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学第十章_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
一、新时期班主任的角色(多选/填空)
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特点
(一)班主任是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者和社会生活规范的训练者。(二)班主任是学生发展潜质的发现者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引领者。(三)班主任是学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和整合者。
二、班主任工作的时代任务。(多/选)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帮助学生肃清网络文化的不良影响。(二)在促进学生一般能力充分发展的同时,关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三)恰当协调社会发展需求与家长教育意愿之间的关系。
三、班主任胜任能力的时代要求(实际上是班主任的能力)。(论述)
(一)教育教学能力。(多)。
班主任只要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谙熟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才能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学习状况的了解,有效统领和协调各科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教育工作。
新时期,要做好班级组织建设工作,班主任教师必须在上述教育教学能力方面保持较高的发展水平。
(二)班级管理能力。
(论述:)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复杂、专业性强的工作,因此,班主任必修具有较强的班级管理能力。新时期,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其一,班主任要善于恰如其分地确定班级发展目标,制定班级发展计划,并使其具有可行性。其二,班主任应当善于巧妙地处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之间的辩证关系,既保证班级建设的秩序性,又不挫伤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其三,班主任要善于在班级营造清新的物质环境与和谐的心理氛围。其四,班主任必须善于组织策划各种教育活动,并利用各种评价反馈系统对活动的展开进行有效的监督和调控。其五,班主任要善于针对学生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学生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三)道德反思能力。
对于教育劳动的从业者班主任来说,师德更有其特殊的意义。班主任的职业道德是与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融为一体的,良好的师德品质是班主任专业劳动必须具备的资格。新时期,班主任教师必须自觉提高自身的道德反思能力,反复比照自己的教育言行与社会的价值标准和师德规范之间的差距,不断发现并弥补自身缺陷,提升自我修养。
(四)精神关怀能力(填空/单选)
班主任最根本的教育理念、最重要的教育品质就是对学生的(精神关怀),能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
第二节
(07论述 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班主任在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工作中主要面临如下四个方面的任务。
一、创造性地设计班级建设目标(多/简)(一)班级建设目标的意义(二)班级建设目标的设计与实践。
班级建设目标需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合理兼顾远景目标,中景目标和近景目标。
二、合理为班级成员进行角色定位
(一)班级成员角色定位的意义。
(二)班级成员角色定位的原则与方法。
三、构建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一)班级活动的含义与价值。
(二)班级活动组织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多)1.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应当具有系统性和目的性。2.班级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决定其形式的多样化。
3.组织班级活动过程中,要处理好教育者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概念)班级文化是班级成员在教师的干预和影响下,经过长期的班级生活而创造的班级成员所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通常而言,班级文化表现为三种状态:最为显性的班级环境布置,最为隐性的班级人际关系和班风,处于中间状态的班级制度与规范。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简答)1.精心创造班级物质环境。2.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3.培育健康的班级舆论和班风。(简答)
班级舆论和班风是班级团体认知水平和感情意志的综合反映,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填空)。
班主任应当重视如下四方面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
(1)要关注班级核心价值观念建设。
(2)要重视班级管理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和实施。(3)要关注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性。(4)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第三节
班级是师生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单位,它兼具有自功能性与半自治性。
一、班级的特征。班级是学校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实际需要,将一定规模的学生组织起来,编织成相对正式的团体,以便对其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和管理。
二、班级的结构与功能。
(一)班级的结构(填空/单选)
(概念)班级的结构是班级成员之间比较持续的种种关系的总体状态,它反映了正式组织层面与个人属性层面两方面的需求。在我国中小学,班级的正式结构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是对全班工作负责的角色,即班干部;第二层是对小组工作负责的角色,即小组长;第三层是只对自身的任务负责的角色,即小组一般成员。班级的非正式结构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1)亲社会型(2)自娱型(3)反社会型。
(二)班级的功能
班级有助于学生从一个自然有机体发展成为一个社会成员,这就是班级的社会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班级为其成员传递主流文化价值观,引导他们的生活目标;(2)班级为其成员系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班级通过各种制度规范培养其成员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正确的社会行为方式(4)班级为其成员提供社会角色的学习条件,帮组他们积累交往经验、学会角色转换、提高角色担当能力。
班级有助于学生个体获得全面而系统的发展,这就是班级的个体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1)班级既为其成员提供满足归属要求、依存需求等基本需求机会,又为他们创造满足自我实现需求与贡献社会需求等高级需求的途径(2)班级为其成员提供认知发展、情感发展、兴趣态度发展、社会技能发展等多领域的发展条件和机会;(3)班级成员在人格和能力方面的缺陷很容易在班级生活中显露出来,这样有助于教师对其问题进行及时的诊断。(4)班级可以为其成员及时矫正人格及能力上的缺陷提供支持性环境。需要强调的是,班级功能实质是通过团体教育力实现的,而这种团体教育力必须在积极的团体规范下才能发挥作用。
班级管理
三、班级组织的发育
根据班级组织的人际关系特征、主要矛盾冲突、结构化程度,我们可以将班级组织的发育依次化分为三个重要阶段(选)。
(一)孤立探索阶段。此时的班级组织属于(松散型群体)(空)。
(二)群体化分阶段。
班级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划分特征,班级中的主要问题是群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冲突。
班级容易分化成顺应群体要求的学生与对抗群体要求的学生两大对立团体。群体分化阶段的特征通常表现在如下五个方面:(1)新的学生群体逐步建立。一方面,班级的各种正式组织已经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同学们在彼此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便三番五次成群地结成小团体,即出现了非正式组织。(2)班级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学生心中不断增强,学生开始产生“咱们班“的心理概念”。在学生看来,班级活动不仅具有个人意义,更关系到班级的团体荣誉。
(3)班级目标与行为规范已近部分地被学生接受,班级自我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4)班级成员的角色和地位取决于参与班级活动的程度、贡献及其所获得的评价。(5)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得到班主任、教师和同学的认可之上,并以此来满足自尊和成就感的心理需要。总而言之,处于群体分化阶段的班级组织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属于(合作型班级群体)。
(三)组织整合阶段。
组织整合阶段是班级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奋斗目标和理想追求。达到这一发展阶段的班级,其整体面貌呈现如下几方面的特征:(1)班级成员和谐共处,有了很强的的集体意识。(2)班级成员的主体性、自主能力进一步提高,班级组织已达到自我管理水平,并能不断自我超越、自我更新。(3)各种角色权威或制度权威的影响力也渐渐减弱,班主任或教师作为学生作为学生依赖的对象、班级组织的领导者与管理者等形象也慢慢变得模糊,更多的时候是充当学生的倾述对象或“成人朋友”、顾问或参谋,成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的“首席”。(4)每个学生的主动发展意识、能力逐渐形成与提高,班级成员的价值取向渐趋一致,自我个性的充分实现已成共识。(5)班级群体已摆脱本位主义的思维框架,能够根据逻辑原则和全局利益来思考问题解决的方法。
