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增城中学刘俊波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增城中学刘俊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深刻”这一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分析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感悟归纳——实战演练——练习巩固”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加深对“深刻”这一考点的理解;采用小组探究、启发点拨等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佳作展示和点评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三种方法,学会如何使自己的分析议论更深刻
【教学用具】CAD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麦克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针对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鲁迅先生曾打了一个著名的比方: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若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鲁迅先生告诉我们:与其故作高深,不如清纯自然。
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要告诉同学们,在平时作文中,在高考作文中,往往“思想不成熟,见识不广博,眼界不开阔,体验不丰富,理论修养不高,政策水平不够”等不够深刻的作文,很难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作文中我们也不需故作高深,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认识和行文上的“深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成功经验,是我们最好的借鉴。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只要你用心思考、精心锤炼,透过现象能深入本质。(板书: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二、考纲解读
“作文的分析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现象和本质之间有联系,揭示这种联系,就是作文的分析。怎样揭示?前提是“透过”,透过表象,透过局部,透过暂时,深入探究它们内在隐藏的本质的、普遍的、稳定的根本属性。这个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首先的和大量的是表象的东西,没有这些表象的东西,也就没有本质的东西。作文也 1
是如此,本质的东西寄存在表象之中,通过表象反映本质。如果离开了表象,本质的东西就成了子虚乌有的东西,作文也就枯燥无味、面目可憎了。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写“现象”是不好的,没有现象哪来的本质?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现象这一层次上,因为这一层次是初级层次,还要有一个飞跃,让现象反映本质,凸现本质,这样,我们观察现象才有意义。
三、感悟归纳
1、感知范例
学生阅读三篇文章,思考:文章是怎样论述分析达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目的的?
2、交流探究
老师巡堂,个别辅导或参与小组讨论。
提示:先理清例文的结构思路,然后具体分析作者的论述方法。
3、分享成果
谈谈文章在“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方面的感悟和启示。
归纳参考方法:①揭示现象存在的背景,凸现现象背后的本质;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揭示现象共同的特征:典型个例----同类事例----共同特征----共同原因----解决办法。③在看似反常的现象中寻找它蕴含着的异乎寻常的道理,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板书)
四、实战演练
学生现场写作,展示作品。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看法。
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央视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
600人闯红灯”。最近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红绿灯是红的,但是大家都非常自然地过马路,这样的行为确实是很危险的,但人们对此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
五、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一开始练习的项目是跳高,后来他听从著名跨栏教练孙海平的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而改练跨栏;四大网球赛之一的法国网球公开赛2011年冠军得主李娜一开始练习的项目是羽毛球,后来她认为中国羽毛球优秀选手太多,很难有比赛的机会而改练网球;2012年伦敦奥运会20公里竞走冠军得主陈定15岁时已经被云南省队淘汰,后被教练
孙荔安看中其高原练就的体能优势,远离家乡到深圳田径队,终获成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②不少于800字。
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附例文】
【例文1】
我爱这时代
我也偶尔会在文章里,畅想未来斑斓的图景;我也偶尔会在白日梦中,痴想
如果我回到古代会有怎样的奇遇。但是如果时光穿梭真的能够实现,如果有人邀请我迁居到另一个时代,我一定会坚定地告诉他:我不愿意。
因为我爱这个时代。
„„„„
我爱这时代,因为这时代充满美与机遇。虽然,这时代里有着像药家鑫杀人、小悦悦遭遇冷漠路人、动车事故、食品安全屡出问题等危机,但这时代里也有“最美妈妈”、“最美大妈”、“最美老外”等等真善美的典型。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投身社会公益,从争当志愿者到支教助学到为环保人权奔走呼吁,他们的身上彰显了品格精神之美,也让人看到,我们的舞台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梦想的自由。当我看到“菜花甜妈”站在舞台上羞涩而自信地唱出《送你葱》,当我看到18岁少年已经在华为基因中从事喜欢的研究,我知道,这个时代如此美好,这个时代梦想更近,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机遇无穷!
„„„„
我为这个时代而激动自豪,我为这时代而梦寐思忖。纵然还有千千万万个别的时代,它们自由热爱它们的赤子。我爱这个时代,我的根、我的梦、我的责任所在!
【例文2】
回到原点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
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
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都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100多名的现象。
„„„„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
家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
【例文3】
左文光,又一个感天动地的草根英雄
5号上午,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三石村下着瓢泼大雨,三石村的数千
名村民却自发地冒雨聚集起来,伴着悲凄的哀乐,踏着沉重的步伐,送别他们心目中的好乡亲——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漫溢毒气的咸菜池奋力救人而英勇献身的农民左文光。
他们送别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同时也是一个感天动地的英雄。我想,左文光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成为了英雄,特别是在该厂打工的何学民夫妇先行一步前去救人时也因中毒落入池中遇难的时候,左文光还是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毒气池中救人,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胸怀。
更难能可贵的是,左文光甚至还不是这个榨菜厂的工人,当天榨菜厂出事时,该厂老板夫妇骑着摩托车跑出大门,正好撞见左文光,便求他救人。随后,左文光和其他的数十名打工仔冲进厂里救人,而老板夫妇却跑到大门外躲避。在危险面前,一个本来就有责任去救人的人在外面躲避,而没有任何法律责任和义务的左文光却在奋不顾身地抢救落难者,他甚至没有去想这一切,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胸怀。
左文光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他不是国家公职人员,也不是公安干警,他没有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法律义务。他不是这个企业的老板,也不是这个企业的工人,他没有享受企业产生半点利益,他不去救人没有人会说他什么。按照通常的惯例,他享受这个的利益最小,无疑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最小。但是他没有这样去计算,他来不及这样去计算,他只知道救人要紧,他这种没有法律义务的献身,比一般职务殉职的英雄更高大,他的献身更感天动地。
一位学者在谈到连续多起民工舍身救人的事情时说:“在农村,由于一些传
统美德以最淳朴的方式传承下来,浇灌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当城市在文明的进步中逐渐失落和隐藏这些人性之美时,这些农民工便以最本能的方式彰显着人类最美好的道德和良知。从这点看,农村同样是精神文明的富矿区,值得去深入挖掘。”我不想将农村人和城里人进行一个道德上的对比,也许正是这种东西在城里越来越难以见到,惟其稀缺,才会倍感珍贵,惟其珍贵,才应好好珍惜,我觉得,从左文光身上,我们除了感动之外,我们还应该反思点什么,学习点什么。
中国式过马路
【参考要点】
一、提出观点:含义、立场
含义:“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表明态度:坚决反对,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杜绝。
二、分析观点:原因、危害
原因:
1、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
2、存在从众心理,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3、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4、交通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
5、一些红灯设置不合理,未考虑到今后道路的变迁、人流和车流的变化。危害: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落实观点
1、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高人们安全意识;
2、创新管理手段,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起到既提示又做警告
行人的作用。
【参考文段】
“中国式过马路”指的是城市中行人过马路时“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对此,我们应坚决反对,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杜绝。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如下:一是行人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二是存在从众心理,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三是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分配不公;四是交通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五是部分红灯设置不合理,未考虑到今后道路的变迁、人流和车流的变化。“中国式过马路”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为此,应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高人们安全意识;创新管理手段,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起到既提示又做警告行人的作用。(287字)
【其他参考角度】
对于当前走红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网上众说纷纭:
网友A: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骁幸,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法治伦理未融入自己内心,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C:小则看是国民素质太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也很难落实
所造成.长此以往人民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而且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网友D:我不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的观点,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的观点
和存在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的中国人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网友E: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这是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网友F:“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可以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
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第二篇: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作文指导: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深刻”这一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的分析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采用“感悟归纳——实战演练——练习巩固”的教学流程,让学生加深对“深刻”这一考点的理解;采用小组探究、启发点拨等方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佳作展示和点评中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教学重难点】
掌握“透过现象深入本质”三种方法,学会如何使自己的分析议论更深刻 【教学用具】CAD多媒体课件;投影仪;麦克风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针对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先生曾打了一个著名的比方: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若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鲁迅先生告诉我们:与其故作高深,不如清纯自然。
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要告诉同学们,在平时作文中,在高考作文中,往往“思想不成熟,见识不广博,眼界不开阔,体验不丰富,理论修养不高,政策水平不够”等不够深刻的作文,很难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作文中我们也不需故作高深,但是我们可以做到认识和行文上的“深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成功经验,是我们最好的借鉴。
今天这节作文课,我要告诉同学们的是,只要你用心思考、精心锤炼,透过现象能深入本质。(板书: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二、考纲解读
“作文的分析就是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现象和本质之间有联系,揭示这种联系,就是作文的分析。怎样揭示?前提是“透过”,透过表象,透过局部,透过暂时,深入探究它们内在隐藏的本质的、普遍的、稳定的根本属性。这个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我们平时看到的、听到的,首先的和大量的是表象的东西,没有这些表象的东西,也就没有本质的东西。作文也是如此,本质的东西寄存在表象之中,通过表象反映本质。如果离开了表象,本质的东西就成了子虚乌有的东西,作文也就枯燥无味、面目可憎了。
所以,我们不能简单的认为写“现象”是不好的,没有现象哪来的本质?但是我们不能停留在现象这一层次上,因为这一层次是初级层次,还要有一个飞跃,让现象反映本质,凸现本质,这样,我们观察现象才有意义。
三、感悟归纳
1、感知范例
学生阅读三篇文章,思考:文章是怎样论述分析达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目的的?
