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与绿色世界
生态文明与绿色世界
牛文元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外延
用一句话来概括生态文明与绿色世界的内涵,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人与人的和谐。人类在生产领域中各类活动的总能量,不能够超越自然的承载能力,全球、国家、区域的发展原则是:不损害、不削弱、不干扰生态服务能力,不超出环境容量的承载。另外人类在社会领域中的行为共识,必须要服从公平、合作、共建共享的总原则。在上述两大基础上,生态文明用“有序、循环、协调、共生、和谐、简约、高效”等元素的总和,参与人类共同形成的世界观、道德观和发展观,以此去规范我们的生产行为、消费行为和社会行为。
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我们通常所谓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讲是就是对于两大主线的认知,第一主线要求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应当处理好人和资源、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观里面讲的“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其实就是对可持续发展中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提炼。生态文明认为: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必须与人类向自然的回馈相平衡。这个“索取”包括了自然给我们提供的整体环境,包括了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能源和矿产资源,也包括了在实现人类进步过程中的生态服务与生态演进。人类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大量索取了自然的各类财富,我们对自然本身回馈的水平和强度是不是抵消了这种不断的索取?这是生态文明中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如果我们实现不了“索取”与“回馈”的平衡,最终的结果是我们必然受到加倍的惩罚。
第二主线就是要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人际关系、代际关系和区际关系,以及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关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是互相损害、尔虞我诈,还是互利和谐、共建共享?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还是通过协调达到“双赢、多赢或共赢”?这些均可从生态文明中得到借鉴。
可持续发展理论贯穿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这两大主线。而这两大主线在生态文明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升华和凝炼。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的“生态足迹”已经超过了全球承载能力的20%,人类在加速耗竭自然资源的存量。全世界在100多年工业革命进程当中,对自然界的资源、能源以及自然环境方面的掠夺和干扰,应当超出此前的几百倍。现在经常提到干部的政绩,我们过去比较清楚的是最好不出现“财政赤字”,知道借了钱将来要还,银行的贷款将来要还。但要是问一个干部“生态赤字”怎么样,他就会基本不管,留给后代。我们通常讲借债要还,父债子还,我们留下的生态债务,后代也一定是要还的。因此生态赤字要逐渐和财政赤字一样引起中国未来发展的充分注意。这两大赤字将来都应当作为衡量国家健康发展的基本内容。
要正确认识中国“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要了解这样的背景:世界上国土面积在7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有6个,包括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在这6个国家中,中国的资源总量或者说基本的生存条件在总体上还是有优势的,但是所有优势被13亿人口这个分母一除之后,基本上变为了劣势。中国65%的国土面积是山地和丘陵,我们要在这上面建设、发展,当然要比平地付出的艰辛更多。中国33%的国土面积是干旱区荒漠区,70%的国土上每年遭受到典型的东亚季风的强烈影响,东亚季风给中国带来的自然灾害在世界大国中是罕见的。我们有17%的国土面积构成了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中国大陆的平均高度是世界大陆平均高度的1.83倍,我们是在一个高平台上搞建设,这样它的稳定性,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可想而知。
中国的人类活动强度很高。我们有13亿人,以每年土壤和岩石的搬运量和运输量的总和作为一个指标,世界有一个统计,每年中国总强度是380.17亿吨,每人大概是33吨左右,而世界人口平均是15.6吨,也就是说中国平均翻动地表面的频率和总量是世界其他国家的2倍还要多。还有一个指标,就是中国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这个频率的次数是以每损失多少财产,死了多少人,损失多少面积来算的--大约1500年前的隋代,每年1.6次,逐渐加大到现在每年的3.9次,从现在到未来的30年当中,我们还可能增长到4.1次。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环境污染。目前,中国的CO2排放超过50亿吨(居全球第二),SO2排放2500万吨(居全球第一),COD排放1200万吨,废水排放量482亿吨,中国665座城市中有41.1%的水质遭受严重污染,工业固体废弃物达到1800万吨。
中国生态环境的脆弱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3.6%左右。2006年,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为36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国土面积的37.1%,草原退化速率平均每年200万公顷。中国的黄土高原(如陕西安塞)近25万年以来生态环境在不断地退化。这种现象有自然侵蚀的原因,自然侵蚀再加上人类不断增加的活动、人口数量的增加,共同造成了这种人类活动对于地表干扰的现象。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起来,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大力倡导生态文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是中国发展的前途所在。
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克服五个基本瓶颈
(一)人口的再生产和物质再生产的背离。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人口的再生产数量很高,物质再生产没有跟得上去,因此长期处于一种短缺经济,尤其是粮食的短缺,使得中国整体的发展构不成一个生态型的社会。当人口总量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不能得到基本满足的时候,那么这个社会永远不可能是生态型的社会。到了上个世纪的90年代以后,中国基本告别了短缺经济,人口的再生产和物质的再生产之间产生了良性的好转。但是不要忘记,现在中国的人口列车仍以巨大的惯性每年800万-1000万的增量向前奔腾,还要延续30年左右。我们如何保证这些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这就是我们生态型社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二)资源的生产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背离。过去我们过分注重资源的生产价值,无论是土地资源还是水资源,把它的生态价值,特别是在构成一个完整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服务功能忽略了。忽略的结果,使得我们对于生态型社会的体会比较浅,而且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联合国曾经在非洲的刚果河流域做过一个实验,把经济学家和生态学家们叫在一起,在热带雨林当中砍掉了1公顷的树木,然后计算它的价值。如果造纸或者是做家具等等,它们能够换来的价值是多少?生态学家就把这片森林在整个生态系统当中的生态功能、生态服务能力,它对水、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等等都算进去,最后计算的结果是生态价值高出生产价值31%,二者之比是1:1.31左右。大家可以看,在过分强调资源的生产价值,而忽略它的生态价值之后,我们实际上欠了大自然的债。
