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四大学习难题
如何帮助孩子解决四大学习难题 培养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学习的过程。多观察孩子,多了解孩子是帮助孩子的前提;多花时间多花心思才能真正找到培养孩子的好方法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和孩子共同进步才是最好的结果。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一、关注学习效率而不是学习时间。
一个十岁的女孩很粗心,作业做错、漏做、计算符号看错,甚至剩下半题忘了做,弄得老师也跟着神经紧张。怎么提醒她细心都没用。据观察,她粗心的原因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没把心思放在功课上。比如在家里她妈妈规定她做1小时作业,她会不停地瞄时钟。要是动画片快开始了,就更心不在焉。你要是嘱咐她“再做20分钟去玩”,她竟泡时间,20分钟写了一行字,还错了两个。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把督促她学习的条件改为“再做5道题并做对才能玩”,结果她5道题做得有质有量,只用了23分钟。在老师的帮助下,家长也找到了纠正女儿作业粗心的诀窍:不在强行要求学习时间而是关注功课效率,即把“再做25分钟”,改为“再做6题并做对”。这样,孩子的劲儿就来了,从“必须忍耐25分钟”的消极状态,转变为“快把练习做完”的积极状态。这种积极状态能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不知不觉中克服了粗心的毛病。
二、要教给孩子克服粗心的方法,而不是一味强调端正态度。
一个十一岁的男孩很粗心,作业错误不断,糟糕的是考试也不例外。至少有20%的题目因粗心而错。老师观察发现孩子做题直线向前,义无反顾,根本没想到还需要检查。他把检查工作全部留给家长和老师了,别人给他查出错误,他愿意改,可他自己从不主动发现错误。于是,老师向他提出要求:1.放慢作业速度;
2.自己必须检查;3.检查方法是做一道检查一道,确信没错再做下一道。很快,孩子粗心现象明显减少。对于孩子的粗心,教给孩子方法比端正态度更重要。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粗心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批评,要求孩子下次一定要认真要细心,但是孩子不知道该如何认真如何细心。
三、孩子粗心,要防备做功课疲劳。
心理学认为,疲劳是由于长时间持续活动,导致学习能力减弱、效率降低、错误率增加的心理状态。疲劳不能恢复,粗心问题就难以纠正。若适当休息,疲劳得以解除,学习“引擎”再度起动恢复效率,粗心问题便能解决。许多父母担心孩子好不容易定下心学习,休息了心不容易收回来。于是,送些点心,让孩子缓解一下就算休息了。殊不知,保持与做功课一样的状态休息,心理的紧张是无法消除的。建议家长,孩子即便休息5分钟,也要离开书桌,最好忘掉功课。这
葛老师
样,心理紧张才能得以缓和。采用此法,不仅可以解决孩子粗心问题,对孩子的视力也有好处。
四、不要太在乎孩子的粗心问题,改了就好
对于低年级孩子,知识结构尚未形成,思维定势也不明显,作业出错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很大。父母看到很容易的题目都做错了,就简单归结为粗心、不用功,甚至小题大做批评一通。其实,我们也不必不太在乎孩子粗心,做错了让他再做一次就行了。作业做错了,就事论事、有错改错,是孩子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和最强烈的学习动机。心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都表明,及时纠正错误效果最好。粗心是低年级孩子的通病,父母不必太计较,只要教给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错误的方法,就是根本。因为,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也是探索成功的过程,随着他们身心发展,粗心问题是能克服的。
父母过多批评指责孩子作业粗心,特别是低年级儿童,不仅不能解决粗心问题,还严重地强化了孩子内疚、惊慌、恐惧,进而形成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因为他们需要依赖父母的“眼睛”看自己。
五、从杜绝粗心的根源着手解决问题
一个小女孩数学考了59分,大哭一场,分析原因,一半分数因粗心而丢。粗心让成绩大打折扣,确实可惜。老师帮家长一起分析,其一,粗心和知识掌握不扎实有关,2+3等于几,你随口答来一定不会错,但一年级孩子就可能错,因为他还没形成自动反应。所以,基础知识的掌握,到了能自动反应的程度,粗心会大大减少。其二,粗心和习惯有关,比如平时作业马虎,粗心惯了,考试时便不由自主地犯老毛病。所以,平时杜绝粗心,考试才能不丢分。其三,粗心与性格有关,孩子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可爱的一面,但不拘小节办事粗心,反映在学习上,容易增加失误。对此,建议家长刻意安排她做一些需要耐心的事(例如枯燥简单的劳作等);督促她提高平时作业质量。此外,还教孩子预防粗心的技巧,如写张提醒条放桌上;复查时用反向代入法检验;编一本错题集,了解自己易出错的地方,以便提防,重点检查。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厌学情绪
一、要改变孩子厌学的情绪,首先要弄清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学习。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父母的期望值过高,为了孩子,家长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双休日可以不休息,为孩子辅导,陪孩子练琴、学画,孩子的心理、身体上的压力大大增加。
(2)父母陪读,造成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难以领悟学习的过程,难以独立地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他们体验不到独立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快乐。
(3)家长对孩子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将学习知识的目的定在明天而不是今天。常对孩子说:“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得去修地球,去扫大街。”功利性过于强烈。这样,孩子体验不到获取知识本身的快乐,而只注重别人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孩子对知识本身不感兴趣,自然将学习看作是苦差事。
(4)孩子不会学习。不会学习的孩子学得苦,学得累,学得烦。这些孩子往往学习时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学习;不能选择有关重要的内容而抛开不重要的内容;无法将学到的知识正确、合理地表达出来。由于孩子不会学习,面对日益繁重的课业内容,自然产生厌学情绪。
还有几种原因就是:
(1)不喜欢呆板课程和枯燥讲课方式,找不到学习的兴趣。
(2)在开始学的时候没入门,对于学习这门课觉得无从下手,摸不着头脑。
(3)因为不自信,“反正别人说我笨,学什么我都有学不好”,于是对于学习有一种自然的反抗,学起来有一搭没一搭的。
(4)学习习惯的问题,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马虎、下课不完成作业等。
(5)也有的孩子在中间环节没跟上,或者是老师的批评,或者是周围同学的影响等。
二、面对孩子的厌学,在弄清主要原因之后,家长们该如何让孩子快乐学习呢?
