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帮助孩子学会学习这是我搜集的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希望有孩子的认真阅读,提高家长素质
帮助孩子学会学习
不论在任何时代,勤奋与刻苦对学习的进步和成功都是不可缺少的。您要告诉孩子: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学习的进步是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学习也是很快乐的,学习的进步和成功解决问题就是学习者的最大快乐;您也要告诉学生:学习的方式很多,读书是学习、思考和探究是学习、交往与合作是学习、社会实践也是学习,学习无处不在;您更要告诉孩子:学习不是死读书,虽然学习进步需要大量的记忆,但更重要的是需要动脑和动手。动脑就是善于思考,就是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动手就是善于运用,就是要善于将原理运用于实践并转化为现实;您要告诉孩子:学习要讲究方法,每一门学科都各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也要讲究策略,要扬长避短,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使学习成为孩子的主导兴趣
就大多数聪明的孩子而言,外在的教育影响是制约其学习进步的重要因素。孩子学习进步、成功与良好的教育影响有密切的关系,而厌学则与不良的教育影响则有直接的关系。“孟母三迁”的故事也同样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学生的主要生活就是学习。学习,需要排除各种干扰和诱惑,聚精会神地学习,专心致志地学习。古人研修在家,“三年目不窥园”。正如孔明所言: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今 1
天的社会物质极大丰富、生活娱乐纷繁多彩。但同时对孩子的诱惑也大大增加。小说、电视、电脑、网络、娱乐活动、交往活动等强烈地吸引着孩子,占据了他们很多时间。造成很多孩子的兴趣过于广泛,沉迷于娱乐,玩物丧志,对学习不感兴趣;
您应该对这些教育影响加以限制和控制,使孩子远离这些诱惑,将“心”收到学习上来,使学习逐步成为他们的主导兴趣。这种转变应既靠引导,也靠强制。
让孩子感受一些学习的成功
如果孩子屡遭失败则容易导致他们自我否定。实际上,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学习的成功者。因此,您要相信“成功是成功之母”,为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体验成功,形成自信和学习兴趣。不切实际的高目标则会使孩子产生挫折感,而适当的学习目标则可以使孩子产生成就感。您要帮助孩子制定循序渐进的学习目标。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生对教师的情感直接相关。孩子喜欢某个老师,这门课功课就学得好,相反如果不喜欢某个老师,则这门功课就学不好。当然,如果孩子发现教师喜欢他,一般情况下,孩子也会喜欢老师的。教师对孩子真诚地关爱、殷切的期望、恰当的肯定会有效地改变孩子的态度和学习的效果。
因此,您要努力做好孩子和教师的双向沟通。一方面要帮助孩子正确认识老师,消除孩子对老师的误解,促使他喜爱所有的任课教师;另一方面您还应经常与教师沟通,改变教师对孩子的偏见。
改变对孩子的激励方式
聪明的孩子一般自我评价较高,而且对自己的小聪明还有点沾沾自喜。孩子的这种自我认可掩盖了他对自己学习不努力、不成功事实的正确认识。过多表扬,尤其是您对这种聪明孩子过多地表扬和肯定,肯定会使孩子失去进一步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您要反其道而行之,改变对孩子的激励方式。作为家长,您要克制自己对孩子的赞誉和赏识之情,将对孩子的喜爱放在心里,而不是溢于言表。您对孩子表扬和肯定的吝啬会激发孩子对父母表扬和肯定的渴望,从而间接导致他对学习卓越的追求;另一方面,您要故意对孩子学习过低要求和人生发展的过低期望,这会使孩子产生您所希望的逆反心理,导致他更加积极地学习和进步。您要耐心等待,否则,您的焦急心情和过高的学习要求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您所不希望的负面的逆反心理。
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品质
研究表明,孩子持续、高涨的学习兴趣也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有关。比如,提前预习的习惯,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
3欲;及时复习,可以提高孩子识记水平和拥有知识的满足感;粗心大意会降低学习兴趣,而仔细、严谨的学习态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力;遇到困难,轻易放弃会减低学习兴趣,而顽强拼搏的学习精神与意志可以提升学习的动力。家长需要重视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认真预习、听课、复习,完成作业的习惯和不耻下问、独立思考、勤于思考、主动学习、乐于竞争与合作、仔细、严谨、追求卓越等学习品质。
第二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如今,国家取消了毕业分配,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毕业以后,都面临竞争就业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历低,将来就业会非常困难,许多家长真为孩子的前途着急,渴望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些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把“三位一体”(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看成是学校一家的事情,认为教孩子学习是教师的事,在孩子学习成绩等方面出现了差距以后,只是一昧地追究孩子和学校的责任。同时,许多家长不是不想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是“不会”教育,家长如果用不正确的方法抓孩子的学习,必然导致效果不好(孩子对家长的话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上不去,对学习没兴趣),甚至起反作用(两代人关系紧张,产生激烈冲突),不少家长就放弃了平时对孩子的帮助,使得孩子也放弃了平时自身的努力,导致孩子迷恋上游戏,甚至网吧。
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不能只希望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必须同时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孩子缺少了有效地家庭教育,就很难走上成功之路。
