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案卡

时间:2019-05-14 06:0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刑法》学案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刑法》学案卡》。

第一篇:《刑法》学案卡

《刑法》学案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犯罪的分类

2、掌握共同犯罪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犯罪的分类有哪些?

(二)新授:

二、犯罪的分类:

(一)根据犯罪客体不同分为:

(二)根据犯罪主体不同分为:

(三)根据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进行分类

1、故意犯罪:

①故意犯罪的定义

是指行为人行为会发生的结果,并且或者这种结果的发生所构成的犯罪。②故意犯罪的特征:

一、行为人明知自已的行为会发生。

二、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发生抱或的态度。

2、过失犯罪

①过失犯罪的定义:

指行为人应当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而

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犯罪。②过失犯罪的特征:

一、是在客观上结果。

二、是行为人造成损害结果的原因,是或者。

案例分析:

1、猎人为了击中野兽,而对可能击中他人持放任态度,结果把他人打死或打伤。问:本案中猎人犯罪行为属于哪一种犯罪?为什么?

2、甲欲枪杀乙,不料乙与丙同行,甲自知有可能射中丙,但他不愿放过这次杀乙的机会,遂抱着“打死乙最好,打死丙也罢”的念头开了枪,结果打死了丙。甲对杀死丙的心理态度属于哪一种情况?试加以分析说明。

3、某甲在油库划火柴抽烟,结果随手扔掉的火柴杆或烟头引起油库大火。问:某甲的行为所持的心理状态是哪一种?属于哪一种犯罪?

思考:为什么刑法对故意犯罪的刑罚比过失犯罪的刑罚要重?

作业:

1、什么是共同犯罪?它的特征有哪些?

2、什么是故意犯罪?它的特征是什么?

3、什么是过失犯罪?它的特征是什么?

4、甲(19岁)与乙(未满14岁)商定好晚上12点去仓库偷东西,二人准时到达约定地点,并实施了盗窃行为。问:甲、乙二人的行为是不是共同犯罪?

第二篇:凡卡(导学案)_2

第五单元《凡卡》导学案

班级:六年级二班主备:刘芳审核:徐润

组别:语文授课人:刘芳时间:2013 4 1

2【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识与技能]:正确规范地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品读、交流、讨论,通过品悟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插叙、对比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和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学习准备]: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预习课文。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交流探究--合作讨论-品读感悟

【教材助读】

1、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的短篇小说,采用了“写信”这一表达形式。9岁的凡卡给自己的爷爷写信,诉说了自己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想回到乡下爷爷身边的急切心情。课文是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穿插起来的。揭露了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即使是儿童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2、作者简介:作者是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

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写作背景:《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预习导学】

一、自主阅读、读通课文,自学字词。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给生字注音:

锈()眯()缕()揍()搓()窜()督()戈()炕()耷()柜()揉()筒()衬()

2、认读、写会,积累新词:

揍人慈悲抽噎冻僵逗笑孤零零指望醉醺醺欺负耷拉

二、1、再读写写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说说你对凡卡的认识。

3、.理清文章的脉络。课文以()为线索,()的顺序,依次写了();();()。

【课堂导学】

探究点一:

1、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联想没有人的时候他会怎样做?

2、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替凡卡说下去.3、感情朗读,深化理解:小组内品读第15自然段,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探究点二:速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对乡村生活的回忆?

探究点三:

农村生活给凡卡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农村的生活真的美好幸福吗?莫斯科是个怎样的城市?

探究点四:

梦想会变成现实吗?为什么?