进入这个阶段的班级组织在朝着“自我更新的民主集体”的方法迈进(空)。
四、班级管理的内容。
班级管理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学校领导对班级的管理(班级外部管理)和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班级内部管理)。
(一)班级岗位建设。
班级岗位建设的运作过程包括五个环节:岗位设置→岗位竞争→岗位实践→岗位评价→岗位轮换,整个程
序呈螺旋上升趋势。
1.班级岗位设置。班级岗位位置的原则是按需设岗。2.班级岗位竞聘。班级岗位竞聘的首要原则是自主竞聘。3.班级岗位实践。班级岗位实践的原则是注重过程。4.班级岗位评价。多元评价是班级岗位评价的原则。5.班级岗位轮换。班级岗位的轮换原则是定期轮换。
(二)班级规则建设
1.班级规则的含义:班级规则是调节班级主体间的关系,规范班级成员参与班级活动的行为准则。它由班级成员交往中自发生成的规则和学生及教师制订的自上而下的规则两部分构成(给解释填名词)。2.班级规则的类型。班级类型可以分为三种类型:(道德规则)、(契约性规则)、(强制性规则)。道德规则属于“自律”性质。强制性原则属于“他律”性质,契约性规则恰恰介于二者之间,既包括“自律”的成分,也存在“他律”的空间。3.行为契约的制订。
(三)学习型团体建设 1.学习型团体建设的必要性。
2.学习型团体的特征。彼得·圣吉将学习型团体建设概括为“五项修炼“,即(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结学习)和(系统思考)(多选)。
3.班级学习型团体建设。班主任在班级的学习型团体建设中还要对学生作如下几方面的具体指导:(多选)(1)对学生进行学生进行学习型团体自立指导。(2)指导学生掌握学科、教材的传统学习方法。(3)指导学生掌握与教授方式相对应的学习方法。
第二篇:教育学第八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八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一节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学校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将年龄和知识程度相近的学生编办分级而形成的,有固定人数的基本教育单位。有埃拉斯莫斯最先提出此词。
(二)班级的功能
1.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2.班级的个体化功能
(1)促进发展功能--认知、情感、兴趣态度、社会技能的发展(2)满足需求的功能--归属、亲和、依存、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3)诊断功能--人格及能力上存在的缺陷(4)矫正功能--同上
二.班级管理
(一)班级管理的概念
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班级管理的内容主要有班级组织建设、班级制度管理、班级教学管理和班级活动管理。
(二)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主要功能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基本功能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三)班级管理的模式 1.班级常规管理
(1)班级常规管理的概念
班级常规管理是指通过制定和执行规章制度来管理班级的经常性活动。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2)班级常规管理的内容
三部分: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定的有关班集体与学生管理的制度,如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学校根据教育目标、上级有关指示制定的学校常规制度,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作业要求等;班集体根据学校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讨论制定的班级规范,如版规、值日生制度、考勤制度等(3)班级常规管理的作用
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有利于建立一个健康、活泼、积极、有效的班集体;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2.班级平行管理(1)内涵
班级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既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此理论源于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
(2)要求:实施对班集体与个别学生双管齐下、互相渗透的管理 3.班级民主管理
内涵: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全程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全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要求: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与班级全程管理,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 4.班级目标管理
内涵: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定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一次推动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
要求:围绕全体成员共同确立的班级奋斗目标,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班级进步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并在目标的引导下,实施学生的自我管理。
(四)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1.问题:(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型(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程度降低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的机制
(1)以满足学生的发展为目的(2)确立学生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3)有目的的训练学生自我管理班级的能力
第二节 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一.班集体的概念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接性人际关系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二.班集体的特征
(一)明确的共同目标
(二)一定的组织结构
(三)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
(四)集体成员之间相互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三.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一)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适应能力
(三)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一)班集体的形成期
(二)班集体的巩固期
(三)班集体的成熟期 五.班集体的形成与培养
(一)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一般可分为近期、中期、短期目标三种,应由易到难,由近到远,逐步提高。教师要充分调动班级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二)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教师应把对积极分子的使用与培养结合起来。
(三)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生活规律。
(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主要由日常性的教育活动与阶段性的教育活动两大部分组成,组织活动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精心设计活动内容,注意形式的适龄化,力争把活动的开展过程变成教育过程。
(五)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激励的作用,是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
第三节 班主任工作概述
一.班主任的概念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二.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间力量。他在学校教育计划和其他各项管理的实施中,在协调本班任课老师的教育工作及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之间的联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对教育对象来说,班主任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设计者。
1.班级建设设计的内涵:是指啊不能住人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提出的相对理想的班级模式,包括班级建设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途径、具体方法和工作程序。其中又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2.班级设计目标的确立
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主要依据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校的培养目标;二是班级群体的现实发展水平。
(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这些构成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权威型、民主型、放任型。
(三)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交往的主体,研究学生的交往需要及能力的差异性,知道学生避免和解决冲突,建立积极的交往环境;