二、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共同点的“共性教育”(也叫普遍教育)。
⑴从时间来讲,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孩子进行全程教育;
⑵从形式来讲,只能以“上大课”的教学方式为主;
⑶从精力来讲,学校和老师也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深入教育。
每个孩子的学习都具有独特性,所以,家长应该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教育”,认识到学校普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同,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尽可能完美结合,帮助自己的孩子在每个阶段达到尽可能高的标准。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家长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是“放弃”,如果孩子进了普通学校,有的家长便会埋怨学校不好,埋怨老师水平不高,放弃了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与帮助;如果孩子进了重点学校,有的家长就特别容易满足,而满足之后,也容易导致放弃,觉得“我可省心了”,把教育孩子的事全推给了老师。由于家长的放弃,使得孩子也放弃了自身的努力,最终结果必然是学习成绩不好。
不少教子成功的家长用自己的经验证明:谁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谁就会获得成功;不少教子失败的家长用自己的教训证明:谁总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总是在埋怨外界条件不好,总是在用落后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谁就会教子失败。
三、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监督管理、注重平时、关注错误、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一)、让孩子学会学习: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放弃了努力,学习成绩就会出现差 距。许多孩子不是不想认真学习,而是“不会”学习。谈到学习,不只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就行了。在上小学的时候,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100分是常有的事;到了初中,同样做就开始出问题了,小学时经常100分的孩子上初中后成绩单上居然出现了80分,高中甚至出现了60分,考完后经老师指点,马上明白了未能做正确的题目是哪些基础知识的拓展、变形,但老师没讲过,在考场上就想不出来。为什么同样的投入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因为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模仿为主”逐步过渡到“自学为主”的过程,上中学后老师课堂上讲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去灵活应用和拓展,为了让孩子尽快完成从“模仿”到“自学”的过程,家长应尽早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让孩子学会学习,具体作法是:“跟着跑、自己找”。
跟着跑:紧跟学校老师的进度,基础的东西要记得住。
自己找:成绩好的学生自己要主动去巩固加深(“拔高”);成绩中等或成绩差的学生跟不上学校普遍教育的进度时,即在“吃不了”的时候要想办法及时弥补(“补齐”)。
(二)、边学边查:
一天24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有大量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学习成绩还很好?因为他们很好地运用了“查”的手段,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绝大部分是有效时间(有的同学投入时间很多,可惜无效的太多)。查:是改正不足的第一环节,不少家长和孩子忽视了检查的重要性。“只学不查”其表现常是:成绩落后了——着急;成绩排名靠前——心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只学不查,是最累的学习方式,一些孩子在学习中为什么觉得特别累?就是因为不清楚自己“差”在哪,使得在平时学习中,学了一个知识点,就等于背上一个包袱——学过的老得想着,总怕忘了,在考试之前复习的时候,也只能是按照学过的顺序,一遍一遍地把精力分配在复习己经学过的全部知识上,结果是由于复习缺乏针对性,使得己经掌握的,又重复了一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没有掌握的,由于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依然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很容易出现“复习的时候觉得全会,考试的时候觉得全不会”的现象。同时,只学不查,还会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由于不知道自己哪有不足,所以总是被一种“无名”的恐惧心理所困忧(表现为心里总是“没底”),尤其在重大考试之前表现更为强烈,因为不知道自己差在哪?也就不知道从哪里进行补救。
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对孩子的学习不要平时不管,不要只是在期中期末考试以后才管,不要只注重期中期末考试的名次,采用“秋后算帐”的错误做法,要把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从考试以后转移到日常学习中,重视学校平时的测验,在老师的“普查”之外,多利用课外资源让孩子积极主动进行“自查”,只有多查,才能知道差在哪里,才能克服不足。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表现为只看考试得分,不看丢分,更不管为什么丢分。只看得分,得分高容易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自满,得分低容易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产生自卑,两者后果都容易导致放弃努力;有的家长甚至只盯着中考高考,认为孩子刚上初一不着急,等到了初三,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家庭教师就行了,这样做,使得孩子必然放弃日常的努力——只是在考试前才
