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这两天有听到家长谈论起孩子有收到情书,或者孩子间有传递喜欢信
这两天有听到家长谈论起孩子有收到情书,或者孩子间有传递喜欢信号的事,对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来说,这无疑是心头大患。
早恋的苦果与对学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但其实回望我们青葱岁月里的时光,谁没有拥有过朦胧羞涩的甜蜜想往,谁没有过怀揣过怦怦然的悸动心跳。今天听有位家长说她把情书给老师了,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暗暗为那个执笔的孩子捏把汗。
晚上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不仅回想起自己高中的三年,今天我也是想了很久,鼓起勇气把它放在这里,也是希望对各位家长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多一些考虑。
高中三年不是我很想回忆的一段经历,我曾经不夸张地说我的高中是在黑暗里渡过的。因为高一的时候,有一天座位相邻的男同学得了肝炎,那时小并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传染病,只是从班主任对那个还想坚持上课的男生大声喝斥中知道这会传染,当时班主任也是担心会传染给其他同学,大声训斥地把那男生叫出教室,我看见那男生有些讪讪地走出教室,可能是女孩子天生的同情心,我总觉得班主任不该用那样的态度对待他,后来听说男生宿舍里把那同学的东西都扔进消毒水消毒什么的,反正心里就有一些不是滋味。然后一天晚自习,我生平第一次给一个男生给了信,这么长时间我忘记我信的内容,但其实应该涉及不到一个情爱字眼,但这封信最后被男生家长转交到班主任手里,而且那家长还写了封信给我的爸爸妈妈,于是可想而知的在家里、在学校我几乎没办法抬起头,虽然班主任并未指名道姓,可在后来长达三年的日子里,我最害怕的就是听到班主任打断我们的自习,一遍遍地说这些问题,在那种氛围里我根本无法让自己坦然,而随之而来的我的成绩也掉在了班级后面几名。那时的我不快乐,有时越想用成绩去弥补或者去想让父母宽慰,却越无法做到。
然后是这样一种慢慢回归的自信让我可以在毕业以后一直很开心地参加同学聚会,而在一次毕业快二十年的聚会上,同学们闹着要说高中时的一个秘密,当时正好抽中我,我就把这件事说了,那个男同学也在场,然后突然释然地发现大家虽然当时都隐约知道,但从未就此看轻过我。那一次聚会我喝醉了,不过后来听说在卡厅里喝的洋酒有问题,可多年的一个疙瘩终于解开,再回望那段日子,突然也能理解班主任,包括那位同学家长的用心,虽然心里依然并不认同。
情窦初开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事实,但是怎么引导和帮助孩子走出误区,不要动不动就扣上早恋的帽子,其实他们根本不知什么是“恋”,无非是有些无知地效仿,相信自己的孩子,强硬的干涉与无视的姑息都是不对的。
如果是我的宝贝收到了,我想我首先会对他说,能得到别人的欣赏与喜欢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这说明你很优秀,所以为了你更优秀,你知道你应该怎么做吗?
