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测试工程工作总结
上半年总结计划
一晃2012年已过大半年了,2012年是公司的团队在手机行业中的过度年,上半年工作已结束。半年来,本车间在公司领导班子和生产部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以生产为中心,抓质量,促节能降耗,不断强化车间基础管理工作,狠抓落实。经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车间的综合管理工作逐步完善,圆满的完成了上级领导下达的各项任务。当然也不足的地方,现将201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注重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工作能力
不论是提高自身素质还是提升工作能力都离不开学习,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平时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从而改善。部门5-6月份开展了员工操作技能培训和6S的推进,在此次活动中车间员工自身素质,工作能力有了大的提高,从而我也看到了团队的不足,但是我不气馁,领导班组人员做好6S工作,按照6S标准,做到现场清洁,物品摆放整齐,地面无杂物,对员工高标准,严要求,对领导下达的任务以结果为导向,坚决执行,绝对服从。促进员工之间更好的团结协作,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上半年也有诸多新进员工,我高度重视,采取了由班组长牵头具体负责的方式,对新工的操作技能、安全消防知识等进行岗前操作培训
二.严抓质量,提高公司知名度。
随着公司的规模扩大和行业不稳定,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出于对公司负责,对自己负责,我作为公司管理人员从未对产品质量轻视,工作中积极配合质量部开展的各项工作,严把质量关,确保产品质量不但提升,教导员工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测试,从不流失一件不合格产品。
三.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严格控制人员使用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满足出货要求。另一方面以能者多劳的办法,提高生产效率压缩人员,控制加班。特别是像我们SMT行业,主要成本在于人员上班,加班,提高了效率也直接就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狠抓现场节能降耗,提高工作质量
企业是我家,维护靠大家,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本车间大量的使用维修的耗材如:夹具数据线,射频维修,夹具顶针维修,做到坏了再修,再修。很好的为公司节约了不少成本。上半年公司因为受行业大气候的影响,生产任务不是很饱满。越是在这种时候节能降耗工作越是要狠抓。小到一根针,大到爱护公司的仪器设备。车间在生产的时候,我经常在生产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做的不足的地方需要改善
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本人在工作当也有做错和不足的地方,我会将以此时时刻提醒鞭策自已努力纠正,以在往后的工作过程中继续努力学习。不足之处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在个别部门与人员沟通上,未考虑大局,沟通方法不对,态度太过于激动产生不良的影响,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2.有时对下属下达指令,未完全监督到位,导致产生些有事情做的不够完美,或者自已原则信念不够坚定,导致在做个别事情时出现时好时坏局面。
3.有时在对上司的指令,由于种种原因做的不够完美,特别有时对某事对上级的态度过于冲动。
下半年工作方向:
一、车间基础管理工作方面:
1、继续发扬职工强烈的责任意识、拼搏奉献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到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在今年的生产过程中,圆满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进一步加强现场管理培训,逐步完善车间“7S”管理,团队建设工作,确保车间全年“各项目标的顺利完成。
3、加强设备管理,实行设备保养到人,真实反应设备运行状态及设备状况,加强员工对设备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按时完成今年生产计划。
二、质量工作方面:
1、及时配合各部门开展的各项工作,使质量工作顺利开展。
2、加强学习,进一步提高质量意识,坚定不渝的把质量工作摆在管理和生产工作的首位,学习质量控制的相关办法,提高对质量缺陷的判定能力。
3、强化质量控制办法和方案,落实车间的自检频率及自检力度。进一步观察质量监控点上存在的问题,找问题原因的根本,不断分析总结,不断整改完善。
三、人员管理控制方面:
1、在今年订单量不满足期间,狠抓合理安排人员,要做到一方面满足出货,二方面控制人员。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熟练程度
3、熟练掌握员工操作特点,合理组织好生产,减少员工抱怨,提高车间员工整体形象。
以上是我个人对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好的方面我会继续发扬,再接再厉,不足之处希望各位领导及同仁多给与帮助支持,我将在下半年以更加积极的工作热情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
工 作 职 责
有幸作为三和新一员,明确认识自已本职工作职责才能圆满的完成上级下达任务,以下为本人工作职责:
1.直接对经理或上级领导负责,向其汇报工作,服从其工作安排和管理。
2.全面负责生产运作安排、组织和管理工作,主持本部门的日常事务。
3.根据公司发展的需要和实际生产状况,完善组织结构和人员编制,科学合理地配置人手。
4.根据实际需要提出新增人员的招聘申请,按工作岗位技能要求考核、筛选、录用各级员工,并搞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5.根据计划部下达的生产计划,合理地做好生产计划安排和组织生产工作,并检查/指导生产计划的执行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生产任务,确保交期。
6.依照ISO9001品质管理体系要求,建立生产过程中的品质保证和帝制体系,按照产品质量标准和样板要求,严格控制产品的质量,坚持“三不”原则,确保质量满足客户的需要。
7.组织/落实/执行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防火规定,结合实际运作特点,制订本部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做好各岗位人员的安全防护措施。
8.对各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消防知识培训,提高属下员工的安全生产和防火意识,并落实与监督执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
9.制订机器设备、夹具、测试仪器等的使用/维护/保养及管理制度,并组织/落实/执行。做好设备、夹具、测试仪器等的报修/维修工作,减少故障,防止损坏,延长其使用寿命。
10.制订生产耗材的使用/管理制度,严格控制“料、工、费”及各种物料的损耗,提高节约意识,增强成本观念,不断降低物耗和生产成本。
11.积极推行“5S”管理活动,搞好现场“5S”管理工作,确保工作环境清洁、整齐有序,一切物品需分类标识清楚/摆放整齐,做到安全、文明生产,提升企业形象。
12.贯彻落实公司有关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并组织制订各项管理制度/运作流程等,加大其执行力度,督导属下员工严格遵守执行。
13.制订各级员工的岗位工作职责,并监督其履行职责。
14.做好生产试产过程中的工艺条件记录工作,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工艺合理性,合理地设定生产条件,并对不合理提出改良建议。
15.做好与各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配合各部门搞好工作,让内部客户满意。
16.随时掌控本部门的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状况、生产效率/耗材、仪器设备状态及人员动态等,对其存在的异常状况,及时分析原因确保生产运作顺利正常。
