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考试一页
1.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实质:就是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运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对某一区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进行结构改善和功能强化的中、长期发展和运行的战略部署,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在恢复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合理利用各类自然资源的前提下,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2.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以人为本、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前提、规划标准从量倒序、规划目标从优到适。3.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作用:
(1)保障生态环境建设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好社会发展计划;(2)体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以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3)各级政府和生态环境保护部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管理的重要依据;
(4)为国家制定国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土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4.生态环境与环境规划的关系: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同于环境规划,环境规划侧重于环境,特别是自然资源的监测、评价、控制、治理、管理等,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则强调系统内部各种生态关系的和谐与生态质量的提高。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不仅关注区域或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利用与消耗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影响,也关注系统结构、过程、功能等变化和发展对生态的影响。同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还考虑社会经济因子的作用。
5.生态环境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与城市规划在诸多方面存在一致性,但分别又有自身的特点。城市规划师为了确定城市性质、规模、空间发展方向,通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而进行的综合布局。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则是通过对城市各项生态关系布局与安排,调整城市人类与城市环境的关系,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实现城市的和谐、高校、持续的发展。
6.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协调性、战略性、区域性、实用性。
7.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是指将一定量的资本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按照一个科学的程序,经过决策好实施,最终达到特定的目标的一次性任务。它是运用一种规范的系统和方法所确定的在规定期限内达到特定的目标的包括投资、政策措施、机构、技术设计等在内的经济活动。
8.项目周期:指一个项目有筹划立项开始,直到竣工投产,收回投资,达到预期投资目标的整个过程。
9.生态环境建设项目前期分四个人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
10.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11.生态环境调查:是指对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口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要素即信息进行采集、存储的过程。
12.生态环境调查的目的:在于查清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状况及其生产潜力,协调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关系,为分析环境结构与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可靠和科学的物质基础和保证。
13.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自然地理环境(地质岩石、地理地貌、土壤及地面组成物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景观资源)、社会经济(人口和劳动力、城镇基础产业设施情况、社会经济情况及产业状况、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14.生态环境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遥感调查法。
15.小班调查因子:是指在调查时各小班应进行记录的因子。16.小班调查的方法:样地调查法、标准地调查法、目测调查法、角规调查法、回归估计法。
17.系统分析的组成要素:目标、替代方案、指标、模型、标准、决策。
18.系统分析的步骤;划定问题范围、确定目标、收集资料,提出方案、建立分析模型、分析替代方案的效果、综合分析与评价。
19.系统分析评价方法: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判别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因子综合法、模糊评价法。
20.社会经济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指标:人口结构评价(人口数量结构、人口质量)、产业结构分析(产出结构、投入结构、结构变化值、结构效应值)、消费结构评价分析、功能分析(生产过程分析、流量分析)。
21.最优化方法:为了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目标提出的各种求解方法称为最优化方法。
22.最优化方法的步骤:提出需要进行最优化的问题开始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建立求解最优化问题的有关数学模型,确定变量列出目标函数和有关约束条件;分析模型选择合适的最优化方法;求解方程;最优解的验证的实施。
23.林业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查清土地和森林资源,落实林业生态工程用地;搞好土壤、植被、气候、水文、地质等专业调查,编制立地类型表、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和森林经营类型表;在完成社会经济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营建各项规划,编制规划文件。
24.工程造林树种选择的原则:造林树种要具备最有利于满足造林目的的要求(防护、生产木材、美化等)的性状;最能适应造林的立地条件,即能达到适地适树的要求;在适应立地的条件和符合造林目的的前提下,尽量选用容易营造的树种。同时,注意选用抗病性能强的树种;有条件的地方,可适当设计针阔叶树混交林,以达到改良土壤,提高林地肥力、防止病虫灾害和山火蔓延,建立稳定、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的目的。25.工程造林技术措施规划:基地规划、造林方式方法规划、造林密度规划、幼林管理规划、幼林抚育、造林灌溉、防止鸟兽害、补植。
第二篇:生态文化建设考试试题试题答案46分
1.“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 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 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单选)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文化形态的视角
C价值论视角
D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2.循环经济 基本特征是在资源开采环节()。(单选)A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
B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
D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各种废旧资源
3.“根据草本动物食性,充分发挥作物秸秆在养殖业中的天然饲料功能,构建种养链条” 属于()。(单选)A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