(三)环境容量的无偿占有和自觉养护的失衡。我们每天的生产生活当中,都要把自己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抛弃到自然环境之中,你丢我丢,丢来丢去,直到最后环境容量无法消纳这些东西。一直到现在,我们一些企业、生产者仍然对于环境容量还是抱有无偿占有的心态。什么时候它和自觉养护、自觉维护、自觉的保持,自觉的回馈相平衡的时候,那么生态型社会才有可能实现。
(四)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失衡。过去我们注重效率当然非常必要,但是公平就不重要了吗?我们通常讲可持续的发展有三大元素。第一个元素是发展动力,用高效率或者是先进的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我们单位时间的产出等等。第二个元素是发展质量。质量主要是考虑在生产过程当中,从源头到末端,整体的过程当中对于环境本身的干扰和破坏是怎样的,如果破坏超出了环境容量,那么这种发展质量不高。第三个元素就是公平,也就是说发展的成果要有利于或者是惠及全体社会成员。虽然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知道经济的增长是有区域不同的,我们不可能要求西北地区和东部一样,产出那么高,这个是不争的现实。但是我们也不能说谁经济产出高就应当独自享受,必须把发展的成果惠及到全体社会成员,使每个人只要生下来就应当享受社会提供的基本界限以上的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说效率和公平之间的不协调必然不是一个和谐的社会。
(五)经济运行成本的外部化必须得到克服。也就是说,我们的企业,如果你在生产过程当中该付出的成本你却不付,而推到社会上让别人付出的话,作为企业公民是不合格的,这将会导致制度失灵。总之,我们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候,要以生态型经济和生态型社会的完整图景作为前提。
三、从生态文明到制度建设
构建生态文明,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有完善的规范性制度。
一是产业补偿制度。这个十分复杂,应当把每一个产业在它的产业链当中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它对环境
本身所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进行分析,根据产业链本身的位置及其所作出的对财富积累的贡献和对自然状况的干扰的净值来计算。世界上已经开始做了,我们也在研究。在不同链条当中你对环境本身的干扰和破坏的能力,以及你自己的水平要算出来,这样算出你所作的贡献和你造成破坏的差值,如果有的话,你就需要补偿。包括第二产业当中的源头产业和后续产业之间的基本关系。一旦我们建立起来了,我们对战略环境评价也好,生态补偿也好就有了一个定量的依据。
二是生态补偿制度。我们有区域的,包括东部、中部,对于西部的生态屏障、脆弱地区的生态补偿,这是一个面上的。从一个线上讲,大江上游对中游下游的关系怎么处理。从一个点上讲,比如对水源地周边居民的生态补偿。我们从点线面三者之间的生态补偿中,可以建立一个比较合理的社会和谐的关系。通常我们移民的时候为什么矛盾那么大,就是生态补偿制度的不健全或者是不合理引发的。
三是灾害补偿制度。灾害大家都不愿意发生,但肯定要发生。在某一个地方是随机的,在全国大局面来讲又是必然的。这种灾害发生在哪里,实际上不应该只由那个地区去承受,应该是整体社会都要分担,这样社会才能和谐。
四是社会补偿制度。对于弱势群体,对于贫困地区、对于整体的低收入阶层等等人群的补偿。
从整体来讲,我们只有从战略上和根本上把握了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在生态精神、生态理念和不超出生态服务功能提供给我们的服务价值、不超出环境容量的承载力这样前提下,新型工业化道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得到彻底的实现。
作者简介
牛文元,国务院参事,全国政协委员,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交叉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国家“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应急管理中心专家组成员。美国耶鲁大学SDLP讲席教授,美国弗吉尼亚大学Fulblight教授。《中国发展》杂志编辑委员会主任。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发展,社会物理学,已出版专著16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发明奖1项,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和北京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1983年参与联合国布伦特莱委员会起草世界可持续发展奠基性文本《我们共同的未来》,是中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先行者之一。1994年出版了中国第一部可持续发展理论专著《持续发展导论》。自1999年以来主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家年度报告,至今已连续出版10卷。2007年3月,中国科学院路甬祥院长(总主编)与牛文元(执行总主编)共同主编并出版中国首部权威性巨著《中国可持续发展总纲》(国家卷20卷)。2007年9月与意大利前总统钱皮一道,获颁“圣弗朗西斯国际环境大奖”。获“2007年度中国10大科技英才人物”。
第二篇:生态文明 绿色家园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开局年。是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新洲乡积极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倡导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引导全体职工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倡导绿色、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
开展“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的主题日活动,通过张贴宣传画和标语、举办知识讲座、制作宣传栏等普及节能和低碳常识,进一步提高干部职工节能的责任意识和知识水平,形成公共机构做表率的良好氛围。
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日体验活动。各单位通过停开空调和公共区域照明等方式进行能源紧缺体验。公共机构工作人员践行“135”出行方案(即1公里内步行,3公里内骑自行车,5公里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支持节能减排。形成“领导带头示范,职工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
开展废旧品回收活动。各单位采取以旧换新、知识宣讲等形式,组织开展废旧商品回收利用宣传活动。积极宣传“资源有限、再生无限”的理念,引导干部职工形成绿色环保、循环利用的办公和生活方式。
