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作文范例

时间:2019-05-14 06:0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作文范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作文范例》。

第一篇: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作文范例

话题作文:

谈谈你对“独”的感受和见解。

学生范文:

伊人独立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成珏,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其实不然,独月保全了它的丰满和盈缺,就在于它拥有期待,懂得了寂寞,这才拥抱着更为炙热的生命。

人之独,亦然,寻常人感时溅泪,觉人生之空旷,寂寞无人相与;但独行侠却自是潇洒,江上放歌,快意江湖。仿佛如是便更能体会冰雪中的一抹春光,夏日里的几许清凉。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受宫刑后一人独立,看世间百态,品人生诡谲,虽冷,犹静。更能潜心钻研,静默霜雪,隐而后发,奋而著书。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寂静独立,慢慢拂去上面的灰尘。人生之冷静,纵窗外灯火阑珊,终究不过是秋天的落叶,只会引起他去冥想,去感叹,因为独立,才更清醒,更能去细细思量。

“世与吾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陶渊明弃官回乡,继而耕植于南山之下,之于千万仕子,他也是独人。本质而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意人生,逐浪天涯,他有了迥乎不同的心境。虽独之一人,也泠然江上,乘万千归化。春种,夏耕,秋收,冬饷。岂不快哉,好不自在,乐在逍遥!即使春意将近,都别有一番味道。

“独倚高楼风细细。”伊人独立,或如苏轼“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惊悸高处不胜寒。但王安石亦言:“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人之独立,便也是如此不羁,不拘于俗世名流,仅忠于本心,顺乎自然。正所谓站得高,看得远,尽管寒风凛冽,刺肤入骨,也贵在尖锐,乐享清新。能展望未时之景,独吟人生清歌。

伊人独立,贵乎本心。常听人道:独行之客,更清醒,更寂寞。清醒是因为看得远,更能笑看风雪,傲然迎接每次挑战或挫折。但寂寞,往往却只是因为不被人理解,于是有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风亮节。

伊人独立,是风雪里迎风绽放的花,因为凛冽,才更要傲放!

教师评语:

这是本学期高二期中考试的一篇考场作文。在短短的时间内要审题、立意、结构、成文,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更何况要审题准、立意巧、结构妙、成文美,可能更难吧!但是本文作者很好地做到了。考场作文一定要快、准、狠地下笔,不可拖沓,更不能犹豫徘徊于几种立意之间不舍不弃,那样只会让人更难下笔。

谈对“独”的感受和见解。作者看到了“独”之于几个人的影响,当然都是积极的一面,这就是她的感受和立场,站住这个立场再去书写其中的区别,或者是“独”带来的不同的几种美,自然使得文章饱满丰富。

但是有一点是考场上无法即兴做到的,那就是小作者的文字功底。由此可以看出,读过的作品要用心感受,才能化为己用。希望大家也能做到这样,也算是不枉读书如此多卷!

第二篇:2017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二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1.某历史学家把古代中国划分为“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这三个先后相继的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

A.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 B.三公九卿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 D.三省六部制 2.《汉书·艺文志》在评价战国时期的某一学派时说:“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亡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它所评价的是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3.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民无法生活时嫁妻卖子,但没有一条言及卖土地,这同汉以后的文献多把卖田同嫁妻鬻子连在一起,有明显不同。这主要反映了

A.战国时期多数百姓没有土地所有权 B.汉代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C.关于土地买卖可考的文献记载很少 D.百姓嫁妻卖子改善生活 4.《宋代商业史研究》中说道:(城市),特别是在秦汉至唐初“市”制存在的时代,工商业被“市”所吸收。因此,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材料主要说明了秦汉时期

A.城市以商业职能为主 B.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 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城市商业限制被打破

5.汉高祖刘邦进入咸阳时曾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但他并未悉除秦法,甚至连秦的苛法也没有完全废除,以致到孝惠、高后和文帝时,还在废除秦的妖言令等苛法„„高祖元年至高祖十一年之间的法律,是全部继承秦律的汉律。据此可知:

A.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法律过于严苛

B.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得到关中百姓的支持 C.汉朝统治者对关中百姓采取了适应民情的政策 D.汉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而实行宽刑仁政 6.宋代著名历史学家马端临在《文选通考·选举》中批评我国古代某一选官制时认为:“评论者自是一人,擢用者自是一人。评论所不许,则司擢用者不敢违其言;擢用或非用其人,则司评论者本不任其咎。体统脉络各不相关,帮徇私之弊无由惩革”。这一选官制度

①是世官制度的一种 ②是察举制度的延伸 ③与门阀制度相呼应 ④又称“九品官人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右图为大运河的开凿,下列选项与之所起的历史作用最接近的是 A.隋朝创立科举制B.唐朝设立节度使

C.隋唐确立完善三省六部制 D.元朝设中书省替代三省 8.元稹诗云:“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州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童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此诗主要反映了

A.西汉商业贸易发展盛况

B.区域性商人群体的兴起 C.唐代各地经济联系加强

D.唐朝百姓生活富裕安康

9.宋代徽人“族人业无所就,令可治生理财。族中子弟不能读书,又无田可耕,势不得不从事商贾者,族众或提携之,或从亲友处推荐之,令有恒业,可以糊口。”这表明当时

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B.血缘关系是商人集团纽带 C.徽州地区的商业发达 D.重农抑商观念已经被打破

10.《荀子·君道》中写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下列制度符合材料意思的是 A.郡县制 B.三省六部制C.通判制 D.行省制

11.“(宋)国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虽创方镇专赋之弊,以天下留州钱物尽名系省,然非尽取之也。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中央对地方的财政监控趋向松弛 B.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C.分权基础上的集权消除边疆隐患 D.集权制度下的地方自主维护统一

12.宋人朱彧的《萍洲可谈》记载,张乖崖任崇阳县令时,“尝逢村氓(méng,乡民)市菜一束出郭门。问之,则近郊农家。乖崖笞之四十,曰:‘尔有地而市菜,惰农也。崇阳民闻之相尚力田。”材料中张乖崖的做法实质上是

A.避免农村劳动力的流失 B.引导农民搞好农业生产 C.杜绝农民从事商业活动 D.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13.宋代在选拔官吏时有规定:“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并解送(注;选送)。”该规定反映出宋代

A.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 B.商人的社会地位提高 C.商业成为主要经济部门 D.科考功名失去吸引力

14.傅衣凌主编《中国历史·明史》载:从江南丝织业的整个生产过程看,一个机房中,机工有络工、拽工、织工、牵经工,还有刷边、运经、接头等工,各有专门技术。这反映了明朝手工业 A.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 B.纺织业技术分工越来越细 C.官营手工业开始面向市场 D.个体家庭手工业有所发展 15.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B.朱熹 C.陆九渊 D.王阳明

16.古代中国社会“凡民曰四,一曰士,二曰农,三曰工,四曰商”。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士商相混”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C.商品经济发展,等级观念淡化D.礼教束缚解除.传统观念转变 1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 A.中央集权 B.腐败严重 C.高效清明 D.机构臃肿

18.在古代中国商业史上,下列各组历史事物或现象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一组是 A.重农抑商政策与“市署”机构的建立 B.徽商等商帮的形成与会馆的出现 C.丝绸之路的繁荣与“交子”的出 D.“海禁”政策与官营制度的产生

19.明清之际有学者提出:“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日之有昼夜,犹人之有生死,世之有鼎革也。纪世者以一君为一世,一姓为一代足矣。”以下属于他的主张的是 A.反对以孔子是非为标准

B.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 C.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物质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

20.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所说的“异质” 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

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巨大[来源:学科网ZXXK]

21.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求善而不在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D.落后于西方国家

22.明清时期,漕运是国家重要经济命脉。明初规定岁以湖广、江、浙等八省本色漕粮运抵京畿充裕国课。明中叶后,逐步改行漕粮折银。这一变化有助于

A.维护小农经济稳定

B.减轻百姓赋税负担

C.促进货币经济发展 D.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3.清朝在新疆实行军、民分治,伊犁将军管军政和边防,民政根据维吾尔各族原有社会组织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却实行政教合一,驻藏大臣管僧俗高级官员任免,稽查财政收支、军队调防、边境防务。材料体现了