用功读书,使得在平是时偶尔出现的“小错误”没能及时克服,在考试之前累积成了不容易克服和来不及克服的“大错误”。
(三)、边查边改:
孩子在日常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暂时的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家长应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监督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只查不改,等于白查。
(四)、边改边验:
孩子的错误重复出现以后,家长不要简单地批评孩子“没记性、不用功”,应帮助孩子自己去分析重复出现错误的原因。家长在平时考试之后,只看孩子丢多少分,只关注丢分的原因,只想着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足,孩子每克服一个不足,就等于获得了一次成功,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就给自己增添一份成就感,家长此时如果再给孩子一个鼓励:“你能克服这个不足,也一定能克服其它的不足”,家长这样做就会使孩子增添自信,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查、改、验”是不断正视错误、不断分析错误原因、不断用有效的措施克服错误、不断预防新的错误的过程。只要认真做了,良好的成绩自然会到来。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如今,国家取消了毕业分配,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毕业以后,都面临竞争就业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历低,将来就业会非常困难,许多家长真为孩子的前途着急,渴望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些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把“三位一体”(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看成是学校一家的事情,认为教孩子学习是教师的事,在孩子学习成绩等方面出现了差距以后,只是一昧地追究孩子和学校的责任。同时,许多家长不是不想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是“不会”教育,家长如果用不正确的方法抓孩子的学习,必然导致效果不好(孩子对家长的话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上不去,对学习没兴趣),甚至起反作用(两代人关系紧张,产生激烈冲突),不少家长就放弃了平时对孩子的帮助,使得孩子也放弃了平时自身的努力,导致孩子迷恋上游戏,甚至网吧。
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不能只希望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必须同时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孩子缺少了有效地家庭教育,就很难走上成功之路。
二、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共同点的“共性教育”(也叫普遍教育)。
⑴从时间来讲,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孩子进行全程教育;
⑵从形式来讲,只能以“上大课”的教学方式为主;
⑶从精力来讲,学校和老师也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深入教育。
每个孩子的学习都具有独特性,所以,家长应该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教育”,认识到学校普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同,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尽可能完美结合,帮助自己的孩子在每个阶段达到尽可能高的标准。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家长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是“放弃”,如果孩子进了普通学校,有的家长便会埋怨学校不好,埋怨老师水平不高,放弃了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与帮助;如果孩子进了重点学校,有的家长就特别容易满足,而满足之后,也容易导致放弃,觉得“我可省心了”,把教育孩子的事全推给了老师。由于家长的放弃,使得孩子也放弃了自身的努力,最终结果必然是学习成绩不好。
不少教子成功的家长用自己的经验证明:谁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谁就会获得成功;不少教子失败的家长用自己的教训证明:谁总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总是在埋怨外界条件不好,总是在用落后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谁就会教子失败。
三、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监督管理、注重平时、关注错误、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一)、让孩子学会学习: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放弃了努力,学习成绩就会出现差 距。许多孩子不是不想认真学习,而是“不会”学习。谈到学习,不只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就行了。在上小学的时候,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100分是常有的事;到了初中,同样做就开始出问题了,小学时经常100分的孩子上初中后成绩单上居然出现了80分,高中甚至出现了60分,考完后经老师指点,马上明白了未能做正确的题目是哪些基础知识的拓展、变形,但老师没讲过,在考场上就想不出来。为什么同样的投入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因为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模仿为主”逐步过渡到“自学为主”的过程,上中学后老师课堂上讲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去灵活应用和拓展,为了让孩子尽快完成从“模仿”到“自学”的过程,家长应尽早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让孩子学会学习,具体作法是:“跟着跑、自己找”。
