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概论测试题

时间:2019-05-14 08:1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毛中概论测试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毛中概论测试题》。

第一篇:毛中概论测试题

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这句话出自谁的一篇什么文章里面?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它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体会。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精辟地指出:“在这样日益尖锐的短兵相接的形势下,无产阶级要取得胜利,就完全靠它的政党——共产党的斗争策略的正确和坚决。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他还强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提出的名言。

2.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结合毛泽东第一代的社会主义实践,谈谈你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认识。

3.我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现状如何?怎样处理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试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关理论并联系实际来加以回答。

4.材料题

2008年6月28日, 贵州瓮安爆发了震惊全国的“6·28”事件,这一天,有成千上万名群众走上街头,由于对一位16岁少女溺水死亡处置不当不满,愤怒的人群先后冲击了县公安局、县政府和县委,并点火焚烧了3座办公大楼。

事件发生后,“瓮安执政”成了全国领导干部的一道考题,“瓮安之问”引发了社会的深沉思考。显然,“6·28”事件是当地社会矛盾长期积累,民间怨愤淤积太久的结果,是典型的泄愤式群体事件。

假如你是一名为政一方的地方官,面对民怨和矛盾,你将采取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试运用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相关理论来做出分析。

5.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对自己成长发展有帮助吗?请谈谈你的真实想法或建议。

第二篇:毛中概论

一、时间的问题

1.邓小平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是在2.3.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会议是十六届四中全会。

4.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在1956年 生产资料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5.6.“邓小平理论”概念的提出是在7.8.实事求是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是从延安整风运动之后。

二、人物

1.2.1953年12

3.4.第一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党的领导人是毛泽东。

5.20世纪30

三、文件

1.毛泽东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做了具体分析和论述的是与中国共产党》。

2.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全新解释,是在《改造我们的学习》.。

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文中提出来的。

4.2006年10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5.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

程的重要讲话是《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6.毛泽东首次在下列哪一部文献中提出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中国革

命与中国共产党》。

7.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著名讲话,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这篇讲话的题目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8.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的著作是《反对本本主义》。

四、知识点

1.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最突出的贡献是(把“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路线的新范畴)。

2.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

五、简答:

1.周恩来将我们党提出的一系列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思想、政策和主张归纳为“一纲

四目”。

a)“一纲”即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b)“四目”为:

1)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多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

悉委于蒋。。

2)所有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拨付。

3)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4)互约不派特务,不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六、论述

1.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为什么强调)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好”与“快”有机结合a)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

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

b)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也是进一步发展的迫切要求。

c)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并不意味着发展速度问题无足轻重。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a)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党的十七大

进一步支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b)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c)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a)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

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a)十六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5)统筹区域发展。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a)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

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b)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河蟹来促进

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第三篇:《毛中概论》实践选题

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社会调查指导选题

1.农村医疗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

2.关于建设和谐大学校园的调查与分析

3.关于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4.进城务工青年生活状况与心态调查与研究

5.对红色旅游资源进校园情况的调查研究

6.本地区养老问题调查与研究

7.人的日常行为、公德意识与环境(自然)的关系及对策分析

8.城乡的传统道德(风俗习惯)与法律或现代意识的矛盾冲突研究

9.社会企业对大学生素质能力要求的调查分析

10.当地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及分析

11.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12.关于某社区、村、镇精神文明建设的情况调查

13.×××地区市民保险意识的调查

14.×××社区建设方面的调查

15.某地(城镇、街道、社区)积极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情况的调查

16.××地区高校学生校园不文明现象的调查与分析

17.关于市民对创建文明城市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调查

18.社会转型时期青年伦理价值观的状况调查

19.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及其原因调研分析

20.关于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21.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22.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课余时间分配的调查分析

23.大学生参加校园活动及社会实践情况调研

24.引起当代青少年“网瘾”现象的原因调查

25.大学生就业现状探究

26.当代大学生就业首选职业的调查与分析

27.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调查与分析

28.当代大学生荣辱观的调查与分析

29.大学生关注“两会”情况调查

30.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

31.当代大学生财富观调查

32.当代大学生消费观调查

33.大学生与父母关系及成因调查

34.手机和电脑对当代大学生影响调查

35.关于大学生劳动观念的调查与分析

36.关于大学生为人民服务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37.关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38.关于大学生艰苦奋斗意识的调查与分析

39.大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状况调研

40.关于当代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的调查与研究

41.关于家风、家教的调查

42.关于家庭顶梁柱的调查

43.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调查

注: 以上选题仅供参考,学生可任选一题,也可结合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涉及的内容有关的课题自拟调查主题。

第四篇:毛概论论述题

一、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有哪些?你作为一名大学生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答案要点: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一)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第二,优化教育结构;

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四)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第一,完善基本养老制度。

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

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

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五)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第一,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第二,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用药。

第四,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降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六)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大学生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略)

二、2010年中国GDP总量成为世界“老二”。随着中国的崛起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对于中国的外交政策,现在出现了两种倾向:国内有人认为中国外交软弱,而外界不少人却常指责中国外交变得更加强硬。

请问:你如何看待中国的外交,是软弱,还是强硬,抑或是其它?