家长要学会细心的观察和了解孩子,善于发现孩子在生活中对哪些方面感兴趣,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比如鼓励他参加兴趣小组,参加一些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参加比赛或是星期天带他去博物馆看一些展览等等,每个孩子都不希望比别人差,相信他“哼哼唧唧,去是去啦,心思没在”是因为他没有动力,不想也不知道从哪入手,找不到学习的入口。
(1)要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孩子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他是按照别人的评价去认识自己的。如果别人说他笨,他就会认为自己笨。一个总是失败的孩子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也就不去努力了。对于一个从未完成过作业的孩子,家长最好让他先做几道容易的习题,让他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再调整作业的难度。如果孩子的学习不好,不要将失败的原因归为孩子不聪明,家长可以从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寻找原因,千万不要说他笨,让他自暴自弃。
(2)鼓励孩子自我激励。如果孩子能够经常自我激励、自我鞭策,他便有可能避免学业上的失败。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自我激励的目标。其次要让孩子学会自我暗示,经常 对自己说一句激励的话,如“我一定能成功”。再次是让孩子在行动中摆脱消极情绪。如果孩子因为怕学习失败而产生恐惧,重要的是告诉孩子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消除这种情绪。
(3)指导孩子学习方法。在辅导孩子时,不要代替孩子学习,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和遇事退缩的习惯。要教给孩子获得知识的方法,如教孩子如何去查工具书,如何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料等。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会选择重要的内容,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在每周给孩子两篇长文章,让他把长文章缩写成短文章,缩写的过程既体现了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又能体现孩子的创造性。
总之,要让孩子从苦学、厌学变为喜学、乐学,需要家长循循善诱,耐心指点。
如何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
一、注意力不集中,主要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专注做事的习惯,孩子的特点是:
(1)当孩子面对他不感兴趣、不明白或者认为太容易的事情时,往往表现为自我监控能力弱,易走神;
(2)注意指向分散,意识紧张度不足,易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
(3)思维容易分散,注意稳定性低,做事做不下去,三心二意;
(4)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如看电视、做手工、玩电脑游戏、观察小动物
等)往往能够做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二、如果发现孩子具备以上几种特点,这就说明您的孩子没有养成专注做事的好习惯。这很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不良或父母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习惯造成的。比如明明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她的书桌上总是堆着几件小玩具和果汁、点心之类的东西。明明的母亲也习惯于在看着孩子写作业的同时,打电话和同事聊天。明明的学习环境中有太多的容易分散她注意力的事物,使她无法集中精力做事。当母亲发现孩子作事磨蹭、拖拉时,只是不停地唠叨、催促和训斥,使孩子更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像萌萌这样的孩子,当做一件特别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们的注意力是十分集中的,所以,要培养孩子专注做事的习惯,首先要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入手。具体做法是:
(1)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让他学会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孩子在不同时期,其注意力一次笥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按照学龄阶段划分,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分钟以上。对于刚入学的低年级孩子,老师会在课上到一半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唱唱歌、做做操,使他们的大脑疲劳度得到缓解,以便在下而后时间里集中精力学习。到了中年级,孩子坚持的时间虽然稍长一些,但是有经验的老师会在讲课讲到重点时,语速由快到慢一点,语调由低到高一些,或者把板书的重点用彩色粉笔圈一下,让声音的变化刺激孩子的耳朵,颜色刺激孩子的眼睛,吸引他的注意力。如果老师发现有的孩子走神了,会用眼神沟通一下,或者提醒一下孩子:“某某同学做好准备,要回答我的问题了!”既把他的思维拉回来,又不损害他的自尊。(父母在家也可以借鉴。包括:
1、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
2、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2)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父母可在孩子做完他们的“工作”之后,给予孩子鼓励:“你能这么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呀!”并及时和孩子分离他的感受,让孩子有意识地把做这件事时的注意力和心理过程迁移到其他事情中。