探究点五:

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读一读6和13两自然段,两段回忆是本文的()。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拓展提升】: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写一篇《凡卡》读后感,题目可以《我和凡卡比童年》。

第三篇:凡卡(导学案) 2

第五单元《凡卡》导学案

【学习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知识与技能]:正确规范地读写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抓住关键语句品读、交流、讨论,通过品悟凡卡写信的内容以及他的神态、动作、联想,来了解他的内心;体会插叙、对比的作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理解课文,了解旧俄沙皇统治下穷苦孩子的悲惨生活,激发学生痛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凡卡写的信的内容,了解凡卡遭受的苦难和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写信过程中凡卡的联想和文章结尾的含义。

[学习准备]: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使用说明】本预习案是课前发放,引导学生按步骤完成对课文的预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高效率的完成学习任务做好准备。要求ABC层学生都自主完成。

【学法指导】自主阅读-交流探究--合作讨论-品读感悟

【教材助读】

1、这篇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写的短篇小说,采用了“写信”这一表达形式。9岁的凡卡给自己的爷爷写信,诉说了自己在莫斯科学徒生活的悲惨遭遇,表达了想回到乡下爷爷身边的急切心情。课文是由作者的叙述、信的内容和凡卡的回忆三部分穿插起来的。揭露了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即使是儿童也逃脱不了悲惨的命运。

2、作者简介:作者是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作家。生于1860年,死于1904年。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科求学。做过店员也当过医生。他生活在19世纪末期,正是沙皇统治俄国最黑暗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他的作品无情地揭露了沙皇统治下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写作背景:《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契诃夫家的小杂货店里有两个小学徒,就常受他父亲的虐待。他自小了解学徒生活,也同情小学徒的不幸命运,所以《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也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穷苦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预习导学】

一、自主阅读、读通课文,自学字词。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给生字注音:

锈()眯()缕()揍()搓()窜()督()戈()炕()耷()柜()揉()筒()衬()

2、认读、写会,积累新词:

揍人慈悲抽噎冻僵逗笑孤零零指望醉醺醺欺负耷拉

二、再读写写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课堂导学】

探究点一1.理清文章的脉络。课文以()为线索,()的顺序,依次写了();();()。

2.速读课文,找找哪儿是作者的叙述?哪儿是凡卡写信的内容?哪儿是写凡卡在写信中所想到的?

探究点二:1.默读凡卡写信的内容,想想凡卡在信中写了什么?

2.交流。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

3.了解凡卡的悲惨生活。自读第8自然段,用“——”画出凡卡在鞋铺里受到折磨的词句,品读,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4、交流:凡卡还受了哪些折磨?为什么?展开想象,替凡卡说下去。探究点三:

1、从凡卡的心情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感情。

2.讨论交流。读一读,理解重点句子。从重点词中体会凡

卡的内心活动。

①凡卡撇撇嘴,拿脏手背揉揉眼睛,抽噎了一下。

②他很满意没人打搅他写信,就戴上帽子,连破皮袄都没

披,只穿着衬衫,跑到街上去了。

③过了一个钟头,他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

3.小组内再读读这三个句子,把你的体会读出来。

4、、感情朗读,深化理解:小组内品读第15自然段,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探究点四:

1、从凡卡的联想中了解凡卡的生活,体会情感。

2.自由读,在书中寻找答案,交流。

探究点五:研讨本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1)读一读6和13两自然段,两段回忆是本文的()。这两段联想对凡卡的学徒生活起了()作用。

(2)文章细节描写很突出。在文中找找细节描写的句子,读出自己的体会。

(3)文章还有哪些特点?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拓展提升】:再次有感情朗读课文,写一篇《凡卡》读后感,题目可以《我和凡卡比童年》。

第四篇:凡卡学案

《凡卡》学案

学习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饥饿、礼拜、生锈、揉皱、昏暗、眯缝、耸肩、一缕、稀粥、撇嘴、起伏、匣子、冻僵、逗笑、窜过、逮住、孤儿、打搅、甜蜜、暖炕、耷拉、火柴梗、圣诞树、黑糊糊、笑眯眯、孤零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主要内容,了解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体会他极度痛苦的心情。

学习方法:

1、深入的阅读课文,运用读、画、思、查、批的读书方法解决学案的问题。

2、积极的参与小组的交流讨论活动。解决学习中的疑难。

3、主动地帮助同学,积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4、及时总结学习中的收获。学习过程:

一、深度预习,扫除障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写生字词,理解生僻词语,了解多音字的字音、字义及容易写错的字

3、根据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4、我知道作者契科夫、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我读书,我了解

1、读懂外国文学作品记住人名很关键,请说出出文中出现的人名及人物的身份

2、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是分哪几个部分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通过读凡卡写信的内容及凡卡的回忆,说说你对凡卡的认识。

三、我读凡卡的信,我感受。

1、标记信内容的段落。重点标出学他学徒生活的段落,结合开始写信的段落,多读几遍从整体上感知。A、凡卡在莫斯科当学徒,过着怎样的生活?他为什么请求爷爷把他接回乡下?

