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05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②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③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6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是目前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领导方式,这与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工作考评的标准不无关系。
7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第二篇: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第二章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1.班级:是一个复杂的小社会,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
2.在整个古代教育中,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而不是班级教学。
3.率先使用“班级”的是文艺复兴时期教育家艾拉斯莫斯。
4.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班级授课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和论证,并在《大教学论》提出自己的假设。
5.我国班级授课制的雏形是1862京师同文馆。
6.1901年的“废科举,兴学堂”开启了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现代教育。
7.班级管理的主要手段:计划、组织、协调、控制。
8.班级管理的特点:目标的教育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不成熟性。
9.班级管理的内容:德育管理、学习管理、文体活动管理、常规工作管理。
10.班级文化特点:教育性、凝聚性、制约性、自主性
11.班级文化的类型:班级物质文化、班级行为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
12.班主任的首要工作:组织和建设良好的班集体
13.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明确的共同目标、一定的组织结构、共同生活准则、平等和融洽的氛围。
1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15.班主任的重要责任: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16.班主任主要的日常工作:组织与开展班会活动
简答
1、班级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答:1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基础2班级管理是教育活动的保证3班级管理是班集体建设的必要条件4班级管理是营造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
2、怎样营造和建设班级文化?
答:1重视环境建设,营造和谐向上的物质文化氛围2强化制度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班级制度文化3塑造班级精神,打造努力进取的精神文化
3、怎样组织培养班集体?
答:1选拔和培养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2对班级同学提出班级建设目标3制定班规并认真贯彻执行4培养健康的班集体舆论
4、班主任要具备哪些教育管理能力?
答:1设计教学环境的能力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的能力3组织班级活动的能力4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5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能力6应变能力7广泛的交往协调能力8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篇: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
批评是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给与否定评价的方法,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方法,根本目的是要唤起学生警觉,引起学生对所犯错误的反思,激起学生改正缺点和错误的愿望。对学生进行得体有技巧的批评会做得事半功倍,否则,将事与愿违。
通过对自学《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工作》中关于批评技能的专题,我觉得深受感悟。如何使对学生批评做到得体有技巧,我个人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控制好自身的情绪
我相信每一个班主任对自己班中的每一个学生都有很深的爱,所谓“爱之愈深,恨之愈切”,在批评犯错学生(尤其是顶撞自己的学生)时,情绪常会过于激动,往往会冒出不理智的语言,如:听到某班班主任气冲冲的说:‘你再这样,就滚出我班。’另外,情绪过于冲动,也会使自己难以应对突发的情况,在第二学期,我班覃华强同学在晚读开始20分钟后依然没有回到教室,在询问得知其没有请假就已经离校的前提下,我在电话中向他家长反映了情况,后来,他怒气冲冲的回到教室,劈头就问我是不是打电话给他家人了,得知后,他就向我大吼:“你不要老烦我家人。”由于过于生气,当时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知如何应对,如何进行教育。如果当时冷静的话,应该很快就能找到批评教育的切入点:老师与父母为谁而烦?就这一点促使他反思。所以我认为,批评学生必须把爱留在心底,把情绪控制,把理智保持,寻找最佳的批评切入角度。
