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累”不跨的班主任(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4 06:57:5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累”不跨的班主任(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累”不跨的班主任(范文模版)》。

第一篇:做“累”不跨的班主任(范文模版)

做“累”不跨的班主任

余江二中周水志

如果要描述干班主任工作的状态,一个字“累”。这不光是工作上的繁忙,更多的是班主任心“累”: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家长的批评、学生的意见等等,这些都成为班主任心灵的负荷。如何做一个“累”不跨的班主任?我的体会是:冷静思考,宽容对待,平和亲近,积极引导。

一、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思考

班级是学校最小的单位,自然班主任也就是学校最小的“官”。上面有大校长、小校长,大主任、小主任,班主任会面临着来自上面的不同指导意见及评价。没有哪一个班主任敢说一点不在乎领导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如果过分注重领导对自己以及自己所带班级的表扬,可能会喜不自胜并在以后的工作中会战战兢兢以期不辜负领导的鼓励;如果过分在乎领导的批评,可能会万分沮丧而长时间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如果受到的批评是冤枉的,自己或者自己所带班级在班级评估中被莫名其妙地扣了几分,那更可能会睡眠不足,食欲不振,血压上升„„ 其实,领导的评价固然是一个班主任工作好坏的标志之一,但绝不是唯一的标志。班主任工作难道仅仅是为了得到领导的青睐吗?显然不是。因此,班主任完全可以用另一种心态来面对领导的评价:领导表扬了自己,说明自己的工作在某一方面达到了学校的要求,但也不过是“某一方面”而已,不值得喜不自胜;如果领导对自己班级工作提出了批评,那自己要理智的理清哪方面存在不足,是主流的还是非主流的,是常规的还是突发的,抱一种“有则改之”的态度;如果领导对自己或所带班级作的评价是不对的,那要么去和领导解释,要么抱一种“无则加勉”的态度。

总之,对待领导的评价要冷静,力争做到不因领导的表扬而欣喜若狂,也不因领导的批语而气急败坏。古人所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确是大大有助于心理健康。

二、对待同事们的议论要宽容

“人言”之所以“可畏”,在于它所直接伤害的是人的心灵。但“人言”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被人背后议论。因此,要想避免心灵伤害,与其徒劳地去“制止”“人言”的产生,不如为自己筑起一道心灵的防线,这道纺线就是“宽容”。

班主任平时所遇到的来自同事的议论,不外乎三种情况:中肯的批评、善良的误解和恶意的中伤。对于中肯的批评,应“闻过则喜”,不应“一蹴即跳”。既然是自己错了,“跳”也没用,那只会显示自己心胸的狭隘。有的人也许会说“既然是中肯的批评,为什么不当面向我提出,而要在我背后议论呢?”我认为,只

要人家说得对,就别计较别人是当面提出还是背后议论,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也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对于善良的误解,也应该心平气和地对待,同事之间,在性格特点、处事方式、思维角度乃至教育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某些正确的见解与做法暂不被人接受甚至遭到误解,这是难以避免的。既然人家没有恶意,也就大可不必怨恨人家。明知的做法是:能够解释的尽可能解释,一时解释不清的干脆不解释,自己该怎么干就怎么干;要相信“日久见人心”,更要相信“事实胜于雄辩”,消除误解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做出让人信服的成就。

三、对待家长的批评要平和

这里的家长当然是指学生家长。班主任的心理压力很多时候来自学生家长,尤其是得知一些家长直接向学校领导“告状”更容易怒火中烧,觉得家长们太不尊重自己了。于是,又是找领导解释,又是打电话质问家长,又是开家长会“辟谣”等等,气急败坏,恼羞成怒,“悲壮”而又滑稽的样子。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认识片面,没有树立正确的“家长观”。

当然,学生家长中难免有个别修养差的人,但应该相信绝大多数家长对班主任是真心尊重并对班主任的工作持积极合作的态度。说得“世故”点,人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你的手上,他凭什么要无缘无故地与你过不去呢?一个家庭都会有磕磕碰碰,那么如同一个小社会的一个班所有成员(当然包括学生家长在内)之间自然会有各种矛盾,家长们对班主任有这样那样的看法、意见,更是再正常不过了。怎么办?据本人过去的教训,我的结论是:以宽宏的胸襟平和地容纳学生家长的各种意见,包括尖锐的批评或者刺耳的“杂音”。正确的做法是畅通班主任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渠道,经常主动听取家长们的意见。尽管有些意见不尽合理,但我们也要充分尊重他们发表不同看法的权利。那么,一般来说,家长们是会与班主任真诚配合的,我们工作起来也就心情舒畅多了。

四、对待学生的意见要积极引导

有班主任抱怨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管了,都是独生子女,惹不得来说不得,还动不动给班主任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安排座位不合理呀,评选三好生、优秀班干不公平呀,推荐班干部有偏心呀,对待学业成绩和纪律表现不同的学生带上有色眼镜呀,不喜欢某某老师的课呀,等等。面对学生意见有的班主任常常认为学生消极怠慢,视为对自己的不恭,有的采用“斥、堵、骂、压”等手段,加以遏制和打击,有的要学生写检查、叫家长、停课反省等等。

我认为,意见甚至是牢骚,本是因内心委屈,不平衡或产生了怨恨而向外发泄不满的一种表达方式。人人都有过发表意见或者说发牢骚的经历,可更多的人允只许自己发而不愿听别人发。

因此,面对学生意见班主任要积极耐心地加以引导,“心诚所至,金石为开”。

首先,不要把学生意见甚至是牢骚看成洪水猛兽,一味打压,也不能听之任之,视而不见,而是要坦然面对,要用宽人一等的心态或“大人不计小人过”的海量从正面意义中去听、去看、去想。只有抱着勇于接纳学生观点,乐于接纳学生倾诉的态度,才会让学生视你为知己,把背后的意见变成坦率的诉说,把心里窝着的火转化为言辞上的宣泄,给你一个真正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内心世界的机会。

其次是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改变“一家之长”高高在上旧的习性,俯下身子认真的听,听听学生发泄心中的不快,从中找准学生的思想症结,找出意见甚至牢骚的根源,及时帮助学生剖析、化解,引导,疏堵结合,最终消除学生心中症结。

