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时间:2019-05-13 17:01: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第一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来源:省发改委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1年5月31日

今年以来,我市在前几年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部署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编制了《丽水市生态文明建设纲要》,《纲要》明确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方式和路径,已经市委全会审议通过并作出决定。2009年是全面实施《纲要》的第一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这条发展主线,如何扎扎实实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推进科学发展、转型升级和丽水各项工作,努力保持我市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我们认为可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路径,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取向,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要求,同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是“三个注重”:

1、注重发展生态农业。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的“五化”要求,强化“一个主导产业一个扶持政策”的机制,继续出台一系列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加快推进农业“四大体系”建设。一是建设优势产品布局体系。以优势农产品“六带三圈”区域布局为基础,重点发展竹木、茶叶、食用菌、水(干)果、高山蔬菜、畜禽、水产养殖、中药材和花卉苗木等名、特、优、新特色农产品基地,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二是建设绿色有机品牌体系。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以科研院校为依托,以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基地为载体,培育生态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着力打响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丽水制造”的品牌。三是建设生态林业产业体系。做大做强木材加工业、笋竹加工业、中药材加工业,积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培育开发可利用的花卉苗木资源,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四是建设农业产业服务体系。围绕特色主导产业,鼓励和引导城乡资本,参与投资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运购销,重点培育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及以农产品为基础原料的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发展一批以农产品基地为基础、加工为核心、贸易为龙头、科技为先导的食品加工企业和产业群体,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附加值。通过四大体系建设,力争在特色化、生态化和产业化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形成区域规模优势,逐步走上适合丽水资源禀赋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的道路。

2、注重发展生态工业。近年来,我市在生态工业战略指导下,特色工业的规模不断壮大。今后我们要依托生态工业和块状经济优势,坚持做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相结合,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引进外地产业与培育本地产业相结合的“三结合”原则,重点在“三个着力”上做文章,努力使生态工业成为促进山区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一是着力推进现有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通过设立工业经济发展规模奖、制造业投资奖、工业技术创新奖、品牌培育奖、节能降耗奖、微小企业培育奖、企业上市奖等举措,努力调动全市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努力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批品牌龙头企业、一批科技型带动企业、一批外向型出口创汇龙头企业、一批大型现代服务型企业为重点,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成长培育工作。二是着力推进园区生态化建设,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坚决关停大的污染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装备,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生态化改造;按照生态产业链的发展要求,加强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促进重污染项目合理布点、集中治理、达标排放,推行清洁生产,建立环保、高效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和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源;继续推动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产业集群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丽水市“十一五”发展循环经济规划》要求,深入实施循环经济“99l行动计划”及相关项目,抓好典型示范及推广工作。三是着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继续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环保型产业,形成工业发展的后续新兴产业。建立明确的选商引资制度,严格市场准入条件,认真编制《丽水市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产业产品导向目录》,明确政府导向,积极引导社会投资。四是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加大资金投入,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节能。制定严格的一票否决制、责任追究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把节能减排指标和主要任务分解到各个部门和县市。建立年度综合评价和考核责任制,加强监督管理,使节能减排取得实质成效。

3、注重发展生态旅游业为主的生态服务业。发展服务业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它符合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是丽水建设生态文明对产业的必然选择。加快发展生态服务业,一是抓规划。编制完成《丽水市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举措,理顺各种关系,谋划重大项目,切实推进服务业发展。二是抓落实。召开全市服务业大会,进一步明确服务业发展目标、任务和空间功能定位,理清服务业发展思路。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做好服务业的统筹布局、政策指导和组织协调,推进丽水市服务业提速、提质。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公共平台等方面,研究制定服务业重点行业和服务业集聚区的扶持政策。三是抓布局。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合理规划布局城乡商业网点,加快商业特色街区和现代化购物中心的建设,完善物流园区、专业市场和配送中心网点布局,使市区成为服务全市、带动周边,驱动浙西南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各县(市)应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县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重点发展具有各自特色的商贸流通业,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县域特色产品的集散中心、贸易服务中心,使其成为连接县内外市场,沟通城乡贸易的桥梁和纽带。四是抓龙头。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主抓手,切实推进旅游城市建设,进一步塑造“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六江之源”的品牌形象,完善旅游交通配套,完善大景区基础设施,整合旅游资源优势,推进景区深度开发,加快国家4A级、5A级旅游景区建设。同时积极做好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文章,丰富旅游产业内涵。努力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龙头产业。五是抓创新。积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充分发挥商会、行业协会、中介组织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广泛进入服务业领域,加快科教文化信息服务业发展。大力推进软件外包和创意产业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物流、金融、信息、会展等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促进服务业管理现代化。

(二)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产力布局调整。丽水相对落后的重要根源就是要素分散,治穷必须先治散,核心就是要做好集聚的文章。因此,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抓集聚是当前工作之要务。