二、避免立竿见影的心理,要有足够的耐心。
一般来说,班主任批评的主要对象是后进生,他们面对老师的批评,常常是口头答应,但行为却不曾改正我想主要是因为后进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自身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低下。这些自身原因和外界诱惑使得他们故态重犯。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往往因此大发雷霆,其实是我们太过完美,抱着立竿见影的心理,对于这种情况,我觉得必须保持耐心,给出一段时间让他们逐渐改正,适应新的习惯,与学生商定,当这段时间过去后,依然没有改正,就应接受严重的批评处罚。
三、转移学生注意力
高中的学生正处于叛逆期,多数学生对于老师的批评常带抵触心理,当我们对其进行批评时,可通过转移注意力来消除他的抵触心理。如何转移注意力?我的做法是,避免立即进行批评教育,请犯错的学生帮我做一些简单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到油印室拿资料,到教室把教室遗忘的水杯,钥匙拿回办公室,临下班的时候还可以让其帮忙关窗、关门等等,对于他的帮助一定要给与肯定性的评价。当气氛缓和下来,他的抵触心理也就消除了,然后展开批评教育,多能被接受。
四、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老师先“低头”倾听原因,然后以理服人。
不接受批评的学生多认为自己有理,看到对方的错误而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不应盛气凌人地去让学生屈服,而是应低头倾听他的思想,然后引导其意识自己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可以我的一次教育经历为例。在一天早读课上,我看到我班的潘淼康同学正在翻一本笑话书,他看到我时迅速合拢放到桌面,我经过的时候,还是不声不响的把他的书没收了,第一节下课后,他气冲冲地跑到17班向我要书,当时走廊有一大群男生等着看“好戏”,我意识到如果当众还给他书,必然难以树立威信,对以后的班级管理不利,我没有还给他书也避免与其冲突,但看到他一脸的怨气和火气,我觉得如果不尽快处理这件事,必然会影响他的学习情绪。上完课后,我找他单独到办公室谈话,面对我的教育,他一声不吭,一脸不服气,我知道再继续下去效果也不大。于是,我决定让他说,把主动权让给他,自己倾听他不服气的原因,我问他:“你觉得老师哪里做错了?”面对我的问题,他一脸的惊讶,很快就改变的一声不吭抵抗到底的表情,通过倾听,我了解到,他在早读课上看到那本不知是谁的笑话书在他桌面,只是好奇的迅速翻翻就放下了,而这个过程恰好被我发现。这个时候,我坦然承认没有调查清楚就没收了他的书,然后问他:“老师调查面做得不够好,那么你有没有错呢?”通过引导,很快他就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一处:如早读不够认真,语气不尊敬老师,在同学面前要求还书,给班中纪律管理造成负面影响等,经过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倾听,引导,这位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了批评。
以上几点就是我对班主任批评技能自学后的经验总结。如有不对的地方还请老师多多指正。最后,我认为班主任工作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只有不断总结才能做到最好。我们只有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了解学生,并针对不同的学生选出合适可行的评判方案。然后不断地总结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激励的效果。
第四篇:班级管理与班主任自我发展-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与班主任自我发展
文/蔡文静
管理是一种科学,更是艺术。
作为班主任,我们的管理工作应该怎么做呢?这个年代流行一个词,叫做专业发展。教育是个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有意思的论述,真的是这样,它不是某一方面的技术,而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没有十全十美的老师,也没有理想的教育,只要我们静下心来思考,总还会有提高的余地。【又是真话,如果十全十美,那教育就成万能的,世间就能发明永动机了】
有些孩子的缺点是永远改变不了的。教育是不断思考,在有限的空间里我们能做什么?最终确定一个人走向哪里的是自己,教育是重要的推动力量。【仅仅是推动,而不是决定力量】
一、班级管理(常规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文化建设:主要有班会、活动,目的是积极氛围的营造)
1、常规管理:主要是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接着从制度建设走向文化建设。文化是什么?文化最核心的是价值观。【对三年级的孩子有些高,但不是不可以渗透的】有初一的学生说,为什么我们喜欢的都是老师反对的?这其中反映的就是价值对立。
(1)班级是什么?我们的班级既像组织也像群体。班级是特殊的社会初级群体。【比较准确的论述】班级与组织有类似之处:有组织结构;班级和群体也有相似之处:以情感互动和心理认同来维系。组织以制度约束为主要特征,群体主要靠心理约束,喜欢就认同,认可就听从,否则就不听。班级既有制度约束,但是又有情感互动和心理认同。严格的老师倾向把班级当成组织来管理,民主的老师倾向把班级当成群体来培养。前者一般都是性恶论者,相信只要我不在,学生就会捣乱;后者相信学生能自己管好自己。【我倾向于后者,但前者预测的情况又常常会出现,使得你不得不往性恶论想和做。】
