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开展

时间:2019-05-14 07:06: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开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开展》。

第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开展

新课改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开展

主题班会是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在班主任的引导下,以班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而开展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自我教育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主要围绕主题班会的作用、主题班会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如何开展主题班会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班会的作用

1.主题班会是教育学生和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

主题班会是具有明确教育计划、指向和内容的教育活动。它不仅通过计划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而且还能通过策划实施学生的自我教育。主题班会为学生创设了教育场景,由学生直接参与,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教育意义,习得教益。一个完整的班会,从设计到实施都要发动学生去参与,这使得学生的创造能力、组织能力、活动能力能够极大地发挥,体现出主体的能动性。自我要求、自我完善、自我进取的精神就会不断增强,这样就能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2.主题班会是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有效手段。

班级凝聚力以良好学风、班风的形成为基础。主题班会可以实现对学生集体价值观念的培养。它通过创设亲切、平等、宽松的课堂或户外活动氛围,及时、有效地批评和纠正学生中的错误想法或行为偏差,逐步构建刻苦学习、努力锻炼、互相关心、求实向上的班集体,从而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

3.主题班会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

主题班会一方面是师生展现个人才华、形象和魅力的重要舞台,另一方面也是师生同欢共乐、情感交流的场所。在师生互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教师可以“不为师”,学生可以“不为生”,师生共鸣,隔阂顿失。这种双向的、多向的和混合式的教育模式,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最佳桥梁。

二、主题班会应遵循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首先,在教育内容上,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觉悟;既开阔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既有深刻的思想教育,又有美的享受。其次,在教育环节上,主题班会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出教育性。如准备过程,无论是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还是编排演练都是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实施过程更是如此,它是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是更完整、更集中、更系统的教育。班会结束后,更要巩固取得的成果,使学生在总结中受到教育,使教育的到继续和升华。每堂主题班会课后,班主任都要组织学生做好总结,引导学生分析优缺点、成功点和失败点。以便今后学习优点,避免类似不足,对于班会中学生流露出的思想偏差,班主任应该提出自己的看法,及时纠正。第三,体现在学生的内化上。一个主题班会教育性的高低,主要取决是否把教育内容真正让学生接受,内化到学生心里,如果教师费了半天劲儿,学生无动于衷,台上热热闹闹,台下没有共鸣,那么这节班会课则是失败的,一节好的班会课应该是全体学生,全过程的受教育的过程。

2、主体性原则

不难发现,在组织班会课时,往往只有班主任一个人在讲话,或者把学校的有关要求告诉学生,或者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班会课实际上完全由班主任一个人操纵包办,造成学生形式上应付,心理上抵制。这种教育方法,实质正是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批评的填鸭子式教法,应当被摒弃。

第一,班会课的内容应当提前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有一个接受教育和参与活动的心理准备。班主任开始策划班会课就应听取学生意见,让学生参与策划,这样容易激起学生的积极性。如果突然向学生提出某个话题,很可能使学生无所适从。

第二,班会课应尽可能让学生来主持,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班主任在这种活动中只能是一个引导者、指导者,班主任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为主体的班会课,能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第三,班会活动过程中应允许学生持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某班一次主题为“我看高考”的班会课,部分同学认为十二年来的学习和奋斗就是为了高考那一天,高考失败了,十二年的汗水就付之东流。也有部分同学认为,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过程,只要把握好每一天,无论高考结果如何,生命同样美丽。这就需要班主任正确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做出评判,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横向思维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班主任就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纠正学生的从众心理。

第四,班会课应力求形式活泼,有吸引力。班会课可以不拘于一般课堂教学的条条框框,鼓励学生设计新颖的活动方式,把学生的兴趣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讲讲故事,说说笑话,可以是辩论、演讲、演唱等,在轻松的气氛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也可以把班会课安排在教室以外的其他地方进行。比如,以集体主义为主题的班会课可在运动场通过一次比赛来进行;以爱读书、爱学习为主题的班会课可在阅览室进行。在班会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整个过程要以学生为主体。

第五、班主任对学生要充分放手、充分信任。现在的学生愿意在班会中大显身手,班主任应该给他们机会。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导,放手不是放任,自主不是自流,班会中应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起来,一个好的班主任应该善于把自己的教育意图转变为学生的活动方针,把班主任的教育内化为学生的行动。特别是在主题确定,方案设计上,班主任要真正起到指导作用。

第六,班会要尽量扩大参与面。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面往往与教育效果成正比,参与面越大受教育的学生越多。学生在班会中当演员和当观众所受的教育是不同的,因此,班主任要尽量创造机会,让所有的人都有事做,让所有的人都当演员,要彻底改变“班主任忙的团团转,学生干部靠边站,一般同学没事干”的现象。要让学生人人动脑动手,亲自参与,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

3、主题性原则

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仅靠一节两节班会课是不够的,我们应当把所要进行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具体到每一堂班会课中去。让每一节班会课都承担一定的素质教育任务。那么,该怎样去确定班会课的主题呢?

