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班主任读后感
做“专业”的班主任是必须的——读《班主任专业基本功》有感
马鞍山市八中黄向峰
班主任工作是个重要的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是第一位的,那么一个好班主任的影响就是第二位的。班主任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二任父母。正如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其经典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形象的说道:“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主任工作承担了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这么重要的工作可是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从事班主任工作,除了自己多摸索,多向同行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外,似乎没有其他的途径了。不过我最近拜读了齐学红,黄正平两位专家主编的《班主任专业基本功》一书。虽然还没有全部学习完,但我已对“专业”一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做好班主任,到底有哪几个“专业”呢?班主任不仅要有专业道德,还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技能。
下面我就谈谈我读本书的三点收获:
一、班主任工作是有章可循、有理可据的专业工作。
书中第一编着重介绍了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专业道德,从专业理念、职业道德、礼仪修养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要求,这和普通教师的区别不仅仅是量的区别,更有着质的区别。第一编的介绍从根本上分清了班主任工作和普通教师的工作的专业化区别,也为我们从事班主任的教师的发展方向起到了指引作用。开门见山地让我们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突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从事了三年班主任工作一直说不清班主任和普通教师的本质区别,似乎就是干的多,管的细,责任心重而已,看了第一编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细致了解,清楚地认识到了班主任的工作是专业化的,只有专业化才能精品化,这是必须的。
二、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专业性岗位。
在班主任工作中常常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对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和知识学习,我们基本都能做的很好,但往往忽略了学生的社会中发展。现在社会变化很快,学生由于家庭差异社会的接触面较广,社会视野也比较开阔,但相对而言,他们的社会认知能力、社会辨别能力和社会免疫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受到社会中一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和侵袭。这就要求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在班级与社会之间设置“防火墙”,阻止社会不良信息进入班级,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还要引导学生全面认识社会,理性看待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现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是,学生基本都有QQ号,很多班级都有QQ群,平时会在群里面讨论聊天,但是网上有很多不良的信息,学生一旦接触,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积极发现,适当引导,避免伤害。
班主任要有专业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了解现实学生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加有效地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班主任专业的与时俱进的理念这也是必须的。
三,班主任工作的自身要求和规范也是有专业性的。
阅读这本书,“专业”一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班主任专业标准,尽管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强调这样几个方面:①有专门的知识体系;②有较长时期的专业训练;③有专门的职业道德;④具有专业上的自主权;⑤有专业资格的限制和认定专业的组织;⑥需要持续的在职成长和终身学习;⑦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和经济低位。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低位的过程。班主任的专业化则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和新念。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它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着,它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它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它还是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者。
只有班主任自身做到专业化才有可能把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自己有一壶水才能到给学生一杯水。班主任自身的专业化是班主任工作专业化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必要的。
你看,班主任虽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它是最有意义和最需要“专业”的主任。所以,做班主任,你必须得“专业”!
第二篇:班主任读后感
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寒假的时候还在犹豫读哪本书可以给自己带来收获,今天真的给自己班主任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那就是魏书生一个普通的老师的经历和经验给自己带来的启发。读书,真的是一次与大师的对话,与智者的交流,是一次难得的精神之旅,同时也会让人收获非浅。“魏书生”这个名字耳闻已久,他何以成为一位享誉全国的教育改革家?他有什么特别之处?当读过他写的书之后使我对科学管理班集体这章的体会尤为深刻!