1、推进人口集聚。由于丽水人口布局极其分散,因此加快人口集聚是促进生产力布局的首要任务。据调查,丽水市10户以下的小规模自然村有2725个,有户籍人口59269人。截止到2007年底,全市年收入1500元以下的农户4.28户计8.55万人,年收入2500元以下的农户15.4万户计39万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源头地区。山区半山区地区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靠一般的政策措施难以推动这些地区经济发展,难以提高这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传统的开发式扶贫,对这些远离市场、交通不便、信息不灵的地区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只能透支脆弱的生态环境,这不仅直接对脱贫致富奔小康造成制约,更主要的是对自然环境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给生态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治本之策,是有计划、有组织、成规模地撤并自然村,大力实施高山、远山、深山区农民的异地转移。通过促进异地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加快城市化,加快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一是明确目标,稳步推进。按照《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到2012年,全市累计搬迁41473户、146456人,其中高山远山29439户、104502人,地质灾害点4424户、16139人,重点库区7610户、25815人。我们要以县城区、中心镇、中心村为载体,以“千村生态转移工程”、“库区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程”、“百村万户避险安居工程”等为抓手,重点以整村搬迁为主,分散搬迁为辅,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力争到2012年把全市行政村数量减少在3000个以内。二是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大对农民异地转移的财政支持力度,重点抓好重点库区、高山远山地区和地质灾害隐患区。每年安排一定专项资金用于贫困农户下山移民建房的公建设施和移民就业培训的扶持,基本解决贫困山区的贫困人口问题。三是强化服务,政策先行。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基层,深入农村,转变作风,改进服务,以优质的服务促进整村搬迁,以结对帮扶促进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和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强政策研究,制定《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出台整村搬迁人均补助标准等扶持政策,充分挖掘整合各类社会资源,把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促进农民转移。

2、推进产业集聚。由于我市产业长期处于低层次低水平粗放型的发展格局,产业布局极为分散。促进生产力布局必须加快产业集聚。开发区(园区)是提高区域产业集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载体,是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在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园区经济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十家开发区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市规模工业产值的56.6%,为发展产业集群奠定了基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大支撑。下步重点:一是加快发展产业集群。按照“统一规划、产业集聚、资源共享、整体优化”的原则,通过深入实施《金衢丽生产力布局与产业带发展规划》,加强产业培育、优化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促进工业集聚、集约、集群式发展。二是加快发展园区经济。我们必须按照“以园拓业,以业兴城”的基本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加强项目前期,拓展发展空间,把各类园区真正建设成为对外开放的新窗口,产业升级的新高地,城市发展的新组团。丽水经济开发区要紧紧抓住新一轮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规划扩容、园区(开发区)整合与提升的机遇,加快东扩步伐,利用低丘缓坡试点成果,努力争取扩大试点范围,为引进企业入户提供空间。各县(市、区)也要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功能,开拓空间,提升集聚发展能力,推进园区经济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景宁开发区块。为了积极贯彻浙委〔2008〕53号文件精神,我们按照“统筹协调,融合共享,特色突出,聚集发展,生态示范”的总体开发思路,在市本级经济开发区东扩区块内专门划出一块给景宁作为“飞地”,异地开发建设“民族工业园”。以引进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重点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升发展关联配套产业,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

3、推进平台建设。城镇是集聚的最主要平台,推进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人口、产业集聚的过程。围绕生产力布局调整,实现人口和产业的集聚,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城市平台的建设。尤其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加快推进城市化显得更加紧迫。一是加快丽水中心城市建设。围绕“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特色定位,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突出城市功能特色,强化丽水中心城市功能,促进丽水中心城市逐步成长为长三角南翼重要的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浙西南中心城市。二是加快构建市域城镇体系。按照“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体系完整”的要求,深入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加快县域小城市和中心镇、重点镇建设,力争到2010年使各县级中心城市及中心镇的集聚度达到45%左右,构建有助于促进协调发展的市域城镇体系。加大中心镇、重点镇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力度,加强生活区建设,使之成为下山脱贫的农民通向城市的桥梁。三是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贯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方针,切实做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快中心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深入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加快村庄整理和环境整治,推动传统村落向农村新社区转变,使之成为自然村转移的重要载体。

(三)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三大机制创新。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越是欠发达地区越要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当前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主要要做好三大机制创新。

第一,强化有利于建立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功能区的机制创新,增强山区经济转型升级中发展的可持续性。实行差别化的区域开发和环境管理政策,解决好“事往哪里做”的问题。重点:一是明确方向。着力优化生产力和产业布局,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征和生态环境要素、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该保护的要严格保护好,该开发的要集聚式、集约式、集群式地开发好。二是加强研究。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以奖代补等政策激励措施,推进生态县(市、区)、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开展浙西南(丽水)生态屏障建设规划专题研究,为生态示范创建提供指导。三是科学考核。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把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要求体现到年度考核上。从丽水实际出发,对实绩分析指标体系进行适当的充实,既要体现促进跨越式发展的主线,又突出把生态建设作为实绩分析的重要内容。

