藏的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长期以来有“黄金有价玉无价“的俗语,一方面是说明玉器的宝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玉器价格的混乱,消费者对玉器价值的怀疑。玉器销量目前还比较有限。
内地珠宝首饰的消费群体已形成了多层次、多品种的市场需求。高档珠宝在保值和装饰两方面都出类拔萃,精心设计与完美雕琢,再加上独一无二的款式,使它们继续成为富裕阶层竞相追逐的宠物;中档珠宝是中产阶级物有所值的最好选择;而低档珠宝则以其天然的本质缤纷的色彩和搭配,满足了少女和工薪层女性的需要,极具发展潜力
中国人向来喜欢黄金首饰,除了购买传统的项链、戒指及手链外,一些纯金小摆设如磨砂或空心的生肖型等饰物,也颇受欢迎。在许多农村地区,结婚仍有准备三金(金项链、金戒指、金手镯)的习惯。而且黄金保值、增值和变现较容易,也使得黄金更为投资者所亲睐。
中国黄金报和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的2003年黄金珠宝首饰消费调查表明,消费者在购买珠宝首饰时最为看重和关注的是“款式”,该选项比例达到74.6%;其次是饰品的质量,该选项比例达到52.8%;排在第三位的是饰品的价格,该比例达到51.9%,可见珠宝首饰的款式在消费中的重要地位。
2.4技术因素分析
首饰行业生产主要是手工工艺,中国人特有的勤奋和心灵手巧,加上经过近20年的开放,不断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整体上首饰手工工艺基本上接近国际水准。并且已经有一批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使得我国成了为世界首饰生产大国。
另一方面,国内从业人员平均素质低,缺少受过系统教育的综合性人才。国内受过系统珠宝教育的专业人才还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国珠宝专业高等教育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目前设有珠宝专业的大学仅有:中国地质大学,桂林工学院,昆明理工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大专学校有: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每年大学毕业生不到2千人。中专,职高类有深圳市技师学院;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福州育达中等职业中专等。这些设有珠宝专业的大中专院校开设的专业主要集中在珠宝设计,珠宝鉴定和市场营销等方向。有设立贵金属材料专业课程的大学仅有同济大学。
由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局限,缺少系统的基本的理论指导,缺少逻辑思维,对数字化,程序化管理难以接受,甚至反感。如:铸造工人不知道什么是金相图,合金成分与材料性能关系;电金工人不知道有关工序的各个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计算,完全靠从师傅那里学习来的操作技术和经验积累。企业主动的,内生性的技术改造很少,技术改造主要出于两种外部压力:一是市场客户要求;另一是设备供应商推动。缺少内生型的创新动力使得整个行业技术进步缓慢。并且很多工人将技术它当成个人资本,保守,不对外传。正是由于这种保守和封闭的风气,学徒学习出师的周期很长,手艺和敬业程度一代比一代退化。
也同样由于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局限,行业内部人员与其他行业缺少交流,管理人员也是近亲繁殖。但是本身学识和和见识的局限,基本只能依靠经验管理,行事保守,不易接受新生事物,缺少管理创新。即使在外资企业也是主要依靠师徒关系,经理,主管对下属控制力强,因此,往往成为上下沟通的唯一渠道,实际也是上下沟通的一道瓶颈和屏障,使高层管理者看不到基层的准确的情况,并过度依赖中层。实际上这种管理结构已经成为外资企业在大陆发展的一个普遍的局限。
而设计和营销上,尽管在国内市场上不断推出各种概念和手段,也还热闹哄哄,但是由于缺少高端的综合人才和文化底蕴,很少有创新的设计理念,系统的运销战略。设计和营销上基本还是处于学习和模仿阶段。