“全员参与,相互制衡。在我的班中,学生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又都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于一个驾,服务的位置上。如此管理,教师如何不轻松?”刚毕业的我就担任文科的班主任,当时自己手忙脚乱,每天都在紧跟着学生把自己的累的都承受不住,现在连续担任了5年的班主任。还是感觉当班主任是非常辛苦的,开学学费要收、课堂纪律要管、学生锻炼要陪、班级卫生要抓、学生纠纷要理、学生评语要写、假期作业要查、班会课要开、学生成绩要进步、学生心理工作要做、家长工作要做„„总而言之,小事天天有,大事也不断。表面看班级工作是井然有序,可有时也会让人忙得焦头烂额。如何才能做到魏老师说的那样,轻松管理呢?我陷入了深思当中。对比自己和魏老师班级管理的做法,有相同支出,更有许多值得我反思的地方。我认为,他能科学地把握好以下几点:
1、学生的思想动态。一个不会洞悉学生心理思想的老师不是一位好老师,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魏书生可谓是学生肚里的“蛔虫”,他们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苗头他能了如指掌,更为关键的是他能正确运动“写说明书”“心理病历”等方法疏导学生心理,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改变自我。魏书生这些丰富的心理学知识,正是其做好班主任的有效保证。
2、爱的“惩罚”。现在许多人提倡“爱的教育”、“赏识教育”等,学生几乎个个成了“宝”,打也不是,骂也不是,甚至批评重了也不是。其实谁都明白,教育学生光靠“爱心”“赏识”和“苦口婆心”的教育是没用的,至少是收效不佳的,尤其对于那些顽劣的学生。所以,教育必须要有“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魏书生当班主任不骂更不打学生,难道就没有惩罚的手段了?有!只不过是方法变了,而且能使学生被罚时心服口服,易于接受。如学生犯错,必须写500至几千字不等的说明书或心理病历,以及唱歌、做好事等。这些惩罚貌似温柔,却多少也带点“变相体罚”的味道。但不可否认的其效果远比打骂要好得多,甚至从某种意义而言,写“说明书”“心理病历”的惩罚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系统的制度观。“以法治班”是魏书生管理班级重要也是主要方法,其班规班法包括“岗位责任制”、“各种常规”两大部分,共107条,几乎不留可钻空子的空间,而且还随时根椐需要进行补充。有了这些制度的约束,学生的学习、生活自然秩序井然。但是光有这些制度是不够的,围绕这些制度他还建立了完善的执行机构。大到“常务班长”,小到“炉长”“花长”,几乎每个学生都有执行一部分制度和管理的权力,而且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尤如“公检法”部门之间的关系。正是有了系统的制度化,才使班级管理在民主管理的基础上更具科学化。
展望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我需要进一步潜心领悟魏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民主与科学。尤其要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在科学管理班级工作这块上钻研。
第三篇:班主任读后感
《班主任工作漫谈》读后感
通过阅读魏书生《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我深刻体会到,为人师者,就要处处为人师表,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学生的楷模,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感染和带动学生。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和一句话,可能会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学会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用“真爱”去发现和培养孩子的闪光点,发挥每个孩子的潜能,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洒满阳光。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强调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而且要做的更好,更具有示范性,在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榜样。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的品德、行为,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学生。学生模仿力很强,他们时时刻刻观察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如:教育学生把子写好,教师在黑板上写字就必须写好。教育学生锻炼身体,教师就必须带头。教育学生事实证明,在教育工作中要努力做到:正人先正己,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如: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教师就不能有违法乱纪行为;教育学生不怕脏、不怕累,教师就必须做到亲自动手,吃苦在前,做好学生的带头人,否则,即使你说的天花乱坠,头头是道,而不注意自身修养,也不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二、通过读书让自己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事业的工作者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牢固树立了教师的光辉形象,班主任更是如此,十几年前我没读《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时,我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但当我读了《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我的心灵受到了感动,我被魏书生那爱岗敬业的精神所感动了。我觉得自己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不要这山望这那山高。虽然做班主任工作压力很大很累,但是我觉得当班主任很充实,看着学生优异的成绩,听着家长夸自己的孩子懂事了。我觉得当班主任也是很幸福的。我们的工作是充实的,意义是深远的,职业是幸福的。班主任必须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任劳任怨,不计较个人得失,时时以“爱心、耐心、细心”,去关心每一位学生。
