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相关知识

时间:2019-05-14 08:23: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企业的相关知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企业的相关知识》。

第一篇:企业的相关知识

1企业三大职能是生产、财务、营销。

生产战略是企业战略的职能级战略 生产管理是对企业日常生产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是和产品制造密切有关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①输入的是生产要素: 人、财、物、信息。必要性:a前提条件b实现目标的保证 c质量、数量、时间必须符合生产需要d按一定比例结合成有机的体系 ②转换过程也就是生产制造过程③输出的是产品、服务与信息④反馈

2构成要素:1结构化要素(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能力、生产系统的集成等.)【决定生产系统的结构形式】2非结构化要素(人员组织、生产计划、库存控制、质量管理、设备维护){决定生产系统的运行机制.}

构成要素可以归结为生产过程、生产能力、生产库存、生产质量和生产人员 生产管理系统(1)主要功能是制造产品、提供劳务(2)具体功能①创新②质量保证③弹性④成本控制⑤按期交货⑥继承性

3体现在性能、质量、价格、交货期四个方面

产品的性能、质量、价格首先取决于设计阶段,然后形成于制造阶段。生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从企业的经营活动看,生产活动是企业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二)从企业的的管理系统看,生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三)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生产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生产管理的特征:生产管理范围大为扩展,生产经营一体化趋势明显;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以适应多品种生产;广泛应用现代科技成果,不断革新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自学习、自适应和不断自我完善的成长机制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CE: 并行工程CAPP:计算机辅助编制工艺 AM:敏捷制造 FMS: 柔性制造系统LP:精益生产MIS: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BPR:经营过程重组

CIM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柔性制造系统(FMS)物料需求计划(MRP)制造资源计划(MRPⅡ)供应链管理(SCM)主生产计划(MPS)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流程:人员流程、战略流程、运营流程

4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公司层、经营层、职能层战略生产战略的目标体系:成本、质量、柔性、交货期、信誉、环保

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始终是企业生产运作管理追求的目标。基于成本的生产战略主要实施措施:大量生产方式、成组生产技术、进行库存控制 产品战略决策:分级加权法、盈亏平衡分析法 产品寿命周期: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新产品特征:新颖性、先进性、经济性、风险性。新产品类型:全新、换代、改进、本企业新产品

第二篇:企业新员工知识汇总

新员工培训知识汇总

1、新员工培训的目的:

⑴ 企业文化-使新员工融入企业

企业文化是公司员工长期积累并得到大家认可的价值观和行为体系。将公司的文化传授给新员工,可以使他们对公司的各个方面都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从而树立与公司共成长、共发展的信念,增强归属感,能够快速融入公司,降低员工流失率,节约了多次培训的成本与二次招聘的费用。这才是新员工入职培训最重要的目的之所在。⑵ 岗位职责与方法-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为使新员工尽快适应工作,以便节省时间,降低工作中的失误率,就可以通过安排培训活动把新员工的岗位职责与需要的工作技能等告诉新员工,使其更快的进入工作角色,从而提高工作效率。⑶ 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明确发展方向

企业要告知新员工自己所在职位的工作职责、自己所在职位在组织中的位置以及企业对他的期望,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新员工培训的原则: ⑴ 个体差异化原则

新员工培训应充分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员工不同的文化水平、工作背景等区别对待,新员工培训可分为岗前人员培训、在岗人员培训、转岗人员培训。

岗前人员培训主要采用任务分析法,依据工作说明书开展有关的培训;在岗人员培训主要采用绩效分析法,找出实际绩效与理想绩效之间的差距,针对这种差距开展培训;转岗人员培训可以着重于新岗位的基本技能、新部门的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开展培训。⑵ 定期跟进原则

新员工培训结束后,要定期进行跟进,了解实际工作绩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员工自我评价,培训前后工作态度与工作绩效的差距;其次,来自于直接主管的评价,员工的工作是由直接主管负责与监督,所以直接主管对员工的评价是比较直观的;最后,部门工作绩效的变化,员工工作绩效的提升与否也会影响到部门的工作绩效,从部门工作绩效的变化,可以间接的考量员工工作绩效。

⑶ 及时性原则

新员工进入公司后要及时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让员工第一时间了解公司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更好地实现自我管理,对公司产生归属感。另外一方面,避免其他同事负面情绪与对企业的自我认知影响到新员工,带来负面的影响。

