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

时间:2019-05-14 08:1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

第一篇: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国际经济贸易理论:

国际分工是商品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基础。制约商品生产的价值规律到了世界市场上才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决定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国际价值,不是一国之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要有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如果一国的国别价值低于国际价值,就可以稳定的地获得大大高于国内市场的超额利润。国际贸易商品的价值实现也不同于国内商品。

使参加国际贸易的双方都获利:

绝对成本理论:

由亚当·斯密在1776念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提出。绝对成本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分工和国际分工学说基础之上的。他用一国内部的不同职业,不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来说明国际贸易分工。用生产成本来判断一国的某种商品是否便宜。每一国都有其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因而产生这些产品的成本会绝对地低于他国。其中绝对成本优势,一方面是自然禀赋的优势,另一方面是人民特殊的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总之,按绝对成本差异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各国都能发挥生产中的绝对优势而获得利益。生产成本绝对差别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原因。

进步性:绝对成本说从劳动分工原理出发,,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证论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局限性:在人类认识史上第一次证论了贸易互利性原理,克服了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单方面有利的片面看法。

比较成本理论

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建立以“比较成本理论”为基础的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

积极性:第一次以无可比拟的逻辑力量,论证了国际贸易分工的基础不限于绝对成本差异,只要各国之间的产品的生产成本存在着相对差异,就可参与国际贸易分工并取得贸易利益。李嘉图比较成本理论的问世,标志着国际贸易学说总体系的建立。

原理是“两优则其重,两劣取其轻”。

科学性:

1.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处于的劣势的国家也能找到劣势中的相对优势。

2.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世界市场的背景下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生产率落后国家的生产者不仅不会在竞争中被淘汰,反而可能从国际贸易中获得利益。

3.国际贸易分工而使双方互利的程度实际在一定范围之内,互利和等价交换是不同的概念。局限性:

1.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劳动价值论不彻底,未能正确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结果。)

2.把多变的经济情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的状态,而忽略了动态分析。

3.忽视了国际分工中生产关系的作用。

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伯尔蒂尔·俄林出版的《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一书中提出生产要素禀赋理论。

俄林论证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的逻辑思想:

商品生产的成本比率不同

生产要素的价格比率不同

论证: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1941)

假设条件下,自由贸易

出口行业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

进口竞争行业中密集使用生产要素的报酬理论

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如果各国都以各自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比率差距为基础进行贸易,结果是贸易前相对丰裕的要素价格上涨,相对稀缺的要素价格下降,发展的结果将会逐渐达到要素价格比率的国际均等化。

科学性:1.进一步用生产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了比较成本差异,理论上有所创新

2.将李嘉图的各析扩大为总量分析

3.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属比较成本范畴

局限性:1.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

2.没考虑政府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

3.没考虑国际经济关系,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

里昂惕夫之谜及其解释

1.生产要素密集度变换论

2..要素非同质论

3贸易壁垒说

4需求偏向论

积极性:推动二战以后西方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的研究更接近现实,使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国际贸易的新要素理论:

1.技术资源说(美国的经济学家波斯纳1959年提出技术差距论)

2.人力资源说

3.研究与开发要素说

4.信息要素说

技术差距图解: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生命周期理论,从产品生产的技术变化出发,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循环以及对贸易格局的影响。

第一阶段:创新国(比如说美国)对某一种产品的出口垄断时期

第二阶段:其他发达国家生产者开始生产这种新产品时期

第三阶段:外国产品唉出口市场上进行的竞争时期

第四阶段:在创新国开始进口竞争时期

科学性:运用了动态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与国际投资,技术转让等生产要的的国际移动结合在一起,不仅对国际贸易,而且对国际投资,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战略等有着重大影响。

意义:起到一定借鉴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要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相对于国内较为先进的产业,还要加强创新,吸引跨国公司前来设立研发中心。

