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精选)

时间:2019-05-14 08:47: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精选)》。

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精选)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深刻揭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和本质。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回到原生态的生活方式,而是超越和扬弃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和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素质,使人类活动限制在自然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建立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以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着眼点,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本质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内容非常丰富。从价值取向看,必须树立先进的生态伦理观念。人类是自然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尊重自然规律,推动生态文化、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要素。从物质基础看,必须拥有发达的生态经济。对传统产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较大比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从激励与约束机制看,必须建立完善的生态制度。把环境公平正义的要求体现到经济社会决策和管理中,加

大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法律、政策和体制机制。从必保底线看,必须保障可靠的生态安全。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及时妥善处置突发资源环境事件和自然灾害,维护生态环境状况稳定,避免重大生态危机。从根本目的看,必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这充分表明,在建设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长远目标、基本原则、主要途径和保障举措等方面,我们已经形成完整的认识成果,其核心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贵在创新,重在建设,成在持久。生态文明理念及建设实践具有鲜明的特征:在价值观念上,强调以平等态度和充分的人文关怀关注和尊重生态环境,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实现路径上,走出一条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新道路,倡导和推行自觉自律的生产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绿色繁荣;在目标追求上,注重增进公众的经济福利和环境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在时间跨度上,是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二是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三是深化节能减排,加大水、大气、土壤等污染治理力度,强化核与辐

射监管能力,明显改善环境质量。四是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生态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五是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六是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构建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七是加强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树立和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八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期待,也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建设美丽中国,描绘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具体目标,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观念上的更新、消费行为的改变需要政府、企业、媒体、公众全方位的参与,绿色价值观引导的绿色政策、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逐步到位,一个美丽的中国才会如约而至。

第二篇: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章美丽中国与绿色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新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确定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绿色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将渗透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目标是建设美丽中国。

第一节美丽中国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生活美、艺术美。美丽中国,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

一、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

美丽中国首重自然之美。从忽视生态到重视生态,从遭受自然报复到享受自然馈赠,实现自然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化。大自然是我们生存的环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千万年来,人类在与自然的斗争和相处中,由被动地为自然所支配,到逐渐了解自然、熟悉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保护自然,历经了从自然的奴隶到自然的主人,从畏惧自然到人定胜天,从无视自然到敬畏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几经位移,几度变迁,几番起伏,终于形成目前的全球性共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没有大自然庇佑,人类终将走向末路;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的未来;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的依托,是人类永远的家园。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一切生存之必需,人类在自然中繁衍生长,大自然养育了人类、哺育了人类,也培养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依恋,人类从自然中培植了对自然的审美和美感。自然之美是人类对自然感恩、发现、崇敬的原生、本能的情感和判断。没有或失去对自然的美感,就意味着人类对自然的背叛,意味着人类对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误判,意味着人类的自恋正把自己导向毁灭而不自知。所以,把自然美学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情感和美感之中,欣赏自然,赞美自然,爱护自然,保护自然,是人类永续发展的情感基石和实践基础。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人类与自然相处的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也是中国古代文明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天人合一、天人和谐、道法自然的时代性阐释,更是当前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提出的紧迫课题。这样的生态文明建设必然是把人的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之上,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是两者的统一。美丽中国首先应该美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美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高山、湖泊、海洋、河流、森林、草原、平原、高原、丘陵、沼泽;美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动物植物、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冰霜雨雪,等等。大自然生机勃勃,阳光雨露恩泽万物,它们的天然原生态,美得令人心旷神怡。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生产空间集约髙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这才是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意味着生态要让人得到享受,意味着较高的生态文明水平,体现在人的生态价值观要进一步提升,并将生态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加以弘扬。山要绿起来,民要富起来,家要美起来,国要强起来。生态文明建设同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节能发展紧密相连。绿色发展和美丽中国,是共产党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改革发展让我们摆脱贫困,我们不要山青水秀却贫穷落后,而强大富裕但环境质量很差同样不是美丽的中国。中华文化最强调天地人的和谐相处,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这是百姓对美丽中国的最直观解读。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认识深化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生态文朋建设其实就是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为后人乘凉而种树。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不给后人留下遗憾,为后人投资更多绿色资产,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生态资产。

美丽的自然需要细心地呵护,需要人类确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进行生态文明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使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地位和高度,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迈入了一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学旗帜和生态理想。马克思曾经指出: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种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个理想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美丽中国及其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重要内容。

二、美丽中国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美

总书记在十八大闭幕后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勤劳、勇敢、智慧,开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家园,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新形势下党的使命和宗旨的新要求。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自有美学以来,一直是美学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美学从来就关注从人们的衣食住行这些基本的物质精神生活中寻找和发现美学的意义、美学的使命。生活本身是人类的生存、斗争、实践、创造,人类的一切活动无不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生活创造着美,劳动创造着美。生活也培育、规范、形塑着人类的美感和审美判断。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中,向往真善美,鞭挞假恶丑。美是生活的灵魂。审美是人类生存、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构成。没有美的享受,不能感受美的事物,缺少美好的情感,人类的生活就沦为动物式生存。人类的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充满了曲折、复杂、艰辛,也洋溢着崇高、悲壮、优雅的美学精神。追求与向往美好的生活,就是追求和向往诗意的栖居,追求和向往生活的美。把生活的美提炼出来,升华出來,强化出来,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就会更加趋近美的生活。

自然之美、生态之美、环境之美既是客观世界的美的对象、美的事物,也是主体实践之美,是自然的人化,是人的自然化,更是主体与客体的间性之美,是主客体统一于实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是生活美的重要范畴。西方18世纪、19世纪发展起来的自然美学,至20世纪、21世纪的环境美学,呈现出一个互动、关联、转型的趋向,其中突出的美学转向是:自然美学和环境美学日益从专注于自然环境,扩展到思考人类环境和受人类影响的环境,直至发展到对日常生活的一般意义上的审美探讨。其中,曰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的日常生活化成为引人瞩目的审美或美学思潮。比如环境美学已经提出:让艺术回到生活,让生活艺术化,即审美活动和日常生活并没有截然不同的界限,日常生活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自由地进入审美状态;生活事件也可以成为审美活动,生活的人也可以成为审美的人;如果人能够以一种审美的态度走向生活世界,那么,生活世界和艺术世界一样带给人审美的感受。德国美学家席勒说:美是形式,我们可以观照它,同时美也是生命,因为我们可以感知它。总之,美既是我们的状态,也是我们的作为。美在生活、美是生活、美的生活,使审美的象牙塔转变为大众的审美广场和公共的审美空间,使美学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一转向,也标志着人类生活品质的普遍提升,预示着一个新的审美时代和一个新的 生活时代的到来。

美的生活需要美的创造。生活的美既来自于历史的传承,更来自于新的生活创造和实践。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和人民的中国梦,昭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追求和目标,也是美丽中国的人民美好生活的基本追求和目标。

美的生活使美更加具有人性和人情。民生是美的生活的基本物质保障,民主是美的生活的社会氛围与社会环境。美的生活使美更加趋向至真和至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将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尽善尽美。生活之美揭示的是社会之美。社会美是美学的重要法则和范畴。

三、美丽中国体现着当代中国的艺术美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艺术是文化的结晶和精神硕果。一个时代的艺术不仅是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国家、民族的精神标杆和形象代言。假如说生态文明是美丽中国的环境景观和我们的自然家园,那么优秀的艺术和温馨的文化就是美丽中国的艺术形象和我们的精神家园。假如说美好生活有赖于丰富的物质产品,那么它同时也必须有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才成其为美好生活。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文化发展繁荣的新目标。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也把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美丽中国的光明图景及伟大使命,纳入到文艺繁荣和文化强国建设的历史进程之中。

艺术美自美学诞生以来就是其核心命题。美与艺术紧密相联。艺术是美学长期关注与思考的对象,美学是艺术的哲学,艺术的思想结晶,艺术的深度解析和规律研究。美学从艺术中发现了人类的审美趣味,发现了人类的审美感情,发现了人类的创造活力,发现了艺术的魅力与奥妙,发现了艺术想象的伟力和形象思维的意义,发现了艺术与生活、社会、历史的深刻关联,发现了艺术与天才、群体、民族、国家的个性与共性的辩证法。经由美学的解读与揭示,艺术美的生成、形成、发展、演化、特性、规律等一一呈现在思想的舞台上。尽管美学对艺术的定义、描述、思考歧义百出,流派纷呈,观念多样,但所有的美学观点都承认艺术是美的集中呈现,艺术是美的重要的、主要的表现形式和呈现形态。尽管美学趣味千差万别,但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球化语境下的美学境界是可以被奉为人类高尚的审美境界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中华文明伟大传统、兼容优秀外来文化、充溢时代精神的中国艺术,以及它所展现的美丽中国的艺术风采,必然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美学境象和美丽形象。一个民族只有能够不断创造伟大的艺术才是伟太的民族,才是令世界尊敬的民族。

总之,美丽中国之美是全中国之美,是全民共享共创的美,是立体呈现的美,是有形景观与无形内秀相结合、相统一之美,是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相生相谐的大美,是大雅大俗之美,是中国形象之美,也是中国精神之美。

四、美丽中国的实现途径

建设和实现美丽中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要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样一个重大举措来实现。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尽快改变目前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的倾向。要真正使环境保护融入经济发展之中。美丽中国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内容和要求。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要把握三个问题: 第一,从战略的层面,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搞好总体设计。

第二,从再生产的全过程,就是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全过程来进行谋划。第三,从环境的角度,通过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和环境质量标准,实现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

美丽中国首度进入十三五规划,反映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败的体现和试金石。

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既相互促进,又存在一些矛盾。问题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行不行?不顾环境生态被破坏而只有纯粹的经济速度行不行?

经济增速与环境生态如何兼顾是急需回答的问题。十三五规划给出了答案和最优解决方案。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列入十三五规划中,深层次反映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与落实经济转型的力度。

经济增长固然重要,没有一定的速度无法实现GDP和居民人均收入到2020年翻一番。不过,也不必过于在意短期内的经济增长目标或高或低,而应通过释放更多改革红利,来赢取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更加重要。

在十三五规划的十个任务目标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这一做法令人鼓舞,这说明生态文明建设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首度写入五年规划也给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同时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实现绿色增长,创新驱动增长,以此来维持经济增速。

美丽中国进入十三五规划,接下来落实更加重要。在十三五期间,应该像过去重视经济类指标那样,重视社会民生和资源环境类指标,这样也可以为经济发展和深化改革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第二节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协调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产、人类生活紧密相联,与之相应,要确立生态文明、社会文明和人的文明意识。自然、社会与人是一个共存的系统,要努力实现生态良好,发展与自然适应、与环境友好的社会生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使人类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联。

一、自然生态是社会生产的基础和人类生活的倚赖

1.自然生态系统

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将其界定为讨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问。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一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

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镇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包括•.浅海带生态系统、外海带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包括大大小小的众多子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这样一种整体性结构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强大的自然力量,也使它十分脆弱,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因素相应地变化,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酸雨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它对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极大,常常导致整片森林死亡。森林消失后,蓄水固土的功能消失了,又必然加快水土流失。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以食物链的方式存在,那么只要其中一个物种灭绝,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个动态发展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实现着自己的目的,完成新陈代谢,推动着自身的进化。而一些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其韧性机制较差,一旦瓦解以后就很难恢复。

生态资源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生命元素的转化和再生、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再生、环境资源的转化和再生,最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如果地球生态资源被破坏,丧失它对人的价值,如空气和水被污染,土地破坏失去了有价值的生产力,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能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为修复被破坏的资源,恢复其使用价值,清除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治理被破坏的土地,需要支付巨大的经济费用和社会劳动。可以说,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

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生物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还有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阳光、水分、温度、大气、土壤等)。各种因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有序的、自组织系统。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利用以后,转变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它是一种动态平衡,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具有一定的軔性机制,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生物的发展,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大气圈、水圈和地壳的组成,深刻地改变地球的面貌。

生态系统的特性 ⑴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是在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

对大部分陆地来说,水分(降雨量)是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原或荒漠等类型的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

自然界中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养料。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使它们再回归到循环使用的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破坏。

生态系统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客观性质。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

(2)多样性。

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生物遗传物质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3)自组织性。

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大自然中并不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特异组织原理或组织之熵,也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将要构成系统的成分聚拢起来的特殊力量。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如果确有一个组织原理,那么它就生于灾变,生于随机偶遇,是无序与有序构合之果,也就是形式的改变。这也正是形态发生学的奇迹,涌现出来的相关性、组织和体系构成了同一现象的三个面。

(4)复杂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依据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既从人考察自然界,又从自然界考察人。

自然不是无序、被动、无定形的环境,它是复杂的整体。人对于这个复杂的整体不再是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系统,以组织形态上的自主一依存的关系处于生态系统的内部。生物种群之间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组织特点的复杂的统一体,这就是生态系统。

(5)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依赖生态的存在始终有着双重身份,因为它在身份原则的核心中融入了自己的杯境。

(6)动态性。

生态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着的,是一个有机的进化过程。詹奇指出:一种‘健康的’和能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一般总是远离它的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可以描述为相空间吸引域内的唯一点,出现一些大的时空涨落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这种生态系统总是在相空间中运动着,并且倾向存在于吸引域附近……系统愈逼近平衡态,系统就愈难以恢复生机。任何随机涨落,例如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出现,都可能完全破坏原来的系统。自然力对称破缺的直接后果是在宇宙中同时进行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宏观结构成为微观结构的环境,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了微观结构的进化,或者使这种进化成为可能。反之亦然,微观结构的进化(原子核、原子和分子的合成)成为宏观结构的形成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相互以来构成的指示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这一原理在生命领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原理意味着,通过建立进化双方反馈联系的循环过程,有一系统都与其环境相联系。

2.生态平衡与生态建设

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人类是自然生命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类文化的方式生存,文化不能反自然。文化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就是人类生存的本质。人受自然法则的约束,人类享受物质生活、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只能限制在环境承载能力许可范围之内。

要努力认识和掌握生态规律,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生态安全是针对生态危机而提出来的。生态危机是我国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对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必须确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化解生态风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保障生态安全。

坚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和完善以生态优先为前提的规划设计体系。生态优先的含义是:一切活动都要首先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各个系统的运行要服从于生态系统不遭到破坏、以实现生态平衡并不断改善生态环境的要求。

要研究中国不同类型地区生态演变的原因和机理、规律,找出导致不同地区生态变化的内在成因和主导因素,有针对性地制定战略和具体措施。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北川,由于位于一条断裂带上,自然灾害频繁,洪水、泥石流肆虐,县城几次搬迁,曲山镇被列入2005年全国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工程,但在这次地震中被滑坡和泥石流埋葬,此前的努力灰飞烟灭!为此,人们必须警醒,更清楚地认识到所能为和不能为,不能跟自然界硬抗,而要想法规避自然灾害,选择宜居的地方建设家园,而不能跟自然界赌气,用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的豪情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要发展生态科技体系,如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技术、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治理与保护技术、生态农业组合技术、森林健康保育及综合管理技术、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技术、海洋监测技术与资源更新利用技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清洁能源与能源再生技术,等等。尽快建立起适应生态治理要求的科技创新开发体系。

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包括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重要渔业水域等。采取积极措施,保护生态良好地区的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恶劣地区的生态系统条件。

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把自然生态纳入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就形成了文明。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及其再生能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

潘岳在《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一文中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维护和保障生态安全,最根本的是要唤醒公众的生态安全意识,确立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必须在满足人、自然的共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才能使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得以稳定平衡,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发展。生态文明状况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只有全面、系统地认识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人类才可能有光明的前景。

人类必须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尊重生态,尊重自然,保护地球,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①潘岳:《关于环境问题的若干思考》,166页,北京,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2006。10 •

二、社会生产对自然的开发和对人类生活的保障

1•社会生产的起点

社会生产是立足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生产对人类有用的物品,提供衣、食、住、行的保障。社会生产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如果社会生产出了问题,人类生活就会陷于混乱之中。

社会生产是一个复合系统,包括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的自身生产,三种生产之间要保持相互协调、适应,形成一种有序运行的状态。

广义的生产是指人类一切创造活动的过程。生产包括两大要素,即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资料、精神生产资料、人自身生产资料)。物质生产要素一般分为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西方经济学则把生产要素分为三类:土地、劳动和资本。马克思说: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①实行这种结合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方式•.一种是实行这种结合的主体即劳动和技术的条件,只有通过劳动活动才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社会生产的基础结构是劳动者的数量和素质同生产资料的数量和素质的结构关系;另一种是实行生产要素结合的社会条件,即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才能使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实现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结合。自然的存在并不天然地就是资源,只有当它能被生产者利用时才是资源。人类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而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包括质料、能量和信息。

社会生产与经济活动紧密相联,但并不等于经济。社会经济结构是使一定社会生产得以顺利进行时经济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说:只有一个人事先就以所有者的身份来对待自然界这个一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第一源泉,把自然界当做隶属于他的东西来处置,他的劳动才成为使用价的源泉,因而也成为财富的源泉。©

2•社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的破坏

由于社会生产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施加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科技的不当利用,对经济增长的过分追求,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掠夺,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安全,出现了生态危机,影响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环境质量和生物多样性的状况急剧恶化,资源曰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面临着生态危机和不可持续的态势;环境立法不够健全、环保

①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4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②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执行不力,有的地方政府出于保护地方利益或出政绩而袒护甚至纵容污染行为。生态危机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将引发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带来政治风险、安全风险,甚至危及人的生存。

当今社会生产引起的生态危机主要体现为:

第一,环境污染严重。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工业废物与生活垃圾、噪声污染、光污染等。我国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仍处于较高水平。我国排放二氧化碳量仅次于美国。城市汽车尾气污染日益加重,已占空气二氧化碳污染负荷的50%。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全国现有600多座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水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3的城市供水和大量的农业灌溉依靠地下水,但不少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有的形成漏斗,有的地区地下水已瀕于枯竭。由于长期掠夺性开发、围垦、淤积,我国湖泊面积日渐减少,每年约有20个湖泊消失。全国七大江河水系中,可以作为水源的河段仅占29.1%,劣五类水质河段占40.9%,只有38.1%的河段达到或好于地表水3类标准,1/3以上河段的水体丧失了使用功能。全国主要湖泊氮、磷污染较重,富营养化问题突出。流域(如海河、淮河、太湖、滇池)水污染越来越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排放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达400多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中。海洋环境恶化,渔业资源日渐衰退,部分海域成为海上沙漠。城市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污染日益突出。垃圾、粪便处理率只有61.8%。垃圾成灾,特别是塑料包装物导致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大量未经无公害处理的垃圾集中堆放,严重污染了环境。还有严重的噪声污染、光污染等。

第二,资源、能源危机突出。据调查,我国目前95%的一次性能源和80%的工业原材料依赖于开发矿产资源,在开发过程中,造成资源、能源的_度消耗和浪费,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我国能源、矿产等重要战略资源日渐紧缺。如煤炭、石油、铝铁矿石和淡水、林木等日显短缺。据有关部门预计,到2020年,石油自给率将只有42%。我国一批主力矿山资源已近枯竭,400多座矿山因资源枯竭濒临关闭。

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资源,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林草资源、矿产资源,等等,一旦这些资源退化、枯竭,将危及社会经济系统。特别是耕地的退化和减少,威胁着粮食供应安全。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的耕地、草场、森林、水资源等人均占有量越来越少。如果生物物种继续大量消亡,人类的生存危机也将为期不远。淡水资源短缺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安全。一个国家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其经济基础就会随之衰退,影响社会稳定,可能引发人们不满和社会动荡。

第三,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危险废弃物越境转移等,是突出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在国际社会统筹解决。全球和国际环境问题,特别是关于气候变化、荒漠化、臭氧层保护、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生物多样性等国际公约的履约,对我国生态环境安12全和社

•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的要求引起能源资源的消耗量增长,持续的社会经济压力对生态环境提出了新的挑战。这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也面临着生态环境破坏的巨大压力。一些大项目(如三峡工程、西气东送、南水北调、青藏铁路、跨海大桥等)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存在着一定的环境风险。如南水北调工程是一个跨流域工程,对水系及自然资源的影响需要关注。对经济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要转变生产方式,走新型工业化和生态化的道路。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是一个价值创造过程,是人类劳动与自然资源结合的过程,它是一种运动形式,是一种发展模式。人们投入生产资料、消耗自然资源—再通过劳动创造产品4排放生产废弃物4利用废弃物进行再生产—再创造产品,这个过程循环往复。目的就是要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资源的效用得到充分发挥,最终实现人类生产活动对环境的污染量减至最小。循环经济强调在生产活动之初尽可能少地投入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中尽可能少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活动之末尽可能少地排放生产废弃物。循环经济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就是节约和保护,即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应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与生态治理考核评价与管理体系。在GDP的考评指标中,增加生态优化和资源保护等绿色内涵。生态原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源的充分利用,二是环境的切实保护。遵循生态经济的原则,就要最合理地利用资源和最大限度地消除污染,它适用于全部经济领域。实行生态经济,就要按照生态原则来筛选和改造现有的产业,如果不能改造的就坚决淘汰。发展生态产业,包括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旅游、生态工业、环保产业等。

以往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处于被动的状态,因为污染严重,不得不控制污染;有些工业项目影响生态环境,不得不予以限制;生态资源、能源被过度消耗和浪费,不得不加以保护。这是一种被动的、事后的行为方式。必须转变观念,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转到积极的、主动、预先的、建设性方面,不局限于对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而更加强调对资源的积极利用。把环境问题与资源开发联系起来,通过技术的重组,使资源可持续地得到利用,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以前,人自以为是自然的主人,在征服自然的口号下,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甚至掠夺,大肆开采自然资源,蹂躏自然,自然界也给了人类毫不留情的报复!结果引起严重的生态危机,直至危及自己的生存。痛定思痛,人们必须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迷阵,尊重自然规律,努力掌握自然的奥秘,亲近自然,与自然和解。现在,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的共识,倡导有机整体观,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人类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互之间密切联系,构成一个大系统,资源与环境问题必

•13•

须在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得到解决。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必须建立公正、文明的社会环境,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三、人类生活对生态的影响和对社会生产的控制

1•人与自然、社会共存

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生命形式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分离。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恩格斯早就发出过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

1987年,环境与发展世界委员会提议,所有人都拥有为了健康和幸福享受自然的权利。1992年,里约热内卢宣言指出:人类拥有获得与自然调和的、健康的和生产生活的权利。

人类参与到自然环境生成、改变或创造的过程中,打破了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也给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和变异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人类掠夺了许多自然资源,又生成了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不曾有过的物种,可能导致生态系统的毁灭和难以修复的结局。

人类应当准确地认识自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人类不应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自然的消费者和管理者,是与自然共命运的利益攸关者。人类必须对社会生产予以控制,与自然生态相适应,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的,而不能破坏生态,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社会建设的主体力量,是文明的创造者,人的全面发展是发展的目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是同向同轨的,是同一个过程。全面发展的社会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能有力地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2•自然生态、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的关联

生态文明、生态社会与文明社会、和谐社会是一致的。所要实现的功能目标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充满活力,政治民主,法制完善,公平正义,经济发达,文化多样,诚信友爱,安定有序。

y

7人与自然的关系必然决定性地影响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它们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8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是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这种统一是在人的实践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是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人通过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而实现的积极的和谐,而不是通过回归自然而实现的消极的和谐,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后的和谐。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具有内在一致性,共同代表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关怀人和社会;生态关怀的核心则是关怀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关怀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和人类社会都是地球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人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状况,特别是取决于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

人类同自然的争斗导致生态危机;人类本身的争斗导致社会危机。通过残酷的现实,我们要进行深刻的反省,认识到和谐、和解的可贵。和谐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共生共存、全方位的和谐。在相互关系中,凡是有利于对方的,便有利于整体的和谐,因而也有利于自身;凡是有损于对方的,便有损于整体的统一,因而也有损于自身。

自然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环境的破坏,将导致生态危机,从而威胁人类的生存。生态恶化影响人类的健康。许多疾病的发生和蔓延源于生活环境恶化。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据环境保护部门监测,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已达130多种,长期生活在颗粒物污染的环境下,人体会明显增加患病的几率。在我国,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全球有近1/4的疾病与环境因素有关,很多传染病与生活环境改变密切相关。

在实践中形成的‘人类中心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文化根源。必须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能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而不能掠夺自然、征服自然。只有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才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

第三节绿色发展理念与实践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也是发展的底色。绿色更代表了人民群众的

①詹颂生:《科技时代的反思——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作用及其对策研究》,142页,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期盼、对美好生活的希望。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将指引我们更好实现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人与自然和谐,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实现美丽中国梦。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我们党科学把握发展规律的创新理念,明确了新形势下完成第一要务的重点领域和有力抓手,为我们党切实担当起新时期执政兴国使命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后劲的发展,是着眼于长期的、有利于代际公平的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空间均衡的理念,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加强生态环境治理,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保障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坚持绿色发展,就是在中国发起一次生态革命,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无论是生态环境承载力的不足,还是人们环保意识、权利意识的增强,都要求国家调适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是中国共产党念兹在兹的执政目标和努力方向,而生态美好是人民群众心目中美好生择的重要内容。在人们的薪新认知里,生态是否美好、能否尽享绿色,与幸福感息息相关。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由环境事件引起的邻避效应和群体抗争行为多次出现,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和地方秩序。坚持绿色发展,不仅是经济领域的一场变革,也将深刻影响地方政治生态和社会治理。

从2004年到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有关讲话中先后提出:要研究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探索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要提倡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习近平的绿色发展理念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与当今时代发展特征相结合,又融汇了东方文明而形成的新的发展理念;是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全新发展理念。

确立绿色发展理念,要有一种大生态系统的意识,必须统筹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防灾减灾,将生态文明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来建设。绿色发展,就•16•

是要保护自然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绿色发展,要求实现均衡、节约、低碳、循环、清洁、安全发展。

绿色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深刻体现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重大理念。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取向,而且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

绿色生产、绿色经济

绿色生产方式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基础支撑、主要载体,直接决定绿色发展的成效和美丽中国的成色,是我们党执政兴国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面对人与自然的突出矛盾和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只有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才能走出一条经济增长与碧水蓝天相伴的康庄大道。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就是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绿色产业包括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致力于提供少污染甚至无污染、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清洁产品和服务。发展绿色产业,要求尽量避免使用有害原料,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和能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加强废弃物处理,促进从产品设计、生产开发到产品包装、产品分销的整个产业链绿色化,以实现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良性循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绿色经济理念是指基于可持续发展思想产生的新型经济发展理念,致力于提高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经济学家皮尔斯在《绿色经济蓝皮书》(1989年)中主张从社会及其生态条件出发,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大部分学者认为绿色经济应该与绿色新政、绿色工作相结合来讨论,也有基于气候变化的绿色经济思想。2012年里约+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呼吁经济范式变革的意义上提出了绿色经济新理念,提出了基于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思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尊重地球边界和自然极限;要求绿色经济在提高人造资本的资源生产率的同时,要将投资从传统的消耗自然资本转向维护和扩展自然资本,要求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积累和提高有利于绿色经济的人力资本;将社会公平纳入绿色经济概念之中,强调每个人同等权利的享有自然资本。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发展的物质基础,涵盖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经济要环保。任何经济行为都必须以保护环境和生态健康为基本前提,它要求任何经济活动不仅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且要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健康。另一

•17•方面,环保要经济。即从环境保护的活动中获取经济效益,将维系生态健康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绿掘金。要求把培育生态文化作为重要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指出: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发展绿色经济强调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强调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生活方式。2015年8月21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最主要的就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新常态下,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发展理念。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要直接奔着当下的问题去,体现出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指好道、领好航。

绿色环境

绿色环境发展理念是指通过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自然环境和地球生物,改善人类社会环境的生存状态,保持和发展生态平衡,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保证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习近平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在云南考察工作时指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经济要发展,但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任务,要久久为功。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在浙江舟山农家乐小院考察调研时表示,这里是一个天然大氧吧,是‘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2015年5月27日,习近平在浙江召开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指出,协调发展、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务必政策到位、落实到位。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绿色富国

富国为强国之基,资源环境为富国之本。绿色发展理念鲜明提出绿色富国的重•18• 大命题,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富国之道的科学把握。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节能环保产业是方兴未艾的朝阳产

^ 业,我国在这方面潜力巨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绿色发展、绿色富国,将促进发展模式从低成本要素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用从低效率、高排放向高效、绿色、安全转型,节能环保产业将实现快速发展,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推进,产业集群绿色升级进程将进一步加快,绿色、智慧技术将加速扩散和应用,从而推动绿色制造业和绿色服务业兴起,实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综合来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成为推动中国走向富强的有力支撑。

绿色惠民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必先惠民。绿色发展理念以绿色惠民为基本价值取向,彰显了我们党对新时期惠民之道的深刻认识。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一头连着社会和谐稳定;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障民生,改善生态环境就是改善民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态环境质量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但是,当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还不尽如人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块短板。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干净的水、清新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的环境,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我们党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的科学抉择。

绿色政治生态

绿色政治生态理念是指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优良。习近平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严惩腐败分子是保持政治生态山清水秀的必然要求。党内如果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政治生态必然会受到污染。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3周年纪念日前夕,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首次提出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并在此后多个场合强调要净化政治生态。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

•19•

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营造绿色政治生态,要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2015年3月习近平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政治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出现问题,再想恢复就要付出很大代价。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绿色生态也是生产力,绿色政治生态同样能够极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实现绿色政治生态的巨大效能。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过程急不得,等不得,要统筹推进,踏石留印的去落实,最终才能实现我们党和人民所期待的效果。

绿色文化

绿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与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生命意识等绿色理念相关的,以绿色行为为表象的,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进共荣共发展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灵魂。作为一种观念、意识和价值取向,绿色文化不是游离于其它系统之外,而是自始至终地渗透贯穿并深刻影响着绿色发展的方方面面,并在其中起到灵魂的作用。进一步弘扬绿色文化,让绿色价值观深入人心,对于我国顺利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要推动绿色文化繁荣发展,第一,要树立绿色的世界观、价值观文化。习近平指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第二,要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文化,用之无节,取之无时将后患无穷;第三,要树立绿色GDP文化,不能把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习近平指出:单纯依靠刺激政策和政府对经济大规模直接干预的增长,只治标、不治本,而建立在大量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基础上的增长则更难以持久。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避免单纯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要通过积极的结构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经济竞争力。第四,要树立绿色法律文化。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加强环境保护法治、努力破解环境污染难题、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有助于树立绿色法律文化,形成全面、完善、长效的环境治理机制体系,为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保驾护航。

二、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

绿色发展理念洞悉发展规律、深察民生福祉、彰显执政担当,是全体人民在发展20

•问题上的最大公约数之一。绿色发展人人有责、人人共享,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上实现全面刷新和深刻变革,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形成绿色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决定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是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绿色价值取向?习近平同志关于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三个言简意赅的重要论断,对此作了生动阐释和系统说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优美的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社会财富,凸显了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强调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要把生态优美和经济增长双赢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价值标准。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强调绿水青山是比金山银山更基础、更宝贵的财富;当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冲突时,必须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优先选择。坚持绿色发展,需要我们形成绿色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形成绿色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理念的延伸和具体化,直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分析和判断,影响人们认识和实践的成效。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具体说来,应形成绿色问题思维,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影响绿色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分析思考,着力解决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中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形成绿色创新思维,用新方法处理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问题,克服先污染后治理、注重末端治理的旧思维、老路子;形成绿色底线思维,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既考虑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顾及子孙后代的需要,不突破环境承载能力底线;形成绿色法治思维,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谋划绿色发展,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引领、规范、促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形成绿色系统思维,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中来把握,把绿色发展作为系统工程科学谋划、统筹推进,避免顾此失彼、单兵突进。

形成绿色生活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体现我们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认同度、践行力,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具有基础意义、关键作用。习近平同志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也就是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绿色发展,人人应为。这个应为,就是倡导和践行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需要我们坚持节约优先,强化集约意识,在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形成节约集约的行动自觉;

21•

倡导环境友好型消费,推广绿色服装、提倡绿色饮食、鼓励绿色居住、普及绿色出行、发展绿色旅游,抵制和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促进生活方式绿色化,时时可做、处处可为。大到购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能效家电、节水型器具等节能环保产品,小到减少塑料购物袋、餐盒等一次性用品使用,以至随手关灯、拧紧水龙头,都是在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都是在为绿色发展作贡献。绿色发展是理念,更是实践;需要坐而谋,更需起而行。只要我们坚持知行合一、从我做起,坚持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换来蓝天常在、青山常在、绿水常在,就一定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赢得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三、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把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提出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被写入十八大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绿色发展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甚至是更为长远发展的科学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