B、把信的内容连起来自由读一读,读后讨论,看看凡卡在信中都写了什么。

2、细读信的内容,感受凡卡的痛苦生活。

A、请认真同学们读第8、15自然段,说一说凡卡在老板家里受到哪些虐待,画一画有关的词句。

B、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样的感受?想象一下他每天会怎样生活,没人的时候凡卡会怎样做?

3、.学习第8、10、15自然段中写凡卡乞求爷爷接他回家的部分,进一步感受凡卡的痛苦。

他是怎样乞求爷爷的呢?找出凡卡乞求爷爷带他离开的段落和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3、自由朗读课文第11自然段,从中你了解到了什么?既然莫斯科这么繁华热闹,凡卡为什么还要苦苦哀求爷爷带他回乡下呢?

四、质疑。

五、总结:好词我积累 课文内容知道 文章情感我体会、一、根据拼音写汉字。cí bēi

zhǐ wàng

bié shù

dǎo gào

()()

()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并读读这些词语

chà()

dài()

shì()

ǎi()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锈()糊()祷()喝()蓝()晴()

绣()湖()涛()渴()篮()睛()

四、用“望”这个字组七个词,能恰当的填在下面这段话中。

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

五、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面划线句子的意思。

1、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打发:________ 打:_____

2、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指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这篇课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贫苦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凡卡在写信过程中主要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最后,文章以凡卡甜蜜的梦结束,这样写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cí bēi

zhǐ wàng

bié shù

dǎo gào

()()

()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并读读这些词语

chà()

dài()

shì()

ǎi()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锈()糊()祷()喝()蓝()晴()

绣()湖()涛()渴()篮()睛()

四、用“望”这个字组七个词,能恰当的填在下面这段话中。

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

五、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面划线句子的意思。

1、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打发:________ 打:_____

2、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指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这篇课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贫苦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凡卡在写信过程中主要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最后,文章以凡卡甜蜜的梦结束,这样写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根据拼音写汉字。cí bēi

zhǐ wàng

bié shù

dǎo gào

()()

()

()

二、给下面的多音字组词,并读读这些词语

chà()

dài()

shì()

ǎi()

三、比一比,再组成词语。锈()糊()祷()喝()蓝()晴()

绣()湖()涛()渴()篮()睛()

四、用“望”这个字组七个词,能恰当的填在下面这段话中。

小凡卡()得到幸福,但他受尽了老板的折磨,生活没有()了。他给乡下的爷爷写信,()爷爷能接他回到乡下去,这是他美好的()。信寄出后,他整天()着。两个月过去了,爷爷没有来,他很()。半年后,乡下捎来口信:爷爷死了。凡卡从此()了。

五、读下面的句子,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下面划线句子的意思。

1、伙计们捉弄我,他们打发我上酒店去打酒……打发:________ 打:_____

2、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照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指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这篇课文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贫苦儿童的__________________。文章内容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凡卡在写信过程中主要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这两件事。最后,文章以凡卡甜蜜的梦结束,这样写的妙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五篇:刑法经典选择题

1.我国刑法规定,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A)。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D.可以从轻或免除处罚 2.我国刑法对效力范围的规定以(A)为基础。A.属地原则 B.属人原则 C.保护原则 D.普遍原则 3.犯罪未得逞是指(ACD)。

A.未完成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 B.未发生任何结果 C.未发生行为追求的结果 D.未达到犯罪目的4.管制适用于那些(BD)的犯罪分子。

A.罪行不必关押 B.罪行较轻不需要关押 C.罪行不重,需要惩办D.罪行较轻,但需要判处刑罚 5.我国刑法规定的时效是指(B)。

A.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期限 B.司法机关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C.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期限 D.人民法院审判案件的期限