⑷ 促进员工个人职业发展原则:

员工在培训中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应有利于个人职业的发展。作为一项培训的基本原则,它同时也是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积极性的有效法宝。

3、新员工培训的内容: ⑴ 企业背景

主要介绍企业的建立、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让新员工更充分地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增强新员工在企业工作的信心。⑵ 企业文化

包含核心价值观与团队建设,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介绍以及一些体验式的培训,让新员工充分感受并践行企业文化,认同企业文化,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⑶ 企业制度、规范流程与行为规范

通过这些培训,能让新员工了解公司的制度规范,从而在工作中更好的管理、约束自我,节约管理成本。⑷ 组织架构与职能

通过对组织结构与职能的介绍,一方面能让新员工更清晰的了解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与工作流程,以便在今后工作中能准确地与各个有关部门进行联系;另一方面,让新员工了解部门所在组织中的位置与自己在组织中的发展路径,为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打下基础。⑸ 工作方法、技巧

通过工作方法与技巧的培训,能够让新员工掌握一些工作方法,从而很快的胜任工作,提高工作效率。⑹ 产品知识、专业知识

让员工更好地了解公司的产品知识、专业知识,便于今后更顺畅的开展工作。⑺ 礼仪、职业素养

通过仪表仪容、谈吐、着装、接洽和服务用语等的培训,让新员工更好的规范自我行为,成为文明高素质的职场人士。⑻ 职业规划

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能让新员工对企业有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⑼ 信息系统

通过信息系统的介绍,能让新员工了解信息系统如何使用、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等,为新员工更好地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新员工内外部培训的方式: ⑴ 内部培训的方式

脱产授课、以师带徒、电子在线、知识竞赛、员工手册、宣传标语、OA系统、小组讨论、辩论、头脑风暴、在岗学习、考试、模拟训练、工作现场即时性培训、学习型工作会议等。⑵ 外部培训的方式

公开课(不能在企业内进行集中培训的内容)、拓展训练、沙盘模拟、脱产教育等。

5、新员工培训对象及主要区别: 新员工培训对象分为校招人员与社招人员、转岗人员

主要区别: ⑴ 工作经验不同

校招人员从学校刚步入社会,没有社会工作经验,他们就像一张白纸,可塑性比较强;社招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与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能很快胜任工作岗位,但还是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融入公司;转岗人员从一个岗位调转到新的工作岗位,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对于新的岗位所需的技能仍需加强。⑵ 培训侧重点不同

校招人员培训着重于工作方法、技能、职业素养、员工礼仪等基础性的培训;对于社招人员,基础性的培训可以减少,重点针对企业背景、文化、制度、流程、行政规范、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培训;转岗人员对于企业背景、文化、流程等都比较熟悉,着重于新岗位的工作技能、新部门的规章制度、流程、渠道等进行培训。

第三篇:企业文化建设知识

企业文化建设

“一个企业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如何建立自身的企业文化?”,我想会有相当一部分人会思考这些课题,当然作为一个管理部门,我们也有责任来思考和协同完成这些课题,并且逐步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建设。

事实上,新冶钢成立以后,公司最高管理层一直在倡导和培植新公司的企业文化。从公司管理思想、管理方式和方法、一系列报告、总结、公开场合的言词中,都提及了这方面的内容,这其实也是给公司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初步的轮廓。但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较长一段时间,需要正确的决策导向,需要公司各个阶层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投入。尤其是在新旧文化冲突最激烈的组织变革时期,开展新文化建设运动,所花的时间会更长,投入的精力会更多,切入的程度会更深,建设的难度也更大。

为了健全、丰富和发展新冶钢的企业文化建设,就我个人的认知和理解,分以下几个命题作简要阐述。

1、文化的概念

什么是文化?在各类文献资料中有着诸多的解释,但个人认为十八世纪法国学者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的解释是最准确的,即文化是风俗、习惯、特别是舆论。它的特点是:铭刻在人们内心的潜意识;缓慢诞生且持续更新发展;能够自觉自发,维持人们的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等。根据卢梭的阐述,可知文化具有非物质性特征,这对于企业文化的界定来说,是重要的基础性定义。