其次要设计内容充实、频率高的交往结构,形成一个相互渗透,交互作用的交往网络;
此外,班主任还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建立相互间充满信任的关系。
角色责任:教育的责任;发现的责任,激活的责任;夯实的责任。
三,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及方法
内容:了解和研究学生,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建立学生档案,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个别教育工作,班会活动的组织。
方式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个人;了解学生的群体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1.分析书面材料 2.调查法 3.观察法
(二)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集体:班级管理的中心工作。包括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班级有效教育及管理:1.充分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2.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3.争取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1.借助社会力量到学校来影响学生;2.把学生有组织、有目的地放到社会上去接受积极影响;3.学校与社会合作,形成有组织的来往,使其成为班级活动的一部分。
(四)学习指导、学习活动管理和生活指导、生活管理
1.学习指导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计划。学习活动管理包括上课、课外作业、考试、学生的集体自修等
2.生活指导包括:礼仪常规教育,日常交往,生理卫生,遵纪守法,劳动教育。生活管理包括考勤、日常作息安排、维持各种活动纪律、清洁卫生、执行守则、保持学生正常秩序等。
(五)组织课外、校外活动和指导课余生活
(六)建立学生档案:四环节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七)操行评定
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的小结与评价。
目的:教育 肯定 找出 指出 帮助家长了解 帮助班主任总结 步骤: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注意:1.要实事求是,抓主要问题,评定要准确反映学生思想品德的全面表现和发展趋向 2.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并适当指出他们的不足 3.评语要简明、具体、贴切,严防用词不当,上海学生的情感。
(八)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一般分为学期计划、月或周计划以及具体的活动计划。学期计划包括1.基本情况 2.班级工作的内容、要求和措施 3.本学期中主要活动与安排
班主任工作总结一般分两类: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一般在学期学年末进行。应注意两点:平时注意对班主任工作资料的积累;注意做阶段小结。
(九)个别教育工作 1.先进生工作
心理特征:(1)自尊心强,充满自信(2)强烈的荣誉感(3)较强的超群愿望与竞争意识
注意点:(1)严格要求,防止自满(2)不断激励,弥补挫折(3)消除嫉妒,公平竞争(4)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后进生工作
心理特征:(1)不适度的自尊心;(2)学习动机不强(3)意志力薄弱 注意点:(1)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十)班会活动的组织
形式:主题报告会;主题汇报会;主题讨论会;科技小制作成果展评会;主题竞赛;主题晚会。
阶段:确定主题;精心准备;具体实施;效果深化
注意问题:1.主题不能过杂 2.要有的放矢 3.班主任要做好“导演”而不是“演员”。
四.班主任角色定位的误区 1.师道尊严、唯我独尊; 2.事无巨细、事必躬亲 3.枯燥乏味、缺乏情趣 4.解决问题,依靠家长 5.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
五.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一)心理素质: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力、良好的性格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二)道德素质:坚定正确的教育方向、关心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格要求。
(三)知识素质:专业基础知识,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总结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四)能力素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教育学生的能力、组织管理学生的能力等多种能力,全面了解学生,能够有效解决学生中产生的问题。
第三篇:教育学教案第10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第10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学习目标】
1.正确认识班主任的角色定位和地位与作用,认识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把握班主任的素质要求,了解提高自身素养的途径。
2.明确班级组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正确认识班级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理解班级组织的功能。
3.明确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目标、任务和主体,掌握班级建设与管理的要素与要求,了解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第一节 班主任
一、班主任概述
【班是学校的细胞,既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只有把一个班的学生很好地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和教育活动,才能使这个班...的学生在德智美体等方面得到发展。只有把教育目的和教学计划很好地落实到每一个班,才能提高全校的教育质量。
靠谁来抓好班的工作呢?虽然一个班有好几位科任教师执教,但班上还有许多不属于科任教师职责范围内的事,如组织班的活动与培养班集体、进行课外与校外活动、团队活动、安排课余生活等,需要有专人来做。再说,班上几位科任教师在工作上要能互相配合、步调一致,也需有专人来协调。所以学校有必要给每个班委派一位班主任,由他负责来抓班的教导与管理工作。】
(一)班主任的含义
班主任是学校中的一种教育管理角色,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也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关怀者。【班主任是班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领导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他对一个班的学生工作全面负责,组织学生的活动,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要求,对一个班集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班主任的责任重大,工作........................ 1 辛劳而光荣,平凡却富有意义。他们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普遍尊敬,得到党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和很高的评价。
1979年我国著名诗人赵朴初给北戴河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赠了一首《金缕曲》:“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里眼前便是。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忠与爱,无伦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活动中扮演的主要角色:(教育、组织、引导)
1.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各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都承担着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而班主任则是在品德课和各科教学之外的大量时间里,巩固和加强学生在品德课上获得的认识,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之养成道德习惯。中小学生日常管理除了思想道德指导外,还包括环境管理、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指导和卫生与健康指导、学生评价等。这些工作主要是由班主任负责实施,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班主任在引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负有以下责任:教育的责任,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培养的责任,即创造和利用条件,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发现的责任,即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殊才能等,使他们能够得到充分地发展;激活的责任1[1],即启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引发学生产生健康的积极的欲望和需要,最终使他们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夯实的责任,即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多方面的基础。】
3.班主任是中小学生人生导师。【班主任在工作中,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帮助学生确定人生目标,规划人生蓝图,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 1 白铭欣.班级管理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98 2平、分析判断的水平、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解答学生所遇到的各种疑惑。】
