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处着力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荐阅读)

时间:2019-05-14 06:40: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小处着力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小处着力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第一篇:从小处着力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文章标题:从小处着力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下,欠发达山区农民对发展现代农业尚不适应。传统的耕作方式,自给自足的观念,严重阻碍了新理念在山区农民中的传播。

有关专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用现代

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化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导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最根本的问题是农民。要实现农民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关键在于对农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引领上,变农民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需求。

要从传统农业的弊端中认识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要打破陈旧的“农业就是种粮”的观念,把农民从单一生产领域带向种养加多个领域,从“地难种,钱难挣”的困惑中解脱出来。地难种的原因是对自然气候的依赖太强,从种到收沿袭传统的人力和畜力,劳动强度过大;钱难挣是因为传统的农业重种植轻加工,重生产轻流通,农业商品化率太低。现代农业是从克服传统农业的弊端入手,它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要突破传统农业生产规模小、质量差的缺陷,必须实现现代农业的区域化种植和养殖,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

要从消费的终端引领农民发展现代农业。市场上流通的薯片、薯条、红薯粉条这些产品我们都可以把它看作是变形的红薯。红薯是一种好种易活、产量极高的传统农作物,如果将红薯从地里挖出来,进行简单的洗泥去皮运到市场上出售,它不仅价格低廉,而且不易大面积流通,这就要引领农民对原产品进行加工。

从红薯到红薯的各种制品这个过程,是从种植到加工、解决农民季节性失业实现增收的过程。红薯能通过现代技术制成多样化的商品,但无论怎样加工,总之是万变不离红薯。因此要从身边的消费品中认识到,只有发展现代农业,才能把农业产品变成商品,在种加销各环节中实现增收。

要以产业化的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是产业化。传统的农业生产分散无序,不能形成规模,导致技术人员和农业机械无用武之地。发展现代农业要有科技人才的引领和支撑,要结合本地实情,有针对性地抓好示范基地建设,让农民在实验示范中提高科学种田的水平,亲身感受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过程带来的成果,使农民在生产和增收的过程中接受新知识、改变旧观念。由此示范户和示范基地产生的效应,形成“一村一品”或者“一乡一业”的农产品产业带。每个村有了主导产业,才有利于各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各种机械设备的利用,各种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

《从小处着力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从小处着力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第二篇:湖南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湖南着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把它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切实加强领导,多措并举推进,培育工作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主要做法

精心组织

大力推进

制定方案。省农委、省财政厅研究制定了《2014年湖南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进行部署。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作了部署的基础上,召开专门会议,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落实任务。将全年培训任务按类型、专业等进行分解,下达落实到项目县。各县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形成了“政府主导、农业牵头、部门协作、上下联动”合力推进工作的良好局面。

夯实基础

增强实效

广泛开展宣传,夯实社会基础。省政府新闻办和农委召开了推进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新闻发布会。各市县也采用会议、媒体、标语、宣传窗、资料等多种形式宣传发动。

全面调查摸底,夯实培养基础。组织全省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摸清产业发展现状和农民对培训的需求,对当地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和潜在型新型职业农民情况进行调查,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信息库。据摸底统计,全省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100万人以上。

加强培训管理,夯实工作基础。省农委举办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管理培训班,105个项目实施县农业局分管负责人、科教科(股)长、农广校校长参加了培训。

强化体系建设,夯实培训基础。建设了10所县级农广校示范校和一批优势产业分校,培植了一批实训基地。省市县三级农广校积极投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主动与职业院校、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和龙头企业、农业园区等合作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效果良好。

创新机制

精准培育

创新培育机制。突出需求导向、政策引路、农民自愿的原则,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跟踪服务,全过程跟踪考核,对合格者统一认定,出台相应扶持引导政策,探索“财政补贴、机构让利、农民出资、先学后补”等机制,提高农民参加培育积极性。