通过活动的积极开展,全体干部职工节能意识明显增强,节能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进一步了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切实抓好节电、节水、节约能源工作,形成全民节能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了勤俭节约、节能低碳的绿色生活理念。
第三篇:世界可持续农业与绿色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
世界可持续农业与绿色农业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系统性地提出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在我党历史上尚属首次。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乃至其战略地位提升,是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化、把握进一步科学的结果。一段时期,各地高度重视经济建设,快速做大了社会财富蛋糕,也显著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良后果。表现在生态层面,就是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约束愈发趋紧,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愈显脆弱。生态环境的破坏,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根本权益。传统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走人与自然、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道路势在必行。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农业密切相关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生态文明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健康合理的消费模式及和睦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要内涵,注重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
生态产品是人力利用自然力产出的各种高效率的产品,这也是文明。生态是自然的,文明是人类的,两者要结合在一起。最重要、最典型的生态产品就是中国的农产品(15.80,0.14,0.89%),还有茶叶、水果。中国如此多的农产品就是生态文明的成果,这么多的农特产品就是人力和自然结合的结果,也因为这是可持续的,这是符合自然的条件和规律的,并不仅仅是农药化肥的结果。中国这么多的农特产品是中国最重要的财富,但是我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反而现在很多的东西在丧失,农业产业化使得很多农特产品消失,因为它们不适合大规模耕种。
农业跟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可以说农业就是一种生态产业。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农业阶段、传统农业阶段和现代农业阶段。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是一种完全的生态化农业,但是其效率低下。工业革命以来,科技进步的成果使农业逐渐摆脱了对自然的极度依赖,却一度走向了“控制自然”的另一端。工业革命使农业摆脱了传统靠天吃饭、效率低下的问题,迎来农业发展的机械化、技术化、商品化、工业化。工业化农业开始于20世纪中叶,工业化农业以美国“石油农业”为典型,其农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高产出,以机械化和化学化为基本特征,需要大量的使用以石油产品为动力的农业机械和以石油制品为原料的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工业化农业的出现改变了全球粮食供应的紧张状况、在消灭饥饿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例如,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面源污染问题突出、生物多样性下降、高能耗和高成本。
随着生态危机的出现,农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代农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变动、生态资源丰富程度的依赖越来越强。同时,农业的经济效益在生态环境恶化中相对降低,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日益明显,且严重阻碍了农业的快速发展。此外,农业还承载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功能,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对于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广大具有重要的意义。
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可以使农业生产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生态系统达到最优化和良性运行,实现农业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就是在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文明素质的基础上,农业生产自觉遵循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原理,运用高新科技,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其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基础,即把工业文明时代的农业生产对大自然的“征服”、“挑战”变为农业生产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
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农业一样,走的是一条主要依靠石化产品支撑的“石油农业”路子。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等化学产品,对农业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支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由此带来的土壤板结、地力下降、面源污染、环境恶化和食品安全问题日趋凸显。