答案要点:

1、中国外交并不软弱

第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二,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中国每一届政府,在制定其外交政策的时候,总会给予一系列新的观点或新的补充,但是有一个总原则始终没有改变过,就是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举例说明)。

2、中国外交也不是强硬

第一,中国没有对别的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相反,我们的外交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我们走的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第三、我们在处理国家国之间关系的时候,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处理的。

第四,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是要一心一意谋发展。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外界一件事、一句话就按捺不住,乱了方寸,那样做可能正是敌人所希望看到的。

3、中国的外交不是软弱也不是强硬,而是占“理”

这个“理”就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以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已任。凡是涉及到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的时候,我们寸土不让,这不是强硬,而是在讲道理。

三、一方面,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人均收入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另一方面,中国却出现了“未富先奢”现象,据报道中国已跨进奢侈品消费第二大国,仅次于日本。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要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介绍

2、对“未富先奢”这一现象的看法(由这一现象想到的)

3、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9%左右,2005年我国GDP达到18.23万亿元,人均GDP突破万元。

但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分配的差距却不断扩大。世界各国往往把基尼系数作为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指标之一。

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分配比较均等,0.3—0.4属于分配比较合理,0.4—0.5表明收入差距过大,超过0.5则意味着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

据《学习时报》340期刊登由财政部副部长楼继伟执笔的一项课题研究成果指出,目前中国收入分配相当不均,反映收入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为0.46,更为严重的是起点不公平。

材料2:

从1980年到2003年,东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由50%增加到59%。人均GDP,西部与东部由1:1.92扩大到1:2.59,中部与东部由1:1.53扩大到1:2.03,区域差别还在拉大。

城乡差别拉大不仅仅体现在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拉大,还突出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越发明显。贫富差距拉开的直接的结果:

一是社会贫困问题出现。城镇中有1200万人处于相对贫困中,人均年收入1059元。月收入比全国平均收入水平低54.7%。2004年,按人均纯收入低于668元标准,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2610万。

按人均纯收入669—924元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977万人。一是社会公平问题凸现。在多数人收入水平都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反映贫富差距的指标上升很快,分配不公现象出现。群众对劳动致富正当经营造成的收入差距,有一定承受力,但对分配不公造成的差距,对违法、贪污、犯罪致富现象,对不正当收入,不合理的贫富差距,心理不平衡,十分不满,反响强烈。

中央党校调查组对学员问卷调查显示:在学员心目中,2004年最为严重的三个问题依次是“收入差距”(43.9%),“社会治安”(24.3%),“腐败”(8.4%);对2005年的改革,72.9%的学员关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摘自《学习时报》第298期

请回答:

(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当前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案要点】

(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多数人收入水平有较大提高的同时,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贫富差距在扩大,分配不公现象严重,社会十分关注公平问题。

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前瞻性。具体说来,主要是因为:第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目标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第二,从国际和国内看,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客观分析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

(2)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从五个方面着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即: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

材料1: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为了保

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材料2:

1999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三条规定:“宪法第五条增加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材料3:

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摘自党的十六大报告)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说明党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上取得了什么样的突破?

(2)比较材料3和材料1、2,说明我们党在依法治国方面的进步。

(3)结合三个材料,说明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1)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一方面继承了毛泽东高度重视民主的思想,肯定了民主同社会主义之间的内在必然联系;另一方面,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又发展了毛泽东关于民主的思想,提出了把民主同法制结合起来的观点。这是我们党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认识上的一大突破。只有使社会主义民主形成、上升为法律,并使这种法律和制度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获得切实保障。

(2)与以前相比,我们依法治国的目标更加明确,依法治国的措施更具体和具有可行性,并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具体要求。提出了要依法行政,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要遵守法律,突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3)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六、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答案要点:

1.相关的理论阐述。

(1)核心价值体系

核心价值体系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必然形成的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它是社会系统得以运转、社会秩序得以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鲜明地回答了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团结带领全体人民开拓前进、中华民族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大问题。

(3)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

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4)意义

有利于精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要求;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要求。