创新培育模式。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分段安排课程,强化分类指导,对三类培育对象分类分产业开展培训,注重实践技能操作。探索了以企业聚教、市场牵引、方式创新、基地示范、平台延伸为主要特征的湖南隆平高科政企共建五维培育模式等多种培育模式。

创新培训手段。充分利用微信、QQ、微博等新型媒体开展信息化手段培训。通过引进科研院校、龙头企业的专家教授担任培训教师,建立了高质量的培训师资队伍。同时,选送部分培育对象到涉农高校进行集中培训和深造。如长沙市组织了320人分4期送到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培训,组织150人到台湾考察学习。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培训方式,极大地丰富了学员们的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推行参与式、互动式培训,采用多媒体教学,播放科技短片,安排教师答疑,增强师生互动,提高了培训效果。

创新监管机制。推行“统一核算,统一审批,统一报账”的项目资金管理模式,对培训基地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进行监督检查,有效地督促了资金规范使用,杜绝了资金挤占、挪用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督导,坚持执行开班第一堂课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抽查检查制度。

强化帮扶

提升实效

出台扶持政策。省、市、县均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制定了以土地流转等集聚资源要素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扶持政策,促进土地资源向新型职业农民集中,使愿意种地的人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权。同时,加大财政、金融、用地、税收等方面支持力度,如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职业农民优先承担涉农项目,新增农业补贴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等,为加快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制度保障。

推行技术帮扶。改革农业科技服务方式,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效果。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跟踪服务管理办法,做好跟踪服务。重点推进“精准式服务”与“多极化服务”相配套的新方式服务新型职业农民。

加强项目对接。省政府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与“百企千社万户”现代农业工程和“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结合;省农委制定了《培育扶持1万户家庭农场实施方案》,分三年时间按每亩耕地每年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各市县把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项目均限定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象内实施。优先获得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在申办购置补贴时开通绿色通道,并按同类产品最高补贴额度给予补贴。

增加资金投入。省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了1900万元专项资金,各市县也安排了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并整合茶叶柑橘发展基金、蔬菜发展基金、粮食生产高产创建等支农惠农项目资金,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并协调银信部门及时推出新型职业农民小额贷款。

2014年,湖南省在105个县开展了培育工作,确定培育对象10万人,组织各类培训3.45万次,认定发证3157人。

二、培育成效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全面开展。2014年,在105个县开展培育工作,确定培育对象10万人,组织各类培训3.45万人次,认定发证3157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逐步健全。各县以主导、优势产业为重点,分类制定了认定管理办法,建立了认定流程,规范了资格证书,初步形成了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基本形成。大力强化“一主多元”培训体系建设,坚持以农广校为主体,统筹安排农业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及其它社会力量加入,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园区、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参与,逐步构建了上下贯通,各类培训机构横向衔接,层次分明、支持有力的教育培训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素质不断提升。各市县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对职业农民开展了农业技能、专项技术以及农村政策、法规、农业经营管理等多方面的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科技文化意识,增强了实用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其科技、安全、品牌、组织化意识明显增强,收入水平显著提高,成为了当地科技兴农、以农致富的典型。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通过对一批素质较高、有一定规模基础、有产业扩展愿望的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开展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壮大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发展到14万多户,家庭农场2.9万家,农民合作社发展到3.6万个,成员216.3万户。

主导产业规模化生产水平提升。通过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推动了水稻、生猪、蔬菜、柑橘、茶叶、家禽和水产品等主导产业的发展。各地培育了一批水稻专业化职业农民,承担粮食高产创建和超级稻示范推广等粮食生产项目,带动全省落实超级稻种植面积1721.2万亩,平均亩增产50公斤以上。

湖南省农业委员会

第三篇: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农民增收

靖边县东坑镇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简介

靖边县东坑镇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靖边县城西22公里处。全镇总土地面积522.5平方公里,有耕地24.6万亩,有水浇地19万亩,有农业人口5.2万人。全年降雨量395㎜,干旱少雨,年均无霜期121天,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下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壤无污染,有利于发展设施农业。

