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桃花源记-三个问题
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这个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
1.《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追求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2.当然,这种理想境界,不过是一种理想化了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而且是一种不可实现的空想。我们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认识到这一点。
3.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但他却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那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那里没有战乱,没有压迫,和平安宁,自给自足,怡然自乐。它和当时黑暗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虽然它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仅是一种空想,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即是说,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在当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一方面它无情地鞭笞和批判了当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剥削压迫,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另一方面它大胆地否定了君权,提出了无君无臣的理想社会。
第二篇:《桃花源记》问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问答题
1、课文第一段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表现了桃花林奇和美;(2)渲染了一种神秘的气氛;(3)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4)为下文渔人进入桃花源这一情节作铺垫。
2、桃源人听到渔人叙述外界的变化后,为什么“皆叹惋”?
外面社会黑暗、战乱频繁;人民生活痛苦;自己长时间与世隔绝。
3、当渔人离开时,桃源人为什么嘱托“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源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想让外人知道而打扰了他们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4、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似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是不存在的。
5、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
6、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去找桃花源,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事情真实可靠,这样进一步渲染了作品神秘的气氛。
7、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
自然环境优美;民风纯朴,热情好客;生活富足;没有阶级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之苦。
反映了作者对和平、安定、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了他的政治理想,反映了人民的愿望;表达了他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这样的理想社会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
8、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及含义是什么?
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
9、联系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请你联想桃花源的生活与当时外界人民的生活有什么不同之处?桃花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不同:桃源人不象外界人民那样存在着阶级差别,贫富差别,他们不必担心战争的侵害,他们人人平等,老有所养,生活安定、快乐。寄托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10、描写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是: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 , 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皆出酒食。
第三篇:三个问题
其一,“世界上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大家哄堂大笑:“珠穆朗玛峰!”老师追问:“第二高峰呢?”同学们面面相觑,无人应声。老师在黑板上写:“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其二,“有人要烧壶开水,等生好火发现柴不够,他该怎么办?”有的说赶快去找,有的说去借、去买。老师说:“为什么不把壶里的水倒掉一些?”大家一听,表示佩服。
其三,“古代有一人,想学立身的本领。经过反复比较,决心去学屠龙之技。他拜名师,日夜苦练,终有所成。他会怎么样呢?”同学们兴致勃勃,说他能成为英雄、明星,受世人崇拜。老师摇头:“这个人一定会潦倒一生,因为世上根本就没有龙。”同学们,好好想想吧,下课。
做人要争先
处事要灵活
做事要学以致用
第四篇:督导学三个问题
张振水
11教本 1104010107 就我国教育现状下为什么教育督导处于一个督导无力的现状?
(一)督导队伍形成的非选拔制导致名义督导队伍庞大,但实际工作人员有限,专家更少
从督导队伍的形成途径来看,不少专职督导事实上是一种级别待遇的安排,而不是一种具有硬性岗位职责的职位;兼职督导主要是教育督导机构单方面的聘任,而不是公开选拔制,这样形成的兼职督导多是一种荣誉,而无法形成双方自愿的、具有契约和承诺约束的责任和行为。
(二)督导机构的非独立性使其所从事的活动缺乏能动性,多是完成任务式的或上传下达,而且以行政性督导为主
督导机构不具有独立性,绝大多数隶属于教育行政部门,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安排和指派,或主要追随上级督导部门的活动走,无法或无能力有效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主动开展针对性强的教育督导活动。换言之,大多是完成上级任务,或者跟上级一起完成一些督导活动;而且行政类督导活动多,而专业性指导活动少。
(三)外部环境支持不够,支持教育督导的外部体系尚未完全形成
从市县督导机构所描述的督导经验来看,有领导重视、有为才能有位、强化自身业务队伍建设、选聘高素质的督导队伍、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共性指标、发展性指标和特色指标、制度建设、规范程序、强化督政(对乡镇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督导)、校长履职督导、建立目标责任制、与乡镇签订责任书、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重视督导评估结果的运用、强化过程督导、日常督导、强化督导的针对性、多元化专项督导等等。
(四)自身力量弱小,体系化、规范化、自主化督导发育不足
市县督导机构所描述的督导问题有:管理体制不顺、督导机构缺乏独立性、受制于教育局、教育督导与教育行政区分不清;以政代督现象普遍;督导室机构自身内部结构不全、教育督导职能发挥不够;督导编制不够、人员不足;素质差参差不齐,业务培训少、素质教育督导的方法比较单
一、督导的专业化水平低;督导人员的年龄及专业结构不合理;待遇不明确;督导制度不健全、工作机制不规范;办公条件不到位,无专用车辆、办公室紧张、没有自己的独立网站;办公经费短缺;教育督导的权威性不够、存在督而不动的问题;督学责任区责任有待落实、镇政府的积极性不够;对督导的宣传不够,认知度低;地区间缺乏交流,无法掌握大的工作动向;定性评估难以把握;未聘任区级专兼职督学等等。教育督导未来发展的方向应该如何去把握?
