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展水利风景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最终版)
发展水利风景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2013-04-01
建设美丽中国水生态文明专刊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重大发展方略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现阶段的一种必然要求,也是世界经济社会走向未来的必然需求。从经济社会发展讲,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国家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大发展也带来大污染,特别是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虽然我们国家进行了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治理,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一是水资源污染、水环境恶化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二是湿地减少,湖泊萎缩,调蓄洪水和净化、涵养水源的能力大大减弱。由于人口增加,开发利用加大,人水争地矛盾突出,也造成了人类朋友——各类生物物种的减少,甚至少数物种濒危。三是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地沙化、荒漠化严重,耕地面积减少,粮食安全受到挑战。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 万平方公里,是国土总面积的37,4%,而且仍有4200 万公顷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是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3%。水土流失的加剧和草原的退化,带来了大量土地的沙化、荒漠化。加上近十几年工业化和商业化大面积的占用良田,我国可耕地面积不断锐减。“粮凭土地虎凭山”,可耕地的减少,使中国的粮食安全受到巨大挑战。四是大气污染加剧,空气质量下降。长期以来,我国能源消耗以煤炭、石油为主,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烟尘大幅度增加,造成酸雨多发。五是矿产资源无序开发,浪费严重,等等。再从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看,全世界人口突破70 亿,水危机成为全球发展趋势,能源危机、粮食危机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正是在这些背景下,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在新时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方略。应当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高瞻远瞩的,是造福子孙的,也是“中国应当对人类作出较大贡献”的重要举措。发展水利风景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现代水利所进行的兴利除害事业,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而且还要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大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水利风景区的存在和发展,恰恰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它不仅以工程设施保障了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而且有的水利工程还以其恢宏的构架成为亮丽的景观,特别是诸多的滨水区域通过自然形状或后天人工打造形成了优美的滨水景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又一个宜居环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可以休闲、观光、旅游和度假的空间。因此,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不仅成为建设现代化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民生水利的必由之举,亦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水利风景区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修复了水生态,改善了水环境水利风景区主要是依托水域、水体(如城乡河道、水库、水土流失治理区以及灌区、农田水利等水利载体)打造和兴建的。在打造和兴建的过程中,严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不仅大量地植树种草栽花,美化环境,发展景观,而且疏浚河道,清淤清障,推进水土治理,进行生态修复,有效地改善了水体,净化了水质。大量植树种草,其本身的功能也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流失。凡是兴建水利风景区的地方,其区域的水生态明显得到修复,水环境大为改善。
兴建了“美丽家园”,提高了民众的幸福指数当前,我国推进的小康社会正在从建设向建成过渡和转变。在这一进程中,人民群众对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提升愿望十分迫切。而城乡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恰恰与人民群众的愿望一拍即合。水利风景区的打造,实质上给民众兴建了一个“美丽家园”,给了老百姓一个休闲娱乐空间,清新的空气,舒畅的心境,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增加了幸福指数,也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贡献。据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统计,在世界各国出现的公共犯罪比例中,风景区的犯罪率是最低的。
丰富了水文化内涵水文化,是与水利建设发展相随相伴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化。在建设文化强国的今天,加强水文化建设,推动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看到,水利风景区正越来越成为传承水文化的重要阵地和发展水文化的重要载体。水利风景区蕴含的或挖掘打造出来的丰富水文化,使人们在休闲娱乐中学到了历史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增加了美的感受,陶冶了情怀,提升了文明的境界。如临沂市沂河水利风景区,以传播历史文化为核心,融众多的历史名人风情于风景之中。实际上,这一风景区已成为以水域为依托,以历史文化和水文化为灵魂的文化公园。