三、通过读书体会到教师必须做到信任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
通过阅读通过这本书,我更进一步认识到,渴望理解,渴望信任是人们的一种正常需要。作为班主任,对于学困生,首先是亲近他们,尊重他们,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我班的周与洋,刘一彤他们反应慢,作题速度慢,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对他们就要做到在学习上耐心引导,生活中热心关怀,经常同他们交谈,了解思想状况,抓住时机,尽量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多给他们改错的机会,树立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学习。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多读书,多学习。把学习的理论知识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工作,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水平。
第四篇:班主任读后感
把奖状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
读《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有感
去年的冬天特别冷,今年的寒假特别晚。
假期里,抛开繁杂的家务,关起门,静下心来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不失为一种美的享受。这个寒假,我就美美地享受了《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一书。
以前我曾担任过班主任,期间的甜酸苦辣我也尝过了。时隔六年之后再次担任班主任,在每天疲惫而繁琐的工作中,我强烈地意识到只靠原有的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形势之下,班主任应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多读书,用丰厚的知识武装自己,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具有思辨能力、创新能力的研究型班主任,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班集体。
放假当天,我去图书室借书时,一眼就看到了摆在书架上的她-----《21世纪班主任工作案例精粹》,便毫不犹豫地借了下来。
这本书在新课标精神的指导下,以全新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教育案例,为班主任及其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疑难杂症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具有较强的方法性、实用性、艺术性、时代性、可借鉴性等特点。
书中共收集了近百篇典型的教育案例,分为“个性天空篇”、“心灵交融篇”、“集体荣誉篇”、“成长烦恼篇”、“代沟释疑篇”共五部分。每个案例包括案例背景、案例过程、案例反思。案例内容包括了优等生的培养、差生的转化、习惯的养成、情感的沟通、心理问题的释疑、突发事件的解决等,都是目前教育工作中的热门话题。可以看出,这本书是编者多年教育工作的丰厚积淀,文字清新流畅,事例真实感人。字里行间透射出班主任对学生的绵绵爱心、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上强烈的进取心。每个案例都体现了班主任工作的艺术性和方法性。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细细读下来,真的感觉受益匪浅。
合上书,仔细回味,我印象最深、感触最多的是这样一个案例:《把奖状送到每一个孩子手中》。它讲述的是:一天,班主任收到了班上学习成绩最差的学生的一封信,那个学生在信上说他一直想拿到一张奖状回家,可以让爸爸高兴一下,爸爸就会带他出去玩。但是他知道这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他的一个想象而已。这封信引起了这位班主任深深地反省:在表扬优秀学生,给优秀学生发奖的时候,是否考虑到“弱势学生”的情感波动?是否考虑到也给他们发奖呢?于是这位班主任老师想给他们发奖。她先在“弱势学生”中搞了一个民意调查(聊天的方式):假如老师手上现在有一本好书、一张奖
状、一个精美玩具和一只肯德基鸡腿,你最想选择哪一样?想不到学生选择的都是奖状。老师继续问到:你能说说你想得到奖状的理由吗?学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摇了摇头,显然对自己很没有信心。老师又引导:能找到自身某一方面的优点就可以了,如上课积极发言、关心集体、热爱劳动、成绩有所提高等。这下学生来劲了,纷纷写了获奖的理由。但是这位班主任只限定了6个名额,并告诉他们,没得到的下个月争取。于是,六位和奖状从来都是无缘的学生获得了“讲故事能手”、“发言积极分子”、“学习进步好少年”、“爱劳动先进个人”等称号。发奖的那一刻,高兴、激动、欢乐,充溢着整个教室,这位班主任的做法正逐渐使久违了的自信在这部分“弱势学生”的心底悄悄地萌发。
这个案例,让我想起这样一件事:假期里,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说放假当天,孩子回到家很不高兴,因为看到有的同学发到好几张奖状,而他自己一张都没有。放下电话,我的心情很沉重。一张奖状都没得到的并非他一人,还有其他同学,但我想,他们的心情肯定都是一样的。想到这部分没得到奖状的同学的心情,我更加地自责。其实,关于发奖,放假前我早就计划好了。为了鼓励绝大部分学生,我设立的奖项很多,奖励面也很广。有学习优秀奖、学习进步奖、单科冠军奖、优秀小组长、优秀组员、爱心奉献奖等等。但是由于当时时间紧、头绪多,只发了一部分奖就到了放学的时间了。我想,剩下的奖状等开学回来发也一样,于是也没给学生做必要的解释,只是简单说了一句就匆匆放学了。当时真没想到,学生会如此重视这张小小的奖状。现在想来,真的很后悔,后悔我的粗心大意和满不在乎,后悔我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他们的内心感受。我不断在思考着,我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了吗?
