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科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科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语文的部分分数,很多人认为是望天收。哪些部分呢?拼音、错别字、词语搭配等所有这些语文知识类的。初中阶段总结好的一些错别字,拿过来自己拼,自己看,效果微乎其微。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没有根据我们孩子自己的具体情况做判断。他到底在哪些字上错的呢?不知道。所以我们只能盲从,人家让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给我们一张试卷我们就去做。作对了就对了,做不对,继续做。真正的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做简单的工作。比如初三的学生,将初三的语文书拿出来。我们亲自给孩子听写。因为我看了大量的语文试卷,我基本上能够知道这个字学生会怎么错。有一次,我们给初三学生听写了八年级下册的一半和七年级下册的词语。你把他听写的结果拿过来看一下就知道,孩子到底在哪些字上会错。把他们听写错了的词语拿过来,再让他们写。然后再给他们听写这些字,直到他们全部写对为止。我们就做这样细致的工作。有的家长问我可不可以给孩子听写?可以的。但是在听写时有的词是有关联的。比如今天下午一个学生听写一个词“狼迹斑斑”,我马上想到一个词“声名狼藉”。因为“狼迹斑斑”这个词是课文中的,他能写对。可是当我给他听写“声名狼藉”时,他字写错了。中考考什么?不就是考这个吗? 所以如果我们家长能在这个方面做细致的工作,第一你的孩子愿意听写。第二,能使孩子想到相关联的词语。同样的“狼迹斑斑”还可以想到“色彩斑斓”等。让他进行听写,他会愿意的。这是我们在帮助一些学生调整它的语文知识时用的方法。还有可能,当我们给孩子听写到某个字时,马上让他听写一首唐诗或者宋词,为什么?因为这首唐诗或者宋词中有这样的一个字,或者这个词。如果说,我们孩子的语文分数上不来,原因在哪儿呢?语文知识的底子太薄。这些字词上哪儿去找呢?我们总不能把杭州的试卷都找来吧。我们孩子从初一到初三语文书基本上是不看的,高三也一样。孩子在干吗?做试卷!分析试卷。反复的做,反复的分析。而真正的,我们要掌握的知识还没有掌握到位。我们也知道,每一个人他思维机关不一样,所以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反应出的错误结果也不一样。你通过课文的听写,他知道原来这个字在那一篇课文中。孩子可能听写到一个词语时,他突然会想起这篇课文的情节。所以我想我们家长要想帮助我们孩子提高学科成绩,这些细致的工作要不要做?真的需要做。孩子成绩上不来,仅仅是找家教,仅仅是找个老师,来帮助我们的孩子,未必能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结果。这些细致的工作是需要我们去做的,这些都在课文当中。我们在听写的过程当中,不能只为词语而听写词语,如果遇到对偶句,我们可以说出上半句,让孩子对出下半句的。这些对偶句也是中考或者高考必考的内容。这是最简单的字词的听写,还有词语搭配的问题,都可以在课文当中得到解决。再比如说语文作文怎么提高?要读,读中考满分作文,读高考满分作文。是要读的。但是不动笔还是不行的。孩子写出来了怎么办?是不是要我们家长去衡量孩子作文的好坏?我想不是的。今年在杭州我遇到好多学生,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吃亏就吃在平时作文太好。平时语文成绩不错,中考时不怎么样?为什么呢?因为平时我们孩子考试是孩子自己的语文老师阅卷,哪怕这些试卷是密封的,我们老师都可以根据字迹判断出这一篇作文是谁的。如果你的作文水平平时不错,老师阅卷的时候,平时对你的印象也影响你的得分。错别字有时查得不够严格,所以平时作文得分一般情况下不低。如果说一个年级有五个老师教语文,某个班级有个学生平时作文成绩很好,突然有一个考试,一个老师把他的作文分打得低了些,打分的这个老师要受到指责。教这个孩子的语文老师也会有意见,他会想这孩子平时作文蛮不错的,这次怎么分数这么低的呢?所以我们孩子平时的作文分一般情况下不会太低。但是中考或者高考的时候,改你试卷的老师不认识你吧?他是按照中考或者高考作文评分细则来打分,所以你的作文分数关键的时候就下来了。今年有个学生,中考时他写的作文和他平时月考时的作文一样。而他在月考时作文是满分,而这次她家长找人看了一下只得了及格分。你知道差距是多大?当他给我说时,我说你的方向错了。即使作文题目完全一样,你也不能把上次的作文完全照搬下来,因为时间在变化,人的情感在变化,更何况这是应试作文。所以我们的孩子在练习作文的时候,你自己看一看,请他的科任老师看一看,多请几个人看看。话又说回来,不管你请多少人看,有一样东西你一定要找来。什么东西?就是杭州市中考或者高考的作文评分细则。一般情况下,评分细则可分为:基础能级和发展能级。基础能级分几个档次,发展能级分几个档次。一般情况下,阅卷老师把你的作文一扫描,基础能级一定位,就是你基础能级所得分数,然后再看你发展能级能得多少分。比如说你基础能级打的分较高,你发展能级打的不一定高。这两个级别的分数差距大了。万一仲裁了,阅卷老师一看,看到两个错别字,你的分数马上就要降些,因为老师会认为你基本素质不好。从高考角度来讲,错一个字扣一分,最多扣5分。你想语文一个填充才0.5分,这就说你要填对10个空才能把这5个错别字的分补回来。我们还要明确,你填对一个空才0.5分,而你一个错别字0.5分就没有了。为什么有的孩子中考或者高考语文成绩不咋样的呢?平时蛮好的。就是因为错别字太多。我们可能平时很少写错别字,但是作文当中却可能有。所以当我们来评孩子作文时,第一步就是找出文中的错别字。今天上午有个小孩写一个字,这个字的偏旁我感觉有一个点,他说没有,最后一看就是有,我说在作文当中这就是一个错别字,要扣掉1分,他说考试时我可以加上去呀。我说你平时忘掉,考试时能加的上去吗?还有中考时,有个字不是很清楚,阅卷老师不可能叫过来你说:“小王,你这个是什么字呀?”不可能吧。所以我们家长要想提高孩子的作文分数,首先找错别字,连偏旁也不要放过。这是关键的。比如你写一篇作文立意很好,结构也不错,就是因为一两个错别字而得分不高,无话可讲的。这就是因为一个苍蝇坏了一锅汤,你把这些错别字看成苍蝇就可以了。你把孩子的错别字看完以后,下面我们可以找来评分细则,中考或者高考的评分细则在百度上都可以搜到的,家长朋友可以找到看看。你去解一下这个细则到底是什么。你自己看一遍,估计估计能得多少分,拿给陌生人看一看,能得多少分,(这个陌生人要懂得考试作文的人)再让他的语文老师看看能得多少分。有个参加高考孩子,考完语文后很紧张,说作文跑题了,中午回家讲给她妈听,讲着就哭了。然后,打电话给语文老师,老师也说是有点跑题。你想啊这个小孩下午还怎么考试?没法考试。她妈打电话给我,我说你把孩子的手机号告诉我。我电话问她:你作文怎么写的?他从上到下讲给我听,(21分)我说你没有跑题,真的没跑题,肯定没有跑题!我不是在忽悠他。如果从稳定孩子的心理的角度来讲,肯定要告诉你作文没有跑题。但这样效果不好的。我就和仔细分析这篇作文的3~5点,她听完以后说:“老师,我放心了,没有跑题。”下午去考试了,否则下午没有办法考试。后来考试分数出来了,他的作文没跑题,而且作文得分还不低。考试作文和平时作文不一样,考试作文是创作型作文,你要很好的去创意,你创作。你没有时间,也没有充足的时间创作出符合阅卷老师的口味的作文。不像平时,时间不够用,老师可以等我们一会儿,延长一下时间,中考或高考时不行的。所以我们要想提高孩子的语文成绩,作文分数的提高也很重要。不能完全按照平时的风格去写应试作文,应试作文就是强调基本功。韩寒在中国毕竟只有一个,而且现在也就那样了 今年暑假我们在莫干山上集训,每天晚上都领着孩子读文章。对于这些文章,每个人要阐述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根据这些文章进行现代文阅读的训练。我们在莫干山上还利用图片,或者让孩子根据一篇短文进行5分钟口头作文。我们大家都知道写作文素材很重要。我们怎么给我们的孩子准备素材呢? 首先引导孩子阅读。除了语文课本之外,还有市面上的一些杂志,比如《读者》《意林》《小故事大道理》等。能为孩子的应试作文提供很多素材。写议论文可以引用,写散文也可以引用。第二点:提炼。素材有了以后我们还要懂得提炼。中考或者高考的语文试卷有没有这样的题目呢?给你一个比较长的故事,让你该写,缩写,扩写或者用不多于20个字的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等,有没有呢?