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年级学生怎样写好关于“生命”的作文
高年级学生怎样写好关于“生命”的作文(2010-11-15 16:02:00)魏星老师
三、写好“生命”作文并不难
生命的内涵理解了,脑海中有张“生命导图”了,写好作文就不难了。为了写好作文,老师还要提醒以下几点:
切口小而巧。“生命”这个主题是很大的,如果面面俱到,把“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敬畏生命”“生命赞歌”等等这些方面都写下来,可以洋洋洒洒数万字,但是这种泛泛而谈就会使得自己的文章“假、大、空”,谁愿意去读呢?我们不妨从身边的一个人物、一件小事写起。
张正宇同学看到学校门前常有一些卖小鸡的商贩,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赚取钱财,而刚刚孵出的小鸡被学生买回家之后,由于喂养不当等原因,往往活不了多长时间。眼看着一条条鲜活的生命这样随风而去,他在无奈之余,拿起笔写下了一篇题为《小鸡也有生命》的作文:
我又在学校门口看到那卖小鸡的人,旁边的笼中挤满了小鸡。
那笼中的小鸡显得那么惊慌,我走近几只,小鸡眼中全是害怕,“叽叽”地叫,好像在唱一首歌:“请不要再来伤害我,你们买我是个错,叽叽叽,叽叽叽……”那些小鸡们尖尖的嘴,身上的毛还没长全,像一个个肉球,使人一见便生怜悯之心。看着鸡贩子满脸堆笑的猩猩样,我想:唉,太……太没人性了吧!把这毛还没长全的小鸡拿来卖。我知道,这种鸡一旦被学生买回家,不会喂养不说,新鲜劲儿一过,就置之不理了,不到三天,准死,别说五角钱一个,一角钱一个我也不买。不买,或许鸡贩子把它们放回到鸡妈妈身边吧。
一个小朋友禁不住鸡贩子的“忽悠”,付三元钱,买了六只,乐颠颠地走了。可他哪里知道,正是他们这种对小鸡的这种“爱”,才使鸡贩子有机可乘,大肆赚取黑心钱。小鸡也是生命,岂可作为手中玩物?
我慢慢起身,挤开吵嚷的人群,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回到家写作业时,我一直静不下心来,那些被卖出的小鸡啊,此时,你们在哪儿呢?活得好吗?
你看,从生活中看起来似乎很平常的材料中,可以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大题小作”。我们不禁问自己:你对周围的生命有好奇心吗?
选材新而实。参赛的作文最忌空洞了。要避免这一点,选材上首先做到“实”。选择的内容要贴近自我,贴近自我的心灵,写出“我”的体验,“我”的想法。生命是什么呢?生命之花怎样生盛开呢?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经历,各自的想法。其次要做到“新”。选好题目后,注意打开思路。首先想一想:别人会写些什么呢?我还能写些什么呢?我们脑海中要有“还能更精彩”的意识,对别人可能写到的内容,自己换个角度想一想:我怎么写得更好呢?大家都熟知的人和事,如果你也和别人一样用相同的写法去描述,用类似的构思去叙述,只会“人云亦云”“步人后尘”,没有新意。
感悟生命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
几天前,我在小摊上买了几只类似“小猪”的沙包,里面有很多种子。听老板说,只要你精心陪育它,天天给它浇水,那过几天它就会发芽。一回到家,我心里就起了疑——这看似平常的“小猪”能长出芽儿来吗?它的外面可包了一层厚厚的纱网呀!它能钻出网来茁壮生长吗?一串串疑问接踵而出,我有些后悔了。爸爸看见我有些失落,似乎懂了我的心,爸爸说:“生命不是你想像的那样脆弱,生命是脆弱的,但有时也是顽强的。”说着,他把“小猪”放到了小水盆中。过了几天,我看见了一小片葱绿的草儿,我似乎明白了什么。
草儿的勇气使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2008年汶川大地震那一幕幕感动人心的画面——“快出去!”他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地震的时候与小朋友们在屋里玩游戏。可随着轰的一声,他感到了摇晃,他知道,地震来了。他没有逃命,飞快地推出了几个惊慌失措的小男孩,自己却被埋在了废墟当中,永远闭上了那双可爱的眼睛。
“我这把老骨头都还行,你要挺住!”——五月十二日红白镇,废墟中与儿子汤明一墙之隔的老父不停鼓励儿子。四十小时之后,汤明获救,父亲去世……
我为生命的顽强而感动着,生命竟如此宝贵!从今以后,我一定好好爱惜生命,让我短暂的生命更加美丽动人!(小荷作文网)
生命是什么呢?作者选择的“小猪”,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外壳,不屈地向上,茁壮生长,昂然挺立。它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作者肃然起敬,也令我们肃然起敬。接下来选取的汶川地震中的事例,也有力地表现了“生命的顽强”。
立意深而真。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我们的写作和三四年级时的习作要有所区分,要学会让自己的文章有点深度。简单地说,在动笔之前,自己心里要清楚通过自己的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想告诉读者什么,这就是“立意”。当然,也不是指一定要总结出某些道理来,而是文章中有一些深厚的东西令读者感到震动,有所感想。在平时的作文课上,老师常常要求我们“表达真情实感”,因为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生命线。回想一下我们学过的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之所以感人肺腑,广为流传,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它情真意切,打动人心。巴金爷爷在《给家乡孩子的信》中说:“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是啊,一篇好的作品就是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抒发作者对生活中的人、物、事的真实感触、真切感悟的。
同学们,“谎话作文”一定要避免。有的学生为了表现自己生命的坚强,不惜编造父亲遇车祸、母亲患癌症、父母离婚等虚假情节。这不仅使自己的诚信大打折扣,也给批阅的老师带来了极差的印象,绝对是不可取的。
第二篇:高年级学生怎样写好关于“生命”的作文魏星老师
高年级学生怎样写好关于“生命”的作文魏星老师
生命,生命!
——高年级学生怎样写好关于“生命”的参赛作文
魏星 于富民
【听一听】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2007年10月7日22点10分,广州市近100万个移动用户的手机同时响起,人们意外地收到了一条由区政府发来的停电通知:“因紧急抢险需要„„我区部分区域停电,不便之处,敬请谅解。”随即,花都电视台滚动播出停电通知。大约半小时后,半个花都城的路灯大片大片地熄灭,交通信号灯失灵,霓虹瞬间消失„„花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事前,可能没人能想象,熄灭这万家灯火竟是为了救一个在高50米的高压铁塔顶端欲轻生的外来打工妹!