拉动了地方经济攀升在开放性发展的今天,一个地方,一个城市,哪怕一个乡镇的发展,都要靠人流、物流、信息流、包括财务流。而这些的形成,除了靠好的产业产品外,还要发展旅游。要发展旅游,利用原有的风景资源或重新打造新的水利风景区及风景带则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现在许多城市,都在利用河湖水库,打造水利风景区,这是有眼光的取向。一个成功的水利风景区,既为一个城市印制了一张新名片,提升了这个城市的形象,提高了这个城市的影响力,也增强了对外辐射力。西安“汉城湖”的建成和发展,曾在网上掀起了一场“到西安看看”的点击高潮。可以这样说,水利风景区的建成,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效拉动了地方经济的攀升。
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未来“五位一体”发展的重大战略,涉及自然、地理、天文、气象、生物、历史、经济、政治、科技、人文等各个领域,它需要多个部门、多个行业以至全社会共同行动,水利风景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只要每个部门、每个行业以至社会上的每个人都把它当作自己的事,就一定可以达到应有的目标,最终建成“美丽中国”。
要转变观念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我们所有工作的准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杜绝“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宁可经济发展速度放慢一点,GDP 少增加一点,也要把环境搞好,把生态修复好。正如总书记指出的人民群众的期盼就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
要下力气大力发展水利风量区一方面,作为水利部门,要把水利风景区纳入水利的整体规划和建设之中。凡是水利风景区的兴建,都要从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出发,从规划上做出部署,从设计上绘好蓝图,在投资上做好安排。另一方面,从地方上来说,不管是为了民生,还是为了经济社会发展,都要大力建设水利风景区。
要对生态文明建设加强领导除了对生态文明作出投资安排外,还要专人负责,建立领导考核机制,实行生态文明一票否决制,凡出现重大环境责任事故,要追查领导责任,凡是对生态文明作出重大贡献的,则要表扬、奖励、重用。
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已在全国实施。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做到改革不停留,创新不懈怠,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建设秀美山川、实现人水和谐做出新贡献。
第二篇:水利风景区建设暨水生态文明建设(毛材料)
水利风景区建设暨水生态文明建设
座谈会材料
榆林市水务局(2014年11月28日)
一、基本情况
(一)榆林市基本市情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接壤地带,总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全市辖1区11县,222个乡镇,5474个行政村,总人口370.69万人。
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846.75亿元,比上年增长8.8%;工业总产值3258.19亿元,比上年增长3.2%;工业增加值1943.56亿元,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6820元和8687元,增长11.1 %和13.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98.62亿元,比上年增长10.5%;人口、就业、社会保障和节能减排等主要指标全面完成。
(二)、榆林市基本水情
榆林市地貌大体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全市集水面积在100km2以上的外流河共有109条。主要有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及皇甫川、孤山川、石马川、清水川“四河四川”。内陆河分布在神木、定边县北部的沙漠闭流区,主
要有定边县的八里河和神木县的红碱淖海子。
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2.01亿m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2.90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24.78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的重复量为15.67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865立方米,远低于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属重度缺水地区。据榆林市水利普查公报,截止2013年,全市共有水库109座,总库容17.4亿立方米,其中:已建水库106座,总库容12.78亿立方米;在建水库3座,总库容4.62亿立方米。各类塘坝197处,总容积900.32万立方米,共有灌区703处、取水泵站102处、机井21.5万眼等灌溉设施。
据2013年水利年报统计,全市总供水量8.0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69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3.37亿立方米,其它水源供水量0.01亿立方米。
2013年全市各行业总用水量8.0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5.29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1.796亿立方米;城镇生活、公共用水0.90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0.084亿立方米。
二、榆林市水利风景区建设
榆林市水利风景资源相对匮乏,但极具地方韵味。针对我市水利风景区自然禀赋差,建设起步晚的状况,我市领导高度重视,积极探索突破。榆林市委、市政府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把水利风景区建设工作做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并把水利风景区建设任务纳入了政府对水务
部门目标责任考核。
2014年9月榆林市出台了《榆林市水利风景区管理细则》,规范了水利风景区管理,明确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水利风景区的管理权限与职责,从规章和标准层面建立健全我市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推进了水利风景区依法管理工作。
榆林市在《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发利用现有水利风景资源是我市打造良好人居环境的必备保障”,在《陕西省水利风景区“十二五”开发建设规划纲要》出台后,我市着手起草了《榆林市水利风景区“十二五”开发建设规划》;2013年启动了《榆林市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2013年——2030年)编制工作现已完成,待专家审查。