由于缺少大型机构或政府的投入来对首饰材料和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在首饰材料和设备方面则与国际水平有相当大的差距。如首饰材料:铸造合金;焊料;贵金属电镀液以及首饰设备:真空铸造设备;离心铸造设备;快速成型设备等主要依赖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进口。就连日常用的国产工具的与进口的工具也存在相当大的质量差距。
2.5自然环境因素分析
珠宝产业的原材料如贵金属,宝石(钻石,翡翠,红蓝宝石等)在我国的储量不丰富。特别是宝石资源主要依赖进口。深圳便利的通关条件,发达的资讯和物流,旺盛的人气,使深圳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中国珠宝产业的中心。
深圳的珠宝产业迅速发展的得益于比邻香港这个国际珠宝中心的地理优势,每年在香港举行的三次国际珠宝(其中六月的香港珠宝展是世界上最大的),使得深圳能够在技术和设计上紧跟国际潮流回溯;市场方面能靠近国际市场。
而目前深圳珠宝产业的发展已经使深圳的珠宝产业产生了产业集群效应。深圳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黄金珠宝首饰制造生产基地和贸易集散地,同时也是全国性的珠宝首饰行业国际信息中心和物料采购中心。奠定了深圳珠宝业在全国的绝对“龙头老大”地位。深圳国际珠宝展开展三年来每年以400个展位的速度递增,现在已成为内地最大规模的国际珠宝专业展览会。
3.珠宝行业的产业分析
3.1珠宝行业产业链分析
3.1.1珠宝产业产品分布
根据2006年中国宝玉石协会调查报告,珠宝行业产业按主要原材料细分,52%的珠宝企业的主打产品是钻石首饰,37%是金饰品,产品多元化依然是珠宝市场的现状。钻石首饰依然是珠宝市场的主流产品。金饰品虽然近年来有款式陈旧、工艺落后等问题,但消费份额依然可观,仍然可视为我国主流珠宝产品。目前,K金,铂金镶钻石首饰也处在珠宝产业的主流市场上。
3.1.2钻石及钻石镶嵌首饰产业链
在论述钻石及镶嵌首饰产业链之前首先必须介绍戴比尔斯(De
Beers)。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除了戴比尔斯(De
Beers)之外,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够担当起“帝国”这两个字:这个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和销售企业,曾经一度控制着全球90%的钻坯市场。世界上唯有戴比尔斯作为垄断企业能垄断一个行业百年之久,并成为一个行业的规则制定者。
自1888年创立以来,戴比尔斯就是全球最大的钻石开采和销售企业,并不断并购新的钻矿。同时,戴比尔斯的另外一个策略就是购买任何市场上可以买得到的钻坯(被开采出来尚未经过打磨的钻石)。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全球90%左右的钻坯都是由戴比尔斯下属的中央销售组织(CSO)所销售。“垄断是暴利的唯一源泉”。在过去一百年里,高度垄断给戴比尔斯带来的是对于全球钻石价格的实际操控能力,当然还有丰厚的利润。每当出现一些小公司企图跳开中央销售组织,出售自己开采的钻坯,戴比尔斯就会要求中央统售机构在短时间内释放大量储备,人为造成钻石价格下跌,直至对方无力承受而被迫屈服。
直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后,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不断发现新的钻矿,这些钻矿无论从规模还是出货量都毫不逊于戴比尔斯现有的钻矿,帝国的权威开始受到挑战。
到现在世界上有一半左右钻石由戴比尔斯(DeBeers)集团经由其下属企业DTC
(国际钻石商贸公司Diamond
Trading
Company)提供。戴比尔斯实际拥有钻石行业的钻石毛坯定价权。由于欧盟的反垄断要求,戴比尔斯自2006年开始逐年削减对钻石毛坯生产大国俄罗斯的订单。这使得戴比尔斯不得不寻求新的定位。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作为唯一的钻坯供应商出现在市场上,现在,它希望自己成为最佳供应商。
为了维护世界钻石市场的秩序,DTC的钻石毛坯只限于向其指定的看货商(Signholder)配售。2004年DTC共有全球看货商84家,基本都是行业的精英。这些看货商也由于拥有这种稀缺的资源,其利润分割高于仅有镶嵌和零售资格的企业。欧钻珠宝的母公司Dalumi
集团便是DTC全球看货商之一。
目前中国大陆本土企业还没有一家有看货商资格。但一些具有看货商资格的厂商如欧陆之星,周大福、华比钻石、AMC等都已进入中国市场。