别把孩子过分地保护起来,有一些挫折如果能经历未尝不是件好事,有时自我良好地感觉到,我能有现在在对待孩子或者对待感情上让朋友有一些信服的原因,那是因为我曾经惨痛的失败,所以别拒绝那些令孩子摔跟头的石头,早点摔早点爬起来。
【编辑推荐】
第二篇:网瘾怎么办-孩子有网瘾,家长怎么办
孩子有网瘾,家长怎么办?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烦恼。其中,孩子太过迷恋网络是困扰中国众多家庭的一个突出问题。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孩子戒掉网瘾呢?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郭远雄
我的女儿在2003年升入初中后,就迷恋上了网络,学习成绩一降再降。
如何让孩子戒掉网瘾?我决定在沟通、交流上下功夫。我一改以往惩罚、威胁的教育方式,开始主动地与孩子交流。我和妻子坚持不打牌、不出门访友,晚上也谢绝朋友来访,抽出大块的时间陪女儿。节假日,我和妻子经常带女儿出去游玩,与她一起散步,顺便聊聊她学校里的一些事情,尽量用一种比较自然的方式把迷恋网络带来的危害告诉她。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和沟通后,孩子对网络的迷恋有所降温。有一天,我有意聊到了她上网的事情。我首先作了自我检讨:“你最近成绩下降,主要是迷恋网络。爸爸只顾工作,没有尽到做爸爸的责任,希望你能原谅爸爸。”女儿听后,立刻哭了,对我说:“爸爸,是我错了。您工作那么辛苦,我还要您操心,实在是不应该。我今后一定会好好学习,不再迷恋网络了。”
如今,女儿学习认真刻苦,成绩进步很大,还光荣地加
中国网瘾心理教育-您身边的免费教育顾问
入了共青团,担任了班干部。
控制孩子的网上游戏时间
孙建福
孩子上网学习是不会形成网瘾的,网瘾多是玩游戏产生的。
作为家长,要想帮助孩子戒掉网瘾,一定要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不给孩子留去网吧的时间。在家中上网时,家长应当合理控制孩子的网上游戏时间。若条件允许,家长可以陪孩子上网,登录与学习有关的教育或新闻网站,还可以让孩子用QQ与同学、老师进行网上交流。
家长若能帮助孩子逐渐培养起上网学习交流的兴趣,那孩子上网玩游戏的时间自然会减少,对网络的迷恋也会慢慢降温。
不要剥夺孩子上网的权利
余峰
21世纪是信息时代,网络是这个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上网如今已成为很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人们从收听广播时代过渡到收看电视时代一样。孩子们迷恋网络就像沉醉看电视动画片一样,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若是没有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学习、生活,家长就不用过于紧张。
上网对孩子而言,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学到许多在书
本上、课堂内学不到的东西,使课堂得到延伸。作为家长,不应当用强制的手段来干预孩子上网,不要剥夺孩子上网的权利,而应正面引导孩子健康上网,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拓宽孩子的知识面。
专家建议
帮助孩子培养新爱好
家庭素质教育研究员、心理专家 朱广雨
给家里电脑设密码、停网等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的“网瘾”问题,家长还是得从孩子的思想入手,让孩子认识到沉迷网络的害处,从而学会克制自己。否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家长应该注意帮助孩子培养新的爱好和习惯,让孩子多参加一些他喜欢的活动,多做一些他感兴趣的事情,用新行为和新习惯来代替上网。单纯限制孩子上网,非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而且容易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更难摆脱“网瘾”。
文章来源:中国网瘾心理研究中心(免费咨询青少年问题,就上心理100)
第三篇:让孩子与家长有话说