三是秉持公正、公平的职业操宁去管理班级。古人云:“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向隅。”当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坚守公正时,人们并不会意识到公正的重要;当一个社会、一个单位、一个领导偏离公正时,人们才会强烈地感受到公正的重要与艰难。管理一个班同样是这个道理,也许你特殊照顾了一个学生,还来的教育效果不是让这个学生感激你,而是你的不公正的思想深入了他和全班同学的心灵。

所以说,积极引导是解开学生的心结的最有效方面,它就像阳光照进了学生的心灵,舒适、惬意,学生笑了,班主任也就开心了。

当然,让班主任感到“心累”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教育过程中的种种难题,升学率的压力以及来自社会对班主任过高的期望值等等,但是班主任自己能够尽可能解除的心理重负,我认为就是正确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家长的批评、学生的意见。常说要注重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这是完全正确的。可是教师本身心理素质的自我优化,却还未能引起所有教育者的高度重视。乐观向上,情绪饱满,胸怀坦荡,豁达宽容正是优良心理品质的体现。唯有在精神上真正站起来的班主任,才能获得彻底的自我解放。法国作家雨果曾用诗一般的语言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愿我们每一位班主任朋友都拥有如此宽阔无垠的胸襟与自由舒展的心灵,做一个真正“累”不跨的班主任。

第二篇:做班主任累并快乐着

做班主任累并快乐着

齐市富区向阳路小学校温 然

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而世界上最无私、最神奇的爱是老师的爱。——温然

踏着母亲的足迹我走上了三尺讲台,担负起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任,走入了孩子们的世界,一干就是二十六年。二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感到做班主任累并快乐着。我把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和我全部的爱献给了我所钟爱的教育事业,献给了我的孩子们。在父亲病逝前住院期间,我白天上课晚上在医院,从未耽误一节课;08年8月31日丈夫重病不醒人事,我在医院一夜未合眼。第二天正是9月1日凌晨5点丈夫醒了,我毅然将丈夫交给了家人照顾,带着坚强含着泪赶往学校接手了一年级新生班。我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以博爱、真诚、奉献赢得了学生的敬爱、家长的信赖、领导的好评。做班主任累并快乐着

二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始终将班集体营造为师生们共同的家。在热闹的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我与孩子们一起丢沙包,为孩子们摇跳绳的身影;孩子们拉着我的手,牵着我的衣角,一起踢毽子,打羽毛球。我记不起有多少次把生病的学生送往医院;记不起去过多少个学生的家进行家访;阴雨天我为学生们打伞,风雪天我为孩子系钮扣,戴围巾。孩子们和我在一起有说有笑,孩子们从我的微笑中感到温暖;从我的言语中吸取了知识,从我的目光中汲取了力量。我,像一支燃烧的红烛,在孩子们的心灵中闪光。记得去年冬天,天很冷,感冒的孩子多了起来,学生家长接孩子时最担心孩子的衣帽有没有穿戴好,我很理解家长,每天放学时,我都要站在教室门口提醒并检查,孩子们的衣帽要穿戴好,没有穿戴好的就一个个地亲自给孩子们弄好,天天如此。一天,班上的陶庆隆同学,我给他戴好帽子,系好围巾后他和老师也说了再见。可就是慢慢地不肯走,我以为他还有事,一边为别的学生忙着,一边问他:“你还有事吗?”他说:“没事。”“那你快回家吧!”可他却走回到老师身

边,睁着大大的眼睛,认真地说:“老师,您辛苦了。”小小的孩子就这么懂事,门外的家长也都听见了,都夸陶庆隆真懂事,此时,做班主任的累早已消失。看到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懂得关心老师,我的内心充满了快乐。在陶庆隆的带动下,放学时,除了有“老师、再见”的话语声,还多了“老师,您辛苦了!”

2010年12月31日的迎新年联欢会上张彤晔的新年贺词说到:“祝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越来越年轻!让我们全体三年八班同学说出我们的心声:“老师,我们爱您!”当时孩子们“刷”地、整整齐齐地站在我的面前,我激动地难以用语言来表达。我的双眼湿润了,心中充满了幸福,这是不做班主任难以体会到的幸福。我激动地说:“老师更爱你们!”教室里洋溢着师生和谐的喜悦气氛,我沉浸在做班主任的幸福之中。

爱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

“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要同享,有难就要同当„„”这是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中的几句歌词。每当和孩子们一起唱着这首歌时,我的心中便会升腾起一种庄严:爱无界,爱无限。我愿把我的一腔热爱,奉献给我的学生们。

在2010年下学期开学返校那天,我班的李云鹏,还坐那么直,听老师讲要求那么认真,可第二天,我接到了他妈妈的电话,说孩子在楼下玩时不知道什么时候中风了,嘴歪了,暂时不能上学了。放下电话,我心里很着急:现在一家一个宝贝,孩子又得了这么重的病,家长的心情就可想而知了。我急忙买上水果,来到李云鹏的家,家长看到我十分感动。我安慰他们,先给孩子看病,暂时不能上学没关系,病有好转时,可以帮他补上课,家长连声说谢。在接下来近一个月的治疗中,我经常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治疗进程。这么小的孩子就得忍受针灸的痛苦,我不断地鼓励他战胜病痛。三月末的一天,李云鹏的妈妈来到办公室和我说孩子不敢上学,怕学生笑话我,说他闲话,他妈妈也不想让学生知道。再加上这段时间在家治疗,呆散心了,他妈妈说他不想写字,不想来上学,想寻求老师的帮助。我立即答应了他妈

妈的请求,利用午休的时间到他家去看望孩子。我说:“你怎么还不上学呀?老师和同学们都想你了,别怕,我给你补课,你不会被落下的。老师专门来接你上学的。”就这样孩子顺利地度过了第一道难关。李云鹏每天边上学边治疗,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作业一天天写得好了,他学习的进步及病情的好转让我感受到做班主任的欣慰。

是爱,感化着一个个学生。爱并不一定要用语言来表达,那是心与心碰撞出的天籁之声,它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语言。