不难想象,对广州这样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而言,大面积停电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花都区的国际航空港白云机场,也有可能受到波及。然而,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各级单位从上到下一致同意停电救人,没有争论,民众也理解支持。因为在大家心目中,明确无误的事实是——她是一条生命。
人们对生命的珍爱与敬畏,让我们感动,因为每个人都知道,生命来之不易,弥足珍贵:
三文鱼的一生是令人惊叹的,从鱼卵开始——每条雌鱼能够产下大约四千个左右的鱼卵,并想方设法将其藏在卵石底下,但大量的鱼卵还是被其他鱼类和鸟类当作美味吃掉——幸存下来的鱼卵在石头下熬过冬天,发育长成幼鱼。春天来临时,幼鱼顺流而下,进入淡水湖中,他们将在湖中度过大约一年的时光,然后再顺流而下进入大海,在湖中它们尽管东躲西藏,但大多数幼鱼依然逃不过被捕食的命运,每四条进入湖中的鱼就有三条被吃掉,只有一条能顺利进入大海。危险并没有停止,进入大海也就进入了更加危险的区域。在无边无际的北太平洋中,它们一边努力成长,一边面对鲸、海豹和其他鱼类的进攻;同时还有更加具有危险性的大量捕鱼船威胁着它们的生命。整整四年,它们经历无数艰险,才能长成大约三公斤左右的成熟三文鱼。
十月初,所有成熟的三文鱼在佛雷瑟河口集结,浩浩荡荡向他们的出生地。自河口开始,他们就不吃任何东西,全力赶路,逆流而上,将消耗掉它们几乎所有的能量和体力。它们要不断从水面上跃起以闯过一个个急流和险滩,有些鱼跃到了岸上,变成了其他动物的美食,有些鱼在快到目的地之前竭力而亡。最初雌
鱼产下的每四千个鱼卵中,只有两个能够活下来长大并最终回到产卵地。到达产卵地后,它们不顾休息开始成双成对地挖坑产卵受精。在产卵受精完毕后,三文鱼精疲力竭双双死去,结束了只为繁殖下一代而进行的死亡之旅。冬天来临,白雪覆盖了大地,整个世界一片静谧,在寂静的河水下面,新的生命开始成长。
看了上面的故事,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生命的珍贵?生命,一个多么神圣,多么美丽的字眼。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生命都只有一次。每个生命都蕴藏着宝藏,每个生命都是一个世界的缩影。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如何珍惜它,让它变得有价值?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讲一讲】
一、生命如此多彩
同学们,你听过自己的心跳没有?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带给你震撼没有?那就是你的生命呀,它单单属于你自己的。
如果我们做一个填空题:“我的生命中充满了_____”,你会怎么填呢? “我的生命中充满了快乐。”
“我的生命中充满了希望。”
“我的生命中充满了关爱。”
„„
当然,这五花八门的答案中除了积极的,也有部分是消极的:
“我的生命中充满了烦恼。”
“我的生命中充满了悲伤。”
“我的生命中充满了失落。”
„„
但是仔细辨识,其中也不乏一些富含哲理的话:
“我的生命中充满了希望和失望。”
“我的生命中充满了快乐和悲伤。”
“我的生命中充满了酸甜苦辣。”
„„
哦,生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思考。无论是哪种体验,你是不是感受到了:生命多姿多彩,活着是多么美好啊!
生命是顽强的。我们惊叹于在岩缝中生存的小草,生命的力量竟可以如此不屈不挠;我们敬畏于在大火中相拥成团的“蚁国英雄”,为了家族的生存毫不畏
惧自己的肝胆俱裂;在汶川,在玉树,在马家岭矿,在一次次“生命大救援”中,多少生命奇迹般生还,感动得我们泪流满面。
然而生命又是脆弱的。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轻轻地呵护它,不要伤害它。生命是那株墙角的小草,它顽强,它茁壮,但一次重重的践踏就足以压断它的腰肢;生命是一条奔腾的小溪,它自由,它欢快,但一座突然出现的大山就足以挡住它的去路。那每一次心脏的跳动,那每一次脉搏的跳动,都是弥足珍贵的,因为每一个生命的存在需要许许多多生命的支持与付出、呵护与帮助。生命就像一个水晶球,经不起玩弄与伤害,它们需要捧在手心,轻轻呵护。当矿难、校园枪击、毒奶粉等事件的声音传来,让我们心痛得欲哭无泪。
让我们尊重生命!你知道吗,在生命的含义中,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贵贱之别。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会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会尊重别人的生命;不仅尊重人的生命,也会尊重自然中的生命。你注意到校园中的树了吗?每一棵树都有生命,都有年轮,都有故事,每棵树都长着一双眼睛,打量着这个美丽的世界。当你有了尊重的心,你就不会去砍伐那些同样有生命的树,不会去踩路边散步的蚂蚁,不会用弹弓打死树上唱歌的小鸟„„地球上各个生物都有享受生命的权力。
让我们享受生命!生命意味着活动,意味着生长,意味着爱。就像春夏秋冬四季,生命带来多少精彩呀。生命不是去写的一个词,而是去做的一个活儿。在我们的生命中,有多少喜欢做的事儿,有多少心动的时刻,有多少美丽的故事。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我喜欢》中描述,她喜欢冬天的阳光,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喜欢夏日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喜欢看秋风里满山的芒,喜欢梦,喜欢花,喜欢绽开在人们笑颊上的“花儿”,喜欢读信,喜欢看书,喜欢朋友,喜欢美丽的小装饰品,喜欢充足的沉思时间,喜欢晚饭后坐在客厅听一些协奏曲,„„“我喜欢活着,而且深深地喜欢在我心里充满着这样多的喜欢!”你看,生命多么美好!以享受的心情凝望世界,太阳正在温暖照耀,群星正在闪烁,石头安静地躺着,植物正在生长,动物生活在情感中„„生命竟可以这般绚丽多姿!当然,生命中也是充满着忧伤,充满着苦难的。冰心奶奶在《谈生命》一文中这样说:“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是啊,生命赐予我们的太多太多,快乐固然令人兴奋,苦痛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
让我们创造生命的精彩!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生命中常常伴随着厄运,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为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你们听说过“荆棘鸟”的故事吧。这是一个传说,说的是有一种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其他生灵的歌声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穴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在最长、最尖的荆棘上,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越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使云雀和黄鹂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妙的歌,唱完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它的歌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美的歌唱。
苹果电脑的创办人乔布斯在对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生的演讲中,让听众分享了他生命中的三个真实故事。它们分别是:“从贵族学校自动退学”“被自己创办的苹果电脑开除”“被医生诊断胰脏癌”。他的口头禅竟是,在碰到厄运那一刻说:“这是我最棒的„„”“自动退学”是他最棒的决定,因为后来他转学了,投入真正有兴趣的学科;“被苹果开除”,是他最棒的遭遇,因为后来他重新创业,推出《玩具总动员》。“患胰脏癌”,是最棒的提醒,因为他后来手术成功,更了解了生命的真谛。
精彩的生命,总是和信念、拼搏、苦难、乐观等联系在一起的。
二、给你一张“生命导图”
导图说明:
如果在“生命”这个词之前,或者在这个词语之后加个词语,你能想到哪些呢?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享受生命,感恩生命,生命的奇迹,生命的赞歌,生命的精彩,生命的创造„„这样想下去,“生命”的思路就打开了。每扩一个词语,再想想有哪些表现这个主题的文章、书?又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事?这样想下去,“生命”的内容就鲜活了。