2012年3月,榆林市红石峡、金鸡沙两景区被省水利厅批准授牌为第五批省级水利风景区,实现了榆林市景区建设零突破;2012年12月,榆林市红碱淖景区被陕西省水利厅批准授牌为第六批省级水利风景区,并于2013年10月被水利部批准授牌为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
计划在“十三五”期间投入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资金3800万元。在“十三五”末争取新增创建市级水利风景区两处,省级水利风景区五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二处,进一步推进已申报景区配套设施建设。积极为我市做强做大水利旅游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三、榆林市积极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为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3〕23号)文件精神,结合榆林市实际,榆林市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提出了榆林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0.12亿立方米以内;到2030年,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16.62亿立方米以内。
榆林市现已经初步建立起水资源管理控制目标体系和考核体系。通过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制度,确保了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全面落实了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在黄河沿岸、“四河四川”(窟野河、秃尾河、佳芦河、无定河、皇甫川、清水川、孤山川、石马川)沿岸、大中型水库周围及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营造护岸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主,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煤油气水土流失补偿费返还治理等工程项目,营造以沙棘为主的水保林30万亩。
为了保障榆林规划百万人口中心城市用水安全,我市把榆溪河流域水源地保护工作列入全市“十二五”水利工作的重点,开展了《榆林市榆溪河流域供水与水源地保护规划》和
《煤矿开采对红石峡水源地及煤矿周边地区地下水影响调查评价》工作,现已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同时,我市制定了水源地水质监测方案,对榆林城区3个水源地每月开展水质常规监测,每年开展一次水质全分析监测;对8个县级地表水源地每季度开展水质常规监测,对9处地下水源地每半年开展水质常规监测。
经初步统计,榆林城区红石峡水源水质达到Ⅲ类标准要求,水质优良;市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量和水源达标率均为100%。县级饮用水源地中有9个水源地水环境质量达标,有5个水源基本达标。
全面启动了县城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已建成污水处理厂14个,设计污水处理量21.8万吨/日,年处理污水量4748.05万吨。
开展了榆林市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规划的编制,启动矿井疏干水利用项目的实施。
信息化平台建设在全省各市走在前列。
四、榆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
榆林市是一个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严重的城市。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突出,缺水已成为榆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水利部确定为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后,榆林市紧紧围绕《榆林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确定的
工作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
榆林市水资源总用水量中的60%用于农业灌溉,灌溉方式还是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水资源浪费十分严重,农业生产节水潜力巨大。近年来,榆林市针对上述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渠道防渗、暗管输水、喷灌、滴灌、渗灌、窖灌等节水技术的综合利用,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二是加大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力度,共争取资金4000多万元,用于农业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积极探索高耗水能源工业企业节水减排新路子。石油开采方面,选用国内先进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的污水水质达标后回注地层,提高冷凝水回收率。每年可节水95.1万立方米;煤炭开采方面,实行保水采煤,矿井水井下处理和储存,矿井水地面处理,复用水综合利用等技术,实现大量节水。全市年疏干排水量为2418万立方米,年回用水量1692万立方米,回用率达70%;电力建设方面;化学工业方面,采用气浮除油、酸碱中和,絮凝沉淀、过滤反渗透等工艺,将废水处理后回用于生产,年可节水40万吨。
通过节水型社会建设,榆林市用水总量控制到“规划”预期指标,万元GDP取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用水量已提
前达到节水规划目标,万元GDP用水量2013年底下降到28立方米/万元,万元工业增加值取用水量下降到9.24立方米/万元。目前,榆林市已初步建立起了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水资源管理和节水型社会建设体制框架。全社会都在努力用有限的水资源,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生活用水安全,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水资源支撑。
五、榆林市防洪抗旱减灾体系建设
榆林市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加快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重点支流、中小河流治理步伐,建成了重要河流、重要城镇和区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健全起了应对山洪灾害的应急机制,同时加强防洪抢险队伍和装备建设,着力提高城乡防御洪涝灾害的能力。