第二,强化有利于推进山区农民大转移的机制创新,增强山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中城乡统筹的协调性。认真落实《关于加快农民异地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组织实施《丽水市十万农民异地转移规划(2008-2012)》,解决好“人往哪里去”的问题。着重抓好“四个结合”:一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推进城市化结合起来。创新机制,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确保转移农民“搬得下、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实现城乡间各种要素的大融合。树立全局观念,充分重视城市功能的差异性、互补性,选准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合理布局要素,增强集聚能力,为山区农民创业创新提供重要的服务。二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农村劳动力大转移结合起来。继续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村青年“走出去”、“输出去”、“考出去”创业;深入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加快推进来料加工示范基地建设。三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培育中心镇中心村结合起来。适时调整乡镇行政区划,撤并小规模自然村,出台加快中心镇培育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中心镇培育重点。在此基础上,以中心镇发展带动中心村建设,促进农民梯度转移。四是把山区农民大转移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整村搬迁、自然村撤并、空心村改造,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宅基地复垦力度。同时,以生态修复为手段,对大中型水库、重要水源保护区、中高海拔区、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带25度以上坡耕地,力争全部退耕还林还草,增强生态涵养能力。第三,强化有利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机制创新,增强山区经济转型升级中群众创业创新的创造性。丽水的最大优势在山上,把山的文章做活,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通过实施林权抵押贷款、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组织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完善企业联保贷款机制等一系列举措,解决好“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当前的重点是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赋予丽水“山区走山路”新的内涵。一是理清思路。总体思路是以山林延包、明晰产权为基础,破解林业史上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和农村信贷史上以林权为抵押物两大主要难题。二是明确任务。做到三个最大,即:满足最大需要——以激活山林资源促进林业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断满足山区农民创业发展、致富奔小康的融资需求;发挥最大优势——把丽水山林资源在全省资源总量最大、人均占有量最多的优势发挥好利用好,促使分散的山林与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有机结合,形成“人人有山、不需要人人经营山”、“不是人人经营山、但人人都可以从中受益”的格局;落实最大政策——通过银林联动,使得林权抵押贷款成为“惠农”、“扶农”的最大政策,实现“资源变资本、活树就活钱、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银行”。三是建立机制。组建林权管理中心、森林资源收储中心、森林资产评估中心三大机构,设立森林资源流转服务大厅,形成以“林保姆”、租赁承包、合作林场等为代表的三大类型的林权流转合作经济组织,确保林权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四)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五大工程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改善最终都要落实到项目上去,五大生态建设工程是确保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载体,也是确保我市投资稳定增长的重要载体,因此,抓投资就是抓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一是明确任务。《纲要》提出的五大工程共有244个项目,总投资约为1577亿元,这些都是在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中起关键作用的工程项目。二是统一思想。推进五大工程实施意义重大。通过实施生态产业工程,推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以生态旅游业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达到充分发挥区域生态优势,建设具有丽水特色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体系,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集聚工程,加强高山远山、重点库区、地质灾害隐患点农民异地转移和农民培训工作,达到促进人口分布密度、经济密度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有机结合,实现协调发展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设施工程,推进能源网、交通网、水利网、信息网、环境整治和生态安全体系等建设,达到强化环境基础设施支撑,打造生态人居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涵养工程,加强生态修复、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林建设,达到协调自然生态系统构成要素间的关系,增强生态涵养和生态服务能力的目的;通过实施生态文化工程,创建绿色实体,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建设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达到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养,培育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目的。三是狠抓落实。今年是《规划》实施的第一年,我们要围绕项目推进机制的再创新,加快五大工程的实施。认真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加强责任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考核机制,强力推动五大工程落到实处。

(五)围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各类要素保障。2009年经济发展环境变化较大,要素成为最主要的制约瓶颈。为此,我们要寻找切实管用的办法,在破解要素制约上下工夫。

1、抓好用地供给。一是抓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抓住和用好浙江省作为全国土地总体规划修编试点省份这个机遇,抓好各项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尽快完成规划修编,明确用地方向。二是抓好低丘缓坡开发。在原有试点的基础上,利用省发改委关于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调研成果,按照“依法、合理、有序”的原则,充分发挥100万亩低山缓坡的强大优势,做好开发,重点抓好市区低丘缓坡试点区块工业用地开发。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空间。三是抓好土地复垦整理。加大建设用地复垦工作力度,结合整村搬迁和改造,切实推进宅基地复垦。同时加大土地整理力度,争取更多的土地指标。

2、抓好资金供给。可从即期与长远两个方面来考虑采取措施,从即期来看主要是加强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与监督,以及央行资金的调度,提高存贷比,确保合理的贷款总量及期限结构,尤其要及时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的产品的流动资金贷款力度。从长远看,缓解融资难的根本出路在于尽快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改进信贷管理方式,开展金融产品创新,完善金融服务。一是建设信用担保体系。积极探索建立以政府财力为引导、专业担保机构为主体、商业银行网络为基础的信用担保体系,落实好各类信用担保机构风险补偿和税收优惠政策等。二是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支持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组建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中小金融机构。当前尤其要抓好全市10家小额信贷公司试点工作,政府一定要认真研究政策,拿出更多更具体的政策措施来鼓励企业,帮助企业战胜困难,树立信心。三是创新项目运作方式。按照现有丽水的发展阶段及当前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仍需下大力气推动园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为了有效破解资金制约瓶颈,各地可运用BT方式促进项目建设。通过投资人(同时为承建人)建设,建成后政府以支付转让费的形式将投资人与该项目设施有关的权利购回,以缓解目前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压力,赢得发展空间和时间。四是引进外地商业银行。做好沟通衔接与服务工作,积极引进外地商业银行来丽拓展金融业务。五是积极扶持企业上市。加大拟上市公司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引进风投和创投资金。