推进绿色发展

总书记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绿色正在装点当代中国人的新梦想。绿色发展理念以建设美丽中国为奋斗目标,不仅明确了我国当前发展的重要目标取向,而且丰富了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为当代中国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是新时期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为此,我们党提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M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践行,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包含美丽中国这一重要内容的中国梦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绿色发展的核心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无论东部沿海省份,还是中西部地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既要补上工业文明的课,又要走好生态文明的路,各级政府和党员干部肩上的担子格外沉重。如果说过去我们抓经济主要靠22

•^基础建设、发展产业、招商引资,那么今天追求绿色发展,更需要统筹协调,做好关停并转、节能降耗的减法,学会生态修复与补偿的加法,探索发展生态经济、新兴产业的乘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发展方式的转变是一场革命,必然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甚至阻力。无论是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还是深化改革、理顺能源资源定价机制,每一项具体的转变,都要面对深刻的利益调整,也可能带来新的矛盾问题,甚至暂时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需要克服患得患失的利害权衡,摒弃得过且过的消极心态,以对子孙负责的精神直面矛盾、破解难题,同时学会借助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平衡社会利益关切,构建环境公平正义。过去几十年,中国人以扎实的苦干和不懈的创新,实现了举世瞩目的飞速发展。今天,站在更高的发展平台上,以同样的勇气和实干推动绿色发展,我们定能逾越环境生态的瓶颈,走出转型升级的发展新路。

发展循环经济

发展循环经济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我国应采取切实举措解决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努力建设生态文明。

循环经济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既是一种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又是一种新的具体的发展模式。它要求按照生态规律组织整个生产、消费和废物处理过程,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经济发展是由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构成的单向运动过程,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增长,这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并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规律的基础上,把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的单向模式转化为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模式。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反映了人类社会正在不断寻求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道路。当前,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兴未艾,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一些发达国家把它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并以立法的方式加以推进。

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并不仅是为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其实质更是对能源消费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和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全新变革,是从化石燃料为特征的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一次大跨越。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1)k和能源资源压力,我国当如何发展低碳经济、助力美丽中国建设?目前,要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优化能源结构。近年来,以太阳能为突出代表的新能源在我国快速发展,正是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统计显示,二氧化碳三个重要来源中,比例最大的就是火电排放二氧化碳,占排放总量的41%。因化石燃料过度消耗产生的温室效应已

•23• 愈加突出,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煤炭等化石能源,是我国减缓二氧化碳排放的长期战略选择。

(2)推广绿色建筑。在二氧化碳来源中,建筑排放占比达到27%,并且这一数据随着房屋数量的增加还将继续增加。据统计,在我国城乡430多亿平方米的既有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仅占5%左右,而新建筑有80%以上属于高能耗。发展低碳经济,建筑低碳节能是重要环节之一。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继续攀升。推进建筑行业实现低碳发展,通过系统的节能设计,利用新的节能材料和技术,实现低碳排放,显得十分紧迫。

(3)转向低碳产业。特别是汽车产业要转型。在二氧化碳排放来源中,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尾气排放,占比25%。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攀高,这一问题已越来越严重,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能源消耗问题也更加引人关注。近年来,排放标准越来越严、小型车消费崛起、节能环保车型的研发步伐加快,无不体现出社会对低碳的重视。然而,汽车产业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较量将是长期的,要努力实现向低碳的转型。

第二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第一节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形态,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眼于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旨,从维护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一、文明的界定

2000多年前的《周易•乾•文言》中有: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孔颖达疏说: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文明也。

《偾卦》说: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颖达疏说: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以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

《周易•大有》中说: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尚书•舜典》中说:睿哲文明,温恭永塞。意为国家和社会面貌的开化、光明,富有文采。《尚书古文疏证》解释说: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为明。

文明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一种进步状态,与蒙昧相对;是一种文雅意味,与野蛮对照。

梁启超在《文明之精神》中说: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孙中山说: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

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civilis,原意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把当时由封建神权、习俗向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演变称为civiliser,即公民化过程。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把体现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新的文化气象称为civilization,即公民化的文化,包含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意义,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

文明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有人按照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来划分文明:古代文明从人类起源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即从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中世纪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文明黎明时期(大约公元前3500年);从中世纪到开始工业革命的公元1750年称为近代 文明。

西方文明通常被划分为四大主要时期•.古代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500年),中世纪文明(公元500年一1500年),近代文明(1500年一1900年),当代文明(1900年至今)。

法国学者孔德提出,西方文明过去经历了两大阶段:宗教一军事阶段,即从有史记载到罗马帝国灭亡的阶段;形而上学一法律阶段,延续到了孔德所处的时代;而人类正在过渡到第三阶段。

从社会形态划分,如原始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

^ 以人类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对文明进行分期,如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二、全面理解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形态方面。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生态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

生态文明要求拋弃与自然对抗的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26•丰裕、更和谐的时代。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在生态文明时代,科技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及其再生能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

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观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作用为中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地位。从生态文明观看来,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文明,威胁其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愚昧;只有在最少耗费物质能量和充分利用信息进行管理,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展现生态文明的辉煌。

就共时态来看,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的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包含所有这些方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更高阶段和更高形态的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是髙于这几种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它是在对传统文明破坏生态因而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和扬弃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整合、重塑和升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泰,是现代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

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

看到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导致的恶果,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万物是平等的,是共生共存的,人与自然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依靠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追求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

•27•

然所允许的范围。只有与自然平等、共生、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和发展。关键在于人类真正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

第三,生态文明要求维护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实现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第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人类文化和制度选择应该在保持自然生态和谐基础之上追求精神自由,如果超越了生态平衡的界限,人类自身也会陷入文化或制度的危机之中。

第六,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

生态文明要求人的文明,主张人对自然承担道德义务,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控制、行为节俭,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伦理道德境界。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十八届四中全会进一步要求加快建立生态文明法律制度,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改革任务、法律任务。十八届五中全会,我党再次阐明了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和工作着力点,将生态文明建设推到一个新高度。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十个28

•任务目标之一,首度被写入五年规划中。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这一论断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是我们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遵循。生态文明地位的提升,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

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预示着与时倶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到来。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维度,也是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物质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倡导有节制地积累物质财富,选择一种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毁自然环境的健全发展,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从生产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从生活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就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言,完备的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即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生态文明本身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状况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生态为本。在此,广义的生态,既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可以说,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双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有机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

•29•

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推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以贵阳市为例,贵阳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采纳了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的方法。绿色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集约的特点,发展绿色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贵阳市围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大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把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深入挖掘贵阳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物流等绿色服务业以及生态农业。以上努力都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建设生态文明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我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将之阐述得更加系统和完整。

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臝,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工业文明那种利润最大化、财富线性积累的价值观必然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的不和谐,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之间的和谐。而工业文明社会中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企业,实际上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否定和破坏,继而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一部分人得到好处,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失,一部分群体和社会间形成矛盾,整个社会就得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如果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企业进行选择的话,一定会选•30•择那些能够促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投资或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提高对企业的要求和门檻,也会逐渐促进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的改造和提升,使得人类能够实现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能够提高经济效率、生态效率、社会效率,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尊重自然是指人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顺应自然,从字面上看,顺应即顺从适应,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这里的顺从适应并不是消极地顺应自然、俯首听命于自然,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美化自然,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要坚持尊重和维护自然与塑造美化自然的统一。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使两者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观念实际上在中国朴素的自然观里早有体现。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论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切的根源,取之自然,归之自然。要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外物的无度占有。所谓取物限量、取物限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适度使用自然,不破坏自然。这些朴素的自然观,我们当记取其积极的一面,摒弃其被动消极的一面。总而言之,尊重自然是前提,即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保护自然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社会是人词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需要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影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

•31• 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具有多层次性。党的十八大报告和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的系列讲话都描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概括而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这是针对当前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现实问题提出,目的是扭转生态恶化趋势,切实增强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障能力;第二个层次是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水净、地绿的美好家园,实现国家的永续发展和民族的伟大复兴;第三个层次是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建设生态明,要始终致力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主要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好和坏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生态文明状况的实现程度,也是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十八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认为人的需求不仅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且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需求,它超越了纯粹的功利目的,以实现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为终极目的。这种发展理念是在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向人本主义的真正复归,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真正统一。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想不谋而合。建设生态文明,以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为思考核心,以塑造人的完整性和人的自我实现为价值理想,力图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在统一。在此意义上,建设生态•32•文明与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统一在一起,并且,只有二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人对人的总体性的全面占有,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饮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宗旨理念和价值取向,这对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和科学的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优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1: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

•33•

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跨入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34• 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

18、法国的1/

16、德国的1/

12、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

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1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极其迫切、紧要的,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行动上,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必会实现更完善全面的发展。

(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科学技术造就的工业文明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继续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中发展,还是另寻他路,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大家所接受。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全国26%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

III

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

•35• 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第三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今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和综合利用率低的何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虽然我国近年来提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但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法律体系不完善、传统产业结构制约、融资机制和技术限制等因素,都使得我国的生态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依然任重而道远。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推行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致选择,目的在于改变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另外,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仍值得警惕:一是部分沿海地•36•

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若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用地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

(二)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 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虽然一直以来《环境保护法》都被视为环境资源领域的基本法,但是无论其名称还是内容更多倾向于环境污染防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生态环境问题规定较少,所以近年来理论和立法界一直在酝酿修订《环境保护法》,建议增加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规定,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和平衡。此外,在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保立法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立法一直比较重视,而农村生态环保立法存在缺欠和滞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必须加强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环境税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环境经济政策的广泛运用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和运用,不仅可以节约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激励企业积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排污收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等,且主要以污染防治为主,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还在探索。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应用。

(三)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公众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较弱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理念,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大力提倡公众参与生

i

文明建设,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引导公众绿色消费,规范公众在工作、生产、消费和生活过程中的环境友好行为等。如美国早在1970年就通过制定《环境教育法》,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联邦政府教育署专门设置了环境教育司。日本则通过政府、协会团体、教育机构、企业所开设的体验式、参与式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洁的点点滴滴。和国外相比,我国民众生态环境意确立和强化。

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既不同于农业文明时期依赖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被动、朴素环境伦理观,更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是一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从根本上拋弃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观、确立绿色发展理念。目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尚需时日。特别是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只有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i

只仍需加强,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须尽快

二、对策探讨

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政策指向性参考:

(―)加快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1•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环境执法监督职能。环境管理重心要向基层倾斜,全面加强基层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肩破坏和损害环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快开发和建设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努力实现环境管理新突破。

2•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尽快解决上游与下游、开发区域与保护区域、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同时,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积极稳妥推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积极稳步推进环楝管理市场化改革

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实行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交易平台,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以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加快推行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环保部门要发挥作用,加强环保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设,用法律手段调节治污市场,引导环境治理主体和治污设施运行主体规范行为、良性发展。

4.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

抓餐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加强环境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提高污染防治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5•建立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尽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环保系统内部,合理设定考核目标,强化绩效考核,推动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6•不断完善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为目标,引导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孥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时,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环保能力建设,努力建立与推进生态文明建相适应的人员队伍、装备水平和技术体系。

(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国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错误地把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率当作经济建设的目标,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单位的能耗高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盲目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不但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妨碍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生态文明与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与

•39•

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中国经济增长才能实现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生态文化、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要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就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从而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这也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了契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40•能区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最终也要付出沉重代价。这就要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治理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 要树立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必须首先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而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必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弃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2015年,我国多地长时间反复出现雾霾,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据2015年第一PM2.5浓度排名。大范围PM2.5的首次公开,河南、湖北等中西部城市第一季度的PM2.5浓度排名均位居全国前十,分别为103.3和99.2微克/立方米。在我季度31省国空气质量急剧恶化的情况下,各级环保部门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引导人民群众主动阶段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另一方面,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参与、共同行动。一方面,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X才外发布监测数据。推动

PM2.5纳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防治,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做好大气污染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并适时实施,分别采取停工、限产、限排、限行等措施,及时准确发布大气污染信息,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

•41•

建议,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身体健康。

要保障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必须认识到公众参与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不是无足轻重的环节,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要注意群众路线和公众参与的差别。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在大型化工项目上,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群众路线思维,认为群众参与只是为了征求主意和办法,因此如果项目本身太过于复杂,群众根本无法理解之时,则应该由政府和专家包办,群众靠边站。利益无法分享,信息无法获取,双重闭塞之下,公众对风险的容忍度将降到冰点,极容易触发群体事件。

(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负担起全球生态环境责任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条特色鲜明的做法,就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发领域的合作与治理的同时,在国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举措。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大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自觉承担国际环境责任,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全人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及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建设性作用与解决好国内生态环保问题有效衔接起来,强化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进一步提高国际环境合作水平。同时,对外积极宣传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温室效应、臭氧层消耗、酸雨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任何经济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都是跨国性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也都是国际性的,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解决外界和自己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化进程更加使环境问题向全球联动性的方向变化。所以,人类因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因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能力以传承繁衍的需要,构成了共同的生态利益。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共同行动中,各国都不得不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通过共同行动,解决好相互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绿色发展只有在人类整体视野下才有价值,绿色核算、生态一经济利益权衡、代际公平等问题也只有在全球视角下才具有意义。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应负担起与其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地球生态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协同。•42•

第三章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党中央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调整。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第一节统筹解决人□问题

一、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未来几十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也是人口安全的高风险时期,人口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五大挑战:

一是人口总量持续增长。人口众多仍然是我国长期面临的首要问题。尽管中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未来20年人口增长速度还将进一步减慢,但由于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增长的惯性作用,人口总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保持增长态势。按目前生育水平预测,到2020年,人口总量将达到14.5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

二是人口健康素质和教育水平仍然不高。人口粗文盲率大大高于发达国家2%以下的水平;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9年,出生缺陷率为4%~6%,每年新增80万~100万出生缺陷人口。

三是人口结构性矛盾的影响日益显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对构建和谐社会形成巨大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时间超出正常范围,势必对今后人口的性别结构和婚姻、家庭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口数量迅猛增长,目前中国60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2.5%和8.4%,到2020年,预计将分别达17.1%和12%,农村地区因青壮年外流而老龄化程度更高。庞大的老年人口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的压力。妥善解决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和健康服务问题,任务相当艰巨。此外,劳动年龄人口总量保持增

•43•长态势,就业压力始终较大。未来十几年16岁及以上人口的规模始终较大,总量在9亿以上,可能超过11亿,并呈增长趋势。劳动年龄人口基数大,高峰持续时间长,对人口就业和城市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四是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流动人口还将持续增加,这主要是由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进入加速阶段所决定的。城镇人口比重的提高,并不能单靠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来实现,必然需要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五是在生殖健康服务方面还存在未被满足的需要,尤其是未婚人群、青少年、流动人口等弱势人群的生殖健康服务方面,差距较大。

此外,由于现行生育政策和人们生育意愿的矛盾依然突出,农村和中西部地区的生育水平还比较髙。同时,人口总体素质还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制约,人口分布对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带来相当大的压力,这些都会对我国未来的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成巨大挑战。

总之,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人口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人口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我们应着力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和人的全面进步。

二、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城市、交通占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与此同时,人们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为了能够使食物供应跟上人口增长,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如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但是这些措施都有可能是以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如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最终反而会使农、林、牧、副、渔业的总产量减少。而且,不适当的开垦荒地,会破坏生态平衡,造成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等。

(二)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 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由于人口的过分增长,有的地方毁林造田、毁林盖房,从而导致对森林的乱砍滥伐,生态系统同时会遭到破坏,自然灾害也因而增多。

(三)人口对能源环境及其气候的影响 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迅猛增加,这样,在能源可能趋于枯竭的同时,还会使环境污染问题加重,如生产生活中燃烧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异常、海平面上升、极地冰帽融化,等等。(而)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人口的增长,会使城市的人口密度加大,生活污水、垃圾等造成的污染也更为严重。同时,城市绿地面积的缩小使城市环境自净能力下降,进一步加重了对环境的压力。所以说,最为根本的措施是合理控制人口的增长。

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人口均衡发展,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考虑人口均衡发展问题。

人口均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在三者的互动关系中,人口居首,因为人口发展自身的状态以及个人和家庭乃至社会的行为方式决定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人口的多少、人类活动的文明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生态环境的维系程度。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离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矛盾就会更加突出。

人口均衡型发展在生态文明中处于基础性地位。人口问题,一头连着发展,一头连着民生,不仅惠民生、促发展,而且打基础、立长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提升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人口均衡作为人口发展的新目标,也要上升到社会建设的高度,致力于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从而使人口均衡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紧密相联的三者形成一个统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人口均衡是人口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人口数量多了不均衡,少了也会不均衡,人口结构不合理更难均衡。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跨越,缓解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已迎来一个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人民群众也非常注重追求生命质量、生育质量和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口均衡已成为描述新时期人口发展目标的最佳选择。人口均衡发展和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思路的提出,架起了一座人口发展通向科学发展的桥梁,具有重要意义。要树立新的人口意识,共同为实现生育文明、家庭幸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依然严峻,十三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相对总体不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 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

•45• 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但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正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成为影响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基础地位和战略意义,更加自觉地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要自觉把人口均衡发展纳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合理的目标和措施并加以落实,切实提高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和生态环境承受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协调互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促进我国人口均衡良性发展,要保持适度的低生育水平,促进我国人口总量的适度调控和均衡发展,逐步使我国人口数量规模与改善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的要求相适应,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要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均衡发展;要优化人口性别结构、人口老少比结构,促进人口结构的改善和均衡发展;要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迁移,促进人口分布的优化和均衡发展。

四、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相对不足。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党中央、国务院始终将解决发展问题与解决人口问题紧密结合,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行综合决策、统筹推进。

我国一直以来坚持实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纵观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这使我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分别推迟了4年,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使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探索的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使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1500万,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形势。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本世纪上半叶将迎来总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高峰,人口素质总体不高,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人口流动与迁移更趋活跃,人口发展处于数量、素质、结构、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织、综合作用的历史时期。总的来看,人口数量问题仍然是长•46• 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从更长的时期看,人口素质、结构和分布问题将逐渐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只能从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二)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总体和主要任务(一)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贡献与面临的形势 人口问题本质上是发展问题。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这一总体思路,当前应着力促进四个转变:

1.全面认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促进发展方式的转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人均耕地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资源是1/4,人均矿产资源是1/2,人均资源量综合排名列世界第120位,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6个国家和地区中名列倒数第14位。因此,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一方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稳定低生育水平仍然是现阶段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保持人口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紧紧抓住三个关键点:重点在农村,难点在流动人口,关注点在人口大省、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晚省份和流动人口较多省份,加强分类指导,抓重点,促全局。

^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并重的产业结构。在消费方式上,倡导适度消费,建设节约型社会。在分配方式上,兼顾公平和效率的统一,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科学把握人口因素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积极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人力资本的积累。

从人口结构特征看,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规模庞大,劳动力资源充足。按16

•47• 岁一64岁人口计算,2050年为8.7亿,比2000年还多2800万,高于目前发达国家劳动力的总和。从市场容量规模看,我国人口总量大,人均收入仍处于较快增长阶段,内需潜力巨大,这必将成为较长时期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强大动力。从劳动力成本来看,当前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到1/10,水平总体较低,依然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我国劳动力素质不高,是影响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瓶颈。必须在继续挖掘人口数量红利的同时,进一步增加教育投入,培养适应产业结构变化的劳动力队伍,不断提升劳动者的综合素质。

3.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

一是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我国每年约有80万一120万例出生缺陷发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要全面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探索推行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二是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是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特别是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以市场为主导、以发展型迁移为主要形式的规模空前的流动。未来二三十年,将有3亿左右人口从农村进入城镇,成为综合影响我国未来一个时期整体及区域发展、产业布局、生态建设、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要做好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工作,提出人口合理分布的政策、对策建议。研究探索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带动人口转移的具体路径和模式。根据城乡一体化格局发展的要求,解决好人口与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

四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到本世纪40年代将达到峰值3.2亿,占总人口的22%。在农村,可考虑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以社会保障为依托的田园式养老方式。加快建立广覆盖、补贴式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对最需要保障的计划生育家庭老人给予优先优惠。在城镇,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提高统筹层次,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对赡养和照料老人的独生子女给予适当的税收减免,#老人给予适当的护理补贴。

4•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转变

一是创新工作理念。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更加注重依法行政和人文关怀,更加注重用经济手段调控人口增长。二是改进工作方法。建立健全以宣传教育为先导,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长效工作机制。三是完善工作体系。全面推进基层人口和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与干部队伍•48• 职业化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人口和计划生育网络在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三)构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体制机制 X1•加快建立和完善人口发展宏观调控体系 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宏观决策机制。坚持将人口发展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口宏观调控政策。统筹协调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快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完善人口发展动态监测、综合分析和预报预警制度。加快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群众参与、区域协作的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机构与协调机制,健全部门协同机制和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对人口管理制度的统一协调。建立健全与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相适应的政绩评价体系。继续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探索建立涵盖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的综合指标体系,探索开展对人口综合承载力的变动情况和人口协调程度等的评估。

2.进一步强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

全面实施和完善三项制度。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扩大少生快富工程实施范围;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构建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框架。围绕优生优育、子女成才、抵御风险、生殖健康、家庭致富和养老保障等六个方面,不断建立完善有利于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导向政策措施。统筹协调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做好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征地补偿等普惠政策与计划生育政策的衔接。

3•建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投入保障机制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人口发展领域稳定增长的投入保障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中西部和贫困地区人口发展领域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力度。利用经济杠杆,引导企业、家庭、个人等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人力度,形成良性循环的社会投入机制。

4.建立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机制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规范基层政府的职责和权限,赋权于群众和社会自治组织。加强对群众自治组织的帮助和指导,增强群众参与和自治的能力。坚持依法办事,切实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通过大众传媒和政务、村务公开栏等,广泛公开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办事规程等。充分发挥计划生育协会等群众团体的生力军作用,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加强群众意见和建议的收集、分析与互动,接受社会监督。第二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关乎生态安全与人类生存 从世界范围内生态演变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来看,有些曾经取得辉煌成就的古文明之所以失去其昔日的光辉或者消失在历史的遗迹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生态系统被破坏了。生态演变也是自然与人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有着独到的见解。尽管历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不同,但其中的要义就是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强调天道和人道的合一,或自然与人的合一。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追求天人合一作为最高境界。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而且体现在公平公正、共同富裕、道德进步、社会和谐与人的全面发展等社会文明的诸多方面。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是由于人类作为地球上唯一的道德主体,不仅应该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际关系问题,而且要从道德的角度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有利于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其他物种的繁荣。应当看到,生物本身具有进化的机制,因而导致旧的物种不断消失,新的物种不断形成,使生物的多样性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然而不幸的是,由于人类的滥采乱捕和掠夺式的利用,造成了许多物种的单一化和一些生物的灭绝。同时,由于人类的不当行为所引起的环境变化速度和强度超过了生物适应度的变化速度和强度,人类自身的不文明活动成为世界上生物灭绝速度加快的关键因素。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的确具有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充分权利,但是,人类为着自身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又必须自觉地保护、节约自然资源,保持自然资源的稳定性。其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平衡的生态系统及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资源、环境,而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又是有限的。因而,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强化生态补偿意识,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使自然生态过程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又反对极端(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文明进步与社会和谐的内丰需要

第三篇: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电子书

此电子原版来自网络,在此特向进行辛苦扫描识别的同行致敬。由于电子原版因识别工具原因等,不易阅读,故本人(BI GSK KHN)对其进行了重新排版,如:去空格、去页码、去页眉、去页脚、分段等,但文字识别错误未更正。文后增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及专家解读两部分内容。仅供研究学习,勿作它用。特此声明。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形态,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眼于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旨,从维护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要全面理解生态文明,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认识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生态系统

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将其界定为讨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问。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

(一)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如下类型: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镇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浅海带生态系统 外海带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包括大大小小的众多子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这样一种整体性结构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强大的自然力量,也使它十分脆弱,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因素相应地变化,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酸雨”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它对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极大,常常导致整片森林死亡。森林消失后,蓄水固土的功能消失了,又必然加快水土流失。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以食物链的方式存在,那么只要其中一个物种灭绝,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

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个动态发展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实现着自己的目的,完成新陈代谢,推动着自身的进化。而一些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其韧性机制较差,一旦瓦解以后就很难恢复。

(二)生态资源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生命元素的转化和再生、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再生、环境资源的转化和再生,最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如果地球生态资源被破坏,丧失它对人的价值,如空气和水被污染,土地破坏失去了有价值的生产力,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能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为修复被破坏的资源,恢复其使用价值,清除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治理被破坏的土地,需要支付巨大的经济费用和社会劳动。可以说,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

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生物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还有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日光、水分、温度、大气、土壤等)。各种因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有序的、自组织系统。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利用以后,转变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它是一种动态平衡,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具有一定的韧性机制,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生物的发展,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大气圈、水圈和地壳的组成,深刻地改变地球的面貌。

莫兰指出: “先有能量/物质方面的开放,后有与主动组织直接发生关系的信息/交流方面的开放,尽管一切开放系统都会有封闭,一切封闭系统都会有开放,尽管我们不能只用开放观念来定义一个系统,但开放观念还含有点别的东西,超出一切系统均拥有的关系/互动之开放的东西。”

柯伦认为: “生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正因为这样,它们被称做‘开放’的系统),以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内部的过程发展了结构、机制,并且与保持生命形式处于平衡态的力相抗衡。它们不是与外部环境相平衡,而是有一个动态的、非平衡的稳定态。”

(四)生态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

对大部分陆地来说,水分(降雨量)是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原或荒漠等类型的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

自然界中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养料。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使它们再回归到循环使用的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破坏。

1976年绿色和平运动提出((相互依赖宣言》,提出生态学三大原则:(1)-切生命形式都是相互依赖的;(2)生态系统稳定性取决于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所有生命系统的生长也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客观性质。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2.多样性

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生物遗传物质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认为,物种种群有9种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中性作用、竞争作用、资源利用型竞争、偏害作用(又称抗生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偏利作用、原始合作、互利共生。他把这9种相互作用归结为两类:负相互作用,包括抗生、寄生、捕食作用;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合作、互利共生等。这些相互作用在生态过程中表现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利奥波德说: “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反映出了产生它们的荒野的相应多样性。”罗尔斯顿说: “多样化增加的结果激励了复杂性的增加。多样性的环境是异质的,有利于物种的多重适应性,但不利于它们适应均质的环境。这种多重适应性需要复杂性,即有能力找到更好的环境并迁徙到这些好环境中去„一复杂性有助于应付多样性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复杂性有助于跟踪变化着的环境。” 3.自组织性

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埃德加·莫兰指出: “大自然中并不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特异组织原理或组织之熵,也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将要构成系统的成分聚拢起来的特殊力量。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如果确有一个组织原理,那么它就生于灾变,生于随机偶遇,是无序与有序野合之果,也就是形式的改变。这也正是形态发生学的奇迹,涌现出来的相关性、组织和体系构成了同一现象的三个面。”相关性、组织和体系被莫兰称为“环形对应”的关系。

西利亚斯认为: “自组织的相关性在接纳某种尝试联合和包括,而不是诋毁和忽视的系统思维时就变得清晰了。这是一种不是被矛盾和对立吓倒,而是转向这种赋予系统活力的力量的思维。”自组织生态系统存在不可逆性。自组织意味着由系统自身产生出系统进化的时空连续统。4.复杂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依据“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既从人考察自然界,又从自然界考察人。

埃德加·莫兰指出: “自然不再是无序、被动、无定形的环境,它是复杂的整体。人对于这个复杂的整体不再是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系统,以组织形态上的自主一依存的关系处于生态系统的内部。”„“生物种群之间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组织特点的复杂的统一体,这就是生态系统。”2]-种融摄性的生态哲学将最终打破科学与人文的界限,使人与自然重新建立起完整的复杂关系。他说: “科学的学科在以前的发展一直是愈益分割和隔离知识的领域,以致打碎了人类的重大探询总是指向它们的自然实体:宇宙、自然、生命和处于最高界限的人类。新的科学如生态学、地球科学、宇宙学都是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它们的对象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区段,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它们重建了从相互作用、反馈作用、相互一反馈作用出发构成的总体,这些总体构成了自我组织的复杂实体。”

康芒纳描述说: “每个生物种群也与很多其他的种群发生着联系。这些联系的多样性使人眼花缭乱,它们的错综复杂的细则又使人感到奇妙。„“种群之间彼此建立起复杂而严格的关系,从而组成了地球上的巨大的生命之网。” 5.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西利亚斯说: “复杂系统是开放系统。我们已经指出,局域话语并非是封闭起来的,而是与他者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社会系统也与许多其他系统处于相互作用中,例如包括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已经受到了新的审视,导致强大政治团体将环境作为主要关心的问题。自然不再是人们利用的被动对象,而是使得人成为人的关系集的一部分。”

埃德加·莫兰说: “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依赖生态的存在始终有着双重身份,因为它在身份原则的核心中融入了自己的环境。” 6.动态性

生态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着的,是一个有机的进化过程。

詹奇强调: “一种‘健康的’和能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一般总是远离它的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可以描述为相空间吸引域内的唯一点,出现一些大的时空涨落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这种生态系统总是在相空间中运动着,并且倾向存在于吸引域附近。„一系统愈逼近平衡态,系统就愈难以恢复生机。任何随机涨落,例如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出现,都可能完全破坏原来的系统。”

詹奇指出: “自然力对称破缺的直接后果是在宇宙中同时进行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宏观结构成为微观结构的环境,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了微观结构的进化,或者使这种进化成为可能。反之亦然,微观结构的进化(原子核、原子和分子的合成)成为宏观结构的形成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相互以来构成的指示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这一原理在生命领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原理意味着,通过建立进化双方反馈联系的循环过程,有一系统都与其环境相联系。”

一、文明的界定

2000多年前的((周易·乾-文言》中有: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孔颖达疏说: “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文明也。”

《偾卦》说: “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颖达疏说: “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以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

《周易·大有》中说: “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尚书·舜典》中说: “睿哲文明,温恭永塞。”意为国家和社会面貌的开化、光明,富有文采。((尚书古文疏证》解释说: “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为明。”

文明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一种进步状态,与蒙昧相对;是一种文雅意味,与野蛮对照。

梁启超在《文明之精神》中说: “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

孙中山说: “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

陈炎认为,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顽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人作为一种“类存在”,至少具有使用和制造工具(包括一切科技手段)、依赖和凭借社会关系(包括一切社会制度)、渴望和追求情感慰藉(包括一切精神享受)这三个基本特征。唯其如此,人类才可能有对真的探索、对善的追求、对美的创造。可以说,人类文明有着统一的价值标准。换言之,人类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真的探索、善的追求、美的创造。人类要进行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和创造,就必然会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重重矛盾。所谓文明,就是人类在克服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达到的历史进度。所谓文明的尺度,正是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综合尺度。”

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civilis”,原意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把当时由封建神权、习俗向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演变称为“civiliser”,即公民化过程。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把体现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新的文化气象称为“civilization”,即“公民化”的文化,包含“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意义,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文明发生的标志是:阶级(即宫殿或贫富)、金属工具、文字;他认为古代文明的成就与标志是:出现了城市、贸易、简单机械、学校、科学、立宪君主制、国际法、成文法等。他提出了“文明时代”的概念。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别开来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2]¨‘人类文化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和习俗。所有这一切使人类能适应自然环境和相互间的关系。”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提出文明出现的三个表现是:(1)存在一系列人口至少在5000以上的永久性城镇、集镇或城市;(2)已发明、使用文字;(3)已有纪念性的公共建筑和进行礼仪庆典活动的中心场所。

日本的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说: “文明就是指人的安乐和精神的进步。” “所谓文明是人的身体安乐,道德高尚;或者说衣食富足,品质高贵。”

日本的岸根卓郎在《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中认为,传播知识的过程就是文明。文明应该解释为“语言和文字被人们感觉和记忆、被积累和客观化,由特定的个人向其他的个人传递,向客观的知识体系发展的过程”。

法国史学家基佐认为,文明就像海洋,它构成一民族的财富,该民族的生命的一切要素、支持它存在的一切力量,都集中并团结在它的内部。

沃勒斯坦把文明定义为: “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物质文化和高层文化)的特殊连接。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和,并与这一现象的其他变种(即使不总是同时)共存。”

文明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有人按照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来划分文明:古代文明从人类起源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即从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中世纪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文明黎明时期(大约公元前3500年);从中世纪到开始工业革命的公元1750年称为近代文明。

西方文明通常被划分为四大主要时期:古代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500年),中世纪文明(公元500年-1500年),近代文明(1500年-1900年),当代文明(1900年至今)。

