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

时间:2019-05-14 08:01: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

第一篇: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

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必

修+选修)

必修

1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1.3 函数的基本性质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2.1 指数函数2.2 对数函数2.3 幂函数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3.1 函数与方程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

3第一章 算法初步1.1 算法与程序框图1.2 基本算法语句1.3 算法案例第二章 统计2.1 随机抽样2.2 用样本估计总体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

必修

4第一章 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和弧度制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5 函数y=Asin(ωx+ψ)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

2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第四章 圆与方程4.1 圆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必修

5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2 应用举例1.3 实习作业第二章 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2.2 等差数列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2.4 等比数列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3.4 基本不等式

选修1-

2第一章 统计案例

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第四章 框图4.1 流程图4.2 结构图

选修2-

1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曲线与方程2.2 椭圆2.3 双曲线

2.4 抛物线

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2.1 椭圆2.2 双曲线2.3 抛物线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3.1 变化率与导数3.2 导数的计算

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选修 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1.1 变化率与导数1.2 导数的计算

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1.5 定积分的概念1.6 微积分基本定理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三 大衍求一术四 中国古代数学家第四讲平面解析几何的产生一 坐标思想的早期萌芽二 笛卡儿坐标系三 费马的解析几何思想四 解析几何的进一步发展第五讲 微积分的诞生

一 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二 科学巨人牛顿的工作

选修2-

3第一章 计数原理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数原理1.2 排列与组合1.3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2.4 正态分布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三 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第六讲近代数学两巨星一 分析的化身──欧拉二 数学王子──高斯第七讲 千古谜题

一 三次、四次方程求根公式的发现二 高次方程可解性问题的解决三 伽罗瓦与群论

四 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的解决第八讲 对无穷的深入思考一 古代的无穷观念二 无穷集合论的创立三 集合论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第九讲 中国现代数学的开拓与发展一 中国现代数学发展概观二 人民的数学家──华罗庚

三 当代几何大师──陈省身

选修3-

1数学史选讲

第一讲 早期的算术与几何一 古埃及的数学二 两河流域的数学三 丰富多彩的记数制度第二讲 古希腊数学一 希腊数学的先行者二 毕达哥拉斯学派三 欧几里得与《原本》四 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第三讲 中国古代数学瑰宝一 《周髀算经》与赵爽弦图二 《九章算术》

选修3-

3球面上的几何

第一讲 从欧氏几何看球面一平面与球面的位置关系

二 直线与球面的位置关系和球幂定理三 球面的对称性 第二讲 球面上的距离和角一 球面上的距离二 球面上的角

第三讲 球面上的基本图形一 极与赤道二 球面二角形三 球面三角形1.球面三角形2.三面角3.对顶三角形4.球极三角形第四讲 球面三角形

一 球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二、球面“等腰”三角形三 球面三角形的周长四 球面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五讲 球面三角形的全等

一.“边边边”(s.s.s)判定定理二.“边角边”(s.a.s.)判定定理三.“角边角”(a.s.a.)判定定理四.“角角角”(a.a.a.)判定定理第六讲 球面多边形与欧拉公式一 球面多边形及其内角和公式二 简单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三 用球面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证明欧拉公式第七讲 球面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一 球面上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二 用向量方法证明球面上的余弦定理1.向量的向量积

2.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向量证明三 从球面上的正弦定理看球面与平面四 球面上余弦定理的应用──求地球上两城市间的距离

第八讲 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一平面几何与球面几何的比较

选修3-

4对称与群

第一讲平面图形的对称群一平面刚体运动

1.平面刚体运动的定义2.平面刚体运动的性质二 对称变换

1.对称变换的定义2.正多边形的对称变换3.对称变换的合成4.对称变换的性质5.对称变换的逆变换三平面图形的对称群

第二讲 代数学中的对称与抽象群的概念一 n元对称群Sn二 多项式的对称变换三 抽象群的概念1.群的一般概念2.直积 第三讲 对称与群的故事一 带饰和面饰二 化学分子的对称群三 晶体的分类四 伽罗瓦理论

选修4-

1几何证明选讲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一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二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二 欧氏平行公理与非欧几何模型──庞加莱模型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三 欧氏几何与非欧几何的意义

1.相似三角形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四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第二讲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 圆周角定理

二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三 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四 弦切角的性质五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第三讲 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一平行射影

二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三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

2.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计算二 特征向量的应用1.Aa的简单表示

2.特征向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选修4-

5不等式选讲

第一讲 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一 不等式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基本不等式

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二 绝对值不等式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第二讲 讲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一 比较法二 综合法与分析法三 反证法与放缩法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一 二维形式柯西不等式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三 排序不等式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一 数学归纳法

二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选修 4-

2第一讲 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一 线性变换与二阶矩阵

(一)几类特殊线性变换及其二阶矩阵1.旋转变换2.反射变换3.伸缩变换4.投影变换5.切变变换

(二)变换、矩阵的相等二 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的乘法

(二)一些重要线性变换对单位正方形区域的作用第二讲 变换的复合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一 复合变换与二阶矩阵的乘法二 矩阵乘法的性质第三讲 逆变换与逆矩阵一 逆变换与逆矩阵1.逆变换与逆矩阵2.逆矩阵的性质二 二阶行列式与逆矩阵三 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1.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矩阵形式2.逆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第四讲 变换的不变量与矩阵的特征向量一 变换的不变量——矩阵的特征向量1.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选修4-6

初等数论初步

第一讲 整数的整除一 整除

1.整除的概念和性质2.带余除法3.素数及其判别法

二 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1.最大公因数2.最小公倍数三 算术基本定理第二讲 同余与同余方程一 同余1.同余的概念2.同余的性质二 剩余类及其运算三 费马小定理和欧拉定理四 一次同余方程

