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面岗作业指导书
孟州掌柜食品有限公司
和面岗作业指导书
1.和面工在开机前60分钟到计划张贴栏处确认当班生产计划,领取生产所需物料。
2.与上个班组进行现场卫生、设备、工具物品及物料等进行交接(首次开机,应对现场卫生进行全面清扫干净后方可开机)。
3.按生产计划品种及工艺要求配水,并检查配水物料和添加物种类、色泽、气味等是否符合工艺要求和质量判定标准。若有异常及时告知生产班长和品控员。
4.开机过程严格按照[方便面生产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内容进行操作。
5.配水:加水至配水缸的2/3处,将搅拌器开启,按工艺要求称量配水物料后进行添加,搅拌30分钟,再加水至规定水位线,再搅拌10分钟后,方可使用。
6.在配水过程按照工艺要求重量完成辅助物料的称量工作,并分类分装成单批小袋,整齐摆放在定置区域。
7.根据不同品项的工艺要求,调整好和面时间。生产过程中感官判断面粉混合后面团状态是否达到工艺要求(吸水均匀而充足、不含生粉,颗粒松散,粒度大小均匀,色泽一致并略显黄色)。手感判断(手感判断在熟化盘进行):手握成团,经轻轻搓揉,仍能成为松散的颗粒面团。
8.生产过程要经常检查配水缸中是否有异味、异物,并对所用水的温度,波美值经常性进行测定,依据[制面生产流程管理办法]中表单格式详细填写生产记录。
9.和面机内壁、加水管和搅拌轴、搅拌叶片、卸料门附着的积粉每隔4批清理1次,下料筒、配水缸等设备或容器每班结束清理1次,以上清理要求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10.生产现场和操作人员卫生符合[工厂卫生管理办法]中车间卫生要求内容。
11.生产完毕,清洁设备、设施和工作环境现场,剩余物料到仓库办理退库手续,与下个班组按照[交接班制度]要求进行交接。生产报表填写完毕,直接呈报生产班长。
生产部
2007-10-20
第二篇:和面 教案
和面——大班科学
一、活动目标:
1、乐于探究和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初步感知比例关系。
2、能大胆提出问题,发表不同意见。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套围兜、袖筒。
2、足够的面粉。
3、各种颜料水。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面粉,引出活动。
师:这是什么?它可以做什么?(加工面条、制作饺子皮、扁食皮……)今天我们要用面粉来制作五颜六色的彩泥。
(孩子们很兴奋,纷纷议论:这能做吗?怎么做呀?)
2、出示橡皮泥,师:要把面粉变成象老师手里的橡皮泥一样软,你们想想看有什么办法?
(相当一部分孩子能说出应给面粉加水。)
3、师生一同探究和面的方法和技巧。
(1)怎样合理地给面粉加水呢?如果一下子加进很多水,会发生什么事?
(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师演示给幼儿看,从而得出结论:一下子加太多水,会使彩泥太湿,如果没有备用的面粉添加,那么彩泥就做不成了,所以最好的方法是一次加一点点水,不够时再加。)
(2)彩泥太湿了会怎样?太干了会怎样?
(本来我想围绕这个问题让幼儿继续讨论,之后再验证给幼儿看,但我发现孩子的注意力已经完全不在我提的问题上,而是急着想动手和面,于是我及时进行调整,让幼儿带着问题,先动手实践,在实践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4、幼儿动手和面。
(孩子们很喜欢和面这个环节,他们有的搓、有的捏、有的揉,干得热火朝天的。由于脸盆不够,一桌只有一个,所以我们希望孩子能通过分工合作,如:有的负责加水,有的负责和面等,共同来完成自己小组的一团彩泥,但显然孩子的合作意识较差,有的孩子说要再加水,有的孩子说不能再加水,在意见不能统一的情况下,他们开始吵起来,结果只好由老师负责加水,才缓和了局面。)
5、评价自己制作的彩泥,并回答制作前老师提出的问题。
(孩子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制作的彩泥,有的说我做的太湿了,会沾手;有的说我做的太干了,容易碎,最后得出结论:只有水分加的刚刚好,这样彩泥才容易塑造。)
反思调整:应该为幼儿提供人手一个脸盆,让幼儿独立地完成彩泥制作。文档仅供参考
大班科学活动:拆装圆珠笔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圆珠笔,知道圆珠笔的用处。
2、通过观察、拆装圆珠笔、绘制安装说明书等形式,感知圆珠笔的构造,掌握安装的步骤。
3、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将拆下来的原件、放在筐子里,对拆装活动有兴趣。活动准备:
1、师生提供收集各种圆珠笔
2、幼儿人手一张白纸,一支圆珠笔,人手一个小筐子。
3、在黑板上画一张《圆珠笔统计表》(附统计表)。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感知圆珠笔的多样性。
——教师:你带来的圆珠笔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不同?(比较圆珠笔的粗细、长短。)
——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写一写、画一画、玩一玩、说一说:你有什么新发现?