以洪涝灾害多发易发、重点村镇、重要河段为重点,进行加固堤岸、清淤疏浚,逐步提高中小城镇、农村地区防洪能力。完成全市中小河流治理建设规划,加快实施孤山川、黑木头川等35条洪涝灾害频发、灾害损失严重的重点中小河流治理,提高了沿河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防洪能力。
完成全市境内黄河重要支流治理前期工作,实施无定河、窟野河、秃尾河、榆溪河、大理河、清涧河、皇甫川7条黄河重要支流的治理,全面提高沿河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防洪能力。
全市中小型水库在册94座,其中78座已经完成除险加固任务,巩固了中型病险水库加固成果,将加快实施剩余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在应对山洪灾害方面,完成了全市12县区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站网建设,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启动山洪灾害发生频繁、对危害严重的7条山洪沟进行治理,全面提高县、乡、村级山洪灾害防御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了防汛预警信息和洪水自动测报及调度系统,开展了重点水库、大坝、淤地坝安全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旱情监测系统建设等。
六、榆林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做法和认识
榆林市在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是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二是优化水资源配置;三是强化节约用水管理;四是严格水资源保护;五是推进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六是加强水利建设中的生态保护;七是提高保障和支撑能力;八是广泛开展宣传教育积极做好水生态文明宣传工作。
榆林市从“十一五”以来,就逐步完善了水资源管理体系,建立了市县、镇管理体制,完成了水功能区划报告,河道纳污能力分析,节水型社会规划,城乡饮用水安全保护规划等专项规划,推进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了开发项目用水水资源论证制度,有效地遏制了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对地下
水资源采取了“双控”管理,开展了水质量通报制度,建立了重点污染源排放许可制度。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关闭污染严重的企业,对重点河流沿岸的企业、进行了搬迁;累计治理河道50多公里,全市水生态得到不断改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落实;大力推进了水利现代化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等工作。把加强水利风景区暨水生态文明建设同能源化工基地、区域中心城市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开发利用水体、水工程及水文化资源优势,以涵养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为先导,以促进人水和谐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对城区段河、桥、坡、岸进行综合治理,打造“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通过清河、建坡、置景、植绿、布灯,形成水在城中、城在园中的和谐自然生态风貌。
我市将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促进榆林市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城乡人居环境的改善。进一步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推进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增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形成可以借鉴的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影响并带动周边地区形成保障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主体的人水和谐文化伦理形态。
第三篇: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促进湖南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李祺刘凌峰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长沙410125)
摘要:农业是湖南的主产业,建设创新型湖南要求把湖南农业发展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真正维护好农业生态环境,解决好农
业发展问题,把主产业提升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和创新型湖南建设的双重要求。在建设现代农业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是保障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研究分析了湖南生态农业现状,提出了应从生产方式、基础
设施、政策机制等着手,适应农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构筑湖南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关键词:生态农业;生态文明;现代农业;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
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
方式、消费模式”是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之一[1],而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活动与自然生态环
境的和谐统一,是在恪守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准则
下对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对马克思
生态文明观念的继承与发展[2]。生态农业的实质是把
生态环境效益列入目标,采用节约资源、构建循环、保护环境等措施,使农业生产步入生态文明的一种实
践方式[3]。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构建生态文明的首要
任务就是建设生态农业的文明。