B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
C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
D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
4.节能、省料、节水属于生态工业的()。(单选)A辩证观点
B指标
C目标
D以上都是
5.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具有推进绿色评价、唤起生态觉醒、伸张公平正义、调节行为等()功能。(单选)A特定
B基本
C导向
D定向
6.科学的生态和谐社会发展机制系构建涉及打造()GDP增长机制。(单选)A生态经济
B绿色经济
C低碳经济
D环保经济
7.保持并完善()的基本地位,同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把可持续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倡导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相适应。(单选)A《环境基本法》
B《环境保护法》
C《环境法》
D《环境影响评价法》
8.()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单选)A生态赔偿机制
B生态补偿机制
C生态偿付机制
D生态赔付机制
9.发展()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单选)A绿色发展
B循环经济
C生态发展
D低碳发展
10.以下属于物种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的有()。(多选)A中性作用
B竞争作用
C抗生作用
D捕食作用
11.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多选)A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
B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
C以环境友好为目标
D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12.自然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自存在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判断)正确 错误
13.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制度支持,它的实施将带来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判断)正确 错误
14.循环经济的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判断)正确 错误
15.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是国土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的必然选择。(判断)正确 错误
16.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来自工业部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判断)正确 错误
17.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协同发展的文化,是21世纪人类面对诸多生存危机所作出的新的生存方式和价值取向,也是一种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在发展中实现自我反省、自我调节的生态适应和社会觉醒。(判断)正确 错误
18.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判断)正确 错误
19.渔业包括()。(单选)A海洋渔业
B海洋养殖种植
C河湖养殖种植
D以上都是
20.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是()。(单选)A生物修复
B物理与化学修复
C植物修复
D以上都是
21.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紧迫性以及各类服务所涉及公共利益的重要性,环保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可以界定为()。(单选)A环境监管服务 B环境治理服务
C环境应急服务
D以上都是
22.(),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单选)A人口和谐发展
B人口自然发展
C人口均衡发展
D人合理发展
2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先进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这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资源环境保障能力,实现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单选)A又好又快
B协调
C全面
D可持续
24.人类生态学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学,是关于以下哪些选项相互作用的研究?()(多选)A人
B社会
C自然界
D以上都不是
25.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 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多选)A低碳产品
B低碳技术
C低碳能源
D以上都不是
26.在生产过程中,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3R”原则是()。(多选)A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
B产品的再使用原则
C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
D以上都不是
27.生态民主包括()。(多选)A社会生态系统的民主
B自然生态系统的民主
C社会和自然构成的大生态系统的民主
D人与自然构成的大生态系统的民主
28.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多选)A节约资源
B保护环境
C保护资源
D提高效率
29.坚持()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多选)A节约资源 B保护环境
C保护资源
D提高效率
30.公民环境权的存在,要求人们必须对环境资源的价值进行多元考虑,合理分配不同利益团体对环境资源的价值需求。在行政规划中要确立以()的观念,促成政府与公民间的平等交流,构建现代公共治理服务理念。(多选)A预防为主
B治理为主
C持续发展
D协调发展
31.“美丽中国”体现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多选)A环境美
B生活美
C生态美
D自然美
32.在生态系统中,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判断)正确 错误
33.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判断)正确 错误
34.土壤是进行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活动的地壳表层。(判断)正确 错误
35.生态旅游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干扰和破坏。(判断)正确 错误
36.“吃、住、行、游、购、娱” 是旅游业的六大要素。(判断)正确 错误
37.环保公共服务的普惠性,是指环保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基本生存环境,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环境条件。(判断)正确 错误
38.生态文化价值取向是指以关爱自然,珍惜资源,改善生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核心价值观一种优势观念形态,是“自然的人格化与人格化的自然”实现最佳融合的一种文化选择。(判断)正确 错误
39.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判断)正确 错误
40.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当限制或者()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单选)A、杜绝
B、禁止
C、避免
D、停止
第三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考试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考试
篇一: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考试答案--100分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考试答案
1(单选题).(4 分)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B)。A.风能、水能 B.化石能源 C.太阳能 D.生物质能
2(单选题).(4 分)对于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中细粒子和臭氧浓度升高 B.大气环境的氧化性和酸性降 低 C.煤烟型污染与光化学污染共存和相互耦合 D.雾霾覆盖面增大,出现时间延长
