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

时间:2019-05-13 00:5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

第一篇: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

高中英语小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名称: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

二.研究背景

高中英语学科的总课题为“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英语互动式的教学模式的研究”已经经历了初期的关于课堂“WARMING-UP”环节的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已于上学期期末开展了关于此项研究的阶段性汇报,即课题的中期推进。这个学期之所以要把小课题定位于”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这一阶段,首先源于对上一阶段的承接和顺延。英语的课堂热身过后便是对课程的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的内容及目的。其次是因为我们区绝大多数的老师上课前的口头语基本是”认真听课,精力要集中,把嘴闭上,把书拿出来翻到多少多少页“或是依旧停留在对上堂课的复习或是单词的听写中来开始一堂课的讲授。根本没有给学生一个对新课程学习的准备。问其原因多数教师又会说“我们的学生基础太差,我们的课业任务难以完成等等。”总的说来,课堂导入简单枯燥,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引导学生做好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认知准备,并让学生明确教学内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以及产生学习期待、参与需要的作用,根本发挥不了任何实效性。

怎样发挥课堂导入环节的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呢?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经过了认真的讨论,认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并根据新的将要学习的语言材料的特点来进行导入。曾经聆听过许多位名师的课堂,他们精彩的讲授,学生们卓越的表现,无一不是从一段精彩的导入开始的,或是大气磅礴,气吞山河,或如小桥流水,娓娓道来,一段好的导入总能让人产生无限期许,油然而生的一种直觉告诉大家:好戏还在后头呢!它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始,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效果。我们认为导入要含着活力,带着兴趣,带着思索步入课堂;形式多样化,保鲜度强,力争成效高,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的学习水平在原有的基础上得以发展,也让老师们收到更佳的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研究的对象:高一至高三的全体学生

四、研究的方法:

1,调查分析法:调查了解学生们的英语学习现状,包括学习水平,兴趣爱好,是否喜爱英文歌曲,英文电影,玩游戏,听故事,讲故事,做表演,是否上过英文的知名网站等。调查表明: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还是非常喜欢这些内容来作为导入的方式的。

2,个别分析法:分析研究学生的个体的具体情况,总结规律。如有的学生擅长歌曲或者朗诵,那就让她选出自己喜爱的英文歌当堂演唱或者朗读英文名篇佳作给大家欣赏,既提高了他自身的兴趣,又带动了其他的学生,培养相似的爱好和兴趣。等等。

3.对比试验法:我们并不是设立实验班和非实验班,通过对比二者的结果来验证研究的效果,做法是否有效,而是针对不同的班级用不同的导课的方式的对比,比较不同导入方式那种更有效,更适合学生。我们会及时的研讨和总结优缺点,争取找到适合于每个班级的最佳方式。

4.经验总结法:收集活动中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对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方法。

五、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计划及具体时间安排:

1.第一阶段:2013年3月准备阶段: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学习新的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和有关于高中英语导课的先进的教学课例和经验总结。我们注重从相关的著作以及网络资源中吸取精华,充实自我。每天保证阅读30-60分钟。如:阅读张文质老师的《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英语教学精彩片段和课例赏析》,《高中英语新课程解读》等著作或文章。

2.第二阶段:2013年4月——2013年7月

实验阶段: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导课实效性研究,建立资料档案,进行研究。确定研究方法,总结课题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一步探索改进提高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策略。交流心得体会,提出新问题。

目前我们了解的导入方法主要有“实物导入”、“歌曲导入”、“游戏导入”、“看图提示”、“故事导入”、“生活化导入”、“情境表演导入”、“影视作品导入”、“网络资源素材导入”、“视频导入”、“背景导入”、“想象导入”、“ 竞赛导入”等多种形式,来分别运用到不同的课程内容当中去。另外,我们本阶段的重点还是还针对本班学生的基础情况,在课堂导入提问时分层次设置,对程度不同的学生设置难易不同的问题。在此期间,我们课题组成员还要坚持自 2011年3月以来从未间断过的每星期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工作实录,记录了我们外出听课,学习,对名师、好课的借鉴与收获的体会,记载我们的具体做法,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对于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我们的应对方式,反思,疑问,彼此相互指出大家的不足之处,和我们研讨时的点滴心灵的感悟。另外,我们每位课题组成员还准备了一个专门的笔记本,每个月每位老师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科研学习心得和感悟,及时总结和反思我们的科研活动中的不足之处,同时也记录了我们的好的做法,总结成经验,便于交流。这两个笔记本,我们全体课题组成员已经坚持记录了整整两个年头了,它们记录了我们这一路走来,从开始对课题研究的困惑迷茫,到一知半解,再到逐渐有了头绪,到刻苦钻研,到能够应用到实践当中,就像由一个刚刚会爬的小婴儿逐渐长成了一个健康,步履稳健的儿童,我们相信,有它们的陪伴,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蓄积力量,我们在未的科研道路上来一定会长成健步如 飞的壮年,随心所欲的在生命化教育的这片田野上奔跑。此外,在我们的英即将建立关于课题的栏目,及时发布进展信息和学习研究体会接下来我们要做的还有完成个案的分析。包括对学生和对某一节课的导课环节的反思。完成阶段反思,对学生进行分析,总结效果。

3.第三阶段:2013年9月——11月 总结阶段:总结研究成果,归纳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形成论文,课例,案例反思,教育故事等。

预期研究成果:

1.通过对课堂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逐步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是 他们坚信“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2.撰写研究报告。3.优秀课例展示。

总之,我们的最终目的,不只是要是完成科研课题,而是要使学生真正从细微之处体会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愉悦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其实我们生命化课堂的终极目标就是要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

第二篇:将生命融入教育

以人为本,关注生命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的意义、积极进行生命教育的实践,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将生命融于教育,将教育融于生活,让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凸显生命的灵动、自由和独特,并以此渐臻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的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促进人的发展的实践活动,更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事业。当前正在深入推进的新课程改革,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关注学生的和谐发展和个性成长;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角度关注教师教育生活方式的改进,这些都是教育“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体现。但是,我们的教育是否做到了“以人为本”呢?我们的教育离“以人为本”还有多远呢?