跟着跑:紧跟学校老师的进度,基础的东西要记得住。
自己找:成绩好的学生自己要主动去巩固加深(“拔高”);成绩中等或成绩差的学生跟不上学校普遍教育的进度时,即在“吃不了”的时候要想办法及时弥补(“补齐”)。
(二)、边学边查:
一天24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有大量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学习成绩还很好?因为他们很好地运用了“查”的手段,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绝大部分是有效时间(有的同学投入时间很多,可惜无效的太多)。查:是改正不足的第一环节,不少家长和孩子忽视了检查的重要性。“只学不查”其表现常是:成绩落后了——着急;成绩排名靠前——心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只学不查,是最累的学习方式,一些孩子在学习中为什么觉得特别累?就是因为不清楚自己“差”在哪,使得在平时学习中,学了一个知识点,就等于背上一个包袱——学过的老得想着,总怕忘了,在考试之前复习的时候,也只能是按照学过的顺序,一遍一遍地把精力分配在复习己经学过的全部知识上,结果是由于复习缺乏针对性,使得己经掌握的,又重复了一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没有掌握的,由于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依然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很容易出现“复习的时候觉得全会,考试的时候觉得全不会”的现象。同时,只学不查,还会造成极大的心
理负担,由于不知道自己哪有不足,所以总是被一种“无名”的恐惧心理所困忧(表现为心里总是“没底”),尤其在重大考试之前表现更为强烈,因为不知道自己差在哪?也就不知道从哪里进行补救。
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对孩子的学习不要平时不管,不要只是在期中期末考试以后才管,不要只注重期中期末考试的名次,采用“秋后算帐”的错误做法,要把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从考试以后转移到日常学习中,重视学校平时的测验,在老师的“普查”之外,多利用课外资源让孩子积极主动进行“自查”,只有多查,才能知道差在哪里,才能克服不足。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表现为只看考试得分,不看丢分,更不管为什么丢分。只看得分,得分高容易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自满,得分低容易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产生自卑,两者后果都容易导致放弃努力;有的家长甚至只盯着中考高考,认为孩子刚上初一不着急,等到了初三,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家庭教师就行了,这样做,使得孩子必然放弃日常的努力——只是在考试前才用功读书,使得在平是时偶尔出现的“小错误”没能及时克服,在考试之前累积成了不容易克服和来不及克服的“大错误”。
(三)、边查边改:
孩子在日常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暂时的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家长应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监督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只查不改,等于白查。
(四)、边改边验:
孩子的错误重复出现以后,家长不要简单地批评孩子“没记性、不用功”,应帮助孩子自己去分析重复出现错误的原因。家长在平时考试之后,只看孩子丢多少分,只关注丢分的原因,只想着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足,孩子每克服一个不足,就等于获得了一次成功,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就给自己增添一份成就感,家长此时如果再给孩子一个鼓励:“你能克服这个不足,也一定能克服其它的不足”,家长这样做就会使孩子增添自信,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查、改、验”是不断正视错误、不断分析错误原因、不断用有效的措施克服错误、不断预防新的错误的过程。只要认真做了,良好的成绩自然会到来。
第三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第一: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也许你会说,天天让他好好上学,成绩有一点不好,就立刻想办法找个家庭教师或参加个补习班补课。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固然正确,但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其它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小小年纪就不应该有什么压力,有什么烦恼,其实不然,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如果你看到你的孩子心情不好时,你不能对孩子糟糕的心情置之不理,直接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我们大家都知道,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好一件事情的。再者,要关心孩子的行为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孩子小的时候很乖,什么都听父母的,学习成绩也很棒,值得家长到处炫耀,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听话了甚至家长自己都怀疑这是自家的小孩吗!其实孩子也是有主见的,只不过在小的时候还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有主见这个事实,还不知道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去判断事情的真假好坏,而是照着父母要求自己做的好好去做。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见”这种观念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的时候,孩子就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一步一步做了,他会掺杂自己的思想去做,这时父母一定不能对孩子的这一正确行为大动干戈,也不要总拿这孩子小时候如何如何乖来说事,而是要意识到孩子长大了,不应该再用命令的口气告诉他,你必须做什么,而是作为一个引路人去引导孩子应该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融洽相处,才能更有利的促进孩子的成长。