(3)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父母的唠叨和训斥只会让孩子对相应的事情产生厌烦,从而注意力更不可能集中。不妨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4)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10-20分钟)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孩子的注意力能逐步南昌市,理解能力也会增强。
(5)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能够保持良好的注意习惯,不但要先辈训练,周围的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
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6)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状况
老师发现一向学习习惯不错的朋朋,忽然变得上课经常走审,一个人发愣,学习成绩也明显下滑。通过谈心和家访,老师了解到近来朋朋的父母经常吵架,他非常害怕,担心爸爸妈妈会从此分开,于量无论上学还是吃饭,总是在想这个问题,以至无心学习。有些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忽然出现注意力下降、爱发愣、内向、脾气暴燥、爱哭等情况,这时,父母和老师要及时了解孩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生活中遭遇突发事件,会给孩子带来过度兴奋、激动、恐惧、愤怒、伤心、忧虑等情绪体验,使他们在短期内变得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力下降。父母和老师要及时给予关心、理解和正确引导,使孩子尽快恢复正常心态,注意力水平也就相应恢复正常。
(2)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如看恐怖片、临近考试等)或者孩子饮食习惯不良,都可使其睡眠不足或质量不高,提供身体营养的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生理性的精神不振、内分泌失调。这些也都是造成孩子注意力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必要时父母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协助发现问题,尽快恢复孩子正常的睡眠、饮食。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便可相应得到解决。
另外,加强孩子的体育锻炼,让孩子多跑步、拍球、跳绳,常进行有氧运动,加强血液循环功能,也是防止孩子精神疲倦、锻炼协调能力,提高注意力的好方法。如何让帮助孩子培养学习习惯
一、学习习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背景下自动地去进行某项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到了一定的时候,孩子会自动地去学习。
学习习惯的主要内容:
基本的学习习惯是:上课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认真预习,及时复习。
(1)课堂学习习惯:预习—专心听讲—记好笔记—大胆发言—善于提问。(勤学好问)
(2)作业习惯:书写整齐—勤于思考—独立完成作业—整理错题。
(3)考试习惯:平时学好—认真复习—放松心态考试。只有在放松的良好状态下,孩子才能在考场充分发挥,正确指导孩子战胜考场却场的习惯。
(4)阅读习惯: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的金钥匙。有人说孩子如果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就等于在孩子的心灵中装上了一台成长的发动机。要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孩子读书快乐第一,在快乐的基础上对孩子正确引导。
二、在家庭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家长要以身作则,不在家聚众打牌,不在孩子做功课的时候看电视,总之,在家尽量不做分散孩子注意力、影响孩子学习的事。
(2)孩子放学以后,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学习时间规定,一般不随意更改。
(3)孩子每周的学习与娱乐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诸如星期一至星期四,不看或少看电视,最好能做到不看,把全身心都投入到学习与休息中去,星期五、六、日每天可看1-2小时电视,同时星期
六、日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孩子做他特别感兴趣的事,如打篮球、乒乓球、玩电脑,但玩电脑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以松弛一周的紧张学习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以防止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4)规定孩子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时,不得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
(5)杜绝孩子边做作业边吃东西的坏习惯。
(6)父母尽量抽空陪同、协助、监督孩子完成学习任务,不能听之任之。
(7)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安静良好的学习环境,包括单独的房间,固定的写字台、专用护眼台灯等。让孩子一踏入这个环境,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氛围中去。
