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镇生态镇建设调研材料

时间:2019-05-14 08:4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仁和镇生态镇建设调研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仁和镇生态镇建设调研材料》。

第一篇:仁和镇生态镇建设调研材料

仁和镇生态镇建设调研材料

2011年11月

一、仁和镇创建生态镇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

(1)有利条件

1、资源环境优势。仁和镇西距洪泽湖15公里、宁连一级公路8公里,东挽白马湖,与宝应县隔湖相望,南依古漕运河道—草泽河,与金湖县毗邻。境内土地肥沃、河网密布、交通便捷、物产丰富,素有“肩挑两湖”、“鱼米之乡”之美誉。仁和镇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且雨热同期,光、温、降水比较协调。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地貌上为冲积平原,土壤经过长期人为改造、利用、培育,土层深厚,自然属性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生物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和农业种植、养殖的品种较多;环境质量良好。

2、环境整治整体推进,效果显著。仁和镇政府通过并加大了环境保护宣传和执法力度。由镇政府牵头,与各企业签订了环保责任状,并严格进行环境保护各项指标的监测,确保各种污染废弃物达标排放。同时加大技改投入,引导重点污染源的企业、单位更新和改造旧设备。全镇共投入500多万元新上了治理设备,所有企业都通过“三同时”验收。从而保证我镇废水(COD)达标排放的要求。高度重视医疗废弃物的合理处臵。镇卫生院医疗废弃物统一委托淮安柯林固废处臵有限公司进行处理,处理率达100%。严把项目审批关。镇工业园在招商引资中,对引进的项目,首先由环保部

1门认真评审,严格把关,不符合环保条件的项目,坚决不允许引进和立项。严格实行“三同时”,验收不达标,严禁投产。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基本消除了秸秆露天焚烧现象的发生。加强烟尘治理。镇政府专门召开了烟尘治理会议,要求各企业、单位、三产大户禁止燃烧轻工下脚料,还广大居民一个蓝天。加强交通车辆和机器噪声的管理。对镇区的客货车辆实施定点停放,专人看管。对企业机械噪声按声环境质量要求安装隔音装臵,保证镇区居民在清新、安静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形成人与自然、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3、政府对环境质量保护高度重视。建立了乡镇环境保护工作机制,成立以乡镇政府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乡镇设臵了专门的环境保护机构或配备了专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建立了相应的工作制度。组织环境保护知识的学习和培训,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定期制作橱窗、印发简报,倡导生态建设、绿色消费,弘扬生态文明,各部门积极参与,各施其职。如市容保洁办公室,主要负责道路、后街背巷卫生保洁的督查,配合、协调城乡卫生环境整治工作;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主要负责道路、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厕工作;环境保护办公室,主要负责全镇范围内的水体保护、监管环境质量、企业排污、噪音污染、节能减排及“三同时”落实工作;绿色产业办公室,主要负责发展高效规模生态农业,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督促、指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调整结构,建立循环经济模式。从而,在全镇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

工作机制。积极营造环保宣传的浓烈氛围,切实有效地促进了人民群众环保生态意识的提高。

4、生态乡镇创建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带来机遇。2003年,江苏省人民政府转发了省环保厅关于《开展创建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活动》的通知。通知中指出,到2007年,全省60%左右的县(市、区)建成全国生态示范区,每个省辖市建成一批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省级生态村,其中被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的县(市、区)至少建成2个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5个省级生态村;到2010年,全省80%以上的县(市、区)达到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标准,每个县(市、区)建成3个以上国家级、省级环境优美乡镇,10个以上省级生态村。省政府把农村环境保护摆上了更加重要的战略位臵,这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带来了新机遇。

(2)不利因素

1、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目前,仁和镇经济发展正处于加速阶段,对环境的潜在压力也将增加,而且目前的环境形势也比较严峻,因此,在经济发展与农村环境质量改善之间,面临着较大的潜在矛盾。必须树立循环经济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开发,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做到既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又使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2、农村各项污染物的处理处臵工作难度大。农村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面广量大,治理难度大,改善环境质量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保障环境安全的任务更加艰巨。

3、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少,对生态环境造成压力。人口密度高、人均资源少,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面临着比较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的结果往往是生态环境的退化。目前,在湿地保护(恢复)与 农业生产(主要是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之间、绿化建设与耕地保护之间、工业生产与水环境保护之间、农业生产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等方面都存在矛盾,如何协调这些矛盾是仁和镇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二、面临的主要困难

1、“突击任务”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虽然我们已经在宣传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不少干部和群众对生态镇建设的意义仍然认识不深,对建设生态镇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认识不足,把生态镇建设目标作为“突击任务”来看待,没有真正把其作为协调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手段和工作载体来抓。情况虽然如此,但情有可原。市、县在提出创建的口号时,确实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必成目标来交办。而生态镇的创建应该是随着城镇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城建规模,逐步发展,而非突击任务。

2、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进程滞后。我镇集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落后,村一级基础设施建设更弱。由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制约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妨碍了环境质量的改善。农村建设滞后城镇,农村居民点建设缓慢,农户居住分散,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难度。

3、对照目标差距巨大。就实际情况而言,若想真正达到省级生态镇和国家级生态镇的创建标准,几乎没有可能,或将在未来一两年内投入超千万元,并以每年的高投入持续下去。

三、创建的具体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我镇将生态镇创建工作作为未来三年全镇中心工作之一,重点打造。成立了生态镇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总指挥,分管班子成员具体负责,各条线全力配合,给予创建工作组织保障。对照生态镇创建的各项任务,细化目标,明确责任,排出了创建工作的进度表。同时,采取“一个项目、一套班子”的工作机制,将污水处理厂、农贸市场、垃圾中转站等建设项目分别明确了一套专门的工作班子,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2、主攻重点项目。结合今年与明年创建省级生态镇的目标与具体任务,根据县生态办的统一安排与部署,我镇今年主要抓好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创建氛围营造、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垃圾中转站、农贸市场、集镇环境整治和卫生院医疗废水处理等重点指标。①大力营造创建氛围。在全镇范围内粉刷了固定标语100多条,先后悬挂过街横幅40多条,在五支路北新架设大型宣传标语牌1块,在文化中心前新上《给全镇人民的公开信》宣传牌1块,在镇区范围内的电线杆上架设生态镇宣传标语牌近100块,等等,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方式,让生态镇创建工作家喻户晓。②完成污水处理厂及污水管网建设工程。完成了日处理量500吨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铺设了污水管网2公里,将镇区污水管网融会贯

通,集中收集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并达标排放,极大地改善了镇区水质环境。③垃圾中转站正式运行。为配合生态镇创建工作,确保垃圾处理系统正常运转,我镇购买了240升环保垃圾桶100只,已全部上路,同时完善了垃圾收集、转运制度,明确专人收集,运送到垃圾中转站集中处理。④完成农贸市场改造工程。将原农贸市场全面翻新改造,拆除了原有的交易区域,新建了近2800平方米玻璃钢大棚结构的交易区,同时拆除了原有的旱厕,新建水冲式公测1座,加上其他配套工程的实施,使得整个农贸市场焕然一新,受到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⑤完善医疗废水及废弃物处理系统。在县卫生部分的牵头之下,我镇卫生院将原有的处理系统不断完善,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明确专门工作人员管理,基本达到创建要求。

3、保障创建经费。生态镇创建是一项政治任务,是必成目标,涉及了大量的建设工程。今年以来,我镇已投入资金约120万元,用于开展生态镇创建工作。其中,编制环境保护规划3.3万元,污水处理厂及管网建设征地和相关补偿费用17万元,管网设计及地形勘测等费用10万元,架设相关电力线路3万元,农贸市场投入28万元,预支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铺设工程款50万元,相关宣传费用4万元,等等。镇党委、政府给予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对此块工程资金的兑付赋予优先权,充分保障了生态镇创建工作顺利开展。

第二篇: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

镇现有11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余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耕地4.4万亩。XX年被市级命名为环境优美乡镇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求真务实,狠抓创建整治工作,全面落实生态镇各项目标。通过努力,生态环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成就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已经达到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人均公共绿化地面积达到8?,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12元。

生态乡镇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近两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扩大绿化面积增强环境自净能力

目前全镇拥有森林面积3500余亩。按照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要求,明确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新定位,不再把林业单存地看作是提供木材的产业,而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第一,管护好现有林木,维护产权人的权宜。一是严格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实地核查的基础上,严格申报并及时足额兑现国家的政策补偿,保护好退耕户的收益权;二是落实好林业确权工作,对原来的国道、省道、县乡道路、村村通道路两旁和沟塘坝渠等属于公共地带以及村庄内外界线不清的林木,通过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协调各方明确产权并落实管护责任,期间共接待并调解林权纠纷6起,查处违法砍树5起。

第二,加大力度,多渠道投入,扩大林地覆盖。一是大力开展生态林、公益林建设。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我镇共投入绿化苗木费12.5万元,购买苗木6.5万株,村旁及房前屋后植树3.4万株。合淮蚌高速公路两旁30m林带计600多亩(6.7千米)。结合xx街镇建设和206国道改道。今冬明春,我们还将完成街镇两个绿化岛2.8亩和近6(5.6)千米行道树以及全长达7.1千米的新206线绿化带建设。二是引导和激励公司、农户进行经果林建设,为了把“xx桃花、草莓节”办成产业,镇政府对农户新栽或更新桃树400元/亩,苗木补贴继续执行,通过市场考察,近期xx草莓产业合作社和王郢面厂又积极开发引进经果新品种,投入13万余元订购的6200棵大樱桃(约可载120亩)即将栽下地,有望在今后两年带动周边群众扩大栽种面积。

