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心武《班主任》读后感
刘心武《班主任》读后感
在刘心武《班主任》中有三个印象最深的情节:
一、主任满怀期待地问张老师是否愿意接收“坏学生”林宝琦;
二、谢惠敏满心愤慨批判《牛虻》是黄书;
三、张老师渴求的文学巨著竟被丢置杂物库,更被林宝琦之众玩乐。
学校主任满怀期待并不是期待张老师能够改造林宝琦,拉他一把,让他走上正道,而且因为无人接收而急于把坏学生脱手,免得惹得一身骚。在包括主任以及其他老师的思维中,坏的就是坏的,是不可能变成好的,就象林宝琦,打架斗殴,不学无术,偷看黄书,更是因斗殴进了警察局,已是无药可救,最好是被红卫拉去批斗。可见,中国人的固定性思维多严重,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永远无法转换,犯了错就得永远背着“坏”的标签。
谢惠敏几乎是“四人帮”思想独裁阴谋的成品,她爱学习,懂礼节,疾“恶”如仇,她是众人眼中的“好学生”。但是,谢惠敏思想僵化,精神营养 馈乏,思想方式简单,“忠诚”被导向盲从,“坚定”被扭曲为偏执,她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尤其代表的是被时代荼毒的成长中的孩子。
而被丢弃在杂物库、被玩乐的文学巨著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全文通过这一线索深刻反映这一时期先进民主文化被丢弃被践踏,而所谓“正统”的腐朽文化被奉为信条的混乱状况。这些文学著作因为引导民主、思想解放而被批判为反社会主义,中国人也就失了一个认识世界,精神升华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对民主、解放思潮袭全球,而刚走上社会主义的中国极其重要,以致失去这个机会,中国离世界又远了一大步。
十年动荡,最终以粉碎四人帮为结局,这无疑应验了中国老话~邪不胜正。这样的胜利令中国可喜可悲,喜的是最后的胜利扼制了“文革”浪潮,没让中国走上不归路;悲的是这样的胜利背负了太大的代价,以致直至今日我们仍在承受文革余波.文革根本上是一场思想文化独裁专制阴谋,企图禁梏中国人的思想,通过压制民主来实现独裁。文革得到毛泽东的默认,实施得更彻底,破坏力也更大。有志之士在文革 中挣扎反思,试图以自己微薄之力唤 醒中国人。但被“正统”思想荼毒的中国老百姓并不领情,将之认为违法乱纪,钻社会主义空子,以致在文革结束许多年,阴暗的文化氛围低迷不散。
要说“四人帮”为何能在若大的中国掀起涛天巨浪,中国老百姓脱不了绝对关系。中国人向来推崇“正统”,所谓“正统”,就是领导者提倡的思想,无论对错,无条件遵从。这样的中国人没有灵魂,一切跟“正统”走,“正统”就是权威,遵从总没错。这样的思维残留至今,许多文革前出生的人至今仍不要承认“文革”的危害,认为文革是社会主义必走之路,所谓“文革”的危害只是后人对它的诬蔑。对此,我们只能呼唤中国人不要受“文革”余毒迫害,正确看待历史。一个民族的堕落总会激起一些爱国者救过之心。刘心武《班主任》中的张老师就是一个代表,张老师对孩子受“文革”荼毒而悲痛忧心,思索拯救中国未来之路。作者通过张老师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唤,与当时世界倡导解放思想和社会需要合拍,希望以此召回中国人的灵魂,让中国跟上世界脚步。
《班主任》为现在的我们揭示了“文革”这个新中国成长的伤痕,让我铭记历
史,吸取教训,避免“文革”余毒,避免思想僵化,开拓创新,建设和谐社会。
第二篇:刘心武《班主任》赏析
班主任(刘心武)
【思想内容】
《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
·刘心武在《班主任》中,以不凡的勇气和识见,通过两个表面上的好坏分明,实质上都被极左思想扭曲而畸形的中学生形象,揭露和批判了极左思想对青少年的毒害。尤其是“好学生”谢惠敏的思想僵化,也达到了令人怵目惊心而非“救”不可的地步。
《班主任》以接收小流氓宋宝琦为线索,满腔热情地赞颂了忧国忧民,关心青少·