1充分认识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1.1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需要建设和谐社会,首先要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
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4]。为此,必
须确立生态文明观。现代意义上的生态文明观,视人
类与自然是对立统一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只有在农
业生产劳作中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树立,才能实现人
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1.2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是资源消
耗低、生产成本少、环境污染小,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加速对土壤、水资源等自然资源
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技术
产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现有耕
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坚持农业
生态文明,正是朝着现代农业的建设目标前进。1.3回归理性,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中国有着光
辉的农业发展史,有着璀璨的农业文明。建设农业生
态文明,是对传统农业文化的“扬弃”。生态农业是近
自然的农业,是人类农业建设回归理性的标志,最大
限度地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人工物品特别是各种有
害物品的使用量,从而有效防止农业发展活动可能
引发的生态失衡和环境损害问题,是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
1.4实现粮食安全生产,保障生命质量的需要粮
食安全不仅仅是粮食数量安全,而且包括粮食质量
安全。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之上,人们有着更多对清洁、绿
色、健康食品的追求。生态农业文明是实现粮食安全
生产的基本保障,是提高个体生命质量的需要。
2湖南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2.1依据湖南自然分布特点以及全省布局规划,形
成了鲜明的生态农业区一是以长株潭为核心的都
市生态农业区。主要开展城郊结合的环保、观光休闲
型农业,妥善处理城市垃圾等废弃物,建立节能减排的高效型设施农业。二是环洞庭湖生态农业区。着重
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合理利用湖区水资源,实现
粮、油、麻、渔等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三是涟邵中
部丘陵盆地区。利用该区地势平缓、排水良好、光照
充足和交通、城镇、劳动力之便利,大兴油茶、烤烟、猪牛生态养殖,建立了种、养、运一体化流程。四是大
湘西生态农业区。该区山高坡陡,地势落差较大,地
处河流上源,自然环境相对洁净,建立了柑橘、有机
名茶、猕猴桃、百合、鲜食玉米、无公害草食畜禽产品
等名优特色农产品带。五是大湘南生态农业区。这一
区域厂矿业较为发达,目前,主要以提高农业集约化
经营为重点,开展烤烟、黄花菜、临武鸭、东江鱼等品
牌优质农产品种植(养殖),建立污染物无害化处理
和高效利用的生态农业[5-6]。
2.2生态农业示范县建设初见成效截至2006年,全省已建成长沙、慈利、南县、浏阳4个国家级生态
农业示范县和桃源、冷水滩、沅江、衡山、邵东、新化6
个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县。生态农业示范县的建设基
本实现了管理规范化、建设工程化、工程模式化和生
态效益化,产生了较好的示范效应。浏阳市在生态农
业建设评比中被授予“全国生态农业先进县”称号,2004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 221.42元,比全省
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1 383.66元[7]。
2.3描绘了全省生态农业的发展蓝图,掀开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崭新一页湖南省制定并颁布了《湖南省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纲要》、《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管
理办法》、《湖南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等文件,研究
制定了符合湖南实际的《湖南省生态农业示范县
(村/户)建设标准》。2004年3月,省委、省政府更是
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湖南的构想,把生态环境建设提
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把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生态湖
南建设的重点之一。截至2005年底,长沙市、怀化市、张家界市、自治州等5个市州,开展了生态市创建工
作;浏阳等54个县市区开展了生态市、生态示范区建
设工作。创建单位的人口、土地面积和GDP总量分别
占全省总量的40.1%、52.6%和41.6%。
2.4生态农业技术与生态农业复合模式研究得到了
相应的发展在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农业专
家研究并探索出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技术,如丘
岗资源保护性开垦利用技术[5]、秸秆还田技术、农业
面源污染防控等一批实用技术,建立了丘陵区茶园生
态系统优化技术体系和生猪规模化健康养殖技术体
系,构建了适应湖南生态农业区新的发展方向。
虽然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但湖南生态农业建设
仍旧突出表现为,农业资源供给不足,农业增长过度
依赖农用化学物品的大量投入,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态结构脆弱,农业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功能
未能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建设机制不完善、体系不健
全等[8]。
3怎么去构筑湖南现代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全面建设农业生态文明
3.1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
和综合利用逐步转向以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为主的有机化、生态化、低投入、低能耗、高效益农业,形
成传统农耕技术、耕作方法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有机
