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雨花台风景区生态文明教育馆观后感(共)
雨花台风景区生态文明教育馆观后感
六月八号,我参观了位于雨花台风景区的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了解了并不为许多人熟知的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生态文明一直在我心里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它也和其他文明一样,需要去了解,需要去保护,从自身做起,这样生态才能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美好家园才能得以保存下来,文明才能延续。
身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对于生态文明有很多困惑,比如污水怎样“变”得清澈?物种为何不断消亡?噪音如何侵害人体?这次去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参与并体验精心设计的环保系列展览,我对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境科学有了一种一目了然的感觉。
作为全国首家生态文明的主题教育场馆——南京生态文明教育馆已于6月5日世界环境日这天向社会免费开放。开馆40天,已有7000余国内外参观者前来,其中不乏远道而来的澳洲、印尼和中国台湾的参观者。现在,我跟随参观者,走进这座生态主题馆,了解体验了我们身边的环境科学。
生态文明教育馆坐落于南京市南郊雨花台风景区生态密林区内,这座由东南大学建筑大师齐康设计、外形酷似风车的两层小楼,馆外,花丛绿树掩映,池塘湿地环绕;馆内,由众多图片和多个互动模拟区、模型区组成的生态科普、生态建设、生态南京、低碳生活四大展厅,系统全面地让参观者感受并体验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和环境威胁,在反思人类发展的失误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时不我待。
步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生机勃勃的雨林区,树木葱郁,花朵娇艳,小鱼在水中畅游,小鸟在枝头鸣唱,穹窿型的天窗下,一片明媚阳光和“鸟语花香”。解说员说,展馆开宗明义地告诉我们:大自然的生机丰富、瑰丽多姿,使人类生命旅程中有了更多伙伴„„雨林中,挂在树枝上的猪笼草最吸引人眼球,“以前只学到过猪笼草能吞食小昆虫,现在能看到真的,还能观察‘觅食’全过程,so cool!”澳洲小学生彼得开心地趴在猪笼草前不愿挪步。
穿过一个山洞,生态科普厅随之展现。这个展区主要是列举了“人口的爆炸”、“森林破坏”、“土地的沉沦”、空气、水环境的污染等九大环境警示主题,通过直观的影像画面和数据图片的解读,真实呈现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攫取与破坏的现状,控诉目前资源枯竭、生态系统恶化,以此向人们发出警示。
碧水环绕,是人们期待与水相亲相近的美好愿景。然而,这里一排粗放的污水管道,向大地毫无节制地排放着污水;一片龟裂的黄土上只有一口枯井和一个饥渴难耐的小男孩儿;一个硕大的水龙头悬在半空,“哗哗”地往下淌着水,却不见水管„„这是在明确地控诉污染水环境的行为,隐喻生命之源的匮乏将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墙面上,一组统计数据十分触目:我国年排放污水600多亿吨,相当于一条黄河的径流总量。全国78%的淡水污染超标,50%的地下水被污染,40%的水源无法饮用,数以亿计的民众深受其害„„不同于普通“看图说话”,在这个国内独一无二的生态文明教育馆内,有不少精心设计的互动模拟体验区,让观众能身临其境地感受。“生物的悲歌”板块是最受大家追捧的:一位来自台湾的游客正用脚奋力踩压地板上的感应区,亲身感受物种灭绝的速度。这块平台上共有生态环境变化、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捕杀四个感应区,在钟表“滴答”的读秒声中,只要参观者脚下踩踏到感应区域,前方270度屏幕上的大熊猫、中华鲟等各种珍稀动物图像就会逐渐变黑,寓意着不同物种的消亡灭亡。
解说员:“人类无节制的活动,正在吞噬着这颗星球上多样的物种,使生物多样性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胁。目前,世界上1/4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面临灭绝的危险;100多种海洋鱼类、10%的植物物种处于濒危状态。人类活动所引发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条件下的1000倍” „„她充满悲情的最后一句“如今地球上平均每1小时就有1个物种灭绝”,更令人惊心!噪声污染早已是城市环境公害,但噪声对人体的危害究竟有多重?这里会有答案:当人连续听摩托车声8小时或在摇滚音乐厅半小时后,听力就会受损;在声级50—60分贝时,人会烦躁;长期处于70—80分贝的噪声环境中,人们的听力下降,会头昏、眩晕;噪音超过90分贝时,不仅听力严重受损,可能失聪„„溃疡、心血管疾病将加重病情。噪音——不和谐之音”的单元设计,试图通过参观者头顶上方悬挂的声音模拟收集器,让参观者体验感受到上百种噪音,告诉人们噪声会给我们身体和精神带来无尽的烦扰和戕害。
