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中国瓷都”的评选(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4 08:20: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也谈“中国瓷都”的评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也谈“中国瓷都”的评选》。

第一篇:也谈“中国瓷都”的评选

一、争论之声余音不绝

《瓷都评选是“规范”还是“添乱”》、《“瓷都”乱命名,政府权威何在》、《景德镇痛失“中国瓷都”称号》、《景德镇当之无愧中国瓷业之都》、《公然的、资本的僭越》……报纸、互联网上数十篇文章数百个帖子鱼贯而出,其间既有客观之言,又有过激之词,且后者多于前者,其中给人们留下较深印象的文字有:

■德

化和潮州以当地陶瓷销售及出口额已经超越景德镇为由,抱着一堆不知是哪些部门甚至个人颁发的所谓“大奖”、利用外人不可察知的公关手段,让文中提到的那三个协会背弃道义擅自越权硬给自己安上“中国瓷都”的光环。其中最可笑的是那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曾把“中国瓷都”的牌子授给了福建德化县……俨然将“瓷都”的称号当成超市大赠送的免费礼品到处派发,简直是对“瓷都”名号的无耻亵渎!

■那两个通过非光明渠道所取得的“瓷都”称号,包括德化“颇有经济头脑”的抢注“瓷都”域名(估计是私下揣摩无法和景德镇的千年瓷韵相抗衡,只好在“高新”领域往自己那已经没有皮的脸上拼命贴金了),不但被景德镇本地人士嗤之以鼻,更被许多有识之士斥之为胡闹,认为是对中华瓷文化的严重侮辱。

■景德镇市民群情愤慨,不少人认为这是150万景德镇人的悲哀……是举国之悲哀。

总之,有人认为,“瓷都”是历史形成的,不应该存在“评选”之说;“瓷都”只能评一个;要确定“瓷都”,光有经济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景德镇才是当之无愧“中国瓷都”;“中国瓷都”这块金字招牌背后潜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很难摆脱被资本挟持的嫌疑;潮州与德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中国瓷都”称号,等等。

6月28日,景德镇市惟一的全国政协委员王怀俊致信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站出来管一管这种混乱的局面”,“恳请主席在百忙之中过问此事”;近日,景德镇市正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曹健和其余5名律师已组成志愿律师团,并起草诉状,状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对景德镇名誉权的侵犯。

二、瓷都评选并非“添乱”

在《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08页,“都”字有四种解释:①首都;②大城市,也指以盛产某种东西而闻名的城市;③旧时某些地区县与乡之间的政权机关;④姓。由此可见,“瓷都”之含义即指以盛产瓷器而闻名的城市。

“瓷都”的内涵与外延告诉人们,作为瓷器的发源地与世界最大制作中心的中国,“以盛产瓷器而闻名的城市”自然不止一个,“瓷都”称号自然可以根据不同区域不同特色来命名。瓷都固然可以靠历史形成,如景德镇、德化、醴陵,个个都曾称“都”;即便在计划经济时代,“红色官窑”景德镇的瓷都地位也无须评选;然而,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陶瓷产区林立,各产瓷区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特色已渐交融,许多产瓷区后来居上,大有万马奔腾、争先恐后之势,因此,“瓷都”称号通过全国性行业协会制订标准、聘请专家评选,也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无可非议。

至于有些人把“瓷都”等同于“首都”的概念去理解,进而认为“瓷都”只能有一个——当然是景德镇,而把德化与潮州被命名为“中国瓷都”视为“篡位”、“迁都”,此乃望文生义。“瓷都”名称只要与产瓷区的特色及区域影响力相吻合,虽有多个不但不会“添乱”,反而能凸显中国陶瓷产区各自的传统与特色。“瓷都”之前冠以“北方”是体现区域影响力,“都”之前冠以“钧瓷”、“青瓷”是体现产区特色。顾名思义,“中国瓷都”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影响力大、特色显著的陶瓷产区。

三、瓷都评选该重文化还是经济

瓷都的评选关键在其“游戏规则”。评选标准是重文化,还是重经济,抑或是文化与经济并重,评选结果将大相径庭。比经济效益,景德镇比不过潮州与德化;比陶瓷文化积淀,潮州比不过景德镇与德化;比陶瓷文化积淀与经济效益结合,景德镇与潮州均比不过德化。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在评选时侧重“陶瓷工业”,注重经济效益,故把“中国瓷都”称号授予潮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在评选时侧重“工艺美术”,注重陶瓷文化积淀与经济效益兼顾,故把“中国瓷都”称号授予德化。依此看来,除非只比陶瓷文化积淀,否则景德镇均比德化与潮州逊色,注定与“中国瓷都”称号无缘。