产业内贸易理论

产业间贸易: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

产业内贸易: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产品特点:1.产品流动具有双向性

2.产品具有相似性,消费具有可替代性.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相似的要素投入

衡量:(1)从某一产品i的角度分析,产业内贸易指数Ai

在0-1之间,A越接近于1,产业内贸易越高

A越接近于0,产业内贸易越低

(2)从一国角度来看,Ai

在0-1之间,A越接近于1,产业内贸易越高

A越接近于0,产业内贸易越低

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①一些原因

②A.偏好相似理论(瑞典经济学家林德1961年提出)

基本论点:

Ⅰ一种工业品要成为潜在的出口产品,首先是一种在本国消费或投资生产的产品,即产品出口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

Ⅱ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即两国消费者的消费偏好越相似),一国代表性需求的商品也越容易在另一国找到市场,因而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

③综合众多经济家的观点从供需方面分产业内贸易的原因:

a.从供给方面:垄断竞争条件下,造成同类产品的差异化(垂直差异、水平差异)b.从需求方面:消费者偏好多样性,各类的消费需求形式常常有部分相重叠

B.市场结构论

用市场结构中的不完全竞争、规模报酬递增、产品差异化等概念和思想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模型,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内部规模经济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必要基础。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在各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产业内贸易与公司优势:

公司的特定优势主要有两类(知识资产优势、规模节约优势)

总结: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消费者层次结构)

公司内贸易理论

公司内贸易即跨国公司的母公司与子公司或子公司之间的国际贸易。

公司内贸易的发展:①公司内贸易双方都处于共同所有权控制之下②进行交换的市场是跨国公司内部市场③交换的价格是跨国公司内部制定的转移价格和调拨价格④从其交易内容看,公司内贸易的商品绝大多数具有特殊意义的中间产品

公司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内部化理论(最早由诺贝尔经济学家科斯在30年代提出 7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巴克利和卡森系统阐明)

为了克服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交易成本过高的劣势,跨国国内公司实行市场的内部化。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能获得的利益

⑴内部化能够获得协调业务活动的利益

⑵内部市场能够从公司的利益出发,通过差别性定价的策略充分地掌握市场力量 ⑶内部化通过长期的或永久性的内部供需安排可以避免外部市场的不确定性

⑷内部化将买卖双方所有权合二为一,可消除知识资产在市场转移中的各宗不确定性 ⑸公司内部贸易的定价方式,可以产生很大利益

垂直一体化理论

指两个相邻的生产阶段被置于共同的所有权的控制之下,垂直一体化之后,生产阶段的外部市场交换关系即转化为内部市场供求关系。相邻的生产阶段常处于不同的国家,这种垂直一体化便导致公司内中间产品的国际贸易。

公司内贸易格局(水平型、垂直型、水平与垂直交换型)

启示:培育和壮大跨国公司,为其发展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成为广大发展中国中国家适应公司内贸易发展趋势、提高自己国际贸易分工地位的必要举措。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创新机制进行论述。

四个基本要素:1.要素条件因素自然资源(基本因素)

人力资源

基础设施(推进因素)

2.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

3.需求因素

4.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

两个辅助因素: 1.一国所面临的机遇

2.政府所起的作用

相关产业与支撑产业

要素条件国内需求

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区别:从静态的比较优势到以竞争、创新为基础的动态竞争优势,是国际竞争优势理论对传统理论的突破。

联系:1.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往往同时作用于一国产业的发展

2.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课互相转换

3.两者都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意义:关于国家竞争优势来源的论述、关于取得和保持国家竞争优势途径的探讨,对于所有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具有重要的启发性意义。一个国家要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必须重视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本投资、重视国内需求、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大力提倡企业的创新。

当代国际贸易分工新理论的简评:

当代国际经济学家根据不断变化的世界经济贸易情况,对比较成本理论、资源禀赋理论等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进行了一些修正、补充和改造。“新理论”与传统理论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篇:当代主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简介

当代主要国际贸易分工理论简介

虞小平

(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武汉, 430062)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444(2001)06-0054-03