(六)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注重民生社会保障。为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平稳,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应对。既要立足当前“保稳”,切实防止经济回落幅度过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又要着眼长远“促调”,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三大需求平稳较快增长。重点:一是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密切关注企业发展,要支持企业在保生存的基础上促发展。切实减轻企业不合理负担,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促进企业减负工作落到实处。二是确保房地产市场稳定。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加快融资方式和信贷产品创新,着力化解民间融资风险,保证我市社会稳定和经济稳定。三是加大民生社会保障力度。认真落实“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主攻“农民增收六大目标”,一如既往地继续高度重视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办好实事,提高民生,保障民利。

项目完成单位:丽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主要完成人:陶国忠

获奖等级:三等奖

研究起止时间:2008年2至2008年10月

第二篇:加快新型城建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新型城镇建设 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临湘市羊楼司镇小城镇建设情况汇报

〈一〉

我们羊楼司镇地处湘北边陲。相传元朝年间,朝廷向南方推广养羊技术,在此建楼眺望,设司管理,而得名。全镇41个村、居委会,393个村(居)民小组,53000人口,总面积283平方公里。近年来,我们在省农办、岳阳市农办和临湘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努力提高城镇整体素质、核心竞争力和综合效益,积极探索城镇带动、产业驱动、文化推动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子,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在严重金融危机形势下,全镇生产总值实现15.37亿元,比上年增长21.4%;财政收入完成1900万元,增长12%;人平纯收入达到6200元,增加17%。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1.8万人,占全镇总人口的34%。一直保持着“中国竹器之乡”、“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镇”和联合国“小城镇政策改革、规划发展试点镇”称号。

〈二〉

我们着重做了如下工作:

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铺定协调发展轨道。科学的城镇建设规划,是厉行资源节约,确保环境友好,推进经济 发展,实行长远竞争的根本。因此,我们把制订一个既切合实际,又能成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超前导向的城镇建设规划摆在党委、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先后投资53万元,请省市规划设计部门的专家调查研究,实地勘测,因地制宜制订了《临湘市羊楼司镇总体规划》。2007年,文白乡、龙源乡合并到羊楼司镇以后,我们又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对《规划》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规划》着眼于城乡共同发展,在确定城镇建设格局的同时,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突出各村庄的个性和特色,对乡村交通、道路、水、电、文化、教育、科技等设施建设以及村庄建筑风格、发展方向都进行了合理布局。从整体上确立了利用丰富的资源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越的区位与交通条件发展商贸;建设特色小城镇,带动农村全面发展的策略。为了保证《规划》实施,我们先后颁了《村镇建房用地管理细则》、《村镇建房用地管理规定》,严格把住“三关”:一是审查批准关。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必须服从《规划》,按审批程序,严格控制用地标准,实行建设、管理一支笔审批;二是实地放样关。凡工程建设,一律由建管站派员到实地按《规划》要求放样后方可施工;三是复查验收关。各类建设工程施工由建管站监控,工程竣工后,由建管站按控制红线复查验收。这样,镇村建设逐步走上了规范建设、协调发展的轨道。

二、统筹兼顾,循序推进,构筑协调发展平台。为了更 好地发挥小城镇是上连城市、下接乡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实行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我们统筹兼顾,扎实推进城乡基础建设。努力打造特色鲜明,上下连接,城乡互补的发展平台。

第一,立足于提升城镇功能和城镇品位,推进集镇“一线五区”建设。“一线”是:开通京珠高速公路羊楼司连接线。这条线南接107国道,北连京珠高速公路,全长3.16公里,投资3000余万元,目前已经破土动工。随着连接线的开通,羊楼司镇将形成“三纵两横”网络格局,开辟近1.8平方公里新城区,并且从根本上破解羊楼司镇农副产品运输难题,有力地推动羊楼司镇的经济发展。“五区”:一是适应乡镇合并后,农民进镇的需要,在近期内筹资1000万元建设居民新区;二是适应竹木工业迅猛发展的需要,投资300万元,开辟了竹木工业区;三是,适应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的需要,投资200万元,建成了集影剧院、篮球场、露天舞场、健身场、绿化广场于一体的文化活动区;四是适应农副产品流转的需要,投资300元,建成了农副产品仓储物流区;五是,进行龙窖山瑶族千家峒古迹挖掘,将龙窖山千家峒由省保单位升为国保单位,加速龙窖山瑶族千家峒、龙窖山风景建设,开辟龙窖山旅游景区。

第二,立足城乡联通,推进乡村“两路”建设。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们多形式、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1000多万 元,完成了37个村的通村公路和连村公路建设。并且根据群众的迫切要求,启动了通组公路计划。

