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毛邓]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之路
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之路
葛艳丽环境工程(1)班201030162000
1【摘要】: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开始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逐渐成为人类的共识。我们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要确立科学的生态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着力点,而构建和谐社会这必然要求我们走生态文明之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键字】:和谐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的主流价值取向和社会实践已能自觉地把自然生态效应(正效应和负效应)纳入一切社会经济活动之内。”[1]它是社会文明在自然环境中的扩展,是一种比工业文明更进步更高级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从维护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整体利益出发,重视资源和生态有限的支撑力,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其本质要求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一、走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2]。
1、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指出了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他还指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三者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基础和自然条件。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是人类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因此,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选择一条既保持经济增长,又能保证生态平衡、资源永续利用的发展道路,改变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摒弃无视自然权利和存在的旧文明,转向一种尊重和关心自然的新文明——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这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2、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人类走过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类文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三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所达到的文明程度。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相比,生态文明具有三个重要特征: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当生态文明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人类文明的主导因素时,人类文明也就实现了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一系列危机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
3、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急于抓经济建设却没有注意选择科学合理的经济发展模式,用高投入、低产出、粗放型经营方式去搞物质文明建设,忽视了生态效益,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威胁和耕地数量减少、海洋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问题就是忽视生态环境重要性,一味重生产的“产物”。这些生态问题的衍生,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与日俱增。因而,只有尊重和保护自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增长,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4、建设生态文明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体系的需要
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态文明创造的生态环境必然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反过来三个文明又分别体现着生态文明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三个文明中,无论哪一个都不能包容生态文明的全部内涵,特别是生态文明的价值取向与三个文明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生态文明完全可以与三个文明相提并论,四位一体共同支撑起我国文明建设体系的大厦。
5、建设生态文明是发扬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迫切需要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文明史,传统优秀思想文化博大精深,其中不乏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建设美好社会的思想。
二、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和谐发展表现为人民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更多社会财富的创造,及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它不仅是人们生活水平得以不断改善的基础,而且也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在财富极度匮乏的社会中必然潜伏着许多不和谐不稳定的因素,难以形成和谐社会,我们不仅要维护人类自身的利益,而且更要维护自然界的平衡,使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做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而且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筹热与自然和谐发展,走生态文明之路,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
三、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努力构建生态化的和谐社会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就在于生态意思的确立。科学的生态文化是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增强生态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条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结构的各个方面,关键是树立科学的生态思想和文化,加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的认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确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
2.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充分认识自然对人类的价值意义。
3.大力宣传生态文明观念,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清源,.生态文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J],青海社会科学,2005(5)
[2] 李红卫,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J],学术论坛,2007(6):170-173
[3] 王继强,走生态文明之路构建和谐社会[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2-14
第二篇: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
浅谈生态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
摘要:生态文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化产业模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严重挑战: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一些地方政府官员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谐社会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从树立生态文明的价值观,贯彻生态文明的发展观,坚持生态文明的生产观,培养生态文明的消费观,建立生态文明的政绩观等方面努力。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21世纪的新体现,并蕴涵着系统的整体性方法论,可以应用到构建和谐社会中去。关键词:生态文明,和谐社会,建设
引言
生态文明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它们互相包含且直接相通。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其实质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协调、共同发展,全面繁荣。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发生与发展
生态文明思想的渊源有三方面: 一是来自传统的和谐思想;二是对于生态与环境危机的反思;三是建设生态文明实践的总结。学者们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整合中国与西方传统生态文明思想精华,综合各个新兴学科的科学内核,总结大量实践经验并上升为理论,产生了生态文明的理论体系,它包括生态安全观、生态生产力观、生态文明哲学观、价值观、伦理观、生态文明观的方法论、绿色人文精神等等。其中特别强调生态文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发展生态生产力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的决定性作用。生态文明思想发端于生态与环境问题,它引发了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产生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进而产生了生态文明观并发展成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指导人们建立一种新的社会文明形态,以取代工业文明社会。
二.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
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是自然-人-社会复合体的和谐协调。生态文明观认为,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其演进发展过程中,和谐协调的时间和空间都远远超过斗争和冲突,[1]和谐协调既是复合体发展演进的结果,又是促进复合体发展进步、生机勃勃、长盛不衰的主要动因。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演进中,竞争绝不是自然界的唯一规律,一种生物可以创建一个不曾被占据过的自己的特殊位置,并且无须牺牲另一种生物的生存,只有在一个缺乏创造性的世界里,禁锢在严格的生存模式里,需求的匮乏和冲突才成为不可避免的命运。因为绿色生命富有强大的创造力,因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存在着生态位分离的规律、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规律、生态系统普遍有机联系相互适应协同进化的规律以及生物间的趋异、宽容现象,所以自然界里,还有一种普遍的规律,那就是和谐协调。
人们渴望和谐、追求和谐,为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不懈努力,正如胡锦涛指出的,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国历史上西汉的强盛,唐朝的贞观之治,清代的康乾盛世,都是社会矛盾比较缓和,民心比较稳定,人民比较安居乐业,自然生态得以休养生息,社会各方面比较和谐协调的时期。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更是从总体上展示出一幅安定稳定、民心畅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景象。
三.生态文明的基本原理
