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旅游可持续
生态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业的一个热点,它是一种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可持续旅游形式,主要强调的是对自然的体验和学习,是一种低影响、非消费性和注重当地影响的旅游形式。近20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作为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旅游形式。据统计,在已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中,有24%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受到了损害;11%的保护区出现了旅游资源的退化问题;3%的保护区存在大气污染。可见,某些“生态旅游”实质上并没有起到保护环境的生态作用。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并探讨实现生态旅游的有效途径。生态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生态旅游(Ecotourism)一词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H CeballosLascurain于1983年提出来的,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一次国际环境会议上被正式确认。后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生态旅游做出过定义或解释,如澳大利亚生态旅游协会(Ecotourism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把生态旅游定义为:生态旅游是一种能促进对环境和文化的理解、鉴赏和保护的有利于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而澳大利亚旅游局下的定义更为简洁,即:生态旅游是一种基于环境教育、持续发展的自然旅游。我国的王献溥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欣赏、研究、洞悉和不允许破坏自然的旅行,主要以保护区为其观光对象。”林永发则认为生态旅游是人们进入原始地区,实际体验大自然奥秘的这样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张和平提出:“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方式,其摆脱传统走马观花、行程紧凑的旅游形态,而强调‘体验自然’、‘亲近生态环境’、‘定点式’、‘主题式’、‘知性的’、‘感性的’旅游形态”。吴长文认为“生态旅游是指人们在人工或天然的生态环境里从事的旅游活动。它与近代旅游业产生以来的各种类型的自然山水旅游有着根本的不同,即对自然观赏态度的转变。过去的自然山水旅游强调参与、索取和享受,而现在的生态旅游则应该主张对自然生态‘有所不为’和‘静心倾听’,尊重自然的异质性,不要按人的意愿强行对自然施加影响。人们通过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感受,重新发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重大意义”。
1.1 生态旅游是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
随着人类文明特别是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与自然的距离越来越远了,城市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交通拥挤、喧闹、污染、住房狭小等,于是人们迫切要求到大自然中去领略那份宝贵的清新、广袤和宁静,去感受那种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真诚、朴素和超脱,从而使肌体和精神得到放松和调节。
1.2 生态旅游是一种进行生态教育的知识性之旅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建立在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生态平衡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发展的结果是,人们在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降低了环境质量。饱受环境恶化之苦的人们渴望了解自然界的各种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与自然变迁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旅游正是以旅游的形势对人们进行各种生态知识的教育,寓教于乐,使人们更加了解自然、保护自然的途径。
1.3 生态旅游是一种对保护生态环境承担义务的旅游活动
不适当的旅游活动容易使旅游资源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为了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活动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
1.4 生态旅游能为当地社区的发展作出贡献
生态旅游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旅游开发,并分享其经济利益,从而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生态旅游在森林公园规划中的作用及意义
目前,我国森林公园建设数量和经营面积达到了相当规模,森林旅游也形成了一定气候,丰富和多样化的森林资源,优美和谐的森林环境和森林景观,吸引了大批的旅游者。目前,中国已建立各类森林公园1 100多处,公园经营总面积1 127万hm2,成为世界上森林公园数量最多的国家。据统计,2003年中国走进森林旅游的人数达到3亿多人次,占到当年全国旅游人数的三分之一。