17.做好各类生产报表和文件的审批工作,确保报表数据真实地反映实际情况。
18.根据生产需要决定车间是否加班,根据生产任务松紧情况向人事行政部提出增减员工人数。
第二篇:测试工程年终总结
2012年终总结
紧张而有序的一年又要过去了,忙碌的一年里,在领导及各部门各同事的帮助下,我顺利的完成了 本的工作。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总结经验、完善不足,本人本的工作总结如下:
1.及时完善了本部门的电脑、仪器、治具的维护。尽可能的降低设备使用的故障率与报废率,在其出现 故障的时候,并做到了能在当地解决就当地解决,不能当地解决的也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了解决。
2.对每个客户的机种资料、软件都及时更新,各机种首件带班工程都全程跟到底,直到有结果为止,如有问都有于驻厂客户联系。
3.测试仪器、治具每天使用前都有做点检项目,仪器设备都有做定期保养计划。
4.测试辅材、治具进出与仪器送修、校验都有做电子档记录并保存。
5.积极配合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与各部门同事之间沟通气氛良好,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
自担任带班工程一职以来,我始终坚持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努力,在这平凡而普通的工作岗位
上,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回顾这一年来,我在思想上、学习上、工作上都取得了新的进步,但我也认识 到自己的不足之处。
1.因为简单的问题重复出现重复解决,可能到位不及时。
2.自己的思路还很窄对现代技术的发展认识的不够全面。
3.本部门有时出现的问题我不知道而领导先知,这是令我身为带班工程而惭愧的。
总结了过去,方能展望未来!最后说说2013年的工作计划,辞旧迎新,总结本工作的同
时,对于明年工作也提出了初步设想;
1.继续完善产线设备仪器的维护。
2.加强自己与本部门技术人员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水平。把工作做到最好。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产线所有电脑安装网络监控。并把部分配置低、运速慢、问题多的电脑进行 更换,更换配置高的电脑既有利于产线提高产能与效率,也可减少工程维修时间。
以上三点是我对明年工作计划的初步设想。
在我入职的三年,我在公司学到了很多,公司在茁壮的成长,像雨后的春笋发展速度飞快,这
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希望新的一年里公司业绩蒸蒸日上,更上一层楼。
刘嘉明2013.01.03
第三篇:岩土工程测试
土木工程学院工程课程报告
课程: 《岩土工程测试》
班级: 专业: 姓名: 教师:
2014年12月
目录
一、岩土工程测试的意义概述...............................................................................................1
二、岩土工程测试的作用概述...............................................................................................2
三、岩土工程测试的内容概述...............................................................................................2 3.1、平板荷载试验.............................................................................................................3 3.2、十字板剪切和旁压仪试验.........................................................................................3 3.3、锚杆和土钉测试.........................................................................................................4 3.4、岩土的渗透性及注浆加固.........................................................................................5 3.5、静力触探试验.............................................................................................................7 3.6、动力触探试验.............................................................................................................7 3.7、岩石力学参数测定.....................................................................................................8 3.8、软岩及土的流变试验.................................................................................................8 3.8.1、软岩的特征与流变特性.........................................................................................8 3.9、岩土中的应力测量.....................................................................................................9 3.10、超声波测试.............................................................................................................10 3.11、桩基检测试验.........................................................................................................10 3.12、地基动力测试.........................................................................................................11 3.13、岩体强度试验.........................................................................................................12 3.14、非饱和土测试.........................................................................................................12 3.15、模型试验.................................................................................................................12 3.16、测试数据的整理与分析.........................................................................................13
岩土工程测试课程报告
贵州大学(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王锁
一、岩土工程测试的意义概述
岩土工程测试就是对岩土体的工程悱质进行观测和度量,得到岩土体的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的试验工作。
岩土工程测试是生产实践,也是科学试验,是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必由之路。毛泽东在《实践沦》中说过:“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他又说:“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