第二篇:高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高三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
高三阶段,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孩子们的学习成绩。但很多家长却对孩子的学习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少家长表示,孩子到了高三,学习方面家长已经辅导不了了,能做的最多就是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帮助孩子填报好高考志愿,除此之外别无其他。
那么面对孩子的学习高三的家长们是否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呢?又究竟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孩子学习成绩的高低?事实上,即便家长们在学习内容方面帮不上太多,然而在学习方法上却大有可为。对于孩子的学习中的诸多细节,还需要家长们给予足够的关注。我们将从良好的学习态度、缜密的复习计划、准确使用复习资料以及合理运用记忆规律等四个方面和家长们一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学习。通过这些方法,将能打造出一支高考备考家庭团队。
一、沟通理解和支持
很多家长认为,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是孩子们新人生阶段的起点。为了高考,可以为孩子们付出一切,同时也让孩子们除了高考,放弃一切。高三学生正处于十七八岁风华正茂的时候,每个人都有他的兴趣爱好,忍一时无所谓,但是谈到放弃是不可能的事。因此家长要与孩子们做好沟通理解。对孩子的兴趣爱好(除了不良兴趣爱好),可以本着理解支持的态度,可以建议孩子们以高考复习为主,适当时候要注重调节。现在孩子们喜欢音乐,迷恋网络,要本着就“忍”这一年时间,只要这一年克制了,音乐爱怎么听就怎么听,网络爱怎么上就怎么上,足球、篮球怎么玩都可以。家长们在沟通理解后,要和孩子们达成共识:不是放弃,而是暂时克制。
理解孩子的同时,还应该让孩子知道付出多少,回报多少。很多孩子在高三初始阶段,都会告诉自己“不用急,还有一年时间呢”,于是得过且过地不断安慰自己中度过了高三的大半,等到猛然醒悟的时候,时间所剩无几已经让自己失去了奋力一搏的勇气。付出什么,就会收获什么。这样简单一句话,却被很多高三生读不明白。所谓付出,不仅仅是耗费在学习上的时间,更是既定时间的学习效率最大化的问题。
二、成立高考作战指挥室
有些“睿智”的家长和专家们,始终强调说:“让孩子不要为了考试而学习,学习却是一辈子的事情,接触到的很多知识点以及学习方法也都能够让人受益终身。那些为了应对考试而不得不记忆和学习的东西,考过之后马上就会忘记,学习效果也不好。而一些真正发自心底想要学习的知识,就会记忆牢固,还能举一反三”。此话或许针对一些淡漠自己前途的朋友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对高三学生来说,分数始终要放在第一位的。家长们可以把高考当做孩子人生的第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在学习上,以配合为主,帮助孩子们统筹复习大局,虽不能直接教导孩子,但在一定环节上是可以极大的帮助孩子学习的。
1、帮助孩子制定缜密的复习计划
复习计划和学习总结是每个高三的孩子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然而对于如何科学合理地
制定复习计划,很多同学却知之甚少。因此家长们要及时地跟孩子沟通交流,观察孩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引导孩子合理地安排学习。对于复习计划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和孩子沟通,弄清现阶段孩子的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不要提目标,不要提要求,只要告诉孩子,对自己心里有底。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若不先知道自己的根底,家长和学生都不容易制定复习计划的。
第二、让孩子独立做复习规划,家长可以适当了解。若孩子有抵触情绪,则可以不问,只需相信孩子能够独立完成。家长唯一的工作是定期提醒孩子完成了规划没有,以周为单位,在挂历上做标记提醒孩子即可。学生的复习计划每周完成与否,应自觉填上“完成”或“未完成”。超前完成规划的可以给自己加任务。若未完成的,则要找到原因,是偷懒了?是学习能力不足了?如果是因为学习能力不足,则可以适当放缓,一定要按照自己的自身能力来做,切忌“不自量力”、“好高骛远”。
第三、高三家长可以在征得孩子的同意的情况下,将孩子的房间布置成“作战指挥室”。将挂历纸方面标上学科,贴在学生房间中。让学生在上面填上学科主要知识点、公式、定理等,便于学生在家复习时,不用翻查课本即能从自己制作的“参考挂历”上的知识点做题。通过学生自己提炼课本知识点或考点,学生将形成更深刻的记忆,各种考点的应用也更加自如。通常一个学科的“参考挂历”只需1~2个小时左右即可完成。这将成为今后学生备考的作战地图。
三、指导孩子正确使用复习资料
到了高三,很多考生都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购买参考书上,似乎只有将那一本本宝典、题集全部做完,高考才会有更大的胜算。不经意间却忽略了最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那么什么才是最宝贵的高考复习资料?家长们又该如何指导考生正确使用这些复习资料呢?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一:《考试说明》。《考试说明》其貌不扬,往往会被很多考生忽视,却是很多优秀学生的高考必备“杀手锏”。《考试说明》是由高考各学科命题组的专家编制的。每年的高考命题都会以《考试说明》为基准。《考试说明》明确地告诉考生考什么、怎么考、考多难。并特别指出难题、中档题和容易题的比例在2:6:2到2:5:3之间。即高考试卷中容易题和中档题占到了80%,意味着复习时我们应放眼中低档试题,不要死扣高难题。同时,家长也必须翻越《考试说明》,不懂就问,让学生制作的“参考挂历”的考点与《考试说明》的考点内容逐渐对应起来,这能极大的帮助学生对高考考查范围落实到位,也能大幅提升考试效率。