年成长的张老师,揭露了“四人帮”毒害腐蚀青少年纯洁心灵的罪行,提出了清除“四人帮”所造成危害的急迫性,成功地刻画出在“四人帮”的反动路线干扰破坏下长大的一部分青少年的雕象。
《班主任》·控诉了十年浩劫造成的隐患,并为真实地反映“文革”生活打开了通道。
【人物分析】
1.班干部石红和班主任张俊石:
·他们在作品里是作者肯定与赞扬的对象,因为他们没有动不动就搬大道理或摆架子。
·他们都不用单纯的政治纲领认定《牛虻》一书的好坏,也不排斥宋宝琦,而是对任何事物或事件采取实际分析的态度。
·但是两人地位的不同使得两人的立场有细微的区别,例如石红表达个人观点有时也带着征求张俊石老师或父母的意思,相对要小心谨慎些;班主任张俊石的言行就显得斩钉截铁,果断得多,富有独立性。
·因为《班主任》是刘心武新时期的开篇之作(也是中国当代文学新时期的开篇之作),所以作品里的“正面人物”形象,即班干部石红和班主任张俊石的描写,都显得很单薄,有概念化、说理化的倾向。
2.团支书谢惠敏:
·她是一个要求进步的孩子,她身上有着劳动人民闪光的一面。例如她坚持“绝不能让贫下中农损失一粒麦子”的信念,让同学把偷偷带走的麦穗送回去。
·但是她作为班里的团支书,是一个很敏感的女生,尤其是涉及政治的问题,动不动就喜欢搬用政治大道理。她很关注班上同学思想动态的发展,但是却没有了同龄人的纯真好动。这在文中“她根本对任何球类活动都没有兴趣。的确,谢惠敏除了随着大伙看看电影、唱唱每个阶段的推荐歌曲,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等语句里都有所暴露。又例如她对张老师提出带领团员去参加爬山的活动时,第一反应是:“爬山,那叫什么组织生活?我们读的是批宋江的文章啊……”
·她盲目排斥宋宝琦、不理解石红与张老师,认为《牛虻》是落后书籍,并不是因为她从不读书,而恰恰相反,她只读“过滤”好的书,丧失了独立分析能力,她受到的是“左”的毒害,以致于颠倒了是非。
总体来说,谢惠敏是一个受害者,但是在她身上却不容易看到被伤害的痕迹,原因很简单——因为她的“受害”并不是肉体上的伤害,而是精神深处的,甚至连她也尚未醒悟。
3.后进生宋宝琦 :
·其实他的家庭背景并不坏,但是家庭对他的约束与教育却并不好,这是他成为后进生的重要原因。
·文化水平低下,被笼统地贴标签认识,导致有些自暴自弃。
·他再最需要接受教育的时候赶上了“十年浩劫”,无止的运动使他随波逐流,在沉沦中失去判断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他认为《牛虻》不是好书。他是需要
拯救而非无药可救的对象。
△比较宋、谢二人:
作者把宋、谢作为一起受害的难兄难妹来写的。如果把宋、谢二人比较一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如果说宋玉琦受害很深,那么谢慧敏该是更加一层。因为,当党伸出手挽救她们的时候,宋宝琦已知道自己有错,他自己感到空虚、愚蠢,他可以“认罪”,对于犯错误的事,他是“再也不敢了!” 而谢慧敏则是有错不知错,她“还保持着‘四人帮’揪出前的习惯”,对她存在的缺点错误,一般地指出她是不会“领悟”的。·谢慧敏和宋宝琦一样,同是四人帮反动路线统治的产物,不同的是,他们是两类不同的受害少年,她们身上有许多“四人帮”播下的病菌,病患甚重,但是她们并非病入膏肓,不可救药。我们应当应着作者“救救孩子”的呼声,像张老师那样,对症下药,引导孩子们注目于更广阔的世界,使他们对人类全部文明成果 产生兴趣,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强有力的接班人。
第三篇:刘心武班主任评论分析
X X X X
刘心武《班主任》评论分析大 学 毕 业 论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文
刘心武《班主任》评论分析
《班主任》的构思成熟与开笔大约在1977年夏天。那时我是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室的编辑。《班主任》的素材当然来源于我在北京十三中的生活体验,但写作它时我已不在中学。出版社为我提供了比中学开阔得多的政治与社会视野,而且能更“近水楼台”地摸清当时文学复苏的可能性与征兆,也就是说,可以更及时、有利地抓住命运给个体生命提供的机遇。
