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小学新德育构建的研究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小学新德育构建的研究>开题报告
临江市建国小学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定位和界定。它是教育的原基点。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生命价值的引导和教育,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张扬生命的个性,使学生在价值观、人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有三层含义:一是教育要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二是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三是其终极目标是培养人热爱人生,珍视生命,构建和谐健全的人格,充分开发人的生命潜能,开启生命智慧,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新德育是以“生命化教育”为抓手,以“打造生命化德育”为基点。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充满人情味,要关注学生的人性教育,把学生当成人,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教师和学生一道成长,热爱生命,学会生活,学会尊重,以人为本,是一种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德育。
二、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的价值
在西方国家,中小学开展类似的相关研究已有多年历史。斯普朗格(E·Spranger)就是其中的主要代表。他从生命本身来理解教育,认为教育“是一个人心灵的唤醒。”他批判无生命之人,提倡生命的和谐发展,重视学生本身的自我体验和成长。经过不懈地研究,他提出了教育的任务不是“教”,而在于唤醒受教育者生命的潜能,解放人的内部力量。
国内的教育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关注人的生命,客观上缘于主体教育的深入人心。《教育研究》1997年第7期发表了叶澜教授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这篇文章从生命的动态生成的角度,对主体教育作了新的阐释。正是叶澜教授的这篇文章揭开了国内教育研究关注学生生命意识的序幕。在迄今为止,哲学家黄克剑对生命化教育的研究认识最为根本和深入。他认为,点化或润泽生命是教育的本真。黄克剑先生从生命视角对教育提出了一种新的规定。上述的论者都把生命等同于人的完整性来理解,提出了如何关怀生命的意识,呼吁人们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尊重生命,提升生命的意义。
从这些文献来看,生命化教育的研究已经开始,他们都有了自己较为深入的理论,但是还没有转化为教育实践。我们认为,人是教育的对象,生命化的教育才是教育的真谛所在。而基于生命化教育的新德育研究是论者就生命的一个侧
面,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我们选择这样一个突破口,在实践中关注学生的生命意识和成长,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使教育成为体验生命,成全生命,放飞生命的事业,使儿童在教育中自由展现生命的活力。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或子课题设计)与重点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因此,我们确立的研究目标为:
1、构建以生命化教育为基点和突破口的小学新德育体系。
2、培养学生珍视生命,尊重生命,保护生命,对生命的热爱,在学生中逐步形成一种关怀生命的意识。
3、让学生学会自爱,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学会理解别人,学会感激,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信念。
4、在实践研究中,逐步让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的生命终身发展奠基。研究内容:
从以下几个子课题入手进行研究:
1、构建以“责任、关爱、诚信”为基点的班级管理德育研究
2、生命化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3、生命化教育在学科课堂中的渗透
4、注重心理辅导 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
5、小学生命教育的缺失与重塑
研究重点:
本课题主要把“小学生命教育的缺失与重塑”作为研究的重点之一,引导学生关注生命,尊重生命,在生活中发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欣赏;另一个方面构建“生命化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让学生在校园中体会生命的灵性与美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我们想从班级的人文管理、校园的环境创设、课堂的生命渗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以及小学生生命意识的唤醒等几个方面,让生命化教育的思想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坚持以人的生命为主体,通过人的生命,张扬学生生命的个性,珍惜、尊重、欣赏生命,倡导生命化德育,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不断形成良好的品德,内化自己的品德要求,培养高尚的人格,弘扬优秀传统美德,逐步营造校园新德育的主流文化。
课题研究的步骤与过程:
1、准备阶段(年 月—年月)对我校德育工作现状的反思,进行文献研究;讨论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提交专家指导并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
2、实施阶段(年月—年月)进一步学习理论,全面启动课题研究,注重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认真做好每一次活动总结,在总结中调控、修正研究思路,并及时发现典型,采用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形式组织推广,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推动课题研究的顺利展开。