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是国际贸易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的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的《国际贸易》教材就此主要介绍了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以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比例说。这种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资源论用来解释19 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格局, 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因为我们必须承认, 土地、劳动力、资本等状况在决定各国的对外贸易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 20世纪中期出现的第三次科技革命, 给国际贸易量、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带来了根本性变化。它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发达国家之间相互贸易上升为主要贸易类型, 产业内贸易成为主要贸易形式, 二是公司内贸易迅速发展。面对国际贸易的这些新现象, 用传统的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来阐述贸易格局, 将无法解释生产要素禀赋相似的发达国家之间贸易量最大和产业内贸易发展的原因。因此, 本文拟对有关当代国际贸易分工的两种主要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做一简略的介绍, 以弥补教材在相关方面的不足, 帮助学习者对本学科的新发展取得较为全面的了解。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解释国际贸易分工格局的理论分支。

国际贸易从产品内容上来看, 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 其一是一国进口和出口属于不同产业部门生产的商品, 即产业间贸易, 也称部门间贸易, 如出口农副产品而进口工业制成品, 或出口纺织品而进口计算机等;其二是产业内贸易, 也称部门内贸易, 即一国既出口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型制成品, 如美国和一些西欧国家都是机动车辆的进口国, 同时也是出口国。

综合众多经济学家的观点, 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原因可以从供求两方面来考察。就供给而言, 大多数工业品的市场是垄断竞争性市场, 一方面, 各种产品类似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 可以互相竞争;另一方面, 它们又各有特色, 各自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于是, 产品差别, 即企业产品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同类产品的主观或客观上的或大或小的特点, 成为普遍的现象。产品的客观差别可分为垂直差别和水平差别。属于同一类别的产品具有相同的根本特性, 而产品根本特性在其程度上的差别就是垂直差别, 也即同一种产品在档次上的差别。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产品的质量等级上。与此同时, 具有完全相同的根本特性并属于同一档次的同类产品, 又会有一系列不同的规格款式, 各规格、款式之间的差别就称为水平差别。工业制成品所具有的差异化或多样化程度要远远超过初级产品。每一类制成品不但在质量等级上而且在规格上都可以变换出无数的差别, 任何一个微小的变动, 甚至仅仅是一个商标的变动, 都可以使一种商品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所以, 同一种商品, 由于质量等级不同, 规格款式不同, 存在着根本特性一致下的不同层次, 这种造成垄断竞争市场格局的重要原因。从需求来看, 消费者的偏好也千差万别, 这些差别也同样可分为垂直差别和水平差别。消费者偏好的垂直差别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同类产品中不同质量等级的选择上, 而水平差别则主要体现在消费者对同类、同一质量产品的不同规格或款式的选择上。消费者偏好的垂

直差别受其收入水平的制约, 表现为一种客观性, 而水平差别则与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无关, 只是完全取决于消费者主观上的偏好。针对消费者偏好上这种不同层次的多样性, 需要有相应的产品多样化予以满足。

在同时考察两个或两上以上国家的供给和需求状况时, 我们会发现, 不同国家的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存在着重叠的现象。一方面, 由于不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其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大体相同, 这种重叠便成为发达国家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也有部分重叠, 这种双向重叠使得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成为可能。

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规模经济。由于规模经济促进了各国在各产业内部发展专业化生产, 建立在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便得以迅速发展。与此同时, 规模经济与产品差异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是因为规模经济的作用, 才使得众多的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形成一国内某种产品由一家或少数几个厂商生产的局面, 大型企业进而能发展成出口商。由于规模经济的制约作用, 每一国的大型企业只能生产出系列有限的产品来。于是, 各国生产的产品又各具特色。产品差异的存在, 既是促进企业走向专业化、大型化的因素, 从而能获得经营上的规模效益, 又为生产者的相互竞争提供了市场, 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提供了物质保证。可以说, 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化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导致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性原因。

应该指出的是, 在产业内贸易中, 各国的竞争优势主要表现为公司的特定竞争优势, 而不像产业间贸易那样, 首先表现为国家的竞争优势。公司的特定优势是一个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所具有的垄断优势, 也即知识资产优势和规模节约优势。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只要拥有具有垄断优势的公司, 就可生产出差别产品在产业内贸易的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可见, 要理解产业内贸易现象, 离不开对公司作用的分析。