近年来,我镇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这一主题,牢固树立 “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人才兴镇、文化塑镇”的工作理念和“靠调整起家、蔬菜当家、科技兴家、市场发家”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美的主要手段。2010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10.8亿元,较2005年末的3.8亿元,年均递增25%;2010年全镇粮食总产量达7.8万吨,较2005年末的3.12万吨,年均递增8%;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5294元,较2005年的3058,年均递增20%;非公有制经济经济总量较2005年的3000万元,年均递增20%,2010年全镇农业劳动生产率平均达31680元,土地产出率达52520元。特别是我镇伊当湾、东胜两村已有35%的农户,户均突破10万元大关,农业劳动生产率达75400元,土地产出率达79500元。2007年以来,我镇连创全国马铃薯、玉米、小杂粮、蔬菜等八项全国单产记录。以上几组数据表明,我镇“十一五”开始发展现代农业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村土地产出率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农业、农村、农民生活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巨大变化。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用现代产业化发展理念引导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不只是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的新技术化,而是融合了生产资料、食品加工等第二产业以及流通、销售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已经成为一个融合一二三产,与发展现代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链条。近年来东坑镇党委政府创新思路,用工业化思路谋划现代农业,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确立了“生态立镇、产业富镇、工业强镇、商贸活镇、人才兴镇、文化塑镇”的工作理念和“靠调整起家、蔬菜当家、科技兴家、市场发家”的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发展“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

二、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硬件建设。“十一五”以来,镇党委、镇政府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争资金、引项目,在水利设施建设上:新打深井456眼,建成水厂15座,建成蓄水池12座,解决了3.9万人的饮水工程,新建淤地坝5座;在电力设施建设上:完成了全镇的农网改造,安装各类变压器358台,架设高压线120余公里,架设低压线115公里,解决了867户的照明用电难题,建起 了110KV变电站一处,解决了农业灌溉轮电问题;在道路交通建设上:沥青化通村道路120余公里,沙石化道路80余公里,铺设东坑镇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园区道路12公里,在通讯设施建设上:建起移动通讯架8座,联通通讯架3座,架设电信网络120余公里。

三、强化产业支撑,注重科技引领。首先,我们集中精力,用现代化的农牧业装备设施武装“菜、蓄、薯”三大主导产业,强化主导产业的优质、高产、高效。积极引导土地流转,逐步形成家庭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模式。按照自愿、有序的原则,合理流转土地1.2万亩,积极发展种植30亩水地以上,饲养30—80头(只)家畜,种养殖互助型家庭适度规模经营的小型农牧场,为现代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试验示范推广的典范。2011年全镇发展棚栽蔬菜种植面积1.2万亩(温棚0.4万亩,拱棚0.8万亩),发展夏马铃薯5万亩,秋马铃薯3万亩,发展大田蔬菜5万亩(红萝卜3万亩、大田杂菜2万亩),全镇生猪羊子存栏量达37万头(只),其中生猪存栏15万头,羊子存栏22万只,三大主导产业收入占人均收入的85%以上;其次,我们通过多次组织镇、村、组干部和种植大户代表,外出考察调研,邀请外、本地养殖大户、蔬菜专业大户巡回演讲、现身说法,提高群众发展产业的积极性;第三我们注重科技服务,培训新型农民,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技术保障。我们采取上聘“洋专家”、引进“土专家”、内育“小专家”的办法,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技术力量和科技支撑。同时,积极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高等院校合作,举办了新型农民和镇村两级干部培训班,加快新型干部群众的培训步伐。五年培训干部群众6000余人次; 第四我们狠抓新品种新技术革命,加强龙头企业引进,加大合作组织扶持力度,加快示范基地建设。按照“政府引进企业做示范、扶助合作组织带农户、规模标准化生产连市场”的运作模式,引进了十余家种养殖公司,建起了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新品种新技术引进试验示范基地各一处,向农户推荐新品种、传递新技术。五年来,扶持建起合作组织30余家,发展起农民经济人500余人,通过合作组织的组织协调,构筑起了连通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新桥梁。