第一,主题的设计应体现素质教育的特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

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从如下六个方面定题:

1、以思想品德修养教育为题,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善。

2、以文化科学修养教育为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求真。○

3、以审美艺术修养教育为题,引导学生学会审美、求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

4、以身心健康为题,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锻炼身体和注意心理健康。○

5、以突出事件进行专项教育为题,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身边的人和事,提高学生辨别美丑是非的能力。

6、以就业准备素养教育为题,引导学生学会劳动、生存和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

第二,主题的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生活。班会课不应该单纯看作一种教育学生的手段,它同时应该是学生的生活过程、学习过程。只有贴近生活的教育,才能真正为学生的未来生活做准备,才真正使班会课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要做到这一点,班会课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从中发现题材,更应当积极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掘题材。

三、如何上好主题班会课

1、确定主题班会课的形式。形式的选择要以全体或绝大部分学生参与、能引起学生爱好为原则。形式可以多样化。基于这一点主题班会课的类型大致有:辩论式、文艺活动式、才艺表演式、知识问答式或多种结合式等。实践证实,这些形式都是学生所乐于接受和喜爱的。如《中学生上网利与弊》可以采用辩论式;《我也来“追星”》可以采用才艺表演式;艾滋病宣传教育、防火防水安全则可以采用知识问答式。不管采用哪一种形式,都要力争促使学生自己讨论或发表意见,让他们畅所欲言,民主气氛活跃了主题班会课也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了。

2、定好班会课内容。班会课的内容要贴近学生,要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过多的纯理论、大道理显然不适合青少年。班会课的内容虽然非常广泛,但归纳起来可以分为:教育性班会、节日性班会、知识趣味性班会、经验交流会,也可以是问题解决性班会等。比如期中考试后我们可以举行一次学习经验交流会;学校发生重大的治安事件可以采用问题解决性班会;遇上国庆节、元旦或纪念日我们也可以举行一次节日性班会活动。

那么怎样确定班会的内容呢?首先,班主任要细心观察,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他们思想的热点和盲点,以便对症下药,借助于主题班会课,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另外,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征求全班学生的意见,听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最感爱好、最关心、最想解决的问题。比如《阳光总在风雨后》可以由班主任大致划一个范围,尽可能让同学们出谋划策。在此基础上,班主任应该多召集学生商议,根据学生具体要求,结合班里的实际、学生的情况,通盘考虑,由班里的主题班会课成员讨论通过,最后确定班会课的主题和内容。接着,把主题班会的各个方块分派给各个小组,由各个小组分头预备、组织材料等。每堂班会课之前班主任应提前了解班会课的预备情况,班会程序等,并给予适当的建议。切忌完全撒手不管,也不能全盘代替,同时班主任也要认真备课,写出简案,如需要可制作电脑课件,增强主题班会的临场效果。

3、选好主题班会的主持人。班会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大好机会,应该让更

多的学生得到锻炼。切忌班主任全部包揽。主持人的选择方式有很多,可以让学生自荐,可以互相推荐,也可以由老师指定,前提是班主任对最佳主持人及重要发言人要心中有数。假如班里能人多,可选出2组主持人(每组2人),假如能人太少,就选出1对,轮流主持,原则是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得到锻炼。

4、物色人选,排练好相关的表演。主题班会涉及到的相关小品、相声或演讲、朗诵事先要预备好、排练好。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不至于临时慌乱,俗语说:不打没有预备的仗。至于主题班会涉及的一些讨论发言或自由发言,可以给学生提示,但不给现成的发言稿,尽量临场发挥,体现临场效果,假如一切都预备好,没有给出一定的自由空间,主题班会往往有些形式化,体现不出主题班会的活跃自主的精神。

一堂成功的班会课,能够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学习和锻炼,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和成长。反之,马虎应付的班会课会给学生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在教育改革、发展的今天,在社会日新月异,新问题、新思想层出不穷时期,德育工作更具复杂性、多变性,已不是“老式”班会课所能“胜任”的。班主任应该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认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好好利用班会课,充分发挥班会课的素质教育功能,使班会课真正成为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主课堂,以发挥其德育教育主渠道的重要作用。

第二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如何不断适应和实现专业发展?