总而言之, 造成产业内贸易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产品差别、规模经济、消费者偏好差别以及国家之间产品层次结构和消费层次结构的重合。各个国家公司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产业内贸易的格局起着决定性作用, 而不是依赖于各国由于生产要素禀赋不同而造成的相对优势。当两国生产要素禀赋结构相似而无多少产业间贸易发生,是规模经济占重要地位和产品高度差异化时, 从生产规模化和产品多样化中获得的利益就会超过常规的比较利益, 产业内贸易便成为贸易利益的主要来源。这些利益明显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效益将依仗于规模优势而不断提高, 二是消费者可以从产品多样化或更便宜的价格水平中得到更大的满足, 从而提高社会福利效益。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经过一系列研究, 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从而使对国际贸易的解释更具“统一性和说服力”, 形成了一个新的理论框架雏形。

迈克尔·波特在他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 一国兴衰根本在于能否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 而取得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国家是否有合适的创新机制和充分的竞争能力。波特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创新机制做了论述。

1.微观竞争机制

国家竞争优势的基础是其企业内部的活力。如果企业缺乏活力, 不思创新, 国家整体竞争优势就如无本之木。企业经济活力的根本目标在于使其最终产品的价值增值, 而增值要通过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才能逐步实现。这就要求企业重视各个环节的改进和协调。在强化管理、研究开发、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实行全面改革。比如, 研究开发产品时, 采用“精干体制”, 将设计、制造、销售、服务人员组成在一个班子里, 从头至尾密切配合, 摒弃传统的流水作业方式, 以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又如为满足消费者瞬息万变的需求, 采用柔性制造系统, 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2.中观竞争优势

中观层次的分析由企业转向产业、区域等范畴。从产业看, 个别企业最终产品的价值增值不仅取决于企业内部要素, 而且有赖于企业的前向、后向和旁侧关联企业的辅助与支持;从空间看, 各企业为获得理想的利润和长期发展, 需要在制订空间战略时, 合理分布企业的各个部门, 比如将企业的总部和研究开发部门设置于交通迅捷、信息灵通的大都市, 而将生产部门转移到成本低廉的地区或接近销售市场, 从而利用空间差, 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灵活反映能力等目的。

3.宏观竞争机制

国家竞争优势并非个别企业、产业竞争优势的简单加总。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获得取决于生产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需求因素、企业战略等四个基本要素以及一些辅助要素的整合作用。

生产条件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本和基础设施。根据它们的产生机制和所起作用, 可分为基本因素和推进因素, 前者指一国先天拥有或不需太大代价便能得到的要素, 如自然资源、地理位置、非熟练劳动力等;后者指必须通过长期投资和培育才能创造出的要素, 如高质量人力资本等。对于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而言, 后者更加重要。在特定条件下, 一国某些基本因素上的劣势反而可能刺激创新, 使企业在可见的瓶颈、明显的威胁面前为提高自己竞争地位而奋发努力, 最终使国家在推进因素上更具有竞争力, 从而创造出动态竞争优势。相关和支撑企业是指主要作为生产原料和中间品供应者的国内企业, 其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们所提供投入品的价格直接关系到主导产业的生产成本, 而且, 它们与主导产业在空间分布上的邻近, 将有利于它们之间的信息和技术交流, 从而有力地促进企业的科技创新, 形成良性互动的地方化经济和集团化经济。

需求因素, 特别是国内市场的需求状况也对国家整体竞争优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本国市场的需求大, 将有利于企业迅速达到规模经济。更重要的是, 如果本国消费者特别“挑剔”, 需求复杂且标准很高, 则会促进本国企业努力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

最后, 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同样不可忽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企业皆有各自的规模、组织形式、产权结构和竞争目标, 它们构成企业的管理机制。企业要在竞争中赢得优势, 必须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做出合适的选择。比如一些消费资料生产部门为适应客户千变万化的需求, 必须选择灵活的体制, 而一些大型生产资料生产部门, 则必须保持组织管理上的严格有序。波特强调, 强大的本国竞争对手是企业竞争优势产生并得以长久保持的最强有力的刺激。他反对“国内竞争是一种浪费”的传统观念, 认为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短期内可能损失一些资源, 但从长远来看, 则是利大于弊。

