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生物学中的关爱生命教育
中学生物学中的关爱生命教育
江苏省大丰市刘庄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渗透关爱生命教育是当务之急。面对频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中小学生、大学生对生命的漠视,我们生物学科的教师有义务、有责任在与学生一同探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时,指导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培养学生形成一种生态意识,一种敬重生命的意识。从而完成生物学科的社会价值目标。
关健词:养成脆弱热爱尊重生命坚强
一、为什么要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进行生命教育
1、生物学教学与生命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
①、生物学教学与生命教育都以生命作为研究对象和关注对象。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②、生物学教学与生命教育研究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在掌握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如何更好的生存、生活。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关注所有生命所依存的环境,尊重生命,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生命的内涵,认识到自然界中每个生命的存在价值,进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
2、生物教师自身素质的要求
生物教师的教学任务是讲授生物学科知识,和学生一同研究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的规律,其最终目的就是普及生物学知识,传播生物学知识,培养生命科学的人才,从而为整个人类社会服务。
如果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不足,对自身、对他人的生命不珍惜,那么对整个社会而言,都是一场危机。此时再去讲授生物学知识已不重要,作为教师自身的素质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让学生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
3、社会问题的出现而中学生目前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
中学生承受越来越重的学习压力,升学压力,来自学校和家庭,教师不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心理脆弱,情感孤独,许多学生太累了,他们感觉不到人生的趣味。有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在遗书中写道,我在这张纸左面写下我活下去的理由,在我的右面写下我离开这个世界的理由,结果我的左面什么也没有写下,我的右面写下了长长的一串,于是他选择了死。
国家权威部门曾经做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中小学生,调查主题是爱惜生命。调查结果如下:24.39%的孩子曾经一闪而过“活着不如死了好”的想法,15.23%的孩子有过自杀的想法,5.85%的孩子有自杀的计划,1.71%的孩子自杀未遂。每年25万人口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
国外,日本文部省说,日本学童去年自杀人数达192人,比前年增加44%,校园暴力事件也有剧增趋势。文部省的调查报告说,截至今年3月为止的一年里,有192名6岁到18岁的儿童和少年自杀,前一年的人数是133名。14%的自杀是牵涉家庭问题,7%是跟在学校遇到的问题有关。报告也显示,校园暴力事件创下2.9671万起的新纪录,较上一年高出26%。如果把校园外发生的学生暴力事件也算在内,总数达3.5232万起。
文部省官员说,压力和灰心颓丧是暴力的因素之一。但学生恃强欺弱的案件降低15%,只有3.6396万起,这是连续第3年下跌。文部省把这归功于教师受过更好的训练,懂得如何处理这类事件。
在教育环节中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而我国每天将近消失一个班青少年,因此生物学教师在生命教育没有走进课堂时,要勇于担当,诚如上文所说的日本教师,懂得如何处理这类事件,平时在讲授生物知识同时,进行生命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取向,让学生在学习生知识的同时,体验生命的艰难,使学生形成对生命敬重的态度。
4、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中学生物教学要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对学生进行饮食与营养、戒烟与禁毒、学习卫生、运动卫生、行为健康教育、各种突发急病的简易救治,这其中大部
分内容与考试无关,但决不可回避或忽略,这是学生生活中时常碰到,面对的问题,也是普及生物知识的过程,不能受功利性的考试影响而忽略。国家发展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青少年的培养,使青少年形成一个健康、向上的生命价值观,是关系到国家前途和命运,是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的奠基石。
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生命教育
根据初、高中生物教学的特点,我曾这样做:
㈠在授课时使学生了解生存的艰难,爱惜生命。
在学习高二第一册《生物的生殖》,我讲到单细胞生物,在进行分裂生殖时,母体一分为二,变成二个新生命,母体消失,我和学生讨论到“死亡”问题。
在我国的文化氛围里,人们很少在正式的场合讨论到这一话题。我要学生认识到“死亡”是自然界的规律,是生命过程的最后一环,不可避免。对学生进行生死教育,使学生更加珍惜生命,提升生命的价值。正确认识生命的过程,积极看待生命,才知道生命承载的重担,体会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当秋风扫落叶时,我们要做的不是叹息,而是祝福,祝福它“化作春泥更护花”。“死亡”是生命的规律。
我在讲述高二生物的进化自然选择学说时,联系自然界的实际介绍生物之间种内关系、种间关系。我和学生讲了一个故事,在一片草原上,有一群老虎,老虎对小老虎说:“你要努力的跑,要比跑的最慢的羚羊还要跑的快,否则你将饿死。“在另一个地方一群羚羊也在练习跑步,母羚羊对小羚羊说:“你要跑的再快些,要比跑的最快的老虎还要再快些,否则你将成为他们的食物。”
我组织学生讨论这一故事的内涵,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⑴你对认识自然界生存斗争有什么认识?