生态文明有三个基本原理,即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良性互动原理;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学习生态智慧和发挥生态优势原理。一)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良性互动原理
如前所述,人类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以及可持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是生态文明观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期阶段,生态文明观不但把人类、自然和社会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且把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和全面繁荣也当作有机联系的整体,和谐协调是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基础,而持续发展全面繁荣又能为和谐协调创造良好的物质的、精神的、政治的、社会的条件,使和谐协调升华到更高阶段,实现和谐协调的新境界。所以,生态文明坚持社会生态系统、人自身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发展,坚持复合体内各个子系统的持续发展,坚持复合体各方面的全面繁荣和进步。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不可能有共产主义社会那么高的和谐度和繁荣度,但它必须具备社会主义和谐与繁荣社会的基本的特征,即胡锦涛指出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为不断提高其和谐度与繁荣度而努力。二)发展生态生产力原理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关于世界存在、运动和发展的总的立场、观点、方法,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生产力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生态文明观认为,生产力是使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能力,这就是生态生产力,它是在传承工业文明十分发达的水平维和十分强大的力量维的基础上,在生态文明观指导下发展起来的生产力。所以,生态文明观十分重视发展生态生产力,把它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作为推进自然-人-社会复合体和谐协调、持续发展、全面繁荣的根本动力和最终决定力量。同时生态文明观还十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对机械唯物论。正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能够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人和自然、人和人、人和社会才能合规律、合目的地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共同发展,才能实现从工业文明社会向生态文明社会的转变,才能构建和谐社会,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样十分和谐、美好的社会。三)学习生态智慧与发挥生态优势原理
发展生态生产力,建设和谐协调与持续发展、全面繁荣良性互动的生态文明,关键是学习生态智慧和发挥生态优势。生态文明观认为,大自然是最有智慧的,它是地球经过几十亿年优胜劣汰、协调演变、和谐共荣而积累起来的自然智慧。人类对于自然生态智慧的了解、学习与应用虽不多不深,但是已经获益匪浅,如认识到它是自然科学进步、绿色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源泉,是发展生态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与经济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等等。生态智慧包括自然生态系统的智慧和生物个体的智慧,生态优势包括生态智慧的优势、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势。
[2]四.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生态文明建设的许多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吻合的,所以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求发展经济,发展生态生产力,这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全社会倡导绿色精神,而绿色精神就是一种主人翁和责任感的体现,是一种正确的竞争观,是一种和谐宽容的精神,是一种讲究时间效益和奉献的精神,更是一种创造精神。倡导绿色精神就会促进社会充满活力,特别是充满创造性的活力。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 孙家驹.人、自然、社会关系的世纪性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2005(1).[2] 廖福霖.生态生产力是先进的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2004(10).
第三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毛邓论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摘要】:农民工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它是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城乡二元体制中各种不和谐因素与矛盾的集中的体现。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工问题,是是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最大的政治的必然需要,是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的必然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必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经济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呼唤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农民工
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农民工问题,对于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最大的政治,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特点,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农民工问题是正确把握我国现阶段最大的政治的必然需要近年来,农民工问题不仅引起了各级政府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成了国内外许多理论工作者学术视野内的热点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赢得了中国。”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农村改革的成就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当前,农民工不但正担当着使农村向城市过渡、使城市进一步发展的“摆渡人”的重要角色,而且对其所带来问题的解决也是在为“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方面的提高都显示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民工在城市中却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边缘境地,城市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排斥,使他们成为城市的边缘人:在经济方面,农民工及其家庭不能全面参与城市的生产、交换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在政治方面,农民工没有在居住地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进入政府公务员序列和工会以及其他组织的机会,因而在政治舞台上没有代表他们利益的声音,他们的诉求无法得到当地政府的回应,就是一些涉及他们切身利益的政治决策过程也无法参与;在文化方面,主要表现在农民工与城市市民的联系很少,没有参与社会文化活动与社区文化生活的机制和途径,很难参与文化的交流,分享城市文明,很难向城市主流社会认可的和占主导地位的行为、生活发展方向靠拢;在社会公共服务上,农民工无法享受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待遇。农民工问题如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导致诸如社会贫穷、社会对抗与排斥的“马太效应”,长期的社会公正失衡甚至可能导致社会人为的与制度性的社会断裂,从而形成不同于主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政治认同,其后果就会直接造成对执政党执政理念和价值观的怀疑。农民工问题表面看是要解决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消除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排斥,给予农民工应有的国民待遇等问题,而实质则是我们国家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工人阶级队伍,构建一个什么样的社会阶层结构。
二、研究农民工问题是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特别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特点的必然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研究中国农民工问题的根本方法。我国现在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这是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最大的实际,也是党和国家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它为实行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都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而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研究中国农民工问题必须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基本的国情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农民工,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今天中国社会一个独特的、人数仍在不断上升并超过城市工人的社会特殊群体,是中国国情的产物。农民工流动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国情条件下的人口流动现象,它不同于国外一般的人口流动,具有自己特殊的规律,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色。如果说我们要提示和研究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的话,那么中国农民工正是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我们分析和研究当代中国农民工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研究农民工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必然需要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中国农民工问题是一个包括若干子系统及若干具体项目的系统工程,尽管分割研究对解决农民工问题中的某些具体问题更有针对性,但若没有系统与整体的研究,则会造成顾此失彼或发展失衡的局面,最终将损害整个问题的解决。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运用系统论和整体观的方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局工作中探寻农民工问题的解决办法。当前受金融危机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影响,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最为艰巨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最大制约因素。我们还要看到,因为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世界各国工业化、城镇化的一般规律,大量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就业的现象在我国将长期存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06年2月14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开班式讲话中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战略高度出发,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为我国下一步的农民工工作勾画了蓝图。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同志在两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在“统筹城乡发展: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部分着重强调“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政府工作报告的这一表述,让亿万农民对未来生活充满了美好期待。我们相信,伴随着《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实施和十七大精神的贯彻,亿万农民工的权益将得到更有效维护,新型的城乡关系将得以逐步建立。因此,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问题不但是维护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具体体现,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大任务。
