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潮阳区谷饶茂广小学卢燕平(***)
内容摘要:如何向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每天都要在课堂上学习各种知识;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渠道,运用得当,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利用好这个主渠道渗透环保教育呢?本文就这个问题做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环保教育 渗透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许多国家关注的焦点,人们生活在环境之中对周围环境问题的产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环境问题已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环境的日益恶化,已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敲响了警钟,增强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大事。环境教育已成为了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领域。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利用自己的学科特点,努力推进环境教育,在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中发挥自己学科的优势,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属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的范畴,自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外在的附加任务”。所以说语文教学在环保教育方面不仅大有可为,而且大有作为,是培养学生良好生态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学科渗透是环保教育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若能适时、恰当地渗入环保教育,将收到语文教学与环保教育相得益彰之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谈点粗浅看法。
一、从教材中挖掘环保资源,渗透环境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而广泛的环保教育资源。以人教版教材为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课本中就有几十篇课文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环保主题。如有关于爱环境和欣赏环境的,有环境科学和环保知识的,还有环境道德和环保行为等内容。这些文章 1
有的是生动活泼的故事、童话,有的是抒情写景散文,还有的是一些科技性较强的说明文。它们不仅以各种方式展现了美好的大自然,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还涉及一些以人口、资源、能源等为题材的内容。学生在感受美好大自然的同时,也认识到大自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如人口危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
如正面揭示的有:一年级下册第三课《邓小平爷爷植树》、四年级上册第十课《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第十二课《大自然的启示》;六年级上册第十三课《只有一个地球》等,这些文章明眼人一看就可信手拈来,直接将教材内容与环保教育“挂上钩”,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知识的教育,根本没有画蛇添足之嫌。如执教四年级上册第三课《鸟的天堂》时,可发动学生广泛举例,印证生物资源严重枯竭的普遍性和严峻性,教育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做保护环境的卫士,从点点滴滴做起。而有些教学素材是隐性的,蕴含在课文中的环保内容有如地下的宝藏,有待于教师深入挖掘。如六年级上册第十四课《大瀑布的葬礼》、五年级下册第20课《景阳冈》、三年级上册第23课《美丽的小兴安岭》、四年级下册第2课《桂林山水》、三年级下册选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等,都蕴含了很多环保方面的因素。
除了这些“课本资源”外,无处不在的社会资源和生活资源,以及课堂上经常出现的“生成资源”,也为我们进行环境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课文插图体现了环保教育教材中还有许多插图,教师可以直接利用这些插图,或把这些插图制作成课件,引导学生观察欣赏。新教材中插入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绿色植物的图画介绍,都直接间接地对孩子们进行着环保教育。这些插图内容丰富,有动植物,有山水,形象生动地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众多事物,适合低年级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理解编者的编排意图,深刻挖掘环保教育因素,有意识地把语文教学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春雨润物般地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书本、课堂教学的主渠道获得环境保护的知识,从而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
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深化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是语文科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整合,创新教学手段,充分运用电视、幻灯、投影、多媒体课件等,以在课堂教学中增大教学容量,化虚为实、化远为近、化静为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通过教学手段的创新,使课堂教学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大为扩展,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增强了环境教育的效果。
新教材无论从插图的设计、儿歌的选用及课文的编排都为环保教育留下广阔的空
间,只要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精心安排,必将使环保教育真正进入课堂,进入孩子们的心灵,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1.利用教材中的插图。第一册新教材中描写环境的图画很多,有蓝天、绿树、红花、小河、庄稼„„出现在孩子们眼中的是一个充满绿色、生气盎然的世界,也是一个理想的生存环境。在教学中让孩子通过听、说、读、看去感受自然界的美丽。在此基础上,可带孩子们参观学校的校园,去看、去摸、去闻,亲身体验绿色给人们带来的快乐,从而把教材中的环保教育变得更加直观。
2、利用文章中的重点语句。在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的佳作,要求教师去体味、去探索、去挖掘环保教育的因素,凭借重点语句的朗读、分析,把学生引入优美的景色之中,激活学生的想象,在学生的脑海中呈现出文字内容所描述的具体、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激起情感的共鸣。