法国学者孔德提出,西方文明过去经历了两大阶段:宗教一军事阶段,即从有史记载到罗马帝国灭亡的阶段;形而上学一法律阶段,延续到了孔德所处的时代;而人类正在过渡到第三阶段。

从社会形态划分,如“原始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

以人类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对文明进行分期,如“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

三、全面理解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形态方面。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生态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

有学者主张: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基于生态学视野的观点认为: “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艾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

有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1)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2)文化形态的视角: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的生态表现”;(3)价值论视角: “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4)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的融合文明”;(5)组织管理视角: “生态文明是管理心理和管理活动中的生态指向”;(6)生产和消费方式视角: “生态文明是生态化的人类市场和消费方式”;(7)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视角:“生态文明是以生态道德伦理关系为内容的‘至善’的文明”。

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人类在生态建设活动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与自然生态共存和发展过程中超越愚昧的程度。生态文明观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信息文明为手段,把以当代人类为中心的发展调整到以人类与自然作用为中心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确保当代人类的发展及其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权利。

还有学者认为: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建构生态文明,首先需要调整生产技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方面实现飞跃,争取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但是,要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又必须以社会中的自由为手段,以意识中的自由为前提,所以它的建构必然要求在交往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得到响应。”

生态文明观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要求抛弃与自然对抗的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丰裕、更和谐的时代。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在生态文明时代,科技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及其再生能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

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观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自然作用为中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地位。从生态文明观看来,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文明,威胁其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愚昧;只有在最少耗费物质能量和充分利用信息进行管理,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展现生态文明的辉煌。”

就共时态来看,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的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包含所有这些方面,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更高阶段和更高形态的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是高于这几种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它是在对传统文明破坏生态因而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和扬弃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整合、重塑和升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

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

看到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导致的恶果,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误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与自然界万物是平等的,是共生共存的,人与自然不是主从关系,更不是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依靠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追求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所允许的范围。只有与自然平等、共生、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和发展。关键在于人类真正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

第三,生态文明要求维护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

第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人类文化和制度选择应该在保持自然生态和谐基础之上追求精神自由,如果超越了生态平衡的界限,人类自身也会陷入文化或制度的危机之中。,第六,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

生态文明要求人的文明,主张人对自然承担道德义务,倡导生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态环境,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控制、行为节俭,树立良好的生态意识,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伦理道德境界。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地位的“提升”,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

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预示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到来。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个维度,也是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物质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倡导有节制地积累物质财富,选择一种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毁自然环境的健全发展,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从生产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t从生活方式层面看,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

就“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言,完备的“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即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生态文明本身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状况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因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二是在生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生态为本。在此,广义的“生态竹f,既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衡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可以说,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本的双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的有机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推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以贵阳市为例,贵阳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采纳了积极发展绿色经济的方法。绿色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集约的特点,发展绿色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贵阳市围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大力推动资源利用方式转变,把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深入挖掘贵阳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物流等绿色服务业以及生态农业。以上努力都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建设生态文明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我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将之阐述得更加系统和完整。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e、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工业文明那种利润最大化、财富线性积累的价值观必然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的不和谐,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累和占有,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之间的和谐。而工业文明社会中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企业,实际上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否定和破坏,继而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一部分人得到好处,另一部分人受到损失,一部分群体和社会间形成矛盾,整个社会就得承受因此带来的后果。如果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企业进行选择的话,一定会选择那些能够促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投资或企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提高对企业的要求和门槛,也会逐渐促进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是对工业文明的改造和提升,使得人类能够实现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能够提高经济效率、生态效率、社会效率,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顺应自然,从字面上看,顺应即顺从适应,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这里的顺从适应也并不是消极地顺应自然,俯首听命于自然,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美化自然,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要坚持尊重和维护自然与塑造美化自然的统一。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然规律面前,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使两者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观念实际上在中国朴素的自然观里早有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论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切的根源,取之自然,归之自然。要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外物的无度占有。所谓“取物限量、取物限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适度使用自然,不破坏自然。这些朴素的自然观,我们当记取其积极的一面,摒弃其被动消极的一面。总而言之,尊重自然是前提,即充分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保护自然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必须转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

需要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筹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影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建设生态文明,要始终致力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主要是解决有和无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好和坏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生态文明状况的实现程度,也是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十八大报告指出:

“生态文明的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平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认为人的需求不仅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且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需求,它超越了纯粹的功利目的,以实现完整的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为终极目的。这种发展理念是在人与自然亲密关系的基础上向人本主义的真正复归,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真正统一。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想不谋而合。建设生态文明,以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为思考核心,以塑造人的完整性和人的自我实现为价值理想,力图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在统一。在此意义上,建设生态文明与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统一在一起,并且,只有二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人对人的总体性的全面占有,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饮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宗旨理念和价值取向,这对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和科学的目标导向,不断提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德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

(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跨人生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10.3 010。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1/

18、法国的1/

16、德国的1/

12、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藏着发展机遇。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l单位(千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美元。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极其迫切、紧要的,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能够将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到行动上,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化、环境保护,必会实现更完善全面的发展。

(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

科学技术造就的工业文明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困难和挑战。继续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中发展,还是另寻他路,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尊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大家所接受。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010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n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 010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有人说,30年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公害。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种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今为止,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结构性污染问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消费总量持续增加和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表示,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0/o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虽然我国近年来提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但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法律体系不完善、传统产业结构制约、融资机制和技术限制等因素,都使得我国的生态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空间,但依然任重而道远。相比之下,国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实践方面却卓有成效,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推行以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致选择,目的在于改变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另外,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仍值得警惕:一是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若任由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用地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

(二)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

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

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虽然一直以来((环境保护法》都被视为环境资源领域的基本法,但是无论其名称还是内容更多倾向于环境污染防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生态环境问题规定较少,所以近年来理论和立法界一直在酝酿修订《环境保护法)),建议增加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规定,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和平衡。此外,在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保立法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的状态,长期以来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立法一直比较重视,而农村生态环保立法存在缺欠和滞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离不开农村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必须加强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量环境经济政策如环境税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的广泛运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点。环境经济政策的广泛运用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举措,通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和运用,不仅可以节约和内化环境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激励企业积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排污收费、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收费等,且主要以污染防治为主,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还在探索。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应用。

(三)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公众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较弱,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

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

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思路,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既不同于农业文明时期依赖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被动、朴素环境伦理观,更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是一种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从根本上抛弃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观。然而目前,虽然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展观,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尚需时日。特别是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公众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只有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大力提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引导公众绿色消费,规范公众在工作、生产、消费和生活过程中的环境友好行为等。如美国早在1970年就通过制定《环境教育法》,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为此,联邦政府教育署专门设置了环境教育司。日本则通过政府、协会团体、教育机构、企业所开设的体验式、参与式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国外相比,我国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仍需加强,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须尽快确立和强化。

二、对策探讨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政策指向性参考:

(一)加快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1.健全环境管理制度完善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环境执法监督职能。环境管理重心要向基层倾斜,全面加强基层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破坏和损害环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快开发和建设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努力实现环境管理新突破。

2.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尽快解决上游与下游、开发区域与保护区域、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同时,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积极稳妥推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3.积极稳步推进环境管理市场化改革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实行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交易平台,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以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加快推行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环保部门要发挥作用,加强环保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建设,用法律手段调节治污市场,引导环境治理主体和治污设施运行主体规范行为、良性发展。

4.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

抓紧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加强环境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提高污染防治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省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5.建立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尽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环保系统内部,合理设定考核目标,强化绩效考核,推动环境保护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6.不断完善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为目标,引导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时,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环保能力建设,努力建立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人员队伍、装备水平和技术体系。

(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错误地把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率当作经济建设的目标,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尖锐矛盾,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近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以上,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我国单位的能耗高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盲目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不但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妨碍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生态文明与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中国经济增长才能实现高效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要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

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就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坏的现象。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对生态环境保护带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从而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这也为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了契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能区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最终也要付出沉重代价。这就要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结合起来,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治理环境的佘众参与制度

要树立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必须首先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进而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环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享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必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弃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201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长时间反复出现雾霾天气,许多城市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甚至达到严重污染级别。各级环保部门快速行动,积极应对,引导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共同行动。一方面,认真总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阶段74个城市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另一方面,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对外发布监测数据。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推动PM2.5纳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防治,深化机动车污染防治。做好大气污染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空气污染应急预案并适时实施,分别采取停工、限产、限排、限行等措施,及时准确发布大气污染信息,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行建议,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身体健康。

要保障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环境的公众参与制度。必须认识到公众参与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不是无足轻重的环节,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要注意“群众路线”和“公众参与”的差别。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在大型化工项目上,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群众路线”思维,认为群众参与只是为了征求主意和办法,因此如果项目本身太过于复杂,群众根本无法理解之时,则应该由政府和专家包办,群众靠边站。利益无法分享,信息无法获取,双重闭塞之下,公众对风险的容忍度将降到冰点,极容易触发群体事件。

(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负担起全球生态环境责任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发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条特色鲜明的做法,就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发领域的合作与治理的同时,在国内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举措。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大局,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自觉承担国际环境责任,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全人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做出贡献。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及阶段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建设性作用与解决好国内生态环保问题有效衔接起来,强化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进一步提高国际环境合作水平。同时,对外积极宣传我国在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负责任大国良好形象。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温室效应、臭氧层消耗、酸雨等一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任何经济活动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都是跨国性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也都是国际性的,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解决外界和自己引发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化进程更加使环境问题向全球联动性的方向变化。所以,人类因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因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能力以传承繁衍的需要,构成了共同的生态利益。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共同行动中,各国都不得不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通过共同行动,解决好相互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只有在人类整体视野下才有价值,绿色核算、生态一经济利益权衡、代际公平等问题也只有在全球视角下才具有意义。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应负担起与其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地球生态和人类整体利益的国际协同。

广东: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人类正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演进,广东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转变当前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这个过程里难免会有阵痛,但一旦实现突破,广东将迎来更全面可协调发展,并引领全国新一轮发展。”

一方面,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走向;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广东”是广东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号召的回应。要充分认识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战略意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件关乎我国现代化进程能否继续向前推进的大事。生态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文明时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前一个文明时代引发出了很多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必须用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运行方式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解决,所以农业文明才取代了远古文明,工业文明才取代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引发出的一个自己无法克服的矛盾就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资源与环境的损害为代价的,而今天地球资源环境的支撑能力或者承载能力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程度了。但同时,人类不会、也不能停下发展经济的脚步,因此人类的唯一出路就只能是摒弃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去寻找一条能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前提下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将创造更多更优物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是一个漫长过程,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与获得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不能越搞越穷,不然也会难以为继。坚持生态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只有社会和谐才能保障生态文明的实施。比如,如果收入差距很大,一些群众连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生态环境也难以根本解决。因此,两个方面要同时抓,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生态文明只有比工业文明更好才能取代它,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创造的物质财富必须比工业文明更多更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社会不仅观念要转变,制度也要转变,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来共同驱动。广东有条件有能力在走向生态文明的道路上率先探索,一旦在某些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广东有望继续引领全国乃至世界的新一轮大发展。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第一节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突出代表,融汇了道教、佛教和其他宗教流派的观念,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生态智慧。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古代对生态的认识和保护实践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个整体,而将人和万物看作是天地的衍生。

五行学说是从整体上说明世界上各种物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从夏代开始,人们已萌生“五行”观念。周初,五行思想有所发展。《尚书‘洪范》载:

“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可见五行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五种自然物质。到西周末年,五行说在实际运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幽王的史官史伯对郑桓公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是运用五行说来说明事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也是五行说的发展。这种理论与今天的生态系统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生态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他平他、和、杂),生态系统才能够具有一定的化育功能(生、继),不断地演进(丰长而物归之),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生态系统将遭受破坏。史伯“和实生物”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五行说把世界看作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尽管用这种理论来说明整个世界不免有牵强附会之处,但总的说来,在当时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是有积极作用的。

自然崇拜体现了文明早期先民们对自然的有限认识和由此产生的人类早期的生态智慧。原始先民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对特定区域的森林进行封山育林,禁止捕杀动物、砍伐树木,这些禁忌的季节正是植物的生长期和野生动物的交配、产卵和繁殖期。禁忌的程度是根据违反禁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确定的。原始先民认识到人类的繁衍生息与大自然的兴衰枯荣密切相关,只有顺从大自然的运行节律,人类才能生存和繁衍。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动物等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将危及人的生存。这种朴素认识对保护生态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贤哲不但提出了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并且以其指导人们的实践,通过设置专门政府机构、颁布法律法令等措施,集中体现了他们的生态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虞衡制度即设置专门的政府机构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我国古代掌管山林川泽的政府机构泛称为虞衡,其职责主要是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虞衡官执行这种政令法令。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记载了周代的虞官设置:“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之禁令,而平其守’,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

(((周礼·地官·山虞》)。秦汉时期,虞衡转称少府,但其职责仍为管理山林川泽,具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隋唐时期,虞衡职责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管理事务范围不断扩大,据《旧唐书》记载,虞部“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圃、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宋元以后,除元朝设有专门的虞衡司以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由少府到虞衡司再到工部,表明古代当政者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来考虑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虞衡制度及其机构基本延续至清代,可以说这一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管理做出的制度性贡献。

配合虞衡职司的还有一定的惩罚法令。如《周礼-地官>中规定庶民不植树的,死后不许用椁。又规定:

“凡窃木者,有刑罚”。注云:

“天之生物有限,人之用物无穷。若荡然无制,暴殄天物,则童山竭泽,何所不至!刑罚之施,至是不得不行”。((国语·鲁语》记载:鲁宣公于夏天去泅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把宣公的鱼网割断了,并对宣公讲了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道理,说冬季里可以捕鱼和禽,若是到了春季鸟兽鱼类怀孕,就要禁止捕捉。可是你却在鱼儿怀孕时捕鱼,不让鱼儿繁殖,真是贪得无厌。宣王听了没有生气,说:我犯了错误,纠正我是好事,让我知道守法的道理。部下把这张鱼网保存起来,以纪念不忘里革的谏言。

“立夏鸟兽已成,水虫怀孕之时,禁取鱼之网,设取兽之物也。”捕鱼安排在冬尽春来的季节,除了气候上的原因以外,第一,春天捕取鱼鳖可使肉食供应不致因禁猎而匮乏,有利于春天禁猎的实行,从而起到“助(鸟兽)生阜”的作用;第二,春天多取鱼鳖晒干储备起来供夏天消费,可免夏天禁渔期间鱼类食物供应的断档,有利于夏天禁猎的实行。

虞衡这个环保部门在历史上持续了约3000来年,乃世界罕见。不过虞衡越往后越削弱,到明清时的虞衡司只负责帝王、圣贤、忠义、名山、陵墓、祠庙等区域内的管理,禁止在它们的周围樵牧,如此而已。其余“凡山场、园林之利,听民取而薄征之”。先秦的虞衡至此已面目全非,有名无实了。唐代柳宗元《行路难》诗:“虞衡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栈与椽”。虞衡派出的伐木者遍布百岭千山,他们奉了工部的命令,进山砍伐木桩和木椽。生物资源的保护需要双管齐下两手抓,人和资源的相互依存关系,所谓“苟得其养,无物不养,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记:

“数罟不入湾池,鱼瞥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让大多数人民都树立起保护境的意识,做到人人自觉遵守保护生态。辅之以必要的法律制约,凡不自觉、有意违反的一定要处以惩罚。

古代贤哲不仅提出了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而且在实践中通过设置专门政府机构、颁布法律法令等措施,集中体现了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地广人稀,原野不能尽辟,农田一般分布在都邑的近郊,郊外则辟为牧场,山林川泽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生产对象。

《国语·周语上》: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其犹原隰之有衍沃,衣食于是乎生。”山林川泽和原隰衍沃并提,显示了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国语·楚语下》载:王孙圉论宝,把山林薮泽作为国之六宝之一。

“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这除了与自然环境有关外,还因为当时种植业不够稳定,经常受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以山林川泽的天然富源作经济生活的必要补充。((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秃秃的了。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消亡。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可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水的作用。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砍伐幼树,以保护山林的天然更新。

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生命提供养分。这样的认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中国古代的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农政全书))记载,人们在塘岸上设置羊圈,每天扫羊粪于塘中,以为草鱼的饲料。而草鱼的排泄物又可以饲养鲢鱼。《广东新语》、《湖雅》等著作也记述了水塘上中下层鱼混养的方式,有的学者指出这是对水体的一种立体开发,对自然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肯定了中国文化渊源中“自然主义学派”的作用。他还注意到古代中国人非常强调自然界的统一性以及个人与自然合一的特点。总之,我们在总结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时,不应当遗忘有关生态保护的思想和礼俗构成,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标志着我们民族的历史成就,而且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借鉴价值。

《吕氏春秋》有《十二纪》。有人问其中的思想要点,吕不韦明确回答,就是要调整天、地、人的关系,使之和谐,要点则在于无为而行。《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系统地介绍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天象规律、物候特征、生产程序以及应当分别注意的诸多事项。其中涉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特别值得我们重视。例如,孟春之月,要祭祀山林川泽之神,所献祭品不得用雌性禽兽,当月还禁止伐树,不得毁坏鸟巢,不得杀害怀孕的动物和幼小动物,不得取禽类的卵。仲春之月,禁止破坏水源,也禁止焚烧山林。季春之月,禁止用弓箭、网罗、毒药等各种形式猎杀禽兽,也不许伐取桑树和柘树。此外,又有孟夏之月不许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仲夏之月不许烧炭、季夏之月禁止砍伐山林等规定。成书于先秦秦汉时期的Ⅸ逸周书》的((周月》、《时训》、《月令》等篇,以及《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等,也有相近的内容。

以《月令》指导政策,在西汉中期以后更为明确。《汉书·宣帝纪》记录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六月诏,其中宣布春夏两季不得破坏鸟巢、探取鸟卵、射击飞鸟,这正是((月令》所强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禁令。大致成书于西汉中晚期的《焦氏易林》有“秋冬探巢”的文字,说明春夏两季不得破坏鸟巢的制度确实得以实行。((汉书·元帝纪》记载,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六月,因气候失常,“风雨不时”,诏令行政部门认真监察,不许违犯“四时之禁”。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十一月,因地震雨涝,诏书严厉责问百官为什么不遵行“时禁”。所谓“时禁”,就是((月令))中所规定严令禁止的内容。近年甘肃敦煌悬泉置汉代遗址发掘出土的泥墙墨书((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其中有关于生态保护的内容。如“孟春月令”有“禁止伐木”的条文,又解释说,直到八月,大小树木都不得砍伐,待秋后“草木零落”时才可以有选择地砍伐。当月又有不许破坏鸟巢的禁令,规定甚至空巢也不许毁坏。破坏空巢的禁令执行到夏季。如果巢中有鸟和鸟卵,则全年都禁止破坏。又规定,只要是不伤害人类的蛇虫,在九月之前都不得杀害。不许杀害怀孕有胎的动物,则是全年“常禁”。不得杀害幼鸟的规定,也同样是全年“尽十二月常禁”。保护幼弱走兽的禁令,则执行至九月底。这篇文字的日期为“元始五年五月甲子朔丁丑”,时在公元5年,是明确作为太皇太后的诏书颁布的。书写在墙壁上,是为了扩大宣传,使有关内容为众人所知。’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其中说道: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的生态秩序。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灾害不生”,五谷丰登。所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汉代铜镜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常节五谷熟”、“风雨时节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这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是具有科学意义的。而中国早期的农学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明史·职官志三》说到“荐新,循《月令》献其品物”的制度。太平天国文献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

“特命史官作《月令》,钦将天历记分明;每年节气通记录,草木萌芽在何辰。”这说明((月令》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确实有久远的历史影响。当然,其中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在不同的时代,受到重视的程度可能是不同的。

各代都颁布了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令。周文王时期曾颁布《伐崇令》,它被誉为“世界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

((伐崇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此外,如((逸周书》上说: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弃物抛弃在街上就要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周代还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的《野禁》和《四时之禁》。秦朝的((田律》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环境保护法律文献,它有一部分专门讲述资源与环境保护,包括古代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汉唐时期,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发展到较高水平,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国土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问题。尤其是在唐代,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污水排放、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等都纳入政府管理的职责范围。《唐律》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措施及对违反者的处罚标准。

据吕锡琛在((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思想》-文中指出,宋元时期特别是北宋十分重视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官府屡次颁布这方面的禁令,保护的对象包括山场、林木、植被、河流、湖泊、鸟兽、鱼鳖等众多方面。明清两朝的法律则多沿用唐律,都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令并有所发展,如清代还设有专管水利的官员,并设堡专门保护水道、河堤,这种办法一直延用至今。

总之,历代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政府法令,通过法律制度的方式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固定下来,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来具体实施这些思想,约束人们的行为,规范社会生产活动。

二、儒家生态观念:德性的智慧

儒家的生态智慧是德性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礼乐教化,尽心知性而知天,表达了人文主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相须互动的观念。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思想的核心。

(一)天人合一,中和位育

所谓天人合一,一般是指人与自然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天人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与西方文化相比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东方智慧。

儒家持一种“上下与天地同流”、“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点,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认为人的一切活动和创制,都应当顺应“天道”、不违逆自然。“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然后乃可以成功。”

(((国语·越语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应当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天地参”,才能取得成功。

从价值观上说,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界的地位是平等的,自然界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天道与人道合一,肯定自然规律与道德法则的内在统一,反映了极其深邃的生态伦理的思想。

儒家不仅注重天人和谐、取舍有度的中庸之道,而且追求生生不息、化育万物的理想境界。《中庸》日:

“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天”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客观性以及自然界;

“人”指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意志、人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人的创造。

“与天地参”并非是指天地有隔,而是说人只有如此至诚尽己之性,亦尽物之性,才能与“天地”并称,参与“天地之化育”。强调中和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思维方式上,和谐体现为有机思维。作为中国宇宙论的有机原理的同时发生的思想,是关于宇宙中万事万物相互关联的首要原理,以阴阳图的形式(环型思维)表达了出来。在中国传统伦理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伦理道德的属性赋予了“和”,由此将之发展成生态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和”其实就是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传统伦理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仁和智(知)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要求“必仁且智”

(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就其含义来看,“是是、非非谓之知””(《苟子·修身》)。即,智是一种是非之心,包括事实认识和道德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指向社会关系,而且也指向了生态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华文明是以伦理为主导的文明,事实上,中华文明也十分强调对自然事物的科学认识。

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含着几个要点:第一,天与人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天道是内在于人道而不是外在于人道的,天道最集中、最充分地体现在人道上。第二,人道即天道,修人道也就是事天道。第三,人能够遵循自然变化法则,并且能够引导自然变化,强调人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性。第四,天人合一是人孜孜追求的生存境界,真善美融为一体的道德境界,无限生机的和合境界。

(二)仁民爱物,厚德载物

儒家从人道契入天人关系,将天道人伦化,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积极利用自然万物、人与天地参的进取观点和“仁民爱物”的生态道德观,力求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仁”就内在地包含爱人与爱物这两个方面,由爱人而达于爱物,由爱物而推及爱人。人类的价值要高于所有自然物的价值,人类的秩序也高于自然界的秩序,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的道德原则来利用和管理自然界。

中国传统伦理要求人类要与自然万物为友。

“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正蒙·乾称》)即,人是天地之间的一分子,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因此,要把其他人看作是自己的兄弟姊妹(民吾同胞),形成人对人的爱;要把自然看作是自己的伙伴(物吾与也),形成人对自然的爱。显然,“民胞物与”是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推出来的生态伦理思想。

架熹认为,“仁”的意思就是“生生”,“仁是天地之生气”,“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包着地,别无所作为,只是生物而已,亘古至今,生生不息,人物则得此生物之心以为心。”

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体仁万物的人文关怀。儒家的生态道德,是一种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道德。

对自然要有同情之心。仁起源于人们的“恻隐之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是无所不包的,既包括他人也包括他物。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领域中,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对待自然资源的问题上,要采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论语‘述而》)的方法。这里,“钓”是一钩钓鱼的方法,“纲”(网)是罗列多钩捕鱼的方法。前者得鱼少,后者得鱼多。之所以要舍多取少,就在于捕鱼决不能竭泽而渔。

“弋”是用生丝系矢射鸟的方法,“宿”是指夜宿之鸟。白昼射鸟难,夜取宿鸟易。之所以舍易取难,就在于捕鸟决不能斩尽杀绝。这本身是仁的要求和体现。另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对待自然万物要有“不忍之心”。

“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则直接具有自然保护的意义。

孟子日:

“信,言合于义也。”《墨子》说:

“信者,诚也,专一不异也。”信即诚信之品,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诚为仁义礼之枢,诚之为知仁勇之枢。”(王夫之:《读四书大全注》)从其含义来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信与诚相训,因此,信即诚信。从其思想要求来看,诚信强调的是真实无妄。中华传统伦理强调,用真心来对待自然,即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由“信”而达“和”,最后又回到了“仁”。这就是程颢提出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王阳明提出的“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一也”

(((阳明集要·大学问》)。

“仁”是比“德”更高一级的哲学范畴,“仁”是“德”的统领,“仁”最终也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

(三)取物顺时,合于礼义

儒家要求人要按照大自然的节奏来安排自己的行为,节制欲望,而不能过分索取,要“节用而爱人”,合于礼义,使万物各得其宜、各得其所。

《大戴礼记》记载孔子说:

“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也,恕当仁也。”《礼记》记载曾子日:

“树木以时伐也,禽兽以时杀焉。”这里有对时令的强调,把惜生与悯人联系起来。

《礼记·王制》继承了《夏小正》、《孟子))、((苟子》的有关思想,体现了儒家在环境管理上“取物必顺时”的传统,允许“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1。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杀,不粥于市。”将环境的直接管理与市场的间接管理结合起来对自然资源进行保护。

《礼记·月令》记载:

“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季春之月:田猎置罘落网毕翳鲠兽之药,毋出九门„„命野虞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季夏之月: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人山行木,毋有斩伐。”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原则是:

“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月令是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春秋时期,管子在齐国为相,十分注意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和生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以时禁发”的原则。他说:

“山林虽近,草木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

(《管子·八观》)

孟子提出按照自然的生态节律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去利用自然资源的生态道德要求: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侉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孟子。梁惠王》上)“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对生物资源要加以合理的养护和利用,才能使其生长茂盛,繁殖兴旺。否则,过度开采,丰茂的山林就会变成不毛的荒山。人固有对生命的恻隐之心,强调人与动物一体的感通。

苟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取物以顺时”和“以时禁发”的思想,指出: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苟子·王制》)认为圣王只有按照自然的法则合理管理,爱物节用,使万物各得其宜,才能使百姓生活富足、社会稳定。这是将社会经济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起来考虑的智慧,包含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蕴。

儒家主张,对人的行为和对物的行为都要合于礼的要求,对人对物都要以礼相待。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要有节制,“用之有节”,不能采取掠夺式的行为。管子在《八观》、《立政》、《禁藏))中指出:

“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

“富室有度,舟车陈器有禁”;

“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主张对木材的利用要厉行节约,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裕。

作为实现仁的形式和方法,礼主要是指社会的规范、秩序和法度,是一种外在的道德命令。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苟子·劝学》)在此基础上,苟子提出了一个否定性的生态价值判断:

“杀大蚤,非礼也。”(《苟子·大略》)这里,“杀”是指捕杀动物的行为;

“大蚤”也就是太早的意思,是指没有按照生态学季节节律而进行的捕杀动物的行为,即“违时”的意思;就是说,田猎活动不按照生态学的季节节律进行就是非礼的,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此,礼首先是在人法天地自然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德性的中介。

中华文明是在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十分重视生态学季节节律(时)的规范价值(时禁),重视在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要求人们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还要求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中要保护自然。

义、礼都是对人的限制性规范,都适用于人与物、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义、礼的实质,就是试图以他人和他物不受损害作为人的行为的限制性标准。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在他们影响下的国家政策表现为重本抑末、重农轻商,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但在客观上形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当然,这种保护也是有限的。

儒家维护自然环境的目的,首要的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生存需要,其次才是对自然万物的爱护和同情。

儒家的“君子比德”思想引导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大自然,把“高山流水”作为人品高洁的象征。

总之,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中和位育”、“与天地参”、“民胞物与”,显示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伦理不仅形成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而且建构起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代表中国传统伦理核心内容的“仁、义、礼、智、信”

(五常)中充分包含了对自然的关爱,表达了中国传统伦理对人和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达到这样高的生态伦理水平,是中华文明强调整体性思维的固有特质所决定的。

三、佛教生态关怀:解脱的智慧

佛教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由对生命的关切必然及于对生存环境的关切,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包含有非常深刻的尊重生命及其环境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的生态智慧是解脱的智慧,启迪人们消解偏执,直悟生命的本真,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伦理精神。

(一)随缘而生,众生平等

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万法即所有现象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因缘(多种原因和条件)结合而形成的,而不是孤立的存在。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因缘就是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因是内在的直接原因,缘是外在的起辅助作用的间接原因。因缘的聚散离合导致了事物的生灭。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存在条件的,随缘而生,随缘而灭。

佛教强调众生平等,生命轮回,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所谓“众生”,并不只是有生命的存在物,而是包括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的存在物。由佛性论价值观可以导出众生平等论、生命平等论与万物平等论。这对环境伦理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佛教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首。

“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生命的伤害,而且包含着对所有生物的伤害。中国佛教的“放生”,体现着对生命的积极保护,是一种传统的生态美德。

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都承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与众生,由性具见平等,由修行见差别。每一事物都有佛性,而且这种佛性是普遍的、相同的、不变的,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天台宗大师湛然把这一特性称为“随缘不变”。

佛教认为人和植物、动物都是平等的,共处于一个大千世界中。

(二)无情有性,慈悲为怀

“无情有性”论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和对待万物。如果人破坏了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尊严性,也会反过来危害人的价值和尊严性。

湛然明确提出了“无情有性”的看法。他说:

“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真如耶?”认为佛性普遍存在于所有事物中,它涵藏一切事物,又体现在一切事物中,不仅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具有佛性,所有无情的物体如一草一木、一砾一尘都具有佛性。佛性作为一种普遍性,存在于一切特殊的存在物之中。

牛头禅成语日: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其源出自三论宗。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古尊宿语录》,卷九),这是说人与自然万物互相融合。

“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五灯会元》,卷十七)表明人与自然和谐无碍。

佛教对生命的关怀主要体现为慈悲。

“一切佛法中,慈悲为大。”

(《大智度论》)

“慈”就是“与乐”,“悲”就是“拔苦”。佛教教导人们要对一切生灵大慈大悲。佛教徒坚持素食,目的是从生活中培育慈悲佛性种子。

佛教认为万事万物于人有恩,人要学会感恩,学会怜悯,广泛施舍,普度众生。

佛教对有知觉的生物和无知觉的器界抱持平等的虔敬态度。有情众生具佛性,无情器界具法性。佛性法性同一真如自性。生态伦理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三)随缘顿悟,佛化自然

佛教认为,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构成的集合体。色是由地、水、风、火构成;受是生活的感觉、感情;想是一种思维活动;行是生物的行为;识是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由于“五素”聚而复散,常流不住,生命现象只是一种“空”的状态,处于变化无定、轮回转世之中。众生业报轮回,生生不息。行为与环境相互转化,融为一体。人不仅要关心个人行为对自己的作用,还要看到它对环境的作用。

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默七天七夜后顿悟成佛。菩提树叶呈心形,树形对称、稳定。

佛教教义“戒杀生”,要求人们过简朴自然、注重性灵的生活;告诫人们不要乱砍滥伐森林,不要乱捕滥杀动物,也起到保护野生动物和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观念直接影响了生态伦理学的观念。如施韦泽、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都承认生态伦理学与佛教之间的渊源关系。奈斯承认,佛教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适当的背景或渊源联系。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也受到佛教的很大影响,他深入探讨过禅宗思想对建立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意义,指出:

“禅宗在尊重生命方面是值得人们钦佩的。它并不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之间标定界限。禅学并不是人类中心论说,并不倾向于利用自然,相反,佛教许诺要惩戒和遏止人类的愿望和欲望,使人类与他们的资源和他们的周围世界相适应。我们知道,禅宗懂得使万物如何协调,而不使每一物失去其自身在其宇宙中的特殊意义。禅宗知道怎样使生命科学与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相结合。’

佛教对众生生命的尊重,也包括对生命所居住的环境的关切。佛教不仅制定戒律,禁止乱伐树木、破坏森林和山水的行为,而且自觉选择名山大川周围最好的自然环境,建造寺庙,力求使庄严的宗教精神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和谐。