从特征特性来看,文化不像钢铁、粮食、钞票等,好像是“虚”的,但并不是“虚”的就无用。诚信看起来是“虚”的,友谊看起来是“虚”的,爱情看起来也是“虚”的,但“虚”一旦落到“实”处,则变成一种无穷的力量。土地需要天空的关照,物质需要精神的支撑,企业也需要文化的滋润!良好的文化一旦形成,它必然产生由精神向“物质”的转化,变成发展和前进的动力。

2、对企业文化的理解

背景: 企业文化是国外在1980年前后提出的新管理概念,也近似地称之为组织文化或公司文化。新概念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在企业管理中更加重视人的因素,因为文化是与人联系在一起的,人也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企业间收购、兼并及联合的迅速发展,以

及跨国公司的大量兴起,也必须处理好企业间乃至国家间的文化差异等重大课题。

地位: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企业中的人文因素已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促进发展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传统中形成的关于企业运行的独特而稳定的价值观念及精神。它能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起规则作用。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与企业总体业绩提升是正相关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企业战略层面的命题。

内涵:对于企业文化的内涵,国内外学者的理解不尽相同。总体上把握,从以下几点去理解应该是相对全面的:

1、企业文化是一种经营理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其核心要素是共同价值观,也就是一个企业的基本信仰,或者说是指导员工和企业行为的哲学。

2、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它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一种人人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那种忽视人和以物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不能归于企业文化范畴。

3、企业文化内涵中既不包括厂房、设备、产品之类的物质性要素,更不包括行政性的和务必强制执行的规章制度。

4、企业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体现于企业人的一切行为之中。

5、企业文化不是突然出现的,它与企业相伴而生,因而它是继承下来的,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的进步不断变化。

6、企业管理层在企业文化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企业文化通常体现企业创办人及其后继者所提倡的理念和思想。

定义:要给企业文化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对其内涵作一个准确和适当的表述确实困难,所以才有很多版本和说法。人们可以很容易地列举一些方面来说明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企业的格言警句、厂风厂貌、文化设施、文明礼仪、娱乐活动等。但这是企业文化的外延,即它的表现,不是企业文化的内涵。这些都没有抓住企业文化总体的特征,没有给予明确的表达和描述。个人认为,应当从企业文化的特征,以及它所涵盖的准确范围,特别是它不同于其他文化的核心特征方面,探寻企业文化的内涵,并且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

根据辨证逻辑原则,可以这样来定义企业文化,即: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各种活动及其结果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它是由企业最高管理层提倡、上下全力塑造并共同遵守和不断革新的意识和一套行

为方式,体现为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渗透于企业的各个领域和全部时空。

意义:首当其冲的是可以解决老板不在的时候应当怎么办。文化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或者说是下意识的东西,是一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东西。好的企业文化熏陶,会达到一种境界,即使老板不在,无人监督,员工一定会按规则高效办事,一如既往的勤奋工作,一如既往地忠于企业。

3、企业文化的载体

企业文化具有非物质特性,属意识形态范畴,但可以通过载体表现出来。一般来讲,企业文化的载体分物质载体和精神载体两个层面。

物质载体:分为活动过程和活动结果。前者包括生产经营管理、美化工作环境、参与社会事务、处理人际关系、制定规章制度、从事科研教育、开展文化活动等;后者包括优质产品或服务、合理利润、科技成果、精美报刊、花园厂房等。

精神载体:分为精神现象和精神本质。前者包括价值观念、精神状态、工作作风、风气习惯、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思维方式等;后者包括为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责任,理解和尊重人等。

可以看出,对企业文化理解的共同点在于精神内容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卢梭的文化概念和国内外有关企业文化的阐述,企业文化的本质是非物质的,而花园厂房、精良设备、优质产品等只是企业文化的派生。对此的理解类似于东西方文化中人们对不同建筑风格的偏爱及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同类产品时所呈现的不同产品形象。本质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的。

4、企业文化的类型:

关于企业文化的类型,依据各个组织的侧重点不同,所要追求的目标不同,各家各派有不同的说法,如总和说、群体说、构成说、观念说等:

总和说:认为企业文化是“逐步形成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循、带有本企业特点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或者认为是“企业管理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是“外显文化和内隐文化的复合体,或者认为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群体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企业内在的文化特质、外在文化环境和群体的文化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在人群中

