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自动保存的)(推荐)

时间:2019-05-13 01:43: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命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自动保存的)(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命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自动保存的)(推荐)》。

第一篇:生命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自动保存的)(推荐)

生命教育理念下中学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生命教育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和探索热情,它指出了教育应有的价值取向:就是教育具有优化生命存在、提升生命价值的功能。它倡导师生要以生命发展为基础,通过对生活世界的关注,使学生得到情感体验、人格提升、个性张扬,同时使教师的职业生命活力得以焕发,师生在交互中共同成长。在生命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结合中学教学实际,论述了如何在中学教学中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理念。

关键词:生命教育理念;中学教学;实施;方法

生命教育最早源起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以预防青少年暴力、自杀和吸毒为目的,属于生理健康和生命安全范畴。现代生命教育在中国之发轫,则是始于1999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鉴于校园自杀和暴力事件频发而推行的生命教育政策。在2001年和2004年,生命课程分别被纳入台湾地区国民中小学和高中的课程纲要中,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台湾已将生命教育落实到系统的教学当中,并从预防自杀向“全人发展”和“全人关怀”的高度迈进。在中国传统教育观的影响下,生命教育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内涵,生命教育不仅仅是为了防止暴力伤害事件的发生,更多的是一种确立生命目标与内化价值观的教育,是对功利导向的社会价值观的反驳。正如孙效智认为,生命教育除了“自杀防制”“生死教育”和“悲伤辅导”之外,更重视“于生死两点间安生立命”“构建人生价值观”的课题。

一、生命教育理念的基本点

从生命的角度出发,教育其实是关注生命、以提高生命价值为最终目标的神圣事业,因而在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体现。但是现实的教育却把教学内容工具化,失去了与生命教育的联系。初中学科教材中包含着大量与生命相关的内容,但是为了考虑学生的考试成绩、考取重点学校的几率,教师只会重点讲授一些与考试相关的内容,用标准化的答案代替了生命知识的传授,忽略掉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一切教学内容的讲授均为考试服务。老师在课堂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都是以考试内容为核心、提高考试成绩为中心的知识,把具有生命相关的教育内容几乎完全忽视掉,充满生命意义的中学教材

完全地沦为考试的工具。这样生命知识较少的教育内容不利于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护技能的形成。虽然在现有的初中化学课程中也关注了生命问题,但是的课程中关于珍爱生命仅仅流于形式,还存在很大不足,在课程中也没能给予足够的强调。仅仅重视知识,并不关注学生心灵和态度行为的变化,使得课程中的生命教育根本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

纵观国内外对生命教育理念的研究,虽然各有侧重,但出发点是相同的,即生命教育应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着手,帮助青少年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独特的生命,使自己的生命与社会和自然得以和谐发展。它有五个基本点:

1.合理利用体验学习,倡导生命关怀,提升生命价值

体验学习是通过教师为学生创建一种客观情形,使学生处于经过优化处理 的特定情景中使其身临其境地感受具体化、形象化的知识,从而能促进学生学习热情与质量。体验学习的主要核心在于激发学生亲身体验出的情感,学生不仅可以在其中学到理论知识,还能从中领悟出深刻的道理,从而主动学习实现自我教育。通过体验学习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最直接,效果亦是最为明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生命教育“属于一种情感教育,体验是进行情感教育的关键,所以说,体验同样是生命教育的关键。”生命教育主要是为了达到触动学生心灵、感染学生灵魂的教育目标,体验学习是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有效办法。学生通过参加体验生命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生命情感,有情感转变为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行动。

2.不断探索有效方法,升华生命教育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但是教师一味说教、讲述道理,长时间会让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科学探究、多媒体设备、讨论交流等多样化的并行之有效的方法方式,既能缓解枯燥的课堂内容又能对生命教育的实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以回归生活为基点,坚持生命教育无痕

从课堂、书本教材和教师的讲解中获得的理论知识,应该运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用理论知识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支撑,再与实际生活中的有效方法相结合,从而能更加简单快捷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难题。“实际主要指书本知识所反映和概括的客观事物或现象„„.以及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生活现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是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过程,这也是为实际生活做基础建设的阶段,学好理论知识不仅能够辅助实际生活,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深化理论知识,这是他们相辅相成的过程。因而,初中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理念,为学生们的健康生活建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4.以和谐为目标,营造健康的生命环境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出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并且老师要肯定学生的合理看法与观点。在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活动中,有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无法用适当的语言阐述自己的观点,教师应该对此加以帮助,不能急于打断;有些学生的回答与参考答案有些偏差,担忧自己合理的理由,教师不能急于否定,要给予肯定。有些学生的回答不够全面,教师不应该急于帮学生补充完整,而是要对学生回答正确的部分予以肯定,再引导其思考出完整的答案。5.以自主探究为路径,促进个体生命全面充分、可持续发展 教师要的课堂上赞同学生所阐述的观点,肯定学生在课堂中创造出来的成绩,允许学生在课堂中创新和探究,鼓励每位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自己思考出的结论。在网联世界和全球化的今天,英语能力已经成为一种必需的生存技能,英语教育与生命教育理念的出发点是一致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就应该以这一理念为指导,帮助学生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

二、在教学活动中贯彻落实生命教育理念

“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循着叶澜教授给我们的提示,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重视以下几点:

1.教学不是任务,是师生共同成长的途径

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应该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或者是为获得经济报酬而从事的工作,它应该是为实现每个学生能力的发展的心甘情愿的付出,同时也是实现自身人生价值和自我发展的体现。2.以课堂为基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生命教育理论倡导人的发展应该是自主的、能动的,教师应该充当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要教学阵地,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唤醒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欲望。3.教育不仅是智育,更是德育

中学教育中,不仅仅局限于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教授,更要渗透对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更是对学生的责任。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可以利用每个教学单元的情感价值和教学目标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如环境保护、学会感恩、社会责任等等,这能够让学生正确看待生命,影响学生一生。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了提高个体的生命质量。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一名与生命有着密切相关的工作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理论与经验,为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尽一些绵薄之力。参考文献

[1]肖川 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事件,2005(11):54-58

[2]钱永镇 校园推动生命教育的具体做法【J】上海教育科研,2002(10):9-13 [3]程红艳 教育的起点是人的生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8):17-20

第二篇:“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

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加格达奇区第一小学

教育科研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必然选择。我们学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在加区教委的指导下,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以教改实践带动学校的学科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倡导全员参与、全方位投入、全过程管理,通过多种形式、多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活动,大兴教科研之风,为学校的创建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简要回顾

在实践与研究中,我们以分析课堂教学行为为研究基础,教师在围绕学生发展精心设计的基础上,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根据已定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教学策略。在研究的过程中,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改善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教师的研究能力,2006年11月,学校承担了地区和加区组织的《小学语文能力评价研究与实验 》课题推进会的教学研讨活动,推出的语文研究课两节,省语委办到加区进行小学一年语文教科版教材调研评估到我校听课评课指导,曹雪飞、王丹华在专家的亲自指导下做课,课堂形式别具一格,意义深远,体现了新课改实验的整体性,均衡性,促使我校参与新课改的教师在自我成长的道

1路上迈出了成功的一步。07年地区组织的课题推进会上李晓萍出课《掌声》,在“金烛杯”大赛活动讲课教师也纷纷取得好成绩,在担任地区校本教研现场会研讨活动中学校三、五年组的带着问题进课堂的教学研讨获得与会的赞赏。几年来课题活动丰富多采,通过丰富的科研活动,使学校一大批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二、研究目标

1.在各学科课堂教学中,构建合作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得到较大程度的开发和应用,形成操作性很强的策略体系,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取得显著的课堂教学效益。

2.探索并构建小学探究性学习的有效教学策略。

3.形成有效教学的评价细则。

4.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改革、规范和不断完善。

三、研究内容

1.教学准备策略的研究。我们认为教师备课应该从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来备课。这堂课有哪几项活动,怎样安排,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指导,怎样与学生互动,在活动中怎样进行评估和调控等等应该是教师着重考虑的问题。而且不仅需要事先备课,还要学会事后备课,就是进行教学反思。怎样把课前备课和课后反思相结合,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2.教学实施策略的研究。如何创设有益于构建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氛围,以及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法等是我们要进行研究的问题。

3.教学监控策略的研究。它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四、研究措施与方法

(一)健全教育科研机构,为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健全的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机构是课题研究得以深化的关键,建立了

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学校教务处具体负责学校教育科研管理工作。建立了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务处主任—— 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的科研管理体系。

(二)健全制度管理,促进教育科研规范开展

根据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自身特点,逐步健全了一系列课题研究制度,如:《教育科研的常规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的学习制度》、《课题研究例会制度》、《科研资料管理制度》、《教育科研的评估考核和激励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健全促使教育科研工作落到了实处。为了使科研活动落到实处,我们积极开展校级科研活动和区级展示活动,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干劲。我们确立了学校的主课题,并形成了从主课题到教研组到教师个人的三级课题网络。为了保证课题正常运作,我们要求教师做到“五个一”:①开学初制订一份课题研究阶段性计划;②每月参加一次教科研例会;③每学期上好一节课改实验课;④每月上交一篇理论摘抄和教育随笔;⑤期末写好一篇高质量的论文或总结。教科室对“五个一”进行考评,结果纳入教师平时考核项目。教科室积极优质课比赛,定期召开学术沙龙。每学期都邀请教研员来校讲学指导。在教师中大力推进读书活动,每月至少去阅览室读书两次,开展教师读书笔记展览活动。

(三)建立了以分析有效教学策略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研究伊始,我们就认真学习了相关课题的理论,但是如何把课题的研究和教师教学的自觉需要结合起来,怎样在教学中实施我们仍感茫然。一次偶然的研究课让我们找到了研究方法。

在一次研究课后,三年级组的几位老师的评课让大家耳目一新——以前大家评课就是走走过场,泛泛而谈。而这次评课,评课者有备而来,紧紧围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策略”这一研究课题来评课。寻找课堂教学中问题所在,研讨教学策略和学法的改进方法,通过对一节课的研究进行了实实在在的探索,提出了很多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在研究时,以日常教学中的各备课组为单位,根据教师们在教

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障碍、问题,共同确立某个课题作为本学期的研究主题。课题组老师围绕研究主题进行教学预设,然后轮流试讲一次,其他老师根据自己在课前所确定的研究课题的子课题,有目的地仔细观察,分析思考,研究者与执教者共同面对复杂的教学情景作出合理解释和重新决策。

(四)建立了以分析有效教学策略为基础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们迫切地感受到:课堂教学实施策略是有效、低效还是无效,必须建立一个相应的评价细则去衡量。课题组的教师在反复观摩、实践、反思、研究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建立了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五、研究效果