五 拉格朗日插值法和孙子定理六 弃九验算法第三讲 一次不定方程一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二 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的特解三 多元一次不定方程第四讲 数伦在密码中的应用一 信息的加密与去密二 大数分解和公开密钥附录一 剩余系和欧拉函数附录二 多项式的整除性

2.盲人爬山法3.分批试验法4.多峰的情形六 多因素方法

1.纵横对折法和从好点出发法2.平行线法3.双因素盲人爬山法第二讲 试验设计初步一 正交试验设计法1.正交表2.正交试验设计3.试验结果的分析4.正交表的特性

二 正交试验的应用

选修4-9

风险与决策

第一讲 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一 风险与决策的关系二 风险与决策的基本概念1.风险(平均损失)2.平均收益3.损益矩阵4.风险型决策

探究与发现 风险相差不大时该如何决策第二讲 决策树方法

第三讲 风险型决策的敏感性分析第四讲 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一 马尔可夫链简介

1.马尔可夫性与马尔可夫链2.转移概率与转移概率矩阵二 马尔可夫型决策简介

三 长期准则下的马尔可夫型决策理论1.马尔可夫链的平稳分布

2.平稳分布与马尔可夫型决策的长期准则3.平稳准则的应用案例

选修4-7

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第一讲 优选法一 什么叫优选法二 单峰函数

三 黄金分割法——0.618法1.黄金分割常数

2.黄金分割法——0.618法四 分数法1.分数法2.分数法的最优性五 其他几种常用的优越法1.对分法

第二篇:高中数学选修教材目录

高中数学选修教材目录

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小结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探究与发现 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

信息技术应用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2.2 双曲线

探究与发现的渐近线 2.3 抛物线

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小结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变化率与导数 3.2 导数的计算

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实习作业走进微积分

小结

1-2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二章

实习作业 小结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阅读与思考 科学发现中的推理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三章

小结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第四章

小结 框图 4.1 流程图 4.2 结构图

信息技术应用 用word2002绘制流程图 小结

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小结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探究与发现 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

信息技术应用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2.2 双曲线

探究与发现 为什么

2.3 抛物线

yax2bxc(a0)

探究与发现为什么二次函数的图像是抛物线

2.4 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阅读与思考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2.5 曲线与方程

探究与发现圆锥曲线的离心率与统一方程 小结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阅读与思考向量概念的推广与应用 3.2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小结

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 变化率与导数 1.2 导数的计算

探究与发现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 1.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5 定积分的概念

信息技术应用 曲边梯形的面积 1.6 微积分基本定理 1.7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实习作业走进微积分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阅读与思考平面与空间中的余弦定理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 数学归纳法 小结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阅读与思考代数基本定理

小结

2-3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1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部乘法计数原理探究与发现子集的个数有多少

1.2 排列与组合探究与发现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1.3 二项式定理 小结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 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阅读与思考这样的买彩票方式可行吗?

探究与发现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取何值时概率最大

2.3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 正态分布

信息技术应用µ,б对正态分布的影响

小结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3.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实习作业

小结

4-1几何证明选讲

第一讲 一 二 三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有关性质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 1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2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直角三角形的射影定理 直线与圆的关系 圆周角定理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定理 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 弦切角的性质

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圆锥曲线性质的探讨平行射影

平面与圆柱面的截线平面与圆锥面的截线

四 第二讲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三讲 一 二 三

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第一讲 一 二 三 四 第二讲 一 二 三 四

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 极坐标系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柱坐标系与球坐标系 参数方程

曲线的参数方程 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 直线的参数方程 渐开线与摆线

4-5不等式选讲

第一讲 一

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 不等式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基本不等式 3 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二

绝对值不等式 1 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2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第二讲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较法

二 综合法与分析法 三 反证法与放缩法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一

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阅读与思考法国科学家柯西二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三 排序不等式

第四讲 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一 数学归纳法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

第三篇:高中数学新课改教材目录

高中数学新课改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必修2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质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第四章 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必修3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阅读与思考 割圆术

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

阅读与思考 一个著名的案例

阅读与思考 广告中数据的可靠性

阅读与思考 如何得到敏感性问题的诚实反应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阅读与思考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图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阅读与思考 相关关系的强与弱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阅读与思考 天气变化的认识过程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阅读与思考 概率与密码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必修4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

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必修5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探究与发现 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

1.2 应用举例

阅读与思考 海伦和秦九韶

1.3 实习作业

第二章 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阅读与思考 斐波那契数列

阅读与思考 估计根号下2的值

2.2 等差数列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 等比数列

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

阅读与思考 九连环

探究与发现 购房中的数学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阅读与思考 错在哪儿

信息技术应用 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

3.4 基本不等式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探究与发现 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

信息技术应用 用《几何画板》探究点的轨迹: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

阅读与思考 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变化率与导数

3.2 导数的计算

探究与发现 牛顿法──用导数方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 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实习作业 走进微积分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选修1-2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1 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

阅读与思考 科学发现中的推理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第四章 框图

4.1 流程图

4.2 结构图

信息技术应用 用Word2002绘制流程图

选修2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 常用逻辑用语

圆锥曲线

空间中的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

导数及其应用

推理与证明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选修2-3

计数原理

统计案例

概率

选修3

系列3由6个模块组成

选修3-1 数学史选讲 选修3-2 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选修4

系列4由10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第一章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第二节 基本不等式 第三节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第四节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 第五节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及其应用

第一节 柯西不等式 第二节 排序不等式

第三节平均值不等式(选学)

第四节 最大值与最小值问题,优化的数学模型 第三章 数学归纳法与贝努利不等式

第一节 数学归纳法原理

第二节 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不等式,贝努利不等式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高一上学期:必修1,必修2 高一下学期:必修3,必修4 高二上学期:必修5,选修1-1(文科)

必修5,选修2-1(理科)

高二下学期:选修1-2 建议选修,自主选修(文科)