生命的主题范围很广,创造(出生)、伤害(战争)、告别(死亡)是生命永恒的存在形式;珍惜、感恩、尊重、享受是热爱生命的一个个具体的母题。找到生命的丛林里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抓得住的触须,我们的心灵就会获得滋养,写作的思路也会越来越清晰。比如一向被视为社会禁忌的“告别生命”话题,许多大人就常常刻意回避和小孩谈论,因为他们不知如何启齿。然而死亡这项重要的生命课题并不是和我们距离遥远的事,大人不谈,我们却不能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怎么办?日本的一些医院就做得非常好,他们的重病房旁往往会有个不大的房间,摆满了像《小鲁的池塘》,《獾的礼物》这类的图画书,一些穿着粉色护士服的姐姐会抱着小朋友让他们坐在自己的左膝头,听着自己的心跳和朗读声,一起阅读各个生命母题的图画书,帮助他们为茫然失措的情感寻找出路,让他们自己从书中体味死亡并不遥远和可怕。生命作文的全部魅力就来自自我心灵滋养的力量。
送大家一首生老病死歌,帮你打开写作的思路:
第三篇:怎样写好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要审题要“三清”
近两年,材料作文的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因其形式多样、考点丰富、能唤起考生的写作欲望等特点,倍受中考的青睐,大有取代“话
题作文的势头。
材料作文的内容一般来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话题式”的材料。在所给的一段文字中表达一个相对集中的中心,或者是一个相对明确的语意指向,我们把这一中心总结出来后,按照“中心”来构思、写作,就完全是在围绕“材料”来写了,这类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看成是“话题”作文,只是多了提炼中心的环节。另一类是“选择式”的材料。在所给的文字中展示出所给话题的几个方面,考生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来写就可以了,这种形式多见于“格言”、“哲人
说的话”中。
面对灵活的表现形式,缤纷的文字内容,考生往往不能抓住材料的根本,导致作文偏题、跑题,成为困扰考生的难点。写好材料作文其实并不难,面对材
料,考生要做到“平心静气”,摒弃一切浮躁心情,调整好自己的写作状态―――这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前提条件。
审题要“三清”
1.看清材料,领会内容。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判断这段材料属于哪类材料作文,具体理解整体材料的内容,要把材料实实在在地读懂,这一环节重在整
体把握材料。
2.理清内容,提炼中心。这一环节是决定是否跑题的关键,一定要认真对待。在整体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如果是“话题式”的内容,要概括其中心,明确材料的主旨,这就是写作要确定的主题;如果是“选择式”的内容,需要选取一点,来确定这一点的主要方向,从而确定作文的写作主题。
3.读清要求,规范写作。读完材料后,千万不能忽视的是“写作要求”。材料叙述后的要求需要细细阅读,如果有“根据材料”、“结合材料”的文字,最好作文里要巧妙体现材料的内容或影子,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引材料”,但“引材料”时切忌生搬硬套;如果没有上述文字要求,就可引可不引了。然后再
看具体的写作要求,明确作文在拟题、文体、写法、字数等方面的限制,然后再规范地写作,决不能“越雷池一步”。
第四篇:怎样写好材料作文
怎样写好材料作文
提供阅读材料,让学生根据材料及有关要求写作,这种命题形式通常称为材料作文。它以立意的多元性和广泛性而受命题者青睐。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内容,准确提炼主旨”,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命意作文”。考生须经阅读、分析、提炼、联想,并根据材料的内容和提示、要求来立意和表达,完成写作任务。它既能多个角度灵活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又能保证考生有据而述、有的而议、有感而发,具有定向性、多元性、灵活性的特征。
从近两年各省市中考材料作文出现的形式来看,材料类型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叙事型材料。材料本身由故事、寓言等叙事内容构成。如2006年辽宁省沈阳市课改区作文题:
一天作家刘墉到一个酿酒的葡萄园参观。
“1994年的葡萄最好。”园主说,“因为那一年夏天干燥,生产的葡萄特别甜。”
“葡萄不怕干死吗?”他问。
“新藤怕,老藤不怕!因为老藤的根扎得深,能吸到泥土深处的水分。”园主说,“还有,经过好好修剪的藤不怕,放任生长的怕。”
“为什么?”作家不懂。
“因为叶子长得愈多,藤蔓攀得愈远,需要的水分愈多。所以天一干,就受不了了。葡萄要扎根深,常修剪,结的果子才甜美呢。”园主回答。
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
一般来说,叙事型材料的意蕴丰富,横看成岭侧成峰,考生要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自主立意,自由发挥,才能写出个性化的文章。
第二类是议论抒情型材料。材料本身是一段议论或抒情语段,从不同角度对某一话题阐述看法。如2006年广东省课改区中考作文题:
许多诗句会像阳光一样照亮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震撼,为之鼓舞,如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艾青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太深沉”,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请你自拟题目,或叙述与诗句有关的经历,或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迪,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这类材料往往围绕某个事、物或事理,议论、抒情,也就是说材料本身就含有观点。本题材料围绕着“诗句对人们产生的深远影响”议论,可涉及多个方面立意。
第三类是嫁接型材料。这是材料与话题的组合。就一份叙事或阐理的材料,衍生出某个话题,要求结合材料,围绕话题写作。如2006年河北省中考作文题: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财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财富。金钱是财富,知识是财富,时间是财富,健康是财富,失败教训也是财富„„拥有财富,我们才可以拥有真正富有的人生。
请以“财富”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嫁接型材料”话题是写作内容,材料是立意方向。一般情况下,审题应从话题入手,以材料立意。如本题,写作时应从“财富”方面选材,命题者提供材料的意图在于告诉考生“我们需要拥有知识(健康)等财富,人生才充实而有意义。”
当然,从广义上看,续写、改写、看图作文等形式也是材料作文的种类。这些类型主要出现在前几年中考小作文的写作,以考查思维、结构、语言等局部作文能力为目标,随着这几年小作文淡出中考舞台,它们基本上也销声匿迹。
下面来谈谈材料作文的应试技巧。
一、怎样读好“材料”,抓住材料主旨
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立意和素材选择的依据,考生必须从材料中提炼出某个观点进行写作,离开了材料就是离题。由此可见,写材料作文,必须针对“材料重要性”特点,采取有效的写作策略,才能更好地写出高质量的考场作文。
一则材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几个相似甚至相反的观点。不少考生在观点提炼的方向上把握不好,提取的观点不鲜明,没有个性,甚至牵强附会,游离于材料之外。其实只要我们抓住材料中的点(材料里的人和物)、线(贯穿材料的线索)、面(材料中的事)运用顺向、逆向、纵向、横向四种思 2 维方式就能正确立意。那么,我们该如何读好材料,抓住材料的主旨呢?下面结合例子来和大家谈一谈。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历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作文)顺向思维即顺应材料本身体现的意义来立意,其特点是稳妥。通过晶晶摔断锁骨而分清左右的事(材料中的“面”)由顺向思维我们可得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逆向思维即反用材料立意,另辟蹊径来立意,其特点是新颖。如就材料中的事,我们可以提出“取真知,何须非受挫折”或“不吃一堑也长一智”。纵向思维则是由个别、浅显的内容推广引申到普遍、深刻的结论的思维。纵向思维的特点是推理引申,优点是深刻。从晶晶“受挫折而获真知”(个别、浅显)到“吃一堑长一智”(普遍、深刻)运用的就是纵向思维。横向思维是对原立意进行了联想类比,确立了新的立意,其特点是开阔。如观点“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和“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之间运用的就是横向思维。