2.联系中国社会及其自己的实际进一步进行阐述。(略)

七、案例分析题:《回望毛泽东》(共20分)

毛泽东逝世己32年了,但是伟人的身影始终矗立在人们视野的地平线上。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人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广泛、长远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并给整个世界强烈的震撼。他是20世纪中国的旗帜、象征和灵魂,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奋斗了一生,多次使中国革命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不了解毛泽东就不了解20世纪的中国。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在于,他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经验和智慧,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气魄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人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批判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正确的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回答外国记者时明确指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不能丢。我们绝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往事已矣,巨人长眠。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千里决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头的探索,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历史,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发端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以及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毛泽东超越了时代,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12页)

案例讨论:

(1)“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2)为什么说毛泽东是伟人?(材料中有相关论述,可用横线标出)

(3)评析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答案要点:

邓小平曾经坚定地说:“我们要对毛主席的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全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

献。

第五篇:毛概论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100题

1、股份制是()D A.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 B.一种行业自律形式 C.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D.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D A.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在于()C A.宏观调控不同 B.资源配置不同 C.所有制基础不同 D.市场机制不同

4、股份制企业姓“社”姓“资”,关键要看()D

A.是否有国家入股 B.是否有集体入股

C.是否有私人入股 D.是否有国家或集体或私人入股

5、公有制实现形式,具体是指()C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6、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B A.现代企业制度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宏观经济调控制 D.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7、在下列收入分配中,属于按劳分配的收入是()A

A.集体企业职工工资奖金收入B.个体劳动者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分红 D.外资企业职工工资

8、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保障社会公平

9、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职工,付出同样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是因为()D A.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B.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10、在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C 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量的优势 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C.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 D.是下岗人员再就业的主渠道

1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B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B A.社会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3、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C A.互为目的,互为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14、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A A.思想道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思想建设 D.道德建设

15、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D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16、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C 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17、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D

A.实现祖国统一 B.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8、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B A.文化教育工作 B.思想政治工作 C.改革开放 D.经济建设工作

19、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A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0、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

A.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B.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C.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D.提高社会主义生活质量 21、50年代中期,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决台湾”主张的是(B)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叶剑英

22、最早提出两岸尽快实现通邮、通航、通商“三通”建议的文献是()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B.全国人大常委会《告台湾同胞书》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23、中英两国政府就香港问题正式签署《中英联合声明》的时间是()D

A.1982年9月 B.1983年7月 C.1984年9月 D.1984年12月

24、“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B A.香港问题开始的 B.台湾问题开始的 C.澳门问题开始的 D.香港和澳门问题开始的

25、“一国两制”的基础和前提是()A A.国家主权统一于中华人民共和国 B.港、澳、台地区实行高度自治 C.港、澳、台地区保持繁荣稳定D.港、澳、台地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26、台湾问题的本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关系问题

C.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D.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

27、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是在()B A.1979年 B.1982年 C.1983年 D.1984年

28、中英两国政府首脑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及三个附件是在(A)A.1984年12月19日 B.1987年4月13日

C.1990年4月4日 D.1993年3月31日 29、1983年6月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学者杨力宇时,阐述了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B A.九条方针 B.六点构想C.八项主张 D.三个立场

30、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想。下列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D)

A.搁置主权,分而治之 B.搁置主权,共同治理 C.搁置主权,和平共处 D.搁置主权,共同开发

31、当代世界的和平问题是指(A)A.在较长时期内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可能的,战争是可以避免的 B.人类消灭了包括局部战争在内的一切战争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

D.实现国际社会广泛的、公正的和平合作

3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社会根源是(A)

A.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B.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C.资产阶级的人权主义D.社会、经济全球化

33、苏联解体后,威胁中亚地区安全的因素不含哪个()D

A.恐怖主义 B.分裂主义 C.宗教极端主义 D.军备竞赛

3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放在首位

C.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D.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35、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即(D)A.分而治之B.共同治理C.和平共处D.共同开发

36、当前国际间的经济竞争实质上是(B)A.社会制度的竞争 B.科学技术的竞争 C.经济资源的竞争 D.军事力量的竞争 37、20世纪50年代初,由中、印、缅三国共同倡导的是(C)A.不结盟运动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38、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长期斗争中,必须始终(C)

A.以人权高于主权的原则为基础B.以不结盟原则为基础

C.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D.以自由、平等原则为基础

39、南北差距不断加大的原因是(C)A.南方的国民素质低下B.南方的技术条件差C.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D.北方国家援助较少 40、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中国审时度势,提出了(D)的外交战略?