关爱留守儿童,解家长后顾之忧

作为班主任,特别关爱那些生活在困难家庭的孩子,尤其是留守儿童家庭,把教师的爱送到孩子们的心里,送到每个家庭。班内张伟健同学父母都在广州工作,他属于由姥姥姥爷陪读的留守儿童。去年入冬不久,孩子的学习状态不佳,我在和孩子姥姥电话沟通时得知孩子的姥爷怀疑患了肺癌,正在医院诊治,没有时间顾及孩子了。我当即决定将孩子带回自己的家,帮助他家渡过难关。远在广州的父母知道了打来电话感动得哭了,我的妈妈说:“只有自己的亲姐妹能在这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帮助我,我不称呼您老师,叫您姐姐可以吗?”不论怎样的称呼,我得到了家长的信任,照顾起孩子更细心了。我给孩子洗头、辅导孩子学习、半夜还要起床给孩子盖被。直到现在,我也忘不了他的一篇日记中的那几句话:“我,您送给我的是妈妈的爱,我,您多像我的妈妈„„”

变迁的是岁月,不变的是我对孩子的爱。我就是这样“蹲下来和学生说话”、“俯下身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才使学生自觉的接近我、尊重我,喜欢我;我就是这样在教育教学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全身心地爱着我的孩子们。做为一名教师,我感到光荣和神圣;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把自己全部的爱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用我那神奇的爱浇灌出万紫千红的花朵,收获着爱的神奇。

二十六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感受到了做班主任累并快乐着!

做班主任累并快乐着

齐市富区向阳路小学校

温然

第三篇:班主任:累并快乐着

班主任:累并快乐着

旺苍县嘉川镇中心小学罗国忠

班主任工作总是费力不讨好:认真了,不受学生欢迎;松懈了,领导不满意。班主任的酸甜苦辣想必每位当过班主任的老师都有深刻的体会,这其中有埋怨退却,相信也会有甜蜜欢乐。更难做的还是小学低年级的班主任,学生年龄小,不懂事,又初离父母,一切规矩都得从头学起,事必躬亲,所付出的努力和汗水自不待言,我就曾经有过当低年级班主任的“惨痛”经历,当时招生人数多达60人,学生绝大多数年龄偏小,无论是从个头还是背上书包的姿态你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是个一年级学生,虽也有过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可当一年级班主任还是“大姑娘坐轿,头一遭。”况且还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班的“孩子王”。着实让我有些犯难,可工作不容讨价还价,只得硬着头皮走马上任。在工作的最初阶段,也许老师、家长,包括我自己都持怀疑态度:一个五大三粗的小伙子能当好一年级班主任吗?要知道这当中有多少孩子可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爷爷奶奶的掌中宝啊!可一年后,我的工作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认可,我本人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班集体也被评为“先进班集体”。

首先,我觉得爱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在我接手一年级班主任的第一周,看着黑压压的一教室学生,有的跑、有的闹、有的哭、有的笑,弄得我一筹莫展,哭笑不得,再加上一年级新生开学又要搬桌凳,还要排座位里里外外全是一个人,整天脑子里都在嗡嗡作响,可你又能怎么办呢?打不得,骂不得,吼得嗓子哑,他们照样我行我素,于是我冷静下来,调整自己的思路,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尽可能地和孩子们相处在一起,帮他们搭桌子,给他们找座位,教他们拿书……我常常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我如何对待这些孩子,其他的老师也会这样对待我的孩子。由于心平气和、耐心周到地做好每一件事,和他们一起劳动,下课也和他们一起,逐渐地学生与老师的距离近了,正如有的学生说:我不怕你,你一点儿也不凶。可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怕老师呢?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不更好吗?如果说师生之间只有一个怕字,如何能够和谐!老师们也经常开玩笑地说,我们班上我有几个儿女。说实在话,如果说在内心里,我们都把这些孩子看作自己的儿女,就没有做不好的工作。

其次,尊重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础。长期以来,受师道尊严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关注学生的想法,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把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强加给学生,训练出来的学生千篇一律。更有甚者,有的班级在小学阶段一枝独秀,到初、高中阶段就全军覆没,这样的教育着实让人担忧。在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实施新课改的今天,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应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点。还是说说我的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经历,也许人们认为小小一年级学生,乳臭未干,为什么还要尊重他呢?可一年级学生也是人,也有被尊重的权利。大家都知道,爱告状是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其频率之多,有时也确实令人烦,如果粗暴制止不让学生告状,或是置之不理,都有些不妥,于是不管哪个学生告状,不管他告的是什么,我都要耐心地听完,然后告诉他今后应怎么做,待会儿老师来处理这件事。其实有时候你并没有去处理这件事或某个人,可告状的孩子呢,他总是心满意足地离开,并边走边说:“我已经告了老师。”我想他倾诉的需要得到了满足,他的呼声有人听,他感到自己被老师重视,内心已经平衡了,早就出去快乐地玩了,老师又何必非去查个水落石出呢?当然情节特别严重的另当别论。从这里我体会到只要尊重了学生的需要,班级管理必将轻松不少,因为,尊重了学生,学生必将会亲近老师,亲其师必将信其道。在教学工作中,我也尽量关注学生的感受,例如在给学生批作业的时候,我就不给学生打叉,总是在学生错误的地方画上一条线,学生看到后,自己改正后老师再打勾,这样一来,学生作业中没有了刺眼的叉,学生的自尊心增强了,家长也认为孩子学得不错,对孩子的鼓励更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更高了,完成作业也不觉得苦恼了,学得轻松,教起来也就不那么吃力,教学成绩也就容易提高了。

第三,抓养成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心。工欲行,必先利其器。搞好班主任工作应利用好每周的升旗仪式、班队会、班级黑板报,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狠抓养成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这样各项工作完成起来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养成教育重在培养,贵在坚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坚持不懈地结果。把养成教育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起来,利用每周一次的的班队会,一周训练一个主题,让学生能在强化训练中逐渐潜移默化,形成习惯。我从做一年级班主任起,每周一都要问学生:“哪些学生洗过澡了?”教室里,洗过澡的学生叽叽喳喳,没洗过澡的却闭口不言,可都低下了头,我没有批评这些孩子,可我知道:下周,这些孩子一定会洗澡。然后检查学生的手、脸、书包、书桌卫生,在检查的过程中向学生渗透卫生常识教育、环保教育,使全体学生养成了较好的卫生习惯,班集体面貌整洁,看着一张张花枝招展的笑脸,真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在行为习惯初步养成后,再开展每周评选学习之星、卫生之星、纪律之星、安全之星等评星活动,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人人参与其中,民主评议,评上的榜上有名,喜笑颜开;未评上的,问题也心中有数,暗暗纠正。再把整个评星活动与“六一”表彰和评选少先队员结合起来,学生的兴趣更加高涨,评星的欲望更加强烈,于是在学习、纪律、卫生、安全等到方面都有较突出的表现,整个

