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投稿)(最终五篇)

时间:2020-10-31 12:21: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投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投稿)》。

第一篇: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投稿)

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精选多篇))

生态乡镇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近两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扩大绿化面积增强环境自净能力

目前全镇拥有森林面积 3500 余亩。按照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要求,明确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新定位,不再把林业单存地看作是提供木材的产业,而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第一,管护好现有林木,维护产权人的权宜。一是严格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实地核查的基础上,严格申报并及时足额兑现国家的政策补偿,保护好退耕户的收益权;二是落实好林业确权工作,对原来的国道、省道、县乡道路、村村通道路两旁和沟塘坝渠等属于公共地带以及村庄内外界线不清的林木,通过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协调各方明确产权并落实管护责任,期间共接待并调解林权纠纷 6 起,查处违法砍树 5起。

第二,加大力度,多渠道投入,扩大林地覆盖。一是大力开展生态林、公益林建设。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我镇共投入绿化苗木费

12.5 万元,购买苗木 6.5 万株,村旁及房前屋后植树 3.4 万株。合淮蚌高速公路两旁 30m 林带计 600 多亩(6.7 千米)。结合 xx街镇建设和 206 国道改道。今冬明春,我们还将完成街镇两个绿化岛 2.8 亩和近6(5.6)千米行道树以及全长达 7.1 千米的新206线绿化带建设。二是引导和激励公司、农户进行经果林建设,为了把“xx 桃花、草莓节”办成产业,镇政府对农户新栽或更新桃树 400 元/亩,苗木补贴继续执行,通过市场考察,近期 xx草莓产业合作社和王郢面厂又积极开发引进经果新品种,投入13 万余元订购的 6200 棵大樱桃(约可载 120 亩)即将栽下地,有望在今后两年带动周边群众扩大栽种面积。

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xx镇坚持“生态立镇”发展战略,在建设自然生态保护的同时,以营造绿色家园为主题,全面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镇村,使农民分享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增强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一是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整治。按照“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示范工程“三绿、五改、六清、一建立”的要求,每个村建设了村级垃圾池,配备了保洁车辆、保洁员,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分类处理垃圾,开展卫生庭院活动,以卫生庭院推动全村的环境卫生。去年我镇通过项目资金,在全市率先建造了一个标准化污水处理场。今年以来全镇共新添

垃圾清运车 32 辆,共有集镇和村庄清洁工人 68 人(其中村级42 人),添加日常保洁工具 232 件,新建标准化垃圾中转站一个(孤堆村),新建垃圾池 67 个,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卫生习惯正在向文明转变。二是大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实施以及农村卫生改厕为重点的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工程,xx 年我镇在 xx、范圩等 11 个村和居委会实现了双翁式卫生厕所 700 座的建设目标,并顺利通过市区验收。xx 年正在实施 500 座,加之历年建设数,至今年底全镇将建卫厕数 2100 座。三是规范养殖减少污染和疾病传播。一方面通过省、市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兴杨公司、顺发禽业公司、xx农业开发公司等带动,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养殖棚或养殖场,改变传统的庭院养殖模式,实现了人畜、人禽分离。另一方面建全了乡村动物防疫队伍,定期开展强制免疫,减少疾病的传播。五是成立环卫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在无编制、无经费来源的情况下,为了搞好环卫整治工作,镇党委政府参照周边县区和外地做法,自筹费用,通过推荐、考核,选聘了 8 名青年组建了xx 镇环卫所并派一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环卫所成立后工作成效明显,道路两旁乱堆乱放、集镇上随意摆放摊点、区域内违法建设等得到有效管理。居民户门前三包也有很好落实,村居生活垃圾能及时清运,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二篇:建设生态强县经验交流材料

生态资源是××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要实现赶超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响生态品牌,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一、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是现实的战略选择

无论从××的发展基础、发展优势来认识,还

是从××的发展目标、发展举措来分析,坚持生态立县均具有重大意义。

1、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大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生态资源更加丰富。悠久灿烂的人文景观和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构成××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一是山水纯清。××是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县山林面积 204 万亩,占土地面积的 87.9%,森林覆盖率达 87.4%,居全省之首。境内水资源充足,水质优良,全县 43 条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不受外界侵染,水能蕴积量达 9.19 万千瓦。二是大气纯净。××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2 度,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 7 万个/cm3,被誉为“天然氧吧”。

三是古迹纯真。作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所在地和领导

中心,××在中国革命道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现有历史名胜古迹 20 余处,革命纪念地 8 处。

2、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后发”优势的需要。××经济总量虽比较小,但在发展质量与效益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没有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正是××的后发优势。“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和谐共存,使××在自身的未来发展定位上更具选择性和主动性,在产业布局和调整上拥有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从容选择优势产业,促进本地经济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

3、坚持生态立县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有利于改善城乡环境,促进城乡绿化、美化,为创建全省绿色生态县和园林城市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有利于提升农村环境,促进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向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的生态文化转型。