命题者给出的三个观点都是从“晶晶”这一点出发,着眼于这个事的(面),如果我们从“母亲”这一“点”出发还可以得出“教育孩子,重要体验”(顺向思维)、“实践出真知”(纵向思维)等观点。如果从晶晶“意外的收获”这一“面”出发可以得出“快乐无处不在”(顺向思维)这一立意。材料作文,理解材料内容是前提,准确提炼主旨是重点,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观点,组织文章。
下面就是一篇获得满分的考场作文:
不吃一堑,也长一智
五岁的晶晶摔断了锁骨,从而分清了左右。“智”是长了,“堑”却吃得不小,代价似乎大了一点。生活中我们自然少不了挫折,但是只要你肯多用心,完全可以不吃一堑,也长一智。
听,只要你用心去聆听,就会听出万卷风景,听出万点智慧。
有位矿工,带着两个徒弟来到作业面挖煤,上完这个班,他将光荣退休。三十多年,他没遇到任何危险的事,别人都说他幸运。那天,井下发生了爆炸,巷道里漆黑一片,幸存者如没头的苍蝇到处乱蹿,崩蹋的煤层堵住他们的希望。徒弟们紧张地望着师傅。“跟我走吧!”顺着嗞嗞的风声,扒开道道煤墙,他们幸运地爬到了井口,成为第一批被营救者。
“孩子们,别总是指望幸运之神的眷顾,我是用心听出这条生命之路的。嗞嗞的风声告诉我前方有条畅通的路,爬过去,就有了希望。”
如果用生命换来井下的生存秘诀,那么这一智长得是多么心酸和悲壮。而用心听出的智慧,难道不更弥足珍贵?不吃一堑,也可长一智。
看,带着慧眼仔细地去看,你就会从三月霏霏细雨中看到姹紫嫣红,从姹紫嫣红的花蕊中看到蜂飞蝶舞。
2005年印度洋的大海啸,海边的人死伤者十之八九,却有一个年幼的小女孩用一双慧眼救出了自己和家人。那天,她和家人徜徉在碧波荡漾的海滩边,享受着和风吹拂、浪吻沙滩的温情,突然看见一股白沫在大海的深处泛起,面对这个壮观的美景,一家人欢呼雀跃。女孩细细地看着,一种不祥的预感从心头升起:那海面上白沫的始作俑者分明是从海底涌出的巨大气泡。于是她拉起父母向山上的高地跑去,不久,汹涌的潮水滚滚而来
“爸爸、妈妈,我是看到气泡才让你们跑的,老师曾告诉我们:那可能是海啸的前奏,如果再晚一点,我们是绝对跑不过海水的。”
是呀,这是小女孩用一颗心看到的生命之光,而这样的智慧如何能从“吃一堑”中去得到呢?不吃一堑,也长一智。
处处留心皆学问。从肇事者的身上我们懂得要遵守交通规则,从放羊的孩子身上我们知道诚信的可贵。社会、生活、书本给我们提供了一个个索取知识、获得智慧的好途径,我们何必要吃堑才长智呢?让我们不吃一堑,也长一智,做一 4 个耳聪目明之人。
这是一篇满分作文。从写作思维上看,本文运用了逆向思维,观点新颖,立意上的与众不同让阅卷者眼前一亮。在结构上,两个主体部分分别从听和看的角度向我们道出获取知识的途径,印证“不吃一堑也长一智”的观点。两部分结构上如诗之回环往复,形成照应之势,清晰了文章的结构。内容上两个主要部分皆采用从议到叙再到议,环环相扣,事例典型而简洁。此外,首段从材料人手,稍作分析后即引出观点,末段引申扩展,既紧扣材料又深化了立意,的确是一篇成功的考场作文。
二、怎样给材料作文起一个好的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能在第一时间展现作者的写作智慧和文字功底,反映出作者阅读背景和文化底蕴。为材料作文拟定题目,无论从什么角度考虑,都要扣住材料,题目从材料中来,联想由提供的材料出发,切忌想当然,置提供的材料于不顾。
1.题目体现立意,表现文体
一个材料,既然有多个侧面,那么立足点不同、观察角度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理解,拟定的题目就不一样。《列子·汤问》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薛谭学讴(学习唱歌)于秦青(秦青、薛谭都是秦时有名的歌唱家),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不加挽留),饯于郊衢(在城郊大道上设宴送行),抚节(节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竹编成,可以拍之成声音)悲歌,声振林木,响遏(阻止)行云。薛谭乃谢(致歉)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仔细分析这则材料,会得到多方面的思想启迪,在上升为一定的观点后,就可以拟定出多个作文题目。比如从学生求学方面考虑,则可以拟定《虚心——求知的关键》《学无止境》《知错即改》等题目。如果从老师教学方面考虑,则可以拟定《循循善诱的范例》《真才实学与教学效果》《悲歌一曲动人心》《身教重于言教》等题目。如果从歌唱技巧方面考虑,则可以拟定为《“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赞》《非一日之功》等题目。如果对此材料持批判态度,则可以对“终身不敢言归”提出异议,拟定《教是为了不教》《青当胜于蓝》《让学生在广阔的天空翱翔》等题目。
如果写成记叙文,则题目应点明故事发生的时、地、人。或点明故事性质,或揭示主人公某一性格特点,或抒写某种感情,或揭示主人公某一心理活动,或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揭示隐喻主题。如《“诱”入正途》《“薛谭”们的眼泪》《请“悲歌”捎去我的祝福》。议论类文章的标题要旗帜鲜明,或标明论点,或引人思考,一般说来有论点型、论据型、论题型、延伸型,除前段提及的题目外,又如《从“薛谭学艺”说起》。
2.题目要醒目、新颖
题目是文章的眉目,好的文题还必须醒目、新颖。如下列一则材料:
布特勒先生是一个商人。有一回,他已经把商店锁好回家,在路上,碰到一个小女孩,她要买一分钱的线。他走回去,重新开了门,给小女孩取线。这件事不知怎么传遍全城,于是给他带来了无数的顾客。没几年,布特勒先生就成了有名的富商。
为这个小故事拟定一个什么题目呢?《关于布特勒的小故事》,太笼统,太一般化了;《不厌其烦的商人》,不含蓄;《从小生意做起》,似乎有点议论味了,写成议论文还行,写成记叙文则题文不一致;如拟定为《一分钱带来的财富》就切合故事内容,而且醒目、新鲜,能启发人,有思考、联想。3.拟题要注意形式美
下面以2006年辽宁省沈阳市课改区作文为例说明(题见前文)。
拟题时,可考虑运用修辞创新,引用的对象可以是诗句、名言、格言、警句、歌词等:《把“根”留住》《咬定青山不放松》,比喻和象征,可使标题显示出含蓄之美:《扎根“孤独”》。运用拟人与拟物的手法,使标题更形象、生动:《抱紧大地》。以名词或名词为中心语的定名结构组成语句,如《葡萄·水·根》,既能显示出行文思路,又富有文学色彩。还有设问、反问、双关、对偶等:《根深葡萄甜,志坚学识丰》《谁说根浅“我”不甜》《把“根”扎紧》等。也可考虑运用思维创新,数学计算式:《“根”+“水”=“甜”》。悬念式:《假如只有浅浅的根》。镜头特写:《硕大的葡萄叶》等等。
还需注意的是,拟标题范围要尽量小,不能太宽泛;标题不能太长(标题如果过长,可采用副标题方式加以限制);标题要尽可能含蓄。
三、怎样读懂材料和使用材料
材料作文之所以也被称为“写意作文”,主要是因为写作的主旨由材料内容提炼而出,同学们按“围绕材料提观点”,再“围绕观枣写作文”这两部曲进行。我们可以把材料作文的写作归结为两大类:“以事诠释观点”的记叙文类和“以理诠释观点”的议论文类。无论哪一类,都要处理好材料与作文的关系。
1.以事诠释观点,即所说的材料记叙文,其写作基本方法是用一两件具体的事来印证材料中得出的观点。如2006年广东省课改区作文,有学生以《给生命一个笑脸》为题,从“好人丛飞温暖的笑脸”、“飞人刘翔自信的笑脸”等方面选取事例进行叙述,来诠释普希金的诗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从笔者多年教学和中考阅卷的体会来看,学生写作中最大的失误是:行文没有材料痕迹,让阅卷老师感觉文章完全独立于材料之外。材料的意蕴丰富,可提炼的立意众多,行文如果不写清观点与材料的联系,阅卷老师一旦能清楚找出其中的关联,作文容易被判低分,考场作文,我们不能指望阅卷老师有限多时机去细细琢磨。那么,叙事类文章,我们又该如何使用材料呢?一般来说,开头要联系材料,交代清楚你从材料得出的观点;形式上采用议论性的开头,或使用题记,由材料人观点。写作时要自然,注意上下文的衔接。例如下面一段材料记叙文的开头:
诗是美的,美在它的境,美在它的虚,也美在它的实,更是真真切切美在我的心里(由材料入手,自然写到人)。生活的道路一波三折,你何时会顺畅平安让我稳步而渡?就在这小小的细节中,诗句生命的作用在我心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让我忘却苦难,感受快乐引发感想,引出下文叙述。
(2006年广东省课改区满分作文)
当然,也可在文末写出所叙之事与材料中观点的联系(或用后记),或在叙事中夹叙夹议,指出文章与材料观点的印证关系。
2.以理诠释观点,即所说的材料议论文。其主要结构是“引——议——联——结”。在材料的使用上,“引”要引用材料,要能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进而得出合乎逻辑的观点;“议”要运用材料,对得出的论点进行道理和事实的论证,这部分要适时结合材料的事实(或道理)讲道理(作例证),不能脱离原材料空发议论,把材料作为证明观点的论据时,论述不要过多,有时点到即可;“联”要联 7 系材料,对材料进行横向或纵向思考,联系有关事实,从其他方面阐述论点:“结”要深化材料,得出新颖独特的主旨,收结全文。
动笔前,我们还要充分看清写作要求,根据要求和试题的指令进行写作。材料之后的提示性语句,往往暗含着命题者的意图,因此,绝不能一带而过,而要审慎阅读,找准方向。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主要针对主旨(从材料中提炼)、文体、题目及字数等作出限定。有时命题者还从人文关怀角度给出提示:如广东省2006年考题提示学生“或叙述与诗句有关的经历,或谈谈自己从中获得的启迪”,实则告诉考生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再如安徽省的考题,命题者在材料后,提示了一些观点,但并不排斥学生选择其他观点写作。这些都需要考生们给予充分重视。
