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境保护的根本解决办法
环境保护的根本解决办法
环境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生产与生活。近年来,我市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取得了令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也就是环保问题的根本没有解决。论坛上好多人在骂环保局长,其实环保局和环保局长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环保问题的,如何解决环保上存在的问题,让桐乡人民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是每个桐乡人必须思考和面对的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
一、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环境法律体系不完善,环境管理出现失控现象;
2、法律实施缺乏可操作性
3、部门之间法律法规不配套
4、管理体制不顺
二、解决环保问题的根本办法
1、环境准入审批问题:地方政府在国家环境法律体系下,制定地方规章制度,环境法律是花架子,可看不可用,不如套用《公司法》和《合同法》解决行政审批问题,因为《公司法》和《合同法》同样适用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法人关系。如果要入户开发区或者某个地方办企业,用环境准入制度是不合法的,大家可以去看其他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都是鼓励不是限制,正因为环境形势严峻,才出来个怪胎叫环境准入制度。其实完全可以用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企业申办前先和地方政府签订环境保护合同,污染不解决就关停,合同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来鼓励企业引进科技力量治污,污染问题从政府主导治理变企业生存问题,必然采用一切办法,大力治理污染;二来解决了环保审批中的腐败和不公问题。我们鼓励企业技术革新,为什么不鼓励企业在治理污染上也可以革新呢?何必用老套的,什么皮革废水难治理,印染污染不好处理,技术是日新月异的,往往一个小点子可以解决大问题。
2、行政执法问题。一是执法处罚难。虽然基层环保部门有一万元以下的行政处罚权,但因人、财、物受制于地方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只能俯首称是。对违法排污企业本应严格执法,但因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处罚时往往大打折扣。二是执法权限不足。环境保护虽然被定为国策,但因未赋予环保部门强制执行权,致使对不法排污企业执法时手段不硬。收缴排污费多数地方仍是协商收费。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意见,有些单位置之不理,最后只得不了了之。三是执法力量薄弱。随着环境监管工作日趋专业化、复杂化,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装备落后的现状,势必造成有法难依、执法不严的局面,与当前环境管理的要求很不适应。
环保是个很好的话题,不大会触动上面的忌讳,谈的是现实的话题但毫无危险,说的激烈一点也不要紧,不会有人说是无病呻吟。
其实环保问题是咱老祖宗造成的,秦始皇砍了一大堆树盖了阿房宫,项羽看不惯,一把火烧了,刘邦做了皇帝再砍了树来盖,据说天子四海为家,宫殿盖得不豪华就没气派。秦始皇和刘邦肯定都不是环保人士,项羽也不是,他要不一把火烧了宫殿,刘邦也许可以少盖几个,少砍几棵树。
我以前看过丘八诗人冯玉祥写的诗,有一首很讲环保:“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很有环境保护的豪情壮志。但环保是为人造福的,把砍头挂在嘴里的人,不太象。
我自己有很多恶习,跟环保是抵触的。比如抽烟,但我知道我抽一年的烟,大概不如工厂一个烟囱一天冒得多,要环保,可以把厂关了,但厂里这么多工人的饭碗谁来解决?吃饭的时候有发菜羹,吃了就吃了,我在电视里看见过他们是怎么搂发菜的,但我不吃,别人也会吃。还有一次性的筷子,那种软软的木头,不知道别的还有什么用处可以用,再说我如果在一个小吃摊上,不用一次性的筷子,难道用他们看着就不怎么干净的筷子吗?
环保是好事,但我们都是些中间人,一个政策可能就影响了一大片环境。处处是荒山的南泥湾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咱不照样唱着“三五九旅是模范”?所以对上面我们做不了主。对下面呢,有的地方农民没燃料,他们只好去砍树,挖树根,高谈阔论的朋友并不见得想想怎么解决他们的需要。说一些大道理,里面嵌点道家的哲理、儒家的伦理、佛家的禅理,不是什么难事,可问题还是解决不了。
我以前在广西的时候,中越边境上还埋了许多地雷,当地一些农民就去挖地雷,钢铁的弹壳和里面的炸药雷管可以卖几个钱。有的人最后被地雷炸死了,还有的变成了残废,这样的买卖还是非法的,要不是穷,谁愿意去冒这种风险?如果你去对他说珍惜生命、克制自己的贪婪,一定没什么效果。就算是对牛弹琴吧,愚蠢的不是牛,而是弹琴的人,因为牛要吃草,不需要听琴。
在茫茫高原上偷猎藏羚养的人,据说收入也很菲薄,说老实话,有了钱,谁愿意干这辛苦而且风险很大的买卖?如果他们有更好的活可以干,他们也不会去的。
古代有个皇帝,听说老百姓因为没饭吃饿死了,奇怪地说:“他们为什么不吃点肉糜?”但现在有些人连肉糜这个药方都不开,满篇都是高尚的大道理。如果他自己说得到做得到,那最多也不过是迂阔,如果他说一套做一套,里头夹带着私货,那就成了伪君子。
我国应采取的对策
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是由经济的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也必须依靠经济的发展。我国是第三世界国家,存在着与国外发展中国家大致相同的环境问题。我国环保投资已有较大增长,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9%(1994年),即使这样,投资仍然是不够的。几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以能源高消耗、环境污染为代价取得的,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绝不能采取拼资源、拼能源,不考虑效益只考虑产值和速度的方法。我国必须建立资源节约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这一体系包括:建立以节水、节约耕地、植树造林为中心的农林生产体系;建立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服务体系。建立了这种新型国民经济体系,可以大大缓解我国环境污染。经济上去了,环境问题也解决了。
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由之路。其实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走上依靠科学的轨道,才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开发或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筛选、评价推广环保使用技术。支持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示范工程和示范区建设,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予以优先考虑。严格限制和制止能源消耗高、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质量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积极鼓励资源能
耗少、环境污染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污染危害较大的产品、企业、行业和区域进行限期治理。
必须建立和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运用法律来全面地预防、控制和消除污染及其他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强环境立法,加快配套的环境法规的制定进程,加重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有效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切实解决地方保护主义干预执法等问题,实行严格的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对不作为、渎职的执法人员严肃处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民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意识。把环境保护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研究综合反映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环境与发展矛盾的根本措施,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在全社会大力提倡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宣传循环经济理念。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行清洁生产,做到废物最少化、资源化、无害化,生产对环境无害的产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治理污染产业化。
强化环境管理。一是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二是强化环境准入,从源头和过程减少新上项目带来的环境问题;三是建立严格的产业淘汰制度,对造纸、酿造、冶炼、炼焦、印染、建材等行业中规模不经济、污染严重的企业或生产线实行强制淘汰。
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坚持和完善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监管体制。地方政府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组织完成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任务。法人和其他组织负责解决自身的环境问题。