2、交流探究
老师巡堂,个别辅导或参与小组讨论。
提示:先理清例文的结构思路,然后具体分析作者的论述方法。
3、分享成果 谈谈文章在“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方面的感悟和启示。
归纳参考方法:①揭示现象存在的背景,凸现现象背后的本质;②联系现实生活中的同类现象,揭示现象共同的特征:典型个例----同类事例----共同特征----共同原因----解决办法。③在看似反常的现象中寻找它蕴含着的异乎寻常的道理,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板书)
四、实战演练
学生现场写作,展示作品。
根据给定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式过马路”这一现象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分析恰当,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央视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最近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微博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红绿灯是红的,但是大家都非常自然地过马路,这样的行为确实是很危险的,但人们对此似乎已经是司空见惯的。
五、练习巩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04年雅典奥运会冠军、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一开始练习的项目是跳高,后来他听从著名跨栏教练孙海平的建议,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而改练跨栏;四大网球赛之一的法国网球公开赛2011年冠军得主李娜一开始练习的项目是羽毛球,后来她认为中国羽毛球优秀选手太多,很难有比赛的机会而改练网球;2012年伦敦奥运会20公里竞走冠军得主陈定15岁时已经被云南省队淘汰,后被教练孙荔安看中其高原练就的体能优势,远离家乡到深圳田径队,终获成功„„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认识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标题。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附例文】 【例文1】 我爱这时代
我也偶尔会在文章里,畅想未来斑斓的图景;我也偶尔会在白日梦中,痴想如果我回到古代会有怎样的奇遇。但是如果时光穿梭真的能够实现,如果有人邀请我迁居到另一个时代,我一定会坚定地告诉他:我不愿意。
因为我爱这个时代。„„„„
我爱这时代,因为这时代充满美与机遇。虽然,这时代里有着像药家鑫杀人、小悦悦遭遇冷漠路人、动车事故、食品安全屡出问题等危机,但这时代里也有“最美妈妈”、“最美大妈”、“最美老外”等等真善美的典型。青少年越来越多地投身社会公益,从争当志愿者到支教助学到为环保人权奔走呼吁,他们的身上彰显了品格精神之美,也让人看到,我们的舞台正在变得越来越大,我们有了越来越多的追求梦想的自由。当我看到“菜花甜妈”站在舞台上羞涩而自信地唱出《送你葱》,当我看到18岁少年已经在华为基因中从事喜欢的研究,我知道,这个时代如此美好,这个时代梦想更近,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机遇无穷!„„„„
我为这个时代而激动自豪,我为这时代而梦寐思忖。纵然还有千千万万个别的时代,它们自由热爱它们的赤子。我爱这个时代,我的根、我的梦、我的责任所在!
【例文2】 回到原点
学过数学的人都知道,想要建立一个函数或方程的图像,首要工作就是确立原点。然后,才能建立坐标并作图。图像上每一个点的坐标,都是相对于原点来确定位置,原点就是整个图像的根本。
„„„„
但是,当今之社会,当今之国家,本末倒置、不识原点者,可谓不少。例如部分官员心中已无公仆之心,反以封建时期“牧人者”自居。思想的偏差,根本的缺失,原点的无视,造就了一件件啼笑皆非的事件。怒喝上访者“我服务的是人民,不是你一个人”的有之,勒令开发商把建设好的商品房拆除,置公众利益不顾,只为政府“风水”者有之,为GDP增长,暴力强拆都有之。
我们的公民,也有众多身为主人而不自知,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是国家的原点。很多人只关注自己房价涨未?股票升否?但对自己要承担的公民责任躲之避之,不愿投身于基层民主,不愿行使自己应有之责,对社会不公平现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这些忽视根本,无视原点的现象是有根源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取得的成绩是毋庸置疑的。但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公平,公平权利,人民幸福感,于是有了GDP世界排名第二,幸福指数排名却100多名的现象。
„„„„
你我即原点,让我们关注社会,承担责任,回到原点。每个人的觉醒也是国家回到民众发展这一原点的前提,从而,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展现出更美好的函数图景。
【例文3】
左文光,又一个感天动地的草根英雄
5号上午,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井字镇三石村下着瓢泼大雨,三石村的数千名村民却自发地冒雨聚集起来,伴着悲凄的哀乐,踏着沉重的步伐,送别他们心目中的好乡亲——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漫溢毒气的咸菜池奋力救人而英勇献身的农民左文光。
他们送别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同时也是一个感天动地的英雄。我想,左文光是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成为了英雄,特别是在该厂打工的何学民夫妇先行一步前去救人时也因中毒落入池中遇难的时候,左文光还是不顾个人安危,跳进毒气池中救人,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胸怀。
更难能可贵的是,左文光甚至还不是这个榨菜厂的工人,当天榨菜厂出事时,该厂老板夫妇骑着摩托车跑出大门,正好撞见左文光,便求他救人。随后,左文光和其他的数十名打工仔冲进厂里救人,而老板夫妇却跑到大门外躲避。在危险面前,一个本来就有责任去救人的人在外面躲避,而没有任何法律责任和义务的左文光却在奋不顾身地抢救落难者,他甚至没有去想这一切,这需要何等的勇气与胸怀。
左文光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他不是国家公职人员,也不是公安干警,他没有保护群众生命安全的法律义务。他不是这个企业的老板,也不是这个企业的工人,他没有享受企业产生半点利益,他不去救人没有人会说他什么。按照通常的惯例,他享受这个的利益最小,无疑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最小。但是他没有这样去计算,他来不及这样去计算,他只知道救人要紧,他这种没有法律义务的献身,比一般职务殉职的英雄更高大,他的献身更感天动地。
一位学者在谈到连续多起民工舍身救人的事情时说:“在农村,由于一些传统美德以最淳朴的方式传承下来,浇灌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当城市在文明的进步中逐渐失落和隐藏这些人性之美时,这些农民工便以最本能的方式彰显着人类最美好的道德和良知。从这点看,农村同样是精神文明的富矿区,值得去深入挖掘。”我不想将农村人和城里人进行一个道德上的对比,也许正是这种东西在城里越来越难以见到,惟其稀缺,才会倍感珍贵,惟其珍贵,才应好好珍惜,我觉得,从左文光身上,我们除了感动之外,我们还应该反思点什么,学习点什么。
中国式过马路 【参考要点】
一、提出观点:含义、立场
含义:“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表明态度:坚决反对,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制止和杜绝。
二、分析观点:原因、危害 原因:
1、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
2、存在从众心理,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3、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4、交通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
5、一些红灯设置不合理,未考虑到今后道路的变迁、人流和车流的变化。危害: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落实观点
1、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提高人们安全意识;
2、创新管理手段,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起到既提示又做警告行人的作用。【其他参考角度】
对于当前走红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网上众说纷纭:
网友A: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骁幸,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法治伦理未融入自己内心,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C:小则看是国民素质太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也很难落实所造成.长此以往人民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而且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网友D:我不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的观点,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的观点和存在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的中国人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网友E: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这是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网友F:“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可以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第三篇: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五单元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最佳选择题
[题例1] 我国有“小儿辩日”的 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辩论给了我们的启示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有两点:第一 准确理解题干所设计的情景。两小儿辩日都只是看到事物的现象,并没有看到事物的本质。第二注意比较选项与题干是否一致。A项本身错误可以首先排除,因为无论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来源于实践。B 项是正确选项,因为它强调了感性认识,并指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理性认识,符合题干要求。C项观点正确,但它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范围,而题干的设置的情景属于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范围,不符合题意,故不选。D项中提到的“认识”应当既有感性认识还包括理性认识,所以与题干讲的感性认识不完全相符,故也不能选,该题正确的选项是B。
[题例2 ]近年来,看相算命、巫医、巫术等封建迷信沉渣泛起。对此,我们坚决反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封建迷信
A.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片面的
B.是主观的东西,主观与客观是对立的
C.与科学的认识是对立的
D.只反映事物的现象,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
[破译思路] 人对事物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科学认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对实践起指导作用,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封建迷信思想是对事物歪曲的反映,是一种与科学认识对立的错误认识,它对实践以错导的作用,对社会具有危害性。所以我们必须反对,故应选C项。A、B、D项都不符合题干要求,而且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所以本题的答案为C。