刘心武的作品《班主任》是伤痕文学的开山之作。其中小说中描写的主人公谢惠敏是畸形儿形象,深受极左路线毒害的学生女团干部形象。通过谢惠敏等中学生形象的描写,率先在文学作品中揭示“文化大革命”给青少年留下心理创伤的社会问题。
小说《班主任》以接收小流氓宋宝琦为线索,满腔热情地赞颂了忧国忧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张老师,揭露了“四人帮”毒害腐蚀青少年纯洁心灵的罪行,提出了清除“四人帮”所造成危害的急迫性,成功地刻划出在“四人帮”的反动路线干扰破坏下长大的一部分青少年的雕象。谢慧敏就是其中典型的一个。
小说中,作者注重对人的发展起作用的环境的描写(主要写三种类型的少年,这三种人的社会环境略同,家庭环境不同;社会教育略同,家庭教育不同),阐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重大影响作用和教育对人发展的主导作用。文中主要人物谢慧敏出于劳动者家庭,她从家庭教育中受益不浅。她的父亲经常嘱咐她,“要听毛主席的话,要认真听广播,看报纸,要求她遵守纪律,尊重老师,要求他好好学习功课。”她“具备了强烈的无产阶级感情、劳动者后代的气质。”但是,在四害横行的日子里,那些宣传机器中洒满了“四人帮”戕害青少年的毒计,广播里讲的,报纸上登的都是些被阉割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由于种种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没有人向她点明张、姚“阐述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文章”大可怀疑,而梁效、唐晓文之类的大块文章也绝非马列主义的权威论著,她学到的只是一些零星的语录,迷信解释领袖思想的文章。然而,谢慧敏被陷入轻信的盲从之中,在她那风华正茂之年,虽有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大目标,却被“四人帮”害的眼界狭窄,是非模糊。在他看来,无产阶级要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必须时时注意阶级斗争:一切用铅字新排印出来的东西都是可信的,凡不是书店出售的、图书馆外借的书,全是黑书、黄书,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外国的黄书当然一律又要比中国的黄书更黄了”;那些热衷于传播“文艺消息”喜欢唱新歌的同学是沾染了资产阶级思想;而那些穿短袖衬衫和那种带褶子短裙的,乃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所以,她对宋宝琦那样的社会小流氓的态度是:“这是阶级斗争,他敢犯狂,我们就跟他斗”;对石红领同学看外国小说很有反感,就连“她非常,非常愿意尊敬”的张老师说《牛虻》不是黄书,她也要瞪圆了眼睛;对一个同学拿了一个麦穗这无关紧要的小事,她的态度也异常坚决:“你怎么能带走贫下中农的麦子?给我!得送回去!”……。
然而,象谢慧敏这样的青少年何止是自己陷入泥坑而罢了呢?作者通过对谢慧敏的刻划,清楚地指出了她的害处更有甚者有三:
第一,在那浓郁的阴云笼罩着我们祖国大地的时候,“四人帮”及其黑干将层层派驻联络员,以便培养合乎他们口胃的典型,或者说把他们当作石头,要用他们来打人。我们不是目睹了许多这石头打人的现实吗?当然,作者笔下的谢慧敏“单纯而真诚”,“没有丝毫的政治投机心理”,“对他们(“四人帮”之流)的‘教诲’并不心领神会”。但是,做为一个班级干部的行动势必要影响一些人,在她们的集体中不是有按她的意愿办事的意味吗?——“班上只有宣传委员石红才穿那种带小碎花的短袖衬衫,还有那种带褶子的裙子”,“读没推荐的书,不怕中毒吗,现在正在反腐蚀,咱们干部可不能带头受腐蚀呀!”等等,都说明了这个问题。她自己陷在泥坑中,还不让别人走上干路,如此下去还有多少能大胆走路的人呢?