有的。第三:运用要自然。有个学生,在考试作文时他引用一句话:‘古人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用的很好,恰当,但是在这里他有两个字用的不好,那就是古人说,我们把这个古人说改成范仲淹说,你的作文质量就有可能提升。这就是自然的运用。第四:适当。素材有了,也会用了,这里还有一个度的问题。你不能一篇文章中从上到下都引用别人的,总得有自己的东西吧。这就是引用要适度。要恰到好处。什么样的作文算得上好作文?我个人认为,真感情才是好文章。不管你是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散文。你一定要写我们身边的生活。真情实感才动人!为什么有时我们讲的话孩子不听的呢?原因就是你讲的话学校老师都讲过。他的耳朵里已经生老茧了,所以有的话你不需要讲的。你要做你该做的工作,做的越细越好。所以我讲,孩子作文成绩的提高也是有章可循的。我们给孩子准备些素材。阅读一下。如果孩子写了一篇文章自己看着都没有感觉,能打动阅卷老师吗?我们孩子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举大家都举的例子,比如今年作文,你举地震的例子大家也举这个例子,除非你写出特别的新意才能打动阅卷老师。如果孩子的文章我们自己看了以后能感动的掉下眼泪,同样也能打动他人。正像我和一个孩子游戏,用10个词,写出一个关于他父亲的故事。有个孩子是这样写的:我爸爸有一次生病„„他讲了爸爸在单位怎样怎样,回家后如何如何„„他自己讲的都感动。我们在坐的也都被他的讲述感染了。如果我们给孩子10个词,一个词一个故事。让孩子讲述一个关于爸爸或者妈妈的故事。第一个:责任心,第二个:爱子心第三个:廉洁心„„用感动自己的语言写出这样的有关爸爸的10个故事,连在一起就是一片不错的作文。所以我说写作文一定要写我们身边的事情,要写出真感情。这些难道我们家长不可以做吗?你能不能用10个词写一写我们的子女,感动自己一回。如果明年杭州中考考了与这有关的作文,比如以我为题写一篇作文。你的孩子一定会用上你的这10个词中的某一个来描述自己,因为这10个词中有的词曾经深深的打动过她的内心,同样他写到试卷上也能打动阅卷老师的。这些我们家长不可以做吗?可以做的。所以,我们今天谈怎样提高孩子的学科成绩,并不是说让孩子做多少题。让孩子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面,不让她玩电脑,不让她看电视„„不是的。物极必反,你越要他不玩,他越要玩。你越让他学习,他越不学习。凡事都有方法有技巧。就语文这一个学科你就去做这样细致的工作,都是可以让孩子的成绩有所提高的。而且不是很难。并不是他人所说的高不可攀。聊一聊我所学的专业吧。(40)我的本专业是数学。怎样提高孩子数学成绩呢?首先看一看孩子计算能力高不高?有的小孩聪明难题基本上都能做对,基本题目基本不去做,用老师的话说,人家做对的他做错,人家做错的他做对。这里就有一个计算能力的原因。计算能力怎么提高呢?你让他去做题目?他愿意做吗?我们老师和家长常用的方法是:这个题目做错了,拿回重做。反复几次,这个题目是作对了。他学会了搪塞、应付。我们有的学生就认为这个题目你能让我重做10遍吗?你让他反复的做,他根本不动脑筋的。计算能力怎么能提高? 我们常给学生做一种游戏。拿来一副扑克牌把大小王拿出来,其他都要。洗洗打乱顺序,然后你那两张,他拿两张,比大小,把牌分成两份,和孩子一人一半,每人出一张牌,看谁的出的牌大,那这两张牌就归谁,如果一样大就先放在旁边,然后出下一张牌,赢的那位得两次的牌,最后数数谁手上的牌多。当然也可以反过来比谁小,孩子的逆向思维也得到一种训练。我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算24,即任意取出四张牌,把上面的点数用加减乘除等计算方法,也可以用上各种括号,使得这些点数计算出来的最后结果刚好为24,谁算得又快又好为胜利者,这是一种标准的智力游戏。也可以和孩子玩换牌的游戏:取3张牌,把大王放在其中,让孩子记住大王的位置,然后开始把牌的位置不断地变化,最后让孩子找到大王到底在哪个位置。速度由慢而快,变化的次数也由少到多,牌数也可以增加,这样可以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如果孩子们比较多,那在一起玩这个游戏更是兴趣盎然。在这种状态下训练孩子,他的计算能力是会提高的。我们用的这种方法训练的不只是小学和初中的学生,很多高三的学生也用的。要想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和技巧,不要让孩子依赖计算器计算。基本能力的提高才是根本。这是计算能力提高的一些方法。提高数学能力的第二个方法:数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很重要。记忆数学概念时一个字都不要差,否则离题万里。比如:我曾经问学生“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对不对?”有的学生大笑。有的学生说:我翻翻书,书上是这样讲的吗?看看有什么限制条件吗?打开书一看恍然大悟: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相互平行。然后我又问他: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对不对?这是书上的概念啊。再比如: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是 即终点坐标与起点坐标的差的绝对值。数学概念必须科学严谨的表达。要把概念吃透,辨清,然后再记住正确的表达方式。书上的概念很重要。昨天晚上我和高三的学生聊天,到底怎样进行数学复习?复习的时候先抓概念,先建立知识体系,网络结构。然后再找到自己可以提升的地方。第一轮复习你要做到前后联系,纵横驰骋八个字。没有这八个字很难保证你第一轮复习能有好的效果。这是概念的学习。我们在莫干山上让学生自己出题目,自己考自己。书上的概念一定要一字不拉的记下来。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一字之差,离题万里。你别以为差不多,其实差的多了。(50)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考试时,最后扣他分的时候,他才恍然大悟。我们前几天对一些学生进行了一个小测试,有一个小题目很多人都没有得分。最后我一问:你看这个题目求的是什么?他才拍一拍脑门子说:原来这样理解呀?我说你自己看吗?如果一个题目你读透了,就不会出现上面的情况。我们在莫干山上就对学生进行了这样的训练,每天晚上领着学生读文章。我们也有的学生不服输,我有的时候让学生把中学数学中的章节按顺序给我讲出来,第一章是什么?第二章是什么?我只要标题。他讲了两个,就讲不出来了。你讲不出章节,你更不知道知识点有哪些。他讲了有理数,其中有一个法则是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我问他加法法则在中考时是怎么考的?他可能就蒙了。(53~56)今天我们看到杭州的某些试卷。就像我们上次讲的,今年杭州的试卷一定有难度,能考出学生的水平。很多题目涉及到初高中知识点之间的衔接的地方,很活。这张卷子真的很难吗?我给他们分析以后,不难。为什么?因为他们平时做题!做题!做题!不知道基本能力是什么。数学是需要各种能力的。比如我刚才讲的那个题目,可能有人认为超纲了,其实超纲吗?不超。是你的知识学的不够活,能力没有达到而已。我送给学生16个字:源于课本,高于课本,以纲为纲,绝不超纲。(1:02)这就是我们的几个基本原则。当一些家长朋友狂喊超纲的时候,我们真的感到很遗憾。今年中考试卷真的很好。我看了20多分试卷,他对高中知识有很强的指导性。对于概念的学习,阅读很重要。每一个学科都需要阅读。我曾经给学生出一个题目,用直尺和圆规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等分,四等分,五等分,六等分„„这里面就五等分他不会。书上有这个例题的。不要让孩子疲于奔命的去做试卷。也可能这样牢牢的抓住课本的方法一时半会儿,成绩可能不是你想要的。你先别急,这是根基。如果根基不好,在这样的根基上面建高还不麻烦了?万丈高楼平地起。还有我们家长提高孩子成绩的方法:轻易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去做错题集。有人讲,错题集不是很好吗?我反对。为什么?这要因人而异。