结合的近自然农业生产方式及其技术结构体系,大力
发展以充分利用自然生产力为特征的生态农业生产
方式。加大对耕地、水、农机设备等农业资源的利用
效率,促进以“投入品减量、废弃物再利用和整体物
质再循环”的循环农业的加速发展[3]。
3.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生态农业发展
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积极引进农业综合开发、扶
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改善
防洪、防涝、引水、灌溉等农田水利设施,提高农业机
械化装备水平,实施旱地改造;采取水土保护措施,防止水土流失[5];改变传统种植(养殖)观念,全面推
行各种生态农业实用技术,引进养殖场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推行“生猪—粪便—沼气—有机肥—农作物
农业功能耦合”模式,降低环境污染。
3.3加强生态农业关键技术的创新与突破发展以
病虫草害控制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作物自身
抗性的发掘与利用技术、高效生物农药技术等;加强
水肥调控为主导的创新生态农业技术,如生物有机
肥技术、微生物肥料技术、绿肥技术、作物根际养分
调控技术、控释肥技术、节水农业技术等;加大工农
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如作物秸秆的综合利
用技术、动物粪便的综合利用技术,以及工业与城乡
生活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等;以农业
环境污染修复为主导的生态农业技术,如化肥和农药的减量化使用技术、农业面源污染的综合治理与区域
调控技术、土壤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技
术、水体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生态修复技术等[9]。
3.4实施农业标准化研究因地制宜地制定湖南农
业地方性标准,进一步完善湖南农业标准体系,全年
制(修)订生产技术规程、检测方法等各类农业标准
规范,加大农业标准的实施与示范推广力度。建立良
田、中低产田改造、抗灾减灾等农业标准体系,开展
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管理、农产品的标准化管理以及农
业标准化的服务体系研究。
3.5建立政策保障与服务机制,促进生态农业健康
发展一是建立生态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机制。对
符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的林地经济、现代养殖业、特
色种植业、农业产业化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兑现激励
和扶持政策,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向生态农
业倾斜,促进产业发展和产业向优势产业区域集中;
建立高效率、高效益运转和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二是完善生态农业开发技术与服务体系。针对生态
农业建设基地的区域资源特点以及农村经济水平和
社会发展需求,开发和引进国内外可体现经济高效
性、生态合理性及景观美好性的生态农业新技术[10],加速引导规模化生态农业企业的形成与健康发展,将
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资源开发利用及生
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形成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生态农业技术、服务体系。
4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0
[2]郭素红.在建设生态文明中加快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J].大连干部学刊,2008(6):22-23
[3]周淑景.发挥农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
环境报,2008-07-15(2)
[4]李淑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J].湘
潭师范学院学报,2008(1):77-79
[5]黄新,肖顺勇.关于湖南省生态农业建设的思考[J].湖南
农业科学,2005(1):1-4
[6]梁碧元,杜一新.浅谈粮食安全生产质与量的统一[J].上海
农业科技,2008(1):1-2
[7]谢瑾岚.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EB/OL].(2007-01-28)[2008-09-18].http:///Article_Show.asp ?ArticleID=2463
[8]张振宏.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讨[J].衡水学院 学报,2007(3):107-109
[9]章家恩.生态农业科技发展的未来方向与政策[J].中国科 技论坛,2008(2):7-8
[10]张伟东,王雪峰.几种典型生态农业模式的优点及实现途 径[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7(11):179-181
第四篇: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更新时间:2014-10-29 22:10 来源: 作者: 阅读:1945 网友评论0条
摘要: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研究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议题。怎样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必将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部政法司会同政研中心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就“依法治国与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议题进行探讨。
环境保护部政法司司长李庆瑞表示,如何在环保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如何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绿色转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这些重大议题,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做好筹划,及早准备,为迎接四中全会召开和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参会的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围绕如何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意见。