3(单选题).(4 分)我国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A)。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B.以自动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自 动化促进化
C.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国际化 D.以机械化带动工业 化,以工业化促进机械化
4(单选题).(4 分)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专门研究环境问题的会议是
(A)。A.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 B.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
5(单选题).(4 分)根据生态文明的思想,经济建设应该以(C)为前提和基础。A.经济发展效率 B.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C.资源环境承载力 D.改变自然、创造 自然
6(单选题).(4 分)在人类的文明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最为尖锐的时代是(C)。A.生态文明时代 B.原始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农业文明时代
7(单选题).(4 分)以下对我国 CO2 排放现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CO2 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 B.每年 CO2 排放量的增值已经是世界总增值的 70%左右 C.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要求中国承担减排责任 D.人均 CO2 排放量已经低于世界人均值
8(单选题).(4 分)全球第一座生态工业园区位于(D)。A.英国的曼彻斯特 B.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C.德国的慕尼黑 D.丹麦的卡伦堡
9(单选题).(4 分)下列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中,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是
(B)。A.反对耗费资源、金钱,没有实用价值的所谓形象工程、标志工程 B.城市交通应 以私人汽车为主,增加机动车道数量 C.各类建筑的布局要合理,减少对市内交通 的需求 D.城市规模要控制,不应一味扩大、膨胀
10(单选题).(4 分)关于绿色产业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A.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量 B.改善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设备、加强生 产管理,减少废物排放量 C.提高农业及制造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D.提高 能源利用率,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1(多选题).(3 分)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BCD)纳入经济 社会发展评价体系。A.能源总量 B.资源消耗 C.环境损害 D.生态效益
12(多选题).(3 分)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有(ABD)。A.尊重与善待自然 B.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C.保护环境、限制发展 D.关心自己 并关心人类
13(多选题).(3 分)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业生态学的新理念的有(ABC)。
A.生命周期管理 B.产业共生 C.城市矿山 D.机器大生产
14(多选题).(3 分)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规划的原则有(ABCD)。A.建立生态保护战略 B.将自然融入城市 C.保护文化历史 D.建设生态基础设施
15(多选题).(3 分)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原因有(ABCD)。A.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比世界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得多 B.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 放,突出表现在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 C.中国经历了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需迎头赶上 D.中国的很多资源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16(多选题).(3 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ABC)。A.上游由急流变成缓流或湖泊,破坏了很多生物的生境 B.水流特征的变化使水体 自净能力降低 C.下游湖泊的水位下降消弱了湖泊的功能,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D.增加了下游沿江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17(多选题).(3 分)当前,我国河流、湖泊、海湾等水质堪忧,其表现有(ABCD)。A.地下水污染呈现从条带状向面上发展 B.重金属污染使水质恶化
C.有机污染造 成细菌繁殖,水体变黑发臭 D.富营养污染造成赤潮、蓝藻爆发
18(多选题).(3 分)循环经济的“3R”原则有(ABC)。A.再循环 B.资源化 C.减量化 D.低利用
19(多选题).(3 分)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对比,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ABCD)。
A.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 B.从对自然掠夺的发展转向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C.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推 动型的发展 D.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 20(多选题).(3 分)发展带来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ABCD)。A.生物多样性丧失 B.臭氧层损耗 C.持久性有机物污染 D.全球气候变化
21(判断题).(3 分)美国生态学家R〃雷基斯特提出:生态城市实质上是城市居民和周 围环境组成的一种 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们创造的一个自然——经济——社会 复合系统。(√)
22(判断题).(3 分)核能是绿色能源,但必须十分关注安全问题,包括核废料安全处 置及生产事故的严 密预防等。(√)
23(判断题).(3 分)目前,钢铁工业中已经实现了可燃气体、废水、废渣的循环利用。(√)
24(判断题).(3 分)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25(判断题).(3 分)开发和利用非常规气是改变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页 岩气已经开始大规 模商业生产。(×)
26(判断题).(3 分)“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由中国提出的,它体现了中国解决环境问 题的基本思路 于生的原则是拖着笔走,而不能推着笔走。(×)
27(判断题).(3 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 建设放在突出的位 置。(×)
28(判断题).(3 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29(判断题).(3 分)我国大跃进时代的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具有 人类中心主义的 色彩。(√)
30(判断题).(3 分)目前,我国的城镇人均能耗远低于农村人均能耗。(×)
篇二:2015年9月7日最新版2015年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公需科目参考答案
2015年广西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公需科
目题库
2015年9月7日最新整理版
使用说明:
1、在“word”的文档中工具栏点击“编辑”打开对话框,找到“查找”。Ctrl+f(查找快捷键)
2、在“查找”的对话框中,将考试题目的关键词输入,然后点击查找下一处,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这是目前在网上找到的最全的题库了,共388页。已经重新整理过了,不敢说得100分,但得98分是没问题的。请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所以收取2个下载卷。
祝君考试顺利!