——与同伴交换玩一玩圆珠笔,说一说:你们的圆珠笔哪些地方一样?哪些地方不一样?
——教师小结:圆珠笔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文具,它是笔杆、笔芯等部件在材质、形状和色彩上都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二、拆一拆——感知圆珠笔的结构。
——教师:你知道圆珠笔的里面是什么吗?
——幼儿拆开圆珠笔,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
——教师出示黑板上的《圆珠笔统计表》,讲述圆珠笔的名称(笔帽、笔杆、弹簧、笔芯等0,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发现,教师在统计表上记录圆珠笔部件的数量。
三、装一装——感知组装圆珠笔的过程。
——鼓励幼儿将零散的圆珠笔部件组装起来。
——教师:你是怎样组装圆珠笔的?鼓励幼儿大胆地讲述安装圆珠笔的过程。
四、画一画——安装说明书。
——鼓励幼儿用画图的方式,记录自己安装圆珠笔的操作过程。
——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交流。
五、说一说——圆珠笔的用途。
——教师:圆珠笔有什么用?圆珠笔为什么能写字?圆珠笔一直能用吗?
六、游戏活动——拆一拆、装一装。
——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换圆珠笔,重新进行拆装圆珠笔的活动,感知不同构造的圆珠笔进一步巩固对圆珠笔的认识。
——组织幼儿分组开展拆装各种圆珠笔的“擂台赛”,比一比,看谁拆得快、装得快,训练幼儿手部的精细动作。
第三篇:第一次和面作文500字
看到以往,爸爸妈妈和面不出十分钟,便和出了一个十分光滑的面来了。今天,我变怀着心中的兴奋,准备在爸爸的帮助下,和出了一个十分光滑的面来!
准备和面了!我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跑到卫生间,把我肮脏的小手洗了一下,便走进了厨房,把盆端了出来,舀了一点面后,便拿出一个小碗,倒了点水,放在一旁。好了,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了。现在开始和面了,我右手拿筷子,左手端碗,一边搅面一边适量的倒水,就在马上要搅好的时候,我的小手拌了一下,那可爱活泼的小水珠便一下的跑了出来!怎么办?怎么办?我只好向爸爸请教了。爸爸告诉我:如果水多了,就加面,如果面多了,就加水。懂了吗?我看了看爸爸,认真地点了点头,我照着爸爸说的加了点面后又搅了搅。
终于可以揉面了,我照着爸爸以前的样子揉,但总是揉不起来,这可把我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我只好又得向爸爸请教了,爸爸告诉我,用手抓住面,让周围那些零碎的面粘在这整块面后。在一步一步的把面一点点的向里卷。爸爸告了我方法后,我便试了试,虽然可以揉在一块,总是粘在我的小手上。这可如何是好呀!我便搓麻生似的把那些和我较劲的面娃娃给搓了下来。过了十分钟后,一个十分光滑的面便让我揉出来了!