[题例3 ]“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德国诗人莱辛的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透过现象认识本质。
C.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
D.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要懂得,我们学习的认识论是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为什么“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是因为真理也要发展,人的认识是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的,如果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今天占有的真理将来也可能变成不是真理。因此,我们就要不断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因此,C项符合题干的要求。应入选,A、B、D项本身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
[题例3 ]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地,以“秋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的诗句加以讽刺。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道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
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
C.认识事物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破译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题目就苏东坡对“秋菊落英”的认识,要求学生指出他错在哪里。四个选项都对题干的意思有所体现,但要求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秋菊到底落英不落英,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也一样。所以B项是最佳选项。A项的干扰性很强,苏东坡下结论的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只是局部的,自己看到的事实。C项没有反映题干要求,D项的说法是片面的。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
[题例4 ] 小灵、小敏在参加冬令营活动时迷路,天色渐晚,想点火求救,却找不到火源。情急之下,他们决定运用所学知识自己制造火源。于是他们找来了几段干稻草,用随身携带的药绵裹紧,封住两头,放在木板上,以另一块小木板压住,朝一个方向不断转动。当稻草碾碎,闻到焦味时,将绵条断开,稻草遇到氧而燃烧,终获火种,两人很快脱险。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由于他们
A、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 B、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分清了主流和支流 D、坚持在实践中改造主观世界
[题例5 ] 小灵 小敏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充分表现他们能正确认识和处理
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C、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题例6 ]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 B、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C、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D、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题例7] 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启示我们,要解决好实际问题,除了应具备必要的知识,还要善于
A、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B、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C、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 D、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破译思路
这是在2001年新出现的组合 题。题目设计的意图有四点:一是考查考生是否具备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能力,是否具备从具体到抽象的能力;二是考查考生面对同一事实,能否从不同角度运用哲学原理全面认识事物;三是在选项层层深入时,考生是否具备思维的层次;四是考查考生在特殊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显然,这类题的最大特点在于着重考查考生的能力,其立意、情景、设问角度都比较科学、可信、新颖和灵活,对考生的能力也就较高。
解决这类题的重点在于全面理解背景材料,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全面理解背景材料是前提,而认真把握设问角度则是解题的关键。题例4问小灵、小敏为什么能取火成功。这里的重点地于理解主观能动性的含义,即想、做和改造主客观世界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小灵、小敏在迷路时,不是惊慌,而是开动脑筋想办法,亲自动手实践,终获火种而脱险。这正是因为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故选B。A项和D项不是取火成功的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所以不选,而C项与题干无直接联系,也不能选。
题例5 是从上题“小灵、小敏取火成功”引申了出来的,问他们处理了什么关系。他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取火”时,显然是遵循了自然规律并充分利用了规律,从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地结合起来。所以应选C。
题例6,就设问“要解决实际问题就必须怎么样做?”而言,显然是既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结合客观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小灵、小敏取火成功表明他们把所学到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难题,能学以致用。所以应选A。
题例7在设计了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是因为他们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知识的情景后,进一步设问:怎么样才能掌握和运用这些必要的知识呢?这是顺理成章的逻辑思路。B项“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C项“通过实践发现新的规律”和D项“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是与小灵、小敏取火成功没有直接的关系。他们取火成功是因为把握住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火产生的原理。因而应选A。
(二)不定项选择题 [题例1]某地苹果喜获丰收后,直到来年初仍然有一大半卖不出去。果农起初认为果树种植太多,超出了市场的需求,但后来发现其它地区的优质苹果却以高价畅销。这一事实使他们认识到:市场上不是不需要苹果,而是不需要品种和质量差的苹果。这一认识过程表明
A 直接经验是肤浅的,间接经验是深刻的
B 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就把握了事物的本质
C 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点,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D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
[破译思路] 该题A项本身并没有错,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因为题干材料并没有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比较内容,故不应选。B项本身错误。因为认识了事物的现象并不等于认识事物的本质,不选。D项要认真思考,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认识”的说法就不正确。认识正确与否只有经过实践才能证明,而不是在实践之前。“成功的实践”还是“失败的实践”,一般取决于指导思想是否正确。C项反映了某地农民认识苹果市场需求上能具体的分析实际情况,所以,该题正确选项是 C。A、B、D项都不该选。
[题例2] 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D.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破译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对钟山“钟声”产生的原因问题。苏轼认为大夫和水师渔工都没有正确认识。因为士大夫没有亲自实地考察, 仅凭主观猜测, 不可能产生正确认识, 这里包含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的道理。渔工水师虽然身临其境, 有不少感性认识, 但由于他们知识的肤浅。因此, B项和D项为正确选项。A项和C项与题目无关, 不能入选。
[题例3] 唐朝诗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之句。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眼见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的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 片春色。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
A、战役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B、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C、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D、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限制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之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
A、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B、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题例5] 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提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 转移的
D、规律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
[破译思路] 这是一组依托唐诗而成的不定项选择题,意在考查考生联系语文、历史、地理知识并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别考辩证法和认识认的几个知识点。能让考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思考问题,既新又活,一举多得,值得重视。[题例3] 白诗描绘了在同一时间“人间”和“山寺”的不同景色,这显然是因为受到了不同自然条件的限制所致;同时也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多样的和复杂的。所以选取CD是符合题意的。既然,描绘的是不同地方的景色,就不可能表明同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性,更不能表明事物的对立统一性,所以A项和B项都不能选。