佛教崇尚清静,崇尚温馨、安宁的自然环境,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佛教寺院内外古树参天,佛教徒广植林木花卉,对社会有示范作用。凡是信仰佛教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都得到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

禅宗大师常以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作为禅境的方便入门。禅宗要求人们在优美的山水环境中陶冶性情,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做到心境浑然一体。禅悟也往往在自然景物中触发。真正进入悟境的人对佛性的体验,完全融入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

四、道教生态境界:修炼的智慧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产生和成长的,它渊源于古代的三种原始宗教意识:殷周的鬼神崇拜和巫术、战国秦汉的神仙与方术之说、汉代黄老学说,还有谶纬神学,并吸收了儒家经学思想。伏羲、炎帝(神农)、黄帝时代就有“原始道教”

(非指习称汉末原始道教)。战国时,庄子拾缀民间遗留原始旧事侠闻,祖述伏羲、炎帝、黄帝思想,完成道家思想体系,升华为道家哲学。东汉中叶,形成早期道教的两派: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未进入老庄哲学体系的三皇时形成的原始道教,以老庄哲学理论为基础,吸收神仙、方术的内容,到汉末形成有组织的道教。

道教的生态智慧是空灵的智慧,超越物欲,歌颂生命,肯定物我之间的同体融合。道教具有纳百川而容藏万有、处低下而利育群类、慈俭而不为天下先的胸怀和宁静恬淡、清净素朴、柔弱不争、虚怀若谷的精神。

(一)天地万物,尊道贵德

道家的宇宙创生的过程哲学,是典型的东方有机论的生成论哲学。

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万物生成的原动力,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老子》四十二章)

道家的基本思想包括道统万物、抱朴守真、自然无为、崇俭抑奢、柔弱不争、重生养生等方面。

老子精通三代的巫、}、、史、祝等,也通晓伏羲、炎帝、黄帝以来的原始宗教,老子在摈弃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宗教的鬼神观念的前提下,继承了这种古老的天道观的合理因素,建立了自然无为的天道观。老子以天道体悟人道,以天道推论人道,认为人道即天道,主张将人道融入天道,把人类社会的性质完全自然化,要求人类按照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老子所确立并为庄子所发展的天人观,成为后来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原则,是道家生态伦理传统的基础。它包含几个要点:第一,天地万物和人皆由共同的终极根源所生,人应遵循道的自然法则。第二,天道即人道,天自然无为、不言、不争、处下、容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二章)人道也应顺同和效法天道,按照自然无为的原则来治理社会,取得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第三,从天人关系来说,人类应按照天地的自然之道来对待万物。要“生之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

(《老子))五十一章)对万物“利而不害”,“辅助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对万物的利用,要按照人类生命的自然需要,采取合理的态度,“知足常足,知止不殆”。第四,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最高的生存理想和生存境界,达到人与自然本体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自我参悟的体道修行,使人的自我达到与自然本体的合一,把人的生命融入自然生态的大化过程中。

庄子认为:

“天地万物,物我一也。”道具有自然无为的本性,人要顺应自然,反对人为。“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庄子·在宥》)天道即自然之道;人道即人为换有为之道。出于万物之天然本性的就叫做自然,出于人意之所为的叫做人为。“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

(《庄子·秋水)))“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德”,应恪守自然本性,反本归真。

“无为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

(《庄子·天道》)

“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只有达到了天与人不相互对抗的境界的人才能称得上具有至善品格的“真人”。

道家认为万物由同一个道的根源所生,它们是道的创生过程的一个部分和阶段。道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

“万物殊理,道不私。”(《庄子‘则阳》)

“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淮南子’淑真训》)就是说,作为万物根源的道,它产生事物有如树木的根本脉络,由其根本按照生长的复杂机理,联系着千差万别的一切事物。

《道德经》说: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尊道而贵德。”

“道”是最高信仰,道徒毕生信道、奉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为事;德同于道,是道的体现,所以崇德就是尊道,尊道贵德是道教精神的核心。对道教来说,一切有形体的东西,包括畜生、木石都有“道性”。人与自然万物在具有道性这一点上是生而平等的。

当代著名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指出:

“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家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唯一性和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1

(二)道法自然,天道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就是说,人以地为法则,重视安身立命的大地;地以天为法则,随整个宇宙的变易而变易;天以道为法则,运动变化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道的法则就是维护自然生长变化的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老子强调“道法自然”,是因为“道性自然,更无所法,体绝修学,故言法自然也”。道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必须崇尚自然,效法自然,这样人才可能得道,才能使生命生生不息。

道家解释“天人合一”,主张天即自然,人应向自然依附,从自然的天道契入天人关系,自然无为,返归自然,顺应自然,过自给自足的生活,遵循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平等地对待万物,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

“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

道的实践原则是“自然无为”。老子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七十三章)

“为不为,则无不治。”(((老子》三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无为并不是消极地不行动,而是不妄为,不采取违反自然的行动,不违背道的要求。因此,道家提出了“无以人灭天”、“无以人入天”、“无以人助天”的基本主张。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

“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是指道生养和辅助万物而不刻意进行干预,使万物自生自成。“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十章)这是说,生养万物让它们繁殖而不占为已有,使万物成长而不自恃有功,为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万物,这既是道的本性,也是人的最高品德。

道教尊崇“道法自然”、“天道无为,任物自然”的思想,对唤醒人们爱护自然、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三)顺应自然,善养自然

道教思想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整体,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

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被西方学者看做是当代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深层生态学。

道家主张从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物的价值评价上,道家主张从道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物无贵贱,万物平等,反对以人类中心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要求人们从万物自身的自然合理性来合理利用资源。

道家肯定自然界一切存在物具有与人平等的内在价值,认为都应该得到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也应该得到尊重。这一思路与生态伦理学的思路是相同的,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观念。

道家主张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与道相合是人的价值观的最高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合道的就是合伦理的。

道家认为自然界存在着自身的极限,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必须建立合理的适度的发展原则,以防止人类因超越自然极限而对自己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思想。

道教中规定了许多自然戒律,称为“神戒”。道教“十善”要求:放生养物,种诸果林;道边舍井,种树立桥;为人兴利除害。《中极戒》反对无故采摘花草、砍伐树木、火烧山林、便溺生草,认为如果违反了这些戒律,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道教主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求考虑自然的承受限度,要自我约束,节制物欲,不能贪得无厌;强调“善养”自然,保持万物的生机活力;限制人的利益的扩张,把人的行为的界限以及人的需要、利益的实现限定在道的范围内。

道教的生命哲学以“劝善成仙”为主题。早期道教认为生命的存在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圣人之业,在物我同一的世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生生不息、得道成仙。后来,道教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抱朴子·神仙》)作为神仙之道。生命的修炼是在品德修持的基础上,在符合道的原则下,进行系统的养生修炼。

道教修行者追求的目标是既身成道,为此要审时度势,三思而行,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

修道要求清心、寡欲、无为、不争,只有空气清新、远离尘嚣、环境优美的山林才能满足这些要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迪:

第一,尊重自然,认识自然,掌握生态规律,遵循自然界的节律。

第二,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人类活动不能对抗自然和掠夺自然,而应有益于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依靠自然,爱护自然,协和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从中体味大自然的奥秘,净化心灵,提升精神境界。第二节

西方生态观的演进

西方关于生态环境提出了许多理论,这里只分析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理论。关于生态的整体性认识

(一)深层生态

1972年9月3日,挪威哲学家耐斯(A.Naess)提出“深层生态学”

(deep ecology)。他对环境伦理学中两种不同的主张做了区别:一种是以人的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及其生态运动,即浅层生态学;另一种是以整个生态系统及共存在物(包括人类)的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及其生态运动,这就是深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运动。深层生态学认为,人的存在与整个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人和生物体都被视为生物网的网结和创造活动的组成部分;环境的稳定是人的自我实现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深层生态学要求人们培养出一种“生态学意识”,承认“人与植物、动物、地球之间的同一”。与改良主义的环境保护运动不同,深层生态运动注重变革社会制度和人们深层的价值观。深层生态学的社会、政治及经济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公正的和有承受力的社会的规划:承载能力、勤俭、合适的住所、文化和生态的多样性、地方自治和分权化、软能源道路、合适的技术、重新定居和生态地区制度(把生态地区作为基本的地理单位取代民族国家)。”

深层生态学提出了八条纲领,即:

(1)人类和地球上的非人类生命的福利和繁荣本身就具有价值。人类之外的生命形式的价值独立于它们对人的目的的有用性。

(2)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具有自在的价值,并且有助于这些价值的实现。

(3)人没有权利减少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除非为了满足重要的需要。

(4)人口的大量降低与人的生命和文化的繁荣本不矛盾。其他生命的繁荣需要人口的这种降低。(5)当代人对人类之外的其他存在物干预过多,而且这种情况正在恶化。(6)现行的那些反映了过时的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结构的政策必须予以改变,因为它很难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改变后的意识形态将主要关注生活的质量,而不再追求越来越高的生活消费水平,它将使人意识到数量上的多与质量上的好之间的实质差别。(8)赞成上述各点的人有责任直接或间接地促成深层生态学所要求的各种改变。深层生态学有两个基本规范:一个是生态中心平等主义或生物圈平等主义,一个是自我实现论。生态中心平等主义的基本观念是:“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自我实现论是深层生态学最独特的理论贡献之一。深层生态学所理解的“自我”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大我(Self),而不是狭隘的“自我”(self)或“本我”(ego)。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逐渐扩展自我认同的对象范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人只是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与大自然分离的、不同的个体;人的本性是由人与他人以及自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所决定的。深层生态学把矛头指向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强烈地批判浅层生态学自身力量基础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努力把生态哲学导向非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的主张。麦西指出,对于我们的生存来说,强调我们那种认同于由所有存在物组成的较大集体的能力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代替道德;因为道德约束的效力是如此不高…’。例如,我肯定不会劝你砍下你的腿。我或你都不会那样做,因为你的腿是你的一部分。同样,亚马逊流域的森林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们是存在于我们体外的肺。卡普拉指出:

“新范式可以被称为一种整体论世界观,它强调整体非部分。它也可以称为一种生态世界观,这里的‘生态’一词是深层生态学意义上的。”

海德格尔提出,人诗意地栖息于地球。人是生存于大地、依赖于大地、从属于大地的,这是人的生存之所在、人的根本之所在。大地是万物之母,也是人的母亲。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应是自然和大地的维护者。人应接受大地的恩典,让事物“存在着”。只有让事物存在,不破坏和毁灭自然物,人才能从事物的存在中获得自己的存在,与事物同在,在大地上诗意地栖息。栖息首先是拯救,是使其他存在物成为它们自己,完全展现它们自己;人要做的是看护并营造一个空间,在其中,其他事物能够自己展现并成长。

深层生态学认为,地球本不属于人类,地球资源也不应当属于某个国家、组织或个人。人类只是大地的居住者,使用资源以满足基本需要。深层生态学坚决反对浅层生态学在观念上对自然景观如风景区、生态系统及其所有自然存在物所作的划分,这些被划分的碎片被当做个人、组织或国家的财产,并用“成本收益分析”之类的方法来计算它的多种用途,而忽略了全球生态成本。深层生态学所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思想,生态整体主义者认为人类生产活动的合生态性应优先于合经济性或合技术性,即生态优先于一切的原则。

(二)生态整体

彼得·拉塞尔指出:

“需要一种新的世界观——一种整体论的、不滥用自然资源的、符合生态规律的、长期的、综合的、爱好和平的、人道的、合作的世界观。我们需要转变到一种真正全球性的观念上,在这种观念中,个人、社会和这颗行星都被给予充分的重视。换言之,我们必须从一种协同程度较低的世界观转变到一种协同程度较高的世界观。”

大地伦理学把生态系统理解为一个共同体,人只是这个共同体的一个成员;人对其所属的共同体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而人对生态系统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利奥波德力求在进化的、生态学的基础上建立起一种新的大地伦理观。利奥波德认为:

“土地并不仅仅是土壤,它是能量流过一个由土壤、植物,以及动物所组成的环路的源泉。””¨‘要把人类的角色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

大地伦理学认为,我们能够建立一个适应并与有机自然环境和平相处的充满生机的、后现代的、文明的技术社会;我们能够建立一个以无污染的太阳能和小规模的、保持土壤的有机农业为基础的、与大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共存的有机文明。我们时代最紧迫的道德问题,就是我们所负有的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在未来,当一种合适的、质朴的、健康的、以生态为中心的文明诞生后,它的政府和公民将着手修补我们这个受伤的、破旧的星球。

在人与自然一体的共同体中,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者,而是其中的生物成员和道德代理者。

在生态伦理学视野中,可以就人对其周围的存在物关心的范围,把人的道德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人类中心境界、动物福利境界、生物平等境界、生态整体境界。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分别对应着这四种境界。每一种境界都包容着前一种境界,是道德境界不断加深和拓宽的过程,也是生态意识由浅层向深层转化的过程。生态整体境界是生态伦理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从生态整体境界的角度看,人类应当成为大地看护者而非占有者,在捍卫自然界的完整和秩序中履行责任。

(三)生态权利

自然权利是自然生物的权利或生物的自然权利,是生物固有的、按生态规律存在并受人类尊重的资格。赋予自然权利或承认自然权利并不是要追加大自然对人的义务,而是要追加人对大自然的义务,通过这种义务的追加和权利的让渡,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生态伦理学提出自然权利的根据和理由是:第一,每一种生物部柯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方式,这是生物的种族特征,是自然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占据自己的位置(即生态位)。第二,自然权利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性”。含义有二:一是指生物权利是自然意志的体现,它源于自然运行的法则,由自然力量支撑。任何违抗自然运行法则的行为都是对生物权利的侵犯,终将受到自然力的惩罚。二是指生物按生态规律的存在都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可以把生物相互之间的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抗生等错综复杂的关系看成是由生态规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第三,权利意识与权利不能等同,权利意识是指人对现实权利关系的自觉认识和反映,权利是指享有某种利益的资格。

斯通在<树木拥有地位吗?走向自然客体的法律权利》(1972)中提出:社会应把法律权利赋予森林、海洋、河流以及环境中的其他所谓自然物体——作为整体的自然环境。

从人权的角度来规定环境权利,实际上是对人类享用大自然资格的确认,由此派生出诸如生命权、健康权、日照权、清洁空气权等内容,这是从人依赖于大自然的角度作出的法律规定。

“环境权既反映了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也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和作用,它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其价值取向不仅包括有生命的人,还包括有生命的其他物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目的。”“天地本无心,以人为心。”人是大自然的良知,为了保护地球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人应该尊重自然权利,确认一切生物物种的权利都是不可侵犯的。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呼吁: “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中,享有平等、自由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享用自然是他的权利,而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则是其义务。

(四)生态平等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友善,与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系统,也就是善待和保护自己。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在科技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勃兴、启蒙思想振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被看成是可以任意征服改造的对象。近代以来,科技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力量,极大地张扬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近代人道主义坚持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或内在目的,认为人的价值是不依赖任何外在事物而由自我实现的。当人道主义的世界观不仅仅关注人与人的关系时,而且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入到思考的对象时,把人就是最高目的推广到人类共同体之外而及于人与自然之关系,就会滑向人类中心主义,就会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条件地服从于人类,应听任人类自由意志的摆布。人类中心主义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类中心主义只承认人的内在价值,而不承认自然界其他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同等特征及其相关权利,实质上是一种物种间的利己主义;第二,人类中心主义是以对人类理性的绝对信任为前提的,是一种“有缺陷的伦理”观念。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或弱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不一味排斥把内在价值分配给非人类存在,他们或承认非人类的内在价值,或通过消解内在价值来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美国哲学家诺顿(Norton)认为生态危机在实质上表现为人类文化观念的失误,这种文化传统的内在本质即人类沙文主义和物种歧视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人类中心主义进行批判,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在经验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在逻辑上不一致,在道德上是可拒斥的;与明智的开放性理论不和谐。

如图尔明所说:

“后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再一次感到在宇宙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在后现代宇宙中,我们对人类和自然的理解是与企盼中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后现代宇宙观的正式条件包括将人类,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重新纳入到自然中来,同时,不仅将各种生命当成达到我们目的的手段,而且当做它们自身的目的。”„

生态中心主义(包括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是一种主张“像一座山那样去思考”的生态伦理学理论,它站在整体主义的立场上,把生态系统当做一个独立的整体,强调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以及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五)生态理性

生态理性观认为,有机体是否有理性或其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否合理,应该用现实的外在标准来判断,只有当与环境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考察,才能找到评判理性的合理标准。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在((经济学领域的建构主义与生态理性》-文中提出“生态理性”概念,认为生态理性是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不断演化的人类理性,它的发生秩序是基于反复试错的文化与生物演化过程,产生了在家庭和社会中形成的行为规则、传统和道德原理,从而为社会合作奠定基础。”1

生态理性努力保证自然对象在整体上的原本状态,服从自然生态系统的宏观规律和微观相互作用机制,使自然在其天然的规律和机制下实现人性的需要和目的。保持自然自身的平衡,通过生态理性对自然的作用,有利于自然系统整体上的协调与整合,有利于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相关性、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利用事物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效法它的运作机制,遵从基本的自然法则,是人类理性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合理性依据。

生态理性遵循整体化原则,把整个事情放在相互关系中考虑,追求整体的最佳效果。

生态理性在于以尽可能好的方式、尽可能少的、有高使用价值和耐用性的物品满足物质需要,并以最少量的劳动与资本和最节约的自然资源消耗来实现目标,在极少的物质资源消耗中获得最大的精神文化财富。

生态理性要遵从人性的基本法则,关爱自然,珍惜生命,更加关注人性系统的和谐、个性自由和人格提升。人类选择过一种简单的生活,彻底消解人类对物质财富过分依赖的历史,将人类的创造能力转向更具有生态意义的生活方式,这需要超越物质财富之上的生态智慧,放弃奢侈和浪费的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中的一切物种都要采取生态智慧的方式去保护。

生态理性不但表现出西方思想家对东方智慧的认同,而且表明东方智慧已经参与到西方理性世界的建构之中,这对于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都有积极意义。

一.人类生态

人类生态学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学,是关于人、社会和自然界相互作用的研究。它研究人与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环境对人和社会的反作用等,进一步发展了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而且把价值概念引入生态学研究。人类生态学有地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三个方向。

(一)人类生态学的地理学方向

1922年,美国地理学家巴洛斯(H.Borrows)首次提出“人类生态学”概念。他说:

“地理学家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生态,或人类对环境的适应。”他主张联系人来研究自然条件。1923年,他在题为《作为人类生态学的地理学》的演讲中指出:

“在自然地理学创立以后,一种使之人文化的坚决要求就跟着提了出来。这个要求得到了及时的反映,地理领域的中心从极端自然方面,稳步转移到人文方面,直到越来越多的地理学者,把他们的论题规定为完全论述人与自然和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二)人类生态学的社会学方向

1915年,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Park)在《城市:对于开展城市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文中指出:

“在城市社区这个范畴内,有各种力在起作用——其实在人类环境的任何自然领域都是如此,这些力会逐渐把人口和社会机构组合为一种特有的秩序。专门研究这些因素及其互相合作产生的人和社会机构特有结构秩序的科学,我们就称之为人类生态学,以区别于动植物的生态学研究。”他把人类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人和社会机构的结构秩序及其形成机制的科学。”

1924年,美国社会学家麦肯齐(R.Mckenzie)把人类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人类在其环境的选择力、分配力和调节力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在空间和时间上联系的科学。”帕克和麦肯齐在《人类生态学范畴》一文中认为:

“人类生态学是对受到环境的选择性分布和适应形态的人类空间和时间关系的研究”。

霍利(A.Hawley)和奎恩(J.Quin)把文化适应性作为生态分析的课题,认为生态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在不断变化中维持自我、控制环境的科学。霍利围绕生态系统变迁,注重系统的时间变化过程。奎恩认为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之间的亚社会关系、空间分布,它和对社会区域的研究有共同的范围。

(三)人类生态学的文化学方向

也即文化生态学方向,又称“社会文化生态学派”,重视文化现象中的环境因素,强调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文化与自然的一致性;认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文化,并导致文化的变化。1954年,人类学家斯图尔特(J.Steward)首先提出“文化生态学”概念:

“文化生态学是以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它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社会内部的变革或进化性变迁。文化生态学是在结合其他变迁过程的同时来分析这些适应的。这一研究方法要求对社会群体和社会机构内部的相互作用进行考察。”

有的学者强调技术对人类文化和生态的作用,提出“技术决定文化”的观点,要运用技术,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德国哲学家萨克斯(H.Sachsse)在Ⅸ生态哲学》

(1984)-书中,认为生态哲学研究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在这种关联中,支柱是技术,技术既为理解它创造了可能性和途径,也带来不少困难和危险。他说:

“生态哲学研究的是广泛的关联。在人生中这些关联的支柱是技术。由于技术而获得的解放使我们有条件从矛盾的结构上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本质,为共同的事业和广泛的参与而开放自己。”„“技术处于中心位置,因为它一方面把人同自然联系起来,我们所了解的自然形象是技术介绍给我们的,技术家研究自然,利用它的科学性能;另一方面,技术由于自身专门化,要求在相互补充基础之上的合作,因此便成为形成社会的纽带,使人成为社会的动物。但是我们还不能把握技术对社会生活方式的这种影响。一方面人类通过技术比以前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强烈地相互依赖。由于广泛的生态关联,每个人都在更高的程度上成为整个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与人之间变得更陌生了,每个人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生活都感到更不安全、更无保护。这里我们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转变:面临着争取建立人际相互理解新基础的任务。因此生态哲学所探讨的正是在这一关联中如何行动的问题,人如何发现他的作为社会的房子——这就是世界——以及在其中共同居住应怎样去布置和安排。”

也有学者从生物学方向、心理学方向、经济学方向等来研究人类生态学。

三、生态认识模式

生态认识模式是整体化的认识模式。对于生态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生态模型是生态学的重要认识工具。生态模型对生态系统认识的步骤即建模过程是:

(1)从思想理论上把握生态客体,用概念、判断、理论描述生态客体;

(2)从理论和实践上检验这种认识的真理性;

(3)把这种认识应用于实践。这是对生态系统认识的统一过程。

生态模型作为生态认识过程,主要包括:

(1)生态模型建立,即把人们对生态系统的认识用数学式表示出来;

(2)生态模型评价;

(3)把生态模型应用于具体的生态实践。

科学的生态学思维,是科学认识的生态学途径,用生态学观点思考、认识和解决问题。它的特点是:全面和辩证地把握生态认识对象;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化和网络化的观点,从线性因果关系分析过渡到网络因果关系分析,注重概率统计方法和数学模型方法的应用。

生态意识是从生态的观点,处理人、社会与生态系统关系所反映的社会思想、理论、情感、意志、知觉等观念形态的总和。生态意识来源于人们对以往人类活动违背生态规律带来严重后果的反思,是对严重生态危机的觉醒,体现了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以及对后代生存和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反映了对生态系统整体性的认识。它行使对人类行动的限制功能,即“文化调节”功能。

生态意识主张在突破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基础上,确立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方向,选择可持续发展方式;强调综合思维,不仅把生态系统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而且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统一的有机整体;它也十分重视自然生态系统、人类利益和人类实践以及不同地域的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从中把握整体性;认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有一个限度,需要把人类活动限制在某一历史时期生态系统能承受的限度内,维持生态平衡。

(一)重视过程思维

生态哲学提倡过程思维。

“过程思维不知道在实在的对立面有任何非此即彼的分离。它也超越了对立面的辩证综合,即超越了那种西方的旨在使僵化的概念结构动起来从而克服其二元论的笨拙努力。在过程思维中,存在的只是对立双方互相包含的互补。”“1

詹奇强调:

“一种‘健康的’和能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一般总是远离它的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可以描述为相空间吸引域内的唯一点,出现一些大的时空涨落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这种生态系统总是在相空间中运动着,并且倾向存在于吸引域附近。„„系统愈逼近平衡态,系统就愈难以恢复生机。任何随机涨落,例如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出现,都可能完全破坏原来的系统。”‘21他还指出:

“自然力对称破缺的直接后果是在宇宙中同时进行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宏观结构成为微观结构的环境,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了微观结构的进化,或者使这种进化成为可能。反之亦然,微观结构的进化(原子核、原子和分子的合成)成为宏观结构的形成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相互依赖构成的指示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这一原理在生命领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原理意味着,通过建立进化双方反馈联系的循环过程,每一系统都与其环境相联系。”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指出:

“生态系统发展的原理,对于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有重要的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对策是获得最大的保护’,即力图达到对复杂生物量结构的最大支持;人类的目的则是.最大的生产量’,即力图获得最高可能的产量。这两者是常常发生矛盾的。”„在这种矛盾中,有时需要人类作出妥协和让步,即调整人类的行为。

(二)个体与系统的关联

个体存在与系统之间有着复杂关系。个体存在正在带来系统的演替变化。西里亚斯指出:

“复杂系统中的单个要素,不是由其本身而具有意义的,而是通过他们的相互作用的模式而获得意义。„“单个要素不可能包含着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因此既不可能受控,也不可能被完全理解。„一单个要素不应该,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施行对于去中心化系统的完全控制。叫列

普里戈金指出:

“长程关联(Long-distance connection)也叫涨落的放大,是描述非线性系统状态的另一个重要概念。„一长程关联的实质是指系统中所产生的某个微小的涨落,经过放大的作用,在比较遥远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最终能够成为决定系统命运的基本力量。这种情形改变了对微观层次和宏观层次之间关系的传统观点。”

迈因策尔认为:“人类的生态的、经济的和政治的问题都已经成为全球性、复杂的和非线性的问题,传统的个人责任的概念也就让人怀疑。我们需要的是新的集体行为模型,它们依赖于我们有着种种差别的一个个成员及其见解。个体的决策自由并没有被废弃,但却要受到自然和社会中复杂系统集体效果的制约,从长期看复杂系统是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H1

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报告指出:“地球是有限的,任何人类活动愈是接近地球支撑这种活动的能力限度,对不能同时兼顾的因素的权衡就要求变得更加明显和不可能解决。叫”地球是有限的,人类的欲望所构成的世界系统却在无限膨胀。自然资源有限与人类欲望无限的冲突必然在未来发生,人类出路的潜在逻辑和出发点正在于拖延这一冲突发生的时间。

(三)生态影响的全球性

在全球化时代,一个地方发生的生态灾难将带来全球性影响。

巴里·康芒纳指出:

“必须认识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无法有效控制的,只能预防;必须认识到要预防就需要对现有的技术圈结构进行变革,使其与生态圈和谐相处;必须认识到这意味着大规模重新设计主要的工业、农业、能源及运输系统;必须认识生产系统转换的这种转变是与目前支配投资决策的短期利润最大化的目标相抵触的,因此必须认识到提出相应的政治措施的重要性,使公众对于长期的环境质量的关注能够对这些决定施加影响。最后,因为这一问题是全球性的,常常与南北半球的发展不平衡相关联,美国和其他工业国家的做法必须缩小富裕的北半球与贫穷的南半球之间的经济差距这一全球任务,并为此做出努力。”解决生态问题需要全球的合作。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用过“生态”这个词,但他们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包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依存、对立和提升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是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此有精辟的分析。

(一)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及人对自然的依存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占有优先地位,它“是我们人类(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产物)赖以生长的基础;在自然界和人以外不存在任何东西”。“1“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的”。旺1

人与自然之间是互动共存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人的自然化过程,即“人向自然界的融化”,人与自然生态系统融为一体。马克思肯定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口1,而把自然称为“人的无机的身体”。人要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这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即“自然界向人的生成”过程,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H1,自然是“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形影不离的身体”瞪1。自然按“人化”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成为“人化的自然界”,在经过人改造之后,自然界就“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即被人的实践活动打上印记的那部分自然界。

人既是自然的,又超出了自然。人与自然的同质性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解的可能性,人与自然的异质性又决定了人与自然和解的现实性。马克思说:“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1所谓“人化了的自然界”和“自然化了的人类”,辩证地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自在自然(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人工自然)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具有两部分: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改造的自然界,即人化自然界,以及没有进入人类实践活动领域的自在自然界。两种自然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人化自然直接给人类提供必须的物质生活资料,自在自然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以及为自在自然向人化自然的转化提供良好的自然物质基础。

恩格斯强调了自然界的变迁与人类活动的互动关系,指出:“自然主义的历史观„“是片面的,它认为只是自然界作用于人,只是自然条件到处在决定人的历史发展,它忘记了人也反作用于自然界,改变自然界,为自己创造新的生存条件。”2]㈠‘只有人才给自然界打上自己的印记,因为他们不仅变更了植物和动物的位置,而且也改变了他们所居住的地方的面貌、气候,他们甚至还改变了植物和动物本身。”口1这就是人化自然。

马克思对世界进行类的区分,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人,还有一个就是人的创造物,如“人化的自然”、“人类学的自然界”、“世界历史”、“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人所采取物化形式的本质力量”,等等。

(三)自然与人类的对立及其报复

自然界和人类也存在着对立。恩格斯分析了人与自然发生对立、对抗的文化根源:

“那种把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对立起来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是从古典古代崩溃以后在欧洲发生并在基督教中得到最大发展的。”„

正如马克思引用比·特雷莫在《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起源和变异》中的话说:

“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皿1恩格斯指出: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得到耕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竞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就失去了水分的积聚中心和贮藏库。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当他们在山南坡把在山北坡得到精心保护的那同一种枞树林砍光用尽时,没有预料到,这样一来,他们就把本地区的高山畜牧业的根基毁掉了;他们更没有预料到,他们这样做,竟使山泉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同时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倾泄到平原上来。”口1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四)自然史和人类史相互制约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

“我们仅仅知道唯一的一门科学,即历史科学。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他们以人与自然既相对立又相统一的制约关系为基础,把历史科学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方面。

“自然史,即所谓自然科学”,它是人类在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自然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等智能文化以及由此创造出来的工具、建筑物、器皿、机械等物质文化。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条件。

人类史,即人文社会科学,它是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和智能文化的过程中,认识、改造、适应和控制社会环境所取得的成果,表现为社会组织、制度、政治和法律形式以及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语言、教育等规范文化和宗教、信仰、审美意识、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它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

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人改造自然的状态,受到人与人关系的影响,一切对自然的加工都是“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Ⅲ;而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物质关系又是基础。马克思深刻分析道: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与人的关系,正像人与人的关系也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坚持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又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这两个方面互为中介,也互为制约,是密切相联、不可分割的。

马克思说:

“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障3,“历史本身是自然史的即自然界成为人这一过程的一个现实部分”口1。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自然史必然要走向人类史。

“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因此,通过工业——尽管以异化的形式——形成的自然界,是真正的、人类学的自然界。”[副恩格斯指出:

“今天整个自然界也溶解在历史中了,而历史和自然史的不同,仅仅在于前者是有自我意识的机体的发展过程。”f3]_方面,人类史是“自然史的一个现实的部分”;另一方面,自然史和人类史在差异中构成统一,只有在以有意识的主体创造的人类历史为前提时,才谈得上自然历史。自然历史是人类历史溯往的延长。

(五)人类从自然界的两次提升

恩格斯指出,人类将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过渡,这一过渡过程划分为两个阶段,经历人类从自然界的两次提升。

第一次提升指“生产一般曾经在物种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t卅。人类的进化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是地球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人在劳动中形成自己的社会化类本质,如手脚的分工、语言的形成、思维能力的提高、工具的制造和使用等,成为一个具有新质的自然存在物而区别于动物种群。马克思说: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恩格斯说:

“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简单地通过自身的存在在自然界中引起变化;而人则通过他所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砸1这一阶段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是以盲目作用的形式出现的。

第二次提升指人从社会关系方面把自己从动物中提升出来。“只有一个有计划地从事生产和分配的自觉的社会生产组织,才能在社会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tu。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的发展使这种社会生产组织日益成为必要,也日益成为可能”。马克思说: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t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能够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通过将以往异化的社会关系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掌握社会行动的规律,合理地调节人类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真正实现社会和自然的和解。

人类只有依靠自然界才能生存。统筹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破解贫困与环境恶化的恶性循环,是人类实现自我提升的先决条件。、自然有机体与生命有机体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自然生态系统当做一个有机运动的整体,认为人是其中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处于永恒运动之中。

(一)自然界的相互联系和普遍运动

恩格斯认为,我们所面对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当我们考察自然界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H1自然界的万物都在运动和演化,相互联系,相生相依,相互的关系是平等的。

辩证自然观认为物质具有运动性和主体性。人类主体也是自然的存在,是自然界进化产出的客体,是大自然全体共同劳作的产物。

(二)自然产品与自然资本

自然界是丰富多彩的,具有物种多样性。马克思指出:

“不是土壤的绝对肥力,而是它的差异性和它的自然产品的多样性,形成社会分工的自然基础,并且通过人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变化,促使他们自己的需要、能力、劳动资料和劳动方式趋于多样化。”

马克思提出了“自然资本”的概念:

“自然因素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自然因素被列入资本的组成部分——是同科学作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的发展相一致的。生产过程成了科学的应用,而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即所谓职能。”这实际上指出了自然是有价值的,为社会生产提供原料和基础。

(三)人类劳动:依靠自然与控制自然

马克思强调以劳动为中心的人类主体活动是以大自然为前提进行的,劳动是人类的自然存在,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劳动是人类与自然之间的一个实践过程,是人类介入人与自然物质代谢和变换的一个过程。“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作为有用劳动,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即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作为物质代谢过程的劳动,是向人类社会输送自然质料和向外界排放废弃物、并且受到劳动控制的循环。

人类劳动过程要依靠自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然和对自然进行改造,但也受劳动对象的制约。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与自然和解的基础是物质生产劳动,“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人类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产生一定的破坏,在这个过程中也受到自然的影响。通过人的劳动,自然进一步推进了自己的创造过程。

(四)生命有机体与社会有机体

马克思多次使用有机体概念,并认为人类社会也是一个有机体。

马克思说:

“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这种劳动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口1。人类社会是由“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构成的,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引。

“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嗍,“这种有机体本身作为一个总体有自己的各种前提,而它向总体的发展过程就在于:使社会的一切要素从属于自己,或者把自己还缺乏的器官从社会中创造出来。有机体制在历史上就是这样向总体发展的。它变成这种总体是它的过程即它的发展的一个要素。

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与孔德、斯宾塞等人的不同,不是将社会有机体简单类比为生物有机体,而是把社会有机体作为一种“社会生命”的存在方式,是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生成的一种运动系统;不是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视为分散零乱的和封闭的存在物,而是视为各个要素交互作用所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马克思把生命、生态环境与社会系统联系起来,阐明了世界的系统整体性。

三、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共生共存,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与社会和解。这正是生态文明的境界。

(一)人能够正确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自然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自存在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不能排除自然规律的作用。马克思指出:“自然规律是根本不能取消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发生变化的,只是这些规律借以实现的形式。”tu恩格斯指出:

“事实上,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劫。恩格斯承认“人对自然的统治”,但是,“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r31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界的作用就愈带有经过思考的、有计划的、向着一定的和事先知道的目标前进的特征”川。在现代社会,劳动过程越来越转化为自然科学的自觉按计划的和为取得预期有用效果而系统分类的应用。

人必须悉知他们所面对的自然现象,遵循其规律。人的解放只能是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去积极地顺应自然。所有对自然的支配总是以关于自然的各种联系和过程的知识为前提的,而这些知识又是从变革世界的实践中才得以产生的。一切自然科学的形成肩负着实践的和社会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与社会是相互交织的,提出了“社会的自然规律”和“自然的社会规律”等概念。

(二)循环经济的思想

马克思注意到物质的多种属性和废弃物利用,是和循环经济的要求一致的。马克思说:

“因为每种物都具有多种属性,从而有各种不同的用途,所以同一产品能够成为很不相同的劳动过程的原料。”川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能从“废弃物”中提炼出新的、有价值的劳动对象。马克思指出:

“化学工业提供了废弃物利用的最显著的例子。它不仅发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工业的各种各样的废料,例如,把以前几乎毫无用处的煤焦油,变为苯胺染料,茜红染料,近来甚至把它变成药品。”口1把“废弃物”变成新的原料和资源,循环利用,以实现最大价值。

(三)解决生态危机要靠合理的社会制度

尽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生活的时代,生态破坏状况远远没有像今天这样严重,但是他们却深刻地揭示了生态问题产生的最深层原因。他们认为,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虽然体现了现代工业发展的某些共性,但根本原因还是社会制度问题。

马克思认为:

“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自然因素始终发挥着基础作用,而人是通过劳动与自然界发生联系的。资本主义对利润的攫取造成了劳动的异化,也必然造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马克思说:

“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自然界才不过是人的对象,不过是有用物„„服从于人的需要”。如同自然被社会所中介一样,社会作为整个现实的构成要素,也被自然所中介。

恩格斯指出,要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1。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私有制掠夺性滥用土地与资源共有所存在的深刻矛盾,认为土地资源是人类共有的,任何时代的任何人都只是±地的利用者,而不是所有者。马克思已经洞察到资源环境利用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问题,提到了代代相传、持续利用。

马克思从改造自然与改造社会、改造人自身相统一的角度论述生产力,强调社会力量与自然力量的结合。将人类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自然关系、社会关系综合起来,便构成现实的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人类自身生产所提供的劳动量与物质资料生产所提供的生产资料量之间配置是否适当。

(四)实现“和解”的境界

恩格斯说:

“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着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口1这两大“和解”,一个是针对人与自然的矛盾,即人类对大自然无限制地索取掠夺而造成的生态危机;-个是针对人与人的矛盾,即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平等和相互争斗的社会危机。人既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也是社会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和解”就是“和谐”,两大“和解”就是两大“和谐”,就是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马克思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三位一体的高度看待这种作为更高阶段和更高形态的文明。

关于未来社会,马克思关注的是“农业与工业的……高度联合”。这种联合的前提是:物质变换“作为调节社会生产的规律,并在一种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的形式上系统地建立起来”。这种“联合”同人的充分发展相适合,也就是生态文明状态。实现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这就是生态文明所要求的境晃。

(五)社会形态、人类文明的发展阶段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进行了概括: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1社会形态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相对应的,在农业文明以及以前的文明阶段,人的依赖关系是自然发生的;在工业文明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生态文明则属于人的自由个性的文明阶段,形成全面的关系,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全面发展。可见,社谈教程

古人的文字遗存中,常常体现出亲近自然的情趣,也透露出对自然生态的爱心。唐人李章《春游吟》有“初春遍芳甸,千里霭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的诗句,体现出对“春绿”的欣赏。又如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写道: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其实说的也是“春绿”。元稹((早春寻李校书》写道:

“款款春风淡淡云”,“江弄琼花散绿纹。”“今朝何事偏相觅?撩乱芳情最是君。”能够“撩乱芳情”、使诗人满心欢悦的正是春光绿色。

其实,唐人诗作中对“绿”的赞美,并不仅仅表现为对“春”的热情,往往还深含着一种对自然的亲和之心和爱重之情。孙逖的“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王维的“漠漠

第四篇: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题库)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试题汇总

单选题

1.PM2.5是直径(D)的细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D小于等于2.5微米

2.按气体废弃物排放后的影响范围,分为微观、中型和宏观三个层次,(B)是指工业生产及汽车排放所 引起的室外周围空气的污染。B中型空气污染 3.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D)D十七大

4.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A)(单选)A 绿色发展

5.不采用基因工程技术,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按照自然规律 和生态原理,以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成为国际目前最高的安全级食品。(A)A有机食品

6.畜禽粪便经过沼气 发酵,产生的沼气可向农户提供清洁的生活用能,用于照明、取暖、烧饭、储粮 保鲜、孵鸡等方面”属于(B)。

7.从(B)层面看,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B生产方式

8.从“真”的角度来看,就是从实际存在的真相出发,坚持物质第一性,以物质文明建设为基础,紧紧 抓住经济建设这个第一要务,加强经济管理,推进经济(A)发展,实现经济富强、发达的目标。(单选)A又好又快

9.党的(D)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D十七届五中全会 10.党的(C)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任务,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主 要任务。C十八大

11.的发展是当前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C 低碳经济)

12.的工业革命,揭开了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序幕。(B)B18世纪

13.的核心是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B)B绿色发展 14.低碳经济 本质是(A)。A可持续发展经济

15.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以减少(D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

16.低碳经济涉及的行业和领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D)D以上都对

17.低碳农业,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A高效益)的农业,即所谓的三低一 高农业。

18.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D)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D 可持续

19.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哪个方面彻底转型?(B)能源结构和经济结构。B两者都是

20.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提高了农产品形象、价格及竞争力,实现了优质优价,体现(A)。A优质性

21.法治”和“法制”不同,(B)是指一个国家的法及其法律制度,而(B)则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 的状态。B法制;法治

22.佛教认为,生命中的行是(A)A生物的行为

2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 由(A)向()的历史性转变。A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低出

275.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A)。A发展 76.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A)。A发展

77.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所规定的环境质量以维持(A整体生态环境)平衡为原则。78.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注重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资源承载力下统 筹协调产业结构布局和(D人口)结构区域分布。79.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80.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生态 的融合文明”,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D)D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81.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从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B、价值论视角

82.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属于下面哪个层面?(B)B.生活方式层面

83.生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属于下面哪个层次? D D.生产方式层面

84.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着哪些矛盾?(D)D以上都是 85.生态系统保持(A),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A动 态平衡状态 86.生态系统的(A)是指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 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A整体性 87.生态系统具有(A),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 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A开放性 88.生态系统具有(C),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 则之外的封闭观念。C开放性 89.生态系统具有(C),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C自组织性 90.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 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C生命共同体)。91.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是()。D.植物修复 92.生物量占全球植物的90%以上的是(B)。B森林 93.是当前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个重要趋势,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深刻的。(A)(单选)A全球化

94.是对污染环境实施修复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是正在发展中的技术,是生态修复的基础(A)A生 物修复

95.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B)B顺应自然

96.是环境保护领域的基本权利、环境诉讼的基础,是公民参与原则得以更好贯彻的前提条件。(A)A 公民环境权

97.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境保 护和经济形态方面。(A),A狭义的生态文明 98.是通过影响逆温现象和雾的形成来影响雾霾的。(B)B温差

99.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顺应可持续发展理 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A)A低碳经济

100.是指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 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等物理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B)B物理与化学修复

101.是指对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D)D违法 必究

102.是指列入国家废弃物名录或是根据国家规定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具有危害性的 废弃物。(D)D危险固体废弃物

103.是指某个人消费某种公共品时,不能同时排除其他人也消费这种物品。(D)D非排他性

104.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 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C)C人口均衡发展

105.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D)D生活垃圾

106.是指随大气扩散的污染物通过沉降或降水等途径进入水体,如放射性沉降物、酸雨等。(C)C扩散污染源

107.是指一切政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民都必须遵照法律的规定办事。B)B有法必依

108.是指在立法方面,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能有良好的法律可以依据和遵守。(A)A有法可依

109.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A)A.生态 精神

110.水体废弃物按(A)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A污染成因 111.说:“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A)A孙中山 112.太阳能、风能发电成本为火力发电的(A),如无强制性规定,根本无法进入市场。A3~10倍

113.碳水化合物属于(C)。C有机无毒物 114.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D十八大)

115.提出了“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志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生态文明法制建设正在积极地开展中。(单选)(B)150 B十七大

116.通过畜禽粪便的有机肥生产,将猪粪等养殖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农田、果园、茶园 等地种植作物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属于(B)。B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

117.通过健全相关制度,创造资源节约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引导建立资源节约的(D),是建设节 约型社会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式。D以上都是

118.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C)和生态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C经济学 119.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途径包括(D)。D以上都是

120.完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公平交易机制,引导资源在部门间和地区间合理流动;发

6人合一)的生存 主张、“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爱有差等”的道德 原则、“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

164.主体功能区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B人口与经济)合理分布的有效途径。165.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 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A)A生态补偿机制

166.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恢 复生态系统原本的面貌,比如森林砍伐要再种植,退耕还林,让动物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中。(A)A生态修复

167.资源和环境是经济社会(B)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和环境的支撑。B.可 持续

168.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D)问题。D以上都对 169.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包括(D)。D以上都是

170.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A.生 态文明

171.作为社会正义、秩序维护的最后一道屏障,理应介入环境保护这一重要的社会问题。(B)B刑法

172.作为一种安全食品的标准,具有统一的绿色食品名称及商标标志,并逐渐与国际接轨。(B)B绿色食品 多选题 1994年我国对资源税进行调整。其征税对象为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列入征税范围的有(ABCD)。A原油B天然气C煤炭D盐 P42 2 PM2.5中可溶性粒子,如(ABCD)等具有强吸水性,它们与水蒸气结合在一起,使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形成雾霾天气。A硫酸盐B硝酸盐C铵盐D有机酸盐 3 按污染源释放的有害物质种类分类,水体废气物的来源可以分为(ABC)。A物理性污染源B化学性污染源C生物性污染源 不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甚至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则不只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会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这是由于:(ABCD)。A自然资源的退化和破坏将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B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将会引起尖锐的矛盾,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C现代化的生产装备需要一个清洁的环境D搞不好生态环境保护也就难于实现现代化生 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包括(ABCD)等。A煤炭洗选B循环流化床锅炉C煤的气化和液化D转炉炼钢收尘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主要存在的问题有(ABCD)。A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B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C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D公众环境保护和参与意识较弱 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形势依然严峻,“十二五”及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将迎来(ABD)高峰。A总人口B劳动年龄人口C新出生人口D老年人口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ABCD),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A低碳产业B低碳能源C低碳技术D低碳消费 9 低碳经济的基础是(BC)。B能源的清洁开发C能源的高效利用 10 低碳饮食,就是对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进行严格限制,同时稳步提高(B)和(C)的 摄入量。B.蛋白质 C.维生素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ABC)”。A污染排放最小化 B废弃物资源化 C废弃物无害化 二次气溶胶颗粒的形成方式主要可分为(ABC)。A直接由气体形成气溶胶粒子B新粒子通过碰撞、聚集形成更大的粒子C通过凝结等方式形成粒径更大的粒子 二次污染物是指在大气中一次污染物之间或一次污染物与大气正常成分之间发生化学作用生成的污染物,例如(ABCD)。ASO3 BNO2 C酸类D酮类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流动的组织层面来看,主要是从(ABC)等几个层面来展开。A企业小循环B区域中循环C社会大循环 15 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从资源利用的技术层面来看,主要是从哪个层面来展开?(BCD)B资源的高效利用C资源的循环利用D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根据十八大报告,生态文明制度包括(ABCD)等。A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B水资源管理制度C生态补偿制度D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17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包括(AC)。A公平理论C公共物品理论 18 固态环境污染按其来源不同,主要分为(ABCD)。A工业废弃物 B农业废弃物 C矿业废弃物 D城市垃圾 关于环境权的刑事保障,集中在我国刑法“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一节中对(ABCD)等方面犯罪的规定及其落实,还远远不能满足保障公民环境权的需要。A危险废弃物管理B森林破坏C水生生物保护D濒危物种保护 20 国土资源包括(ACD)A海洋C矿产D土地 过量施用化肥与农药造成(ABC)。A土壤板结B水体富营养化C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 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包括(BCD)。B环境政策服务C环境信息服务D环境教育服务 23 环境财政”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BD)开发的良性循环。B.生态治理D.土地资源 环境经济政策具有(ABCD)等优点。A促进环保技术创新B增强市场竞争力C降低环境治理成本D降低行政监控成本 环境权作为一项人权已为一系列国际法文件所肯定,如(ABC)都对环境权作了阐述。A《人类环境宣言》B《内罗毕宣言》C《社会进步和发展宣言》 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转变,要(ABCD)。A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B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C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D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坚持(AC)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A、保护环境C、节约资源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的转变,要(ABC)。A创新工作理念B改进工作方法C完善工作体系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ABD),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A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B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D以绿色科技为动力

1072 属于有机无毒物的有(ABD)。A蛋白质B脂肪D碳水化合物 73 属于有机有毒物的有(BD)。B多环芳烃D苯酚 74 私人物品具有(AC)。A竞争性C排他性 75 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ABCD)的基本要求。A代价小 B效益好 C排放低 D可持续

通过处理(ACD)同自然环境资源的关系,把生活水平由量的增长到质的增长的转变,严格控制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口的再生产规模,把人的再生产及人类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建立在对自然的改造与自然的修复能力平衡的基础上。(多选)A生产C消费D人的需求

通过建立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网络信息系统,对危险废物采取集中收集和集中处理,实现生活垃圾的(A B C),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A减量化 B资源化 C无害化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是(AD)。A.实施农村“以奖促治”政策D.完善农村环境基础设施 79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途径包括(AB)。A制定生态文明发展的总体规划B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要(ABCD)。A加快我国的环境立法B在法律法规上落实生态补偿机制C完善我国的环境法律法规D完善地方的环境立法

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中提到,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污染(AC)总体调控。A区域性C流域性 82 危险固体废弃物通常具有(ABCD)等,对其管理不当会引起人类身体损害和环境的重大污染。A毒性 B传染性 C放射性污染 D核污染

我国(ABCD)已经成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主轴线。A沿海发展轴B长江发展轴C陇海兰新发展轴D京广京哈发展轴

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淡薄表现在方方面面,例如(ABCD)等等。A垃圾投放不分类甚至乱丢乱弃B水资源的浪费使用C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D铺张浪费的餐饮习惯 85 我国已建立的国内环境、灾害、气象信息共享的数据资源的基础主要有(ABC)。A.有利于信息共享的社会环境 B.信息共享的软硬件环境和管理经验C.环境、灾害防方面的信息系统或数据库

无机环境包括(ABC)。A大气圈B水圈C岩石圈

雾霾的危害有(ABCD)。A对居民健康造成重大影响 B影响交通安全 C破坏电力系统 D危害农业生产

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包括(ABCD)等。A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规律B人类社会和谐生态发展规律C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D以上说法都正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A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B建设生态文明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D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

现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范围和标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哪些项?(ABCD)A认为除了有形的公共产品之外的、政府为民众提供的无形的消费服务就是公共服务B认为除了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之外的工作就是公共服务C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是同义不同表达D认为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共服务

新可再生能源,包括(ABCD)。A小水电B太阳能C风能D海洋能P 92 要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ABCD)。A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督体系B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C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D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 93 要树立宽广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大局,坚持(ABC),自觉承担国际环境责任,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A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B各自能力原则C公平原则

要树立新的人口意识,共同为实现(ABC)创造良好的环境。A生育文明B家庭幸福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下哪些属于生态系统的特性?(ABCD)A.整体性B.动态性C.自组织性D.多样性

以下属于按人类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划分的文明的是(ABD)。A游牧文明B生态文明D工业文明

以下属于生物有机体生存环境的是(ABCD)。A日光B水分C温度D大气

以下属于物种种群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的有(ABCD).A中性作用B竞争作用C抗生作用D捕食作用

优化国土布局包括(ABCD)A编制发展规划B规划主体功能区C转变发展布局D合理开发海洋

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基本思路包括(ABCD)。A.集中发展,多极化协同集聚B.集约发展,高效利用国土空间C.因地制宜,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开发模式D.人口与GDP相匹配,产业集中和人口集中相同步 101 与全球化有内在的联系。(BD)B环境恶化D生态破坏

运用市场机制淘汰资源低效利用的生产方式中的完善约束机制,可以(ABCD)。A健全相关法律,明确规定资源节约的总体要求和具体内容B通过明晰产权,促进市场主体自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C完善信用体系,使诚实守信的市场主体节约交易成本D及时披露企业的资源耗费信息,加强社会监督

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ABD)的资源范围A稀缺 B污染D不可持续 104 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ABD)的资源范围。A稀缺B污染D不可持续 105 在传统空气环境中,人类活动对其影响较弱,大气中的颗粒物主要来自自然环境,如(ABC)等。A地面扬土B海洋表面吹入大气液滴C突发性剧烈自然运动

在生产方式上,实行双资源优化组合,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节约利用物质资源,形成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BD)并重的产业结构。B劳动密集型D资本密集型

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以下哪些选项的的多样性?(ABD)

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要(ABCD)。A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B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快发展C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D通过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 109 政府将规划相关信息(BD),并通过听证会、讨论会、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公民参与到整个建设项目的立项、环境影响测评报告的制作过程中,达到充分行使环境监督的权力。B透明化D公开化

31437 环境影响评价存在监管不利的问题,对已经运行的项目没有跟踪监管,最终造成环境破坏的时候,只是罚款了事,单纯的罚款不具备震慑作用,只有法律在项目全过程逐一约束,才是防患于未然的关键。√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通过采取法律、经济和行政等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既要适度调控人口增长,又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处理好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加强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优质服务体制机制,使流动人口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形成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格局。√

价值虽然是由个体生命体现的,但又超越了个体生命,它出现于一种内在性和独立性的相互作用之中。√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43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规律为基础,以环境承载力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对)45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环境和生态,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持续发展。√ 46 健全公民的环境知情权,建立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实现环境行政的统一高效管理,积极解决行政主体权限争议和不作为。√

近年颁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才有较明确的公民参与和监督的规定。√

近年来,人口问题开始出现新的转型,已迎来一个自身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进入了一个承前启后的转折阶段。√

经常会出现,早上或夜间相对湿度较小时,形成雾;白天气温上升、湿度上升时,逐渐转化成霾。×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实现人类社会自身和人对自然控制的根本指导思想、理论依据和核心灵魂。√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 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对)52 可再生能源的工业化导致人与自然失衡。(×)53 历代思想家对“天人合一”的解释不同,但其中的要义就是把人和自然看成一个整体,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55 两型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对)56 绿色发展” 被明确写入“十一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霾的日变化明显,空气相对湿度也大,空气团较不稳定,其持续时间长。× 58 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四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9 美丽中国”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美和当代中国的艺术美。√ 60 美丽中国”体现着自然美、生态美、环境美。√

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目前,对新能源及其技术开发和应用的主要制约因素仍是其成本太高,投入太大。√

目前我国大多数人对于环境问题的客观现状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社会公民不愿意主动地去获取环境知识。√

目前我国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是,根据地带性规律、生态演替及生态位原理选择适宜的植物,构造种群和生态系统,实行土壤、植被与生物同步分级恢复,以逐步使生态系统恢复到一定的功能水平。√

目前我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运用广泛。×

农业一体化就是把农业部分生产经营活动纳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

企业、生产基地等经济实体是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是经济活动的最小细胞。√ 68 气候变化是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需要通过发展来解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最佳途径。(对)69 气体废弃物从组成形式上看,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70 清洁生产实质上就是在工业中进行生态化生产。√

全球变化尤其气候变暖是典型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它关系到全球经济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与平衡稳定的全局。(对)72 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

人口、资源、环境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国情,三者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主要标志。√

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因素,离开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和矛盾就会更加突出。√

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仅要考虑有利于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且要考虑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其他物种的繁荣。√

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在科技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勃兴、启蒙思想振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被看成是可以任意政府改造的对象。√ 77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儒家生态观念中的天人合一,一般是指人与自然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79 森林具有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供应资源、平衡生态等多方面的作用。√

生态安全,不像其他安全那样,一旦被侵犯会马上看到后果,生态的破坏往往是个长期的结果。√

生态工业的发展理念,是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是一种既满足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要求,又最大限度地发展工业生产的最优化模式。√

生态工业的指标,是工业生产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经济发展过程,而是和自然界发展

718位和战略意义,更加自觉地统筹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我们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借鉴他们的经验,用立法的方式,严格规范我国引进外资项目的关口,细化条例,让每一种项目的引进都有法可依,以切实维护国家的利益。√ 126 雾和霾都是悬浮在大气中的粒子,都会使能见度下降,两者的组成和形成过程相同。×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128 狭义生态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生态文化是以人为主体,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文化。× 129 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性差严重制约了生态文明法制建设的良性发展。√ 130 新能源革命是以不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

新能源行业十分倚重政府资金和政策扶持,其自身竞争力往往难以承受市场考验,而经济压力又让政府补贴不可能长久进行下去。√ 132 形成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可达到或者接近100%,且雾随空气湿度日常变化而出现早晚有或轻,白天无或重的现象。×

循环经济就是以最少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获取社会经济的最大产出。(×)

循环型社会的“循环”概念中,包含着自然的物质循环和循环经济这两层意思。(×)135 沿江沿海地区的一些小的化工厂的排放,不容易引起一些环境污染事件(×)

研究表明:相对湿度在40-70%间有利于雾霾天气出现,尤以50-60%时出现概率最高。√

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要坚持从源头预防,把环境保护贯穿于规划、建设、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指出,系统是“处于相互作用中的要素的复合体”。√

一些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其韧性机制较差,一旦瓦解以后就很难恢复。√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还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保障。√

阴阳五行说”以整体观、联系观和动态观来观察和解释世界。(对)

由于人类的滥采乱捕和掠夺式的利用,造成了许多物种的单一化和一些生物的灭绝。√

由于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因而,应当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一种根本的和长远的价值取向。√ 147 由于土壤中的污染物超标,从而引发了粮食中污染物超标。(对)148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是指将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事前防止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之上,同时也要积极治理和恢复现有的环境污染和自然破坏,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人类的健康及其财产安全.√ 149 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八大自诉范围里有关于环境污染破坏可自诉的相关规定。×

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森林是种类最多、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周转速度最快的可更新资源。×

151 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公共管网供水以及自备水源向城市排水设施排放污水、废水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缴纳城市污水处理费。√

152 在十八大上,胡锦涛在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增强发展协调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文化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建设生态文明。√

153 在水土流失区域内修建铁路、公路、水工程,开办矿山、电力、建材和其他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必须有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

154 造成水体水质、水中生物群落以及水体底泥质量恶化的各种有害物质(或能量)都可叫做水体污染物。√

155 真正的和真实意义上的公平乃是所有法律的精神和灵魂。实在法由它解释,理性法由它产生。√

156 执法、司法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以德治国的重要保障。×

157 种植业是农业结构的基础结构,它的优化处于优先地位,是生态农业的基础。√ 158 资源法应当是我国公民环境权实现的基本法。(×)159 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最早提出来的。(×)160 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161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 162 资源税属于地方税,资源税税负较高,地方所获收益较明显× 16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164 自然创造的财富主要指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

165 自然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和意志而独自存在的,但只有人才有意识,才能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

166 自然界的价值包括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

167 自然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不均衡性。√ 168 遵守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保证法被公正、√

169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产品,由于消费中的非竞争性往往导致“公地的悲剧”,即过度使用,资源耗竭。√

170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关系紧张的状况将长期存在。√

第五篇: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 电子书

目 录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一(1)第一节生态文明概念„„„. „„„„„„„„„‘(1)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16)

第三节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27)

案例一 „„„„„„„„„。(38)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40)第一节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40)第二节西方生态观的演进„ „„„„„„„„„。(61)第三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一(76)案例.. „„„„„„„„„一(90)第三章人口、资源、环境和谐发展„„„„„„„(92)第一节生态文明建设与人口问题„„„„„„„„„„„(92)

第二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102)第二节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106)

案例„„„„ „„„„„„„„一(122)第四章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 „(124)

第一节生态保护与修复„„„„„一 „。(124)第二节 自然资源保护„„„„„„一 „。(133)第三节环境污染防治„„„. „。(135)第四节环境保护的公共服务属性„„ „‘(146)

案例„ „。(152)第五章绿色发展与产业转型„„{ „(163)

第一节绿色农业与食品安全„„„一 „’(163)

第二节低碳经济与新能源„. „’(168)

第三节循环经济„一 „‘(174)

第四节生态产业„一 „’(180)

第五节生态旅游业一 „‘(191)

案例一 „’(203)

第六章生态文化与价值取向„„ „(209)

第一节生态文化与全球化„. „。(209)第二节生态文化价值取.向„. „.(215)第三节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一 „‘(230)

案例一 „„.„. „。(239)第七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保障„„„ „(241)

第一节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一 „’(241)

第二节生态文明理念下法律体系的构建„„ „’(246)

第三节完善公民环境权利与公众参与机制„ „‘(25 1)

第四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257)

案例一 „。(266)第八章走向生态文明时代„„„ „‘(269)

第一节生态文明与文明体系„„„” „一(269)第二节建设“美丽中国” „ „“(280)

第三节真善美智圣的统一„ „一(289)案例·一 „一(309)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生态文明概念

生态文明作为文明的一种形态,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眼于自然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主旨,从维护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致力于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使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有效地解决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需求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供给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促进自然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换言之,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 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要全面理解生态文明,首先需要了解生态系统、认识文明的发展历程。

一、生态系统

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提出“生态学”概念,将其界定为讨论有机体与外界环境关系的学问。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生态系统”概念,认为有机体不能与其所处的环境分离,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形成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它们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生物群落与环境,可以看做是处在相互作用中的因素,而在成熟的生态系统中,这些因素接近于平衡状态,整个系统通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得到维持。

(一)生态系统的存在和演化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可分为如下类型: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

淡水生态系统

沙漠生态系统

农田生态系统 城镇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浅海带生态系统 外海带生态系统

地球生态系统包括大大小小的众多子系统,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这样一种整体性结构使地球生态系统能够产生强大的自然力量,也使它十分脆弱,无论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连锁反应,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就会引起其他因素相应地变化,从而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重大的影响。如“酸雨”被称为“天空中的死神”,它对陆地生态系统危害极大,常常导致整片森林死亡。森林消失后,蓄水固土的功能消失了,又必然加快水土流失。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以食物链的方式存在,那么只要其中一个物种灭绝,就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

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出现变化,如由于某个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可能使生态系统的内部稳定或平衡状态被打破。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个动态发展循环过程,生态系统实现着自己的目

的,完成新陈代谢,推动着自身的进化。而一些比较脆弱的生态系统,其韧性机制较差,一旦瓦解以后就很难恢复。

(二)生态资源

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在生态系统中,通过食物链,实现生命元素的转化和再生、营养物质的转化和再生、环境资源的转化和再生,最后是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转化和再生,形成生态系统的无限发展进化的过程。

如果地球生态资源被破坏,丧失它对人的价值,如空气和水被污染,土地破坏失去了有价值的生产力,但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不能没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和肥沃的土壤,为修复被破坏的资源,恢复其使用价值,清除对空气和水的污染,治理被破坏的土地,需要 支付巨大的经济费用和社会劳动。可以说,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应实行生态资源的有偿使用。

地球生态系统是脆弱的,如果听任传统工业文明对地球生态环境摧残和破坏,人类将无家可归。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实行循环经济,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如果把“人定胜天”推向极致,将使人类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必须统一。对生态资源的开发必须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相平衡。

(三)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系统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产生生物,生物又对地球上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起反作用,这样便产生丰富多彩的生物圈,形成生态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生物圈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包括生物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无机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还有生物有机体的生存环境(日光、水分、温度、大气、土壤等)。各种因素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有序的、自组织系统。所有输入系统的物质、能量都在循环中运动转化,一种有机体利用以后,转变为另一种有机体可以再利用的形式,它的结构和功能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性质,使自然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动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在没有受到外力的剧烈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平稳地进行着,生态系统的结构也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的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它是一种动态平衡,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维持平衡状态的能力。生态系统保持动态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适应性,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具有一定的韧性机制,因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生物的发展,在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中不断地改变大气圈、水圈和地壳的组成,深刻地改变地球的面貌。

莫兰指出: “先有能量/物质方面的开放,后有与主动组织直接发生关系的信息/交流方面的开放,尽管一切开放系统都会有封闭,一切封闭系统都会有开放,尽管我们不能只用开放观念来定义一个系统,但开放观念还含有点别的东西,超出一切系统均拥有的关系/互动之开放的东西。”

柯伦认为: “生物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外界交换能量和物质(正因为这样,它们被称做‘开放’的系统),以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内部的过程发展了结构、机制,并且与保持生命形式处于平衡态的力相抗衡。它们不是与外部环境相平衡,而是有一个动态 的、非平衡的稳定态。” [1]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20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2]理查德,柯伦: 《(地球信息增长——历史与未来势,124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四)生态系统的特性 1.整体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内部各种因素及生态系统之间相互联系,具有功能和结构的依赖性。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生命共同体。

对大部分陆地来说,水分(降雨量)是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原或荒漠等类型的主导因子或限制因子。

自然界中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养料。人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并使它们再回归到循环使用的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破坏。1976年绿色和平运动提出((相互依赖宣言》,提出生态学三大原则:(1)-切生命形式都是相互依赖的;(2)生态系统稳定性取决于它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所有资源都是有限的,所有生命系统的生长也是有限的。

生态系统整体性,是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客观性质。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2.多样性

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生物物种、生物遗传物质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美国著名生态学家奥德姆认为,物种种群有9种相互作用的基本形式:中性作用、竞争作用、资源利用型竞争、偏害作用(又称抗生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偏利作用、原始合作、互利共生。他把这9种相互作用归结为两类:负相互作用,包括抗生、寄生、捕食作用;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合作、互利共生等。这些相互作用在生态过程中表现为结构和功能的统一。