面对这两次瓷都评选的指标体系,景德镇除了陶瓷文化与教育方面略胜一筹,其余均无法与德化、潮州相匹敌,即使景德镇提出参与评选申请,其评选结果也丝毫不会改变。但景德镇因历朝历代的“政府行为”,集汝、官、哥、钧、定之大成,陶瓷文化底蕴丰厚,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假如现在不再产瓷,其影响也是经久不衰,其功绩也是不可磨灭。

四、攀谈“中国瓷都”之价

瓷都景德镇是中华民族共同打造的“金字招牌”。景德镇人以瓷都人为荣,把古瓷都这个“招牌”当作“传家宝”。曾有一篇文章写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论是景德镇还是潮州、德化,他们争的是‘中国瓷都’这块金字招牌背后潜在的经济利益。”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传家宝”毕竞不是“聚宝盆”,精神财富要转化为物质财富,必须通过一定载体的“孵化”才能实现。

“中国瓷都”称号虽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可要体现在具体的经济效益尚需要一个系统的工程来完成。据“景德镇在线·

瓷都论坛”网民“我爱短发”的调查显示:景德镇“2003年,陶瓷业实现国税收入1171万元,占全市国税税收总额(60000万)的1.95;实现地税收入159万元,占全市地税税收总额(34098.8万)的4.6。”曾是“中世纪世界瓷业中心”的老瓷都景德镇,其陶瓷产值与出口值目前只是潮州或德化的几分之一,如果这些数字属实,景德镇陶瓷业国地税之总和竞不及德化或潮州一家大型的陶瓷企业。瓷都这块金光闪闪的招牌竞然没能给今日景德镇的陶瓷经济带来繁荣。

诚然,对于陶瓷文化积淀不深的潮州,也许“中国瓷都”称号可使之增添几分春色,增加一些文化内涵,从而进一步促进陶瓷业的快速发展。而对于外向度极高、早有瓷都之称的德化,“中国瓷都”的称号更多的是对德化人铸造瓷都辉煌的一种肯定,要直接体现在经济效益上至少还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

五、德化无愧于“中国瓷都”的称号

德化瓷的窑火,始烧于唐,闻名于宋,鼎盛于明、清。德化窑以白瓷闻名于世。德化白瓷釉面纯净无瑕、光泽莹润无比,素有“象牙白”、“猪油白”、“鹅毛白”等一系列美称。宋元时期,德化瓷成为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输出品,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明代德化瓷塑艺术大师何朝宗,以其独特的艺术眼光和高超的雕塑技艺,将德化瓷的材质美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将德化白瓷艺术推向中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的顶峰,成为“东方艺术精品”,其佛像瓷塑作品可与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琪罗、艺术大师罗丹的雕塑作品相媲美。明清德化民窑青花,塑造了自然优美的艺术形象,反映了普罗大众的感情愿望、生活习俗和审美情趣,特别是民窑青花瓷绘艺人们大量采用半抽象、抽象的手法作画,比现代艺术大师毕加索早数百年将这一方法付诸艺术实践,因而德化民窑青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

在陶瓷业“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今天,德化人把传统陶瓷艺术与西方宗教、民俗融为一体,成功地走出一条传统工艺美术与当代市场经济完美结合的新路子,使古瓷都的薪火不仅千年不熄而且越烧越旺,使陶瓷成为全县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大支柱产业。在陶瓷产品中,机械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产品”,与手工制作性强、文化与艺术含量高的“工艺美术品”,其意义是截然不同的。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从工艺美术范畴考察,授予传统工艺美术与当代市场经济结合最完美的德化,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理念和精神。

六、潮州是怎样铸造今日“瓷都”的拜读乌西子的《上海即将成为中国“新首都”》一文,记得有这样两段有趣的文字:

——“潮州人以仿冒和伪劣产品完成了黑色的原始资本积累,手头有了不干不净的钱,就把景德镇一些不入流的陶瓷从业者招揽过去,接着就对外宣称已经将景德镇的制瓷绝艺完全继承并得以发扬光大,这已不是可笑而是感觉到他们是可悲了。”