A.一边倒 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D.一条线、一大片

41、我国的民主党派是(D)

A.执政党 B.反对党 C.在野党 D.参政党

42、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

A.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共同繁荣B.铲除民族压迫,消除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D.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相结合

43、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A)A.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B.高度自治,繁荣稳定C.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44、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足(A)

A.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B.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联盟 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联盟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党与非党的特殊联盟

45、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B)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C.保护和发展民族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 D.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46、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B)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纲党章规定的

47、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C)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D.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48、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从根本上说,是(B)

A.爱国主义性质的 B.社会主义性质的 C.人民民主性质的 D.政治联盟性

49、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C)

A.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B.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各级党委领导制

C.民主集中制 D.少数服从多数,多数照顾少数

50、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C)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

51、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A A.坚持以人为本 B.发展是硬道理 C.五个统筹 D.全面、协调发展

5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是(B)

A.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B.坚持以人为本C.全面发展 D.快速发展

53、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D)A.五个统筹 B.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坚持以人为本 D.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54、只有不断解决好(C)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A.科学的发展观 B.防腐拒变C.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D.抵御风险

55、发展的最终目的是(A)

A.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为了提升我国的国际声誉

C.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 D.为改革开放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

56、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和根本着眼点是(B).A.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 B.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C.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D.可持续发展

5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A.区域发展不平衡 B.城乡发展不平衡

C.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58、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B).A.坚持改革开放 B.发展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可持续发展

59、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C)

A.正确决策 B.改革 C.发展 D.协调

60、非典疫情蔓延,集中暴露出我国(B)发展不协调的问题。

A.区域发展不协调 B.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 C.城乡发展不协调 D.人与自然发展不协调

6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构想的党的领导人是(D)。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D.陈云 62、1984年10月,在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概念,实现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重大突破的文件是(B)。A.《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进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进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63、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D)。

A.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自特点B.强调了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计划经济

C.说明了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会的 D.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64、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B)。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D.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6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种一制度的确立是由(A)。

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C.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 D.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6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C)。

A.私营经济 B.合作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全民所有制经济

67、按劳分配是(B)。

A.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的分配原C.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D.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A)。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69、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D)。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B.外资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分红收入D.集体企业的职工工资收入

7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民主专政是(D)。

A.资产阶级专政B.无产阶级专政C.工农联合专政

D.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71、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A)。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7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C)。A.依法治国 B.权利制衡 C.人民当家作主 D.多党合作 73、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C)。A.团结—批评—团结 B.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74、台湾问题实质是(A)。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问题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75、1963年,周恩来把我们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和思想,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就是(B)。

A.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B.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C.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D.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76、1953年12月,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领导人是(B)。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77、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时间是(D)。

A.1966年 B.1968年C.1972年D.1974年 78、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D)。

A.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B.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C.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D.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79、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 8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B.真正的不结盟 C.和谐世界D.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81、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B)。

A.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B.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我国的领导阶级 D.我国的领导阶级 8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C)。

A.知识分子 B.共产党 C.农民 D.解放军

83、党确立知识分子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重要地位,是在(A)。A.50年代初期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70年代初期 D.中共十五大

84、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A。

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85、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A)。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础上B.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础上C.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上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上 86、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占胜敌人的主要法宝是(A)。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D.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自我批评

87、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D)。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C.祖国统一 D.各民族共同繁荣

88、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B)。

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各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矛盾D.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89、《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B)。

A.中华人民的先锋队B.中华民族的先锋队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D.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90、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C)。A.实事求是 B.调查研究C.群众路线 D.谦虚谨慎 91、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提出的,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正常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指(B)。

A.党的群众路线 B.党的三大作风C.党的最低纲领 D.党的思想理论

92、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

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A)。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93、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是(C)。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94、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方针的是(C)。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党的十四大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党的十五大

95、首次提出“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新概念,明确肯定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

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的是(B)。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D.党的十五大

96、明确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是在(D)。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C.《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D.1992年南方谈话中 9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A)。

A.马克思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D)。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改革创新

99、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的是(B)。A.发展教育 B.思想道德建设 C.发展科学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00、1803年发表《全世界和谐》一文,指出现存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的,必将为“和谐制度”所代替的是(D)。

A.马克思 B.欧文 C.傅立叶 D.魏特林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C)

A.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中国

B.将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C.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2.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D)

A.实事求是

B.反对本本主义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3.中国共产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最根本的原因是(A)

A.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B.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C.毛泽东思想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

D.毛泽东思想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4.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惟一正确的科学态度是(A)

A.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坚决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

C.依靠引证马克思对某一问题的某一论证来解决问题 D.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

5.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是在(C)