第二:要学会如何激励孩子更好的学习。如果你没有好的方法,一天到晚只是在孩子身边念叨学习,这样会起到反作用,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要想更好的激励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就要培养孩子学习之外的思想道德修养。平时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们都只看中孩子科学文化的学习,并不怎么对孩子灌输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其实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孩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的关键。如果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要好好学习时,他如果回答说是父母要求的,那你的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而是在父母的强压下一直被动的学习,但如果你的孩子回答说:“爸爸妈妈太辛苦了,我要好好读书,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那么你的孩子对学习是主动的。虽然这两种回答都和父母有关,但前一种回答有一种无奈蕴含在答案里,言外之意,如果父母不要求,孩子就不好好学习了;后一种回答有一种美德蕴含在里面,那就是孝敬父母,正是因为孩子懂得孝敬父母才将学习变得主动,根本不用父母的督促就能好好学习。虽然小孩子的思想道德意识不是很强烈,但只要家长循循善诱,您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第三:家长对老师的话要懂得取舍。如果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的话,那么您当然不会烦恼,老师从不会说能够给他带来好名次的好学生的不是,只会把成绩差的学生大批特批一顿,有些老师甚至对家长也不客气。他认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糟糕的成绩负全部责任,强烈要求家长给孩子请个家庭老师,好好补习补习,免得拖班级的后退。与其说这种老师对孩子负责,不如说他在推卸责任。如果有老师对您说这样的话时,你不应该回家后直接把气都撒在孩子身上,而是要直接反问老师的责任在哪里,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提高,为什么孩子如此害怕老师,而不是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的成绩差,三天两头被
老师叫到学校去,被老师批评却总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如果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不要觉得丢脸,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孩子。也许您的孩子学习差并不是因为没好好学习,或许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或者对老师不适应等等。要对老师的话懂得取舍,做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第四:选择正确的方式为孩子进行实习。每年一到寒暑假,众多家长都盲目选择一个或几个教育机构为孩子实习功课,往往不去重视实习的效果。在选择辅导机构之前,要对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哪门功课不好;这门功课不好的原因在什么地方;找什么样的机构或家庭老师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直接影响到孩子用假日换琮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一个暑假可以进步很多,有些学生却一点进步也没有。以我的学生为例。一个女孩开学后读六年级。她跟我实习英语,第一次上课后才发现,她的英语水平还不如学了一年英语的三年级学生好。很多单词不会读,甚至“he”、“she”都不会读,每次问他时,她都是拼出来而不是读出来告诉我答案。这样的英语水平就应该从三年级下学期或从四年级的英语课程开始补习,而不是五年级。这好比建房子,二层没建起来,三层也没理由先建起来了。从智力方面讲,这个小女孩很聪明,语法一讲就能听懂,而且很会提问题,所以她的主要问题在于记忆,能记住单词怎么读怎么写,她的英语成绩就能很快提高。还有另外一个小女孩,恰恰相反,她基础很好,默写单词和词组几乎都不会错,但不懂得灵活运用语法,因此在教她英语的时候就要反复强调课文中所涉及的语法问题,还要以最简单的例子让她尽快掌握语法并能灵活应用。如果她最终能把语法学好,成绩也同样会有很大的提高。总之,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认真观察、正确引导、做最了解孩子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四篇:家长教育孩子学习的文章
家长教育孩子学习的文章
我最讨厌爸爸
“我最讨厌爸爸”,这是女儿昨晚给我写的小条。事情的经过时这样的:每晚都让女儿做一份练习题,或是语文,或是数学。昨晚女儿写完了语文后,可能是做的比较快,又拿出数学试卷做开了,结果做了一个题,又想起来了“爸爸,我不做了,你不是说让我做一份吗?”我想让她做完,怎么说也不做。最后我下了最后通牒“你必须得做,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甩下这句话,我就去另一个屋了,女儿的泪哗就下来了,然后就写了这个条,但最终还是写了,不管多么的不情愿。
