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基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管理方法思考
我是一个今年刚刚被任命的新手班主任,没有任何当班主任的经验。在开学的时候,我听到这个消息时觉得自己不太可能可能当好这个班主任,果然在开始的几天,我经历了报名、收费、挑选班干部等许多的事情,每天把自己累的半死,却发现好像什么也没有做。后来,我请教了一些老教师,阅读了一些关于班主任工作的书籍,发现很多的老师都尝试着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己没干什么,班级却管的很好,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尝试。
一、我觉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集体应该有自己的班规,但是这个班规不能使班主任强加给学生们的,而应该由学生们自己来讨论制定。于是我在一个周末之前给同学们布置了回去制定一份班规的任务,要求在班会课前提交给班长。班长领导班委会从其中择优挑选,制定一份初步的班规。然后在班会课上朗读给所有人,由所有同学提意见并经行修订。在这其中,我觉得可以培养起学生们对于班级管理以及班级活动的一种热情,更可以激发他们对于纪律的遵守,很多同学更是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班规。比如我们班就有同学提出班规不应该只是同学们遵守,班主任也应该遵守,并给我设置了一些规定,例如:上课时不能接打电话,下课不能拖堂,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训斥同学等等。我觉得这就是同学们将自己的班级当做了他们自己的一种表现。
二、在班规制定之后,同学们不仅遵守,还应该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去。现在的很多学生都认为班级管理是班干部和老师们的事,跟自己没关系。为了纠正这一观点,我在每周设立一位值周班长,由班委会成员轮流担任,每天设置一名值日生,负责当天的迟到、旷课、上课纪律和作业情况的记录,并每天写下值日总结和感想。在每一周的班会课上,会请上一礼拜表现最好的值日生进行值周工作总结。除此之外,我还设立了两名花卉委员、一名打水委员等一些特殊职务,务必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三、在训斥学生方面,我提倡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现在的学生个性都很强,教育时很容易挫伤学生们自尊心,所以我设计了一份表格,让学生们填写,让她们自己认识错误,反省错误并最终改正。我在带班的第一个礼拜就发现了一批喜欢上网的学生,每天来呵欠连天,上课精神不济,于是我一次班会课时进行了一次关于“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辩论赛,就由这些网迷们分成两队展开辩论。我把任务分下去后,他们都很积极,不停地查找资料,找我咨询,辩论赛上他们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辩论赛很成功,我在最后总结时又提到了这几位同学,我发现他们都低下了头,我相信他们在这次辩论赛后收获了很多。果然,在其后的几周里他们基本上没有这个现象。这样无声的训斥比起班主任大发雷霆要好的多。
带班到现在已经六周了,我终于不再像开学时手足无措,也不再从早上忙到晚上了。但对于同学们主体意识的培养还没有结束,还有着更多的问题等着我这个新手班主任去解决呢。
附录:
附上我班班规一份,希望老师给予点评。
高二·十五班班级规定
一、出勤方面
1、迟到:早读,午习,上课
①迟到一次扣分0.5分,罚扫教室一次;
②早读迟到者自己拿书在教室外早读;
③迟到5次以上者,每次扣1分,另罚背诵英语或语文课文一篇。
2、旷课
①一节扣1分,罚扫教室一次,背英语或语文课文一篇;
②三、四节扣2分,罚扫教室三次,背英语或语文课文一篇;
③旷课一天扣5分,罚扫教室一周,背英语语文古文课文各一篇;
要求:
背诵课文的必须2天内背完,背不出来的,英语读20遍,语文抄写10遍。(由班主任、班长负责)
3、课间操、眼保健操
①无故不做的,每次扣0.5分。(由体育委员负责执行)
4、因故不能来学校上学的,给班主任打电话通幷叫父母与班主任通话,确保父母班主任知晓学生的安全,不打电话通知的扣分2分并写800字检讨书。(班主任负责)
5、请假5次以上者,以后每请假一次的扣0.5分。(班主任负责)
二、体卫方面
1、值日生当天教室卫生、公共卫生区卫生没扫干净的,扣0.5分,再罚扫教室一次。(由生活委员负责执行)
2、乱扔纸屑、垃圾的扣0.5分,罚制作卫生标语一条,张贴于教室内。
3、在教室及走廊嬉戏打闹者,由违犯规定的这个人罚擦当天黑板!(体委负责)
三、纪律方面
1、上课讲话、打瞌睡的,每次扣0.5分,罚给所有同学讲个故事或唱首歌,必需得到所有人认可,不能敷衍。
2、被老师点名批评的,顶撞老师的,每次扣1分,罚向任课老师道歉,背英语课文一篇,1天内背完,背不出来的,读20遍。(由副班长负责执行)
3、上课看课外书,玩手机,mp3、mp4等的,老师有权收缴,由学生带家长来老师处领回,每次扣1分,罚写1000字以上的名著读后感一篇。
3、无特殊原因,未经老师允许,随便调动座位的,每次扣0.5分,罚扫教室一次。(组长负责执行)
4、上课吃零食、嚼口香糖者每次扣0.5分,罚帮家长做家务一次,需有家长开具的证明。
5、凡抽烟、喝酒、打架者,每次扣5分,并负责为班级购买花卉一盆。
四、学习方面
1、无故缺交作业、抄袭作业的,每次扣0.5分,罚帮任课老师批改作业一次。累计达三次以上的(不含三次),加背英语课文一篇,2天内背完,背不出来的,读20遍。(由学习委员、科代表负责、各组长辅佐)
2、每次考试班级排名前5名的,第一名加3分,第二名加2分,第三、四、五名加1分,进步20、15、10名次的分别加3分、2分、1分。排名倒数五名的,第一名扣2分,第二名扣1分,第三四五名扣0.5分。
3、考试舞弊的,每次扣2分,罚扫教室一周,背英语课文一篇,2天内背完,背不出来的,读20遍。(班主任和所有班干部负责)
五、奖励方面(班主任和班干部负责)
1、班干部每人每学期加2分。
2、出黑板报的每人每次加0.5分。
3、积极参加学校各种活动的,每人每次加0.5分,在学校获奖的,加2分。
4、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的,每人每次加0.5分,在学校获奖的(如文章发表在校刊上的),根据获奖情况,加1至3分。(由副班长负责执行)
5、每五周出满勤(无迟到、旷课、请假情况)的,加1分。
6、每五周无违反纪律情况的(以班干部登记的情况和老师巡视观察的情况结合考虑),加1分。
7、每五周每次都按时完成作业的(无迟交、缺交作业现象),加1分。
六、实施细则
1、每位同学基础分70分,凡低于65分者,找家长一次,凡低于60分者,无条件劝退。
2、设立值日生一职,每天负责记录同学违规和加分情况,如有老师发现,而值日生未记录者,值日生扣除0.5分。
3、班委会要严格按照本条例有关规定进行加、减分,实行考核分透明制。
4、每位同学的考核分每5周公布一次,由班长负责统计登记,并上交班主任审批公之于众。
5、以上所说加、减分最终结果作为期末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侯选名单。
6、未尽事宜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实行。
七、本条例最终解释权归班主任和高二(15)班委会所有,本条例自2012年9月起实行。
第二篇: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
学校德育不仅是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更重要的是应培养训练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通过“内化”来把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又经过“外化”转为道德行为,作用于社会生活。据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
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当前的中学生渴望独立,主体意识增强,如: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中,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育奉为指南,由听从父母转向自己怎么想怎么办。“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独立意识与独立行动不一致,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不一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被管理者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程度。