选修2-2,选修2-3(理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必修1

第四篇: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目录

新课标高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新课标人教A版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的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I)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函数的应用

3.1 函数与方程

3.2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二

第一章 空间几何体

1.1 空间几何体的结构

1.2 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2.1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2.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及其性.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直线与方程

3.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3.2 直线的方程

3.3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 圆与方程

4.1 圆的方程

4.2 直线、圆的位置关系

4.3 空间直角坐标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算法案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3 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本章小结与复习

必修四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x+)的图象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 应用举例

1.3 实习作业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2.2 等差数列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 等比数列

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3.4 基本不等式ab ≤

ab2(a≥0,b≥0)

本章小结与复习

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变化率与导数

3.2 导数的计算

3.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1——2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1.2 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 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 框图

4.1 流程图

4.2 结构图

本章小结与复习

综合复习与测试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1.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4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曲线与方程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

本章小结与复习

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变化率与导数

1.2导数的计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1.5定积分的概念

1.6微积分基本定理

1.7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和复数的概念

3.2复数代数形式的四则运算

本章小结与复习

选修2——3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与分步乘法计.1.2排列与组合 1.3二项式定理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二项分布及其应用

2.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4正态分布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3.2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本章小结与复习

新课标人教B版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

1.2 集合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函数

2.1 函数

2.2 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

2.3 函数的应用(I)

2.4 函数与方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基本初等函数(I)

3.1 指数与指数函数

3.2 对数与对数函数

3.3 幂函数

3.4 函数的应用(II)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二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基本公式

2.2 直线方程

2.3 圆的方程

2.4 空间直角坐标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与程序框图

1.2 基本算法语句

1.3 中国古代数学中的算法案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统计

2.1 随机抽样

2.2 用样本估计总体

2.3 变量的相关性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现象

3.2 古典概型

3.3 随机数的含义与应用

3.4 概率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四

第一章 基本初等函数(Ⅱ)

1.1 任意角的概念与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线性运算

2.2 向量的分解与向量的坐标运算

2.3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4 向量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1 和角公式

3.2 倍角公式和半角公式

3.3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与和差化.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五

第一章 解斜角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2 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数列

2.1 数列

2.2 等差数列

2.3 等比数列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均值不等式

3.3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4 不等式的实际应用

3.5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本章小结与复习

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导数

3.2 导数的运算

3.3 导数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1——2

第一章 统计案例,1.1独立性检验

1.2回归分析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2复数的运算

第四章 框图,4.1流程图

4.2结构图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与量词

1.2 基本逻辑联结词

1.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与命题的.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曲线与方程

2.2 椭圆

2.3 双曲线

2.4 抛物线

2.5 直线与圆锥曲线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 空间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 导数

1.2 导数的运算

1.3 导数的应用

1.4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 数学归纳法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3.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概念

3.2 复数的运算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3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1 基本计数原理

1.2 排列与组合 1.3 二项式定理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概率

2.1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2.2 条件概率与事件的独立性

2.3 随机变量的数学特征

2.4 正态分布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 独立性检验

3.2 回归分析

本章小结与复习

北师大版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2 集合的基本关系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函数

2.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2.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2.3 函数的单调性

2.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

2.5 简单的幂函数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3.1 正整数指数函数

3.2 指数概念的扩充

3.3 指数函数

3.4 对数

3.5 对数函数

3.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 函数应用

4.1 函数与方程

4.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二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 简单几何体

1.2 三视图

1.3 直观图

1.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1.5平行关系

1.6 垂直关系

1.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

1.8 面积公式和体积公式的简单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

2.1 直线与直线的方程

2.2 圆的圆的方程

2.3 空间直角坐标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三

第一章 统计

1.1 统计活动:随机选取数字

1.2 从普查到抽样

1.3 抽样方法

1.4 统计图表

1.5 数据的数字特征

1.6 用样本估计总体

1.7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1.8 相关性

1.9 最小二乘估计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算法初步

2.1 算法的基本思想

2.2 算法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2.3 排序问题

2.4 几种基本语句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的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四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1 周期现象与周期函数

1.2 角的概念的推广

1.3 弦度制

1.4 正弦函数

1.5 余弦函数

1.6 正切函数

1.7 函数的图像

1.8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2.2 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

2.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

2.4平面向量的坐标

2.5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

2.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7 向量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形

3.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3.2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3.3 半角的三角函数

3.4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与积化和.3.5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五

第一章 数列

1.1 数列

1.2 等差数列

1.3 等比数列

1.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解三角形

2.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2.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2.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

3.3 基本不等式

3.4 简单线性规划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

1.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1.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4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圆柱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2.2 抛物线

2.3双曲线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变化率与导数

3.1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

3.2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3.3 计数导数

3.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 导数应用

4.1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4.2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1——2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1 回归分析

1.2 独立性检验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框图

2.1 流程图

2.2 结构图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3.1 归纳与类比

3.2 数学证明

3.3 综合法与分析法

3.4 反证法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4.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4.2 复数的四则运算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

1.2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

1.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1.4 逻辑联结词“且”或“非”.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2.1 从平面向量到到空间向量

2.2 空间向量的运算

2.3 向量的坐标表表示和空间向量.2.4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

2.5 夹角的计算

2.6 距离的计算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3.1 椭圆

3.2 抛物线

3.3 双曲线

3.4 曲线与方程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2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

1.1 归纳与类比

1.2 综合法与分析法

1.3 反证法

1.4 数学归纳法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变化率与导数

2.1 变换的快慢与变化率

2.2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3 计数导数

2.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2.5 简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导数应用

3.1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3.2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 定积分

4.1 定积分的概念

4.2 微积分基本定理

4.3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五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5.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5.2 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本章小结与复习

苏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

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

1.2 子集、全集、补集

1.3 交集、并集

第二章 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I

2.1 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2.2 指数函数

2.3 对数函数

2.4 幂函数

2.5 函数与方程

2.6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必修二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1 空间几何体