3、总结阶段(年月—年月)对调查研究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对预期目标进行评估,对研究过程效果进行总结,整理物化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请有关部门进行课题鉴定。
课题研究的方法:
第一阶段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当前课题的理论支撑点和相关类似课题的研究现状(负责人:);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想更好的掌握学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找出不足并进行反思(负责人:);
第二阶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等,通过实践研究,发现新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树立典型,总结经验,写出反思和阶段小结(负责人:);
第三阶段主要采取调查法、制表法、统计等,通过对各种研究数据的分析,总结阶段性成果,确立继续研究的方向(负责人:)。
五、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生命化德育”新体系的形成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尊重,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从生命的视角体验生命的存在,欣赏生命,珍惜生命,不断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另一个方面它将会开启学生的生命智慧,张扬学生的个性,逐步成为一个完整、自主、自觉、自律的优秀小学生。
本课题从“生命”的独特视角来研究小学生的德育体系,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命是本课题研究的出发点,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和关怀,唤醒学生生命的潜能,实现一个大写“人”的人性复归。同时也弥补家庭对子女教育生命观念的缺失,让学生成为社会、家庭、学校都认可的“人”。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初步构建起基于“生命化教育”新德育的理论框架与操作方式,通过实践探索与理性思考,从实践与理论上证明当代小学开展“生命化”德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提高教师开展德育工作的能力,营造一个适合时代需要,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和“生命化教育”精神的生动活泼的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
3、积累“生命化”德育的相关案例,并作出相应的解读,为“生命化”德育的进一步开展提供实验材料。
4、撰写基于“生命化教育”新德育研究的相关论文,有一定数量的论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或在报刊杂志上公开发表。
七、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包括:①主持人除外的课题组核心成员的学术或学科背景、研究经历、研究能力、研究成果;②围绕本课题所开展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③完成研究任务的保障条件,包括研究资料的获得、研究经费的筹措、研究时间的保障等。)
如果该课题获准立项,学校将对本课题研究给予大力支持,每学期下拨不低于5000元的课题专项使用经费,购添必需的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等,以保证本课题研究的有序、正常地展开。
第二篇:浅谈构建生命化课堂
浅谈构建生命化课堂,使历史课更有魅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历史课程应该彰显其教育功能,使历史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是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课堂,是富有历史味道的课堂,是动态生成性的课堂。
历史课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是每一个公民都应该接受的知识。通过历史学习,增强我们的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增强社会责任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使历史课程凸显公民教育的功能,使历史课堂成为生命化的课堂。生命化课堂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由此可见生命化课堂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课堂,是充满时代气息和生活气息的课堂,是富有历史味道的课堂,是动态生成性的课堂。下面我以《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为例,谈谈是怎样构建生命化课堂的。
一、情境激趣
在教学中,适当地创设历史情境,能够再现具体时间和空间下生动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实现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质疑和创新,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醒自主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思维,实现课堂生命化。在《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课中,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一直贯穿到解放前,时间跨度比较大,而且教材里面涉及的内容繁杂,一些历史史实的叙述生硬又呆板,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给教学带来了不少的麻烦。我运用了范例教学法,进行问题探究和情境再现,从整体上掌握中华民族工业在近代的发展历程。呈现了1896年、20世纪初、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抗战胜利后等四个阶段荣氏企业发展的情境。
情境一:1896年,荣氏兄弟开设广生银庄,鉴于大量免税外国面粉进口,销路甚广,且投资小,见效快,遂决定筹办面粉厂。1900年10月,他们以6000元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1903年独资经营。
思考:(1)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1896年)创办企业有哪些有利因素?(2)荣氏兄弟为什么首先从轻工业开始?