上海钻石交易所自2002年6月1日起成为中国一般贸易钻石进出口以及加工贸易中转内销的进出口毛坯钻石交易的唯一合法通道。上海钻石交易所现有会员112家,其中77家海外会员来自比利时、以色列、印度、美国、南非、俄罗斯和日本等国家,35家内地会员皆系知名企业。Dalumi
集团也是上海钻石交易所海外会员之一。钻石交易所虽然是零关税的保税区,但由于从钻石交易所流入到国内市场需要征收进项抵扣税额不甚明朗的增值税,造成从其他渠道流入国内的灰色钻石很多。
钻石加工和镶嵌企业获得的是品牌附加价值。深圳也有大量的加工企业获得镶嵌加工利润,但主要的原料进口,产品外销,和国内消费市场几乎是隔绝的。
钻石零售行业200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630亿美元,增长6.8%,以美元计增长8.7%,其中中国大陆增长11%。2005年大陆消费钻石达300亿元。我国几乎所有钻石来自进口。
从世界范围来看,钻石产业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变化趋势,据宝石与珠宝出口促进理事会报告显示,钻石加工格局将发生变化:到2015年,印度的份额将从57%下降为49%;而中国将增长至21.3%。其中9%的钻石将由钻石开采国在当地进行加工,安哥拉、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等将成为新兴的盈利中心。四分五裂的钻石供应格局和钻石珠宝的缓慢增长将使钻石原石业对需求表现得更为敏感。可能对行业造成影响的情况如下:
·
开采国鼓励当地加工,并在抛光业中占有一定份额;
·
供应源四分五裂导致原石供应增长;珠宝价值链上的合并加剧;
·
现存的行业中心将淡出,出现新的中心;
·
合成钻石及非贵重金属作为替代物占取珍贵珠宝市场的一定份额;
·
素金首饰需求下降;
·
中国和印度这类新崛起的大规模零售市场的组织化与联合化;
·
珠宝产品在奢侈品竞争中胜出。
预计全世界珠宝行业有潜力实现超越2300亿美元的增长。行业规模达到2015年的2800亿美元。最高的增长率可望达到6.7%的峰值。同时将从其他奢侈品市场夺取一定份额。
3.1.3黄金首饰产业链
由于黄金首先是一种世界硬通货,它的价值不光是由资源的稀缺性和生产成本决定。黄金价格的形成和供给是各国的货币政策博弈的结果。在整个产业链上,当黄金价格上涨,截取利润最丰厚的是资源拥有者—黄金生产企业。
上海黄金交易所2002年10月30日正式运营,终结了人民银行统购统售黄金的时代。国家对黄金市场的管理不再统购统售,买卖交易统一纳入全国的交易系统,实行规范化管理和操作。交易所现有会员108家,其中商业银行13家、产金单位24家、用金单位61家、冶炼单位8家、造币单位2家,会员分散在全国26个省。据初步统计,会员单位中年产金量约占全国的75%;用金量占全国的80%;冶炼能力占全国的90%。
黄金首饰生产企业都只是黄金价格的接受者,原材料供应方面没有哪家企业有资源优势。各企业差别只是在资金实力不一样,对金价波动风险的承受能力不一样。由于竞争的结果,各企业加工的毛利率对各加工企业基本一致。因此企业利润的差别主要来自运营效率的差别。
影响终端市场上销售价格和销量的主要因素是品牌附加价值和创新设计。2005年中国自产黄金225吨,消费者消费黄金饰品274吨。中国深圳的大量加工企业的加工水平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但由于缺乏研发能力,缺乏品牌,很少能获取品牌附加值。
3.2国内首饰行业的竞争形势
目前我国珠宝产业竞争的参与者可以分为三大类企业,他们分别是外资和港资企业;内地国企或上市公司;民营企业。他们的基本特点和状况如下:
1)外资和港资企业:
长处:经济实力雄厚,拥有宝石资源,开拓市场的国际视野,运作规范。
短处:对国内的文化和制度不熟悉,成本相对高。
特点:攻势凌厉,正处于在中国这个新开放的市场进行产业布局或扩张阶段。面临如何适应或利用中国现有的产业环境。
