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浅谈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摘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成为一个合格党员的首要条件,但是当前一部分党员却模糊甚至抛弃了这一理想信念,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我党理想信念教育本身没能与时俱进的原因。根据分层次教育原则,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要特别重视大多数具有较高思维能力的党员,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改进教育内容,才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党员 理想信念 教育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要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使广大党员、干部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坚定理想信念是提高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必须解决的问题,是新时期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我们党一贯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推动全党同志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上。从总体上看,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比较普遍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理想信念教育还不尽如人意,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产生了思想困惑甚至出现了理想信念的动摇,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因此,我们应该求真务实,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加强理论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
(一)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始终致力于探索和揭示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的最基本规律,为人们确立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为人类确立了走向美好未来的崇高理想和实现理想的正确途径,伟大理论一旦确立并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必然会产生推动社会前进的巨大物质力量。引导人们树立起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根本方针,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也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江泽民同志指出:“种种情况说明,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想教育和信念教育,加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推动全党同志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上”。在当代中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关键是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当代干部和群众,奠定干部群众的思想理论基础和道德价值基础,这是我们搞好新形势下理想信念教育的最根本的途径和措施。
(二)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教育者队伍
教育者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往往以训导者的形象出现,引导受教育者接受某种理想信念,至于教育对象有什么想法则顾及很少。新形势下,必须打破这种单向的教育模式,实施双向的教育模式,即教育者以平等的理念来对待教育对象,把自己放在与受教育者同等的地位上,把双方都看作是对话的主体,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贯彻教育的意图,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这就对理想信念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一是自律素质。讲政治的人自己必须“讲政治“,讲信念的人自己必须有信念。二是教育者要掌握高超的教育和引导技巧。这样,理想信念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强化党员自我教育及强法制建设
理想信念教育归根到底是在人的头脑中形成意识,并在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上显现成果。如果忽视了自我教育,就背离了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因此,自我教育在理想教育中起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和组织党员成立马列主义学习小组、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会等,组织党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理想教育寓于各项活动之中,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艰苦奋斗,勤奋务实,要多办实事。
理想信念教育属于思想道德教育范畴,从对人的行为的约束来看是“软约束”,而法规制度是“硬约束”。在当今市场经济冲击下,当求利所激发的个人私欲冲破道德堤坝,一些恶行呈现蔓延滋长之时,强调硬约束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要发挥法规制度的强制力、威慑力,引导人们遵守道德规范,才能保证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在当前,如果不对腐败分了采取有力的法律制裁,整个社会风气就无法根本好转。从大多数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来分析,目前还处在“他律”阶段,需要“硬约束”。尽管理想信念问题是人的内心精神世界的问题,最终要解决的还要靠“自律”,但“他律”阶段是难以逾越的。要将“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将理想信念教育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并以此为核心,确立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因此,在当前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健全和完善法规制度,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四)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共产党员正确的理想信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追求理论形态的尽善和完美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和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接受的实际,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刻揭示理想信念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指导意义,充分说明在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时如何具体地运用它,才能为共产党员提供科学的思路和方法;要直面社会矛盾,针对共产党员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深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问题,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来检验它、充实它,才能使共产党员深切感受到理想信念既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又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相符合,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最后,创新教育方式,通过多种形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方法,艺术高超的教育技巧,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加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不仅需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符合实际,而且取决于教育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灵共鸣。今天与过去相比,最大的区别就在于缺少生与死的考验和硝烟炮火的锻炼,今天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最好办法就是重温历史,身临其境,现场感受。通过现场体验,引导党员干部自我警醒、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事实证明,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依据和原则,是由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规律,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前,只有主动适应新时期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不断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注重党内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真正捍卫和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阵地,切实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第二篇: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具体表现之一。我们每名党员同志在今天如何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国际形势,如何加强我们每名党员理自身想信念教育,非常严峻的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需要仔细探索、研究。