班集体也真正成为了育人的乐园。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让人“累并快乐着”,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时也难免急躁和冲动,但只要我们秉着一颗爱学生的心,从爱出发,把学生的一切放在工作的首位,我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第四篇:当小学班主任可以不那么累

当小学班主任可以不那么累

当了十年的小学班主任,一个感觉就是累。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繁琐的,每天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一一去解决,有的事情在我们看来都是一些芝麻小事,而且小事也会不断发生。于是感觉特别累。听了于伟利老师的《拥有阳光心态》的讲座,我豁然开朗。于老师讲道:班主任工作之所以会累,会感觉繁琐,不想干了。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的工作,于是就有了厌烦,所以就会感觉累。

班主任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幸福是有两个翅膀,家庭和事业,二者缺一不可。如何让自己的幸福指数提高,那就要先找好自己的参照物,让自己有阳光的心态。所以,教师首先要家庭和睦,然后才能把这种幸福传染给学生,也就是要照亮别人,自己心中就要有阳光。所以,教师要让教育触及每个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被人尊重的温暖和幸福,必须在自己幸福的心态上,阳光的心态上让学生受到春风化雨的滋润。

其次,班主任老师要明白,我们班主任工作中不要怕出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发现学生的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纠正问题,让学生在问题中成长。我本人在这一点上就做的不够好。由于我班的教室离校长室很近,所以我就想让学生不要出一点错误,防患于未然,每天对学生抓的很紧,生怕让领导觉得自己工作做的不好,学生或班级出问题了。正是这种心态,使得我在学生出问题时,不能够冷静对待,而是感觉我的许多前期工作做的很好,为什么学生还出问题呢。所以出了问题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能处理好班级的问题。使得班级的工作出现错误的导向。

听了讲座我意识到,我要当班主任,我要先明白自己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怎样去对待班主任工作。我知道了我要正确的看待学生出现的问题,耐心去说服,而不是发脾气。我要培养一个人,其次是学生。正如赵谦翔老师的观点。人字,一撇一捺互支撑,一灵一肉两相成。一情一理为双翼,一言一行赖悟功。我们要培养的优秀学生是必有大志向的人,必有大境界的人,必有大智慧的人,即目中有祖国心中有人类的人,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是自知之人,实事求是,追本溯源的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焉。培养优秀的学生不是一下子就看出成效的,只能在每日的繁琐的工作中去体现。所以,我们要做好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心理准备。

在这次讲座中,我也听到了一些管理班级具体案例。像李迪老师在班级中开展的不同主题的班会,有针对学生感情问题的班会,有培养班级凝聚力的班会,有针对学生问题的班会,等等。这种主题班会的力量是我需要学习的;赵谦翔老师要培养学生成为一个人的班级管理方法:是让学生看东方时空栏目,培养学生的正确的追星,不但让学生心中有了正面引导的星,也让学生在写评论时增强了语文的写作能力和拓展了时事政治的知识面,一举三得。李凤遐老师的以身示范的作用。于伟利老师的从细节入手,细心决定工作的效率。这一些理论和实例,是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深深的为这些专家的工作,理论,和演讲口才所折服。真不愧为全国优秀班主任。

手指能指出月亮的位置,但月亮不在手指上。是,这些案例可能不是每一件都适用于我的班级,但是,这些确实我的方向,告诉我,对待班主任工作,对待学生要做到非常6+1的爱,那就是平等的爱,尊重的爱,理解的爱,宽容的爱,信任的爱,自律的爱,和一流的课堂教学。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做一个快乐的班主任,并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长的快乐,让每个学生的精神生命能够自由呼吸。让我在爱与被爱之间收获幸福和快乐。

第五篇:做教师为什么这么累

中学教师为什么这么累!我喜欢第三个原因,累不可怕,只害怕累得没有任何意义

第一累:没有学管理学,却要管理几十个人。

管理学是近一百年来西方对世界的一个巨大贡献,它是随工业化,集团化,流程化而来 的一种新型的人对人的关系.(大多数的人把管理和统治混淆了起来)。在现代化的企

业,管理者的作用最大,薪金最高,权力仅次于董事会。职业经理人的地位也非常高。

读完中欧的MBA需要近50万元,读完哈佛的MBA需要70-90万元。试问:哪一位教师在师

范学校学过管理学?哪一位班主任在管理几十位学生的时候得到过系统的,科学的,准

确的管理学指导?

事实上,班主任的工作难度之大,是一般管理工作不能比的,因为学生不具备完全

行为责任,他们不需要承担经济的,民事的,刑事的各种责任,也就是说,他们几乎是

不被惩罚的。管理学的基本要求是:奖惩分明。所以,班主任的管理信度只能靠个人的魅力和无穷的耐心。

给大家一个参考:香港的教师,明确被告知:不用做思想工作。学生没违纪,不用管,违纪,告诉校长。就OK。全欧洲和美国,就没有班主任一说,教师上课的原则是:是

不是按部就班的按照课本教,是不是按照常情处理问题。

因为他们认为:教育学生的思想,是全社会的事情。不是那个学校的事情,更不是

哪个教师的责任。一方面是工作的定位不科学,一方面是工作的内容无边无际,一方面

是待遇出奇的低,一方面是没有受过这方面的技术培训。所以,教师工作第一累:班主

任。

教师工作第二累:行业保障单薄。

人的生命是有周期的,旺盛期不过30年。从25-

55,是工作的黄金时期。这其中,25-35是经验积累,35-45是成熟期,45-55是收获期。

如果一个行业是所谓的吃青春饭的,那它的早期收入就比较高,比如模特,几万元

一个月,很正常,因为20岁的模特已经“老”了。如果一个行业是经验主导的,那么它的后期综合收入就应该比前期高几倍。比如医生。主治医生主要凭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忙里