学生主体意识是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形成发展,主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与提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参与转变,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获得和谐自由全面地发展。
教师须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观念,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共同参与、共同研究的伙伴,支持和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发展。当学生出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其他放手让
学生自己管理。
组织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治自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自我管理的基础。教给学生一定的行为方式,专门组织开展行为方式训练的练习性活动,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消除习惯性惰性障碍,在行为习惯训练中,要不断给予强化,使他们了解行为的结果和长进的情况,培养自主自立精神和自治自理能力。检查与评比,及时对活动的检查与评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
之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的作用。选拔自我管理能力强、积极进取、热心公益的学生担任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干部。然后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与教育,要求他们为同学起好示范作用。教给他们组织活动的方法,指导他们去组织自己的活动,放手让他们去发动同学主动参与,形成群体效应。在活动中的失误及时给予纠正,在活动中的创新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逐步实现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当家作主,享受自我管理的快乐。班级管理中,选拔和配备好班干部,让班干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应让同学轮流当。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班集体才有凝聚力和亲合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才能增强。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2001年10月31日
学校德育不仅是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善恶,更重要的是应培养训练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通过“内化”来把社会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又经过“外化”转为道德行为,作用于社会生活。据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
有自我教育的教育不是真正的教育”。
当前的中学生渴望独立,主体意识增强,如: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转向求异;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平等探讨;在集体生活中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审美需求中,从他择转向自择;在家庭生活中,不再把父母教育奉为指南,由听从父母转向自己怎么想怎么办。“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独立意识与独立行动不一致,道德知识与道德行为不一致。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被管理者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调节,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己驾驭自己的过程。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决定了学生自我管理的程度。
学生主体意识是在与老师的交往中形成发展,主体的自我管理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培养与提高。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由被动适应向主动参与转变,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获得和谐自由全面地发展。
教师须树立“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观念,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共同参与、共同研究的伙伴,支持和引导学生自主活动,自主发展。当学生出现困难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其他放手让
学生自己管理。
组织活动,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治自理,培养独立思考和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是自我管理的基础。教给学生一定的行为方式,专门组织开展行为方式训练的练习性活动,引导他们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消除习惯性惰性障碍,在行为习惯训练中,要不断给予强化,使他们了解行为的结果和长进的情况,培养自主自立精神和自治自理能力。检查与评比,及时对活动的检查与评比,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
之处,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竞争意识。
充分发挥学校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的作用。选拔自我管理能力强、积极进取、热心公益的学生担任共青团、学生会、少先队干部。然后加强对他们的管理与教育,要求他们为同学起好示范作用。教给他们组织活动的方法,指导他们去组织自己的活动,放手让他们去发动同学主动参与,形成群体效应。在活动中的失误及时给予纠正,在活动中的创新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逐步实现自己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当家作主,享受自我管理的快乐。班级管理中,选拔和配备好班干部,让班干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应让同学轮流当。让学生成为班级主人,班集体才有凝聚力和亲合力,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才能增强。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这也是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
2001年10月31日
第三篇:演讲:大学生主体意识培养