转过墙角是“辐射模拟体验区”——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两面墙上发射出的“辐射线”全部“聚焦”到观众身上,各种颜色的“射线”似乎穿透过人的身体,一种被辐射包围的紧张,立刻涌上心头。“这些只是普通彩色灯光的模拟效果,不会对人产生任何影响”。这个模拟体验其实是要告诉人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微波炉、无线通讯、无线上网等穿透力很强的电磁射线无处不在,它们不仅无孔不入,还会“伤人于无形”。讲解员继续解释:“当然,也不必谈辐射色变,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绝对温度零度以上,都在以电磁波的形式时刻不停地向外传送热量,这就是辐射。我们只需注意诸如减少看电视时间、使用微波炉离开半米、少做X光检查等日常预防,就能有效避免辐射的伤害。”
走过显得沉重的警示展览之后,人们产生的第一个意识就是“拯救地球”。二楼的生态建设厅,“生态环境保护历程”、“ 节约资源 循环经济”等单元,通过细节与实物,打造了一个改变人类行为方式的“我们绿色的家”。在“低碳生活区”,参观者还可亲自测算碳足迹、低碳旅游、出行等等各种减碳数据,并参与拯救地球、低碳生活的各种方案设计。为了让参观者在参观过后有个自我反省和思考的空间,场馆内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教学区域,用视频和数据告诉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环保:每回收一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约100吨水和1.2吨煤;每回收一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
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层面,是指一切文化活动包括指导我们进行生态环境创造的一切思想、方法、组织、规划等意识和行为都必须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
树立生态文化意识。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新世纪新阶段,人类已逐渐认识到长期对自然进行掠夺性索取、破坏必将遭受惩罚,一个从征服自然、破坏自然到回归自然、珍爱自然的新理念正在形成。全民生态意识觉醒之日,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改善之时。因此,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牢固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是解决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
注重生态道德教育。生态与道德不可割裂。生态环境的优劣,反映着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同时,人们生态道德水准的高低,也极大地影响着生态环境的优劣。生态道德驱动着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行为的自觉性、自律性与责任感。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可以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应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努力形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在观看完这些之后,文明的参观也接近尾声了,生态文明也只能是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对资本主义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美好的社会和谐理想。两者内在的一致性使得它们能够互为基础,互为发展。生态文明为各派社会主义理论在更高层次的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社会主义为生态文明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如果,走过这里的人们将参观过后的意识与理念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那么,我们的生活时空将会有更多的“绿”、人类的未来将会和自然共同走向和谐与美好。
第二篇:《雨花台》观后感
话剧《雨花台》观后感
15级文体学 姚晓楠
一阵刺耳的铁门拉开声中,话剧《雨花台》在京杭会议中心正式上演。两个小时的演出,以三个审讯室为主要场景,在暗无天日的监狱中,恽代英、冷少农、许包野、施滉等烈士一一登场,面对敌人的恩威并施,他们坚守理想、坚守信仰、顽强斗争、宁死不屈。
整场演出,观众沉浸在震撼和感动中,用掌声和泪水向烈士致敬。
在这部话剧表演的过程中,始终有这样一个问题在拷问着我的内心:如果换做我,面对生死抉择,是否能够忠贞不渝、宁死不屈?
我一遍遍地问自己这个问题。灯光一暗下来,紧张、压抑的气氛让人感到呼吸困难。灯光、音效、布景,以及别出心裁的现场视频采集和投影,与凝重的空气一道,达成了这样一种效果:一方面我们能够把精力聚焦到表演和故事本身,另一方面又在每时每刻把自己同英烈、把我们所处的时代与剧中反映的时代作对比。
首先感到的是庆幸。谢天谢地,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定的时代,不会经受严刑拷打,不必承受生离死别,不用在背叛与偷生之间抉择。袁咨桐,先后三次被捕,牺牲时年仅16岁,在剧中担心扛不住敌人的拷打,为了严守秘密宁可自杀;恽代英革命先驱,虽然被叛徒出卖,但在狱中得知党组织没有被敌人破坏时欣喜万分;许包野和施滉,两位省委书记,在狱中拿到自己妻子的照片时,一句“她也老了”的轻叹,泪流满面......“面对敌人坚强不屈”,从小英雄故事就是这样讲的,大家都习惯了这样的设定;然而不要忘记他们也是人啊!也是普普通通,有血有肉,有知觉有感情的人。当他们面对夫妻爱情、父母恩情、战友真情,面对生死与存亡,有一种超乎其上的坚守,那就是信仰!