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坚持“污染者负担、治理者受益”的原则,全面执行污染者付费原则并推行凡排污必收费,合理确定城市污水、垃圾处理收费标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垃圾治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鼓励污染治理产业化,促进专业化集中治污,培育市场化运作机制;推进环境咨询服务业市场化进程。
实施九大工程,改善环境质量。以工程带动治理,准备推动和实施“危险废物处置”、“城市污水处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燃煤电厂脱硫”、“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自然保护区管护”、“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核与辐射安全”、“环境管理能力建设”九大工程,使城镇污水处理率、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燃煤电厂脱硫比例均达到60%,危险废物特别是医疗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得到安全处置,切实改善重点流域、海域、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环境管理能力基本达到规范化要求。
加强国际环境合作。认真履行国际环境公约,承担我国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树立负责任的国家和政府形象。通过履约和国际合作,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完善有关产品和生产工艺的环境标准,严格环境准入,促进对外贸易,规避环境与贸易风险,严格防范污染转入、有害外来物种入侵和遗传资源流失。
如此,正确地认识到我国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并能认真地对待以上问题,那么,我国环境问题的解决就指日可待了。
我国对待环境问题所采取的行动
中国面临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浪费等各类环境问题已有一段历史。但是,只是到最近几十年才开始较多关注。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也在急剧深化。过去,虽然也强调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降耗、减排污染物,并对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强制性“三同时”制度,但几乎所有环境政策注重于末端治理的技术问题,这种政策越来越受到现实的挑战。因为尽管花费大量的投资,环境状况并没有因此得到进一步改善;尽管提出所谓“总量控制”措施,但“总量”的量化和环境“容量”的不确定性,控制污染仅靠末端治理是难以奏效的。为加强管理,目前在我国实行污染物排放环境总量控制制度。
在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背景下,中国颁布了“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对策第一条开宗明义提出:“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基本上仍然沿用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造成对环境的极大损害,而且使发展本身难以持久。因此,转变发展战略,走持续发展
道路,是加速我国经济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正确选择。
20多年来,中国最高决策层首次指出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指出环境的根源是: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指出:这种模式不仅造成对环境的极大损害,而且发展本身难以持久。“对策”正确阐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是今后指导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到2000年年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1995年的水平,并有所减少,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基本控制,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结构性污染,依法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严重、没有市场、治理无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二是调整能源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推广清洁煤技术,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三是严格控制新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所有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努力做到增产减污。四是推行清洁生产、开展环境审计,鼓励和引导企业实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五是一批城市调整了工业布局,加快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城市生活污染。六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湖,发展生态,推行有机农业,保护生态环境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七是加大对环保的投入。1998-2002年,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58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950-1997年环境保护总和的1.7倍。
解决环境问题的希望何在?
环境主义者人为,在工业文明的基本框架内对经济运行方式、政治体制、技术发展和价值观念所做的任何修补和完善,都只能暂时缓解人类的生存压力,而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型,文明范式的转型,是人类走出生态危机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最重要的特征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技术不再是人类征服自然的工具,而是修复生态系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助手
第二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根本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加强环境保护的根本
要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最根本的出路。
一、经济发展影响环境的三方面因素
一般来说,经济增长、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不断的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必然会影响到生态环境,并形成环境污染。但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会严重到何种程度、会不会产生灾难性后果,这取决于经济领域的三方面因素,即经济规模、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
(一)经济规模对环境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数量不断增长,带动经济总规模不断扩大,这必然会增加对物质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增加生产废弃物的排放,因此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影响。
但是,人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是经济增长、经济规模扩大是不可逆转的。由于人类社会对物质产品的总需求是不断增长的,必然会拉动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总规模相应不断扩大。社会总需求的不断增长是因为:第一,人口在不断增长,社会总需求相应扩大。第二,人们不断追求生活质量的改善,人均消费品的数量,品种都在不断增加,带动社会总需求的相应扩大。第三,发展中国家要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必须努力加快经济增长,尽可能扩大经济总量。
由此可见,要维持人类社会的正常发展,经济增长是一个起始的、先决的条件。然而正是因为存在这样一个先决条件,才产生了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问题,也就是既要维持经济增长,又要保护环境。在这里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是想说明,仅仅指出发展经济会破坏环境是远远不够的,人类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地区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是怎样发展经济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寻求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路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战略环评、规划环评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在于引导、促使各种战略、各种规划能够提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
(二)技术水平对环境的影响
技术创造需求,在经济领域中的技术要素起着引导需求方向、推动需求扩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的总体作用是加大对自然界的物质索取。