第三,立足于乡村文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庄建设。一是严格按照《羊楼司镇总体规划》要求,把握农民建房用地,引导农民讲究建房风格,突出建筑个性,建好新房子。二是在各村村部进行“五小”(小医院、小商场、小歌厅、小学校、小书斋)建设,建立多布点村级政治、文化活动和医疗、商业服务中心。三是普及闭路电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让农民居山村而知天下大事,通四海生意。目前,全镇37个村,有26个村已经达到和接近达到“村容整洁、环境优美、道路畅通、通讯灵便”的标准。梅池村是一个距集镇40多公里的偏远山村,千百年来,由于交通不便,漫山遍野的树木变不成财富,村民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2005年,我们组织投资600多万元将水泥路从107国道一直打到村部,4 年功夫,村民的泥砖房变成了整齐、漂亮、具有山寨特色的新楼房,梅池寨门、梅池山庄、梅池小学、梅池集市、梅池剧团相继建起,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变成了山峦迭翠、河水清流澈,游客不断的新农庄。龙源村和白里村充分发挥交通比较方便,人口相对集中的优势,积极发展商贸业,逐步成为我镇的两个乡村小集镇。龙源村的集镇建成面积达0.6平方公里,常居人口1300余人,拥有30多家店铺,白里村集镇建成面积0.8平方公里,常居人口1400余人,不仅促 进了本村经济文化建设,而且带动了周边村庄的发展。

三、城乡连环,培植产业,建设强力经济支撑。小城镇和新农村的建设、发展,必须有可持续性产业支撑。为此,我们在科学规划、大力建设的同时,根据我镇山多田少,楠竹、矿石、茶叶资源丰富的特点,采取“山上供资源,园区建工厂,路边办市场”的方略,城乡连环,工农互动,大力推进楠竹、建材、茶叶三大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第一、建园区、办工厂,将资源优势变为产品优势。我们在集镇建有占地120万平方米的楠竹工业园、占地16万平方米建材工业园、占地1.4万平方米的茶叶工业园,发展楠竹工业企业613家,建材工业企业28家,茶叶工业企业6家。年产竹器6000多万件,利用楠竹1200万根,楠竹利用率达到80%;年产水泥8万吨、叶片石装饰砖80万块。页岩砖600万块,年利用矿石20万吨;生产砖茶、绿茶500吨,利用鲜茶2000余吨,茶叶利用率达到90%。使丰富的楠竹、矿石、茶叶资源变成了丰富的工业产品。

第二、建市场,促销售,将产品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前期,我们依托107国道建起了“十里竹器长廊”、建材市场和茶叶市场。今年,我们准备沿京珠高速公路羊楼司连接线兴建“中国竹器之乡竹器精品市场、茶叶精品市场、建材大市场、农林土特产市场和竹木堆码市场。使产品销售率再提 高10-15个百分点。

第三、搞科研,提质量,将商品优势变为竞争优势。我们投资100余万元,兴办了竹业研究所、茶叶研究所和石产研究所。申请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三级老科协将羊楼司定为竹业研发基地,在羊楼司设立了竹业研发中心。聘请了“湖南竹业第一人”、中国竹藤协会理事吴旦仁教授为竹业研发顾问,大力进行竹、茶、石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破解竹、茶、石三大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攻克了“竹器防裂、防霉、防虫”、“页岩砖配料、烧制”、“水泥污染治理”、“龙窖山贡茶制作”等一系列技术难关。发展了400多种科技含量较高的竹器,30多种新型建材,10多种“神茶”、“贡茶”,产品畅销国内10多个省市,挺进日本、韩国和欧美市场。

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和技术开发,极大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促进了资源的升值,调动了广大农民培植资源的积极性,10多年来,农民自发地坚持栽竹、栽茶、改造低改竹林、改造低产茶叶,全镇发展竹林20万亩,茶园3000多亩,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证了竹、茶工业发展的原材料供应,促进了城镇的繁荣,工农、城乡相得益彰。2008年,在严重金融危机影响下,全镇竹、茶、石三大产业产值达到8.6亿元,占全镇工农业产值的68%,仍比上年增长18%,被群众称为“坚不可摧的经济支柱”。

〈三〉

我们虽然在小城镇建设中付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差距不小。主要表现在:城镇建设质量不够高,农村建设速度不够快,长远竞争力不够强。其原因,一是小城镇建设的优惠政策不够到位。政策颁布得多,落实得少;“喊姑娘的多,痛姑娘的少”。二是建设资金短缺。许多规划难以按步实施,许多想作的事情难以作成。三是管理体制不顺。我们希望:

一、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小城镇建设考核、督查、激励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发展。

二、把小城镇放到优先发展位置,落实国家各项扶持政策,健全、完善小城镇建设投资机制,切实解决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三、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调查研究,科学制订小城镇建设规划,科学确定小城镇发展战略,加强小城镇工作指导,促进小城镇又好又快发展。

第三篇: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更新时间:2014-10-29 22:10 来源: 作者: 阅读:1945 网友评论0条

摘要: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研究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议题。怎样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必将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部政法司会同政研中心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就“依法治国与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议题进行探讨。

环境保护部政法司司长李庆瑞表示,如何在环保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如何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绿色转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这些重大议题,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做好筹划,及早准备,为迎接四中全会召开和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参会的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围绕如何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意见。

正确认识环境法治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法”的对立面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

“依法治国的法是统称。其对立面不是政策,政策是明规则,也属于法的一部分。依法治国中的‘法’的对立面应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依法治国中强调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就是下一步推进环境法治建设的方向。

环境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要通过立法去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决定了需要严格的法制去改善;环保的基础性决定了只有通过严明的政策法规,才能约束其他领域。

“环境法被视为部门管理法,得不到必要的尊重和敬畏,执行中缺乏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的配合,这种状况必须纠正。只有通过环境法调整资源开发等行为,强化对地方政府和产业主管部门的制约,才能提高环境法治意识,改善环境执法处境。” 清华大学教授王明远说。他提出,法治要从工具和手段,上升为价值和目的。