情境二:1912年辛亥革命的爆发,着实让荣氏兄弟欢欣鼓舞了一阵子,政府也大力倡导实业。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了,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还纷纷向中国大量订购面粉,中国市场进口棉纱锐减。荣氏看准了面粉、棉纱工业大发展的苗头,不失时机地大力扩充,同时抓质量、创名牌,强化企业管理。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后,国内“抵制日货,爱用国货”更是推动了荣氏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1914~1922年间,面粉系统发展为12个厂,日产面粉8.6万余包,占当时全国面粉总产量的29%,荣氏企业已稳操“面粉大王”“棉纱大王”的桂冠。
思考:20世纪初的20年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你认为这期间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情境三:随着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及其一系列鼓励发展经济的措施,荣氏面粉和纺织再一次大放异彩。1932年,荣氏兄弟控制下的面粉、纺织系统在全国同行业民族资本的比重,分别占30.7%和29.4%。
思考: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情境四:就在荣氏企业王国全力扩张时,1937年日本法西斯大举进犯中国,各地荣氏
工厂横遭洗劫,有的化为一片焦土。8年抗战中,约有1/3的纱锭、一半以上的布机及1/5的粉磨被破坏,幸存下来的机器和设备,也大都被敌人“军管”劫夺。
思考: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如何?其原因是什么?
情境五:八年抗战后,奄奄一息的荣氏集团劫后余生,试图重整旗鼓,东山再起。但继之而来的是同根相煎,中国卷入全面内战之中,再加上美国产品的大量涌入,以及通货膨胀,荣氏企业终难恢复战前的辉煌。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元。荣德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幻想完全破灭了。
思考: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发展状况如何?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通过设置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养成论从史出的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激趣启情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历史课程标准》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由此可见,情感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再现历史事件的情节、人物的形象及与之有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强化对史实的认知,启迪思维,培养高尚的情操,获得知情并举的教学效果。
在导入环节,我播放了背景音乐《命运交响曲》,使我们体会到在人生中,要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用不懈的努力、坚定的信念,书写人生的辉煌。
课堂上我设置了第二环节:探索民族资产阶级经营之道。
材料1:荣德生在1943年对自己的经营之道以一副对联作了总结:“意诚言必中”“心正思无邪”。
材料2:荣毅仁说:“开厂的时候很不容易,刚开始没有多少钱,有一年发大水,小麦很潮,放久了有一股味道。我父亲就下命令,不能买潮湿的,都得买最好的。”
材料3:荣宗敬的名言是:造厂力求其快,设备力求其新,开工力求其足,扩展力求其多,因之无月不添新机,无时不在运转。人弃我取将旧变新,以一文钱做三文钱的事,薄利多做,竞胜于市场,庶必其能成功。
探究荣氏家族的经营思想。学生总结出了诚信、正当经营,质量是生命线,高效、创新、薄利多销,等。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体会到了荣氏兄弟创业之艰辛以及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之艰难,使学生认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下积极竞争、顽强生存、艰苦创业、善于经营、勇创品牌的一面。
三、设疑导思
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要注意课程目标中的生成教学,要鼓励学生进行发现性学习,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生成学习内容。教师通过设计各种问题,启迪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形成开放的教学环境,增强学习中发现、生成的浓厚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问题一:以荣氏兄弟等为代表的实业家想通过兴办实业,挽救民族危机,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你认为“实业”能“救国”吗?为什么?
问题二:请你回想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衰史,思考: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通过探讨,使学生获得一个企业发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政治与经济之间的规律认识等生活经验,并从中获得方法论的训练和价值观的培养。
第三篇: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晋江市永和镇茂峰中心小学姚翠红
[问题提出]: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对知识的获取得作了三个比喻:一种像蚂蚁一样,只知道简单地搬运材料;一种像蜘蛛一样,只知道从自己的肚子里吐丝布网;而科学认识应该像蜜蜂一样,把采撷来的百花的花粉进行消化和加工,并配制成蜜浆。
培根的比喻是形象而深刻的。瞻顾我们的教育,那种“蚂蚁的方式”、“蜘蛛的方式”又何尝少呢?且看有些教师只知道搬运、灌输,将学生的大脑视为被动的知识容器、知识载体和知识受体;且看有些教师只知道用知识的“丝”缠学生,用作业的“网”罩学生。他们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地重复“昨天的故事”,自己的一张“旧船票”又岂能让学生登上新世纪的航船 ?