正确认识环境法治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法”的对立面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
“依法治国的法是统称。其对立面不是政策,政策是明规则,也属于法的一部分。依法治国中的‘法’的对立面应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依法治国中强调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就是下一步推进环境法治建设的方向。
环境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要通过立法去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决定了需要严格的法制去改善;环保的基础性决定了只有通过严明的政策法规,才能约束其他领域。
“环境法被视为部门管理法,得不到必要的尊重和敬畏,执行中缺乏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的配合,这种状况必须纠正。只有通过环境法调整资源开发等行为,强化对地方政府和产业主管部门的制约,才能提高环境法治意识,改善环境执法处境。” 清华大学教授王明远说。他提出,法治要从工具和手段,上升为价值和目的。
夏光指出,从成效角度讲,环保部门非常重视相关法律,法治思维比较强。但我国环境法治还远未达到“价值和目的”的地位,甚至作为“工具和手段”都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我国环境法治的现状,夏光概括为:缺、短、小。
“缺”是指法治领域的立法相当缺乏,尤其按照党中央改革要求,很多没有变成法律法规。
“乱”是指执法乱象多,包括执法不作为、乱作为、背黑锅等,总体评价环保系统的公信力不是很强。
“小”是指司法系统在环保中的作用小,司法资源有限,导致法院不愿受理案子,参与环保积极性低。
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副处长刘传义则认为,在目前的法治环境下,主要困难是环境执法难、不到位。一是环境执法说的多做的少,很多环境执法机构还是参公单位,执法制约多。二是自身问题多,人员素质不够。
在环保领域践行依法治国方略,要理顺法与政策的关系,软法硬法都要落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珂建议,借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环境基本国策立法具有特殊地位,主要管政府,各州法律法规都要服从它。
环境立法要既“硬”且“良”
专业化、综合化的环境法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环境法呈现高度专业化、综合化特点,包括行政管理、民事侵权、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要在依法治国的战略中推进法治建设,夏光认为,首先要明确未来环境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用法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要一方面坚持环境优先、保护优先,一方面坚持经济和环境协调,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认为,依法治国,要完全依法办事,解决以权压法、以人代法。在环境法方面,要改变环境法是软法的现象。在过去几年中,环境刑事犯罪责任追究获得了很大进步,未来要使环境法更加硬起来。
他建议,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将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制度都纳入其中,之后制定其他法律时,都要考虑此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由环保部门协同其他部门参与立法。在这个法律下,应包括自然资源法、生态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三大法律。具体的立法需围绕完善这些体系,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综合性的立法,另一条是具体法律的制定。如自然保护区法、湿地保护法,化学品管理法、电磁辐射管理法、生态损害补偿修复法、民事环境损害赔偿法(包括健康损害)、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等。
周珂则认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首先必须落实“保护优先”原则。我国生态保护主要借鉴俄罗斯,生态法与自然资源法是一体两面,自然资源法注重开发利用,生态法强调保护优先,用生态保护对冲资源利用的负面效应。保护优先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在生态保护领域,尤其是资源开发利用都应当适用这一原则。
二是要明确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要从管理法向责任法转变。过去的《环保法》是管理法,主体是管理者与相对人,修订后的《环保法》向责任法转变,突出规定政府责任,这需要逐步落实。
刘传义结合基层执法经验强调,环境立法要注重配套细则规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罗丽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和单项法的衔接修改。
判断环境合法的标准,离不开时间空间背景。同一行为,在北京属于违法,在甘肃可能属于合法。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胡静和刘传义都提醒,要给予地方环境立法充足的空间。
除了制定新法,对于不合时宜的旧法也应当及时进行排查和清理。北京市环保局法规处调研员相华林提出,清理、修订和《环保法》不相符的政策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他建议可以借鉴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做法,从国家层面发通知,要求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对本部门本级政府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定期提交清理报告。
环境执法要“按章不按长”
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推动环境法治建设,不只是立法的问题。环境执法要有独立性,才能保证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法治而不是人治。
法治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法律正当,立法是良法;二是法律至上,即法律说了算。环境独立执法,即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按章不按长”。张居正说:“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 执法者有积极性,才可以激活法律。
胡静认为,调动环境执法人员的积极性,需要职业保障,即严格执法不需要付出个人代价。