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xx镇坚持“生态立镇”发展战略,在建设自然生态保护的同时,以营造绿色家园为主题,全面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镇村,使农民分享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增强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一是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整治。按照“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示范工程“三绿、五改、六清、一建立”的要求,每个村建设了村级垃圾池,配备了保洁车辆、保洁员,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分类处理垃圾,开展卫生庭院活动,以卫生庭院推动全村的环境卫生。去年我镇通过项目资金,在全市率先建造了一个标准化污水处理场。今年以来全镇共新添垃圾清运车32辆,共有集镇和村庄清洁工人68人(其中村级42人),添加日常保洁工具232件,新建标准化垃圾中转站一个(孤堆村),新建垃圾池67个,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卫生习惯正在向文明转变。二是大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实施以及农村卫生改厕为重点的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工程,XX年我镇在xx、范圩等11个村和居委会实现了双翁式卫生厕所700座的建设目标,并顺利通过市区验收。XX年正在实施500座,加之历年建设数,至今年底全镇将建卫厕数2100座。三是规范养殖减少污染和疾病传播。一方面通过省、市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兴杨公司、顺发禽业公司、xx农业开发公司等带动,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养殖棚或养殖场,改变传统的庭院养殖模式,实现了人畜、人禽分离。另一方面建全了乡村动物防疫队伍,定期开展强制免疫,减少疾病的传播。五是成立环卫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在无编制、无经费来源的情况下,为了搞好环卫整治工作,镇党委政府参照周边县区和外地做法,自筹费用,通过推荐、考核,选聘了8名青年组建了xx镇环卫所并派一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环卫所成立后工作成效明显,道路两旁乱堆乱放、集镇上随意摆放摊点、区域内违法建设等得到有效管理。居民户门前三包也有很好落实,村居生活垃圾能及时清运,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三篇:白云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白云镇

2007城规一班第四小组

2010年7月20日

白云镇生态文明建设 调研报告目录

第一篇 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陈彦锡

一、生态文明的发展

二、生态文明的定义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

五、生态文明建设和与新农村建设

第二篇 白云镇总体概况…………………………….罗 聪 第三篇 白云镇生态产业规划……………………….王明月

一、生态农业

二、生态工业

三、生态第三产业

四、建议发展对策

五、策政策支持

第四篇 白云镇生态环境规划……………………….刘 丽

一、生态环境

二、生态环境规划

三、白云镇生态环境规划

第五篇 白云镇自然保护规划……………………….盛珊珊 第六篇 白云镇污染控制规划……………………….单 伟 第七篇 生态文明建设以林下村为例……………….严 宇 第八篇 生态文明建设以马峒村为例……………….周润琼 第九篇 生态文明建设以金梯村为例……………….文上宇 第十篇 发展预测展望及结束语…………………….平戈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

1、生态文明的发展

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约在石器时代,人们必须依赖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物质生产活动主要靠简单的采集渔猎,为时上百万年。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铁器的出现使人改变自然的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为时一万年。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为时三百年。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发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

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与存在状态,亦即自然生态。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的作用条件,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明确提出要使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任务,为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2、生态文明的定义

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既包含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包含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结构和实际行动。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要走生态化、无害化道路,大力发生态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要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并将这一发展战略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和个人。

农村生态文明的包括实现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生态化转变,创造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设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有机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文明农村,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结构,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3、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理论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构成了社会主义整体文明建设的系统工程。正确认识和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则是理解、探索和坚持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的基本条件。

1、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学理论在人类文明发展道路探索中的具体运用

生态学概念最早是德国动物学家E•海克尔提出的。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该学科认为,动植物及其无机环境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在系统内存在着有规律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且具有内在的自我调节功能从而在较长时间保持着相对稳定,即生态平衡。因此,人类在利用和开发自然环境过程中,必须从整体的角度,遵循自然界动植物的发展规律,保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2、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弘扬

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要求人类善待自然,保护环境。与马克思同时代的化学家和农学家李比希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植物吸收阳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分及土壤中的钾、钙、磷酸盐等各种有机物的养分,动物(包括人)又从植物或其他动物身上吸收养分,动植物腐烂后又分解回归到土壤和大气中,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界自主平衡的大循环。

3、生态文明建设,是对我国古代思想家生态文明智慧的汲取和升华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被普遍确认为‚天人关系‛,这个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的哲学命题,各家学说多有论述,其中以儒、道、佛三家最为丰富精辟。古代思想家提出的一系列关于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智慧,为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思想来源。

道家以老庄为代表,他们把‚道‛作为万物的本源和基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这里,老子以万物相互联系的宇宙观来审视得天独厚的生态,把包括人在内的万物编织于统一的自然之网中。‚道生万物‛表明,老子反对把等级贵贱观念用于自然界;《庄子•齐物论》更鲜明地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秋水》则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这些都明确地表达了道家对人与自然平等关系的看法,反对人类凌驾于自然界,主张以道观物,以达到天人和谐。

4、生态文明建设,是反思人类传统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的理性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文明发展史就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和处理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人类经历了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征服自然的曲折变化,相应地人类经历了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若干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情况,并由此引发了人类的觉悟与反思。

4.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实践

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将生态环境作为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确立生态现代化发展理念,注重环境责任制度化,强调政府在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作用,发展有益于生态环境的绿色生产力和绿色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资源,科

学地进行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支持生态环境系统的发展,建构有利于人和生态环境共存共荣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 发展绿色工业。

从清洁生产入手。延长和拓宽生产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地在生产企业内进行处理,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排放。但‚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不可行。应向‚谁污染,谁出钱‛转变,建立公共设施治理污染,一方面提治污的覆盖面,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降低治污成本。

要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不仅要治理已污染的环境,而且要从源头上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都要从源头加以治理。这除了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节约资源与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外,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育生态化的农村环境和城市环境。要提高森林覆盖率,从源头上保持良好的空气、水、土。

以生态现代化为目标导向的绿色工业,会给人类带来和谐稳定,使人类享受到幸福安康。而毁林造田、过度地放牧和捕捞、随意地污染环境,只会给人类带来负价值。2.发展绿色消费。

近10年来,绿色消费风靡全球。有人说,21世纪是绿色消费的世纪。在一些发达国家,无论吃、穿、用、住、行,均有大量的绿色消费品供应市场,进入居民消费领域。我国绿色消费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绿色产品的生产、消费也不断增加。应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培育以绿色消费为主要内容,对我国绿色产品的生产、流通实现全程质量控制,促进绿色消费的发展。但我国绿色消费由于起步较晚,还存在不少问题。产品开发的技术水平还不高,产品质量还不高,取得环保标志的产品还不多;产品开发、营销和消费体系与制度还未健全与完善。

3.探索‚绿色GDP‛新政。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之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在现有GDP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绿色GDP核算将经济活动中所付出的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从GDP中予以扣除。其中,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是指在经济活动中被利用消耗的价值。环境降级成本是指由于经济活动造成环境污染而使环境服务功能质量下降的代价。

4.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财政部制定的《政府预算收支科目》中,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支出项目约30项,其中具有显著生态补偿特色的支出项目如退耕还林、沙漠化防治、治沙贷款贴息占支出项目的三分之一强,但没有专设生态补偿项目。建议财政转移支付项目中增加生态补偿项目,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补偿、对生态退化严重区域恢复补偿等。

5.树立生态文明观,现代社会在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化工生产的同时,往往使生态平衡遭受破坏,有限的自然资源遭受损失,实质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受到损害,破坏了生产力。因而,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并培育良好的生态环境,弘扬生态文明,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恩格斯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我国有些省市,已在开展生态环境教育,有些学校也在积极开展。搞环保教育,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生及幼儿园的环保教育,将环保内容渗透到素质教育之中,普及环保知识从

娃娃抓起。二是加强农村的环保教育,培养农民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自觉意识。随着生态环境教育在全国的发展,全民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将大大促进我国的生态文明。

5、生态文明建设和与新农村建设

1.1、建设文明生态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使人们在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征服自然、把握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造成农村自然环境面临许多问题。比如:片面追求粮食产量,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现象严重;畜禽粪便,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生活能源缺乏,生活方式落后等等。

看农村的文明水平,一看道路,二看住房;看农民的生活质量,一看厕所,二看灶台。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首先从优化人居环境入手,通过‚净化、绿化、美化、亮化、硬化、沼气化‛五项内容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的整体面貌。⑴‚净化‛。从搞好环境卫生入手,彻底改善村内的环境卫生状况。⑵‚绿化、美化、亮化‛。村里通过栽种绿化苗木,安装路灯,美化了农民的家园。⑶ ‚硬化‛。‚要想富,先修路‛。生态文明村通过‚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不仅打开了农村与外界联系的通道,而且实现了农村大街小巷的硬化,彻底改变了‚下雨泥泞晴天灰‛的面貌。⑷‚沼气化‛。为了更好的处理农村的废物(农作物秸杆、杂草、菜屑、人畜粪便,生物废杂物等),提出了‚改厨、改厕、改圈‛三位一体的三改政策,即号召农民家中建立沼气池,实现畜圈、厕所、厨房的根本性改革,沼气不仅能照明而且还可以做饭,既解决了生活能源问题,又很好的处理了农村中的主要废物。可以说生态文明村的创建所带来的变化决不只是农民从低矮的平房搬进了高耸的楼房,而是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的告别。生态文明村的创建不仅改善了农民的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环保意识,保护了农村的生态环境,也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村容整洁‛的目标。