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加,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产生矛盾,会引起诸如土壤、植被、水质和野生动植物遭到迫害问题。因此,提出生态旅游来缓解环境压力,以避免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失衡,实现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实践探讨
为了切实把握好生态旅游的方向,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在森林公园建设和管理中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3.1 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人才培养
管理上应以省为管理单位,建立一套纵向的分级管理体制,并在上下级之间、行政与业务之间建立一套良好的信息沟通体系,以保证各项决策和规划能得以连贯顺利地执行。旅游的发展,人才是关键。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罗伯特·斯坦顿在1998年来华考察时,把美国国家公园成功的关键归结为两点:具备很有责任心的好员工,这些员工要有不同的丰富学识和经验;不仅仅是管理者知道国家公园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让游客也知道国家公园的重要性,让游客懂得应该尊重国家公园,而不是破坏它。应加强对公园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业务培养,通过在职培训、短期进修、专家讲座等多种渠道提升其专业素质和绿色生态意识。特别应培养或引进几位高素质的生态导游员,并借以影响和引导游客,形成良性互动。
3.2 合理适度的生态开发
开发首先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政策。其次是须
对各具体建设项目,如对游乐设施、酒店、餐馆、厕所等的建设不能污染环境。为保证生态旅游的环境质量的高品位,森林公园的有关建设必须遵循一个适度的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有损自然的开发行动,每个项目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要从生态角度严格控制服务设施的规模、数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风格,提倡以自然景观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势,体现自然之美,对那些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费等刺激经济增长的项目应坚决制止。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生态旅游开发要重视当地文化风俗习惯,并将其开发为特色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其内涵和文化品位,切不可像泰国北部少数山区,由于旅游者带来的文化渗透而使其失去本身的特色。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必须有序地分层次合理开发,这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在现有的生态技术、资金条件以及人们的环境意识还达不到维护生态平衡要求的情况下,必须将宝贵的生态资源(尤其是划为重点保护区,绝对保护的地带)留给子孙后代,而不是开发殆尽。
3.3 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化管理
为保证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景区实行全面的生态管理,主要包括对公园内的环境资源、旅游设施以及游客的生态化管理。
3.3.1 对环境资源的生态化管理
加大森林植被的保护力度,不得以任何借口滥伐林木、破坏植被。对于一些生态脆弱带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的生态恢复工程;并结合一些保护措施,如在一些特殊植被区(如草甸区、沼泽区、观花区等)铺设木地板,要求游客沿着木地板道观光游览。保护森林山体,不得从事采矿、采石、挖沙等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保护野生动物栖息环境,如人工设置鸟巢,禁止在夜间给动物拍照,建立并管护好 动物迁徙的绿色走廊,保护动物食源等。
3.3.2 对旅游设施的生态化管理
公园内旅游设施的建设和选址要符合环保和生态学原理,尽可能和环境融为一体,贴近自然,力求简朴实用,并尽量少地影响动植物的生境。不大量建设人造景观,人造景观应处于从属地位,并且人造景观的形式、位置应与环境相协调。做好垃圾的收集、转运、分解工作,做好厕所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采用节能设备,所有能源及物质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向游客提供有地域特色的饮食(最好是绿色食品)及旅游纪念品。
3.3.3 对游客的生态化管理
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环保宣传和教育,讲解说明生态旅游的含义和方式,提倡绿色环保旅游。方式可多种多样,建立环境教育中心,动植物标本馆,建立各种标志牌及宣传画册等均可,并注重导游的解说和身教。确定公园合理的环境容量,防止
旅游发展后过量游客的涌入对公园生态环境的破坏。
3.3.4 对居民的生态化管理
对当地居民的管理,一方面要进行不间断的长期宣传,并辅以严厉的惩罚手段,扭转当地居民的不良习俗,与现代文明接轨;另一方面,开设生态农家乐旅游景点、旅舍等,使其在公园旅游发展过程中受益,增强其对环境保护管理的认同感。