利奥波德说: “世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反映出了产生它们的荒野的相应多样性。”罗尔斯顿说: “多样化增加的结果激励了复杂性的增加。多样性的环境是异质的,有利于物种的多重适应性,但不利于它们适应均质的环境。这种多重适应性需要复杂性,即有能力找到更好的环境并迁徙到这些好环境中去„一复杂性有助于应付多样性提出的挑战和机遇。复杂性有助于跟踪变化着的环境。” 3.自组织性

生态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特性。埃德加·莫兰指出: “大自然中并不存在一种超自然的特异组织原理或组织之熵,也不可能存在一种能够把将要构成系统的成分聚拢起来的特殊力量。在成分互动之前和之外没有任何系统原理,有的只是系统形成的自然条件,其中某些互动现象体现为相互关系,于是成了组织力量。如果确有一个组织原理,那么它就生于灾变,生于随机偶遇,是无序与有序野合之果,也就是形式的改变。这也正是形态发生学的奇迹,涌现出来的相关性、组织和体系构成了同一现象的三个面。”相关性、组织和体系被莫兰称 为“环形对应”的关系。

西利亚斯认为: “自组织的相关性在接纳某种尝试联合和包括,而不是诋毁和忽视的系统思维时就变得清晰了。这是一种不是被矛盾和对立吓倒,而是转向这种赋予系统活力的力量的思维。”自组织生态系统存在不可逆性。自组织意味着由系统自身产生出系统进化的时空连续统。4.复杂性

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网络。依据“自然一人一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观点,既从人考察自然界,又从自然界考察人。【l】利奥波德:《沙乡年鉴》,178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罗尔斯顿:《基因、创世纪和上帝——价值及其在自然史和人类史中的起源》,4-5页,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94-9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146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6)埃德加·莫兰指出: “自然不再是无序、被动、无定形的环境,它是复杂的整体。人对于这个复杂的整体不再是封闭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系统,以组织形态上的自主一依存的关系处于生态系统的内部。”„“生物种群之间的一系列的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具有组织特点的复杂的统一体,这就是生态系统。”2]-种融摄性的生态哲学将最终打破科学与人文的界限,使人与自然重新建立起完整的复杂关系。他说: “科学的学科在以前的发展一直是愈益分割和隔离知识的领域,以致打碎了人类的重大探询总是指向它们的自然实体:宇宙、自然、生命和处于最高界限的人类。新的科学如生态学、地球科学、宇宙学都是多学科的或跨学科的:它们的对象不是一个部门或一个区段,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形成一个有组织的整体。它们重建了从相互作用、反馈作用、相互一反馈作用出发构成的总体,这些总体构成了自我组织的复杂实体。”

康芒纳描述说: “每个生物种群也与很多其他的种群发生着联系。这些联系的多样性使人眼花缭乱,它们的错综复杂的细则又使人感到奇妙。„“种群之间彼此建立起复杂而严格的关系,从而组成了地球上的巨大的生命之网。” 5.开放性

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西利亚斯说: “复杂系统是开放系统。我们已经指出,局域话语并非是封闭起来的,而是与他者处于相互作用之中。社会系统也与许多其他系统处于相互作用中,例如包括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这种关系已经受到了新的审视,导致强大政治团体 【1]埃德加·莫兰:《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14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11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114-11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25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将环境作为主要关心的问题。自然不再是人们利用的被动对象,而是使得人成为人的关系集的一部分。”

埃德加·莫兰说: “生态开放原则最终开启了把物体孤立在自足中、并把环境和异己者排斥在自己原则之外的封闭观念。依赖生态的存在始终有着双重身份,因为它在身份原则的核心中融入了自己的环境。” 6.动态性

生态系统是动态的、发展着的,是一个有机的进化过程。

詹奇强调: “一种‘健康的’和能恢复生机的生态系统一般总是远离它的平衡态,这种平衡态可以描述为相空间吸引域内的唯一点,出现一些大的时空涨落是这种生态系统的普遍特征,这种生态系统总是在相空间中运动着,并且倾向存在于吸引域附近。„一系统愈逼近平衡态,系统就愈难以恢复生机。任何随机涨落,例如气候变化或新物种出现,都可能完全破坏原来的系统。”

詹奇指出: “自然力对称破缺的直接后果是在宇宙中同时进行宏观进化和微观进化。宏观结构成为微观结构的环境,并以决定性方式影响了微观结构的进化,或者使这种进化成为可能。反之亦然,微观结构的进化(原子核、原子和分子的合成)成为宏观结构的形成和进化的决定性因素。这种相互以来构成的指示共同进化的一个方面,这一原理在生命领域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原理意味着,通过建立进化双方反馈联系的循环过程,有一系统都与其环境相联系。” 【1】保罗·西利亚斯:((复杂性与后现代主义:理解复杂系统)),169页,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2]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215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7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4]埃里克:詹奇:《自组织的宇宙观》,97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一、文明的界定 2000多年前的((周易·乾-文言》中有: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孔颖达疏说: “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文章而文明也。”

《偾卦》说: “文明以止,人文也。”孔颖达疏说: “文明,离也,以止艮也。用以文明之道,裁止于人,是人之文德之教。”

《周易·大有》中说: “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尚书·舜典》中说: “睿哲文明,温恭永塞。”意为国家和社会面貌的开化、光明,富有文采。((尚书古文疏证》解释说: “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为明。”

文明在中国文化中,指的是一种进步状态,与蒙昧相对;是一种文雅意味,与野蛮对照。

梁启超在《文明之精神》中说: “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

孙中山说: “实际则物质文明与心性文明相持,而后能进步。”

陈炎认为,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来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来协调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来调节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顽发展所达到的程度。人作为一种“类存在”,至少具有使用和制造工具(包括一切科技手段)、依赖和凭借社会关系(包括一切社会制度)、渴望和追求情感慰藉(包括一切精神享受)这三个基本特征。唯其如此,人类才可能有对真的探索、对善的追求、对美的创造。可以说,人类文明有着统一的价值标准。换言之,人类要满足自身的基本需求,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就必须进行真的探索、善的追求、美的创造。人类要进行真、善、美的探索、追求和创造,就必然会面临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重重矛盾。所谓文明,就是人类在克服这些矛盾的努力中所达到的历史进度。所谓文明的尺度,正

是马克思主义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综合尺度。”

在西方,“文明”(civilization)-词来源于拉丁文“civil”、“civilis”,原意指在城市享有合法权利的公民。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社会把当时由封建神权、习俗向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和社会习俗的演变称为“civiliser”,即公民化过程。到18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人们把体现资产阶级大革命的新的文化气象称为“civilization”,即“公民化”的文化,包含“公民的、国家的、社会的”意义,表示国家、社会的进步状态。

美国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中认为文明发生的标志是:阶级(即宫殿或贫富)、金属工具、文字;他认为古代文明的成就与标志是:出现了城市、贸易、简单机械、学校、科学、立宪君主制、国际法、成文法等。他提出了“文明时代”的概念。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文明一词的含义,确切地说,究竟是指什么呢?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别开来的国家的政治权力,纳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2]¨‘人类文化包括工具、衣服、装饰品、制度、语言、艺术形式、宗教信仰和习俗。所有这一切使人类能适应自然环境和相互间的关系。”

美国人类学家克拉克洪提出文明出现的三个表现是:(1)存在一系列人口至少在5000以上的永久性城镇、集镇或城市;(2)已发明、使用文字;(3)已有纪念性的公共建筑和进行礼仪庆典活动的中心场所。

日本的福泽谕吉在《文明论概略》中说: “文明就是指人的安乐和精神的进步。” “所谓文明是人的身体安乐,道德高尚;或者说 【1]参见陈炎:《“文明”与“文化”》,载((学术月刊》,2002(2)。[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册,105页,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出版社,1992。[3]同上书,68页。衣食富足,品质高贵。”

日本的岸根卓郎在《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中认为,传播知识的过程就是文明。文明应该解释为“语言和文字被人们感觉和记忆、被积累和客观化,由特定的个人向其他的个人传递,向客观的知识体系发展的过程”。

法国史学家基佐认为,文明就像海洋,它构成一民族的财富,该民族的生命的一切要素、支持它存在的一切力量,都集中并团结在它的内部。

沃勒斯坦把文明定义为: “世界观、习俗、结构和文化(物质文化和高层文化)的特殊连接。它形成了某种历史总和,并与这一现象的其他变种(即使不总是同时)共存。”

文明可划分为不同的阶段。

有人按照人类在地球上生活的年代来划分文明:古代文明从人类起源到新石器时代开始,即从公元前15000年到公元前8000年;中世纪文明从新石器时代到文明黎明时期(大约公元前3500年);从中世纪到开始工业革命的公元1750年称为近代文明。

西方文明通常被划分为四大主要时期:古代文明(约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500年),中世纪文明(公元500年-1500年),近代文明(1500年-1900年),当代文明(1900年至今)。

法国学者孔德提出,西方文明过去经历了两大阶段:宗教一军事阶段,即从有史记载到罗马帝国灭亡的阶段;形而上学一法律阶段,延续到了孔德所处的时代;而人类正在过渡到第三阶段。

从社会形态划分,如“原始文明”、“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

以人类生产方式的变迁来对文明进行分期,如“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1]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32-33页。[2]岸根卓郎: 《文明论——文明兴衰的法则》,9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三、全面理解生态文明

关于生态文明,有许多种不同的表述。

狭义的生态文明,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侧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形态方面。

广义的生态文明,是在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社会文明形态,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强调共生共存、全面的和谐。

生态文明,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全面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形态。

有学者主张: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基于生态学视野的观点认为: “所谓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艾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统一的关系。”

有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1)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生态文明是关于世界样态和过程的生态学描述”;(2)文化形态的视角: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的生态表现”;(3)价值论视角: “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4)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生态文明是物质、精神、政治、生态的融合文明”;(5)组织管理视角: “生态文明是管理心理和管理 【l】参见潘岳: 《关于环境问题的若干思考》,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2006。[2]俞可平: 《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4)。【3]刘思华:((对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论的若干回忆》,载《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活动中的生态指向”;(6)生产和消费方式视角: “生态文明是生态化的人类市场和消费方式”;(7)伦理学或道德哲学的视角:“生态文明是以生态道德伦理关系为内容的‘至善’的文明”。

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观是指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以及由此引发的人与人关系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人类在生态建设活动中所取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它标志着人类与自然生态共存和发展过程中超越愚昧的程度。生态文明观以生态伦理为价值取向,以工业文明为基础,以信息文明为手段,把以当代人类为中心的发展调整到以人类与自然作用为中心的发展上来,从根本上确保当代人类的发展及其后代可持续发展的权利。

还有学者认为: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及生态问题产生的实际领域,生态文明应当是物质文化的进步状态,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构成一个逻辑序列。建构生态文明,首先需要调整生产技术,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方式方面实现飞跃,争取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但是,要在自然界中实现自由,又必须以社会中的自由为手段,以意识中的自由为前提,所以它的建构必然要求在交往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得到响应。”

生态文明观认为,不仅人是主体,自然也是主体;不仅人有价值,自然也有价值;不仅人依靠自然,所有生命都依靠自然。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文明要求抛弃与自然对抗的科技形式,采取与自然和谐的科技形式,开辟更丰裕、更和谐的时代。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科技指向稀缺、污染、不可持续的资源范围。在生态文明时代,科技指向丰裕、清洁、可永续利用的资源范围。【1】倪钢:《生态文明概念诠释——以哲学的观点解读和分析生态文明》,载沈立江主编:((当代生态哲学构建》,91-97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2]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欧阳志远:《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位问题》,载《光明日报》,2008-01-29(11)。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人们基于对工业文明弊端 的反思,而提出的一种力图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文 明范式。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在一个独立的 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存在和非生命存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高 度自觉地保护适合于人类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生态及其再生能 力,是人们创造和发展文明的应有之义。

要实现生态文明转向,就必须从两个方面进行变革,首先是伦 理价值观的转变,改变人们对自然存在的认识;其次是生产和生活方 式的转变,改变工业文明时期资源浪费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生态文明观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长处,以人类与 自然作用为中心,把自然界放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的地位。从生态文明观看来,人类与生存环境的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文明,威胁 其共同进化就是生态愚昧;只有在最少耗费物质能量和充分利用信息 进行管理,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人类与自 然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展现生态文明 的辉煌。”1 就共时态来看,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 明、人的文明。广义的生态文明包含所有这些方面,涵盖了人与自 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更高阶段和更高形态的文 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文明是基于改善和优化人与 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的物 质、精神、制度方面积极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 谐的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落实及其成果的反映,倡导尊重自 然、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实现生态良好、[1]参见刘宗超:((生态文明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走向》,北京,中国科学技

术出版社,1997。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

对生态文明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生态文明是高于迄今为止的其他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

从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来看,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 业文明之后,生态文明是高于这几种文明的高级文明形态。它是在对 传统文明破坏生态因而威胁人类生存的弊端进行深刻反思和扬弃后形 成的一种新的文明,是对人类传统文明的整合、重塑和升华,是人类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现代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

第二,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共生、和谐。

看到人类对自然生态严重破坏导致的恶果,走出“人类中心主 义”的误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与 自然界万物是平等的,是共生共存的,人与自然不是主从关系,更不 是征服与被征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依靠自 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追求功利和幸福不能逾越自然 所允许的范围。只有与自然平等、共生、和谐,人类文明才能持续和 发展。关键在于人类真正用文明的方式对待生态。

第三,生态文明要求维护生态安全。生态安全是生态系统得以延续的保障。生态文明要求全社会、全人类都必须履行维护生态安全的责任和义务,人人都要对保护生态 尽职尽责,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面临生态破坏的情 形,应自觉地承担建设和改善生态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国家、每一 个社会组织和机构都要尽到自己的责任,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关系,共 同保护和建设生态系统。

第四,生态文明要求经济与生态资源协调发展。

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式,建设 有利于生态平衡、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 式、消费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有效控制污染 物排放,保持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实现经济与生

生态文咀建莜教程

∞∞ 态协调发展。

第五,生态文明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体系。

生态文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自然资源环境的可持续 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使 经济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使人类文明不断延续。人类文化和制度选择应该在保持自然生态和谐 基础之上追求精神自由,如果超越了生态平衡的界限,人类自身也会 陷入文化或制度的危机之中。,第六,生态文明要求形成良好的生态意识和伦理道德。

生态文明要求人的文明,主张人对自然承担道德义务,倡导生 态伦理道德,要求人们善待自然,不能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破坏生 态环境,在谋取物质利益时必须自我约束、有所控制、行为节俭,树 立良好的生态意识,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提升伦理道德境界。

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第二节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意义

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用 专章论述。生态文明地位的“提升”,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 更加重视,对生态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民意的呼唤。

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到“融入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指引,再 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的路径,十八大所理解和规划 的生态文明,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节能减排、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等问 题,而是上升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现代化 : 16≯、。._钒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发展高度,并且体现为工作部署、发展目标、制度设计,预示着与时 俱进、改革创新的生态文明浪潮到来。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 个维度,也是人类发展的内在要求。从物质层面来看,生态文明倡导 有节制地积累物质财富,选择一种既满足人类自身需要、又不损毁自 然环境的健全发展,使经济保持可持续增长。从生产方式层面看,生 态文明要求转变传统工业化生产方式,提倡清洁生产t从生活方式层 面看,生态文明提倡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 和文化的享受。

就“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言,完备的“发展”对 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保障作用,即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 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 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 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 发展来解决。

生态文明本身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不仅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 展的经验,而且是对生态自然发展的状况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因 此,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完整内涵和精神实质具有两层含义:一 是在经济社会领域里,处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是以人为本:二是在生 态自然领域里,处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是以生态为本。在此,广义 的“生态竹f,既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核心要义,也是衡量科学发 展、和谐发展的根本标志。可以说,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和以生态为 本的双重价值取向的内在统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观和生态自然发展观 的有机统一。

建设生态文明,旨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 /—’执 17 7-_-.N 态丈咀建{乏教程 ci辩

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好人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生态文明要求人类选择有利于生态安全的经济发展方 式,建设有利于生态安全的产业结构,建立有利于生态安全的制度体 系,逐步形成促进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的良性运转机制,使经济 社会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对后代人的需求不构成危害,最 终实现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加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 系,坚持在加快发展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加 快发展;根据人类对自然界的逐步认识来调节我们制定的目标,通过 适应性的变化和调整来达到最佳状态,推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以贵阳市为例,贵阳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采纳了积极 发展绿色经济的方法。绿色经济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 附加值高、生产集约的特点,发展绿色经济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 然选择。贵阳市围绕全面促进资源节约的目标,大力推动资源利用方 式转变,把绿色经济理念贯穿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各个环节,最 大限度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调整产业结 构,积极发展生态工业、信息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节能环保产 业。深入挖掘贵阳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会展、物流等绿色 服务业以及生态农业。以上努力都为贵阳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奠定了 良好的经济基础。

一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建设生态文明要抓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一核心。1972年,在 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首届人类环境会议,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 醒。我国于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改革开放后,环境保护被确立为基本国策。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十七大报告首次明 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十八大报告将之阐述得更加系统和完整。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 e、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其本质特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

明形态。它不仅说明人类应该用更为文明而非野蛮的方式来对待大自

然,而且在文化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上都体现出

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崭新视角。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

会、环境的共赢,关键在于人的主动性。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工业文

明那种利润最大化、财富线性积累的价值观必然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的不和谐,而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公正和

社会公正。在生态公正前提下的社会公正,就是财富不能为少数人积

累和占有,不能光考虑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是要考虑社会利益的最

大化,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生态文明的一大特点就是寻求和

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之间的和谐。而工业文明社会中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率的生产企业,实际上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否定和

破坏,继而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为一部分人得到好处,另

一部分人受到损失,一部分群体和社会间形成矛盾,整个社会就得承

受因此带来的后果。如果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对企业进行选择的话,一

定会选择那些能够促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的投资或企

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提高对企业的要求和门槛,也会逐渐促进社会的和谐。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它是对工

业文明的改造和提升,使得人类能够实现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能够

提高经济效率、生态效率、社会效率,能够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 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

念。顺应自然,从字面上看,顺应即顺从适应,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调

整行为以适应他人或环境的过程。这里的顺从适应也并不是消极地顺

应自然,俯首听命于自然,而是能动地认识自然、适应自然,并按照

态丈咀建{乏教程

㈣。

美的规律塑造美化自然,不断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要 坚持尊重和维护自然与塑造美化自然的统一。这就意味着人类在自然 规律面前,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才能使两者达到和谐的境界。这种观 念实际上在中国朴素的自然观里早有体现。“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 的自然观。这个“天”,正是指自然界和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论 语》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说:“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一切的根源,取之自然,归之自然。要节制与合理控制人的欲望,反对对外物的无度占有。所 谓“取物限量、取物限时,取之有时、用之有节”,适度使用自然,不破坏自然。这些朴素的自然观,我们当记取其积极的一面,摒弃其 被动消极的一面。总而言之,尊重自然是前提,即充分尊重自然规 律;顺应自然是行动,即按照自然规律,调整人类的行为;保护自然 是目的,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文明观。必须转 变人与世界相对立或以人为中心的观念。在传统的思维方式看来,人 是世界的中心,自然界只能围绕着人、为了人而存在。其结果是自然 作为对象被无限改造、征服,生态逐渐恶化。而在生态文明观看来,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不应把人的主体性绝对化,也不能无 限夸大人对自然的超越性,而是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 界中的位置,关注自然的存在价值。人是自然物,是自然界的一分 子,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把自身的活动限制在保证自然界生态 系统稳定平衡的限度之内,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这 正如马克思所精辟地指出的: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的本质的统 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 了的人道主义。”

需要增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统筹好人与自然的 关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影 响,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 7—’嘞~ 20≯-~___—l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 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倡导人际关系和谐,承认社会分工而强调 人格的平等,培植团结、互助、和睦、友好的人际关系。人类尊重自 身首先要尊重自然,只有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人类文明才能 持久和延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根本 目标,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评价标准。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建设生态 文明,要始终致力于不断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 建设提高到了更高的战略层面,这意味着把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把老 百姓对政府的满意标准,又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过去主要是解 决有和无的问题,现在解决的是好和坏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生态文明状况的实 现程度,也是衡量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指标。十八大报告指出: “生 态文明的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平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建设生 态文明,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是改善民生的需要。只 有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原则、目标等深刻融入和贯穿到经济、政 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全面推进现代化,为人 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 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 现。”

因此,建设生态文明,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着力解决好群众普遍关注的环境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认为 人的需求不仅包括基本的物质需求,而且包括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需求,它超越了纯粹的功利目的,以实现完整的人的

支呗建{之教程

‘融

M‛_ ___

全面发展和人的解放为终极目的。这种发展理念是在人与自然亲密关 系的基础上向人本主义的真正复归,是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的真正统 一。这种新的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的理想不谋而合。建设生态文明,以现实的人的生存状态为思考核心,以塑造人的完整性和人的自我实 现为价值理想,力图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重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内在统一。在此意义上,建设生态文明与坚持以人为本紧密 统一在一起,并且,只有二者的统一,才能实现人对人的总体性的全 面占有,才能实现人的真正自由。

坚持以人为本,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 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见物也要见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们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洁净的空气、清洁的饮水和绿色食 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生态文明建设,目 的是让人民群众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要从解 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人手,创造一个适合 于人类生活和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必须破除“见物不见人”的思想 束缚,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落实到改善人民生活上,坚持做到发展 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损害群众 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从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 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把“以人为本”作为根本宗旨理念和价值取 向,这对于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和科学的目标导向,不断提 高建设的质量和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 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 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 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 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 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 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建设生态文明,要“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把 生态建设上升到文明的高度,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 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趋势认识的不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 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 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 多个方面。生态文明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共同构成建设 小康社会的追求理念。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离 不开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生态文明是经济增长、和谐稳定、民生改 善的汇聚点。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类既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 受,更不可能有高度的精神享受和政治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 身就会陷入深刻的生存危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必然要求社会 经济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精神追求;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 在地包含着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法规。从这个意义上 说,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也是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具体体现。

(一)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 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i~i黛麓j豢态丈峨建设熬

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德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 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 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

(二)有助于解决我国发展中的各种难题

中国是人口、幅员大国,在中国建设生态文明,既能造福于13 亿人口,又将对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人所共知,西方发 达国家经过了百年的工业革命,借助其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可 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先走了一步,生态文明已具雏形,其成 果惠及约10亿人口。但全球尚有50多亿人口处在工业文明初期或中 期,生态文明刚刚萌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我国跨人生 态文明社会,不但会使全国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人文、民生 面貌为之一新,而且必将大大加快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届时,全 球“绿色版图”将明显扩大,有1/3以上的人口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同时,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工业化进程中转化为生态文明社会,中国能 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罕见的奇迹,成就辉煌。但发展中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发展不平衡、不协 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 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 等,严重制约了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如何破解难题,走出 困境,实现良性循环,事关改革、发展大局。须知,这些矛盾和问题 都是传统工业化带来的,若靠工业文明理念和思路应对,不但于事无 补,还会使困境日益深化。惟有以生态文明超越传统工业文明,坚持 生态文明的理念和思路,对发展中的矛盾、问题,作统筹评估,理性 调控,综合治理,化逆为顺,方能举一反三,突破瓶颈制约,在新的 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以能源、效益、效率为例。我国的资源产出效率极低,每吨 标准煤的产出效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

10.3 010。我国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 1/

18、法国的1/

16、德国的1/

12、韩国的1/7。差距就是潜力,后进蕴 藏着发展机遇。若以生态文明理念和思路引领发展,不要说能耗、效 益、效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就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面临的 种种难题都可以大为缓解,并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以产出单位GDP所耗能源相比,若以日本为1个单位,那 么,德国为1.5个,美国为2.67,而我国为11.5。这意味着l单位(千 克石油当量)能源消耗在我国仅能创造不到0.7美元的GDP,而世界平均为3.2美元,日本则达到10.5美元,德国达到7美元,美国约为5 美元。我国单位能耗创造GDP若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仅以目前的 能耗总量,就可产出超过14.35万亿美元的GDP,人均GDP将超过1.1 万美元。同样的能耗水平,2007年我国GDP仅为3.14万亿美元。二者 差距之大,可谓天上地下„„我国能耗如此之高,恰好说明了按照生 态文明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进步,有效降低能耗,推进经济集约化、生态化、知识化,是极其迫切、紧 要的,其发展潜力是无限的。如果各级政府和各行各业能够将生态文 明建设落实到行动上,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态优 化、环境保护,必会实现更完善全面的发展。

(三)有助于根治环境危机的痼疾

科学技术造就的工业文明在创造辉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 类社会带来诸如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生态危机等一系列困难和挑 战。继续在工业文明的框架中发展,还是另寻他路,成为摆在人们面 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要生存,就必须保护自然、尊荤自然,与 自然和谐相处。在这种背景下,生态文明的理念为大家所接受。所谓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

态丈峨建设教程

糍8j嚣

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 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 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城乡 人民对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是满意的,但对环境恶化,则反映相当强 烈。国家环境保护部有关资料显示,“十五”期间,二氧化硫排放量 比2000年增加了27.8%。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三 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治理污染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 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010 的地表水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 n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 010的湖泊出现 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 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 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在一些地 方,人们呼吸新鲜空气、饮洁净的水、食无公害食品,成为可望不 可及的事情,以致影响了身体健康,甚至致病早亡。有人说,30年 前,做梦也不会想到今天的生活会这样富足;同样,做梦也不会想到 今天的环境会如此恶化。环境问题已成为引发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 定的一大公害。同物质文明相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滞后,是薄 弱环节,亟需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否则,势必会拖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后腿。这是应当防止和避免的。

(四)有助于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文化素质的提高

我国环境恶化迟迟不能根本好转,这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 失有直接的关系。近些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 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 德文化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相当多的人生态道德文化水平低 下,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有些公务人员的生态道德、环境意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识差得惊人。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某省环保

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然而却有高达91.95% 的市长(厅局长)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增长。生态道德文化

缺失还表现在消费领域追求奢华、过度消费、甚至挥霍浪费等方面。

事实说明,在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在公职人员中间,强化生态道德

文化教育,“补生态道德文化课”,亟为迫切、重要。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

人合一”理念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

“导之以德,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法

律的约束,更需要道德的感悟。应当通过生态道德文明建设,提高全

社会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为此,必须在广大城乡居民中广泛深入持

久地开展生态道德文化宣传教育,普及生态道德文化知识,特别要重

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企业建

设;加强生态道德立法,规范人们的生态道德行为;转变消费观念,倡导适合国情的合理适度消费;还要实行村居民生态自治,充分发挥

民间环保组织的作用,并把生态道德文化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

合起来,以收相互促进、事半功倍之效。

第三节 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 问题与对策

、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配套经济发展模式不完善

建设生态文明既是文明形态的一种进步,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 一种转变。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今为

生态丈I且建{乏教程

藏潞

止,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 结构性污染问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耗、物耗和排污量等均大 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在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仍然存在消费 总量持续增加和综合利用率低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资源 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严重滞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 《“十一五”资源综合利用指导意见》中表示,中国矿产资源总回收 率和共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0/o和35%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虽然我国近年来提出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发展 理念并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但目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和低碳 经济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法律体系不完善、传统产业结构制约、融资机制和技术限制等因素,都使得我国的生态经济虽然有较大发展 空间,但依然任重而道远。相比之下,国外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和 实践方面却卓有成效,当前,发展生态经济、推行以循环经济、低碳 经济为核心的“绿色新政”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一致选择,目 的在于改变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 能耗、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另外,我国在经济开发中可能存在的三种错误倾向仍值得警 惕:一是部分沿海地区围垦大量滩涂,砍伐大量森林,破坏大量绿 地,导致生态空间大大缩小,造成严重的土壤和水源地污染;二是工 业化、城镇化建设较为粗放,用地不够集约,占用大量农田,若任由 这种趋势发展,未来建设、居住用地将“无地可用”,我国的粮食安 全也将受到威胁;三是部分城市建设过于追求奢华,搞大广场、阔马 路、高楼大厦,而农村和小城镇“脏乱差”的情况较为普遍。

(二)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环境经济政策缺乏

在法律制度保障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制建设进 步很大,相关法律法规越来越完善,但是我国的环境资源法律体系并 不平衡,长期以来重污染防治、轻资源保护的理念使得我国在自然资,—呻’瞧 28---—t、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1_______u_L‘——————1n_-_______.-‘————一

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的立法和研究相对薄弱,对资源开发利用和生

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虽然一直以来((环境保护法》都被视为环境资

源领域的基本法,但是无论其名称还是内容更多倾向于环境污染防

治,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及生态环境问题规定较少,所以

近年来理论和立法界一直在酝酿修订《环境保护法)),建议增加有关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规定,以使其内容更加完善和平衡。

此外,在对城市和农村的生态环保立法方面也存在不平衡的状态,长

期以来对城市环境保护的立法一直比较重视,而农村生态环保立法存

在缺欠和滞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离不开农村生

态环境的根本改善,必须加强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立法。

生态文明的建设和转型不仅需要立法的健全和完善,还需要大

量环境经济政策如环境税费、生态补偿、排污权交易等手段的广泛运

用,运用经济手段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发展。与传统的行政手段“外、] 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促进环

保技术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降低环境治理与行政监控成本等优

点。环境经济政策的广泛运用也是西方发达国家环境资源保护的重要

举措,通过对环境经济政策的探索和运用,不仅可以节约和内化环境 资源保护的成本,还能进一步激励企业积极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

破坏,从而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目前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运用并不广泛,主要有排污收费、城镇污水和垃

圾处理收费等,且主要以污染防治为主,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环

境经济政策如生态税、生态补偿、绿色信贷等亟待加强,环境污染强

制责任保险、排污权收费等还在探索。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经济政策的研究和应用。

(三)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尚未真正建立,公众环境 保护和参与意识较弱

作为一种新的文明发展形态,生态文明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

蔫擘。i豢态丈哆粤旅熬堂一——

明之后又一新的发展阶段,是人类彻底反思以往发展模式弊病的基

础上提出的一种更科学的发展思路,它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托,以正

确的环境伦理价值观为主导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时期的环境伦理价值观既不同于农业文明时期依赖大

自然、敬畏大自然的被动、朴素环境伦理观,更不同于工业文明时期

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价值观,是一种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

处,追求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需要从根本

上抛弃长期以来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观。然而目前,虽然

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发

展观,但真正在广大民众心中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尚需时日。特别是

在农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环境保护意识淡漠,公众参与积极性

不高,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和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农村生态文明建

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中占据重要的基 础性地位,只有搞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证我国生态文明建

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对公众环保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大力提

倡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引导公众绿色消费,规范公众在工作、生产、消费和生活过

程中的环境友好行为等。如美国早在1970年就通过制定《环境教育

法》,加强对公众进行有关环境质量和生态平衡的教育,为此,联邦

政府教育署专门设置了环境教育司。日本则通过政府、协会团体、教

育机构、企业所开设的体验式、参与式教育宣传,使环境保护、资源

节约理念深入人心,并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和国外相比,我国民众生态环境意识仍需加强,生态文明的环境伦理价值观须尽快确

立和强化。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二、对策探讨

在明确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以下几个方面可作为政策指向性参考:

(一)加快制度建设 ‘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要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

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

建设新格局。从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整体性与可持续性的系统理念出

发,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管

理体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

有偿使用制度及生态补偿制度。积极开展节能、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

境损害赔偿制度。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1.健全环境管理制度

完善环境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环境执法监督职能。环境管理

重心要向基层倾斜,全面加强基层环境保护执法队伍建设。建立健全 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对破坏和损害环境的行为,要依法追究相关

责任人的责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加快开发和建设环境管理

信息系统,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努力实现环境管理新突

破。

2.不断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不断完善生态补偿的调控手段和政策措施,尽快解决上游与下

游、开发区域与保护区域、受益地区与受损地区以及自然保护区内外的利益补偿问题,加快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促进国土空间开发格

局优化。同时,深入研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积极稳妥推行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生态支咀建{乏教程

。精} 3.积极稳步推进环境管理市场化改革

积极开展排污权交易试点,逐步实行排污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 权交易制度,建立主要污染物总量交易平台,按照区域流域总量控制 要求发放排污许可证,以排污许可证制度落实总量控制指标。加快推 行污染治理市场化运作,环保部门要发挥作用,加强环保地方性法规 和规章建设,用法律手段调节治污市场,引导环境治理主体和治污设 施运行主体规范行为、良性发展。4.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

抓紧建立环境保护科技支撑机制,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机 构、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加强环境重大 关键技术攻关,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提高污染防治的能力和水平,促 进全省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

5.建立完善生态文明评价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

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 系,尽快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在环保系统内部,合理设定考核目标,强化绩效考核,推动环境保护 重点工作深入开展。