1.2、建设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自身、人与人的和谐

人与自身的和谐就是要‚修身‛即人身修养的提高。人与自然的和谐,不仅是人居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人的美丽心灵与环境之美的统一。其实生态文明村的美不仅美在青山绿水,碧瓦红墙,更美在这里人们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意识。人改变了环境,环境也改变了人,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通过环境的改变不仅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人们精神面貌和文明素质的提高。农村教育落后,卫生服务水平低,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生态文明创建对症下药,提出了‚文明化、知识化‛的目标,紧紧抓住‚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契机,建立农民阅览室,积极鼓励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实现科学种田,科学致富‛;同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村里组建老年秧歌队,健身操队,戏迷会,歌友会等等,村民们在这些活动中不仅锻炼了身体,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更营造了一种乐观、活跃、积极

向上、团结友爱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氛围。新的环境筑就了人们新的环保意识和公共卫生意识,村民们自发倡起了‚革陋习,树新风‛活动。村民素质的提高,体现在村民的举手投足之间,形成了‚爱知识、爱环境、爱他人、爱生活‛文明的新村风。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 马克思指出‚人同自然界的关系直接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直接的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见,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质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人与自然关系的改善,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必然也会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随着社会的发展,往往有这样的流行话:‚楼高了,人情淡了;马路宽了,人心窄了‛,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决不能用物质生产取代了人情道德。生态文明村的创建,通过集体劳动的那种热火朝天,挥锹扬镐的热闹场面你能亲身感受到农民之间那种友善、团结、淳朴的民风。

1.3、建设生态文明村促进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的生存发展依赖于社会的进步,同时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社会的发展的真正目的,也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标准。建设生态文明村就是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村民。社会的和谐即使人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活动的结果,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之间协调均衡和有序的产物。目前我国社会发展中两个突出不均衡就是区域不平衡和城乡不平衡,近来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更加明显,城乡差距不断拉大。现在,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

生态文明村的建设,一方面把‚产业化‛作为其中心任务。要求各村必须在改善环境的同时形成自己的主导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生态文明村的创建就是要求农村因地制宜的发展自己的主导产业。另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抓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是抓住了城乡发展的牛鼻子。因为县域经济犹如一根扁担,一头挑着城市,一头担着农村。县域经济既是推动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又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吸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途径。事实证明,生态文明搞的越好的地方,农村经济增长的越快,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越明显。

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有效载体,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在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探索。对于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改变农村落后的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生态文明村建设毕竟还是一个新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得到普及和推广,需要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探索和检验。但‚生态文明村‛模式充满了理想和智慧,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尤其在党的十六届五中提出了农村建设的新目标的大背景下,更为我们如何建设农村,解决好‚三农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二、白云镇整体概况

白云镇地处平坝县城西南面,距县城5公里,东邻羊昌乡,南与西秀区黄腊乡、刘官乡接壤,西接天龙镇及西秀区大西桥镇、北交城关镇。总面积8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110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为0.98亩。水资源丰富,有槎白河、邢江河流经全境,镇内有洋西龙潭、肖家流水冲、金坪水库。全镇共辖

22个行政村,86个自然村寨,182个村民组,总人口41364人,其中农业人口为31089人,居住着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白云镇通过几年来健康有序的发展,其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化:

就农业而言,作为全省粮食的主产区之一,农业产业极具特色,主要以‚三元杂交猪‛、‚商品牛饲养基地‛、‚优质大米种植基地‛、金坪村列入折耳根原产地名录等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全镇在平坝属典型的农业大镇。

就工业而言,白云镇系而依托黎阳公司第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交通便捷,现已实现村村通公路,从县城到白云镇肖家的公路已改造成三级油路,直达西秀区。乡镇企业发展也较快,有兴平、广平、天马三家水泥厂,闽星、金梯2家砖厂,将军山等6家砂石场企业及隆兴铁厂、湘黔气体厂、忠芳茶场等。

还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秀丽多姿的邢江河自然风景区,竹树葱绿、河水清澈,集垂钓、度假、休闲、观光为一体;神秘的飞虎山是新石器时期遗址,对于发掘、研究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很大的价值;明末清初水利专家、翰林学士陈法墓葬位于邢江河畔;平庄、肖家的汉墓群均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肖家片区属屯堡文化范畴。这些旅游资源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白云镇将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加快产业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发乡村旅游,提升白云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财税基础,实现白云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作为该镇的总体发展思路。同时,着力于生态农业的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业产品‛,壮大畜牧业,巩固建材工业,发展旅游业、中药材种植。

经济的发展以资源和环境的保障为依托,无节制的开采与耗用只会让人类一步步陷入困境。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征服自然、把握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造成农村的自然环境面临许多问题。因此在发展的同时,必须将环境的影响纳入规划范围之内,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否则在我们沉浸于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会受到来自于自然界的惩罚。贵州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先行者,白云镇所处的平坝县确立‚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以创建文明县城为目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的保护,‚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已成为平坝人的共识。

生态文明建设立足于节能减排、环境预警、污染治理,这也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的‚三驾马车‛。平坝县的发展以该目标为中心,切实从6个方面展开工作,其污染防治取得有效进展。

一是以创建文明县城为目标,以‚卫生与秩序‛整治工作为载体,集中精力综合治理县城脏乱差,打造卫生文明新平坝。经过连续多年的集中整治,平坝县的城市环境大为改观,市民的素质不断提高,卫生状况明显好转,群众反映的烟尘控制和噪音控制等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以解决重点和区域环境问题为突破口,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平坝县以‚让人民喝上放心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为宗旨,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确保饮水安全。对平坝县集中式饮用水源点音关桥、白水龙、龙井划定一、二级保护区,并设置界碑界桩进行保护。加强对红枫湖百花湖两湖上游区的环境保护,对两湖二级保护区内的重点污染源如天峰公司等加强日常监控和重点管制,通过种种措施,有效地保障了入湖水质,为贵阳市的饮水安全作出贡献。积极推进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在天龙镇芦车坝村和白云镇元河村着力建设生态农业试点和农村生态

示范点,开展了朝田生态园和夏云生态园的建设工作,通过示范带路,全县三年来共建设沼气池2710口,结合改厕改圈,人畜粪便和生物秸秆得到有效利用,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三是以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为主要管理手段,强化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加强有证排污、按证排污、无证取缔的工作,按照环境容量、功能区划、治污能力的实际,合理分配环境容量到各相关企业。加强环境执法,加大对重点污染行业的污染治理,全县四家水泥企业,在实施‚一控双达标‛的基础上,不断巩固和改进,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管理制度为着力点,进一步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能,对污染较轻的项目简化手续、精简程序、提高效率,对热点敏感区域的项目,遵循‚与人为本‛的原则,审慎对待、严格把关,真正实现了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四是以排污收费制度为主要管理手段,促进企业合理治污。新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颁布后,平坝县逐步拓宽征收范围,加大征管力度,严格收支两条线的规定,排污费征收力度逐年加大,并规范了排污申报审核和登记制度,全县有21家工业企业纳入了按月申报的范围,真正体现了污染者负担的原则。

五是以环保专项行动为利剑,斩断不法排污浊流。自2003年来,全县先后开展了‚整治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清查放射源,让百姓放心‛、危化物品、有毒有害物品以及危险废物的专项执法等一系列环保专项行动。通过精心组织,强势执法,从根本上斩断不法排污浊流,进一步改善了环境质量。

六是以实施林业‚六大工程‛为重点,加强生态保护。全县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为主线,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中心,以控制人为生态环境破坏为重点,切实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通过齐抓共管,对淡水、土地、森林、矿产、动植物进行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积极推进生态的建设。三年来通过重点实施林业‚六大工程‛,共退耕还林311110亩,建设天保工程公益林37162亩,森林覆盖率现已达35.4%。在建设的同时,采取部门联动,加大生态环境监察力度,在高速公路和主干道公路沿线以及煤矿行业开展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三年来共取缔无证采沙石场104个,县政府还对煤矿企业开征矿山生态恢复补偿费,采取生态恢复、移民搬迁等措施,集中财力治理生态破坏难题

三、白云镇生态产业规划研究

所谓‚生态产业‛是指仿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得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建立起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自然界生态过程的物质循环方式来规划工业生产系统的一种模式,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完整的生命周期、高效的代谢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复合型产业。

生态产业,是继经济技术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发展的第3代产业。生态产业是包含工业、农业、居民区等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况的一个有机系统。通过自然生态系统形成物流和能量的转化,形成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产业生态系统之间共生的网络。生态产业,横跨初级生产部门、次级生产部门、服务部门。