一、人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华民族文明的经典,千年经久不衰孔孟之道的哲理。人之出生,本性是张白纸,随之成长不断变化,既有善性的完善,也有人本性的扭曲。现在,我们的教育也开始了渗透孔孟之道的教育,加强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党中央提出“公民道德建设”、“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这是件好事。

二、案例分析

例 :学生心里伤害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关于父母必读》中表述到:“教育子女这是一件伟大的、严肃的而且负有极大责任的事情”,“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放任自流,是一件‘悲哀的事情’”。然而这种悲哀的事情却仍发生在很多学生的身上。让很多孩子的心处于漂泊状态,心里没有安全感、归宿感。我班有几个学生便在这方面表现突出。

案例一:该班男生唐××(三年级),10岁,父母均外出打工。一直由婆婆带着。该生出生时,满身“蛇皮”,也就是一种皮肤问题吧。为此,他上从小就觉得自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部分同学曾笑话过他,所以,他的心理问题很突出。该生习惯很差,常打游戏,好强,好斗,谁也不能侵犯他,他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打架。几乎无人愿与其同桌,父亲则动不动就是棍棒教育,很难与他交流和讲道理,而且婆婆无力管教,这样的家庭让他难以找到温馨。他恨与婆婆之间的代沟太深,无法沟通。父母亲把他交给学校,每期开学到学校与老师见一次面,后来电话便一直关机,像甩包袱似的,老师一直在努力,希望争取他父母的关爱。前不久,他孩子说,父母回过一次家,但是很遗憾,我不知道。在家,婆婆拿他没办法,只得任其发展。因此在家,在校期间学习很不努力,想做就做,上课时表现得无所谓,自己不努力学习,常去招惹同学。一次,该生在上体育课时,和同班同学一起踢足球,玩得好好的,一个同学不小心碰到了他的小腿。后来,该生回到教室,便用板凳猛击那男生的头,真的,你说他心里是不是很不平衡吗?事后,我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对待同学?他的回答令我吃惊,说他的小腿很疼,可他有没有想过受伤的同学呢?

但该生爱好体育,聪明。在学校运动会上,他可积极了,50米,200米,拔河赛,表现欲望很强,找到了自信。

思考:“马小跳案例,马小跳现象”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和同学们一起观看了《淘气包马小跳》的影片之后,觉得他和马小跳有些共同之处,找他深入谈心。课堂上,我给予了他一些教“特殊”的待遇。经过这种看似不可管理的课堂,他呢,虽然很多时候还是老样子,想学就学,想写就写,但他爱回答问题。有时,我却能听到一些独特的见解,他爱说真话。一次,我从校外买来了电池,说是专门为他们买来上课的,让大家好好学习,他说,不是啦,3.2班不是也一起享用吗?为什么说是专门买给我们的?我一时无语。是的,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与学生一起成长,我与他们是朋友。我相信,虽然目前,他的状态不是很健康,但经过我们的关注,经过父母的关注,孩子是有希望的。

案例二;该班女生黄××,(三年级),10岁。从小父母外出打工,一直跟着婆婆爷爷。婆婆只管该生的吃饭问题,至于学习,当我向她交流时,她却说,管它的,反正长大了是嫁得出去的。是的,我们无权去责备老人,但我们不得不问,她家孩子的父母呢?该生父母在孩子读二年级时回过家一次。一次,该生父母亲来到过学校,但迟迟不肯进入学校校门。稍后,我听同学说起此事,便主动地上前与之交流,商讨科学管理孩子的一些方法。但该生父母的态度却很冷漠,他们认为自己很无辜,自己也没有办法,只有请老师多帮帮忙,照看一下孩子。我不禁要问:做父母的真的一点办法也没有吗?为什么在你们的孩子最需要你们时,家长却以种种理由来拒绝自己应尽的职责呢?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这是由我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直接引起的。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留守儿童普遍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于此相伴随的各种社会问题随之而生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人文关怀,特别的爱

(一)、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上,学生只是承载知识的一个容器,无论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其唯一的目标是考试分数,评价学生的标准也是分数,高分低能即是这种教育产生的怪胎。而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是颠覆传统教育的彻底革命。高效课堂关注的是人,是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灵魂深处的情感互动。教

师不再是一个霸占课堂的灌输者,而是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合作者和合作者,同时也是学习者。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是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合作者和思想者。杜郎口课改的精髓就是解放,解放学生被禁锢的心智,解放学生被束缚的个性,使学生动起来。这种“以人为本,关注生命”的教育理念,激发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个性的张扬,对人性的追求,挖掘出巨大的潜能。

(二)、“爱”的针对性。

要创造关爱生命、热爱儿童,帮助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

生命从一诞生就需要保护与关爱。学校是学生人生梦想开始的地方。好的教育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提供各种有益的帮助。我们更重视对儿童的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到温暖、平等、心情愉快,不受到歧视、感到不安与心理压力。对学生的吃饭、睡觉、学习、运动、娱乐、外出活动等各个方面进行既无微不至而又恰如其分的照顾,决不能包办代替。广大学生在学校里生活十分愉快,尤其是中途转学进来的学生更是心情舒畅,改变了在原来学校不受重视、或者受到歧视以及因视力造成学习困难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抑。学校成为他们的乐园。

体弱生爱在关心;

病残生爱在得体;

过失生爱在信任;

屡错生爱在耐心;

向师生爱在珍惜;

被师生爱在主动;

个性生爱在尊重;

普通生爱在主动;

学困生爱在赏识。

(三)、努力提升家庭在生命教育中的作用。

西方有句名言:“一个母亲胜过一百个优秀教师,一个父亲胜过一百个校长。”家庭是留守儿童的第一责任人。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智育方面。要时时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一切活动都要把孩子的学习放在第一位。形成一种高度重视,平时光是问一问是不够的,必须深入了解情况,有时要参与孩子的学习。可以共同研究探讨,提前看看书,备备课参与孩子的学习当中去。牺牲点儿喝酒、搓麻的时间,多陪读陪练,方可充分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比如上课前做好预习,上课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发言,课后及时巩固训练,放学后要保质保量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养成认真检查的习惯。阅读课外书时遇到生字、生词,自己动手查字