由于一些新技术产品能够通过提高性能、缩小体积、减少零部件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一些新的生产技术能够通过提高对投入品的利用效率、简化加工过程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因此新的技术发明能够改变一条生产线,一个生产企业甚至一个行业的生产函数、单位产出的消耗系数以及废弃物的排放系数,从而能够起到改善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关系的作用。还有一些技术和产品能够处理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废弃物,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但是,也有许多技术发明在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难。因而,从环保的角度来看,经济体的主流技术是否具有环境友好性质,对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大小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压力迫使新技术不断地产生,推动新的产品和新的加工方式不断更新换代。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些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降低消耗、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另一类是增加消耗、对环境起破坏作用的技术。但是市场对技术的划分方法有所不同。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技术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可以占领市场的技术,而另一类则是不被市场认可的、最终会被市场机制淘汰的技术。
对同一种技术的评价,市场标准与环保标准在有些情况下可能是一致的,例如:一些有利于节能降耗的产品、节能降耗的生产工艺得到大面积推广。这些节约型的产品、节约型的工艺一方面减少了资源消耗,有利于环保,另一方面节约了使用成本或生产成本,可以起到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销路的作用。在另一些情况下,对技术进行评价的市场标准与环保标准则有可能发生冲突。一些产品、工艺有利于环保,但是在市场上打不开销路,不为市场所接受;而另一些产品和技术虽然会严重污染环境,却在市场上供销两旺。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事例随处可见。例如,一些实现了清洁生产的生产线在投产后不久由于亏损严重而停止了生产。清洁生产的工艺及技术路线当然对环境保护十分有利,但用这样的生产工艺加工出来的产品加工成本相对较高,而产品质量、性能并无太大变化,竞争不过用普通工艺生产出来的同类产品,被迫退出市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是强大的。在环保标准与市场标准不一致、发生冲突的情况下,如果要克服市场短视行为的自发作用,使环境友好型的技术能够得到推广的话,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法律干预手段。但是,这样做必须付出巨大的执行、监督成本。
为了准确判断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需要考察该经济体的主流技术的结构与变化趋势,包括技术的先进程度,技术是否具有环境友好性,等等。
(三)产业结构对环境的影响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经济体当中各产业、各行业的构成情况。除了一、二、三次产业的划分外,各产业内又分为众多行业。一个经济体的产业构成是经济发展的内涵,是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产业构成、三次产业内部的行业构成对一个经济体的资源消耗强度、污染物的排放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不同产业、不同行业所需要的物质投入构成是不同的;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同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的规模也相去甚远。
例如,发展农业的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土地,如果一个经济体以发展农业为主,就要比发展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经济需要占用更多的土地。又比如,在工业内部,如果主要以钢铁、水泥等原材料工业支撑增长,那就比发展以信息、生物、制药等高技术产业需要投入更多的矿产品,消耗更多的电力,并且排放出更多的烟尘、废渣和废水。换言之,由于这些产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生产要素的构成是不同的,所以它们单位产值中物质资源投入所占的份额也不同。在种植业产品的单位产值中,土地价值占了很大比重;在原材料产品的单位产值中,所消耗的矿产品、能源价值占了最大份额;而高技术产品的单位产值中,产品技术、加工技术以及知识等非物质性投入品占了产值的最大份额,而原材料、能源等资源性投入品所占的价值份额非常小。因此,种植业、原材料工业被称作低加工度、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资源密集型产业,而信息、生物等高技术产业被称作高加工度、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只有资源密集型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逐渐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步提高,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可见,产业机构的状况是决定一个经济体资源消耗和排放水平的最根本的因素。
人们把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称之为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经济,把以原材料、轻纺产品等低技术、低加工部门为主的经济体称之为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经济;低度化的产业结构向高度化产业结构的转变,被称为产业结构升级。只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才能改变经济增长高度依赖资源消耗,并带来严重污染的状况,从根本上遏制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国际经验证明,在实现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国家,由于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投入大大减少,在这些国家基本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的生态环境会受到全球化的影响。一方面,国际贸易、外国投资会直接成为资源和污染源转移的渠道;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直接制约着各国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从而对各国的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在国际贸易、外国直接投资的作用下,世界经济形成了新的国际分工体系。一国的产业结构的形成、变动取决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分工地位。受分工地位的影响,不同国家的产业结构出现了向某一类产业的偏斜。例如有的国家主要把矿产业作为经济支柱,有的国家主要靠发展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来带动经济的增长,有的国家则以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的主体。这样,受国际分工地位的制约,各国的产业结构出现了高度化与低度化的两极分化。由于产业结构是影响生态环境的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各个国家随着本国国际分工地位的确定,环境状况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趋势。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在经济全球化当中争取什么样的分工地位,是否争取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国家战略选择的结果。有的国家选择了追赶战略,努力推进产业高度化,从而实现了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有的国家选择了比较优势战略,固化低度化的产业结构,其结果就是按照“比较优势”的要求,发展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产业,就必然会给环境带来灾难。可见,国际分工地位的选择是个直接关系生态、环境变化大趋势的顶层战略问题。所谓战略环评,应该在这样的层次上体现评价、预测功能。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推进环境保护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性措施
从对以上三个影响环境的经济相关因素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对环境影响最有决定性的因素是产业结构,抓结构调整是推进环保工作的根本措施。
(一)决不能把推动环保工作的立足点放在限制经济发展上
如前所述,经济增长对于每个国家,每个区域来说都是保证社会福利提高,人民生活改善,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经济还欠发达的国家,经济建设的压力就会更大一些。因此,经济发展必然是各国人民、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发展经济本身无可厚非,关键的问题是怎样才能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
(二)推动环保工作不能单靠技术手段
从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技术进步、技术发明在经济增长中有可能发挥有利于环保的作用。一些节约原材料的工艺,一些回收、利用排放物的技术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从而可以降低经济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
但是,技术在发挥环保作用时也有其局限性,表现在:
第一,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和产品要发挥实际作用,有时会受到市场机制的制约,只有那些不影响取得利润的技术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足。每一项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和产品,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在全行业中推广,倡导所有生产同类产品,使用同类工艺的企业都来利用这些技术来为环保做贡献,但在实践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的是,因为购置、运转处理废弃物的技术和设备会加大生产成本,因而一些企业不惜违法受罚也不愿意使用。企业以百万计。要使这些企业都能自觉为环保而采用影响自身利益的技术,实际上是有一定难度的。
第二,通过技术手段来促进环保往往是事后的、末端的治理。无论改进工艺以减少消耗的技术,还是处理废弃物的技术,这些技术发挥作用总是在消耗、排放发生之后,不能充分体现“源头防治”的环保新理念。
第三,通过技术手段来进行环保,一般只能起到局部性的、单项治理的作用。每一项有利于环保的技术和产品,即使得到推广,所能解决的也仅仅是具体产品、具体工艺、具体行业的环保问题,技术的专用性决定了发挥作用只能在特定领域、特定范围。因此,通过技术手段来达到环保目的,只能是单项地做工作,取得的效果也只能是局部性的。
(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推进环境保护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性措施
如前所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经济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的大小,决定着资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强度和规模。只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由低度化向高度化转型,才能有效遏制经济发展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才有可能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是因为:
第一,产业结构升级能够最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增长中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费量和废弃排放量。在一个大国经济体中,如果能使产业构成当中资源性产业的比重下降一个百分点,就能够节约成千万吨甚至上亿吨的资源;如果能增加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单位GDP所需要的资源投入量必然会减少。产业结构升级对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有非常明显的放大效应。
第二,从结构升级人手抓环保工作,可以充分体现“源头防治”的理念。产业结构低度化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改变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状况,就是从源头人手来预防经济增长损害生态环境。
第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环境保护的长期保障,而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唯一途径。只有推进产业结构高度化,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到实处,这样才有可能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三、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首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低度化
我国生态失衡、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是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增长方式粗放导致的必然结果。与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相对照,我国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之突出,经济增长对资源消耗的依赖程度之高,堪称史无前例、世界之最。在这样的产业结构下维持经济快速增长,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灾难性后果。我国产业结构的低度化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三次产业当中,工业比重奇高,服务业比重过低
作为一个处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应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和支柱部门。但是,我国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调,产业结构中工业偏重,服务业过低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工业比重连创1978年以来新高,并仍有加速上升趋势;服务业比重过低,常年徘徊不前,自2002年以来更是呈逐年持续下降趋势。
(二)在工业内部,增长格局严重向重工业倾斜
我国工业的内部结构出现异常。近些年来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到2006年,重工业比重已达到74.4%,远远超过了改革开放初期的1978年的水平。当时我国重工业比重为56.9%,已经公认是导致国民经济陷入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重工业是资源、能源高密集部门,重工业比重的奇高必然增加对资源、能源,尤其是金属性资源的消耗。
(三)在重工业内部,采掘业、原材料工业的比重大幅度上升
采掘业与原材料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1980年为25.8%,1995年达到26.9%,2000年上升到30.6%,2005、2006两年都超过了40%,分别为42.9%和41.0%,这更是一个含义非常严重的比例关系。采掘和原材料工业是能源高度密集的工业,采掘、原材料工业比重的上升会拉动能源消耗的大幅度增加。据2000年经济普查的数据计算,当年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产值比重占全部工业的40.0%,而这两个部门所消耗的能源量占到工业总消耗的78.7%。
(四)高技术产业在我国成为资源密集度较高、知识密集度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
我国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规模庞大,扩张迅速,包括计算机、移动电话等在内的许多高技术产品名列世界第一。但是,像信息技术这样的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基本是一个缺乏技术含量的组装产业。核心技术、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国内所生产的大都是“缺芯”、“少瓤”的盒子、壳子,资源密集度高,附加值率、利润率都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高技术产业低投入、高产出的特征并不明显。
(五)低度化的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工业内部结构的这些特征,决定了经济增长必然带来高消耗、高排放,同时也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废弃物排放和资源消耗过高。从废弃物排放情况来看,我国单位产出的废气物排放水平大大高于经济发达国家。我国的GDP排在世界第四位,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却排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GDP总量相当于我国4.5倍的美国。我国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增加值的固体废弃物排放比发达国家高10倍。
从资源消耗情况来看,2006年我国GDP约占世界的4%左右,而为生产仅占世界4%的GDP,所消耗的资源却占到了世界资源总消耗量的很大比重。其中我国钢铁消耗量占到世界总消耗量的37.8%,原煤消耗量占到41.6%。我国单位GDP所消耗的钢和煤,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6倍和4倍。
在需求的强劲拉动下,我国的原材料、能源工业成了工业增长的支柱。近几年,我国原煤每年增产量都在1.5亿到2.5亿吨以上,仍然供不应求;钢材每年增加的产量从2003年的5000万吨左右,增加到2007年的1亿吨,仍然紧俏。与GDP的增长相比,几年来我国电力生产以1.3-1.5倍的速度增长,但是仍然到处缺电。对原材料、能源这样超强度的消耗来自低度化的产业结构。
(六)我国的产业结构特征是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
由于长时间主要采取“静态发挥比较优势”战略,我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形成,从而决定了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即在产业间,国内的生产及资产存量结构向原材料等低加工度、低技术的初级产品部门倾斜;在制成品行业和高技术产业内部,国内企业的生产活动向低加工度、低技术的加工环节倾斜,最终形成了低度化特征异常突出的产业结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的低度化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要从源头上解决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必须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入手。战略环评应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着眼点和落脚点。
四、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环保战略总思路