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二章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2.1 直线与方程

2.2 圆与方程

2.3 空间直角坐标系 必修三

第一章 算法初步

1.1 算法的含义

1.2 流程图

1.3 基本算法语句

1.4 算法案例

第二章 统计

2.1 抽样方法

2.2 总体分布的估计

2.3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

2.4 线性回归方程

第三章 概率

3.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3.2 古典概型

3.3 几何概型

3.4 互斥事件 必修四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弧度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第二章平面向量

2.1 向量的概念与表示

2.2 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向量的坐标表示

2.4 向量的数量积

2.5 向量的应用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3.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3.3 几个三角恒等式 必修五

第一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

1.2 余弦定理

1.3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

第二章 数列

2.1 数列

2.2 等差数列

2.3 等比数列

第三章 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线性.3.4 基本不等式ab ≤

ab2(a≥0,b≥0)选修1——1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圆锥曲线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

2.5圆锥曲线与方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3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导数的概念

3.2导数的运算

3.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3.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1——2

第1章 统计案例

1.1假设检验

1.2独立性检验

1.3线性回归分析

1.4聚类分析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2章 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公理化思想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3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

3.2复数的四则运算

3.3复数的几何意义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4章 框图

4.1流程图

4.2结构图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1

第1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命题及其关系

1.2简单的逻辑连接词

1.3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本章小结与复习第2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圆锥曲线

2.2椭圆

2.3双曲线

2.4抛物线

2.5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

2.6曲线与方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3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空间向量及其运算

3.2空间向量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2 第一章 导数及其应用

1.1导数的概念

1.2导数的运算

1.3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1.4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5定积分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2.1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2.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3数学归纳法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3.1数系的扩充

3.2复数的四则运算

3.3复数的几何意义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3 第一章 计数原理

1.1两个基本原理

1.2排列

1.3组合

1.4计数应用题

1.5二项式定理

本章小结与复习第二章 概率

2.1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

2.2超几何分布

2.3独立性

2.4二项分布

2.5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与方差

2.6正态分布

本章小结与复习第三章 统计案例

3.1独立性检验

3.2回归分析

本章小结与复习

湘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

1.1 集合

1.2 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

2.1 指数函数

2.2 对数函数

2.3 幂函数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二

第三章 三角函数

3.1 弧度制与任意角

3.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3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3.4 函数y=Asin(x+)的图象与性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 向量

4.1 什么是向量

4.2 向量的加法

4.3 向量与实数相乘

4.4 向量的分解与坐标表示

4.5 向量的数量积

4.6 向量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五章 三角恒等变换

5.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5.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5.3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三

第六章 立体几何初步

6.1 空间的几何体

6.2 空间的直线与平面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七章 解析几何初步

7.1 解析几何初步

7.2 直线的方程

7.3 圆与方程

7.4 几何问题的代数解法

7.5 空间直角坐标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四

第八章 解三角形

8.1 正弦定理

8.2 余弦定理

8.3 解三角形的应用举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九章 数列

9.1 数列的概念

9.2 等差数列

9.3 等比数列

9.4 分期付款问题中的有关计算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章 不等式

10.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0.2 一元二次不等式

10.3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10.4 简单线性规划

本章小结与复习必修五

第十一章 算法初步

11.1 算法概念和例子

11.2 程序框图的结构

11.3 基本的算法语句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二章 统计初步

12.1 随机抽样

12.2 数据表示和特征提取

12.3 用样本估计总体

12.4 变量的相关性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三章 概率

13.1 概率的意义

13.2 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13.3 古典概型

13.4 随机数与几何概型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1——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的概念和例子

1.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

2.4 圆锥曲线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导数及其应用

3.1 导数概念

3.2 导数的运算

3.3 导数在研究函数的应用

3.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1——2 第四章 点数统计案例

4.1 随机对照实验案例

4.2 事件的独立性

4.3 列联表独立性分析案例

4.4 一员线性回归案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五章 推理与证明

5.1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5.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六章 框图

6.1 知识结构图

6.2 工序流程图

6.3 程序框图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七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7.1 解方程与数系的扩充

7.2 复数的概念

7.3 复数的四则运算

7.4 副数的几何表示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1 命题及其关系

1.2 简单逻辑联结词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2.1 椭圆

2.2 双曲线

2.3 抛物线

2.4 圆锥曲线的应用

2.5 曲线与方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 尝试用向量处理空间图形

3.2 空间中向量的概念和运算

3.3 空间向量的坐标

3.4 直线的方向向量

3.5 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3.6平面的法向量

3.7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所成.3.8 点到平面的距离

3.9 共面与平行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2

第四章 导数及其应用

4.1 导数概念

4.2 导数的运算

4.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4.4 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4.5 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五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5.1 解方程与数系的扩充

5.2 复数的概念

5.3 复数的四则运算

5.4 复数的几何表示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六章 推理与证明

6.1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6.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6.3 数系归纳法

本章小结与复习选修2——3

第七章 计数原理

7.1 两个计数原理

7.2 排列

7.3 组合

7.4 二项式定理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八章 统计与概率

8.1 随机对照试验

8.2 概率

8.3 正态分布曲线

8.4 列联表独立性分析案例

8.5 一元线性回归案例

本章小结与复习

高中沪教版

高一上册

第一章 集合和命题

1.1 集合

1.2 四种命题的形式

1.3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不等式

2.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2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3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2.4 基本不等式及其运用

2.5 不等式的证明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三章 函数的基本性质

3.1函数的概念

3.2函数关系的建立

3.3函数的运算

3.4函数的基本性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四章 幂函数、指函数和对数函数4.1 幂函数的性质和对数函数 4.2 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本章小结与复习高一下册