家长要提醒考生:将《考试说明》上出现的每个知识点在都在课本上落实到位,同时对《考试说明》上的参考样题也不能轻易放过。认真揣摩命题人的出题意图、考查要点以及参考答案。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二:课本教材。很多考生自进入高三备考阶段就把课本丢到九霄云外了。有不少考生会认为课本上的内容较浅,高考不太可能从课本上出原题,所以其参考价值不大。这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误区。如果说《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那么课本就是高考命题的依托。因此复习时一个都不能少。因为“参考挂历”是来源于课本知识点的,在学校,课本复习完后,在家中,要合起课本,以学生制作的“参考挂历”为主,重新联系课本。
家长要叮嘱考生:首先要认真研究目录,通过目录把各个章节的知识脉络理清;其次要研读课本上的每一个章节,具体章节上的内容要一字不落;再次要不断浏览书上做好标记的知识点,加深印象;最后要重新回归目录,形成知识体系整体感。在研读课本时还要进行简单批注,增加新鲜感,避免跳跃式阅读。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三:高考真题。在众多复习试卷中,历年高考真题以其出题范围准确统一、难易题目分配合理、参考答案标准规范,成为了最值得研究的试卷。
家长要引导考生:高考真题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进行训练。一种是规定做题时间,模拟高考场景来进行训练,以提高考生的解题速度和应试状态。另一种就是将历年高考真题分类集中起来,对某一试题类型进行专项训练,以达到该种题型的有效突破。
最宝贵的复习资料四:学生笔记。家长要指导学生做好笔记。每天每科一题即可(当天复习的科目,并不全要6个学科)。这些题家长可以做硬性规定,必须有题、有讲解。这些题可以讲述给其他学生或家长听,要学生做到,能够以老师的口吻将题讲述明白,要做到听题的人能够懂得这道题的来龙去脉。
其他参考书的选择:咨询孩子的问题后,切合孩子的问题去选择辅导教材。切忌盲目,让考生自行去选择。当然,如果有比较好的方法、技巧之类的辅导教材,家长可以自己先看,与孩子沟通后再决定购买与否。一般而言,学校内的试题已经完全够用,不必再购买大量题库,除非孩子喜欢做题到极致。
四、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记忆规律
记忆最大的敌人是遗忘。明明复习过的知识,没过多长时间就记不清楚,等到再次考核同样内容的时候却依然不知所措。对于高三考生来说,这的确不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而我们能够做的就是经过不断的重复将短时记忆变为长时记忆。以下几点记忆方法有助考生的考前记忆。
家长课堂:5大策略帮助考生高考前高效记忆
策略
一、图形强化、联想记忆。制作“参考挂历”的目的在于自己手动制作,学生自行提炼,通过这些内容形成联想记忆,并依赖自己提炼的考点做题,想忘记都难。
策略
二、复述记忆。前面说的每天每科一道题,在书写上将所有内容写全,学生能够做到将这道题完整的说出,可以给其他学生或家长讲题的地步,必然印象深刻,还能举一反三。
策略
三、规律记忆。比如英语单词等记忆量大,但是我们能够找到他们的规律,就能大幅缩小记忆量。如很多词的词根相同,只是前缀加上in、on、en、dis等,后缀加上 ly、lly、tion等,学生可以花费数天整理。若学生没时间整理,学生只需将前缀后缀列出,让家长帮忙整理,而后学生只需记忆词根即可。
策略
五、联想、理解法记忆。有一些知识缺乏内在联系,材料本身就是无意义的,这种材料不易识记,遗忘速度更快。建议考生们通过联想法、内在联系法将那些无意义的材料人为地赋予其意义,或者找到这些材料内在的一些联系,把它们串起来作为记忆。理科的一些内容可以通过理解的方式去记忆,即抓住问题的本源去理解。如课本上公式、定理,我们弄清楚它的研究起点是什么,这个公式定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设置的。
通过这些家长与学生共同配合的工作,以学生为主导,家长做辅助,将能把整个家庭打造成高考攻城掠地的精锐团队。
要想让孩子在高三复习时有信心、有效率,家长一定不要过多干涉,只需配合即可。当然学生有不良习惯,必须及早矫正。一定要相信孩子,切忌攀比,给孩子自主的空间。始终记住,孩子已经大了,有他们自己的想法,没有沟通之前,一定别想当然,也别硬性的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身上。
本文由至善教育资源整理小组整理,转载请注明。
第三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英语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学习英语
该怎样帮助儿童学习英语。以下就是我们为大家整理的少儿英语学习方法。
1、多听
3-6岁学龄前儿童英语学习多偏向于“声音”的刺激,因此,小耳朵变成了接受新讯息地小雷达,“听”成为宝宝快速吸收语言的开端。如何让宝宝时是处在一个听英语的环境中呢?除了随时播放外语教材的CD以外,外语儿歌CD,为孩子播放轻松快乐的英语歌谣,会是一个很好的入门方式。轻松快乐的旋律加上浅显易懂的歌词,很快地,宝宝便能朗朗上口,轻松学会歌词中的单词和简单用语,并牢牢记住,学习的速度将是显而易见的。
2、多看
除了听觉刺激的潜移默化之外,还能利用视觉上的刺激,来帮助孩子强化学习印象。选择宝宝喜欢的英语卡通动画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活泼的动画、可爱的角色以及剧情的吸引,让孩子很自然地进入虚拟的情境中,熟悉英语说法,学会用句型,增强听、说能力。建议家长一定要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进行。家长也可在卡片上写上对应的英文名称,并张贴在家中用品上,如在门上贴上写有“door”的卡片、在电脑上贴上写有“computer”的卡片,时时提醒宝宝各种用品的念法。
3、多玩
“玩”是儿童注意力最集中、学习力最强的时候。通过游戏的方式,免去压力,让孩子快快乐乐地学习。因此家长要选择有启发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的图书。年龄较小的幼儿可使用卡片帮助儿童英语学习简单的单词。年龄稍大时,可利用多媒体互动的方式,通过动画、图像、声音、文字的组合,来引发儿童英语学习的兴趣。
4、多说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接送孩子上下学的时候在车上播放英文童谣。吃饭时时常问孩子:“Whatis this?”让孩子知道肉是“meat”,鱼是“fish”。也可以用简单的英语同孩子交谈。