让孩子与家长有话说
让孩子与家长有话说,才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心声,才能更好地实施家庭教育,当然 也更能增加父子或母子之情。但是,现代的楼房、网络游戏、电视和不安全因素等等让孩子禁锢在方寸之地,闭锁自己,孤芳自赏或沉迷于虚拟空间。一些家长忙于生计,忙于工作,忙于享受玩乐,只要孩子不犯错误,不出事故,根本无暇顾及孩子,即使交流也是“考得怎么样?”“吃的饱吗”“穿得暖吗?”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很少或不再和家长说话,家长问询孩子时,有时会遭到拒绝回答。对孩子的心里家长很难理解,一开始家长粗暴管理,慢孩子大了只能放任自流。这样对孩子的成长特别是关键期的孩子成长非常不利。
如何让孩子与你有话说?根据多年的经验和理论学习。我认为让孩子与你有话说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孩子喜欢、佩服你
一个让孩子喜欢和佩服的家长,孩子往往会有许多话和你说。如何让孩子喜欢你呢?首先家长要平等地对待孩子,在涉及家庭事物或孩子的上学、就业等事情时尊重她的意见,征求他的看法,然后说出你的选择和决定的理由。这样孩子觉得她被尊重和关心,那么他在遇到生活、情感和学业等困难时会相应地征求父母意见和建议。
如何让孩子佩服你呢?首先作为父亲在孩子心目中应该像座高山,能遮挡风雨,能排除困难,有父亲在家,安全感更强。作为母亲应该像大海,包容全家成员的一切缺点,母性的光辉照耀孩子心灵,让孩子有话愿意向母亲倾诉。然后作为父母应该在工作、家庭生活方面有特别突出的地方,让孩子打心眼里佩服。比如发表文章获得奖励或得到重用等,特别是在家庭生活中,作为父亲要会修理一些简单的器具或手工做点孩子喜欢的东西,这样会让孩子会收获惊喜并由衷地佩服。像我修理家里的水管、空调,电脑等,孩子就觉得我很了不起,特别是修好水管后,孩子们一看,禁不住赞不绝口,没用修理工,老爸竟然修好了,外甥夸我厉害,女儿却说:“当然,你看没有我老爸是解决不了的事情。修水管!小CASE!对吧!老爸!”“呵呵!那是,那是!”我禁不住苦笑,其实我也是赶鸭子上架硬上啊!不过得到孩子的赞赏还是很开心。
二、带孩子走进田野,走进河流,走进大山
让孩子关注养育人类的土地、河流、山川,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还能学习自然知识。在浩瀚海边孩子会自然放大胸怀,在巍峨的山脚下孩子自然会高山仰止,在耸立的山巅上自然会有“一览众山小”“山高人为峰”的感觉,走进原野孩子更会为千姿百态的生命所吸引和感动。想和你说话交流的欲望就会更强烈。另外,家长要切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就像逛商场,家长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而孩子却看到的是长短粗细的大腿。所以,我带孩子旅游时,经常在一个景点休息时让孩子自由发现,自由玩乐。就像我们去八里沟旅游时,孩子不愿看“一线天”却愿意下沟里捞蝌蚪,尽管裤子都湿了,孩子却高兴了一下午,一路上给我们讲个不停。
三、带孩子走亲访友,回老家,串亲戚。
孩子是社会上的人,他有归属,他更应学会交际和礼仪。带孩子串门,能让孩子了解:除了家里自己可以放纵外,在外面要遵守礼仪,进别人的家要敲门,允许后方能进入,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乱动,要和小朋友相互谦让等等,回老家,要懂得尊敬长辈,守规矩,不在老人面前大声喧哗和打闹等等。要懂得和小朋友分享玩具,做游戏守规则等。经过一天的走亲访友,孩子会问到很多问题,家长趁机教育孩子人际交往的基本礼仪,孩子会很乐意学习和铭记。
四、让孩子参加劳动或走进劳动工地,走进贫困家庭,参加夏令营生存体验等。
让孩子参加劳动或看别人劳动,孩子就会更加珍惜劳动成果,走进贫困家庭孩子就会引发同情心,参加生存体验活动,孩子就会明白其实靠谁都不如靠自己。当然,有机会和条件的家长要让孩子走进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动物园等,让孩子获取更多知识,并引发对知识的向往,在学习中遇到困惑不解的地方就会自然有话与你说。
五、和孩子共读孩子喜欢的书
孩子喜欢的书家长要和孩子分享,共同分析讨论书中的人物,动物和其他的主角和配角。父子母子共写读后感等。特别是女儿订阅的快乐童话里,有一些感动人心的文章,我们一起感动哭泣,那种情感很美!