A.因地制宜的管理 B.中央集权的加强

C.专制主义的削弱

D.地缘政治的特点 24.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

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 C.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 25.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制定的《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这些规定体现了

A.《十二铜表法》使平民的利益得到保护 B.《十二铜表法》维护贵族的利益 C.《十二铜表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D.《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

26.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精神氛围浓厚 B.民主政治高度繁荣 C.社会环境宽松自由 D.自然地理条件优越

27.罗马法的监护制度非常完备,早在《十二铜表法》中就有对具有权利能力、但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行为能力的人要实行扶助和保护的规定,其中包含对未满14岁的男子、未满12岁的女子等未成年人的监护。该项规定直接凸显出罗马法的

A.社会公正和谐思想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C.人文主义精神 D.人生而自由意识

28.“我但愿你们天天注视着宏伟的雅典,这会使你们心中逐渐充满对她的热爱。当你们为她那壮丽的景象倾倒时,就会想起那些缔造这个帝国的人们。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并有履行职责的勇敢精神„„为她慷慨地献出生命,就像为她的节日所能奉献的最美好的礼物。”材料中伯利克里强调的是 A.平民政体 B.权力制约C.法律至上 D.公民意识

29.“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这一规定实质上说明《十二铜表法》 A.保护私有财产 B.是一部野蛮的习惯法 C.内容相当广泛 D.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利益

30.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未经审视的生活是毫无价值的”,这表明他 A.主张不断认识自我 B.追求理性的价值

C.倡导提高生活质量 D.强调生命的意义

31.古希腊一位哲学家认为:研究物质世界的构造和法则、探索外界事物的本质不能够说没有意义,但对于哲学家来说,应该有比树木、石头和星辰更有价值的问题,这就是心灵问题,道德问题。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其他思想主张有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批评雅典的直接民主

C.强调“理念是万物的本原”D.强调在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32.智者学派指出:法律、正义只是人所约定的习俗。为了避免互相伤害,人们相互约定不伤害别人,这是政府创立的基础。正义的本质和起源在于人们实践了先前的约定。该观点被称之为“人类最早的社会契约论”。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人们的约定是制定法律的基础B.智者学派重视法律和正义的作用 C.社会契约论起源于智者学派D.遵循人性是法律制定的依据

二、材料解析题(33题13分,34题15分,35题12分,36题12分,共52分)33.(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贫与残,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摘编自《论语· 里仁》

材料二朱熹生活的南宋时代,整个社会统治阶级鲜廉寡耻,生活奢侈无度。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之说。天理是公道与良知。朱熹说:“须知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使天理之件数。”朱熹区分了“欲”和“人欲”,欲是正常的,饥而欲食,渴而欲饮,这是正常的欲。朱熹要灭的是“人欲”, 又叫“物欲”……朱熹认为当时国之大患根在君王心术已受蒙蔽,应当根据《大学》之教,以正心诚意作为治国平天下的根本,针对当时朝野上下普通信奉佛教禅宗思想,他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旨,即要求人要“推究事杨的原理,以获得知识。”

——摘编自洪映萱《另一种声音——对朱熹“存天理,灭人欲”等理学观念的反思》

(1)依据材料二概括理学思想的进步之处。(5分)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朱熹“存天理,灭人欲”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3分)

(2)依据材料

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比较早期儒家和朱熹关于人欲思想的异同。(5分)

34.(15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典经济繁荣,工商业发达,海外贸易活跃,当时各地移民纷纷前往希腊定居。雅典的上层都是由奴隶主团体掌握实权,他们有雄厚的财力,连国王都必须依靠奴隶主组成的元老院议会的支持才能稳固自己的地位,同时国王无权力没收奴隶主的财产,这有点类似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雅典的民主制,是早期的民主制,所谓的民主大门仅仅是对有钱有权利的社会体面人敞开的。

——壬寅虎《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材料二 民主最本质的优点,也许在于能够在既有的经济社会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动性,使共同体的大量人口能够亲身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对国家产生一种强烈的亲和感和认同感,不仅使每一个个人而且使共同体本身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阮炜《“苏格拉底问题”背后的政治》