他们都是那个时代最优秀的最有前途的青年,他们本可以走出牢笼,拥有自由,拥有安定体面的生活,不必承受这所有的苦难。只需要说出“宝尔”是谁,或者更简单地,在悔过书上签字,或者更简单地,声名自己今后不再参与政治活动。然而他们毅然选择了用生命去捍卫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救则唯靠我自己”。
记得老师在党课上讲过入党动机,他说正确的入党动机只有一个:真诚地信仰。在那样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革命,坚持信仰,我想没有人觉得是为了名、为了利;这就是将生死置之度外,就是愿意以一己之牺牲,换取人民的生存和幸福,换取国家的生存和强盛。你会明白为什么共产党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你会理解星星之火何以燎原?把我们的时代和剧中的时代作比较,好像多了一些什么,又少了一些什么。
多了和平安定的环境、繁荣富强的国家,少了些信仰。孟子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患中催生觉醒,亡国灭种的危险激励无数中华儿女救亡图存。安逸的生活会消磨意志,麻痹思想。那么如何能不失掉这份信仰?我觉得关键一点就是铭记历史。在享受着今天美好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这一切不是理所应当的,不要忘记在我们看来平淡无奇、习以为常的生活,是无数的先辈用年华、血汗乃至生命换来的,他们甚至都没有机会看到这份美好,没有机会享受这份幸福。记住他们,也是记住我辈的责任与担当。
从剧场走出来的时候在留言簿上写了一句话:舞台上是昏暗的压抑的,但从中我看到了光明。
感谢让我们如今拥有美好生活的先烈们!
第三篇:雨花台观后感[定稿]
雨花台观后感
南京雨花台是诸多共产党人牺牲的地方,这里埋葬无数革命烈士,也洒满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为我们后人所瞻仰与怀念!中国人民最神圣的地方!
来到雨花台导游说只给游客一个半小时,他也不跟着我们进去,我们也只能凭借自己的想象去观望那些死难的烈士。
走进烈士们的遗物博物馆,无不为死难的壮烈们爱国之举所倾倒,我不由的感叹,这才是真正教育国人的地方!如果大家有幸到这个神圣而又庄严的地方,一定不要忘了带上孩子,多年的说教不如到此一观,只有他们才堪称的上中国人,真正的中华民族的国魂。
我和一个同事来到这个地方,忘记了导游约定的时间,我们领队的电话响了一遍又一遍催着我两回去,我们才从过去的豪迈中回过神来,急匆匆地告别了这个让中国人无比心惜与自豪的地方。
到了车上,大家都说我两不是个好学生,第一堂课就迟到,导游也很生气,再一次强调不要因为一两个人而耽误大家的行程。因为这个是第一天也是第一个景点,所以吗大家才怪罪我两,他们才不管你是否在哀悼那些死难的烈士。是的,第一个景点就耽搁大家的时间,确实太不好意思啦,我两也真的知道,不是大家想要的、听话的好学生,我两只为了自己的一点点贪心而让大家久等,也无怪乎大家抱怨,我两也却是无话可说的,等大家批评够了消了气也就不在抱怨了,只是因为这个地方太有感召力啦!所以吗我两才迟迟出不来。
只有来到这里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那些共产党人为什么会为了一个小小的信仰,而去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的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也许在现在年轻人眼里他们都是一些傻子、疯子,可现在的年轻人又怎么会理解当时他们的理想与信念?如果他们不傻不疯,我们现在又如何生活的这么安逸与美好?现在的这一代人缺乏也许就是这样的精神与信念,天天腻在幸福的窝窝里,当然体会不到那个时代的不幸与悲怆。
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是浸满了烈士鲜血的,我们踩着他们的死体和鲜血过着他们理想中的生活,如果他们还能睁开双眼看这个世界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会充满激情地说,他们的信仰是多么的崇高与伟大!他们的血流的又是多么的值!如果没有这些共产党人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想象不出我们现在今天会又是什么摸样?是否还在春秋争霸?
我们这一代对他们充满了敬仰与怀念,但是我们的下一代下一代呢?我怎么觉得现在的人好迷茫好无奈!现在的人除了贪念和金钱之外是否也学习一下我们老一辈革命志士的激情与豪迈?