——教育部《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2009年8月
(三)班主任的地位和作用
1.教育作用【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对每一个学生负有教育的责任,对每一个学生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组织与指导作用【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组织和指导学生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选拔培养班委会干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学风,指导学生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逐渐确证和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班集体进行自主管理。】
3.沟通与桥梁作用【学生既学习于学校,也生活在家庭与社会中。做好一个班的学生工作,还要与家庭、社区及校外教育机关联系,协调一致地工作。班主任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起纽带作用,他按教育目的、教育政策和学校的教育要求,协调各方面对学生的影响,负责把学生培育好。】
(四)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3.组织、指导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二、班主任的素质要求与成长
(一)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第七条明确规定: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 3 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三个条件,即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是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政治素质是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班主任具有坚定地政治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同时,班主任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高度的政治警惕性。】
2.业务素质【班主任作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和管理者,其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业务素质和管理业务素质。具体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多方面的能力结构、良好的个性素养和开拓创新的教育管理观念。】
3.身心素质结构【(1)身体素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肩负重任,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工作和事务,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就不会有充足的精力,也不能确保工作任务的完成。(2)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社会对当代社会成员提出的要求,但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对班主任心理素质有特别的要求。这一特别的要求可以概括为:爱好广泛、情感丰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青少年学生活泼爱动,何况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因而需要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这就要求班主任也需具有多方面的兴趣与才能。一般来说,性格活泼开朗、兴趣广泛、多才多艺的班主任,与学生有较多的共同语言,易于打成一片,便于开展工作。反之,沉默寡言、不爱活动的班主任则容易脱离学生,难于深入了解和教育学生。】
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专业知识:班主任的管理理念【确信教育的力量,确信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才干,都有自己的前途,即使有某些缺点和错误的学生,只要对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也能把他转变好。班主任只有确信教育的力量,树立坚定的教育信念,才能在工作中不畏困难曲折,顽强而耐心地工作,收获辛劳的硕果。】
专业道德:班主任的师德修养【班主任是学生的教育者、引路人,是他们的学习榜样。班主任应有崇高的品德,饱满的工作热情,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能为人师表。这样他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崇高的威信,给学生以强有力的教育影响。】
专业技能:班主任的基本能力【善于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条件。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必须善于计划和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善于根据情况的变化迅速作出决定、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在工作中表现出魄力,能令行禁止,坚定地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活动,不断前进。】
专业素养:班主任的教育智慧【班主任对待学生要像家长对待孩子一样,兼严父与慈母二任于一身。既要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真诚地爱护学生,与学生彼此信赖、有深厚的情感;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毫不放过。如果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他们的深情与期望,那么他将更亲近班主任,并乐于接受教育,从而使班主任在工作中能获得更大成效。】
专业意识:班主任的教育意识【敏锐的教育意识,善于抓住有利的教育机会对学生进行教育。】
判断一个班主任是否具有专业水平
第一项是学生评价。第二项是班主任老师自评。第三项是科任老师的评估。第四项是看资料。第五项是观摩现场活动。
第六项是与学生、班主任、科任老师谈话。
(二)班主任的成长与培养
【由于班主任的特殊角色地位和作用,决定了班主任必须具备一定的任职条件(如前所述)才能上岗,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
1.班主任的自我修养
【班主任自我修养的主要方法是“反思-学习-创新性实践”。】 2.班主任的培养
【班主任的培养和训练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学校管理质量,实现教育目标和学校管理目标的关键,具有重要意义。
在指导思想上,班主任的培养必须坚持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统一提高的原则,既重视教学管理业务素质的培养,又不忽视政治思想素质的培养。
在培养内容上,应以班主任任职条件为依据,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班级管理基本理论以及班主任工作技能训练等,提高班主任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培养形式上,可以采取以自学为主、业余为主、在职为主,把短期的集中培训和长期的系统培训相结合,边学习边实践。
在培养途径上,可以通过全员培训,对合格的颁发资格证书,不合格的继续培训,从而逐步实现班主任资格证制度。
对已经在岗的班主任采取“请进来,送出去,坐下来,跟上去”的办法,提高班主任的能力素质。】
第二节 班级组织
一、班级组织概述
(一)班级组织的含义
班级组织是学校根据一定的任务和规章制度组织起来的有目标、有计划地执行教育教学与管理职能的正式群体。
它是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活动的基层组织单位,也是学生生活及开展活动的集体组织。
(二)班级组织的特点
李学农.班级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43 6 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任何社会组织都有自身的目标。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组成具有若干规定性 【就班级组织而言,在人员特质上,构成某一特定班级的成员在年龄和文化程度上是具有限定性的,即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大致相近,知识起点水平大致相同;在规模和人数上,每一班级学生人数大体上是固定的——在接受某一类型教育的过程中(除特殊原因外)一个班的学生人数是相对稳定的;在规范和秩序上,班级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并且各种规范和秩序是基本稳定的;在时限上,班级组成时间多规定有年限,通常是某一阶段教育任务的开始到完成。目前,在我国普通中小学,班级的组成年限一般为:小学 6 年,初中3年,高中 3年。应该说,当代各国班级组织及其管理体现的是静态和动态的统一。】
班级组织中师生交往的直接性与多面性【班级组织中师生的交往具有多面性。在现实的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常常是多方面的,既有知识传递与接受的交往,也有情感方面的交流与分享,等等。】
情感是班级主体间的纽带【班级组织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和教师的情感状况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对班级成员的认知与理解程度。班主任和教师的教育艺术就在于,使班级组织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让学生对班级产生向往感、荣誉感、友爱感,使学生的良好个性也能在班级组织中得以培养。】