第二,按党的教育方针应当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而谢慧敏有较高的个子,健壮的身体,却不能成为体育健儿(在这点上她和宋玉琦没有什么区别),她“除了随大伙看看电影,唱唱每个阶段的推荐歌曲,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在学习文化知识方面,“主要是由于社会工作占去的精力和时间太多了”,因此,“她功课中平,作业有时完不成”,“倒也获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谅解”。不难设想,如果“四人帮”得了逞,非但我们的科学文化得不到继承和发展,就是活蹦乱跳的儿童,也要呆板僵化,生活无趣。
第三,小说作者是把宋、谢做为一起受害的难兄难妹来写的。如果把宋、谢二人比较一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如果说宋玉琦受害很深,那么,谢慧敏该说是更加一层。因为,当党伸出手挽救她们的时候,宋宝琦已知道自己有错,他自己感到空虚、愚蠢,他可以“认罪”,对于犯错误的事,他是“再也不敢了!”而谢慧敏则是有错不知错,她“还保持着‘四人帮’揪出前的习惯”,对她存在的缺点错误,一般地指出她是不会“领悟”的。显而易见,做这种人的思想转变工作将是我们艰巨的任务。
谢慧敏和宋宝琦一样,同是四人帮反动路线统治的产物,不同的是,他们是两类不同的受害少年,她们身上有许多“四人帮”播下的病菌,病患甚重,但是她们并非病入膏肓,不可救药。我们应当应着作者“救救孩子”的呼声,象张老师
那样,对症下药,引导孩子们注目于更广阔的世界,使他们对人类全部文明成果产生兴趣,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强有力的接班人。
第四篇:读刘心武《班主任》有感
http://www.yaxw.net 一场中国的时代浩劫——文化大革命
简介:刘心武的《班主任》从一个老班主任的视角出发,描写了“四人帮”**过后,众人面对一个有待改造的顽劣男孩宋宝琦转学的不同态度。用生动的语言刻画了光明中学里略带英雄色彩的张俊石老师,深受教条主义毒害的谢惠敏和宋宝琦,以及幸免于难的石红,同时囊括了众老师和男女同学的不同反应。借此反映了面对文化大革命给祖国和少年乃至成人留下的阴影,作者所做的深刻反思和复杂的情感。
感触最深——废书库:思想的牢笼
当宋琦宝告诉我们废书库中那些不让读不让借的书时,我们除了震撼还有无尽的痛恨。《红岩》、《战争与和平》、还有被宋读成《新嫁车的词儿》的《辛稼轩词选》,这些无一不是经典的文学巨著,在时代的烟尘中竟然沦为禁书。就像是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就像是清时对一部《红楼梦》的禁绝,时代的悲剧世代上演,狰狞的领演者依旧乐此不疲。
就像张老师在对宋宝琦进行了家访之后,满心是对祖国喷涌的热情。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常常有一种潸然泪下的冲动。作为你的儿女,我亲爱的华夏五千年,我真的爱你的锦绣山河,爱你的悠久历史。可是,你的苦难像是一道永远褪之不去的伤痕,在我的心头留下抹不去的疼痛。你即留下了让人口齿生香的唐诗宋词,却也留下了郭拒埋儿的裹脚布陋习。多么期待成为那个高举大锤的战士,沉香救母般劈开你陈年的诟病。即使,我辈行将老去,也盼望新生者踩着我辈http://www.yaxw.net 的白骨,前仆后继,直至华夏一片晴空。
最想评论的人物——荒芜的美好:文化大革命对少年的毒害 文化大革命,作为一个**的年代,留给无数代中国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它就像是一场浩劫,从天而降倾泻在少年美好的空白上,谢惠敏和宋宝琦不过是受害的两个不同面。一个端正的畸形,一个扭曲的强壮。
谢惠敏本质纯正,品行端正,没有丝毫政治上的投机心理,就像是一张洁净的白纸。可正是这样的单纯,在那样一个颠倒黑白的硝烟尚未散去的年代里,变得异常可怕。于是,谢惠敏成为一种“左”倾思潮所培植的“畸形儿”——愚昧无知和“左”倾的幼稚病。对于资产阶级的误读,更是让这个本该花枝招展的少女对那些美好的东西充满了恐惧和仇恨。正是这种处于最黑暗的地方却没有意识的自己的可悲的少女,激起了我最强的痛惜和对于文革的痛恨。她有着“绝不让贫下中农损失一颗麦子”信念,却没有在热的像是蒸笼的天气里,穿短袖的勇气,她甚至认为这是“沾染了资产阶级作风”的表现,文革对于人性的压抑在此便可见一斑。这让我想到了三毛的超短裙,留学期间,爱美的三毛穿着最时尚的短裙,受到外国友人的称赞的同时却受到了同胞的嘲笑,这不禁让人不寒而栗。