土木工程、岩土工程都是很古老的学科。早期以土、木、石为材料,都是先有实践、试验,后来才有了材料力学、结构力学,近代才有了弹性力学、塑性力学、土力学、岩石力学等。材料属性必须通过试验或现场测试获得。土力学中有试验土力学,粒径级配曲线、e—P曲线、p—S曲线、击实曲线都是试验、测试得到的,库仑抗剪强度理论、达西定律也都是实践、试验得到的。土木工程、岩土工程中经验、统计公式很多,经验、统计更是实践的总结,数学上的概率统计就是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科技中常用的反分析法更是由实践、试验结果反求材料特性、计算参数和深究理论概念。
英国人培根有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不完整,没有提到实践的作用。知识如果不和实践相结合,不能应用,就产生不了力量。中国老百姓有一句俗语叫有本事,本事即能力,即在实践中应能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创造效益、提高生产力,这才是活的知识,才有力量,才算有本事。反之,如果知识不结合实践,不能应用,那就是一个书呆子,没有本事。我国宋代大诗人陆游说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即书本知识,绝知就是真知、会用,躬行就是实践。一名岩土工程师如果不重视实践、试验,那是不可思议的,终无大成就,因此一定要重视试验、实测技术。
总结得到的理论、计算公式的可靠性如何检验呢?还是实践,以此为标准,由实践来检验、提炼理论。/ 13
二、岩土工程测试的作用概述
岩土工程理论分析中的各种定理和规律(如摩尔一库仑定律、各种岩土体本构模型等)几乎都是建立在试验分析的基础之上。理论分析指导工程实践,而土工测试又是理论分析的基础。因此,在岩土工程中,测试处于基础地位。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工程实践中出现了更多更复杂的岩土工程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系列新的岩土体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涌现出来。这些新的理论和设计方法要求测试技术有新的发展和突破。没有先进的测试技术就得不到新的理论和设计方法所需要的精确的岩土体参数,这些新的理论和设计方法就无法保证工程实践精度。因此,现代工程实践对测试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依赖性也越来越强。
从整体上看,岩土工程测试可以分为原位测试和室内测试两大类。原位测试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试验前对岩土体的扰动,避免了这些扰动可能带来的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原位测试结果可以直接反映原位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状态,更接近工程实践的实际情况。同时,对于某些难于采样进行室内测试的岩土体(如承受较大固结压力的砂层),原位测试是必需的。但是进行原位测试,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都比较大。此外,原位测试对应的试验条件比较复杂(比如边界条件非常复杂),给理论分析计算带来了困难,许多情况都不得不进行某些理想化的假设才能进行计算分析。而室内测试能进行各种理想条件下的控制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反而更容易满足理论分析计算的要求。因此,原位测试和室内测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不能相互取代。
现代新发展起来的测试设备和技术,往往以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为目的。因此,仪器构造复杂,操作要求高,可以了解岩土体材料在各种情况的变化规律、考虑常规试验不能考虑的各种因素。但是,这些仪器设备花费巨大,并且操作复杂,不可能普遍应用于一般工程实践,常规测试仪器和技术仍然是必需的。即便是对于复杂的工程实践,常规测试也是必要的,它是进行复杂测试的基础。
三、岩土工程测试的内容概述
岩土工程测试的内容很多,《岩土工程测试》(土木工程研究生系列教材)主要讲述一下内容。/ 13
3.1、平板荷载试验
原位试验(In-Situ Festing)有时也称现场试验(On the Spot Festing),其类型很多,如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平板荷载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仪试验、大型剪切试验、孔隙水压力测试、弹性波速测试、地应力测试、抽水或注水、压水试验等。应用最广泛、最常见的还是平板荷载试验(P1ate Loading Test),简称PLT试验。
平板荷载试验是利用弹性力学半无限体表面作用集中荷载的沉降计算公式(布希奈斯克解),来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基本方法。平板荷载试验一般只能反映深度为两倍承压板宽度范围内的土性特征。
试验设备,平板荷载试验因试验土层(地基)软硬程度、平板(荷载板或承压板)面积大小、试验土层深度等不同,采用的测试设备有多种情况。整个试验可分为承压板、加荷系统、反力系统、观测系统四部分。
3.2、十字板剪切和旁压仪试验
十字板剪切试验全称为野外十字板剪切试验,国际上简称为FVST(Field Vane Shear Test)。十字板剪切试验是用插入软粘土中的十字板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测出土的抗扭力矩,换算其抗剪强度。这个抗剪强度相当于摩擦角u0时的粘聚力Cu值。旁压试验(Pressure Meter Test,PMT)起源于德国。旁压试验是利用旁压器对钻孔壁施加横向均匀应力,使孔壁土体发生径向变形直至破坏,利用量测仪器量测压力与径向变形的关系推求土力学参数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十字板剪切试验在国内外运用广泛,该法能够有效地在原位测定饱和软粘土的抗剪强度。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该试验方法有如下优点:①试验存原位进行,不需取试样;②对无法取样和很难进行室内试验的土,如极软粘土、岩土接触面等,可以获得必要的力学指标;③能更好地反映土的结构、构造特性,如层理、裂隙、结核和颗粒分布的不均匀性;④试验中的边界条件(如排水条件、天然受力状态等)是实际的边界条件;⑤对于正常固结的饱和软粘性土,十字板试验能反映出软粘性土的天然强度随深度而增大的规律,而室内试验指标成果比较分散。/ 13
十字板剪切试验原理:十字板剪切试验是在钻孔某深度的软粘性土中插人规定形式和尺寸的十字板头,施加扭转力矩,使板头内的土体与周围土体产生相对扭剪,直至土体破坏,测出土体抵抗扭转的最大力矩,然后根据力矩的平衡条件,推算出土体抗剪强度。在推算强度时,作了以下几点假定:①剪破面为一圆柱面,圆柱面的直径与高度分别等于十字板板头的宽度D和高度H;②圆柱面侧面的抗剪强度fV和上下端面上的抗剪强度fH为均匀分布并相等,即fVfHf。由于十字板现场剪切试验为不排水剪切试验。因此其试验结果与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结果接近,饱和软土在固结不排水剪切时0,故f十字板剪切试验推算抗剪强度的公式可以表达为
qu2cu。
cukPff
3.3、锚杆和土钉测试
锚杆支护技术是20世纪初由煤矿巷道支护发展而来的,在岩土工程的边坡稳定支护中已经有广泛应用,是比较成熟的技术。现代土钉支护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土体开挖和保持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型挡土技术。锚杆支护和土钉支护技术经济可靠,施工快速简易,已在大量工程中得到应用。
锚杆的锚固原理:与锚杆直接作用的是复杂多变的岩土体,这给锚杆的力学行为及锚固用原理的观测和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现有的多数有关锚杆支护作用和效果的试验都是在限定条件下和理想化了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目前对锚杆锚固原理了解还不够深入,但以下几种锚固作用机理是得到了工程和理沦界的普遍认同的。
悬吊作用原理:悬吊作用理论认为,锚杆支护是通过锚杆将软弱、松动、不稳定的岩土体悬吊在深层稳定的岩土体上,以防止其离层滑脱。这种作用在地下结构锚固工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起悬吊作用的锚杆,主要是提供拉力,用以克服滑落岩土体的重力或下滑力,来维持工程结构的稳定。
组合梁作用原理:组合梁作用是较早提出来的,也是一般公认的支护作用原理之一。这种原理是把薄层状岩体看成一种梁(简支梁或悬臂梁)。在没有锚固时,它们只是简单地叠合在一起。由于层问摩擦阻力不足,在荷载作用下,单个/ 13