5、小眼瞧一瞧光靠输入语言是不够的,还要有效地运用有意义、有清楚图画的卡片,从语音、单词到语句。让孩子完整地了解外语的运用模式。另外,故事书、动画影片对孩子来说也是很有趣的学习,不需特别翻译,借着生动的图片,就能让孩子进入一个有趣的外语世界。
6、听音乐学英语
通过充满轻松旋律的童谣,可以纠正孩子的语调、增加孩子的词汇量,快乐地融入外语的学习中。而音乐的韵律性不但能让孩子感到开心、愉快,也能加深他的记忆力。
7、亲自动动手
最好的语言学习方式,就是亲身去体验。
8、建立完整概念
每个单词与句型不能之出现一次,通过不同的方式,音乐、动画、亲手制作卡片等方式,加深宝宝的印象和理解力。
第四篇:家长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
家长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逆反心理
上海市格致初级中学
吴晓芬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的细胞,但是,家庭的变化往往落后于社会,面对社会上的新生事物,青少年接受得最快,家庭中的反叛行为也非常多见。学生的逆反心理多见与这三种家庭状态中:第一种,在有些家长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使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自私自利,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想法,以至于一旦到了学校就容易于别人发生矛盾和冲突,而且,不能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
张宇,一位十六岁的中学生,父亲办厂,资产几百万,父亲为他盖了一栋楼,名下有十几万的财产继承权。而父亲对他的要求仅仅是:成绩不好不要紧,只要拿到高中毕业证书,别惹事就行了。由于张宇没有任何压力,任何事情都不用操心,加上父母不良的生活习惯的影响,小小年纪,除了学习不行,样样在行,后来因为打架斗殴被劳教两年。
现在,许多父母虽然可能不是老板,但是家庭条件相对来说比较优越,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家长总是把家里一切最好的东西都给子女,在物质上过于关心,在精神上疏于教育和督促,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变得自私自利,凡事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以至于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这样的孩子一旦进入学校群体中,就不再是众人注目的焦点,他必须靠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取知识,必须有宽广的胸襟才能获得他人的友谊。而且,初中阶段的学生自制力比较差,经常会犯错误,这时候,老师或家长为了帮助他批评或找他谈话时,在家庭中过分被保护或溺爱的孩子就会忍受不了,排斥老师,排斥学校,当家长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也会排斥家长。另外,过分溺爱的孩子意志力薄弱,做事被动,自理能力差,做作业困难、动作慢,容易出现多动症、学习障碍,导致无心学习,误入歧途,甚至因为在学校没有成就感,而出现自杀或自残行为。所以,过分溺爱的孩子会产生逆反心理。
但是,有些家长把孩子限制得太紧,这也不准,那也不行,只管不教,缺乏双方互动的理解、交流,也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与抗拒行为,甚至出现恶性循环。有这样一个事例:
陈利是某城市重点高中的学生,父亲是颇负盛名的律师,母亲是职校的老师。照例说,他的教育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陈利自从进入高中以后,就经常旷课,还与同学发生冲突,对老师抗拒。其实,他在学校的反常表现是他家庭冲突的反应。在家里,陈利和父亲的关系处于彻底分裂的边缘,陈利的母亲是个文雅而被动的人。当儿子与父亲争吵时,她总是护着儿子。而陈利的父亲恰恰相反,可能由于他是律师的缘故,他对任何错误都疾恶如仇,他认为,对孩子的约束、限制和惩罚越多,孩子就会变得越好。他限制陈利和所有同学交往,不准他和同学打电话或者出去玩。在与陈利冲突时,有好几次大打出手,说要“给他上一课”。陈利也是个火暴脾气,他把在家中的约束而导致的挫折和愤怒发泄到学校中。虽然,陈利知道自己在家里和学校的行为是不对的,但他说,如果他不反抗父亲过分的要求,他会失去所有的个性,仅仅成为父亲的玩偶。很显然,陈利的抗拒行为是由于父亲不适当的管教方式和父母在教育态度上的不一致引起的。抗拒行为在家庭中并不少见。
还有一位女生成绩一向不错,性格活泼开朗,在老师心目中是一个值得放心的学生。但有一天早上,她突然离校出走,不知去向。老师和家长到处去找她,下午,终于在新华书店找到了她,问她原因她怎么也不肯说。后来,在和心理老师谈话时,她才说,近来觉得很烦躁,想好好学习,却不能集中注意力,觉得学习成绩不断下降。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又很高,要求成绩必须名列前茅,否则不是打就是骂。而生活上又很关心,满足她所有的要求,使她的压力很大,出走的动机只是想出去散散心。
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基本环境,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父母亲如果在教育时不考虑他们的想法,完全按照大人的意图行事,把孩子当作木偶来支配,就会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为。有位女孩哭诉说:“父亲只关心我的分数,不断督促我学习,从来不问我心里有哪些感受,我是一个成长中的少女,我有好多心事和疑惑,可他们从来不听我说,只要我一开口,他们就学习这、学习那的讲个没完,好像我不是他们的女儿,而是学习的机器,我简直烦死他们了。”在这里,父母的好心非但没有被女儿接受,反而引起了她的逆反心理。所以,家长除了要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心孩子成长中的心事。