3.4 提高导游质量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必须有训练有素的导游人员。随着生态旅游的兴起,游客对大自然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山川是如何形成的,大瀑布形成于什么时候,地形地貌有何特色,有哪些植物种群,属哪种气候环境等等生态常识成为游客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只有高素质的导游才能把生态知识、生态理念传授与旅游者,才能体现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所特有的高水平、高层次的特征。因此,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离不开导游的高质量服务,导游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是否健康发展,导游在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公园的导游有以下要求:参加生态旅游知识培训,理解生态旅游的理念;要有引导游客保护自然的观念,适时地对游客进行保护环境的教育;选择具备生态旅游条件的目的地,避开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对游客进行事前教育,以提高游客对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熟悉当地的自然和文化,并尽量向游客进行介绍;建议游客购买不影响当地自然环境的土特产品。
3.5 研究森林公园的自然承载容量,并建立生态环境检测体系
目前常用的自然承载容量测算方法如线路法、面积法、瓶颈法等都是笼统的对整个公园提供一个承载容量的测算值,而事实上一个公园中不同区域或同一区域不同时间的自然承载力有很大的区别,所以应分别区域、景观类型、旅游季节等来确定承载容量;建立环境检测体系。生态保护措施是否成功最终需要通过环境质量指标来检验,应该建立大气质量、土壤质量、水质等有关指标的检测档案,并确定一个警戒值,一旦超过警戒值,就必须采取控制措施;通过限制游客量或调节景点开放时间等措施来避免资源的过度使用。
3.6 森林公园要注重促进当地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在森林公园开展生态旅游的过程中,对当地社区与居民的利益不可忽视。森林公园的建设离不开当地社区和居民,二者唇齿相依,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实践证明,能否使当地社区与居民从旅游中获得利益,直接关系到在那里开展的旅游能否得到他们的支持而持续发展下去。
首先,鼓励和支持当地社区和居民参与森林公园各项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必须在森林公园生态旅游的开发、建筑、经营、管理以及生态资源的保护等方面提供给当地居民优先参与的机会,让他们从生态旅游和实际发展中受益,并感到满足,如此才能说服他们放弃放牧、砍伐、农作、打猎等传统土地利用方式,否则,当地居民为谋生存,难免会重操旧业,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其次,让社区与居民参与森林公园的经营与管理。吸收当地居民作为森林公园的管理与服务人员,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应避免森林公园附近的旅馆、餐馆及纪念品的经营被外地企业所垄断。应从立法方面尊重和保护当地居民的利益,比如明确规定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的比率,以此缔造双赢,促进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坚持以保护为主、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并同时对旅游、生态、生活等各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者的统一。营造一种文明、和谐的生态旅游社区环境。结语
有人认为,生态旅游业的悄然兴起,印证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它使人与大自然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许多旅游学家认为,生态旅游标志着世界旅游正在逐步摆脱传统的3S(Sea,Sun,Sand)大众旅游模式,向着21世纪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方向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其理论与实践途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第二篇:可持续
大家好,我是环境143班黄明城。站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说说我对《穹顶之下》的观后感。柴进以一个中国公民的身份拍这段这么有价值的记录片 很可贵。她用自己的双眼发现问题,身体力行寻觅问题的根源 试图解决问题 或者警醒那些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期待这把人们从监狱的房子解放到大自然。
记录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没有见过星星以及蓝蓝的天的孩子们。他们是那么的可爱,那么的需要被爱。可我们就这样残忍的夺走他们爱的星星和蓝天。
或者觉得环境恶化跟当下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 我们又不烧煤 又不开污染工厂 我们不破环环境不污染环境 这跟我们没关系 但真的是这样吗?就跟我们没多大关系吗?
当我们看着工厂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径流到江河,我们会在心里抱怨 责骂。但我们曾找过工厂的负责人吗?如果不行试过去相关部门检举吗?就算这都没用,试过再向上面投诉举报吗?如果一个人不行,一群人呢?但是我们什么都没有做。而柴静做了还一直做着 这正是我敬佩她的原因之一。
当你踱步于河边,看一个少年随手将一个几百年都无法降解得塑料瓶抛向河中 你想过去阻止吗?或者这没什么,但日积月累这样的污染带来的是什么?
当我们看着五颜六色的河水流淌 鼓鼓恶臭随风扑鼻而来 我们的身体里流淌这未知的化学元素 孩子出世便饱受疟疾的折磨。我们才去觉醒吗?龙应台在野火集中这样说道:中国人太自私了。只要你拿着刀跑到他的床前去夺取他的生命,他宁愿闭着眼假寐也不愿意站出来说话。难道真的要等到环境已经危及我们的存在才去关注它吗?