记得很多家长这样对我说过“孩子做完作业,多一点也不学”。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孩子,都不会对学习着迷,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很差,尤其是小学阶段。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引导,恩威并施。对孩子的要求不易太严格,更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去要求孩子,那样孩子会对学习越来越厌倦。同样对孩子也不能放任自流,“孩子小,大了就好了”,这种想法危害更大,一些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等大了就晚了。所以我们要做到“中庸”,该学习的时候,要求一定要严格,包括写字的姿势,坐姿,作业质量等等;该让孩子休息的时候,就不要再唠叨,让孩子玩个开心。让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干什么,怎么干,那就成功了一大半了。教育孩子,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作为家长需要付出的是全部的心血。
第五篇:高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高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高三阶段,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但很多家长却对孩子的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到了高三,学习方面家长已经辅导不了了,能做的最多就是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帮助孩子填报好高考志愿,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那么面对孩子的学习高三的家长们是否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呢?又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事实上,即便家长们在学习内容方面帮不上太多,然而在学习方法上却大有可为。对于孩子的学习中的诸多细节,还需要家长们给予足够的关注。我们将从良好的学习态度、缜密的复习计划、准确使用复习资料以及合理运用记忆规律等四个方面和家长们一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学习。通过这些方法,将能打造出一支高考备考家庭团队。
一、沟通理解和支持
很多家长认为,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是孩子们新人生阶段的起点。为了高考,可以为孩子们付出一切,同时也让孩子们除了高考,放弃一切。高三学生正处于十七八岁风华正茂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他的兴趣爱好,忍一时无所谓,但是谈到放弃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家长要与孩子们做好沟通理解。对孩子的兴趣爱好(除了不良兴趣爱好),可以本着理解支持的态度,可以建议孩子们以高考复习为主,适当时候要注重调节。现在孩子们喜欢音乐,迷恋网络,要本着就“忍”这一年时间,只要这一年克制了,音乐爱怎么听就怎么听,网络爱怎么上就怎么上,足球、篮球怎么玩都可以。家长们在沟通理解后,要和孩子们达成共识:不是放弃,而是暂时克制。
理解孩子的同时,还应该让孩子知道付出多少,回报多少。很多孩子在高三初始阶段,都会告诉自己“不用急,还有一年时间呢”,于是得过且过地不断安慰自己中度过了高三的大半,等到猛然醒悟的时候,时间所剩无几已经让自己失去了奋力一搏的勇气。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样简单一句话,却被很多高三生读不明白。所谓付出,不仅仅是耗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更是既定时间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二、成立高考作战指挥室
有些“睿智”的家长和专家们,始终强调说:“让孩子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却是一辈子的事情,接触到的很多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也都能够让人受益终身。那些为了应对考试而不得不记忆和学习的东西,考过之后马上就会忘记,学习效果也不好。而一些真正发自心底想要学习的知识,就会记忆牢固,还能举一反三”。此话或许针对一些淡漠自己前途的朋友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对高三学生来说,分数始终要放在第一位的。家长们可以把高考当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学习上,以配合为主,帮助孩子们统筹复习大局,虽不能直接教导孩子,但在一定环节上是可以极大的帮助孩子学习的。
1、帮助孩子制定缜密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和学习总结是每个高三的孩子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然而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
制定复习计划,很多同学却知之甚少。因此家长们要及时地跟孩子沟通交流,观察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引导孩子合理地安排学习。对于复习计划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和孩子沟通,弄清现阶段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不要提目标,不要提要求,只要告诉孩子,对自己心里有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不先知道自己的根底,家长和学生都不容易制定复习计划的。
第二、让孩子独立做复习规划,家长可以适当了解。若孩子有抵触情绪,则可以不问,只需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家长唯一的工作是定期提醒孩子完成了规划没有,以周为单位,在挂历上做标记提醒孩子即可。学生的复习计划每周完成与否,应自觉填上“完成”或“未完成”。超前完成规划的可以给自己加任务。若未完成的,则要找到原因,是偷懒了?是学习能力不足了?如果是因为学习能力不足,则可以适当放缓,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自身能力来做,切忌“不自量力”、“好高骛远”。
第三、高三家长可以在征得孩子的同意的情况下,将孩子的房间布置成“作战指挥室”。将挂历纸方面标上学科,贴在学生房间中。让学生在上面填上学科主要知识点、公式、定理等,便于学生在家复习时,不用翻查课本即能从自己制作的“参考挂历”上的知识点做题。通过学生自己提炼课本知识点或考点,学生将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各种考点的应用也更加自如。通常一个学科的“参考挂历”只需1~2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这将成为今后学生备考的作战地图。