[题例4] 沈括“通过实地考察”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说明要正确认识事物就要调查研究;同时也表明了只有在实践中,人们才能获得认识;从白诗对现象的描绘到沈括的对景色形成原因的分析,说明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的。因此,选取ACD是正确的,而B项中沈括解释白诗所描绘的景色,属于认识的范畴,而不属于实践的范畴,也就谈不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所以不能入选。
[题例5] 题目问的是:规律科学地提示了造成这一景象的原因,表明了什么?表明的是认识的根本任务,还是认识的根本途径,还是规律的客观性呢?它表明了人们能够科学地认识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只能是通过抽象的理性思维C项本身就是错误的,A项和D项则不是能够科学提示这一景色的原因。因此,只有B项是符合题意的。
(三)简答题
[题例1] 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中共中央反复强调要用邓小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
结合上述文字,从哲学上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
[破译思路] 解题正确思路应当是:第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过程;而实践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物质活动,即是在一定认识的指导下的活动。而认识是有正误之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指导实践向前发展。第二,科学的理论是正确的认识,是人们实践的行动指南。第三,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所以,必须用这一理论来指导人民,武装人民的头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由精神变物质这一更具重大意义的飞跃。该题回答的重点是:“说明以科学理论武装人的道理”。就是重点说明科学理论的作用。在表述上必须要层次分明,层层深入,逻辑鲜明。
[答案要点] 人的实践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 正确的认识则能推动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按内在逻辑组成一定体系的真理性认识。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们的头脑, 才能提高人的自觉性, 使实践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 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只有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 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
(四)辨析题
[题例] 读有字的书 ,不如去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
[破译思路] 题中重视“读生活这本无字的大书”是正确的。因为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 实践是
认识的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是认识的目的, 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不仅能获得新知识, 还能丰富和发展原来的知识。另一方面, 题目中的观点忽视“读有字的书”则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个人不可能事事都参加实践, 也没必要事事亲自实践, 而书本知识是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 因此, 必须重祝书本知识的学习。
[答案要点](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强调“读生活这本无字的丈书”,积极投身于实践, 既能直接获得新的知识, 又能扩展和深化己有知识, 这是正确的。
(2).一个人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亲自实践去获取知识, “读有字的书”, 认真学习书本知识, 能尽快掌握前人和他人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轻视“读有字的书”是错误的。
注:如考生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答题, 也可酌情给分。
第四篇: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现象看本质
——合作学习模式中潜藏的建构主义学习原理
07级教育技术学 赵洁
摘 要:架起基础学习研究与教育实践桥梁的必要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古往今来,所有的教育者、教学设计人员对教学方法的探析无不建立在深厚的对学习理论的研究与掌握上。可以说,学习理论为教学策略的理智选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基础。而建构主义又以其特有的对人类学习本质的关注,对创建合作学习模式从一个侧面做出了指导。无论从学习型组织的构建,还是合作学习氛围的营造,建构主义的身影都无处不在。当然,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任何一种现存的学习理论都不可避免地难以成为解决一切学习问题的万能之匙。关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它的不足,只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取众家之长,才能更好地将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关键词:建构主义;图式;平衡;学习型组织
界定学习的方式以及我们认识中的学习发生的方式,一直对我们试图促进人的认知和行为的变化有着重要启示。研究学习理论的目的即在于对人们教学的方式从本质上提供一个有力的、科学的理论指导。如果人们能够深层次地理解学习理论,那么在必要的时候就能将它们推衍至具体的情境。
[1]
这就像医生不经过适当的诊断便不能开治疗处方一样,离开了对学习原理的认识,科学的对症下药又从何谈起?
既然现今的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无不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其坚实的基础,追本溯源一番,从已有的学习、教学模式身上便不难窥到各种学习理论的影像,它们或模糊、或清晰,褒贬不一,却无不重要至极。
建构主义以其特有的对人主观能动性及人所处情境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为合作学习模式的创立及运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那么由此及彼,只要对合作学习模式加以深入的探析,便不难从中寻得建构主义的“玄机”。
一、宏观定位——建构主义充分肯定合作学习的意义
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对学习所下的定义为:“学习是人所特有的高级心理结构与机能,这种机能不是从内部自发产生的,而只能产生于人们的协同活动和人与人的交往之中„„。”我国古代儒家思想对学习的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定义。孔子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人的认知不是如Plato所言,预先便已经存在于人脑中的,只有不断与人类所处的各种情境产生交互的作用,才能使认知图式日臻完善。这些情境,既包括有自然情境,也包括社会情境。而合作学习模式正是向学习者提供了这样一种契机——在这里,个体可以充分享有与他人交流互补的权利。
建构主义同时还从人类认知的本质上肯定了合作学习模式的意义。
人们是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象的,而由于每个人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因此对外界的理解也具有个性差异,不同的人看到的都只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只有通过对话与协商,才能使人们看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对知识有一个更丰富、更全面的理解。由此看来,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化行为,学习需要对话与协作,而合作学习模式正符合这一要求。
二、拨开迷雾看“世界”——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内在本质
要建立合作学习模式,则创建学习型组织便是必要的,也是基础的。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是彼得·圣吉所提出的五项修炼,[2]
[2]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意义正是贯穿在整个修炼过程始末的。
从最初的“自我超越”到最终的“系统思考”,建构主义的身影无处不在,它使我们对每一个修炼步骤的理解不再停留于“怎么做”,而是深入到“为什么要这么做”。它就像一把心灵之匙,开启了人类认知结构的神圣殿堂。
(一)“自我超越”的再认识
皮亚杰认为,每一个学习者的内部都存在一个图式,这个图式包括了个体以往的经验与认知,是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3]
学习并不是个体获得越来越多外部信息的过程,而是学到越来越多有关他们已认知事物的程序,即在与外界的接触中不断构建新的认知图式。作为创建学习型的组织的第一步——自我超越——其内在本质正在于此。彼得·圣吉将自我超越阐释为:“不断理清并升华个人愿望,在纷繁的世界中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加强定力,客观而冷静地观察现实,用智慧解决问题。”而建构主义,正是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了其内在的发生过程——不断地经过自我调节,经过同化、顺化与反身抽象,打破原有图式的平衡,通过丰富认知结构的细节,调整图式系统间的架构,建立新的更趋于精密的平衡模式,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得到了发展,超越了自我,实现了学习,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的累加与摄取。
(二)剥开“心智模式”的“外衣”
创建学习型组织还要求学习者改善心智模式。彼得·圣吉的研究发现,新的想法在组织中无法实施,常常是因为它和我们已植入心中的关于周遭世界是如何运作的看法与行为相抵触。不可不说,他的观点正与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认识不谋而合。
不难发现,彼得·圣吉所谓的“心智模式”与皮亚杰强调的“认知图式”其实同属一物,那么彼得·圣吉提出的“相抵触”就很容易理解了,正像建构主义学者认为的那样,知识是个体依据自己的经验来创造意义的结果。学习者由于其个人的特征、阅历必定会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图式,当环境中的新刺激与他原有图式中的各系统无法相容、甚而相悖的时候,同化与顺化发生的过程自然较为艰难、坎坷。这就好比一个超重且高得有些异乎寻常的家伙想要穿上统一的制服,进而被编入集体的队伍。可事实摆在眼前,他既穿不上,便进不去。结果便必然要被其驱逐出“境”,选择有两种,抑或对其进行一番改造,如减肥;抑或量体裁衣,对原有的一套制度模式作出一番调整。学习的进程亦是如此。面对陌生的,又或有些相厌的知识,要么尽力探寻其内在本质,找出它与个体已有经验的潜在联系;要么对现有的认知图式“动动手术”,由旧有的平衡过渡到更高水平、包罗愈广的新一级平衡,从而使整个认知结构日臻完善。
(三)心怀憧憬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关键——建立共同愿景,同样在建构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有章可循,有理可依。桑新民教授强调共同愿景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当团队成员真正共同享有一个憧憬时,他们的能力和智慧才会凝聚起来,产生共同的力量。这一点与《大学》中所倡导的个人修养有异曲同工之妙。曾子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既然每个学习者在经验、感知事物之前,都已先验性地存在有一个认知图式在那里,而学习的过程就其本质而言又不过是图式的重新构建。那么如何构建?构建成什么样的形式?话语权当然掌握在学习者的手里。如果预先便怀揣着这样一个蓝图,做了一番绸缪,我们可以说,切实的“开展”过程一定会不可避免的顺利许多。事半而功倍是不是正是在某种意义上实现了高效学习的目的呢?