典,遇到不懂的问题要请教他人。直到弄懂为止。总之,要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好习惯。

家长要特别关心孩子的在校生活,经常和他们亲切交谈学校中的事,耐心倾听他们叙述学校中的见闻,及时肯定孩子学习上的进步,使其获得成功的满足。这对于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是极为重要的,对学习后进的学生,更不能忽略他们的微小进步,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从而增强孩子的学习信心。

积极争取家庭的支持配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生的家长作用的发挥对孩子成长关系超过一般家长。我们首先理解家长的痛苦与精神负担,帮助指导他们。我们的家长学校对家长讲授家长对待孩子应有积极的态度,帮助他们了解基本的教育知识、包括与他的孩子兴趣特长有关的知识和技能,让家庭与学校教育保持同步。我们发挥家长委员会联系、协调的作用,组织家长相互交流培养孩子的体会与经验。不少家长改变了观念,成了孩子的良师益友,学校的合作伙伴,许多学生成长得到家庭的支持和鼓励。

(四)、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活动

康德说的“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生命是教育的“家”,是教育的“根”。离开了生命及其活动,就没有人类的教育。所以,教育是建基于生命、直面生命、关怀生命、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创造人的精神生命的活动。教育本身面对生命,又旨在追求生命的发展,是最具有生命关怀的事业。可以说,关注生命是教育的天职,也是教育本真的表现。教育就在于为生命的自由自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任何脱离生命或者遮蔽生命意义的“教育”,都是一种“异化”的教育。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是絮絮叨叨地做思想工作,而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对症下药”。如讲故事、开办家长学校、让家长参与教育,开展活动、让好朋友帮助、自我教育等等。

学生的心理健康既是关系到每名学生的健康成长,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大事,只有每名教师都重视到这一点,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才会少一些。愿我们化作阳光和雨露,让祖国的幼苗茁长成长,愿我们化作黑夜温馨而明亮的灯,温暖每个孩子冰冷的心,指引每个孩子人生的征程!

生命乃教育之原点;

点化和演绎生命乃教育之核心;

回归生命的本身,凸显生命的灵动乃教育之使命;

给生命以尊严,自由,幸福乃教育之永恒追求;

为此,生命化教育需要:

呵护生命的存在;

捍卫生命的尊严; 激发生命的潜能; 提升生命的品质; 实现生命的价值。

第三篇:生命化教育

生命化教育”实验对教师发展研究的启示<教书育人>2008-462

从上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教师黄克剑为指导、以《 明日教育论坛》 主编张文质所推动的,主要在福建中小学进行的“生命化教育”实验,由于其生命化教育思想极具冲击力以及民间的“草根”的实验立场,逐渐引起了全国许多教育界人士的注意。稍后,我国教育理论界开始了生命教育的研究,其中尤以冯建军的《 生命与教育》,更进一步引起人们对教育生命观的关注。而我一直很关心张文质所进行的生命化教育实验。2006 年初,张文质等著的《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 出版了,当捧到手里阅读时,我不禁悴然心动,再一次被生命化教育实验的理念及其成果所震撼。这本书,不是教育理论界的人士作序,而是北大现代文学的研究者钱理群教授作序。书分四辑,第一辑为张文质就生命化教育的阐释;第二辑是基层教师实验的感言;第三辑为黄克剑的三篇文章,阐释了生命化教育的思想渊源;第四辑则是实验学校的总结与介绍。显然,这不是一本系统的理论著作,而是更多带有随笔、对话、讲演以及实录性质的实验结集。唯其如此,就更引人喜,尤其是黄克剑的教育哲学层面的阐释,哲思扑面,张文质的演讲与对话,充满草根情怀、诗人气质、生命关怀,亦令人神思激荡。我更为关注这项实验对于教师发展的意义。其实,这项实验本来的意义就是“唤醒教师的生命意识,重新思考教育的真谛”,这正是任何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与内在尺度”。也正由于此,这项改革实验对于教师发展就更有启示意义。教师的发展始终与教师对于教育真谛的思考相同步。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历史上,教育曾屈从于政治,最终流于推行极左思潮的工具;教育也曾成为经济的附庸,导致功利与短视;教育还曾想亦步亦趋地为社会服务.结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教育在外在压力下,被扭曲了,丧失了自我,丧失了自我发展的内在理路与本质。教育为了什么?教育应做什么?我们现在逐渐清醒了,教育要为人的发展服务,促进健康生命的成长。从这个角度说,生命化教育,揭示了教育的本质的功能。张文质说:“什么是生命化教育?如果一定要 用一句话来表达的话,就是:把对儿童的理解、关爱、信任、成全,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体现出来。”在生命化教育的教师词典中,更多的是富于人文关怀的词语,如:生命、慈祥、耐心、脆弱、信任、热情、开放、活力、宽容、同情、尊重、期待、爱„ „(见本书《 跨越边界― 生命化教育的一些关键词》)一定会有人觉得疑惑:难道教育不传授知识吗?当然,生命化教育也要传授知识,但是它反对教育过程的知识化,而主张教育过程的生命化。黄克剑说“教育的知识化是知识在教育中对于活生生的人说来的外在化,教育的生命化则意味着自觉到生命价值之真谛的人对蕴于知识中的智慧的统摄。”他还说,“教育所要做的可以放在三个层面上去理解,即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润泽、成全生命。知识若没有智慧烛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的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荧照。”

张文质还具体阐释了生命化教育的内涵。首先是对于可能健全的生命的成全。所谓成全,就是第一要“培植每一个人对生命的敏感,对生命的珍视,包括对生命的敬畏感”, “要让这么一种顽强地活着、努力让自己活得更好的理念成为我们课堂中重要的、最激动人心的内容。”第二是“引导孩子树立过有尊严的生活的意识”。第三,“要引导人对更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第四,“就是要使学生