6.不断完善环保队伍和能力建设长效机制

进一步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为 目标,引导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努力学习、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同 时,加强环境监测、监察、应急、信息等环保能力建设,努力建立与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人员队伍、装备水平和技术体系。

(二)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错误地把经济增长的高速度高效 率当作经济建设的目标,造成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尖锐矛 盾,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已经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 展。近十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以上,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快的国家,但我国单位的能耗高出经合组织国家平均值。盲目发展中 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不但阻碍了生 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也妨碍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协调统一生态文明与 经济的发展,努力培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的经济发展模式,把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 面,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点,推动绿色发 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要在于转变观念,必须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改变过去以破坏自 然来获得发展的思路。只有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落到实处,中国经济增长才能实现高效健康 和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调结构、保增长的 抓手,不断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传统的以重工业为基础的经济 结构以资源消耗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了长足发展,但在当今国际经 济发展趋势中,这些产业已是强弩之末,缺乏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可持 续性,而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各种新兴产业,如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 不仅可以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还可以突破贸易壁垒,拓展 国际市场空间,具有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加 大对生态环境整治项目、新能源开发项目农村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投 入,既能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能增强可持续发展后劲,无论对眼前 还是长远,都具有重要意义。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开发与利用,不仅可以治理环境,还可以使地方经济得以健康有序地增长。要把增 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历经多年快速发 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 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 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而广大人民群众却对生态产品的渴求日益迫 切。生态产品的生产不仅可以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且也是拉

·蹦w埘!蔫鞫^蒸枣粤哆粤谈熬壅

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

(三)尽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 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融合资源环境问题,究其本质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问 题。在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利用资 源、影响环境,单独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推行节约环保,难以从根本 上解决资源环境问题。这就必须根据自然环境承载力规划经济社会发 展,把节约环保的要求全面体现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和每个环节,坚决杜绝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边治理边污染、边恢复边破 坏的现象。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把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对生态环 境保护带有根本性、战略性意义。从而进一步凸显了生态环境在国 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前提性地位,这也为进一步加强环境 保护的宏观调控和综合管理职能提供了契机。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 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 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 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和环境功能区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 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 态安全格局。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这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 境关系的深刻揭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 展不足和保护不够的问题同时存在。忽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难 以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最终也要付出沉重代价。这就要求做到在 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我国已经到了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 的新阶段,需要把节约环保与调整产业结构、污染防治与企业节约增 效、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与扩大内需、生态保护与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结合起来,以环境容量优化区域布局,以环境监管优化经济结构,以 环境成本优化增长方式,以环境标准优化产业升级,推进经济发展方 式的绿色转型。

加强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措施。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关键是在环境保护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遵循代价小、效益好、排 放低、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加快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环境保护宏 观战略体系、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健全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政策和科技标准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和执法监 督体系、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形势使 然,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

(四)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建立治理环 境的佘众参与制度

要树立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必须首先解决好损害群众健康的 突出环境问题,进而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培养生态文明建设观念。环 境保护既要为科学发展固本强基,又要为人民健康增添保障。享有良 好的生态环境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利。必须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集中力量解决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弃物、细颗粒物和持久性有机 污染物等关系民生的环境问题。

2013年初,我国部分地区长时间反复出现雾霾天气,许多城市 空气质量急剧下降,甚至达到严重污染级别。各级环保部门快速行 动,积极应对,引导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共同行动。一方面,认真总 结空气质量新标准第一阶段监测实施工作,确保第一阶段74个城市 496个监测点位稳定运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 点区域空气质量联动监测。另一方面,在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和环保 模范城市开展包括PM2.5在内的6项指标监测,对外发布监测数据。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推动PM2.5纳 入污染物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生态支峨建{乏教程

埘辩

完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多污染物协同防治,深化机动 车污染防治。做好大气污染应急处置工作,指导督促地方政府制定空 气污染应急预案并适时实施,分别采取停工、限产、限排、限行等措 施,及时准确发布大气污染信息,提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健康保护和出 行建议,保障群众的环境知情权和身体健康。

要保障较强的公众参与意识,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治理环境的 公众参与制度。必须认识到公众参与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不是无足 轻重的环节,而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制约因素。要注意“群众路线”和 “公众参与”的差别。群众路线是“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公众 参与则强调公众的权利及政府对此权利的保护。在大型化工项目上,一些地方政府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群众路线”思维,认为群众参与 只是为了征求主意和办法,因此如果项目本身太过于复杂,群众根本 无法理解之时,则应该由政府和专家包办,群众靠边站。利益无法分 享,信息无法获取,双重闭塞之下,公众对风险的容忍度将降到冰 点,极容易触发群体事件。

(五)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负担起全球生态环境责任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我国发 展与全球发展紧密相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建设生 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我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一条特色鲜明的做法,就是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 局,在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环发领域的合作与治理的同时,在国内根据 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出台加强环境保护的战略举措。要树立宽广 的世界眼光,统筹国内国际可持续发展的两个大局,坚持共同但有区 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自觉承担国际环境责任,以自身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 繁荣的和谐世界,推动全人类共同呵护地球家园,为全球生态安全做 出贡献。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全球治理,承担与我国发展水平及阶段 一—‘’-h

36、,、呐__—费~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相适应的责任和义务,发挥在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中的建设性作用与

解决好国内生态环保问题有效衔接起来,强化国际环境公约履约,进

一步提高国际环境合作水平。同时,对外积极宣传我国在建设生态文

明、建设美丽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负责 任大国良好形象。

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发展,温室效应、臭氧层消耗、酸雨等一

系列全球性环境问题对人类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任何经济活动

导致的生态环境影响都是跨国性的、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过程中也

都是国际性的,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完全可以解决外界和自己引发的

。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化进程更加使环境问题向全球联动性的方向变

化。所以,人类因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同一个生态系统中,因维护后

代人生存发展能力以传承繁衍的需要,构成了共同的生态利益。在保

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共同行动中,各国都不得不站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通过共同行动,解决好相互的利益矛盾,以实现全球的可持

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可持续发展理念、生态文明理念只有在人类整体视野下才有价值,绿色核算、生态一经济利益权衡、代际公

平等问题也只有在全球视角下才具有意义。基于上述认识,中国应负

担起与其大国地位相适应的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地球生态和人

类整体利益的国际协同。

w涮;“女,#q 鬻鞫k婷嘿粤

令案例

{乏熬程

广东: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

人类正从工业文明时代向生态文明时代演进,广东省把生态文 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转变当前生产方 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 展。‚这个过程里难免会有阵痛,但一旦实现突破,广东将迎来更全 面可协调发展,并引领全国新一轮发展。‛

一方面,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必然走向; ‚建设生态文明和 美丽广东‛是广东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号召的回应。要充分认识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 的战略意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件关乎我国现 代化进程能否继续向前推进的大事。生态文明将取代工业文明。人类 历史上每一个文明时代的更替都是因为前一个文明时代引发出了很多 自身不能解决的矛盾,必须用一种新的价值理念、制度、运行方式 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来解决,所以农业文明才取代了远古 文明,工业文明才取代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引发出的一个自己无法 克服的矛盾就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以资源与环境的损害为代价 的,而今天地球资源环境的支撑能力或者承载能力已经到了难以为继 的程度了。但同时,人类不会、也不能停下发展经济的脚步,因此人 类的唯一出路就只能是摒弃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模式,去寻找一条能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前提下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 和方法。这就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

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将创造更多更优物质。生态文明取代工业 文明是一个漫长过程,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保护自然环境与获得更 多更好的物质财富之间的矛盾。生态文明不能越搞越穷,不然也会难 /—啃啭b 38 17、、__眠

第一章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

以为继。坚持生态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科学发展。只有社会和 谐才能保障生态文明的实施。比如,如果收入差距很大,一些群众连 基本的生活都无法保障,生态环境也难以根本解决。因此,两个方面 要同时抓,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生态文明只有比工业文明更好才能取 代它,其中就包括生态文明创造的物质财富必须比工业文明更多更 优。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全社会不仅观念要转变,制度也要转变,还需要不断地进行科技创新,来共同驱动。广东有条件有能力在走向 生态文明的道路上率先探索,一旦在某些关键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广 东有望继续引领全国乃至世界的新一轮大发展。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第一节中国传统生态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儒家思想为突出代表,融汇了道教、佛教和其他宗教流派的观念,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生态 智慧。在全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对于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 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古代对生态的认识和保护实践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把天地万物看成一个整体,而将人和万物 看作是天地的衍生。

五行学说是从整体上说明世界上各种物质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的关系。从夏代开始,人们已萌生“五行”观念。周初,五行思想有 所发展。《尚书‘洪范》载: “五行:一日水,二日火,三日木,四 日金,五日土。水日润下,火日炎上,木日曲直,金日从革,土爰稼 穑。润下作成,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可见 五行是与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五种自然物质。到西周末年,五行说在 实际运用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国语·郑语》记载,西周末年幽王的 史官史伯对郑桓公说: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 火杂,以成百物。”这是运用五行说来说明事物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系,也是五行说的发展。这种理论与今天的生态系统理论有很多相近之处。生态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只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他平他、和、杂),生态系统才能够具有一定的化育功能(生、继),不断地 演进(丰长而物归之),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否则,生态系统将 遭受破坏。史伯“和实生物”的思想是极其深刻的。五行说把世界看 作一个复杂的相互联系的整体。尽管用这种理论来说明整个世界不免 有牵强附会之处,但总的说来,在当时对于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是有 积极作用的。

自然崇拜体现了文明早期先民们对自然的有限认识和由此产生 的人类早期的生态智慧。原始先民出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对特定区 域的森林进行封山育林,禁止捕杀动物、砍伐树木,这些禁忌的季节 正是植物的生长期和野生动物的交配、产卵和繁殖期。禁忌的程度是 根据违反禁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危害程度确定的。原始先民认识到人 类的繁衍生息与大自然的兴衰枯荣密切相关,只有顺从大自然的运行 节律,人类才能生存和繁衍。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动物等自然资 源,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将危及人的生存。这种朴素认识对保护生态环 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古代贤哲不但提出了丰富的生态保护思想,并且以其指导 人们的实践,通过设置专门政府机构、颁布法律法令等措施,集中体 现了他们的生态智慧,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

虞衡制度即设置专门的政府机构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我国古代掌管山林川泽的政府机构泛称为虞衡,其职责主要是 保护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制定相关方面的政策法令,虞衡官执行这 种政令法令。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记载了周代的虞官设置: “山虞‘掌山林之政令,物为之厉,而为之守禁’,林衡‘掌巡林麓 之禁令,而平其守’,柞氏‘掌攻草木及林麓’”(((周礼·地官·山 虞》)。秦汉时期,虞衡转称少府,但其职责仍为管理山林川泽,具 体分管的有林官、湖官、陂官、苑官、畴官等。隋唐时期,虞衡职责

潮鳞笺焘态车哆建识熬壁

有了进一步的扩展,管理事务范围不断扩大,据《旧唐书》记载,虞 部“掌京城街巷种植、山泽苑圃、草木薪炭供顿、田猎之事”。宋元 以后,除元朝设有专门的虞衡司以外,其他各朝都由工部负责资源与 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由少府到虞衡司再到工部,表明古代当政者对 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上升到了新的高度,并开始从系统性的角度 来考虑和管理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虞衡制度及其机构基 本延续至清代,可以说这一制度是中国对世界自然资源管理做出的制 度性贡献。

配合虞衡职司的还有一定的惩罚法令。如《周礼-地官>中规定 庶民不植树的,死后不许用椁。又规定: “凡窃木者,有刑罚”。注 云: “天之生物有限,人之用物无穷。若荡然无制,暴殄天物,则童 山竭泽,何所不至!刑罚之施,至是不得不行”。((国语·鲁语》记 载:鲁宣公于夏天去泅水撒网捕鱼,大夫里革把宣公的鱼网割断了,并对宣公讲了一套保护生物资源的道理,说冬季里可以捕鱼和禽,若 是到了春季鸟兽鱼类怀孕,就要禁止捕捉。可是你却在鱼儿怀孕时捕 鱼,不让鱼儿繁殖,真是贪得无厌。宣王听了没有生气,说:我犯了 错误,纠正我是好事,让我知道守法的道理。部下把这张鱼网保存起 来,以纪念不忘里革的谏言。“立夏鸟兽已成,水虫怀孕之时,禁取 鱼之网,设取兽之物也。”捕鱼安排在冬尽春来的季节,除了气候上 的原因以外,第一,春天捕取鱼鳖可使肉食供应不致因禁猎而匮乏,有利于春天禁猎的实行,从而起到“助(鸟兽)生阜”的作用;第 二,春天多取鱼鳖晒干储备起来供夏天消费,可免夏天禁渔期间鱼类 食物供应的断档,有利于夏天禁猎的实行。

虞衡这个环保部门在历史上持续了约3000来年,乃世界罕见。不过虞衡越往后越削弱,到明清时的虞衡司只负责帝王、圣贤、忠 义、名山、陵墓、祠庙等区域内的管理,禁止在它们的周围樵牧,如此而已。其余“凡山场、园林之利,听民取而薄征之”。先秦的虞 衡至此已面目全非,有名无实了。唐代柳宗元《行路难》诗:“虞衡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斤斧罗千山,工命采斫栈与椽”。虞衡派出的伐木者遍布百岭千山,他们奉了工部的命令,进山砍伐木桩和木椽。生物资源的保护需要 双管齐下两手抓,人和资源的相互依存关系,所谓“苟得其养,无物 不养,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记: “数罟不入湾 池,鱼瞥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让大多 数人民都树立起保护境的意识,做到人人自觉遵守保护生态。辅之以 必要的法律制约,凡不自觉、有意违反的一定要处以惩罚。古代贤 哲不仅提出了朴素的生态文明思想,而且在实践中通过设置专门政府 机构、颁布法律法令等措施,集中体现了他们对生态文明的追求。

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地广人稀,原野不能尽辟,农田一般分 布在都邑的近郊,郊外则辟为牧场,山林川泽仍然是人们重要的生产 对象。《国语·周语上》: “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 乎出,其犹原隰之有衍沃,衣食于是乎生。”山林川泽和原隰衍沃并 提,显示了它在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国语·楚语下》载:王孙 圉论宝,把山林薮泽作为国之六宝之一。“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 宝之。”这除了与自然环境有关外,还因为当时种植业不够稳定,经常受自然灾害的威胁,需要以山林川泽的天然富源作经济生活的必 要补充。((孟子·告子上》说,齐国都城临淄附近的牛山曾经草木茂 美,但因为位于都市的近郊,人们随意砍伐,还能够茂美吗?当得到 雨露的润泽,又会生长新芽嫩枝,然而在这里放牧牛羊,就又变得光 秃秃的了。所以说,得到滋养,万物都会生长;失去滋养,万物都会 消亡。孟子富有哲理的名言: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 物不消”,包含着生态平衡的思想。古人认为山林可以保持水土、调 节气候。如果斩伐林木没有“时禁”的话,是会导致水旱之灾的。可 见古人很早就已经发现山林植被有涵养水分、提高空气湿度、增加降 水的作用。古代护林的礼俗制度还包括定时采伐,以保护山林的再生 能力;禁止野焚,以保护山林以及鸟兽昆虫;禁止砍伐幼树,以保护 山林的天然更新。

生态丈咀建设教程

∞}

成书于东汉的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了“自粪”的概 念,应与人工施肥不同,是指动植物死亡之后重新返回土壤,为新的 生命提供养分。这样的认识,类似今天循环经济的思想。中国古代的 劳动者还创造了充分利用生态条件的经营形式。《农政全书))记载,人们在塘岸上设置羊圈,每天扫羊粪于塘中,以为草鱼的饲料。而草 鱼的排泄物又可以饲养鲢鱼。《广东新语》、《湖雅》等著作也记述 了水塘上中下层鱼混养的方式,有的学者指出这是对水体的一种立体 开发,对自然资源的一种综合利用。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 肯定了中国文化渊源中“自然主义学派”的作用。他还注意到古代中 国人非常强调自然界的统一性以及个人与自然合一的特点。总之,我 们在总结中国文化对于世界文化宝库的贡献时,不应当遗忘有关生态 保护的思想和礼俗构成,因为这些文化遗产的存在,不仅标志着我们 民族的历史成就,而且对于增强今天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具有十 分重要的历史启示与借鉴价值。

《吕氏春秋》有《十二纪》。有人问其中的思想要点,吕不韦 明确回答,就是要调整天、地、人的关系,使之和谐,要点则在于无 为而行。《吕氏春秋》的《十二纪》系统地介绍了一年十二个月的天 象规律、物候特征、生产程序以及应当分别注意的诸多事项。其中涉 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特别值得我们重视。例如,孟春之月,要祭 祀山林川泽之神,所献祭品不得用雌性禽兽,当月还禁止伐树,不得 毁坏鸟巢,不得杀害怀孕的动物和幼小动物,不得取禽类的卵。仲春 之月,禁止破坏水源,也禁止焚烧山林。季春之月,禁止用弓箭、网 罗、毒药等各种形式猎杀禽兽,也不许伐取桑树和柘树。此外,又有 孟夏之月不许进行大规模的围猎、仲夏之月不许烧炭、季夏之月禁止 砍伐山林等规定。成书于先秦秦汉时期的Ⅸ逸周书》的((周月》、《时训》、《月令》等篇,以及《礼记·月令》、《淮南子·时则》 等,也有相近的内容。

以《月令》指导政策,在西汉中期以后更为明确。《汉书·宣,,帽’’‟

“≯ _.._■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帝纪》记录元康三年(公元前63年)六月诏,其中宣布春夏两季不 得破坏鸟巢、探取鸟卵、射击飞鸟,这正是((月令》所强调的保护 生态环境的禁令。大致成书于西汉中晚期的《焦氏易林》有“秋冬 探巢”的文字,说明春夏两季不得破坏鸟巢的制度确实得以实行。((汉书·元帝纪》记载,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六月,因气 候失常,“风雨不时”,诏令行政部门认真监察,不许违犯“四时之 禁”。永光三年(公元前41年)十一月,因地震雨涝,诏书严厉责 问百官为什么不遵行“时禁”。所谓“时禁”,就是((月令))中所规 定严令禁止的内容。近年甘肃敦煌悬泉置汉代遗址发掘出土的泥墙墨 书((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其中有关于生态保护的 内容。如“孟春月令”有“禁止伐木”的条文,又解释说,直到八 月,大小树木都不得砍伐,待秋后“草木零落”时才可以有选择地砍 伐。当月又有不许破坏鸟巢的禁令,规定甚至空巢也不许毁坏。破坏 空巢的禁令执行到夏季。如果巢中有鸟和鸟卵,则全年都禁止破坏。又规定,只要是不伤害人类的蛇虫,在九月之前都不得杀害。不许杀 害怀孕有胎的动物,则是全年“常禁”。不得杀害幼鸟的规定,也 同样是全年“尽十二月常禁”。保护幼弱走兽的禁令,则执行至九 月底。这篇文字的日期为“元始五年五月甲子朔丁丑”,时在公元5 年,是明确作为太皇太后的诏书颁布的。书写在墙壁上,是为了扩大 宣传,使有关内容为众人所知。’

汉初名臣晁错在一篇上奏皇帝的文书中发表了有关生态环境保 护的意见。其中说道:让德政普及,使得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水虫草 木等都为其蒙被,然后才能使得“阴阳调”、“风雨时”,维持良好 的生态秩序。这种试图以人为因素影响“天”的意志的主张,其实体 现了比较开明的生态意识。汉宣帝时,御史大夫魏相上书引述<明堂 月令》的内容,主张顺应阴阳四时执政。他说:执政者的行为“奉顺 阴阳”,则“风雨时节,寒暑调和”,“灾害不生”,五谷丰登。所 谓“风雨时节”,是汉代民间对理想生态的习惯表达形式。汉代铜镜

受 ’*‘

蔫擘;i裹态丈哆建设熬竺

铭文中常见“风雨时节五谷熟”、“风雨常节五谷熟”、“风雨时节 五谷成”等文句,都表达了同样的社会愿望。中国古代生态保护意识 较早成熟,正与农耕生活对自然生态条件的高度依赖有关。这种追求 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本身就是具有科学意义的。而中国早期的农学 和医学,正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得以发达的。

《明史·职官志三》说到“荐新,循《月令》献其品物”的制 度。太平天国文献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 “特命史官作《月 令》,钦将天历记分明;每年节气通记录,草木萌芽在何辰。”这说 明((月令》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确实有久远的历史影响。当然,其中 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在不同的时代,受到重视的程度可能是不 同的。

各代都颁布了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法令。周文王时期曾 颁布《伐崇令》,它被誉为“世界最早的环境保护法令”。((伐崇 令》规定:“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此外,如((逸周书》上说: “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 斧斤。”因为春天树木刚刚复苏。什么时候砍伐呢?((周礼》上说: “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除保护生态外,还要避免污染。比如 “殷之法,弃灰于公道者,断其手。”把灰尘废弃物抛弃在街上就要 斩手,虽然残酷,但重视环境决不含糊。周代还制定了保护自然资源 的《野禁》和《四时之禁》。秦朝的((田律》可以说是迄今为止保存 最完整的古代环境保护法律文献,它有一部分专门讲述资源与环境保 护,包括古代生物资源保护的所有方面。汉唐时期,自然资源和生态 环境保护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已发展到较高水平,统治阶级十分重视国 土合理开发利用与环境整治问题。尤其是在唐代,山林川泽、苑囿、打猎、城市绿化、污水排放、郊祠神坛、五岳名山等都纳入政府管理 的职责范围。《唐律》详细、具体地规定了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 的措施及对违反者的处罚标准。

据吕锡琛在((中国古代的环境保护法规及思想》-文中指出,一—’’蟹、46≯

、__——_‟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宋元时期特别是北宋十分重视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执法,官 府屡次颁布这方面的禁令,保护的对象包括山场、林木、植被、河 流、湖泊、鸟兽、鱼鳖等众多方面。明清两朝的法律则多沿用唐律,都有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令并有所发展,如清代还设有专管水利 的官员,并设堡专门保护水道、河堤,这种办法一直延用至今。

总之,历代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政府法 令,通过法律制度的方式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固定 下来,通过法律制度的强制性来具体实施这些思想,约束人们的行 为,规范社会生产活动。

二、儒家生态观念:德性的智慧

儒家的生态智慧是德性的智慧,通过修身实践,礼乐教化,尽 心知性而知天,表达了人文主体与自然环境之间相须互动的观念。天 人合一是儒家生态思想的核心。

(一)天人合一,中和位育

所谓天人合一,一般是指人与自然为一体,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天人合一”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观,与西方文化相 比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东方智慧。

儒家持一种“上下与天地同流”、“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 为一”的观点,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认为人的一切活动和 创制,都应当顺应“天道”、不违逆自然。“夫人事,必将与天地相 参,然后乃可以成功。”(((国语·越语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 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应当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与天地参”,才能取得成功。

从价值观上说,天人合一主张人和自然界的地位是平等的,自 然界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天道与人道合一,肯定自然规律与道德法 则的内在统一,反映了极其深邃的生态伦理的思想。

儒家不仅注重天人和谐、取舍有度的中庸之道,而且追求生生,—_’’‟

41§

生态支咀建{乏教程 i辫

不息、化育万物的理想境界。《中庸》日: “惟天地至诚,故能尽其 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 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 矣。” “天”是指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客观性以及 自然界; “人”指人的主观能动性、精神意志、人的生产活动、社会 活动和人的创造。“与天地参”并非是指天地有隔,而是说人只有如 此至诚尽己之性,亦尽物之性,才能与“天地”并称,参与“天地之 化育”。强调中和之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在思维方式上,和谐体现为有机思维。作为中国宇宙论的有机 原理的同时发生的思想,是关于宇宙中万事万物相互关联的首要原 理,以阴阳图的形式(环型思维)表达了出来。在中国传统伦理后来 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将伦理道德的属性赋予了“和”,由此将之发展 成生态伦理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其实就是生态文明思想在中国 传统伦理中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中国传统伦理中,仁和智(知)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要求 “必仁且智”(董仲舒。《春秋繁露·必仁且智>)。就其含义来 看,“是是、非非谓之知””(《苟子·修身》)。即,智是一种是非 之心,包括事实认识和道德认识。这种认识不仅指向社会关系,而且 也指向了生态关系。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简单地认为中华文明是以伦 理为主导的文明,事实上,中华文明也十分强调对自然事物的科学认 识。

天人合一思想主要包含着几个要点:第一,天与人是有机联系 的整体。天道是内在于人道而不是外在于人道的,天道最集中、最充 分地体现在人道上。第二,人道即天道,修人道也就是事天道。第 三,人能够遵循自然变化法则,并且能够引导自然变化,强调人在改 造和利用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性。第四,天人合一是人孜孜追求的生 存境界,真善美融为一体的道德境界,无限生机的和合境界。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二)仁民爱物,厚德载物

儒家从人道契入天人关系,将天道人伦化,提出尽心、知性、知天、积极利用自然万物、人与天地参的进取观点和“仁民爱物”的 生态道德观,力求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儒家认为,“仁”就内在地包含爱人与爱物这两个方面,由爱 人而达于爱物,由爱物而推及爱人。人类的价值要高于所有自然物的 价值,人类的秩序也高于自然界的秩序,人类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 社会的道德原则来利用和管理自然界。

中国传统伦理要求人类要与自然万物为友。“乾称父,坤称 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 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集·正蒙·乾称》)即,人是天 地之间的一分子,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因此,要把其他人看作是 自己的兄弟姊妹(民吾同胞),形成人对人的爱;要把自然看作是自 己的伙伴(物吾与也),形成人对自然的爱。显然,“民胞物与”是 从“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推出来的生态伦理思想。

架熹认为,“仁”的意思就是“生生”,“仁是天地之生 气”,“天地以生物为心,天包着地,别无所作为,只是生物而已,亘古至今,生生不息,人物则得此生物之心以为心。”

儒家肯定天地万物的内在价值,认为“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 体”,主张以仁爱之心对待自然,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体仁 万物的人文关怀。儒家的生态道德,是一种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道 德。

对自然要有同情之心。仁起源于人们的“恻隐之心”,是一种 发自内心的同情心。这种同情心是无所不包的,既包括他人也包括他 物。在人和自然的关系领域中,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在对待自然资源 的问题上,要采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的方

法。这里,“钓”是一钩钓鱼的方法,“纲”(网)是罗列多钩捕鱼 的方法。前者得鱼少,后者得鱼多。之所以要舍多取少,就在于捕鱼,_’_h 49 7

态文咀建设教程

蠢§&

决不能竭泽而渔。“弋”是用生丝系矢射鸟的方法,“宿”是指夜宿 之鸟。白昼射鸟难,夜取宿鸟易。之所以舍易取难,就在于捕鸟决不 能斩尽杀绝。这本身是仁的要求和体现。另一方面,它要求人们对待 自然万物要有“不忍之心”。“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则直接具有自 然保护的意义。

孟子日: “信,言合于义也。”《墨子》说: “信者,诚也,专一不异也。”信即诚信之品,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和 方法。“诚为仁义礼之枢,诚之为知仁勇之枢。”(王夫之:《读四 书大全注》)从其含义来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信与诚相训,因此,信即诚信。从其思想要求来看,诚信强调的是真实无妄。中华 传统伦理强调,用真心来对待自然,即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由“信”而达“和”,最后又回到了“仁”。这就是程颢提出 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河南程氏遗书》卷二上);王阳 明提出的“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 若是,其与天地万物一也”(((阳明集要·大学问》)。“仁”是比 “德”更高一级的哲学范畴,“仁”是“德”的统领,“仁”最终也 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上。

(三)取物顺时,合于礼义

儒家要求人要按照大自然的节奏来安排自己的行为,节制欲 望,而不能过分索取,要“节用而爱人”,合于礼义,使万物各得其 宜、各得其所。

《大戴礼记》记载孔子说: “开蛰不杀当天道也,方长不折则恕 也,恕当仁也。”《礼记》记载曾子日: “树木以时伐也,禽兽以时 杀焉。”这里有对时令的强调,把惜生与悯人联系起来。

《礼记·王制》继承了《夏小正》、《孟子))、((苟子》的有关思 想,体现了儒家在环境管理上“取物必顺时”的传统,允许“林、麓、川、泽,以时入而不禁”,“草木零落,然后入山林”,“五谷 不时,果实未熟,不粥于市1。木不中伐,不粥于市。禽兽鱼鳖不中,——’啭‟ 50-、__一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杀,不粥于市。”将环境的直接管理与市场的间接管理结合起来对自 然资源进行保护。

《礼记·月令》记载: “孟春之月: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 牝。禁止伐木,毋覆巢„„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 林„„季春之月:田猎置罘落网毕翳鲠兽之药,毋出九门„„命野虞 毋伐桑柘„„孟夏之月: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季夏之 月: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人山行木,毋有斩伐。”保护自然 环境的基本原则是: “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月 令是指导人们行为的道德规范,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春秋时期,管子在齐国为相,十分注意对山林川泽的管理和生 物资源的保护,提出“以时禁发”的原则。他说: “山林虽近,草木 虽美,宫室必有度,禁发必有时。”(《管子·八观》)

孟子提出按照自然的生态节律和动植物的生长特点去利用自然 资源的生态道德要求: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侉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 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孟子。梁惠 王》上)“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对生物 资源要加以合理的养护和利用,才能使其生长茂盛,繁殖兴旺。否 则,过度开采,丰茂的山林就会变成不毛的荒山。人固有对生命的恻 隐之心,强调人与动物一体的感通。

苟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取物以顺时”和“以时禁发”的思 想,指出: “圣王之制也: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天其生,不绝其长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 有余材也。”“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苟子·王制》)认为圣王只有按照自然的法则合理管理,爱物节 用,使万物各得其宜,才能使百姓生活富足、社会稳定。这是将社会 经济生活与自然生态环境联系起来考虑的智慧,包含有可持续发展的 意蕴。——’‘啭‘ 51-帆

生态丈咀建设教程

嘲黼

儒家主张,对人的行为和对物的行为都要合于礼的要求,对人 对物都要以礼相待。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必须要有节制,“用之有 节”,不能采取掠夺式的行为。管子在《八观》、《立政》、《禁 藏))中指出: “台榭相望者,其上下相怨也”; “富室有度,舟车陈 器有禁”; “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主张对木材的 利用要厉行节约,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富裕。

作为实现仁的形式和方法,礼主要是指社会的规范、秩序和法 度,是一种外在的道德命令。“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苟子·劝学》)在此基础上,苟子提出了一个否定性的生态价值 判断: “杀大蚤,非礼也。”(《苟子·大略》)这里,“杀”是指 捕杀动物的行为; “大蚤”也就是太早的意思,是指没有按照生态 学季节节律而进行的捕杀动物的行为,即“违时”的意思;就是说,田猎活动不按照生态学的季节节律进行就是非礼的,是一种不道德的 行为。因此,礼首先是在人法天地自然的基础上形成的生态德性的中 介。

中华文明是在农业文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形成的,故十分重视 生态学季节节律(时)的规范价值(时禁),重视在环境管理和环境 保护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要求人们的行为合乎道德规范,还要求 人类在进行生产活动中要保护自然。

义、礼都是对人的限制性规范,都适用于人与物、人与自然界 之间的关系。义、礼的实质,就是试图以他人和他物不受损害作为人 的行为的限制性标准。儒家主张重义轻利,在他们影响下的国家政策 表现为重本抑末、重农轻商,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制约,但在客观上 形成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当然,这种保护也是有限的。

儒家维护自然环境的目的,首要的是因为人类自身的生存需 要,其次才是对自然万物的爱护和同情。

儒家的“君子比德”思想引导人们从伦理、功利的角度来认识 大自然,把“高山流水”作为人品高洁的象征。,——’-‟

52≯-、_—■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总之,儒家强调“天人合一”、“中和位育”、“与天地参”、“民胞物与”,显示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智慧。中国传统伦理不仅形成 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身、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而且 建构起了调节和控制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和评价体系。代表中国 传统伦理核心内容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中充分包含了 对自然的关爱,表达了中国传统伦理对人和自然之间道德关系的系统 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能达到这样高的生态伦理水平,是中华文 明强调整体性思维的固有特质所决定的。

三、佛教生态关怀:解脱的智慧

佛教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由对生命的关切必然及于对生存环境 的关切,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包含有非常 深刻的尊重生命及其环境的生态伦理思想。佛教的生态智慧是解脱的 智慧,启迪人们消解偏执,直悟生命的本真,表现出慈悲为怀的生态 伦理精神。