6.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追溯时效的计算从(B)计算。

A.犯罪行为停止之日 B.犯罪终了之日 C.犯罪完成之日 D.危害结果产生之日 7.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同时被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B)。A.免于执行 B.仍须执行 C.暂缓执行 D.可以执行

8.依照刑法的规定,故意犯罪(B)。A.可以负刑事责任 B.应当负刑事责任 C.刑法分则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D.必然负刑事责任

9.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经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B)。A.20年 B.10年 C.15年 D.15年以上20年以下10.对预备犯比照既遂犯(B)。

A.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B.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11.拘役的期限为(C)。

A.6个月以上1年以下 B.3个月以上2年以下 C.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D.3个月以上1年以下 12.我国刑法第13条的“但书”中规定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B)。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 B.不构成犯罪 C.是犯罪不判处刑罚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刑罚策略 13.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的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是(B)。A.犯罪工具 B.危害行为 C.危害结果 D.犯罪手段

14.刑法规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的,对教唆犯(B)。

A.不以犯罪论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15.我国现行刑法是(D)。

A.79年刑法 B.79年刑法以及以后制定的单行刑法C.79年刑法以及以后的附属刑事法规 D.97年修订后的刑法

16.犯罪分子被法院判处剥夺政治权利3年,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劳改机关 17.下列罪犯,依法应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C)。A.故意犯罪的罪犯 B.故意犯罪的主犯C.危害国家安全及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罪犯 D.严重的经济犯罪的罪犯

18.教唆不满(C)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19.数罪并罚中的“限制加重”是指(D)。

A.重刑吸收轻刑 B.将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合并执行C.以数罪中最重的刑罚为基础,再加重一定的刑罚作为执行的刑罚D.一行为触犯数个罪名在总和刑以下处罚 20.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B)。

A.原判刑期以上,3年以下不得少于1个月 B.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C.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2个月 D.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6个月 21.不属于犯罪客体种类的是(C)。

A.直接客体 B.同类客体 C.间接客体 D.一般客体 22.刑法规定,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CD)。

A.审判时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人 B.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C.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羁押期间怀孕而审判时自然流产的妇女 23.刑法上的减刑指(C)。

A.减轻处罚 B.对原判刑罚改判 C.减轻原判刑罚 D.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24.(C)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A.聋人 B.哑巴 C.盲人 D.14-18岁的人25.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D)。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26.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ABC)。

A.刑事违法性 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行为人的主观恶性 27.犯罪客体体现的是一种(D)。A.物质关系 B.思想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28.一切犯罪构成在客观方面的必备要件是(A)。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手段 D.犯罪的因果关系 29.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B)。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30.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侵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利益,仍然可以依照中国法律追究,但在外国已受过刑罚处罚的(A)。

A.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B.应当免除或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31.不是犯罪构成要件的是(A)。

A.犯罪对象 B.犯罪客观方面 C.犯罪主体 D.犯罪主观方面 32.犯罪的罪过包括(A)。

A.犯罪故意和犯罪过失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 33.一切犯罪共同侵犯的客体是(A)。

A.一般客体 B.同类客体 C.直接客体 D.复杂客体 34.完全不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A)。

A.不满14周岁 B.已满14周岁不满 16周岁C.已满18周岁 D.已满20周岁 35.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A)。

A.应当负刑事责任 B.可以负刑事责任 C.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D.由直接责任人负刑事责任 36.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放任结果发生是(B)。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37.犯罪集团必须在(B)以上。A.10人 B.3人 C.15人 D.20人 38.犯罪的未遂可能发生在(B)。

A.犯罪着手以前 B.犯罪着手以后 C.犯罪预备阶段 D.犯罪中止以后 39.下列人员不适用死刑(A)。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审判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D.犯罪时不满18周岁和犯罪时怀孕的妇女 40.拘役的期限是(A)。

A.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 B.15日以上6个月以下B.C.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 D.6个月以上1年以下