夏光指出,从成效角度讲,环保部门非常重视相关法律,法治思维比较强。但我国环境法治还远未达到“价值和目的”的地位,甚至作为“工具和手段”都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我国环境法治的现状,夏光概括为:缺、短、小。

“缺”是指法治领域的立法相当缺乏,尤其按照党中央改革要求,很多没有变成法律法规。

“乱”是指执法乱象多,包括执法不作为、乱作为、背黑锅等,总体评价环保系统的公信力不是很强。

“小”是指司法系统在环保中的作用小,司法资源有限,导致法院不愿受理案子,参与环保积极性低。

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副处长刘传义则认为,在目前的法治环境下,主要困难是环境执法难、不到位。一是环境执法说的多做的少,很多环境执法机构还是参公单位,执法制约多。二是自身问题多,人员素质不够。

在环保领域践行依法治国方略,要理顺法与政策的关系,软法硬法都要落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珂建议,借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环境基本国策立法具有特殊地位,主要管政府,各州法律法规都要服从它。

环境立法要既“硬”且“良”

专业化、综合化的环境法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环境法呈现高度专业化、综合化特点,包括行政管理、民事侵权、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要在依法治国的战略中推进法治建设,夏光认为,首先要明确未来环境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用法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要一方面坚持环境优先、保护优先,一方面坚持经济和环境协调,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认为,依法治国,要完全依法办事,解决以权压法、以人代法。在环境法方面,要改变环境法是软法的现象。在过去几年中,环境刑事犯罪责任追究获得了很大进步,未来要使环境法更加硬起来。

他建议,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将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制度都纳入其中,之后制定其他法律时,都要考虑此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由环保部门协同其他部门参与立法。在这个法律下,应包括自然资源法、生态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三大法律。具体的立法需围绕完善这些体系,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综合性的立法,另一条是具体法律的制定。如自然保护区法、湿地保护法,化学品管理法、电磁辐射管理法、生态损害补偿修复法、民事环境损害赔偿法(包括健康损害)、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等。

周珂则认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首先必须落实“保护优先”原则。我国生态保护主要借鉴俄罗斯,生态法与自然资源法是一体两面,自然资源法注重开发利用,生态法强调保护优先,用生态保护对冲资源利用的负面效应。保护优先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在生态保护领域,尤其是资源开发利用都应当适用这一原则。

二是要明确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要从管理法向责任法转变。过去的《环保法》是管理法,主体是管理者与相对人,修订后的《环保法》向责任法转变,突出规定政府责任,这需要逐步落实。

刘传义结合基层执法经验强调,环境立法要注重配套细则规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罗丽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和单项法的衔接修改。

判断环境合法的标准,离不开时间空间背景。同一行为,在北京属于违法,在甘肃可能属于合法。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胡静和刘传义都提醒,要给予地方环境立法充足的空间。

除了制定新法,对于不合时宜的旧法也应当及时进行排查和清理。北京市环保局法规处调研员相华林提出,清理、修订和《环保法》不相符的政策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他建议可以借鉴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做法,从国家层面发通知,要求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对本部门本级政府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定期提交清理报告。

环境执法要“按章不按长”

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推动环境法治建设,不只是立法的问题。环境执法要有独立性,才能保证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法治而不是人治。

法治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法律正当,立法是良法;二是法律至上,即法律说了算。环境独立执法,即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按章不按长”。张居正说:“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 执法者有积极性,才可以激活法律。

胡静认为,调动环境执法人员的积极性,需要职业保障,即严格执法不需要付出个人代价。

王灿发则建议,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机制,如制定环境督查条例、设立独立执法机构,监督各个环保部门。“应强调独立环境监管和执法,环保部门可以不是独立的上下体制,但是执法和监管可以垂直管理。”王灿发说。

胡静同时提出,环境行政要合法合理。环境保护的行动方案,要有上位法依据,设立的目标要现实,标准要基于现有经济技术条件,让企业跳一跳摸得着,否则实施不力会牺牲法的尊严。

另外,环境执法应当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艳芳提醒,随着公民权利意识增强,行政决定没有法律依据、不依照法律程序,可能被认为不公平甚至寻租,环保部门可能因此成为被告。

对于环境执法的方式创新与改革,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夏光建议,增强执法力量,形成强势环保状态,增加社会公众的力量,让人民群众成为耳目。

胡静也建议,公众参与执法要放开。环境保护有三方主体,政府(环保部门)、企业和个人。政府与个人联手,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让个人充当环保部门的耳目,允许个人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对执法有好处。

罗丽建议,对于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政府责任等制度的落实,要增强法律强制性,避免流于形式。

李艳芳建议,环境执法部门要与检察院、法院相配合。如意大利最高行政法院首要职责是为政府提供行政咨询,协助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环境司法要发挥制约监督作用

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强化对政府的约束

司法支持、加强、补充行政执法,并在某些方面发挥制约监督作用。“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应强化环境审判、推进公益诉讼,包括行政诉讼,强化对政府的约束。”王明远说。

日本司法制度在环境法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针对民事赔偿建立了迅速救济机制,当地居民通过行政诉讼对道路、火电等建设行为进行合法性监督,值得借鉴。