我们的生存环境不是从父辈那里继承 这而是从后辈那里借来的。我们没有任何由理、借口去损坏它。
中国不缺少看到问题的人,缺少的正是像柴静那样看到问题敢于履行责任 去解决问题的人,我们有责任跟义务去保护环境 不去玷污它。同时我们更应该行驶我们的监督权,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去破环它。明确环境的重要性 共同去保护它。过往十余载,孩子们还可以好奇的问我们:爸爸妈妈,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白云是什么做的。给他们原本该有的童真快乐而不是死锁在窄窄的房子里。
为我们的未来,后代的未来,抛弃自私,让我们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第三篇:可持续心得体会
可持续发展的心得体会
薛燕 可持续发展的主体使人类社会,包含经济生态、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以培养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核心的教育,是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教育观和整体性教育模式。坚持可持续发展教育应从促进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两个层面进一步确立当代教育的时代功能,把培养可持续发展确定为学校发展的最高标尺,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指导培养青少年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责任感。
9月22号我们学区组织学科进行可持续发展的教研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认为其实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实现“其身心和谐,均衡与持久的发展”使他们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参与解决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其实就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其实就是培养学生后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其实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适合学生成长的。我们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其实只是关注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而没有能顾及着力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学习能力,虽然我们的教学也有很多成绩优异优秀的好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也可以成功就业,但是他们中的很少有人能够做到终身可持续的发展,所以此次的教研非常有意义。
此次教研首先我明确怎么养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我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学生把书本学习的知识联系生活学以致用,以及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是什么?其实就是后续的学习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具体如下:独立学习知识、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批判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共事、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主动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能力,等等。,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指导培养学生形式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责任感按照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要求,需要对学生进行四个尊重为核心的价值观教育包括:尊重当代人与后代人、尊重差异与多样性、尊重环境、尊重资源。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人与资源、人与文化的关系,强调我们尤其是学生对后代对人对自然对文化对环境等应当承担的责任。
其实无论是可持发展能力还是四个尊重我们的本质就是在教育中怎么去渗透,怎么让学生去联系生活做到可持续,值得我们深思。
所以广泛开展可持续教育以及包含四个尊重价值观教育,必将有效地填补当下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空白,特别是在建设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积极倡导和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着力培养新一代以“四个尊重”价值观为重要内容的高尚人文精神与人文素质,我认为具有国家意义与时代意义的重要育人任务。虽然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进行不断尝试摸索,我希望能我们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期待我们未来祖国的花朵茁长成长。
第四篇:可持续建筑论文
《可持续建筑》考查作业
云南地方民居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几种民居实例分析)
学号:
姓名:
摘要: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疆,境内有25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及其相关民居聚落建筑是全世界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近年来,由于全球化单一模式的蔓延,传统的少数民族地方民居面临着被全球化单一模式取代的威胁。对于云南来说,地方民居的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云南省几个居民地为例,分析了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希望能探索出一条传统民族村寨地方特色化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之路。关键词:地方民居;可持续发展
1、前言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凭借勤劳的品质及高度的智慧,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东方文化,其中就包括丰富多彩的民居文化。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往往是在几百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近三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不协调,村镇建设混乱,必然会出现一些其他精神文化层面的问题。缺乏中国特色、缺少民族传统的“风貌特色”,不尊重传统地域文化,城市的趋同性已经显露无遗。但是在农村发展的相对滞后地域,反而使得传统文化中大部分优秀文化遗存还在延续。而在传统民居中,许多文化及形态正因多种环境及人文因素的改变而面临损毁甚至堙灭的威胁。因此,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七大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分及时的重大战略部署。进行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充分继承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精髓,保护好我国建筑文化的民间宝库。尽快挖掘传统民居中的生态经验及文化精髓,更好地保护现有民居,保持其可持续发展的态势。本文以云南省几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为例,来说明云南省地方民居的可持续发展。
2、西双版纳州山地干栏式传统民居 2.1 章朗村民居背景及自然特征
章朗村位于西部边陲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境内,与缅甸相邻,距县城约60km,所处地域为亚热带雨林气候,海拔2400多米。村落聚居于山坡地段,四周有茂盛的原始森林,雨量充沛,山清水秀,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章朗村是当地的山地干栏式民居及文化形态的典型代表,无论从自然环境条件、民居建筑特色,还是民风习俗都传承着布朗族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那里居住着较为稀
《可持续建筑》考查作业
少的布朗族民族。章朗村民居建筑用它完整独特秀美的风貌,记载着布朗族的历史与文化,为后人保留下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为后人解读布朗族民居艺术、借鉴传统生态经验提供了蓝本。
2.2 章朗村民居建筑特点
章朗村是较少民族的布朗族民居村寨,其典型的山地干栏式建筑与傣族坝子干栏式傣民居很相似。解放前,布朗族民居利用木、竹为梁柱,用竹做楼板、楼梯、墙壁等,屋顶也以竹做檩条,上铺草排,从而得名为竹楼。竹子做的架柱采用绑托连接,使用并不耐久:木材梁柱用卯榫穿插连接,有着较为牢固耐久的使用期。解放后,竹楼的梁柱大多改用木材,上层墙体和楼面也采用了木板,屋顶用木檩条,上铺缅瓦,这些用材的变化,使布朗族的竹楼发展为木楼。但是,典型的山地干栏等建筑因形态未变,人们仍称之为竹楼。
2.3 章朗村民居建筑的评析
传统的布朗族民居以木料为主要建筑用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山地干栏式建筑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今农村普遍存在着“使用者生活方式的越来越城市化与传统思维、审美之间的矛盾”。一些布朗族村寨中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砖柱竹楼及钢筋混凝土建筑,甚至出现了不少失去传统特色的平顶建筑,导致了严重破坏原有传统民居建筑的自然风貌,使传统村寨失去了传统的民居特色。而带来的是:现代与传统文化的矛盾日益碰撞。
2.4 章朗村山地干栏式民居建筑的再生与发展
每一个民居单体在所处的场所中都有自己的具体位置,它的连续、发展是进行设计的着眼点。每一个单体的改造都要有相应的控制程度仔细判断。“继承与延续”应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方向。
(1)以章朗村对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为指导原则,以其经济、文化、生态、气候、资源、能源及自然地形貌等条件为基础,对现存的民居形式、聚落形态、景观特色及艺术价值进行整体分析,完成生态住宅的规划设计及建设实施。
(2)实施和推广一整套绿色适宜性建筑技术,包括节能、节地、抗震、太阳能利用、沼气利用等技术。
(3)改进和改善传统居住形式的建筑功能和空间利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延续并发展民居建筑所反映的地域文化风貌及地方文脉。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具体的设计准则及手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使新型生态民居在多项指标上均高于现有民居状态,从而有效改善居民现有居住条件,并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使这一宝贵的民居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延续[1]。