41.管制的期限是(A)。

A.3个月以上2年以下 B.3个月以上1年以下 C.6个月以上2年以下 D.1个月以上1年以下 42.有期徒刑的期限是(A)。

A.6个月以上15年以下 B.6个月以上2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20年以下 43.犯罪的主观方面的必备要件包括(ABC)。

A.罪过 B.犯罪动机 C.犯罪目的 D.犯罪意识和犯罪意志

44.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缓期执行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2年期满后减为(A)。A.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B.15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C.13年以上18年以下有期徒刑 D.13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45.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为(A)。

A.1年以上5年以下 B.3年以上10年以下 C.1年以上15年以下 D.6个月以上5年以下 46.死缓、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减为(A)。

A.3年以上10年以下 B.1年以上5年以下 C.3年以上15年以下 D.1年以上3年以下 47.驱逐出境适用于(A)。

A.外国人 B.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C.有中国籍的但在外国有居住权的中国人 D.与外国人有婚姻关系的中国人

48.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A.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B.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 D.已满10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 49.对未遂犯,比照既遂犯(A)。

A.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C.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50.犯罪的已完成形态包括(A)。

A.犯罪既遂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犯罪中止 51.共同犯罪不包括(A)共同实施的犯罪。

A.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B.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C.两个以上单位 D.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52.对从犯的处罚是(A)。

A.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53.对胁从犯的处罚是根据犯罪情节(A)。

A.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C.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D.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54.管制数罪并罚最高不能超过(A)。

A.3年 B.2年 C.1年 D.5年55.拘役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

A.1年 B.2年 C.3年 D.5年56.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不能超过(A)。A.20年 B.15年 C.18年 D.16年

57.死缓执行的期间应当从(A)起计算。

A.判决确定之日 B.判决执行之日 C.判决决定之日 D.判决核准之日

58.一般累犯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B)内再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A.3年 B.5年 C.2年 D.8年 59.对自首的犯罪分子(B)。

A.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B.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60.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B)。

A.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B.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C.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61.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机关是(B)。

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 62.刑罚的适用机关是(B)。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63.管制的执行机关是(B)。A.人民法院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 D.基层组织 64.缓刑由(B)负责考察。

A.基层组织 B.公安机关 C.所在单位 D.基层组织或所在单位 65.刑法78条所称的减刑不包括(B)。A.管制 B.死缓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66.根据刑法81条和有关司法解释,对死缓犯减刑后假释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B)年。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

67.被判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B)以上,才可以假释。A.15年 B.10年 C.12年 D.20年

68.减刑由执行机关向(A)提出减刑建议书。

A.中级以上人民法院 B.中级人民法院 C.执行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 D.原审人民法院 69.无期徒刑假释后的考验期是(A)。A.10年 B.12年 C.15年 D.20年 70.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

A.人民检察院 B.纪律检查委员会 C.监察部门 D.纪检、监察部门71.不属于审判管辖的有(A)。A.职能管辖 B.级别管辖 C.地区管辖 D.专门管辖 72.逮捕的决定权在(AB)。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 D.国家安全机关

73.在刑事诉讼中,不服判决的上诉期是(A)。A.10日 B.3日 C.15日 D.7日 74.逮捕的执行权在(C)。

A.人民检察院 B.人民法院 C.公安机关 D.所有政法机关 75.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A)。A.12个月 B.6个月 C.18个月 D.3个月 76.传唤、拘传的时间最长不能超过(A)。A.12个小时 B.8个小时 C.24个小时 D.48个小时 77.无刑事管辖权的是(A)

A.海事法院 B.军事法院 C.铁路运输法院 D.基层法院 78.犯罪既遂包括的类型有(ABCD)A.结果犯 B.举动犯 C.行为犯 D.危险犯 79.共同犯罪人分为(ABCD)。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教唆犯 80.假释适用于(AB)的犯罪分子。A.有期徒刑 B.无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8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具备(ABCD)的情况下,可以有条件地提前释放。A.有期徒刑执行1/2以上刑期 B.有悔改表现 C.遵守监规 D.不致危害社会 82.对(ABC)等暴力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A.累犯 B.爆炸 C.抢劫 D.抢夺