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每天跳着扭屁股舞、唱着靡靡歌、看着色情片,却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的是什么?迷茫、失望、无奈时时笼罩每一个人的心。我们的教育不知道把我们引向哪里?—————— 雨花台观后感2 2008年11月8日上午我们南医的5个班坐着校车,踏上了去雨花台纪念馆的旅程。在车上,我的心情一直不能平静。
我最初对雨花台的印象是模糊的,那是多年前课本里学习的印象加上电视里看过的影像组合在一起,所以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真正到了雨花台,才了解它的内含、它的真正意义所在,才对它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我们是从南门进入的,校车把我们送到坐落在主峰峰顶的“雨花台烈士纪念碑”的面前,这正是我们雨花台之行的起始地。所谓雨花台,传说在1400多年前的南朝梁武帝时,有位叫云光法师的和尚,曾在岗上的高座寺讲经说法。他的一片诚心感动苍天,顿时落花如雨,变成宝石,于是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雨花台。
沿着纪念碑往北行,在陵园广场看到了烈士雕塑群像,此时在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这段历史的画面。早在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南京成为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在22年的法西斯独裁统治时期,在雨花台残酷杀害了十多万名共产党员和各界爱国志士,雨花台的每一块山石都浸透了革命先烈的鲜血,每一寸土地都埋葬着革命烈士的忠骨。看着这些雕像,他们有的昂首挺胸,有的镇定自若,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咬牙切齿,栩栩如生,神态逼异,充分表现了革命志士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也让你想到历史的痕迹在人们心中留下的烙印。然后我们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参观了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馆。在馆内,大量史料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这样一个七尺男儿热血沸腾。据统计,在22年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从全国各地被捕后押解到南京,在这里被杀害的爱国志士多达十万之众,其中有辉代英、邓中夏、罗登贤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今天,当我们踏着雨花台洒满烈士鲜血的陵园上地,凭吊为革命捐躯的先烈们时,革命先烈那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地为革命理想而奋斗。
其中有几幅画面到现在还历历在目。还记得惨不忍睹的“四一0”事件,正当革命发展紧要关头蒋介石加紧勾结帝国主义和国内大资产阶级。于1927年4月策划了南京“四一0”反革命事件,优秀共产党人侯绍裘、谢文锦、张应春、陈君起等遭受迫害,血染秦淮。还有,“异臭腥膳侮我族,好如不共戴天仇”王崇典子变得歌曲,那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至于那次秘密会议,1928年5月5日,共青团江苏省委巡视员史砚芬在南京台城召集江苏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安徽公学团支部开会,讨论红五月工作,被敌人盯梢。史砚芬等人被捕,由于叛徒的出卖,导致全市37名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先后被捕。史砚芬、孙津川等人在雨花台牺牲。以及周不论在狱中给他妻子的一封信中写道:“品新:死使不可怕的,革命事业一定后继有人,但我死后,你不要过分悲伤,不要为我断送青春,对我这一对不满三尺的小孩,将他们带去,好让他们不饿死、不冻死,他已不能做一个有父的儿,却能做一个有母的子,更希望你好好教育他们,继我遗志......”。这般的凛然正气,让我不禁想起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一种对革命未来的憧憬。同样1925年冷少农所作的“我们的将来”,那种对革命未来的向往与决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清楚的记得“我们的未来,无论遭何打击,究竟怎样规算?我们的手段:干!干!干!任他四周如何黑暗,即使无路可走,我们的精神:仍然愈进愈烈!不屈饶!不变换!人们究竟怎么规算?我们只有手段不乱,精神一贯,前途虽是茫茫,自然会有光明的一天”
结束雨花台参观已经是11点左右了,一个上午的参观让我接受了很多深刻的教育,让我深刻的认识到烈士们坚贞不屈、视死如归的英勇战斗、为国牺牲的精神。参观的每一个景点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历史教育必定让我以后的生活更加丰富,我定会在将来的道路上以先烈们的事迹为我的学习榜样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
第四篇:《雨花台》观后感
《雨花台》观后感
这是一段荡气回肠的曲折历史,这是一幅大气磅礴的壮美画卷,这是一段凄婉悲怆的动人诗篇。
雨花台上,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绝望而坚定。
狱中的日子是那么的难捱——漆黑的牢房,阴湿的床垫,霉烂的食物。他们不知道每天一睁开眼睛,将要面临的是什么,老虎凳,亦或是辣椒水;他们眼睁睁看着身边一位位同志被凶恶的狱吏带走,再也没有回来;他们很清楚继续拒不交代,等待自己的结局是什么——雨花台上一颗冰冷的子弹。
他们的心里,可曾有怨,可曾有悔?每当受尽折磨之后,他们可曾想过,倘若自己没有踏上这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会有怎样的经历?他们之中,有人父母老弱,正需儿女扶养;有人新婚燕尔,正值美景良辰;有人尚未成年,难舒胸中意气。试问,谁不想承欢父母膝下,谁不想夫妻举案齐眉,谁不想一展心中宏图?