这个可爱又可怜谢惠敏啊,她单纯地崇信一切用铅字新排印出来的东西。面对石红读《表》的邀请,她立刻反问道“报上有推荐过么?”那一刻,我忍不住冷笑出声。这个小姑娘丝毫没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和世界观,她已经成为一个文革愚民政策的坚定信仰者。并且,对面对http://www.yaxw.net “腐蚀”危机的石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进行警告。这个无辜的孩子,对此感到痛苦,因为她没有”挽救“她的同学。文革的威力,在《霸王别姬》中已经可见一斑了,它摧残的不光是一个人的肉体,它更以一种或激烈或潜移默化的方式,摧毁着一个人的精神和信仰。我们无权责备这样一个女孩,只希望光明的力量早日照亮她的天空,让她能够灿烂的绽放。
宋宝琦,这个被世人定位为“小流氓”的孩子,他的堕落固然有各个方面的原因,包括家庭的疏忽。但是封建时代的“哥儿们义气”和资产阶级在没落阶级的享乐主义一类的反动思想的影响却起着更重要的作用,这个小孩发达的肌肉,恰恰反衬出他灵魂的苍白和空虚。
一部《班主任》,1977年的春天。告别那个文学荒芜的时代,在新的播种期播下新的希望,让我们于黎明之前的黑暗中看到朝阳的光辉。
第五篇:读刘心武红楼有感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评刘心武绪红楼
因为要写评论文章,我想我有必要认真的阅读刘心武先生的红楼相关著作,由于资源有限,我仅认真翻阅了《红楼梦》前八十回与刘心武所续四十回,观看了全集刘心武的《百家讲坛》。
在此,我给出我的总体态度:刘心武所续红楼梦与我心中经典相去甚远,但是其穷其心血钻研学问的态度令人钦佩。“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观看他的《百家讲坛》的时候,刘心武谦逊的姿态让我肃然起敬。不论质量如何,一个热爱红楼梦的人,做着他热爱的事,是万万谈不上亵渎经典一说的。刘心武主要的学术方向是在“探佚”、“秦学”,他找出曹雪芹“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蛛丝马迹,批驳高鹗续本,试图靠近曹雪芹的愿意,情节安排煞费苦心,对原书伏线进行了精心梳理,大抵也算得“十年辛苦不寻常”了。但正是太专注于自己的探佚,太在意自己的成果,导致他的续书有“生拉硬套”之嫌,似乎努力把自己的毕生所得都强调一遍,但探佚只是一些细琐的东西,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他并没有把握到曹雪芹的精华。且看“苔米”开的如何:
(一)语言生硬,文法苍白,用字不严谨。
1.出现宋人语言。在八十九回,贾琏私访审案之官,说:“只求仁兄遮掩则个。”第一百零四回,宝玉对贾敕说:“伯父莫勉强我则个。”在八十八回,薛宝钗对薛姨妈说:“我过门后离得凭近,相互照应实在方便”
2.男性使用女性语言“也是有的”。在曹雪芹的前八十回里,只有贾宝玉使用过。但宝玉经年混在姐姐妹妹中,说话腔调这样也不足为奇;在高鹗的续书中,只有女人说过这话,再没有男人说过;在刘续本里,贾芸一人就在八十四回讲了两次。对比在前八十回里,曹雪芹写贾芸与小红的爱情,贾芸一次也没有说过这话;在九十一回,写忠顺王在左思右想的时候:“那圣上对元妃一时冷淡,也是有的„„”这就像甄嬛传里“也是极好的”这种话,皇上王爷是断断不会讲的。3.经常出现“哩”,这个语气词读来甚感不习惯。4.称谓问题很多。不符身份和先前人物性格。
袭人称王子腾为“舅舅”,以袭人的身份和谨慎态度,她一定会称呼王子腾“舅老爷”;
周瑞家的称呼薛姨妈为“姨娘”,她怎么能这样称呼薛姨妈呢?她称呼赵姨娘、周姨娘为“姨娘”还说的过去,她应该称呼薛姨妈为“姨太太”。
87回里:贾蓉对贾蔷说话,:“„„哄好皇帝老儿„„父亲并那府琏二爷宝二爷„„赦老爹„„政老爹„„”。“皇帝老儿”令人大为吃惊,前八十回说到皇上都称什么啊?是“圣上”。并且,口口声声“赦老爹”“政老爹”深觉不妥,放着一贯的称呼“大老爷”“二老爷”不用而去模仿冷子兴的口吻?