(四)“系统思考”——通过“认知的螺旋”登上最高的阶梯
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最高修炼——系统思考,也可以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找到其抽象内化出的原型。彼得·圣吉眼中的“系统是一个能够被感觉的整体。其中的元素彼此联系,长期不断地相互影响,并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运作。”这样一个系统便颇神似于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认知图式”了,图式中的各子系统正是如此。它们之间相互依靠,彼此联系,无论是协作性学习、个体化学习,又或是团队模式下的学习,其学习的过程和开展的方式可能不尽相同,但其终极的目标却无外乎促进学习者的个体发展。每一种学习模式都好比一条曲线,开始的时候可能相去甚远,时间的洗礼之后却会殊途同归,趋向于共同的渐近线——构建新的更加完善的认知图式。在这样的一个图式中,所有的子系统紧密相联,彼此依存;知识建构的网络纵横交错,繁复密集,整个认知的螺旋向上繁衍着,宛若通往天国的阶梯。
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容忽视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发生于真实的学习任务中,因为客观活动是个体构建知识结构的源泉。一方面表现在学习者理解、建构知识会受到特定学习情境的影响,个人的认知图式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形成并完善的;另一方面,知识不是死的,却也有其一定的使用范围与针对性,学会如何抉择,既不是呆板地【1】生搬硬套,也绝不是恣意地天马行空!
(一)创建良好的交流氛围
构建合作学习模式,良好的交流氛围必不可少且至关重要。小组成员间没有了互动、协商、交流,又哪来合作可言?建构主义肯定交流的意义,同时从认知的角度说明,何以交流是如此重要的。
在建构主义学者看来,学习本质上是一种对话、交流的过程,这种对话、交流的形式在知识建构群体或学习共同体中最为有效。[4]
由于建构图式要获得的意义是可以与他人共享的,因而意义的建构便可以通
[4] 过交流来进行。另外,由于学习活动的情境是知识的生长点和检索线索。学习的进行便必须依赖于具体
[4] 的情境了,这种情境不仅有与小组成员交流共享而来的心得,也有合作进行中的各种情绪体验,如:激奋、恐惧、快乐等等。实践研究证明,从情境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同时也是有效用的。
(二)、坚持自我,发挥主观能动性
根据博弈论的观点,一个良好的合作学习模式中必然不可能出现每个人都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由于每个学习者自身固有的经验、能力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中便必然是能者多劳、优异者处于核心地位的。但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时,教学者还是应尽力使每一个同学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认为知识的获得是构建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的完善。
(三)、“稳性知识”的设计
皮亚杰认为:“只有儿童理解某种练习,或是刺激时,他才能真正学会它。”这种理解并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主动的知识摄取与知识构建。
在合作学习中,设计支持稳性知识学习的环境,使学习者能够潜移默化地领悟所需要的知识,同样是极其重要的。
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虽然,建构主义所注重的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与矛盾、通过思考与动作来解决问题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它也绝不是可以适用并解答所有现实问题的。要重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却也决不能赞成杜威那种让儿童凭兴趣自由摄取零散知识的观点。
在合作学习模式中,教师的地位同样不容忽视。教师虽不曾亲自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与研究中去,却像大海中的探照灯一般,犹自起着“领航”与指引的作用。在学习者整个认知图式的构建中,他们功不可没,绝不可等闲视之,如:合作学习学习什么呢?虽然皮亚杰不像行为主义者那般关注“学习的任务”在学习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但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学习的意义绝不在于漫无目的地随意攫取。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后继步骤的前提条件,每一种已达到的相对平衡状态的构建,都为新的不平衡提供了可能性。[3]
[4]
只有学习者真正参与其中,才能在与他人的交流、协作中不断进行同化与顺化的过程,使已有的认知图式得到真正由此推之,如果之前的学习能使往后的学习更为容易的话,那就得提供一个一般的[2] 图景,按照这个图景,使先前与往后所遇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尽可能弄得清楚。而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指导意义正在于此,他们怀揣着整个理想中要企及的图景,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的开展与进程,他们所布置的任务,正是建立在对学习者已有的认知图式的了解之上的。他们通过科学的观察与研究,在学习的不同阶段为学生设置不同的目标与任务,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以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扩建着他们的图式,加强了他们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结。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憧憬与蓝图固然美妙,学习者由于在自身运演能力、成熟程度上存在的差异,所同化与顺化出的结果也必然不尽相同。毕竟正如皮亚杰所言,认知是一个“S→←O”的过程,它既不完全依赖于主体(即学习者已有的经验与认知结构),也不完全由个体所决定(即主体所处的环境),而是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构建和完善的。学习既从属于发展,那么即使身处同样的学习情境中,由于各人所具有的自我调节平衡、反身抽象能力的不同,在处理认知结构中子系统间、整体与部分知识之间的关系时,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所以,教师在宏观指导的过程中,并不必过分苛求每个学生都可以将知识掌握到相同的程度。有些同学可能笨些,但笨鸟先飞,也未必便就无法栖身于最高的枝头!
从学习理论的诞生,到发展,学者们始终在不懈地研究、努力,虽然各执一词,方兴未艾,却也正是在争论中促使对学习的认知得到了完善与充实。理论的意义从不在于理论本身的玄奇,而在于它对我们所生活着的这个世界,对生活于世界上的生物精妙而神奇的诠释。胡克说:“上帝创造了世间的一切,而牛顿却发现了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我想说,教学设计创设了情境,教会了人们学习,而学习理论却诠释了“设计”内在的真谛。
无疑,建构主义理论以其特有的理论特色被教学人员拿来用于建构合作学习模式,从创建学习型组织到创设合作性氛围,建构主义都像一根指挥棒一样,和其他的理论一起,谱写出“合作着学习”的美妙旋律!
在研究与应用的道路上,人类不断探索着前行,回顾他们所走过的脚步,有收获、有启迪,更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与勇气。
参考资料:
[1] Peggy A.Ertmer,Timothy J.Newby(美),盛群力译.《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从教学设计的视角比较其关键特征》(上)(下),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第3期
[2] 桑新民等.《学习科学与技术——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施良方.《学习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4] 钟志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设计》,电化教育研究 [5] 张琳.《浅析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合作学习模式》,创新教育
第五篇:不畏浮云遮望眼 透过现象看本质 深刻
不畏浮云遮望眼
透过现象看本质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一)
【技法指导】
什么样的作文最能给人以启发,什么样的作文最能打动阅卷老师的心,无疑是那些能抓住事物本质、见解深刻的作文。关于“深刻”,《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要求考生透过现象的迷雾作深入思考,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的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写记叙文,就应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写议论文,就要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
我们知道,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有联系,也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表象反映出来。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是多种规定的复杂的统一体,这些复杂的规定通过丰富多彩的现象表现出来。人们接触一个事物,总是先认识到它丰富多彩的现象,由感觉、知觉而到表象,取得关于这个事物的整体的感性的认识。通过分析事物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认识的开始,但是,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象上。要想把认识导向深入,还需要进一步探求事物的内在特征、本质属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此,动笔写作前须仔细审度,深入探究,不可贸然作出判断。
写作中我们要做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要求我们要善于用理性的睿智之光,对观察到的表象下一番“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的功夫。事物的现象是错综复杂的,往往真假交织,鱼龙混杂,不易分辨,同时事物的本质往往有一个逐步显露、逐渐展开的过程,因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积累,政治课本里的一些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要注意吸收消化,其他一些理论书籍和文章里的精彩论析,也得时时留意。这样,带一点“理论武器”进考场,根据需要适当地、妥帖地加以运用,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作文时,应注意用好比较的方法,对事物的现象进行概括,进而“上升”“飞跃”,形成对事物理性化的认识。比如有一年高考作文提供的寓言诗《鸟的评说》,描述了一群鸟儿互相揭短、互相攻击的怪现象,在审题时,首先须提取共性,揭示这群鸟的本质特征:不能正确地、全面地、辩证地看待自己和别人。否则,议论深刻也就无从谈起。同时,注意对事物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探求事物在各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特殊性。比如写“坚韧——我追求的品格”,就可以使用过程分析的方法,剖析逐步走向坚韧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质,以及由脆弱转化为坚韧的各个方面的因素,等等。在探究事物的本质特征时,还要注意:相同、相似的现象可能反映不同的本质,不同的现象则可能反映相同的本质。