对自己、对自己的生命的价值、未来发展的可能性更有信心”。其次,生命化教育的内涵还包括教育要随顺人的生命的自然。这就要有一个乐观的学生观,增强对学生的基本信任。最后,生命化教育,也必然是个性化的教育。“生命化教育的核心是成全人,既要成全学生,也要成全教师”。我捧读此书,觉得最突出的启示是:

第一,就是引导教师对于人生意义的觉醒,看到教师发展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追寻到教职目标所在。教师的工作,往往使人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有些人觉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波澜,没起伏,没悬念,好像教师就是没有大的作为,因而就把自己职业的内在意义与价值淡忘了。看不到人生的意义,也就很难看到教育工作的价值。生命化教育让教师认识到教育的真谛,生命的呵护,不禁顿感责任重大;生命化教育让教师体验到教育的独特魅力和“生命个性与生命个性的相接”所展现的真善美境界。第二,在教职生涯中,要自我教育,自我提升,不断充实自己,以教职为天职,“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断成为心理之需和幸福的源泉”。正如钱理群在序言中所说:“教师生存方式所特有的幸福,它是因直抵教育的本质而获得,因而它所引发的是黄克剑教授反复强调的教师的‘天职’感:‘把精神的中心守在教育成其为教育的东西上’, ‘直接从那里吸收到教师的一种尊严,吸收到教师成其为教师的那种生命的滋

养’, „ „ 心中坚守的唯有教育的本分,对教育的承诺,对教育的热爱、激情,以及对自己的一份期待,这被教育所召唤的心里的东西,是什么力量也不能摧毁的。”第三,生命化教育也要追求教师生命的幸福,让教师日常化的生活能够过的更有滋味一些。张文质曾讲过一件事,很有意味。一次,他对晋江一位怀孕的教师说:“等你的孩子生出来,我给你一个建议,以后带孩子出去吃饭的时候,一定要带他到一个环境优雅、可以让他对生活充满期待的餐馆,不要到乱七八糟的地方吃饭,这样他对生活会要求更高一些。”为什么?张文质说:“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应该作为我们对生活的信念。„ „ 不要认为老师这个职业就是‘蜡炬成灰泪始干’,这种比喻是可怕的。人都是作为一个具体的肉身而存在的。当我们对美好生活有所期待的时候,我们就会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

第四,教师的教学是“慢”的艺术,需要教师的耐心与等待。孔夫子说过,“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也有其难以一时企及之处。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得,也是一个困难、缓慢的过程,更不用说其作为人的成长的曲折、艰难。教师经常无法洞悉学生的需要,难以作出恰当的判断,这是正常的。我们需要“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所以也许教师最重要的品质,就是耐心、敏感、克制、清醒的边界意识、同时还有乐观的态度、积极恰当的行动能力(一种临场智慧)。”

生命化教育即使在张文质看来也是一种理想。可悲的是,我们往往把理想和现实的追求对立起来。其实这应是教师坚定不移的教育理念。什么是理念?黄克剑指出,理念是从柏拉图的哲学术语里借用来的。“‘理念’是指一种极致状态,一种完满到无以复加的境地。”黄克剑比喻说:“最圆的圆,或圆满到无以复加地步的圆是几何学上的圆,它只在我们的心目中存在,我们却永远无法把它画出来或造出来,因为在经验的现实中我们无法找到一个几何学意义上的绝对平面,也无法得到几何学意义上的没有宽窄、厚薄因而没有体积和面积的点― 无论是动点,还是静点。几何学上的圆不可能获得经验的或感性的存在,但它的存在却不能说是虚假的。它是一种真实,一种虚灵的真实”。

生命化教育就是这样一种“虚灵的真实”的理念。这种“虚灵的真实”的教育理念,又有极

大的现实意义。黄克剑又比喻说:“绝对的对症下药在我们的祈想中是存在的,„ „ 但没有一个现实的医生能够分毫不差地做到这一点。但要不要朝这一点去努力呢?.„„· 如果他(医生)心里有这一点,自觉地用这一点去督勉自己,他就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医德和医术,最终成为一名医道高明的医生;如果他以为这一点终归是没有人能达到的,何必苦苦去逼自己呢,于是不再向着那个虚灵的目标用心,他便可能最终沦为一个庸医。”对“虚灵真实”的生命化教育的追求,决定了教师的发展。它强烈冲击着固有的教育观念,启示着教师行动的方向,改变着教师的行为方式。我相信,每一位捧起此书的教师都会抨然心动。<张文质等著<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6年出版,定价28元>

第四篇: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引入生命化教育理念探析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引入生命化教育理念探析

摘要

高中政治教学是学校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学生政治素养,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主要渠道。生命教育应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高中的课堂教学应改变传统的理念和方式,摆脱应试教育的怪圈,让高中政治课堂走上正轨,回归生命的本真,加强对生命的关怀。

关键词:政治课 生命化 教学

一、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必要性

(一)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内涵

教育学者张文质提出,生命化教育有三个要义:“第一要义是对健全生命的成全;第二要义是教育要顺应生命的自然变化;第三要义生命化教育也是个性化教育。”1冯建军教授认为,“生命化教育在起点上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追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直面生命、循于生命、完善生命,这三者的协调一致,才能实现生命的本质,才是完整的生命化教育”2黄克剑先生对生命化教育的表述是,生命的在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作为一个实在的、具体的、无法被任何人替代的人而存在,传授知识、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以达到立人。

针对各生命化教育学者、专家的论述,本文在理解和体会的基础上,概括出生命化教育理念的核心为:尊重和关注每个人的生命,肯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供和创造生命成长的环境,个体自主地对自我能力和生命需要选择形成和满足,促使和促成每个人生命的完善和价值的实现。

(二)生命化教育的必要性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高中生身心发展来看,高中生已经具备了进行生命教育的物质条件,更有进行生命教育的必要性,高中阶段是进行生命教育的关键时期。教育要实现人的生命的总体生成,需要借助各门学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而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又是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为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程,学科本身具有丰富的生命教育的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生命教育,把德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领学生感悟、体验生命的意义,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健康的生命情感,提高文 12 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8 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3