这种司法能动性的发挥对于监督、制约环境执法很有效果。胡静说,法院实行能动司法,不是法官主动找案子,而是加强司法审查,不仅审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而且审查其合理性。能动司法还影响了立法和行政,如日本法院通过公害审判推动了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我国环境法庭通过发布禁止令介入了环境执法。环境法庭专业能力加强后,甚至可能开展对环评、排污许可决定的合理性审查。

除此之外,环境案件的受理也应该受到重视。王灿发和相华林都强调,要明确法院对案件的受理范围,大力推动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用法治方式推进绿色转型

经济增长模式也要符合环境基础法的要求

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盲目开发、填海挖山等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发展方式,某些地方政府领导的决策行为仍需对其进行约束。

相华林提出,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严格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严格进行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逐步推进政策环评,彻底扭转GDP至上意识,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第四篇: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议案

议案参考范文:

党的xx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我市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虽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总体上要好些,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凸显,对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不利影响。主要体现有如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是社会破坏森林植被问题突出。火烧山、盗伐林木、造林炼山、非法占用林地等问题的发生,危害了我市的森林植被安全,造成水土流失。

二是农民群众消耗森林资源问题突出。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市3.5万户农户大部分使用薪材做燃料,户平均年烧柴5-6吨,累计年消耗薪材15万吨以上。加上烤烟、茶叶加工、餐饮业用柴等,全市年用柴消耗森林资源达20万立方米。且大部分薪材都是阔叶树幼林。三是加工企业消耗森林资源问题突出。虽然我市工业耗材与往年比较,有较大减少,近年每年林业部门采伐指标在缩减,但全市现仍有2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同时还有几十家作坊式的锯板厂,这些企业都在大量消耗森林资源,每年仅消耗阔叶树原木就达1万多立方米。有的加工企业业主受利益驱动,非法收购木材。此外,我市周边地区新上了较多的木制品生产企业,也对我市森林资源保护造成严重影响。

四是生产行为破坏森林生态问题突出。竹山垦复、竹林扩鞭采伐竹林中的林木,人为破坏了森林多样性环境;生产食用菌、烧炭砍伐阔叶林问题仍有发生,直接破坏森林资源。此外,非法开发茶山、果山,砍伐茶果山中的林木等问题仍禁而不绝,造成森林生态的破坏。五是非法开矿破坏森林植被问题突出。近段时间,一些人员假借探矿名义,未经任何环评等手续,在我市乡村到处随意开挖山体,并将弃石、弃土随意丢弃,有的甚至倾倒入河道,造成对森林植被、山体和河道的破坏,并造成环境污染。

六是群众不积极保护生态林问题突出。生态林、水源涵养林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由于禁止经营活动,林农从中受益明显减少。国家对生态公益林实行补偿政策,但由于受财力限制,目前补偿实际是管护性的补助,省上每亩每年补偿只有5.5元,与实际产生价值相差十几倍,林农得不到有效补偿,对林地划为生态林反应强烈,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存在,客观反映出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上更高水平。为此建议:

1、努力增强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运用各种形式、渠道,广泛宣传《森林法》等森林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让我市人民充分认识到保护好森林资源,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家园,使人人自觉承担起保护森林资源的使命。

2、着力限制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使用沼气、煤炭、电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替代薪材,减少农户,加工企业、餐饮业消耗薪材;二是消减木材加工企业,减少木材消耗量。对一些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粗制加工原木,尤其是阔叶木材的小型加工企业,要采取关停措施。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的木制品加工企业,要鼓励以外购原料为主。严厉查处、打击加工企业非法收购木材。加强原木、薪材的运输管理,严厉打击盗伐、偷运行为,并禁止原木、薪材外流。同时,不再审批新上木制品加工企业;三是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变砍森林为看森林,努力从生态旅游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快发展非木质森林资源产业,鼓励扶持林下种植药用植物、野生疏菜、野生花卉、养殖禽类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措施。一是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弥补林权所有者的一些损失。探索建立我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按政府和受益者一起合理承担的原则,来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补偿基金可来自:①各级财政补助资金;②从生态旅游的景点门票收入中提取的资金;③利用水资源产生收益中提取的资金。如开发水电站可从发电收入中提取;④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等。二是探索建立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按照有利于国家、集体和林农,有利于严格保护,有利于责、权、利统一等原则,探索、改革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机制,切实管护好生态公益林;三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林权流转和经营机制,提高林农管山、护林和造林的积极性,提高林农的效益,从而促进管护好森林资源。

4、改变传统不良的造林营林方式。严格限制采伐天然林,禁伐天然阔叶林。对人工林也应采取择伐,不可皆伐,禁止砍光炼山再造林。不能以发展新种竹类,新植其他林木为名,毁坏森林植被生态;不能以竹林扩鞭,砍光其它林木;不能以发展茶、果业,不论山地坡度陡缓,进行破坏生态植被。发展竹业应向低效疏林地、毛草山地发展,更不可剃光炼山新种竹类;发展茶果业应向缓山坡、毛草地、荒地、荒滩地扩展,切不可毁林种茶果,人为破坏植被生态。此外,林业采伐也应按照砍大留孝砍成留幼、砍密留疏、砍树留草的原则,进行科学采伐,不进行炼山造林。要逐年减少采伐量,逐步扩大造林。同时,采伐区应按科学定位不得超过45亩,采伐区之间距不得少于200米。