这两个事例,引起我深深的反思:诚然,教师鼓励学生的方式很多,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暖人心田的话语、一个爱抚的动作等等,但是都没有一张闪着金光的奖状对学生来说更重要。金色的阳光是美丽的,但闪着金光的奖状更是学生所追求的,父母所期盼的。但是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学生似乎被阳光所遗忘,那张闪着金光的奖状总是与他们无缘,使他们长期缺乏信心,甚至自暴自弃。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有仁爱之心、欣赏之心、宽容之心、精细之心,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吝啬我们的赞美和表扬,把奖状送到每一个孩子的手中,帮他们重新找回自信,激发他们对学习、对生活的热爱。或许就是这么一张小小的奖状会改变他们的一生。
愿我们的奖状能让每一个学生神采飞扬。
第五篇:班主任读后感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书笔记
本学期,我利用开学初的时间认真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写得很实在,里面讲述的一个个案例更是折射出了李镇西老师在班主任工作上的无穷智慧。
对于我而言,要学的是他“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一点。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学期我有幸继续担任班主任一职,所以得以将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精髓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我曾担任了三年的班主任,虽说在常规工作方面应该是得心应手,但是如何处理好繁杂琐碎的常规管理工作,如何把一件件小事做出艺术来,这是我工作三年以来不变的追求。希望有一天,我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现在推崇素质教育,何谓素质教育,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情、人道、人性的教育。一个受孩子衷心爱戴的教师,首先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从他的教学中,感受最深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
平时在校,孩子经常犯错误。但是大多数班主任会气急败坏地将孩子数落一番。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做有用吗?所以我学会了放平心态,找准教育的契机。在成长的过程中,哪个人不犯错误呢?关键是要区分错误的类型,找好教育的切入点,对琐碎小事处理的过程,也是对学生良好习惯和健康人格培养的过程。
谈到教育的契机,我又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班主任的工作重点要突出,不能眉毛胡子一起抓。例如,现在放寒假了,那么下学期开学初,如何对学生进行收心教育,是我们班主任的首要任务。新的学期刚开始,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无忧无虑的寒假生活向开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的转变,产生了鲜明反差并导致的心理和身体一系列问题,尽管开学了,还有部分学生仍沉迷于舒适自在的假期生活中,注意力降低,疲劳、迷惘、胆怯;有的学生因上学期的不专心学习而导致这次成绩较差而产生自卑心理,因此更加讨厌学习,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心态,收拾心情,学生将会在开学的一段时间内情绪低落。如何尽快让学生收心,做好学生假期向学期的过渡,让学生赢在新学期的起点上,是班主任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找出了工作的重点,接下来就是要把这项工作夯实,花上大量的精力,去好好处理,解决一个是一个,由此及彼,扩大战果,情况就不一样了。对于学生习惯的培养做到,培养一个,巩固一个。切忌蜻蜓点水,虎头蛇尾。实践出真知。我们必须在常规工作中学会常规工作的方法和智慧。这样班主任工作的路就会越来越宽。看完《做最好的班主任》这
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优美的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细腻、认真的精神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身上应该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篇二:读做一个专业班主任有感
读《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有感
花园小学 白建林
弹指一挥从事教育工作已很多年了,自己也曾一遍一遍的问着自己:自己能做好班主任吗?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好班主任的工作?其实,我知道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做班主任不是特别喜欢,因为太多的事情总压得班主任喘不过气。阅读着著名教育专家王晓春老师40年教育经验总结而写的一本适合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优秀读本——《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受益匪浅,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最重要的是明确了班主任专业化的发展道路。
就说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的理解,这是教育界长期推崇也十分流行的口号,这也是我从做班主任起,经常用来鞭策自己的一句话。但是当我读了王老师对这句话的理解后,我又开始重新认识自己和自己的班主任工作。