我非常感谢这次经历,正是因为有这次经历使我变得勤劳了,让我变得开始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第四篇:第一次和面作文800字
第一次和面作文800字
每个人的第一次都充满了冒险,而我第一次和面后却充满了后悔。
在济源工作的哥哥姐姐就要去上班了,因为是刚刚过完年,外面估计还没有卖馍的,所以妈妈准备给他们蒸一锅馍。但是有因为这些天她的手指不知道为什么都化脓了,所以她干活非常的艰难。我看着她那手指头我都心疼,但她就是这样的人,什么事情他都自己扛着。于是我决定放下手头的作业来帮她和面。
我拿起靠在墙根的刀,抚摸着我手下冰凉的面,一把将它一分为二了。然后我就将刀孤零零地扔在墙根,开始专心致志地学者和妈妈和面了。但是在我接触面的一瞬间,我唯一的反应就是:呀!好凉啊!但是我想不能没干就退缩了,而且妈妈的手都成那样了还在坚持着,为什么我就不可以呢?妈妈教我要用手腕子的那一部分去和面!,这样可以使上力气。妈妈一会儿把面翻来翻去,我就装这一本正经的样子照葫芦画瓢,也把面翻来翻去,我和了一会,实在是不行了。因为那面实在是太凉太凉了,摸着它都寒气刺骨。我本想放弃说不干了,但是我想妈妈何曾也不是这样想过吗?但她也不没有说她就这样不干了。于是我望了望那早已冰凉的手,狠了狠心就继续干下去了。
大概过了十来分钟吧,妈妈估计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就
把面切开闻了闻,又弄了一些碱就让我去写作业了,我本想再帮她干一会儿,但我又不敢违抗她的命令,所以我就静静地坐在旁边,看着她和面。她总是这样从来不在乎自己。这时我想起了在七年前她曾因为过度劳累,把自己的身体给弄垮了,也曾因此做了一次大手术,将肠子切掉了一大截,也从鬼门关走了一趟。经历了这么大的事情以后,她仍然不知道心疼自己,我的眼泪在眼中打转,我希望有人能够帮助他分担一些事情,不再让她这么地劳累。在我的心目中,她早已是支撑我的灵魂的重要人物,他早已成为了我最重要的人。
通过这一次和面我感悟到了很多:做什么事情时一定要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不轻言放弃。还有就是我们已经长大了,有能力去帮助父母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不能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小孩子了,我们应该及早地孝顺他们,让他们多休息一会儿。
第五篇:和面揉面技巧大总结
和面就是在粉末状的面粉如小麦面粉、玉米粉、荞麦粉等各种杂粮粉中,加入液体如水、牛奶、鸡蛋等,把干面粉与水混合搅拌在一起,使面粉有粘性形成光滑面团。相信,即便是没有玩过面团的人,也听说过面团的“三光”标准——手光、盆光、面光。下面,结合“三光”面团,具体分析一下和面过程用到的方法技巧。
“三步加水法”,可以使整个和面过程干净利索,达到“面团光、面盆光、手上光”的效果。具体操作是:和面时为避免水分与面粉的比例失调,不能一次将水加足,而是面粉倒在盆里或面板上,中间扒出一个凹槽,将水分次徐徐倒进凹槽里,用筷子慢慢搅动。待水与面粉充分搅拌均匀,水被面粉吸干时,用手反复搓拌面,使面粉成许许多多小面片,俗称“雪花面”。这样,既不会因面粉来不及吸收水分,而使水流淌得到处都是,也不会粘得满手满盆都是面糊不利操作。然后,再朝“雪花面”上洒水,用手搅拌,使之成为一团团的疙瘩状小面团,称“葡萄面”。此时面粉尚未吸足水分,硬度较大,可将面团揉合在一起成块,将面盆或面板上粘的面糊用力擦掉,再用手蘸些水洗去手上的面粉洒在“葡萄面”上,就可用双手将葡萄面揉成光滑的面团。其实,我们家里由于人口少,所用的面粉量也少,“三步加水法”通常只需“雪花面带葡萄面”“揉光滑面团”这两个步骤就可以完成。