忙外来工作。

还有一种是暂时性的行业,那么它的福利,特别是退休金,医疗保险,住房就会在一开

始就占行业成本的大部分。如此,人心才安。可是教师就不走运了。30年教龄的教师,如果担任一线工作,强度和刚刚工作的青年人是一样的。工资没有巨大的区别。也就

是说:30年的工作,基本是平行发展的。收入的平行抵不过体力的下降,再加上谈婚论

嫁,养小送老,买房看病,一个正常的年轻人,踏入教师的行业,30年下来,顺顺利利

也只能刚刚自保,一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就容易跌入生活的窘境中。怎么让人不天天提

心吊胆。中国教师累不胜累的第三大原因:社会化过程被省略,工作能力没有完整的系统的培养。

设想有两位水平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一个进外企,一个进中学。看看他们的最

初五年。

进外企的那位,在进去时,就过3-8关。初试,面试,复试,笔试,再面试,总部

再试。过关了,进去了,就是无休无止的培训(在外企,培训是员工的福利之一,因为

它们的培训的内容确实是可以提高人的素质的)。首先是人力资源部门的通识教育。工

作的规范,要求,工作的程序,从穿着的品位到说话的声音分贝的大小,从不同国籍的员工的不同生活习惯到如何正确使用办公器材,从怎么接电话到遇到问题选择什么途径

反映,从如何应对压力到如何安排工作内容的前后顺序,等等。接着是直接领导的手把

手培训。有的外企细致到头发的长度,发式,衣服的档次,和不同的人讲话的体态。第三是外企的文化的熏陶。比如:注重个人的形象,注重团队协作,注重学习,注重个人

价值的提升,注重发展的机会,懂得用数据和逻辑说话,懂得按程序办事,懂得关注整

个行业的趋势,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尊重别人的时间,私隐,讲求效率,追求目标。

等等等等。

说到底,他在五年里,会被训练成一位适应社会,眼光开阔,待人接物的技巧和为

人处世的方法都非常成熟的白领。面对未来,他接受不确定,他不怕换工作,他可以开

始设计人生,可以找老板重新谈薪水,可以再次走进人才市场,甚至如果已经有了管理

经历和经验,更可以上猎头公司的名单。

进入中学的那位,年轻,有朝气,担任班主任,从早到晚,假期补课,周末加班,不停的教,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被学生当作大哥哥,当作知心人,对他仰慕而佩服。

他无休无止的重述中学的知识,没有时间培训,甚至没有时间充电,因为工作的内容琐

碎而具体,工作对象年龄小而幼稚,工作环境相对封闭而简单,他没有觉得自己需要立

刻大量的学习在大学没有学过的社会性内容。

他找学生谈话,没有人告诉他:你要考虑处理这个问题的成本和效果的比,你要考

虑这件事情和你的目的相关性有多大,你要考虑这件事情在你的整个工作中的重要性和

紧急性的排名,等等。因为不知道,或者,知道却没有答案,于是处理一个问题时,成本过高:非常生气(对身体有害),骂学生(一般在处理了第100个相同的问题后),用好几个小时批评学生的一个习惯(习惯不是批评就能改的),给家长打电话投诉花去

半小时,心情不好吃不下饭,脾气不知不觉变坏,身体不知不觉变差。

说到底,他在五年里,因为他太早就教人而不是被人教,太早获得认可而不是像别

人一样有个爬坡的过程,很容易自满和产生高高在上的感觉,放弃系统的进修,培训,毕业时的优势已经不存在,倾注了心血的班级毕业走人,因为当班主任出色而必须再当

下去,说不定被领导重视安排在毕业班当“骨干教师”,一个更加辛苦的五年在等着他。

脾气暴躁了,开始抽烟,最习惯的事情就是收集各种各样的试题,资料,然后是整理,归纳,然后是改作业。开始学会偷懒,开始怀疑自己的未来。

教师工作第四累:在象牙塔中逐渐被社会边缘化。人情,面子,关系,这是在中国

生存的三个法宝,也是外国人最难理解的中国特色。这就象民主,契约,理性对中国人

也很难理解一样。

这是一个重要的矛盾:中国人在大学接受的主要是西方的知识体系,也就顺便的接

受了支撑这个体系的文化底蕴:科学是理性的结果,法律是契约的结果,三公(公开,公平,公正)是民主的结果。尊重科学,遵守法律,追求三公,是在大学里理所当然的思想。于是,人情,面子,关系就成了“中国特色”的东西而不登大雅之堂。

出到社会,一位大学生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领悟这个中国特色,接受这个中国特色,学习

这个中国特色,然后才被称为“成熟”。领悟,接受,学习,不是容易的。除非是小部分

对社会有比较深入接触和洞察力的年轻人,一般情况下,都是要有那么几次“头撞南墙”,“面对黄河”的经历才会承认,才会“洗心革面”地“重新做人”。事后回想,就明白了朱

自清说的“我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一位从课堂(大学)到讲台的年轻人,如果上课没有问题,他几乎可以在校园里几

年不和“围墙”外发生关系,也就没有什么“头撞南墙”“面对黄河”的机会。因为在校内也

会有磕磕碰碰,但作为大部分的教师中的一员,他很容易得到平衡:教师们的基本氛围

就是互相安慰,指责领导(当然是背后的),让人觉得:我是没错的,错在领导。我是

有水平的,就是被误解了。于是,失去了“领悟,接受,学习”“"”中国特色“"”“"的机会。可是,要在社会上办成一件事情,如果没有人情,面子,关系,可以说是寸步难行。而一个

人,在过了相对轻松的22-28岁的几年后,现实就会扑面而来,一浪接一浪。这时,考

验一个人的”办事能力“的时候到了。

老师最大的人情,是学生(其实,本来应该是学校,但学校的”“"”情“"”“――说得夸张点――

就是在你得了绝症之后组织老师到家里看望你以及安排你做轻松的发报纸工作而已)。

学生在校时,对老师的尊重是真实的。但是,他们上了更高一级的学校,他们会发现过

去的老师有的讲错了,有的讲浅了,有的没有讲。”怪不得就是只能教小学,水平就那

样。“也有的学生,记得老师的好,但出到社会,自身难保,等有个一官半职,老师也

临近退休。更何况,绝大部分的老师,是羞于向人开口的。

老师的面子,跟学校的档次,个人在社会的影响力,在学校的职务关系最大。但就

是国家重点学校的校长,最高的档次了,也没有多大的面子。因为学校是教育局领导的,中学的校长也就相当于科级干部。重点的相当于副处级。(北大的校长当然例外了,北大处级就有140多个,但就是北大,”教授不如管饭堂的“言论不是也上了中央电视台