3、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一些关于自然景物的描写性文章,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以情动人,利用文章中优美的词语,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味到大自然的美;也可以将表现文章内容的图片制作成课件,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喜爱自然,从而培养学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抵制破坏自然的行为。而对于那些科技性、知识性较强的说明文,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等,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相关方面的知识,学生也要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走出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必须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课外活动与现实生活中获取资料、分析问题、提出方案,并在实践活动中应用和检验。如:①邀请环保局专家作专题讲座。②以每年一度的“6•5世界环境日”、“3•12”植树节等纪念日为契机,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在全校举行环境保护知识图片展览;通过校电视 网络、主题班会、黑板报、环保手抄报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环保宣传活动。③参与实际的环境保护活动,在全校掀起了“保护环境,由我做起”的环保潮流:每个班都分别设置了垃圾分类回收桶;在全校掀起节约用纸,废纸利用的热潮。④组织学生到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参观,了解污水和废气的处理过程,增强学生对本土的环境状况的感性认识,也深化了环境知识的理性学习。⑤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活动内容,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对某一区域的环境状况进行调查、访问、考察、监测等,让学生直接接触社会,获得等一手资料。并把资料进行整理,把
有关问题向行政部门反映,或写成小 论文,增强争当环境小卫士的责任感,从而使他们真正关心和参与到实际问题解决上来。
总之,语文学科渗透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检验。只有教师从思想上明确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大胆而充分地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找准切入点,增强针对性,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找到更多、更好地开展渗透环境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第二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专题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
通州区袁灶小学 王小丰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中国及至整个国际社会广泛认同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它探寻的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崭新的发展道路,追求的是社会的和谐发展,它的基础是对环境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而今天,一些有助于人类发展、有助于人类进步的科学技术给人们展现出无比光明的未来的同时,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未来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当前人们所具备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今天的儿童是21世纪的主人,加强他们的环保教育,已成为现代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保护,教育为本”。不断培养和提高下一代的“绿色伦理”观念,是历史和社会赋予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
环境教育是使学生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树立正确对待环境的态度,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改善环境,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教育过程。环境教育是一项从幼儿到成人的终身教育,不是一两次的突击教育,而是一种长期性的、普遍性的全民教育。它的主要目的是加强环境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在这里我谈几点有关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的几点体会:
一、善用教材,适时施教
要想改进提高整个民族的环保意识,就要通过教育来改善人们的思想.提高公民的意识,就要从娃娃抓起。基础教育尤为重要,它肩负着培养具有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绿色消费等方面知识、技能和伦理的未来公民的使命。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首先我从教材中找出蕴含有环境教育的内容进行分类,结合东莞市和凤岗镇近十年环境绿化面积的一些具体数字(包括校园绿化),制订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为了把环境教育自然适度地渗透到教学中去,我主要从应用题中挖掘可渗透的内容,并找贴切的结合点,融于教学设计。而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中就充分的体现出来了。如:第一单元“数一数”中就让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环境教育:第一节课就展示了优美的校园环境:1面国旗、2个单杠、3个石凳、4个环保箱、5幢教学楼、6朵花、7只小鸟、8棵松树、9位女生、10位男生„„在学生练习数数的同时教育学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一草一木一水,爱护公共设施,不随地 吐痰,不乱扔纸屑杂物等,使我们生活的环境多姿多彩,生气勃勃。又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中结合了东北虎、丹顶鹤、蜥蜴、青蛙等动物形象,不仅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还让学生使学生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类,野生动物灭绝之时,就是我们人类灭亡之日,所以我们要爱护身边的动物,特别是野生动物。又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减法里,介绍了美丽的云南,让学生感受到我国的好山好水。随着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知识的拓宽,他们的思维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内容也逐步抽象、充实,从居住环境到校园环境,从自然环境到人工环境,从水、大气、土地到动、植物,从资源、人口到地球、宇宙,在教材中也有所反映。如:三年级下册中第35页应用题“这块草地有一间教室那么大,它一天产生的氧气够3人用,我们三年级有120人,多少块这样大的草地产生的氧气,够三年级学生用?”“工厂运来一批煤,烧了28吨,还剩13吨。这批煤有多少吨?”“四季香果园采用科学管理后,去年收的苹果比前年多16吨。去年收苹果84吨,前年收了多少吨?”再如,也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笔算除法,主题图出示了学生们在植树,正好结合“3.12植树节”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学生爱护花、草、树木,爱周围的环境„„类似这样的题目还有很多,虽然教学大纲上没有明确提出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但我想,这种内容的题目会在学生做题的同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结合环保数据,适时进行教学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信息量和信息传递的速度是按指数规律增长的,但教科书由于编写时间和容量的限制,一些对儿童有影响的信息不可能都反映出来,因此,要在数学教学中自觉地、有目的地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善于搜取当代社会与数学紧密联系的新颖信息,显得十分重要。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广泛阅读书报,时时留心有关数据,以便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提供环境教育的数据。如:
1、让学生收集植树对于我们有哪些益处?