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形成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这不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在目前所有高中开设的科目中,政治课堂教学是最有可能也最有利于渗透生命教育的,它有着其他科目不可比拟的优势。当然,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生命教育更是如此,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但是,学校对青少年生命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是对高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在高中的政治课堂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多举措宽领域地加强生命教育。

二、当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中国的高中教育走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国高中教学更多地服务或服从于高考的需要,只注重教育的功利性,忽视了教育的人性价值,导致高中生对生命意识匮乏,根本无法认识自己或他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一些不尊重生命的不和谐音符——自残或自戕,甚至不尊重或戕害他人(物)生命的行为。近年来,我国的中学生犯罪率呈上升的趋势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及至整个社会深思:我们的教育到底缺少了什么?从我本人从教十几年体味:在高中阶段,每个学校都在忙于提高学生的分数,想方设法让学生考取好学校,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一重要的教育任务。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在塑造学生良好品性和修养,形成健全人格和掌握一定经济、政治、文化与哲学知识方面起到了较好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但通过调查可发现当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状况,主要表现在对于学生生命性关注的缺失。

(一)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发展

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对经济基本概念的阐释,政治制度成因的分析,哲学原理和方法论的讲解以及文化普遍内涵的陈述,是知识目标达成的手段,在这方面的倾注无可厚非,但是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轻视了学生参与经济生活能力、提高政治和文化素养能力,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能力成长与知识的接受协调统一度不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没有能够锻炼自身能力,在认知的基础上没能进一步提升。

(二)关注学生成绩,忽略生命需要

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作为教学效果评价的指标,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对于提高学业成绩过于关注,学生的负担感增加,而学生自身生命需要和渴望没有得到满足。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切实闻问到学生对于尊严、关爱、平等、欣赏、进步等方面的诉求。教师教是为了考试,学生学是为了考试,知识的获得本义是为了人生命价值的更好实现和生活的更加美满,而却异化为师生被束缚在一个知识的世界里,造成了与生活世界的隔离。

(三)强调教师主导,弱化主体学习

教师处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存在一些只是片面强调主导作用的现象,把时间留给学生表现和参与的机会较少,讲台上教师单方面的呈现,弱化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 2

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能动性未充分施展,潜力没有得到完全开发。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以教师、教材为中心,非常强调教师引导认知,而弱化学生自主理解;注重所有学生共性之处,而极少关心各位学生的个性。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是被改造的对象,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主动学习、发展的特点无法充分体现。

三、高中政治课堂引入生命化教育理念的对策探析

相对客观而全面地解析生命化教育理念引入思想政治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给予每位学生尊重和价值肯定。为使我们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拥有丰富的色彩,关键是要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上加以更新和转变,在评价机制方面加以改革和优化,在教师素质上加以改变和提高。

(一)采用拥有生命化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方式

结合课程特点,引入生命化教育理念,需要从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方式着手,在课堂中采用有效的手段,积极营造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情感体验、师生互动和思维启迪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生命全面完善和个性发展。

1、学生自主探究式教学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的方式。在自主探究教学方式中,教师第一步要给学生布置任务、明确主题,提供充分足够的学习资料和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二步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基础上学习课堂教学内容,找出内容之间的联系,进行任务结构的分析;第三步,学生对自己有疑问的、需要的、有价值的学习内容加以探究,利用学习资料自主解决问题;第四步,教师加以完善学生的认知水平,促进一步发散思维。在整个教学步骤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作为“促进、促成者”,对学生进行监督、帮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教学的主体。3学生自己在认真地思考、积极的探索中感受和挖掘知识,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过程中得以发展和形成。

2、情境活动体验式教学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景、图画、实物演示、音乐渲染、言语描述的情境等,激起学生兴趣,然后学生组织学习活动,在活动中检验情况进行验证,最后进行总结性的评价。

比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框时,让学生分别扮演人大代表、普通民众、一府两院人员以及地方部门人员,让学生通过表演体会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人民群众的利益、意志是通过人大代表来体现的。这样可帮助学生理解平时离他们较远的政治生活,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不仅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目标,更能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师生合作互动式教学

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双方彼此打开心扉,进行心与心的 3 李家成.论个体生命之场下的学校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5.交流。教师与学生有着共同的目标,相互之间进行无阻碍的沟通交流,一起探讨、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共同进步,获得提升。

4、教师启迪指导式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这样说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亲手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在启迪式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具有意义及探讨价值的问题,而且要能适当超越学生的认知结构范围,然后让学生思考分析,针对不同的观点加以启示,让学生的思维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散。最后对于丰富的结论形成评价,和同学一起进行反思。

(二)营造生活情境,挖掘教材资源

生命过程是不断激发个体生命的本性和创造力的过程,生命教育必须关注生命个体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造能力的提高。政治课堂内容不局限于教材里的内容,在完成教材内容的同时,还应把生活中的政治内容纳入到课堂中来,真正让政治课堂成为学生政治素养的养成、生命提升的广阔天地,例如我在讲解“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内容时,我设计了“外交部发言人的答记者问”这一教学过程,由一个学生扮演外交部发言人,其他同学以记者的身份针对我国在处理国际重要事务的立场和态度对“发言人”提问,通过设计,一方面使个别学生体验“外交部发言人”角色,使其他学生体验了“记者”角色,同时,通过“发言人”的回答,使学生领悟到中国的和平外交是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我们一贯主张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并将为此作出贡献。这样,既能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又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生命教育可以渗透在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重视挖掘教和体验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当然是不容忽视的。生命化课堂教学注重展示知识的生成过程,通过师生的交流,感受和体验教材,唤醒生命和价值,例如在“适度消费与生活质量”这一内容中,我通过设计问题“如果社会生产停止,人们的生活质量会继续提高吗?”,让学生懂得发展社会生产和提高生活质量的辨证关系;并且给出开放性题目“你是如何看待你父母的生活质量的?你觉得应该如何提高生活质量?”让学生讨论交流,懂得个人的生活质量与许多因素有关。另外让学生分组辩论“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不要提倡艰苦朴素?”,从而告诫学生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生命价值取向。