——“因历朝皇族对景德镇瓷器青睐有加,故命全国各地的制瓷高手云集于此,使得景德镇瓷器集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五大名窑瓷器优点于一身、集各制瓷绝技于一家,这又岂是几个只知道搞市场开作坊的南人所能偷袭去的。”

景德镇凭借“历朝皇族”“命全国各地的制瓷高手云集”,以至“集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五大名窑瓷器优点于一身、集各制瓷绝技于一家”。而潮州乘着市场经济的东风,广纳制瓷工艺人才,发展壮大自己,“已经将景德镇的制瓷绝艺完全继承并得以发扬光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今日潮州的成功与昔日景德镇的成功,是何等相似!至于有人说潮州是用自己“不干不净的钱”“招揽”“景德镇一些不入流的陶瓷从业者”的偏激之辞,则有侮辱景德镇瓷业劳动者、嫉妒他人事业成功之嫌,与鲁迅先生《孔乙己》中“偷”与“窃”之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既然有“祖传之秘方”非“只知道搞市场开作坊的南人所能偷袭去”,就大可不必大惊小怪甚至“大动干戈”了!

但愿乌西子的说法只是个人偏见而非代表“老瓷都”有识之士们的想法,如果真的是代表多数人的意见的话,那的确“已不是可笑而是感觉到他们是可悲了”!

七、“瓷都”评选后的冷思考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与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几乎在同一时间分别组织“行业特色区域荣誉称号”,两个协会从各自不同的“行业”角度制订瓷都评选标准,评选结果自然深深地打上“行业”特色的烙印,这个常识大家应该都会明白的。

——此次景德镇痛失“金牌”,是“老瓷都”、“老官窑”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统购制度向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过渡,迟早要面对的阵痛。正如有的网民所言:“景德镇人只有‘卧薪尝胆发展陶瓷业并重振瓷都雄风’,才能一洗‘痛失’瓷都称号的‘耻辱’。”这次评选活动,景德镇是最大的赢家,因为她已领略到永葆瓷都青春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评选活动客观上为景德镇人重振瓷都雄风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其意义已大大超过了评选活动本身,这是评选组织者始料不及的,也许正是评选组织者之良苦用心。

——以前“名不见经传”的潮州,在近二十多年来,抓住机遇,敢试敢闯,博采众长,加快陶瓷工业发展步伐,已跻身我国著名陶瓷产区之林,并荣获“中国瓷都”称号。这不是历史的厚予,这是拼搏创业的收获。当然,后起之秀没有骄傲的资本。特别是陶瓷文化底蕴不足的潮州,只有以这次评选活动为新的起跑线,发挥自己的长处与优势,奋力冲刺,勇往直前,才不会有负“中国瓷都”称号。

——古瓷都德化,要进一步增强“瓷都人”的意识,要善于学习昔日景德镇和今日潮州的成功经验,博采全国乃至全世界各产瓷区之长,通过发展机械化程度高的工业陶瓷来促进陶瓷产品结构调整,通过提高陶瓷产品的科技含量、文化艺术含量来促进陶瓷产业升级,通过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来撑大陶瓷经济总量,力争成为陶瓷经济与陶瓷文化两个维度同时位居全国第一的“中国瓷都”。

7月14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会长杨自鹏在接受《江南都市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将和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商量,借千年庆典活动化解双方矛盾,同时跟有关方面一起给景德镇一个‘千年瓷都’的称号,这件事景德镇市的主要领导都知道,也相信景德镇市民听到这一消息后,心里就会踏实。”杨会长在面对诉讼之际出此“化解双方矛盾”之言,沸沸扬扬的“中国瓷都”评选争论,也许将因“景德镇市民”“心里”“踏实”而渐趋平静,也许将因“千年瓷都”是“封”出来不是“评选”出来而引发更加剧烈的新一轮争议。

第二篇:也谈中国梦

也谈中国梦

一、什么是中国梦?

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在现场,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首次响亮地提出“中国梦”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

定能实现”。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如果说实现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20世纪中叶的“中国梦”,那么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1世纪头20年的“中国梦”,将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则是21世纪中叶的“中国梦”。

2013年春天的两会,因为梦想变得飞扬热烈,因为梦想变得无比厚重。承载亿万人民的梦想和重托,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化为美好现实。

二、什么是中国教育梦?

2013年3月8日,在政协教育界联组讨论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动情地勾画了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

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

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如何实现中国梦?