2、为什么这座居民楼要安装节水阀?
3、塑料袋造成的白色污染有多么的严重?等等。教学时可出示相应的挂图,然后创设问题情境导入:
1、为什么要大量地植树造林呢?
2、为什么要节约用水?
3、为什么要禁用塑料袋?等等。让学生在欣赏挂图的同时,了解人与周围环境和谐的关系,了解环保的作用。接着让学生汇报资料:
1、(1)制造氧气;(2)保持水土;(3)消除噪声;(4)净化空气;(5)调节气候;
2、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流掉的水数以吨计;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漏掉十几吨水。
3、(1)一周、一个月一个家庭的塑料袋的用量;(2)一个班级、一个年级、全校的塑料袋的用量;(3)一个镇、一个市、一个省、一个国家的塑料袋的用量;(5)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塑料袋的用量;然后,教师再出示以下题目:
1、树木就像空调机一样,每平方米的树木每天向空中散发6千克的水分,这样水分吸热而降低气温,那么100平方米的树木可向空中散发()千克的水分。
2、你们知道一平方米树木每天可以释放多少氧气,吸收多少二氧化碳?
3、一棵生长50年的树的生态价值——制造31250美元的氧气,2600美元的蛋白质,防止大气污染62500美元,涵养水源、促进水分在循环37500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土壤肥力31250美元,为鸟类及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32150美元,综合价值197250美元≈20万美元≈180万人民币。
①如建造一所希望小学需要40万元,180万元可以建造()所希望小学? ②如果培养一名大学生需要5万元,180万元可以培养()名大学生?
4、制造1吨纸需要砍伐17棵树,如果12亿人每人浪费一张纸(150张纸约重500克),需要毁掉多少棵参天大树?
5、谈一谈周围(学校、家庭和社区)的绿化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
6、谈一谈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7、谈一谈怎样环保购物?
教学时结合学生的实际,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写在我们身边的数字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培养学生养成“爱绿护绿”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爱护花草树木,不乱采摘花草的好习惯;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地节约用水,用水时龙头不要开得过大,用后要关好水龙头。学会一水多用,如用洗米水洗碗、洗菜、浇花,用洗衣水擦地、冲厕所等,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要求学生不滥用塑料袋等。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知道数学与环保科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并培养学生与环境和谐相处的良好环境道德。从而让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做保护地球的好公民。
三、开展绿色行动,渗透环境教育,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经历着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年龄阶段都表现出与其它年龄阶段相区别的一些典型的特征。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环保,关注环保,参与环保。在教学中我还十注意融合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努力创造环保教育氛围,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理解和应用,借此向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在数学实践课中我们依据学生渴望对课本以外知识的吸收与理解,我们组织了“搜索绿色世界”活动。这个活动是利用学生每个学期的社会实践时间,我们组织“绿色环保小队”去搜索绿色世界,通过调查、总结、反馈以后,使学生惊奇地发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在制造着污染,破坏环境,让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统计由于人们环保意识的浅薄所造成的损失与危害。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资源,减少垃圾,防止废弃物污染环境。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环保的理解
第三篇: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语文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
洪前分校
陈晓霞
如何向小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面对的课题之一。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学生每天都要在课堂上学习各种知识;但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主渠道,运用得当,则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利用好这个主渠道渗透环保教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环境美”。
语文课本中有许多篇目是写景的,其中的美景描述让人心情愉悦,如临其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会“读”,在阅读、朗诵中体会“环境美”,使学生的身心受到美的熏陶,从而达到使学生愿意关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草原》一课,写道:“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白色的大花。”教师可利用放录像片,使学生亲眼看到草原美景,并在配乐朗读中去体会草原之美。
二、结合课文内容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各册教材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教材比比皆是。如《黄河是怎样变化的》《鲸》《蛇与庄稼》《彩色的翅膀》《只有一个地球》,《桂林山水》《鸟的天堂》《林海》等。课堂上在教这些课文时,只要教师们稍加指导,学生们就能领会祖国河山的壮丽,了解目前的环境状况,明白环保的重要性。如教学《鸟的天堂》,“优美流畅的语言,以”爱“为主线,描绘出一幅人鸟和平共处的画面,” 老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称这里是鸟的天堂?这里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可以得到答案:鸟儿们在这里可以自由自在,没有人的打扰尽情地享受着真正属于它们的生活。可是在我们的身边已经很难听到悦耳的鸟鸣,很难见到鸟儿们快乐的身影了。教师可以接着问,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为此做点什么吗?孩子对小动物天生的亲近感会让他们更懂得珍爱环境!立足教材在语文课堂教育中渗透环保教育,让学生在感受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魅力之余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另外课后作业促使学生主动了解更多环保知识,如:如学完《只有一个地球》可让学生读一读有关环保的书籍,摘一些有关环保的信息,办一份有关环保的小报,举行一次有关环保的知识竞赛等等。孩子的天性是好动的,有竞争性的,在活动中不仅他们更全面掌握环境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活动能力。