王老师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夸大了学校和老师的作用,遗传和家庭教育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师的工作是有边界的,教师是学生一生的指导者,但不是学生一生的承担者。而班主任不过是他的很多帮助者中的一个而已。关于“谁配合谁”,我们班主任平时与家长联系,经常会说“希望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之类的话,现在看来这似乎不妥,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比,总的说来,前者更重要一些。家庭教育不但是基础性的,更是全程性的。孩子的命运基本上是由家庭教育定调的,学校只是在孩子成长的某一阶段配合家长教育孩
子。所以教师不能抢家长的风头,不要把无限的责任压在自己的箭头,破坏自己的心理健康。
在我们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说的家长:“只要孩子健健康康就行,学习成绩及格就好,不惹事就行了,老师您也别要求他那么多,管得那么多了”,听家长这么说时,我们还有点气愤有点不甘心,现在想想,这是人家家长对孩子的战略构想,我们也不必过多干涉,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职业道德要求我们要对家长和孩子提出忠告,您对孩子的期望太低了。对于犯错的孩子,我们要尽量教育,但教育不是万能的,我们仁至义尽之后,如果还是不改,我们就只好执行纪律了,这样想来,原本做班主任的压力就小了许多。
再说说对“校园无小事”这句话的理解,王老师认为它作为提高教师教育意识,鼓励教师认真工作的一般性号召,还是可以的,但是在学理上是完全经不起推敲的。小与大是相比较存在的,如果校园真的没有小事,都是大事,那么大事也就不存在了。校园有大事有小事,有重要的事就由相对不重要的事,有急事就有相对不那么急的事。轻重缓急是客观存在的。
王老师对这句话的分析对于我们班主任工作还是有很大的启示,“大事”和“小事”的辩证关系引起了我对班主任工作中重点与非重点事件的思考。
如在平常的教育活动中,班主任往往只是在为了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忙碌,其内容大多是“与现象作斗争”,像吃止痛药却不能根治。譬如学生厌学,其中有的人不是学习问题,而是基本生活态度问题,他的整个生活状态不对劲,每天过的不开心,没有生活目标,教师却想用“奖励与惩罚”、“寻找闪光点”、“培养学习兴趣”等方法来解决他的问题,这很难有效。一个连生活都不热爱的人能热爱学习吗?这样的学生只有走进他的心灵,弄清他整体的精神状态,想办法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扭转他的心态,才可能解决他的问题,这个突破口可能不在学习上,或许在亲子关系,或许是同学关系,或许是自我认识问题,也或许是理想问题,我们要着眼于他精神境界的提升,生存状态的改变,才能解决他的问题,所以,我们班主任不能只“就事论事”,工作浮于表面,关注学生整体的精神境界比仅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更加重要。
又如许多班主任常说,个别的问题学生,往往牵扯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他们显得非常的寒心和无奈。其实多数问题学生并非总是一副大闹天宫的架势,只要班主任不过分刺激他们,他们对集体的直接破坏作用未必那么大。我们班主任没有必要把大部分的精力花在他们身上,应该抽出更多的精力照顾集体,照顾多数人,因为班主任不是为个别学生服务的,我们要把精力花在能做好的事情上,而不是拼着劲去做一些显然做不到的事情。
最后说说对于班级干部的定位问题,他认为班级干部的正确定位应该是,他们是和其他同学一样的学生,只不过为班集体多做了一些事情,而这些事情的主要性质是“服务”,不是“领导”。他反对强化干部的行政功能和榜样功能。王老师的观点,我很赞成。班主任对班级干部的培养一定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淡化
他们的领导意识,班干部是为班集体,同学服务的,而不仅仅为班主任做事,同时有时帮助老师做一些事,也是在为班级和同学服务,不要觉得和老师比较接近,就由“高人一等”的感觉,不把其他同学放在眼里。我经常对班干部和所有同学说,人生的较量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技术的较量,第二层次是智慧的较量,第三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的较量是人格的较量。我们在生活中要踏实做人,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为自己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自认为还算不上一个专业的班主任,在管理上还存在挺多的问题。虽然在自己的课上学生的纪律比较好,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但是在其他课上的纪律还不够理想。对于一些有逆反心理的孩子的沟通和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
以后的班主任工作该怎样给自己定位呢?我悟到:“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我是一个管理者,我希望我的管理中有更多的教育元素,我的管理是为教育服务的,是为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学习服务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个目标,我必须加强学习、勤于思考,把每一天的班主任工作,把与学生、家长的每一次对话与交流,班级组织的每一次活动作为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在此过程中用心享受其中的乐趣。篇三:今天怎样做班主任读后感 “今天怎样做班主任?”读后感
曹月娥
担任班主任工作已经很多年了,一直工作着、辛苦着、快乐着,并享受着和孩子呆在一起的生活。但是班主任工作的整体性和规划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总是遇到什么解决什么,并不能做到未雨绸缪。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在向生活学习的同时,也要向书本学习,才能总结出自己真正的经验。这次趁着国庆七天长假,学校给我们班主任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发了一本关于班级管理的书,使我能静下心来研读了起来。