2013年3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四、对梦想的美好祝愿

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应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这个梦想一定是五彩缤纷的,一定是芳菲满眼的,只有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和梦想,“中国梦”才够美丽,才够坚实。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圆了民族独立梦,圆了百年奥运梦,圆了航天航海梦,一个个更加美丽的中国梦将在我们一代一代人手中梦想成真!

可以预见,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仰,又脚踏实地,苦干实干,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抱美丽的中国梦!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梦想,谁都有机会!衷心祝愿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都播种梦想、点燃梦想、实现梦想!

第三篇:也谈个人梦与中国梦

也谈个人梦与中国梦

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直是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梦想。“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牵引着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脚步。“中国梦”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中国梦是较大的理想,个人梦是较小的理想。无数个较小就会汇聚成较大。离开个人梦去谈中国梦那只是一句空话。中国梦是人民的梦,是13亿中国人共同的梦。中国梦归根到底就是人民的梦,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中国梦”与每个人的梦想的实现密切相关。从另一方面来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又是实现个人梦的基础。只有祖国富强、民族复兴,才有我们个人的幸福生活。同样,每个人的梦想都实现了,“中国梦”还会远吗?追逐中国梦,就是要把“个人梦”融入到“中国梦”之中,“个人梦”与“中国梦”要密切结合起来。

十八大,给了每个中国人一个“中国梦”。“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进程中,每个人都享有走向成功、享受幸福、实现个人梦想,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13亿中华儿女人人都应胸怀梦想,而且梦想要切合实际,梦想要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党的领导,与党的十八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个人乃至国家都要有梦想。没有了梦想前途就会迷茫变得暗淡无光。有梦想就有希望,有信念就有力量。每个人都应肩负起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在为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进程中书写出彩人生。既然我们选定目标就要为目标而努力奋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奋发努力是实现个人梦想的基石。梦想的实现不能靠别人,更不能靠等待,梦想要想转化为现实,必须经过个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完成。每天前进一大步,目标离我们就小一步。“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个人梦是中国梦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要深刻领会“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有机结合起来。“小梦”转化“大梦”需要一个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须付出,甚至几代人的付出。习总书记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习总书记的话传递了强大的正能

量。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个人的梦想就会呈现异彩。假如国家贫穷、民族衰微,那么再美好的个人梦也是奢侈的。

为了梦想的实现,中国共产党毅然肩负起历史的使命,勇敢地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领导中国人民把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极具世界影响力的大国,逐渐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推向现实。“神十”顺利升空并安全着陆,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顺利下海„„中国的发展必将影响着亚洲乃至整个世界。中国实力一次又一次地吸引着世界人民的眼球。这些都在说明中国实力在不断增强,“中国梦”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看世界风云,风景这边独好。中国梦是实现个人梦的基础。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也是每个元素自身价值实现之梦。“中国梦”并不遥远,“小康梦”、“强国梦”、“复兴梦”、“个人梦”、“民族梦”,共同构筑成伟大的中国梦。中国梦就是由无数个具体生动、五彩斑斓的个人梦汇集而成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人民又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力量。13亿“个人梦”的实现必将推动“中国梦”实现的进程。“个人梦”和“中国梦”有着内在的联系,“个人梦”与 “中国梦”不能孤立存在,二者相辅相成。“个人梦” 离不开 “中国梦”,同时,“中国梦”的实现又依赖于个人的努力奋斗。因此,每一个人都要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发挥出来,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梦”。“个人梦”要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中国梦”才会变为现实。

2012年11月29日,总书记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大型展览《复兴之路》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梦,青春勇担当。我们要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统一起来,只要我们始终把小家与国家看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胸怀理想,坚定信念,认真履行社会责任,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拿出实

干的精神和劲头,尽责圆梦,我们就一定会拥有美丽的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音德尔第五中学 李齐

第四篇:也谈雷锋精神

也谈雷锋精神

在谈雷锋精神之前,先来一首刚刚杜撰的打油诗:

雷锋精神是人性,人类楷模不是神。人生失落需自强,春风得意乐助人。

自从我国开始宣传雷锋的那天起,雷锋、雷锋事迹、雷锋故事和雷锋精神就在人们的不断质疑当中宣传,并在人们学雷锋的行动中被不断质疑。其实,如今的雷锋或雷锋精神,只是个“做好事”的代名词,因此,当无人宣传学雷锋的时候,人们却时常会想起、提起雷锋;而当有人宣传学雷锋时,人们却怀疑学雷锋是否还合时宜。这种奇怪的反映,说明人们需要雷锋,社会需要雷锋,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雷锋,同时人们又怀疑雷锋精神是否真的存在,怀疑别人和自己是否能学做雷锋,并且能学做多久。