材料三 公元前415年,雅典公民大会商讨是否远征西西里,尽管多数公民不了解西西里的情况,但苏格拉底的学生亚西比德富有煽动性的演说激动了许多人,最后公民大会批准了远征计划。亚西比德出征后,反对派在公民大会上宣扬亚西比德毁坏神像,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利用公众对神灵的敬畏之情,让公民大会通过决议,追查亚西比德的渎神和阴谋反对人民罪,结果导致了亚西比德的叛逃和雅典远征军的全军覆没,雅典由此走向衰落。

——《西西里之战》归纳整理

他关注社会稳定,整顿赋役制度,惩治不法官僚。思奴古多里、乙室部大王和南王府二刺史等都曾因盗窃官物、摊派赋调不均和贪蠹而受到惩罚。为减轻部民负担,罢北、南二府民上供及宰相、节度诸赋役非旧制者。他也能借鉴中原统治者的治国经验,吸收中原封建礼仪制度和思想观念。

会同三年,至燕,行入阁礼,在礼仪制度上吸收汉制;除姊亡妹续之法,以法令方式改变契丹社会的婚姻旧俗;诏契丹人授汉官者从汉仪,听与汉人婚姻,不但为契丹人与汉人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创造(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雅典民主制建立的社会背景。(3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民主政治的优点,结合所学知识写出雅典民主运行的主要机构。(6分)

(3)依据材料三归纳雅典民主制存在的弊端,并指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6分)

3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都城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形成的都城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缩影。

比较唐朝长安平面图与北宋东京平面图,提取两项有关唐宋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3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耶律德光重视农业生产,留意积累治国经验。特别是得燕云十六州后,他更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不以游幸妨农时,禁止扈从扰民和行军践踏禾稼。不但保护十六州地区的农业生产,也在适宜于耕种的草原地区发展农业。会同二年(939),以乌古部水草肥美,诏北、南院徙三万猎户居之。三年,赐于谐里河、胪朐河近地为农田,使契丹人也能从事农业生产。又诏有司教民播种纺绩,发展契丹社会的手工业。

了条件,而且为南面官制的发展增添了新的内容。

(1)根据材料,概括耶律德光改革的特点。(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耶律德光改革的意义。(——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6分)

哈师大附中2015级高二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2小题,合计48分)

1—5 CBABC 6—10 DACBC 11—15 DDBBD 16—20 CDBDA 21—25 ACACD 26—30 BCDAA 31—32 BD

二、材料解析题(33题13分,34题15分,35题12分,36题12分,共52分)

33.(1)进步之处:理学具有优患意识,关注国家政治;崇尚道德,强调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需要;主张力行,具有务实精神;肯定人的正常欲望,反对奢糜之风。(5分)

背景:南宋统治阶级的道德败坏、奢侈无度;商业繁荣,市民追求享乐;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任答2点,得3分。)

(2)相同点:两者都肯定正当的人欲。(1分)不同点:前者强调在人欲应符合道义,后者指出人欲应符合天理(公道与良知)。(4分)

34.(1)工商业发达;奴隶主拥有实权;国王的权力有限。(3分)

(2)优点:直接民主;增强国家认同感。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6分)

(3)弊端:直接民主容易使公民受到野心家的蛊惑而左右政局,使民主沦为个人争权夺利的工具,导致内耗和混乱,危及国家前途。原因:公民大会不受制约。(6分)

35.示例一:信息:唐朝长安城市格局规范整齐(或城市布局整齐划一;讲究垂直对称等),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则不十分规范整齐(或不讲究方正规划)。(2分)

说明:北宋都城布局是依据河流流向而规划的(或城市格局根据河流流向而形成)。(4分)

示例二: 信息:唐朝坊与市分开,商业区固定在特定区域,而北宋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或北宋的坊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分)

说明:北宋商品经济得到较大发展。(4分)

示例三: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布局以政治、军事因素为主(或突出政治、军事的功能),商业功能并不突出,而北宋东京的商业、文化功能更突出。(2分)

说明: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文化流行,出现了娱乐的瓦肆、夜市、商业区。(4分)示例四:信息:唐朝长安城市呈现棋盘状封闭式格局,而北宋东京城市布局呈现开放式格局(或呈现“纵街长巷”的格局)。(2分)