1.教师教学观念有了明显转变,研究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善了教学行为,提高了研究能力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的教学行为已经从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不仅观念发生了变化,而且还落实到了教学行为上。

2.教师教学行为有了明显改善

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回顾研究之路,我们发现教师在教学实施策略上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多人次被评为教育工作者和先进单位,优秀论文十于篇。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促发展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六、思考与反思

我们看到收获时,也在思考我们仍然需要努力的地方。第一,提高教学研讨活动的实效,保证每位参与教师有明显收获,在个性与共性上如何体现与结合好课堂有效教学策略,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将是我们下一步要研究的问题。第二,丰富校本研训形式,满足教师不断提高的研训需求。并为教师提高个性化服务,促进更好的个性化专业化成长。第三,加强课题管理,提高教师研究课题能力。

今后,我们要在继续抓好课题研究的础上,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使实验成果上升为理论,为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而不懈努力。2008年10月

第三篇:新课程理念下的生命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的生命教育教育以“培养人”作为自己的质的规定性,因此理应关注“人”

以及其本质性的要素,即人的生命以及生命意义与价值的实现。所以说生命既是教育的逻

辑起点,又是教育的最终目标。生命教育作为一个新开拓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受到国内外

学者的关注,美国、西欧的国家、澳洲、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都相继开展了不同主题的生命

教育。我国的台湾地区在生命教育的建设受到官方的大力提倡,并将2000年定为“生命教

育年”。同时,香港、澳门地区也开始了生命教育的推进工作。我们大陆的生命教育工作起

步较晚,2004年12月,辽宁省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制定了《中小学生命教育工作方

案》,以次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2004年上海市也出台了《上海市中

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送审稿),着力于推广生命教育。为什么在科技高速发展,人们

物质生活水平日益丰富的今天,生命教育受到如此的关注?本文着重于考察生命教育的现

状,寻找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并针对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化的形势利用新课程的理念

作指导,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一、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表现

有这样一组数据:20世纪90年代以来,意外伤害已成为威胁我国14岁以下未成年人

生命安全的“第一杀手”,每年因意外丧生的孩子就有四五十万,占这个年龄阶段总死亡人

数的31.3%,是发达国家的3-11倍。

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公布的数据显示:在我国每年至少有2百人自杀未遂,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杀。有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

自杀现象已成低龄化的趋势,青少年自杀现象一直呈上升的趋势。据资料统计,自杀已成为

我国青少年死亡的第一原因,且低龄化严重。在对对超过2500名中小学生进行的一项最新

调查表明:有5.8%的人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而他们的父母却一无

所知。且看以下有关青少年自杀的报告,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生命教育的紧迫性,为我们进一步地寻求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给出一些启示。

2000年7月,广东省顺德市一名初三的男生,因家长不让玩游戏机上吊死亡。

同年8月吉林的一名女生因家境贫寒产生自卑心理,卧轨身亡。

2001年11月初呼和浩特市的14岁中学生,因为钢笔水甩在老师身上一次,而不是老

师所说的四次,选择了自杀以示反抗。

相隔几日后,新疆一中学四名女生因期中考试排名在后,在开完家长会的当天下午,相

约共同服毒自杀,两名因抢救无效死亡。

二、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到:当学生面对各种生活问题时根本无力接受挫折,不会理性地分析

问题,解决问题,往往自暴自弃、甚至轻生。而家庭、学校也不能关注这些弱势群体,给出

有力的保护。因此可以说当前生命教育缺失现象既有学校又有家庭、社会的原因;既有课程、课堂教学又有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原因;既有社会现实又有中华传统教育方式的原因。那么

什么是生命教育?我们将从新课程的理念去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从而找出生命缺失的原

因。

1.新课程理念下的生命教育

对于生命教育的内涵国内学者还没有达到一致的见解。概括起来主要是从以下三点进行

定义的:第一,侧重于建构生命教育的体系。其认为生命教育应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

发展的原则,开发学生的生命浅能,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完整、全面的发展,成为有个性的人。第二,认为生命教育应该是一种价值追求。台湾学者认为生命教育是一种有

价值性的活动,通过特定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真正价值,从而关注生命,认识

真、善、美,净化心灵,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最明确的内涵。第三,侧重与生命教育的具体内容,即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等等。(近

十年来我国生命教育研究综述P14)

借鉴台湾的研究成果,生命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人生观的教

育,主要是关于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进而珍惜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培

养完整人的教育,从肯定、珍惜个人生命的价值,到他人、自然乃至社会的价值并涉及到生

死观的教育以及人生信仰的探讨等等。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课程的实施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平台,其中蕴涵了丰富的生命价值,这正是生命教育应具备的素养之一。因此,只有深刻理解新课改的理念并以此

作指导来领悟、实施生命教育,才能将生命教育做到实处。由此,我们理解的生命教育的内

涵为“

首先,生命教育的主体为学生和教师。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相长的过

程。学生作为学习者,不断地从教师那里汲取知识、思想及精神的精华,同时其学习的过程

还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个体,生命逐步成长,不断完善的过程;教师作为传授者,通

过教学活动,传授给学生知识、经验,同时其作为学生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需

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观、学生观,其教育教学的过程也是其生命不断成长,逐步完善的过

程。新课程倡导生命教育应关注教师和学生双方的生命成长以及生命价值的实现。教师不再

只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园丁”了,学生也非只是等着被塑造的“花草”了。因此,生命教育应充分尊重师生的主体地位。