(三)提高教师素质

为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以及多元化评价机制的构建,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观念,对课堂内容改动,班级氛围营造,教学过程优化,因此,我们必须要有素质优良的教师。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肩负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文化重任。苏霍姆林斯基强调过:“一个好的教师,应具有比中学教学大纲的规定多许多倍的知识。教学科目对他 4

来说只是科学的基础知识。深厚的知识,广阔的视野,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这一切都是教师用以引起学生对知识、学科、学习过程的兴趣的必备条件。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应该是一个有智慧、有学识、多思考、酷爱知识的人。”在当今时代条件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量剧增,更换速度加快,各学科的分化和综合不断升级,更需要思想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道德、政治、思想等多方面的素质,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教学能力,“专才”变“全才”,甘愿奉献才华,提供见解,分享经验。

总之,高中教育,特别是高中的政治教育教学过程应该贯穿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强化生命意识,从而珍惜自己和他们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36.[2] 卢书兵.《课堂组织艺术》[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25.[3] 谢树平.《中学思想政治(品德)教育评价》[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9.[4] 张文质.《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5,5.[5]冯建军.《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1,34.

第五篇:中小学课程如何融入生命教育课程

中小学课程如何融入生命教育课程

刘乃华

一、缘起

面对多元的社会,人际关系更形复杂,世界的距离越来越短,而新的价值系统也一再的变化,要使我们的下一代走出迷惑,生命教育的推动绝对是教育改革最核心的一环。教育的本质,就是要教导孩子活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成为一个快乐又负责的人。所以强调尊重、欣赏生命的「生命教育」自然成了办学的核心理念。

二、生命教育的定义

生命教育是一种整合性教育,它的目的是关注整个教育体系要有生命力,教导学生从观察与分享对生、老、病、死之感受的过程中,体会生命的意义与存在的价值,进而培养尊重和珍惜自己与他人生命的情怀。教育原本就是生命互动的历程,因此「教育的一切」本该就是生命教育的内涵,总体而言,学校的「一切教育」就是「生命教育」。

三、生命的核心概念

(一)、生命价值

生命价值是指个人对自己生活价值的肯定(吴庶深、黄禛贞,2001)。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能充实且有意义的成长,并奉献自己的一生,所有生命都有其生存的地位、目的和价值,生命的每一份子都是同等的重要(王佩莲,2001)。而青少年成长过程「不纯粹是生理上的变化,同时遍及智能、兴趣、态度、人格、适应、感情的调适、职业与学业性向,及信仰与道德观念的改变」。青少年在此巨变动荡的环境,其感触、反应、行动最是激烈,倘若社会能够满足他们自我需求、人格独立、兴趣发抒、获得尊重,并建立一套正确的价值观念,他们对于国家社会必有积极正面的帮助;反之,则容易陷入情绪不稳,忧虑恍惚、嫉妒自卑、浮躁反叛及恐惧迷惘之中。(江顺裕,1985)因此,教育的功能在实现个人的价值,个体的价值并非先天的秉赋,而是后天的创造,而教师扮演着引导的角色,分析个别学生价值发展的可能范围,指导他们认识社会文化价值,使进而将这些价值观念内在化而成为其自我的价值。

(二)生命意义

人为什么而学习?正是为了生命本身更美好的存在而学习;应该学什么?那些会使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学问;又该如何学呢?不是紧张、压迫的学习,1是让生命回归到原初喜悦、快乐的学习状态,更不是以考试作为学习的目的,而是以生命中的美好与良善为更有价值的学习,让我们对自己与他人的生命有更多的尊重、珍惜与关怀(游惠瑜,2002)。生命意义的获得Baumeister(1991)提到人要觉得生命有意义必须要满足四个条件即:目标、正当化、有效能以及自我价值;所以只有当人们对自己的生活有目标、认可自己的行为是正当的,并且肯定自我的价值、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追求个人独特的使命及目标时,个人才会感觉到自己的生命是有意义的,而这些考虑的因素正都是影响个人生命意义感的重要因素。Frankl(1986)则表示生命可以从三个方向来获得意义:

第一:从我们所给予生活的东西中,即是我们的创造物中。

第二:从我们对世界所求取的东西中,即是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事情中。第三:从我们对命运所采纳的立场中,这一立场是我们深信不可改变的。

另外,从生存的悲剧性经验中,从痛苦、死亡和愧疚中也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引自刘翔平,2001)。而国内青少年生命意义来源依序为:活动、求知、学业、关系、服务、逸乐、成长、健康、工作、获取、信念(宋秋蓉 1992)。事实上,在国内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体制之下,学业成就常沦为评定个人价值的指针,有能力且愿意认同此目标的学生适应良好;反之则适应不良,因而对个人的存在产生疑问,于是对生命充满了负面的感受,而使得青少年缺乏生命意义来导引其生活的步履。宋秋蓉(1992)研究显示生命意义与学业成就有显著相关存在,且大致随着成绩表现的优劣程度,其在生命意义量表上的得分亦随着升降。

事实上,青少年正处于追求认同的关键阶段,成功的与失败的经验,会交错内化形成其自我概念与自我价值感,而外在的奖惩正是这样经验的具体标签,自然会影响青少年对生命的看法与体认。

整理有关影响生命意义感因素的文献中发现,影响国中阶段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因素有:人际关系、健康状况、满足感之获取、学业表现、参与活动、个人成长、外表。同时在另外的研究中也认为个人的责任感、无力感、自我超越性价值及对过去、目前、未来持乐观态度的时间知觉等都会影响个人的生命意义。

(三)生命态度

根据弗朗克的意义治疗理论,编制生命态度剖面图,归纳出生命态度的六个因素:求意义的意志、存在盈实(无挫折)、生命目的、苦难接纳、死亡接纳。而此六个因素,又可再抽出两个高层因素:「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与「存在的超越」。而个体看待生命的态度,可以从下列六点获得观察,分别是:理想、自主、爱与关怀、存在感、经验、死亡态度。大致来说,「理想」、「自主」是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爱与关怀」是对他人的态度;「经验」、「死亡」态度是面对生命的处静与遭遇时,所表现的态度;「存在感」则是对目前当下所处境的一个指标,虽然可能受到环境与突发事件的影响,但可以大致忠实的表现当下的情形。谢曼盈(2004)从文献探讨中,归纳出生命态度涉及目标、责任、成长、经验、认