⑵自然界生存基本规则是什么?
有学生回答说:“我认为自然界生存斗争太残酷了,每时每刻都为生命担忧,如果人类社会也这样的话,那简直没法生活了,那太可怕了,我们应当为我们生而为人感到幸运。” 我说:“我们这位同学认识到自然界的生存斗争的残酷,但如果人类社会也这样的话,那简直没法生活了,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虽然没有上述的斗争的残酷,但有时也存在各种斗争,也有时是非常残酷的,国家之间为了国家的利益相互战争,不是与动物的这种争斗有许多相同吗?有时人们为工作、生活、事业、感情而出现了矛盾,不是也有尔虞我诈么?我们不要认为这是什么可怕的事,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去适应,能力范围内去改变。”
有学生说:“自然界的生存的基本规律就是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我们一定要做生活的强者,要不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也许会被淘汰。”学生自然认识到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原则。
我问:“在草原上,老虎的单独生活对捕食有利,如果几只老虎分享一只羚羊,恐怕老虎之间的争斗又要开始了,而一只离群羚羊也无法抵抗天敌的伤害。这就是种内关系(竞争),种间关系(捕食)。”
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的参与热情。
在生物界,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或斗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
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目的更复杂、更广泛。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认识到生存的艰难形成正确的面对人生挫折的思想,在生活中要使自己变的坚强,认识到逆境与坎坷是暂时的,一切东西都不及生命本身更值得尊重、值得珍惜,正所谓“生命诚可贵”。
㈡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时,让学生学会爱惜生命,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常有实物观察,标本观察。
我带领学生观察人体模型,向学生讲授人体的各种器官,指出生命很神奇,但也很脆弱。当我们的任何一个重要脏器不能工作时,都会影响我们人的生命活动,严重的会造成死亡。比如肝脏,如果由于在不卫生的地方饮食不卫生的携带了肝炎病毒的食品,就可能使人患上肝炎,而影响一生。我们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一个部位的不适,都有可能造成整个机体的不良反应。任何生物都是脆弱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尽力保持这种脆弱的平衡.学生一方面要知道了人体的各大脏器的功能,一方面要知道生命是要好好珍惜。
实验是生物学的常用手段,实验中我从不随便处置实验材料,尽量节约实验材料,有时我用到青蛙、龙虾、蟾蜍、鱼、小白兔、鸽子等,根据实验室要求处理。
学生做实验时,也养成了一种节约的习惯。每一个小生命都不轻易的浪费,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小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尊重生命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社会道德。
鼓励学生爱惜生命,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命”,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㈢了解学生的生活,宣传健康知识,强化生命意识。
我在搞调查时学生购买食品我发现学生拿出的11袋榨菜全部过期,5种食品没有生产日期,4种食品没有厂址、厂名,8种食品没有生产许可证。悲剧不是没有发生,各种由于食用了不安全的食品产生的惨痛的事件太多了,我对学生说从今天起请购买食品时请你注意他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址厂名、生产许可证、组成成份(营养成份表)。我说这种事发生在学生身上是可怕的,说明我们食品安全卫生意识不强, 我认为这种生活习惯是对自我的不负责,是生命意识的淡薄。
我们生物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进行健康教育,强化生命安全意识,补上生命教育这一课。
将生物知识与生命教育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情智结合、文理交融的教育,在生物知识普及的同时,养成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情感,为国家培养具有优秀国民素质的青少年,是我们生物学科老师的义务,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尊重生命是一切教育的核心。教育的产生源自人的生命发展的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生命的发展、提高生命的质量,教育的进行也必须通过人的生命来实现。我们只有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才能完成生物学教育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八年级生物珍爱生命凤凰教育出版社
李文颖《中学生物教学》再谈生物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2003.12
王学凤 《教育评论》 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及实施途径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
管宇红谈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上海市储能中学
第二篇:浅谈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浅谈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上传: 温晓茹更新时间:2012-5-20 14:25:37