第四章 幂函数、指函数和对数函数

4.1 对数

4.2 反函数

4.3 对数函数

4.4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五章 三角比

5.1 任意角的三角比

5.2 三角恒等式

5.3 解斜三角形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六章 三角函数

6.1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6.1 反三角函数与最简三角方程

本章小结与复习高二上册

第七章 数列与数学归纳法

7.1 数列

7.2 数学归纳法

7.3 数列的极限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八章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8.1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其运算

8.2向量的数量积

8.3平面向量的分解定理

8.4向量的应用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九章 矩阵和行列式初步

9.1 矩阵

9.2 行列式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章 算法初步

10.1算法的概念

10.2程序框图

本章小结与复习高二下册 第十一章 坐标平面上的直线

11.1直线的方程

11.2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1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1.4点到直线的距离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二章 圆锥曲线

12.1曲线和方程

12.2圆的方程

12.3椭圆的标准方程

12.4椭圆的性质

12.5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2.6双曲线的性质

12.7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2.8抛物线的方程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三章 复数

13.1复数的概念

13.2复数的坐标表示

13.3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13.4复数的乘法与除法

13.5复数的平方根与立方根

13.6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

本章小结与复习高三上册

第十四章 空间直线与平面

14.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

14.2 空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4.3 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4.4 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五章 简单几何体

15.1 多面体的概念

15.2 多面体的直观图

15.3 旋转体的概念

15.4 几何体的表面积

15.5 几何体的体积

15.6 球面距离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六章 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

16.1技术原理Ⅰ—乘法原理

16.2排列

16.3技术原理Ⅱ—加法原理

16.4组合

16.5二项式定理

本章小结与复习高三下册

第十七章 概率论初步

17.1古典概念

17.2频率与概念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十八章 基本统计方法

18.1总体和样本

18.2抽样技术

18.3统计估计

18.4实例分析

本章小结与复习

第五篇:高中数学教学大纲,教材目录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数学能够处理数据、观测资料,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可提供自然现象、社会系统的数学模型。随着社会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已经成为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的需要。它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在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方面发挥着特有的作用;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数学是义务教育后普通高级中学的一门主要课程。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也是参加社会生产、日常生活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认识数学的科学和文化价值,形成理性思维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在高中阶段继续受到数学教育,提高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一、教学目的

高中数学教学应该在9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

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概率统计、微积分初步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探究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包括:空间想象、直觉猜想、归纳抽象、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演绎证明、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能够对客观事物中的数量关系和数学模式作出思考和判断。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 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应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在内容安排上,既要注意各部分知识的系统性,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相互配合,更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注意与义务教育初中数学内容相衔接。高中数学分必修课、选修课,选修课包括选修Ⅰ和选修Ⅱ。必修课总计280课时,选修Ⅰ总计52课时,选修Ⅱ总计104课时。学校根据教学实际自行安排必修课、选修课的开设。每学期至少安排一个研究性课题。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必修课

1.平面向量(12课时)

向量。向量的加法与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线段的定比分点。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平移。

教学目标

(1)理解①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了解共线向量的概念。

①(注):本大纲阐述教学目标分为了解、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四个层次,其含义参照《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1995年第2版)的提法:

(1)了解:对知识的含义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这一知识是什么,能够(或会)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2)理解:对概念和规律(定律、定理、公式、法则等)达到了理性认识,不仅能够说出概念和规律是什么,而目能够知道它是怎样得出来的,它与其他概念和规律之间的联系,有什么用途。

(3)掌握:一般地说,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能够(或会)用它在解决一些问题。

(4)灵活运用:是指能够综合运用知识并达到了灵活的程度,从而形成了能力。

(2)掌握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掌握实数与向量的积,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

(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平面向量的坐标的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其几何意义,了解用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可以处理有关长度、角度和垂直的问题,掌握向量垂直的条件。

(6)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握平移公式。

2.集台、简易逻辑(14课时)

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

逻辑联结词。四种命题。充要条件。

教学目标

(1)理解集合、子集、补集、交集、并集的概念;了解空集和全集的意义;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并会用它们正确表示一些简单的集合。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理解四种命题及其相互 关系;掌握充要条件的意义。

3.函数(30课时)

映射。函数。函数的单调性。

反函数。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指数概念的扩充。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指数函数。

对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对数函数。

函数的应用举例。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映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加深对函数概念的理解。

(2)了解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掌握判断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3)了解反函数的概念及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会求一些简单函数的反函数。

(4)理解分数指数的概念,掌握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5)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掌握对数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6)能够运用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实习作业以函数应用为内容,培养学生应用函数知识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

4.不等式(22课时)

不等式。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教学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及其证明。

(2)掌握两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并会简单的应用。

(3)掌握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证明简单的不等式。

(4)掌握二次不等式、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和简单的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5)理解不等式

|a|-|b|≤|a+b|≤|a|+|b|

5.三角函数(46课时)

角的概念的推广、弧度制。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周期函数、函数的奇偶性。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

(1)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2)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并会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表示正弦、余弦和正切;了解任意角的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掌握同角一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掌握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3)掌握两角和与两角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掌握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通过公式的推导,了解它们的内在联系,从而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4)能正确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包括引出积化和差、和差化积、半角公式,但不要求记忆)。

(5)会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画出正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图象,并在此基础上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了解周期函数与最小正周期的意义;了解奇偶函数的定义;并通过它们的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性质以及简化这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会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函数y=Asin(ωx+φ)的简图,理解A、ω、φ的物理意义。

(6)会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并会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表示。

(7)掌握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并能运用它们解斜二角形,能利用计算器解决解斜三角形的计算问题。

(8)通过解三角形的应用的教学,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实习作业以测量为内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6.数列(12课时)

数列。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等比数列及其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的概念,了解数列通项公式的意义;了解递推公式是给出数列的一种方法,并能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

(2)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7.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两条直线的交角。点到直线的距离。