三、在作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少命题(基础训练)都和环保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应在作文练习中指导学生去深入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潜移默化地进行环保教育。例如:观察校园附近的一处景物,写一篇作文。教师可带领学生观看校园景色,指导写作;同时渗透教育:校园是美丽的,我们要爱护校园的景物等。
教师还可布置一些“小练笔”,例如《保护地球,我做什么》、《假如只剩下人类自己》、《小学生与环保》等。这些题目以环保为内容,既提高了学生的文笔能力,又渗透了环保教育。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环保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提高观察能力,是个很好的推动,这无疑对小学生的未来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2013年12月30日
第四篇: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2010—2011学第一学期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海口新海学校 蔡兴和
过去见面的时候聊聊天气是很随意的事情,现在却变得越来越难了——由于燃烧化石能源等导致的气候变化正使得各类极端天气事件发生得更频繁、更猛烈,天气这个很随意的话题开始带上悲剧色彩。资源短缺,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责无旁贷。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把环保教育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呢?
一、在课前渗透环保教育
当我走进教室看到满地垃圾,而学生那副无所谓的样儿,我常会随口说一句:“Let’s throw refuse far away!”起初,学生一片茫然,接着我会给他们讲一些有关环保的小故事。如:长城上满地狼籍,来往的中国人熟视无睹,而老外却停下了脚步,拣起了垃圾。见到此情此景的中国人还戏称:“有病!”;夏令营活动时,中国学生在美国的拉斯维加斯住酒店时,由于乱扔垃圾,而被赶出了酒店等等,最后故意拉长语气说:“让垃圾远离我们吧!”。久而久之,学生也学会并理解了这句“口头禅”——Let’s throw refuse far away!并经常在注意自身的同时提醒着别人。学生渐渐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树立了环保意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1、在词汇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可将环保教育渗透到词汇教学中。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时,出现了 monkey, panda, rabbit, elephant, bear 等动物类单词。我试着让学生认识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它仅生存于中国的珍惜动物,金丝猴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像大象、孟加拉虎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动物,世界各国都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又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册Unit5时,出现了四个季节和天气时,我给学生讲述了天气的变化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杜绝污染,保护我们的环境。
2、在会话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会话教学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其中也可渗透环保教育。如在教学英语六下Uni3 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的场景:A:how can I get there ?B:You can take No.5 bus.在训练这样的句子时,我就告诉他们,路途不太远,我们要尽量步行,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和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样一来,就很自然的把环保知识融合进英语课堂里。
3、在英语儿歌、歌曲的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儿歌、歌曲具有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朗朗上口等特点,而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将环保知识编成儿歌或歌曲,并配以动作,既帮助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又将环保知识渗透给了学生,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通过儿歌的说唱,让学生了解、知道,要爱护花草;教育学生要团结友爱、做好朋友,由此引申到:我们人类也要与动物、植物(即自然界)成为好朋友。
4、在课堂练习中渗透环保教育
为巩固所学词汇、句型,教师往往会精心设计一些课堂练习,然而在这样的课堂练习中,也可渗透环保教育。如在教学Let’s draw 时,我让学生Listen, draw and colour。让学生听一段与所学词汇、句型相关的材料,把听到的绘成一幅画,并根据材料填上相应的颜色。这是一幅人与动物、人与植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图。引导学生分析这样的画面,使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景产生向往之情,而这种意识情感懂得萌生,正是我们环保教育所必需的。
三、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保教育