目前,我国单位面积的化肥使用量是联合国[微博]粮农组织规定的上限的2倍,农药使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全国土壤普查资料显示,我国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左右降到不足1.5%,其中有11%的耕地低于0.6%。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盐渍化加重,耕地质量退化。化肥、农药过量使用的另一个不良后果是土壤和水体污染。2006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的资料已经显示,全国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2010年完成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村污染排放已占到全国“半壁江山”,农村排放的化学需氧量占全国的43%、总氮量占全国的57%、总磷量占全国的67%,长江、黄河等7大水系和许多江河湖泊(水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广大农村,一方面依靠高投入的石油化工产品,消耗了大量矿物资源和能源,另一方面大量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源弃之不用,既浪费了资源,又加重了面源污染。更加引人注目的是,化肥、农药等化学品过量投入,部分农产品有害物质残留超标,以致消费者食物中毒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我国各地的研究和实践成果说明,破解农业发展不可持续难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及其行为方式理顺被工业文明扭曲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使之步入和谐共生、相互依存、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轨道。比如,浙江省宁海县建设的10万亩海岸农业循环经济示范区,初步建立起畜禽粪便加工还田、沼气工程、生物技术防治病虫害、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等循环体系,减少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形成了农林牧渔产业门类齐全,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呈现良性循环态势。甘肃省实施沃土工程试点,探索出“高茬收割、根茬秸秆还田、沼液沼渣资源化利用、种植绿肥”等沃土技术推广模式,有效改良了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宁夏回族自治区通过封草禁牧、退耕还林还草、制止滥采发菜、建设绿色长廊等生态工程,治理荒漠化,全区天然草场及其可利用面积分别占到总面积的58.25%和50.7%,荒漠化面积由165万公顷减少到125万公顷,实现了由“沙逼人退”到“人逼沙退”的逆转。事实说明,以生态文明引领农业农村发展,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不断优化,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以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来换取一时经济繁荣的做法日益不可取。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实践活动将成为全球性的时代潮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农业必须实现高产出,满足粮食等食物的自给自足。而建设农业生态文明,对于农业环境保护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兼顾高产出和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则是在创造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改善生态环境 远离农药伤害
文/ 李国华
李国华 盘锦元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十
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意义非常重大。我认为,首先,党中央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善环境质量的方针是完全符合我国现有环境需求的,而且势在必行。从农业的角度来讲,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有息息相关,大气、水和土壤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既是资源,又是环境要素。也就是说,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农业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不良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就停滞甚至遭到破坏。相反,现代化农业所产生的诸多不良影响,也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耕地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令人担忧。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加之化肥、农药使用量大的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元态农科一直以来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并不断从自身做起,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千亩生态科技园,打造盘锦第一生态文化基地。做强做大生态品牌,致力打造最环保、最优美、最宜居的生态园区,努力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扎实推进盘锦的生态建设,和谐发展。
元态农科成立以来, 秉承“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待客户”的企业精神,实行“人才为本,科技领先,用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贯彻国家现阶段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以让中国人因元态而远离农药伤害为己任,在促进无农残安全食品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无农残安全食品标准建立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元态农科在国家各级部门的引领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农业专家战井春教授、中科院沈阳分院、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清华大学范庆桦教授合作及协助下,在种植过程中采用元态战氏生物农残降解技术将农药降解为零,超有机标准、无农药残留,110项农药及重金属检测指导达到并优于欧盟SGS检测标准,保证食品安全。采用全球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体系(GLOBALG.A.P.)和中国良好农业操作规范体系(CHINAGAP)双重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生产基地针对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均采取了综合性防治措施,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各种污染物的排放均能达并高于国家及欧盟标准。成为首家了在水稻领域得到该认证的企业,真正实现了产品的可追溯性。在2012年中国谷物食品博览会获得“中国安全放心大米产品金奖”称号,更荣膺了伦敦奥运会国家训练基地奥运健儿指定用米的殊荣。
元态农科以辽宁盘锦为生态农业发展基地,不断将“元态战氏生无农残降解技术”向全国推广,如今已经在天津市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要求,“大力实施产业融合,现代农业联动发展”的号召。成功在天津宝坻区打造了占地面积22万亩,全国首家最大无农残蔬菜基地。在农业部发改委级辽宁省农垦局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元态还将在辽宁省农垦局打造2万亩的水稻,水果及棚菜的种植,并将元态战氏农残降解技术全国范围内推广。我们还将持续的把生态农业和环保理念以生态实体项目予以实现,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造福全国人民的餐桌。为 “让中国人因元态而远离农药伤害”的美好愿景的进一步实现而努力。