其次,生命教育的内容应关注学生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知识的更新速度

也在不断地加快,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学生面对的一方面是学之不尽的知识,另

一方面是升重点、考大学的压力。这时的学生既需要丰富多彩的生活来调节学习的压力,又

需要家长、教师与之交流、谈心以缓解紧张的人际关系,疏通心理障碍。只有这样中学生才

能健康、愉快地成长。可是,现实的情况是现在的学校只关注教师的升学率,教师的教学也

只是向成绩看齐,使得教学只重知识轻能力。这种应试的教育方式忽略了对学生情感和价值

观的培养,没有把学生看作活生生的人,其也需要与教师、家长的交流,学生在这里被当作

“工具”、“学习的机器”,而恰恰没有被当作活生生的人。结果是使学生在“为何而生”的问题上不解,当遇到挫折、困难时便轻易地放弃生命。新课程倡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

生的需求是教育教学的出发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首先是人学!”。最后,生命教育的方式应适应学生生命的阶段特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

进行施教,进行个性化地教学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每一生命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阶

段,且每一阶段都有着独具特色。处于不同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因此教师应注重

学校显形、隐性因素的综合渗透,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认知、体验、励志、实践的目标。

2.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首先,生命教育缺少社会系统的支持。这包括国家政策的支撑以及家庭生命教育的配合等等。我们知道西方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始关注生命教育,我国台湾和香港的生命教育到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建立起了完整的生命教育体系。这一些生命教育的发展均离不开国家

政府政策的支撑。我国大陆的生命教育起步较晚,只有在政府和民间力量的联合倡导下才能

顺利铺开并逐步形成完整体系。

其次,生命教育缺少学校教育的落实。从课程的设置上来说,由于传统的教育只是片面

地追求学校升学率,综合活动课要么被学科所侵占,要么被取消。从课程的实施上来看,学

科课程理应成为生命教育的载体,可是由于升学的压力,教师只能把有限的课堂用于知识的灌输、训练。这样生命教育完全失去了存在的载体。

第三,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缺乏。教师自身的生命素养,往往在实践教育目的中处于关

键性的因素。从以上青少年自杀的事件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往往缺乏应有的生命观,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还存在着不尊重学生人格,伤害学生自尊和感情的情况,还存在着体罚学生、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情况。教师本应起到“行为示范”的作用,可是这一些不尊重学生生命的行为不仅给当事人造成无以弥补的伤害,而且给其他同学心理也带来了不可消除的阴影和心理障碍。

三、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生命教育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学改革是关键的一环,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尝试进行生命教育是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的必要途径之一。生命意义的缺失正是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根本缺陷,因此,从新的角度确定课程教学的理念,实现课程教学生命意义的回归就成为迫切需要讨论的问题。新课程向生命意义的回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新课程提倡全面性和个性化。新课程在要求培养全面人的同时也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从而适应生命的完整性和独特性的特点。当前的教学应该实现从以知识为重心的教育,转变为以能力为重心的教育;实现从说理教育向感悟教育;实现从重结果的教育向重过程的教育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的人才,才能给予学生完整的人生。个性的完善需要丰富的人生经验以及对人生经验的情感体悟,从而提升对自我的认识,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贫乏单调的情感体验只能带来不完整的人生和人格的缺陷,因此在教学目标上要注重情感的因素,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使学生个体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使个人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2.新课程的内容应体现了生命的现实性和阶段性。生命的现实性即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课程最贴切的课堂教学资源,只有回归学生生活才能发现学生的真正需求,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提高学生生活的热情,从而热爱个人生命,乃至其他生命,才能让学生体会出生命之伟大,从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对于中小学生,重视激发他们对美好东西的向往,这才是生命教育的核心。”(转引多维度下的生命教育)台湾地区目前在中小学所进行的生命教育,已有相当的系统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上也有十分成熟的经验,值得大陆教育界借鉴。例如其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生命的旋律;二是温馨你我他。这一些教学内容以及相应教学活动的展开完全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使得他们人格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3.新课程的实施上强调生命化的教育。新课程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的智慧,遵循学生的天性,注重关注学生的生活,提倡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实施分享与体现的教学,使教学触及生命的灵魂。新课程所倡导的认知、体验、励志、实践这四种教学方法与生命教育目标的四个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感悟、反思、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4.新课程的评价体现了生命的多样性与生成性。新课程确立了发展性的评价理念,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提倡建立全面的、个性化的评价标准,为生命的健康成长构建了良好的环境。总之,新课程的评价体系为生命教育课程的实施以及在各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保障机制。

四、在新课程师职培训的过程中注重教师生命教育素养的形成“新课程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任何‘防教师(proof-teacher)’课程都不可能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改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新课改的走向。” 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1,8.生命教育是有效实施的关键和前提是教师的生命素养,而在现实中我们的一线教师往往缺乏应有的生命教育,缺乏健全正确的生命观,出现了很多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现象,因此,“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教师生命教育素养主要包括形成生命教育意识和提高生命教育能力。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的是具有浓厚的从教情感和敬业精神,即热爱孩子、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其次,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即研究学生,研究其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征,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目标之一。教师只有在新课改的背景中,不断掌握新课程的理念,在实践中不断地将生命教育的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提高个人的生命教育素养和质量,完成生命教育的使命。