说明:北宋城市商业活动的加强。(4分)(说明:任答两项即可)

36.(1)特点:改革内容广泛,涉及政治、经济、习俗;注意吸收汉族政治制度、治国经验;关注民生,重视发展农业。(6分)

(2)意义:使吏治得到整顿,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了民族融合,缓和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加速了契丹族的封建化,推动了管理制度的发展。(6分)

第三篇: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紧张的考前复习,压制神经的考试,下考场后的议论纷纷,有人欢喜有人忧。全县统考结束后顿时感觉轻松了很多,暂且不去说考试成绩的好坏,至少这种感觉让人感到发自内心的'放纵'。随后而来的便是对考试成绩的焦急等待和新一轮学习的开始...也许以我这次的考试成绩并不能说成是“优异”,可以说算个中等吧。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也是一个进步,虽然有几科成绩“不尽人意”。下面就认真分析分析吧。

先说说英语和历史吧。总体来说进入高中以来我的英语成绩呈现直线下滑趋势,这次也毫不出意外的只考了87分。我很清楚的明白考低分的原因:平常老师让默写单词时不写,让记语法时不记。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开始发愁,特别是在做单项选择题的时候,单词不知道什么意思感觉哪个选项都对,语法不知道怎么运用感觉哪个选项都是答案,结果只有乱猜了,这次考试在这方面就吃了大亏了。历史这科自我感觉还是挺简单的,因为上次考试还得了80多分呢,我想的是这次至少可以考85分的,结果非常完美的验证了一个词语:眼高手低。成绩下来只考了66分。虽然说这次全校历史成绩都有所下滑,但是得高分的还是有的。这次历史成绩给了我不小的打击,更何况老班是就是由历史老师,的确有点不给他面子了。平常历史学的还挺卖劲的,对历史也是有浓厚的兴趣的,可考试毕竟是考试,后面的非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只得了一半的分,以后可得注意了。再说说政治吧。说句实话《生活与哲学》这一册的知识比较难理解,平常的学习也只是死记,根本不太理解其中的含义,平常做练习题也不注意总结,结果考试的时候后面的问答题基本上是胡写的,想到哪一点就写哪一点,没有头绪没有要点。有因必有果:有两个大题不得分,有一大题只得了一分,在整张卷子上拉了将近30分,虽然选择题做的还可以,但分数也基本上定格了,只考了59分。看看分数再想想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睡觉,发呆...特别是老师讲练习题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听的,以至于对张老师讲的问题分析、做题思路都毫无印象,考试的时候随心所欲,乱答一气。现在终于知道自己有多“笨”了,真后悔。

数学和语文成绩小有进步。语文就不用说了,数学可是个难题。说句实话,数学有25分的选择题不是我自己做的,后面的大题自己苦心专研的。自认为很简单的,结果很不爽的有两道大题不得分。选择题在别人的热心帮助下错了两道,还不错。其实,这段时间可没少在数学上下功夫,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得了92分。语文得了115分,我最开心的是语文没有低于110分过,但成绩还有待更进一步。最后说说地理吧。其实高一上学期学自然地理的时候,我的地理成绩还是一踏糊涂,但在这种极其危险的情况下,我还是毅然选择了文科。为了补“瘸腿”科,我对地理学习也格外的努力。高一下学期是人文地理,比较简单,慢慢的我的地理成绩也有所上升。其实能有这样的成绩和地理老师和老师是分不开的。刚开始学习地理的时候我不敢向老师问题,也从来没有问过。高一下学期和老师开始带我们班地理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改变,慢慢的也就没有什么害怕的了。时间长了对地理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对我今后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次地理成绩还算理想,考了83分。我想这与我平时的训练是分不开的,特别是考试前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对以前做过的练习题的复习,但是选择题错的太多,错了5道,基本上好都是平常老师讲过的,真不应该。总体上来说,这次考试题不算太难。但由于自己的粗心大意还是吃了不少亏。以后一定要注意。

不管怎么样,这次考试已经结束了,成绩的好坏也已经成了定局。但它只能代表过去,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判决。这次考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也让自己看到了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有了这次的考试经验,今后我一定注意改正自己在学习中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再创一个更好的成绩!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再怎么曲折但终究在你手中。要知道,没有等出来的美丽,只有拼出来的辉煌!