和社会上产生的文化影响。有的认为是某个行业的企业群体在实践中形成的公共企业文化。

构成说:从要素构成的角度,认为企业文化是由企业的行为文化、心理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的。或认为企业文化是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的混合,并解释“这里的文化不是指知识修养,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不是利润,而是对待利润的心理;不是人际关系,而是人际关系所体现的处世哲学;不是社交活动,而是社交方式;不是企业管理活动,而是倡导那种管理方式的原因等”。

观念说: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的经营哲学,也是企业信仰。或认为“是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观念形态、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另外,从“文化与战略必须相互适应”这样的层面出发,即从企业战略选择出发,也有人将企业文化作下述分类:

强力型企业文化:从“制订规范、督促遵从”入手,在控制与权利基础上建立企业文化,其核心是制度化,更注重于组织和上下级关系、组织的权威性和员工的专业技能等。

流程型企业文化:强调文化适应性,工作环境较开放,但经营方式趋向稳健,要求组织成员间信任与支持,其核心是面向客户,业务流程以客户为中心展开,它所强调的是客户满意和稳定的回报等。

灵活适应型企业文化:鼓励挑战性及创新,强调组织的支持与信任,其核心是敢冒风险,捕捉机会,市场反应速度,它所关注的是市场的开拓与渗透。

上述无论哪家哪派的概述,都有其道理,但有的有些笼统和宽泛,有的有些模棱两可,似是而非,涵盖不够全面。在个人看来,只要抓住企业文化总体的特征和本质,依据企业的特色和特征,用科学的态度去建立和塑造企业文化就可以了,不要过多的拘泥于形式。

5、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

很多企业在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后,都极力着手其构建。但由于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有些组织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存在着明显的认识误区,下面就一些常见的现象进行简要分析。

(1)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文化娱乐活动

这是很多企业常犯的毛病,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理解显得过于狭义,把企业文化误认为是文化娱乐活动,所以一时间搞了很多类似文艺演出等活动,自认为是在搞企业文化建设,这其实是很幼稚的想法。谈到企业文化,他们很容易会列举一些方面来说明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企业的格言警句、厂风厂貌、文化设施、文明礼仪、娱乐活动等。我们并不是说这些方面不重要,只是不能把企业文化的外延等同于企业文化,不能把它的表现等同于企业文化的内涵。

(2)企业文化口号化,认为构建企业文化就是搞CI

这是很多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失败的原因。他们把从理念、精神到企业与员工行为的企业文化系统建设工程,变成了简单、花哨、空洞的口号、标志与装饰行为,把企业文化看成用文化方式包装企业的方法。CI是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如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但二者是同中有异的。

(3)虎头蛇尾,缺乏企业文化系统管理

一些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是进行了前期的归纳、整理和倡导,提出了目标,但缺乏有效的手段措施加以支撑,雷声大,雨点小,不注重塑造和建设,或脱离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企业文化顺理成章的只能变成“雾里看花、水中揽月”之类的东西,起不到实际的效果。

(4)盲目模仿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自身个性。

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倡借鉴优秀企业的经验,提倡学习,但不是照抄照搬,生搬硬套。这种“拿来主义”只会像“东施效颦”一样,搞出很多笑话。企业文化讲究的是个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认为企业文化就是老板文化

组织管理者的思想甚至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响到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这是好事情。企业需要精神领袖,需要英雄式的、甚至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一个杰出的管理者会倡导和引导企业建立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但是将企业文化简单等同于老板文化,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6)企业文化和企业战略缺乏互动

企业战略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反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便会产生什么样的企业战略。战略管理中使命和价值观的表达,都是基于一定的企业文化背景。优秀的企业文化往往会指导形成有效的企业战略,并且是实现企业战略的驱动力与

重要支柱。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应该服务于企业的战略。企业战略的实施必须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企业文化来导航和支撑,在企业战略变革的过程中尤其如此。

(7)把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

有些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具有政治思想工作的传统和优势,这也是中国企业的一大特色。但把企业文化等同于政治思想工作显然是不对的。思想政治工作注重的是政治性、阶级性、是非性和社会共性等,企业文化注重的是文化性、共享性、适应性和个性。虽然两者能够互为动力,成为载体,但在基本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大凡优秀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但不少企业在如何使企业文化理念真正变成规则,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上,转化为全员自律和自觉意识行为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不少困惑。消除误区可以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在企业文化建设时少走弯路,并有助于企业科学和系统的进行文化建设。