吗。)校长如此,普通教师就更不用说了。教师的关系,基本谈不上。因为教师的工作

是封闭在校园里进行的,不用和”形形色色“"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除非是和家长交流

。但是,家长一般是因为孩子在学校才对老师“礼让三先”,孩子一离校,甚至一离班,关系就断。一来因为教师本身就没有建立关系的那个想法,二来家长(在孩子离开了学

校后)仍和老师建立关系也没有什么太多的好处。

教师工作累不胜累的第五个原因:学生的折磨。

在特异功能盛行时曾经有个说法,那些“大师”们最怕的就是中学生,因为中学生最

无所顾忌,既不像小学生那么约束,又不像大学生那么“懂礼”和“收敛”。他们在行为上

是什么都敢试的。文革闹得最热的,就是中学生。上山下乡,罢课闹革命,“我年轻/旺 盛的精力象风在吼。/我热情/澎湃的生命似水在流”。

中学的老师,面对每个班40-80个精力正旺,自制力很低,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准备

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探索的学生,随时都会遇到一些极端的事情,从成人的角度看不可

理喻的事情。每个教过中学的老师都有这方面的例子。当众撒谎,抵赖,有意的伤害,过激的手段,幼稚而自认为成熟,需要老师无条件的爱却随时会说出伤害老师的话和做

出伤害老师的行为,并且,认为老师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而任意挥霍。――这是从成人的角度看。任何从这个角度看事情的教师,都会有筋疲力尽的感觉。必须换一种角度:看

出他们长大的身影里还非常幼稚的心,他们的想法经由他们无法负责的语言说出,他们的行为是只讲眼前而忽视未来的,他们在大量接受新的事物的同时却牢牢的保留家庭小

环境给他们的真实深刻的影响。

教师累不胜累的第六个原因:领导管理上的无知和统治上的权力欲。

在上世纪出现

管理思想之前,政治是社会的权力的集中形式,行使政治权力的人所要学习的是权术,所要运用的是领导(追随者);统治(管辖者)和消灭(反对者)。所谓权术,就是领

导的艺术、统治的能力和消灭的方法的集合。

美国的三权分立为代表的社会架构,是对权力的深刻认识和自觉约束。但是在东方,在中国,自秦以来的的600多位皇帝,朝思暮想的就是如何“夺权”“得权”“用权”。可

以说,25史,就是一部“夺权”“得权”“用权”的记录。在管理思想被广泛认识和深刻理解

之前,人们已经接受了这个观念:权力和个人的自由是必然冲突的。个人必须为了统治

者的权力而牺牲自由。这些话大家应该很熟悉:“个人和集体”,“为了祖国的利益,我甘愿。。”“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时刻准备着。。”“大我与小我”“公家的事情,再

小也是大事;个人的事情,再大也是小事。”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出现了世界最

复杂最细腻最丰富的“权术的艺术”和“权术的环境”。小到一个部门的领导,也会反复研

究历史,从中获得“启发”,让自己的号称“管理”实为“统治”的行为能顺畅。

中国的统治者,可以分为好几种类型:法家型――以秦始皇为代表,儒家型――以

汉文帝为代表,道家型――以明神宗为代表。(当然,最常用的是“外儒内法”型。)无

论哪种类型,都有其“理”“义”“用”三个方面。

说了半天,说到学校了。目前的学校的管理者,绝大部分是教师出身,如果说在专

业方面一般都有拿得出手的活,但在“管理”上,很多是外行。最了不起的是在走马上任

前接受为期1-3个月的“教育管理”培训,然后就是一年的考察期,和说不定的副职期。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之中聪明者,很快就完成了角色的转化:从教师变成领导。从关心

学生到关心教育局,从研究教材到研究文件,从天天上课到天天开会。内心的变化是明

显的。苦尽甘来。他的教学经历和教育局的要求成了他领导的思想核心。注意:他不是

以管理的规律为指导思想的。但是他的一切行为都被称作管理。在他的心目中,现实的正确的顺序是:教育局第一,以他为核心的“自己人”第二,社会关系户第三,中层第四,学生第五,教师第六。这是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选择的顺序。从管理学的角度,教

师应该是一个学校的利益的创造者,学生是一个学校的品牌的体现者。但事实上,学校的领导心中,如果他不把教育局放在首位,他的位置必然不保。如果不关心“自己人”,他的事情就没有人去“做”,如果他不顾及社会关心户,他就不能利益最大化,他不顾及

学校的中层,他就失去了“群众基础”。学生和教师,哈哈,不是不考虑,而是很难顾得

过来。

祸不单行的是,学校的领导,往往不仅谈不上领导的艺术,就连领导的能力都成问

题。因为他在最能学习的年龄,是学习怎么做一个教师。所以走上领导岗位了,他的领

导总是变成两件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学生的成绩,上级的各种检查,学校的各项

纪律,每年的各种考核,升职,晋级,奖金,老中轻的隔阂,小团体的冲突,全都成了

他的砝码:任何一个想和他作对的人,都会当作“修理”的对象。修理的方法因领导的修

养而定。修养好的,让你在学校的主流之外,好处没有你,干活就是你。修养差的,干

脆想办法开除你。

教师累不胜累之七:内耗成本出奇的大。

有句流传颇广的话:知识分子最麻烦。

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地方,一是研究所,一是大学。如果把知识分子分为高级知识分

子(简称“高知”,中国特色的又一个词),和普通知识分子,那么大学是高知的天下,中学就是普通知识分子的天下。知识分子在中国的定位,因为历史的原因而非常特殊。

一,数量相对少。古代的秀才是法定无需从事体力劳动而直接从政府部门或者宗庙祠堂

领取生活必需品的群体,这也就导致数量上不去,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不事劳作的群体不可能很大。二,地位中等。严格的说,古代知识分子批量出现应该是在隋唐有科