加油!

第四篇: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4

高二下期政治中考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宝剑锋从磨砺来,梅花香自苦寒来”的警句以及“囊萤映雪”、“凿壁借光”的典故都表明

A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决定着认识、改造世界的实际效果

B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在实践中有所建树

C 事业的成功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D 认识世界就完成了认识的根本任务

2.通过百度对“金融危机预测”进行搜索,可以获得近400万条相关内容,也许正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变幻莫测,才吸引更多的人对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从哲学上看,这一研究的最终目的在于

A 正确认识经济运行规律可以促使各国经济走向复苏

B 通过复杂多变的经济现象把握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C 对金融危机的正确认识是世界经济由衰退转向复苏的动力

D 通过不同的研究成果进一步感受到金融危机的严峻性和紧迫性

3.“笔墨意象”2009年中国画慈溪邀请展于6月19日开幕。意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为表达意蕴而创造的现象。虽然某些意象在形态上也保留了对具体物象的描写,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却不是生活物象本身所具有的。由此可见

(1)意象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对认识有重大作用

(3)创新并不一定需坚持辨证的思维方法

(4)意象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1)(2)B(1)(3)C(3)(4)D(2)(4)

4、《儿童权利公约》是人类历史上获得批准国家数量最多的人权条约。它改变了人们看待和对待儿童的方式。20年来,已经有70多个国家根据《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将保护儿童权利写进了本国的法律法规。与20年前相比,世界各国对儿童保护问题的认识有了明显的提高。这表明

①价值观具有时代性、历史性

②科学的价值观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力量 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④.人的认识随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5、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安·维尼曼在谈到气候变化对儿童生活的影响时说:“气候变化增加了气象灾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频率,极端天气对儿童特别是弱势家庭的儿童产生了严重影响。”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②.要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③.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科学发展观

④.事物的共性和个性是不可分割的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④

6、一个科学研究小组对5000只“冰川豹蛛”进行测量后发现,1996年----2005年间,这种蜘蛛的体形平均增大了8%--10%,同期当地每年的解冻期提前了20—25天,这支持了他们的猜想,剧烈的气候变化对当地蜘蛛的生长产生了影响。该研究小组负责人表示这种影响的后果很复杂,一下子无法估计出来,这一说法体现了()

①事物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③世界总有一些秘密不能为人所理解

④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一般来说,人们在逆境中容易萌生忧患意识;而在顺境时,往往掉以轻心,麻痹大意,以致形势突变时猝不及防,陷入被动境地。从哲学常识角度考虑,这是因为()

①有的现象并不反映事物的本质②没有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③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④人们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8、唐代思想家柳宗元有句名言:“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彩。”也就是说,自然物要成为审美对象,也必须要有人的意识去开发它,唤醒它,照亮它,使它从实在的自然物变成一个有意蕴的感情世界。柳宗元这句话说明()

A、人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世界

B、应该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感性认识是获得理性认识的前提

D、人能做到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2007年10月,陕西村民周正龙拍到野生华南虎照片被发布到网上,一时间网民们议论纷纷,有欢呼者,有怀疑者。回答9—10题

9、在虚拟现实和计算机模拟的时代,“眼见未必为实”,因为所有的媒介图像文化内容都是经过精心组合、设计、编排的。这体现了()

A、文化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

B、文化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C、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D、文化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10、质疑者认为照片极有可能是合成的,不能以照片作为凭证,“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的和间接的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

11、北京奥运会奖牌创造性地将象征尊贵和美德的“金”、“玉”材质组合在一起,实现了中国优秀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结合。这一设计与创新说明()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②创新必有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③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2、死海含盐分极高,水中鱼虾及岸边草木都不能生长,所以被称为死海。但近年来,通过科学家考察,在死海中发现有耐盐的细菌和藻类,原来死海不“死”。这体现的哲理是()

A、矛盾是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B、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C、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13、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方永刚教授,把传播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看作是生命的最大价值,看作是自己的“生命之约”和“信念支撑”。他为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这说明()