《今天怎样做班主任》一书。此书共有九辑,分别论述了:班主任的思考、心态,如何应对学校管理,与家长打交道,班级秩序和学风建设;如何处理问题生。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王晓春一句句精彩的论述,让我手不释卷,细心品读,受益匪浅。其中有一部分的内容,对我启发最深,那就是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今天的学生和我们那时候完全不一样,《今天怎样做班主任》中今天的比重尤为重要。原来苦行僧似的老师已经不能够胜任今天的班主任工作。今天的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应该“真”要真心实意的对学生,不是千篇一律的溺爱和迁就,也不是不明就里的批评指责,有的放矢的爱才是真爱,班主任应爱在细微处,爱在威严中。班主任要走近孩子,在工作中注意方式,“多一点”,能使师生关系更和谐。
一、微笑多一点儿,鼓励多一点儿 微笑是友善的信号,它可以温暖人心,给人以好感。爱微笑的人永远都受欢迎。许多学生都认为面带微笑的教师更具亲和力。班主任如果能微笑着与路上的学生打招呼,微笑着走进课堂,微笑着处理问题,就会使学生如沫春风。从某种意义上讲,班里的学生成长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问题的出现,班主任处理问题的友善很重要,这不但体现班主任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而且利于问题的圆满解决,拉近师生的距离。
上学期学校组织秋季运动会,要求每个班级要出一个跳长绳集体比赛项目。要求男生五名,女生五名,我班真正参与过跳长绳只有六人,还有四个是我根据学生的推荐,点名确定的。临近比赛前几天,其他班级的学生正紧锣密鼓的加强训练,而我班的选手们在训练场上,个个都很紧张,时时出现失误。看到这一情
况,我微笑着对学生说:“不要紧,调整状态接着跳。”而且我亲自上阵,为他们演示跳绳的诀窍,结果运动员们在我微笑的鼓励下,积极进行着训练,终于在比赛那天,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我用微笑鼓励了他们,这种微笑不仅使孩子们调整了心态,还促进了师生和谐关系的形成。
甜美的微笑是班主任和学生之间交往最好的润滑剂。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学业得到发展。微笑并不需要花费什么代价,我们又何必吝啬它呢?没有一个学生能轻易拒绝教师的一张笑脸,作为一个班主任想要搞好师生关系,首先就该做到“微笑待生”。
二、主动真情多一点儿
有时我们常常在学生出了事情后埋怨学生不主动找自己反映情况。学生生病很严重,家长赶到学校才发现,班主任埋怨学生:怎么不早说?学生遭不良少年敲诈,身心受到伤害,班主任埋怨学生:怎么不早说???是呀,怎么不早说。但能有几个学生主动来与你谈心的。
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努力争取主动,用积极的态度去主动了解和教育学生。我班有一位小赵同学,通过家访,了解他也是一位父母离异的孩子,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对于隔代教育,显然教育效果会差一些,溺爱会增加点,因此,更增添了我对他的责任感。每天利用课间时间去关心以下他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不懂的鼓励他及时去请教老师,还常常主动去同课任老师沟通,了解他的听课和作业完成情况,针对不足之处,帮助他解决问题,而且一周内我会和他进行一次思想交流。所以有事他都会告诉我。记得有一次,放学时要补课,由于午饭没有吃饱,他跟我说老师我肚子饿,我赶紧带他到我办公室,将饼干给他充饥,以确保他补课的效果。
班主任和学生交往时,多一些主动真情,学生就会给你同样的回报,你的师生关系就会随之和谐起来,教育工作的天地将更加宽阔。
三、交往次数多一点儿
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是在交往中建立、发展和深化的。一般来说,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的和谐程度同交往次数是成正比的。老师和学生的和谐关系也给工作带来了便利,因为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到班级的一些情况,例如:哪个同学在文艺方面出色,哪位同学的体育方面比较优秀,哪位同学的绘
画很不错,这样通过平时的观察,我们可以在学习各项活动来的时候不至于临时混乱,自己心理会有数,工作自然就不会很吃力了。实际上,班主任工作也是一 项需要积累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中多细心,多用心,到时候自然是手到拈来的。
今天的班主任应该是多才多艺的,一个真正让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应该是靠自己的各种魅力去征服学生,用道理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做,这样就对我们老师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其实我们的工作不仅要培养学生,更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正如王晓春老师所说,老师真正的价值所在不仅仅是培养优秀的学生,也是不断地优化自己。在我们的平时教学中,经常会看到老师把学生的成绩作为自己的一切,实际上不是这样,一个教师的成长不仅仅是表现在学生身上,更多的是自我的成长,我们老师的幸福感不仅仅是来自于学生的成绩,更来自于自我价值的提高,在“一切为了孩子”口号下不要忘了自身素质的锻炼和提高。篇四:班主任读后感
做“专业”的班主任是必须的——读《班主任专业基本功》有感 马鞍山市八中 黄向峰
班主任工作是个重要的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父母是第一位的,那么一个好班主任的影响就是第二位的。班主任就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二任父母。正如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在其经典著作《什么是教育》中形象的说道:“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班主任工作承担了学校教育中极其重要的育人工作。这么重要的工作可是却很少有系统的研究和分析。从事班主任工作,除了自己多摸索,多向同行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外,似乎没有其他的途径了。不过我最近拜读了齐学红,黄正平两位专家主编的《班主任专业基本功》一书。虽然还没有全部学习完,但我已对“专业”一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做好班主任,到底有哪几个“专业”呢?班主任不仅要有专业道德,还要有专业知识,更要有专业技能。