在对浙江省400多名职高生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有44.7%的职高生认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是教训、批评”,72.3%的职高生认为“很少得到父母的鼓励和表扬”,25.5%的职高生认为“经常受到父母的批评和指责”,34.8%的职高生认为“学生的逆反心理是父母行为不当引起的”,76%的职高生说“不会向父母告知内心的秘密”。
此外,对孩子漠不关心也会引起逆反心理。有些家长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里,平时对他们不闻不问,这种做法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亲的人,可以说孩子的命运操纵在父母手中,祖辈通常都是溺爱孩子的,他们的精力也有限,教育方法明显滞后。遇到问题也不知道如何面对,往往又求助于父母,父母一气之下往往是打骂或索性听之任之,孩子慢慢就会变得怨恨父母或者胆大妄为,如果老师对家长反映情况,他就恨老师。大量事实证明,很少有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能把孩子教育成材的。而且,没有在正常家庭环境中生活的孩子通常较自卑,心理上有阴影,没有安全感,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或推卸责任。
初中生正处在青春期,生理上已基本成熟,心理上正处于断奶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思维的发展开始从单一的顺向思维增加并形成了发散性思维、逆向思维,这是逆反心理产生的基础,他们似懂非懂,认识片面、思维偏激、固执极端,对不良倾向(染发、化妆、打耳洞、离家出走、自残行为等)和违纪行为(破坏纪律、打架斗殴、辱骂师长、作弊等行为)很容易产生认同感,把老师、家长的教育、督促、学校的制度看成是“管”、“卡”、“压”,是与自己过不去,进而把自己放在老师和家长的对立面,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
一次,一位家长对我说出了教育孩子的苦衷,她的儿子一向很听话,谁知初一时,她觉得孩子有些反常了:什么事情都不愿和父母说,而且在家里经常表现出一副懒得搭理的样子,父母跟他说话时,他往往低着头,不爱多说,如果家长多说他几句,他就会很不耐烦地抱怨:“你们好烦!”父母进他的房间稍微多呆一段时间,他就会嘀咕:“做啥?你好出去了”。有一次,孩子晚回家,不仅不打招呼,回来时还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父亲怒不可遏,当即就打了儿子一记耳光,于是,儿子好几天都没和父母讲一句话„„这位家长说,宁愿孩子没长大。
其实,这是步入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常见的现象。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在心理和行为上都会出现一系列较大的变化,有的表现为和父母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在父母面前变得沉默寡言,想拥有自己的空间和心理世界,孩子和父母产生距离是正常的,说明孩子正在长大。在心理咨询中,有很多学生也提到了对父母的教育方式表示反感。面对长大的孩子,家长的教育方式也要随之作相应的调整,以下提供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
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主要的生活和学习的环境,初中生正处在容易变化的年龄阶段,他们的个性
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会使孩子的变得乐观、积极、开朗,善于理解他人;貌合神离的父母或破碎的家庭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带来沉痛的打击,孩子就会愤事嫉俗,充满怨恨心理。完整的家庭成员对孩子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孩子应该和父母住在一起。父母的教育态度要一致,如果父亲特别严厉,母亲过于保护,孩子就会偏爱母亲,而对父亲怀恨在心。2.以真正的民主来对待孩子。
在家里,一般在大事上都是父母“独揽大权”,刻意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意愿行事。其 实,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想法,尤其,随着孩子年龄的日益增长,平等意识越来越强烈。所以,在决定一件事情之前,可以先听听他们的想法,要经常与孩子对话和沟通,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愿,了解他们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对孩子要严格,但不要专制,宽容但不要放纵,一些对孩子很重要的事应该由父母和孩子共同商量决定。在这种家庭民主气氛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比较独立、直率、有主见,能够勇敢的面对困难。更重要的是,双方都可以了解到对方的想法。
另外,当发生问题时,不要总是看到孩子哪里错了,也要思考做父母的自己身上出现了哪些问题,想想如果你是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反思一下自己说话的方式合理不合理,是否态度不好,所以孩子不愿意和你讲心里话。前面例子中的孩子之所以经常低着头和父母讲话,就是因为父母平时总是用训斥的口吻和他讲话,所以,在潜意识中他随时准备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指责。
3.随时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用心良苦,为什么孩子就是不能理解呢?好意怎样表达才能让孩子接受呢?就拿前面那位家长说孩子晚归的例子来说,当孩子回家时,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把你的想法告诉孩子,并询问孩子晚归的原因,不要等他一回家就劈头盖脸地一阵痛骂,孩子知道父母会牵挂他,以后他就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影响了。
