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1年专题研讨会论文征集的通知
关于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1年专题研讨
会论文征集的通知
各党总(直)支:
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定于2011年12月左右,举行“浙江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11年专题研讨会”,向各高校征集优秀论文,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本次研讨会将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结合高等教育发展的新特点,深入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在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所面临的困难、存在问题和有效措施,主要包括:
1、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容现状研究
2、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和实施路径研究
4、“90”后大学生群体特点及理想信念教育方法研究
5、不同学科门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和工作方法研究
6、大学生网络化生存与理想信念教育
7、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作用研究
8、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研究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10、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与研究
请各位老师围绕上述10方面撰写论文,在9月30日前将论文电子版(注明作者单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以总支为单位发送至宣传部信箱:public@hdu.edu.cn,联系人:严骁,86919128。论文字数不限,邮件请标明主题“省思政研究会征稿”。
由于名额有限,每个总支限推荐1篇,学校组织专家评审后择优向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报送3篇。
党委宣传部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三日
第二篇:论文研讨会征集稿
关于征集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的通知
各部门:
为加强我所学术交流,提升职工的专业水平和学术能力,经学术委员会研究并报所长办公会讨论研究决定,于下半年召开我所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现进行论文征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选题要求
论文的选题应与自身工作相结合,针对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及工作特点,就课题项目研究、基础理论应用、常见问题及改善方向等进行详细论述,力求突出创新思路及独特见解,切实做到理论实际相结合。论文要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形式新颖、文风朴实。
1、论文字数:3000-6000字。
2、基本版式:Word 文档、A4纸。
3、论文题目:小二号黑体,加粗,居中。
4、作者姓名:四号楷体,加粗,居中,姓名为两字的在中间空两个空格,多名作者的在姓名之间空三个空格。
5、【摘要】: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内容用小四号楷体。
6、【关键词】: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内容用小四号楷体。
7、正文:小四号宋体。
8、一级标题:四号黑体,标题格式为“
一、/
二、/
三、/……”。
9、二级及以下标题:小四号宋体,标题格式依次为“
(一)/1./(1)/①”。
10、【参考文献】:小四号黑体,内容用五号宋体。
三、征文评审
1、所有征集的论文,经评委会评审,评出优秀论文并结集出版《第十八届研讨会论文集》。
2、经评委会认定为思路有创新、观点有突破的高水平论文,将有机会推荐到有关刊物公开发表。
3、论文可由一人独立完成或由多人合作完成,原则上要求有技术职称的职工必须提交至少一篇论文。
第三篇: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及征集论文的通知
关于召开第二届
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及征集论文的通知
各会员:
为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和纪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五周年,加强我院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总结我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经验,探讨工作中的新情况、新规律,全面提高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适应新时期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同时也为学院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沟通交流平台,我院决定于近期召开第二届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并现面向全院征稿。
一、征稿内容
选题自定,但要和思想政治工作相关,也可参考以下方面内容:
1、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2、教职工党建、学生党建
3、学风班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4、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探索
5、辅导员工作
6、学生团建、学生社团和班集体建设
7、学生工作干部队伍建设
8、手机、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影响
9、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0、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征稿对象
全院教职员工均可参加,每会员单位(系部)至少提交2篇论文。
三、征稿要求
1、文章选题紧贴当前实际,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文章标题简短醒目、紧扣主题内容;
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内容翔实,有创新点,论证严密、论据信实;
4、字数一般控制在5000字左右。
四、文章格式要求
1、论文标题:黑体三号字;
2、摘要:宋体五号字;关键词:4-6个
3、正文:宋体小四号字;
4、正文标题:宋体小四号字加粗;
5、参考文献:宋体五号字;
6、行间距:22磅;
五、投稿方式
征稿须提交电子稿和打印稿。电子稿发到E-mail到邮件主题注明“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征稿”;
六、截稿日期
2010年1月15日
七、奖励办法
对参加本次研讨会的论文进行匿名评审,设置奖项若干,给获奖论文作者颁发证书并给予奖励: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若干名。获奖文章将在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并根据来稿的数量和质量适时出版第二届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
八、研讨会举办时间
2010年1月下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理事会
2009-12-30
第四篇:关于更换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成员名单的请示
关于调整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理事的报告
学院党委:
广东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是在中共广东省委教育工委、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由广东省高等学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工作者和教师为团体会员,并自愿结成的群众性学术研究组织,每届任期四年。
我院也是上届研究会的理事单位,前任理事是时任党办主任傅浪波。去年,研究会进行了换届选举,理事主要由各高校的思政部主任担任。由于傅浪波主任已经退休,我院的理事也需要重新调整,特向学院党委呈此报告。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2015-3-16
第五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毕业论文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的探究
学生姓名:赵若言 指导教师:李东阳 学科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 号:16035100613001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7年10月
摘要
“案例”课型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需要从教学观念、师资力量、教学设计、案例编制与共享、教学评价制度等方面来系统构建,才能增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案例教学
前言
思想政治课概念原理的抽象性和中学生思维与情感的特点决定了理论联系实际是其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方法。案例教学正是思想政治课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教育回归生活,开展主体性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深入角色,组织学生学习教材,分析、研究案例,进行价值引导,发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目前,案例教学在教学实际中运用的也越来越广,是一种极有发展潜力的教学模式。