曾有资料介绍说,第一个宣传雷锋事迹的作者把雷锋写得非常人性化,可是审稿的人觉得文章的阶级立场不够鲜明,于是就硬杜撰进了雷锋小时候砍地主家山上的柴,手背被地主婆砍了三刀的故事,以增加文章中雷锋的阶级立场和阶级仇恨。而据曾跟雷锋一起忆苦思甜的战友说,雷锋手指上有一道明显的刀疤,是小时候偷吃地主家的猪食时,被地主婆砍的。还有人说,雷锋手上的疤痕是小时候顽皮不小心摔的。甚至还有人说,这刀疤是小时候在地主家的厨房里,看厨娘在切熟肉,忍不住伸手从砧板上撮肉吃,被厨娘手上的菜刀不小心割了一刀留下的,而不是被地主婆砍的。但是,为了阶级斗争的需要,作者就把这疤痕的来历按在了地主婆头上。雷锋死后,在编撰雷锋日记时,专挑他日记当中那些符合当时政治宣传需要的内容,而把那些儿女情长的内容都没选进去。甚至在展示雷锋的遗物时,也特意把雷锋拥有的奢侈品都藏起来,而尽量展示他俭朴的一面。甚至还有人怀疑雷锋当时的收入和支出是不平衡的,收入少,而消费和捐献得多,说明宣传有假。其实,现在去考究这些都毫无意义。有意义的是,到底什么是雷锋精神?我们需不需要雷锋精神?

雷锋小时候的确很苦,七岁就成了孤儿,解放那年他十岁,才开始上小学;16岁时,小学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并当了公务员。县合作社里买拖拉机时,号召大家捐款,雷锋捐了二十元,成了全县捐款最多的人。后来又学会了开拖拉机、摩托车,自己又买了自行车。他工作四年后,1960年去参军,并开上了汽车。在当时,雷锋的收入,特别是在鞍钢工作时的收入,是很高的。他一个人的收入,在当时,可以养活一家四、五口人。可是雷锋直到22岁去世时,还是孤身一人,毫无牵挂。他真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因此,当时的雷锋是很爽的,像当时的奢侈品,如自行车、手表、皮箱、皮鞋和时髦服装,他都有。还不到22岁,这些东西都有了,这在当时是不得了的事。他当时的生活水平,足足超前我们温州普通百姓二十多年。雷锋还很喜欢拍照片,这在当时人们一辈子也没拍几张照片的时代来说,也是很时尚的。因此,当时的雷锋是个生活富裕、追求时尚的小青年,比如今的富二代、官二代还牛。可是,追求时尚的雷锋平时生活也是很俭朴的,他把积攒下来的钱用来帮助集体和别人,体现了“富而好德、富而好礼、富而好仁、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当时为了政治宣传的需要,硬把这跟共产主义精神扯在一起,不过也没关系,因为共产主义也是讲人性的。而当时硬把阶级斗争也扯在里面,就有点滑稽了。因为,雷锋做好事时,从来都不问那些受他帮助的人到底是什么阶级成分。如果受他帮助的那个老大娘是个地主婆呢?如果他帮助提行李的那个抱小孩的大嫂是个国民党残匪的官太太呢?他这不是在为阶级敌人做事吗?可是,雷锋只知道她们是需要帮助的人,就去帮助她,不附加任何条件,不求任何回报。这就是雷锋精神所闪烁的人性的光辉。

雷锋是个活生生的人,他乐观、大方,热爱学习和自我修养;他在春风得意时,不像现在的一些富二代、官二代欺人、压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助人为乐,勤做好事。根据雷锋所生活的时代、年龄和学历,雷锋不可能在日记里写出什么高深的理论和超脱当时形势氛围的独到见解,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看雷锋在日记里说了什么,而要看他主要做了什么。雷锋是朴素的,纯洁的,善良的,并且具有初步的人生理念。我们今天学习他,就是要学习他怎样做一个有人性的人,因此,雷锋不仅是我们中国人学习的榜样,也是全人类的楷模。其实,像雷锋这样的人是很多的,如有些基督徒也非常乐于帮助别人,当我们向他表示感谢时,他往往会说“让我们都感谢上帝吧!”,这就把做好事跟宗教搅在了一起。而把雷锋精神硬跟共产主义或阶级斗争搅在一起,这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宗教形式,从而也扭曲了真正的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是人类精神世界的一颗灿烂明星,它早已摆脱了时代、国界和阶级的束缚。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雷锋精神必将大放异彩。实际上我们在当今的一些发达国家里,也经常能感受到类似雷锋精神的存在,而在雷锋的诞生地中国,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和宣传。