总之,以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以及提高生命质量为本质的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完善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奉献爱心,完善自我,它要家庭、学校、社会携手共管。只有在充满人性化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意识到自我生命的丰富性、多彩性,体会到人生的乐趣和意义,孩子才能意识到生命的宝贵和脆弱,从而确定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人生的更大价值也意义。

第四篇:Intel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Intel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

蕲春县白河中学 吴锦珍

【摘要】进行文化学习,培养语言交际能力,是我国新时代外语教学的目的,应该贯穿教学的每一个阶段。但现阶段我国中学英语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跨文化教学应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还不足以实现文化教学的目标。文章从分析跨文化教学在理论研究和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入手,揭示了初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和Intel未来教育理念的可行性,进而提出一些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具体策略和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Intel未来教育;跨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作为国际主要交际工具的英语将在东西方文明的碰撞和融合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是中学英语课程的总目标,这种能力的形成不仅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跨文化外语教学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培养“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交际和学会创新”的新世纪人才的需要。在我国英语教育领域中,有关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论著和论文并不少见。但是相对于美国和欧洲国家的相关研究来说,我们对文化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缺乏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支持力度不够。中国文化教学一直处于从属地位,社会文化因素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跨文化教育体制。如何进行有效的英语跨文化教学,以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摆在全体英语老师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

一、英语跨文化教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国内对文化教学的研究不够深入

国内知名学者如胡文仲、高一虹(1997)、鲁子问(2005)等都先后著书立说,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进行研讨。另外,很多教学研究者们在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的论文。这些都对中国文化教学起了推动作用。但是,相对欧美国家的相关研究来说,我们对文化教学的研究要么脱离课堂教学实践,要么就事论事,不够深入,缺乏系统。而且多是凭个人经验的小范围调查研究,获取的结果不够令人信服。欧美文化教学研究多是由政府教育机构、团体根据当前国内、国际形式和外语教学发展的需要而创导和发起、由多位知名学者集体主持参与、在全国乃至整个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研究项目,既有一定的规模、又得到权威支持,其研究更加切实可行。

1.2对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跨文化教学的理论研究不够深入

整理现有文献,目前国内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一定的成果,阐明了科技发展,尤其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对外语文化教学的优势推动作用,但是还存在一些研究不深入的不足之处。比如从整合的模式来说,按照教与学的两个方面,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可分为:以教师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演示型教学模式和以学生使用信息技术为主的自主学习型教学模式。后者按照学习内容的开放程度又可以分为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演示型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用于学科教学的初级表现形式,也是目前最常见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可以使用幻灯片演示文稿之类的多媒体课件,清楚地说明、讲解知识结构,形象地演示某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或用图片、录像等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或用图表、动画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可以是老师或学生共同建立教材单元主题的网站,为学生提供拓展性学习的平台。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则可以引进国外的英语学习软件,或者选择利用因特网上现成的信息资源或者组织开展课外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研究者多在演示型教学模式上开展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研究,但是在以教材内容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在开放性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学习模式上却没有太深入地开展过研究。而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正是Intel未来教育理念所倡导的,所以可以说Intel未来教育将在这个研究课题上日益显示出它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1.3具体教学方法指导的缺失

目前有关跨文化教学的论著多是阐述其概念、实施原则及实施跨文化知识教育的多种途径,但是缺乏科学有效的可能、可行的跨文化教育实践的方法。而且对于跨文化态度和能力培养的理论阐述明显少于跨文化知识教育。

二、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笔者检索的与“跨文化教学”相关的4579篇文献中,直接对中学跨文化教学进行研究的文章有l0篇,而针对初中的仅有3篇。可见针对这个层次的现实研究极其匮乏。实际上,初中作为英语文化学习的初级阶段,文化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初中生的语言知识尚浅,认知水平也需要不断提高,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学习的起始阶段就着手,从而奠定文化理解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了解英语跨文化教学情况,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找到解决跨文化学习问题的对策,有必要也从教学实践中找到问题的成因。

2.1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有误区

尽管我国外语教育理论界对语言与文化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学生对文化学习很感兴趣,大多数教师也认同文化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文化教育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落实。原因主要是:

2.1.1教学观念偏误,轻视跨文化教学

在美国教育部资助的一项题为《二语教学课堂文化:中学教师的实践与需求》的调查研究项目中,曾对l6位中国外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态度做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外语教师对文化教学的理解和课堂文化教学实践与其他国家教师差距很大。举例来说,有69%的被调查教师很少或者从未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涉及文化教学,而其他国家的比例一般都在10%以下。这一结果引人深思。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因素:(1)课时不够,语言和文化教学无法兼顾;(2)缺乏足够的、令人满意的文化教学材料,一方面是因为这样的材料在中国图书市场上确实不多,另一方面,统编教材和统一测试限制了教师自由;(3)教师缺乏培训,对文化教学的意义、教学内容和方法认识不足;(4)没有文化测试和评价手段来对文化教学进行评价和督促。

2.1.2跨文化教育实践方法过于简单

当前我国跨文化教育机制有待完善。由于当前外语教学中文化处于附属、次要的地位,外语教材中所包含的文化信息零碎,缺乏系统性。在学校课程设计中,缺乏直接面对跨文化问题的教育活动,缺少直接的跨文化交往活动。学校教育只注重跨文化的知识教育,但跨文化态度和跨文化能力的教育活动却明显不够。教师往往只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向学生谈及一些文化主题,开展一些文化学习的课堂活动,远非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教学。

2.1.3在文化教学思想上重视教师如何“教”,忽视学生如何“学”