知、情感等方面的意涵,和年龄、职业效能的表现有明显的关联,和性别、信仰方面的关系因研究取向各不相同,而有不同的结果,但社经背景、就读学科方面,则无显著的差异。

综合以上所述,研究者认为生命态度是指人们对外在一切的感觉和行动,其根源于人的认知与情感,而其表现状态就人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追求。生命态度会因年龄的高低和职业效能的表现而有不同,而一个人生命态度会决定了他对生活的满意度和生命的价值感。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

在探讨了生命教育的缘起、意义、内涵及目的,可以发现推展生命教育在当前教改纷扰与社会对立不安的年代,更显出其推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然而要使生命教育的推展具体可行,就必须有适当的实施方式,才能实现其目的。而生命教育涵盖层面很多,其落实不仅是正式课程的推展,整个潜在课程的设计安排更是相当重要,如教师的身教、言教、境教、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等都可能影响到生命教育的推展(张淑美,1996)。孙效智(2000)则认为最好的实施方式应包含体验活动、正规理论课程以及融入式教学等,此外,从家庭、小区到校园也应提供一种尊重生命的环境。学校推动生命教育,必须从「环境设施」、「课程教学」、「教师素养」以及「学生文化」着力。事实上,任何教育政策的推行都必须涵盖行政层级、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环境塑造及家长认同等面向才能具体落实。以下就此五个面向分别探讨之。

(一)行政层级的面向

在教育行政方面必须透过相关法令,成立负责机构或研究单位、定期的邀集专家学者学术研讨、发行生命教育专刊、培训师资、编辑教师及学生生命教育手册、编列预算推展以及鼓励研究等资源,使生命教育的推展成为永续发展的教育目标。成立生命教育推动组织及学校生命教育研究中心,规划发展生命教育软件资源、督导各级年段成立生命教育执行组织、策订生命教育倡导计划并颁订学校生命教育实施要点。

1.研拟编辑有关生命教育主题的教材,配合东方国家之传统生死观点,建立本土化的系统教材,供师生教学或学习之参考。

2.落实生命教育各阶段之「衔接原则」,从幼教到初中小阶段应将生命课题纳入课程,开设生命教育相关学分供教师研习,让教师面对课程统合时能够协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

3.在校园推动生命教育,须要校长的带领与坚持,还要各行政单位的合作与执行。也有必要成立一个推动团队,长期研发适合学校使用的教材与教学法,一起设计体验活动和学生活动。重新厘清教育的方向、校长应全力支持生命教育、行政单位应全力配合、教师应具备正确的理念、协助家长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以及让小区产生共识等。

4.校长的角色与理念在生命教育的推展上深具关键性,因此校长应具有正确理念,以身作则,真正诠释「全人教育」的理念,并且反省在校园中发生的违反理念的事。正视「生命教育」的意义及重要性,并经由实际行动使全校师生产生共识,并以学校实践全人化的教育为荣。

5.配合「学习型学校」(learning school)的推展,校长应重视教师的教育知能进修,教师于进修中可获得新的观念、做法,将有助于生命教育顺利推动。在学校行政方面,唯有校长具备正确的理念,愿意带领与支持生命教育的推展,并能整合教、训、辅、总各处室资源,从课程的执行、校园环境的规划、学生活动的设计以及学生辅导工作的配合等各个面向全方位的推动,才能使生命教育的理念与精神在学校里具体落实。

(二)教师参与的面向

务必先激发教师的认同与配合意愿、考虑学生的发展特性与需求,进而获得家长的全力配合,以达事半功倍。倘若全校的导师和任课老师都愿意投入生命教育的工作行列,这一份热情,会让老师们成为学生的生命楷模,当这一步完成,我们的学生成为「人」的质量会一代比一代出色。生命教育是生活化与终身化的历程,而非孤立与只有学生才要学习的课题。生命教育教学的成效存乎教师本身的信念。因此,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应在认知、情意与技能方面,多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能。增进老师的参与必须定期举办生命教育教学研究会及教学观摩会以全面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与辅导知能,并倡导人性化教学(辅导理念融入教学)协助导师经营优质班风,同时鼓励教师认辅适应困难及行为偏差学生并增进教师辨识学生行为问题能力。事实上,任何教育政策的推展,若得不到教学现场老师的认同与支持,都将是镜花水月空有其表象。

(三)课程设计的面向

推动生命教育宜有统整性的眼光与周详的设计,其原则宜以正式课程为催化剂,而以非正式课程为创造实施生命教育的校园文化机制。「生命教育」的教学目的、内容、活动,若只着眼于如何响应社会的近期问题,很可能只会是昙花一现。我们必须同时考虑深层社会文化价值,以免生命教育流于表面,只能治根不能治本。同时可考虑加入各种传统和文化背景(如国家、文化传统、办学机构、小区),使各价值有更丰富深厚的支持。所以生命教育未来应规划成一专门的课程,有特定的目标与一系列的课程内容,如此,教师才容易掌握其精神并持续的推动。生命教育并非局限于某一科目的教学而应采取科际整合的方式,不论是辅导活动、国文、美术、音乐、健康教育等皆可融入生命教育的教学中。Maglio&Robinson(1994)指出体验式的课程比指导式的课程更容易让学生去处理自己个人的问题。融合主体课程规划发展生命教育课程纲要、规划发展各年级生命教育教学主题、配合主题教学发展生命教育教学活动单并在上学期实施生命体验周活动及下学期推动生涯发展周活动。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的推展在课程设计的面向,应该考虑传统价值与文化背景,同时宜规划正式的专门课程,并以科际整合的方式融入各领域的教学之中,另外辅以主题教学与体验活动,才是最佳的生命教育课程的设计模式。