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其自身和外部环境这两方面因素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的。因此教师专业化不仅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过程,而且是教师培养、教师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趋势,体现了对教师专业水平和社会地位的一种肯定,地位也未达到其他专业人员的水平,因此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当前教师职业正在由“半专业化”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专业化”成为未来教师发展的努力方向。

作为中学教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及其与现代教学相适应、现代教学所需的各种知识。现代科学知识日新月异,我们所学的知识不够丰富,各种新知识、新信息不断涌现,我们很快感到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学习进修,否则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问题,会被学生问倒,也会削弱我们的威信。同时,一些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要求我们去不断“充电”,学生们所涉及的知识很宽很广,也有一定的深度,教师不学习不钻研行吗?因此,教育的改革发展,首先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专业业务知识结构。

我们应该充分地学习掌握有关内容,理解领会其精神实质,并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进行探索、尝试。包括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材的应用等等。并且在学习实践过程中,边总结整理,把看到的、想到的及时记录下来,平时养成写课后笔记的习惯,碰到好的内容及时总结成教学案例,这样日积月累,我想一定会大大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

新课程注重学生研究性学习,它要求教师能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首先必须成为探究性的学习者和实践者,以自身的探究性的学习经验和实践能力,去更好地指导、丰富和发展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活动。

在教学中,课后及时总结经验:成功的是什么,不足的是什么?如何改进?长期坚持,就一定会积累不少的教学经验与理论,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向教师专业发展又跨进了一步。

另外,教师还要有广阔的教育前沿视野,敏感的教育问题意识,灵活有效的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数学教学活动中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设计能力,教学管理的能力等。所以,以后我会朝着这些方面努力,使自己早日成为一名专业化的人民教师。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世纪的教师不再只是教师匠,而是不断地向学者型发展。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才有利于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加快对学生的培养。

第三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以《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为例

浠水实验高中余丽

【摘 要】: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师重要成长途径的教学反思,也应对照新的教学理念来重新审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关键词】: 新课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反思

【正文】: 自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或观念,已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长期影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真正的发挥出来。

下面我结合自己两次讲授必修三第二单元《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节内容以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的发展为例,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很多传统工业区都面临衰落问题,例如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学习本节课具有现实意义。

鲁尔区这节课,从知识难度上讲,没有什么难点知识。学生已经学过了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现在再来归纳鲁尔区的形成条件、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应该不是问题。

首次讲课我是将课本上的插图制成幻灯片,对着幻灯片,我围绕课本的主要内容我不断的提出问题,学生基本上都回答出来我预想的答案,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最后的反馈练习的效果也很好。我不禁感到疑惑,这样的教学是否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呢?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仍然是抛开图表不看,直接从书本文字中找出答案,在反馈探究成果时,较好的同学还能总结文字用精炼的语言表述,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把成段的文字一字不漏的读出来。对于“设疑探究”只是教师问一句学生

答一句。我们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从书本文字中“找到”知识的习惯,长久以来他

们的意识里已经默认了“接收――记忆”这样一个角色。作为引导者,我一开始

也错了,我给的这几幅图无疑就是想把他们往标准答案方向引,况且旁边有现成的文字答案,谁愿意再花力气从图中探究得出呢?所谓的探究活动完全偏离了原

来的本意,学生只是在教师“问题”的牵引下,一步步回答,得出答案。

为此,我仔细的研究了《地理课程标准》,并在参考了其他资料的基础上,对这节课重新进行了设计。

一、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学生对德国鲁尔区的了解并不多,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引入:通

过鲁尔区概况录像,让学生了解到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繁荣等概况,在此基础

上引出鲁尔区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呢?让学生分组讨论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

势区位条件?在学生分析前,教师及时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已学习过的工业区位

理论,找出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这样学生能够有目的的在地图中搜索信

息。讨论三分钟后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指图讲解,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课件

展示总结。

通过录像和地图,不仅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

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时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分析传统工业区区

位优势的方法。

接下来引导学生推断:根据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学

生能够很快的分析得出鲁尔区发展炼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建材

等重工业。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吸引力,让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继续播放录像,展示鲁尔区衰败的景象,同学们心中都产生一个巨大的问号:

曾经繁荣的鲁尔区如今怎么衰败成这样?教师适时的让学生读材料、讨论,找出

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没有让学生看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而是给出材料让

学生自己分析,这样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分析材料的能力,更加符

合新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要求。师生共同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

加深印象。

紧接着创设情境探索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面对这样的现状,假若在座的同学都是鲁尔区大小官员,面对你的城市经济一天天衰落,环境一天天恶化,你

该怎么办?随后展开小组讨论,共同制定鲁尔区综合整治方案,讨论五分钟学生

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创设情境,走出教材,走近生活,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很快的突破重点,为破难点打下基础,也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了思路。

三、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最后,通过课件展示辽中南工业区的图片,讨论分析: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

区的区位条件有什么异同?辽中南工业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谈谈你对振兴辽中南工业区的看法?通过案例的分析,使本节课的知

识得到了升华,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打破了“讲解、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落实了新课

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探索意识

和过程意识的培养,由于教学活动设计新颖多样,能成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外问题设计有梯度,实现了分层次教学,这样可以活跃课

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

对于学生不太了解的历史背景,我利用材料补充说明,帮助学生了解,在读

图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效线索的能力,从而导出原因,以及通过原因

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这样设计可以锻炼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并形成事物之间

联系的观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

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轻松、愉

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点燃,真正的发挥

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只有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

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适应教学和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年版

余培侠:《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

4年版

本文于2010/12/28获得县级“课后反思论文”比赛二

等奖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教学目标:

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重点: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书5分钟

视频展示鲁尔区,简单介绍:鲁尔区位于德国的西北部,5°E—8°E,50°N—53°N,介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沿岸,面积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人口9.1﹪,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19C中叶,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持续辉煌了100多年。

学生看视频,地图展开讨论分析,分析鲁尔区辉煌的原因

一、辉煌的原因

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学生补充

引导:通过对区位优势分析,它有利于哪些类型工业的发展?(煤炭、钢铁、水电、化

工、机械等工业)从产品性质看属于哪一类型的工业?(重工业)以煤炭和钢铁为支柱性产业。

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同时,鲁尔区经济却开始走向了衰退,看视频,衰退后的鲁尔区,展示材料,鲁尔区是以重工业为主,在发展中可能面临哪

些问题呢?让学生分组讨论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二.衰退的原因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

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炼钢的耗煤量降低,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国家越来越多,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用地紧张,环境污染

鲁尔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鲁尔区在经济衰退的挑战面前采取

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学生讨论发言,师生归纳总结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通过改善环境,完善交通,发展科研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还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鲁

尔区成为世界信息技术中心之一,不仅促进了鲁尔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同时保护了

环境,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区位因素分析鲁尔区辉煌和衰退的原因,为此,鲁尔区在可

持续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值得许多传统工业区借鉴

五.案例研究辽中南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反思 ——以《德国鲁尔区的探索》为例

浠水实验高中

余丽

【摘 要】:新课改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作为教师重要成长途径的教学反思,也应对照新的教学理念来重新审视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

【关键词】: 新课程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反思

【正 文】: 自新课改以来,课堂教学中学生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居于主导地位,作为一种教学思想或观念,已被人们所广泛的接受。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和模式的长期影响,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局面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未真正的发挥出来。

下面我结合自己两次讲授必修三第二单元《德国鲁尔区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本节内容以著名的鲁尔工业区的发展为例,分析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很多传统工业区都面临衰落问题,例如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学习本节课具有现实意义。

鲁尔区这节课,从知识难度上讲,没有什么难点知识。学生已经学过了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现在再来归纳鲁尔区的形成条件、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应该不是问题。

首次讲课我是将课本上的插图制成幻灯片,对着幻灯片,我围绕课本的主要内容我不断的提出问题,学生基本上都回答出来我预想的答案,课堂气氛也十分活跃,最后的反馈练习的效果也很好。我不禁感到疑惑,这样的教学是否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呢?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事实证明:大部分学生仍然是抛开图表不看,直接从书本文字中找出答案,在反馈探究成果时,较好的同学还能总结文字用精炼的语言表述,相当一部分学生只是把成段的文字一字不漏的读出来。对于“设疑探究”只是教师问一句学生答一句。我们的学生已经形成了从书本文字中“找到”知识的习惯,长久以来他们的意识里已经默认了“接收――记忆”这样一个角色。作为引导者,我一开始也错了,我给的这几幅图无疑就是想把他们往标准答案方向引,况且旁边有现成的文字答案,谁愿意再花力气从图中探究得出呢?所谓的探究活动完全偏离了原来的本意,学生只是在教师“问题”的牵引下,一步步回答,得出答案。