①集体主义是人人都在践行的价值观 ②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③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④方永刚的行为是正确价值观的评价标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1978年,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在当时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把中国推上了改革开放之路。一个哲学命题使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之路。这体现了()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C、哲学不仅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

D、哲学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让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回答15—16题。

15、从哲学上看,生态文明观念的提出()

①表明了认识的深化②是尊重自然规律的表现③坚持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④是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③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6、由上题材料可知,党所倡导的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

①符合事物发展规律②符合经济发展的一时之需③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④使经济建设不走弯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7、一位哲学家说,青春是一种时限货币。当一个人尽情享受这种货币带来的欢乐时,就意味着青春逝去之时,他就沦为了乞丐。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享乐主义人生观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及时享乐是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本质

C.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把追求享受当成人生最大乐趣,对人们具有极大危害

D.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把个人欢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18、感恩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在,我们发现,今天的青少年似乎没有体现出我们期望的孝顺和感恩。武汉的五名学生受资助一年多,居然没给他们的资助人写过一封感谢信。上述事例中部分青少年的行为表明()

A、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需要他人的帮助

B、人的本性是自私的C、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D、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19、孟祥斌是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为救一名轻生女青年,他献出了28岁的年轻生命。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孟祥斌的颁奖词是:风萧萧,江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同样的生命,同样有亲人,他用一次辉煌的陨落,挽回另外一个生命。别去问值还是不值,生命的价值从来不是用交换来体现的。他在冰冷的河水中睡去,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启示。这些启示是()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B、必须反对拜金主义和等价交换原则

C、崇高的人生价值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壮举中

D、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20、2008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忠诚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在半个世纪的医学生涯中,他为建立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做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王忠诚的事例说明了()

①为社会做出贡献能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 ②个人对社会的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可贵 ③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④个人素质越高,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D、②③④

21、某社区推出“时间银行”储蓄业务,即社区志愿者用自己的时间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时,这个时间被储蓄、记录下来,等到自己需要帮助时,则由社区派其他志愿者进行回报服务。上述材料表明()

①个人和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②是一种主动关心他人的价值取向③人们行为选择的最终目的是利己④奉献和索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2、“现在这一代人往往注意我们这一代人发明了什么,有哪些著作。实际上我们这代人道德行为对世界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更大。”这段话说明()

A、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的作用更大,因而更重要

B、常人注重物质贡献,科学家注重精神贡献

C、对人生价值的评价不仅要看物质贡献,而且也要看精神贡献

D、对社会做出精神贡献才有意义,而物质贡献是没有意义的23、中国残疾人艺术团手语主持人、2008年残奥会圣火采集使者姜馨田说:“我们不是不幸,只是不便。”另一位残疾人则自豪地说:“我不是不正常,只是不平常。”从人生观看,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客观条件②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内容③要有理想、有志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④ 走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误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4、社会就像一桶水,人都会从里面拿一点,再往里面放一些。如果拿得少、放得多,桶里水就会越来越多,社会就不断进步。这段话提示了()

A、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

B、贡献与索取的关系

C、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25、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三人合臂相拥的图形,形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三口之家;也可以抽象概括为包含“你、我、他”的全人类,这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从哲学角度看,要处理好“你、我、他”的关系,就必须

①.尊重人②.主动关心人③.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④.顾全大局,坚持个人主义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50分)

26、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就开始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大踏步前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实践提出了新课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根据材料,回答问题:上述材料蕴涵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请加以分析说明。(18分)

27、、“死在公益的路上是上天对我的恩赐”—— 黄福荣

黄福荣,认识他的人都亲切的称他叫阿福,香港的一名普通货车司机。阿富每月工资只有一万多港元,这在香港这个高消费的城市根本不够花,同时阿福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每天都需打胰岛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富却毅然地把省吃俭用攒起来的钱从事公益事业。2008年汶川地震后,阿福留在灾区做了3个月的灾区重建志愿者。然而,在2010年4月14日发生的青海玉树地震中,本已及时逃离危险的阿福却在冒险折返废墟抢救被困师生时不幸遇难。这位把死在公益道路上视作上天恩赐的热心人,用无私大爱谱写了“生命之歌”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尾声。

结合材料,运用人生观相关原理谈谈把死在公益道路上视作上天恩赐的黄福荣对我们有何人生启示?(20分)

