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次参加田间劳动
第一次参加田间劳动
由于我们都爱吃瓜子,我们家就在爷爷的地里种了一些。爸爸听爷爷说瓜子可收了,就带我们全家出发,收瓜子去。路上我看到有许多蟋蟀在草中跳来跳去玩捉迷藏的游戏呢。
工作之前,我们进行了分工。我、爸爸一组,我负责运,爸爸负责把向日葵从杆子上摘下来。哥哥和妈妈一个组。哥哥刮毛毛,妈妈负责把瓜子从圆盘上打下来。爸爸让我抱一个给妈妈,可我觉得一个太轻了,力量还没用尽,我就拿来俩三个,但是还是觉得很轻,就开始用袋子运。
渐渐我累得浑身是汗,汗如雨滴。不小心一滴汗水流到嘴里了,好咸呀!现在我知道了汗水和眼泪都是咸的。此时的我四肢无力好想马上谈下美美的睡上一觉。可是我还没运完呢呀,于是我就给自己鼓劲,不停地喊着坚持不懈。尽管胳膊也又酸又困,但我还是坚持干完了。
今天我虽然很累,但还是很快乐。因为我不仅看到许多田间美景,体会到了当民的不易,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了坚持是成功的前提,是必不可少的。山西省原平市青年街小学一年级:武豪吉
第二篇:第一次参加学校的农场劳动
这年春天的农忙假只放了三天。第四天,我就和同学们都带上锄头或镰刀、畚箕赶回学校。晚上,各班都在教室里开会。会上,班主任胡育忠老师,先传达了学校关于组织学生参加农场劳动的意见和要求。原来,最近全国的学校都在贯彻毛主席提出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作为全县有名的第一中学,应当首先开辟学生的劳动基地。因为,学校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就向当地政府商量,从东方农业高级合作社借来一款农田,当作学校的农业基地。这款田在龙门村,在县城东近10里。学校已经先派人去到现场踏看,面积大约20余亩,分布在龙门村西南侧的一个山窝里。窝底几丘大田,向上是一层层的梯田,朝东、南、西三面扩展,山窝顶部东头有一条引水渠,把圆头山麓增坑的小溪水引来灌溉,水源相当充足。学校把这款农田划分开来,每个班负责一份,大约1亩左右。当时永定一中有20来个班,初中各班略少一些,高中各班略多一些。接下来的两三天,我们就要去龙门村劳动。然后,胡老师就把任务落实下来:由劳动委员先统计和调剂了一下劳动工具,再把全班分成四组,由组长带领、班干部配合,带领本组同学完成各组的任务。第五天上午,全校师生都向龙门村进发。扛锄头、拿镰刀、挑畚箕的学生的队伍,出校门,沿大街,过东门桥,经半坑里,顺着一条曲折蜿蜒的大路,开始向上穿行。在森林茂密的崇山峻岭之间,原本有一条通往金丰大山的路。我们走了七八里路,从左侧插入一条小路,翻过山坳,下一段长坡,就到了目的地,这里离龙门村人家有一里多路,还要拐转一个山嘴。我想,城里人要来这里耕田也确实太远了。我们看见山窝的下半部分,有的已经作了田畻,有的田丘已经铲光,有人正在用牛耕地。上半部分都是梯田,还保留着去年秋收以后的样子。我们正感到奇怪,老师说,下半部分是高中部的基地,他们前三天来过;上半部分是初中部的基地,今天开始耕作。班主任们把同学分别带到各班负责的地块。胡老师把我们带到山窝顶上最东边的地方——整个山窝的水源头。我们班的责任区有大小长短10丘田。胡老师把它搭配开来,分到四个小组去,并给我们明确任务,就是把田畻、田坎的杂草铲到田里,把小丘和田角用锄头翻回来,堵起田水,准备牛耕。同学们虽然在学校里参加过一些集体劳动,但都是大扫除之类的轻松活。这次到远在10里之外的地方,还要参加农业劳动,大家都还是头一回,开始真有点不知所措。幸好,每组都有几个年纪较大的同学,有的还在家里干过农活,他们使起锄头、镰刀来干脆利落,割坎、铲草都又快又好。一部分同学也跟着模仿起来,虽然不太像样,却也坚持着做,还不时跟同学交流。本来铲草、锄地不是什么技术活,但一些在市镇里出生的孩子很少见过,更没干过,只在一旁看着,有的甚至戏水或丢土块玩。我在家时也帮过妈妈,这些活倒难不住我,只是人小缺力气,干起来赶不上大同学,只能慢慢地细心地铲草。老师说我做的还真像样。因为各班的任务都不是很重,一个多小时就差不多干完了。班主任叫学校负责农场管理的人来“验收”。