为此,我仔细的研究了《地理课程标准》,并在参考了其他资料的基础上,对这节课重新进行了设计。

一、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学生对德国鲁尔区的了解并不多,针对这个特点我设计了一个情景引入:通过鲁尔区概况录像,让学生了解到鲁尔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繁荣等概况,在此基础上引出鲁尔区是靠什么发展起来的呢?让学生分组讨论鲁尔区有哪几方面的优势区位条件?在学生分析前,教师及时进行学法指导,通过已学习过的工业区位理论,找出鲁尔区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这样学生能够有目的的在地图中搜索信息。讨论三分钟后让学生代表到讲台前指图讲解,其他同学补充,最后教师课件展示总结。

通过录像和地图,不仅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究与理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的能力,及时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学会分析传统工业区区位优势的方法。

接下来引导学生推断:根据鲁尔区的区位条件可以发展哪些工业部门? 学生能够很快的分析得出鲁尔区发展炼焦、电力、钢铁、煤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等重工业。

二、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内在吸引力,让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充分发挥 继续播放录像,展示鲁尔区衰败的景象,同学们心中都产生一个巨大的问号:曾经繁荣的鲁尔区如今怎么衰败成这样?教师适时的让学生读材料、讨论,找出鲁尔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没有让学生看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而是给出材料让学生自己分析,这样活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分析材料的能力,更加符合新课程注重学生能力的要求。师生共同总结鲁尔区衰落的原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紧接着创设情境探索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措施:面对这样的现状,假若在座的同学都是鲁尔区大小官员,面对你的城市经济一天天衰落,环境一天天恶化,你该怎么办?随后展开小组讨论,共同制定鲁尔区综合整治方案,讨论五分钟学生主动发言,说出自己的看法。通过创设情境,走出教材,走近生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很快的突破重点,为破难点打下基础,也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的改造提供了思路。

三、走出教材,走近生活

最后,通过课件展示辽中南工业区的图片,讨论分析:辽中南工业区与鲁尔区的区位条件有什么异同?辽中南工业区衰落的原因有哪些?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谈谈你对振兴辽中南工业区的看法?通过案例的分析,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了升华,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培养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打破了“讲解、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落实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问题意识、探索意识和过程意识的培养,由于教学活动设计新颖多样,能成功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外问题设计有梯度,实现了分层次教学,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

对于学生不太了解的历史背景,我利用材料补充说明,帮助学生了解,在读图中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效线索的能力,从而导出原因,以及通过原因找出相应的治理措施,这样设计可以锻炼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并形成事物之间联系的观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课堂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努力创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激发,思维的火花才能点燃,真正的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只有运用符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的教育教学方式,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和课堂效率,适应教学和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地理课程标准研制组:《地理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余培侠:《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余文森、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本文于2010/12/28获得县级“课后反思论文”比赛二等奖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教学目标:

1.用区位分析的方法,分析理解鲁尔区经济辉煌和衰退的原因

2.探索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思考传统工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教学重点:

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教学难点:

鲁尔区辉煌与衰退的区位分析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展示学习目标,学生看书5分钟

视频展示鲁尔区,简单介绍:鲁尔区位于德国的西北部,5°E—8°E,50°N—53°N,介于莱茵河及其支流鲁尔河沿岸,面积占全国的1.3﹪,人口占全国人口9.1﹪,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19C中叶,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世界上著名的工业区之一,被誉为“德国工业的心脏”,持续辉煌了100多年。

学生看视频,地图展开讨论分析,分析鲁尔区辉煌的原因

一、辉煌的原因

学生代表上台讲解,其他学生补充

引导:通过对区位优势分析,它有利于哪些类型工业的发展?(煤炭、钢铁、水电、化工、机械等工业)从产品性质看属于哪一类型的工业?(重工业)以煤炭和钢铁为支柱性产业。

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的同时,鲁尔区经济却开始走向了衰退,看视频,衰退后的鲁尔区,展示材料,鲁尔区是以重工业为主,在发展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呢?让学生分组讨论鲁尔区衰退的原因