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他每一次的考试错的题目比较少,整理起错题集是有道理的。成绩一般的孩子,错的题目较多,他又要抄题,又要订正,还要分析,还要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有那么多时间吗?他有精力吗?你只做简单的工作,你帮助孩子把他的试卷装订成册,与他一起做个封面和目录。目录写清楚第一页第几题,第二页第几题是错误的。你把页码编好目录整理好,他看的时候,他只要翻试卷目录,整理题目就可以了。这个工作我们可以做吗?可以做的。我们要把我们的孩子解放出来。数学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绩,我反对家长逼孩子做题目,给孩子讲题目。如果有可能我举八只手反对。(1:10)为什么呢?现在不管是中考还是高考,都强调应试,应试强调答题规范,强调基本的方法 模式化的东西。你可能找到很多弯道都讲给他听了,你有讲了很多规范答题的方式,步骤。在南京东南大学一个教授,她儿子天天和她吵架。她讲的方法步骤与老师有出入,孩子无所适从。所以我们家长不要轻易给孩子讲题目。(1:14)既然我们讲怎样提高孩子的学科成绩,那么我们就来谈一谈我们家长在这方面该怎么做?一定要帮他做些工作。如果我们的孩子有了难题,确实很希望我们的帮助,怎么办?你应该这样做?你让他把题目读一遍,你听的时候闭起眼睛,仔细的听,读完之后,有哪些已知条件,求的是什么?这个句子透漏了什么解题信息,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这一句话与那一句话有什么关系,说不定他读着读着自己就有了方法,这就是读题的原因。他可能看错了一个字,漏看了一句话,忽略了一个条件„„要你动笔吗?不用的。如果说他题目读了两遍,还不会做。你问他这个已知条件能得到什么结论呢?有了这个已知条件能得到什么结果,这个结果跟所求的结论又有什么关系呢?在问他要得到所要的结论,需要什么条件?已知条件中有没有呢?你去问他,让他思考。然后你再教给他一种能力,把难题拆分成小题,一个一个的去完成。对于数学学科还需要强调图一定要会画,而且要画得准确。问一问孩子量角器,三角板,圆规等画图工具有没有,一定要给孩子备齐的。我们有很多高三孩子很可惜的,画图工具没有,那个图画的怎么看都不像。对于解题时没有帮助的。数学学科的提高方法我们就讲这么多。英语呢?不要迷信某某人能将分数提高多少。只有一个答案:就是你孩子运用英语的能力是什么?我昨天和一个孩子聊天,我说你若能做对这个题目,我请你吃顿饭。什么题目呢?我首先让他写一个英文interesting然后,我说你利用这个单词的11个字母任意组合能写出多少个不同的单词。他写到15个的时候,写不出来了,我说你只要能写出30个我就请你吃饭。他写呀写呀,写到28个的时候,他突然提出来,不就一顿饭吗,实在写不出来了,我说你能在再写两个就是一顿饭。他想了想,又写了两个。我说我欠你一顿饭。最后我们发现利用这11个字母能写出45个单词。你看用这11个单词重新任意组合就能写出45个我们已经学过的英语单词。这些方法我们在莫干山上都用过的。你看这样学习英语单词,用背吗?不用背的。把它们置在游戏当中嘛。学英语过单词关除了记忆以外,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昨天一个人发个资料给我。我看了很气的。他把一个单词比如说interesting这个单词,把它拆开想象成不同的东西。然后我就想啊这个单词放在文章当中是什么意思呢?孩子们对我说,掌握了这种方法不会用。上下文的意思要猜想的,本来小孩做英语阅读理解题是要获得信息、利用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如果用种方法,那倒好,会制造更多的干扰信息。我们不要迷信某个人,也包括我。你真正相信的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孩子的科 任老师。我们孩子的班主任,孩子的科任老师很重要。孩子有孩子自己的特长,有他自己做题的规律和方法。对于英语这个学科,听力的训练,早晨起来,你就放英语的听力资料,把家制造成一个英语广播的世界。电视可开到中央五套,录音机里也放英语歌曲,早晨或者中午吃饭看英语转播的新闻,给孩子多制造一些接触英语,听英语用英语的环境,难道孩子的英语成绩不能提高吗?完全可以。长时间坚持还是可以的。我问过很多人:听力好不好跟什么有关系?跟英语发音。发音不好的人,一般听力很糟糕。英语音标很重要,让他们看看,拼一拼,纠正孩子的发音。我们家长不能教这个的,必须是老师。否则你英语提高就麻烦了。很多孩子语法学的不好,单项选择得分比较低。如果光靠纯粹的练语法提高单项选择的得分也不是很好。为什么?我曾经查过一个资料,叫《中考常用1400单词》,中考常用的固定搭配不是1400,还有很多。而中考考固定搭配又能考几个呢?其实所谓的固定搭配,他有他固定的模式啊,比如动名词结构的,不定式结构的。这是语法上讲的吗?不是的。你记住这些基本的固定搭配,然后去读,你读的顺口了,然后你再学语法。我们中国人却反过来了,先学语法,再度英语。我们现在很多人英语课上不读英语,做什么?做试卷。回家以后,找英语家教,做试卷,讲英语试卷,成绩很难上来。为什么?比如说,第一人称用什么,第二人称用什么。好了。忽然有一天,卷子上出现一个:I „„„„你懵了怎么和我们老师讲的不一样的呢?你不好选了,只要是试卷上出现的,英语书上必然有相应的句子。你不读就不能提高。单项选择完全可以靠阅读教材来提高,然后再通过学习语法巩固。我们恰恰反过来想通过语法的学习来提高英语成绩,是孩子感到,乏味、枯燥、无味。昨天下午我和我欠了他一顿饭的那个小孩聊天,我就把那篇文章拿过来,我说你翻译一下这段话。我说:一个英语系的学生走进了医务室。他翻译的很简单。我说你翻译的可以了。我说我们翻译的时候要符合外国人的语法习惯。我建议他修改了两个单词,这个过程中他不就学习了语法了吗?我说你第一次翻译的已经不是英语了,我叫它华氏英语。修改后的样子才是这真正的英语。初三很多老师强调做试卷,做试卷。我和一个孩子聊天,我问他一句话:“我能知道你的名字吗?”他说出了多种翻译方式:can I know your name ? may I know your name ?could I „„我问他中考常考哪一个呢? 他说我看看could,怎么能考can呢,不礼貌。这才叫真正的英语。否则我们学生选错了,老师还纳闷呢,怎么会选错的呢?你把它放在学科里,考试的次数比较多吧。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我们说不管你中考也罢,高考也罢,你学科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英语成绩的提高都很重要。有人给我说你想帮助孩子发展,每月一次的讲座是不够的。我和我们杭州的老师交流,用硬方法是不行的。很多学生是很难提高的。所以我就想,把我的方法和我们的老师交流,哪怕让我们的孩子有一点点的提升。上一我们一个老师自己给我出了一份语文试卷,不准翻资料。没有地方找到他的问题的答案。我那天和他交流,给我出份现代文阅读的试卷,我看看现代文阅读看看怎样考,她给我出了一份,但是考点不是这样子。有一个老师和我们在莫干山上呆了五天,我们谈到中考语文试卷,他说今年中考语文试卷,他是收集了大量地震的文章,那些文章是他写的,然后他编了题,我们应该用这种方式来来训练我们的老师。我真的是感谢他,能够让杭州的年轻的老师学习到这样的方法,惠及到很多学生。所以说英语的提高,一定要考虑我们本身能力的提搞,英语是用出来的,不是做题做出来的。其实,有些孩子在初中或者高中只做题,大量的做题,做了高分,能力并没有提升。后来成绩慢慢下来的。我们看了很多英语作文乃至于语文作文都是这样。对于科学,我们有个老师把科学书上的原话打到电脑里面,然后把那些重要的关键性的很可能要考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做了重要标记。就像我昨天我问一个学生,我说: 因为什么而改变了什么。这是科学第一章序言上的。她又举了例子,第一个例子说牛顿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水壶盖子被蒸汽顶起来而发明了蒸汽机。这是书上的例子。基本知识必须要考查。有时候我会问学生一个很简单的概念,我说 :请一个孩子画出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在莫干山上,那么多学生 只有一个人勇敢上去画出来了。这些都是书上的基本概念。其实,每一个学科提升成绩的技巧,都有很多东西可讲。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和朋友们聊到这个地方。(1)家长必须记住,书上原话原句,一定要提醒孩子记住。那天我看一个科学老师试卷上一个题目说„„考查的就是书上的原话。(2)记忆。科学需要记忆(3)认真读题。每一个学科都是这样。这一个很重要。这种习惯必须要有,必须强调。最后我提醒我们家长几点:(1)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过分的奔波于不同的老师之间。我们帮助孩子管理好时间以孩子的能力为导向,夯实基础很重要。(2)我们还要懂得与我们的孩子沟通,懂得帮助我们的孩子释放