写作中我们要做到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深入分析各种现象,找到其背后人的思想根源。任何不良的社会现象,穷根究底,最后—定能追到“私心”上;任何好的社会现象,追根溯源,一定能追到“公心”上。比如环境问题,似乎与“私心”没什么联系,是人类的共性的问题,但如果刨根问底地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草原为什么会衰退?不是因为过度放牧吗?人们为什么要过度放牧?是为了满足人们对牛奶、牛皮、羊毛等越来越大的需求,是为了多赚钱。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人们越来越大的贪欲。由此推想,所有破坏环境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贪婪的欲望。所以,每个人对环境的破坏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人类把本属于这个地球所有生命的环境,当成了只供自己消费的资源。如能分析到这一点,就是找到了问题的本质,文章也就深刻了。由此可见,对阅历尚浅的高中生来说,观察时不能放过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凡人小事。如果能放出眼光,开动脑筋,透过“芝麻绿豆”的小问题发现其中蕴涵的深刻含意,同样可以得到“寻常中显本质,微尘中见大千”的卓尔不群的立意。以上只是笼统的讲了一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特征和方法,如果具体的具体文体的写作上,我们可注意如下方面:
一是写记叙文要深入发掘,找出“不平凡”来。具体说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掘人物“思想”,二是发掘发掘事件的意义。不论那种发掘,都须凸现最根本的,最动人的,最深刻的那一点。一些专家认为,可以采用高屋建瓴法,即善于提高一步,开拓一层,善于从似乎不相干的事物与事物之间发现息息相通的共有规律;可以运用小中见大法,即从小事情中悟出大道理,在小人物身上显示大精神;可以运用质疑审问法,即要追根究底,要环环相扣,剥茧抽丝,等等。李然的《吴老师言行录》就很有这个方面的特色。文章截取吴老师因少了一颗大门牙说话就漏风的风采、语文早读课上当一回齐宣王的情形、古文课后劝“我们好好配合医生打针”的语言及我们为他描绘一幅箭步如飞的可笑画面时他的神态、发现他抽屉里带过滤嘴的香烟他还大讲一番尼古丁如何害人而又喷云吐雾的行为以及看昆曲《琵琶记》时的感慨等5个片段,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吴老师对教育工作的满腔热忱,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倾心关爱与纯如清水的友情。吴老师的语言幽默风趣中不乏潇洒超脱,庄重严肃里寓含诙谐调侃。几件小事一经点染,人物形象就栩栩如生。这得益于作者善于捕捉细节,采用小中见大之法。
二是写议论文要透过表象,抓住问题核心。议论文是同学们选择较多的一类文体。写作时应注意在纷纭复杂的问题表象中,拨开层层掩盖的现象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有的专家提出,可以运用深海探珠法,即要“有的放矢”立意准,开小口子挖掘深;运用联想立意法,即锐意穷搜的联想,比较对照选优的概括。福建考生《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很典型。文章在开头亮出“真正的革命者总是有一份热,发一份光”的中心论点之后,第2节写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代表周恩来在“风雨如磐暗故园”的旧中国,和其他革命志士一起,把全部的生命之“热”,化为点点闪光的火星,去散发,去传播。第3节写新中国普通战士的楷模雷锋在平凡的岗位上播撒熠熠的贡献之光。第4、5节解决问题分作两步,第一步引用周恩来和雷锋的话回答“生命之热”怎样才能发出“贡献之光”,使内容渐趋深入。第二步,进一步引申到在实现四化新的条件下青年应如何发光上,赋予文章以跳动的时代脉搏和崭新的时代精神。本文层层深入、步步紧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本质,显示其严密的逻辑性。【例文解析】
抓住根本,看轻其余
一考生
草船借箭是千古流传的佳话,这篇故事生动有趣,情节引人入胜。特别是将三国中几位重要人物刻画得逼真传神,将主角诸葛亮的智慧与肚量体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还有周瑜的嫉贤妒能,鲁肃的老实巴交,曹操的疑神疑鬼……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因此,这样经久不衰的典故往往会引来更多的关注,有人提出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话题也就不足为奇了。
众所周知,故事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十万支箭三天交清,否则治罪。这不能不让人为诸葛亮捏一把汗,如果出现一些意外情况,比如大雾飘散,曹军箭少,就很有可能是诸葛亮白忙一场,最后让周瑜抓住把柄。
其实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人们常批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那么,拘泥于借箭够不够十万支,也就分不清主流与支流之嫌了。故事要体现的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这一做法就是文章的重点。仅凭这一项就足以让众人心服口服,假设诸葛亮只借箭八万支,或者五万支,想必众人也会为他的机敏大胆所征服,还有人会给他治罪吗?周瑜必定是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毕竟想不出如此计策的周瑜是没有脸面就箭的数量说三道四的。
因此,作为比周瑜还不如的我们,是不应该为足不足十万支争得面红耳赤的。要知道,我们看到的是草船借箭,而不是十万支。哲学的辩证法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说,我们应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这已经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古人和今人一样有理由抓住事物的本质,唐朝时有一位白袍将军薛仁贵,用兵如神,为唐王朝攻取辽东。大唐天子笑逐颜开:“我不喜欢得辽东,喜欢得将军。”唐天子是聪明的,他懂得,拥有一位用兵如神的将才,何愁天下不定?现代社会纷繁复杂,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势,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锐利的目光和敏捷的身手,抓住问题的重点,爱因斯坦曾说过:“数学题,什么X啦,Y啦,都只是一只逃窜的狐狸,你只要抓住它,就完成了一次打猎。”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了“狐狸”,要做一名合理的猎人就不应该被路边的风景所吸引,也不要被拦路的荆棘所吓住,更不能因为一些小利益而放弃了大原则。
当我们学会抓住根本时,就抓住了成功的尾巴,离成功也不远了。到那时,十万支箭,八万支箭,有什么区别呢?因为我们懂得了草船借箭的智慧。
【特点剖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满分佳作。辩证法有云:看待事物,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问题,必须抓住关键,抓住主要矛盾。正是有了这样的思想基础,对于“诸葛亮草船借箭不足十万支”的话题,作者才不在细枝末节上去纠缠,而是深入骨髓,透过“借箭不足十万支”的现象去看事情的本质,去看草船借箭的智慧。这就为行文机智地选取了一个很好的切入话题的角度,令人赞赏。文章开篇概述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以作引子,然后直入主题,提出主张: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应该清楚哪些是重点,哪些是次要,如果拘泥于借箭够不够十万支,就有分不清主流与支流之嫌。观点鲜明而深刻。然后,作者辩证思辨,立足故事,审视古今,或例证,或引证,或喻证,或假设推理,深入浅出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文章思维清晰,佳句迭出,处处闪烁着辩证思辨的光辉,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观点具有启发性
阐述哲理引人思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二)
【技法指导】
好文章看后应人一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之感,它能解人心之忧,它能平人心之烦,它能给人启迪,指引未来。这样的文章既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观点具有启发性。所谓“观点”,就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看法。观点包括主题,但不等于主题,观点的外延要远远大于主题。所谓“启发”,就是阐明的道理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并使其有所领悟。所谓“观点具有启发性”,主要指观点富含哲理,具有思辩性。就是说,文中的观点新颖独到,使人看后豁然开朗;或者观点较为辩证,使人加深了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或者观点虽不全面,但能使人产生对某个问题其他侧面的思考,拓展了读者对该问题认识的广度;或者观点引发人们的联想,从而丰富了该观点的内涵,等等。总之,不是读完就了事,而是让人产生心灵的共鸣和灵魂的震颤,获得思想境界的升华。
作文中要想让我们的观点具有启发性,如下方法可供同学们参考:
一是观点新颖,亮人眼球。那些老看法,旧观点肯定引不起别人的注意,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阐发自己的独特理解,想他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避免写那些陈词滥调,避免空谈泛论。例如湖北高考满分作文《谁是凶手》:
一提到《孔雀东南飞》中的焦母形象,很多同学必定对她咬牙切齿,认为她活活地拆散了一对恋人,但殊不知,焦母和刘兄同样也是受害者,杀死兰芝的凶手应该是“三从四德”为代表的封建礼教。
兰芝仲卿成了封建礼教和家长制的牺牲品,而焦母又何尝不是牺牲品呢?我们从焦母对儿子之爱,对“夺爱”者儿媳之恨,对自身心理失平衡之悲,看到了她心灵的战栗。焦母的心理显然是与她那多年的寡妇生活有关的。
正如《寒夜》中的汪母所说:“我们寡妇的心,在丈夫死后,就全盘放在儿女身上,儿女就变成我们精神上的情人。我们这颗孤寂的心,被媳妇由儿子身上挤出来,着实没地方安臵。少年寡妇更加痛苦。”封建时代的妇女,没有独立的社会经济地位。她们是依附男子而存在的,“三从四德”的信条死死地捆绑着她们。她们没有工作,丈夫另有所爱,她们的痛苦既在于渴望爱而不能被爱,也在于有所爱而无处施其爱。处于这种境地的妇女,有一种是在宗教里去寻找解脱,她们吃斋念佛,苦度今生,渴望来世幸福。
焦母一贯是人们批判的对象,因为他破坏了一段美好的婚姻,而这段文字作者却由“三”联想到“三从四德”,一反传统的批判之观点,表达了对焦母的理解和同情的新观点。独辟蹊径,以新取胜。
二是拒绝单一,辨证分析。我们知道,无论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要单一的去看,而要看到事物的多个方面,这样才能完全了解这个事物,同样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作点辩证分析,才能加深人们对某个问题认识的深度;如果对事物的某一方面强调的过分,或者只注意事物的一面,不注意另一面,就不会有很强的说服力,也不能启发读者以深思。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走与停》:
当走则走,当停则停。它直接导向了你我的人生,走是奋斗不止的过程,而停是一种历经大风大浪后的心境。走是停的前提,而停是走累了时的慰藉。正确的走与停,让人用理性的画笔为人生挥洒出浓重而精彩的一笔!