除了上述四种基本因素外, 一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政府所起的作用, 对国家整体竞争优势的形成也有辅助影响。国际竞争优势本身也具有系统性, 不同产业依靠产业间的联系和空间上的集聚可以形成自己特有的优势。

总之,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超越了传统理论对国家优势地位形成的片面认识, 首次从多角度、多层次阐明了国家竞争优势的确切内涵, 指出国家优势形成的根本点就在于竞争, 而不在于优势产业的确定, 从这个意义上说,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摆脱了传统理论的孤立性、片面性, 建立了国家竞争优势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以国家为基本分析单位, 以国际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为分析的前提。但现实的市场是垄断竞争的市场, 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已成为普遍现象, 跨国公司的决策对贸易格局、投资格局的影响已不可忽视。面对国际易中的这些新现象,当代经济学家提出了种种新的见解, 他们应用规模经济、递增效益和市场结构理论来对产业内贸易做出解释, 而且, 人们已经开始致力于建立一种国际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一般理论, 以取代传统国际贸易和理论的地位, 而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则试图从系统的角度建立国家贸易和国际分工中国家竞争优势形成的理论体系。

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国家优势理论并不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全盘否定, 它与传统的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仍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理论渊源关系, 其主要观点和分析方法, 仍没有离开相对优势的分析范畴, 反而可以说是比较优劣势的分析方法在新情况下的具体运用, 是对传统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篇: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1、自由贸易理论

2、保护贸易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的演变与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60年代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第一次产业革命使得自由贸易理论开始出现,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通常称之为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二阶段是在19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使自由贸易理论的发展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一时期的自由贸易理论可称之为现代学派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阶段的自由贸易理论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自由贸易理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带来了自由贸易理论的创新和全面发展。

保护贸易理论阶段:重商主义—德国的幼稚工业保护理论—凯恩斯的超保护贸易论—战略性贸易理论—中心-外围理论

第四篇:《国际贸易理论》教学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教学总结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

经济系:李佳

本学期我担任了经济系国际商务专业06统招2班《国际贸易理论》的教学任务,现本学期已结束,总结如下:

1、重新编排课本内容

为了加强教学的连贯性与系统性,我按学生的接受程度与理解水平将课本内容重新编排,按照贸易理论与贸易措施两条线索讲解,首先是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当代贸易理论;其次是贸易措施,包括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以及各种贸易促进与限制手段。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素养

国际贸易理论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以及创新 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教师与学生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进出口贸易实务的课堂教学中,力求让知识变的鲜活,上课时注意加入许多有趣的案例,例如在讲授知识产权贸易时,我引用了中国著名传统商标“王志和”在德国被抢注的案例,让学生学的兴趣盎然,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1)注入新颖的课堂内容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在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每课 的主题内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式,以不同的场景让学生进入情景,开启学生的学习之门。(2)培养积极探究的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构建专业术语的理解与体会,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根据 以往的学习经验和知识积累发表不同见解,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自我价值。这种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使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输出和输入相辅相成,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3、注重课内课外结合(1)“课堂的外延与课外的外延相等,以课堂学习为核心,能动地向学生的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课堂训练与课外行为训练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结合“。我把教学的触角伸向课外,向他们介绍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新动向,教会学生将身边的日常生活与国际贸易联系起来,学在生活中,比如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配额取消后,欧美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以及新贸易壁垒给中国外贸带来冲击的情况,引发学生对中国外贸如何冲出重围以及国际贸易新趋势的思考。又如针对家乐福在合肥的火暴销售情况,让学生亲临世界五百强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并启发他们对于安徽甚至中国零售业的思考。

(2)注意学科间的整合,结合进出口贸易实务等课程,让学生在本课程中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

4、其他方面

(1)培养学生效益意识。正确的效益观有利于帮助学生接受商品社会现实,并学会运用市场游戏规则处理问题。

(2)用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竞争存在于各个领域,教育他们公平竞争、文明守信。