粱均产隹各自的弯曲变形,上下缘分别处于受压和受拉状态。若用螺栓将它们紧固成组合梁,各层板便相互挤压,层间摩阻力大为增加,内应力和挠度大为减小,于是增加了组合梁的抗弯强度。当把锚杆埋入岩士体一定深度,相当于将简单叠合的数层梁变成组合梁,从而提高了地层的承载能力。锚杆提供的锚固力愈大,各岩层间的摩擦阻力愈大,组合梁整体化程度愈高,其强度也愈大。
挤压加固作用原理:兰格(T.A.Lang)通过光弹试验证实了锚杆的挤压加固作用。当他在弹性体上安装具有预应力的锚杆时,发现在弹性体内便形成以锚杆两头为顶点的锥形体压缩区,若将锚杆以适当间距排列,使相邻锚杆的锥形体压缩区相重叠,便形成一定厚度的连续压缩带。
为说明锚杆对破碎地层的支护作用,国外的澳大利亚雪山水电站地下工程、国内的冶金建筑研究院等单位曾分别先后用碎石、混凝土碎块作材料模拟破碎地层,然后锚杆加固,结果发现加固后的模型承压能力大大提高。这就说明,通过锚杆的加固,即使毫无粘结力的碎石也能被加固成承载能力相当高的糕体“结构”。工程上称这种现象为挤匿加固作用,类似我国古代桥梁工程中的键(腰铁、铰石)对裂隙岩体的作用。
上述锚杆的锚固作用原理在实际工程中并非孤立存在,往往是几种作用同时存在并综合作用,只不过在不同地质条件下某种作刚占主导地位罢了。
3.4、岩土的渗透性及注浆加固
地下水在岩土孔(空)隙中的运动称渗流(透),发生渗流的区域称为渗流场。观测井就是敞开口的井,或称为测压井,可以用来观测海水人浸淡水含水层的现象,观测地下水的污染情况等。岩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的量测可以利用敞开式测压管(观测井)或封闭式测压计。压水试验是测定岩土体渗透性特征最常用的一种测试方法。它是靠水柱自重或泵压力将水压人到钻孔内岩壁周围的裂隙中,并以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的吸水量来表示岩土体的渗透性。
观测井包括海水入侵和地下水质污染,这是为了环境保护,环境保护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利益。自然环境的变迁,如沙漠化、水源断缺,对森林的破坏,直接影响甚至毁灭了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
测孔隙水压力意义也很重要。在饱和土中总应力由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组成。在非饱和土中总应力包括有效应力、孔隙水压力和孔隙气压力。孔隙水压力/ 13
和孔隙气压力较难测准,因而有效应力原理的应用就受到影响。有效应力原理是土力学理论的重大发展,它反映r岩土工程强度的本质。岩土工程计算中都有误差,甚至误差很大,原因当然足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材料力学、弹性力学中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弹性体假定是近似的,不完全符合实际,另一个是计赞:参数洪差大,nf靠性差。能够使计算参数测试提高可靠度,这是个重要问题,足对崧土力学的贡献。
岩体和土体的重要区别是岩体中有各种成因的节理、裂隙、甚至是裂缝,这些裂隙(缝)的存在严格地说使岩体不成为连续体,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材料力学、弹性力学,也是岩土力学的根本假定,所以许多学者尤其对岩石(体)力学问题,从损伤力学,甚至从断裂力学角度去研究,就是承认岩体不是,至少不是严格的连续体。但目前,从岩土力学与工程应用方面讲,还是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基础。岩体中的压水、灌浆工程就是要堵塞裂隙、使岩体成连续体,至少成为近似地连续体,从根本上改善了岩性,改变了岩体工程测试的前提条件。也为测试岩体中界面的接触应力(压力)、岩体(石)中应力(包括构造应力即地应力,工程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这些测试都要求紧密接触,接触良好,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地传递应力,测试才能准确。岩体内部裂隙被封堵后,成了连续介质,岩体(石)内部埋设仪器、仪表后,所有变形、变位、应变、位移才能测得准,这就为反分析法提供了基础条件。反分析法是测位移、形变、应变,在此基础上去作应力、应变参数分析,因为有了应力才有应变,现在是测了应变,再分析应力,应变参数,所以称为反分析法。在数学物理方程中称逆问题。反分析法是一种既老又新的方法,比如西医诊病,先查问症状,再分析病理,再用药;中医诊病,先望、闯、问、切,再分析病理,再用药,这就是反分析,先查明果,后分析因。又比如测挡土墙位移、变形,再反演土的抗剪强度。又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本构关系,也是反分析,先弄清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规律,再通过演绎或归纳建立方程,然后再求解方程。
岩土的渗透性及测试应用是广泛的,如野外抽水、基坑降排水、管涌、流沙、地层液化、隔水帷幕、隧道及矿井渗漏水、桥墩围堰、大坝基础防渗、水下工程、农田灌溉、地面沉降、环境工程如回灌等都与岩土的渗透性有关,都要进行测试,有的在大学阶段学过,有的在研究生阶段工程地质里学过。有的太专门化了,只/ 13
能约略提到,避免重复。
3.5、静力触探试验
静力触探试验(stati penetration test),英文缩写CPT(cone penetration test)。静力触探是用千斤顶或落锤将一根细长的金属杆(直径19~80mm)压入或打人地下,用以测定任意深度处金属杆的贯人阻力。将其结果绘成图,横坐标表示贯人阻力,纵坐标表示贯人深度,这是勘察方法——原位测试中的主要类型之一。
在20世纪初期的触探仪是一个顶角为90。的圆锥,放在黏性土上并逐渐加荷,不断贯人,贯人阻力随着黏性土强度增大而增大。后来有了荷兰圆锥静力触探试验,这种圆锥具有60°顶角和直径:36mm,锥底而积10cm2。
3.6、动力触探试验
动力触探(DPT)和标准贯入试验(SPT)都是土工原位测试的主要方法,它们是利用一定的锤击能量,将带有探头的探杆打人土中,按贯入的难易程度来评价土的性质,得到经验(统计)公式。
标准贯入试验的力学机理:标准贯人试验(SPT)与动力触探试验在设备上的区别(重型动力触探和标准贯入试验没备大同小异)主要是探头形式和结构有差异,因而决定了各自的试验机理。标准贯人试验的探头称贯人器,是由钻孔取土器转化而来的开口管状空心探头。在贯人过程中,整个贯人器对端部和周围土体产生挤压和剪切作用,同时由于贯人器是空心的,将有部分土体挤入,加之是在冲击作用下工作,其工作细节和边界条件非常复杂。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断有人探讨标准贯人试验的力学机理,从理论研究方面讲,可有三种理论:①动力作用理论;②用极限平衡理论进行研究;③用波动理论进行研究。
影响动力触探仪精度的因素:⑴人为使用因素:①落锤的高度控制和锤击方法;②量测读数精度;③触探孔垂直程度和探杆长度;④在钻孔中进行触探时钻孔的护壁和清孔情况。⑵设备本身的影响因素:①穿心锤的形状和质量;②探头的形状和大小;③触探杆的截面尺寸、长度和质量;④导向锤座的构造及尺寸。⑶土质与工程环境:①土的性质,如密度、含水量、颗粒结构、压缩性、超固结状态、抗剪强度等;②触探深度,包括触探杆长度和探杆侧壁摩擦。触探深度在12~15m以内时,可忽略探杆侧壁摩阻力,也不用泥浆护壁。探杆长度有显著影/ 13
响,对锤击数需要修正;③地下水的影响。在粘性土中试验,地下水的影响大;在砂土中试验.地下水影响小。
3.7、岩石力学参数测定
岩石的力学性质,岩石和岩体,无论是干燥的还是饱和的,在大多数工程荷载作用下,均表现为弹性体或近似弹性体。
岩石特别是岩体内部,必然有节理、裂隙、结构面、软弱夹层等。这些结构面、软弱夹层,其物质成分、微观结构、力学性质都比较复杂,其力学性质可能属于非线性弹性、弹塑性或粘弹性等。对于结构面和软弱夹层而言,它们含水情况是否饱和,作用力方向和结构面、软弱夹层的展布方向是垂直还是平行或者倾斜,影响很大、差异明显、工程效果大不相同。由于岩石、岩体本构关系的多样性、复杂性及不确定性,这里只研究岩石、岩体作为弹性体、近似弹性体的情况。
3.8、软岩及土的流变试验
软岩及土的流变性包括弹性后效、流动、结构面的闭合和滑移变形等。随着岩土工程的发展,流变已成为工程实践中常遇到的问题,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岩土体流动变形呈现出了大量的、具有不同特征的流动变形和破裂现象一,通过测试技术,研究这些现象便于了解岩土体变形程度、发生原因、发展趋势及最终状态,由此采取适时有效的工程对策。
3.8.1、软岩的特征与流变特性