乡镇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桥梁与纽带,它处于城市的外围,在接受大中城市辐射的同时,又带动着周围广大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但

在其建设过程中,若忽略生态平衡问题,只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对资源肆意掠取,将造成乡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严重后果。

白云镇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两个方面都已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以循环经济思路为导向,发展生态产业,是新的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有了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已成为平坝人的共识。在意识上,平坝人已经有了生态文明的意识。白云镇2011——2020年的总体发展思路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稳定粮食生产;加快产业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发乡村旅游,提升白云品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夯实财税基础,实现白云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1.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具有自身的特点:

(1)追求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2)现代科学与农业的传统经验相结合。生态农业并不否定现代高新技术,并将废弃物处理技术、无土栽培技术、害虫综合防治技术等与中国传统农业重视有机肥投入和其他适用技术相结合,从而形成了多样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3)自然调控与人工调控相结合。(4)综合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生态农业是一个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涵盖了农、林、牧、渔、加工、贸易等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强调根据地区特点,因地制宜。

白云镇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工程,加大林业建设投入,筑起环保生态屏障。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林业产业,继续扩大森林资源规模。控制偷砍盗伐林木行为和森林火灾发生,同时,认真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工程。2.生态工业

生态工业是指根据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变工业排泄物为原料、实现循环生产、集约经营管理的综合工业生产体系。

白云镇工矿业主要分布在:枫阳工业小区(高寨村),平林小区(平庄村、马硐村),航空工业园(金梯村、新场村、白云村、车头村、王下村),采掘业(金梯村、郝下村、高寨村、平庄村、马硐村、肖家村、花柱村)。另有加工业:一是路塘、平林、肖家的优质大米加工;二是平林、邢江、肖家的茶叶加工;三是大寨的面条、米粉加工。

在进行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生态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具有以下几个要求:一是工业生产及其资源开发利用由单纯追求利润目标,向追求经济与生态相统一的生态经济目标转变,工业生产经营由外部不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向内部经济性与外部经济性相统一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二是生态工业在工艺设计上十分重视废物资源化、废物产品化、废热废气能源化,形成多层次闭路循环、无废物无污染的工业体系。三是生态工业要求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工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要素之中,重视研究工业的环境对策,并将现代工业的生产和管理转到严格按照生态经济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来规划、组织、管理工业区的生产和生活。四是生态工业是一种低投入、低消耗、高质量和高效益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工业模式。3.生态第三产业

生态第三产业,就是要推行适度消费,厉行勤俭节约,反对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变生存消费观神消费观(物质、精神消费)为发展消费观(物质、精神、生态消费),建立生态住宅。所谓生态住宅,就是符合生态要求,不污染环境,不危害人体健康的住宅。它是生态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产物。这种住宅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原材料尽量使用天然材料; 二是尽量使用天然能源与再生能源; 三是采用节能技术和防治污染措施; 四是宅址选择远离污染。尤其是在旧宅新建时更应注意这几点。

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要注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突出特色产业,大力推进无污染效益高的旅游业,形成以邢江河自然风景区(邢江村、浪塘村、小河村),浪塘布依风情(浪塘村、邢江村),陈法故居、陈法墓、明清古建筑群(白云村、邢江村),飞虎山古人类遗址(平庄村),肖家屯堡(肖家村、金坪村、高寨村、邢江村)为核心的旅游圈。4.建议发展对策

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

要使生态农业上一个新台阶,需要加强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1)加强生态农业规划

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应先行,这是首要环节并具龙头地位。生态农业规划包括农业生产潜力、生态过程、生态格局分析,生态农业系统敏感性和决策分析。它的第一目标是持续发展,第二目标是资源的高效利用、社会的发达昌盛、系统关系的和谐稳定。

(2)研究、开发与推广克服农业发展阻碍因素、全面发展农业的新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资源环境保护与开发技术(如水土保持治理技术,防沙漠化技术,沙漠化地治理技术等),配方施肥技术,以农作系统改革、天敌繁殖捕放和生物农药研制与应用等为主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良种选育与繁殖技术等。(3)深化生态农业理论研究

把生态农业的经验升华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下阶段的生态农业建设显得十分重要。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农业研究方法论,生态农业模式的总结与设计,生态农业价值评估体系以及生态农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等 生态工业发展对策:

(1)加强生态工业方面的基础研究 生态工业应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研究可减轻工业对环境影响的具体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废物零排放系统、物质替代、非物质化和功能经济。

2)研究对整个工业生态过程进行分析、监测和评价的方法,包括物流平衡分析、产品或过程的生命周期分析与评价、工业生态指标体系的建立。

3)研究促进生态工业实现的制度,包括如何在市场规则、财务制度、法律法规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使生态工业的思想可以贯穿整个生产和生活过程。(2)加强生态工业园的规划与建设

生态工业园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原理,把一定地域空间内的不同工业企业问,以及工业企业、居民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物质转移、能量转换统筹起来,建立产业系统内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循环途径,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次利用的地域综合体,从而达到物质能源充分利用,向系统外零排放的目的。

(3)推行产业生态管理

产业生态管理的方法可以分为五类:一类是面向产品环境管理的方法,即生命周期评价;第二类是面向绿色产品开发的方法,即产品生态设计;第三类是面向区域的规划方法,即生态工业园的规划;第四类是面向生态产业开发的方法,即生态产业孵化;第五类是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管理。综合运用以上五类方法科学合理对白云镇进行产业管理。生态第三产业发展对策: 1.树立发展消费观

发展消费观不仅包括物质、精神消费,而且包括生态消费。生态环境同样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要使人类的消费持续发展下去,必须维持和增殖生态资本,这是财富创造过程,也是物质与精神消费得以持续的基础。当前兴起的生态旅游热表明了生态消费的发展趋势。但更重要的是要保护好自身周围的环境,从而达到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目的。2.推行功能经济

所谓功能经济就是鼓励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产品本身,鼓励企业以对社会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以产品或利润作为经营目标。功能经济认为生产的目的应该是产品的服务功能,而不是产品的数量达到最大。在功能经济条件下,产品仍由生产者所有,生产者可以在适当的时间将产品加工,因此实现了由产品的再利用代替物质的循环。功能经济的基本原理是增加财富,但并不是扩大生产,其目标是最充分、最长时间地利用产品的使用价值,同时消耗最少的物质资源和能量。为此,作为企业,在产品的设计上要为环境而设计,要进行可拆卸的产品设计。这样当某个部件坏了后。就只需更换该部件,而不是整件产品的报废。同时可通过某些设备的使用权(如小轿车)来达到充分利用、减少消耗和排污的目的。

5.政策支持

1、纳入国家盘子,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力度,提高投入额度,扩大整村推进开发式扶贫建设规模;

2、强化基层政权服务,配齐配强村镇规划建设机构;

3、真正取消县、乡(镇)财政对项目的资金配套要求,减轻县、乡(镇)财政压力。

四、白云镇生态环境规划

白云镇将着力生态农业的建设,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业产品‛,壮大畜牧业,巩固建材工业,发展旅游业、中药材种植。同时,将以优质的服务,谒诚欢迎各地投资者到白云镇投资发展。

1、生态环境

所谓生态环境即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或作用的总和。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这一解释对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有具体的交代,即光、热、水、土、气、动植物,以及这些自然要素与人类长期共处所产生的各种依存关系。可以认为‚生态环境‛具有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含义,与一般环境更不同的是,它具有了生态学的理念,表示从生态学角度看问题。对生态环境一词的提法目前依然存在分歧。

要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就必须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我国环境保护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其主要任务之一,正是基于生态环境与生活环境的这一密切

关系。

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是两个在含义上十分相近的概念,有时人们将其混用,但严格说来,生态环境并不等同于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仅有非生物因素组成的整体,虽然可以称为自然环境,但并不能叫做生态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环境仅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包含关系。

2、生态环境规划

生态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它是以社会经济规律、生态规律、地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为指导,研究与把握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系统在一个较长时间内的发展变化趋势,提出协调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关系可行性措施的一种科学理论和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活动。

生态环境规划主要内容包括环境调查与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区划、环境目标、环境规划设计、环境规划方案选择、实施环境规划的支持与保证等。而生态环境规划任务是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项目建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环境现状,统筹安排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各项工程措施,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

3、白云镇的生态环境规划

在我们的这次专业实习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白云镇到现今为止还没有关于生态环境规划的这方面的正式的文献,但是他们在平时地工作中已然在做着相关的工作,并没有因为上级政府没有发出一些正式的文献而忽视在这方面应投入的心力和精力。

在白云镇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于白云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方面提到有‚强化森林防火,推进生态建设‛。在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关于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具体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完成邢江村白杨冲以植代播重造150亩。

2、完成王下村封山育林人工促进补植补造425亩,落实封山育林管护面积7266亩。

3、制定森林防火预案,成立防火领导小组、组建了一支由32人组成的防火小分队,村级也相应成立了义务消防队,森林防火巡防队。

在白云镇的‚白云镇2011-2020总体发展思路‛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相关的白云镇在做着其生态环境保护的事情的相关信息。在其发展思路的第四大点的目标及重大项目中有着这样的内容: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停车场、码头、接待中心、公厕等建设)。