第四篇:企业消防知识

企业消防知识

俗话说,水火无情。一根燃烧的火柴,一个没有熄灭的烟头,如果我们随处乱扔,那么将会后患无穷,更有可能带来灭顶之灾。消防工作需要大家共同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参与,只要大家群策群力,齐心协力,彻底消除火灾隐患,那么火灾就会远离我们,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将会得到有力保障。

消防工作重在预防,大家应该掌握基本的防火、灭火及自救逃生常识,学会“如何防火”、“如何灭火”、“如何逃生”。防火工作做好了,火灾发生的机率就很小;火灾发生了,如果能够及时把它扑灭,火势就不会蔓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逃生常识,在火灾现场就能顺利逃生了。

作为一个企业,在向市场要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要重视安全生产,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实现利益和安全“双赢”。

1、单位应当严格遵守消防法律、法规、规章,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履行消防安全职责,保障消防安全。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单位应当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职或者兼职的消防管理人员;其他单位应当确定专职或者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

职能部门。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和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者消防安全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3、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包括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火灾隐患整改;用火、用电安全管理;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场所防火防爆等内容。

4、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大中型企业、专用仓库以及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的古建筑群管理单位等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并定期组织开展消防演练。

5、组织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至少每半年要组织员工进行一次逃生自救和扑救初期火灾的演练。

6、定期对本单位的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要时刻保持防火门、防火卷帘、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7、保证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不得占用疏散通道或者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上设置影响疏散的障碍物,不得在营业、生产、工作期间封闭安全出口,不得遮挡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8、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进行电、气焊等明火作业的,动火部门和人员应当严格按照单位的用火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落实现场监护人,配置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清除动火区域的易燃、可燃物。

9、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或者销毁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

10、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确定巡查的人员、内容、部位和频次。其他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组织防火巡查。防火巡查人员应当及时纠正违章行为,无法当场处置的,应当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11、消防值班人员、巡逻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离职守。

12、新员工上岗前必须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特殊工种、重点岗位员工必须进行消防安全专业培训,培训率要达100%,并持证上岗。

13、不要在宿舍、生产车间、厂房等场所乱接乱拉临时电线和私自使用电气设备,禁止超负荷用电。严禁在仓库、车间内设置员工宿舍。

14、企业的热处理工件应堆放在安全的地方,严禁堆放在有油渍的地面和木材、纸张等易燃物品附近。

15、褐煤、湿稻草、麦草、棉花、油菜籽、豆饼和粘有动、植物油的棉纱、手套、衣服、木屑以及擦拭过设备的油布等,如果长时间堆积在一起,很容易自燃而发生火灾,应勤加处理。

16、植物堆垛应存放在干燥的地方,同时做好防潮。堆垛不宜过大,应加强通风,并设专人检测温度和湿度,防止垛内自燃或引起飞火蔓延。

17、企业职工要做到“三懂三会”,即懂得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懂得基本消防常识、懂得预防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疏散人员。

18、火灾发生后,要及时报警,不得不报、迟报、谎报火警,或者隐瞒火灾情况。拨打火警电话“119”时,要讲清起火单位、所在地区、街道、房屋门牌号码、起火部位、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以及所使用电话的号码。报警后,应派人在路口接应,引导消防车进入火场。

19、电器或电线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实施灭火,否则很可能发生触电伤人事故。

20、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手绢等捂住口鼻低姿前进,防止有毒烟气的危害。

21、发生火灾后,住在比较低的楼层被困人员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被褥、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索缓缓下滑逃生。

22、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可以暂时转移到楼层避难间或其他比较安全的卫生间、房间、窗边或阳台上,并采取可行的自救措施。