二.衰退的原因 学生代表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产业结构单一(以重工业为主)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炼钢的耗煤量降低,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石油天然气的广泛使用)

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钢、出口钢国家越来越多,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用地紧张,环境污染

鲁尔区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导致鲁尔区在经济衰退的挑战面前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

三、鲁尔区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学生讨论发言,师生归纳总结 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产业转型

依托科研机构和高校推进产业转型 建立发达的交通网络

大力开展环境保护

通过改善环境,完善交通,发展科研教育等一系列措施还有利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鲁尔区成为世界信息技术中心之一,不仅促进了鲁尔区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同时保护了环境,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通过区位因素分析鲁尔区辉煌和衰退的原因,为此,鲁尔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多种措施,值得许多传统工业区借鉴

五.案例研究 辽中南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

第五篇: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教案改革心得体会

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教案改革心得体会

瓮城中心校

杨文彬

新课程背景下作业教案改革课题申报以来以来,在我校领导的带领下,在几学期的作业、教案备写改革中,我收获匪浅,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做好课后作业的批改是非常必要的。因为批改作业是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就简单地谈谈我对作业、教案的几点体会: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工作强度大,事倍功半: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6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20本作业;若每次留2个题,一次要批改24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1分钟,就要花去2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而真正用于课堂结构设计的时间就相应地减少了,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

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勾,叉等简当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不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节省了时间,拓宽了知识面。

传统教案积弊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增加了教师的负担,教师成天累月将时间花费在教案的备写上。二是整天忙于写教案,而且要超周、超月备写教案,多数人备写教案忙于应付各种检查,无压力,无负担。三是影响了教师的发展,教师把大量的时间用来抄教学目标、重难点,对于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研究教材、教法就没有了足够的时间保证,而新课程背景下教案却不同于传统教案。它为教师大大的节省了抄写目标、重难点的时间。同时教师在下载别人优秀教案时又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教案比较多,教师不可能盲目的下载,他要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有选择性的下载一些教案,有时要用好几篇教案修改成一篇优秀的、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案,这样一来教师不但可以在家备写教案,而且为教师学习一些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创造了学习机会,拓宽了教师的知识面。

三、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当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4、信息小组及时做好信息交流。由科代表和几名同学组成信息小组,其主要任务是:(1)汇集班上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题进行“会诊”,分析错误原因,提出正确答案供学生参阅。(2)收集作业中做题方法新颖巧妙、思路简捷、一题多解等典型范例,及时向全班进行交流。(3)每一单元教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信息小组总结正、反两种典型,向全班同学作交流。以达到消除错误,开阔眼界,巩固知识,掌握方法的目的。

上述几点尝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使教师变独角演员为导演,充分发挥了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也使自己从繁重 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自己有了更的时间去思考课堂教学与结构的设计。使反思型教学落在实处。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成为反思型教师与实践者,同时通过反思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反思性思维的教师的教学,会让学生认为自己的行为非常有价值,教师通过提供积极的怀疑主义的模式活化自己的课堂。通过教学反思,学生能建立科学的现代的学习理念,并将自己的新的理念自觉转化为学习行动。反思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增强自我指导、自我批评的能力。并能冲破经验的束缚,不断对学习诊断、纠错、创新。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逐步成长学会反思。从教师的培养角度看,反思不失为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作为教学变革与创新的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

总之,作业教案的改革对我们教师来说,是备课的一种新尝试,我们要不断地反思,总结,探究,不能不暇思索地照搬照用。

下载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开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主题班会的开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浅谈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课堂教学浅谈 小学美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美术课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所以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思考 【摘要】我国高等中学英语新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不同于以往的英语教育理念,更加灵活的学业目标体系,更加多元化的英语课程评价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实践中不断深化,2012年广西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已经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新......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学科作为众多学科学习的基础,不仅为整个九年义务教育夯实基础,更为学生全面的发展夯实基础。随着新课程的启动和新教材的相继使用,许多具......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做好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一、新课改针对的问题与新理念(一)新课改所针对的问题只有了解新课改的针对性,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新课改。国外课程改革失败的教训很多,比如美国60年代的结构主义教学改革,因为缺......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反思 由于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全面,急功近利,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功利化等方面原因,语文课堂教学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新情况......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新课程背景下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 姓名:陈珂 单位:确山县任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手机:*** 内容摘要: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代表着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战斗在第一线的历史老师也都努力推进新课改的进程,时至今天,历史课堂可以说是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