灌注之教、记诵之学,长期地宰治着学校课堂。表面的忙忙碌碌,吐丝结网,往往掩盖了思维的贫困和才智的消磨。中国人批评这种教育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犹太人将仅有知识而没有智慧的人称之为“背着很多书的驴子”。由于灌注、记诵的知识是标准化的、统一化的,所以学生没有了思想,没有了想象,没有了创造,没有了体验。死灌呆记无异于吃别人已经咀嚼过的馍,虽可以填饱肚皮,却吸收不到多少营养。其结果是,学生拥有的知识越多,其包袱越重,能力越是得不到锻炼和发展。不是知识越多越主动,越轻松,而是知识越多越被动,越沈重。
我们应该重新反省,通过生命教育,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通过生命教育,使学校变得更有吸引力;通过生命教育,使个性变得丰富而舒展;通过生命教育,使人格变得正直而强健;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事物,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意愿。
第四篇:构建生命化课堂 尝试阳光教育
构建生命化课堂 尝试阳光教育
汪疃中学 鲍京源
阳光教育是富有人情味、充满生命力的教育,它主要表现为口头表扬、书面鼓励性评价、肢体爱抚、创设表现机会等方法; 阳光教育是正面教育的一种方式,它与反面教育、挫折教育一样都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又体现为许多的具体方法,甚至形成一定的操作规律;阳光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理念、一种心态,它指的就是以欣赏的心态赏识学生的整个人,一个具有灵魂的生命体,而不单单是赏识学生的优点。但总的说来,我们更应该把“阳光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赏识寻优、正面激励。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引导下,我校开始在课堂教学中尝试阳光教育。
一、阳光教育与我校的课程改革
学生是学校真正的主人,远离学生、不切实际的教育不能成为真正的教育。为真正的了解学生,我校都要向学生进行如下问题的问卷调查:“你喜欢的学校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老师对你说什么?”“你心目中的好老师是怎样的?”“你最不愿看到老师的哪一面,你最不喜欢老师对你说什么?”“你认为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否和你喜不喜欢老师有关系?”并将问卷调查情况反馈给教师。
从所有学生的问卷中,每个学生都特别希望在老师那里得到尊重、理解、重视和爱!即得到阳光教育。
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保证学生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是我校办学目标的应
有之意,而客观的审视我校的课堂,不难发现,教师权威者的姿态、俯视的目光和永远严肃的面孔在我们的课堂中还普遍存在,师生间的距离在扩大,这一切都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阳光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强调学生的成功体验。老师的赞赏、鼓励,能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这是学生最希望看到的,也是我们所说的阳光教育。
基于以上认识和我校的实际,我们将阳光教育作为打造具有创新、和谐、向上的学校文化的突破口,并在课改实验过程中进行不断探索。
二、阳光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1.老师把阳光洒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成长
(1)阳光环境,强调制度跟进,保证阳光教育高效开展
“我努力,我进步,我自信。我成功”;“我敢大声地说,今天我表现很棒” 如今,在校园里,在一些宣传牌上,阳光教育的标语随处可见,真正起到了随时随地都能对师生进行教育的作用。
学校制定、完善了《关于把阳光教育融入到课堂中来的有关规定》等规章制度。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握第一手的资料,学校经常对广大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阳光教育的运用情况,对反馈上来的一些情况,学校及时与老师进行交流、沟通,帮助老师更好地搞好教学。
我校苏国粉老师在教学反思本上记录这样一件真实案例: 我班有个男孩叫于
祥鹏,他思维活跃,口齿伶俐,缺点是做事没有思维性。有一阵,因为连续几次的粗心我批评他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男孩沉默了!这一周,我看到他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面对你严肃的目光,我真有些害怕,难道我真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吗?我知道您对我很失望,说实话,我也很讨厌自己”看着这消沉的语句,我知道自己的教育走入了误区,思考良久,我提笔在他的作文本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没想到老师无意中的一句话让你伤感了这么久,真对不起!其实,我一直很欣赏你能言善辩的口才,但我更相信你会努力使自己言行一致,对吗?短短的几句话,他又变得像以前一样了开朗了。
(2)不断学习、反思,引导教师深层次的领会阳光教育的理念。
2008年,学校召开专题会议,正式提出实施“生命化课堂教学”课题。为了便于广大教师学习、领会、把握生命化教学的理念,学校购置了朱永新、李镇西、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著名教育家的大批著作供教师阅读、学习。同时,学校还从《山东教育》、《人民教育》等报刊摘录有关阳光教育的理论性文章,印发给教师,要求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反思以往教学行为,留有反思笔记。在初期我们将阳光教育的实施情况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日常的课例研究和课堂教学“树标、学标、达标”活动中都将课堂教学实施阳光教育的情况纳入评价体系中,这些都有力地强化了教师阳光教育的意识和理念。(3)开展专题活动,引领阳光教育走向深入