软岩的基本特征是强度低,孔隙率高,重度小,渗水、吸水性好,易风化,易崩解,具有显著的膨胀性和明显的时效特性。作为工程材料,其稳定性差。由于岩体开挖后出现持续变形,对于不稳定岩石包括泥质夹层节理弱面等,往往有流变性、粘弹性、粘弹塑性等。流变性又称粘性(Viscosity),是指物体受力变形过程与时间有关的变形性质。软岩流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强度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软岩的流变性包括弹性后效、流动、结构面的闭合和滑移变形。,弹性后效是一种延迟发生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由于加荷刚继瞬时的弹性变形产生之后,仍有部分变形随时间增长而产生,因为这部分变形属于可恢复的,且在恢复时亦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这部分变形仍属于弹性变形范畴,当外力卸除后最/ 13
终不留下永久变形。流动又可分为粘性流动和塑性流动,它是一种随时间延续而发生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其中粘性流动足指在较小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塑性流动是指外力达到屈服极限值后才开始发生的塑性变形。闭合和滑移是岩体中结构面的压缩变形和结构面问的错动,也属塑性变形。
工程岩体流变性状及其多样性、易变性显得比较复杂。不同成因类型的软岩、不同结构构造的软弱层,其流变性表现程度是不同的。花岗岩风化形成的软岩,流变变形一般较小,阻尼变形持续时间较短,变形很快趋向稳定;泥质砂岩变形增长较快,变形量值也较大;粘土岩与页岩以及软弱夹层的流变特性非常明显,故对其流变性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软岩的流变规律是很复杂的,它和膨胀、崩解一样给软岩工程带来极大的危害。地下洞室围岩的失稳往往是流变、膨胀和崩解的综合效应。很难区分何种效应起主导作用。
软岩的流变力学特性主要包括四方面:①蠕变,在恒定麻力的条件下,变形随时间逐渐增长的现象;②应力松弛,当应变保持一定时,应力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现象;③流动特性,时间一定时,应变速率与戊力大小的关系;④长期强度,在长期荷载持续作用下软岩的强度。
3.9、岩土中的应力测量
土体中的应力测量通常采用压力盒装置(常用的有钢弦式土压力盒),测量时必须保证仪器埋设处的土体可以近似认为是弹性均匀连续介质。地应力的研究和测试方法有:岩体表面应力测量技术、浅钻孔应力解除技术、深钻孔地应力测量技术、水压裂法地应力测量技术和声发射法地应力测量技术等。
土中应力测量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在界面处的应力称为接触应力,如基础底面、挡土墙背处(包括深基坑支撑和土层的接触面处)、地下洞室衬砌外侧、桩端界面处、双层地基界面处,深埋管道底部或外侧,这些都是在两种材料的界面处。另一类是在土体内部,如地基内部、边坡体内部,还有厚衬砌内部、地下连续墙内部(严格说,后两种情况不是土中应力)。
测土中应力有一个基本要求,这就是要求介质是连续介质,也就是说仪器埋设处应是连续介质,而且仪器埋设处要有代表性。这就要求不论界面还是土体内部,不应该处于非均匀状态或是有孔洞或有应力集中现象。如在岩体中测试最好/ 13
通过灌浆填塞,封堵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裂隙,使之成为连续介质,起码近似于弹性连续介质。在土体中测试时,要求通过手工操作使土体,至少使仪器埋设处成为弹性、均匀连续介质。这才符合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具备测试正确性的基本前提。
3.10、超声波测试
声波测试技术是一种现代物理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应用声学原理,采用声电转换技术,依据弹性波理论,利用波速这一参数,结合波幅、波频、波形等特征,反映介质质点运动的力学特征,获得工程地质与室内试样的物理力学特性。
声波测试技术是一种现代物理技术,主要是应用声学原理,采用声电转换技术,依据弹性波理论,利用波速这一参数,结合波幅、波频、波形等特征,来反映介质质点运动的力学特征,获得工程地质与室内试样的物理力学特性。
声波测试分室内与室外两种。室内主要是测定岩土试样的声波波速,用来计算岩土试样的物理力学参数;室外主要是在工程现场通过原位测试,用弹性波波速来对地质进行评价,尤其是岩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评价。概括起来,声波测试技术可以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岩石(土)试样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估算,如动弹性模量、泊松比等;②利用声波参数结合地质因素,对工程地质进行分类、分级;③利用声波探测技术评价地下工程围岩的稳定性,包括围岩松弛带范围的测定和围岩稳定性的定期观测;④利用声波测井技术,进行工程地质勘探钻孔及孔间地质剖面分层,确定风化层厚度,为设计开挖及处理提供依据;⑤岩体中存在缺陷,如构造断裂、岩溶洞穴的位置和走向及规模,张开裂隙的延伸方向和长度的探测;⑥工程岩体施工及加固效果的检测,如爆破、喷锚支护、补强灌浆的质量检查等。
3.11、桩基检测试验
桩是设置在地层中的竖直或倾斜的基础支承构件。桩基检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第一个目的是为桩基的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该目的是通过在建筑现场的试桩上进行测试来实现的。第二个目的是检验工程桩的施:[质量,是否能够满足设计或建(构)筑物对桩基承载力的要求。该目的是通过对工程桩进行抽样测试来实现的。
桩基检测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桩基的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该目的是/ 13
通过在建筑现场的试桩上实现的;二是检验工程桩的施工质量,是否能满足设计或建(构)筑物对桩基承载能力的要求,该目的是通过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来达到的。对桩基检测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两项:一是桩的平面位置与几何尺寸;二是桩的完整性与承载能力。主要介绍单桩的完整性与承载能力的检测技术与方法。单桩承载力检测内容包括桩的垂直承载力、水平承载力与抗拔承载力,它取决于桩周(端)介质对桩的支承阻力以及桩身材料的强度。单桩完整性反映了桩身截面尺寸变化、桩身材料密实度和连续性的综合性指标。检测参数包括桩身钢筋混凝土波速、密实度,桩身截面尺寸变化,桩身缺陷位置、缺陷形式、缺陷程度,推算桩长及估算钢筋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桩基检测技术方法分静载试验与动测试验两种。
3.12、地基动力测试
在岩土工程中,岩土体受到动力作用(地震、风振、浪振、机器振动以及爆炸爆破、高速流体和陆地高速重型运载工具等所产生的动应力等)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岩土体在动力作用下的反应和动力参数通过动力测试获得。常用的岩土体室内动力测试技术有:动三轴试验、动单剪试验、振动台试验和共振桂试验。
土的动力性质是指其在各种动力作用下直接或间接表现出来的某种反应和效应,从岩土工程观点来看,动力是指地震、风振、浪振、机器(锻锤、透平机、破碎机等)振动,以及爆炸、爆破、高速流体通道和陆地重型高速运载工具等所产生的动应力。可见,岩土体在各类土建工程中受到动力作用的情况是极其普遍的。
土的动力测试的目的分为三个方面:①土的基本动力参数的测定,如动弹性模量、动剪切模量、泊松比、动阻尼以及土体中波的传播速度等;②土体的动力反应试验.如饱和低塑性土的振动液化试验和衰减试验等;③土体结构受振条件下的原型观测,如各种动力作用下土体振动性状的实际观测等。就其测试条件又可分为四类:①室内试验;②现场模拟试验;③原位试验;④原型观测。
由于动力试验条件的复杂性,通常一项动力参数可以通过多种试验方法测求。所以在设计土的动力试验或选用某项试验设备时.应首先考虑试验条件的相似性和设备功能的多重性,以及试验成果的针对性。
动三轴试验原理:动三轴试验是从静三轴试验发展而来的,通过对试样施加/ 13
模拟的动土应力。同时测求试样在承受动荷载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动态反应。这种反应是多方面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是动应力(或动主应力比)与相应的动应变的关系和动应力与相应的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关系。根据应力、应变及孔压这三种指标的相互关系,可以推求出土的各项动弹性参数及粘弹性参数,以及土样在模拟某种实际振动的动应力作用下所产生的性状。
3.13、岩体强度试验