尊敬的各位评委、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我是来自043111班的许自强,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主体意识是人的主体价值及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指作为大学教育活动主体的大学生对自身主体角色、自我调控能力和自我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其主体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集中地表现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本质是一种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开篇立论,概念先行)
我们说,当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娇儿,祖国的希望,那么我们更应该担当起促进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的重任,着重培养我们的主体意识。
那么我们该如何来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台湾有一所高中,学生年龄在15-18岁之间,每年三千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有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的必要工作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七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署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校长高震东先生独特的治学理念: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他曾这样说过:“‘以天下兴亡为已任’是孟子的思想。大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呀!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说,每个学生都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
在他的学校里,如果教室很脏,他问“怎么回事?”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有打扫卫生”。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在他的学校,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但我要说的是,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我们大学生培养主体意识就应该树立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你想,这么大的一个校园,你不破坏,我不破坏,它会脏吗?脏了之后,人人都去弄干净,它会脏吗?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一般人最坏的毛病是这样:打开水龙头后,发现没水,又去开第二个,第二个也没有,又去开第三个--这样的学生,连举一反三都不懂,第一个没水,第二个会有吗?你就没想到水会来吗?人无远虑怎么能行?作为一个干部,作为一个人,都要想到后果,后果看得越远的人,越是一个成功的人。一个只管眼前,不顾将来的人,不是一个好干部,不是一个有用的人。
今天我们探讨主体意识培养的问题,就应该抓住他的本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人翁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果人人都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样的意识,那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进步,国家将会更加繁荣!
谢谢,我的演讲完毕。
许自强
环境学院 043111
第四篇:基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管理方法思考
课程小论文:
题目:基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管理方法思考
要求:就如何学生的主体意识谈谈自己的实践、观察、思考;字数不限;留作自己今后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参考。
《中学语文新课标》规定:学习是学生从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主动地去学习,向老师请教,相互研讨,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然而,传统的教学则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课堂节奏缓慢平板,无波澜起伏,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
那么,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这种交往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是一种多元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学生的绝对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滞后。我们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才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和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可以指出老师的不足,学生也可以上讲台讲课„„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同样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正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二、采取情境感染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情境感染即情感心理交流过程。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对象,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或以其高尚的情操震撼人的灵魂,或以其完美的人格荡涤净化人的情操,或以哲理启发人思考,或用美感熏陶人格。总之,语文教学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教育资源,可以说任何一位成功的老师都是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高手,使学生内心真正被文章所蕴含的美感所折服。
例如,在教学中将音乐、美术、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美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创设艺术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产生情感共鸣。1.以优美的画面牵动学生对情感的体验
例如在教《春》这篇课文的时候,不要让学生先读课文,而是先让学生看画面,一幅色彩明快、生机盎然的《春之图》唤起学生对春的美好情感,然后让学生给图配文,结合课文再看图,这样学生在图、文之中就体会到了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2.以震撼心灵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情境的感悟
例如,在教现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深深依恋、愧疚之情,我播放了MTV《懂你》,学生通过如泣如诉的旋律,体悟到了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母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母爱是我们的生命航标,母爱是我们心中永远熠熠生辉的太阳!