课外英语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将英语知识用于实践,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增强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六年级上册:Public signs 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的书本知识给校园花坛、树木、水池等制作英语的环保标语:Don’t harm the flowers!(勿摘花!)Don’t harm the trees!(勿攀折树木!)Keep clean!(保持清洁!)Be quiet!(请安静!)No spitting!(请勿随地吐痰!)Don’t throw paper!(不要乱扔纸屑!)Love the fish!(关爱小鱼!)等等英语标语。使学生在制作标语的同时学习与应用英语,同时也教育他们要爱护我们生活、学习的环境、保护生态。
作为地球的一份子,我们有权利更有义务保护自己和子孙后代的生存权,只有当学生掌握较多的环保方面的知识,联系他们学习、生活的实际,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健康意识、主题参与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早一分钟行动,我们就能把多一份的希望留到未来,现在就是采取行动的最关键时刻。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尽我们公民应尽的一份义务。
第五篇: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单位:潮阳区铜盂屿北中学 姓名:蔡妙璇
时间:2010年5月4日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规定: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能够让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发展的作用。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教学渗透着“环保”生活意识,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材、习题的环保教育功能,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初中数学教材中,可以通过数学习题的教学来加强环保教育。教材编排了许多涉及环保知识的习题,教师可补充相关知识来加强环保方面的教育,拓展学生视野,渗透“低碳”思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如在一元二次方程中有这样一道习题:西部某县位于沙漠边缘地带,治理沙漠、绿化家园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到2002年底,全县沙漠的绿化率已达30%,计划每年将对m%未绿化的沙漠进行绿化,到2004年底,全县绿化面积可达43.3%.求m的值。在解答完此题后,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有关我国近期常出现的沙尘暴、沙漠绿化等视频。让学生感受到植树种草对于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植树种草习惯,渗透环保意识。再如,本章还有一个数学活动题:希望中学环保小组的同学深入市化工厂做调查,得知该厂年排放工业废气量为4.50×.为改善城市的大旗环境质量,该厂决定分两期治理,使废弃的年排放量减少到2.88×.预计第一期治理中每减少1.0× 废弃需投入3万元,第二期治理中每减少1.0× 废弃需投入4.5万元.假定该厂每期治理中废弃减少的百分率相同。请
根据以上信息:提出一个可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的问题;让你的同伴解决,并对他的解答方法和结果进行评价。学生在解答这道题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企业排放的废气是大气的一个重要污染源,从现在就渗透治理废气排放的概念,容易在他们的脑海里根深蒂固地形成与有关治理环境污染的理念,渗透了环保意识,促进了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二、应结合实践操作。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几何等知识都是通过对学具和教具的操作来形成表象,从而进一步理解应用的。因此,教师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也可以借此对其进行环境教育。
例如,如学习“三角形“时,用废弃铁丝制作一个三角形模型,用来研究三角形的概念;用硬纸板做一个三角形纸板,用来研究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学习“平行四边形”时,用铁丝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及对角关系;用两根木条,把他们的中点用铁钉固定,用橡皮筋连接四个端点,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各边长度可以变化的平行四边形模型了。学习“正(长)方体及展开图”时,用化妆品盒子或利用硬纸板自制正(长)方体教具,使同学们更深入直观地理解正(长)方体的概念、性质,更方便地探究正(长)方体的展开图。学习“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时,利用酒盒等硬纸板制作圆柱和圆锥,用于研究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其性质;学习“圆周角”时,用废弃的铁丝制作一个圆(或用硬纸板制作一个圆 3
盘),把这个圆固定在一个硬纸板上,在圆的不同位置上钉四个小铁钉,圆心也钉一个小铁钉,再用几根橡皮筋挂在四个铁钉处构造圆周角,这样就制成了圆周角演示仪,用来研究圆周角的定义及性质,加深了同学们对圆周角的理解。……。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认真钻研教材,用废物制作更多可行有用的数学教具,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渗透日常生活中的节约意识,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三、应在数学教学中结合课外活动,向学生们灌输环保的知识。很多老师认为数学课很难开展课外活动,其实不然。在许多章节都可以通过课外活动来开展环境教学。如,初三代数第十四章《统计初步》,在完成本章教学后,老师可安排4人一组完成实习作业:估计一次性筷子的用量。老师让同学们走出课堂,从本镇几十间高、中、低档饭店中抽取10家作样本,得到这些饭店每天消耗一次性筷子的数量,并解决下列问题:第一,通过对样本的计算,估计这个县一年消耗一次性筷子数量是多少?第二,若生产一套中小学生桌椅需木材0.07立方米,求全县这年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可以生产多少套学生桌椅?第三,如何利用统计知识统计出我们这个城市一年使用一次性筷子所消耗的木材量。这个实习作业,贴近了学生生活。学生通过调查计算,不得不惊叹原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浪费了许多资源,环境保护不是挂在嘴边上说说的事,而是应该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综上所述,只要教师树立环保意识,充分将数学知识中的环保因素挖掘出来,适时适度加以渗透,将“环保”印到学生脑海中。培养一种“环保”的态度,进而打造绿色课堂、绿色校园、绿色社会,就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