(3)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人格追求。一个具有专业知识,头脑有理性、有逻辑和对公理有信念的学生,有可能也有必要从科学的层面扩展到社会层面,关心社会,参与社会。

综上所述,我在国际贸易理论这门课中的总体教学特点是:贸易理论与贸易措施两条教学线索并行,注意在枯燥理论中加入鲜活有趣的案例。以上就是我本学期的几点心得体会。

第五篇: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额:是以货币表示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与各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额,即用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出口额,得出消除价格变动的近似值。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所占的比重。

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间的差额。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

总贸易:以国境作为为标准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对外贸易国别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地位,通常以它们对该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出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在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矿业之间的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间的分工。

世界市场:或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服务和科技交换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总和。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一个国家生产某单位商品所使得资源少于另一个国家同类商品的生产。

比较优势理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

要素密集度:是指商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可表述为,在满足要素禀赋理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国际贸易会使得各国同质的生产因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于绝对收入。

贸易条件:是指商品的污物交换比例,是以商品表示的贸易条件,它适用于抽象的理论分析,但不能用于分析一国一定时期贸易地位的变化。四种形式:

1、商品贸易条件或净贸易条件

2、收入贸易条件

3、单因素贸易条件

4、双因素贸易条件

里昂惕夫之谜:不同解释:

1、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差异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贸易壁垒的差异

4、自然资源因素被忽略

5、要素密集型逆转发生 产品生命周期:是解释工业制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三个阶段:分为

1、产品创新阶段。创新国发明并垄断技术、技术尚需改进、工艺流程尚未定型;创新国生产 ;需要科学家、工程师等高度技术熟练工人的大量劳动,是技术密集型 ;对于企业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价格比较高 ;创新国出口,国外富有者进口

2、产品成熟阶段。生产技术已定型,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仿制开始;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进行生产;半熟练劳动力,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成本要比创新国的进口产品低 ;降低价格扩大销路;创新国对东道国的出口有所下降,但对其他绝大多数市场的出口仍可继续

3、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已完全标准化,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掌握这种技术;生产地已开始向一般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成本开始下降;价格大众化;创新国开始从产品出口转变为进口

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厂商因生产规模扩大而获得额外的报酬,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是产品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相近或相似;

2、是消费具有相互替代性。形成原因:

1、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

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原因

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新贸易理论:是指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

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

内部规模经济贸易: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规模的扩大。一个企业享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它的成本就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从而得到了生产的优势。这样它的产品在贸易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占据贸易优势,取得贸易利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主要来源于行业内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同样影响国际贸易。当存在外部经济时,大规模从事某一行业产品生产的国家,往往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平均成本,这样,该国在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效果的行业,该行业在哪一国最先建立,最先扩大了规模,降低了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原因。

国际贸易额:是以货币表示现行世界市场价格计算的各国与各地区的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之和,它能够反映某一时期内的贸易总额。国际贸易量:是以一定时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计算的各个时期的国际贸易额,即用出口价格指数去除出口额,得出消除价格变动的近似值。

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对外贸易总额在该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所占的比重。

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间的差额。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

总贸易:以国境作为为标准统计货物进出口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对外贸易国别结构,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地位,通常以它们对该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出进口总额的比重来表示。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在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之间的纵向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矿业之间的分工。

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国家之间的分工,主要指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工业部门间的分工。

世界市场:或国际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服务和科技交换的场所,是由世界范围内通过对外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商品流通领域的总和。

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绝对优势理论:一个国家生产某单位商品所使得资源少于另一个国家同类商品的生产。

比较优势理论:在两国都能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其中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优势地位,而另一国均处于劣势地位,则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优势最大的那种产品,处于劣势地位的国家应专门生产相对劣势最小的那种产品,然后参与国际贸易,双方均可以获得利益。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可用于生产商品和劳务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量。

要素密集度:是指商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可表述为,在满足要素禀赋理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国际贸易会使得各国同质的生产因素获得相同的相对于绝对收入。