中国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吸引了众多国际珠宝巨头抢滩。由于中国的首饰市场尚未有效整合,随着内地加入世贸后,对于黄金珠宝市场开放,世界各大珠宝品牌都觊觎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全球最大的钻石经销商戴比尔斯、有150多年历史的法国著名珠宝钟表巨头卡地亚,大溪地珍珠国际宣传协会以及香港知名珠宝首饰品牌周大福,谢瑞麟等国际珠宝巨头,纷纷先后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通过几年来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跨国珠宝业的巨头开始在内地加速建设销售网络。例如香港新世界集团公司,1995年创办武汉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从1995至2001年底才发展了2家连锁店,而自2002年初,连锁金店的发展驶入“快车道”,不到2年的时间又在武汉各高档百货商场开办了4家连锁金店。由美国著名钻石品牌─GALACE(钻石星纪)投资的亚洲规模最大的专业钻旗舰店2004年10月落户北京金源时代购物中心,该旗舰店将西方钻饰规模化、专业化的业态
模式引入中国,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提供贵宾式的服务,让消费者们耳目一新。国际权威钻石机构法国的HIERSUN第四家零售旗舰店─上海恒信钻石宫殿于2004年11月9日在上海中信泰富广场落成,自此,HIERSUN已先后在北京、沈阳、哈尔滨、上海开设了4家恒信钻石宫殿。随着国外品牌陆续登陆中国市场,从已经在境内扩张的主要珠宝商的拓展计划,可以看到中外商家在首饰消费品领域将会展开一场激烈的竞争。
其中攻势最强大的周大福是国内布点最多,销售额最大的外资品牌首饰,已经宣布从2006年开始进行二三线城市的扩张。而具有DTC看货商资格的欧陆之星在2006年初收购通灵翠钻85%股权,并宣布扩张速度将达到每年120家。
2)国企和上市公司;
长处:经济实力雄厚,通常有一定规模的销售网络,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优势。
短处:体制不灵活,缺少激励,特点:长期依赖特许经营的优势刚刚丧失,正处痛苦的转型阶段,感觉竞争压力大,分化严重。
内地老牌国营企业在销售网路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尤其是一些大的珠宝企业,销售网络遍及全国,触角深入到全国各地的批发和零售市场,营销模式多样,既有连锁经营的专卖店,又有大型百货商场的专柜。
3)民营企业;
长处:适应性强,经营灵活多变,家族经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短处:单打独斗,个体实力单薄,方向感不强,管理混乱。
特点:面对一个刚刚开放的产业蜂拥而入,感觉机会丛生而又力不从心。处于蓄势待发的状态。
市场营销方面,众多规模不大的珠宝民营企业反而成为了市场中的主角,但往往采取互相压价,打折送礼、抽奖等简单的市场促销手段。现时,内地也有一些珠宝民营企业也开始注重打造品牌,在深圳许多酒店都可以看到本土珠宝企业的耀眼品牌广告,深圳福麒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更是请来包括环球小姐、澳门小姐、马来西亚小姐、新加坡小姐等在内的“美女”造势,希望通过“美丽经济”、诚信经营打造本土珠宝品牌。
总体来看,国内首饰行业目前市场集中度非常低,缺乏在全国具有领导地位的企业和品牌。内地珠宝企业相对国际珠宝巨头大多数规模较小,缺少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占有率高、综合实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国内企业各地方品牌仅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相对规模较大的仅上海的品牌首饰老凤祥,老庙黄金和亚一金店发展较好。
3.3潜在竞争者的威胁
珠宝行业的参与者的背景可以看到珠宝产业潜在竞争者有三种:
原料厂商:珠宝产业的原材料如贵金属,宝石(钻石,翡翠,红蓝宝石等)都是稀有资源,资源的拥有者或垄断者为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有向产业下端延伸的强烈动机。特别在我国。较早期国有珠宝企业大多属于地矿部。最早开设珠宝专业的大学也就是中国地质大学。
奢侈品厂商:因为珠宝消费是一种奢侈品消费,因此所有奢侈品商家都可以认为是珠宝产品的潜在竞争者。通常奢侈品行业的厂商在其它奢侈品行业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后,都会向珠宝产业发展,来扩大品牌的产品线。
珠宝行业产业的从业人员:由于珠宝制造的投入不大,更多地依赖于个人技术。因此从事行业多年的从业人员积累一定的资源后,很多都有强烈的创业欲望。香港四大珠宝品牌和现在国内大量的民营制造企业大部分是这样的背景。