四、提升产业化水平,狠抓市场营销。一方面我们建起了蔬菜交易市场、制冷保鲜库、肉联厂、包装厂,为“菜、畜、薯”三大主导产业贮藏、保鲜、交易搭建了平台。另一方面引进了蔬菜脱水、饲料加工等十二家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延长了产业链条。努力把专业合作组织培育为一支对外立体式的销售网络组织,现在全国建有10余个销售网点,特别是我镇的夏马铃薯、红萝卜、辣椒远销各大城市和东南亚等地,全方位提升了产业化水平。

五、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前进

(一)注重将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严格实行干部管理“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干部留守机关,处理日常工作;三分之一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三分之一的干部外出学经验、跑市场、争资金、引项目,组织新农村建设。同时,成立了产业办,专门为农户提供农资、农经、信息、销售等方面的服务,解决困扰广大农民种养殖决策难、技术难、组织资金难和产品销售难的“四难”问题。

(二)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人才和现代化的理念,特别是要求村支两委负责人具有现代化的产业理念来组织现代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为此,镇党委通过积极调研深入研究,决定将党组织与产业链相联系,创造性地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一方面将各村在外能人、企业家吸引回村担任村支两委负责人,使其用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市场经验指导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另一方面是将各村种养殖大户发展为党员致富带头人,再将党员致富带头人发展为村支两委成员或是农业合作组织带头人和农业经济人。再一方面是要求每位党员致富带头人每年联系培养本村30户种养殖示范户。截至目前我镇黄家峁、伊当湾、东胜、四十里铺、小桥畔等12个现代农业重点村村支两委负责人全部是吸纳各村 在外能人、企业家担任,全镇30余名农村合作组织带头人中党员致富带头人占到了80%以上,全镇500余名农业经济人中党员致富带头人占到了50%以上。

(三)注重配套运作,强化产业发展后劲。我们重点强化利益联结机制,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定订单,通过“订单农业”,调节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鼓励农民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产品、技术和资金等入股,使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让农民真正投身产业化经营,真正得到更多的实惠。

以上就是我镇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的具体做法。“十二五”期间,我镇将以国家级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榆林靖边东坑示范基地建设为目标,依托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在沿青银高速东坑段打造150平方公里的现代特色农业带,形成“六个万亩基地”,即:1万亩苗木基地、2万亩吨产田玉米基地、3万亩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四万亩棚栽果蔬基地、5万亩露天蔬菜基地、6万亩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六处万头养殖小区”,即:以合作社为依托,建成万头养牛小区一处,万头养猪小区2处,万只养羊小区3处。同时将榆林靖边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与与东坑镇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统筹规划,实行“园区+重点镇+移民工程”三位一体建设模式,通过统筹园区和重点镇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将重点镇新区建设成占地6平方公里“三横五纵”的商贸区和居住区,将农业园 6 区建成占地6平方公里的“产业集群”区,将环白于山区4000——6000人移往重点镇新区和农业园区,使其转变为镇域商贸活动者和现代农业劳动者以及企业从业人员。到“十二五”末,将园区建设成西北最大的蔬菜物流营销基地、陕西最大的农副产品转化基地、陕甘宁蒙晋最著名的现代农业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基地和西北部农副产品关联产业基地”。届时东坑镇域人口将达8万人,园区、镇区总面积达10平方公里,人口达3万人,有商业区、居住区、产业集成区,实现城乡统筹,镇村联动,经济发展,人民安居。