举之后。之前的知识掌握在贵族阶层中,之后,读圣贤书,替圣贤立言,替生民请命,替往世续绝学,替万世开太平,成了知识分子追求科举的精神归依。这种给知识附加“ 崇高”感的做法,也是中国特色之一。无权而有地位,这导致知识分子的自尊心特别强,特别敏感。就象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一样,如果一个皇帝“礼遇”贤士,就会得到知识

分子的“感激涕零”。

知识分子中不得志(考不过科举而进不了官场)者,很多会选择开私塾,成为“先

生”。“先生”和“老师”在古代是不大相同的。韩愈的名言大家都知道了,师有三件事:

传道,授业,解惑。先生,只需完成第二件事,另两件是“师”事。后来,混为一谈后,知识分子中又分化出一个特殊的群体:教师。

古人云:师道尊严。知识分子本来就自尊感强,再来个师道尊严,教师就不仅具

备了知识分子的细腻,又再加之双重的自尊,在出世入世间,教师的心理演绎得格外的复杂。也因此,学校成了人事最复杂的地方。

学校内的三大对立集团:教师阶层vs领导阶层,毕业班教师vs 非毕业班教师,老

教师vs年轻教师。学校内的次三大对立集团:文科教师vs理科教师,高中教师vs初中教

师vs小学教师,班主任vs普通任课教师。学校内的末三大对立集团:教师vs后勤,主科

教师vs“副科”教师,想出人头地的教师(有“野心”)vs想平平安安的教师(“混日子”)。

一位教师因为在这九大集团中的身份不同而在学校有不同“地位”。“地位”之错综复杂,千丝万缕,是外人无法理解的。举例说,新学年,一位教师,从初一到初二,是顺利。

如果直接到初三,就可以接受祝贺(因为是毕业班,这是把关教师),如果是升入高一,就要请客(因为进入了另一个阶层)。当然,反过来就麻烦了。如果担任班主任,那

就要看领导的目的:一,可能是整你。二,不可思议的是,可能是要扶持你。

一个学校,几十位教师,就这么无休无止的在蝇头小利中,用敏感而精确的心在争

夺,排挤,拉拢。有人自愿回避而退出,有人乐此不彼而兴奋,有人无可奈何而应战,有人莫名其妙而陷入。有人身经百战而扬名,有人身败名裂而倒霉。有人长于谋划而成军师,有人长于调停而成“师爷”,有人风头强劲而被压上重码,有人已经过气而被同情。

教师累不胜累之八:政府不重视,法规不科学。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教育 的作用首先被考虑的就是对GDP的贡献。

能出口创汇吗?能解决就业问题吗?能成为纳税大户吗?能成为政绩工程吗?能成为城市品牌吗?如果能,都是间接的。更间接的是,国家对教育不是重点投入。这仅有的一点钱,表面上是用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际上偏重高校。按我们的周济部长的说法:“中国的高等教育在过去六年之中,规模翻了两番”表面是上偏重西部,其实是偏

向东部(因为教育经费是各级政府出钱的。预算出的钱,西部政府往往出不了,东部往

往超过。)国家有一项对北大的专项投入,分5年给付,其数额相当于西部7000所中小

学一年的预算经费。为什么会给北大呢?因为北大的人说,给清华的钱是给北大的几倍,但让我们和清华一样质量,太不近人情了。于是就给个专项。到中小学的,还剩多少

?咱们的教育部部长也说: “我觉得最难的还是教育的投入不够。”因为如此,各级政

府的教育(部,司,局)都不是肥水衙门。不吸引人(才)。看看工作安排就知道了,“老王啊,这一阵子风声紧,下面议论很多,上头又查得严,你不如先到教育口干干,税务的那摊子事情就交给别人好了。你看怎么样?”这是对有错误的干部的一个“处分”。

没有钱,当然就吸引不了一流的人才。看看教育部门的头:周济。24岁从清华的精

密仪器系机械制造专业毕业。32岁读机械系的研究生,34岁到美国,还是读的机械专业

。36岁回国进华中理工大。然后是15年的大学经历。52岁入湖北政坛。最有意思的是:

2002年1月当选武汉市市长(55岁),3个月后就突然任教育部部长,党组副书记。

周济部长的强项是什么呢?“长期致力于优化设计、CAD、数控和CIMS技术的研究和工程

应用,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并有显著的应用成效。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20余项。”请看,有没有“教育”二字?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管教育的人在教育研究上没有任何的成果,可以说,至少不是个内行。外行领导内行,你说教育会怎么样?

会怎么样呢?第一:有门路的就要换到肥水部门。第二,没门路的就和局长搞好关

系,这样可以搞一两个示范学校。第三,一杯茶,一份报,到退休。

这样的结果就是,所有的国家的要求,计划,精神,指示,到了各级教育部门,就只有

一件事――层层加码,下发到学校,最后变为教师的工作内容。这些要求,重复,矛盾,繁杂,碎屑,甚至是离谱,荒谬和违法(有一个学校要求教师备课必需用某一个型号的圆珠笔,因为这样好看。有一个学校为评省一级,过去3年的档案全部造假,校长说

:“不这样做的老师,立刻下岗,不要在学校混。”)法国人萨特在论述法国被占领时人

们的心理:“我们不怕牺牲,我们怕白白牺牲。”套用在我们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的管理上,一样正确。

拿备课来举例。

备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严格说,从教师的穿着到上课中的内容设计,都属于

备课的范围。但一般把“教案”当作最重要的一环。教案,分为详案,简案,微案。总的说来,一个学校的教师,大部分都必须备详案。部分老资格的,有名望的才能备简案。

微案一般是领导的专利。一个标准的详案,包括:课题,目的,重点,难点,教具,教

时,设计,过程,教后9部分。一份参加比赛的详案,一个课时的量可能就达到几万字

。正常的一份详案,也不会少于800字。年轻教师可能平均达到1500字才能过关。

字数是一个基本的标准。判定一份教案达标的,还有:字迹(如果是给上级检查的更是

如此,教师的一个不好的名声就是“字都写不好怎么当老师”),版面,教学重难点对不

对,教学设计和不合理,过程的逻辑性强不强等等。

这么一份谁做过都叫苦的工作,最麻烦的还不是制作过程,而是检查。检查教案的人分别是:备课组长,学科组长,(年级组长也有机会),教务主任,教研主任,校长,教育局的所有人。注意,这些人对教案的要求是绝对不同的,所以一个教师的教案一