2003年5月取消了经营金银制品许可证制度,以自然人的身份就可以注册经营生产加工批发珠宝首饰行业,为想进军内地珠宝市场的商家提供了便利。内地珠宝首饰的生产、加工、批发、零售已成为全面的市场管理。各路潜在竞争者蜂拥而上,直接进入珠宝行业竞争,类似于90年代初的家电行业。大量的中小珠宝企业的过渡竞争。经过几年的分化,一些企业已经被淘汰,而另一些企业也开始向专业化发展,以图在产业链某一点上寻求生存空间。
可以说潜在竞争者的威胁基本已经释放,目前处于产业链重组阶段。
3.4购买者议价能力
对终端客户而言,有几种力量的平衡决定购买者的议价能力:
因为珠宝消费是一种奢侈品消费,大多数属于情感消费,对价格不敏感,因此议价能力弱。
大多数消费者对珠宝认识不深,并不“识宝”,因此可以说没有议价能力。同样的原因也导致其对商家信心不足而盲目杀价或者放弃购买。
对于国内的消费者,由于过分强调首饰的保值或投资价值,因而对价钱很敏感,以致国内有些首饰定价以原材料价加成的方式。这种误导使得首饰的艺术价值和品牌价值难以通过价格表现出来。现有竞争者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现有的市场上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上,习惯上他们使用价格竞争的武器使得消费者有较强的议价力量。这种因素使得杂牌产品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在中国消费者不成熟的情况下,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珠宝这种情感消费的商品和具有奢侈品的特性的商品,他们的决策往往不是议价,而更多是决定买与不买。因此在中国市场上的品牌塑造,长期来说,不是能否取得品牌附加价值的问题,而是一个在产业链上定位的问题,或者说是一个企业在中国市场有没有生存空间的问题。
3.5供应商议价能力
珠宝产业的原材料,宝石(钻石,翡翠,红蓝宝石等)是稀有资源,资源的拥有者或垄断者有很强的话语权。贵金属材料具有硬通货的特点,价格全球公开,不管供应商还是厂商都没有谈判的能力。但贵金属的价格波动会严重影响整个行业的市场形势。
3.6替代品的威胁
珠宝首饰的替代品可以从几个层面上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所有奢侈品都可以认为是珠宝产品的替代品。
第二个层面是:特定的首饰产品类别,其他类别的首饰产品都可以认为是替代品。
第三个层面是:针对特定的天然宝石的人工替代品。例如:钻石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断被仿制,最早的仿制品是玻璃制成的,这种仿制品用肉眼就能直接分辨出来;到了80年代,出现了立方氧化锆仿制品,也就是常听到的“水钻”、“俄罗斯钻石”,这种模仿品肉眼已经很难分辨出,必须用专业的钻石热导仪鉴定;近几年,出现了高科技的合成碳化硅仿制品,又称莫桑钻,这种合成碳化硅假冒的钻石,其光泽、硬度及透明度几乎可以乱真,连一些鉴定机构的专家和专业仪器都很难检验出来。个别不法经销商正是利用这种超级假钻,误导和欺骗消费者,让消费者误以为占便宜而购买,但是其价值却不值真钻石的十分之一。
科学家对人工合成钻石的努力也从来没有放弃过,目前在这个领域领先的有戴比尔斯(DeBeers)集团;
美国GE
公司和俄罗斯,只是现在大颗粒钻石合成甚至比天然钻石的成本更高,钻石合成主要是经济性问题,而不是技术问题。人工合成钻石一方面给定了钻石价格的上限,另一方面,如工艺技术突破使得合成成本大幅降低,可能会使行业崩盘。作为行业的领导者戴比尔斯(DeBeers)集团已经声称掌握了区分合成钻石和天然钻石的技术,利用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来维持天然钻石的市场。
从替代品的威胁来看,钻石首饰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一方面:钻石的高贵全依赖于他的稀缺性和千百年来建立的钻石文化和依附于钻石的传奇,以及戴比尔斯(DeBeers)集团的悉心维护。随着戴比尔斯的垄断地位下降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长远来看,钻石的价值是否会一直坚挺,有很大的疑问。另一方面,各种替代品以及仿冒品对钻石首饰经营者有很大的干扰,以假乱真的仿冒品使消费者对钻石消费不得不小心翼翼。因此在中国市场无品牌的厂商最后必定会沦为专业的加工厂或被淘汰,弱小品牌生存空间愈来愈小。最终,国内的钻石首饰是少数寡头竞争的结局。