2、交通设施建设达到90%以上的行政村通油路。通村油路建设有:车头——下小河、元河——天台山、肖家——西秀区大西桥镇马场(经金坪、高寨)、南山箐口——吉昌(经南山、汪井)、路家庄——马卯。

3、开展石漠化治理。主要分布在花柱、汪井、高寨、金坪、茂柏、白云凉山等村寨。

4、完善必须的水利设施建设、基本农田建设、槎柏河流域治理、人饮安全(花柱、金梯、新场、大寨)、山塘水库建设等。

5、全镇80%的村按新农村规划进行建设

从以上的这些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白云镇在生态环境保护及其规划的工作已慢慢形成雏形并在不断的成长当中,相信将来白云镇的人们会在白云镇政府的带领下在其生态环境规划这一工作方面做得更好。

五、白云镇自然保护规划

环境保护已发展成为全世界各国的国策之一,应如何进行生态环境规划是我们应考虑的问题。以白云镇自然保护规划为例,探讨保护环境生态的意义以及规划中的几个问题。白云镇现状

首先,白云镇共辖22个行政村,根据各村的现状,政府大力支持各村的发展,支持各村发展期优势企业。其中,种植业是该镇的重点发展项目:路塘、平林片区发展优质稻种植;刑江、肖家、金坪发展经果林;平林、刑江、肖家、金坪发展茶叶产业;林下、金坪、肖家、花柱发展烤烟种植;肖家、元河、金梯、大寨发展蔬菜、花卉种植;白云凉山、花柱、汪井、茂柏发展中药材种植;大寨、平庄发展西瓜种植。高寨、平庄发展肉鸡养殖;金坪、林下、肖家、汪井、花柱发展商品猪牛等畜牧业。此外,白云镇还根据各村的现状和得天独厚的资源开展工矿企业:主要有枫阳工业小区(高寨);平林小区(平庄村、马硐村);航空工业园(金梯、新场村、白云村、车头村、往下村);采掘业(金梯、郝下村、高寨、平庄村、马硐村、肖家村、花柱村)。

其次,旅游业也是政府重点关注的事业,由于贵州天然的地形和气候,利用大自然的特殊赋予,开展旅游业成了目前最有前景的事业。可以带动当地人民的经济的快速发展,帮助当地人民解决就业的问题和环境问题。这里主要开发的就是刑江河自然风景区(刑江、浪塘村、小河村);浪塘布依风情(刑江、浪塘村);陈法故居、陈法墓、明清古建筑群(白云、刑江);飞虎山古人类遗址(平庄);肖家屯堡(肖家、金坪、高寨、刑江)。

再次,在白云镇,政府还要大力打造商贸业,主要分布在黎阳农贸市场、肖家集贸市场、路塘集贸市场、万村千乡工程(覆盖22个行政村)。

另外加工业也要走进白云镇,主要有路塘、平林、肖家的优质大米加工厂;平林、刑江、肖家的茶叶加工;大寨的面条、米粉加工等等,这些的农业,商业,工矿业将会为白云镇的发展带来空前的带动作用、自然环境保护的意义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生物遗传资源和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过程中,自然保护区可以使自然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自然保护区是指那些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的就地保护场所。

对于白云镇的自然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举措,因为白云镇的村镇里建有一些航空工业和工矿企业,这将会对于自然资源是一个沉重的负荷,所以对于白云镇的自然保护问题就成了政府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白云镇的发展目标及重大项目

1、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指为直接生产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道路,因为在农村道路是人民出行的基础,同时也是白云镇要发展的前提,所以建设道路是最重要的工作。另外由于有发展旅游业,所以会有很有自驾游的游客会来白云镇,所以停车场的建设也是一项必须的工作。要想对外发展就要有接待中心,同时在贵州省的政策下,贵阳已经在全市修建了200多所公厕,农村也要抓紧步伐,为人民的生活起居提供方便。另外,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等环保项目也要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2、通设施建设达到90%以上

行政村通油路:车头——下小河、元河——天台山、肖家——西秀区大西桥镇马场(经金坪、高寨)、山箐口——吉昌(经南山、汪井)、家庄——马卯等路都铺上通油路。

3、展石漠化治理

主要分布在花柱、汪井、高寨、金坪、茂柏、白云凉亭

4、善必须的水利设施,基础农田建设,槎柏河流域治理、人饮安全(花柱、金梯、新场、大寨)山塘水库建设 白云镇的生态环境问题

通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一些潜在的环境问题。

白云镇金梯村,是一个航空工业基地,这里建有航空研究所和航空加工工厂,这个航空工业基地已经坐落在金梯村30多年了,这么多年来,航空加工车间坐落在山上,利用山下村民的饮用水源来进行加工,多年来,航空加工厂已经对当地村民的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据当地村民反映,当地的村民的发病率很高,而且很多老年人没有特别明显的征兆,但是到医院检查之后就会被确诊是癌症晚期。这些已经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困扰和生活危机。

另外,在白云镇有很多的水泥厂,水泥厂的生产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经济发展,但是也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了潜在的威胁。同时,养猪是农民的主要生活支柱,也给当地的环境来带了黄色预警。

六、白云镇污染控制规划

1、环境污染的危害

环境污染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如沙漠化、森林破坏,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例如,温室效应、酸雨、和臭氧层破坏就是由大气污染衍生出的环境效应。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当然,环境污染的最直接、最容易被人所感受的后果是使人类环境的质量下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例如城市的空气污染造成空气污浊,人们的发病率上升等等;水污染使水环境质量恶化,饮用水源的质量普遍下降,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引起胎儿早产或畸形等等。严重的污染事件不仅带来健康问题,也造成社会问题。随着污染的加剧和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由于污染引起 的人群纠纷和冲突逐年增加。

2、水污染的控制与管理

研究水体污染主要是研究水质污染,同时也研究底质和水生生物体污染。不少研究者认为,污染物进入水体中,其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使水质

变坏,水的用途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就称水体污染。控制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是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水质管理,制订符合实际的环境对策,是防治水体污染的重要措施。对于水体污染的防治,其根本措施是加强对水资源的规划管理和开展对废水的处理及综合利用,以保护水源不受污染,并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要制定区域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另外要做到如下几点:(1)减少污染因子的产生量和排放量(2)建立污水处理系统

(3)调整工业布局 改革产品结构(4)加强水资源的规划管理

白云镇的水污染很严重,尤其突出的是黎阳公司。黎阳公司给当地带来了相当大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农作物中水稻受到的影响尤为突出,当地人民都不敢使用本地的水稻,而是把本地的水稻卖掉,购买其他地方的供自己食用。

3、大气污染的控制与管理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迅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大气污染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为了控制环境的污染,保护和改善人类生活的环境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对策,包括研究对污染源的治理技术,改革旧的工艺,以控制污染的排放;制订合理的大气质量标准和大气污染的排放标准;提出有关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地环境进行全面管理,以求做到经济合理的发展经济和保护大气环境。1.大气污染控制途径 1)

改变燃料构成

2)选择有利污染物扩散的排放方式 3)区域集中供暖、供热 4)合理布局工业 5)绿化造林

绿化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个经济有效的方法,因为植物有吸收各种有害有毒气体和净化空气的功能,茂密的林丛能降低风速,使气携带的大粒灰尘下降。树叶表面粗糙不平,多绒毛,有的植物还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吸附大量飘尘。植物的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和吸收二氧化碳,因而能调节空气的碳氧平衡,有些植物还能吸收大气中的有毒成分。所以城市环境应保持一定比例的绿地面积,以起到净化和缓冲大气污染的作用。

另外绿化造林对白云镇来说也是比较现实的一个方法,可行性很高。

4、固体废物污染的控制与管理

固体废物是许多污染成分的‚终极状态‛,又是气、水和土壤的污染‚源头‛,因此,控制‚源头‛,处理好‚终态物‛,是固体废物控制的关键。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需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防治固体废物的污染,二是综合利用废物资源。

1、主要控制措施(1)改革生产工艺

(2)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3)积极开展资源化活动

废物中含有未起变化的原料和生成的副产物,因此,我们应采用一切可利用的办法从废物中回收资源和能源,使有价值的物质得以回收利用。为此,应将废

物纳入资源管理范围,制定废物资源化的方针和鼓励采用废物的政策、法规,唤起民众使用二次资源—废物的意识。(4)严格控制有毒害废物的污染

有害废物是固体废物中的重点管理对象,因为一旦处理不当,将造成严重后果。为此,对有害废物应进行稳定化、无害化处理。如,将有害固体废物进行焚烧、热解、氧化—还原等,使废物中有害物转化为无害物,或使其中有害物含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或将其进行安全填埋处置。

2、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土地填埋是固体废物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它是从传统的堆放和填地处置发展起来的一项最终处置技术,它是为了保护环境,按照工程理论和土工标准,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控管理的一种科学工程方法。它具有工艺简单、成本较低、适于处置多种类型固体废物的优点,因此已成为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一种主要方法。目前采用较多的是卫生土地填埋、安全土地填埋和浅地层埋藏法。

3、固体废物的管理

由于固体废物本身往往又是污染的‚源头‛,故需对它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过程实行全面管理,即所谓‚从摇蓝到坟墓‛的管理。固体废物种类繁多,成分复杂,许多国家对固体废物实施分类管理,并且都把有害废物作为管理的重点对象,依据专门制订的法律和标准实施严格管理。(1)有害固体废物的管理