一、单项选择题:
1题目:和谐社会的目标是(C)。
A.流通顺畅
B.经济发达
C.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D.环境保护
2题目:2013年,南宁市全年的雾霾天数为(C)天,甚至出现连续5天的重度污染。
A.52天
B.62天
C.72天
D.82天
3题目:2013年,广西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从2009年的66845吨激增至(C)。
A.707920吨
B.505830吨
C.607846吨
D.807846吨
4题目: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国家(A)。
A.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B.第四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C.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D.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5题目:《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 设问责制和(A)。
A.终身追究制
B.行政责任制
C.负责制
D.追究制
6题目:贵糖公司建设了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的甘蔗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将(C)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原料甘蔗的单产和含糖量。
A.工业生产和服务业
B.工业生产和信息业
C.工业和农业生产
D.农业生产和服务业
7题目:注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旅游观,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推动旅游业从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C)发展模式转变。
A.规模增长型
B.协同联盟型
C.质量效益型 D.市场推进型
8题目:广西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做好提前部署,加快构建以(D)为龙头,“桂林—柳州—来宾—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梧州、贺州—贵港、玉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旅游发展带为骨架。
A.北海
B.柳州
C.南宁
D.桂林
9题目:广西生态农业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功地创立了闻名国内外的“(A)”,即“养殖+ 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模式。
A.恭城模式
B.兴安模式
C.横县模式
D.浦北模式
10题目:生态安全有两类(D)。
A.辐射安全与植被安全
B.水安全与空气安全
C.土壤安全和阳光安全
D.要素安全和功能安全
11题目:2014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布了《“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A)。
A.2013-2020 B.2013-2016 C.2013-2014 D.2013-2018
12题目:2013年,北海市海城区通过(B),基本了控制海水入侵。
A.限制滨海挖沙
B.控制地下水抽水量及布井密度
C.修建拦河闸和防潮闸
D.帷幕灌浆以及地下修坝
13题目:南岭山地、桂西南石灰岩地区、南海区域是我国(A)优先区域之一。
A.生物多样性保护
B.农业开发
C.旅游开发
D.基础设施建设
14题目:加快(D)再利用,提高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A.基层村
篇三:2015年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高分题库
2015年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考试高分题库
一、单选题
1题目:贵糖公司建设了以甘蔗制糖为核心的甘蔗产业生态工业园区,将()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了原料甘蔗的单产和含糖量。
C A.工业生产和服务业
B.工业生产和信息业
C.工业和农业生产
D.农业生产和服务业
2题目:注重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旅游观,引导企业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加快推动旅游业从规模增长型发展模式向()发展模式转变。C A.规模增长型
B.协同联盟型
C.质量效益型
D.市场推进型
3题目:2013年,北海市海城区通过(),基本了控制海水入侵。B A.限制滨海挖沙
B.控制地下水抽水量及布井密度
C.修建拦河闸和防潮闸
D.帷幕灌浆以及地下修坝
4题目:广西贵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列入国家()。A A.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B.第四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C.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D.第三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
5题目:《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标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大幅增加考核权重,建立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问责制和()。A A.终身追究制
B.行政责任制
C.负责制
D.追究制
6题目:和谐社会的目标是()。C A.流通顺畅
B.经济发达
C.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D.环境保护
7题目:2013年,南宁市全年的雾霾天数为()天,甚至出现连续5天的重度污染。C A.52天
B.62天
C.72天
D.82天
8题目:广西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做好提前部署,加快构建以()为龙头,“桂林—柳州—来宾—
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和“梧州、贺州—贵港、玉林—柳州、来宾—南宁—崇左、百色、河池”旅游发展带为骨架。
D A.北海
B.柳州 C.南宁
D.桂林