诗人汪国真说,我不去想是否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脆弱的生命,在滚滚向前的历史巨轮面前,是那么的不值一提;一个又一个革命的殉道者,在反动派的屠刀之下,像拍在岸边礁石上的浪花般,显得如此可笑。然而乐观的他们却告诉自己,倘若自己的死,能使新中国的到来早一分钟,那么自己的死,便是有意义的。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党章上的话语在白纸上不过是一道道墨迹,他们用行动,将其生生铭记在我的心里。
“国不可以不救。他人不去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能救,则唯靠我自己;他人不下真心救,则唯靠我自己。”
一次次重复的,不是台词,是信仰。是要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信仰;是要让人们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的信仰;是誓要让中华民族,不再做东亚病夫,能够挺胸抬头,昂首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信仰!
雨花台下,站着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缓缓落下的大幕没有隔绝响彻大厅的掌声,缓缓离场的脚步声中不时传来一两声啜泣。听到最多的是一句“是我我肯定坚持不下来”,诙谐的调侃中,对烈士的敬重不言而喻。
我们出生在和平的时代,社会和谐国家强盛,没有经历过贫困与饥饿,没有忍受过屈辱与折磨。我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革命胜利的成果,我们甚至抱怨为何祖国不能给我们更多。
今天我才明白,不要去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我们在为烈士们的流血而流泪,可是如果我们现在不流汗,有朝一日我们的国家便会再次流血!
革命烈士未竟之志,终要由我们去完成。终将由我们去完成。终必由我们去完成!
雨花台旁,风悄悄吹过,雨悄悄下过,信仰的种子已经种下,它会慢慢生根发芽,慢慢成长壮大。
张子扬 财政金融学院 2013200091
第五篇:党性教育馆观后感
李春瞳
PB16030874
2018年4月24号,我们有幸去老师工作的党校参观学习,收获颇丰。
党性教育馆观后感
在写政治感悟之前,我想先写写我对党校的第一印象,合肥的党校和我们家乡的党校有很大的不同,它就像一个大学一样,不仅仅只有上课的教学楼,还有花园,操场,宿舍楼......树木丛生,在绿荫遮蔽的道路上散步,微风徐来,让人神清气爽,可以说,一进党校的小门,就感觉整个人都受到了洗涤。当然,除了美景的洗涤,更重要的是97年的党的历史,党的思想在精神方面的洗涤。
一进入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六幅浮雕,右边三个浮雕,分别是中共一大召开时的情景,中国成立的情景,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的情景,这三幅图代表了党不同的历史时期,而右边的三幅浮雕则介绍了安徽党史上的重要事件,第一张图是8月桂花遍地开,讲述了金寨的场景,第二张图是新四军在皖南抗战到底作斗争的情景,第三张图是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在按小手印的情景。而我们也在老师介绍这六张图的过程中,对中国的党史和安徽的党史,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序厅的最后,我们又看到了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分别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这四个自信和四个意识,虽是对领导干部提的要求,亦对我们同样适用。
从序厅出来,我们便进入了第一个展厅——《党性修养,立身之本》。通过展厅里的图片和人物介绍,以及老师的解释,我们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员的出现,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这也正是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这一展厅中,我们也从不同的伟人身上感受到了真正的党性修养。王家祥同志在遵义会议上为毛泽东投的关键一票,改变了我党在王明左倾错误下的领导,除此之外,这里还有红色特工李克龙,六星上将洪学智。两弹一星奠基人邓稼先等等。除了有伟大的人,这里还有伟大的地方,比如被总书记称为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中国革命的发源地金寨县,和中国人民改革第一村小岗村。在这一单元中,我认为最让我感动和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陈家三父子陈独秀,陈延年和陈乔年。他们不仅在安徽的党史,甚至在全中国的党史上,都留下了深刻的足迹。首先陈独秀,他写的《新青年》,也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也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也是我们党第一届到第五届中央主要领导人。父子三人甚至在中共第五届代表大会上,同时当选为中央委员,这在整个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也与陈独秀从小对他们的教育分不开,即让他们要当新青年。那什么是新青年呢?就是要斩尽做官发财的思想,要自力创造幸福。