岩体是赋存于一定地质环境中的复杂地质体,通常由岩石(结构体)和各种各样的软弱结构面组合而成。因此,岩体强度不仅与组成岩体的岩石力学性质有关,而且与这些软弱结构面的物质组成、发育程度、组合类型及力学性质等有着很大的联系。许多工程实践表明,结构面的存在大大削弱了.岩体整体强度,导致岩体稳定性降低。工程实践需要以岩体为对象的室内测试技术和原位测试技术来分析评价岩体强度和稳定性。
3.14、非饱和土测试
相对于饱和土力学而言,非饱和土力学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试验技术,迄今没有定型设备;二是理论体系欠成熟。理论的发展离不开试验对土的力学特性的揭示,因而测试技术对非饱和土力学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
3.15、模型试验
尽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的分析计算取得了蚝足的进步,但到目前为止,许多复杂的工程情况(如水工大坝、地基一结构的相互作用等),运用现有的理论计算仍有很多困难,甚至无法计算,这时,模型试验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模型试验要求模型材料、模型形状及所受的荷载等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律与原型的情况相似。
模型的相似原理:既然是模型试验,模型和原型之间,在几何尺寸,材料、物理、力学特性方面是相似而不是相同。模型试验的相似理论是指模型上重现的物理现象应与原型相似,即要求模型材料、模型形状、所受荷载等均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种模型试验,既要研究在正常荷载作用下结构、岩体、地质体的应力及变形特性,又要研究超载情况下的变形和破坏特征,因而兼有线弹性应力模/ 13
型和破坏模型的试验特点,因此它既要满足结构破坏型试验的相似关系,又要满足地质力学、岩体力学模型试验的相似关系。
概括而言,相似原理可表述如下:实体(原型)和模型为两个系统,它们的几何特征和各个对应的物理量必须(然)互相成为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样就可以试验测定模型系统的物理量,再按比例推求原型(实体)的相对应的物理量。
考虑平面问题时,物理量包括坐标、体积力、边界力、应力、位移、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等。
数值模拟:模型试验要制作模型或称试件(样),要多作儿次、几十次试验,就要作多个试件。模型试验复杂、费时、费钱,所以有的人就少作,甚至不作,这样要得到足够的、准确的、可靠的试验数据就不可能。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数值模拟。
以有限单元法为代表(有限条带法、边界冗法等)的方法称为数值方法,这是目前最接近真值的近似方法。我们设定一个数值模型,单元划分好,模型中的特殊构造损伤事先安置好.可设置特殊单元,各种荷载及加载条件、边界条件设计好,只要编好计算程序,在计算机上很快或较快时间内就可以得出结果,一目了然,再调数值,形成一个新的方案再计算,很快又得出一个结果,一个计算方案的计算结果就相当于一个模型(试件)试验。用数值模拟米和模型试验相比较,数值模拟应用越来越广,当然和有限单元法及电子计算机的大量使用分不开。
3.16、测试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在岩土工程测试中必然会遇到大量的数据,因此岩土工程测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从大量的数据中取出有用的数据并得出结论或规律,用于指导工程实践。
数据处理,在数理统计中,就是通过随机变量的部分观察值来推断随机变量的特性,例如分布规律和数字特征等。数理统计是具有广泛应用的一个数学分支,它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根据试验或观察得到的数据,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作出合理的估计与判断。/ 13
第四篇:2014提升工程测试答案
《“提升工程”(2014)--远程培训项目》评测试卷
考生姓名: 吕爱华 交卷时间: 2015-03-24 13:09 考试成绩: 94 考试结果: 合格
判断题(大题总分19分,每题1分,共19小题)1.交互式电子白板不能与其他教学软件兼容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2.学科教学资源本地化二次开发指在卫星教学资源的使用过程中,由当地教育工作者结合本地或当前教育教学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对所接收的资源进行重组、开发和利用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3.FLVCD可以获取国内外各大网站视频原始地址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4.为了检测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以及知识间的关系,最常使用的软件是概念图软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5.在灵活性方面,交互白板比PPT强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6.BMP文件是一种在Authorware中经常使用的图像文件格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7.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8.只有以教育认知理论为支撑,才能将个人的物理学习空间和网络学习空间有机地融合起来,发挥网络学习空间的功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9.MOODLE平台可以让师生共同协作解决问题,但不适合用于完全的在线学习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0.在ipad的APP store中只可购买应用程序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1.技术需要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提供方便与创造条件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2.明星小组是合作程度的体现,是小组个性化的体现、是个性化与团队的紧密结合,是高质高效处理、解决问题地体现,是优良组风的体现。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3.整合的教学情境是指使用电脑、多媒体和网络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4.表现性评价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主要有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辩论、操作、实验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5.博客可以作为教师基于经验的学习即反思性学习的工具,发展自身教学能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6.工作坊中 活动主要是正式活动。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
17.院校培训模式是指由师范院校、教师进修院校为主,综合性高等学校、非师范性高等学校参加的对中小学教师实施在职教育的一种培训方式,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教育的一种主要模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8.“几何画板”便于数学验证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19.iPad中的APP store 是APP应用库,可以在里面搜索需要购买或免费的应用程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
单选题(大题总分27分,每题1分,共27小题)
20.在幻灯片中,哪一项试图最适合用户查看和组织贯穿幻灯片的整体构思,方法文本的编辑?
A.幻灯片视图 B.大纲视图
C.幻灯片浏览视图
D.幻灯片放映视图
答案:B 解析:
21.网络安全方案,除增强安全设施投资外,还应该考虑哪些?
A.用户的方便性
B.管理的复杂性
C.对现有系统的影响及对不同平台的支持
D.以上三项都是
答案:D 解析:
22.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体现了它的什么特性?