保持优良传统、增强党性修养。
我们每个人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在践行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要把保持我党优良传统与增强自身党性修养紧密结合起来,要始终如一地把我们党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一些好的经验、传统融汇贯穿到我们每名党员自身行动中去,用好的优良传统去促进自身党性修养的提高。增强自身党性修养建设即是要求我们每名党员用党章中的规定来规范每名党员的言行,约束每名党员的行动。每名党员在增强党性修养的同时,要时刻注重党性理论学习,侧重党风、党纪培养。要真正做到保持我党优良传统与增强党性修养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第三篇: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摘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成为一个合格党员的首要条件,但是当前一部分党员却模糊甚至抛弃了这一理想信念,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外界环境的影响,也有我党理想信念教育本身没能与时俱进的原因。根据分层次教育原则,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要特别重视大多数具有较高思维能力的党员,不断提高教育者的素质,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改进教育内容,才
有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思想政治工作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科学的理想以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为根据,对人们有巨大的感召力,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信念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加以实践的综合的精神状态。在人的思想中,理想和信念总是相互依存的,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思维健全的人都在其理想信念的指引下进行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会用其去规划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实现理想的轨道。所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对广大党员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党员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更应该具有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即共产主义,这是一名合格党员的首要条件。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是对共产主义具有深刻的把握和理解,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对共产主义理想有着执着的追求,有自觉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和贡献一切的精神和气概。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党员理想信念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部分党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模糊、信念动摇的问题,一些人甚至被错误思潮和歪理邪说所俘虏。客观分析新时期党员理想信念面对的挑战并提出对策措施,改革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对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一、党员的理想信念现状
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是: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而理想信念问题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尽管党员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绝大多数党员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充满信心,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保持了先进性,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的报道,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而腐败分子中好多就是党员干部,甚至是高级领导干部。这些党员高官,受理想信念教育了这么多年,甚至本身就作了很多理想信念教育的报告,进行了大量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最后却因腐败而弄得个身败名裂,这到底是为什么?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禁不起考验,其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畸变,产生了严重的理想信念危机。例如,2000年最为闻名的大贪官胡长清对移居国外的儿子说:“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有两个国籍,将来就有余地了。”为此,胡长清全家都办了化名身分证和因私出国的护照,准备一有“风吹草动”时就开溜国外。原北京电子动力公司经理兼党委书记陈铭曾说了这样一句“肺腑之言”:“在地球爆炸之前,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而山东泰安原市委书记的胡建学则在私下说:“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出路。”既然共产主义在中国“不可能实现”了,又何必为它奋斗呢?既然“总有一天中国会不行的”,何不趁自己有权时狠狠地捞上一笔呢?于是,腐败分子就开展了疯狂“捞钱运动”,发了疯似地捞钱,捞了钱以后转移到国外。总之,正是理想信念出了问题,使部分党员在金钱、权力、美色面前,经不起考验,发生了根本的变异,堕入了腐败的泥潭,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腐败分子。甚至一些高级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发生了质的蜕变,他们不再信奉马克思主义,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变成了“最彻底的现实主义和享乐主义者”。虽然这种现象只是一个支流,但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对共产党人来说,尤其对高级领导干部来说,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只能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丝毫动摇的。一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在思想上动摇了这些根本的东西,也就动摇了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就必然会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步入歧途。
二、党员理想信念变化的原因
党员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本来应当具有更坚定的理想信念。但其中一部分原本
具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人之所以会出现理想信念问题是有深刻原因的。
(一)外界环境的影响
首先,由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必然使得人们的精神世界处于弃旧扬新、探索尝试过程。旧的乌托邦式的信仰已经被打碎,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盲目崇拜权威、书本、传统,代之以多种渠道获得理想信念的相关信息,这就可能使得部分党员产生了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甚至出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最终对共产主义失去信心,政治信念动摇。有的甚至干脆选择其他信仰取代之。其次,我国对外开放领域不断扩大,文化的传播日益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渗透的主要方式之一。他们对我国大量输出书刊、影视等精神文化产品,加紧向社会主义国家推销资本主义制度和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观、人权观、金钱观等将不可避免地“侵袭”、“毒化”和影响人们也包括党员的思想。最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也会带来考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并根据自身的利益来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人们的思想活动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这必然使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观念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的同时,也导致大多数人对意识形态问题普遍取淡化的态度,不再盲目地信仰某种意识形态。这就造成部分党员混淆判断是非的标准、怀疑永恒的真理。甚至于少数党员的入党动机本身就是功利化的,他们必然在各种诱惑面前抵抗力