乡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文/ 朱启臻
朱启臻 中国农业大学[微博]教授、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
党 的十八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当前突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乡村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化,是生态建设宝贵财富。近些年一些生态村、最美丽乡村的涌现,不仅体现着乡村的价值,也为城乡一体化的构建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启示。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乡村在新农村建设的口号下不断遭到破坏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明确乡村的生态地位和价值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十分重要。
乡村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丹麦学者曾经提出生态村的概念,并这样定义生态村:“一个以人类为尺度、全特征的聚落。在聚落内,人类的活动不损坏自然环境并融入自然环境,支持健康的人文发展且能持续发展到未知的未来”。所谓“以人类为尺度”,就是指村落的规模不宜过大,村子里的所有人都彼此认识,社区里的所有成员都感觉到自己能够影响社区的发展。所谓“全特征”,就是村落的所有主要功能(包括居住、食品供应、制造、休闲、社会生活和商业等)都完整齐全,并协调一致。所谓“健康的人文发展”,就是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综合平衡的发展,也即人的身体、感情、智力和精神均得到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学者进一步提出与生态村相似的另一个概念—“永恒文化村”,这也是一个寻求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社区建设运动的概念,其宗旨是将人居聚落、小气候、动植物、土壤水资源融入稳定、高效的社区发展中。永恒文化村最初的主题是进行生态农业景观的设计、强调作物的多重利用和挖掘有利于环境的乡土知识,后来逐步将生态聚落建设和社会经济方面的内容作为其追求目标。
中国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十分丰富的生态理念和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在新农村建设中特别需要认识乡村价值,保护和传承那些优秀的传统生态文化。乡村生态文化首先表现为天人合一的基本信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最早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为基础,既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宇宙观,又是社会法则和人生理想。在对待自然问题上认为人只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主张顺应自然,尊重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而不是改变、掠夺、破坏自然。天人合一思想对反思“人定胜天”的所付出的代价,对遏制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浪费行为,树立善待自然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次是循环利用的生态理念,在乡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之间构成了周而复始的有机循环,农户把一切可利用的废物变成肥料返还给土壤,犹如自然生态系统的枯枝落叶归根还给土地变成养分一样,从而能维持地力长久不衰。农民创造出了许多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方法。种养结合是保持地力常新的重要手段,动物粪便是传统农家肥的重要来源。在农村养猪和种田是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中国传统的畜牧业很大程度上是为农作物种植提供肥料而存在的。农民通过养猪将农作物的一些副产品和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垃圾转化为肥料,用于粮食生产,形成猪多、肥多、粮也多的良性循环。循环利用是优秀农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可持续农业的重要基础。其三,勤俭持家和低碳的生活方式,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是按照节俭的生活方式构建的,无论是民居建设,还是日常消费,都贯穿着节俭的原则。近些年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经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为人们所提倡,勤俭持家与低碳生活的共同点都是“节约”,它不会降低人们的幸福指数,相反会使我们生活的更加幸福简约生活。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必须推动消费革命,这可以在乡村文化中找到其存在依据和发展的路径。
社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不能为眼前的利益牺牲长远和根本利益,应该看到由于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对生态文明认识不够,甚至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忽视生态建设以至于破坏生态文化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农村循环农业文化的丧失、生态系统退化、土壤与水的污染、对地力掠夺等现象十分严峻,导致发展目的的迷失。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充分挖掘乡村的生态功能,明确乡村的生态功能定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在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融合,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目的,才能建设成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第四篇: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科学向上的生态发展意识, 健康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 和谐的生态发展环境, 全面、协调、绿色发展的态势, 经济、社会、生态的良性循环与发展, 以及由此保障的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是绿色发展战略向人们展示出的一种崭新的价值取向。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发展的思想战略:(1)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2)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3)探索促进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生态文明揭示了绿色发展战略的深刻内涵 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全面进步, 不仅需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精神文明为指导, 更需要以生态文明为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绿色发展战略的本质特征。