83.根据刑法78条的规定,被判处(ABC)的犯罪分子可以被减刑。A.拘役 B.有期徒刑 C.无期徒刑 D.死缓 84.量刑时常见的酌定情节有(AB)。

A.犯罪时的动机和手段 B.一贯表现和认罪态度 B.C.犯罪造成的损害后果 D.犯罪时的环境和条件

85.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的下列行为非法(ABD)。

A.选举居民楼内楼长 B.在国家机关担任局长的秘书C.在广场跳集体舞 D.与他人合著一本股票方面的书籍并出版

86.对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下列行为需经执行机关批准(ABC)。

A.北京一日游 B.参加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并演讲C.接受记者采访声讨美英入侵伊拉克 D.对自己的发明申请专利

87.附加刑包括(ABCD)。

A.罚金 B.剥夺政治权利 C.没收财产 D.驱逐出境 88.刑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C)。

A.罪刑法定原则 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罪责自负反对株连原则 89.自由刑包括(ABCD)。

A.无期徒刑 B.有期徒刑 C.管制 D.拘役 90.我国不适用死刑的是(AB)。

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 B.审判时怀孕的妇女C.审判时不满18周岁的人 D.犯罪时怀孕的妇女91.根据刑法规定,下列情节属于酌定情节(AB)。

A.犯罪的时间地点 B.犯罪分子的一贯表现 C.犯罪后自首 D.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92.缓刑的适用条件是(ABC)。

A.适用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B.不是累犯C.根据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D.主观上只能是过失

93.对于(ABCD)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A.累犯 B.绑架 C.爆炸 D.抢劫

94.犯罪故意表现为行为人明知其行为有引起某种危害结果的(BC)。A.现实性 B.必然性 C.可能性 D.偶然性 95.减轻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包括(ABCD)。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 B.又聋又哑的人 C.盲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 96.正当行为包括(AB)。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正当业务行为 D.正当职务行为97.事实认识错误包括(ABC)。A.对象错误 B.行为认识错误 C.因果关系错误 D.法律认识错误

下载《刑法》学案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刑法》学案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刑法论文范文合集

    试析冤假错案的成因及防范建议 ---赵氏叔侄奸杀案件的分析 学院:植物保护 年级:2012级 姓名:李梦醒 论文摘要 :冤假错案的频频爆料,使得刑事法官内心的压力越来越大,法院的司法......

    刑法学年论文-论文精品

    刑法学年论文:现行刑法中的犯罪概念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21日 犯罪概念一直是我国刑法学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因为整个刑法学理论以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为研究对象,整个刑事司法......

    2016刑法总结

    2015刑法总结 犯罪的未完成状态  不可能根据预备行为来区分此罪与彼罪〃因此判断对象还是打击错误〃应根据有紧迫危险性的实行行为判断〃而不是预备行为  按照加重犯法定刑......

    刑法讲课稿

    授课内容 一、《刑法》的制定与修改 我国的刑法制定是1979年7月1日制定的。1997年3月14日进行了修订。先后修订了八次。我国现行的刑法就是1997年10月1日起实行的刑法。近20......

    刑法讲义★

    刑法讲义 主观题 一、 案情: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甲与副厂长乙(均为国家工作人员)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非国有企业)购买的假......

    刑法法律论文

    1.管制刑的立法缺陷(1)惩罚性太弱管制作为一种刑罚,与其他刑罚方法相比,管制刑表现出较弱的惩罚性。因为管制刑以限制人身自由为主要内容,而其他刑罚,尤其是死刑和监禁刑,则要么......

    刑法修正案

    关于《刑法修正案(八)》的司考考点分析 关于总则 一是累犯成立条件的修订,主要体现在修正案第6、7条的规定。 第6条 (一般累犯) 将刑法第六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被判处有期......

    刑法修正案

    刑法修正案(九)重点条文解读 【前言】本次刑法修正案(九)备受关注,草案征求意见时即引起巨大争议。如今,草案正式通过。综合来看,本修正案具有以下特点: 1、增加了财产刑。长期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