不强,轻易丧失党性原则。
(二)理想信念教育本身的原因
在迅速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如果理想信念教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加以改进,还
简单地沿用过去老一套的东西,就难以保持教育的有效性。
1.教育者的素质滞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必然要求教育者具有较高素质。除了要有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外,还应具备哲学、美学、心理学、伦理学、管理科学、行为科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知识结构。同时教育者还应严于律己、身体力行,要求别人做到的事,自己首先要做到,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而从目前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理论素质较低,知识结构不完善,在进行思想教育时,缺乏理论性和艺术性,不能有效解决教育对象思想中的疑难问题。另外,有些个别教育者作风不正,甚至违法乱纪。一些领导干部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大讲“公”和“集体利益”,却又不择手段地侵吞“集体利益”,非法获取私利,使理想信念教育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和欺骗,严重的损害了理想信念教
育的“效度”和“信度”。
2.教育对象的素质和要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现代的党员和以前的党员具有显著的不同,他们的文化素质明显提高,接触的知识量、信息量很大,思想变化快,主体意识也很强,在行动中追求自我支配、自主决策,在理想抱负上追求自我价值实现。作为理想信念教育对象,他们对教育内容会采取比较理智的态度来分析和接受,从而需要我们要有针对性地进行
教育工作,后文会详细地分析。
3.教育内容陈旧,没有与时俱进。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例如失业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等等。这些社会问题必然会对党员的思想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引发他们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等问题的重新思考。理想信念教育者如果不能正确而科学地解答诸如此类的问题,或者解答这些问题时仅仅停留在一般的理论分析和口号上,分析并不深刻,不能让人心服口服,就不但不会产生任何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效果,有时甚至会使部分党员产生怀疑,严重者还会动摇其信念。原苏联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就把经典作家的思想当作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条,机械地向人们灌输,既不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特殊背景,也不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因此,很长的一段时期,原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教材都是固定化的。这种严重的教条主义必然导致教育内容严重
地脱离实际。
4.教育方法滞后。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而当今人们的思想是非常活跃而富于变化的,党员当然也不例外。因此,不同特点的教育对象、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问题,就应该选择运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而在实
际工作中,有些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者的方法选择或运用不当。
(1)单向的灌输方式,导致教育有效性的降低。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教育者起主导作用,他们将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等有目的、有计划地灌输给教育对象,而教育对象在内外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有选择地接受这些信息,进而“内化”为自身的个人意识,之后再“外化”为实际行动。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传递信息的手段主要是学文件、听报告、写心得、谈体会等老的灌输方法。而以报纸、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传媒作为辅助工具。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是经过筛选、加工的,有利于教育对象接受正面的思想。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单向的教育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党员的思想需求,其有效性不可避免地受到削弱。
(2)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倾向,教育没有针对性。理想信念教育必须通过一系列相应的形式,但这些形式本身并不能成为衡量和检验理想信念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标准。某项教育活动占用的时间再多,形式再灵活多样,讲解再精彩纷呈,如果教育对象没有认同和接受教育内容和精神,那就不能说教育的质量和效果是好的。此外,如果教育者没有针对性而只是乏味地进行说教,教育对象的思想困惑、思想矛盾本身却得不到科学合理地解决,就
会造成其被动地接受教育的局面,教育内容同样也很难内化为教育对象的自觉意识。
三、有效进行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理想信念教育要适应新情况,不断探索新方式、新手段和新机制,才会有说服力、感召力、渗透力和凝聚力。由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得教育对象对教育内容的认同并付诸于实践,因此对教育对象即党员实际情况的分析应该成为我们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这就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分层次教育原则。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层次性是指教育对象由于年龄、性别、年龄、经历不同,对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传递信息的接受能力有差别,因此要从教育对象的特点出发,根据教育对象的不同思想状况,因材施教???。教育对象对来自教育者的任何作用或影响,必须通过自己的思考后能动地选择,达到价值认同后才能内化并在实际上转化为行动;不经过自己的评价、选择、内化,则很难引起相应的变化,任何思想上的进步从根本上说来都是通过教育对象自己的意愿而取得的。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实际上是教育对象自我选择的结果,而不是教育者作用的直接结果,不能引发教育对象认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意味着教育无效或没有意义。而人们之间的思想状况、才能等个人素质方面的差异是一种不以教育者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试图用同一的模式、相同的内容去教育差等有别的社会群体,是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是一种理论思维活动,所以我们可以按照党员理论思维能力的高低大致分为两种类型。我们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时,只有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有的放矢地进行,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教育效果。第一种类型是理论思维能力比较差的党员,他们一般文化水平比较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是十分复杂。对于这一类型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应该以感情性、事实教育为主,可以广泛借鉴其他团体理想信念教育的经验,通过反复宣传,使其能够朴素地认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从党的几十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历程来看,我们在这方面做得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以前我们的理想信念教育主要就是面向这样的工农党员群体,通过参观、开会、报告、电影、戏剧等等形式,从多种渠道来给党员灌输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强调浅显,容易理解,一般不进行理论思维的扩展,从而能够使广大的理论思维能力比较差的工农党员树立
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决心,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主义战士。