长期以来,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是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 这本来无可厚非, 但当物质文明发展到工业文明阶段后, 人类文明出现了片面、畸形发展的态势。近二百年来工业社会的发展, 工业废弃物无情地排放、倾泄,改变了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 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生产活动与社会交往的规模和手段每一次质的飞跃, 都将伴随着这种危机由可能性向现实性的转化。全球环境问题的产生、恶化和尖锐化表明, 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繁荣”, 只能是短暂、表面的现象, 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
由此可见, 绿色发展观念是人类在遭到“大自然报复”后长期反思的产物,是人类走出困境、摆脱危机、求得永续生存和发展的科学战略, 也是当今可供人类选择的唯一途径。
二、绿色发展战略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绿色发展战略是一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以科学技术为内核、以社会文明为基础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发展模式客观上为生态文明及其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领域。
首先,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表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从而赋予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历史重任。“绿色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发展首先是指人的发展, 发展取决于人的素质。人是发展的主体和动力, 也是最终的目标。在生态环境问题上, 人是最大的污染源和破坏者, 同时又是治理污染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最终决定力量。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 人类又要追求生存和发展权利的时候, 人类一方面不能凭借手中的技术和力量去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 而另一方面又必须去深入挖掘和利用人类自身智慧, 去开拓新的资源。以人的智力资源开发利用为发展基础的时代, 就是人类社会文明素质极大提高的时代, 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提高全民的思想文化科技素质。
其次,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科学技术为内核, 表明只有依靠科技进步来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 才是高质量的和绿色的发展, 从而拓展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
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是现代文明的基石, 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巨大杠杆。科学技术不仅可以改变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且可以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今天我们要积极保护资源、合理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实现“向自然索取速度”与“自然界恢复速度”的绿色平衡, 确保生态价值的增殖, 建立科学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明观,开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局面, 必须借助于科学技术的巨大力量。
第三, 绿色发展战略强调要以社会文明为基础, 表明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注重整体发展效应, 与整个社会文明同步发展、协调推进, 从而开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视野。目前, 我国的经济建设基本上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传统模式, 国民素养和生态意识仍比较差, 因而人类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在我国都存在。长期以来, 由于我们重数量轻质量, 忽视了资源效益、生态效益和人文效益,许多“发展”是在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基础上取得的,这样的发展必然缺乏文明与和谐的完美统一。由此可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期,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从政治、经济、科技方面着眼, 而且要从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着手, 要在更高层次上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系统性和广延性。生态文明是生态生产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 是社会文明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领域的扩展和延伸, 是社会文明的生态化表现, 也是整个人类文明成果的综合体现。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的结合与统一: 在物质方面要通过对生产
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 自净能力, 自组能力和稳态反应能力的提高, 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在精神方面要求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学化的大学科例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的崛起, 从而确立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生态价值取向。
三、建设生态文明, 探索社会经济绿色发展的新途径
(一)完善生态教育机制, 提高全民生态意识 生态文明作为以生态学基本原理为基础的文明形态, 正在逐渐取代人类中心主义, 成为人类发展的主导性、前瞻性的文明形式,也是现代以及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主流。但是, 如果没有普及性的环境保护观念和生态意识, 没有全民生活、消费等行为模式的生态化转型, 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就会受到严重制约。所以, 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教育, 促进环境保护观念的普及和全民生态意识的提高。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 运用各种新闻媒体, 广泛宣传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普知识, 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各个层面和千家万户, 增强全民的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倡勤俭节约, 反对挥霍浪费, 选择科学合理、文明健康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 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提倡“适度消费”的生活方式, 树立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的消费观。人们的追求不再是对物质财富的