第四篇:实施商标富农战略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商标富农战略 着力发展现代农业

茶叶是桐柏农业的主导产品之一。桐柏县工商局按照“立足一个资源,围绕一个产业链条,抓好一件注册商标,带动一批特色品牌”的工作思路,把培育茶业品牌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指导帮助农民“懂商标”、“创商标”、“用商标”、“护商标”上取得了新成绩。

一、完善品牌培育机制,做好茶叶注册商标。随着桐柏茶叶走向国内外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桐柏县工商局以《商标法》为主要内容,适时开展“送商标上山下乡”活动,深入企业、农户推广普及商标法律知识,结合商标战略成功范例,组织专题讲座,增强涉农企业、农民申请注册商标的自觉性、主动性,并帮助茶农解决商标注册过程中的难题。止目前,该局曾多次邀请河南省有关专家为企业设计茶叶商标图案10余件,并已成功注册“王湾”、“淮源”、“太阳城”等3件茶叶商标,其他5件优势项目国家商标局正在受理之中。此举为该县茶农拓展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发挥协会促进作用,做好茶叶产业化经营。针对全县茶叶生产比较分散,生产规模、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现状,该局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建言献策,以优势资源为纽带,在帮扶企业和农民成立县级茶叶协会的同时,又帮助吴城、城郊、程湾等乡镇成立了乡镇茶叶协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级茶叶协会充分发挥指导、协调、咨询和服务等功能,积极为茶农提供茶叶的产前、产中、产后及销售各项帮扶措施,极大地促进了该县茶叶经济的健康发展。至目前,该县茶叶协会已初步形成了以王湾茶叶为基础,以吴城、月河、程湾等八个山区乡镇为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体系。一个“商标品牌+协会+龙头企业+生产基地”的产业框架在该县已初具规模。此举不仅促进了企业发展,更增加了茶叶种植户的信心,实现了茶叶产业双赢的目标。

三、运用广告策略,扩大市场影响。该局充分利用茶叶商标成功注册的经济效应,立足职能,顺势而为,指导企业和茶农利用产品外包装、说明书、产品展览会等活动,多渠道开展广告宣传,并围绕清明前后各类茶叶大量上市的契机,组织开通旅游线路介绍客商到茶叶产地、加工车间走访参观,让各界人士了解桐柏茶叶,同时帮助企业制订商标宣传策略,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目前,拥有商标的桐柏茶叶销售量与去年相比增长了20倍,茶叶价格提高了10倍,农民人均收入相应增长。

第五篇: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调研提纲)

培养新型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调研提纲)

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设施为装备,广泛应用现代科技和科学管理方法,具有高度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的发达农业。宜都人多地少,资源有限,只有走现代农业之路,才能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解决我市目前农业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推动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我市农业生产现状及问题

㈠结构调整速度快,但产业效应未放大

调研我市柑桔、茶叶、畜牧、水产四大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找准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用科学方法分析各产业发挥的效益情况,并说明还有多大的潜力等等。

㈡科技推广有成效,但与现代农业发展不相适应 在简短总结近几年农技推广成效的前提下,找准我市农业科技入户与现代农业发展不对称的突出症结。

㈢产业化经营起步早,但企业的科技含量低,带动能力不强

分析我市现有2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现状,产值与利润构成以及带动农户的能力方面的情况,作出客观评价。

㈣农村经济组织不少,但服务功能比较单一

调研我市农村社会化服务中的各种组织形态、服务方

1式、内容、效果,解剖存在的主要问题。

㈤各类培训常年展开,但农民的综合素质不高

了解全市培训农民的方式、内容及效果,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标准,找出其症结之所在。

㈥市场农业观念逐步增强,但始终跳不出传统农业的怪圈。

调研领导及基层相关人员对发展现代农业的认识状况,找出并分析传统观念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因。

㈦基础设施建设迅猛,但零星发展,缺乏整体推进 了解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公路、水库、良田、渠道等)慨况,并结合新农村建设一年来存在的投入、规划方面的问题,分析各自为阵,不能塑造宜都农村整体形象的弊端。