四、怎样写嫁接型材料作文
近年来中考材料作文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将材料与话题相结合,嫁接话题,形式创新(例见前文)。对这种嫁接型材料作文,我们又应如何处理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材料与话题两者的关系。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立意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它提供的一般是主要观点,而这个主要观点往往是同学们要写作的根本。而嫁接型材料中提供的材料只是命题者所作的“写前指导”,是引发同学们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同学们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同学们展开联想的一个比附,是举一反三的“一”。在它为同学们提供的最广阔的思维空间里,同学们应大胆地发表高见,不拘一格地写出社会生活的五彩缤纷,写出最精彩的故事。
在写法上,传统材料作文很容易套用“三段论”、“四步法”。引述材料、分析材料、联系材料、归结材料几乎成了这类作文固定的写作模式。而嫁接型材料作文(除了明确限定性内容外),同学们在写作时,完全可以从简审题,突破传统材料作文所形成的种种程式。
除与话题的嫁接,2006年还出现了材料与命题作文、材料与半命题作文嫁接的新形式,如2006年浙江省中考作文题就是用材料和命题作文“假如世上没有了书”嫁接,而2006年山东省临沂市的中考作文题则是用材料与半命题作文“我——,因为我——”嫁接。同学们除了要按命题写作外,也要善于把握材料的立意,使两者有效结合。
五、材料议论文的写作及创新
材料议论文的写作创新主要集中在对立意的提炼上。选定的立意预示着对材料的解读是否准确,是否能从“人人心中有”的题材中提炼出“人人笔下无”的主题来。另外,精辟而深刻的语言也是写作时要把握的。
1.小题大做,立意显深度。材料往往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或寓意深远的事,对其主旨的概括可以通过横向、纵向思维,从大的方面去概括。只要我们善于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就可以得出好的立意。如: 阅读下列材料,自拟题目作文。
许多有渡河经验的人,在渡河之前,会习惯了抓起一块石头投入水中以测量水深。水花溅得越高,水声越是响亮,河水就越浅。那溅不起大水花,听不见水声的河水,必定深不可测。
(2006年上海市初中作文竞赛试题)
从“小石头能试出水的深浅”,可得出“小事物往往有大的用处”;从“听水声而知水之深浅”,可得出“观察事物往往窥一斑就能知全豹,我们要善于从表象来看实质”。
2.角度标新,立意见新颖。“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应学会从与众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立意标新,主要是对材料命题者指向的观点进行逆向思维,如2006年安徽省课改区作文,材料的指向意义是吃一堑才能长一智,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以“不吃一堑,也长一智”去立意,写出的观点才新颖。再如《列子·汤问》中薛谭学讴的故事,从“薛谭终身不敢言归”的结果中,我们完全可以得出“应敢于向权威说‘不”’这一观点。
3.用语精妙,语言现真知。材料议论文的语言创新,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是要整散结合。如“学会拒绝不义之财,学会拒绝非法利益,学会拒绝贪图享乐,学会拒绝嗟来之食„„让我们用拒绝换来良知,换来无私,换来正直,换来尊严,换来我们每一个人的无愧之心!”文中语言显露出音乐节奏美,奇偶相间,散放中见严整,或排比,或对偶,或展开,或概括,都见语言之美。二要蕴含哲理。如“只有经受地狱般的折磨,才有征服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句中蕴含了挫折与成就,付出与收获的道理。三要融入真情。四要文采飞扬,用比喻、对比等进行论证,用修饰、警句进行说理。五要观 9 点严密,不要把观点说得绝对化。如“不吃一堑,也长一智”和“不吃一堑,照长一智”对比前者显得更为严密。
六、材料记叙文的写作及创新
材料记叙文写作构思的顺序有着其特殊性,其应遵循的步骤是:先由材料定立意,再据立意选素材,最后布局谋篇成立。我们甚至可以把拟题放要在后环节完成(命题记叙文是先按题选材,再据材立意)。
如何从材料中提炼立意,前文已作介绍。那么该如何据立意选取有新意的写作素材呢?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当代作家虹影说:“人与人缺乏交流的痛苦,每个人都差不多的,也正是居于这样一种状态,才出现网络世界。”
请从材料中自选观点,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写一篇文章。
(2006年海南省中考作文题)
立意上,命题指向告诉我们:思想交流很重要。应该说,对这一立意进行逆向思维而得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从逆向思维角度进行创新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观点)。选材上,我们可以从四个角度思考:一是从交流对象上看,可以写亲人朋友或师生的交流,也可以写与书本交流,与自然的对话,与动物的沟通,前者取材容易,但耳熟能详,后者难度稍大,但新颖别致。在2006年海南省中考满分作文中,一位考生便是用对话的形式,通过与风声、雨声、浪声、涛声等的交流,来享受人生的极致快乐。二是从交流方式上看,我们要找到一个适宜展开情节,抒发情感的载体,如用一串伤心的泪水,来引出自己与父母沟通的故事;用一声轻轻的问候,来叙说解除师生误会的过程;用一张小小的卡片,来拾起同学久违的情谊。三是从交流的过程来看,要在情节上多下工夫,生活中正因为有隔阂、矛盾和误会,才需要沟通,我们应该把那些或离奇伤感或波澜曲折的故事真实地再现出来。四是从情景处理上看,要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真正做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让文章从细微之处闪出诱人的光彩。
请看下面这篇获得满分的考场作文: 走进西藏
公元640年,你——文成公主,一个伟大的壮举,一次吐蕃之行,便赢来了大唐与吐蕃几十年的和平与友爱,带来了两族人民的无比安定与繁荣。于是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你匆匆的一道身影,碾出了一条连通汉藏两个民族的深深的车轮印。
那天,你在车前,在城墙下停留,不舍。你不曾离开过它半步,而今你即将离它而去,也许一去将不返。于是你怅然地环视陌生而又熟悉的一切,也就是此刻,你才发现眼前这坚厚的城墙如此亲切,又如此可望而不可即。你知道墙的那面有泪眼巴巴的母后,有无可奈何的皇哥。风起了,马儿脖子上的铃儿丁当响,头顶上崭新的皇旗在呼啦啦飞。于是你转身走向车,留给长安最后一个回望,最后一颗泪。马儿走了,车儿走了。你义无反顾„„
风在吼,马在嘶,车在颠簸,你在车中垂泪。此刻只有悲伤寂寞与你相伴,只有天边那数点明星与你相依。就这样,你任由风儿把思绪吹回长安:曾经你是那么快乐无忧地度过的时时刻刻,曾经你在那热闹非凡莺歌燕舞的春宫度过了一年又一年,然而这曾经的曾经都已烟消云散,都已无影无踪。除了孤独,你只有哭泣。这并不能阻止飞跑的马车,它要把你带到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一个贫穷落后、野蛮强悍的民族。你开始恐惧。一阵疾而冷的风从窗子的帘下钻入,直扑你苍白而美丽的面颊。你不禁颤抖一下,你不敢想像那位大唐驸马——松赞干布是什么样子:英俊还是丑陋?体弱还是强壮?你也不敢想像那里的人民与生活,但你隐约感觉那里是贫穷的,是艰苦的。你害怕,你不知道将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一切。你不知道„„也许你想得太多了,你也太累了,于是你轻轻掀起窗帘:天边依然零星点点,远方也有几处在闪耀,然而正是这零星之光把黑暗照淡了,把你的忧愁驱散了。你感到从未有过的舒畅,你把头深深埋入双臂渐渐睡去„„
雄鸡啼破了黑暗,迎来了拂晓,惊醒了梦中的佳人。你揉揉惺忪睡眼,再次掀起窗帘,你吃惊了:辽阔的草原,一望无垠,小草绿得逼你的眼。你从未看见过这样的世界,于是你知道:从此你将弃轿从骑,你将成为吐蕃的一员。一只鹰滑过天空,一声呼啸划破宁静,你欣慰地笑了。也许,你并没有想到,你,一个民族的代表,一次义无反顾的交流,将两个民族的血液融为了一体。历史已将你的前行记入了厚重的笔记。
这是一篇选材独特、立意深远、语言优美的考场佳作。当大多数的考生都在 11 “学习交流”、“师生交流”、“朋友交流”这样的素材中团团转的时候,这篇文章如一缕清风给阅卷老师带来了凉爽的感觉。考场作文就是要力求独特,以“文成公主赴藏的故事”为素材,以“民族交流”为主题,无疑在取材、立意上都做到了别具一格、胜人一筹。加上细致的环境、心理描写,优美的语言表达,使整篇文章显得靓丽多姿。
【实战检测】
1.读完以下材料后,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有个猎人外出打猎,别人劝他在枪里装上子弹,他不以为然:“打猎的地方还远着呢,到时候装一百发子弹也来得及。”走着走着,忽然发现水面上浮着一大群野鸭,就在他匆忙装子弹的时候,野鸭觉察到动静,一下子便飞得无影无踪。