A.呈现力
B.重现力
C.传播性
D.可控性
答案:A 解析:
23.以下属于交互式媒体在运用于学科教学的优点是 A.呈现方式简单
B.按设计步骤演示
C.无声音动画效果
D.保留课堂的生成
答案:D 解析:
24.在authorware制作课件时,课件中的文本显示一般用
A.计算图标
B.声音图标
C.显示图标
D.判断图标
答案:C 解析:
25.机构网络学习空间不包括()
A.班级空间
B.学校空间
C.教师培训中心空间
D.教研员空间
答案:D 解析: 26.iTunes的功能
A.在 App Store 中搜索您可以购买或下载的应用程序
B.在 iTunes Store 中搜索音乐,有声读物,电视节目、音乐视频和影片,在电脑和ipad间同步数据
C.可在 iPad 上观看照片和视频,用电子邮件发送,或将照片上传到电脑或互联网。
D.通过无线局域网与其他 FaceTime 用户进行视频通话。类似QQ、MSN。
答案:B 解析:
27.本课例增加了哪一方面的教学目标是传统课程所没有的
A.知识与技能
B.过程与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三维教学目标
答案:C 解析:
28.()是一个小组所有有效行动的总和。
A.交流协作
B.分工合作
C.合作学习
D.团队配合 答案:D 解析:
29.在课例中的探究模式为()
A.利用书本进行探究
B.利用学生课后查找的学习资源进行探究
C.利用共享网络中的学习资源进行探究
D.利用教师提供的PPT进行探究
答案:C 解析:
30.()主要指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A.学习差异
B.学习需要
C.异质
D.同质
答案:C 解析:
31.在进行新课之前,将课前搜集的相关资料呈现给学生,供学生根据需要选择并开展学习活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是()A.随机进入式策略
B.启发式教学策略
C.先行组织者策略 D.支架式策略
答案:A 解析:
32.有效的()可以与教学活动形成一种互动关系,为教师改进教学和促进学生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A.学习评价
B.教师评价
C.课堂评价
D.自我评价
答案:C 解析:
33.《课程标准》要求实施()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A.多样化
B.一体化
C.综合式
D.主题式
答案:D 解析:
34.团队设计中包括工作坊成员角色构成和分工设计,其中工成员角色中专业者的职责不包括下列哪项?
A.设计者 B.主持者
C.指导者
D.学习者
答案:D 解析:
35.什么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和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A.教学反思
B.教学实践
C.课堂教学
D.校本培训
答案:A 解析:
36.目前“班班通”最主要的表现形式
A.简易多媒体教室类型
B.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设备
C.普通的网络教室和移动网络教室
D.综合包含多媒体计算机及网络
答案:B 解析: 37.应用“百宝箱”时,想要设置背景,应该把背景图片放在那里?
A.顶层
B.中间层
C.底层
D.背景层
答案:D 解析:
38.以下哪种教学组织形式属于小组相互作用的类型()A.教师通过讲授,谈话,板书,演示等向班级或一组的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B.由学生阅读教科书,观看或聆听音像教材,做笔记等获得教学信息
C.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应用情况
D.通过讨论,问答,交流等在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教学信息
答案:D 解析:
39.课程第一节案例1中讲述“移项”这一概念时,动态演示依据等式的性质将“项”改变位置这一过程的目的是
A.技能示范引领
B.技能分解训练
C.技能综合训练
D.厘清技能原理 答案:D 解析:
40.以下属于MOODLE平台的设计理论的是:
A.建构主义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实用主义
答案:A 解析:
41.教学评价既要评价教学的结果,也要对教学的过程进行评价,这符合教学评价设计的()原则
A.关联性原则
B.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客观性原则
答案:B 解析:
42.在为项目制定学习目标时,一下哪些也是重要的,需要考虑的?
A.那些容易评价的初级技能
B.那些不能或不能直接被评价的目标
C.21世纪技能 D.适用于所有项目的普通目标
答案:C 解析:
43.下列关于投影仪维护与保养技巧叙述正确的是()
A.增添了人类发展科技的新手段
B.提供了人类创造文化的新工具
C.引起了人类工作与生活方式的变化
D.创造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新物质资源
答案:D 解析:
44.下面不是布尔逻辑运算符的是
A.NOT B.OR C.AND D.NEAR 答案:D 解析:
45.PowerPoint演示文档的扩展名是()。
A..ppt B..pwt C..xsl D..doc 答案:A 解析:
46.在Authorware中,下列选项不是显示图标的功能的是
A.显示文本、图像、图形
B.从外部引入文本、图片
C.多种特殊显示效果
D.播放视频
答案:D 解析:
多选题(大题总分54分,每题2分,共27小题)47.下列关于投影仪的使用叙述正确的是()。
A.投影机使用一段时间(大约每隔100小时),应及时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清洁,并把过滤时间清零,切不可再移走空气过滤器的状态下使用投影机
B.投影机透镜的清洁应使用镜头纸,切不可用手触摸或其它东西擦拭
C.在机器散热状态断电造成的损坏是投影仪最常见的返修原因之一
D.在每次开关机操作之间,最好保证有3分钟左右的间隔时间,目的是为了让投影仪充分散热
答案:ABCD 解析:
48.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可自动填充()。A.数字
B.公式
C.日期
D.文本
答案:ABCD 解析:
49.多媒体课件设计时,屏幕界面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A.避免使用专用术语
B.屏幕和各组成元素的直观性
C.屏幕元素的一致性
D.考虑使用对象的特点
E.应具有艺术表达力和感染力
答案:ABCDE 解析:
50.网络主体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要做到哪些方面?
A.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水平
B.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层次
C.提高自己的网络技术水平
D.坚决同不道德的网络行为作斗争 答案:ABD 解析:
51.在交互式多媒体环境下的数学教学设计中体现的教学理念有:
A.能力培养
B.知识迁移
C.学生操作能力
D.教师教学能力
答案:ABC 解析:
52.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讲授,可以通过下列哪些媒体表征教学内容?
A.图像
B.音频
C.视频
D.动画
答案:ABCD 解析:
53.下列关于数码相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数码相机的关键部件是CCD B.数码相机有内部存储介质
C.数码相机拍照的图像可以通过串行口、SCSI或USB接口送到计算机 D.数码相机输出的是数字或模拟数据
答案:ABC 解析:
54.基于web的学习系统一般包括
A.学习教学子系统
B.资源管理子系统
C.课程开发子系统
D.教学教务管理子系统
答案:ABCD 解析:
55.下列哪些软件属于学科软件?()
A.几何画板
B.在线地图
C.听力训练软件
D.photoshop软件
E.虚拟实验室
答案:ABCE 解析:
56.下列哪些是成功项目的特点?
A.老师和学生 B.项目组织
C.学习体验
D.成人和学生角色
答案:BCD 解析:
57.高级搜索中,与运算的符号是
A.空格
B.引号
C.加号
D.书名号
答案:AC 解析:
58.下列可以用来下载网络视频资源的软件工具有
A.快车
B.迅雷
C.硕鼠
D.维棠
答案:ABCD 解析:
59.视频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有: A.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B.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使学习内容变得直观生动
D.进一步丰富课程学习资源
答案:ABCD 解析:
60.教学资源包含
A.教学资料
B.教师配备
C.支持系统
D.教学环境
答案:ACD 解析:
61.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叙述中,阐述不合理的是()A.总结性评价是教学活动告一段落时用于把握最终效果而进行的评价
B.教学评价具有诊断功能,激励功能,教学功能和调控功能
C.定量评价书对平作“ 质”的分析,对获取资料进行思维加工
D.从课堂纪律状况分析控制水平属于与学生因素有关的指标
答案:CD 解析: 62.网络学习空间的模型结构包括哪几层()
A.用户层
B.控制层
C.虚拟资源层
D.物理层
答案:ABCD 解析:
6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电脑上对iTunes资料库的数据进行随意增、删,ipad上的数据也将随iTunes资料库变动后的数据,在同步中得到增、删
B.在电脑上对iTunes资料库的数据进行随意增、删,ipad上的数据不会随iTunes资料库变动后的数据,在同步中得到增、删
C.在ipad上删除的数据会影响iTunes资料库,同步时会根据需要在ipad上得到恢复。
D.在ipad上删除的数据不会影响iTunes资料库,同步时会根据需要在ipad上得到恢复。
答案:AD 解析:
64.图片主要来源包括哪些方面?