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实习作业。

曲线与方程的概念。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圆的参数方程。

教学目标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掌握由一点和斜率导出直线方程的方法;掌握直线方程的点斜式、两点式和直线方程的一般式,并能根据条件熟练地求出直线的方程。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能够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会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4)了解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并会简单应用。

(5)了解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了解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的方法。

(6)掌握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了解参数方程的概念,理解圆的参数方程。

(7)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8)实习作业以线性规划为内容,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圆锥曲线方程(18课时)

椭圆及其标准方程。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椭圆的参数方程。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理解椭圆的参数方程。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和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4)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

(5)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运动、变化观点的教育。

9(A).①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6课时)

①{(注):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在9(A)和9(B)两个方案中只选一个执行。}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多面体。棱柱。棱锥。正多面体、球。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利用给出的公垂线计算距离)。

(3)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了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5)进一步熟悉反证法,会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问题。

(6)了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凸多面体的概念。

(7)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8)了解棱锥的概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9)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10)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11)通过空间图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教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9(B).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36课时)

平面及其基本性质。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平行直线。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直线的方向向量。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平面的法向量。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多面体。棱柱。棱锥。正多面体。球。

教学目标

(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会用斜二测的画法画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的直观图;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象它们的位置关系。

(2)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了解三重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3)理解空间向量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

(4)了解空间向量的基本定理;理解空间向量坐标的概念,掌握空间向量的坐标运算。

(5)掌握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用直角坐标计算空间向量数量积的公式;掌握空间两点间距离公式。

(6)理解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等概念。

(7)掌握直线和直线、直线和平面、平面和平面所成的角、距离的概念(对 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利用给出的公垂线计算距离);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8)了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凸多面体的概念

(9)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会画直棱柱的直观图。

(10)了解棱锥的慨念,掌握正棱锥的性质,会画正棱锥的直观图。

(11)了解正多面体的概念,了解多面体的欧拉公式。

(12)了解球的概念,掌握球的性质,掌握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13)通过空间图形的各种位置关系间的教学,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并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0.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l8课时)

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排列、排列数公式。

组合、组合数公式。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二项式定理、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2)理解排列的意义,掌握排列数计算公式,并能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3)理解组合的意义,掌握组合数计算公式和组合数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4)掌握二项式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性质,并能用它们计算和证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11.概率(12课时)

随机事件的概率。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

教学目标

(1)了解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2)了解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的意义,会用排列组合的基本公式计算一些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

(3)了解互斥事件的意义,会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4)了解相互独立事件的意义,会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

(5)会计算事件在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k次的概率。

(6)结合概率的教学,进行偶然性和必然性对立统一观点的教育。

12.研究性学习课题(l2课时)

研究性学习课题主要是指对某些数学问题的深入探讨,或者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充分地体现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合作活动。研究性学习课题应以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并且密切结合生活和生产实际。课题可以从下面提供的参考课题中选择,也可以师生自拟。

参考课题

数列在分期付款中的应用;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等。

教学目标

(1)学会提出问题和明确探究方向。

(2)体验数学活动的过程。

(3)培养创新精神和应用能力。

(4)以研究报告或小论文等形式反映研究成果,学会交流。

选修课

选修Ⅰ

1.统计(9课时)

抽样方法。

总体分布的估计。

总体期望值和方差的估计。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

(1)本单元内容均通过统计案例进行教学。

(2)通过统计案例,了解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的意义,会用它们对简单实际问题进行抽样;通过统计案例,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会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期望值和方差,体会如何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作出统计推断。

(3)实习作业用统计思想方法处理实际问题,体验从抽样到统计推断的过程。

2.导数(15课时)

导数的背景。

导数的概念。

多项式函数的导数。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函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利用导数研究简单实际问题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际材料体验导数概念的背景。

(2)理解导数是平均变化率的极限;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

(3)掌握函数y=Asin(ωx+φ)的导数公式,会求多项式函数的导数。

(4)理解极大值、极小值、最大值、最小值的概念,并会用导数求多项式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大值、极小值及闭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5)通过解决科技、经济、社会中的某些简单实际问题,体验导数求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应用。

(6)通过介绍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过程,了解微积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及基本思想。

选修Ⅱ

1.概率与统计(14课时)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抽样方法。总体分布的估计。正态分布。线性回归。

实习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意义,会求出某些简单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了解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方差的意义,会根据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求出期望值、方差。

(3)会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常用的抽样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4)会用样本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5)了解正态分布的意义及主要性质。

(6)了解线性回归的方法和简单应用。

(7)实习作业以抽样方法为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极限(12课时)

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数列的极限。

函数的极限。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的连续性。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

(2)从数列和函数的变化趋势了解数列极限和函数极限的概念。

(3)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会求某些数列与函数的极限。

(4)了解连续的意义,借助几何直观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有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性质。

3.导数(l8课时)

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复合函数的导数。基本导数公式。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1)了解导数概念的某些实际背景(如瞬时速度,加速度,光滑曲线切线的斜 率等);掌握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的定义和导数的几何意义;理解导函数的概念。

(2)熟记基本导数公式(c,(m为有理数),sinx,cosx,,lnx,的导数);掌握两个函数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了解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导数。

(3)会从几何直观了解可导函数的单调性与其导数的关系;了解可导函数在某点取得极值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导数在极值点两侧异号);会求一些实际问题(一般指单峰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4)通过介绍微积分建立的时代背景和过程,了解微积分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和基本思想。

4.数系的扩充——复数(4课时)

复数的概念。复数的加法和减法。复数的乘法与除法。数系的扩充。

教学目标

(1)了解引进复数的必要性;理解复数的有关概念。掌握复数的代数表示与几何意义。

(2)掌握复数代数形式的运算法则,能进行复数代数形式的加减乘除运算。

(3)了解数系从自然数到有理数到实数再到复数扩充的基本思想。

5.研究性学习课题(选修Ⅰ 3课时,选修Ⅱ 6课时)