一般的压力,舒缓他们的情绪。
第二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如今,国家取消了毕业分配,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毕业以后,都面临竞争就业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历低,将来就业会非常困难,许多家长真为孩子的前途着急,渴望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一些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把“三位一体”(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看成是学校一家的事情,认为教孩子学习是教师的事,在孩子学习成绩等方面出现了差距以后,只是一昧地追究孩子和学校的责任。同时,许多家长不是不想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是“不会”教育,家长如果用不正确的方法抓孩子的学习,必然导致效果不好(孩子对家长的话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上不去,对学习没兴趣),甚至起反作用(两代人关系紧张,产生激烈冲突),不少家长就放弃了平时对孩子的帮助,使得孩子也放弃了平时自身的努力,导致孩子迷恋上游戏,甚至网吧。
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不能只希望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必须同时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孩子缺少了有效地家庭教育,就很难走上成功之路。
二、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共同点的“共性教育”(也叫普遍教育)。
⑴从时间来讲,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孩子进行全程教育;
⑵从形式来讲,只能以“上大课”的教学方式为主;
⑶从精力来讲,学校和老师也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深入教育。
每个孩子的学习都具有独特性,所以,家长应该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教育”,认识到学校普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同,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尽可能完美结合,帮助自己的孩子在每个阶段达到尽可能高的标准。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家长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是“放弃”,如果孩子进了普通学校,有的家长便会埋怨学校不好,埋怨老师水平不高,放弃了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与帮助;如果孩子进了重点学校,有的家长就特别容易满足,而满足之后,也容易导致放弃,觉得“我可省心了”,把教育孩子的事全推给了老师。由于家长的放弃,使得孩子也放弃了自身的努力,最终结果必然是学习成绩不好。
不少教子成功的家长用自己的经验证明:谁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谁就会获得成功;不少教子失败的家长用自己的教训证明:谁总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总是在埋怨外界条件不好,总是在用落后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谁就会教子失败。
三、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监督管理、注重平时、关注错误、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一)、让孩子学会学习: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放弃了努力,学习成绩就会出现差 距。许多孩子不是不想认真学习,而是“不会”学习。谈到学习,不只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就行了。在上小学的时候,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100分是常有的事;到了初中,同样做就开始出问题了,小学时经常100分的孩子上初中后成绩单上居然出现了80分,高中甚至出现了60分,考完后经老师指点,马上明白了未能做正确的题目是哪些基础知识的拓展、变形,但老师没讲过,在考场上就想不出来。为什么同样的投入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因为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模仿为主”逐步过渡到“自学为主”的过程,上中学后老师课堂上讲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去灵活应用和拓展,为了让孩子尽快完成从“模仿”到“自学”的过程,家长应尽早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让孩子学会学习,具体作法是:“跟着跑、自己找”。
跟着跑:紧跟学校老师的进度,基础的东西要记得住。
自己找:成绩好的学生自己要主动去巩固加深(“拔高”);成绩中等或成绩差的学生跟不上学校普遍教育的进度时,即在“吃不了”的时候要想办法及时弥补(“补齐”)。
(二)、边学边查:
一天24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有大量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学习成绩还很好?因为他们很好地运用了“查”的手段,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绝大部分是有效时间(有的同学投入时间很多,可惜无效的太多)。查:是改正不足的第一环节,不少家长和孩子忽视了检查的重要性。“只学不查”其表现常是:成绩落后了——着急;成绩排名靠前——心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只学不查,是最累的学习方式,一些孩子在学习中为什么觉得特别累?就是因为不清楚自己“差”在哪,使得在平时学习中,学了一个知识点,就等于背上一个包袱——学过的老得想着,总怕忘了,在考试之前复习的时候,也只能是按照学过的顺序,一遍一遍地把精力分配在复习己经学过的全部知识上,结果是由于复习缺乏针对性,使得己经掌握的,又重复了一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没有掌握的,由于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依然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很容易出现“复习的时候觉得全会,考试的时候觉得全不会”的现象。同时,只学不查,还会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由于不知道自己哪有不足,所以总是被一种“无名”的恐惧心理所困忧(表现为心里总是“没底”),尤其在重大考试之前表现更为强烈,因为不知道自己差在哪?也就不知道从哪里进行补救。