第五篇:也谈延安精神

清晨,我们第37、38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的部分学员,在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两周多后,乘火车抵达延安,开始了为期9天的学习和考察之旅。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在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部分时期,曾是无数爱国和爱好和平的中国人心神向往之地。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面伟大旗帜,在这一旗帜的感

召下,众多爱国青年和知识分子,不远万里,不怕苦和累,冒着被敌人杀头的危险,冲破重重难关,纷纷奔向这里,加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拯救民族危亡的伟大洪流之中;它是延安精神孵育、诞生和成熟之地,有了这一伟大精神,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之下的军民不惧任何艰难险阻,奋勇向前,使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从小到大,直至取得全国胜利;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祥之地,在此,中国共产党人通过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反思中国革命征程中的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教训以及批判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等一系列运动,找到了中国革命正确的政治方向、奋斗目标和思想路线,为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思想基础;它也是毛泽东思想孕育、成熟、直至成为全国人民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的地方。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是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唯物主义思想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极大地丰富了马列主义思想宝库,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人民抵御外来强敌的精神力量源泉。

在延安学习和考察的9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参加了许多现场教学活动和课堂教学活动。在现场教学活动中,我们先后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鲁迅艺术学院和六届六中全会旧址、洛川会议旧址、四八烈士陵园、宝塔山圣地、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和旧址、凤凰山革命旧址、王家坪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我们参加了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如观看《延安时代》音像教学片、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讲座、学唱革命歌曲和陕北民歌、毛泽东与黄炎培论“历史周期率”、观看文艺演出、学习革命先烈讲座、弘扬抗大精神讲座、白求恩与白求恩精神讲座、毛泽东如何教育子女讲座、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等。通过这些活动,我对延安的形象逐步从比较模糊到相对清晰,从片面了解到比较全面了解,对延安精神从生疏好奇到由衷的感佩,特别是对张闻天和林彪的历史贡献与作用有了相当不同的认识和改变。我觉得中共党史还有许多空白点很值得挖掘和填充,应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应该真正“实事求是”地对待历史人物,功就是功,过就是过,这才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崇高品质。另外,我对周恩来总理的看法也有了些小改变。

不过,作为民主党人士(我是九三学社成员),我对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时期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而凝练而成的“延安精神”,还是敬佩有加,这里,我只能用“感动”、“感人”和“感慨”六个字来加以表达。

“感动”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最高层领导者们都普遍具有博大情怀和朴实刚毅的良好作风,他们大多具有自我批评、自我反思和勇于改正错误的胆量与智慧,他们也大多具有高瞻远瞩的雄才大略,他们为其他共产党人和解放区民众树立起了光辉形象和高大丰碑;“感人”是因为在这里的中国共产党人及其追随者们做出了许许多多感天地泣鬼神的伟大事迹,特别是在生活条件极端困苦时期,他们都表现出了大公无私和艰苦朴素的高尚情怀,例如,在生活上,从党的高级干部到一般工作人员都能做到平等互助、不分贵贱和同甘共苦。这里还涌现出了像张思德和白求恩这样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型;“感慨”是因为当时还相当弱小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由于有了“延安精神”而使自己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在几年之内就快速打败了曾经强大无比的中国国民党及其军队,最终取得了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因此,我甚至认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做出如此丰功伟绩,并不完全是“天意”,而根本原因是“人为”。上梁正,得民心。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确是一条千古不谬的真理。

在参加以上活动之余,我时常思考“何为延安精神”这一问题?经过比较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我以为,“延安精神”或许可以用如下四个“之风”来加以说明:

1、实事求是之风。“实事求是”是一个哲学命题,它表明了人们如何对待客观事物、如何研究客观事物以及如何从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研究中得出具有其规律性的东西。毛泽东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这一哲学思想,是毛泽东在对中国历史事实和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的总结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事实上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的问题,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做事为人都