四、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
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从制度入手,才是科学执政。从制度入手,才是民主执政。从制度入手,才是依法执政。
结束语
改革开放30年以来的持续的大规模的农民工流动,对我国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经济生活中,而且体现在政治、文化、社会以及心理等方面。农民工作为我国农民阶级向工人阶级转化的新型社会群体,他们正逐步成长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既是农民阶级的自觉创新行为,更是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升华,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起源、工农联盟、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人口流动以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在实践上更是扩展了共产党的阶级基础,优化了群众基础,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当代社会的和谐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动态的利益均衡,就需要保证包括农民工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共享发展成果,和谐社会是社会各阶层协同发展的社会,其中就需要包括农民工这一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惟有妥善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障缺失问题,让农民工真正成为二、三产业的工人和职员,真正成为融入城市社会的城市居民,才能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才能让广大农民“更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才能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才能真正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它事关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甚至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成败。
第四篇:毛邓三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D)。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2.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C)。
A.党的十五大B.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大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3.2006年10月,党的十届六中全会通过的重要文件是(D)。
A.《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设》
D.《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B)。
A.坚持科学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民主法治
5.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的会议是(D)。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6.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7.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根本政治保证的是(A)。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B.发展和谐文化
C.经济社会协调发展D.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8.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B)。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C.发展经济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
A.加强各改善党的领导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坚持改革开放D.正确处理建筑工地发展稳定的关系
10.《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B)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B.社会和谐C.公平正义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1.“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讲这段话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A)。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陈云
12.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B)为指导
A.党的基本路线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宪法D.初级阶段的理论
1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A)
A.民主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4.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是(C)
A.改革B.发展C.稳定D.依法办事
1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A)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B.走共同富裕道路
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16.《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A)
A.社会公平正义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
1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C)
A.社会公平正义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
二、多项选择题
1.和谐社会就是(ABCD)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B.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C.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2.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C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BC)。
A.生产发展B.生活富裕C.生态良好D.供求平衡
4.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ABCD)。
A.物质文明建设B.政治文明建设C.精神文明建设D.和谐社会建设
5.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ABD)。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中国革命战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D.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BCD)。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D.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7.《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C.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D.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
8.《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BC)
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B.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C.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D.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然要求
9.《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
标有(ABCD)
A.富强B.民主C.文明D.和谐
10.《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句表述,旗帜鲜明地明确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深刻揭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ABCD)
A.领导核心B.发展道路C.实践主体D.根本目的11.《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ABCD)
A.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B.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
C.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D.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三、辨析题
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以人为本。
答案:这种说法正确。(自己组织)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答案:这种说法正确。(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提供重要条件。(3)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社会建设放在首位。
答案:这种说法不正确。(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主要矛盾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正是因为我们党毫不动摇地牢牢抓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带来了今天中国的巨大变化。
(2)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没有变,仍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且还将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3)当前解决我们面临的诸多矛盾和困难,促进社会和谐,关键还是靠经济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使国家的整体实力不断增强,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论述题
1.试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2.怎样认识社会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意义?
第五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一)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