过度享受, 而是一种既满足自身需要、又不损害自然,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生活。这种公平和共享的道德, 成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规范。
(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推进生态工程健康发展 生态工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实施生态工程, 发展生态产业, 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同时, 创建节约型社会,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要坚决制止和杜绝掠夺性开发资源的行为,实施“最小损害”甚至“零排放”、“零损害”方略,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方式, 努力维系生产、生态和生活的和谐与协调。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 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加大重点江河流域污染防治力度, 改善流域环境质量。加强水资源保护, 保障城乡饮水安全。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 特别是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 加快推进森林防火、水土流失治理等生态工程建设。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 防止生态破坏。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 要大力加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多渠道筹集资金, 强化大气和污水治理, 增强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努力提高工业“三废”治理水平和处理能力, 建立高效、节水、防污的城镇体系。
(三)实施生态经济, 力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遵循生态系统是有限的、有弹性的和不可完全预测的原则, 人类的生产劳动要节约和综合利用自然资源, 形成生态
化的产业体系, 使生态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建设要体现和实践科学发展观, 必须发展生态经济。生态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相一致的经济, 它是经济利益、社会利益、生态利益三者紧密结合的经济。生态经济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经济。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人类的幸福生存、全面发展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目的, 生态经济以人和生物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 把人类的经济发展和自然的生态平衡统筹考虑, 力求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的和谐, 追求经济发展的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等完美结合。生态经济不仅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目标, 它还力求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 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经济一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发展, 使人和自然都得到全面进步, 另一方面, 生态经济既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还追求生态效益, 使经济、社会、生态三者都得到和谐的发展。生态经济以全新的理念和思维, 找到了人与自然共存互利的途径。
(四)建立政策和法律体系, 创新生态文明建设运行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设计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最根本的是对政府的制度设计。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原则和绿色发展的要求, 积极创设有利于生态环境发展的为民亲民的政府, 积极培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市民社会。政府对生态环境资源的掌握和控制权力不是无限的和完全垄断的, 而是有限的, 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建设负有不可推诿的责任;在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决策问题
上, 必须遵循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顺序,纳入法治的轨道;政府对生态环境资源的配置力求信息对称和公开;治理和建设生态环境注重实效, 强调投入和产出,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效。大力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建立综合决策制度, 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 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 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从源头上解决危害生态的问题。
四、总结
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它的产生基于人类对于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自然资料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物质财富的有限性, 人类必须从追求物质财富的单一性中解脱出来, 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 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这无疑将使人类社会形态发生根本转变。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 我们必须立足于中国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人口素质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社会政治条件, 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我们要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 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 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 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 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实现良性循环,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第五篇: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绿色襄阳发展战略