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对孩子的学习不要平时不管,不要只是在期中期末考试以后才管,不要只注重期中期末考试的名次,采用“秋后算帐”的错误做法,要把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从考试以后转移到日常学习中,重视学校平时的测验,在老师的“普查”之外,多利用课外资源让孩子积极主动进行“自查”,只有多查,才能知道差在哪里,才能克服不足。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表现为只看考试得分,不看丢分,更不管为什么丢分。只看得分,得分高容易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自满,得分低容易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产生自卑,两者后果都容易导致放弃努力;有的家长甚至只盯着中考高考,认为孩子刚上初一不着急,等到了初三,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家庭教师就行了,这样做,使得孩子必然放弃日常的努力——只是在考试前才
用功读书,使得在平是时偶尔出现的“小错误”没能及时克服,在考试之前累积成了不容易克服和来不及克服的“大错误”。
(三)、边查边改:
孩子在日常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暂时的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家长应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监督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只查不改,等于白查。
(四)、边改边验:
孩子的错误重复出现以后,家长不要简单地批评孩子“没记性、不用功”,应帮助孩子自己去分析重复出现错误的原因。家长在平时考试之后,只看孩子丢多少分,只关注丢分的原因,只想着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足,孩子每克服一个不足,就等于获得了一次成功,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就给自己增添一份成就感,家长此时如果再给孩子一个鼓励:“你能克服这个不足,也一定能克服其它的不足”,家长这样做就会使孩子增添自信,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查、改、验”是不断正视错误、不断分析错误原因、不断用有效的措施克服错误、不断预防新的错误的过程。只要认真做了,良好的成绩自然会到来。
一、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如今,国家取消了毕业分配,无论哪个层次的学生,毕业以后,都面临竞争就业的问题,如果没有深厚的知识功底,就很难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学历低,将来就业会非常困难,许多家长真为孩子的前途着急,渴望能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学校、老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一些家长在观念上存在误区,把“三位一体”(社会、学校、家庭)的教育,看成是学校一家的事情,认为教孩子学习是教师的事,在孩子学习成绩等方面出现了差距以后,只是一昧地追究孩子和学校的责任。同时,许多家长不是不想对孩子进行教育,而是“不会”教育,家长如果用不正确的方法抓孩子的学习,必然导致效果不好(孩子对家长的话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上不去,对学习没兴趣),甚至起反作用(两代人关系紧张,产生激烈冲突),不少家长就放弃了平时对孩子的帮助,使得孩子也放弃了平时自身的努力,导致孩子迷恋上游戏,甚至网吧。
要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不能只希望学校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还必须同时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孩子缺少了有效地家庭教育,就很难走上成功之路。
二、处理好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学校教育是一种针对许多孩子共同点的“共性教育”(也叫普遍教育)。
⑴从时间来讲,学校不可能对每个孩子进行全程教育;
⑵从形式来讲,只能以“上大课”的教学方式为主;
⑶从精力来讲,学校和老师也不可能针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深入教育。
每个孩子的学习都具有独特性,所以,家长应该针对自己孩子的特点进行“个性教育”,认识到学校普遍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同,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尽可能完美结合,帮助自己的孩子在每个阶段达到尽可能高的标准。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家长最容易出现的失误是“放弃”,如果孩子进了普通学校,有的家长便会埋怨学校不好,埋怨老师水平不高,放弃了平时对孩子的教育与帮助;如果孩子进了重点学校,有的家长就特别容易满足,而满足之后,也容易导致放弃,觉得“我可省心了”,把教育孩子的事全推给了老师。由于家长的放弃,使得孩子也放弃了自身的努力,最终结果必然是学习成绩不好。
不少教子成功的家长用自己的经验证明:谁积极主动地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谁就会获得成功;不少教子失败的家长用自己的教训证明:谁总想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别人,总是在埋怨外界条件不好,总是在用落后错误的方式教育孩子,谁就会教子失败。
三、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监督管理、注重平时、关注错误、查漏补缺、巩固提高。
(一)、让孩子学会学习:
孩子的学习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放弃了努力,学习成绩就会出现差 距。许多孩子不是不想认真学习,而是“不会”学习。谈到学习,不只是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就行了。在上小学的时候,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100分是常有的事;到了初中,同样做就开始出问题了,小学时经常100分的孩子上初中后成绩单上居然出现了80分,高中甚至出现了60分,考完后经老师指点,马上明白了未能做正确的题目是哪些基础知识的拓展、变形,但老师没讲过,在考场上就想不出来。为什么同样的投入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呢?因为从小学到大学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模仿为主”逐步过渡到“自学为主”的过程,上中学后老师课堂上讲的许多知识需要学生课后自己去灵活应用和拓展,为了让孩子尽快完成从“模仿”到“自学”的过程,家长应尽早培养孩子自觉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让孩子学会学习,具体作法是:“跟着跑、自己找”。
跟着跑:紧跟学校老师的进度,基础的东西要记得住。
自己找:成绩好的学生自己要主动去巩固加深(“拔高”);成绩中等或成绩差的学生跟不上学校普遍教育的进度时,即在“吃不了”的时候要想办法及时弥补(“补齐”)。
(二)、边学边查:
一天24小时,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孩子能够有大量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同时学习成绩还很好?因为他们很好地运用了“查”的手段,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绝大部分是有效时间(有的同学投入时间很多,可惜无效的太多)。查:是改正不足的第一环节,不少家长和孩子忽视了检查的重要性。“只学不查”其表现常是:成绩落后了——着急;成绩排名靠前——心虚,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差距在哪里。只学不查,是最累的学习方式,一些孩子在学习中为什么觉得特别累?就是因为不清楚自己“差”在哪,使得在平时学习中,学了一个知识点,就等于背上一个包袱——学过的老得想着,总怕忘了,在考试之前复习的时候,也只能是按照学过的顺序,一遍一遍地把精力分配在复习己经学过的全部知识上,结果是由于复习缺乏针对性,使得己经掌握的,又重复了一遍,浪费了时间和精力,没有掌握的,由于时间和精力投入不够,依然没有深入理解和掌握,很容易出现“复习的时候觉得全会,考试的时候觉得全不会”的现象。同时,只学不查,还会造成极大的心
理负担,由于不知道自己哪有不足,所以总是被一种“无名”的恐惧心理所困忧(表现为心里总是“没底”),尤其在重大考试之前表现更为强烈,因为不知道自己差在哪?也就不知道从哪里进行补救。
家长一定要转变观念,对孩子的学习不要平时不管,不要只是在期中期末考试以后才管,不要只注重期中期末考试的名次,采用“秋后算帐”的错误做法,要把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注,从考试以后转移到日常学习中,重视学校平时的测验,在老师的“普查”之外,多利用课外资源让孩子积极主动进行“自查”,只有多查,才能知道差在哪里,才能克服不足。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表现为只看考试得分,不看丢分,更不管为什么丢分。只看得分,得分高容易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产生自满,得分低容易看不到自己的成绩,产生自卑,两者后果都容易导致放弃努力;有的家长甚至只盯着中考高考,认为孩子刚上初一不着急,等到了初三,给孩子找一个好的家庭教师就行了,这样做,使得孩子必然放弃日常的努力——只是在考试前才用功读书,使得在平是时偶尔出现的“小错误”没能及时克服,在考试之前累积成了不容易克服和来不及克服的“大错误”。
(三)、边查边改:
孩子在日常学习中会出现许多暂时的错误是正常的现象,家长应帮助孩子找出错误的原因,监督引导孩子改正错误。只查不改,等于白查。
(四)、边改边验:
孩子的错误重复出现以后,家长不要简单地批评孩子“没记性、不用功”,应帮助孩子自己去分析重复出现错误的原因。家长在平时考试之后,只看孩子丢多少分,只关注丢分的原因,只想着如何帮助孩子克服不足,孩子每克服一个不足,就等于获得了一次成功,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就给自己增添一份成就感,家长此时如果再给孩子一个鼓励:“你能克服这个不足,也一定能克服其它的不足”,家长这样做就会使孩子增添自信,增强学习的兴趣。
“学、查、改、验”是不断正视错误、不断分析错误原因、不断用有效的措施克服错误、不断预防新的错误的过程。只要认真做了,良好的成绩自然会到来。
第三篇: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第一:家长要对自己的孩子关心。也许你会说,天天让他好好上学,成绩有一点不好,就立刻想办法找个家庭教师或参加个补习班补课。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是固然正确,但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其它方面的问题,比如孩子的情绪变化。家长不应该想当然地认为小小年纪就不应该有什么压力,有什么烦恼,其实不然,每个年龄阶段的人都有各自的烦恼。如果你看到你的孩子心情不好时,你不能对孩子糟糕的心情置之不理,直接去过问孩子的学习。我们大家都知道,心情不好的时候是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做好一件事情的。再者,要关心孩子的行为变化。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孩子小的时候很乖,什么都听父母的,学习成绩也很棒,值得家长到处炫耀,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听话了甚至家长自己都怀疑这是自家的小孩吗!其实孩子也是有主见的,只不过在小的时候还不能完全意识到自己有主见这个事实,还不知道自己可以根据自己的思维去判断事情的真假好坏,而是照着父母要求自己做的好好去做。随着年龄的增长,“主见”这种观念逐渐形成并趋于完善的时候,孩子就不会完全按照父母的要求一步一步做了,他会掺杂自己的思想去做,这时父母一定不能对孩子的这一正确行为大动干戈,也不要总拿这孩子小时候如何如何乖来说事,而是要意识到孩子长大了,不应该再用命令的口气告诉他,你必须做什么,而是作为一个引路人去引导孩子应该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融洽相处,才能更有利的促进孩子的成长。
第二:要学会如何激励孩子更好的学习。如果你没有好的方法,一天到晚只是在孩子身边念叨学习,这样会起到反作用,让孩子越来越讨厌学习。要想更好的激励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就要培养孩子学习之外的思想道德修养。平时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学校,我们都只看中孩子科学文化的学习,并不怎么对孩子灌输思想道德的重要性。其实思想道德教育对孩子的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否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孩子学习成绩能否提高的关键。如果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要好好学习时,他如果回答说是父母要求的,那你的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而是在父母的强压下一直被动的学习,但如果你的孩子回答说:“爸爸妈妈太辛苦了,我要好好读书,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那么你的孩子对学习是主动的。虽然这两种回答都和父母有关,但前一种回答有一种无奈蕴含在答案里,言外之意,如果父母不要求,孩子就不好好学习了;后一种回答有一种美德蕴含在里面,那就是孝敬父母,正是因为孩子懂得孝敬父母才将学习变得主动,根本不用父母的督促就能好好学习。虽然小孩子的思想道德意识不是很强烈,但只要家长循循善诱,您的孩子一定能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好学生。
第三:家长对老师的话要懂得取舍。如果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好的话,那么您当然不会烦恼,老师从不会说能够给他带来好名次的好学生的不是,只会把成绩差的学生大批特批一顿,有些老师甚至对家长也不客气。他认为家长应该对孩子糟糕的成绩负全部责任,强烈要求家长给孩子请个家庭老师,好好补习补习,免得拖班级的后退。与其说这种老师对孩子负责,不如说他在推卸责任。如果有老师对您说这样的话时,你不应该回家后直接把气都撒在孩子身上,而是要直接反问老师的责任在哪里,孩子的成绩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提高,为什么孩子如此害怕老师,而不是把老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有些家长因为孩子的成绩差,三天两头被