3.7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产业状况
3.7.1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从深圳珠宝业的发展可以看到深圳这座城市的魅力。深圳虽然没有任何发展珠宝首饰工业的自然资源,但是,深圳开放政策、区位地理优势、资金优势和灵活的企业机制,这一切“内引外联”,不仅引进了传统技术,还带来了最新的工艺和快捷的市场信息。从1981年至今,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产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时期(1981-1988)为起步阶段的特点是:企业规模小数量少,产品以足金饰品为主,生产技术较落后,而且以“三来一补”企业为主。
1981年12月,香港诚志高珠宝有限公司投资引进设备与深圳医料综合厂合作建立了首家“三来一补”企业---东方首饰来料加工厂,投资总额为380万元人民币,职工50余人,生产加工足金饰品。1982年,东方首饰厂生产、加工金饰品15308件,总产值14.87万元,当年实现利税2.7万元,出口创汇35.46万港元。
1983年1月,由人民银行深圳特区分行申报的第一家金店,深圳旅游服务公司金行正式开张营业。
1984年12月,经原轻工部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深圳首家定点生产经营金饰品的国有内联企业--艺华公司成立。成为国家在深圳的第一家对国内生产、经营黄金饰品的定点企业,是年,深圳市东方首饰厂建成投产,全市的珠宝金行发展到约10家。
1985-1987年,深圳黄金首饰市场持续看旺。到1987年底,“三来一补”企业增至7家。
第二个时期(1989-1996)是深圳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迅速发展时期,的特点是:企业数量增加、规模迅速扩大,生产的工艺和技术大幅度地提高。1989年5月,市政府把金银珠宝首饰业定位为出口创汇支柱行业,加强了支持。同时,拥有《金银经营许可证》的国有、内联企业迅速增加,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而且民营企业异军突起,给行业发展增添了活力。1993年,有的公司率先引进了铂金铸造设备,率先开始了铂金饰品的生产。
1989-1990年,是深圳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的重要年份。国内市场金银首饰供应严重短缺,供需矛盾突出。“深圳制造"的珠宝销遍全国各地,只要有珠宝卖的城市,都有深圳珠宝的踪迹。然而,那时深圳的珠宝界却便寻不得一只“领头羊”。当时行行行珠宝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他们首开中国珠宝首饰业先河,耗费巨资请来知名节目主持人孟广美做其品牌形象代言人,而后又在媒体刊登形象广告,宣传品牌特色。真正从制造走向销售,直接面向市场,打造自身品牌。
君安的连锁加盟体系建立了,黄金大厦开业了,中港国际珠宝交易中心落成了,周大福珠宝中国运营总部也落在了深圳。
第三个时期(1997至今)是深圳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时期。的特点是:上规模的企业迅速成长,著名和驰名品牌大量涌现,生产技术进一步提高。电脑设计、快速成型、激光焊接、激光铸模、网络技术及计算机管理的普及,使深圳市的黄金珠宝首饰的生产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并奠定了其在国内黄金珠宝首饰业的龙头地位,深圳有望在15年内发展成为世界珠宝中心之一。
到2003年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业共有企业950多家,各类型企业分布。
据深圳珠宝行业协会统计,截止到2004年底,已经拥有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黄金珠宝企业千余家,珠宝品牌200多个,从业人员12万人,加工的黄金珠宝首饰多达2600多万件加工总值约430亿元,占国内珠宝市场份额的70%以上。全行业珠宝首饰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约占全国的36%,其铂金、黄金、钻石用量分别占上海三大交易所全年成交量的90%