作为文化学习的主体,学生有权对自己的学习做出选择。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师生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课堂一向以教师讲授为中心,学习者几乎完全依赖教师和教材进行学习,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教材里有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种被动的局面不符合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不能满足英语跨文化教学的需要,更不能为他们终身学习做准备。任何教学,包括文化教学,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涵盖一切学习者今后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有限的学校学习过程中,学习者接触的交际情景相当有限,学习者不可能为今后可能会参与的跨文化交际场合一一做好准备。因此,面对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日新月异,经济和教育全球化不断深入的当今世界形势,外语教学应该同时承担起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重任。

2.2英语教材有待完善,教材中的文化要素需要深入挖掘

根据新课标精神编写的现行英语教材是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充分利用这套核心资源,是我们教学及文化渗透教育的主要任务。现行初中英语教材Go for it!注重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为我们的英语教学实现将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融为一体创造了条件。教材专门通过两个单元介绍了跨文化的知识,如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Would you mind turning down the music? 介绍了在公共场合的礼节,九年级第十二单元You’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讨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礼仪和风俗文化的差异,如初次见面的礼仪、餐桌礼仪等,都包含了跨文化因素和文化内涵,这为开展跨文化教育提供了素材。但是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教材在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这些不足:

l、因为文化不是静态的、不变的事实,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仅通过两篇课文向学生介绍文化事实不可能达到跨文化交际和跨文化理解的目的,无法使学生全而、系统地掌握异文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即从认知、情感和行为多方面去理解和感受目的文化的特点。

2、这些课文帮助学生获得跨文化的知识,但是却不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跨文化态度。跨文化交际能力对英语学习者的要求很高,能力的全面培养都在学习的高级阶段进行。在中级阶段,则以英语社会文化知识教学为主。但是,由于“态度”也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在进行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中可同时培养学生对英语社会文化持有正确的态度。不仅可为学生今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基础,而且也会使学生在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时持有正确的态度,从而使社会文化知识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

2.3对师生互动的诠释有局限

师生互动是外语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以当代外语课堂教学观为指导的教师与学生互动是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外语跨文化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外语课堂,极少进行师生互动,20世纪后半期,随着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师生地位发生了重大改变,课堂教学的重点转移至学生方面。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无可非议,但是一些课堂出现的学生活动失控现象无助于外语跨文化教学质量的提高。这证明目前我们对外语课堂中师生互动的认识仍非常有限,对这一理念的运用还不够灵活。具体表现在:

1.过分弱化教师的作用,在教学中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了主体放任自流的课堂

“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打破了传统课堂概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使得课堂似乎变得无限广大。但是网络教学无固定的规律可循,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利用网络教学为跨文化外语教学服务。有些教师则在教学中出现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上自学而不进行监控,在发言而不围绕主题的现象。不但没有发挥出在网络环境下学习的优势,而且连传统教学的任务也未完成。Intel未来教育理念的根本所在正是以人为本,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但是以此为特点的文化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充裕的时间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同时组织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索,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动学习。教师实际上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顾问、向导、协调者以及知识和信息的来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良性互动的过程。可以说,“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不仅改变了教师“教”的方式,也优化了教师“教”的方式。

2、穿新鞋,走老路,过分夸大信息技术手段在师生互动中的作用 Intel未来教育理念贯彻了学科整合的思想,让信息技术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去,以学生为本位,要求教师将信息技术应用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身上,考虑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将信息当成一种学习工具。有专家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是在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方式,是人与计算机的积极互动,绝不是“两张皮”。但是时常会看到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仍按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教师成了课件放映员。既忽略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效率又低,不能使教学技术手段真正为当代外语教学理念服务。所以这和传统课堂上低效、单向、接收式的教育技术手段无异。

三、基于Intel未来教育理念的初中英语跨文化教学策略

英特尔未来教育是一种基于网络教育资源和信息的现代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统一,代表了教育改革的方向,是“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带动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种教育理念,为教育现代化指出了一条快捷的道路。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全新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英语教育理念,对于课改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给Intel未来教育理念的付诸实践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笔者建议从以下方面解决上面初中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3.1融无心于有意—— 借力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初中英语跨文化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广泛了解跨文化知识、逐步形成积极的跨文化态度是初中阶段跨文化教育的重点,应该大量增加跨文化知识。但为了不影响正常的英语教学,有必要借鉴英美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融合法和附加法,并在教育实践中借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英语跨文化教育活动。融合法是把跨文化教育的目标系统地融入外语教学中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进行跨文化教育,“貌似无心,实则有意”地做好文化嵌入。附加法是在外语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地系统添加、补充一些跨文化内容,作为外语教材的附加部分。教师可以在课文中采取融合法进行跨文化教育,还可以采取附加法开展课文教学活动与一定的主题实践活动。这些主题主要包括文化差异、代表人物、生活习俗、各种节日和历史地理等内容。基于我国学生是在汉语环境中学习英语及其文化,缺乏对英语国家语言与文化的亲身感受,文化差异又增加了学习异国文化的困难。所以在开展活动时,就需要外部条件的配合和刺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通过资源丰富的学习网站展示实物与人物、事物的生动形象,提供实际的生活情景或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帮助他们了解英语社会文化的表现和内涵。学生可以根据自已的水平和需要,实现更具个性化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全新的未来学习和生活体验。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从网络上获取资源,并把它们带到课堂中学习和讨论,这样做既能丰富跨文化知识教学的内容,也能帮助学生培养主动学习的精神与能力。总之,跨文化英语教学要求各种学习机制和多重外部环境和手段同时起作用,实现内因和外因的有机结合,才能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3.2充分发挥多媒体和网络优势,选用恰当的动态跨文化教材