要从实际出发或从客观事实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这才是真正的历史唯物主义者。因此,毛泽东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从而,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从上到下都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和思想解放运动,这为纠正当时党内的左倾主义错误、端正政治方向等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为毛泽东真正成为党和军队的领导核心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此后毛泽东思想升格为中国革命和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发挥了关键作用。“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同时也是延安精神的精髓。

2、清正廉明之风。在延安时期,中共各级干部为什么都能达到清正廉洁、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我认为,其原因主要就是毛泽东等最高层领导起到了表率和榜样作用。毛泽东在物质生活上从来不提出任何过高要求,他与别人一样,吃同样的极差伙食,穿一样的破烂衣服,养成了朴素廉洁的作风;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劳心劳力和废寝忘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沤心沥血;在待人方面,他风趣幽默、平易近人,从不摆官架子(想想现在的一些大官们甚至微不足道的官员及其太太们的飞扬跋扈,就令人心寒!);在处事方面,他又公正廉明、精明强干,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雄才伟略,他所提出的思想和战略战术总是比他人高出百畴,无不令人心服口服。毛泽东这种清正廉明的形象和作风,很自然地就会影响到其他中国共产党人身上,从而使中共上下也普遍弥漫着这种清正廉明的气息,为中共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了良好口碑和光辉形象,赢得了民心,这为此后中国革命走向全面胜利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艰苦奋斗之风。在整个延安时期,物质极端贫乏,生活条件极端困苦,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硬是从这种十分恶劣的环境中闯出了一条新路,不但克服了重重困难,还使自己迅速强大起来,并取得最终的胜利,这不得不让全世界所有人感叹敬佩无比。中国共产党人凭借着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风,战胜了横亘在他们面前的种种危难,无往而不克。因此,艰苦奋斗之风也应该是延安精神的核心之一。

4、以民为本之风。民本思想是中国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孟子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中共中央进驻延安的13年中,以民为本之风盛行。毛泽东曾先后提出了“为群众服务”、“一切为了人民”和“为人民服务”等思想,这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极端艰难情况下站稳脚跟、图求发展等打下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只有“为人民服务”或以民为本(不是以人为本,二者有相当大的区别!),才能真正赢得民心,政权才能真正巩固,而获得人民拥戴与支持,是成大事者的最重要素质。

当然,以上四个“之风”并不能完全概括延安精神的全部内涵,但无疑地,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法宝。我想,延安精神可能还有“奋发图强、不畏强敌之风”、“信念坚定、方向明确之风”等,这两个“之风”也非常重要,在中国革命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另外,“延安精神”在目前中国人民努力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进程中,也应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现实价值,必须在中国共产党人内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竭力加以弘扬和宣传,并作为他们必备的一种素质加以严厉要求,这对维护中国共产党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和巩固执政基础,具有无法替代的重大作用。但因篇幅所限,在此不议。

下载也谈“中国瓷都”的评选(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也谈“中国瓷都”的评选(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也谈形式主义

    也谈谈形式主义 李智灵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重庆 400715 摘要:形式主义形式主义误党误国、害民害己。近来不少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事故,矿难事故。无......

    也谈团队精神

    也谈团队精神构建和谐集体,发扬团队精神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个话题,在此我结合我们年级组的若干事例也想谈谈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朱海宏是我们大班年级组的一位老师,其对待教学的......

    也谈因材施教

    也谈“因材施教”之“材” 杭州绿城育华小学曾水清 如果让你回答,“因材施教”的“材”是指什么?是学生,是教材,还是教师,抑或其他。也许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肯定是指学生,是指......

    也谈反思

    也谈数学教学的反思 张榜中心小学柴新生 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美国)波斯纳。 2010年秋季我参加了全国继续教育网数......

    也谈因材施教

    也谈“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这四个字,算是教育子女的老生常谈了,可是,你明白这四个字的真正含义吗?有的家长说,“因材施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解决,缺啥补啥,取......

    也谈解放思想

    也谈如何解放思想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 近一段时间,通过......

    也谈师德

    也谈师德 近日,从网络上看到了不少关于个别教师师德水平较低的报道,有些甚至是触目惊心。坦率地说,所有这些,有的是社会问题,但也有的是个别教师自身的师德问题。 往日教师的社会......

    也谈责任

    责任在我的印象中有一首小诗,作者早已忘记了,但它朴实无华的语句映射出的那深厚的人生哲理,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之中,时刻激荡着我的心。这首诗的名字叫做《责任》。“挂在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