浅谈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但传统的生物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过于重视传授生物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师的备课、上课都以学生是否掌握书本知识和能否通过学业考试为目标,很少考虑将生物学教学与学生的生命教育结合起来。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生物学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还要促进其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要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等等。也就是说,新的课程标准对生物学教学的生命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实际上,每一章节的内容中都蕴含着大量的生命教育的素材,只要我们从大教育的背景下去分析、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就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一 时代呼唤中学生物教学应当重视生命教育
从全球来看,当前人类缺乏生命意识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了眼前的利益,往往不尊重和关爱植物、动物的生命。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失衡、生活垃圾、能源危机、核战争等一系列问题威胁着人的生命的存在。我国1999年的百年罕见的洪水灾害和近两年北方沙尘暴肆虐都是植被被严重破坏所造成的恶果。二是青少年中他杀与自杀现象严重。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青少年暴力,自杀、杀人现象十分严重,我国亦不例外。北京大学生张某因考试不及格,心理压力过重,用铁锤将其父亲、奶奶打死。一位名叫小丹的14岁学生因成绩不好,被老师认为是差生,感到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活着没有价值而自杀。某校高二学生周某因发现自己的宠物狗被送人,而吃40余片安眠药自杀……;这一起起触目惊心的事实都反映了一些学生对生命愈来愈冷漠,甚至冷酷的现实。以上事实表明,增强人类的生命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又十分紧迫的工作。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注重对他们的生命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生物学科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生物学是研究生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只有认识和掌握生命的规律,才能更好地尊重、关爱生命。另一方面,二十世纪,生命科学涌现了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其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对其它学科的影响很大。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人类自身的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国家颁发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因此,我们要在生物教学中注重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
二、中学生物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涵
生命教育就是使学生认识生命,引导他们欣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建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1.帮助学生认识生命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有关生命的孕育、发展及其活动规律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理解生命。首先,要使学生认识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艰难,而生命对于一个生物个体而言只有一次,从而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其次,让学生正确看待生命现象,既认识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又认识到生命的渺小与脆弱;再次,让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生命的内涵,生命既具有共同性,又充满独特性和差异性,也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每个生命的存在价值,进而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引导学生欣赏自我的独特,发现自己的潜质,将生命蓄积发挥出来。
2. 引导学生欣赏生命 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在传授生物形态与结构等知识时,让学生感受生物所具有的形态美、结构美:通过对生物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感受生物及生物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最终使学生感受或体验生命之美,从而欣赏生命。
3. 期望学生尊重生命 当学生认识了生命,领悟了生命的奥妙,感受到生命之美,就会欣赏和赞美生命,进而逐渐形成一种尊重生命的信念。通过生物与环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和关注所有生命所依存的环境,尊重生命,保持其安全性和自然性。作为教师要言传身教,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学生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从而尊重自己的生命,同时也会尊重和关怀他人的生命。