总之,让孩子有话可说,每个优秀的家长都有自己独特的方法,我谨以此文当作“砖头”以便引出更多的“玉石”来。
一个故事当作结尾: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
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其实:我们每个孩子的心,都像上了锁的大门,任你再粗的铁棒也撬不开。唯有关怀,唯有真爱,才能把自己变成一只细腻的钥匙,进入孩子的心中,让孩子有话和你说。
第四篇:优秀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优秀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方法,希望有所帮助!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组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调皮的儿子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他的爱,也增强了他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儿子的时候,他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他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他的意见,与他商量办,给了他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儿子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妈妈好佩服你啊,他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当他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他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他,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人的一生当在,遇到挫折在所难免,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铸造人的坚强意志,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他能教给孩子学会用感激的心情、积极的态度对待一切问题,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眺控、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下成功的彼岸。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建议
1、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不可代替的教育者
0-6岁是孩子品质及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生命的最初两年,是与父母建立牢固情感纽带的关键期,是儿童未来心理成长并与他人建立信任和爱的关系的基础。
所有关于生命知识的50%,是在生命的第一年学习的,生命的第二年,学习25%,这里的生命知识主要是指爱的能力和情感的发展。
2、如果想要改变孩子的行为,父母应先改变自己
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的一个过程,孩子的不良行为,往往是从环境或父母那儿直接传授下来的。树立榜样来教育是发展孩子道德行为的最可靠的办法。
3、培养儿童的灵性品质其重要性远远超过智力开发
灵是树,心智是果;灵是灯,心智是光。人的智力是灵性品质的反射。如果只注重技能的培养(如各种五花八门的早期智力开发兴趣班),而忽视儿童的精神品质的培养,只能是本末倒置,孩子长大成人后,他们的人格就会有缺陷,道德发展受到阻碍。
4、合理的管束
管束孩子是告诉他们行为的标准,即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管束要有权威:当孩子可能要犯错误,我们不得不进行管束的时候,一定要有权威性。让孩子知道你是严肃的,而且你们提的要求是将伴随惩罚或奖赏的。合利地限制孩子可以培养孩子的纪律观念,当然,对孩子的管束必须是负责任的。而且要告诉孩子你提出要求的原因。
和孩子的爸爸保持一致性:父母在管束孩子时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可以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即使对爸爸的管束有异议,也最好在以后孩子不在场时,再与他进行讨论。这样做,也可以树立起父母双方的权威性。不要惩罚得太多:不可从生理和心理上虐待孩子,要把孩子管好,上策就是对他好的表现进行奖励。
5、用积极鼓励的方法,使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观
父母需要主动地将基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教给孩子。以便于孩子在社会上成长。当然,在这方面,身教胜于言传,我们可以做孩子的好榜样。创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不可以让孩子去做我们不愿意的事,也不可以自己做一套,让孩子去做另一套。只有我们以身作则,注重孩子价值观与礼貌的培养,才能教育出品德高尚的下一代。
优秀家长教育孩子的基本原则
1、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2、接受现在的他
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诵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过分了。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发展、成长的。把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会让他认为,如果他没能按某一特定标准去学习、做事的话,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3、是否有隐藏的困难
你是否问过你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4、解释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无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因为大叫后没几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
5、赞扬要真诚
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你仅仅说了句“干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6、明智的奖赏
父母会许诺,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一辆自行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实上,这样对待孩子是一种可怕的态度。建议各位父母不要给你的孩子许以大奖赏。
第五篇:地衣社——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误区
家长教育孩子有哪些误区?