9题目:广西生态农业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成功地创立了闻名国内外的“()”,即“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生态模式。
A A.恭城模式
B.兴安模式
C.横县模式
D.浦北模式
10题目:加快()再利用,提高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D A.基层村
B.行政村
C.中心村
D.空心村
11题目:为加强旅游市场开发,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和广西卫视等主流电视媒体播放以“遍行夭下心仪广西”为主题的旅游形象宣传片,举办()系列推广活动。
C A.“中国民俗旅游年”
B.“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旅游年”
C.“中国海洋旅游年” D.“中国旅游年”
12题目:2013年,广西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总量从2009年的66845吨激增至()。C A.707920吨
B.505830吨
C.607846吨
D.807846吨
13题目:南岭山地、桂西南石灰岩地区、南海区域是我国()优先区域之一。A
A.生物多样性保护
B.农业开发
C.旅游开发
D.基础设施建设
14题目: 生态安全有两类()。D A.辐射安全与植被安全
B.水安全与空气安全
C.土壤安全和阳光安全
D.要素安全和功能安全
15题目:2014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布了《“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重大活动规划纲要()。
A A.2013-2020 B.2013-2016 C.2013-2014 D.2013-2018 16题目:目前,广西玉桂产量居全国()。
A A.第三位
B.第二位 C.第四位
D.第一位
17题目:山口国家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国家级海洋类型保护区之一。A A.1990年9月
B.1993年9月
C.1992年9月
D.1991年9月
18题目: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C A.经济发展
B.生态安全
C.新能源革命
D.生态公正
19题目:根据《广西水资源综合规划(2010-2030年)》,到2015年,全区重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
B A.95% B.86% C.89% D.90%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考试》
第四篇: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考试答案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考试答案
1(单选题).(4 分)下列能源中,不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B)。A.风能、水能 B.化石能源 C.太阳能 D.生物质能
2(单选题).(4 分)对于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A.城市和区域大气环境中细粒子和臭氧浓度升高 B.大气环境的氧化性和酸性降低 C.煤烟型污染与光化学污染共存和相互耦合 D.雾霾覆盖面增大,出现时间延长
3(单选题).(4 分)我国要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A)。
A.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B.以自动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自动化促进化 C.以国际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国际化 D.以机械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机械化
4(单选题).(4 分)联合国历史上第一次召开的专门研究环境问题的会议是(A)。A.联合国人类与环境大会 B.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 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高峰会议
5(单选题).(4 分)根据生态文明的思想,经济建设应该以(C)为前提和基础。A.经济发展效率 B.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C.资源环境承载力D.改变自然、创造自然
6(单选题).(4 分)在人类的文明历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最为尖锐的时代是(C)。A.生态文明时代 B.原始文明时代 C.工业文明时代 D.农业文明时代
7(单选题).(4 分)以下对我国 CO2 排放现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A.CO2 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 B.每年 CO2 排放量的增值已经是世界总增值的 70%左右 C.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要求中国承担减排责任 D.人均 CO2 排放量已经低于世界人均值
8(单选题).(4 分)全球第一座生态工业园区位于(D)。
A.英国的曼彻斯特 B.西班牙的巴塞罗那 C.德国的慕尼黑 D.丹麦的卡伦堡
9(单选题).(4 分)下列城市规划与发展模式中,不符合生态文明理念的是(B)。A.反对耗费资源、金钱,没有实用价值的所谓形象工程、标志工程 B.城市交通应以私人汽车为主,增加机动车道数量 C.各类建筑的布局要合理,减少对市内交通的需求 D.城市规模要控制,不应一味扩大、膨胀
10(单选题).(4 分)关于绿色产业的特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量 B.改善产品设计、工艺过程和设备、加强生产管理,减少废物排放量 C.提高农业及制造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 D.提高能源利用率,采用可再生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11(多选题).(3 分)胡锦涛同志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BCD)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A.能源总量 B.资源消耗 C.环境损害 D.生态效益
12(多选题).(3 分)环境伦理观的主要内容有(ABD)。
A.尊重与善待自然 B.着眼当前并思虑未来 C.保护环境、限制发展 D.关心自己并关心人类
13(多选题).(3 分)下列选项中,属于工业生态学的新理念的有(ABC)。A.生命周期管理 B.产业共生 C.城市矿山 D.机器大生产
14(多选题).(3 分)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规划的原则有(ABCD)。