贸易条件:是指商品的污物交换比例,是以商品表示的贸易条件,它适用于抽象的理论分析,但不能用于分析一国一定时期贸易地位的变化。四种形式:

1、商品贸易条件或净贸易条件

2、收入贸易条件

3、单因素贸易条件

4、双因素贸易条件

里昂惕夫之谜:不同解释:

1、劳动者技能水平的差异

2、人力资本的差异

3、贸易壁垒的差异

4、自然资源因素被忽略

5、要素密集型逆转发生 产品生命周期:是解释工业制品贸易流向最有说服力的理论之一。三个阶段:分为

1、产品创新阶段。创新国发明并垄断技术、技术尚需改进、工艺流程尚未定型;创新国生产 ;需要科学家、工程师等高度技术熟练工人的大量劳动,是技术密集型 ;对于企业来说不是最重要的问题 ;价格比较高 ;创新国出口,国外富有者进口

2、产品成熟阶段。生产技术已定型,技术诀窍扩散到国外,仿制开始;在东道国设立子公司进行生产;半熟练劳动力,产品由技术密集型转变为资本密集型;成本要比创新国的进口产品低 ;降低价格扩大销路;创新国对东道国的出口有所下降,但对其他绝大多数市场的出口仍可继续

3、产品标准化阶段。产品已完全标准化,发展中国家也开始掌握这种技术;生产地已开始向一般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成本开始下降;价格大众化;创新国开始从产品出口转变为进口

规模经济:指的是随着厂商生产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下降,厂商因生产规模扩大而获得额外的报酬,规模经济也称为“规模报酬递增”。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是产品中使用的生产要素相近或相似;

2、是消费具有相互替代性。形成原因:

1、产品的异质性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基础

2、规模经济收益递增是产业内贸易形成的重要原因

3、经济发展水平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制约因素 新贸易理论:是指80年代初以来,以保罗·克鲁格曼(Paul Krugman)为代

表的一批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国际贸易的原因。

内部规模经济贸易:主要来源于企业本身规模的扩大。一个企业享有内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它的成本就随着产量增加而减少,从而得到了生产的优势。这样它的产品在贸易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必然大大提高,占据贸易优势,取得贸易利益。外部规模经济贸易:主要来源于行业内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产业规模的扩大。外部规模经济同样影响国际贸易。当存在外部经济时,大规模从事某一行业产品生产的国家,往往在该产品的生产上具有较低的平均成本,这样,该国在该种产品上就具有比较优势。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效果的行业,该行业在哪一国最先建立,最先扩大了规模,降低了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原因。

下载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际贸易分工理论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复习总结

    国际贸易理论期末复习项目一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一、 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对外贸易额与国际贸易额 1.对外贸易额: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总和。2.......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共5篇)

    国际贸易理论总结 1. 需求相异理论 在同一价格下,各国消费者即使具有同等购买能力,所愿意购买的商品数量也会不同, 这就是需求的相异性。 2. 需求相似理论(又称重叠需求理论) 各......

    国际贸易理论名词解释总结 复习资料

    一.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之间商品和服务的活动,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依靠。产生条件:经济条件:剩余产品的出现;政治条件:国家的产生 产生原因:各......

    《国际贸易理论》教学总结(大全五篇)

    《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总结 国际经济与贸易教研室 张宏建 《国际贸易》是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最重要的核心基础理论课程。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以及相关外贸业务课程、国际经......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三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 1重商主义2. 零和游戏3. 绝对优势理论 4.比较优势理论5. 要素禀赋6. 要素密集度二、单项选择题 1.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一种。 A.国际......

    国际贸易理论教案

    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章 主要内容: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发展历史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本节点睛 国际贸易......

    国际贸易理论学习心得

    国际经济学之贸易理论与政策学习心得 班级:金融学2015届 学号:20150221016 姓名:雷顺利 一 绪论 大一的第二学期,我选修了一门“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课程。我学的专业是制药,......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总结 考试必备

    第一章总论 1、什么是对外贸易货物结构?它有何作用?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 作用:反应一国产业结构状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