A.网络
B.软件截图
C.书本
D.office软件制作 答案:ABCD 解析:
65.运用实物展台进行操作训练的好处
A.直观形象
B.面向全体
C.教师控制
D.主动参与
答案:ABD 解析:
66.信息素质内涵包括
A.信息意识
B.信息知识
C.信息能力
D.信息道德
答案:ACD 解析:
67.工作坊是一种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A.参与式
B.互动式
C.体验式 D.封闭式
答案:ABC 解析:
68.形成性考核的方式有()
A.记分作业
B.教学实践活动
C.小组学习
D.专题讨论
E.学习笔记
答案:ABCDE 解析:
69.学习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
A.科学的学习评价制度能够为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
B.科学的学习评价制度有助于评价学生的发展进步
C.科学的学习评价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全面发展创造必要的空间
D.对教与学的活动开展发挥适时的控制、调节和促进等作用
答案:ABCD 解析:
70.网络技术可以促进学生学习主要是因为它的哪些优势()
A.丰富的表现能力 B.强大的交互特性
C.非线性的网状结构
D.开放式的学习环境
E.良好的启发性作用
答案:ABCDE 解析:
71.合作学习的框架包括
A.类型
B.范围
C.信息化工具
D.合作者
E.目的
答案:ABCDE 解析:
72.信息技术应该是学生学习各门学科知识的()A.认知工具
B.信息加工工具
C.信息表达应用工具
D.信息交际工具 E.情感激励工具
答案:ABCDE 解析:
73.明星小组考核的标准有
A.强烈的目标意识和竞争意识
B.强烈的表现交流意识
C.强烈的合作意识
D.强烈的小组荣誉感
答案:ABCD 解析:
第五篇:2014 工程测试复习要点
2014 复习要点
题型:两部分
一、判断正误题
主要集中在第2章,3章。大家需要对各种信号的特点掌握
1、信号的分类:确定性信号:周期信号,非周期信号,准周期信号
非确定性信号,随机信号
特殊的地方:准周期信号:由周期信号合成的非周期信号,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周期信号的频率不是公倍数关系,即两信号周期之比是无理数。
比如:信号0.5sin(215t)2sin(240t)为周期信号。()
准周期信号的频谱:离散or 连续?
2、信号及其频谱特点:周期信号:离散,谐波性,收敛
非周期信号:连续,幅值谱密度和相频谱密度,傅里叶的变换
随机信号:
3、傅里叶变换的性质:线性叠加,时移,频移,展缩特性,卷积特性,信号与脉冲信
号卷积的结果
比如:(1)信号持续时间与频带宽度的关系——信号持续时间越长,信号的频带越
窄,反之,则频带越宽()
(2)时域信号持续时间压缩,则对应的频域信号中低频成分减少,高频成分增加。
()
(3)信号在时域上波形有所变化,必然引起频域上的相应变化。()
(4)现欲使一磁带记录仪中记录的4Hz的信号,通过最低通过截止频率为25Hz的频谱分析仪进行分析。可采用什么措施,利用了傅立叶变换的什么性质?
(5)信号在时域上波形有所变化,必然引起频域上的相应变化。()
(6)卷积的定义:
(7)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表明:加于线性系统的各个输入量所产生的响应过程互
不影响()
4、随机信号的时域:相关和互相关
(1)自相关函数表达及特点,自功率密度谱
Rx()x(t)x(t)dtx(t)x(t)dt
(2)互相关函数表达及特点,互功率密度谱
3章:1信号的幅值谱与系统的幅频特性之间的区别测试系统的频率响应函数,传递函数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的相频特性测试系统不失真的条件
5静态特性:灵敏度
例题:1 测量系统的传递函数H(s)与输入x(t)有关()传递函数相同的各种装置,其动态特性均相同()测量装置的灵敏度越高,其测量范围就越大。()在线性时不变系统中,当初始条件为零时,系统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比的拉氏变换称
为传递函数。()线性系统的叠加原理表明:加于线性系统的各个输入量所产生的响应过程互不影响
()对某二阶系统输入周期信号x=Asin(wt+u),则输出信号将保持频率不变,幅值和相位变
化()一线性系统不满足“不失真测试”条件,若用它传输一个1000Hz的正弦信号,则必
然导致输出波形失真。()
8信号的幅值谱与系统的幅频特性之间的区别
9某一阶温度传感器,其时间常数为3.5s,试求将其快速放入某液体中测得温度误差在2%范围内所需的近似时间
10试述脉冲响应函数与频率响应函数、传递函数之间的联系
11某压力测量系统由压电式传感器、电荷放大器和笔式记录仪组成。压电式压力传感
器的灵敏度为100pc/kPa,将它与—台灵敏度调到0.005v/pc的电荷放大器相联。电荷
放大器输出又接到灵敏度调到20mm/v的笔式记录仪上。计算该测试系统的总灵敏度。
又当压力变化为20kP a时.记录在纸上的偏移量是多少?
二、综合题
1简答题:测试系统的组成,信号数字分析框图,光栅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上述中的8,10,测试装置选择考虑的因素
5章 采样定理
已知某信号的截频fc=125Hz,现要对其作数字频谱分析,频率分辨间隔 =1Hz。问:
1)采样间隔和采样频率应满足什么条件?2)数据块点数N应满足什么条件?3)原模拟信
号的记录长度T=?
连续信号 的频谱如下图所示。取采样间隔 =2.5ms,求离散信号 在的频谱。
200 300fHz
模数转换时,采样间隔分别取1ms,0.5ms,0.25ms和0.125ms。按照采样定理,要求抗频混滤波器的上截止频率分别设定为多少Hz(设滤波器为理想低通)?抗混滤波器是一种()通滤波器,防止高频通过,其上截止频率fc与采样频率fs之间的关系应该满足关系()频率混叠是由于()引起的,泄漏是由于()引起的测试信号中的最高频率为100Hz,为了避免发生混叠,时域采样间隔就小于()s.4采样定理的表达式是:fs>2fc,其目的是为了避免信号在频域内发生混叠现象。混频发生在()处。
6章传感器:1)举例位移传感器,线速度,角速度传感器,力和扭矩传感,加速度传感器2)电桥电路:(1)桥路灵敏度和输出电压的计算(2)接片方式的确定3)某些传感器的特点4)简述某些图形的检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