3.用情感丰富的语言,感染学生对情境的再现
例如,在学习《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时,我以悲痛、沉重、撕心裂肺的呼唤将学生带进了痛悼总理的哀伤情景之中,有的同学为总理的去世惋惜不已,有的学生悲痛得几欲出声„„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通过实践竞争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规定:语文应该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所以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去学习语文。
例如,在学习议论文时,可以采取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论辩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教童话、寓言时,可以把它改编成课本剧,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体悟其中的内涵;在教诗歌时,可以采取诗歌朗诵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蕴;在教小说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仔细揣摩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教新闻时,我让学生模拟做小记者,进行校园新闻采访、写作;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口头作文,然后再行之于文,争取做到条理清楚。我把每一次作文训练中的优秀习作都装订成册,在班上予以传阅,并积极鼓励学生向外投稿,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感。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不再把写作当成一种苦差使。
在课外,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重归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动手、动脑、动口。例如,“给父母语言表达挑刺”、“给广告找毛病”、“我最喜欢(讨厌)的广告”、“给家庭拟计划”、“给班级写声明”等。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总之,教与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采取多种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内部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标。
第五篇:基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管理方法思考
基于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班级管理方法思考
学习是学生从内部自主生成知识结构和提高人生价值的过程。因此,在此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充分发挥自身潜能,主动地去学习,向老师请教,相互研讨,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然而,传统的教学则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课堂节奏缓慢平板,无波澜起伏,课堂气氛如死水一潭,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那么,怎样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一、建立一种平等、民主、和谐、宽松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互动。这种交往不仅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发生在人与物之间,是一种多元互动。在教学过程中,交往已成为师生共创、共生、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
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师的封建家长式的权威意识,导致了学生的绝对服从心理、惰性心理、因循守旧的保守心理等。究其根源,在于我们教师观念的滞后。我们教师要敢于放下架子,勇于丢掉面子,给学生创造一种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学生只有在多说、多写、多做的锻炼中,才能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例如,与学生建立坦诚、平等的兄长、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课堂上,学生可以和老师展开激烈的辩论,学生可以指出老师的不足,学生也可以上讲台讲课„„这样不但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同样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尊敬和亲近,也正迎合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了学生的潜在主体作用。
二、采取情境感染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情境感染即情感心理交流过程。人的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教学活动既是知识、信息的交流过程,又是教师、教材、学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力求挖掘教材中健康、愉悦的情感去感染自己的对象,从而把自己的教育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动机与需要,也就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语文教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教材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资源,或以其高尚的情操震撼人的灵魂,或以其完美的人格荡涤净化人的情操,或以哲理启发人思考,或用美感熏陶人格。总之,语文教学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情感教育资源,可以说任何一位成功的老师都是调动学生情感因素的高手,使学生内心真正被文章所蕴含的美感所折服。
例如,在教学中将音乐、美术、语言三种艺术手段完美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手、脑、眼、耳、口多种感官,创设艺术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艺术手段产生情感共鸣。
1.以优美的画面牵动学生对情感的体验例如在教《春》这篇课文的时候,不要让学生先读课文,而是先让学生看画面,一幅色彩明快、生机盎然的《春之图》唤起学生对春的美好情感,然后让学生给图配文,结合课文再看图,这样学生在图、文之中就体会到了朱自清先生的生花妙笔。
2.以震撼心灵的音乐,激发学生对情境的感悟例如,在教现代作家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时,为了让学生深刻感悟到作者对母亲的深深依恋、愧疚之情,我播放了MTV《懂你》,学生通过如泣如诉的旋律,体悟到了母爱的崇高与伟大——母爱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母爱是我们的生命航标,母爱是我们心中永远熠熠生辉的太阳!
3.用情感丰富的语言,感染学生对情境的再现例如,在学习《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时,我以悲痛、沉重、撕心裂肺的呼唤将学生带进了痛悼总理的哀伤情景之中,有的同学为总理的去世惋惜不已,有的学生悲痛得几欲出声„„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通过实践竞争的方法,激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标规定:语文应该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综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和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所以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放开学生的手脚,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去学习语文。
例如,在学习议论文时,可以采取辩论赛的形式,让学生在论辩的过程中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在教童话、寓言时,可以把它改编成课本剧,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体悟其中的内涵;在教诗歌时,可以采取诗歌朗诵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蕴;在教小说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仔细揣摩小说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在教新闻时,我让学生模拟做小记者,进行校园新闻采访、写作;在进行作文训练时,可以让学生先口头作文,然后再行之于文,争取做到条理清楚。我把每一次作文训练中的优秀习作都装订成册,在班上予以传阅,并积极鼓励学生向外投稿,让学生获得一种成功感。这样,学生的写作兴趣大增,不再把写作当成一种苦差使。
在课外,要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重归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动手、动脑、动口。例如,“给父母语言表达挑刺”、“给广告找毛病”、“我最喜欢(讨厌)的广告”、“给家庭拟计划”、“给班级写声明”等。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总之,教与学是一种双向互动的交流过程。我们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心理,采取多种
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内部潜能,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使其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充分提高,实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