7。深圳黄金珠宝生产加工的规模、技术、资金、工艺、产品等均领先国内同行。目前深圳珠宝行业拥有的16个“中国名牌”,其中14个在罗湖。集聚地内诸如雅诺信珠宝、吉盟珠宝、甘露珠宝、安盛华珠宝、翠绿珠宝等大中型黄金珠宝企业开始步入高速发展阶段。2006年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业的生产加工工业总值达800亿元。
3.7.2深圳珠宝产业集群介绍
产业集群分析的目的一是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二是为适应产业集聚的需要。
产业集聚或产业集群是20世纪60年代后世界工业经济发展中一种非常重要的现象。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形成了产业集聚。
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集聚表现在:整个珠宝产业链,除了上游的原料依靠进口、主要的机器设备进口外,其余都能在行业集聚群中配套,而且还有与行业配套的其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如珠宝首饰陈列所需的设计、器材、灯光等,珠宝首饰的包装材料,以及珠宝首饰的检验等。从产业集聚的更高要求看,还需要有教育、科研的配套,要有政府的支持,有行业协会的服务等,这些条件在深圳也基本具备,形成了深圳黄金珠宝首饰行业的集聚。
深圳市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位于罗湖区水贝—万山工业区,总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是利用老工业区改造的产业集聚基地,深圳罗湖现在已经有1260多家珠宝企业,在黄金珠宝产业集聚基地(水贝项链街区)内就有628家。在该产业基地珠宝产业集聚的表现在:产业上中下游的企业集中配套,形成良好的互动的局面,如专业的机器设备、配件、辅料、主要原材料供应商的集中,产品生产的集中,以及销售渠道的集中等。集聚地内不仅有专业生产型和销售型企业,还有水贝国际珠宝交易中心,研发、设计机构等,此特别是设立了珠宝检测中心,细化的专业分工协作已经形成综合优势。通过产品结构的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逐步形成了竞争、合作与互动的联结模式,通过要素配置的最优化实现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市场引导和规模发展。产业集聚基地的集聚效应已经凸显出来。该基地总产值将达到400亿元,利税60亿元左右。
深圳黄金珠宝首饰行业集聚的原因可以归结为:
1.深圳是我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区,为企业的成立和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创业和创新的文化。这种创新文化表现在开拓、创新、永不言败上。在创新文化的培育下,深圳成为创业的沃土,也是创业家的乐园。在这里涌现出了许多创业者,包括黄金珠宝首饰行业中的创业者,他们经过艰苦的创业,成为成功的企业家。他们的创业精神和创业活动,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也使大批珠宝首饰企业落户深圳。
3.比较宽松的融资环境。对于资金密集型的珠宝首饰行业来说,宽松的融资环境,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外部环境。深圳还有比较完善的中介机构和各种社会化的服务机构,企业能很快在深圳找到相应的配套和服务,这种环境使得企业能迅速地发展与壮大。
4.政府政策的支持。能够在政府和行业之间达成共识,从而加快行业的发展。深圳市政府把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定为重点支持的传统行业之一,政府支持建立行业的集聚基地和研发中心,为行业的发展和提高提供新的平台。
5.已经培养出大批珠宝首饰行业的劳动大军,他们掌握了珠宝首饰加工的工艺和技术,也培养了一批行业发展需要的设计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可以在行业内自由流动,成为行业发展的基础。
6.特殊的地理位置,紧靠香港这个国际上著名的黄金珠宝首饰的集散地,可以从香港学到国际流行的设计风格,学到新的工艺和技术,还可以通过每年香港的国际珠宝展,了解国际上珠宝首饰的新潮流。
3.7.3深圳珠宝产业集群特点分析