为了确定有害物和非有害物的种类和范围,通常采用两种方法。根据白云镇实际情况,较合适的是鉴别法:‚鉴别法‛是在专门的立法中,对有害废物的特性及其鉴别分析方法以‚标准‛的形式予以公布,依据鉴别分析方法,测定废物的特性,进而判定其是否有害。(2)工矿业固体废物的管理

工矿业固体废物具有发生源固定、排放量大、废物性质基本不变等特点,目前,我国处理这类废物的原则是,以各企业自行处理为主,以开展资源化利用为主导方向,生产建材为主要途径。(3)生活垃圾和粪便的管理

这类废物具有发生量大、涉及面广、成分复杂多变、其中含有部分有用之物和对环境有潜在危害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对人类及生态环境会造成极大危害。

白云镇和我国大部分地区一样,对垃圾和粪便的管理还很不完善,基于目前的经济水平,我们对生活垃圾采取以填埋为主,辅以堆肥和焚烧的措施;对粪便则采用储粪池、粪肥处理场,或制沼气等办法。

另外,植物桔杆和人畜粪便制沼气有成功的经验,在农村推广取得良好效果;高炉渣、粉煤灰、煤石千石的利用也取得可喜成绩;废旧物质有较完善的回收系统;城市垃圾的堆肥化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七、生态文明建设以林下村为例

林下村位于白云镇东南面,距镇政府驻地约5公里,全村共有508户,2165人,辖林下、上坝、鸡场堡三个自然村寨,全村耕地面积1764亩(其中水田1470亩、旱地294亩),林地3550亩。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村里以水稻种植为主,大米。蔬菜品质优良,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现有新型农村专业合作社2个,村级卫生室2个,医疗服务面能满足群众日常看病的需要,设施配套齐备的村级

小学一所,文艺表演队2队,全村路面硬化率达97%,电话、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8%。

对于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征服自然、把握自然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在把握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造成农村自然环境面临许多问题。比如:片面追求粮食产量,乱砍乱伐,围湖造田现象严重;畜禽粪便,生活垃圾随处可见;生活能源缺乏,生活方式落后等等。在对林下村的采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对林下村的设如何处理以上问题的情况做了解并作出如下概括: 1.生态文明要人与自然和谐。

看农村的文明水平,一看道路,二看住房。‚要想富,先修路‛。林下主要干道实现了硬化的,有利于了农村与外界联系的通道,但尚未实现水泥通道每家家门口,没有彻底改变了‚下雨泥泞晴天灰‛的面貌,对村民进出带来一定的不便。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农村不少农民都建起了漂亮的新房。不过,部分农民在建房过程中,不仅出现了占用耕地的现象,而且随意搭建,这样一方面浪费了耕地,另一方面影响到了村貌。林下村对该村新建房屋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房的目的是为了从源头上制止部分村民乱占耕地建房和改变部分村民无地建房的现状,本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选择了地形相对平坦、交通较为便利的林下自然村寨前近15亩面积的土地作为村民新建住房的统一规划示范区,可容纳38户村民到此集中建房,解决了部分住房困难户无地建房、无行走道路的现状。集中建房受到了较好的效果,既美化了村容,又节约了耕地,值得肯定。‚沼气化‛。为了更好的处理农村的废物(农作物秸杆、杂草、菜屑、人畜粪便,生物废杂物等),号召农民家中建立沼气池,实现畜圈、厕所、厨房的根本性改革,沼气不仅能照明而且还可以做饭,既解决了生活能源问题,又很好的处理了农村中的主要废物。在对林下村的采访中,我们发现居民的生活能源大部分时间是使用电,冬天还使用煤,对于沼气只有少量家庭建设使用,而且这些家庭现在也已经停止使用沼气。究其原因,是因为家庭可制气废物有限,沼气的使用效果不理想,产生沼气后的废渣任然需要处理等问题造成的。联系村民的生活经济水平,沼气的无法推广和建而复弃是因为村民对其他更方便更高效能源的消费能力提高导致使用沼气带来的效益的满足感降低和对制备沼气过程繁琐性的厌恶的增加。沼气的继续推广,还在于沼气要多产气,使用起来更方便、有效,和制备更方便、废物处理便捷,让农民从沼气的使用中得到更多效益,免去不少麻烦。

生活垃圾的处理,关系到村庄整洁,生态保护,是不容小视的问题。林下村在垃圾处理方面,做的没有到位。在村民口中得知,他们的生活垃圾都是倾倒在屋旁,没有任何的处理措施,既影响了村容整洁,有加剧了该村生态环境的破坏。2.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文明决不只是农民集中建房,垃圾处理,建沼气池,而是生态文明意识在村民脑中生根。但在采访中,我们发现该村村民严重缺乏生态文明意识。该村村民,对生态文明缺乏基本的了解,对生态文明的内涵,特征,作用都没有任何认识,对多只有在新闻里听说过。更严重的是,该村从未向村民宣传过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村民缺乏生态文明建设,那么该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无法获得村民的认可,无法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该村的生态的文明建设无法全面,顺利的展开。

村民也不会自觉主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

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生态文明,只能出力多,而收效小。要向村民宣传生态文明,以期使生态文明深入人心。在宣传时,要结合村民的利益和村庄的整体利益,让村民知道生态文明与自身利益休戚相关。要教育村民从长远角度考虑,放弃一些贪图一时方便而破坏生态的不良行为,如乱倒垃圾等。这项工作艰巨而繁琐,只有坚持不懈,并有充分的耐心,利用正确的方法才能有成效。

八、生态文明建设以马峒村为例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两个人就能提倡起来的,是需要大力宣传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以及科学发展道路的过程。马硐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05~06年在村长的带领下,组织华园和狗场自然村的群众硬化街道3500㎡,安装水管600多米,并且解决了400多人和300多头大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修建机耕地道1.5公里,排灌水渠3000多米。并且相应的在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案在白云镇马硐修建一个经营性的公墓,提案去龙井灌溉水渠3000多米,三次会议上为全县从节约耕地上提出实施旧房改造,村村整治。

马硐村位于我们实习居住地的白云中学附近,该村大力倡导‚治理马硐河,保障生活生产用水,推动春耕备耕‛。马硐村的村长是一个极其负责的村长,他大力倡导村民从生态文明建设出发,并且对自己的村庄有了一个大致的规划布局图,该村主要能源从沼气池出发,这样既可以节约能源,也可以让资源得到合理循环利用,有大量的矿产资源煤炭,这样有利于在经济领域,经济活动要走生态化、无害化道路,大力发生态经济,积极推进‚绿色‛、环保产业发展。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率。要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并将这一发展战略具体落实到单位、家庭和个人。

马硐村的山上大量种植树,保障了基本的退耕还林,并且该村大力宣传保护环境从自身做起,村民家里的垃圾都是通过装袋,最后拿去没人的地方处理;该村有一个优势就是有一条马硐河,该河里的水非常干净,并且带着属于自身纯天然的味道,喝起来感觉很甜,在夏天很凉爽,像是冰箱里出来的,很好喝,这样可以节约没必要的电能源,从而在社会领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积极倡导以生态文明意识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优化‚人居‛生活环境,形成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的生活方式,以及保护生态、美化家园、绿化祖国的社会文明新风尚。

马硐村从各个方面出发进行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并且相应的对生态文明建设得以合理落实,从而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类不仅要积极倡导进步的生态文明思想和观念,而且要推进生态文明意识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延伸。在政治领域,党和政府要重视生态问题,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生态观。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要任务来办好。加强法制建设,实行生态行政。推进生态民主建设,发挥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主体作用。在文化领域,要树立生态文化意识,摒弃人类自我中心思想,按照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提高人们对生态文化的认同,增强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行为的自律。同时,注重生态道德教育,广泛动员群众参与多种形式的生态道德实践活动,使人们自觉地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

九、生态文明建设以金梯村为例

金梯村是白云镇的一个重要村寨,位于白云镇西南方向,是一片开阔的地界。全村有507户,拥有常住人口1837。

一、金梯村的概况 1 金梯村的基础设施

金梯村的主要交通干道是5米宽的水泥路,还有次要的干道也是水泥路,方便车辆来往居民出行。村里面的公共道路和公共娱乐场所规范整洁,为了满足每年的各种节日,金梯村还修建了金梯村文化娱乐广场。金梯村还打造了个菜类齐全设施完善的菜市场,方便金梯村的村民买卖菜,也方便金梯村的企业员工购菜。其次,金梯村村委会还修建了篮球场,购买了健身器材。2 金梯村的企事业单位

金梯村有黎阳公司,还有砖厂,还有个航空发动机研究所,还有其他较小的公司,所以金梯村的经济很繁荣,发展的很快,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3 周边环境

金梯村的位置上离平坝县城不是很远,有铁路经过,而且新平坝站也建设在这里。整个村有一部分居民在使用太阳能。全村有几十亩果树林,主要是李子等果林。全村周围都是靠山的,空气很好,环境也好。

二、金梯村生态文明建设

1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提了出来,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反映了党和政府对于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重视,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分享生态文明的迫切愿望,必将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重大影响。金梯村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也有一定的举措,全村在大力搞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对生活废水的处理,全村实行垃圾集中处理,废水不准乱排乱放,并有相关的部门监督实施。生态问题是人类社会必须高度关注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既影响着发展的全局,也决定着发展的可持续;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命运,既影响着人类的现在,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