A.建立生态保护战略 B.将自然融入城市 C.保护文化历史 D.建设生态基础设施
15(多选题).(3 分)中国迫切需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其原因有(ABCD)。A.中国人均资源拥有量比世界人均资源拥有量少得多B.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突出表现在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 C.中国经历了 30 多年的快速发展但,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仍需迎头赶上 D.中国的很多资源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
16(多选题).(3 分)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ABC)。
A.上游由急流变成缓流或湖泊,破坏了很多生物的生境 B.水流特征的变化使水体自净能力降低C.下游湖泊的水位下降消弱了湖泊的功能,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D.增加了下游沿江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17(多选题).(3 分)当前,我国河流、湖泊、海湾等水质堪忧,其表现有(ABCD)。A.地下水污染呈现从条带状向面上发展 B.重金属污染使水质恶化 C.有机污染造成细菌繁殖,水体变黑发臭 D.富营养污染造成赤潮、蓝藻爆发
18(多选题).(3 分)循环经济的“3R”原则有(ABC)。A.再循环 B.资源化 C.减量化 D.低利用
19(多选题).(3 分)与传统发展理论的对比,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有(ABCD)。A.从单纯以经济增长为目标转向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
B.从对自然掠夺的发展转向与自然和谐的发展 C.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推动型的发展
D.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
20(多选题).(3 分)发展带来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有(ABCD)。
A.生物多样性丧失 B.臭氧层损耗 C.持久性有机物污染 D.全球气候变化
21(判断题).(3 分)美国生态学家R· 雷基斯特提出:生态城市实质上是城市居民和周围环境组成的一种 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们创造的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22(判断题).(3 分)核能是绿色能源,但必须十分关注安全问题,包括核废料安全处置及生产事故的严 密预防等。(√)
23(判断题).(3 分)目前,钢铁工业中已经实现了可燃气体、废水、废渣的循环利用。(√)
24(判断题).(3 分)生态文明的诞生是人与自然关系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25(判断题).(3 分)开发和利用非常规气是改变能源结构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国页岩气已经开始大规 模商业生产。(×)
26(判断题).(3 分)“可持续发展”一词最早是由中国提出的,它体现了中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路 于生的原则是拖着笔走,而不能推着笔走。(×)
27(判断题).(3 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 置。(×)
28(判断题).(3 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29(判断题).(3 分)我国大跃进时代的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口号具有人类中心主义的 色彩。(√)
30(判断题).(3 分)目前,我国的城镇人均能耗远低于农村人均能耗。(×)
第五篇: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生态移民政策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生态移民政策
一、事件背景
(1)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公室综合司司长杜平,在2010年4月21日说,目前我国已经从贫困地区迁移出的生态移民达到70万人。
杜平在于银川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西部开发研究联合体年会上说,我国西部有很多偏远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不具备“就地扶贫”的条件且扶贫的成本太高,只有通过移民才能解决他们的脱贫问题。
我国于2000年开始实施生态移民,计划将西部地区700万农民通过移民来促其脱贫。我国的生态移民坚持自愿的原则。在充分尊重民意、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基础上进行移民。此外,移民新村的建设不但生活条件要齐全,而且教育、卫生等都统筹考虑。国家还提出,一定要注意让移民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收入,要建立新的产业。各种政策要配套,比如土地的使用证、新的户口证,都让移民拿到手。真正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下、富得起来”。
杜平说,目前我国政府组织的移民包括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为了保护一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者让一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但生态移民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靠政府解决移民接受地的难度越来越大,生态移民的安置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
(2)2010年7月16日,据相关消息,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将启动大规模生态移民,以加快治理石漠化步伐,巩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黔东南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森林覆盖率达62%,是国家28个重点林区之一,拥有自然保护区23个,是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但同时,黔东南也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近年来,采取将兴林与富民结合,在石漠化生态困境地区重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方式,建立绿色银行,让荒山重披绿装。