(三)班级组织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它的活力是学校工作整体水平的表现,它既可以促进,也可以制约学校工作的进展。所以说,班级的状态也是学校面貌的体现,班级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作用:促进或制约学校工作的进展,班级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班集体不仅是教育的对象,而且是教育的巨大力量。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这一宝贵经验。他说:“我自己从十七岁起就当教师,我曾长时间地想过:最好先把一个学生管理好、教育好,然后再教育第二个、第三个、第十个,当所有的学生都教育好了的时候,那就会有一个良好的集体了。7 可是,后来我得到一个结论:„„要采取这样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不得不参加共同的活动。这样一来,我们就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能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3了。经验证明,进行班主任工作必先注意培养班集体。因为班集体一旦形成,它便能成为教育的主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向其成员提出要求,指出努力方向,并通过集体的活动、纪律与舆论来培养其成员的品德。它能紧密地配合班主任开展工作,成为班主任依靠的一个重要力量。
班集体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班集体的各种活动中,一方....................面,每个学生通过自己的经历和感受,都会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掌握丰富的道德规范,养成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更加社会化;另一方面,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不断发展自己特有的志趣与爱好,更加个性化。在集体中,学生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相互促进的。而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都将促进全班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班集体又是培育学生个性的园地,它能使个性之花竞相开放、争芳斗艳。
班集体还特别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班集体毕竟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有..................它的组织机构,需要学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尤其是需要学生自主地制订集体的活动计划,积极地开展各种工作与活动。这无疑能有效锻炼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随着集体的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能提高到自觉的程度。即使离开班主任的直接领导和监督,班集体也能自觉独立地开展活动和很好地管理自己。要注重发挥班集体的自我教育功能,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四)班级内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在同学之间进行交往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学之间的关系,包括学生个体之间的关系、班级内的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类型:友好型【友好型关系是指同学之间在心理上彼此相容,相互接近、相互吸引的关系,表现为融洽、信任、亲密、友好。友好关系本身又有性质与程度上的 3 《马卡连柯全集》人民教育出版社,第5卷,第404页。
区别:有健康、积极的友好关系,也有不健康、消极的友好关系;有感情深厚的友好关系,也有感情一般的友好关系;】
对立型【对立型关系是指同学之间在心理上彼此不相容、相互排斥的关系,表现为摩擦、反感、冲突等。对立型关系也有性质与程度上的不同:既有原则性对立,也有非原则性的对立;有公开的、剧烈的冲突,也有非公开的、一般性的排斥。】
疏远型【疏远型关系是同学之间在心理上相互忽视,他们之间的关系若有若无,表现为同学之间情感淡漠、相互之间很少交往,几乎不进行非正式的交往。】
班级组织的结构主要包括:
职权结构【班级的职权结构是指班级组织中各种正式权力的分配关系,其作用在于班级工作任务的完成与班级目标的实现4。在班级组织中,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产生班级委员会,班委会成员再进行明确分工,如设立学习委员、生活委员、文娱委员、劳动委员等;同时还有班级团组织、少先队组织,其成员通过彼此负责和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联系起来,如班级团支部委员要服从团支部书记的领导。】
角色结构【班级组织的角色常常成对出现,成为对偶角色,如教师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同时,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还具有多重性特点,如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对于学生来说既是管理者,又是合作者,也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每个学生在班级组织中除了扮演学习者的主要角色外,还充当其他各种角色,比如有的是班干部、有的是普通学生;有的是在学生在班级正式群体中是被排斥的角色,而在非正式群体中是被拥护的角色。】
信息沟通结构【班级信息包括知识信息和人的思想、态度、情感与行为等方面的信息,主要在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进行语言与非语言的沟通。同时,由于班级组织系统的开放性,又要求班级与班级之间以及学校、家庭进行沟通。】
三、班级组织的功能发挥
(一)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99-400.9 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
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获得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教导社会规范和训练社会行为。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二)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促进发展的功能 满足需求的功能 诊断与矫正功能
第三节 班级建设与管理
一、班级建设与管理概述
(一)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目标
【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目标是指为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从本班级实际情况出发确定的班级建设与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或理想状态。】
导向作用【班级建设与管理目标为班级所有成员的行动指明方向。目标导向作用的实现,有赖于班级管理者努力使班级建设与管理目标成为班级全体成员的共同奋斗目标。】
聚合作用【班级建设与管理目标可以作为班级成员共同目标聚合班级力量。】 激励作用【班级建设与管理目标如确实能成为班级成员的理想,就会发挥激励的作用。】
(二)班级建设与管理的任务
1.落实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并保证顺利实施【班级建设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依据教育方针和学校教育管理目标确定班级管理目标,包括远期、中期和近期目标,并进一步把班级管理目标具体化为班级各项工作的计划。】
2.组织建设班级集体【健全组织机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班级共同目标而努力,并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和正确的集体舆论。】
3.协调任课教师、家长等教育力量共同做好班级工作【班级是学校的一个基层单位,同时又是社会系统中的小群体,并通过学生与每个学生的家庭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因此,班级管理工作离不开学校各部门和任课教师,也离不开学生家长的配合和支持。班主任必须做好各方面教育力量的协调工作,以形成教育的合力。】
4.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班级的日常管理涉及的具体内容很多,主要是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的开展。班主任进行班级日常管理,主要是提出要求、监督运行、匡正不合规范的行为、及时地评价、调解矛盾及其他具体问题的处理。】
(三)班级建设与管理的主体
1.学生【首先,学生是资源的主体,是发展的、动态的、有个性的人。其次,学生是情感的主体。再次,学生是动机的主体。】
2.班主任【首先,班主任是教育者和管理者;其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融洽与学生的情感,激活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再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又处于协调者的地位,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断地化解各种各样的矛盾,做好沟通与协调。】
二、班级建设与管理的要素
(一)班级组织建设
【班级组织建设的实质,就是根据组织标准和特定班级组织的发展阶段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通过班集体的建设和作用的发挥,推动班级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以达成班级组织促进学生成长的目标。】
1.班级组织发展的设计
班级组织设计要考虑两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社会要求,即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对青少年发展素质的要求;【它具体体现为宏观的国家的教育方针和中观的特定级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二是班级群体现有的发展水平,即在对班级周围环境、有关各方的需求、主客观条件。
班级组织的一般发育阶段
第一阶段是松散型班级群体阶段。(初始阶段)【此时班级主体缺乏必要的了解,还没有形成大家认同并愿意遵守的行为规范,群体意识薄弱。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尝试着用各种方式了解、掌握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学生更是把注意力集中于了解班主任和教师,尝试建立与同学的稳定关系,形成了各种基于亲缘及游戏、兴趣倾向等精神因素结合起来的小团体。】