有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要求和教学目标见本大纲必修课中“研究性学习课题”的说明。

参考课题

杨辉三角;极值问题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统计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数学软件的应用;复数的几种不同的表示及运算(包括向量表示)。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中数学教学要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为依据,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本大纲所确定的数学教学目的,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遵守规定的教学时间,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l.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既要为所有的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由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学生在数学知识、技能、能力方面以及数学经验、志趣上存在差异。因此,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兼顾学习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调动所有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改进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2.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逐步树立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从中体会反映在数学中的辩证关系,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应该通过数学教学,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努力使学生形成为国家和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教学中要注意阐明数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使学生了解国内外的古今数学成就,以及数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要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创新 的精神。帮助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识数学的科学意义、文化内涵,理解和欣赏数学的美学价值。

3.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我国数学教学具有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基本技能训练和能力培养的传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发扬这种传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各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数学教学应“与时俱进”,重新审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揭示数学发生发展的过程,加强数学与其它学科和日常生活的关系,提高对数学科学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形成正确的数学价值观。

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以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经验、认知特点和学习兴趣,作为确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教师要依据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把学生的知识、经验、生活世界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即兴创造、超越预设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是学生与教师相互交流、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中,要发扬民主,师生相互尊重,密切合作,共同探索。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感受和体验数学知识产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

练习是数学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精心组织练习,引导学生在理解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独立完成作业,对解题方法作必要的概括。习题要精选,题量要适当。

教师要有反思教学的意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

4.重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一条基本原 则。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善于独立思考,使数学学习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要增强用数学的意识。一方面应使学生通过背景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推理,得出数学概念和规律;另一方面要使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能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要把实习作业和研究性学习课题作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

5.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认识计算机的智能图画、快速计算、机器证明、自动求解及人机交互等功能在数学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努力探索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

要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在数学教学中推广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要重视教学设计,实现教师与专业信息技术工作者的优势互补。设计和组织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的数学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数学、开展课题研究,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6.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必项严格执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规定的教学周数和每周的教学课时数。不得增加课时数,不得提前结束数学课程,不得随意增加毕业前数学课的复习时间,确保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五、教学评价

数学教学评价必须以本大纲为依据。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能力。应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 师改进教学。

教学评价的内容必须多元化。既关注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又关注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既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既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给予积极评价,又关注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的共同规律,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要注意改进评价手段和方法。将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可通过课堂提问、谈话、学生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交流、学业成绩测定、自评与互评、多次评价等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并关注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可。

教学评价的过程,应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改进测试的评价结果的报告形式,选择描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五、教学评价

数学教学评价必须以本大纲为依据。评价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能力。应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师改进教学。

教学评价的内容必须多元化。既关注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情况,又关注学生的数学基本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的能力;既关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又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既尊重个体差异,对学生个体发展的独特性给予积极评价,又关注学生学习策略和学习行为的共同规律,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要注意改进评价手段和方法。将教学过程、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有机地结合 起来。可通过课堂提问、谈话、学生作业、研究性学习课题、学习交流、学业成绩测定、自评与互评、多次评价等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并关注学生对评价结果的认可。

教学评价的过程,应有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要采用定性评定和定量评定相结合的方法,改进测试的评价结果的报告形式,选择描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佳方法,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促进他们数学素养的不断提高。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2 集合的基本关系 §3 集合的基本运算 3.1交集与并集 3.2全集与补集 第二章 函数 §1 生活中的变量关系 §2 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 2.1函数的概念 2.2函数的表示方法 2.3映射 §3 函数的单调性 §4 二次函数性质的再研究 4.1二次函数的图像 4.2二次函数的性质 §5 简单的幂函数

第二章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 正指数函数

§2 指数扩充及其运算性质 2.1指数概念的扩充 2.2指数运算是性质 §3 指数函数 3.1指数函数的概念 3.2指数函数 的图像和性质 3.3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4 对数 4.1对数及其运算 4.2换底公式 §5 对数函数 5.1对数函数的概念 5.2 的图像和性质 5.3对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6 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增长的比较 第四章 函数的应用 §1 函数和方程

1.1利用函数性质判定方程解的存在 1.2利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2 实际问题的函数建模 2.1实际问题的函数刻画 2.2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3函数建模案例 必修二

第一章 立体几何初步 §1 简单几何体 1.1简单旋转体 1.2简单多面体 §2 直观图 §3 三视图

3.1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3.2由三视图还原成实物图 §4 空间图形的基本关系与公理 4.1空间图形基本关系的认识 4.2空间图形的公理 §5平行关系 5.1平行关系的判定 5.2平行关系的性质 §6 垂直关系 6.1垂直关系的判定 6.2垂直关系的性质 §7 简单几何体的面积和体积 7.1简单几何体的侧面积

7.2棱柱、棱锥、棱台和圆柱、圆锥、圆台的体积 7.3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第二章 解析几何初步 §1 直线和直线的方程 1.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1.2直线的方程 1.3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1.4两条直线的交点

1.5平面直接坐标系中的距离公式 §2 圆和圆的方程 2.1圆的标准方程 2.2圆的一般方程

2.3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3 空间直角坐标系 3.1空间直接坐标系的建立 3.2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 3.3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必修三 第一章 统计 §1 从普查到抽样 §2 抽样方法 2.1简单随机抽样 2.2分层抽样与系统抽样 §3 统计图表 §4 数据的数字特征

4.1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 4.2标准差 §5 用样本估计总体 5.1估计总体的分布 5.2估计总体的数字特征 §6 统计活动:结婚年龄的变化 §7 相关性 §8最小二乘估计 第二章 算法初步 §1 算法的基本思想 1.1算法案例分析