A.中共六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七大 D.遵义会议

6.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明确确立,是在党的(C)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一届三中全会

7.邓小平理论是在以(D)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和国际背景下产生的。

A.战争与革命 B.知识经济 C.冷战 D.和平与发展

8.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有两次历史性飞跃,其中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B)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实事求是的理论 D.改革开放的理论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三大理论成果是(C)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理论

C.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经济建设理论、政治建设理论、文化建设理论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提出解决思想路线这个问题的是(A)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2.对“实事求是”做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是(A)

A.毛泽东 B.邓小平C.江泽民 D.胡铞涛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领导我们党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C)

A.提出改革开放

B.提出以经济建设

为中心

C.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4.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是在(A)A.1978年中央工作会议 B.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1982年党的十二大 D.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

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就是(A)

A.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B.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C.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D.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C.解放思想是形式,实事求是是内容

D.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 E.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C)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A)

A、帝国主义的侵略 B、中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C、封建主义的腐朽 D、反动势力的联合

3、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B)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事件是(B)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北伐战争

5、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四大

6、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A)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地主豪绅

7、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B)A、资产阶级领导 B、无产阶级领导 C、农民阶级是主力军 D、帝国主义是主要敌人

8、中国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A)

A、农民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开明士绅

9、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B)A、武装斗争 B、农民问题 C、党的建设 D、领导权问题

10、毛泽东第一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这一命题的著作是(C)A、《〈共产党人〉发刊词》 B、《论政策》 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B)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

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具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

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C)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一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B)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

C、中国是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

D、中国处在经济文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C)

A、个体经济

B、私人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国营经济

D、合作社经济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6、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指(D)

A、委托订货 B、统购统销 C、委托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殊性问题是(A)

A、一个落后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间题

C、农业的机械化问题 D、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8、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B)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工商业合理调整的完成 D、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奠定

9、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C)

A、社会主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

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0、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根本政治条件是(B)

A、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B、坚持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A)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本质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D、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说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D)A、完善公有制

B、消灭私有制、消除剥削

C、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发展社会生产力

3、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C)

A、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发展生产力和共同致富

D、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4、邓小平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B)

A、靠改革开放

B、靠自己的发展

C、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靠反对霸权主义

5、“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核心是(A)

A、生产力标准 B、经济发展水平标准

C、综合国力标准 D、人民生活水平标准

6、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邓小平理论的(B)

A、理论前提 B、核心内容 C、思想基础 D、精髓

7、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基本方法是(A)

A、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办法

B、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C、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办法

8、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D)

A、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 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

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

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特别指出,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B)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对抗性矛盾

D、阶级对立的阶级第六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党首次系统提出和阐述初级阶段理论的是(C)

A.1978年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 B.1982年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三大 D.1997年党的十五大

2.一切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最大的实际就是(D)

A.底子薄,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

B.生产力不发达,教育科技落后

C.社会制度不健全、不完善

D.现在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B)

A.经济政治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协调

B.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

D.经济快速增长与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扩大之间的矛盾

4.初级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心是(A)

A.经济建设 B.文化建设 C.党的建设

下载毛中概论测试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毛中概论测试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毛概论读后感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毛概论课程,让我们深入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先进成果,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让我们从根本上对它有了一些深入的了解。 毛泽东思想的形......

    毛中特概论社会实践要求周一

    社会调查与调研报告实践教学活动安排 1.组织方式:社会调查以调研小组的方式完成。以4~7名同学组成一个调研小组,在班级内按自愿与班干部协调相结合的原则产生,每一小组1名组长,指......

    毛中特概论课考核要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核要点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历......

    2011年下毛中概论实践活动方案(最终定稿)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调查、调研方案(2011-2012学年试行) 一、社会调查、调研的性质、目的和形式 社会调查、调研(实践教学环节)是《毛泽东思想和......

    毛中特概论课社会实践参考题目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会实践调研参考选题 (仅供同学们参考,也可自定社会实践调研题目) 根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所学理......

    《企业管理概论》测试题

    《企业管理概论》测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5分) 1, 企业2,企业文化3, 生产管理4,市场细分5,资产负债率 二,单项选择题(每个1.5分,10小题,共计15分)。 1,监事会成员由股东代表和一......

    毛概论作业-----历史事件(定稿)

    中国屈辱的历史,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 屈辱史的起源: 1838年12月,林则徐奉命赴广州查禁鸦片,迫缴鸦片237多万斤,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当众销......

    《毛概论》复习重点

    第八章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第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一、国家对企业统一得过多,管得过死,企业成分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