(2)班级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如何做?A有些规则是由老师制定的,有些是由学生制定的,但后者不能完全达到目标。如果一切目标都由孩子来定,要老师干什么?合理的做法是双方协商,但初中阶段,老师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赋予参与权、建设权,但最后还需要老师集中、统领、拔高。我们尊重孩子,但是绝不意味着迁就孩子。孩子要长大,要靠我们的教化使得他不断的长大。我们往往重社会教化,轻个人成长。你能要求孩子把刚买的新玩具给来做客的同事的孩子玩吗?如果是你买了一个新的钻戒,你舍得给别人吗?【经典啊,真的是这样】很多家长说:“你能不能给我争点气?”这话对吗?B怎样理解民主管理?(订规则与执行规则)不建议学生轮换班干部,【旗帜鲜明,有胆识,也有道理】有些孩子不敢管,是性格问题;有些孩子管不好,是能力问题。班长综合素质好,劳动委员勤恳、踏实,学习委员就要学习好。学生干部靠的是非权利的组织和管理能力,选完了要培训,比如班委怎么把小队长组织起来,而不是事事亲为。能力的锻炼不一定当干部,能力是通过承担事情锻炼起来的。我们国家提倡民主管理,为什么不全国人民每人轮流当一天总理?劳动委员,每次都是自己在干值日,缺少的是管理的能力。【太经典了,也是我该学习的段落。】
(3)班规的具体内容(约束还是激励,宜少而精)
A空洞还是具体,是否具备可操作性?教育语言,大话空话比较多。教育中充满了正确的废话,老师、家长天天说“好好学习,认真学习”,但孩子们还是不明白怎么才算“认真”;“要端正你的学习态度”,这是正确的废话;“不要光忙着挣钱,要多管管你的孩子”,这也是。(经典)有个班主任就把班规制定得非常具体、详细:怎么放拖把?迟到了怎么办?……这样就非常好。【学,没商量】
B表述语气肯定还是否定班级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因为规则多是限制的。否定之后还要有肯定,先说“不许”,再说要看什么。一段时间强化一个习惯,一段时间之后再调整。【矫枉过正】
C尽可能引导学生将规则内化为发展的要求。教育的境界:1服从2认同3信奉。认同的过程很重要。【对的】
2、文化建设
(1)共同心理氛围的形成A教师要目标引领(“三有”班集体)a有用。学习首先要对高考有用,这就意味着你可能会觉得很枯燥。但是学习不只是为高考,它是人生的关卡,但不是人生的终点。b有乐趣。学习苦,但要苦并快乐着,我们努力让大家三年的日子过的既辛苦又有乐趣。c有品位。从高中和初中有何不同谈起,这是青年和少年的不同。我们开始有公民权、成人意识,高中意味着长大了,长大意味着冷静了、理性了、负责任了。青年追求的应该是一种有思想的、有品位的生活。【这就厉害了,有说服力了】
B环境建设某班的口号是:“一个都不能少”,它显示的信息是每一个学生对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的被重视。环境建设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外在显现。教室的后墙可以写给老师:勿生气,保持冷静;前面的墙写给学生:集中注意力。我们和学生的情绪是班级的软环境。保持教育者的冷静,不要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经常环境里宣扬的是什么,环境里体现的是什么?
(2)使每一个成员产生归属感有归属感才有责任,让每个学生觉得“这是我的班”,这样才能参与进去。(3)班会怎么开,我们需要思考。我一直相信一句话:目的决定形式。小学开展感恩教育,护蛋行动。但是因为学生是二年级,一上午就都碎了。【看来笔者不了解真实的情况,欢迎到我们学校看看:)】我们的活动要视孩子的年龄特点而定,否则达不到预定的效果。良好的积极氛围的营造。
(4)活动促进
二、班级的功能
1、懂的满足,会的满足通常我们认为学好的孩子得到了满足,对于排名来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孩子从学习中得到了什么很重要。孩子的成绩可能有高有低,但是他们需要满足的心是一样的。任何孩子都想学好。好孩子在学校是容易被认可的,而学习好仍是主要标准。但人和人是不能比的,【现实社会又时时刻刻在比啊】千万别说“×××都能做到,为什么你做不到?”。
2、变好的满足:变好的满足指的是,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好孩子的愿望。在生活中不要跟孩子说:你诚心吧?你故意吧?你看到这种结果满意了吧?你诚心想气死我是不是?例:孩子募捐的书包忘了拿,回来之后很伤心…。今天我们许老师说我们班募捐情况最差,其中还有人没有捐。这根本不是忘不忘的事情。有些话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说,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就会毁掉孩子的动机。孩子因为这件事惹你生气了,你会想起一大串的事情……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动机,不要把孩子想得、说得那么坏。他做错了,可能是不知道怎么做,可以是没学会。每个孩子从心理上都想做好孩子。孩子往往是勇往直前的。而且通常为了掩盖一个小的错误而去犯更大的错误。我们要肯定孩子向善的愿望,不要动不动就上纲上线。
3、被认可的满足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好,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淘。学习好、聪明乖巧、有想法、有思想…。教育就是要发现每一个孩子的好。例:一个女人怀孕了,走在街上看到了好多孕妇…。这是因为以前没有留意过这种事情。【真实,有趣,有生活】咱们老说三好,但是其实学习好、纪律好是第一位的。老师们第一年接班,要争取跟每个孩子有一次非正式的谈话,不要有了问题才去谈话。孩子有的时候是很理智的,不是光想着玩。
4、快乐的满足
A当一个孩子能从学习中得到快乐时,我们不要使用物质刺激。例:老头智慧的对付扔石头的孩子。
B态度决定行为,反过来,行为也会影响态度。例:美国心理学家做的例子:一组写警察好,给50元;另一组写警察好之后,什么都不给;结果发现什么都不给的一组改变了对警察的态度。
C养成教育就是用已经养成的行为习惯来改变孩子的态度。
5、有用的满足奖励和激励的区别:道德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有用是让每个孩子都有事做。不见的所有的孩子、所有的需要都要得到满足,但是我们需要给孩子营造一种发展的氛围。
三、班主任要给自己定位。班主任是什么?