老师叫到学校去,被老师批评却总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如果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不要觉得丢脸,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的打孩子。也许您的孩子学习差并不是因为没好好学习,或许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或者对老师不适应等等。要对老师的话懂得取舍,做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找到可行的方法来提高孩子的学习。第四:选择正确的方式为孩子进行实习。每年一到寒暑假,众多家长都盲目选择一个或几个教育机构为孩子实习功课,往往不去重视实习的效果。在选择辅导机构之前,要对孩子的学习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哪门功课不好;这门功课不好的原因在什么地方;找什么样的机构或家庭老师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等等。这些问题看似简单,但直接影响到孩子用假日换琮的学习效果。有些学生一个暑假可以进步很多,有些学生却一点进步也没有。以我的学生为例。一个女孩开学后读六年级。她跟我实习英语,第一次上课后才发现,她的英语水平还不如学了一年英语的三年级学生好。很多单词不会读,甚至“he”、“she”都不会读,每次问他时,她都是拼出来而不是读出来告诉我答案。这样的英语水平就应该从三年级下学期或从四年级的英语课程开始补习,而不是五年级。这好比建房子,二层没建起来,三层也没理由先建起来了。从智力方面讲,这个小女孩很聪明,语法一讲就能听懂,而且很会提问题,所以她的主要问题在于记忆,能记住单词怎么读怎么写,她的英语成绩就能很快提高。还有另外一个小女孩,恰恰相反,她基础很好,默写单词和词组几乎都不会错,但不懂得灵活运用语法,因此在教她英语的时候就要反复强调课文中所涉及的语法问题,还要以最简单的例子让她尽快掌握语法并能灵活应用。如果她最终能把语法学好,成绩也同样会有很大的提高。总之,影响孩子学习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对自己的孩子认真观察、正确引导、做最了解孩子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四篇: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从技术角度讲,学习成绩不理想只有一个原因:不会学习。
提高学习成绩是我们很关心也很重视的一个目的和希望,如何实现这一点,首先让我们对学习行为做一下基本的了解和分析。
构成学习行为的两方面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环节是针对“点”的事情,秩序是针对“线”的事情,我们通过“点”和“线”的完美结合来解决各个学习单元的问题。而学习方法就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的不同组合,换句话说,把握好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就可以得到有效率和效果的学习方法。很显然,做一件事情没有科学的方法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让我们去想象一下“如何炒一盘可口的土豆丝”。显而易见,保证正确烹饪的程序和完美的烹饪环节是成功的关键。大家都知道,如果炒菜的顺序不对,比如先放土豆后放油,那最后的味道真是不敢想象,即便炒菜的先后程序没有错,但要是土豆丝切的大小不匀或是忘了放盐,或者盐放的多了或少了,那么这道菜最终的味道也是不敢恭维的!
我们不仅关注如何设计合理的学习秩序,也同样关注如何有效地完成学习环节。而学习习惯则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通常会有的意识和行为,也是一种固有的学习环节和学习模式。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从一顿早餐说起。
母亲要给孩子和丈夫准备一份简单的早餐,早餐的内容是煮鸡蛋、馒头、小菜和米粥。当她进了厨房,先把馒头放在笼屉里和水一起热上,然后淘米;在等水开的时候,把切好的蔬菜凉拌了放入盘里;水开了以后,把米放进锅里。差不多粥熬了一半的时候,把洗干净的鸡蛋放入粥里。就这样大约20分钟的时间,一份简单的早餐就做好了。
另外一个主妇也要准备这样的早餐,不过她是先淘了米,然后热水,等水开了后,再把米放到锅里,等粥熬好以后,才开始切菜,等凉菜拌好后,就又开始热水蒸馒头,等馒头蒸热后,又把鸡蛋煮上……不用我说,您一定知道这份早餐来的是多么不容易。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还没有特意强调时间的危机感,只是说明了在结果相同的情况下,操作顺序不同,工作效率也不同。而当时间成为关键因素,后果可能就是不能完成。
可以看出来,不同的设计,将导致结果和效率的不同,为什么许多上了初一的学生在面对比小学更多的功课时,往往会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就是由于没有具备很好地安排管理学习的能力而造成的。所以,秩序不仅是决定是否能够正确实现目标的基础,也是保证是否高效率地完成目标的决定因素。
做所有的事情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和方法才能达到目标,而目标是否可以完好实现一定是通过工作程序和工作环节来保证的。所以炒一盘好菜需要方法,想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更需要方法。决定学习方法的好与坏就要看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否科学、合理。
一个合理的学习秩序不仅是达到学习目标的必备条件,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措施。而学习秩序设计的不理想,则可能完全不能实现目标。
还拿那顿早餐为例,如果米没有淘净,稀饭会不干净,影响食欲;如果蔬菜没有切开,这会很难下口。
如果学习环节有一块出现问题,那么就直接导致不可预计的灾难,通常学习环节主环节有听课、作业、复习等。
由主环节派生的环节是从属环节,由听课而产生了从属环节是预习环节,通常我们将其放在听课之前;由作业而产生了回忆及检查环节;由复习而产生了总结归纳环节。
而无论是主环节还是从属环节,只要有一个环节没有做好,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人类行为的形成发展需要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来出现,就像一道完美的菜肴不仅需要适当的烹饪时间和正确的顺序,而且需要合适的配料。对于学习来说也是一样的。老子讲“治大国如烹小鲜”,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只要讲究、重视方法和秩序,治理国家这样的大事和做一道小菜一样容易做好。所以面对学习这个问题,我们更可以说:学好亦如烹小鲜。
本章中我们将对如何做好每个学习环节及安排好学习秩序做详细的说明和规定。如果您和您的孩子能够按照本书的要求做的话,我想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指日可待了。
做好每个学习环节和科学地安排学习秩序和学习方法,而对学习方法产生根本影响的因素是学习品质。而学习品质的优劣需要通过学习行为、学习方法来表现,学习品质的养成则受生活品质的影响最大。
良好的生活品质训练可以使孩子们获得对生活和学习正确的认识、积极向上健康的态度,充满责任心和爱心,有强大的意志力和自制力,这些都为学习习惯和作风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对学习的科学正确认识有助于学习方法的养成,学习能力对学习行为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我们可以这样说,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方法方面100%的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造成这样的结果是由于生活品质、学习品质、个性因素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而主要责任人就是家长!