“凤姐道:‘„„ 如今可到那里找林如海那家去?’”凤姐放着现成的“林姑父”不叫,倒要直呼其表字,恐怕不妥。
贾琏对薛蝌说:“„„二老爷,你姨父,虽未免官,也正丁忧中,„„”称呼累赘,一般没这么说话的,除非所说之人较生分,可能引起歧义才会这么说。
第89回,贾珍对贾琏说:“你父亲并那邢夫人„„”语气不妥,似仍以“大老爷大太太”为宜。
贾琏对贾珍说,我们“荣国府”你们“宁国府”等语也很别扭,不及以前总说的“西府”“东府”顺溜。贾珍口称“政老爷”亦不妥,理由同前。
邢夫人对儿子贾琏说:“我先去你住的地方„„”很别扭,一般人通常都说:“我先去你那里„„” 第93回,贾芸说“那贾宝玉„„”称呼不妥,以前一直称作“宝二爷”或者“宝叔叔”。
第94回,薛蝌对宝钗说“你哥哥你母亲,昨日相继过世了„„”称呼不妥,应称“大哥和伯母”或者“蟠大哥和伯母”为宜。
卫若兰欲和湘云吻别,说“让我香一个吧。”特别突兀离奇。5.其他
二十五、第101回,板儿为赎巧姐,向李纨、贾兰借钱,纨、兰冷酷无情、面目狰狞,不仅不借反恶语相加,令人难以置信。唯一依据就是红楼十二曲中《晚韶华》中有一句“也须要阴鸷积儿孙”,显然证据不足;至于“狠舅奸兄”之奸兄,是否就是贾兰,红学界争议很大。如果一定要定义在贾兰身上,也须得一些过渡情节,突然间就让纨、兰翻脸不认人,让人难以接受。
二十六、第104回,贾宝玉到金陵祭拜祖墓,拜了贾源贾演贾敬贾珠等,此时应有贾母之墓,不该漏掉。
二十七、第104回,妙玉为救宝玉,委身忠顺王爷,以此来照应红楼十二曲中“风尘肮脏”,似不妥帖,所谓“风尘肮脏”应该是好了歌注解中的“流落在烟花巷”更恰当。
二十八、第108回,贾宝玉突然撇下史湘云独自归隐,无因无由,过于突兀离奇,也不象宝玉做派。
(二)“真事不隐”和“假语不存”
首先,曹雪芹在开卷第一回就明确宣告,《红楼梦》是一部“真事隐”、“假语存”的书,书中甄士隐、贾雨村两人,就是为此用谐音命名的。刘心武自己也多次谈到过这个问题。照理,续书应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可是恰恰相反,在不少地方,他把曹雪芹在书中所隐的事揭开了。例如秦可卿的身世问题,本是众所周知的事,因为周汝昌在“评红”文章中早有揭示。现在,刘心武把周汝昌的考证成果搬到他的续书中,就把曹雪芹在十三回以前的“真事隐”翻为“真事明”了。这样,同一个人,一部书里就出现两次交待,而且是两种不一样的交待,这显然是不符合曹雪芹的原作原意的。
其次是真和假、有和无的问题。这个问题,曹雪芹在书中同样有明确的说明。如太虚幻境的对联上写着:“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就告诉我们:太虚幻境是虚拟的,是假的,是没有的,不要把它当成真的了。他又告诉我们,“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是荒唐的;“灵通宝玉”、“绛珠仙草”之类从女娲补天延伸出来的故事,是“又向荒唐演大荒”,都是不可信以为真的。有了这些提示,我们在续《红楼梦》的时候就应当去思考荒唐里边的潜台词了——都是寓言性质用来作隐喻的,不可视为实有。刘心武的续红楼梦,在这个问题上又弄反了。例如,他把太虚幻境中的神瑛侍者和绛珠仙草当做真的,而现实生活中富有的矛盾斗争都看不见了,结果就把宝黛钗的爱情故事演变成“神仙传”了。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塑造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意在演绎自主婚姻与封建婚姻制度的矛盾和斗争。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木石前盟”,是自主婚姻的代名词;而贾宝玉与薛宝钗的“金玉良缘”,则是强加在他俩头上的封建婚姻制度的枷锁。