虽然陈独秀,陈延年和陈乔年,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不幸牺牲了,但是他们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在展厅的最后,我们看了一个视频,在这个视频中,我们看到了,17岁的毛泽东已经心怀大志,并给他的父亲写下了一首励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从此便踏上了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从这个展厅中的每一个人的身上,我都感受到了他们让我振奋的党性觉悟和党性思想,不管是陈家三父子,还是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亦或是千千万万普通的中国共产党人,他们都让我明白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的和平是先辈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也应该坚定自己对党的拥护,为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奋斗。
第二个展厅的主题是——《理想信念,精神之钙》。从17岁的马克思的作文中我们作文中我们感受到了以千千万万普通百姓的幸福为自己奋斗的幸福的大爱,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的共产党员即使没有华丽的宫殿和美味的食物,但他们将永存于人民的心中,这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而这些话从未满18岁的马克思的笔下写出时,更是让我敬佩于他比常人更加成熟的心智和精神上的高大。没有理想的人就如同行尸走肉,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没有信念的人是脆弱的,因为他没有与困难对抗的利刃。精神之粮虽是虚无缥缈的,但是它的力量却是无穷的,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新中国的成立便是最好的证明,在没有先进的枪药炸弹的情况下,共产党人正是靠着团结一致的理想信念,化作精神之钙,与敌人斗争到底。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等都是我们伟大精神力量的结晶。
第三个展厅的主题是——《纪律规矩、行为底线》。“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前两个展厅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党性,怎样培养党性,以及党性的重要意义。而守纪律,讲规矩则是对党性的重要考验,对我们对人民,对党忠诚度的考验。这个展厅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小故事就是《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方志敏,虽然在党内担任重要职责,从他手里经过的钱不计其数,但在他被两个国民党小兵抓住时,但在搜身时却什么都没找到,只找到一支笔,唯一的财产就是几套旧汗衫和几双袜子,而且还极为爱惜。这让那两个国民党小兵是极为震惊的,也让我非常震撼,因为他的一清二白我看到了他对党,对人民绝对的忠诚,纪律规矩哪里都有,我们有,国民党也有,但只有共产党人才是真的做到了严格遵守,衡量自己的行为标准,一个军队有了纪律才会有威胁,一个国家有了纪律才会蓬勃发展。所以,作为共青团员,党的接班人,我们更要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心中有民,在纪律规则的约束下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四个展厅的主题是——《作风形象、人心向背》。***曾经说过:“作风问题抓和不抓大不一样,小抓和大抓也打不一样,只有动真格打硬仗,才能扫除顽瘴痼疾,取得人民的满意。”所以***在一上台时就颁布了一系列打压贪污犯罪,滥用职权的工作。在去年热播大剧《人民的名义》里面,第一集就是陆毅饰演的检察官带领团队抓捕一位贪污受贿的处长的事件,但我们看到满床,满柜子的人民币时,很多人都震惊了,这部剧也在播出后立刻登上了微博热搜,可见老百姓对贪官的痛恨,对这个世界灰色地带的痛恨。人心中都有贪念,但有的人用纪律规矩约束了自己,那么就能成为一个好人,一个好官;而有的人肆意妄为,则必人心向背,与法不容。革命功臣黄克功一夜之间沦为杀人犯的事件便是最好的例子。他因逼婚不成而杀害女大学生,而最终当时的领导人毛主席也只能如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一代功将被公审枪决。可见,不管大官还是小官,只要形象不端,则必受到党和人民的制裁。
第五个展厅的主题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历史的长河在永不停歇的向前奔流,实现我们的中国梦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继续前进。回顾历史,是为了以史为鉴,少犯错误。展望未来,则是为了以理想为目标,努力前行,戒惰戒躁。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呢?“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要志存高远,要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联系在一起。”***如是说。如此,便可坚守住初心,砥砺前行。我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以及之后的新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最后,很感谢老师两个多小时的讲解,听着老师讲的一个又一个小故事,真的感觉自己收获很多,也很有趣,对党性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很开心有这样一次特殊的课堂,希望有机会还可以参加类似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