(四)教学实施的面向

1、在教学方式上

生命教育的教学,以感动学生为其根本,教学的方式应以活泼、生动与多样化为主,如反省教学、价值澄清、两难讨论、角色扮演、歌唱、投影片、幻灯片、小组讨论、影片欣赏、体验活动、专题研究报告、问卷调查等。其中以视听器材辅助教学最具成效,凡与切身有关社会时事之事件或例证,最能引发学生讨论并引起学习动机。其教学法可用于正式与非正式方式,包括「随机教学」、「亲身体验法」、「欣赏与讨论法」、「模拟想象法」、以及「阅读、指导法」。教法宜生动、活泼和有趣,不能使学生觉得生命是沉重的负担与乏味的,且应适时的结合学校教育与生活经验,因此参观、访问等,让学生从做中学都极为必要。

2、在活动实施上

生命教育的实施方式相当的多元化,所设计的活动方案应该兼顾认知与情感,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并采阅读、活动、体验、作业、想象与讨论等方式进行,是相当丰富多样的活动课程。不论是生活教育、生涯教育、环保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性别平等教育….或是校内各项比赛或竞赛活动、校外教学活动,都需要以生命教育为主轴,在生命教育的精神与理念下进行与实施,否则还是隔离式、外加式的教育,即使是体验活动亦然。教师可将生命教育课程融入各科教学中,并纳入学校正式活动如团体活动、晨间活动或辅导活动等,将有助于学生对生命之重视。

(五)在环境塑造与家长参与的面向

营造温馨、有人性的教育环境是必要的,因为唯有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创造接纳、尊重、温暖与关怀的环境,使学生能感受到温馨与有人性,才有成长的可能。也因此,生命教育切忌运用权威、独裁、压制、控制与支配等手段。邀请家长及校外人士的协助,因为生命是整体的、完整的,生命教育的实施并非只限于学校内,整个社会环境才是学生学习的大环境、也是最好的生命教材。因此,除了学校的教职员工之外,学生家长及校外人士也必须有正确的生命教育观念。学校必须塑造生活化的教育环境,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同时校园环境的布置、课间活动以及一些制度、典礼的规划推行,应配合生命教育认知的建构,积极运用于校园生命环境的营造。

生命与生活息息相关,与周围环境以及人事物等密切联系着,生命教育绝非可以独立存在或是单独实施一项活动即能奏效。必须从「学生本位」出发,与生活经验结合,在师长与家长们的鼓励与支持下,最后再回归于日常生活的实践。

五、结论

教育行政推动生命教育,拟定生命教育实施方案及实施要点,宜统整考虑当前辅导计划有关方案的内涵与作法。再经过系统思考的「校务计划」,整合贯串教改理念与作法,直接带动教师在班级经营与实务教学上的改善与成长,始可克竟其功。而学校推动生命教育应重视正式及潜在课程的设计,并据以规划全方位的教学活动和活泼多元的教学方式,同时校长及行政单位必须重新厘清教育的方向,并取得教师的认同与共识及引导教师建立正确的理念,以建构实施生命教育的完整支持系统。另外也要协助家长及小区了解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进而愿意参与、融入,使生命教育回归生活的实践。

教学、训导、辅导三合一强调回归教育本质-以学生为中心。「有效的教学」是最好的辅导。老师的每一堂课,都能带给孩子学习的喜悦与满足。与孩子的每一次互动都能珍惜的表达关怀与尊重。哈佛大学商学院 约瑟夫.巴德洛克在『默默领导』一书中指出:『我观察到,最实际的领导者,很少是英雄。这些人不是知名度很高的优胜者,也不想变成那样的人。他们默默地、严谨地,为组织、为周遭的人、为自己,做正确的事。』「默默领导人每天耐心付出的努力,是让公司更好、也让世界更美好的关键所在。默默领导才是推动及改变世界的那只手」。而各位正是学校最让人尊敬也是最重要的默默领导人。

我们在创造学校的文化,而在学校的文化中,我们生活与工作的归属感来于自和谐。因此允许争执,但不要有无谓的批评与指责;藉由彼此的尊重与合作,共同创造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爱与希望的愿景,不能是口号,必须是我们心里真切的想望。有『爱』我们学会用尊重与关怀珍惜每一次的人际互动;有『希望』我们更懂得彼此欣赏与鼓励。

下载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命化教育理念融入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结题小结

    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方法研究结题小结 一.课题概述: 1、.课题研究的背景 :1、目前,初中生对于英语学习有一定的厌倦情绪,如果在新课导入时不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吸引学生,学生的兴趣......

    浅论生命教育的理念

    关注生命、提高生命质量——浅谈生命教育及其意义内容摘要:生命教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随着生命教育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在社会变迁过程中,青少年面临的外部环......

    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

    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 ------小学语文生命化教育教学案例研究晋江市永和镇茂峰中心小学姚翠红 [问题提出]: 18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对知识的获取得作了三个比喻:一种像蚂......

    让教育融入生命的气息

    让教育融入生命的气息 ——郑州市第52中学生命教育探寻 校长感言: 生命是鲜活的。教师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学生的生命,挖掘学生的潜能,释放学生的生命能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

    打造新常态的生命化英语课堂(精选五篇)

    打造新常态的生命化英语课堂 横河镇中心学校 张慧芳 摘 要:新课程的实施倡导建立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的生命化课堂,力图......

    基于生命化教育的小学新德育构建的研究

    开题报告 临江市建国小学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生命化教育是在生命视野中,对教育本质的一种重新定位和界定。它是教育的原基点。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

    生命化教育研讨会主持词

    让生命在绿色课堂诗意栖息 ——生命化教育读书交流会主持词 各位老师,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中午好! 人间四月天,芳菲满校园。又一个明媚的中午,我们所有的河滨人欢聚一堂,再次来交......

    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小班化教育(精选5篇)

    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小班化教育 [ 作者: 点击数:1556 更新时间:2005-6-1 ] 将新课程的理念融入小班化教育 黄浦区文庙路幼儿园 黄燕岭 我园是97年开始实施“小班化教育”研究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