28、2011年2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网民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在线交流。下面是温总理与网民在线交流的一个片断。

【网友铃儿响叮噹】总理,您好,我是一名09年毕业的大学生。父母是农民工,一直靠省吃俭用供我上学,希望我毕业后能找到一个好工作。可我现在还四处奔波找工作。总理啊,我该怎么办啊? 【温家宝】我们十分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大家知道,这些年我们大学生增长很快,大学的升学率已经达到23%。我们一年安排的新就业职工最多也就是1100—1200万,通常在900万,而大学生就占到600多万。所以妥善安排大学生就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们号召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到边疆地区,到农村去。但这里我还想强调,我们要尽可能地让他们学有所用。我们特别希望大学生能够自主创业,我们给大学生就业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譬如说,个体经营的,金融部门要给大学生5万元的贷款,这种贷款还是小额担保贷款。如果是合伙经营的,贷款数量还要增加。对于小型微利企业,我们还要按照规定给予贴息贷款。对于需要培训以后再进行就业的,国家还要补贴培训费用。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我国政府“把妥善安排大学生就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的理论依据。(12分)

第五篇: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总结

试卷情况综述:

本次期中考试由本部命题,整份试卷按照高考试卷的模式出题,所有试题均来自近年的高考试题以及今年广东各地的模拟试题,试题难度大大增加。试卷内容与近段以来课堂学习内容的联系不是十分紧密,纵观全卷直接考察课内知识的只有默写的6分(且分布范围及广,涵盖高中阶段所有要求背诵的内容),对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要求很高。可以称得上是一次高考的模拟考,学生成绩较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学生存在的问题:

1、语文基础知识太弱,平时不注重积累,缺乏学习的恒心。27的基础知识选择题,全级平均只有不到11分。而这些对于拼音、字词、成语、病句的知识靠的就是平时的积累,有些平时早读材料中的出现过,练习中遇到过的知识点还是未能及时巩固。

2、阅读能力太差,看不懂文章,审题不明,对主观题的答案组织能力不强。

3、听课效率低,只会死学死用,不会灵活运用。

4、课外阅读面太窄,很大一部分学生都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单凭每周的几节语文课就想提高能力,这是十分有限的。没有一定的语感培养,没有一定数量的阅读量的积累,能力提高谈何容易。

5、写作素材及其陈旧,几个事例炒来炒去,学生肚子里没“油水”。

应对策略:

1、强化学生树立大语文的学习观念,尽快纠正不良学习习惯。

2、加强语文学习任务的落实与监督,每一项作业要求要落到实处。

3、强化学生的习题训练,加强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答题的严谨性。

4、加强学生作文的结构和材料分析的指导。

命题者的取材视野开阔,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考生。试卷节奏流畅,从知识类题目到能力型试题,跳跃的台阶不大,较好地呈现出平易、较难、综合的若干梯度层次,既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又对中学语文教学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下载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作文范例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作文范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期中考试作文

    高二期中考试作文1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价值如今的社会已是在不断的飞速发展,21世纪的是一个人才群集的年代。然而在众多人才群中,还会有谁去留意我们身边的那些默默无闻的人......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大会发言稿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大会发言稿 文 章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 9 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大会发言稿 上周五下午自习时,马老师把我交出去说让我在周一早上发言......

    高二期中考试作文寻求真理

    高二期中考试作文:寻求真理 考试题目: 一只老骆驼又一次穿过了号称死亡之海的千里沙漠,胜利凯旋。(好意思不好意思注:病句。)马和驴想找这位英雄介绍经验。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总结(写写帮整理)

    黄冈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题 出题人:叶鹏审题人:张倩 【说明】本试题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有五大题,17小题,分值150分,考试时间......

    2010-201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综历史试题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级文综[历史科]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60分) 本卷共 40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2014下学期期中考试潍坊高二政治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D2. A3.B4. C5. C6. B7.C8.A9. C10.A11. B12.C13.B 14.D15.B16.D17.B18.A19.D2......

    河南省洛阳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洛阳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2013-2014下学期期中考试潍坊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0 BCCDADDCAC11—20 CADBABBCDC21—25 DCBB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10分) (1)B城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