《可持续建筑》考查作业
3、可邑村
可邑村属云南省弥勒县西三镇蚂蚁行政村,据村志记载已有355年历史。是一个全部居民均为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自然树,全村面积约30平方公里,海拔1780米,人口现有201户共804人,人口年龄结构,60岁以上占21%,14岁以下占30%,青壮年占50%2菇,除1个汉族和1个白族媳妇外,都是彝族支系阿细人,自称“阿细泼”虽没有自己本民族的文字,但可邑村有其优势:①教育较发达:②社区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③具有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④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可邑村建设“彝族文化生态村,具有较明显的优势。
3.1 可邑村的制约因素
首先是观念上的制约:历史上,彝族是一个从游牧逐渐向定居农耕过渡的民族,彝族地区解放前以商品交换为前提的市场尚未形成,商品经济意识较为淡漠,至今仍停留在自给自足为主的小农经济阶段,并保持了典型的山区务农的生活方式。正如路易斯·芒弗德所说:“无论在什么地方,村庄都是由一些家庭结成的小群体,包含6至60户之间,每户都有自家的炉灶,自己的家神,自己的神龛,以及自家的坟墓。坟墓就在户内或在某处公共墓地内。这些人家讲着同一种语言.到同一株大树或峭岩的庇荫下集会,沿同一条小路外出放牧牲畜,每家每户从事同一的劳动,过着同样的生活方式。那时若有分工,也是极初步的分工,主要依据年龄及体力状况,而不是职业适应能力;任何人都能从自己邻人的面孔中看到自己的形象。村庄的物质结构,绝大多数已随历史岁月与自然溶合为一,唯有它那些社会结构的基础是一些古训、格言、家族历史、英雄典范和道德训诫,这些东西为世代所珍视,并毫无改变地由前一代传给下一代。”5这些描写与可邑村的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说明可邑村的社会发育程度还处于农耕时代。
其次可邑村自然资源贫乏,人多地少,土壤贫瘠,作物单一。村民最常吃的是青菜和土豆,平时的主食是稻米,偶尔会吃玉米饭;主要经济作物是烟叶;每户每年收入大约在3000--5000圆,人均年纯收入大约在500--800圆左右,基本上都来自种烟。由于可邑村地处喀斯特地貌,没有水源,用水困难,家家户户都用水窑储存雨水,作为主要的用水来源,因此人们用水非常节约。
3.2 改变居住模式的探索
就可邑村自身来说,村民现在主要从事简单体力劳动,但中国农村在变,农民的生活品味也在改变。读书、看报、写作(中国农村素来就有“耕读传家”的传统)也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这必然带来居住模式上的改变。
《可持续建筑》考查作业
(1)改善居住模式应首先辨清哪些是可变因素,哪些是不可变因素,继而在 可变的因素中找出哪些是主要的能较大程度改变或改善生活模式的因素,哪些是 微不足道可忽略不计的因素。
(2)改善居住模式时,可先从局部开始,例如:改变一扇门的开法:加一 个卫生问;调整一些空间的大小等等。城市的做法无需全盘否定,可借鉴。但不 要完全照搬。
(3)“房子”在当地人心中的概念和城市人不~样。当地人看来,房子和衣 服一样,是过日子的基本器物。从没想过建筑是艺术品,也不会考虑什么空间效 果。房子用来住,就像衣服用来穿一样自然。他们的观念非常朴素,非常实际。这些观念源于当地民居长期从事的农耕生活。而这些在农耕生活模式下长期形成 的观念,才是最难把握和最难改变的东西。不了解这些,就不了解什么是民居,也不了解什么是民居发展变化的根源。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案来改善农村的居住 条件,但当地人是否接受,和他们国有的观念息息相关。我们怎么想不重要,关 键是当地人怎么想。所以,在作方案之前,应首先对当地居民一些基本观念有所 把握,切忌以自我为中心[2]。
结论
传统的乡土民居建筑是几千年农业大国的历史见证,是建筑中最富有生活气息的部分。它们以整体的风貌体现其历史文化价值,展示某一地区的典型风貌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认知、情感寄托、审美情趣、生态环境和利用价值。夯土又是我国传统民居中大量采用的建筑材料和建筑形式,而且随着各地文化背景和气候条件的不同,夯土民居建筑发展成很多种不同的形式,有着丰富的地域色彩。这些建筑充分利用了地方材料,很好地适应了气候和环境。基本上符合可持续发展对建筑提出的要求。但是由于广大民居的居住者和使用者受经济等条件的限制,这些民居建筑环境有待进一步的改善和提高,以满足他们对于现代生活的需求。因此,我们应对其所包含的文化生活内涵及技术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东西,对民居建筑环境中存在的不良因素进行分析和改善,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居民追求更舒适生活的美好愿望[3]。
参考文献
[1] 邹明生.新农村建设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住宅科技,2008.02:59-61 [2] 刘肇宁,图书馆目录[M].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5.12-29 [3] 漾澳县志,云南省漾濞县志编篆委员会,1995年12月
第五篇:可持续稳定从何而来
可持续稳定从何而来
X镇以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以超前化解、控制越级、减少群访、避免重访、严防激化为主要目标,探索推行信访稳定“三个一”工作机制,有效地解决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夯实了创建“平安XX、和谐XX”的基础,为全镇经济发展创造了优良的社会环境。
一、构筑一个网络,打造亲民“阳光”窗口