1、首先是领导。领导不是一种权利,而是一种行为。领导与一般人的区别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说什么才能让家长信服?千万不要说这是我第一次带班,不要谦虚,否则家长不会信服你。领导要搭班子、选人才,建立制度。领导要有灵活度。领导不一定会干活,但是一定要知道会干活的是谁。
2、班主任还是管理者。管理与领导不同。领导是想事的,管理是做事的;领导是选事儿的,管理是把事儿做好。民主和专制各有优缺点。最好的管理是制度管理,建章立制;然后是人本管理,考虑到个人需要;最后是文化管理,发展出良好的氛围。开始严一点好,后面才有松的余地。严不是态度严,而是规定几条底线。(班级管理)要让学生明白:哪些错误可以原谅,哪些错误很严重,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定。混合了爱和尊重的感情才是好的师生关系。
3、专业技术工作者。班级工作不是苦活,累活。
4、学生精神发展的引领者。班主任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进好学校不如遇上好老师。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他。做一个你希望你的孩子能遇上的老师。有些教育者是比较浪漫的,是适宜的、理想化的,但教育是用大爱做小事。除了有热情,还要冷静,用智慧去思考。教师的尊严来自哪里?以前是社会,现在是个人能力。
四、关于家长
1、对家长的了解有多少?(自身成长经历对其教育理念有至关重要作用)【真的是这样的】对于家庭我们能做的事情很少。我们最需要理解的是家长的教育理念。家长的素质和能力很重要。家长教育孩子有两个趋势:有些家长用自己的经验来对待孩子,有些家长是用自己经验的反面来教育孩子。最难统一的就是思想。我们当老师当久了,往往认为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不要干涉那些我们管不了的事,比如不让家长忙着工作,忙着挣钱。
2、对家长的分类(合作者,粉丝,分歧者)合作者:属于传统的信服老师的。老师可能因为无心犯错误,忠心耿耿的合作者越来越少了,出现的分歧者越来越多了。粉丝:有些家长跟老师很密切,这样会干扰你的教育活动。偶像跟粉丝要保持距离。我觉得我们作为老师要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不要把自己的休息时间贡献给工作。【我应该注意的】分歧者:分歧更多的是因为理念,是深层的对教育的看法不一样。这类家长通常蕴藏着一些资源,当然有些家长给我们帮不了任何忙,甚至还会给我们添麻烦。有些家长我们可以跟他交流教育思想,有些家长需要给他提供具体的建议。
五、关于学生
1、严格之格——标准(谁的标准?是否统一要求?)“格”是标准问题,很多与孩子发生冲突都是标准问题。要先确定:标准你事先解释过吗?说清了吗?标准是谁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出思想的人通常是领导。比如说开会。开会是一种文化,我们会觉得开会没必要,但是领导觉得开会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可是他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开这个会。标准一定要清晰,要符合孩子的能力特点。
2、严格之严——态度或方式(严格是否等同于严厉?)严格与严厉的区别:严是在应该做的事情上不放松标准,但不是在态度上严厉。往往发脾气越大的老师,他的要求越低。惩戒的心理较量就是谁欠谁的问题,老师就要让孩子永远欠着你的情,而不是让他觉得你欠他的。老师不能老发脾气,否则孩子就木了。当然也不能不发脾气。老师跟孩子不能真生气,只能假生气,你生气的目的是给孩子震撼力,而不是气死你自己。【这是大实话】老师不要只批不评。【这很重要】
六、有启发的话:
1、高接纳低控制是德育管理的基本之道。
2、今天的教育从来不缺少理念,缺少的只是用心的实践。
3、想用一种办法解法教育所有的问题显然是不现实的。好的教育就是用五十种方法解决一个问题,不好的教育就是用一个老得不行的方法去解决五十个问题。
4、在任何有人群的地方都会有后进,怎样把后进的不好的东西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让他成为主导的力量,才是班级工作的重点。
5、贴吧文化如果不构成道德层面的,让学生发发牢骚甚至是泄愤应该是可以的。压抑永远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要有这种胆识与胸怀】
6、教育幸福来自于学生的成长与自身的发展,来自于教育智慧所取得的成功。教育幸福取决于自己的心态与自身的能力。
第五篇:班主任与班主任管理之我见-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主任管理之我见
文/刘迪一
班级是学校系统的细胞,是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且稳定的基层组织。班级既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学生的成长离不开班级组织,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班集体有极大的教育功能,班集体一旦形成,便成为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因此,班级工作管理对完成教育教学的各项任务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作好班主任工作,搞好班级管理呢?经过多年的班级工作实践,我觉得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了解学生,深入研究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整个班主任工作及班级管理顺利进行与否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了解和研究学生,应该包括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学习成绩、个体特征、生活环境和家庭情况;了解集体就是了解全班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总情况,班级内的学生氛围如何以及班集体整体倾向和存在的问题。