第二阶段是合作型班级群体阶段。(中级阶段)【此时大家已经有了必要的了解,小团体也基本稳定,班级成员们试图在进一步的交往中满足各种需求。】
第一个时期是师生矛盾时期。【这个时候班级的多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身上,以是否获得班主任和教师的认同作为满足自身自尊和成就感的标准。如果此时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能较快形成起骨干作用的班干部队伍并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师生的矛盾将得以转移、缓解,学生的自治能力也将得到及早而有效地培养。】
第二个时期是师生、生生矛盾交织时期。【此时班干部在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支持和指导下带领全班开展活动,班级主体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到活动的内容、决定与班干部的做法上。由于大家对引发矛盾的来源与原因的归因不同,因此,此时的矛盾既可能是生生之间的,也可能是师生之间的,甚至于可能是教师之间的。】
第三个时期是学生团体之间的矛盾时期。【此时在教师和班主任的指导下已组成以班干部为核心的群体,由于他们开始开展活动,班主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减少了,而学生之间尤其是“干部群以及支持干部的学生”与“在野的学生反对派”之间的矛盾则明显增多。】
第三阶段是集体阶段。【】
衡量一个班集体组织水平高低的标准是:
(1)群体目标导向的亲社会性与成员对目标的内化水平;(2)健康舆论对集体的整合性与对成员的参照水平;(3)人际关系的民主平等性与成员的归属感水平;
(4)共同活动的动机、目的、价值的中介性与成员对活动的积极水平;
12(5)管理与自我管理机构的完善性与成员的自主、自觉性水平;
(6)班级成员的个性与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些是班级组织设计的重要依据和达成目标。
2.充分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1)培养集体意识,使班级体中的全体成员能够自觉按照集体的目标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要求自己,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个人归属集体、献身社会”的道德和社会信念。
(2)培养集体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友好合作、乐于助人、平等交往、相互团结,形成和发展热爱集体的荣誉感、自豪感、责任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
(3)培养学生具有组织集体和管理集体的能力和技能。
(4)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行为和习惯,勇于批判错误舆论,善于坚持正确意见,敏于接受新生事物,进取开拓的集体主义自决能力。
(5)培养公民意识,使集体中每个成员自觉地意识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扮演好不同的成员角色,为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二)班级制度建设与执行
【班级制度是社会制度、学校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形成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班级制度建设要充分考虑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规范,既要反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令、条例等宏观层次的内容,又要反映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自身情况等微观层次的内容。】
班级制度建设是班级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指标。最具体的班级制度就是学生守则或班级公约。
“有章可依” “有章必依”
常规管理具有基础性、操作性和强制性特点
(三)班级文化建设与管理 班级文化大体可分为: 13 智能型知识文化【智能型知识文化是班级文化的主要内容,有课程教学活动、班级学术交流活动和自我教育活动三种样式;】
素质型心理文化【素质型心理文化,是指影响班级主体心理素质的那些心理文化及其现象,主要表现为人际间的心理活动、专业化的心理咨询、完整的心理素质测试系统等。】
情感型审美文化【情感型审美文化主要通过诸如音乐与美术欣赏、书画比赛、摄影展览、文艺演出以及美丽的花草、庄严的雕塑等形式陶冶情操,使师生油然而生愉悦之感,心旷神怡,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
意识型观念文化【意识型观念文化是指班级主体在一定价值观念支配下形成的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宏观的诸如人生观、价值观、人才观、教育观等,微观的诸如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师生观等。】
建议:
1.把握好班级文化建设中的若干基本关系。【班级文化建设要准确把握以下若干基本关系:(1)班级文化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2)课堂教学(显性课程)与非课堂教学(隐性课程)的关系;(3)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主导)的关系;(4)普及与提高的关系;(5)满足需求与引导升华的关系。】
2.着力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美化班级文化环境,要做到高雅、文明、整洁、规范;优化班级文化环境,要从设施上给学生提供文化条件,如休息时欣赏高雅的音乐、为学生准备书报和其他文化用品等,同时要从人际关系上突出和谐、互爱互助,提倡先人后己,不妨碍别人;强化班级文化气氛,要在学生之间提倡文化交往,帮助学生增加对文化交往的认识和给学生提供文化交往的机会。】
3.拓宽班级文化活动的渠道和范围。【常见的有班级文化设施,如班级的书报刊物园地、图书角之类;班级的墙壁文化、走廊文化、班级刊物和黑板报之类;班级文化成果的展示,如美术、书法、演奏、演出以及班级内的文化活动小组等。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扩展学生文化活动的范围和渠道,课内外结合、班内外结合并拓展到社会的广阔天地中。】
4.突出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性。【班级文化与其他文化形态在教育性上的区别 14 主要表现为其教育性是有意识的、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四)班级活动开展与管理
【班级活动的多种多样,可以从各个角度分类。按活动方式分,可分为课内活动和课外活动;按活动内容分,可分为思想品德教育、文化学习活动、科技活动、文艺活动、劳动活动、游戏活动、综合活动等;按活动的目的分,可分为目标内化活动、建设舆论活动、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活动、班级常规管理活动、培养自觉遵守纪律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活动等。】
班级活动要体现三个要求 :
注重整体性【在班级活动设计中,要有整体观念,把各项活动纳入班级规划,综合推进,整体提高。在发展过程中要讲究层次性,逐步完善。】
凸显教育性【班级组织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各项活动必须有预期的目的,富于教育性,应以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
体现独特性【个性和特色是班级建设的生命所在。有特色、高质量是班级组织活动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班级 活动理应追求特色,体现特色。】
三、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策略
(一)民主型策略
充分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但又严格要求学生。
民主管理,重视学生集体作用的发挥,与学生共同设立班级发展目标。乐意指导并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和发展目标,使其达到预期结果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给予客观的表扬与批评,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尽可能地鼓励集体活动。
学生具有高度的自觉性、独立性和积极性,情绪活跃,活动效率高。问题行为少。
(二)独断型策略
对学生时时严加监视,要求学生无条件地接受一切命令,遵守严厉的纪律,15 很少给予表扬
班主任全权安排班级活动,不允许学生有任何意见。
班主任往往采用多种方式控制学生,比如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辱骂或训斥、向家长告状等。
学生易怒,不愿合作,对班主任阴奉阳违、撒谎,在背后攻击别人; 学生没有创造性,班主任一离开教室,班级秩序就会混乱。
(三)放任型策略
班主任由于能力较差或责任心不强,对学生要求不高,在和学生打交道中几乎没有什么信心,或者认为学生爱怎样就怎样;
既不鼓励学生,也不反对学生,既不参加学生的活动,也不提供帮助或指导; 不控制学生的行为,一切活动都由学生自己进行,班主任不负任何责任。学生的士气低落,不明确班级和自身的发展目标、要求,时而过于兴奋、急躁,时而有攻击行为,且有推卸责任、寻找替罪羊的行为。
视频:放牛班的春天 1.11’44-----13’05 2.22’46-----25 3.30’30-----34’30 4.1’13”15-----1’15”55 16
第四篇:教育学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试卷试题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不包括()。A.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B.是班集体的设计者 C.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D.是班级制度的贯彻者 2.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 D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3.正式提出“班级”一词的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是()A.埃拉斯莫斯 B.夸美纽斯 C.马卡连柯 D.杜威
4.即使班主任不在班级,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很少,是采用了哪种班级管理策略?()A.管理型B.放任型C.专制型D.民主型