写作思路点拨:从材料指向的立意可提炼出:机会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材料是从反面诠释道理的。如写议论文,则可以把材料放在文首,简单引用,得出观点;也可以作为论据来证明论点。如果写成记叙文,除了从日常学习生活中选材(如参加演讲、文体比赛因精心准备把握了机会或因没有做好准备而失去了机会)外,我们可以用故事新编的形式来出新:历史上有很多人穷而不失其志,独善其身。为了理想矢志不渝,如姜太公渭水垂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诸葛亮隐居山林洞悉天下。他们在积极地准备,一旦机会来临,则马上建立丰功伟业。结构上采用“一线串珠”式或以小标题来引入,相信能写出新颖的文章。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甲乙两人去应聘厨师。面对考官,甲说得天花乱坠,从中国传统名菜谈到西式糕点,从用料、着色说到火候、调味,无一不能,无一不精。考官问到乙时,乙只说了一句话:“如果可能的话,给我30分钟,我做一桌菜来,好坏你们看。”最后,乙被录取了。
写作思路点拨:甲善说,乙善做。材料指向的立意是“做胜于说”或“实践出真知”或“好与坏,得让别人去评论”。实质上,说得好未必就做不好;会做的,未必就是会说的。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反向立意:做得好,也要说得好。再对这观点进行纵向思维不难得出“内秀于心也要外秀于形”和“王婆卖瓜,需要自夸”等观点。
3.阅读以下材料,然后作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人们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这种变化在青少年中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
有的青少年,置别人危难于不顾,视弱不助,“见义不为”,这种冷漠的处世态度,令人心寒;
有的青少年,在别人需要救助时,临危不惧,“见义勇为”,遗憾的是没能衡量自身的能力以至于付出了血的代价,令人心痛;
更有青少年,在救助他人时,智勇双全,“见义巧为”,既救助了他人,又保护了自己,令人欣慰。
写作思路点拨:三种现象,引人深思。“见义不为”是思想问题;“见义勇为”是方法问题;“见义巧为”则使思想与方法得到统一。批驳前两种行为可得立意:“见义不为”是可耻的;“见义勇为”要慎谈。当然对“见义勇为”的批判容易出新。对“见义巧为”我们可以从“见义”要不要“为”、如何“为”、怎样巧“为”这几个点展开议论。如用对比修辞方式拟题为《用“心”而为,量“力”去做》,揭示出思想与方法的关系。
4.一位出国归来的朋友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她去一位美国教师家做客,看见那位教师不满3岁的孩子拿着一把钥匙,动作笨拙地插进锁中,想打开卧室的门,可是怎么也打不开。她想去帮他一下,却被那位教师阻止了,说:“让他自己先犯些错误吧,他如果琢磨出怎么把门打开,就再也不会忘记了。”果然,一阵折腾之后,孩子终于打开了门,欣喜地拍起手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孩子犯错误的过程,其实也是他尝试和体验生活,改正错误及完善自我的过程。
请以“让我们思考的‘错误’”为题,写一篇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这是嫁接型材料作文。命题者直接从材料中提炼的观点是:犯错误是尝试和体验生活,改正错误及完善自我的过程。我们可以此立意写成记叙文: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家长、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地成长,有没有故意让我们犯错误呢?可以此作素材。拟题要新颖,如《你“错”了,那就对了》运用悬念,吸引人,“错”的是事,“对”的是得到了体会、经验和自我完善。如写 13 成议论文,可以从错误在成长中的必然性、错误的积极因素等去阐述。为使论证严密,最后可加上“尽量不轻易出错;同样的错,千万别犯第二次”。拟题可为《错误是个宝》《美丽的错误》《“对”从“错”来》等。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以上为初中所学《论语》几则,有的谈修身,有的谈治学„„请你根据以上内容自立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写作思路点拨:材料选自《论语》,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则去立意,也可从四则中归纳出一个主题写作。第一则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有所短,应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写议论文可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或《长一短》等题目以论述长与短在不同条件下的互逆关系。写记叙文则要在选材上创新,如寓言、童话,可拟题为《龟兔的第三次比赛》、《“尺”与“寸”上岗记》等。第二则谈修养问题,立意可为:修炼自己,快乐他人。第三则谈品质问题,可以从“忠诚”、“信用”等方面多角度立意。第四则是学习问题,阐述了“新”与“旧”的关系。抓住“我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名言,拟题如《喜“新”不厌“旧”》,从新旧知识的关联来谈。
6.阅读下面这段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相传,著名钢琴家梅亚贝尔习惯睡懒觉。为了唤他起床,他的妻子就弹一个曲子的开端。梅亚贝尔是一个不能容忍有始无终的人,这时他就会翻身起床接着把曲子弹完。对梅亚贝尔来说,追求完整,这种魔力实在太大了。
写作思路点拨:梅亚贝尔善始善终、慎终如始、不断追求的作风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应该是审题时先入脑海的立意。另外,我们还会想到贵在坚持、善始善终、慎终如始,才能取得进步等观点。但如果我们从梅亚贝尔妻子(材料中的点)出发,即可提炼出“做事要讲究方法”这一新颖的观点。
7.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当幼鹰到足够大的时候,鹰妈妈便会把巢穴里松软的铺垫全部扔出去,这样,幼鹰们就被树枝上的剌扎到,不得不爬到巢穴的边缘。而此时,鹰妈妈就把它们从巢穴的边缘赶下去。当这些幼鹰开始坠向谷底时,它们就会拼命地拍打翅膀来阻止自己继续下落。最后,它们的性命保住了,因为它们掌握了作为一只鹰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本领——飞翔。
写作思路点拨:从鹰妈妈(点)的角度可提炼观点:真正的爱是让孩子承受磨难。从幼鹰(点)的角度可提炼出:只有经受挫折与磨难,才能成长。从鹰妈妈教育过程(线):鹰足够大——扔松软的铺垫,鹰躲到巢穴边缘——赶下去,我们可以得出“善于把握时机,做事才能事半功倍”的观点。运用引用、修辞等方法,拟题可以为《逼出来的美丽》《阳光总在风雨后》《爱拼才会赢》《方法+时机一成功》等。我们可以选取学习、生活中“逼”出成果、效率的材料来写,如有学生写《“逼”出来的一等奖》用家长之“逼”、老师之“逼”、同学之“逼”,自己被置于死地而后生来表现主题。我们也可以从“逼”的意义、“逼”的艺术、为什么自古贫门出秀才、从来纨绔少伟男等方面展开议论。
8.头顶樱桃树的小鹿
在森林里住着一个猎人。有一次,他在打猎途中遇到了一只美丽的小鹿,可是子弹打光了,于是他顺手把几粒吃剩的樱桃核放进了枪膛。枪响了,头部受伤的小鹿很快消失在密林深处。奇迹就由此发生了。
第二年春天,人们惊奇地发现,森林里出现了一只头顶上长着樱桃树的小鹿。樱桃小树在小鹿头顶上茂盛异常。在收获的季节里,小鹿摇落鲜红的樱桃果,把果实分给森林里所有的居民,包括那个射伤她的猎人。小鹿由此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敬佩。
审题参考:人生就要像小鹿那样,敢于鼓起直面困难的勇气,把袭来的子弹仔细珍藏,在血和泪的浇灌下让她它长大、开花、结果。漫漫人生路,几多风雨,几多坎坷,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会坚强,要笑着面对挫折和打击,并最终把它们转化成前进的动力。此外要学小鹿,像她那样以仁慈为怀,以德报怨,化敌为友,这样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环境。9.擦亮心窗
有一位女士,多年来总是嘲笑对面的女邻居懒惰:“你看她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晾着的衣服上面总是有斑点!”有一天,这位女士的朋友到她家做客,听见她嘲笑对面的女士时,就仔细地观察起来。结果细心的朋友发现了问题所在,于是拿起一块抹布,把女士家的玻璃窗上的污垢擦干净,然后说:“你再看看,对面的衣服还脏吗?”原来是这位女士自己家的玻璃窗脏了。
审题参考:自己的玻璃窗脏了,透过这样的窗户看任何东西恐怕都是脏的。自己的心灵晦暗了,那么看任何人都是污浊的,有问题的,甚至是邪恶的。同时告诉人们,当你说别人不是时,应首先反省反省自己。10.并非笑话
有一则外国笑话说:一个被退稿的作者闯进编辑部怒气冲冲地责问:“你们根本就没把我的文章看完,怎么知道它不好?”老编辑笑道:“一个臭鸡蛋,如果你吃第一口时已经知道它是臭的,你还有必要把它吃完吗?”