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班主任在对班级进行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才会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班主任才会对学生产生信任和尊重。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提供展示能力、发展自我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和潜在的可能性并加以指导,从而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更好地开展自我教育。
第一、勤观察。作为班主任,可以直接在课堂上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一举一动,也可以在课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观察到学生的真实情况,并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及存在的不足等作出适当的记录和分析。这样一旦学生出现什么问题,班主任可以随时查阅观察记录,对症下药,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
第二、勤谈心。通过谈心,可以了解到平时不易观察到的一些学生的情况,使学生对一些难于启齿的话题跟老师有交流的机会。使犯错误的学生勇于承认错误,正确对待错误。同时也可以通过同学了解其他同学的优缺点。谈话的方式可以用启发诱导式,让学生在自己设置的谈话情境中进入角色,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也可以采用入情入理式,即可以针对学生家庭现状和实际情况等进行情理开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在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中表露自己的心迹。
第三、勤批阅学生周记。每位同学都会有自己的实际困难和学习、生活、家庭等方面的情况,一些学生喜欢坦诚相告,但也有些同学总感到难于启齿。因此,周记便成了他跟老师秘密交流的工具。所以,老师要珍惜这个交流的领地,对每一篇周记都要认真看,认真批注。有时老师的一句话就能激励学生的斗志,扬起他理想的风帆。同时,这样做还可以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交流,缩短班主任与学生间种种代沟和距离,使每个学生都可以向班主任讲真话,讲心里话。
二、强化班级组织管理
强化班级组织管理,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班级的组织管理是通过各种活动实现的。组织开展相关活动构成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因此,班主任要注意既要抓好日常性的班级活动,又要抓好阶段性的班级活动。所谓日常性的活动,就是每天或每周都要进行的、为维持班级有机体的正常运转所必须的活动,以及班级内自发进行着的日常活动。比如说班级的晨会、班会、值勤和班级的宣传活动等。所谓阶段性的班级活动,就是随着全校性的活动进程而进行的一些活动,比如学期初的班级活动计划的制定、学期结束时先进人物的评选或者一些竞赛活动等。无论是日常性的班级活动还是阶段性的班级活动,总之,其实施都是靠班上每一个人员的努力才能实现。那么班主任就是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调动他们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性。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强有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应对班干部实行责任承包,分工明确,让班干部各司其职,班干对班长负责,班长对班主任负责,层层建制,层层落实,从而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
三、协调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种教育力量的关系
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既要放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又要负起协调好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只有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相互协作,才能使学生在各方面的协同和关怀下健康成长。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千头万绪,工作方法千差万别,情况也千变万化,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全身心投入,热爱这份事业,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那么,班主任定会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班级管理工作也一定能跃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