5.孙老师课上有两位同学因为座位距离的问题争执起来,大有肢体冲突的趋势。这时候,孙老师应该()。
A.勒令二人停止,出去罚站反省,以儆效尤B.立刻制止,下课处理
C.“不理”“不气”,当他们是空气D.暂时不予关注,待到教学告一段落后,再给予处理 6.学期结束时,班主任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评价,这项工作属于()。
A.建立学生档案B.班主任工作总结 C.班主任工作计划D.操行评定
7.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联系中,起沟通桥梁作用的是()_。A.家长B.任课教师C.学生D.班主任
8.在班级管理中,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称为()。A.校长 B.教师C.班主任 D.班干部
9.同学之间情感淡漠、相互之间很少交往,几乎不进行非正式的交往。属于哪种同伴关系?()
A.友好型B.对立型C.疏远型D.以上都不是
10.在培养班主任工作中,有时会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请一些专家、学者给班主任教授有关理论知识,这种做法叫()A.请进来B.送出去C.坐下来D.跟上去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1.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2.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密切相关,和其他教师没有关系。3.开展班级活动与抓学生学业成绩有矛盾,不能多搞。4.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专制型。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简述班级建设与管理的任务。2.简述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有哪些。3.简述开展班级活动的基本要求。
4.简述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的班集体工作策略。2.论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材料1:
王老师是一位青年班主任,工作热情非常高,他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学生不要讲脏话、不要乱扔废纸„„然而他在讲课情急时,常常“笨猪”“死脑子”不绝于耳,吸烟后,随手将烟蒂抛在课桌下面„„虽然王老师没少用嘴皮子,没少用各种惩罚手段,但是班上的学生脏话、粗话连篇,纸屑杂物随处可见。对于这样的现象,王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问题:
(1)请你分析一下,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后果?(6分)(2)作为一名班主任应怎样教育学生才能有良好的效果?(9分)材料2:
班主任王老师在晚自习时发现教室地面上纸屑很多,便让劳动委员打扫,自己就去另一个班上课了。劳动委员见老师走后停止了打扫,心想放学后就该值日生值日了。不料,一会儿检查工作的校领导发现了班里卫生极差,给班级以严厉的批评。第二天有班会课,王老师决定以“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作为班训,同时结合“扫屋**”,以此为主题召开主题班会,为养成“爱学习、讲文明、守纪律、爱劳动”的良好班风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天,王老师抓紧一切时间,找班干部谈话,分析得失,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下午,班会如期举行。教室墙上贴上了火红的“班训”:让一切劳动都爆起火花。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劳动委员和其他班委成员、同学们纷纷上台发了言,他们个个神情严肃,认为以前没有形成很好的配合,自身存在一些问题等,纷纷表示不会让“扫屋**”在班级中.重演。
同学们很快有了认同感,他们认识到自己属于这个集体,这个集体需要每个成员共同建设。大家一同制定了班级卫生责任制。劳动委员也打消了“引咎辞职”的念头,化内疚为动力,勤奋工作。
此后,这个班的班级卫生一直在学校保持先进,其他各方面也都有起色。他们很快就获得了学校“先进班集体”的称号。
问题:
(1)结合案例谈谈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标准是什么。(5分)(2)分析一下王老师组织的班会成功的原因。(5分)(3)作为一个班主任,应如何管理好班级?(5分)
第十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5 DBBDB;6-10 DDCCA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
答:错误。(1分)夸美纽斯对班级组织进行了论证,奠定了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率先使用“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莫斯。(2分)
2.班集体建设与班主任密切相关,和其他教师没有关系。
答:错误。(1分)要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影响,其他教师应配合班主任加强班集体建设。(2分)
3.开展班级活动与抓学生学业成绩有矛盾,不能多搞。
答:错误。(1分)二者之间不矛盾。要讲究文武之道,有张有弛。通过开展活动,学生开阔了眼界,培养了各方面能力,也会有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2分)
4.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专制型。
答:错误。(1分)教师领导方式主要有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其中,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民主型。(2分)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班级建设与管理的任务。答:
班级建设与管理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落实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并保证顺利实施。(1分)(2)组织建设班级集体。(1分)
(3)协调任课教师、家长等教育力量共同做好班级工作。(1分)(4)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1分)2.简述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有哪些。答: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1分)
(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1分)(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1分)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0.5分)
(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0.5分)
3.简述开展班级活动的基本要求。答:
班级活动要体现三个要求:一是要注重整体性。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班级活动内容会得到进一步充实。(1分)二是要凸显教育性。(1分)三是要体现独特性。个性和特色是班级建设的生命所在。有特色、高质量是班级组织活动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班级 活动理应追求特色,体现特色。(2分)
4.简述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
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1)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1分)(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1分)(3)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2分)
5.简述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答: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递社会价值观,指导生活目标。(1分)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1分)(3)教导社会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1分)(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1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的班集体工作策略。
答:
长期的研究认为,良好的班集体具有显著的标志。这些标志主要是: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有严明的规章制度;有融洽的班级人际关系。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职责的核心——班主任角色的其他职责是以此为基础展开而得到落实的。班主任的班集体工作策略实质就是通过自身有效的工作实现良好班集体的形成。(2分)
良好班集体的组织和培养,要从以下若干方面着手和做好这些工作。
1、创设良好的第一印象,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集体的情感与凝聚力。(3分)
2、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实行目标管理。(3分)
3、合理确定班级角色位置,培养选用好班级骨干和班干部。(3分)
4、营造积极健康的班级环境和良好的班风,有计划地开展各种集体活动。(3分)
(注:以上供参考,可视学学生答题具体情况酌情给1-13分。)
2.论述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具备的素质。
答:
概括起来,班主任的素质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素质是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政治素质是班主任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班主任具有坚定地政治立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同时,班主任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高度的政治警惕性。(4分)
(2)业务素质