学习过程中,有些教师对赏识产生了一些疑惑,陷入了迷惘。为此,每学期,学校都召开“阳光教育”专题研讨会。会上,老师们各抒己见,谈对阳光教育的认识,交流个人实施阳光教育的做法与体会。通过研讨大家明白,赏识不等于一味的表扬;廉价的表扬不是赏识;赏识需要批评,需要有理智、灵活的批评… …随着研讨的深入、实践的深化,阳光教育的策略不断优化,阳光教育的方法不断丰富,阳光教育的成功案例不断涌现。
2.学校领导以温暖的目光看待教师,建立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
学生需要阳光。对于老师来说,更需要来自领导的温暖关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指出,领导的关怀是重要的激励因素和手段。金创军老师至今还记得自己刚担任毕业班的班主任。他既高兴又担心。领导这样对他说:“让你带这个班,因为知道你是有能力的,一定会干得很出色,学校信任你,你自己也要对自己有信心… …”领导的信任与鼓励,让他坚定了信心,也有一种特别的兴奋和感动。几年的历练,如今,金创军老师已经成为了学校教学的骨干,师德方面的典范。
2008年学校让丛晓红老师担任初四的数学教学,并任班主任工作。面对领导的充分信任,为了更好地做好教学工作,克服自己在知识上、经验上的不足,丛老师自费购买了大量有关教学的书籍,认真钻研教研教材、研究习题;在班级管理上,她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吸取班级管理经验,走出了一条“爱心+诚心”的班级管理之路。“我们更多的是把她当做朋友,我们愿意和她交流、说自己的心里话。”班级的学生在谈到她时自豪的说。在当年的中考中,她所带的班,普高录
取达22人,录取率达50%,得到了领导、同事、家长的一致认可。
正是在这种温暖的关怀、赏识的目光中,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工作热情空前高涨,也使得学校更加和谐。
三、阳光教育让我们的校园熠熠生辉(1)课堂教学明显优化,生命化课堂开始显现
创造生命化的课堂教学,最终形成高效的课堂,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学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进行听课,着重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生命化教学的运用情况,并将这一情况,列入到教师的课堂考核中,督促教师不断提高授课水平。
我们所倡导的“生命化课堂”就是呼唤对生命的尊重,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人性关怀,通过师生的努力来完成对人文精神的建构,尊重学生的个性,善待学生的差异,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情况与氛围的创设,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在学习中有所思,思中有所得。“生命化课堂”不是神秘的、虚无缥缈的,也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在我们教师的举手投足之间、音容笑貌之上、一言一行之中,于是在教师的课堂上,“能让我也来发表一下想法么?”“你们对我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意见吗?”“你的观点对我很有启发”、“你提出的问题,我现在不能回答你,我需要查一查资料,你也可以查一查,我们比一比。看谁查的快,好吗?”… …这些尊重学生、亲切的语言就成为了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帮助学生主动学习的一个平台。于是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中熠熠生辉。
在不断地探索与研究中,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课改实验工作实施以来,学校先后有20多人在文登市、威海市级优质课比赛中获奖。(2)赏识教育营造出了团结、和谐、进取的校园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已经收获了阳光教育给我们带来的诸多惊喜!学校在教育教学各方面变化是显著的,成果是辉煌的;新课程理念和目标正在我校逐步得到体现,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需求,用赏识去发现、洞察学生,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已经成为我校的教学策略和基本要求;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阳光教育开始融入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发现、赞赏、认同每一个孩子已经成为每一名教师的习惯;学习正在变的更加主动,孩子们在学习中学会了合作、探究、交流;新的校园文化正在形成,飘洒着浓郁的书香、阳光化的人文环境正在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着每一个人;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更多的学生把教师当成了自己的良师益友;干群之间更加团结,全校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和谐、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已经形成。
目前阳光教育开始在我校开花、结果,尊重、赞赏、赏识每一名学生已经成为我校每一名教师的习惯,校园成为每一名学生展示自身才华、奏响人生华丽乐章的舞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深化实施阳光教育,不断优化阳光教育方法与策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办人民满意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中职学校新德育模式构建研究
中职学校新德育模式构建研究
孙少辉河北省科技工程学校
【摘 要】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德育责任。文章从分析中职学校的传统德育模式的弊端入手,提出从理念、制度和具体措施三个方面来构建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的所有德育资源,以提高中职学校的德育效率,真正达到育人目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德育模式;构建