4. 鼓励学生爱惜生命 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爱惜生命”,真正地付诸行动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从爱护生命做起,教育学生不攀折花木,不践踏小草,不掏鸟窝,不欺负小动物,不食稀有的动植物,不浪费作为实验材料的动植物,不浪费资源,不过度消费,使他们养成爱惜生命的习惯,在生活中真正体现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
三、利用生物学科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生物学科优势,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最为奇妙、最富魅力的一种自然现象,认识人与其它生命必须和谐相处,认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从而培养学生尊重、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1、引导学生认识生命是伟大的,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生命是经过大自然无数年的演变才出现的,这个过程是艰难的,生命出现以后,以单细胞生命经过漫长的进化,出现了更为复杂的生命形式,最后拥有了高智慧,高级情感的人的出现——更体现了人类的伟大。我在教授《生物的多样性》一节时,给学生介绍蝙蝠的“回声定位系统”,“动物的语言”等生命现象,让学生感悟生命的奇妙;从而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
2、引导学生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本世纪以前人们还沉浸在改天换地掘取越来越多财富的激动心情中,但一夜醒来,忽然发现地球不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许多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一去不返的。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大自然永远是养育人类的母体,也是人类发展的最后界限。我在教授《生物与环境》和《生物圈中的人》时,指导学生对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调查,认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
3、引导学生认识人生命的短暂,要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每个生命对于生命个体来说都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值得每一个人去热爱。我教授《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一节时,让学生体会生命来到世界上是一个极偶然的机会,每个生命总是包含出生、成长、死亡的过程;这一生命过程是短暂的和宝贵的。我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人生短暂,一个人怎样发挥生命潜能,使自己生活得有意义,实现人生价值?通过热烈讨论,大家认识到,要关爱他人,珍惜时间,学业有成,为国家做一番事业,生命才有意义和价值。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
生物教学必须更新观念,改革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更好地培养尊重、热爱生命的能力。我在生物教学中作了以下尝试。
1、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我在生物教学中,既依托教材引导学生学好教材内容,又不被教材内容所局限,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周围的生态环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生物与环境的认识。二是教学形式的开放。在教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节时,我带领学生走进黄中绿地,学生走入一望无际绿地,耳边有清脆的鸟叫,眼前有争相吐芳的花朵、枝繁叶茂的植物,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可爱。通过实地观察、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2、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我引导学生利用课余、节假日围绕生物学的内容,根据周围生态环境和自己的兴趣进行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一是研究的项目可以自主选择。学生自选的课题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如《豆芽的生长条件》《蚯蚓的生活习性》等等。二是研究活动自主设计,研究过程自主安排;三是交流、展示研究成果。学生通过亲身观察、调查,写出论文,将生物学知识与周边生态环境紧密结合,较为深刻地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了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热爱生命的情感。
3、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关爱生命的活动。一是抓住社会广泛关注的事件,激发学生热爱生命。报纸上刊登“清华大学某学生伤熊事件”、“某大学生把狗放在微波炉内观察事件”一时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话题。我抓住这类伤害动物的事件,先组织学生读有关报纸,然后就这类事件展开讨论。许多学生说,一次我的手被开水烫了,疼得我受不了,熊吃了浸了硫酸的食物,怎么受得了?太残忍了!有的学生说,熊也是生命,我们应当善待它。通过读报和讨论,唤醒学生的生命良知,激起他们对生
命的关怀和热爱。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有关节日活动,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热爱生命的习惯。“3.12”植树节、“4.22”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以及“爱鸟周”等是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的大好时机,我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这类周日活动。