(一)随缘而生,众生平等

佛教的缘起论认为,万法即所有现象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因 缘(多种原因和条件)结合而形成的,而不是孤立的存在。所有事物 都是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因缘就是事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因是 内在的直接原因,缘是外在的起辅助作用的间接原因。因缘的聚散离 合导致了事物的生灭。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为存在条 件的,随缘而生,随缘而灭。

佛教强调众生平等,生命轮回,要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所谓 “众生”,并不只是有生命的存在物,而是包括一切有生命和无生命 的存在物。由佛性论价值观可以导出众生平等论、生命平等论与万物平等论。这对环境伦理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佛教从善待万物的立场出发,把“勿杀生”奉为“五戒”之

首。“杀生”不仅意味着对人生命的伤害,而且包含着对所有生物的

态支咀建设教程 8#_ ___一

伤害。中国佛教的“放生”,体现着对生命的积极保护,是一种传统 的生态美德。

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都承认,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与众 生,由性具见平等,由修行见差别。每一事物都有佛性,而且这种佛 性是普遍的、相同的、不变的,体现于万事万物之中。天台宗大师湛 然把这一特性称为“随缘不变”。

佛教认为人和植物、动物都是平等的,共处于一个大千世界 中。

(二)无情有性,慈悲为怀

“无情有性”论要求以平等的态度尊重和对待万物。如果人破坏 了万物的内在价值和尊严性,也会反过来危害人的价值和尊严性。

湛然明确提出了“无情有性”的看法。他说: “万法是真如,由不变故。真如是万法,由随缘故。子信无情无佛性者,岂非万法无 真如耶?”认为佛性普遍存在于所有事物中,它涵藏一切事物,又体 现在一切事物中,不仅一切有生命的有情众生具有佛性,所有无情的 物体如一草一木、一砾一尘都具有佛性。佛性作为一种普遍性,存在 于一切特殊的存在物之中。

牛头禅成语日: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 若。”其源出自三论宗。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古尊宿语录》,卷九),这是说人与自然万物互相融合。

“不知心境本如如,触目遇缘无障碍”(《五灯会元》,卷 十七)表明人与自然和谐无碍。

佛教对生命的关怀主要体现为慈悲。“一切佛法中,慈悲为 大。”(《大智度论》)“慈”就是“与乐”,“悲”就是“拔 苦”。佛教教导人们要对一切生灵大慈大悲。佛教徒坚持素食,目的 是从生活中培育慈悲佛性种子。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佛教认为万事万物于人有恩,人要学会感恩,学会怜悯,广泛 施舍,普度众生。

佛教对有知觉的生物和无知觉的器界抱持平等的虔敬态度。有 情众生具佛性,无情器界具法性。佛性法性同一真如自性。生态伦理 成为佛家慈悲向善的修炼内容。

(三)随缘顿悟,佛化自然

佛教认为,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要素构成的集合 体。色是由地、水、风、火构成;受是生活的感觉、感情;想是一种 思维活动;行是生物的行为;识是统一前几种活动的意识。由于“五 素”聚而复散,常流不住,生命现象只是一种“空”的状态,处于变 化无定、轮回转世之中。众生业报轮回,生生不息。行为与环境相互 转化,融为一体。人不仅要关心个人行为对自己的作用,还要看到它 对环境的作用。

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默七天七夜后顿悟成佛。菩提树叶 呈心形,树形对称、稳定。

佛教教义“戒杀生”,要求人们过简朴自然、注重性灵的生 活;告诫人们不要乱砍滥伐森林,不要乱捕滥杀动物,也起到保护野 生动物和植物、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观念直接影响了生态伦理学的观 念。如施韦泽、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都承认生态伦理学与佛教之间 的渊源关系。奈斯承认,佛教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适当的背景或渊源 联系。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也受到佛教的很大影响,他深入探讨过 禅宗思想对建立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意义,指出: “禅宗在尊重生命方 面是值得人们钦佩的。它并不在事实与价值之间,在人类与自然之间 标定界限。禅学并不是人类中心论说,并不倾向于利用自然,相反,佛教许诺要惩戒和遏止人类的愿望和欲望,使人类与他们的资源和他 们的周围世界相适应。我们知道,禅宗懂得使万物如何协调,而不使

态丈咀建设教程

每一物失去其自身在其宇宙中的特殊意义。禅宗知道怎样使生命科学 ”【l1 与生命的神圣不可侵犯性相结合。’

佛教对众生生命的尊重,也包括对生命所居住的环境的关切。佛教不仅制定戒律,禁止乱伐树木、破坏森林和山水的行为,而且自 觉选择名山大川周围最好的自然环境,建造寺庙,力求使庄严的宗教 精神与优美的自然环境相和谐。

佛教崇尚清静,崇尚温馨、安宁的自然环境,客观上起到了保 护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佛教寺院内外古树参天,佛教徒广植林木花 卉,对社会有示范作用。凡是信仰佛教的地区,自然生态环境都得到 当地群众的自觉保护。

禅宗大师常以山水花草等自然景物作为禅境的方便入门。禅宗 要求人们在优美的山水环境中陶冶性情,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做到心 境浑然一体。禅悟也往往在自然景物中触发。真正进入悟境的人对佛 性的体验,完全融入了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之中。

四、道教生态境界:修炼的智慧

道教是在中国本土产生和成长的,它渊源于古代的三种原始宗 教意识:殷周的鬼神崇拜和巫术、战国秦汉的神仙与方术之说、汉代 黄老学说,还有谶纬神学,并吸收了儒家经学思想。伏羲、炎帝(神 农)、黄帝时代就有“原始道教”(非指习称汉末原始道教)。战国 时,庄子拾缀民间遗留原始旧事侠闻,祖述伏羲、炎帝、黄帝思想,完成道家思想体系,升华为道家哲学。东汉中叶,形成早期道教的两 派: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未进入老庄哲学体系的三皇时形成的原始道 教,以老庄哲学理论为基础,吸收神仙、方术的内容,到汉末形成有 组织的道教。

道教的生态智慧是空灵的智慧,超越物欲,歌颂生命,肯定物 【1】H.罗尔斯顿:《(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载《哲学译丛》,1994(5)。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我之间的同体融合。道教具有纳百川而容藏万有、处低下而利育群 类、慈俭而不为天下先的胸怀和宁静恬淡、清净素朴、柔弱不争、虚 怀若谷的精神。

(一)天地万物,尊道贵德

道家的宇宙创生的过程哲学,是典型的东方有机论的生成论哲 学。

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源泉,是 万物生成的原动力,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道生一,一生 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

道家的基本思想包括道统万物、抱朴守真、自然无为、崇俭抑 奢、柔弱不争、重生养生等方面。

老子精通三代的巫、}、、史、祝等,也通晓伏羲、炎帝、黄帝 以来的原始宗教,老子在摈弃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宗教的鬼神观念的前 提下,继承了这种古老的天道观的合理因素,建立了自然无为的天 道观。老子以天道体悟人道,以天道推论人道,认为人道即天道,主张将人道融入天道,把人类社会的性质完全自然化,要求人类按 照天道运行的自然法则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老子所确立并为庄子 所发展的天人观,成为后来道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原则,是道家生 态伦理传统的基础。它包含几个要点:第一,天地万物和人皆由共同 的终极根源所生,人应遵循道的自然法则。第二,天道即人道,天自 然无为、不言、不争、处下、容纳,“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 弗居。”(((老子>二章)人道也应顺同和效法天道,按照自然无为 的原则来治理社会,取得无为而无不为的效果。第三,从天人关系来 说,人类应按照天地的自然之道来对待万物。要“生之蓄之,长之育 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老子))五十一章)对万物“利而不 害”,“辅助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对万物的利用,要按照人类生 命的自然需要,采取合理的态度,“知足常足,知止不殆”。第四,态丈呗建{乏教程

强§黪

道家的天人合一,是一种最高的生存理想和生存境界,达到人与自然 本体合一。达到天人合一的根本途径,是通过自我参悟的体道修行,使人的自我达到与自然本体的合一,把人的生命融入自然生态的大化 过程中。

庄子认为: “天地万物,物我一也。”道具有自然无为的本 性,人要顺应自然,反对人为。“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 者,人道也。”(《庄子·在宥》)天道即自然之道;人道即人为换 有为之道。出于万物之天然本性的就叫做自然,出于人意之所为的叫 做人为。“天在内,人在外,德在乎天。”(《庄子·秋水)))“知 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德”,应恪守自然本性,反本归真。“无为 也,则用天下而有余,有为也,则为天下用而不足。”(《庄子·天 道》)“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庄子·大宗师》)只 有达到了天与人不相互对抗的境界的人才能称得上具有至善品格的 “真人”。

道家认为万物由同一个道的根源所生,它们是道的创生过程的 一个部分和阶段。道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万物殊理,道不私。”(《庄子‘则阳》)“道有经纪条贯,得一之道,连千枝万叶。”(《淮南子’淑真训》)就是说,作为万物根源的道,它产生事物有 如树木的根本脉络,由其根本按照生长的复杂机理,联系着千差万别 的一切事物。

《道德经》说: “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 物尊道而贵德。” “道”是最高信仰,道徒毕生信道、奉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为事;德同于道,是道的体现,所以崇德就是尊道,尊道贵德是道教精神的核心。对道教来说,一切有形体的东西,包括 畜生、木石都有“道性”。人与自然万物在具有道性这一点上是生而平等的。

当代著名生态哲学家卡普拉指出: “在伟大的宗教传统中,道 家提供了最深刻和最美妙的生态智慧的表达之一。它强调本源的唯一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性和自然与社会现象的能动本性。”“1

(二)道法自然,天道无为

“人法地,地法天,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就是 说,人以地为法则,重视安身立命的大地;地以天为法则,随整个宇 宙的变易而变易;天以道为法则,运动变化都有自身的客观规律;道 的法则就是维护自然生长变化的过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

老子强调“道法自然”,是因为“道性自然,更无所法,体绝 修学,故言法自然也”。道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必须崇尚自然,效法 自然,这样人才可能得道,才能使生命生生不息。

道家解释“天人合一”,主张天即自然,人应向自然依附,从 自然的天道契入天人关系,自然无为,返归自然,顺应自然,过自给 自足的生活,遵循自然界的和谐秩序,平等地对待万物,达到“天地 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 “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 物”,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 生共荣的世界。

道的实践原则是“自然无为”。老子说: “道常无为而无不 为。”(《老子》七十三章)“为不为,则无不治。”(((老子》三 章)“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八十一章)无为并不是消 极地不行动,而是不妄为,不采取违反自然的行动,不违背道的要 求。因此,道家提出了“无以人灭天”、“无以人入天”、“无以 人助天”的基本主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 六十四章),是指道生养和辅助万物而不刻意进行干预,使万物自生 自成。“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老子》十章)这是说,生养万物让它们繁殖而不占为已有,使万 【l】弗·卡普拉:((转折点——科学、社会、兴起中的新文化》,30页,北

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态丈呗建设教程 j麟

物成长而不自恃有功,为万物之长却不主宰万物,这既是道的本性,也是人的最高品德。

道教尊崇“道法自然”、“天道无为,任物自然”的思想,对 唤醒人们爱护自然、保持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三)顺应自然,善养自然

道教思想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整体,所有事物都相 互有机地联系着。

主张“顺应自然”的道家思想,被西方学者看做是当代深层生 态学(Deep Ecology)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而且本身就是一种深层 生态学。

道家主张从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来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 与物的价值评价上,道家主张从道的观点来看待事物,物无贵贱,万 物平等,反对以人类中心论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要求人们从万物自身 的自然合理性来合理利用资源。

道家肯定自然界一切存在物具有与人平等的内在价值,认为都 应该得到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也应该得到尊重。这一思路与生态伦 理学的思路是相同的,是一种保护环境的观念。

道家主张平等地对待自然万物,与道相合是人的价值观的最高 境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合道的就是合伦理的。

道家认为自然界存在着自身的极限,人类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 源时不能超过这个限度,必须建立合理的适度的发展原则,以防止人 类因超越自然极限而对自己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胁,这是一个非常 深刻的思想。

道教中规定了许多自然戒律,称为“神戒”。道教“十善”要 求:放生养物,种诸果林;道边舍井,种树立桥;为人兴利除害。《中极戒》反对无故采摘花草、砍伐树木、火烧山林、便溺生草,认 为如果违反了这些戒律,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道教主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求考虑自然的承受限 度,要自我约束,节制物欲,不能贪得无厌;强调“善养”自然,保 持万物的生机活力;限制人的利益的扩张,把人的行为的界限以及人 的需要、利益的实现限定在道的范围内。

道教的生命哲学以“劝善成仙”为主题。早期道教认为生命的 存在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圣人之业,在物我同一的世界,生命可 以循环连续、生生不息、得道成仙。后来,道教把“老而不衰、延年 久视、出入任意”(《抱朴子·神仙》)作为神仙之道。生命的修炼 是在品德修持的基础上,在符合道的原则下,进行系统的养生修炼。

道教修行者追求的目标是既身成道,为此要审时度势,三思而 行,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

修道要求清心、寡欲、无为、不争,只有空气清新、远离尘 嚣、环境优美的山林才能满足这些要求。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 迪:

第一,尊重自然,认识自然,掌握生态规律,遵循自然界的节律。

第二,对自然资源要合理开发和利用,人类活动不能对抗自然和 掠夺自然,而应有益于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依靠自然,爱护自然,协和自 然,与自然融为一体,从中体味大自然的奥秘,净化心灵,提升精神 境界。

第二节 西方生态观的演进 西方关于生态环境提出了许多理论,这里只分析一些较有代表 性的理论。

支呗建{乏教程 i爨黪

关于生态的整体性认识

(一)深层生态

1972年9月3日,挪威哲学家耐斯(A.Naess)提出“深层生态 学”(deep ecology)。他对环境伦理学中两种不同的主张做了区 别:一种是以人的利益为目标的价值伦理观及其生态运动,即浅层生 态学;另一种是以整个生态系统及共存在物(包括人类)的利益为目 标的价值伦理观及其生态运动,这就是深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运动。深层生态学认为,人的存在与整个自然环境密不可分,人和生物体都 被视为生物网的网结和创造活动的组成部分;环境的稳定是人的自我 实现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深层生态学要求人们培养出一种“生态学 意识”,承认“人与植物、动物、地球之间的同一”。与改良主义的 环境保护运动不同,深层生态运动注重变革社会制度和人们深层的价 值观。深层生态学的社会、政治及经济规划的核心内容包括公正的和 有承受力的社会的规划:承载能力、勤俭、合适的住所、文化和生 态的多样性、地方自治和分权化、软能源道路、合适的技术、重新 定居和生态地区制度(把生态地区作为基本的地理单位取代民族国 家)。”

深层生态学提出了八条纲领,即:

(1)人类和地球上的非人类生命的福利和繁荣本身就具有价 值。人类之外的生命形式的价值独立于它们对人的目的的有用性。(2)生命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具有自在的价值,并且有助于 这些价值的实现。

(3)人没有权利减少这种丰富性和多样性,除非为了满足重要 的需要。

(4)人口的大量降低与人的生命和文化的繁荣本不矛盾。其他 生命的繁荣需要人口的这种降低。

(5)当代人对人类之外的其他存在物干预过多,而且这种情况 7嚣勺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正在恶化。

(6)现行的那些反映了过时的经济、技术和意识形态结构的政

策必须予以改变,因为它很难真正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7)改变后的意识形态将主要关注生活的质量,而不再追求越

来越高的生活消费水平,它将使人意识到数量上的多与质量上的好之

间的实质差别。

(8)赞成上述各点的人有责任直接或间接地促成深层生态学所

要求的各种改变。深层生态学有两个基本规范:一个是生态中心平等主义或生物

圈平等主义,一个是自我实现论。生态中心平等主义的基本观念是:

“生物圈中的所有事物都拥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都拥有在较宽

广的大我的范围内使自己的个体存在得到展现和自我实现的权利。”

自我实现论是深层生态学最独特的理论贡献之一。深层生态学所理

解的“自我”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大我(Self),而不是狭隘的“自我”(self)或“本我”(ego)。自我实现的过程,就是逐渐扩

展自我认同的对象范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人只是更大的整体的一部分,而不是与大自然分离的、不同的个体;人的本性是

由人与他人以及自然界中其他存在物的关系所决定的。

深层生态学把矛头指向现代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强烈地批判

浅层生态学自身力量基础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努力把生态哲学导

向非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的主张。

麦西指出,对于我们的生存来说,强调我们那种认同于由所有

存在物组成的较大集体的能力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代替

道德;因为道德约束的效力是如此不高„’。例如,我肯定不会劝你

砍下你的腿。我或你都不会那样做,因为你的腿是你的一部分。同

样,亚马逊流域的森林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它们是存在于我们体外的肺。

卡普拉指出: “新范式可以被称为一种整体论世界观,它强调

生态支-且建{乏教程

_8‚

整体非部分。它也可以称为一种生态世界观,这里的‘生态’一词是 深层生态学意义上的。”

海德格尔提出,人诗意地栖息于地球。人是生存于大地、依赖 于大地、从属于大地的,这是人的生存之所在、人的根本之所在。大 地是万物之母,也是人的母亲。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应是自 然和大地的维护者。人应接受大地的恩典,让事物“存在着”。只有 让事物存在,不破坏和毁灭自然物,人才能从事物的存在中获得自己 的存在,与事物同在,在大地上诗意地栖息。栖息首先是拯救,是使 其他存在物成为它们自己,完全展现它们自己;人要做的是看护并营 造一个空间,在其中,其他事物能够自己展现并成长。

深层生态学认为,地球本不属于人类,地球资源也不应当属于 某个国家、组织或个人。人类只是大地的居住者,使用资源以满足基 本需要。深层生态学坚决反对浅层生态学在观念上对自然景观如风 景区、生态系统及其所有自然存在物所作的划分,这些被划分的碎 片被当做个人、组织或国家的财产,并用“成本收益分析”之类的 方法来计算它的多种用途,而忽略了全球生态成本。深层生态学所 持的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生态思想,生态整体主义者认为人类生产活 动的合生态性应优先于合经济性或合技术性,即生态优先于一切的 原则。

(二)生态整体

彼得·拉塞尔指出: “需要一种新的世界观——一种整体论的、不滥用自然资源的、符合生态规律的、长期的、综合的、爱好和平的、人道的、合作的世界观。我们需要转变到一种真正全球性的观念 上,在这种观念中,个人、社会和这颗行星都被给予充分的重视。换 言之,我们必须从一种协同程度较低的世界观转变到一种协同程度较 高的世界观。””1 【l】彼得·拉塞尔:《觉醒的地球》,120页,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一’飞

‘64-、____—.e、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大地伦理学把生态系统理解为一个共同体,人只是这个共同体 的一个成员;人对其所属的共同体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因而人对生 态系统也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利奥波德力求在进化的、生态学的基 础上建立起一种新的大地伦理观。利奥波德认为: “土地并不仅仅是 土壤,它是能量流过一个由土壤、植物,以及动物所组成的环路的源 泉。””¨‘要把人类的角色在共同体中以征服者的面目出现的角色,变成这个共同体的平等的一员和公民。它暗含着对每个成员的尊敬,也包括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敬。”睇1 大地伦理学认为,我们能够建立一个适应并与有机自然环境和平相处的充满生机的、后现代的、文明的技术社会;我们能够建立一 个以无污染的太阳能和小规模的、保持土壤的有机农业为基础的、与 大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共存的有机文明。我们时代最紧迫的道德问 题,就是我们所负有的保护地球的生物多样性的责任。在未来,当一 种合适的、质朴的、健康的、以生态为中心的文明诞生后,它的政府 和公民将着手修补我们这个受伤的、破旧的星球。

在人与自然一体的共同体中,人类不再是自然的征服者和主宰 者,而是其中的生物成员和道德代理者。

在生态伦理学视野中,可以就人对其周围的存在物关心的范 围,把人的道德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人类中心境界、动物福利境界、生物平等境界、生态整体境界。人类中心主义、动物解放论和动物权 利论、生物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分别对应着这四种境界。每一种 境界都包容着前一种境界,是道德境界不断加深和拓宽的过程,也是 生态意识由浅层向深层转化的过程。生态整体境界是生态伦理学所追 求的最高境界。

【1】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205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2]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194页,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舞积强 蔫摹篡夺鲫。$设;缝

从生态整体境界的角度看,人类应当成为大地看护者而非占有 者,在捍卫自然界的完整和秩序中履行责任。

(三)生态权利

自然权利是自然生物的权利或生物的自然权利,是生物固有 的、按生态规律存在并受人类尊重的资格。赋予自然权利或承认自然 权利并不是要追加大自然对人的义务,而是要追加人对大自然的义 务,通过这种义务的追加和权利的让渡,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生态伦理学提出自然权利的根据和理由是:第一,每一种生物 部柯自己适应环境的特殊方式,这是生物的种族特征,是自然竞争、自然选择的结果,使各种生物在自然界中占据自己的位置(即生态 位)。第二,自然权利的本质特征是“自然性”。含义有二:一是指 生物权利是自然意志的体现,它源于自然运行的法则,由自然力量支 撑。任何违抗自然运行法则的行为都是对生物权利的侵犯,终将受到 自然力的惩罚。二是指生物按生态规律的存在都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的 统一,可以把生物相互之间的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寄生、抗生等错 综复杂的关系看成是由生态规律所规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第三,权 利意识与权利不能等同,权利意识是指人对现实权利关系的自觉认识 和反映,权利是指享有某种利益的资格。

斯通在<树木拥有地位吗?走向自然客体的法律权利》(1972)中提出:社会应把法律权利赋予森林、海洋、河流以及环境中的其他 所谓自然物体——作为整体的自然环境。

从人权的角度来规定环境权利,实际上是对人类享用大自然资 格的确认,由此派生出诸如生命权、健康权、日照权、清洁空气权等 内容,这是从人依赖于大自然的角度作出的法律规定。“环境权既反 映了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也体现了自然对人类的价值和作用,它 既是对人的尊重,也是对其他生命物种的尊重,其价值取向不仅包括--l-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有生命的人,还包括有生命的其他物种,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目的。”t.,j “天地本无心,以人为心。”人是大自然的良知,为了保护地

· 球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人应该尊重自然权利,确认一切生物物种的权利都是不可侵犯的。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会议上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呼

吁: “人类有权在一种能够过尊严的和福利的生活中,享有平等、自

由和充足的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并且负有保证和改善这一代和世世

代代的环境的庄严责任。”

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享用自然是他的权利,而维护生态平

衡、维护生物多样性则是其义务。

(四)生态平等

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与自然友善,与自然界的所有存在物和谐

相处。保护生态系统,也就是善待和保护自己。人类中心主义是近代以来在科技发展、人道主义思想勃兴、启

蒙思想振起的背景下形成的,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主人,自然界被看成是可以任意征服改造的对象。

近代以来,科技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表现出巨大的力

量,极大地张扬了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和占有欲。近代人道主义坚持

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强调人的内在价值或内在目的,认为人的价值是

不依赖任何外在事物而由自我实现的。当人道主义的世界观不仅仅关

注人与人的关系时,而且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纳入到思考的对象时,把人就是最高目的推广到人类共同体之外而及于人与自然之关系,就

会滑向人类中心主义,就会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应无条件地服从

于人类,应听任人类自由意志的摆布。

人类中心主义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人类中心主义 [1]陈泉生: Ⅸ环境法原理》,108页,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生态丈峨建{乏教程

∞黔

只承认人的内在价值,而不承认自然界其他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同等特 征及其相关权利,实质上是一种物种间的利己主义;第二,人类中心 主义是以对人类理性的绝对信任为前提的,是一种“有缺陷的伦理” 观念。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或弱的人类中心主义),并不一味排斥把 内在价值分配给非人类存在,他们或承认非人类的内在价值,或通过 消解内在价值来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美国哲学家诺顿(Norton)认为生态危机在实质上表现为人类文 化观念的失误,这种文化传统的内在本质即人类沙文主义和物种歧视 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主要从五个方面对人类中心主义进 行批判,认为:人类中心主义在经验上站不住脚;在实践上是有害 的;在逻辑上不一致,在道德上是可拒斥的;与明智的开放性理论不 和谐。

如图尔明所说: “后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我们再一次感到在宇 宙有一种在家的感觉”,“在后现代宇宙中,我们对人类和自然的理 解是与企盼中的实践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后现代宇宙观的正式条件包 括将人类,实际上是作为一个整体的生命,重新纳入到自然中来,同 时,不仅将各种生命当成达到我们目的的手段,而且当做它们自身的 目的。”„

生态中心主义(包括大地伦理学和深层生态学)是一种主张 “像一座山那样去思考”的生态伦理学理论,它站在整体主义的立场 上,把生态系统当做一个独立的整体,强调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 互依存以及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五)生态理性

生态理性观认为,有机体是否有理性或其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 【l】转引自大卫·格里芬:((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44页,北

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否合理,应该用现实的外在标准来判断,只有当与环境的现实要求结 合起来考察,才能找到评判理性的合理标准。

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实验经济学家弗农·史密斯(Vernon L.Smith)在((经济学领域的建构主义与生态理性》-文中 提出“生态理性”概念,认为生态理性是在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中不断演化的人类理性,它的发生秩序是基于反复试错的文化与生物 演化过程,产生了在家庭和社会中形成的行为规则、传统和道德原 理,从而为社会合作奠定基础。”1 生态理性努力保证自然对象在整体上的原本状态,服从自然生 态系统的宏观规律和微观相互作用机制,使自然在其天然的规律和机 制下实现人性的需要和目的。保持自然自身的平衡,通过生态理性对 自然的作用,有利于自然系统整体上的协调与整合,有利于自然资源 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再生。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内部各因素的相关 性、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利用事物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效法它的 运作机制,遵从基本的自然法则,是人类理性与自然发生关系的合理 性依据。

生态理性遵循整体化原则,把整个事情放在相互关系中考虑,追求整体的最佳效果。

生态理性在于以尽可能好的方式、尽可能少的、有高使用价值 和耐用性的物品满足物质需要,并以最少量的劳动与资本和最节约的 自然资源消耗来实现目标,在极少的物质资源消耗中获得最大的精神 文化财富。

生态理性要遵从人性的基本法则,关爱自然,珍惜生命,更加 关注人性系统的和谐、个性自由和人格提升。人类选择过一种简单的 生活,彻底消解人类对物质财富过分依赖的历史,将人类的创造能力 转向更具有生态意义的生活方式,这需要超越物质财富之上的生态智 【1】参见吴敬琏: 《[比较经济学领域的建构主义与生态理性》,北京,中信出

版社,2004。

翱融夺粤蚌鳃旌

慧,放弃奢侈和浪费的生活方式,对生态环境中的一切物种都要采取 生态智慧的方式去保护。

生态理性不但表现出西方思想家对东方智慧的认同,而且表明 东方智慧已经参与到西方理性世界的建构之中,这对于西方文化和东 方文化都有积极意义。

一.人类生态

人类生态学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学,是关于人、社会和自然界 相互作用的研究。它研究人与物理环境、生物环境和社会环境之间的 关系,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作用,环境对人和社会的反作用等,进一 步发展了生态系统整体性观点,而且把价值概念引入生态学研究。人 类生态学有地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三个方向。

(一)人类生态学的地理学方向

1922年,美国地理学家巴洛斯(H.Borrows)首次提出“人类生

态学”概念。他说: “地理学家要致力于研究人类的生态,或人类对 环境的适应。”他主张联系人来研究自然条件。1923年,他在题为

《作为人类生态学的地理学》的演讲中指出: “在自然地理学创立以 后,一种使之人文化的坚决要求就跟着提了出来。这个要求得到了及 时的反映,地理领域的中心从极端自然方面,稳步转移到人文方面,直到越来越多的地理学者,把他们的论题规定为完全论述人与自然和 生物环境的相互影响。”[-,(二)人类生态学的社会学方向

1915年,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Park)在《城市:对于开展城市 环境中人类行为研究的几点意见》-文中指出: “在城市社区这个范 畴内,有各种力在起作用——其实在人类环境的任何自然领域都是如 【l】王如松: Ⅸ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人类生态学研究进展》,载

《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415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第二章生态文明思想资源

此,这些力会逐渐把人口和社会机构组合为一种特有的秩序。专门研 究这些因素及其互相合作产生的人和社会机构特有结构秩序的科学,我们就称之为人类生态学,以区别于动植物的生态学研究。”他把 人类生态学定义为研究人和社会机构的结构秩序及其形成机制的科 学。”1 1924年,美国社会学家麦肯齐(R.Mckenzie)把人类生态学定义 为“研究人类在其环境的选择力、分配力和调节力的影响下所形成的 在空间和时间上联系的科学。”帕克和麦肯齐在《人类生态学范畴》 一文中认为: “人类生态学是对受到环境的选择性分布和适应形态的 人类空间和时间关系的研究”。

霍利(A.Hawley)和奎恩(J.Quin)把文化适应性作为生态分析 的课题,认为生态学是研究人们如何在不断变化中维持自我、控制环 境的科学。霍利围绕生态系统变迁,注重系统的时间变化过程。奎恩 认为人类生态学研究人类之间的亚社会关系、空间分布,它和对社会 区域的研究有共同的范围。伫1

(三)人类生态学的文化学方向 也即文化生态学方向,又称“社会文化生态学派”,重视文化 现象中的环境因素,强调不同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文化、文化与 自然的一致性;认为人与人、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产生了文化,并 导致文化的变化。1954年,人类学家斯图尔特(J.Steward)首先提 出“文化生态学”概念: “文化生态学是以人类适应环境的过程为 研究对象的。它的主要问题是,确定这些适应是否引起社会内部的 变革或进化性变迁。文化生态学是在结合其他变迁过程的同时来分 析这些适应的。这一研究方法要求对社会群体和社会机构内部的相 【l】参见王如松: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人类生态学研究进展》,载((中国生态学发展战略研究》,406-407页,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2]参见康少邦编译:((城市社会学》,67-69页,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生态支咀建{乏教程

m≈

互作用进行考察。”

有的学者强调技术对人类文化和生态的作用,提出“技术决定 文化”的观点,要运用技术,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德国哲 学家萨克斯(H.Sachsse)在Ⅸ生态哲学》(1984)-书中,认为生 态哲学研究自然、技术和社会之间的关联,在这种关联中,支柱是 技术,技术既为理解它创造了可能性和途径,也带来不少困难和危 险。他说: “生态哲学研究的是广泛的关联。在人生中这些关联的支 柱是技术。由于技术而获得的解放使我们有条件从矛盾的结构上更深 刻地了解自己的本质,为共同的事业和广泛的参与而开放自己。”„ “技术处于中心位置,因为它一方面把人同自然联系起来,我们所了 解的自然形象是技术介绍给我们的,技术家研究自然,利用它的科学 性能;另一方面,技术由于自身专门化,要求在相互补充基础之上的 合作,因此便成为形成社会的纽带,使人成为社会的动物。但是我们 还不能把握技术对社会生活方式的这种影响。一方面人类通过技术比 以前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强烈地相互依赖。由于广泛的生态关 联,每个人都在更高的程度上成为整个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 与人之间变得更陌生了,每个人在这个庞大的体系中生活都感到更不 安全、更无保护。这里我们面临着一场根本性的转变:面临着争取建 立人际相互理解新基础的任务。因此生态哲学所探讨的正是在这一关 联中如何行动的问题,人如何发现他的作为社会的房子——这就是世 界——以及在其中共同居住应怎样去布置和安排。”伫1 也有学者从生物学方向、心理学方向、经济学方向等来研究人 类生态学。

三、生态认识模式

生态认识模式是整体化的认识模式。对于生态的认识是一个不

下载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建设》单选题

    单选题 a 按气体废弃物排放后的影响范围,分为微观、中型和宏观三个层次,( B)是指工业生产及汽车排放所引起的室外周围空气的污染。A微观空气污染B中型空气污染C中宏观空气污染......

    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中国 PM2.5,一个曾经我们从未听说过的词汇,如今已经成为人们心头的一处痛。出门见不到蓝天,外出必须戴口罩,高速经常关闭,医院呼吸科经常爆满。人类破坏环境......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美丽中国 衡山二中 文立中 一、【时事背景】 1.去年广东平均灰霾天数为44天,佛山最多,达到139天。主要灰霾带在珠三角一带。 根据气象部门的监测,珠三角城市群......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

    建设生态文明 打造美丽中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治国理政新思想新实践)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 杨伟民 《 人民日报 》......

    建设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

    共建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古人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都是大美中国自然美景的真......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十八大报告学习总结 纵观十八大报告,其中一个最突出的改变即,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

    走向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

    走向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侯学伟 命题点一:防治雾霾 【时政材料】 材料一:北京出台“最严禁燃区”方案多种高污染燃料将被禁用 2014年8月4日,北京市正式对外发布《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