王灿发则建议,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机制,如制定环境督查条例、设立独立执法机构,监督各个环保部门。“应强调独立环境监管和执法,环保部门可以不是独立的上下体制,但是执法和监管可以垂直管理。”王灿发说。
胡静同时提出,环境行政要合法合理。环境保护的行动方案,要有上位法依据,设立的目标要现实,标准要基于现有经济技术条件,让企业跳一跳摸得着,否则实施不力会牺牲法的尊严。
另外,环境执法应当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艳芳提醒,随着公民权利意识增强,行政决定没有法律依据、不依照法律程序,可能被认为不公平甚至寻租,环保部门可能因此成为被告。
对于环境执法的方式创新与改革,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夏光建议,增强执法力量,形成强势环保状态,增加社会公众的力量,让人民群众成为耳目。
胡静也建议,公众参与执法要放开。环境保护有三方主体,政府(环保部门)、企业和个人。政府与个人联手,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让个人充当环保部门的耳目,允许个人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对执法有好处。
罗丽建议,对于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政府责任等制度的落实,要增强法律强制性,避免流于形式。
李艳芳建议,环境执法部门要与检察院、法院相配合。如意大利最高行政法院首要职责是为政府提供行政咨询,协助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环境司法要发挥制约监督作用
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强化对政府的约束
司法支持、加强、补充行政执法,并在某些方面发挥制约监督作用。“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应强化环境审判、推进公益诉讼,包括行政诉讼,强化对政府的约束。”王明远说。
日本司法制度在环境法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针对民事赔偿建立了迅速救济机制,当地居民通过行政诉讼对道路、火电等建设行为进行合法性监督,值得借鉴。
这种司法能动性的发挥对于监督、制约环境执法很有效果。胡静说,法院实行能动司法,不是法官主动找案子,而是加强司法审查,不仅审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而且审查其合理性。能动司法还影响了立法和行政,如日本法院通过公害审判推动了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我国环境法庭通过发布禁止令介入了环境执法。环境法庭专业能力加强后,甚至可能开展对环评、排污许可决定的合理性审查。
除此之外,环境案件的受理也应该受到重视。王灿发和相华林都强调,要明确法院对案件的受理范围,大力推动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用法治方式推进绿色转型
经济增长模式也要符合环境基础法的要求
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盲目开发、填海挖山等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发展方式,某些地方政府领导的决策行为仍需对其进行约束。
相华林提出,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严格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严格进行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逐步推进政策环评,彻底扭转GDP至上意识,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第五篇: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浠水县社会保险局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中,浠水县社会保险局工作组进驻竹瓦镇东宝山村以来,在镇党委和人社局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围绕建设秀美浠水、促进生态文明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密切群众关系,激发群众热情。县社会保险局把“三万”活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建设秀美浠水的一个重要举措,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以这一活动为契机,积极参与村支部大会,做好动员工作,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建设美丽家园,还深入村村户户,走访老党员、老干部,重点对特困户给予慰问,拉近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秀美浠水建设的热情。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村环境整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民群众对改变村庄环境面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愿望十分迫切。社会保险局工作组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在全村修建了环村水泥道路的基础上,组织村民自筹资金,修平加宽8里长的水泥道路路肩,在道路的两旁还种上绿化树苗,并在主要路口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
整治村庄环境,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帮助农民群众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村容村貌,组织参与对村内主要道路两旁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清扫、清理,带动群众自发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家家都有垃圾桶、塆塆都有垃圾池、村里建有填埋场。协助村委会发挥保洁员的作用,强化管理,建立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洁机制和垃圾清运体系,促进农民群众文明习惯的养成,务求取得实效、保持长效。现在,东宝山村修建有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池8个、垃圾箱2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1台、专职保洁员3人。
县社会保险局工作组进驻竹瓦镇东宝山村开展“洁万家”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这只是我县开展“三万”活动的一个缩影。
(通讯员 乐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