23、在被困房间内可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消防人员救援。

24、1993年8月12日,北京市某大厦由于日光灯镇流器线圈

短路引发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2148.9万元。

25、1994年3月16日,北京市西城区某公司因电气短路引起火灾,烧毁砖木结构房屋21间,复印机等100余台,消耗材料100余件,直接财产损失182万元。

26、1997年6月27日,北京某化工厂储运分厂油品车间储罐区发生特大爆炸起火事故,燃烧面积达9.8万平方米,造成9人死亡、39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17亿元。此次爆炸起火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乙烯B罐液相管线泄漏并扩散到空间及泵房内,遇泄漏时产生的静电火花而发生爆燃27、1998年5月5日,北京市丰台区某家具城由于电铃线圈过热引燃裹在线圈外部的牛皮纸、塑料布及后盖、底座而发生特大火灾,烧毁钢结构建筑23000平方米及建筑内的各种设施、348个参展厂家的高中档家具等,直接财产损失2000余万元。

28、1999年1月9日,丰台区某灯具批发市场因为电线短路引起火灾,烧毁建筑6391平方米,80多家摊位的商品也被化为灰烬,直接财产损失1736余万元。

29、2003年6月26日,北京某粮库因电线短路打火引燃粮库聚氨树酯保温材料成灾,大量库存粮食被烧毁,直接财产损失20余万元。

30、2005年7月26日,通州区某公司发生火灾,简易钢结构厂房熟化车间被烧毁,过火面积1800平方米,损失约53000元。经调查,起火原因为晾晒在该厂房地滚车间北侧的聚氨脂(海绵)

自燃起火。

第五篇:企业上市相关知识

境内法人至境外上市的方式和法定条件(直接上市)

1、概况

即以在中国注册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发会发行人,在境外发行股票并上市。境外直接上市即直接以境内公司的名义向境外证券主管部门申请发行的登记注册,并发行股票(或其它衍生金融工具),向当地证券交易所申请挂牌上市。即我们通常说的H股、N股、S股等。H股,是指中国企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股票并上市,取Hongkong第一个字“H”为名;N股市值中国企业在纽约交易所发行股票上市,取New York第一个字“N”为名,同样S股是指中国企业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通常,境外直接上市都是采取IPO(首次公开募集)方式进行。程序较为复杂,因为需经过境内、境外监管机构审批,成本较高,所聘请的中介机构也较多,花费的时间较长。但是,IPO有三大好处:公司股价能达到尽可能高的价格;公司可以获得较大的声誉,股票发行的范围更广。境外直接上市应该是国有企业境外上市的主要方式。

2、法定条件

在境外交易所主板上市,使用中国证监会《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的有关问题的通知》:符合中国有关境外上市的法律、法规和规则;筹资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利用外资政策及国家有关固定资产投资立项的规定;净资产不少于4亿元人民币,过去一年内税后利润不少于6000万人民币,并有增长潜力,按合理预期市盈率计算,筹资额不少于5000万美元;具有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及较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有较稳定的高级管理层及较高的管理水平;上市后分红派息有可靠的外汇来源,符合中国外汇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境外交易所创业板上市,适用或参考《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没有规模/利润和募集资金的要求。

3、法定程序

企业在向境外证券交易所提出上市的初步申请前三个月,应向中国证监会报送以下有关文件,作为公司境外上市的与申请,文件包括:-企业境外上市的申请报告

-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公司境外上市的文件

-承销商(保荐人)对公司境外上市的分析报告

企业确定中介机构后,还应将中介机构明道报中国证监会备案。中国证监会会商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后,确定是否受理其境外上市的申请;向境外交易所或证券监管部门提出上市的初步申请(递表);在递表前5个工作日,应将递表的内容报中国证监会备案。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有关文件,申请在境外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取得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后,即可向境外交易所或证券监管部门提出正式申请。如公司股东有国有股,还需履行国有股减持的申报和批准程序。

境外法人以境内权益在海外上市(红筹上市)

1.概况

由于直接上市程序繁复,成本高、时间长,所以许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为了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以间接方式在海外上市。即终极自然人股东境外注册公司,境外公司以收购、股权置换等方式取得国内资产的控股权,然后境外公司拿到境外交易所上市。间接上市的好处是成本低,花费的时间较短,可以避开国内复杂的审批程序等。现在根据商务部及中国证监会的规定需要报商务部和中国证监会批准,时间可能比A股上市更长。中小企要分析自身情况选择境内上市还是境外上市。1.上市重组程序