第二种类型是理论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共产党员。他们一般来说科学文化素质比较高,知识面比较广,比较年轻,有活力,思维不僵化,很活跃,能够从多种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丰富知识,理论思维相对于第一类型的党员要更多些,强调理论逻辑的说服力,相信并且能够进行逻辑论证。对于这类教育对象我们要更加重视,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素质也相应地有了较大程度地提高,第二种类型的党员在我们党员队伍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成为我党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普遍对象。为了使他们也能够牢固地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信念,需要我们党的理论工作者做出十分艰辛的努力。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一类型党员的思维活动特征,了解其理想信念确立的途径,有的放矢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笔者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
几个方面来提高对这一类型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
首先,教育者的素质尤其是理论素质要提高。如果教育者没有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就很难有针对性对教育对象所面临的思想困惑给以科学的解答,甚至有些教育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还不如受教育者,有时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对某些问题和教育对象一样存在着困惑,这怎么可能帮助受教育的党员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呢?怎么可能达到理想信念教育的满意效果呢?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借鉴教育部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而从2008年启
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职攻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培养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从而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的办法。我们也要采取各种措施来培养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提升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者的学历
层次、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其次,教育内容和方法要与时俱进,具有针对性。当前中国社会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还是社会关系,与当年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以及在我国曾经实践过的社会主义体制已经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理论建设没有完全跟上社会的发展,就难以说服人,自然其他理论、其他主义的解释就有空间。因此必须准确把握改革发展实际,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广泛的调查,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广大党员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对那些广大党员普遍感到困惑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要组织专家学者集体进行攻关。中央提出的“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共中央2004年3号文件),大力推进学科体系建设和教材体系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建设,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正是对此提出的应对之策。我们要及时地了解马克思主
义理论研究的最新动态,为进行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学理支撑。
原苏联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就只是强调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一面,在实际上把马克思主义异化为宗教,马克思主义理论变成了圣经。这种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态度导致了苏共陷入了教条主义,最终失去了马克思主义,教训是惨重的。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发展马克思主义,承认它的某些具体论述及观点由于时代的发展已经
过时,勇敢地作出新的科学结论,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最后,教育方式要特别强调科学的理性思维。理想信念的确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而且还会不断反复。我们决不能对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视而不见,拒绝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僵化,工作没有新思路、新举措,固守“老办法”。邓小平曾在1978年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新的历史条件下政治工作谈到:“我们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根本的内容没有变,我们的优良传统也还是那些。但是,时间不同了,条件不同了,对象不同了,因此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为了能够确保当代共产党人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信念,需要我们集中精
力进行调查研究,必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
第二种类型是理论思维能力比较强的共产党员,对这一类型的党员来说,信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定的思想要成为信念,需要他们在逻辑上论证其为科学的东西后,才能真诚地接受这种理论,真正的进入他们的头脑,才能形成相应的信念。而且信念也不是绝对的稳定,在日后的复杂的生活工作中,他们还会不时地进行反复推敲论证,头脑不停地进行理论思维,不断地审视自己的理想信念,仍旧认为正确的就会被保留并得到强化;不正确的就会被修正甚至是抛弃。因此,信念必然会随着客观实际的改变而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调整
和完善。
因此,对第二类型党员理想信念教育要与第一类明显不同。第二类要更强调理论思维。例如雷锋精神,对于第一类我们通过大量的宣传手段来使他们对雷锋认同,从而能够按照雷锋这一榜样来严格要求自己。而对第二类党员来说,就要明显地不同,多种渠道、方式繁多的雷锋精神宣传并不能说没有必要,但作用不大。对于他们来说,关于雷锋精神的实质的逻辑论证才更具有说服力。“雷锋是一个什么层次的人?雷锋现象可以普遍化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才是他们所关心的焦点问题,如果这些至关重要的逻辑问题没有解决好,那么他们
就永远不可能真正地认同雷锋精神。共产主义理想之所以成为人类历史上崇高信仰,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建立在理性认同的基础上,则必然很容易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理想信念危机。如果在理论上对共产主义信仰达到了真正的认同,即使在社会主义建设暂时遇到挫折的情况下也不会动摇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保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无疑是人们树立正确的共产主义信仰的前提条件。人们之所以要信奉一种力量,最起码在主观上应该认为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因此,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王牌。如果教育者不能够给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以充分地理论上的论证,那么第二种类型的党员就很难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毕竟他们是理性的、有思维能力的新一代党员!因此,对于他们这类具有较强思维能力的共产党员来说,确保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逻辑上的可证明性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能够在保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逻辑上的正确性,就有可能使这类越来越多的共产党员认同党的宗旨。否则只能是浮于表面上的、流于形
式的教育活动,非但取不到任何效果,反而会引起这类党员的厌烦。
然而,要使共产主义信念在逻辑上保持完美,无懈可击,是一个庞大的理论工程,毕竟,理论研究是无止境的,总会不断地涌现各种理论难点、疑点,这都需要理论工作者不断地加以解释、弥补,以保证其逻辑上的正确性。我们要相信理论的透彻和深刻程度直接影响理论本身的被信服和认同程度,“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
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
总之,随着党员素质的提高,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地发生改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共产党员树立坚定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才能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保
证党的执政地位!