生命教育是现代教育不可遗漏的一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公民的需要。因此,每一位生物教师都要不断充实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死观,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将生命教育融入于教学中。与学生分享自己对生命的情感和体会,使学生能充分地感受生命的活力与喜悦。
第三篇:中学生物学
中学生物学
期刊时间 2002年01期
1.生物教学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张志礼
2.中学生物课的研究性学习
范国军
3.过程探究式学习
张仕频
4.“藻类植物”一节的探究式学习
徐承宏
5.生物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方式的探讨
王苏豫
6.国家生物课程改革试验与探究
柏海英
7.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改革探索
李志丹
8.生物探究实验实施的指导方案
万建强
9.浅谈讨论式教学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功能
俞丽萍 2002年02期
1.高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周洪亮
2.实施开放性生物教学 应对WTO教育革命
史宏
3.STS教育与生物教学
任布君
4.改变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发展
徐晓芸
5.“问题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何启示
徐占胜
6.重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能力
许丽群
7.改教材进度 利探索创新
卢连平魏洪英
8.讨论生物学探究活动的设计和教学策略
李其柱
9.探究活动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石进德 谢雪锦 2002年03期
1.生物学实验探究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郭光志
2.谈“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的应用 张峰 仇召美
3.综合探索创新——创造性教学例谈 张从福
4.生物教学中开展“说题”活动探析 戚富厚
5.讨论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个性化 张晓文
6.让学生拥有一颗善于发现问题的脑袋 吴建庭
7.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无子果实的成因” 邱国强
8.新教材实验教学特点及启示 冯礼明 2002年04期
1.中学生物学探究性学习成果的评定 王延福
2.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吕柏盛
3.实验型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张恒泽
4.“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钱永勤
5.三维+动手+综合——从一份美式生物教学中得到的启示 浦彤
6.课改带来的生物课堂变化 赵玉琴
7.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尝试 李言高
8.探究性学习一例 张术良 2002年06期
1.STS教育与探究性学习关系 张文华 李会林
2.推进探究性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金伯明
3.培养问题意识 激发学生探究 林晓红 2003年01期
1.高中生物游戏教学法 童春水
2.注重实例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戚富厚
3.变式策略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邬林洁 4.生物实验教学中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张松
5.运用探究式学习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郭宗花
6.转变学习方式 开展合作学习魏正惠
7.实施《课程标准》进行探究学习李成广 张玲
8.“我的课堂变了”——新课堂学习方式改变浅谈 林美娟
9.递进性学案设计和使用的研究 袁茂坤 2003年02期
1.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转变的再认识 宋建军
2.引进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环境保护》课后思考 柯维奇
3.生物新教材开放式教学探究 金志秀
4.论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沙林祥
5.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尝试 陈嬿
6.生物学探究实验的命题示例 王树云
7新课程条件下讨论式教学的功能研究.谭兴云 万建强
8.一次探究性活动的意外收获 谷霞
2003年03期
1.加强学科渗透 培养跨学科综合能力 陈燕飞
2.以学生为本 活化生物教学 章红
3.出现相反的探究结果怎么办 薛桂玲
4.生物科学探究与常规生物实验的区别于联系 李志香 卢连平5.感悟新教材 金尚春
6.按照新课标 命制生物题 冉素华 2003年04期
1创新农村初中生物教学新时空.李荣万
2.用探究性学习的钥匙开启学生科学素质的大门 谭静
3.对研究性生物学实验的初步认识 宋昌平
4.生物教学中信息素养教育的尝试 胡振红
5.浅析生物学探究性实验的意义及及教学策略 燕艳 陈继贞 2003年05期
1.生物课改中应处理好的几个辩证关系及解决策略 马德海 张红丽
2.学生命题——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尝试 于国里
3.解决问题也能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本质 成慧霞