最后说一说,行刺圣上这一节。《红楼梦》第一回怎么写的?“虽其中大旨谈情,亦不过实录其事,又非假拟妄称,一味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可比。因毫不干涉时世,方从头至尾抄录回来,问世传奇。”《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凡例中亦有语:“此书不敢干涉朝廷,凡有不得不用朝政者只略用一笔带出,盖实不敢以写儿女之笔墨唐突朝廷之上也。又不得谓其不备。”是啊,“毫不干涉时事”,“不敢干涉朝廷”,书中说的多明确啊,那为什么还会有行刺圣上一说?即便是有,能写的这么明白吗?况且还有时间、地点、人物甚至于情景描写。曹雪芹在开篇第一回就写明了《红楼梦》是一部“真事隐”,“假语存”的书,而刘先生续的红楼梦却在不少地方把曹雪芹在书中所隐的事揭开了,从而将曹雪芹的“真事隐”翻成了“真事明”,如此怎么看都不像是续书,倒像是考证文。
(三)风格难续。
先说风格。续书不是揭秘,讲真故事也要按曹雪芹的风格讲。原书的妙处,艺术上最出类拔萃的地方,就是对人类微妙情感细致入微的刻画。最为典型的就是对妙玉的描写。曹雪芹在这个时候没有旁白式的交代,而是通过对神态、动作、语言等传神的描写,让人感觉得到妙玉对宝玉那种似有似无、不可琢磨的情愫。毕竟人非草木,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难免流露出内心情感。但这种男女间的复杂情感微妙之极,只有内心极其丰富细腻的性情中人,同时又是最高明的文字驾驭者才能传达出来。在细细思量中,读者会品位一种朦胧的、奇妙的阅读美感,领略到极高的、真实的艺术享受。而刘心武在续书的一百零五回是这样写的:“妙玉进贾府大观园后,为何格外厚待那贾宝玉,因他从宝玉的谈吐做派中,设想出了离别后的陈也俊那应有之品格;且他从冷眼旁观中,窥破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那悖与名教的彻腑情爱,他对之艳羡已极;表面上,他心在九重天上,视人间情爱如污事秽行,其实,他常常忍不住将那贾宝玉当作陈也俊的影子,对之别有情愫;又比如说斥责黛玉,你这么个人,竟是个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隔年的雨水那有这样轻浮,如何吃得。心中想的是:宝玉对你那样痴情,你也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实在该败一败你的兴头。”我以为,即使刘心武的研究成果正确,妙玉果真为宝玉而死,曹雪芹笔下也断不会出现这样直白的文字。
黛玉来到人间,是为了还泪,这在第一回宝黛下世时的曹雪芹就有交待,前书有一回黛玉还纳闷自己哭的次数没少,怎么泪竟少了,可见并不自知还泪。每每读到这里,读者心灵都一颤,可怜黛玉一生的还泪苦旅,感慨他时日无多还不自知。曹雪芹这样写,艺术感染力强,传达信息量大。而刘心武写道:她的泪是红的,紫鹃接在手里,先还是软的,搁在白玉盘里,渐渐就变硬了,成了红色泪珠子。黛玉还对紫鹃说:“我的泪是还给一个人的,如今还完了,不欠债了。”这种揭秘式的直白写法,实际上没有遵从曹的原笔原意,毫无意趣,味同嚼蜡,乃刘心武续书中的第一大硬伤。
(四)情节生硬、死法离奇。