在孩子做错事时,注重引导教育。训斥,在孩子看来,他是在挨骂,他不一定能接受你的批评。因而发怒前要考虑孩子的忍受力。希望父母在发怒的时候及时熄火。负面情绪对相互的友好感情极有破坏力,积蓄到一定时间矛盾当然会爆发,这样彼此在处理问题时不再冷静,最终导致恶性循环。父母努力做到把自己本来要表达的意思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理解,同时,也让他学会从父母的角度考虑问题,学会关心别人。
4.给予孩子信任感,平时以鼓励、引导为主。
除了个别有不良习气的学生之外,家长对孩子要有基本的信任。孩子本来就觉得和父 母的话题很少了,父母对他持一副怀疑的态度,那孩子更会越走越远了。一旦孩子觉得你时刻在监督他,孩子就会浑身不舒服,顿时就变成了一个刺猬。建议父母不要进孩子的房间就一副巡视的样子,动不动就问:“在干什么?作业做好了伐?”或者经常顺理成章地翻起孩子的作业本,孩子就会觉得那是一种侵犯、监视。你可以趁给孩子送去他喜欢吃的糕点和水果时,提醒他注意学习的效率。这样,孩子一方面注意检查作业,不会松懈,另一方面也获得了一种信任感。
有这么几句话,讲得非常精妙:“如果一个孩子在充满批评挑剔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吹毛求疵谴责他人;如果一个孩子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争论反抗;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在充满肯定的环境下成长,他学会了立定志向。”
5.父母自身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孩子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如果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与坚强,在很多问题上有主见,孩子也会坚强和独立。特别是母亲,她们自身勇敢、独立等个性,往往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如有的家庭虽然经济条件很差,但是父母仍然想尽一切办法,靠自己的双手努力创造财富,尽管条件艰苦,但是家庭和睦,孩子也不会形成自卑的个性。
另外,有些家长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总喜欢抱怨别人,抱怨学校或是社会,在孩子面前唠叨单位里面、社会上、家里的一些琐事。有时候,家长在评论学校时,有意无意地损害了学校的形象和事业,其实,这样做不但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还可能导致孩子忽视学校的权威,以及使孩子把自己学习上的失败归咎于老师和教育制度,为自己寻找借口。而老师或家长为他总结学习失败的原因时,他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6.家长为了孩子应多和学校合作
有的家长把教育孩子的任务完全推给学校,他们不清楚谁是孩子的老师,很少检查孩 子的作业,很少注意老师给孩子评定的分数及评语。教育孩子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就是最好的学校也代替不了家长起的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主要的老师。家长应把老师看成是自己的盟友,充分信任老师并与老师共同探讨和研究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学习效率低下、学生完不成作业以及学生在个性方面出现了某些偏差(孤僻、好动、逆反、学习不认真和注意力不集中等)。只有这样做才能为孩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应让孩子记住要尊重学校、教师和同学,这也是一种合作方式。同时,他也懂得尊重家长和其他的长辈。如果相反,孩子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与家长联合起来嘲笑老师、否定老师所作的努力,那么,孩子也就不会接受学校的教育,最终也成不了材。
最后,希望父母多一些等待,改变了一些不合适的教育方法之后,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孩子是在不断变化和成长过程中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既要严格,也要心平气和,孩子绝对不是靠打靠骂就能教育好的,必须采取合适的方法,多与孩子交流、谈心,家校合作,打开孩子的心扉。
第五篇:四大绝招 轻松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推荐)
四大绝招轻松帮助孩子提高学习
孩子没有成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概念” 经常有偷懒,懈怠或者拖拉的现象发生,这就需要父母能够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相处切合实际的办法帮助孩子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以便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上的挑战。
方法一 故事引导法
小孩往往对故事书很着迷,不如找一些有关名人守时的儿童读物,让他自己看,或者亲自给她讲一讲,有时也可以讲一些因为不遵守时间而造成重大损失的故事,生动的故事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
方法二 配合生物钟法
每个人都有各种不用的生活规律,也就是生物钟,不妨和孩子商量着一起制定适合他的 “生物钟”的作息时间。比如早晨6点到8点,头脑清醒,体力充沛,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晚上6点到10点,不利于记忆,可安排完成复杂计算的作业,一旦定下来就严格执行。
方法三 奖励促进法
和孩子约定,如果他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作业,就奖励她看动画片-这是运用学习动机中的强化理论,激发孩子养成按时做作业的时间观念,恰当的奖励可以强化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方法四 签订合同法
签合同也是一种好办法,合同由自我训练项目和每日意志力训练表两个部分组成,父母的职责是监督,如果自我训练做的不好,就按合同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