对生活品质、学习品质、个性因素影响最大并起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其次才是环境因素。虽然家长在后一方面一般是无能为力的,但它与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相比要小得多。
所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我们不仅要真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对影响学习方法的三大因素做分析和研究。为了保证这一切的顺利进行,需要家长认真思索是由于自己的什么不足而造成这些方面的缺陷和失败。
我们前面谈过,构成学习行为的两方面是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正是由于学习环节或秩序操作不当,才使孩子在相同的教育背景、差不多的家庭条件以及没有明显差距的智商的情况下,学习成绩有着天壤之别。究其原因,关键是由于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能根据学习本身的要求和规律正确地进行,从中导致了时间的浪费、效率的降低,这就是学习成绩不佳的最根本原因。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的学生本来抱着很努力的态度去学习,这种缺乏方法的努力最终当然不会给他带来所希望的成绩,所以自己的信心逐渐受到打击,再加上家长不当的干预,对学习势必产生焦虑、厌恶和反感,使学生对学习愈发感觉痛苦和烦恼。这样的情绪始自学习,但却蔓延到生活的各个部分。由学习的不理想
转化为对生活的失望和痛苦,是很多学生心态的典型表现。所以,不会学习,意味着不会生活。不会学习,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家长,首先应该知道在指导孩子学习前,自己是否对学习有足够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应该明白只有把握好学习环节和学习秩序才可以得到有效率和效果的学习方法。本章谈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学生在学习中需要经历的环节以及如何安排学习秩序。希望这些概念可以真正地植入你的思想中,只要认识到了并按照要求做到了,相信会让孩子的学习效率有一个飞跃的。在此,我们希望家长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调整孩子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当然,如果孩子有兴趣的话,最好也建议孩子阅读。
我们认为,一个学生通常的学习环节主要有以下部分组成。主要环节指作业环节、预习环节、复习环节、考试环节等,从属环节包括改错环节、检查环节、回忆环节等。如何保证学习效率就需要合理地把以上环节安排得当,也就是学习秩序的问题。
请家长注意对照本章内容,找出孩子在哪些环节做的不合适,以便改正。根据我们工作的经验,只要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通常只要30天的时间,学生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进步。
第五篇: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Upgrade Yourself @ Studio English 幼小衔接: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暑假到了,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要升入到小学学习,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接下来的功课问题,英语作为主要学科之一,并且是未来的一项重要技能,受到了很多家长的重视。
如今,很多孩子在幼儿园就能受到双语教学,也有一些孩子进入小学才开始学习英语。不论起步早晚,进入小学以后,孩子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很多家长认为,把孩子交给学校就可以,而教育需要家长与学校的配合。家长如何帮助小朋友提高英语水平呢?
1、主动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
2、引导孩子切换不同的思维模式;
3、让孩子充分感知这个世界。
语言的表达不仅仅来源于词汇、句型,更多的是表达一个思维和展示自己的认知。尤其到了小学高年级,写作成为考试拿分的一个重要环节,而积累从小做起,如果家长们等到孩子到了高年级才去让他们积累,就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在孩子幼儿园大班及小学低年级时,家长可以有意识地让孩子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写作!空中英语的少儿语言教学专家给您提几点关于培养孩子英语写作能力的建议:
一、带孩子去户外体验生活
其实英语写作不止关乎语言能力,和中文写作一样,它同样需要从生活中汲取灵感。
在美国,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二年级的孩子,每周都会进行写作训练,内容大多和日常生活直接相关。
例如,他们每天会在课堂讨论的基础上,描写当日天气,或记录当天的趣味活动;每周,老师们都会带孩子去动物园、公园等户外场所,要求他们写下当天的见闻。因为有了实际经验,孩子们在写作文时,能够有感而发,写出更多生动有趣的细节。
家长多带孩子体验生活,视野拓宽了之后,写作内容自然而然也就更多了。
二、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写作要点
在开始准备简单的段落写作前,为了拓宽孩子的写作思路,尤其针对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低年级学生,家长可以先与孩子一起头脑风暴,回忆活动细节,列出写作主题以及素材要点。
比如,可以先和孩子聊聊,最近生活中有没有发生比较有趣、难忘的事情,用哪些词来形容它最合适?在此过程中,让孩子记录或画下关键信息。
在此我们为您提供两个可行的思维引导方式:
1、让孩子描述“五感”
Upgrade Yourself @ Studio English
针对幼儿园大班及小学低年级孩子,家长可以让孩子描述“五感”(视觉、听觉、感觉、嗅觉以及味觉),回忆整个活动。
在描述事件时,家长可以遵循这样的方式引导孩子:What did you see/hear/feel/smell/taste?(你看到/听到/感受到/闻到/尝到了什么?)
2、回忆“5W+1H”关键要素
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回忆“5W+1H”要素,写作生动有趣的英语作文,包括When(何时)、Where(何地)、What(何事)、Who(何人)、Why(何因)以及How(怎样发生?)
要注意,孩子的思维跳跃性,如果在互动过程中,蹦出一些语法错误的句子,家长千万不要去评判对错,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因为,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初学者的语言输入程度不够,没有逻辑组织能力,但是随着学习的进一步加深,孩子语言表达逻辑性会自然而然的提高。
此外,如果孩子对事件的描述与成人所见的不同,家长千万不要限制孩子的想象力,比如,如果有孩子说I saw flowers in swimming pool.家长千万不要告诉他们泳池里没有花,而是进一步引导孩子,这朵花长什么样、它是什么颜色的,鼓励孩子的创作热情。
三、家长和孩子共同整理写作思路
有了第二步零散的记录后,接下来,就是思路的整理阶段了(categorization),此时,家长可以要求孩子从刚才零散记录的关键词中,选出他们认为重要的信息,并对其进行归类整理。
家长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画一张思维导图(mind map),一起构思写作思路。
四、给孩子提供写作句型模板
针对幼儿园大班及小学低年级孩子,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家长可以自己编或找一些简单的写作模板,让孩子填上刚才讨论到的形容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写出一篇三、五句话的小段落文章。
比如:I feel very()today because().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并完成较为丰富的短文写作。通常而言,每个段落包含三个部分:主题句(topic sentence)、观点论证(justification)和举例子(example)。主题句是每个段落的主要观点,论证则是对观点的进一步解释,那如何解释呢,则需要足够多的例子来支持你的观点。
举个例子来说明这三个部分到底如何相互配合。
主题句:It is()to keep the planet clean.One way to keep the planet clean is().观点论证:This is important because().When you(), you().举例子:For example().Upgrade Yourself @ Studio English
括弧内是孩子可以自由发挥的内容,或者根据阅读中的内容来回答。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既能帮助孩子积累足够多的范例句型,又能了解并掌握英语作文的框架搭建。这种辅助写作的方法在教学中称为Scaffolding(支架式教学)。孩子积累了足够的写作辅助支持,才能更有信心和足够多的积累过渡到自主写作。
通过以上的步骤,家长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帮助孩子打好写作基础、积累写作经验,孩子的写作能力自然就培养出来了,日积月累孩子的写作能力自然也就能了、提高了。
空中英语整理收集 http://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