揉制光滑面团又可以分为多种方法:手抄拌法、手搅拌法、筷子调和法、铲板搅拌法、筷子搅和面糊法、筷子搅和面浆法。
A.和面方法之一:手抄拌法(这样的方法适用于和制大批量的份额较大的面团,更适用于饭店操作)
1.面粉放在和面盆里,用筷子或手在面粉中间扎个小洞。
2.往小洞里倒入适量的清水。
3.两手掌心相对,手指末端插入面粉与盆壁接触的外围边缘。
4.用手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把面粉挑起。
5.挑起的面粉推向中间小洞的水里。
6.用手在小洞位置抄拌一下,把覆盖在水上的面粉和水抄板均匀,形成雪花状带葡萄形的面絮。
7.在剩余干面粉上扎个小洞,分次倒入适量的清水。
8.重复第3~6步,把所有的干面粉与小洞里的清水搅拌均匀,形成雪花状带葡萄状面絮。
9.用手把雪花状带葡萄状面絮揉合在一起。
10.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B.和面方法之二:手搅拌法(此方法要求手法灵活,动作迅速,不要让水溢出。主要适用于用量较少的各类面团。但个人家庭制作,不推荐此方法,尤其是新手,如果动作不灵敏,加水量不合适,会在和面过程中抓的满手是湿湿的面团。)
1.面粉放在和面盆里。
2.把手放在面粉中央,用手把面粉从里向外围扒拉。
3.形成一个边缘厚中间薄的凹槽。
4.往凹槽里倒入适量的清水。
5.右手的五指张开,把凹槽内部边缘的面粉向水中心扒拉。
6.用手把扒拉到水中的干面粉与水搅拌均匀,形成雪花状带葡萄状面絮。
7.在剩余干面粉上分次倒入适量的清水。
8.重复第3~6步,把所有的干面粉与小洞里的清水搅拌均匀,形成雪花状带葡萄状面絮。
9.用手把雪花状带葡萄状面絮揉合在一起。
10.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C.和面方法之三:筷子调和法(家庭和面用量少更推荐这种方法,用筷子调和可以避免手上沾面粉和水)
1.面粉倒在干净无水无油的和面盆里。
2.用筷子在面粉中心挖一个小洞。
3.徐徐的将适量的水倒在挖好的小洞里。
4.用筷子从小洞的边缘,把干面粉向小洞的水里扒拉。
5.用筷子将拌入水里的干面粉与水充分的搅拌均匀,形成带有许多干粉的细小面絮。
6.把拌好的面絮放在一边,在另外的干粉处分次徐徐倒入适量的水。
7.用筷子把剩余干面粉与冷清水充分搅拌调和均匀,面盆内形成雪花状带葡萄状面絮。
8.用手把雪花状带葡萄状面絮揉合在一起。
9.揉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D.和面方法之四:铲版搅拌法(这种方法适宜于和制开水烫面团,因为和制烫面团要用到开水,在热水的作用下,面粉中含有的蛋白质凝固,并不断的分解水分,面筋质很容易遭到破坏,淀粉吸收大量的水分而膨胀会变成糊状并分解出单糖和双糖,所以我们用手和制的时候会发现面团十分粘手,不利于操作。用铲板尤其是塑料性的铲板,和烫面团十分利落。下面是具体方法,也可点21图详解“不用手”轻松玩转烫面团里面有详细的介绍。烫面团适宜做各种饼类,口感软。
1.面粉倒在干净无水无油的和面盆里。
2.用筷子在面粉中心挖一个小洞。
3.徐徐的将适量的热水倒在挖好的小洞里。
4.用筷子从小洞得边缘,把干面粉向小洞的水里扒拉。
5.用筷子将拌入水里的干面粉与水充分的搅拌均匀,形成带有许多干粉的细小面絮。
6.把拌好的面絮放在一边,在另外的干粉处分次徐徐倒入适量的热水。
7.用筷子把剩余干面粉与冷清水充分搅拌均匀,面盆内形成无任何干面粉的发粘的湿性面絮。
8.用铲子将湿性面絮的一个边角角掀起。
9.向上向里把掀起的面絮一角折叠在湿性面絮上。
10.用铲子背部将折叠上来的面絮稍微压挤几下。
11.再用铲子将湿性面絮的另一边角掀起。
12.向上向里把掀起面絮的另一边角折叠在湿性面絮上。
13.再用铲子背部将折叠上来的面絮稍微压挤几下。
14.如此反复重复8~13步,一边折叠面絮一边挤压,直到所有的湿性面絮充分挤压在一起,形成表面稍微光滑的湿性面团。