-寻找境外战略投资者,搭建境内自然人境外控股平台,即实际控制企业的自然人在境外设立一个或多个离岸公司(例如选择英属维尔京群岛,即BVI),该公司设立的目的是未来资金运作和合理避税。实际控制企业的自然人需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05]75号),报外汇管理局批准并进行境内居民境外投资外汇登记。

-搭建境外融资平台,即成立一家离岸公司(选择各地交易所普遍接受的地方,例如选择开曼群岛、百慕大等),该公司为私募投资者实际投资入股的公司,一般也是未来实际上市的公司。完成境外控股平台控股融资平台,并由私募投资者对融资平台进行投资的工作。

-外资并购,境外融资公司收购境内拟上市实体,用私募所得资金或换股作用作支付对价,通过报商务部批准后,将境内拟上市实体变更为外商独资企业。收购需符合商务部颁布的2006年9月8日起施行的《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红筹上市材料报中国证监会并取得核准。境外融资公司向境外上市地监管机构、交易所申请发行股票并上市。

3、红筹模式重组完成后,上市前的架构图如下:

1.红筹上市需注意的主要问题

关于私募:因中国企业在运作中一般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情况,上述情况如未经有效的提出合法、合理的解决方案和补救措施,即为私募投资人所知晓,将可能影响私募投资者是否投资者的决定以及私募价格,建议公司在将具体情况告知私募投资者之前,先由中国的法律顾问、财务顾问对公司进行初步的尽职调查,先行解决可能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以争取与私募投资者谈判是的主动。私募系在境外进行,其依据的法律并非中国法律。必要时需聘请境外律师审查具体文件。

所需注意的其他问题包括:

-知识产权的保护:专有技术与主要技术人员的竞业禁止-关联交易问题:尽量减少价格公允-税收问题

-美国萨班斯奥克利法案的影响

法律及国务院及各部委发布的与上市、重组、境内/外并购有关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二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2005年10月

27日修订通过并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32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于2006年5月17日功过并公布,自2006年5月18日起施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第1号《关于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于1995年1月10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沪深交易所于2006年5月19日分别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6年5月修订稿)》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6年5月修订稿)》,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务院发[2002]2号《关于纠正地方自行制定税收先征后返政策的通知》于2000年1月11日发布。

中国证监会法律部[2000]24号《关于职工持股及工会能否作为上市公司股东的复函》于2000年12月11日发布。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第5号《证券公司管理办法》于2001年12月28日公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令第57号《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于2007年10月31日发布,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2000]第6号《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境内投资的暂行规定》于2000年7月25日发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5]260号《关于外商投资企业成为公司股东或发起人登记管理的若干规定》于1995年10月10日发布,于2001年10月23日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1号进行废止。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83号《公司登记管理若干问题的规定》于1998年11月4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土资源部[2001]44号《关于改革土地估价结果确认和土地资源处置审批办法的通知》于2001年2月13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八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于2004年8月28日修改通过并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令第5号《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于1995年6月20日发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令第13号《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2004年修订)》于2004年7月23日发布,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国务院国发[2004]20号《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于2004年7月16日发布并实行,《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核报国务院核准或审批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目录(试行)》为附件。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7号《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2000年修订)》于2000年8月31日发布,自2000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商务部公告2004年第26号《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于2004年4月30日发布。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1999年7月14日发布证监发行字[1999]83号《关于企业申请境外上市有关问题的通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1999年9月21日发布证监发行字[1999]126号《境内企业申请到香港创业板上市审批与监管指引》。

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5年10月21日发布汇发[2005]75号《国家外汇管理局关

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的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商务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2006年第10号《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于2006年8月8日公布,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

上市前私募

“私募”是证券发行方式的一种,是指证券发行者只面向少数特定的投资者发售证券。私募发行对象包括有机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者。私募发行的最大特点是发行者不必向证券管理机构办理发行注册手续,从而可以节省发行时间和注册费用;另外,私募发行多由发行者自己办理发行手续,自担风险,从而可以节省发行费用。

所谓私募融资,是相对于股票公募(公开发行)而言的,指通过非公共市场的手段定向引入具有战略价值的股权投资人,即引入风险投资者和策略投资者。由于私募融资的投资方往往以参股的形式进入,因此私募融资具有特殊的内涵。

有数据表明,私募融资正在成为企业融资的新渠道,随着市场的发展将会进一步扩大,甚至大大超过公募融资。2002 年中国企业仅向海外投资者私募的金额就高达几十亿美元,国内投资者也大幅增加了通