从黔东南州政府了解到,为了保护绿色银行不被破坏,黔东南正在争取被纳入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务院扶贫办的国家科技扶贫示范区,希望能够安排专项资金,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帮助黔东南实施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工程,对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山区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财政困难的地区,免除生态移民工程的地方匹配资金。
另外,黔东南正在探索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即按照森林生态保护者的投入成本、为保护森林生态功能而限制开发的机会成本,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等核定补偿标准,明确补偿主体、对象和范围,实施生态建设补偿,并争取从国家层面建立协调机制,建立跨地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尽快启动长江和珠江流域生态补偿。
(3)森林过度砍伐、山体千疮百孔,仅仅2平方公里的县城竟然挤下近5万居民并且还在增加„„说到底,都是一种人与人争地、人与自然争利的不和谐画面。许多看过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现场的地质专家都担心,在类似地形地貌很多的西部,下一个舟曲会在哪里到过舟曲的许多人都疑问,既然山大沟深、环境恶劣,何不将村民整体搬迁,生态移民到山清水秀、草长莺飞之地对于小部分人脱困脱贫,移民固然可以迅速起效;但笔者认为,移民只能是权宜之计,找到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那把钥匙才是解决问题之本。
其一,往哪里移是一个大难题。西部地形复杂,本来留给我们生存的空间就不大,建设新的定居点又可能对本来就脆弱的环境造成影响。有人建议移民新疆或者其他地广人稀的地方,但生活习惯、民族传统等又会带来新问题。
其二,就像甘南州一位官员向笔者所说,舟曲当地老百姓人均年收入才1000元,吃饭取暖怎么能不砍树劈柴盖房子、修路就地开山取材也是迫于成本考虑。不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搬到新地方还是一样要向大自然索取。
其三,很多西部山区险要之地,人类已经生活了上千年,只要尊重生态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丰衣足食的日子不是没有,怎么科技和经济进步了反而不行到要移民的地步
一位舟曲村民曾说,那里泥石流历史上很多,但正是泥石流冲击扇形成的土地相对更加肥沃养活了祖祖辈辈。倒是近几年外来人口越来越多,房子越来越密,还都盖在泄洪区域,成为放大灾害的“****”,而许多外来村民恰恰是从周边环境更恶劣的地方“移民”过来的。
今年正值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周年,近期召开的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西部经济社会向“纵深发展”的战略举措,在西部建立环境生态补偿机制也成为下一个十年新的战略目标。
二、事件观点
(1)“授之鱼不如授之渔”,如果生态移民可以成为村民通向美丽新世界的一扇窗口,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不断发展、提高,那么生态移民将成为保护区人民自我提升与发展的好时机。因此,生态移民不能盲目移,要在行动之前做好规划,解决怎么移、怎么安置等问题,使生态移民成为群众整合优质资源的发展机遇,成为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自觉行为。生态移民后,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珍稀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加大社区共建的力度,使相互矛盾的两方面相互协调,早日走向双赢。
(2)“生态移民”或许是是从根本上,对偏远地区群众进行扶贫的可行之路“之一”,但是老师需要客观地说,只是“其中之一”,但不会是“唯一对策”。但是多年的实践来看,老师认为,我们需要解决移民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首先要解决好移民的生活、生产问题,通过金融贷款支持统一考虑,能享受低保和新农保等政策的尽量纳入范围;另外,生态移民点上的基础设施配套要完善,水、电、路、村部、商店和学校等各方面建设要跟上;对生态移民要进行农业技术培训,确保一户有一位掌握农业技术的人员;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各单位进行对生态移民的对口帮扶工作,齐心协力帮助生态移民。生态移民决不能“一搬了事”。
(3)生态移民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所以主要的、唯一的标准就是被迁移者在原居住地是否已经造成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或者已经构成潜在的威胁。至于这些人的生活状况或者生产方式如何,不应该成为启动生态移民的主要原因。因为判断一种生产或生活方式是否合适,除了衣食住行这类客观标准外,还有这个人的主观意愿,包括民族、文化、宗教、社会、传统、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在不违反法律,不影响他人,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任何人无权强制。政府和其他人不能越俎代庖,强制他们接受自以为先进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4)很多时候,生态移民虽然是不得已的选择,但移民是减少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破坏的最好办法。通过迁移或相对集中区域内人口,杜绝人类在生态脆弱区的开发性活动,把这些人力暂时难以恢复的区域设为“生态无人区”,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使其先绿起来,这是从整体上保护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可是,老师认为,移出去的人们怎么活下去,怎样才能活得更好,仍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实践证明,任何移民工程的成功,都是迁出地的推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对于生态移民来说,迁出地的推力往往难以起到作用,决定性的因素是迁入地的拉力。即迁入地为他们创造了什么适合他们的条件,用什么来吸引他们迁移,用什么来保证他们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