那人没有提出什么问题,老师就叫同学们收拾东西,准备回校。收工了。同学们从原路返回学校。临走时,有同学问老师,下午还要不要来。胡老师回答说:“下午休息,明天(星期六)上午,到班里集中。”等我们回到学校,已经接近11点多钟,正好平时的将近下课的时候。下午,同学们休整。第二天,同学们来到班里。班主任给我们作了一个小结,表扬了好些个劳动积极的同学,鼓励大家要端正劳动态度,在今后的劳动中努力锻炼自己。最后还布置同学们每人写一篇劳动心得,当作这个星期的《周记》。附记:这次劳动,只是永定一中农业基地春耕的开始。此后的农活,都是由学校的管理人员和几个工人去完成的。永定一中此后也建立了自己的农场,地点在县城东门外李子塘坝,离学校约五里路。我们每星期安排一个下午(2节)的劳动课,都要到哪里去。开荒锄地、浇水施肥、收获作物,什么农活都做过,挑大粪从街上走过也是常有的事,谁也不会觉得厌恶或难为情。2010-11-16
第三篇:第一次参加家长会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
下午,一位同事喊我一起去参加家长会,我有点莫名其妙。后来经她提醒,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他们幼儿园要开家长会,早在几天前,老师就通知了我们星期二要开家长会。可是连着两天的监考,早就忘得干干净净了。
不一会就了目的地,尽管有时一天来这里几趟,但每次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所以这里对于我来说依然很陌生。不过今天这里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好奇,是激动,是不安。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家长会呢?孩子在这里究竟怎么样呢?虽然曾经我也从老师那里了解了一些,但那只是冰山一角。我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希望这里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天地,也是孩子游戏玩耍的场所,让孩子在玩中学,也在学中玩!
我带着这些复杂的心情坐在了儿子的教室里面。儿子看见了我很兴奋,小声的叫着妈妈,我示意他别出声了,因为会议已经开始了。老师先说了一些欢迎家长的开场白,接着是介绍了班级情况,然后就是孩子们的汇报表演。
这时只见有四五个孩子按顺序走到了最前面,站在同一条线上,等待着。音乐一响起,孩子们就开始了背诵儿歌,有点像训练有素的士兵。在背的过程中,有的声音大一点,有的声音小一些;有的动作连贯一点,有的动作欠缺一些;有背的流畅的,有忘词的,背完后又按顺序走下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双手背好。紧接着又是几个孩子上来表演,这样一共有七八次。在所有的表演中内容绝不重复,有关动物的,有关水果的,有生活习惯的„„但不管表演的完美与否,也不管是什么内容,每一次表演完,都能博得家长们雷鸣般的掌声,甚至还有家长悄悄地为孩子竖一个大拇指。儿子一共上去了两次,虽然没有忘词,但声音不是很大,在他下来时我都对他笑着点点头。对于还不满三岁的儿子,在这时我最想给予的就是鼓励,哪怕他表演得并不出色!
之后就是汇报孩子们学习汉字和英语单词的情况。在这时已有一些孩子坐不住了,所以老师在开始的时候,先要孩子们坐得端端正正,小手背好,才出示一张张写有汉字的卡片,让全班孩子一起认读。这些卡片有“雨”、“风”等一些与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字,也有“的”、“了”等一些抽象的字。这段时间我偷偷地观察过儿子,发现他认识得并不多。看来他对这还没有产生兴趣,其实想想也是,每次我和他一起看书时,他最感兴趣得是画面的内容。
接着就是认读单词,过程和前面认读汉字基本一样。在认读的过程中有的认读得很准确,有的还有抢认得意识,一个接着一个得认读,气氛很热烈,以致我有一种恍惚,有一种错觉。这是不是在小学一年级或二年级的哪个教室里?当然更不知道家长会是怎么结束的,我和儿子是怎么回去的?