定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查出问题。无论你多么的用心,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因为怎

么样的教案是合格的,优秀的,没有确实的标准。所有的标准都是“模糊的”,教育的一

个名言“教无定法”给了“模糊的”“标准”一个借口。最后,标准就变成了:你和检查的人

关系好不好。如果你的教案非常之完美,还有两个话在等着你:一句是:花里胡哨。一

句是:备得好不等于上得好。

如果你神奇的竟然按照教案顺利地上了课,更难听的话来了:按部就班,没有创新,拘

泥于教案,不懂得根据实际情况变通。如果这一切你都可以忍耐,你心理装着的是学生,是课堂。你会发现,有经验的老教师告诉你(常常是这样):好老师是不按教案上课的。你就糊涂了:千辛万苦备的课,不按教案上,备来干什么呢?为了检查!而检查,如果是你和检查的人关系不好,难度就会大八度。如果是教育局检查,就看你们校长和

检查的人关系好不好。

到这里,可以发现,这个耗费你心机的事情,意义远远没有你听到的那么大。滑稽的是,事实上,你很可能为自己的上课另外再备了一个教案。这就是怪圈:你的努力没有任

何意义。你的有意义的努力,你甚至不能公开。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类似的行为非常多。你的人格不得不分裂为两部分:场面上的和私下的。你学会了把学生分为两种:懂的和不懂的。把说话分为两种:台上的和台下的。把工作分为两种:说的和做的。把知识也分为两种:课内的和课外的。把表情也分

为两种:给人看的和没有人看到的。一切都两种了。你变成了两个人。

当然会有年轻人不服气,我要过有尊严的生活,我要统一,我要真实,我要不屈服

。等待他的,就是磨难。磨,日子一天一天的磨他,困难一个一个的难他。先从教案开

始吧。“你要重备(教案)。这样的教案不合格,对不起人民教师的称号,辜负了党和

国家对你的期望,也辜负了家长和学生的期望。。”“可是我完完全全

按照要求备的教案啊?”“你的问题在于你听不懂话。教案就反映出了你的教学思路和教

育局的要求不一致。”“你们不是说要素质教育吗?”“对啊。你以为你的那一套就是素质

教育,其他人的就不是?”

你为之努力的事业,竟然需要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来作封面。如果你把封面做得很好,你就感到你的人生是空的。如果你不做封面,你这本书也没有机会出版。你永远的告别

了年少的轻狂,你永远的告别了简单得和水一样透明,你永远的不再对未来有敞开的希

望。―――如果你要在中国的教育界搞出点名堂。

你终于明白了,教师累不胜累的第九条:工作本身无聊透顶,学校和教育界有自己的潜规则。

因为就住在山的脚下,每次去学校的日子,我都看得到早晨的山。早晨的山,安静,神秘,柔和的绿色一层一层。然后,我就进入了正准备开始喧闹的都市的人流中。8 分20秒后,我就坐在了我的办公桌前。开始一天的工作。

全国有1200万(教育部2005.6月的数据)和我一样的教师。我们一起,负责一个民

族的教育。我们的生存,却和我们的责任不符。我们是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没有权,没有钱,更没有势。每年的6月,都有肌肉结实朝气蓬勃的毕业生心情激动的进入校园,和他擦肩而过的是曾经和他一样年轻过的现在已经满头银丝满脸苍茫一身是病的退休

教师。

我们的生存就这样的默默存在着,生命就这样无言的流逝。全中国都是我们的学生,但

是,我们没有自豪感。从内到外,从精神到物质,从东到西,从50年前到今天,我们就

象土壤一样的养着这个民族的童年,少年。

我们的沉默是改变不了我们的命运的。我们的命运不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也不可

能改变。经济可以富国,版图可以大国,军事可以强国,但民族的体质却唯有教育。这

个急功近利的时代,这个歌颂金钱的时代,这个见面就“恭喜发财”的时代,这个超女就

是英雄的时代,不是我们教师快乐的时代。

写完累不胜累的九篇,我想到1200万人。1200万个被称作教师的人,肩上是13亿人 的教育。每人100多个,每个肩膀50多个。你说累不累?

下载做“累”不跨的班主任(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累”不跨的班主任(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不要把自己活得那么累》有感

    读《不要把自己活得那么累》有感杨兰鑫在云南,9月的天气变化就像人的情绪波动阴晴不定,上一秒还大太阳,下一秒一场大雨说下就下。习惯了这种快节奏生活,早上我照常来到办公室打......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

    教学目的:1、复习已有的识字方法,运用和联系语境的方式,理解博览群书、翔实可信、挣脱等词语的意思。2、采用语言转化和想象画面的方式,体会运用数据的好处,感受数据的表现力。3......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

    做班主任

    面试问题:你当上班任老师以后需要做好的几件事是什么? 发表日期:2011-6-18来源:中大网校[在线考试]为了帮助考生系统的复习教师资格考试,全面的了解教师资格考试的相关重点,小编......

    很多人做不好事

    很多人做不好事,是因为舍不得自己 2014-03-01 10:54:57 我发布2014年2月份的总结,有人对于读28本书看47部影视视频表示惊讶,而对我来说,其实,还可以更多,只是,有时候,我不想让自己达......

    班主任心得体会:做好班主任 累并幸福着

    班主任心得体会:做好班主任 累并幸福着 班主任心得体会:做好班主任 累并幸福着 2014年是我人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转折点,那就是在这年,我从一中退休来到了xx,开始了我教师......

    做法官累还是做律师累?一名律师的心路历程

    做法官累还是做律师累?一名律师的心路历程 【导读】中国司法改革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而更早一点走出体制的优秀检法同仁们,也早就体验了律师的酸甜苦辣。自由与稳定,开拓与守成,......

    厄运打不跨的信念小学生读后感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励志故事和事例,而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书中那一篇《厄运打不跨的信念》。我还很清楚的记得自己读这篇文章时候的神态、心情,对于谈迁的佩服和同情,我很难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