15.在用铲子背面把整好的湿性面团表面挤压几次,压好的面团上面盖一层湿布,放在一边静置30分钟,即成光滑的面团。
E.和面方法之五:筷子搅和面糊法
1.面粉放入和面盆中。
2.面粉里磕入一个鸡蛋。
3.用筷子将面粉与鸡蛋充分搅拌均匀,搅成带有干粉的小絮片。
4.分次徐徐的倒入清水,一边倒一边用筷子将面粉与清水充分搅匀。
5.搅拌成无干粉的湿性面团。
6.再徐徐的分次倒入适量清水。
7.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朝一个方向使劲抽打湿性面团,抽打成软而筋但韧性弱的面团。
8.用筷子挑起一部分面团,可以拉伸但面团易断。
9.面盆上盖上干净湿布,放置一边饧制30分钟以上,用筷子挑起一部分面团,可以拉伸面团不断。
F.和面方法之六:筷子搅和面浆法(这样的和面方法适宜做各类煎饼)
1.将面粉放入和面盆中。
2.面粉里磕入1个鸡蛋。
3..用筷子将面粉与鸡蛋充分搅拌均匀,搅成带有干粉的小絮片。
4.徐徐的分数次倒入清水,一边倒一边用筷子将面粉与清水朝一个方向充分搅匀。
5.搅拌成无干粉的湿性面团。
6.再徐徐的分次倒入适量清水。
7.一边倒,一边用筷子朝一个方向使劲抽打湿性面团,抽打形成面粉糊。
8.用筷子挑起面糊成流泻状即可。
9.将面糊放在一边饧制约10分钟,饧好的面糊表面平整。
以上就是平时做面食基本会用到的和面方法,具体制作时,根据各类面点制品的性质和要求,采用不同的和面方法。其中要考虑原材料面粉的性质比如面粉的蛋白质含量等,也要考虑到辅助原料如食盐、白糖、油脂等对面团的影响,加入液体量如水、鸡蛋、牛奶等的摄入量,以及水和牛奶的温度要求,根据制成成品的口感做相应处理。
下面来说揉面方法技巧,一般分为手掌推揉法、拳头捣压法、水扎面法、摔打推擦法、手掌推擦法、手掌滚搓法。
A.揉面方法技巧之一:手掌推揉法(推揉法是使用最多、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主要靠手腕与手臂的力度,结合手掌向前推揉的方法,用力适当。)
1.案板上撒一层薄粉,将面团放在案板上。
2.两手掌握住面团,用力往外推揉面团。
3.两手再将面团卷起,向身体这边拉回卷揉。如此反复几次。
4.左手掌按住面团的一端,右手掌用力将另一端向外推揉。
5.左手掌按住面团的一端,右手掌用力将另一端向身体这边卷揉回来。
6.左手掌按住面团的一端,右手掌用力将卷揉回来的面团再向外推揉。
7.左手掌按住面团的一端,右手掌再用力将另一端向身体这边卷揉回来。
8.左手掌按住面团的一端,右手掌再用力将卷揉回来的面团再向外推揉。
9.如此反复重复以上步骤,直至面团呈光滑。
B.揉面方法之二:拳头捣面法(这种方法适宜于加工劲力大的硬面团,要求捣遍,捣透至面团上劲。)
1.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
2.右手五指握成拳头状,在面团各处用力向下捣压。
3.面团被捣压成扁圆形。
4.用手握着扁圆形面团的一段,向上提起。
5.向中间折回,折成合页状。
6.右手五指握成拳头状,在折回的合页状面团各处用力向下捣压。
7.合页状面团被捣压扁,重复以上步骤,把面团捣透上劲。
8.左右手分别握住捣好面团的两端,向后弯曲,并把后面的结合部位用手捏紧。
9.使面团呈现凸出的椭圆形状。
10.椭圆形状的面团旋转90度,左右手各握住椭圆形状面团的两端,向后弯曲,并把后面的结合部位用手捏紧。
11.面团就成为表面光滑的面团。
12.面团放在案板上,盖一块湿布静置30分钟就可以用了。