这种恍惚和错觉让我思绪纷乱。如果幼儿园的教育体制、指导思想和小学一样的话,那就不叫学前教育。我不明白为什么幼儿园不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来进行教育教学,学习一些蒙式教育理念或早教机构的指导思想,培养孩子在操练教具中学会专注,学会知识;在实验中学会对科学的探索等,有了专注、认真、探索、兴趣、爱好的优良品质难道还不能认读汉字和单词吗?后来儿子的一声“妈妈回家吧”让我才明白家长会已结束了,于是我拉着儿子,慢慢向家走着,第一次感觉到学校离家好远,好远„„
第四篇:第一次参加演讲比赛
第一次演讲
林芸
走过了十五年,我经历了许多“第一次”。但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初中三年级时参加的第一次演讲。
那时,正值国庆,学校为了庆祝祖**亲的生日,在每个级别分别举行“祖国颂”演讲比赛,我代表班级参加了。
比赛前,我心里不知有多紧张。我反复对自己说:“镇定,镇定…...。”但心里还是好像揣着个小兔子似的怦怦乱跳。下一个就该轮到我场了,我根本听不进台上正在演讲的同学讲什么,只知道他偶尔忘记了台词,台下爆发出一阵大笑。我更慌了,心想:“我要是也忘记了台词怎么办?评分员扣多少分?”想到这儿,我仿佛看见自己尴尬地站在台上的情景,真后悔参加这次比赛。
“下一个,初三(4)班林芸同学上场。”我向台上走去,耳边嗡嗡响,好像老是有一个自卑的声音在说:“我不行,我不行。”一会儿又恼怒地强迫自己说:“去吧!你行,行……行。”
台下这么多双眼睛望着我,我的全身在剧烈地哆嗦着,那些目光仿佛变成了一道道屏障,堵得我说不出话来。“同学们,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啊___母亲》。”我用近乎颤抖的语调开了头。“哄——”台下爆发出一阵笑声。“笑什么?他们在笑什么?”我问自己。但是,这些笑声向一盆冷水顿时将我泼醒了。在短短的几秒钟内,一连串的思考在我脑海里出现:“我不行么,我为什么这样慌张,给自己信心多一些,再多一些,你一定行,一定!”
我终于克服了恐惧心理,镇定地讲了下去。我抑扬顿挫地,把自己全部情感融入了演讲中,我在说服每一个人,包括我自己。由于忘记了一段演讲词,同学们又笑了,但我没有慌,我只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林芸,你快成功了,加油。”“我的一切属于你,你的一切连着我,对于你——祖国,我别无选择。”我激动地把演讲推向了高潮,结束了演讲,台下爆发出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我取得了第一名。但在这里,我得到的不是奖品和荣誉,而是我自己的感受,因为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不能自卑,更不能自傲,但一定要自信。人生无数次闯与创,所需要的都是自信。就如一个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能站起来,才能站起来。否则,只能在一个小小的土坎上叹息、忧愁,永远不能迈过去。”
第五篇: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
第一次参加社会实践,我明白中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我在实践中得到许多的感悟!
寒假我到我所在的社区居委会帮忙,进行社区服务。从1.16到1.18,一共三天,我每日都去居委会服务,帮那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和文件,走访人民群众,了解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
刚开始,我并不适应那里的工作,觉得很无聊,很没用。但是,通过与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的接触,我逐渐了解到了这个社区服务的乐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资料,如何照顾老人,如何体贴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艰辛、努力——这一切的一切,若是没有走出家门,参与服务,就不会体会到的。
通过这次社区服务,我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扩大了视野,对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仅发现了自己知识结构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这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
比如说,居委会的资料总是井井有条,分类整齐,通过居委会大妈的言传身受,我知道了学习应该也像整理资料一样,每天都应该按门按科地把知识梳理一遍,这样,不仅有利于查找,而且还有利于记忆。不只是学习,家里的一切也应当是这样,书籍、衣服、玩具等等。
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区里的老人那里慰问。他们大多亲人都不在自己身边,需要人陪着,我们应该时常去看看他们。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我们为社会做出了
自己的贡献;但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表现出了经验不足,处理问题不够成熟、书本知识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
等问题。我们回到学校后会更加要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 识,并不断深入到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