在高鹗所续的《红楼梦》中,第九十回是“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第九十七回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第九十八回是“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接连三回书,一步步把自主婚姻与封建婚姻的斗争推向了高潮。第九十六回写到宝玉病了,黛玉去探,问道:“宝玉,你为什么病了?”宝玉笑道:“我为林姑娘病了。”寥寥数语,情意绵长。临终,猛听她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做声了,这便是高鹗的悲金悼玉,字字悲天呛地,十分深刻动人。
刘先生续书读起来那个惊心动魄,实在不像是《红楼梦》,更像是一部传奇,一部演义。更可笑的是黛玉之死。他写道:“那时一轮冷月倒映在水塘中,那黛玉站在塘边,望那天上月,望那水中月,良久,转过身,从容解下腰上那嵌有青金闪绿翡翠的玉带,将其挂在岸边矮树的树枝上„„,她用‘玉带林中挂’告诉人们,她是从这个水域里消失的。„„她一步步走进水中„„当水深到她腰上时,忽然她的身体化为烟化为雾,所有穿戴并那月云纱披风全都绵软的落在水里,林黛玉的肉身没有了„„”多么奇幻啊!的确,我们知道林黛玉是天上的“绛珠仙草”,但也不能这样描写她的死亡啊。秦可卿也是天上的仙子,而且是警幻仙姑的妹妹,可曹雪芹并没有过多描写她是怎么个死法,只说她是病死的(虽然秦可卿之死颇有疑点),即便写她给凤姐托梦有那么点玄幻,也是可以接受的。
再看薛宝钗之死。刘心武写道:那天大雪,又闻雁鸣之声。麝月道:“天降大雪,何来雁鸣?”宝钗道:“可知是吉祥福音,宝玉要归来了!”宝钗要出门观看,麝月紧扶着她,略行几步,宝钗仰头朝天上眺望,就在那一刻,胸痹发作,麝月只觉她身子沉重起来,扶托不住,连自己一起倒下。那宝钗一倒,发髻上金簪掉在厚雪中直插朝天,闭目咽气,„„那宝钗香魂已经出窍。麝月等三人将宝钗连抱带抬送至房中榻上,彼时两只秋后陨落在花棚中的玉色蝴蝶,忽然苏醒过来,从气口飞出,在宝钗头上蹁跹。麝月等惊奇不已,那一双团扇般大的蝴蝶,随即从风斗中飞了出去。就这样薛宝钗化蝶归天了。
刘心武这样理解宝黛钗三者关系是很出人意外的。曹雪芹对这三个人有两句判词,即“玉带临终挂,金簪雪里埋”。按常人的理解,宝玉虽与宝钗结了婚,但他的心始终挂在林黛玉身上,薛宝钗是得不到宝玉的爱情的。现在刘心武把这两句判词分割了开来。“玉带临终挂”,是黛玉把自己的玉带挂到林中。目的是为了告诉人们:她是从这里消失的。“金簪雪里埋”,是宝钗临死把金簪直插在雪地里,与宝玉无关。
这样,不但红楼梦应有的积极意义荡然无存,读来连一点意趣也没有了
其实,如何再评刘心武的续本,我们都缺少最根本的评判标准,因为除了曹雪芹自己,别人写不出他的原笔原意。刘心武用心揣摩,根据脂砚斋和畸笏叟的批语,探佚出一些成果,复原了一些故事情节。“我这么一个卑微的生命,要千古之名干什么,我只要问心无愧就行,写得不好就不好吧” 他已经尽力了。我在听他的百家讲坛的时候还是挺喜欢的,觉得自己漏掉了好多细节,有些情节还可以再细细揣摩,还想去书架上拿出原著翻上一翻。如此,我想这样激发大家对红楼的重新关注,重新回味经典,有着积极的作用。红学应该开放,不能固步自封,不应神秘化,什么东西成了“学”之后总是被变得高深莫测,其实大可以各抒己见,广泛与读者大众交流。越是经典的东西越是值得大家讨论。作为现象,刘成功了,作为文学,刘失败了。而吾辈仍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