目前中国流行的外语教材大都是以提高学习者英语听说读写为目的,虽然选择了很多真实的、反映目的文化某些侧面的课文,但是由于这些教材的文化内容不够全面深入,缺乏系统,而且忽视了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和活动,所以不可能满足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需要。一套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教材必须做到:教学材料和语境真实化,教学活动个人化、多样化,文化种类和文化内容全面深入且具现实性和代表性,语言学习内容与文化学习内容

有机结合,合理安排,多次反复。教师和学生必须认识到文化是动态、发展的,为了保证

教学材料的真实性和现时性,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教材可以选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和英特网丰富的信息载储和更新功能,采用动态的教学材料。

3.3授之以渔—— 与Intel未来教育同行,对外语教师进行高质量的文化教学培训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英语教材、课堂和英语教师的传授。要使学生成为跨文化的人,掌握新时代生存和竞争的武器,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修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加强英语文化修养,才能认识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意义,理解其基本思想,适应文化教学的要求。然而,我国文化教学的现状令人担忧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文化教学的态度、理解和实践都无法满足跨文化外语教学的需要。要弥补英语教师英语文化的不足,首先要求教师接受文化意识、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的培训,在个人素质上为文化教学做好准备,另外还需要教师接受一定的文化教学培训。对教师的文化教学培训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教学形式,理想的文化教学培训应该授之以渔,超越具体文化知识的学习,增强教师跨文化意识、交际能力和文化学习探索能力。因为英语教师参加在职培训的机会和时间不足,我们可借助Intel未来教育全新理念来扫除英语教师进行文化培训的障碍。它能够有效帮助教师克服时间有限的困难,确定明确的文化教学目的,设计和开发有效的教学材料和教案来最大限度地利用时间,优化教学过程。经过培训教师对教材的分析、选择和使用会更加理性化,会更加接近文化教学的需要,而且他们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目的,自己设计测试项目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总结

外语教学发展史也是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的改革史。Intel未来教育理念既反映了时代特征,也体现了外语课堂教学的面貌。除了以上基于Intel未来教育理念的跨文化教学策略,我们还需进一步开阔视野,在促进师生改变教学观念、更新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外语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开发能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结合的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进一步优化英语跨文化教学,使其能借力而顺行。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小学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摘要: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阶段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提出了九个级别的目标要求,其中在语言技能(听说读写)二级“写”的目标描述明确要求“小学生能模仿范例写句子;能写出简单的问候语;能根据要求为图片、实物等写出简短的标题或描述;能基本正确地使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 现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应达到二级目标,甚至超越此目标。关键词:

五、六年级英语写作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writing方面要求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为图画写简单的文字说明;六年级的学生能够用更复杂的语言结构写短的段落和文章。可见,在小学高年级,英语的写作训练、写作教学与听说读的训练和教学同等重要。每一次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写作也占了一定的比例。其实,小学高年级的英语写作就是指学生能在老师指导下围绕一个主题自觉运用所学的单词、句型起草一篇短小的习作或一两段话,初步能注意英汉的差异,使用正确的英语表达习惯。因此,良好的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从口头表达转向书面表达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整合所学的语法、句型等知识点,把它们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英语写作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根据我多年的小学英语教学经历,对写作教学有很多体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指导:

一、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谁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兴趣却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靠发现、培养、激发一步步而成的。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更需要得到培养和激发。怎样去培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我认为:

首先应该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学习语言有一定的阶段性,每个人都是先学会听和理解身边的语言,适用周围的语言环境后才慢慢地学习如何表达自己。从说到写是儿童认知能力的一个重大飞跃,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老师的耐心,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和学生写作能力的现状,设计难易适当而又充满童趣的写作任务。我在英语写作教学中通常采用以下由易到难的步骤指导学生写作。

1、仿照例文填空的写作方式

英语语音教学强调模仿,但英语写作教学却忽视模仿的作用。写作起步阶段

可多进行摹仿写。填空式写作是保留文章或对话的主干,适当地调换内容让学生换上其它人、事和物进行填空。其优点是既降低写作难度,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又可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特别是新旧单词的综合运用;缺点是学生有可能忽视语法、时态问题,在培养学生创造力方面有欠缺。通常可以在每学完一篇课文或对话后,让学生进行填空写作。

2、仿照例文写话的写作方式

学完一个完整的单元,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归纳、整理语言知识点,教师根据本单元的教学要点,围绕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动物写一篇短文,要求学生注意模仿例文的时态和语态仿写。通过仿写训练,能引起学生对英语时态和语态的重视。例如一般过去时主要是动词的过去式的正确运用,这是学习的难点。我让学生先写一写自己昨天一天的生活,然后调查一个朋友或亲人昨天的生活,模仿例文仿写。通过对比,使学生对同一时态不同动词的变化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不仅仅停留在记忆的层面上,也可免去老师反反复复的讲解和提醒。