这段文字作者从走与停各自的特点有二者关系入手,辨证分析,入情入理。特别是论述走与停的关系,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加深了人们对走与停关系的理解。
三是提高认识,入木三分。不论什么观点,如只在同一个认识层面,它给人的启发就不大,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还必须把一般认识提升到新层次。同样一个道理,大家都能讲出一些道理来。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到“观点具有启发性”,就要鞭辟入里,入木三分,抓住问题的症结,把问题说到点子上,抓住事物之间最关键最本质的联系。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潮》:
然而,不得不重视的是,自嘲不是自欺,不是要我们在一次次的自我嘲弄中学会麻木不仁,不是让我们摔碎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道德瓷罐!自嘲是解围的小技巧,是偶尔的阿Q一回,却不是自我麻醉,丧失人格尊严以求苟全的止痛针,所以请“阿Q”一回两回,却不要“阿Q”一生。
这段文字已远远超出了一般人对阿Q的认识与看法,作者透过现象看本质,首先肯定了“阿Q”精神中积极的一面,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这一层面上,而是深入分析,提出“自嘲不是自欺”、“‘阿Q’一回两回,却不要‘阿Q’一生”的观点。提升了文意,深化了中心,令人警策。
四是标新立异,发人深思。固定的思维方式会导致我们看问题不易出新,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只有彻底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才能激发起自己的发散思维、逆向思维、多向思维、立体思维;也只有这样,在我们的文章中才能阐发出全新的、发人深思的观点。如“近墨者未必黑”“‘阿Q’也有积极的一面”“弄斧必到班门”“名师未必出高徒”“酒香也怕巷子深”“开卷未必有益”“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也是好士兵”等。这一组全新的观点,带给人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弘扬。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自嘲》:
总也忘不了鲁迅先生笔下那位形神兼备的人物:阿Q。先生写他时是以笔为矛,直刺向国人心灵深处那层纸糊的玄虚,而时至今日,又有人大胆提出,阿Q也有积极的一面。
这段文字,作者标新立异,突破常规的思维,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观点:阿Q也有积极的一面。思维独特,见解新颖。
五是着眼长远,彰显趋向。具有启发性的观点肯定是着眼长远,能彰显事物发展趋向的。因此要想使“观点具有启发性”,必须能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淮南子·说山训》中说:“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知天下之寒。”它告诉我们从与事物密切相关的某些细微迹象中,可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对事物发展的趋向和结果的正确估计,往往反映着一个人思维的睿智。例如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
勿以好恶论断之,楚王如不听信郑袖之词而疏远屈原,楚国自不会为秦国所吞并。勿以好恶论断之,李存勖如不宠信伶人,重用伶人,不谈国事,自不会因一人之乱而欺庙堂,为天下苍生所笑。
勿以好恶论断之,诸葛亮如不听信马谡自以为是的承诺,自不会痛失街亭,一败千里,四不瞑目。
举目四望,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因内心之好恶而惨遭滑铁卢?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对真理的探索是独立的,对事物的认知也不能掺杂感情。
这段文字,作者写作时并没有仅仅站立在一个方向,一个时代,而是抓住事物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去研究分析,明确的提出观点:古代如此,今天亦如此,或许,将来也如此。预知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反映出思维的睿智。【例文解析】
所以忘记,所以铭记
一考生
绽放在泪光之后的笑容,代表忘记了失败与挫折的痛;浮现在落红之中的笑容,代表记住了开花与美丽的乐。
——题记
一
六十年的时间过去了,但我们仿佛还能听到二战的炮火声。尽管这样,此刻有两只紧握的手,更能让我们的目光久久地停留。那是一只来自德国的手和一只来自波兰的手。两只手上都有血,透过那殷红,我看到纳粹的铁蹄,我听到波兰人民愤怒的呻吟……两只手又握得那么紧,看不到复仇的裂痕,更看不到挑衅的黑洞。我只能看到他们共同写下的忘却,忘却历史的创伤,忘却种族的仇恨,不为别的,只为我们共同享有一个世界,只为我们共同追求的发展。
二
他从海峡那边飞回来了!如同一只迷路的大雁,在旷野徘徊了五十年之后,终于找到了归家的路。他飞回母亲怀中,飞到了皇帝陵前,飞进了兵马俑中。
他怀着游子的思念,用最正宗的乡音倾吐着对亲人的牵挂。他代表百万像他一样的孩子,用最古老的叩首表达着他对根的眷恋。从他的举手投足,我看得到:他没有忘。没有忘记自己永远的黄色,没有忘记血管里奔腾的是中国的血,五十年的时间,足够忘却许多,尤其对一个在外流浪的孩子来说。可他没有忘,反而更深沉地铭记着。或许这是由于“天涯共此时”的长久守候,又或许仅仅是由于那一枚寄托了乡愁的小小邮票。不管怎样,他铭记了,而这种铭记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三
有位哲人说过:忘却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又有人说过:只有忘记以前,才可以迈向更精彩的明天。不必去追究谁对谁错,这是一个永远无解的命题。因为忘却和铭记本就是一对孪生兄弟。喜玛拉雅能够千百年来无悔地守望西藏,是因为它忘记了独居的寂寞而记住了漫步云端的自由;哈雷彗星花76年也要再来地球一次,也只是因为它忘了赶路的累,记住了蓝色星球灿烂的美。德国与波兰的牵手是因为要发展而选择忘记,他从海峡飞来是要享受团圆的快乐因而铭记。因此,我想说:发展所以忘记,快乐所以铭记。
【特点剖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观点具有启发性”的满分佳作。文章切合题意,立意大气。立意是作者临场审题时提炼出来的主旨、意趣,它是文题与作者思想碰撞而发出的火花。文题,众人同一,而思想则千差万别,或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或小情小景,无病呻吟。作者从大处着眼,关注世界风云、国家大事,用德国、波兰的牵手,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等重要新闻作为材料,诠释“忘记与铭记”的主旨,贴切自然,雍容大度,时代感很强。只有热爱生活,关注时事,体察世态人情且善于思索,胸中有“大我”,有豪气,才能写出这样有思想、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纷繁杂乱因果
神机两眼揭穿
——高考作文如何写得深刻(之三)
【技法指导】
作文写的深刻不深刻,这在高考中是有评价标准的。《考试大纲》有三个评分点: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也就是说我们作文要想写得深刻,除了要做到“透过现象深入本质,观点具有启发性”这两点外,还要做到要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求考生行文中能运用辩证思维,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考察事物之间普遍的、必然的联系,从而由此及彼,穷根究底,找到问题产生的真正原因及解决方法。
“原因”与“结果”是世界上相互依存又相互对立的一个现象。“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件发生的条件。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因果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象都不可能平白无故地产生,也不可能不带来一定的结果。因此,当你面对作文题一筹莫展,难以提出深刻的观点时,当你面对某一问题、现象难以深入论述时,不妨尝试着运用因果思维,或许难题就会得到解决。