5、严厉打击破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密切协调,认真履职,加强检查,严格管理,及时掌握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全方位、多层面布控防犯网络,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确保我市森林资源安全。对假借探矿名义,乱挖、乱採矿石,破坏山体、森林植被和河道的行为,要严厉惩处。禁止再开矿山。

6、建立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一要建立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构。形成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机构成员会议,分析形势,协调部门采取联动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二要落实保护责任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目标,层层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有效的保护责任机制体系。各基层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建立护林队伍,加强巡查,责任到人。

第五篇: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刘婷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430200)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求我们统筹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促进两者的协调发展。文章结合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就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建议。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经济建设 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人类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加大,随着资源的枯竭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也越来越显的重要和紧迫。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但是要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必须要协调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两者的关系,做到统筹发展。

一、生态文明概述

生态文明(Ecological Civilization)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王朝全认为,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称,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文化伦理形态[1]。对于什么是生态文明,学者们的具体表述各有所长,但大多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乃是生态文明的基本要

求,它是在以现代经济技术条件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倡导人类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以有效解决人类需求与自然生态环 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进化。

生态文明可以从广义和侠义两个方面来理解:

(1)广义的角度。生态文明是人类的一个发展阶段。如陈瑞清在《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中提到的的定义。这种观点认为,人类至今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在对自身发展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人类即将迈入生态文明阶段。

(2)狭义的角度。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如余谋昌在《生态文明是人类的第四文明》中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第四种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一起,共同支撑和谐社会大厦。其中,物质文明为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保障,政治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精神文明为和谐社会提供智力支持,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体系的基础。

总体来说生态文明是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现代化理论等生态思想的升华与发展,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成果。

二、我国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并不是偶然,从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以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到现在的“十二五”规划,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将“生态文明”纳人原有的三大文明的理论体系,表明生态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关注和努力。近年来,由于生态被破坏而引起的社会矛盾呈上升的趋势,更是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总体来说生我国态文明建设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

首先,生态文明是中华文明的一种延续与发展。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与生态

文明的内在要求基本一致,从政治社会制度到文化哲学艺术,无不闪烁着生态智慧的光芒。生态伦理思想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这使我们有可能率先反思并超越自文艺复兴以来就主导人类的“物化文明”,成为生态文明的率先响应者。从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不难看出,以儒释道为中心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系统的生态伦理思想。

其次,我国人口多、底子薄,人口数量多,基数大,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不断增多,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压力不断增大,加之资源的有限,生态环保问题日益突出,使得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我国经济更长远的发展。

最后,从我国的目前的经济产业结构来讲也必须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我国目前仍然是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摆脱,争铺摊子上新项目,单纯依靠生产资料数量的投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来拉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却不高。表现在在需求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在产业结构上,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在要素投入上,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整个国家对自然资源的长期过度需求过度开采。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的矛盾并不是绝对对立的,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目前面临着发展经济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任务。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首先,坚决长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目前来讲我国由于人口膨胀带来的问题如人口素质不高、就业高峰、老龄化高峰等同题突出,且短期内不易解决,在全面建设较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时期,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全社会要树立生态保护的观念,使之逐步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其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绿色经济。我国人口占世界的比重大,人均拥有资源能源量比较小且利用率低。主观上缺乏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客观上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关

键性技术和尚未形成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机制。对此,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开发相关专业技术,构建完整配套的法规和政策体系,推动企业及社会采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最后,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社会环保机制,加大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调控力度。建立健全环境和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监督机制及使用资源、污染环境的补偿机制,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来调节经济主体的行为。这样。如若环境成本超过了行为主体由于这一行为所产生的利润,他就会三思而后行了。另外,还需健全激励机制,通过税收、信贷等经济手段鼓励、支持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技术设备和产品。

四、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长期的战略问题。切不可以为发展经济就忽视生态文明建设。“求木之长者,必周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生态平衡是社会建设之根基,一旦这一根基遭到破坏,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发展和现实情况看,将生态文明建设引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意义重大深远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人民共同努力。

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循环经济的发展过程,是由企业物质的小循环,到区域物质的中循环,最终实现最高层次——全社会物质大循环的递进过程。只要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生态文明建设就能得到持续、稳定的推进,全国人民都将因“生态文明”的建设而受益。

参考文献

[1]王朝全.论生态文明、循环经济与和谐社会内在逻辑[J].软科学, 2009(8):69-73.

下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

    加快公共财政建设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内容摘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好范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wwwwenmi114.com强调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

    文章标题: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加快城乡卫生体系建设促进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为了贯彻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略,区卫生局大力推动城乡卫生......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富锦市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富锦,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缺少生......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座谈会材料

    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座谈会材料 林甸县发展和改革局 吴书记在林甸县第十五次党代会中明确提出建设国际温泉名城。这一全新的发展目标的提出,开启了县域经济转型与跨越的全新......

    全力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合集)

    突出特色打造亮点 全力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今年以来,省、市、县把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式,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

    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县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意见

    各工委、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部门: 根据AA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全市经济金融协调发展的意见》(德府发[2005]9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加强我县金融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