4.高中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 黄少旭
5.探究不等于实验 许白莲
6.生物新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陈素华 2003年06期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张卓鹏
2.“问题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汪建群
3.激励学生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学”问“ 袁永文
4.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孙启茂 李爱华
5.规范实验设计方法 提高实验设计能力 陈行虎 赵秀芳
6.生物新教材新在何处 吴云
2004年01期
1.生物课堂教学”主体参与'的实施策略初探 徐彬英
2.生物教学中引发学生探究的策略 俞志斌
3.探究式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黄惠涛
4.巧挖课本实验 培养学生实验思维方式 孙德 5.结合实际开发生物学新课程资源 陈培豪
6.生物实验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陈楠
7.生物学学习方式的探讨 王苏豫
8.实施校本课程开发的几点做法 范存连
9.探讨情感目标在生物新课程中的实施 魏丽莉
10.构建生活化、活动化、多维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课堂教学 朱敏燕 任小文 2004年02期
1.对中学生物实验准备课的新探索 李世伟
2.提高探究性学习效率的实践与研究 周世杰
3.培养生物学学习兴趣的四种形式 姚笃信
4.对中学生物教学中人格教育的思考 刘向红
5.研究性学习一例 杨晓玲
6.新课标新挑战 狄贤超
7.《生物课程标准》的特色及教学方法的变革 丁钉
8.新课标生物学习评价探索 李伟 黄宏军
9.新课改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 薛广林 2004年03期
1.高中生物学科的STS教学 涂金学
2.实施素质教育之路——优化课堂教学 朱文江
3.应用建构主义思想进行生物教学 陈占明
4.如何培养学生设计和完成生物实验的能力 叶志杰
5.生物学素质教育评价方案初探 陈洪根
6.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沈瑜
7.运用各科相关知识 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梁武酉
8.务实创新 推进课程 李杰
9.当好新课程标准下的生物实验教师 陆卫忠 2004年04期
1.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尝试 赵法茂
2.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 林红
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探究 何勇
4.浅议澳大利亚的生物课程教学特色 施问华 2004年05期
1.浅谈在生物学中如何创造性开展STS教育 何荣良
2.调查类研究性学习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 吕柏盛
3.让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自主构建知识——从两个探究案例谈起 黄建书
4.生物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案例 温新娟
5.新课改下生物作业的改革与思考 孙叶萍
6.网络环境下新课改生物实验教学整合的探索与思考 崔洪斌 2004年06期
1.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黄庆坤
2.对“差生”进行创新教育的探索 汪花菊
3.生物教学中实施快乐教育的探索 许雅芬
4.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蒋桂兰 刘中国
5.新课改下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探索 陈善杰
6.生物教学中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何荣江 顾凌云 2005年01期
1.生物教学中的CMO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探索 李冰
2.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生物课堂 闫朝军
3.多元智论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刘庆国
4.关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黄卫华
5.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彭胜
6.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 何夕林 2005年02期
1.生物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张红星
2.“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体会 贾广磊 徐鸿雁
3.浅谈生物课教学中新素质的培养 钟建国
4.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问题探究 吴小峰 2005年03期
1.搭建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 楚尊芹
2让创新能力培养走进生物学课堂.沈琼荣
3.生物新课程教学中教学方法的组合运用 朱文江
4.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观 陈福高 2005年04期
1.关于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教学语言的思考 郭永峰
2.提高探究性学习时效性的策略 徐安文
3.新课改下生物学教学与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殷庆明 李贵玲
4.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 张海军
5.变式教学在生物实验中的运用 胡志军
6.探究发现过程 建构光合作用概念 何红英 郭凤英