把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作为推进我国环保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在充分考虑到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力图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环保战略的总思路。
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实际情况的考虑包括:
(一)发展经济、扩大经济规模,仍是我国必须努力完成的、长期的历史性任务
我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还很低,“三农”问题严重,中西部地区还有许多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仍有相当规模,这些问题促使各级政府必然会把保持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这就决定了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的指导思想,不能从“要不要经济增长”来考虑问题,而是主要从“怎样增长”来考虑问题,通过战略环评、规划环评来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单纯采取治污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
为了治理污染,我国已采取了许多治污措施,包括强制企业安装废弃物回收装置,提倡和推广废弃物处理、再利用技术,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等。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不容置疑,采取这些措施为环保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措施今后还将继续为推进环保事业发挥作用,这些工作还应进一步开展下去。
但是从如何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减轻经济发展对环境不良影响的角度来看,采取以上措施毕竟都是在发生了环境污染以后的被动反应,属于“末端治理”。应该引起注意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个规模巨大的治污技术、治污产品市场,这个市场规模过于庞大,有其不合理的一面,说明污染源仍然在扩大,污染日趋严重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这些治污技术所创造的经济产值实际是应该计入到社会总成本中去的。同时,由于废弃物排放的规模不断扩大,监管强制性治污的成本也越来越高,这样治理污染的直接成本与监督管理治污的间接成本加在一起会成为日益加重的社会负担。因此,应该说污染之后的治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污染源继续扩大的问题,污染之后的治理只能作为环境保护的“第二道防线”起作用。
(三)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背后的实质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问题
我国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问题是个整体、全局性的问题。当我们看到无论相对富裕的沿海地区,还是欠发展的中西部地区走着同样的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路子时,就会感到我国的环境问题决不是某个地方、某个园区、某个行业、某个企业出现的局部性问题,而是一个宏观、战略层面的问题。
无论从自身的纵向比较,还是与国际经验进行横向比较,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都是极端特殊的。世界经济史上还没有哪个经济大国、人口大国如此片面地依赖高消耗、高污染的资源密集、土地密集产业来支撑经济增长;也没有哪个大国经济体会使各个地方、各个企业如此步调一致地带领经济结构向技术含量最低、附加值最低、国际分工地位最低的方向倾斜。这是在外来理论的引导下,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战略选择的结果。这些理论把我国人民做出巨大牺牲建立起的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看作负担。这一选择带有根本性,这种发展模式决定了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成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就污染谈污染说不到根子上,必须从战略选择这个高度来解决问题。要不要产业结构升级,怎样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是战略选择的核心问题。
(四)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建立我国环保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产业结构升级任重而道远,需要共同努力
前面进行的理论分析及列举的大量事实已经充分证明,尽快摆脱产业结构低度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建立我国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根本保证。实际上,低度化的产业结构、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已经成为我国出现的一系列新矛盾、新问题的总根源,生态环境恶化不过是这些问题当中的一个。
我国依赖低度化的产业结构维持经济增长的路子已经走到了尽头,产业结构升级刻不容缓,这样的认识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党和国家也通过各种方式,再三发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号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产业结构升级的进展不尽人意。产业结构低度化的趋势非但没有得到抑制,近些年来还有所发展,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原材料工业比重高到惊人地步,就是证明。实践经验说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
第三篇:职工股解决办法
职工股解决办法
有中介机构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证监会拟就上市公司“200人股东”问题征求中介机构意见。其中除了直接持股股东超过200不可行这一“红线”外,某些拟上市公司存在职工持股会和工会持股、代持及委托持股和信托持股等情况,这些也都构成公司IPO的实质性障碍。
近日,某券商投行部门对2007年4月至2008年9月证监会网站预披露的拟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申报稿进行了统计。
“经整理,2007年4月至今,上报材料的公司中有23家存在职工持股、工会持股、持股会持股及通过委托持股或信托持股,导致实际股东人数超过200人等情况的案例。”而如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成为拟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在实务操作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构成实质性障碍的四种股东瑕疵
该投行根据持股形式的不同,将上述23家拟上市公司分为四种情形。
一是1994年7月《公司法》生效前成立的定向募集公司,内部职工直接持股。这样的公司一共有8家,包括全聚德(002186.SZ)、烟台氨纶(002254,股吧)(002254.SZ)、粤传媒(002181.SZ)、九鼎新材(002201,股吧)(002201.SZ)、恒邦冶炼(002237.SZ)、南京红宝丽(002165,股吧)(002165.SZ)、济宁如意(002193.SZ)和江特电机(002176,股吧)(002176.SZ),均已成功上市。
二是工会、职工持股会直接或代为持股。
该投行内部人士称,“此类公司发生在1994年《公司法》生效以后,由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人数的限制,同时职工又有持股的意愿,所以通过工会和职工持股会的方式对公司进行间接持股。”
但2000年中国证监会法律部24号文规定,“中国证监会暂不受理工会作为股东或发起人的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申请”。
2002年法协115号文规定,“对拟上市公司而言受理其发行申请时,应要求发行人的股东不属于职工持股会及工会持股”。
据上述投行统计,这样的公司一共有10家。其中,塔牌集团(002233,股吧)(002233.SZ)、海亮股份(002203,股吧)(002203.SZ)、恩华药业(002262行情,股吧)(002262.SZ)、宏达经编(002144,股吧)(002144.SZ)、辰州矿业(002155,股
吧)(002155.SZ)、云海金属(002182,股吧)(002182.SZ)和华昌化工(002274.SZ)等7家公司已经成功上市,而桂林三金药业虽已经获得发审委批准,但仍未在深交所上市,江苏江阴港和云变电器等3家公司的上市申请则被证监会否决。
三是委托个人持股。该投行认为,“通过委托持股形式来实现职工持股的案例与工会、持股会代持不同的只是受托人由一个团体变成了1个或数个自然人,实质上还是一种‘以一拖N’的代持方式。”
“由于是自然人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拟发行上市时,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上市后可能会产生纠纷,故须在发行前进行规范和清理。”该投行人士认为。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第十三条规定,“发行人的股权清晰、控股股东和受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持有的发行人股份不存在重大权属纠纷”。据该投行统计,共有3家公司存在上述情况,包括联合化工(002217,股吧)(002217.SZ)、金风科技(002202,股吧)(002202.SZ)和太阳纸业(002078,股吧)(002078.SZ)三家公司,并且都已经成功上市。
四是信托持股。
这种类型的案例较少,只有准油股份(002207.SZ)和福建星网锐捷两家公司,其中后者已经过会但还未上市。
托管与转让成主要清障措施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上述23家拟上市公司所存在的情况都对其上市构成了实质性障碍。这些公司最后是如何过关的呢?