为了给群众信访提供更广泛的途径,减少和避免越级上访,镇党委、政府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加强书记、镇长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着力构筑立体交叉的信访接待网络。首先是将信访接待范围广泛延伸,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信访接待网络。在接待群众来访的基础上,向其他兄弟乡镇延伸,建立了信访接待日制度,每周四和周五,由书记、镇长亲自接访,其他党政班子成员不定期在本单位接待群众信访。其次是将信访接待内容广泛拓展延伸,构筑内容丰富、时间充足的信访接待网络。
为保证接待网络的实际效果,XX从规范接待工作程序入手,以保证领导到岗、到位、尽职、尽责。首先是公开接待日程。通过张榜公布领导接待的总体日程安排,并在群众工作办公室公示每周接待领导的姓名、职务和分管工作。其次是严肃接待纪律。要求信访接待工作由党委书记一把手亲自挂帅,无论工作多忙,领导必须到岗接待,遇有开会和外出学习考察,要向单位主要领导请假,并由当日接待领导本人自行调整。第三是规范接待方法。为保证接待效果,专门制定
了“五要五不要”的接待原则,对上访群众要满腔热忱,不要态度冷漠;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决,不要敷衍应付;对群众的过高要求要阐明政策,不要动辄训斥;对能够当场拍板解决或明确答复的问题要当机立断,不要优柔寡断;对一时不能解决或政策不允许的,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要一推了之。第四是明确接访责任。为提高领导接访工作效率,减少交叉重复接访,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XX实行首接责任制,每一位接待领导对所接待的信访案件从接待、批办、立案、协调、调度、回访等一直负责到底,直至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对不能按时办结或解决问题推诿扯皮,而导致集体访、越级访或重访的,严格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并列入年终考核。为使接访工作真正落到实处,XX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从上到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合力。
二、创新一套程序,畅通爱民“绿色”通道
为从根源上解决推访、拖访、压访、堵访、瞒访等现象,化解缠访、无理访、重复访、越级访等问题,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程序,保障信访人的合法权益。自2008年以来XX积极探索建立六项制度,努力做到有访必接,接访及时,有信必办,办理及时。一是实行信访接待登记、备案、告示制度。二是探索信访制度。三是严格落实首接责任制。为提高信访工作效率,XX推行谁接待谁负责到底的办法。对所接待的信访案件要按照“四明确”的要求,从接待、批办、协调、调度等一直负责到底,直至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四是推行信访案件调度会制度。为使信访人反映的问题及时妥善解决,按照
领导接访首接责任制的要求,实行谁接待谁调度,从领导接待之日起计算,一个月后两个月内,由相关领导组织信访案件调度会,遇有突发信访案件随时召开调度会。被调度单位要随时把信访案件的办理情况向有关接待领导汇报、反馈,集体分析案情,研究制定解决措施,并进行信访工作经验交流。五是无理访确认制度。就是一个信访案件是不是无理访,经认定为无理访的,首先要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其次要向信访人下达《无理访通知书》,要求其认识错误,息诉罢访,如不听劝阻,依然无理缠访、闹访的,依据相关法律规定,由公安机关进行处罚,达到依法有序信访的目的。六是信访工作通报制度。为达到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交流经验、分析形势、研讨信访工作新思路的目的。XX把每月领导接访情况、领导主持召开的调度会情况、每月信访情况及县委、县府关于解决信访问题采取的举措落实情况进行汇总,向全镇各村(社区)、镇属各单位每月一通报,对年终考核优秀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成绩突出的给予重奖,对评定为末位档次的,实行信访工作一票否决,单位不得评先。
通过实行信访接待登记、备案、告示制度、信访制度和无理访确认制度,进一步畅通了信访渠道,规范了信访程序,维护了信访秩序,对有效防止无理缠访、闹访、重访、越级访发挥了效用。自2008年实行新的制度以来,信访量呈逐月下降趋势,特别是重访量明显下降,已由原来的65%下降到现在的25%,信访秩序明显好转,越级访也在低位运行。领导接待首接责任制制度、信访案件调度会制度和信访工作通报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稳定压倒一切、责任重
于泰山”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有效地发挥了镇、村两级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越级访的发生。
三、前移一个关口,架起惠民“金色”桥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各级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增进党群、干群关系,从源头上化解社会矛盾,XX制定了《关于开展领导干部接访和带案下访活动实施方案》,将信访工作关口前移,实行领导干部“一线”接访。
为方便群众反映问题,架起群众和领导有效衔接的桥梁,要求领导干部下访前要做到“三明确一做好”。一是明确下访地点;二是明确下访日期;三是明确接待方式;四是做好下访活动,切实解决信访人的合理诉求。
领导干部在下访过程中,做到接待、批办、交办、督办、调度等各个环节环环相扣,通过与群众“零距离”接触,亲自接待群众来访、亲自协调解决重大信访问题,在认真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同时,及时掌握了基层信访动态和群众所想、所盼,为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依据。
XX镇综治办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