第四篇: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421600 湖南省祁东县第二中学 蒋才智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思维健全的人都在其理想信念的指引下进行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会用其去规划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实现理想的轨道。所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对我们党员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党员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更应该具有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即共产主义,这是一名合格党员的首要条件。
在新的历史时期,理想信念淡薄是当下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个严峻挑战。造成这一挑战的一部分因素来自外部,一是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严重的曲折,人们对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前途和命运产生了怀疑。二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当代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出现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处时代没有的许多新情况新形象,这使资本主义必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结论遭到质疑。三是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都导致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文化、价值观或意识形态迅速传播,各种不同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必然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造成严重的冲击。另有一些是内部因素:一是国家尽管充分发挥了后发优势而推动了社会主义的超常发展,却仍然未能避免资本主义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的丑陋现象和诸多弊端,这导致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优越性产生疑问。二是由于对社会主义的“教条”认识和对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具体设想的追求,使人们对于现实生活中某些方面和领域,如发展不平衡问题、就业难问题、看病难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房价过高问题、分配不公问题、腐败问题等等,产生了理论上的困惑。三是多种经济成分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发了社会分化和贫富差距急剧拉大,导致了社会失衡、社会不信任和社会不满并由此引发了对社会主义的质疑。市场经济还导致了一部分不正确的利益观念,在逐渐侵蚀着远大的理想和信念追求。四是党的队伍和自身状况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党员队伍结构的多元化和复杂经,以及由此带来的党员利益诉求多元化,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理想信念的凝聚力。
一、新形势下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原则
当代人的理想信念所呈现出的新特征迫切要求我们在新时期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之时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引导,在教育体系、内容和方法上应坚持综合性、时代性和渗透性等原则。
(一)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将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大体系中进行统筹综合,确立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综合教育体系。从内容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涵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这些内容虽各具有其侧重点和独特性,但相互之间又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坚持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综合性,就是要抓住各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不放松,以理想信念教育为红线将其凝聚与融合,从而形成既各自侧重又重点突出的综合教育体系。
(二)时代性。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共同追求的总体性目标。它的实现具有长期性、持久性和艰巨性,因而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有计划地目标分解,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方能最终达成。这些阶段目标就是总体目标的具体体现,其实现程度与所依存的历史时期紧密相连。坚持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时代性,不仅要重视总体目标的教育,而且更要结合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阶段目标——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的教育,以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提升对当代人的说服力和认同感。
(三)渗透性。这是从理想信念教育的方法论角度而言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方法有显性方法和隐性方法之分。前者已被长期运用于我国理想信念教育实践之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随着受教育主体特征和受教育大环境的变化,其作用已大为减弱,迫切需要包括隐性教育法在内的其他教育方法予以补充。坚持新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性,就是要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渗透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形势政策课程以及其他各门课程之中,就是要渗透于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生活、网络生活、资助就业等具体生活和活动之中,就是要渗透于党团组织、生活社区、学生公寓以及网络虚拟群体等各种机构和组织的活动之中,力图使当代人无时无刻、无时无处不受到理想信念教育的影响。
二、新形势下加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复杂的国内形势和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给中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执政党任重而道远。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每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否坚定,就决定我党的理想和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因此,加强每个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不仅仅关系着执政党的自身发展,更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一)加强对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增强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
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意见》,规定了党员经常性教育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工作原则,明确了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基本内容、方法途径和保障措施,建立起了针对全体党员的经常性教育制度。《意见》同时要求各级党委、党支部要加强对党员经常性教育的组织领导,着力于加强教育制度的执行、监督和考评环节。2009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又印发《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拟在五年之内对未纳入各级党委干部教育培训范围的广大基层党员普遍进行培训。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性的长效机制之一,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巩固和发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成果、增强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不断提高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和实践水平,对于建设学习型政党、推动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了解和把握当代世界的经济、科技、法制、军事和思潮等,对国际国内若干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同时抓好党史党建的教学和党性党风党纪的教育。
(二)健全集体学习制度,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在全党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积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型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全党树立了榜样,带头学、带头研究和讨论,中共中央政治局共进行了57次集体学习(截至2009年6月2日)。这种长期坚持的党的高级领导人集体学习制度,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重大举措,是世界政党建设史上的一个创举。作为一般党员和基层党组织也应该争相效仿,大兴集体学习之风,建立健全集体学习制度。集体学习的重中之重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的党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因此,健全集体学习制度,推进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保障!(三)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坚定党员的理想信念。
优争先活动,即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这是巩固和拓展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党的建设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是关键。一方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需要坚持我们党在长期执政的实践中探索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基本经验,即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坚持把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同推进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保证党始终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保证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执政水平。另一方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部分党员存在理想信念淡薄的问题。因此,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党的理想转化为每个党员自觉的行动,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政党优秀共产党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履行我们对党旗的庄严承诺。