1.2排序问题与算法的多样性 §2 算法框图的基本结构及设计 2.1顺序结构与选择结构 2.2变量与赋值 2.3循环结构 §3 几种基本语句 3.1条件语句 3.2 循环语句 第三章 概率 §1 随机事件的概率 1.1频率与概率 1.2生活中的概率 §2 古典概型

2.1古典概型的特征和概率计算公式 2.2建立概率模型 2.3互斥事件

§3 模拟方法——概率的应用 必修四

第一章 三角函数 §1 周期现象 §2 角的概念的推广 §3 弧度制

§4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与诱导公式 4.1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 4.2单位圆与周期性 4.3单位圆与诱导公式 §5 正弦函数的性质与图像 5.1从单位圆看正弦函数的性质 5.2正弦函数的图像 5.3正弦函数的性质 §6 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6.1余弦函数的图像 6.2余弦函数的性质 §7 正切函数 7.1正切函数的定义 7.2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7.3正切函数的诱导公式 §8 函数 的图像 §9 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 第二章平面向量

§1 从位移、速度、力到向量 1.1位移、速度和力 1.2向量的概念

§2 从位移的合成到向量的加法 2.1向量的加法 2.2向量的减法

§3 从速度的倍数到数乘向量 3.1数乘向量 3.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4平面向量的坐标 4.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4.2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坐标表示 4.3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5 从力做的功到向量的数量积 §6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7 向量应用举例 7.1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 7.2向量的应用举例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形 §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2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2.1两角差的余弦函数

2.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函数 2.3两角和与差的正切函数 §3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 必修五 第一章 数列 §1 数列 1.1数列的概念 1.2数列的函数特性 §2 等差数列 2.1等差数列

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3 等比数列 3.1等比数列

3.2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4 数列在日常经济生活中的应用第二章 解三角形 §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1.1正弦定理 1.2余弦定理

§2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3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第三章 不等式 §1 不等关系 1.1不等关系 1.2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2 一元二次不等式 2.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2.2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 §3 基本不等式 3.1基本不等式

3.2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

§4 简单线性规划

4.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平面区域 4.2简单线性规划 4.3简单线性规划的应用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1 命题

§2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2.1充分条件 2.2必要条件 2.3充要条件

§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3.1全称量词与全称命题 3.2存在量词与特称命题 3.3全称命题与特称命题的否定 §4 逻辑连结词“且”“或”“非” 4.1逻辑连结词“且” 4.2逻辑连结词“或” 4.3逻辑连结词“非” 第二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1 从平面向量到空间向量 §2 空间向量的运算 §3 向量的坐标表示和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3.1空间向量的标准正交分解与坐标表示 3.2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3.3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4 用向量讨论垂直与平行 §5 夹角的计算 5.1直线间的夹角 5.2平面间的夹角 5.3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6 距离的计算 第三章 圆锥曲线与方程 §1 椭圆

1.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1.2椭圆的简单性质 §2 抛物线

2.1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2.2抛物线的简单性质 §3 双曲线

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3.2双曲线的简单性质 §4 曲线与方程 4.1 曲线与方程

4.2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 4.3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交点 选修2—2 第一章 推理与证明 §1 归纳与类比 1.1归纳推理 1.2类比推理 §2 综合法与分析法 2.1综合法 2.2分析法 §3 反证法 §4 数学归纳法 第二章 变化率与导数 §1 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 §2 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 2.1导数的概念 2.2导数的几何意义 §3 计算导数

§4 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 4.1导数的加法与减法法则 4.2导数的乘法与除法法则 §5 简单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第三章 导数的应用 §1 函数的单调性与极值 1.1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1.2函数的极值

§2 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1实际问题中导数的意义 2.2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第四章 定积分 §1 定积分的概念

1.1定积分的背景——面积和路程问题 1.2定积分 §2 微积分基本定理 §3 定积分的简单应用 3.1平面图形的面积 3.2简单几何体的体积

第五章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 1.1数的概念的扩展 1.2复数的有关概念 §2 复数的四则运算 2.1复数的加法与减法 2.2复数的乘法与除法

下载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人教A版高中数学教材目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新人教)

    新人教道德与法治教材目录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目录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1课 中学时代 中学序曲 少年有梦 目录 目录 第2课 学习新天地 学习伴成长 享受学习第3课 发......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目录

    高中数学新课标人教版教材目录 高中数学新课标必修一教材目录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合 1.2 函数及其表示 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第二章 基本初等函数(Ⅰ) 2.1 指数函数 2......

    北京市高中数学教材及考试教材内容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 必修A,B版 1、2、3、4、5 选修 A版15本 数学1- 1 (选修)A版 数学1- 2 (选修)A版 数学2- 1 (选修)A版 数学2- 2 (选修)A版 数学2- 3 (选修)A版 数学3- 1 (选修)A版数学史......

    高中数学目录

    必修1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阅读与思考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1.2 函数及其表示阅读与思考 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1.3 函数的基本性质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第......

    高中数学目录

    【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总目录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1.1 集合 阅读与思考 集合中元素的个数1.2 函数及其表示 阅读与思考 函数概念的发展历程1.3 函数的基本性质......

    粤教初中语文教材目录[五篇]

    初中语文教材目录(粤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阅读:成长的足迹 1、一起长大的玩具(金波)2、捅马蜂窝(冯骥才) 3、海鸥乔那坦(张灯)4、只要翻过那座山(杉美树子)5、望天树(乔传藻) 诗......

    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模版)

    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2011-04-21 18:58:59)转载▼标签: 杂谈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阅读 ▲1、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2、生命,生命(杏林子)3、在山的那边(王家新)▲4、生命的......

    沪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滬教版:二期課改初中語文教材目錄(“五四”學制,六至九年級) 六年级上册(试用版) 第一单元有家真好 1、祖父和我(萧红)2、凡卡(契诃夫) 3、*《父与子》漫画选(奥卜劳恩)4、散步(莫怀戚)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