德育模式就是从特定的德育理念出发,在德育过程中固化下来的一套操作系统。它是一种独特的研究范式,是德育理论实践化和德育实践理论化的中介。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生活多样化直接冲击着我们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和过程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我国著名德育专家鲁洁教授曾明确指出:“应当承认的是,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方面看,我国的德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还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全面、彻底地提高德育效率,是大势所趋。因此,构建合理的德育模式是中职学校德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功能放大的必由之路。孤立的德育队伍、单一的德育措施都将达不成德育目标的实现。构建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开发和整合所有可利用德育资源,以期形成最大合力,正是应对学校德育目标的及时之策。
(一)传统中职学校德育模式的弊端
1.德育理念上“人”的缺失。在还德育以本来的面目时,可以发现传统德育理念最根本的缺陷就在于忽视了人自身,从而也遗忘了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人的幸福、发展和完善,成为了一种无人的德育,从而使德育丧失了人性的光辉。同时造成主体性缺位与人格扭曲,知与行、教育与实践脱节,表里不
一、知而不行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种异化使得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无法实际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产生角色错位、双重人格。
2.德育过程过于简单。德育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思想道德规范教育影响受教育者,使之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人的社会实践过程,是一个将个体与社会、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而传统的德育模式,将复杂的德育过程简单地等同于课堂教学的说服讲授,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实践活动。学生掌握的道德知识不能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表现为“知而不信”;同时,道德信念又不足以外化来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表现为“言而不行”。
3.德育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学校的每一位教师虽然都负有育人的重任,但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往往重教学轻德育,学科教学的德育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大多教师在理论上错把德育、智育、体育的划分当作学校分工依据;在实践上错把德育设置成学校的一项专职工作。这样做影响了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参与学校德育的积极性,即把德育工作认为是政治课的事,好像与其他人员和课程无关,这种德育工作所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是微乎其微的。
4.德育的针对性差。众所周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部分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成长于不同的环境,其道德接受能力和实际思想觉悟各有差异。但是目前学校德育工作大多都是让所有的处于不同思想阶段的学生在同一德育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和特定情境,从而使得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大大被削弱;同时,学生接受谁的教育,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都是学校说了算,在课堂上也是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和记。教师偶尔提问也只是借学生的回答来验证老师所讲的结论,或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课堂上只有一种结论,其结论也是预先设定的。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个别学生的反抗和抵触情绪也就油然而生。
5.德育内容的教条化。德育内容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同时又高于现实生活的,因此德育内容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的。然而,传统德育模式中的内容,忽视了学生思想水平的层次性,脱离了现实生活,脱离了学生的知识和意识发展水平,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相隔很远,变成了僵硬的教条,变成了没有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的东西。传统德育模式的内容教条化,使得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受到了更大程度上的限制,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6.难以应对多元化的现实状况。面对多元化,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其中一环的中职学校德育也应做出积极的应对和选择,以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与价值建构功能,但传统德育模式的实施不仅效力低下,更难以适应和引领多元化的现实。
(二)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的构建