对于第一种情况,上述投行人士认为,如在上报前拟上市公司内部职工股一直处于托管状态,股份转让相关情况也予以了充分披露,且获得有关部门的确认批文,认为不存在潜在股权纠纷和法律纠纷的,内部职工股就不构成发行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以全聚德为例,公司的《招股说明书》显示,1993年,全聚德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7000 万股,其中向内部职工募集175 万股,占公司股本总额的2.5%。
1994 年4 月19 日,北京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与公司筹建处签订了《内部股权证登记管理协议书》,前者分别于1994 年4 月19 日和1996 年11 月8 日出具了《内部股权证登记托管证明书》。此后,为规范公司内部职工股的托管工作,公司于2001年6
月20 日与北京证券登记公司签署了《北京全聚德烤鸭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托管协议书》,对公司的全部股份(包括内部职工股)进行集中托管。
对于第二种情况,该投行人士认为,“通过以合理的价格向外转让股权,或在股东人数的规定范围内以股权还原的方式进行了规范。”
比如宏达经编于1997年实行公司制改制时,公司员工持股会持股498.82万元。2001年7月,将所持有的公司股份498.82万元予以转让,其中33%股权转由11名工会持股会会员个人直接持有,16%分别转让给天通股份(600330,股吧)、钱江生化(600796,股吧)、宏源投资;持股会2002年完成清算,2004年予以注销。
但是,“对于拟上市公司的股权如何估值是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在转让过程中可能形成矛盾。”某证券公司的一位分析师表示。
对于第三种情况,该投行人士认为,“案例显示,委托持股的方式主要通过股权转让(且这种股权转让主要在自然人之间进行),实现实际股东人数少于200人,审核关注点仍在于转让价格的合理性,以及转让行为的真实性方面。”
对于第四种情况,该投行人士认为,“案例相对较少,同时解决方案也比较简单,通过解除信托协议,并转让相关股权,使股东人数降至合法范围。”
比如准油股份,2001年公司成立时向职工借入经济补偿金;2004年,公司改制将债权转为股权,并与在册股东签署《资产信托合同书》,委托在册股东持有,2006年9月,公司解除全部的信托持股协议,同时将出资份额转让给不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股份合作制企业是否清理尚无法律规定
在上述四种情况之外,还存在着一些特殊案例。
如中国南车(601766.SH)在上市之前,共有11家三级企业和1家四级企业存在工会持股、职工持股会持股、委托持股以及信托持股问题,中国南车通过全部转让的方式进行解决。
而根据江苏通润(002150.SZ)的《招股说明书》,公司的控股股东常熟市千斤顶厂成立于1980年,经济性质为集体所有制(股份合作制),全部由职工持股,千斤顶厂目前有股东1326名,全部为自然人。而公司在上市之前,并未对此进行清理。上述投行人士介绍,股份合作制企业是指以企业职工出资为主或者全部由企业职工出资构成企业法人财产,合作劳动,民主管理,按劳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的企业法人。从立法来讲,我国现在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等,但尚无合作制企业法或合作社法。因此,对于股份合作制企业对外投资设立公司并上市的情况,是否需要对该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股东进行清理,尚无相关规定。
北京市金台律师事务所对记者表示,“‘法无禁止即可行’是法律的原则之一,在上述情况下,就需要看股东章程是否有过约定,再者这属于公司的重大事项,应由股东大会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职工股东也是股东,和其他股东理论上应该是平等的。”另一个特殊案例为通达果汁。该公司的股东东部投资存在企业经营者员工持股,实际股东达1700多人。
根据公司的预披露文件,“公司于2007年7月协议将原1714名实际出资人权益转让给100名自然人,并且约定权益资产转让价格为1.302元/股,受让方于五年之后将该权益资产转让款一次性支付给转让方,受让方每年按10%的利率向转让方支付利息,并在未清偿权益资产转让款的期间内每年向转让方补偿按转让款10%计算的补偿款”。不过,通达果汁的上市申请却被证监会否决。上述证券分析师认为,可能是由于上述股权转让款支付时间过长,被认定为解决不彻底而被否。同时,这一交易价格及相关条件与公司上市后相关股权变现所产生的收益可能相差太过于悬殊,因此这一交易价格不具合理性,因此,管理层可能认为这一股权转让并非真实交易。
第四篇: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抓好青少年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是根本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抓好青少年环境保护教育工作是根本
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而环保意识又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由于缺乏最基本的环境保护意识,使我国各地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造成生态平衡失调。人类自身的健康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环境保护也成为我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保护和改善环境,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而现在的中小学生是21世纪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环境意识不仅影响着我国当前的环境保护,而且在我国未来的环境保护中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新形势向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即在向中小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应及时对他们进行环境教育。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我们当务之急的重要任务。
黎城县环保局自2006年单设以来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认为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决定着21世纪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我县目前共有151所中小学校,在校中小学生27248名。五年来,黎城县环保局与县教育局及各学校密切配合, 在中小学校大力开展环境保护教育,使他们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切实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小培养环境保护理念,使环境保护观念深植心中。
一、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多形式开展环境保护教育 绿色学校是在实现其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在全面日常管理工作中纳入有益于环境的管理措施,充分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和机会全面提高师生环境素养的学校。黎城县环保局以创建绿色学校为载体,多形式开展环境保护教育。到2010年止,共创建了2所省级绿色学校,9所市级绿色学校。其中黎城一中、桥北幼儿园分别获得省级绿色学校称号;黎城二中、黎城三中、西井中学、东关小学、南关小学、城关小学、城内小学、东水洋小学、机关幼儿园分别获得市级绿色学校称号。
1、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向学校宣传创建绿色学校的意义,取得学校教职员工的支持。向学校派发环保宣传画、环保宣传手册、环保宣传资料等,让师生们了解目前环境形势、学习环境保护、如何实践环境保护。让学生们感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明确了保护环境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重要性。
2、加强沟通,及时给予创建指导。黎城县环保局在学校申报创建绿色学校过程中,指定专人负责落实创建工作,指导学校派专人积极参加各种绿色学校创建培训,协助市创绿小组对学校 在环境渗透教育、校内环境文化建设、档案收集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指导做好上报资料、整理资料、核查资料等阶段工作,对绿色学校理解有偏差、创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给予及时纠正及指导,提出了继续落实和深化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建议与要求。
3、引导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宣传教育活动,使其在活动中受教育,在受教育时搞活动。利用一年一度的“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等节日组织开展活动,让学生置身其中,亲身体会,从而调动学生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如2007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黎城县环保局举办了“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万人签名活动,召集各学校学生共同签名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以此唤醒青少年保护环境的意识。2008年“6.5世界环境日”期间,黎城县环保局举办了首届“环保杯”书法、绘画大赛,设立了学生作品展览专区,学生们在辅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围绕“减少污染,从我做起”的主题,积极参与比赛,展出一大批作品,评选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优秀奖80名。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黎城县环保局和县教育局联合在全县小学校开展全省首创“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评出的500名“环保小卫士”荣获徽章一枚,绿色日记本一册,此项活动已成制度,我们将每年持续开展下去。