(四)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具体要求和阶段目标,党的理想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二者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这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模范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全党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着力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因此,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深入人心。只有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获得全党全国人民的认同,才能团结一心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广大党员对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才会更加坚定。
(五)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
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在实践中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在理论上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创新成果。因此,党的思想建设其实质就是结合中国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历史证明,只要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时俱进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就能不断走向胜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始终伴随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和大众化,这实质是推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社会化并使之转化为千百万群众自觉实践的重要途径。马克思主义从“五四”运动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以来,就在不断大众化的过程中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的构建需要规范严密的学术语言,但理论的社会化却需要简洁明了的话语表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应对多元文化对主流文化阵地的挑战和冲击,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更具有时代价值。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必须要从话语体系的转换和传播形式的创新入手,用简洁明了的言语和生动活泼的宣传方式来表达。
(六)把理想信念升华为每个共产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
共产党之所以叫共产党而不叫别的党,就是我们这个党以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理想的社会制度。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就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中国共产党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公开宣布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每一个共产党员人入党的第一天起,也都宣誓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这个奋斗终身的坚强毅力,就来自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即坚信共产主义事业的正确性和必然性,对共产主义理想进行执著的追求,自觉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一个共产党员如果没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在一定条件和气候下,就会丧失革命意志,失去正确的政治方向,经不起考验,站不稳立场,分不清是否,有的甚至在重大政治斗争中蜕化变质。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要能经受住各种考验,在关键时刻,在各种风浪中,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首要一条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员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应该自觉地把理想信念升华为每个共产党员坚定的政治信仰,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第五篇: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新形势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任何一个思维健全的人都在其理想信念的指引下进行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什么样的行为表现,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一个人有了理想信念,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会用其去规划自己的生活,把自己的一切行为都纳入实现理想的轨道。所以,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成就事业的必要条件。对我们党员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党员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更应该具有最崇高的理想信念,即共产主义,这是一名合格党员的首要条件。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因而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正确道路。共产党员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就有了立身之本,站得就高了,眼界就宽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自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面临新的严峻考验。如何客观分析新时期党员理想信念面对的挑战并提出对策措施,改革创新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切实增强全体党员中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这是新形势新任务向党的思想建设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们党一贯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努力推动全党同志真正把理想信念牢固地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基础上,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十七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从总体上看,当前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有比较普遍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必胜的信心。但是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理想信念教育还不尽如人意,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产生了思想困惑甚至出现了理想信念的动摇,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早在2000年,中央组织部按照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批示,组织了全国30万名党员思想状况调查。调研中发现,在部分党员中存在理想信念动摇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存在腐败问题,一些基层组织存在涣散问题。中国社科院2006年10月以来的调研显示,“在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和学者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逐渐淡化,甚至丧失。他们的内心世界不认同马克思主义,对它冷嘲热讽,在人民群众和学生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在调查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危机的原因时,受访的2602人中,有1678人认为是部分领导干部和教育者自己不信仰共产主义,占65%。”(引自《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4期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课题组撰写的“关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深入发展的今天,社会上的确有少数人甚至包括有些党员、干部错误地认为,民主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民主模式”,是生产领域中的资本主义、分配领域中的社会主义,它比科学社会主义更先进、更优越,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令人忧虑的是,当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在一些方面呈现出乏力的表征。鉴于此,有的学者形象地把理想信念领域存在的各种问题分为四种类型,即政治迷茫型、伦理困惑型、生存忧虑型、心理失衡型。(参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1年第1期周中之、余玉花撰写的“社会转型时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一文)
二、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影响因素
当前,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处于复杂多变的社会物质、精神环境之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有效性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理论和认识的因素。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上动摇,是由于没有真正把理想信念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不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分析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对改革发展稳定中一些重大实际问题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普遍表现出的是一种“了解但不理解,认同但不关注”的漠然情绪。当然,也有些思想理论过于悬空化,缺乏应有的说服力,不能切实回答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困惑。调查显示,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本质、发展趋势、改革方向等相关问题存在着很多模糊的认识。理论是管思想管方向的,如果理论直面现实、解释现实的能力不够,一旦遇到严峻的考验,理想信念就会出现动摇,就难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现实和实践的因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差距,加之当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随着社会结构的巨大变迁,在许多方面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不配套问题。在这个时期,一些历史遗留的和长期积累的社会问题逐渐显露,有些与改革的理论指向和目标产生了差异,有些还以比较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各种难以预料的挑战和风险明显加大,这就为党内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问题,导致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产生失落感,使得怀疑社会主义、崇拜资本主义的情绪有了滋生蔓延的土壤,决定了现阶段理想信念教育面临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并存、成效明显与问题突出并存的复杂局面。