金梯村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夜同样存在很多问题的,主要集中体现在没有有力的执法部门,很多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没法真正落实实施,使得一些地方的环境破坏。其次政府部门对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不是很重视,没有相应的政府资金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建设。还有就是村民对生态文明没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很多人还不理解什么是生态,为什么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怎样进行生态文建设,建设怎样的生态文明村。对金梯村的调查,我有以下的理解,乡村的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就在生活环境的改善和改变,对生态文明建设要从生活中的每一点做起,把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打进每个人的心里,这样生态文明建设建设就不是一句空话。

十、发展预测展望及结束语

第四篇:×××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汇报

立足××× 建设生态镇

——×××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以“保护青山绿水、构建生态××”统揽工作全局,按照“面向城市、经营农村、服务市民、富裕农民”的工作思路。以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全镇的各项工作,以建设生态文明村镇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建设,为构建和谐红枫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我镇生态文明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西南面,距××市中心23公里。全镇总面积16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597亩。辖22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54265人,其中农业人口32845人,占全镇总人口数的61%。镇境内有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贵黄公路、清·镇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属城郊型生态经济重镇。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9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699万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508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新增774元。

二、目标执行情况

(一)生态环境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镇坚持以规划为龙头,以保护水体为前提,以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管理、节约为核心,抓好×××水源环境的保护。通过实施“一基四化”的建设,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农村生产生活面貌有了大的改观,为×××水环境的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我镇落实生态环境建设项目有:道路“村村通”工程,全

镇22个村均硬化道路连接公路干道,完成串户路104个村民组,硬化率达85%;生态能源建设工程,大力实施“四改一气”,清洁能源占能源使用户的45%;居有所安工程,农户居住危房改造率达92%;村庄绿化美化工程,我镇加强滥砍滥伐和预防森林火灾的监管力度,认真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通过努力,我镇村镇宜林荒山绿化率达94%以上。另外,对农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加强管理,引导农户抓好房前屋后的绿化美化工作;整脏治乱改差工程,我镇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向乡镇延伸的试点单位,认真抓好方案制作,落实好“精细化管理人本化服务”理念。主要以“整脏治乱改差”为突破口,以“三清八治三创建”为载体,着力抓好镇村两级的环境卫生建设,制定保洁制度,落实清洁队伍,每季度开展一次卫生检查评比活动,确保无“五乱”(无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房屋乱建)现象发生,分别在××、××、××、××等村修建垃圾池,在实施“四改一汽”的农户修建卫生厕所;人畜饮水工程,严格《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加强水源管理,实施定期消毒处理,确保饮用水安全,修建污水简易无害化处理池,杜绝污水溢流。

(二)生态经济建设情况

我镇处于××、××、××的城市经济辐射中心,镇党委、镇政府以“保湖富民”为己任,强力推进“农业富镇”战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主抓农村特色经济发展模式和农民增收支柱产业,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首先,我们狠抓基地建设,立足“两湖”保护,在×××环湖村建设蔬菜、葡萄、牧草、茶叶和苗木“五个万亩”生态产业基地,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进程。蔬菜产业方面,主要以××、×

×为中心种植有机叶菜;以××为中心种植大葱;以××为中心种植晚番茄;以××为中心种植野山椒。今年来,发展蔬菜种植7500亩,其中,辣椒3100亩,西红柿2200亩,叶菜类1000亩,春豌豆500亩,萝卜400亩,大葱300亩,逐步形成了万亩绿色生态蔬菜种植示范带。葡萄产业方面,主要以××村、××村为核心示范区,种植优质葡萄1万亩,形成万亩环湖葡萄园,其中今年投入资金80万元,扶持农户种植葡萄2500亩,投入资金10万元帮助2006年葡萄种植户预制水泥桩1万余根。种草养畜方面,主要以××、××为中心,轮作种植牧草1万亩,巩固和发展奶牛、肉牛养殖,使×××镇成为市民重要的奶源基地。目前,全镇已建成标准化奶牛养殖示范场1个,建设养殖小区12个,其中,奶牛养殖小区1个,辐射带动养殖户176户,奶牛存栏976头,日产鲜奶8吨;肉鸡养殖小区10个,养殖户235户,存栏80万羽,年出栏180余万羽;蛋鸡养殖小区1个,养殖户10户,日产鲜蛋6万只。生态茶叶产业方面,主要在××现有优质绿茶基地的基础上,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种植大户+基地+农户”的模式,争取上级资金15万元在××村新增种植生态茶叶1000亩,成为生态茶叶示范区。苗圃产业方面,主要引进苗木企业落户我镇建设苗圃基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浙江苗圃、赤天化生态园为核心的香樟、樱花、桂花等苗木示范基地近万亩。

其次,以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农民增收支柱产业,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目前已引进××裕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代食品厂、××青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展蔬菜种植,打造蔬菜加工品牌,引进的广东温氏、正大集团、广西大发带动发展畜牧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并积极探索“公司带动大户、大户带动农户”的发展新模式,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鼓励农村能人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通过主抓生态特色产业,逐步实现经济强镇,2007年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32元,其中大冲生态示范村人均纯收入达4571元。

(三)生态文化建设情况

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镇建的精髓。我镇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经济建设的同时,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生态文明镇的健康有序开展。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不断完善村自工作,提高村民自治的管理水平和能力。按照《宪法》和《村民委会员组织法》的程序要求,各村分别制定符合村情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将公民基本道德、计划生育、林木管护、禁毒工作等纳入村自管理,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四自”管理目标。目前,全镇无乱砍滥伐林木、乱挖采沙石、捕食国家野生保护动物的行为,认真做好古树名木、古建筑、民族文化等人文景观保护。二是配齐配全文化设施。全镇22个村建农村综合楼13栋,制度村民组计生宣传栏122块,村宣传栏22块,建篮球运动场8个。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抓好春节及“四月八”等传统民族节日活动,在民联等村组织农民篮球赛。全面实施村通广播电视设备安装工程,完成辖区内自然村通电视,电视网络覆盖率达95%,电视机入户率达94%,实现全镇村镇通电话。三是普及科技文化知识。全镇建图书室23个,各图书室存储图书达五十册以上,实行户借阅登记管理制度;加强绿色证书和职业技术培训力度,今年分别组织培训3次,绿色证书50人,职业技术证书254人,确保每

户农户至少有一人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加大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力度,破除封建迷信,杜绝包办婚姻和政策生育等现象发生;认真落实“两免一补”和“控辍保学”工作,实现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99%、95%以上,辍学率分别控制在2%、3%以内;认真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成立了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站所为成员的青少年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学期分别开展民主法制教育、健康教育和科普教育等;严打“两抢一盗”,抓好禁毒工作,杜绝刑事案件发生。

三、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进行。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共处共融。为了让生态文明成为全镇的共识,让全镇广大干部职工和群众都树立“切实保护好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善待自然生态、珍惜自然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观念,我镇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和站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建设生态文明城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协调、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工作,确保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有序进行。

(二)组织健全,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生态文明镇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是 “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年”,我镇党委认真组织学习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相关文件精神,确定了争创党建工作模范镇的奋斗

目标,通过实施党的“五有”工程,开展“三创三强”活动,深化“三级联创”等工作,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生态文明镇建设的战斗堡垒,增强政策的执行力。为建设生态和谐新红枫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一是强化镇党委班子自身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措施,完善制度,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责任制,将党建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了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明确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按时参加基层支部工作会议,帮助分析和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村级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党委、政府各项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通过村级组织的落实来体现。为了选好配强村级班子,我镇扎实抓好“三项基础工作”(即:抓好组织领导,骨干培训,调查摸底)、把握“三个关键环节”(即:严把宣传引导,依法办事,民主权利)、突出“三项工作重点”(即:突出公平、公正、公开,突出选拔农村能人党员,突出搞好选举督查),圆满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工作任务。通过换届,新一届村支两委班子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女性委员职数均有了较大的改善,政治坚定、工作务实、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年青党员进入了村支两委领导班子,提高了班子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为抓好生态文明村寨打下坚实的组织保障。

(三)加强教育,提高素质,为推进生态文明镇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生态道德意识是发展生态文明的依托和精神动力来源,为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我镇以提高村民生态道德修养为目标,扎实抓好村民素质教育,努力营造培育全民生态道德意识的社会氛围。

1、抓好学校基础教育。一是认真落实××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两免一补”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抓“控辍”,不断巩固发展“两基”成果。二是全面加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建设;三是坚持把政治思想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培育优良校风作为德育教育的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抓好村民生态文明道德宣传教育。一是充分利用春节、“三八”妇女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月、宣传日”和“爱国卫生宣传月”等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性宣传、公益活动,开展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二是利用村居民文明学校、村级文化活动室开办知识讲座,进行宣传教育;三是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群众会,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四是制作公益广告、墙体广告、路牌广告进行宣传;五是制作宣传图片、画册等进行宣传。六是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把青少年的思想作为重点,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全方位的道德教育网络,着力提高村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道德素养。通过形势多样的宣传教育,让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使广大村民懂得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和道德观,从而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构筑起牢固的生态屏障,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