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产业集群有许多的特点:
特点一: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企业,规模还不够大,除外商投资企业外,民营企业基本上还都是家族式的管理,这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需要引入社会资本和外部人力资源。行业集聚有赖于地区的创新体系的建立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企业与地区创新的互动中,进一步提高行业集聚的水平和效益,但深圳企业目前的产权结构和管理模式,不能适应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没有形成企业之间技术、管理的交流,从而影响行业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更会影响行业总体水平的提升。
特点二: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和协作水平还比较低,不能形成合力,所以离真正的行业集聚还有一段距离。如,还没有形成行业中的核心企业,也没有一大批专业化生产的企业为核心企业配套,缺少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的同质化现象普遍,没有拉开档次,大家在一个层面上竞争,这种现象从战略角度来说是很不好的。每个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加强自己的战略管理,找到自己企业的发展目标,要有与别的企业不同的发展战略,才能使企业得到长远的发展。
特点三: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技术先进的加工设备制造,是珠宝首饰行业发展的瓶颈,是行业技术进步的关键,是中国从黄金珠宝首饰生产、消费大国变成黄金珠宝首饰强国的关键。
特点四:从行业发展的角度看,面对国际上其他国家加快发展珠宝首饰行业的措施,我国还缺少对策,也没有形成强大的呼声,还缺少有影响力的品牌,虽然在2004年中国九大珠宝首饰品牌中深圳有四个,但著名品牌数量少,而且还没有在消费者中形成巨大的影响。
从黄金首饰供应链分析,除了黄金原料以外,在生产纯金链条时所用的织链机主要来自国外,而且集中在意大利和日本,其他生产所用的工具、包装材料、辅料等,深圳可以自己配套,而且黄金首饰的生产主要由深圳完成。黄金首饰的批发绝大部分由深圳的企业自己完成,零售环节也可以完成相当大的部分。
尽管深圳的珠宝业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是问题也不容忽视。主要是绝大多数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高级专业人才比重过低,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主要从事简单的生产、加工贸易,同质化竞争问题严重,仍处于劳动力密集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正如北京黄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刘山恩在深圳举行的中国珠宝国际论坛上提出,深圳黄金珠宝首饰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突破三大瓶颈:形成核心竞争力,整合企业结构,改制家族企业。
从以上分析来看,可以得出两点结论:1.深圳已经使自己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融入了全球这个行业的价值链,并且取得了非常重要的地位。2.也可以说,深圳的这个行业还没有完全融入全球的价值链。因为深圳的黄金珠宝首饰产品,除了来料加工企业的产品出口,以及少数企业直接接受国外订单和接受委托加工外,还没有自己品牌的产品出口,还没有直接进入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的产品只在国内市场上经受考验,还没有真正接受国际市场的考验,需要不断努力,争取真正融入到全球的价值链中。在中国加入WTO后,如果不能真正进入世界的产业链,就会面临竞争力削弱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