(三)环境和教育的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既有敌对势力对我们进行的渗透、颠覆、破坏,又有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背景下各种杂音噪音带来的干扰。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时代内容出现了新的变化,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方法也需要有所变化,然而我们的教育工作却没有能够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在提高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分析框架中,讲原则、概念的东西多,具体的深层次分析少;流于形式多,解决思想实际问题少;教育培训覆盖面还没有覆盖到每一个党员,没有满足党员、领导干部个性化、差异化的内在需求。这样的教育缺乏针对性,使得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往往不理想,有的人甚至对理想信念教育产生逆反情绪。
三、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路径分析
应当承认,崇高理想信念的确立和巩固,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上述影响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各种因素,不是短期内能够完全解决和消除的。鉴于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实抓好。围绕这一根本任务,应不断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多种途径,切实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一)强化理论支撑,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强大的思想基础。党员、领导干部理论上清醒与坚定,是思想上清醒与坚定的前提和保证。共产党人“从革命理论中能取得一切信念,他们能运用革命理论来确定斗争方法和活动方式”。(《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版,第274页)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是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得以展开的理论支撑。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的,不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就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仰就不可能建立在科学理解的基础上,因而也不可能是牢固的,就会在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丧失抵御能力。然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意识,它不可能自发产生,需要有意识地灌输、教育。以往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有的比较空泛,容易形成厌烦心理,效果不好。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首先依赖于教育内容对共产党员的吸引力,缺乏这种吸引力就会妨碍理想信念为共产党员所向往和接受,就会妨碍其真正在每个党员心中树立起来。为此,要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必须切实加强党的理论建设,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支撑。共产党员具有的特殊社会地位、肩负的特殊社会职责,决定了对其“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必须根据党员、领导干部的认知特点,从逻辑和事实上深刻揭示出理论、原则的科学性,使他们明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精神实质,领悟其科学内涵,使党员心悦诚服地认同和接受,并积极地将之转化为一种自觉意识,内化为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目前,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进一步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实践养成,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和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是辩证统一的。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从长远讲,是共产主义;从现实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在追求理论形态的尽善和完美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社会的实际和党员、领导干部思想接受的实际,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刻揭示理想信念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指导意义,充分说明在认识和处理现实生活问题时如何具体地运用它,才能为共产党员提供科学的思路和方法;要直面社会矛盾,针对共产党员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问,深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和问题,用现实生活中的事实来检验它、充实它,才能使共产党员深切感受到理想信念既与现实生活密切关联,又与现实生活中的事实相符合,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实践证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作为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把理想信念转化为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行动,转化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际行动,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优化制度机制,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科学的制度保障。理想信念教育能否达到预期目标,除了依赖于持之以恒的思想教育外,同样需要制度机制的促进与保障。优化制度机制,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一是完善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搞好思想情况分析,是解决思想问题的前提,也是增强理想信念教育有效性的关键环节。定期的思想分析制度,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突出党员的主体地位,及时了解、分析党员的思想状况,从而把理想信念教育与党员的思想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做教育引导工作,真正对党员思想行为起到引导、规范作用。二是激发党员自身的内在动力机制。以往我们更多的是从作为整体的党的需要来思考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问题,而较少从作为个体的党员的自我需要来思考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党员的自我需要是坚定理想信念的深层动因。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既要从党的需要出发,也要从党员的自我需要出发,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党员信仰的内在动力。当前,正确认识和对待党员的自我需要,关键是要引导党员正确认识和对待党性与个性、党员个人自我价值实现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系。三是健全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必须真正建设好党的形象工程,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严肃党的纪律,增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的约束力,加大对违反党内法规制度的查处力度,真正使党内法规制度成为全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努力依靠制度和机制来实现党内的思想和谐。
(四)开拓方法途径,为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提供渠道支持。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反作用。丰富多样的方式方法,艺术高超的教育技巧,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想信念教育是主体与客体的价值互通与心灵融契过程。这就决定了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不仅需要注意教育内容的科学、符合实际,而且取决于教育的具体方式能否激起党员、领导干部的心灵共鸣。众所周知,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经验,从而保证了党的思想建设的顺利开展。不可否认,进入21世纪以来,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任务、环境和渠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许多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方法仍然有其生命力,但是如果不能结合新变化新要求,只是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办法,不思改革创新,就难以收到好效果,甚至适得其反。事实证明,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的依据和原则,是由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规律,以及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形成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当前,只有主动适应新时期党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坚持正确的教育原则,不断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方式、新手段,注重党内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真正捍卫和拓展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阵地,切实增强共产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坚定理想信念,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教育活动。自我所召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后,按照生物物理研究所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通过系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意见》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等文件,听党课、交流座谈,加深了我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理解,明确了教育活动的步骤方法及要求。我认识到在现阶段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一件大事,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一、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基本要求的首要内容。《党章》规定:“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党员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胡锦涛同志指出:“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因而是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分社会理想信念和个人理想信念。社会理想信念的表现形式是社会组织、团体或政党在共同的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思想理论;个人理想信念是某种社会理想信念的内化,外在表现是一个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础上,树立人生信念和人生目标并不断为之奋斗的过程。共产党和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价值观基础上的理想信念。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是深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保证。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坚持与实践党的基本理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不动摇。共产党员要在实践中,自觉经受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将坚持远大目标和完成现实任务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创造一流业绩。
二、作为党员,我应该为党、为人民做点什么?