下面我就谈谈我读本书的三点收获:
一、班主任工作是有章可循、有理可据的专业工作。
书中第一编着重介绍了从事班主任工作的专业道德,从专业理念、职业道德、礼仪修养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要求,这和普通教师的区别不仅仅是量的区别,更有着质的区别。第一编的介绍从根本上分清了班主任工作和普通教师的工作的专业化区别,也为我们从事班主任的教师的发展方向起到了指引作用。开门见山地让我们了解了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突出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从事了三年班主任工作一直说不清班主任和普通教师的本质区别,似乎就是干的多,管的细,责任心重而已,看了第一编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细致了解,清楚地认识到了班主任的工作是专业化的,只有专业化才能精品化,这是必须的。
二、班主任工作是一个关心学生全面发展的专业性岗位。
班主任要有专业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理念,不断了解现实学生的发展状况,从而更加有效地全面关心学生的发展。班主任专业的与时俱进的理念这也是必须的。三,班主任工作的自身要求和规范也是有专业性的。
阅读这本书,“专业”一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关于班主任专业标准,尽管有所差异,但一般都强调这样几个方面:①有专门的知识体系;②有较长时期的专业训练;③有专门的职业道德;④具有专业上的自主权;⑤有专业资格的限制和认定专业的组织;⑥需要持续的在职成长和终身学习;⑦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和经济低位。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低位的过程。班主任的专业化则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是否有正确的观念和新念。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它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着,它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它也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它还是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者。
只有班主任自身做到专业化才有可能把班主任工作专业化。自己有一壶水才能到给学生一杯水。班主任自身的专业化是班主任工作专业化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必要的。
你看,班主任虽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它是最有意义和最需要“专业”的主任。所以,做班主任,你必须得“专业”!篇五:班主任读后感
班主任读后感
篇一:>班主任>读后感
自古不论将相王侯都熟读兵法,而兵法中又以孙子兵法为首,在各行业中,有识之士将之运用得当,再教育教学中应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自从当了教师,就免不了与学生打交道,事实上,学生工作是教师最重要的工作,一个教师,如果连学生工作都做不好,这个教师基本不能算成功的,读过《班主任兵法》一书后,很有感触,在书中,一个个真实的教学事例被作者万玮老师用非常生动诙谐的语言细细陈述,让我每读完一个>故事后都会很有感触,有是有感觉到对万老师的种种招数由衷地佩服。
一个班主任,一个班的中心,如何才能把学生管好,教好,培养好?看来,在具体的工作中,必须从树立自己的多重角色观做起,不断地调整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从书中得到了一些启示,其中《一立千钧》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面对自修课上违法纪律的学生,万玮老师自有一招,他总是尽量克制自己,冷静之余,说:“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这段时间来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最后采用了“自罚”这种出其不意的方式,让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最终赢得了学生的心。而《点石成金》的案例有提到,为了让被惩罚的学生放下包袱,以健康的心态过好学校生活的每一天,万玮老师创造性的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让他们有改过自新的机会,看到了新的希望,安抚了他们脆弱的心灵。
类似这样的事例书中都做了详细的描述,如“扭转乾坤”等等,我在想,这样的实施何尝没有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边,只是没能像万玮老师一样记录着,我们没有翻反思,对!就是-反思!不应只是一味地指责学生,应该从不同学生的事例中分析原因,积累经验,所以我们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学会变通,对于班级里那些行为习惯较差的外地学生,就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能融入班级这个大家庭,从而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这是我在读者本书时最大感慨。美国的波斯纳提出过“教师的成长 = 经验 + 反思”这样的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无疑离不开教育反思,人们常说,人生的经历是一笔财富,其实不然,只有那些对自己的经历进行过充分深入的思考感悟的人,人生的经历方能称得上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教育是爱的艺术,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植根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教育中的一切技巧和方法,离开这一基础都将变得苍白无力,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管理。