思想政治课的案例教学与传统政治学科的教学相比,两者最大的不同就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是知识型教学,要学生掌握一大堆理论知识和原理,然后让学生利用这些结论性知识和原理去解释各种政治现象和社会问题。而案例教学属创新能力型教学,注重让学生对各式各样的客观问题进行探索和深入领会、深刻认识,形成自己对有关问题的独特见解。
一、什么是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选取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具体的生活事件中,分析、研究和讨论案例,使学生领悟书本知识,陶冶情感意志,开启创新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在新课改背景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法是指通过典型的事件和教材中关键性问题的教授、探索来带动学生理解普遍性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评价、寻找对策,启发思想,达到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爱好、真正理解教材内容,并运用知识分析当今社会问题的一种颇为有效的策略。
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在对人的情感道德普遍关注的基础上重视教学过程和方法,而案例教学充分体现这点,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突出过程方法的地位。
新课改的前景是美好,也是异常艰巨的。我们常常会发现:
(1)在应试教育的引导下,凭课本的知识,一二三四,甲乙丙丁地重复介绍,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2)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对理论联系实际贯彻很不到位,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采取“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听了似在云中雾里,久而久之,加重了对学习的厌烦感,以致出现了那种“讲条条,记条条,考条条,忘条条”的恶性循环,使政治课的知识认识,能力培养,觉悟性提高的目标难以得到实现。
总之,新课改的要求与现状形成强烈的反差之时,做为一线的政治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在课程与教学理念上应加以更新,更应该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特别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上进一步创新。笔者在长期的教学中,认为案例教学的原则作用与新课改的核心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有众多的吻合之处,能有效地克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弊端,真正实践新课程的理念。
三、思想政治课的案例教学的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实践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案例,来源于鲜活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政治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案例教学可让学生在短期内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弥补了学生实践经验的不足。真正实现了小课堂与大社会的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去学习、去体验、去提高。
(二)过程的互动性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着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有时还存在着学生与社区、学生与家长等的积极互动。学生在多方面的积极互动中,走进了社会、体悟了人生、学会了学习、做事和合作,使学生不断成熟起来。
(三)教学目标的全面性
思想政治课的案例教学通过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增强了学生对学好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参与的自觉性,实现了变“要他学”为“他要学”。通过案例教学充分开发了学生的潜能,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竞争和合作的意识。
(四)教学活动的创造性
思想政治课案例教学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探讨氛围,便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对同一个案例各人切入的角度不一样,最终对其认识就不同,这时有的学生就往往会出现“奇思妙想”。这样一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就会不断得到强化。
总之,案例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宗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实质上是属于研究性学习,能变被动为主动,变注入式为启发式,使学生处于积极参与状态,对于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四、案例教学中要把握的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
这是设计案例时最基本的原则和要求。如在设计 《经济生活》中“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教学内容时,第一年,市场上荔枝、龙眼供不应求,价格狂升到30-40元/斤,次年,市场上荔枝、龙眼等水果供应太多,严重供过于求,价格跌到2元/斤。这一案例从表面上看是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的,但仔细推敲却可发现它的不足在于未遵循真实性原则。现实中,荔枝、龙眼这些果树并不是栽种一年就能结果的,产量也不是可以人为地随意调节的,因此,这一案例用来说明“价格与生产的关系”是欠妥的,科学性不强;而且还可能会误导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其实,上面的案例只要把“荔枝、龙眼” 改成西瓜就不违背真实性了。所以,在设计案例时我们一定要严谨,注意科学性,遵循真实性原则。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原则
我们先来看一下围绕《政治生活》中“民主——作出最佳的选择”这一教学内容的两个案例设计。案例一:学校决定在冬季运动会开幕式上,要各班同学统一着装并进行评比打分。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并阐述你的理由。你认为学校应该怎么做,才能形成让大多数同学和校方都比较满意的结果。案例二出租车价格下雪天该不该上涨要举行一次听证会,请同学按组分别从不同角色的立场出发,讨论价格是否要上涨。
两则案例设计的教学目标是一致的,它们也都可以将教材抽象的内容还原以生动具体、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缩小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但从实际上课的效果来看,却大相径庭。原因主要在于两则案例与学生生活联系的相关度是有较大差别的。由于这两个案例都是课堂上直接使用的,并未在课前布置学生去调查,虽然它们都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但案例一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与学生的经验具有相通性。因此,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充分体验角色,从中更深刻地体验行使民主决策和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而案例二中的有些角色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课前又没有进行调查了解,所以,效果很差。因此,我们在设计案例时一定要深入社会、深入生活、深入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然后精心设计和编写案例。当有时必须选择学生经验不足的社会生活案例时,则可以在课前先布置学生去进行调查,以弥补经验不足的缺陷,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案例教学主体参与性的优势,做到坚持贴近学生生活原则。
(四)时代性原则
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案例的设计、编选必须与国内外重大时政相结合,这是思想政治课的战斗力和生命力之所在。因此,在案例编选中,我们一定要积极选用富有时代气息的重大时政材料,引导学生关心当今社会重大现实问题和时政,强化学生的时代责任感。例如:如果现在要设计有关“民主——作出最佳的选择”这一教学内容的的案例时,我们就可以结合“200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食品安全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布,征求各界群众意见”这一政治现象进行设计。如果学生对此内容比较陌生的话,可以先让他们上网了解关于《食品安全法》征求意见的有关情况。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体验,弥补他们对此经验不足的缺陷。
总之,采用案例教学模式时,教师一定要在案例编选、设计时坚持以上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案例教学的特点和优势得到充分体现,使案例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园地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五、怎样用好案例教学法?