审题参考: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把埋怨别人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发愤图强地学习一点东西不是更好吗?与其求人,不如求己。11.成功之道
一个青年向一个富翁请教成功之道,富翁却拿了3块大小不等的西瓜放在青年面前。“你吃哪块?”富翁问。“当然是最大的那块!”说完两人开始吃起来。当富翁把最小的一块吃完又拿起了最后一块吃起来。显然富翁比青年吃得多。这时候富翁说:“要想成功,要懂得放弃,只有放弃眼前的利益,才能获得长远大利,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
审题参考:只要放弃眼前利益,才不会因小失大。青年吃西瓜时吃大的,表面上看很聪明,占了大便宜,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吃了大亏。而富翁表面上看是吃了大亏,但从长远的观点来看问题,却占了大便宜。因为小的吃起来快,富翁可以迅速地吃完第一块小的后再拿第二块,这样一来无疑形成了二大于一。富翁用三块西瓜形象地给青年上了一堂如何才能走向成功的课。12.一句话一辈子
在茂密的山林里,有一位樵夫救了一只小熊,母熊对樵夫感激不尽。有一天,樵夫迷路了,遇见了母熊。母熊安排他住宿,还以丰盛的晚宴款待了他。第二天早晨,樵夫对母熊说:“你招待得很好,但我唯一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你身上的那 16 股臭味。”母熊心里怏怏不乐,说:“作为补偿你的就是请你用你的斧头砍我的头吧!”樵夫按要求做了。若干年后,樵夫遇到了母熊,问:“你头上的伤口好了吗?”母熊说:“噢!那次只痛了一阵子,伤口愈合后,我早就忘了。不过那次你说过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审题参考:利刀割指伤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不知有多少“樵夫”通过语言来有意无意地伤害人!你的一句话何许你已经忘得无影无踪了,但是或许别人会记得一辈子,恨你一辈子。管住自己的嘴巴吧!千万别让一句本不该出口的话去伤害那些善良的人啊!13.拒收的“礼物”
一位禅师在旅途中,碰到了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走了好一段路,那人用尽各种方式污蔑他。
后来,禅师转身开口问那个人:“若有一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谁呢?”
那人回答:“那还用说,属于原本送礼的人。”禅师笑着说:“没错,那我拒绝接受你的谩骂,那就等于你在骂自己!”
那人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审题参考: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心灵健康,别人无论怎么说,怎么做,都无法影响你自己。狂犬的吼叫阻挡不住战马的前进,千万不要在乎别人想什么,说什么,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把自主权始终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14.朋友的照应
有个人晚上作了一个梦:梦见他来到一间两层楼的屋子里。进到第一层楼时,他发现一张大大的长桌子,两旁都坐着人,而桌子上摆满了丰盛的佳肴。可是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到,因为大家的手臂受到了魔法诅咒,全都变成直的,手肘不能弯曲,而桌子上的美食,夹不到口中,所以一个个愁容满面。
但是他听到楼上却充满着欢声笑语,他好奇地上楼一看,同样也是有一群人,情况同上面的人一样,手臂都不能能弯曲,但是因为对面的人彼此协作,互相帮对方夹菜,结果大家都吃得很尽兴。
审题参考:同样的遭遇,两样的结果,这是为什么?俗话说得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如果一个人仅凭孤舟独桨,单枪匹马,是难以打下一 17 个属于自己的天下的。众人拾柴火焰高,众志才能成城。财富不是朋友,朋友才是财富。人在世上不能没有朋友,有了朋友的照应,就会化险为夷,遇难呈祥。可以这样说,人没有朋友,犹如地球上没有太阳一样。15.永远要看得起自己
有一天,农夫的一头驴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怎么也救不出来。农夫看到驴在井里上不上,下不下,死不死,活不活的样子,非常心痛。眼不见,心不烦,农夫决定放弃。他邀请来许多乡亲准备把井填起来。人们用铲子把泥土扔进井里,泥土落在驴子背上,驴将背部一抖,泥土就掉进了井里,井里的土渐渐升高,驴的脚站在土里也渐渐升高,当井里的土填满时,奇迹发生了,驴便走出了井口。结果驴死里逃生了。
审题参考:当驴在九死一生时,逃过一劫,神奇地出现在农夫面前时,谁也不曾料到它会生还,但是奇迹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这件事告诉人们,在千钧一发时,不要轻言放弃,有时奇迹往往发生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永远要看得起自己,永远要学会去面对,困难、烦恼、挫折、甚至于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丧失勇气和斗志。哪怕还有一线希望,都不要放弃。正如人们用两个百分比说的一句时髦的话: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都应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果真如此,付出了百分之百的努力之后,收获来的肯定不只是百分之一的希望。因为功夫不负有心人。纵观古往今来,一律概莫能外。
16竞争中没有老大
“超级丹”在第一轮比赛中落马;
“梦六队”输给了波多黎各;
中国体操队溃不成军;
阿兰·约翰逊摔倒在跑道上„„
点评:
江湖中,永远不要自称霸主,不要以为“老子天下第一”。欧阳锋最终走火入魔,任我行被囚禁在了西湖牢底,周芷若失去了爱情,失去了人性。
竞技场上,永远不要自称老大。格林输了,基普凯特老了,埃文斯着了魔,中国首日夺金计划中最稳的女子举重金牌丢了。
“老大”是种令人炫目的光环,但不是金牌,不是冠军。迷醉于老大者,往往与 18 胜利无缘。
17.飞动的眼泪
8月28日凌晨,谁的眼泪在飞?