“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这需要辩证的思维,深刻的思想,不是轻易能做到的。我们写作时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找准根本原因。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是复杂多样的,大致有这么几种:一因一果、一因多果、同因异果、异因同果、多因一果、多因多果。无论哪种因果联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都应抓住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而要找准根本原因,必须以敏锐的目光,区分内因和外因,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等。例如以“毁树容易种树难”为题作文,不少考生把题目中的“种”与“毁”理解为“成就”与“破坏”,进而联想到“毁人才容易育人才难”,或者引申出“破坏生态环境容易保护难”“破坏事业容易建设难”,这当然是正确的,但在论说时却因缺少具体分析而陷入了片面性。其实,“毁树容易种树难”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树”根深叶茂或者“护树”措施得力,“毁树”也不见得容易;也就是说,出现“毁树容易种树难”的状况,根源还是出在“树”本身及“护树”措施的落实上。二是区分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必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不可避免的、必定如此的趋势,是一种本质的联系;偶然联系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是一种非本质的联系。例如一个人寿命再长也难免一死,这是一种必然联系,是人体内部新陈代谢这一根本矛盾决定的。至于某人死于什么病、什么时间,这是一种偶然联系,是受许多因素制约的。又如“时势造英雄”,时代与英雄的联系是必然联系,谁在这一时代成为英雄则是一种偶然联系。三是明确因果联系是对立统一的。根据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原因和结果的区别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变。也就是说,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原因,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却又是结果,因为事物的发展是环环相扣的,一个引起另一个,另一个再引起另外一个,其中某一个就可能既是原因也是结果。比如就“树木·森林·气候”这个话题展开思考,会发现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气候”通过“森林”来调节,而“森林”是由一棵棵“树木”组成的;同时,“气候”反过来影响“树木”的生长,进而影响“森林”的状况。这样,“树木”“森林”“气候”间就不是单一的因果关系了。只有辩证、全面地看问题,才能准确揭示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明白了“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要注意的事项之后,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的具体方法。
一是由因及果,层递拓深。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中面对一个原因要善于“以问引论”,将思路不断拓深。追因问果,追本溯源的因果推论,是引导思路不断向纵深发展,引导说理不断深入的主要方法。作者在论述中,要善于提出“为什么”,以此引入深层次分析。因果论证是就论证而言,它表现在外部方法上;“以问引论”是就思路而言,它表现在内部逻辑关系上。例:幸福不是金钱买来的。马克思是幸福者,但他的—生大多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苏州青年杜芸芸得到养母的十万元遗产,她把钱全部捐献给国家,却将幸福留在自己身边。所以,幸福不装在钱袋里,幸福属于那些创造新生活,为人民为祖国奋发努力的人。例后推因的基本公式是“所以”“因此”“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来„„”等等。
二是逆道而行,假设论证。如果面对一个结果,从正面找不到原因的话,我们可以采用反面假设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假定在不利条件下会产生负面结果,从而论述正面条件和结果的必要和正确。
例一:科学事业上的伟大成就,无不是经过艰苦努力,目标专一而取得的。居里夫人在研究镭的过程中,要在上百吨的废铀沥青矿石中提炼一点点镭。这是—项极其艰苦的劳动。中途,居里曾动摇过,然而,居里夫人却坚定地鼓励他干下去,终于取得了成功。试想,如果他们没有持之以恒的决心,没有目标专一的毅力,镭的发现不知要推迟到什么时候。
例二:人要有自知之明。三国时蜀汉的马谡,自以为熟读兵书战策,天下无敌,不听别人劝告,死搬书本知识,将军队驻扎在山上。结果被敌军切断水源,蜀军大败,街亭失守,马谡本人也因此而犯罪被杀。假如他能有一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实战经验,听听别人的正确意见,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呢?
这两个例子都很典型,例一属正例反设,例二属反例正设。例后假设的基本公式是“假设”“如果”之类。
【例文解析】
文章无法
一考生
林语堂先生是我挺崇拜的一位作家。先生有篇散文,叫《文章无法》。
是的,我赞同先生的观点,我以为:文章无法!
武功境界讲究“以有法为无法,以有限为无限”;书法之最上乘也是“不拘章法,听由心灵之挥洒”。文章区别于武功、书法,又与武功、书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章之最高境界,也是“无法”。
从语文教育乃至整个教育体系来说,有法将限制学生潜能的发挥,极有可能造就一批毫无人气、灵气的“书呆子”。学生阶段本是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如果让我们整日牢牢记住文法,记住所谓的“凤头、猪肚、豹尾”,那么,如溪流般的学生思维将会被遏制,长此以往,极可能使鲜活的“溪流”变成“一潭死水”。如果每个学生写出的作文都是“凤头、猪肚、豹尾”,请问,老师们,你们能不厌烦吗?
“文章有法”,不仅仅限于作文的有法。它的实质,是限制个性,是指令我们顾头、顾尾、顾中间,按理想化的程式来学习。这在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因此我说,“文章有法”可能会给整个教育体系带来负面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从文化的丰富多姿、文章的千变万化来讲,“文章有法”也是不可取的。试想一下,如果古代诗坛的诗人全是杜甫的风格,将会怎样?那无论我们高兴不高兴,都要“沉郁顿挫”一番了。这显然是不行的。杜甫有杜甫的写法,其他人有其他人的写法。李白有李白的写法。同写长江,我们可以读“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可以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便是文章写法的多姿,这便是文化的多姿,这便是整个人类精神文明的多姿!
文化的发展,需要人类的博大胸怀,需要人类自身的“不拘礼法”。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好学者必须兼有心肠与头脑。”心肠,是从做人的角度说的;头脑,是从学术的角度说的。学术与文化的发展,需要优秀学者的推动。只有心肠而没有头脑,固然能稳当地写出一些“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来,但对文化的丰富却无益。优秀的学者必须有头脑,必须让自己的作品“无法”,从而推动文化的发展。
此刻回头一看,自己的文章也没有跳出“何氏八股”的圈子。想来自己是在用自己不推崇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自以为正确的思维,不禁一笑!
我不否认“凤头、猪肚、豹尾”是好文章的一种形式,但我坚信:文章无法!
【特点剖析】
这是一篇较好的的满分作文佳作,它生动的体现了高考“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要求。此文不赞同命题中的价值取向(“开头要精彩亮丽,中间要充实丰富,结尾要响亮有力”,“小到生活、学习,大到事业、人生,又何尝不该这样呢”),认为“凤头、猪肚、豹尾”的文章作法和人生追求,不利于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这不是刻意而为的“唱反调”,相反,充分体现了这位考生的胆量与见识。这是因为,命题所称颂的是一种“完美”,一种“理想境界”;而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许多事,总是平平淡淡的,既无“凤”、无“猪”,也无“豹”可言。作者仅仅是“实话实说”而已。
再者,此文是“规范”的议论文(即作者所笑称的“何氏八股”),分论点之间层层递进,由作文说到教育,再到文化和整个人类精神文明,不断拓展、深入,把为什么“文章无法”的原因阐述得明白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