C.揉面方法技巧之三:水扎面法(“扎面”的过程也就是“揣面”或“打面”,适宜于把硬面团变软,也适宜于让面团更有筋性。用手指背蘸水在面团上用力扎,让面团吸收水分变软更有筋性。也适宜于刚玩面团的新手操作,新手朋友刚开始玩面团都担心放水量太多,面团粘手不好和面,我们可以先把面粉和成稍微硬一点的面团,再用此方法把面团变软,这样就可解除新手玩面团的隐患。还有许多朋友问面团怎么和的软一点,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只要不断的用水扎面团,直到自己想要的软硬程度就可以。如果想要非常软的面团,就一直把面团筋性扎出来,面团会变得粘手,这时,只要把面团放在一边饧制15~30分钟,面团就变光滑,也不粘手了。的但要注意的是,所用的水必须是冷水,这样扎面团的时候,面团利落不粘手。)
1.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
2.碗里放适量的冷水,右手的四指微曲,在水里蘸一下。
3.依旧四指微曲,用力在面团的各处扎遍。
4.反复扎几次,把面团扎开扎成薄饼状。
5.用手把面饼向中间折合,形成合页状。
6.右手的四指微曲,在水里蘸一下。
7.依旧四指微曲,用力在合页状面团的各处扎遍。
8.反复扎几次,合页状面团扎开扎成薄饼状。
9.重复以上步骤,直到面团吸收水分筋性十足就可以。
D.揉面方法技巧之四:摔打推擦法(可以根据面团的不同软硬度及品种要求,用力摔打面团,采用摔打——推擦——摔打相结合的方法,把面团摔打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此方法适用于制作西点类的面团如面团加了黄油后,要把面团揉成扩展阶段。)
1.揉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
2.用手握住面团的一端。
3.把面团拿起远离案板。
4.用力把面团摔打在案板上,可以反复摔打几次。
5.摔打的同时,用手掌按在面团上,以手掌根向前推擦面团。6.面团被推成靠近身体部位的面团一端卷曲,面团中间成凹槽形状。
7.把面团旋转90度。
8.用手掌按在面团上,以手掌根向前推擦面团,推成靠近身体部位的面团一端卷曲,面团中间成凹槽形状。
9.用手握住面团的一端,拿起面团远离案板,用力把面团摔打在案板上,可以反复摔打几次。
10.采用摔打——推擦——摔打相结合的方法,把面团摔打成光滑不粘手的面团。
E.揉面方法技巧之五:手掌推擦法(此方法是用手掌根将面团一层层向前边推边擦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加工油酥面团、澄面面团和米粉类的面团。)
1.以澄面粉为例作说明,一般超市都有卖,可以用来制作水晶饺子。
2.适量澄面面粉放在碗里,加入适量的热开水,用筷子把澄面面粉和开水搅拌成疙瘩状。
3.疙瘩状的面团放在案板上。
4.手掌放在疙瘩状面团上,用手掌根将面团向前推擦。
5.疙瘩状面团就被推成表面光滑的片状,但边缘有裂痕。
6.再把手掌放在疙瘩状面团上,用手掌根将面团向前推擦。
7.直到疙瘩状面团就被推成表面光滑的片状,边缘无裂痕。
8.用手把面团揉合在一起,形成表面光滑的面团。
F.揉面方法技巧之六:手掌滚搓法(此方法适用于制作如包饺子或包包子、做馅饼的面剂子,具体做法是手掌心轻轻按压在面团上,来回滚动面团,让面团在手掌的带动下,搓成表面光滑的长条状。这样的方法,也是大家在菜谱里看到的“将面团搓成长条”的方法,玩面团的新手朋友要注意:这里的“搓”不是两只手握着面团搓条,那样搓出来的面条,表面不光滑,如果力度太大,面团表面还会有类似线条状的痕迹出项;而是放在案板上“滚搓”)
1.和好的面团放在案板上。
2.两手掌心轻轻按压在面团上,来回滚动面团。
3.面团在手掌的带动下,搓成表面光滑的长条。(如果搓动的过程面团粘手,可以在案板上撒少许面粉做面扑,再放上面团搓动,就不粘手了)
以上揉面团的技巧,不是一层不变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也可以多个方法结合使用。主要是把面团揉均匀揉光滑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