张越红以手捶地,刘亚男失声掩面,周苏红难以自抑,张平咧嘴而泣,刚刚还尖叫着“打死它”的赵蕊蕊哭得就像一个找不着***孩子„„
场地的另一边,孤零零的加莫娃缠满胶布的手指在空中划动着,满腹的委屈和满脸的不甘伴着扑簌的泪水一同落下。她不相信比赛已经结束,她不明白:自己一个人就为球队贡献了30多分,为什么还会输掉比赛!
点评:
不知有多少中国人会随着女排姑娘们一起将眼泪恣意地挥洒!和20年前一样,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给国人带来了喜悦,也带来了思索。
主教练陈忠和赛后说道:“我们是六个人的球队,俄罗斯只是加莫娃的球队。”一语道破天机。
18.橄榄枝上的斑点
公平精神,参与意识,是历届奥运会共同的主题。但即便在雅典娜的目光下,依然有不公平;象征和平的橄榄枝上,依然有抹不去的污点。
①中国男子花剑队在决赛中遭遇“黑裁”,这个匈牙利人最终被逐出雅典,禁止执法两年。
②裁判中心一判再判,犯规的佩尔·索尔依然获得了男子200米仰泳金牌。
③俄罗斯体操皇后霍尔金娜说:“因为我的国籍,所以我没能成为全能冠军。”
④埃文斯,这位在射击场上演出了一出幽默剧的美国人给中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你知道么,在检查靶位的裁判回来之前,主裁已初步同意让他重射一枪。
⑤与西班牙队的比赛结束以后,姚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不想提到裁判问题,但今天我实在无法忍受。”
点评:
圣洁的五环旗帜,高尚的奥运精神,都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平意识会渗透进赛场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有什么失误也就像月亮女神无边光辉中不起眼的斑点。但是,当我们从种种错判误判中看到得利的总是美国人总是西欧人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感慨呢?
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国!
醒来才知不是梦
“其实我事先根本没有想过要拿金牌,金牌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梦,就是比赛完了还有做梦的感觉。直到今天睁开眼睛,看到枕头底下的金牌,哇,那可是真的金牌呀!这时候才明白过来,原来一切不是梦!”刘翔夸张的表情中充满了甜蜜。
点评:
当我们从甜美的梦中醒来的时候,似乎对天道酬勤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刘翔夺得了110米栏的冠军,坚强的女排姑娘上演了惊天逆转,中国人摘取了32枚金牌„„辛劳的汗水终于换来了累累硕果。
第五篇:怎样给学生作文写好评语
怎样给学生作文写好评语
无棣县第三实验学校 于克巍 2012年8月2日 08:31
一条精彩的评语,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优秀习作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鼓励,激起作者更上一层楼的强烈欲望;对差等习作来说,是循循的诱导,是幽默风趣的激励,是善意真诚的劝训。
一条好的评语不仅能帮助学生分析作文的得失,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我认为,一条好的评语不仅要准确,恰当,更重要的是必须具有针对性、文学性、趣味性、情感性和启发性。
一、评语的针对性
宋朝诗人叶绍翁有一句诗:“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独具匠心,抓住一枝红杏来写满园春色,以少胜多,收到了强烈的艺术效果。做为语文老师,就应该折下这“一枝红杏”加以欣赏与点评,若将满园红杏逐一赏析,一则费事,二则徒劳无益。
学生的习作中有的就如出墙红杏,很有特色,我们应该选取这样的习作,细加品味,详加点评,评出特色,品出风味。其次,学生习作中有优点,也有缺点,或优为主,或劣为主,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去点评,抓住一点,切中要害,不宜面面俱到。再有,针对性还在于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我觉得每一篇习作训练,都要有目的性:或者为了训练组织结构能力,或者为了训练选材组材的能力,或者为了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因而,在评阅作文时要注意写作意图做为点评的焦点,带着这一针对意识去批阅,就不会觉得无话可写或者什么都可以写了。
二、评语的文学性
一条好的评语应尽可能地具有适当程度的文学色彩,具有生动活泼的语言和耐人寻味的含意。让学生带着欣赏的态度去阅读领会,让学生从心里佩服和赞叹老师的才华,从而成为他们自身仿效的榜样。要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写作是一项严肃的工作,批阅作文那就更应该严肃认真。所谓为人师表,在此应该有所体现。我们要求学生的语言生动、形象、有文彩,那我们的评语就应该首先是学生习作的典范。比如:主题不鲜明(评语)“难识庐山真面目”,有抄袭之嫌(评语)“似曾相识燕归来”,内容平淡(评语)“文似看山不喜平”。当然,写评语讲究文学性,并不等于一定要援引古诗文,关键是语言要有“文味”。另外,讲究评语的文学性还要看接受的对象,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使用不同程度的“文采”。决不是盲目地卖弄词藻。
这样看来,我们语文老师在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该特别注重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断培植自己的写作素养。不敢设想:一个自身缺乏写作实践和写作经验的老师,会给学生的习作写出精彩的评语。
三、评语的趣味性
学生喜欢的语文老师大多是幽默风趣,知识广博,能说会道的,对其他的老师大约也是这样。譬如说,学生犯了错误,如果老师板着面孔训斥,他们至多是口服心不服。如果换用幽默风趣的方式去启发他们反思,他们大多会乐于接受的。给学生写评语也是一样,一条有趣的评语,学生会竞相传阅,仔细体会评语中的“味道”,最终悟出其中的道理,这不正是我们写评语的最终目的吗?
记得野史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秀才进京会考,文章中错将“枇杷”二字写成“琵琶”,结果,主考官提笔批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得琵琶能结果,满城尽开管弦花。”这位主考官的评语实在妙趣横生,难道我们不可以借鉴吗?当然,只能借其幽默之法,不可取其嘲讽之意。
四、评语的情感性
中国有句俗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意思是说:让人明白则以道理,让人感动则以真情,这是很有道理的。世间万物以人为主,而人又为情之所驱使,可见情感之重要。目前,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普遍使用情感教育,并且收获不少。因此,在评语中,我们不仅要在理论上指导学生的作文,还应该从情感上感染学生,激励学生。
比如有一次,我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记叙文,记叙了“爷爷”苦难的一生,写得质朴感人。我读后,动了真情,写下了这样一条批语:“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爷爷思念之情,质朴的语言,纯朴的感情,令我不禁潸然泪下。”老实说,我不能否认这条评语感人的力量。
有这样一则寓言:老北风想把人们的衣服脱掉,于是板着面孔猛劲地刮,结果,越刮得厉害,人们的衣服就穿得越多,裹得越紧。而春风却不这样,她轻轻的吹拂,带着温情,带着暖意,结果,人们都不由自主地敞开了胸怀。我们的评语就应该象这温馨的春风,带着我们真诚的情感,吹进学生智慧的心田,拨动学生感应的心弦。
五、评语的启发性
在教育过程中,只教学生“知其然”是不够的,需要的是教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是启发式教学的最终目的。一条评语若仅仅指出了习作的得失,让学生知道了文章是好还是不好,这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评语中受到启发,从而产生思索的冲动和再创作的欲望。这才是一条真正有作用有价值的评语。因此,教师在写评语时应该尽可能地使用启发性的语气。常言说:终生为人之师,难免一时有错。为人师者应以谦虚为美德。教育学生最好不使用权威性的肯定或否定语气,这样往往会引起学生的顺从心理或逆反心理。如果评之得当,倒也无大妨,倘若评之欠妥,则既伤老师之权威,又损学生之自尊,弊多利少。给学生习作指出缺点,最好用启发性、建设性的口气来实现。这是一种民主的作风,也是对学生民主意识一种培养与熏陶。例如有这样几条评语:你认为本文用倒叙好还是用顺叙好呢?想一想这句话是否可以删去呢?将题目换成《一杯热牛奶》是否更加妥当呢?对于这样的评语,学生能不为之思考吗?后生可畏,老师应以谦逊为美德——哪怕是对自己的学生。
评语很难写,每一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慎重对待。对一株幼苗,浇一瓢清水,可促其茁壮成长,若浇一瓢烫水,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