三、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复习资料
到了高三,很多考生都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购买参考书上,似乎只有将那一本本宝典、题集全部做完,高考才会有更大的胜算。不经意间却忽略了最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那么什么才是最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家长们又该如何指导考生正确使用这些复习资料呢?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一:《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其貌不扬,往往会被很多考生忽视,却是很多优秀学生的高考必备“杀手锏”。《考试说明》是由高考各学科命题组的专家编制的。每年的高考命题都会以《考试说明》为基准。《考试说明》明确地告诉考生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并特别指出难题、中档题和容易题的比例在2:6:2到2:5:3之间。即高考试卷中容易题和中档题占到了80%,意味着复习时我们应放眼中低档试题,不要死扣高难题。同时,家长也必须翻越《考试说明》,不懂就问,让学生制作的“参考挂历”的考点与《考试说明》的考点内容逐渐对应起来,这能极大的帮助学生对高考考查范围落实到位,也能大幅提升考试效率。
家长要提醒考生:将《考试说明》上出现的每个知识点在都在课本上落实到位,同时对《考试说明》上的参考样题也不能轻易放过。认真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意图、考查要点以及参考答案。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二:课本教材。很多考生自进入高三备考阶段就把课本丢到九霄云外了。有不少考生会认为课本上的内容较浅,高考不太可能从课本上出原题,所以其参考价值不大。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如果说《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那么课本就是高考命题的依托。因此复习时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参考挂历”是来源于课本知识点的,在学校,课本复习完后,在家中,要合起课本,以学生制作的“参考挂历”为主,重新联系课本。
家长要叮嘱考生:首先要认真研究目录,通过目录把各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其次要研读课本上的每一个章节,具体章节上的内容要一字不落;再次要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最后要重新回归目录,形成知识体系整体感。在研读课本时还要进行简单批注,增加新鲜感,避免跳跃式阅读。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三:高考真题。在众多复习试卷中,历年高考真题以其出题范围准确统一、难易题目分配合理、参考答案标准规范,成为了最值得研究的试卷。
家长要引导考生:高考真题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训练。一种是规定做题时间,模拟高考场景来进行训练,以提高考生的解题速度和应试状态。另一种就是将历年高考真题分类集中起来,对某一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以达到该种题型的有效突破。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四:学生笔记。家长要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每天每科一题即可(当天复习的科目,并不全要6个学科)。这些题家长可以做硬性规定,必须有题、有讲解。这些题可以讲述给其他学生或家长听,要学生做到,能够以老师的口吻将题讲述明白,要做到听题的人能够懂得这道题的来龙去脉。
其他参考书的选择:咨询孩子的问题后,切合孩子的问题去选择辅导教材。切忌盲目,让考生自行去选择。当然,如果有比较好的方法、技巧之类的辅导教材,家长可以自己先看,与孩子沟通后再决定购买与否。一般而言,学校内的试题已经完全够用,不必再购买大量题库,除非孩子喜欢做题到极致。
四、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记忆规律
记忆最大的敌人是遗忘。明明复习过的知识,没过多长时间就记不清楚,等到再次考核同样内容的时候却依然不知所措。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经过不断的重复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以下几点记忆方法有助考生的考前记忆。
家长课堂:5大策略帮助考生高考前高效记忆
策略
一、图形强化、联想记忆。制作“参考挂历”的目的在于自己手动制作,学生自行提炼,通过这些内容形成联想记忆,并依赖自己提炼的考点做题,想忘记都难。
策略
二、复述记忆。前面说的每天每科一道题,在书写上将所有内容写全,学生能够做到将这道题完整的说出,可以给其他学生或家长讲题的地步,必然印象深刻,还能举一反三。
策略
三、规律记忆。比如英语单词等记忆量大,但是我们能够找到他们的规律,就能大幅缩小记忆量。如很多词的词根相同,只是前缀加上in、on、en、dis等,后缀加上 ly、lly、tion等,学生可以花费数天整理。若学生没时间整理,学生只需将前缀后缀列出,让家长帮忙整理,而后学生只需记忆词根即可。
策略
五、联想、理解法记忆。有一些知识缺乏内在联系,材料本身就是无意义的,这种材料不易识记,遗忘速度更快。建议考生们通过联想法、内在联系法将那些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其意义,或者找到这些材料内在的一些联系,把它们串起来作为记忆。理科的一些内容可以通过理解的方式去记忆,即抓住问题的本源去理解。如课本上公式、定理,我们弄清楚它的研究起点是什么,这个公式定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设置的。
通过这些家长与学生共同配合的工作,以学生为主导,家长做辅助,将能把整个家庭打造成高考攻城掠地的精锐团队。
要想让孩子在高三复习时有信心、有效率,家长一定不要过多干涉,只需配合即可。当然学生有不良习惯,必须及早矫正。一定要相信孩子,切忌攀比,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始终记住,孩子已经大了,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没有沟通之前,一定别想当然,也别硬性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
本文由至善教育资源整理小组整理,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