二、发展宜都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㈠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

在新形势下,必须用崭新的现代发展理念、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农业,把握“两个趋势”的判断,站在统筹城乡的高度,超越农业和农村的层面,把农业问题放到整个国民经济中统盘考虑,跳出农业抓农业。要让先进的工业思维、技术和装备“内植”于农业。

㈡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

我市近几年花大气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标准农田,但总体上基础设施还不健全,设施装备档次不高,旱

涝保收农田仅占六、七成。要围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争取更多投入倾斜“三农”,调动全社会的投资热情,以设施武装农业。同时,结合一些项目的实施,构筑现代农业生态保障。

㈢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农业

要针对我市农民科技素质偏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普及率低的现状,把科技放到更为突出的位置,以农民素质提高为基础,以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为核心,不断推动科技进步,促进农产品质量提高,培养一大批新型农民。

㈣用先进的组织形式经营农业

核心是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组织化,着力增强我市农业主体的创造力。在主体的企业化、农民的组织化、经营的产业化和产品的品牌化上下功夫,全面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和各类经营大户,全面整合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构筑各环节相互连接、利益协调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体系,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㈤用坚强的执法手段保障农业

要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稳定并完善家庭承包经营,积极引导土地依法合理流转,强化农业综合执法,推进财务公开,巩固税费改革成果。

三、加快宜都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及措施

㈠突出质量品牌,做强主导产业

围绕我市柑、茶、畜牧、水产四大产业如何做强,提

出“以质量品牌”为核心的具体工作如何开展,同时,提出一些相关目标,怎样发挥现代产业的功能等等。

㈡立足科技支撑,加快成果转化

着眼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运用,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1、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怎样把科技入户工程落到实处?如何建立以技术员指导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

3、如何提高农业资源和投入品使用效率?

4、怎样发展农业机械化?

㈢提供政策保障,健全投入机制

1、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如何建立?

2、农业支持补贴制度怎么健全?

3、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发展农业保险等)。

4、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㈣强化社会服务,全面放活人才

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对放活人才,如何强化社会化服务提出具体方案,包括人才怎样放活、服务组织的多种形式、服务的内容等等。

㈤完善市场流通,发展物流产业

1、根据宜都实际,采取什么财税措施,支持农村流

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企业发展?

2、如何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服务?怎样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3、怎样加强大宗农产品的调控管理?

4、如何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㈥做精龙头企业,培育市场主体

如何围绕龙头企业做精,提出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深发展的具体方案,包括怎样构建我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等问题。

㈦坚持体制创新,深化农村改革

1、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才有利于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

2、如何改革不适应宜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些制度、规章?

下载从小处着力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荐阅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小处着力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推荐阅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本站推荐)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农民日报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要“按照服务农民......

    发展现代农业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基本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落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和粮食储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做大做强畜禽、果蔬、水产......

    从细小处筑起党群众路线

    从细小处筑起党的群众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关我什么事,我连党都不是呢。”几个月前,我抱着这样的心态戏谑到,忘记了不管是不是共产党员,我身在现在这样一个岗位,就是人......

    廉洁 从小处做起(精选多篇)

    廉洁 从小处做起当你幸运地捡到钱时,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如此简单,而又蕴含深意。因为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细节中洞察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思想观念乃至精神境界。利益至上的人会把拾......

    从小处下笔处理话题作文

    从小处下笔处理话题作文 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二中语文组 陈琳 邮编:362801 作为一位高中的语文老师,如何教学生写好话题作文一直是让人觉得头痛的问题。由于知识面等原因,学生的作......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教案

    《幸福从细小处开始》教案设计 教学设想: 根据高考《考试大纲说明》,实用类文本中“传记”重点考查以下知识点: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能力,分析内容及语言特色、文体特征。......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优势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2007年04月24日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各地要加快制定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实施细则,有关部......

    公务员申论热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问题 政策的出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是农业农村保持良好发展势头的首要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