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全力打造“绿色襄阳”
襄阳市环境保护局陈尧
各位领导、各位同学:
大家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话题。由于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学习实践不够,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环境不堪重负,形势呼唤变革。
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当代中国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国保持了30多年的经济快速、持续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GDP)跃居世界第二。在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总量逐年增加、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能源消耗总量增长过快的同时,全国主要环境质量指标正在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也不能不看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已经相当严峻,突出的环境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新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十分巨大,环境污染处于较高水平。特别是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吃得更好更健康的问题就更加突出起来了。有网民调侃说:“现在吃什么都不放心。吃荤的怕激素,吃素的怕毒素,喝水都怕有害元素”。
我国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的国际压力也进一步加大。作为
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CO2、SO2排放量居世界第一。我国SO2、NOX、CO2排放量的三分之一左右是由出口产品产生的,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受惠于我国出口产品和环境逆差,又利用环境问题向我国施压,制造绿色贸易壁垒。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明显,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复杂,解决起来的难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大。未来几十年,中国还要发生惊天动地、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大变化、大发展中,就必须把“天、地、人”关系安排好。我们不可能也绝不能再走西方大国经济发展的老路,必须走出自己的科学发展道路。
二、根本变革的关键在于选择科学的发展观,“绿色襄阳”彰显智慧。
建设绿色襄阳,就是要打造“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按照“两型社会”的要求,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保持城市文化与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与协调,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要大力推进全国低碳城市建设。二要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三要积极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四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按《绿色襄阳规划》,未来五至十年,襄阳市将着力推进四项重点工程:
一是生态功能分区工程。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形成层
次分明的生态安全保障系统,将城市划分为红线区、黄线区、绿线区,并以此为依据布局产业。
二是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构建“一城两带三区五廊”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
三是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项目环评制度,推动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交通,使用再生能源,兴建绿色建筑,倡导绿色消费。突出水污染治理和大气治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四是循环经济发展工程。加快建设襄阳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抓好国家再生资源试点城市,谷城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及高新区节能产业园建设。
为了实现绿色襄阳建设的宏伟目标,我市将着手实施“五类绿色项目”计划,尽最大努力使我们生活的城市,青山永驻、碧水长流,永远与绿色同行。
第一类是绿色产业项目,包括绿色农业、低碳工业、绿色服务业等。第二类生态环保项目,包括森林生态项目、矿区与土地修复项目、生态流域与整治项目、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工业污染减排项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第三类绿色交通项目。第四类为新能源项目。第五类为水利项目。
我们期待:经过五至十年的努力,绿色襄阳的绚丽华图早日实现,襄阳的生态文明之花绽放得份外绚丽灿烂!作为一名环境工作者,要努力为建设“绿色襄阳”,打造“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而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为建设“四个襄阳”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学习,我认为首先要从思想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服务大局,严格执行我市“党员干部30条行为规范”,在工作上要立足岗位,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把本职工作做好的同时,要更好地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创建“绿色襄阳”的积极性,多出主意、多想办法,为我市环境保护工作上新台阶做出应有的贡献,使襄阳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名符其实的绿色襄阳、文明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