3、启发式的写作形式

前两种写法的缺点是局限较大,不能发挥学生创造力,习作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启示式写法是在学生有了一定习作基础和语感上,稍高层次的写作训练。师生共同围绕一个话题讨论写作内容,列出写作提纲,然后学生根据提纲自由发挥起草一段话。例如,师生围绕“winter holiday”这个话题进行讨论,得出可从“去过哪里、做过什么、吃过什么、味道如何、天气如何、自己的感受怎样” 等几方面进行描述。学生自由发挥,写出颇具个人特色小文章。此法的优点是既可体现学生个性,也避免学生跑题等现象的发生。

4、根据所给材料来写作的形式

此种形式的材料可以是一幅画或者是一段文字说明。图画可以是书本中的也可以是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看图写话是学生比较有话可写的写作形式。而文字说明题则是他们不太容易发挥的写作形式,也是我在下面将要说到的命题式写作形式。

5、命题式的写作形式

这种形式给予学生更大创意空间,难度也更大。教师只给予题目或主题,学生通过启动自身知识体系的搜索引擎,自主地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写作。例如写

“My summer holiday”,学生选取自己在暑假中一两个感兴趣的主题来表述,如“旅游、运动、食物和探亲访友”等等循序渐进。选题要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并能激起他们写作的欲望;切忌主题过大,会让学生无所适从或无从下手。以上模式充分体现了由易到难,的原则。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能较持久地保持。

第二、让写作贴近学生的生活。老师在布置英语写作任务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又比较贴近他们生活的内容,这样学生会比较容易接受,写出来的效果会好很多。比如在教开心学英语版本的五年级第二学期的第一单元Activity部分时,出现了关于上个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味道怎样、天气怎样等的短文,在这篇短文的基础上,我会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My winter holiday”。接着再给他们布置写作作业,仿照例文写“My summer holiday”,“My last Sunday”,“My last week”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熟悉的素材,他们会觉得比较亲切,用最简单的英语来描述他们自己的生活,这样会让学生觉得英语写作其实是件很简单又很实用的事情。

第三、创设生动有趣的写作情景。英语的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融入到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氛围里学习英语,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得到乐趣。”那么在写作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里学习写作。比如:一可爱的玩具车,一副美丽的图画等,都能够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热情,在教身体部位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写他们心爱的玩具。

二、注重写作策略的指导

第一、要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我曾经上一节写作教学的研讨课,在这节课上我首先给学生一个话题,那就是刚刚过去的spring festival and winter holiday,我让学生讨论这个主题可以涵括的内容,要求学生在已有的词汇、句型中进行分析,提取相关信息,再综合运用。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是对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训练。这时候,学生认为这足以能指导完成写作了,他们的思维通常到这个阶段就停滞不前了。但教师还应该培养学生联想迁移的能力,即把这种思考方式联想迁移到其他内容的写作上去,做到举一反三。

第二、注意英汉差异,熟记英语表达习惯。

许多学生写英文短文,都习惯用汉语去思考。结果写出来的句子,读起来很拗口,句意生硬,令人费解。其原因就在于学生不明白英汉两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只要通过不断的积累和运用,才能逐步达到恰到好处。英语写作才能更规范,更标准,更符合英美人的表达习惯。

三、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这个环节我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请学习成绩好,英语写作优秀的学生帮老师改作文,并在作业里详细修改(包括词汇、语法等)。第二阶段小组里互改,并传看、讨论。第三阶段是自己改自己的作文,此阶段是最高阶段。

修改阶段是反馈机制下的一个开放性过程,是通过师生信息互动,使学生的作文逐步完善的过程。采取反馈和同伴间互相阅读作文的方法,也可以形成一种语言意识。学生既是作者又是读者,他们通过批评性地阅读别人的作文,可以学到更多的写作知识和技巧;他们时刻留心语法及用词错误,写作时开始想到的是读者。这种做法能使学生学得更深、更广、更活,还能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

总之,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发展提高需要教师有计划的组织、有序的训练和耐心帮助、正确引导,也需要通过学生自主、积极密切的配合。有了这些,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定能够得以逐步提高的。

参考文献:

1、《写作教程》暨南大学出版社

2、张在新 吴红云 “我国English/’> 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外语教学与研究》

3、章兼中《外语教育学》

4、杨传普外语教学中的“说”与“写”《外语与外语教学》

5、孙平华《英语写作》

6、《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7、小学英语教研网

下载生命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自动保存的)(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命教育理念下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自动保存的)(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生本理念指的是一种真正的把学生做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本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教育方式。生本理念主张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从学生出发,充分......

    现代教学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策略研究[五篇]

    现代教学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现代美术教学理念下的美术教学是在学校教育目的的规范下,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与提高的双向活动......

    基于生本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基于生本理念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受应试思想观念的禁锢,当前很多高中化学教师沿用了传统以自身为主体的机械化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学生在课堂中本应体现......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准备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转变观念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有效教学为中心,全面发展特色教学,以培养学生......

    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摘 要:英语已经成为优秀人才必备的一项技能,英语教师需改?M和优化教学方法,促使英语教学更加贴近生活,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真正做到学......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地理教学

    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地理教学 类别 中学地理 编号 【关键字】地理教学 生命教育 【摘要】地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本文从生命教育理念对中学......

    基于生活化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策略

    基于生活化理念下的数学教学策略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数学学习离不开生活背景的衬托,离不开生活实践的历练。教学中如果能理论联系实际,那么一定能事半功倍,让......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创新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历史教学创新策略 山东省平度市门村镇唐田中学赵书高[关键词]历史课改;概念教学;学科渗透与整合;科技创新;名人名言[摘要] 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是历史基础知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