《班主任兵法》并没有仅仅从技巧和方法上思考我们的教育,而是从更深刻的思想
和观念上给予教育更多的关注,它既给予我们教育工作战术上的指导,更给与我们战略上的思考,在知识经济扑面而来,西方文化和中华民族文化激烈碰撞,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交替的时代背景下,这一切既给我们的教育注入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深刻内涵,更是我们的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发挥我们的智慧,以恰当的教育方法,精湛的教育艺术,带给学生希望,力量,带给学生内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与伟岸,带给学生对于自我,对于生活,对于未来和整个人类的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篇二:班主任读后感
本学期,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以一个班主任的细腻与认真感动着我!做一名人民教师,多一些书生气,多一些书卷气;多一些书香气;多一些天之浩气;多一些地之灵气。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在读到李老师对待“优生”和“差生”的做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凌飞是一个从不太优秀走向非常优秀的典型。他一开始学习就不错,如果在普通班上,老师也许不会太多地给他约束和管教。可是李老师看到的却不只是成绩,而是他做人的心态和思想,对集体的感受和奉献。读过之后感慨良多:1、成绩优秀的学生不一定各方面都是优秀的,做为班主任一定要更看重学生的品德和人格,要引导学生做品学兼优的优秀生。2、要正视优秀生的错误,不要认为犯错是差生的专利,优秀生一犯错老师就觉得不可饶恕,要记着他们也是普通的孩子,不是学生中的圣人。3、对优秀生要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因为成绩优秀而一味纵容。但又不能打击积极性,要让学生知道老师对他的期待和尊重。
李老师对“后进学生”所付出的爱是真诚的。他既注重对后进生感情上的倾斜,想方设法唤起他们向上的信心,又讲究有效的方法,引导集体的舆论。在教化“后进学生”的过程中,李老师所采取的方法更是独到,如:写“每日九问”,安排当班干部,>对 手竞争??“用心灵赢得心灵”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多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 看待,用“学生的情感” 体验,像李老师那样,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换来孩子们纯真的笑容,赢得孩子们的尊敬和爱戴。
篇三:班主任读后感
最近,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对低年级的班主任尤为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和学生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学生和很好的沟通,换来的是自己感叹这是一种代沟。
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够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童心决定着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
二、爱心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常听到现在的一些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常抱怨的班主任说这样的话的原因或许是他并不懂得“爱心”的内涵,他们把爱心建立
在成绩的高低的基础上来,“爱心”化作了分数,不会去考虑学生是是否承受的了这种爱之重??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李老师书中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我们怎样付出爱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深情地描述“水上旅行”的情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出去的快乐,自己攒钱买船带孩子去旅行,他说“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就就是“爱心”。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考上好的学校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 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我们的责任重大。
责任心的背后是我们的班主任是否具有教育现想。现今社会越来越功利化、技术化、庸俗化,我们的理想正在渐渐失落,更多的人把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这些人把金钱的多少作为衡量的标尺,自然谈不上什么教育理想,也就不会所谓存在教育理想即责任心。而我们需要的班主任,是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望未来的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应有永远燃烧着教育现想(责任心)的火距。
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含义,明白班主任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