班主任作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和管理者,其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业务素质和管理业务素质。具体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多方面的能力结构、良好的个性素养和开拓创新的教育管理观念。
①班主任的知识结构。班主任首先作为一名专业化教师,应具备比较广博而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有关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研究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班主任作为一名专业管理者,应掌握管理理论的系统知识,具体包括三个层面,即关于管理一般性质与规律的管理学知识、班级管理所在的教育管理领域的教育管理学知识和班级管理理论知识。
②班主任的能力结构。班主任进行的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班主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领导能力、社交能力、研究能力。(6分)
(3)班主任的身心素质结构
①身体素质。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班主任必须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②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社会对当代社会成员提出的要求,但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对班主任心理素质有特别的要求。这一特别的要求可以概括为:爱好广泛、情感丰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4分)
(注:以上供参考,可视学学生答题具体情况酌情给1-13分。)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材料1: 答:
(1)王老师教育的班级产生这样的后果的元凶:①没有“身教”。没有“身教”,“言教”就显得苍白无力。“身教”既可以增加“言教”的可信性和感染力,还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王老师教育学生不要说脏话,不要乱扔废纸,自己却说脏话、粗话,乱扔烟头。口头上的教育没有起到正面教育的效果,反倒坏的“身教”对学生起到了明显的负面影响。②言教不服。“言教”必须以理服人,否则无教育可言。学生中出现问题,一味的“管、卡、压”,显然不行,只有言之有理,以理服人,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否则一切教育都是徒劳的。③心教不诚。教育不过是为了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在什么地方,怎样去改正。如果心不诚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对教师产生戒备和反感,甚至会“背道而驰”。王老师自己口头上教育学生,自己却做不到,在教育学生方面没有付出自己的真心诚意,因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6分)
(2)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正确方法:①身体力行。班主任只有严格要求自己,随时把自己置身于“榜样”和“镜子”的位置,事事从我做起,才能顺利地“内化”为学生的需要。②说理教育。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应该如何去改正。用事实说话,用道理说话比苍白无力的说辞更具有说服力。③真诚教育。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必须抱着关心、帮助、谅解、鼓励的态度,用“心”去爱学生,让学生明白“老师是爱你才教育你”,让学生感到你的“爱心”和“诚意”,乐于接受你的教育,才会有效果。(9分)
(注: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可酌情给1-14分。)
材料2: 答:
(1)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基本标准如下:
①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②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在班主任指导下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他们做好带头作用,使集体及其成员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姿态。
③建立了共同准则,形成了良好的舆论与班风。这次班级有了班训,有了一个奋斗目标,并建立了班级卫生责任制来给予保障。班委会成员也通过这次“扫屋**”,认识到了自身的问题,在分工明确的前提下,更加相互配合,班委会具有了更强的战斗力和号召力,使班级很快扭转了局面,成为学校“先进班集体”。(5分)
(2)从班会的内容上看,王老师紧紧抓住刚刚发生的“扫屋**”,并以此为主题,制定了班训,解决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给学生以力量,鼓舞他们奋发向上。
从班会的形式上看,班级墙上贴出了火红的班训,同学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氛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增加了对学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班会让大家畅所欲言,为学生提供了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5分)
(3)①班主任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组织好班级活动。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使班级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的自主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班主任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自主活动能否开展起来的首要条件,班主任只有信任学生才会给学生机会,只有尊重学生,才会发现学生的积极面并加以指导。在班级活动中,自我教育的重点在班集体层次上,班主任应当为班集体寻找发展的新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方案和措施。班主任只有提高班级活动的质量,才能通过集体实现学生的教育和自我教育。
②班主任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事:第一,建立班级常规制度,把“建制”的过程作为最初班集体建设的重点,有了制度,班级从最初个体的简单集合变为对每个成员具有一些最基本要求的共同体。其中重要的是从“建制”开始到以后的其他班级活动,教师都应以最大程度地吸引集体成员的参与为原则。第二,班主任教育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上,这会产生一种真正强有力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班主任要负起协调各种教育力量的责任,其中包括班级中任课教师的配合,争取家长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和关心,协调学生集体内部各种组织的关系,以及学生集体与成人等各方面的关系。班主任应及时把握班集体及其活动开展的状况,不断积累集体形成与发展的档案。此外,班主任还应不断积累与自己工作有关的材料。这些材料将使班主任对自己的工作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并提高到自觉的程度。(5分)
(注:结合材料具体分析,可酌情给1-14分。)
教育名言:
做最好的班主任。什么是最好?通俗地讲,就是你和学生之间难舍难分。——李镇西 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洛克
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陶行知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苏霍姆林斯基
每一个决心献身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苏霍姆林斯基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奥斯特洛夫斯基
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苏霍姆林斯基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
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优点的地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第斯多惠 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布鲁诺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卢梭 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马卡连柯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苏霍姆林斯基
第五篇:1005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①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②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③班主任是班级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3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职权影响力。二是班主任的个性条件,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6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集体中心的领导方式,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是目前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领导方式,这与我国学校教育对班主任工作考评的标准不无关系。
7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①了解学生,研究学生②组织和培养班集体③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