胡锦涛同志指出:“每一名党员都应该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为党员,我应该为党、为人民做点什么?共产党员应该自觉把自己的理想和奋斗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
理想信念是决定人的思想行动的最基本的因素,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灵魂所在。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不同的理想决定着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和境界。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当代楷模孔繁森、任长霞的先进事迹,使我认识到,在推进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许许多多共产党员所以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正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崇高的理想信念,使他们有了立身之本,站得更高,眼界更宽,心胸更开阔,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终身。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铸就了这些永远的丰碑。
三、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
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彩儿来,只要为广大群众服好务,就能为党旗增添光彩。在新世纪新阶段,共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仅要体现在思想觉悟和思想境界上,而且要体现在带头做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工作上,体现在带领职工群众为研究所持续快速发展而努力奋斗、开拓创新的实际行动中。作为共产党员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思想上要先人一步,行动上奋勇争先,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坚定理想信念,就要勤奋学习。正确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先进性的思想基础。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加强学习,首先要加强理论学习。要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当前特别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要不断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定理想信念,要紧密联系思想实际,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之中,把个人的努力融入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之中。
坚定理想信念,必须立足现实,从现在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首先要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在工作中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实践理想信念,从一项一项的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共同为我所的知识创新工程工作而努力,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论新形势下国企党员的作用发挥
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当前形势下国企党员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层次的原因,并提出了发挥党员作用的解决途径。
关键词:国企 党员 作用
引言
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支柱,特别是电信行业关系着国家信息安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之成为改革的先锋、发展的栋梁、稳定的中坚,促进国企改革发展和稳定,是国企党组织及党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
1.当前形势国企党员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建国五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国有企业先后涌现出了王进喜、郝建秀、王启民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他们是我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他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曾经激励着整整一个时代的人们为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努力工作。但新形势、新任务也使企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
1.1思想认识出现误区,理想信念淡化
市场经济关于等价交换的原则与党员无私奉献的精神在少数党员思想中发生冲突。企业党员中有些人对无私奉献的精神产生了“质疑”,认为这与市场规则中关于等价交换的原则相抵触,党员到底应该是“多干活,多拿钱”,还是应该讲奉献,有些人对此存在疑惑。
1.2党性不强,跟不上时代步伐
党性的重要体现是党员应当具有光荣感和责任感。当前的实际状况是部分党员光荣感、责任感都不强,他们并不因为自己是一名党员而感到光荣,而感到责任重大,从而不能全面履行义务。
1.3业务素质与现代企业改革要求不符
部分党员的业务技术素质与企业对职工的实际需求有一定差距。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既不同于以不怕牺牲为首要条件的战争年代,也不同于只要老实忠诚就受人尊敬的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需要企业党员既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又要有带领职工群众迎接挑战、开拓经营的实际本领,在这种情况下,在各自的岗位上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问题。
2.国企党员作用存在问题的分析
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虽然不是当前形势的主流,但对其进行分析,正本清源,对于促进新形势下国企改革的成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2.1对于新形势下搞好党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够
有的企业领导单纯认为经济建设是中心,发展是硬道理。因此,党的建设就是把经济搞上去,而看不到党的建设是指挥部的建设、先锋队的建设。
2.2党不管党导致党务管理弱化
有相当数量的企业一把手集党、政大权为一身,在党的中心任务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以后,在工作中,比较注重抓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而对党建工作抓得不利、没有尽职尽责。往往以经济成绩代替党的建设成绩;在研究布置工作时,党组织一开会就是研究经济工作,而很少研究党的建设问题;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经济管理人才,而忽视对党务干部的培养和作用;重奖经济、科技领域的有功者,而党务工作者的地位和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却长期得不到重视和解决。这些原因造成了党的工作真空或断层。
治党不严导致党的形象受到损害
坚持从严治党,这是抵制市场经济负面效应,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但是,有些人都认为经济搞活了、经营自主权多了,经营范围宽了,党的管理要放松,党的纪律要少讲,党员的条件可以放宽。
2.4个别党员自身放松了党性修养
2.3
个别党员自身放松了党性修养,经不起市场经济的考验。有的以“金钱至上”观代替了自己的入党誓词,有的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不求奉献,只求心安;有的冷眼看世界,对不正之风和丑恶现象,视而不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身居生产一线,怨天怨人,自认为世态炎凉,受到冷落。
3.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途径
如前文所提,正是由于这些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才促成了目前部分国企的党员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的被动局面。因此,应该从以下途径着手来解决:
3.1强化思想教育与业务培训
党员的政治思想素质是其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企业党组织要紧密结合实际,把党员政治思想教育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包括理论政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章党性教育以及艰苦奋斗教育。另外,企业党组织要针对部分党员知识底子薄、本领技能差的实际情况,将强化党员业务知识培训列入议事日程。
3.2强化党员参政议政意识
企业和企业党的组织应充分维护党员的政治权利,积极探索和实践调动党员主观能动性,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方法。坚持党员政治学习制度,完善党员参与本单位目标制定、任务分解、重大决策等规章制度,让党员有合理合法的渠道参与企业管理,使其做到率先知形势、知任务、明目标,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3健全党员管理机制
党员管理是个动态过程,需要随着形势的变化,不断有所创新。探索新的管理形式和方式。一是实行党员工作目标管理,二是建立党内竞争激励机制,三是加强组织群众监督。
结语
建设成为“能够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经得起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队伍”是国企党建工作的目标之一。充分发挥企业中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是我国国有企业相比于其他所有制企业的一个显著优势。从我们企业的发展实践来看,奋战在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的共产党员,在党委领导下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改革振兴的发展进程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但也必须看到的是,随着市场经济和国企改革的发展,新形势、新任务也使国企中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我们应该重视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中央的有关指示精神为标准,深刻反思自身工作,查找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对策,切实发挥国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