1.构建基础:强化中职学校全员德育理念
首先,我们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信念,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注重培育学生的品德与修养,保护他们的自尊与自信,激发他们的梦想与激情,耐心细致地帮助学生解决各种心理问题,逐步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避免只关心学生的分
数。用积极的措施引导学生使其每天都能以积极、愉快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其次,要形成齐抓共管意识。德育不可能由
一、两个部门或单靠某些专职德育教师就能完成的,必须要做到齐抓共管,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协同作用和全校教职工的合力作用,人人做德育工作,把德育工作做到每个学生的身上。
第三,树立互主体意识。互主体原则,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教师在德育中,既不是严父慈母,也不是在行为之因果关系和行为之后果方面教导学生的良师益友,既不是不断地表现出维护自主或者表现独立之需要的倾向,也不是引导其学生与社会期望保持一致,而是激励与觉解的互主体性的共生性平等、自由对话的伙伴。
2.构建保障:建立合理的学校德育机制
首先,建立德育工作责任制。责任制是指各项工作由专人负责,并明确责任范围的管理制度。德育工作责任制就是在德育工作过程中,给参与到这个过程中来的人明确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从党支部书记、校长到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及负责人,从各级干部到教师、职工,都要尽力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责任制,把德育工作的责任落实到各级组织、各个部门以及每位工作人员身上。各科室、各部门依法梳理“权力清单”,界定执法职责,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遵守权责一致、责任分明,任务清楚、要求明确,责任到人、便于考核的原则。
其次,建立规范的考评制度。建立规范的德育的考评制度,关系到教师明确自己的德育责任和德育效果、明确德育过程是否合理有效的重要环节。对德育工作进行评价、奖惩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否则,就很有可能陷入主观臆断。学校的主管部门和领导人员依据一定的管理权限,在一定的时间内,对参与到德育这个体系中来的人员和部门的工作业绩,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察与评价。
3.构建途径:制定具体运行方案
首先,寓德育于教学。教书育人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途径,教师在德育工作中应发挥主渠道的作用。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要求教师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特点,在各科教学、社会实践、综合活动中渗透德育,强调教师要言传身教,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的任务。全校各科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个别辅导、参加学生活动等环节,对学生自然而然地进行学习目的、专业思想、治学态度、科学方法、创造精神、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渗透式教育,更可以以自己崇高的敬业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等人格力量、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教人于无形,润
物于无声。
其次,开辟学生参与模式。在构建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德育中来,积极在学生中搭建学生理论武装的舞台,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培养出一支骨干队伍;拓宽实践的渠道,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积极开展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实行党、团委等组织领导下的多种学生自我教育形式,抓好校风、学风建设,树立独具特色的校园精神。同时积极提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按照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反省、自我总结、自我批评、自我改造等方式,主动接受先进思想,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以及自觉纠正自己的错误思想和行为的教育方式。只有通过此种方式,学生的德育力量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优化育人环境,实现环境育人。“人创造环境,环境同样也创造人”。要形成全员德育的新格局,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环境。从“硬”、“软”两方面入手构筑学校德育的整体环境,以逐步形成强烈的育人氛围。
总之,构建新的德育模式的过程,就是中职学校德育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新的德育模式构建的合理程度,将直接决定着中职学校德育的效果。上述有关构建中职学校新的德育模式理论层面和实务层面若干问题的探讨,既试着建构了中职学校德育的基本研究框架和基本理论体系,又能较好地指导中职学校德育资源的充分的开发利用的实践,从而对提高中职学校德育实效,开创德育的新局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共3596字)
【参考文献】
[1] 班华,薛晓阳.新时期我国德育模式研究的理论特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 詹万生.整体构建德育体系实验报告集[A].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3] 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