二、以学生调动家庭,带动全社会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为进一步引导全县家庭树立低碳生活理念,倡导低碳生活方 式,享受绿色时尚生活,充分调动学生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将环保意识带回家庭,倡导学生以建设“绿色家庭”为荣,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增强全民的危机意识和紧迫意识,改变旧有的的消费观念,由学生做工作促进家庭进行绿色消费,提高家庭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2010年9月29日黎城县环保局和县妇联、县老促会妇工委联合举办了“和谐杯”“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母子同台演讲赛活动,来自全县各乡镇、各大口的20个家庭参加了演讲。选手们围绕着“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的主题,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和丰富的演讲形式,把环保问题、资源浪费、参与绿色生活及节约用水用电等紧密结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自己对低碳生活、环境问题的认识以及“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表达了保护环境、保护生存家园的共同呼声。演讲生动,内涵深刻,在全县引起轰动效应。2010年10月10日,黎城县环保局和黎城一中联合举办了黎城一中首届“环保杯”校园篮球赛,在开赛仪式上,黎城县环保局向学生赠送“环保知识手册”和环保袋共1000余册(个),此次比赛不仅提升了环境保护的影响力,提高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还共同营造了一个保护环境、人人参与的校园和谐氛围。
三、以“环保教育基地”促教育,增强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青少年环境保护意识,课本知识远远不够,为此黎城县环保局充分发挥我县环境保护教育基地的作用,于2010年6月18日精心组织全县 “环保小卫士”代表50余人参观了我县“青少年环境保护教育基地”──黎城县污水处理厂,让这些“环保 小卫士”代表深入一线企业,实地参观我县废水污染现状以及污水的处理工艺,深层次激发了青少年保护水资源、参与节能减排、低碳绿色生活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加快我县实现碧水蓝天工程储备人力资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针对性强的环境保护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联系实际,亲身参与,教育效果较为显著。加深了师生对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师生环境素养,使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形成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德信念;不仅使教师和学生的环境素养得以提高,学校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又带动公民,使更多的人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行动,逐步形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的行为规范,共同为建设和谐生态新型黎城做出应有的贡献。
2006年以来,我县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始终走在全市的前列。黎城县环保局从2007年至2010年连续荣获市级环境保护宣教工作先进单位奖牌,2010年荣获县级党委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奖牌。
黎城县环保局 赵联定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第五篇:实验室安全隐患及解决办法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实验室安全隐患及解决办法
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国家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高校实验室数量得到大幅增加。随着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实验室开放需求的增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越来越多,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更多新的挑战。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必备场所。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建设与管理既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它工作的前提条件,与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
近些年,随着实验室安全事故的频发,已引起高校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越来越重视实验室的安全工作,高等学校逐步开展实验室事故分析和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研究工作,通过案例分析、梳理事故成因,总结经验教训。随着全社会对安全、健康、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何持续完善科学有序的实验室安全工作体系,更好地保障实验室正常运行,保障师生的安全健康,已经成为摆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类型和原因
结合前人的研究,按照事故的原因,以及人身伤害优先考虑的原则,按照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大小来分,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主要表现为以下6种形式:(1)火灾事故。
造成这类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实验室用电不当。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导致线路发热,引发火灾;高电压实验室电器设备发生火花或电弧、静电放电产生火花等引发火灾;操作人员用电不慎或操作不当引起电气火灾等。(2)爆炸事故。
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①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②易燃气体在空气中泄漏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发生爆炸;③压力气瓶遇高温或强烈碰撞引起爆炸等。(3)机电伤人事故。
实验室安全隐患及解决办法
这类事故多发生在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机械实验室,或者是带电作业的电气实验室和一些高温实验室。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4)危险化学品人身毒害事故。
化学实验室往往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试剂,有些化学试剂是有毒有害的,有些甚至是剧毒的。实验人员在做化学实验时如不了解化学药品的性质,错误操作导致事故发生;化学药品配置、使用不当引起爆炸或者液体飞溅而伤害人体。有些化学药品易燃易爆,或具有腐蚀性,或有毒害性,或者是致癌物质,事故轻者损伤皮肤,重者烧毁皮肤,损伤眼睛和呼吸道,甚至损伤人的内脏和神经等。(5)环境污染事故。
有毒有害的化学、生物废液、废弃物如果不能有效回收和恰当处置则可能会污染环境。这类事故的主要表现是: ①废液、废弃物不能有效回收和恰当处置则可能污染大气、土壤、地下水等;②随意倾倒废液或乱扔废弃物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伤及无辜。(6)设备损坏事故。
此类事故是指在实验室内发生了设备的损坏。设备损坏主要有客观原因和人为原因两大类。客观原因主要是突然停电(线路故障、雷击等)、自然灾害等造成设备损坏,人为原因主要是由于实验人员操作不当,违反操作规程,缺少防护措施或者保护装置,造成设备的损坏。有时还伴有人员伤害。
2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通过对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分析不难发现,在实验室安全事故中,人的因素占据主要地位。安全意识淡薄是导致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的最主要因素,通常个人不安全行为和失误导致的事故占据较大比重。据台湾慈济大学的材料介绍,实验室安全事故中由于人为原因引起的事故比例占到98%。可见,人在事故发生和预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2.1安全意识淡薄,安全教育不足