教学实践证明,做好案例的遴选和教学设计,是案例教学达到好的效果的关键。
(一)如何精选案例?
1、注重方向性。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有些揭露社会阴暗面、丑恶面的案例并不是不能用,而应慎用、少用。如果教师上课时大谈特谈社会的阴暗面和消极腐败现象,而学生判断是非,分析问题的能力尚有欠缺,容易产生错觉,以为党和政府已丧失人民的信任拥护和治理国家的能力,使学生
思想上产生迷惑和动摇,不利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和社会主义信念的确立,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案例鼓励学生。如讲普高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部分,可用“感动中国2005人物”----湖南怀化学院学生洪战辉自立自强的事迹教育学生。
2、注重启发性。案例既要有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又要包含一定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这些问题的判断、推理、论证,寻求问题的答案,从而启迪和开发学生的潜能。
3、注重实践性。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并体现政治课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意识到学有所用,能应用于实践,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4、注重时效性。引用的案例不应全是陈年旧事,应紧跟形势,把握时代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如在讲到对外开放时,可举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中国申奥成功等案例,运用这种新鲜的时政新闻,切中了学生的关注点、兴奋点,使学生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完成了学习任务。
5、注重趣味性。所举案例应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如在讲到“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可举“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故事。通过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使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6、注重精确性。引用案例应尽量讲明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人物、过程,结果以及此案引自何处,做到真实可信,现实感强。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服,让他们真正接受,反之,胡编乱造,无中生有,则会使学生对教师所讲的知识产生怀疑,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7、注重本地性。引用的案例最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与己有关,而不是遥不可及、关系不大。如讲普高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部分,可举班内、校内自尊、自信、自强同学的事例。通过这些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使学生感到榜样就在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无法赶超的。只要自己努力也可做到。这样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如何搞好教学设计?
一般来讲,思想政治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流程分为紧密相连的四个环节:
1、呈现案例,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将事先印制好的案例分发给学生,或运用投影仪、多媒体呈现案例;也可以当堂叙述案例,或让学生自己表演案例,进行课堂模拟,教师再提出问题
和教学 要求。例如,在讲到保护环境知识时,首先介绍近几年我国北方多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例子,然后向同学们提出问题:
(1)这个案例反映了我国目前存在什么问题?(2)北方多次沙尘暴袭击的原因是什么?
(3)你认为国家应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第四,面对这个问题,青少年学生应做些什么?
(4)这一设疑导学,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也为后继教学埋下了伏笔?
2、学生思考,分析案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学生独立阅读案例,浏览教材,深入思考案例;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问题,得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3、集体交流,讨论案例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开双方或多方的探讨。此时,教师也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第一,提出讨论的基本要求。例如,学生要勇于发言,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冷静听取和思考别人的意见。第二,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表不同观点,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辩证分析社会现实问题。第三,组织和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讨论。教师应有民主意识,以平等的身份组织和参与讨论,特别要启发引导不爱发言或极少发言的学生,开拓其思维,消除其自卑感,使其产生积极参与意识,确保案例分析和交流有效进行。第四,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4、总结评述,深化案例
这是对前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概括和提升,一般由教师来完成,可以对政治案例分析讨论情况作出评价,指明其中的关键性问题,为后续的政治课堂教学打好基础;也可以指出学生在分析、讨论政治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还可以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引下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受到更多的锻炼;或者提出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另外,教师还应结合教材内容和案例材料,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方法论教育。
结论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政治课教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其教学的具体程序、实施策略并不是统一的、固定不变的。只要教师坚定不移地用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指导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探索,在教学总结中不断完善,案例教学法一定能成为受教师欢迎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一种好方法,一定能得到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30.[2]靳艳敏.对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的几点认识[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9):65~66.[3]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07.[4]汤志华.研究性教学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6,(10):55~66.[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7~208.[6]朱金生.案例教学法及其在我国MBA教育中的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6):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