3、抓好村民文化技术教育。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及辖区种、养殖基地,对广大村民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使广大村民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加大投入,优化环境,为推进生态文明镇建设提供保障。围绕“水、电、路、气、林、房、电视、电话”十字方针,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抢抓农时,及时抓好受损水利设施的恢复重建。投入169.8万元,用于修复(新建)人饮工程21(修复17处、新建4处)、修复提灌站20处、整修山塘水库1处,新建排洪沟630米、排水沟2.6公里、机耕道4.3公里,修复小水池60口、高位水池5个;二是投入资金4万余元完成芦猫塘、骆家桥两个养殖小区的供电恢复。三是完成村通公路四条22.972公里,正在实施三条21.4公里。四是修复凝冻受损沼气池405口。五是对受灾经果林进行整枝、补苗和培土,完成退耕还林地的苗木培土扶正1000余亩;对塘边村杨梅基地,羊昌、右七葡萄基地,协调救灾复合肥190吨进行了根外施肥。六是开展农村危房调查工作,全镇普查上报945户农村危房户,对极危房户强制搬出并妥善安置7户,陆续安排建房18户。七是完成450户“户户通”电视的收费工作。八是新增移动基站两处,通信网络进一步优化。九是积极争取各方面的资金、项目支持,加大污染整治力度。

(五)加快发展,促农增收,为加强生态文明镇建设奠定物资基础。

我镇立足农民增收,以做大做强“蔬菜、奶牛、茶叶、葡萄和苗木”产业为重点,着力建设“五个万亩基地”,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进程。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抓服务、促发展” 的思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标准+技术+管理+保险”的组织形式,着力发展特色农业,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培育农民

增收支柱产业。以“五个万亩”基地为载体,推进农业“三化”进程。在×××环湖村发展有机蔬菜、葡萄、牧草、茶叶和苗木“五个一万亩”有机产业基地,构筑湖区绿色屏障。同时,按照“两个跟进”的要求,协调市信用联社为农户贷款1934万元,其中种植业479万元,养殖业1455万元。

(六)创新形式,强化载体,促进生态文明镇建设取得新进展。近年来,我镇以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满意在贵州”主题活动为载体,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提高村居民生态文明素质教育覆盖率为根本,扎实开展和谐文化建设、“整脏治乱改差”专项行动、农村文化建设,努力在全镇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一是积极组织开展好各种活动,以活动促建设。开展了“告别陋习,走向文明”、深化“卫生与秩序”和“文明大道”主题创建,“十星级文明户”的创建评比和文明村寨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延伸和拓展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提高农村整体文明程度,彻底改变农村村容村貌;二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促进生态文明道德建设健康发展。组织生态文明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共植同心树”“认养领养”、“向白色污染开战”等活动,拓展文明志愿者服务内涵,引导广大村居民爱护家园、建设家园、管理家园,促进和谐环境建设;三是开展以“两湖”保护为核心开展“关爱环境、关注未来”的主题活动,着力实施“蓝天”、“绿地”、“碧水”工程。深化“整脏治乱改差”活动,推进城镇精细化管理试点村寨工作,着力解决三条主干线沿线村寨存在“五脏五乱”等突出问题,巩固提高创建成果。

四、存在问题及下步打算

1、村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影响了生态文明城镇建设的有序推进。

2、目前我镇的工作主要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遵循适度发展的原则,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

针对以上情况,我镇在下步的工作中,一是进一步加强村民生态文明道德观念的宣传教育,以提高村民整体素质来推进生态文明城镇建设。二是以保护“两湖”为核心,积极实施以“三线四带、一沟三池”为重点建设内容的“碧水”工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以环湖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逐步完善以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收集设施、人工湿地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在保护中得到发展,发展中构建和谐。

中共×××镇委员会 ×××镇人民政府 2008年12月8日

第五篇:仁和镇2011年招商引资工作计划

仁和镇2011年招商引资工作计划

2011年,全镇招商引资目标任务拟定为:完成投资额8800万元,期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额4000万元。工作思路是:以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加大投资和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创新招商方式,完善招商机制,突出园区招商、产业链招商、大项目招商,不断拓展招商领域,扩大招商引资总量,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推动全镇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抓住产业转移机遇,积极吸引东部企业落户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在经历持续多年高速增长之后,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加工贸易政策大幅收紧、出口退税率不断下调、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再加之劳动力和能源紧张,许多企业的发展受到一定影响,面临着撤并和转移。大量转移的东部企业,为我镇扩大招商引资、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加大吸引东部沿海转移企业的工作力度,更多地吸引东部企业落户我镇,对扩大我镇招商引资成果、优化产业结构、壮大支柱产业等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是利用综合成本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利用我镇劳动力、土地、工业用水、用电等基本生产要素供应充足、1

价格相对较低的综合成本优势,积极吸引需要大量用工、用地、用水、用电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电子等,构筑仁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新优势。

二是利用产业优势承接配套产业。重点围绕电子信息、能源化工、建材冶金、装备制造、食品医药等产业,积极引进能够延伸上下游产业链的项目,发展产业集群,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三是利用资源优势承接精深产业。围绕农产品资源,争取引进更多的肉制品和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知名企业,促使肉、兔、菜深加工不断扩大规模,形成聚集效应。

二、挖掘潜力,实现对广东等沿海企业招商的新突破 按照承接广东沿海企业产业转移工作总体思路,在做好华石盘建材冶金工业园的基础上,面向沿海全部企业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突出规划引导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沿海内迁企业的吸引力和承载力,着力吸引大企业、大研发机构落户我镇,实现对广东等沿海企业招商的新突破。

三、创新招商方式,不断扩大招商成果

一是突出园区招商。按照“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市场化运作”的思路,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着力抓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引进工作。明确园区定位,做好园区规划,营造自身的产业优势引导不同类型的企业入园发展,尽快形成产业聚集效应。

二是突出专业招商。镇加大内部专业招商队伍建设力度,抽调有一定经济知识、熟悉政策、掌握市情的干部,紧盯东部产业转移的大项目,常年进行推介洽谈和项目落实服务。选择重点的产业项目,开展专业招商。

三是突出以商招商。与已投资我镇的外地企业和在我县设立的外地企业商会加强感情联络,积极鼓励并支持他们参与到我镇招商引资工作中来。

四是突出产业链招商。结合我镇产业结构特点,重点吸引肉、兔、果、蔬菜等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积极吸引东部地区产业链整体迁入。

五是突出重大项目招商。包装推出一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并对其可行性、布局选址和政策配套等进行前置评估,实施对接洽谈。对已签约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要成立专门机构,进行项目前期准备、开工建设、后期运营等全过程的“一条龙”服务,确保项目落地生根。

四、全力推进项目落实工作,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一是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建立和完善签约项目落实责任制,成立签约项目落实督查领导小组,明确每一个项目一名领导负责的工作机制。签约的项目要排出进度表,落实责任,限定时限,按计划推进工作。

二是全程服务,确保实施。对于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要加大协调力度,帮助客商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加

快工程进度,按期建成达效。对于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的项目,要有专人协助客商办理手续,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快各项审批手续的办理,推动项目尽快进入实施建设阶段。对重大项目要成立专门服务机构,定期协调解决项目在前期手续办理和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开工和建成投产。

五、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优化人文环境,构建诚信社会,形成亲商、重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二是优化政务环境,强化服务意识,完善服务机制,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节约办事成本,提高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政策透明度,规范行政行为;三是优化法制环境,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打造诚信政府,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下载仁和镇生态镇建设调研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仁和镇生态镇建设调研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仁和镇七一表彰大会主持词

    中共仁和镇党委庆“七一”大会主持词同志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旨在回顾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表彰先进,激励士气,鼓舞干劲,进一步动员广大......

    仁和坪镇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仁和坪镇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根据省、市、县统一部署,镇党委政府及早研究,周密部署,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自2011年8月中旬至2011年9月底,在县换届选举工作指导组的指导下,经过为期两月......

    安县黄土镇仁和学校2012学年度师德建设工作计划

    安县黄土镇仁和学校2012学年度师德建设工作计划为加强我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水平,进一步推动我校师德建设再上台阶,营造教职工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氛围,造就一支让社会满意......

    葛家岔镇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统筹发展生态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对葛家岔镇经济社会发展的调查 郑天旺 (2011年6月23日) 葛家岔镇位于安定区东北部,距定西市区34公里处,全镇共辖11个村80个村民小组,3000......

    生态镇汇报材料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创建国家级生态镇汇报材料 坚持科学发展 建设生态公道 中共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委员会 扬州市邗江区公道镇人民政府 (2010年8月)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

    镇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自查报告

    xx镇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自查报告 为切实做好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考核验收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参照鲁农发„2011‟2号文件规定,我镇对上报的3个生态文明村进行了自查。现将我镇创建工......

    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投稿)(最终五篇)

    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 ( 精选多篇) )生态乡镇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近两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一、扩大绿化面积增强环境自净能力目前全镇拥有森林面积 3500 余亩......

    生态优美镇建设工作会议发言

    在生态优美镇建设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镇人民政府 各位领导: 按照市区生态优美镇建设工作要求,我们将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围绕创建生态优美镇的任务目标,按照“五个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