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指出在实验室安全工作存在着安全意识淡薄和安全教育不足。长期以来,各高校都把教学、科研工作是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但对于学校实验室安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全工作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于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不像生产企业那样直观和突出,所以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往往被人们忽视,实验室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意识淡薄的现象普遍存在。安全教育是实验室安全的基本保障,是安全工作的基本内容。充分的安全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和安全素质,是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最重要手段。然而,许多高校对师生安全教育的重视不够,安全教育内容贫乏,形式单一,考核要求不高,没有能够让学生从安全教育中真正获得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2.2安全工作体制不健全,安全责任不明确
当前,高校的校园安全工作多数采用由不同职能处室分块管理的管理体制,导致院系的安全负责人要联系学校的多个部门,造成管理效率不高。具体到院系和实验室,安全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其他工作人员兼任,学校、院系、实验室的安全工作体制杂,院系和实验室兼任安全工作的负责人也五花八门。一般来说,安全工作只是其众多工作职责中的一个,处于从属地位,不受重视。和发达国家高校中的安全工作人员比起来,我国高校中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是少之又少,且缺少训练,职业素养普遍不高。2.3安全管理不落实,安全检查不到位
当前,高等学校校园安全工作多数采用由不同职能处室分块管理的管理体制。在这种模式之下,容易出现部分管理职责交叉重复的现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负责人和具体职责不是十分明确,加上相关工作人员非常有限,造成管理效率不高,必然导致安全管理工作不落实。实验室的安全检查也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常常起不到早期防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缺少对校园安全整体设计与统筹考虑,难以形成统一的安全保障体系。
2.4安全设施不齐全,设备电路陈旧老化
有些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室没有配备通风系统,仅用排气扇代之;有些实验室存在供电线路老化现象,用电设备却不断增加,造成用电负荷大量增加,存在火灾隐患;有些实验室未按规定配备各类必需的应急设施和用品;有些实验室未配备按规定应配备的固定式灭火系统或移动式消防器具,已配备的也缺少维护,存在过期不能使用的实验室安全隐患及解决办法
情况;有些实验室内十分拥挤,室外安全通道被挤占,一些需要分开存放的物品不能完全做到分开存放,埋下了安全隐患。
3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特点
3.1安全工作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
安全是实验室能够很好地承担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职能的前提和保障,没有安全,实验室的正常工作无法开展,或者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安全工作不到位困扰高校实验室发挥正常功能。因此做好安全工作是保证实验室发挥其功能的必然要求。安全工作在实验室工作中具有基础性的重要作用。3.2实验室类别多,安全要求各异
高校实验室类别多,不同的实验室存在着不同的事故风险,实验室发生事故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从整个高校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来看,需要做到防火、防爆、防毒、防辐射、防电、防生物污染、防机械伤人、防环境污染、防盗等等。这种情况比之生产企业要复杂很多,不同的实验室有不同的风险源,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规范和要求,这一特点导致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难度大幅度增加,对高校的安全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3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教育要求高
在高校的实验室从事实验工作的人员可以分为学生、其他研究者和实验技术人员3个群体。除了实验技术人员相对比较稳定之外,学生和其他研究者都有很大的流动性,实验室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新人,学生是其中的主体,这是高校实验室的基本特点。近年来高校的合同制研究人员也越来越多,人员流动性与日俱增。为了保证实验室的安全,必须做好进入实验室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高校实验室人员频繁流动的特点对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科学探索导致实验室的固有风险较高
科学探索是高校,特别是研究型高校实验室的固有属性。所谓探索就是要去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开展创新性研究,其中必然蕴藏着较大风险。因此在开展探索性研究的实验室中其固有风险比较高,需要引起特别的重视,保证科学研究能够顺利地进行。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4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对策
实验室安全是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工程。根据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独特特点以及当前实验室安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安全对策如下;4.1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从源头解决问题
实验室安全中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素质欠缺,与安全行为背离是导致实验室事故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进入实验室的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形成人人知安全,人人重安全的良好氛围,力争从源头上解决实验室安全问题。如开设安全课程,让学生对实验室安全有一个系统、全面的学习和了解。结合不同学科和专业,编写专门的实验室安全手册,对进入专业实验室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利用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通过网络安全考试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借鉴。4.2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制度和规范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要有制度建设作保障,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一整套严格、有效、富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并在实验室的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没有严格的管理和明确的职责,安全就没有保障。在实验室安全工作中要不断地理顺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推动高校建立统筹负责安全的机构,并在各单位设立以安全工作为首要职责的管理岗位,只有这样高校实验室的安全才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而不再是依靠其他岗位的行政人员兼职负责安全工作,致使工作无法得到有效的监督。此外,由于高校实验室类别众多的特点,要求各实验室的管理规章制度要切合每一类实验室的实际,制定有针对性的安全工作制度和规范。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的工作还相对比较滞后,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尽快予以完善。4.3开展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安全检查对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强化安全意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查找出不足、发现隐患,既可督促实验室整改,又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人员要时刻牢记“ 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要切实通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