7.新课改中实验课结构模式的探讨 沈忠 2005年05期
1.反思性教学在中学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黄惠涛
2.生物教学中的空白艺术和新课程改革 石初明
3.生物教学中的赏识与惩罚 陈旭微
4.如何在说课中体现新课改理念 孙叶萍
5.实验中联系实际问题的例谈 石明国 2005年06期
1.生物学教学设计中的任务分析 朱延芳
2.PBL在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尝试 刘春娣
3.在生物教学序号实施和谐教育初探 朱国梁 沈忠
4.例谈生物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严晓松
5.中学生物实验设计的教学研究 秦亚平
6.新课程概念下的——“自学式、讨论式”教学实践 吴海燕
7.因地制宜利用课程资源是贫困山区课改的必由之路 任新中
第四篇:用生物学语言演绎生物学中的生命
用生物学语言演绎生物学中的生命
蚂蚁自述
我是一只小蚂蚁,每天工作不停蹄。照顾完蚁后,照顾幼蚁,辛辛苦苦就这样天天过去,我何时才能解脱,我何时才能以休息,亲爱的同学,你是否也像我这样努力,没白没黑的工作和学习,却得不到蚁后的中肯的鼓励。何时我才能从作业堆里解脱出来,请你给我出出主意。
小小工蚁不要泄气,人类的座右铭不要忘记,“满招损,谦受益”,“缺乏自信要不得”,要想从作业堆里逃出来,我认为把知识运用是好注意,别看我是个不起眼的保育蚁,但是我天天动脑照顾咱的蚁后和小蚂蚁,我终身学习,一丝不苟,边学边用觉得特别有乐趣。别小看我的这个小把戏,我天天感觉不住的长知识。不信你听听我给你说仔细。咱们的蚂蚁窝建立的可是不容易,蚁后生了咱们这些消费者。转以草食生产者为食的,死去的兄弟爷们,多亏了分解者细菌、真菌才能得以安息。有时我们活动也惊天动地,甚至敢让大堤决口子。人类不是经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吗?那可都是俺捣鼓地,人类说是俺影响的环境,实际上俺也不是故意的。为了建设一个生态的蚂蚁窝,我们蚂蚁也无法顾忌。我们的感谢生产者,是他们进行光合作用把能量固定下来的。我保育蚁利用这些知识来照顾蚁后,方知道有毒的物质也会进入蚁后和蚂蚁的身体,真可恶人类你何必喷洒DDT,也让我们蚂蚁子子孙孙跟着受毒气。想建个生态蚂蚁窝,说起来容易,建起来可真得不易。你看人家人类,建造了蓝天、碧水和青山的绿色家园,让人多么眼馋呢!尤其那迎春中学,既有书香的氛围,还充满着学习生物的气息,他们把我们蚂蚁真的研究的透彻地。历史上曾经留有我们蚂蚁家族的功绩,“项羽必死”就是我们祖先让项羽失去自信的。但过去毕竟过去,再不学习,我们将会被人类制服地,甚至蚂蚁种族也会断送的。我们说这些,是让你有所紧迫感,别忘了,自己得让自己寻求学习的乐趣。“天生我材必有用”,那是诗仙对你的启迪,你要想学习不累,不扎在作业堆里,就应该像我这样边工作边学习,边实践边努力,要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或说、或写、或讲、或想,一句话,实用的知识才有生命力,有生命力的知识才是我们想学的。
第五篇:中学生物学教学法
中学生物学教学法,是师生完成中学生物学教学目的任务所使用的教的方法和学的 方法。中学生物学教学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具备了相应的教学内容之后。必须有恰当的教学方法。生物教学方法的重要意义在于:一是实现生物教学内容、完成生物教学目的任务的必要手段。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内容都是一纸空文。二是连接教师、学生、教材的纽带。朱熹云:“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是则无以教,弟子舍是则无以学”。再好的教师、学生和课本,不采用一定的方法,想完成生物教学任务是不可能的。三是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教学方法的主导者是教师,落脚点是学生。教学方法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习效果。所以说,教学方法就是效率,就是质量。
生物教学方法包括教法和学法两种,教法主要有语言的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及讨论法),直观的方法(包括演示法、参观法),实习的方法(包括实验法、练习法、实习法)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方法。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法,还要对学法进行正确指导。以下主要介绍几种基础生物学的常用教法:
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转载自中国教育文摘http://,请保留此标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既可用来传授新知识,又可用来巩固旧知识,且其它教学方法的运用,常要与讲授法配合。因此讲授法是生物学教学常用的方法。
讲授法的优点是:可以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学生在短时期内就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教师合乎逻辑的分析、论证、生动形象的描述以及善于设疑、解疑等,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进行思想教育。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学生无充分机会对所学内容作出反馈,学生的主动性不易发挥。
讲授法包括讲述、讲解、讲读、讲演等方法,而生物学则主要采用讲述法和讲解法。讲述法是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现象的方法。生物学中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分类及应用等知识,属于对生物界对象或现象描述的性质,一般都采用讲述法。实验、实习、参观等的指导也常用此法。初中低年级采用较普遍。
讲解法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或论证概念、原理、规律的方法。生物学中的生理功能(包括生长和生殖发育)、遗传变异、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生态学等知识。属于对生物界自然现象说明、解释或科学论证,一般采用讲解法。中学高年级尤高中多采用。
本文《中学生物学教学法_生物论文》来自中国教育文摘,查看更多与相关文章请到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