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生开发智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奠基阶段,也是最容易困惑的青春期。如何对中学生尤其是初中生优化教育,使其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历来是教师、家长乃至社会特别关注的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学校教育固然占主导地位,家庭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人生动形象的比喻:对学生的雕塑,两个主要的雕塑家是教师和家长。学生每天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庭中生活,又大多把他们的家长当做天然的权威和偶像,家庭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链条上不可分割的重要环节。
初中学生的家长年龄一般在40—45岁,大多是工人或个体营业者,文化程度中学;少数具有大学学历,从事教师、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干部、医生等职业。他们都经历过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下乡插队,抽调回城,在向往、抱憾和困惑中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如今寄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将来能成为有作为的人才。但是,对于时时掌握孩子的个性特征,有效地施加教育和引导,往往是有缺欠的。笔者作为长期从事初中教育工作的教师兼班主任,看到家长在教育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意识到目前初中学生的家长在教育观上存在着误区。
(一)“不能委屈了孩子”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唯我独尊。父母对已经是初中的学生仍视为“没有长大的孩子”,疼爱有加,尽量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宁可自己吃苦,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不让干家务,一些家长每天为学生洗衣服、整理书包、收拾文具,有的家长甚至喂着吃饭。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经常吃零食,着装追求时髦。家长不放手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缺少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立能力。溺爱、呵护的结果,造成学生心理素质先天不足,意志品质得不到良好的培养,“骄”、“娇”二气严重,适应性不强,不能承爱挫折的考验,依赖性大,解决问题能力差,劳动技能差,缺乏独立的个性。如此下去,将会使学生形成不健全的人格,不利于将来走向社会适应激烈竞争的时代环境。
(二)片面性、盲目性
初中学生自我意识(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信心等)还不成熟,没有树立起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的责任心,学习的积极性和意志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家长的教育和要求。而不少家长只是依靠学校,不是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刻苦精神,想起来催问几句,忙起来不闻不问,甚至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平时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是怎样学习的。仅把目光盯在考试分数上,如果“分”上不去,埋怨学校没抓好、教师没教好,并片面认为如果没有特殊的途径如另外补课、辅导等,学生是学不好的。因此煞费苦心地请家教、找辅导班或转班转校,不惜花费重金。有的家长花钱是为了了却心事,以免将来受埋怨。一些学生名正言顺、毫不吝惜地花着家里的钱,却是悠哉闲哉地混日子。
(三)高期望值及其反差
在目前应试教育条件下,高考起指挥棒的作用。家长焦虑与担心的是自己的学生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升学考试的激烈竞争中不能取胜。家长的焦虑与担心给学生心态增加了焦虑、不安及很大的压力,一切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下降。
据教育专家分析,90年代中学生的特点是:重视个人价值,有个人本位思想、不愿接受传统道德的约束,信息吞吐量大,情感饥渴突出,缺少同龄伙伴的友谊,民主要求强烈,金钱物欲的倾向明显,需要磨炼的机会太少等等。当代中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是跨世纪的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努力促进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注重培养学生对社会、集体及他人良好的意识和行为。因此学校与家庭应该协力做好“塑选”工作,可是目前存在着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的现象。家长或冷漠不上心,或迁就放任;有些家长教育引导方法不当,不是心平气和、从容不迫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是恨铁不成钢,简单粗暴,引发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四)功利观
中学是学生世界观从萌芽到逐步形成的时期。初中学生对理想认识肤浅模糊,没有明确的目标,并且具有可变性、可塑性特点,他们往往把将来找出路、谋求职业做为自己的理想。党和政府强调提出要教育学生树立 远大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何把个人理想和国家前途、社会主义长远利益结合起来,需要加强正确的教育引导。一些家长却疏于这方面的教育,家长对学生前途的考虑,一般是希望先升入重点高中然后考入大学。应该说多数家长希望学生考入大学受到高层次教育,是为了学得更丰富的科学知识,增长为祖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的本领,所以教育影响学生有很强的进取心,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并注重全面素 质的提高。不乏有一些家长带有明显的功利观念,寄希望学生上大学才能罢脱将来就业的困境,以谋求单位条件好、赚钱多的职业。这种功利观虽然有时也能影响学生成为学习的驱动力,但是学生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常常是情绪不稳定,容易接受社会上消极诱因的侵蚀,有的因为学习成绩一时上不去,便是自暴自弃,甚至悲观失望,酿成不良后果。
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是一种社会现象。教育观的误区有其自身原因,受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家长教育观的误区反映在教育学生过程中有很多弊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教育改革的日趋深入、科学教育思想的广泛传播,家长会逐渐走出教育观的误区。学校与家庭培养教育学生成材的大目标是一致的,有着共同的责任。做为教师应积极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以实际工作影响家庭教育。由于职业特点教师较之学生家长更熟悉各种教育知识和手段,更了解教育规律,应主动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介绍有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社会学等理论知识;与家长经常交流情况,正确评价学生,研究有效的方法途径,共同促进教育过程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