过私募渠道进行的投资。对于那些业务成长较快,急需资金发展的企业而言,私募可以说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融资渠道。

上市前辅导顾问

上市辅导是指上市顾问对拟上市并发行股票的企业进行的规范化培训、辅导与监督。

上市财务顾问

上市财务顾问,主要负责协助企业根据上市规划完成整体财务重组,指导企业对历史财务进行回顾整理、财务流程设计及完善、规范文档管理等,协助企业在外部中介机构进驻企业之前尽可能规范账务处理,规范内部流程。

上市合规性顾问

上市合规性顾问,主要负责协助企业根据各证券市场监管机构及外部中介机构要求的侧重点,协调应对来自企业的注册地政府部门、监管机构,上市地监管机构,保荐人以及外部审计师等多方面的合规性质询。通过对其相关合规性工作的调查、记录、测试、提出补救措施并监控其执行,协助管理层出具针对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最终通过审计师的测试和保荐人或承销商的尽职调查。

上市总协调人

上市总协调人,负责在上市过程中,协调和组织外部中介机构(包括投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共同推进上市进程,配合完成法律架构重组及企业改制辅导事项、协助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工作、总体把握上市进度和风险评估,协助完成上市过程中的其他事项。

会计账务整理

企业常常因为原有的财务报告体系存在缺陷而难以获得投资者或审计师的充分信赖。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账务处理不符合会计准则和相关法律要求。具体表现为原则性冲突(如收付实现制的采用),准则间差异(当地会计准则和投资方或上市地会计准则差异)和法律合规问题; 2.财务方面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具体表现为财务管理体制设计和执行混乱以及内部控制措施未符合当地法规要求;

3.财务报告与披露体系缺失。具体表现为账务体系设计缺失,导致财务报告和披露数据无法获得以及财务分析难以进行;

4.财务人员受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以及相关错误的日积月累,难以在短时间内单凭自己的力量应对投资者或审计师的要求。

股权架构重组

无论是企业融资还是境外上市,非常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企业股权架构重组。对于投资者,清晰的股权结构是其进行投资的前提条件;而对于拟上市企业,清晰和合规的股权架构更是其成功上市的必要条件。

在境外上市的层面上,华鼎资本联同证券律师提供的服务主要涉及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

1.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行业特征,建议和协助企业确定上市方式(直接境外上市,买壳境外上市或红筹上市);

2.根据上市方式协助企业进行上市重组并建立上市主体; 3.协助企业进行融资结构的安排; 4.协助企业筹划股权结构;

5.协助企业进行业务和财务重组; 6.协助企业重新搭建纳税架构; 7.筹划安排企业治理结构。

下载企业的相关知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企业的相关知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企业知识管理

    浅析企业知识管理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同时带来了知识化、信息化、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再造、企业重组各种创新。知识正在作为企业的重要竞争优势资源在市场的......

    企业知识管理

    企业知识管理的概念 1.什么是知识管理 宏观的理解,认为知识管理是随着知识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强调企业领导及员工对企业知识的认识和学习,并将之作为企业......

    企业知识管理策略初探

    内容摘要:加快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条途径。知识管理就是要使组织最大限度地拥有、扩散和交流知识、高效率地利用知识,使知识无形资产转化为生......

    企业概论主要知识(合集5篇)

    1 企业的含义: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等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风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基本经济单位。2 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具备以下一些......

    联想企业知识管理

    联想集团的知识管理(吸收能力的主要客体就是知识)1.知识管理的引入(知识也被看作吸收能力的一个主要的客体)联想集团作为中国IT行业的领军人物,面临着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的挑战。......

    减免税进口设备企业知识汇总

    减免税进口设备企业知识汇总 一、企业进口特定减免税货物,应当在进口该货物之前,向海关办理减免税备案及审批手续。 二、特定减免税进口的货物在监管期限内只能用于特定企业......

    关于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些知识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损益类科目余额,应当在期末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后,损益类科目期末余额为零。 另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也属于损益类科目,但是,由于其核算的是以......

    企业行政管理知识1

    1、现场管理“6S”是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 2、会议纪要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与(议定事项)。 3、档案的分类:(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专门档案)。 4、档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