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教育督导的发展应该向服务型、增值性、独立化、分类化、专业化、标准化、个性化、信息化、体系化转化。
服务型。督导不只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调动督导对象的积极性;评价体系不是唯一价值标准,更多的是方向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贴近学校教育教学实际,而不是一味地被冷冰冰的、繁琐的KPI牵着鼻子走,忽略了督导评估的本来目的。只有服务,才能体现专业,才能实现教育对被教育者的增值,才能实现发展性、指导性督导和评价。
增值性。增值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教育督导和评价的不二选择。教育是面向未来人力资源的开发增值服务,素质教育是战略主题,不能纠缠于形式,不能向着东却走到了西。
独立化。教育督导必须成为促进教育发展一股独立力量,推动教育政策的落实。分类化。必须针对不同的督导对象和督导任务,实行分类化管理。
专业化。需要形成专业化的教育督导队伍,开发科学的督导评估体系,更多地帮助学校内涵式发展。
标准化。采用科学的督导评价工具,实施科学的督导流程、督导方式、督导评价。
个性化。不能千篇一律,要结合督导对象的特点,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性强的督导服务。
信息化。引进教育督导信息化管理系统,从繁琐重复的事务中解放出来,促进督导效率和督导效果的提升。
体系化。形成职能齐全的、高效的省市县学校完整的督导管理机构体系;具有相当社会影响的客观的、及时的教育督导评价信息发布系统;稳定的教育督导支持保障体系。
3如何才能树立督导的权威性?
教育督导的权威性,在于其奖惩能力,或者叫做约束能力和激励能力。督政是为了评价政府是否履行了教育的职责,或者履行的程度,或者有好的做法;督学是为了检查评价学校是否尽职尽责地履行了教育教学的职责,在教育教学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评估,就是对教育教学的最终成果按照评估标准进行检测和评价。督导本质是评价,包括对地方政府教育履职的评价、学校教育教学履职的评价以及教育教学成果——学生知识、能力、态度的评价。
评价需要系统的评估规划、科学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包括定性的和定量的)、科学的评价程序和方法以及及时客观的反馈。只有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流程客观公正,才能形成具有说服力的评价结果,也才会具有评价的权威性。在此权威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评价结果的运用,即奖惩,才能发挥其权威作用。
评价结果的运用,要与教育督导的问责与整改制度建立联系,并形成长效机制,这样就会让被督导对象重视督导评估结果,自然可以增强教育督导的权威性。
当然,督导的权威性,不仅在于惩罚,更在于树立榜样,在于公开督导的结果,这样更能从正面引导政府以及学校教育教学的正确方向,并为督导对象提供发展性的指导意见和建议。
第五篇:《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桃花源记》原是《桃花源诗》前的“序”,因为语言清新自然,状物亲切逼真,想象奇特新颖,被人们当作一篇独立的散文来读,并成为传诵千古的名篇佳作。
二.字音字形: 1.缘(yuán)
2.豁(huò)然
3.俨(yǎn)然
4.阡(qiān)陌(mò)交通
5.垂髻(tiáo)6.怡(yí)然
7.便要(yāo)还家
8.咸(xián)来问讯
9.语(yù)云
10.遂与外人间(jiàn)隔
三.字义:1.武陵人捕鱼为业
职业
2.缘溪行
顺着
3.忘路之远近的 4.渔人甚异之
很
对„„感到诧异
5.复前行
向前,往前
6.欲穷其林
穷尽,走完
7.仿佛若有光
8.便舍船
舍弃,放下
9.初极狭
刚开始
10.复行数步
几
11.土地平旷
开阔
12.屋舍俨然
13.阡陌
交通
14.悉如外人
都
15.黄发
垂髫
16.并恰然自乐
一起
17.乃大惊
竟,竟然
18.具答之
详细
19.便要还家
20.设酒杀鸡作食
摆设,准备
21.咸来问讯
都
2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说
23.率
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
带领
妻子儿女
同县的人
与世隔绝的地方
24.遂与外人间隔
于是
25.无论魏晋
26.皆 叹惋 都
感叹惋惜
27.余人各复延其家
请,邀请
28.辞 去
告辞离开
29.此中人语云
告诉,对„„说
30.不足为外人道也
值得
31.便扶
向路
32.处处志之
名词动用,做标记 32.及郡下
到了
33.诣太守
34.太守即
遣人随其往
立即
派遣
35.寻向所志
名词,标记
36.欣然规往 计划
37.未果
实现
38.寻病终
随即,不久
39.后遂无问津者
40.遂迷
四.成语:1.世外桃源:古义,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乱、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义,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落英缤纷: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3.怡然自乐: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4.豁然开朗:豁然:形容开阔;开朗:开阔明亮。古义,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今义,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或心情由沉闷一下子变得愉快。
5.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6.无人问津: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7.阡陌交通 :田间小路交错相同。8.黄发垂髫 :老人和小孩。
9.鸡犬相闻 :鸡叫声和狗叫声可以相互听到。五.句子翻译:
1.缘溪行,忘路之远。翻译:。(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 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在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翻译: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4.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翻译: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竹之属。翻译:(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翻译: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翻译: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翻译:(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
9.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翻译: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10.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1.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现往。未果,寻病终。翻译:南阳刘子骥,是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12.后遂无问津者。翻译:此后就再也没有问路访求(桃花源)的人了。
六.问题:
1.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著名诗人______,名______,字_______,生活在战乱苹繁的晋朝.文章虚构了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风气淳朴,人人劳作,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和平安详,和睦团结,平等淳朴的生活图景,反映了广大人民渴望摆脱战乱、剥削、压迫的愿望.(2){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源,进入桃源,离开桃源顺序来叙述了渔人的所见所闻,层次清晰.(3)文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文中突出社会生活平静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文中突出“桃源”人和平劳动,幸福的生活的句子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2.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描写桃花源自然环境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4.描写桃花源中人安居乐业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最能体现桃源人热情好客、民风纯朴的句子: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6.皆叹惋的原因: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7.描写桃源人社会风尚从哪两个方面进行的:
人际交往和生活状况。
8.从文中哪两件事情能够看出桃花源是虚构的: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先秦时代来此,衣着又怎么能和晋代人的衣着一样?“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沿着路标走又怎么会迷路?
9.作者虚构这一理想社会的目的及意义:
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10.文中结尾的作用:
“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已在增强故事的真实效果,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11.武陵人发现桃花林,他“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 1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武陵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经过。
沿溪行,发现桃花林,穷其林,尽于水源,发现山洞,舍船入洞,发现桃源。
13.渔人临别时,桃源人嘱托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他们什么心理?结果怎样? 他们怕桃源外的人知道后,干扰了自己和平安定的生活。渔人没有遵守桃源人的嘱托,直接去报告了太守。
14.桃花源位于:武陵一条两岸都是桃林的小溪源头处的山口处。
15.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的境界? 答: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他对这一黑暗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对受苦受难的人民深切同情,因此他虚构了这一宁静安乐,民风淳朴的美好境界,以此来衬托自己的社会理想——对没有战争,没有压迫,和平安静的生活的向往。
16.桃源人与世隔绝,问渔人“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正如: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17.桃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答:写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18.从“初极狭”到“豁然开朗”与陆游的哪句诗韵致相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9.文中描写桃源人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0.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人:a.衣:悉如外人。B.貌:黄发垂髫。C.行:往来种作。D.情:怡然自乐。
21.概括渔人在桃源所见的景:a土地平旷。B屋舍俨然。C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22.桃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对他们有弊的一面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3.文中描述了几种美?答:桃林美,田地美,民风淳朴美。
24.“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桃源社会怎样的景象?答:借代。指老人和孩子。表现出桃源社会里老有所养,幼有所长,生活安乐,无忧无虑。
25.文章4、5段写太守遣人寻访而迷路,刘子骥“规往”而“未果”用意何在?答:目的在于增强文章的真实感,更充分地表现作者追求理想社会的心情,同时也说明桃花源在当时社会是一个无法寻觅的地方。
26.初见桃花源的整体感受:豁然开朗。
27.写桃花林的美好有什么作用?答: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也为桃花源中的美好生活做铺垫。
28.桃源人来这的原因是什么?答:避秦时乱。
29.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答: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再过动荡的生活。
30.“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以用《大道之行也》中那句话来形容?答: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31.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句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2.写桃源人与世隔绝久远的句子:见渔人,乃大惊;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3.课文中表现渔人不讲信用的句子: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34.本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从文中理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源 ——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
35.桃源人见到渔人大惊的原因是:这里的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已经很久没见到陌生人了。
36.本文从哪几方面对桃源人进行描写?答:生活环境,居住环境,精神风貌。
37.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答:a.为自己与世隔绝久远,消息闭塞而叹惋。B.为桃源外社会动荡而叹惋。C.为世人饱受战乱之苦而叹惋。七.古今异义:
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很像。
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及邮电事业的统称。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专指男子的配偶。
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连词。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满。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间隔:古义,断绝往来;今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