4、坚持生态立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被摆上了重要位置。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国家、省先后制定出台了生态建设规划,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时

代的要求。坚持生态立县,有利于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用于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近3 亿元,出台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沼气、生态移民等政策,逐步建立起了生态补偿机制。

二、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县,发展任务非常繁重,既不能为了当前发展而牺牲环境,又不能为了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根据××的县情,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生态规划,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优化人口布局,搞好功能分区,切实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按照生态经济的要求,全力培育富有××特色的生态产业,引进和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尽快将××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努力实现绿色发展、长远发展。

2、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理念,在充分挖掘山区资源、开发生态项目的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链,坚持做到不利于生态建设的规划不出台,不利于生态建设的项目不立项,不利于生态建设的开发不上马,扎实打牢环境基础,不断改善生态条件,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3、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大力推广节约型生产模式、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现有木竹加工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科学规划利用土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复垦,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充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实现资源的有序利用。结合生态林业村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以道路绿化为框架,以庭院绿化为基点,开展“沿路建绿、场院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村镇环绿”活动,突出抓好改厕、改水、改房、改灶、改路和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等工作。

三、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1、以生态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全国生态有机农业县。坚持走高端农业、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路子,通过 3-5 年的时间,把××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整体生态有机农业县。一是抓组织保

障。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有机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考核奖惩。二是抓标准化生产。聘请专家制定全县生态有机农业区划及发展规划,对生态环境好、无有害残留的山林农副产品,直接进行有机申报论证;对含有残留的耕地、山地,在规划转换期内,采取水旱轮作、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绿肥轮作以及山林放养畜禽等科学发展模式。三是抓技术保障。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有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定期聘请 ecocert、bcs、中绿华夏等认证机构技术培训与指导,组建××县生态有机农业科研中心,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科研攻关。四是抓商标注册。保护建设“四无”(即无粉尘、无毒气、无污水、无疫病)生产区,降低化肥、药物、添加剂使用量,注册保护有机水稻、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系列商标 15 个以上。五是抓龙头带动。按市场经济规律,着力培育有机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 3 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0 个以上,促进“种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逐步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集约化、农产品商品化水平。六是抓质量论证。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监测农产品的药物残留,开展绿色食品论证工作,创建 15 个以上欧盟有机论证产品。七是抓生态改善。全面推进

生态林业试点村建设,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突出抓好武吉高速公路连接线、上铁线、铜大线可视范围内林相林貌建设和保护,加强对饮用水源和修河源头保护区的监管。

2、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抓手,打造生态“工业强县”。坚持资源型工业与非资源型工业并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建立与生态相适应的工业强县。一是抓工业集中区打造。抓好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引导新招引的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实施扩建进入工业集中区。二是抓技改提升。重点推进工业集中区内木竹加工企业的技改。三是抓项目引进。着力引进低能耗、高科技、环保型工业和有机农业、畜禽等相关的工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大力扶持无公害蔬菜、草食牧业、果品开发、花卉苗木等一批“绿色”龙头企业。四是抓特色发展。按照“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以木本、草本和菌类为主要品种的中草药材,对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在技术、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和扶持。五是抓企业节能减排。强化“绿色 gdp”理念,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放、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破坏等违法行为,从严查处,限期整改。

3、以整合旅游资源为抓手,打造赣西北旅游休闲后花园。坚持

抓重点、建精品,分步实施、突出特色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旅游景点,高层次推介旅游项目。一是抓精品打造。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把××打造成武汉、南昌、长沙地区旅游休闲后花园。继续完善以毛泽东化险福地为龙头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创建“aaaa”级景区;开发建设九龙湖并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创建“aaa”级景区;争创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二是抓文化挖掘。对特色景点进行文化包装,增设文化墙、文化石和雕塑,突显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福文化、鼓文化;运用市场手段,开展好“鼓”文化节、客家联宜会等节庆活动。三是抓要素整合。大力开发“吃在××——吃客家美食、住在××——住生态居所、购在××——购‘××’工艺品、娱在××——客家民风民俗”,带动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四是抓市场营销。推进与南昌、长沙、武汉等城市景区景点战略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拓展旅游市场。五是抓基地开发。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把××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年养生基地和会展会务基地。六是抓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客家风情、自然赏观、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利用 1-3 年时间,在县城郊区建设数十家“朝吸氧离子,夜听蛙鸣声,前有鱼塘垂钓,后有林果采摘“的农家小乐院,促进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与生态家园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4、以城镇经营为抓手,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城。一是抓科学规划。

以建设“(敬请期待好文网更好文章www.xiexiebang.com)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推进休闲、娱乐、商务、人居一体化发展。二是抓城镇经营。通过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金、以资源换项目,吸引多元投入城市建设。实施土地市场化规模经营,切实提高土地经营收益;进一步完善城镇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将街道和路段的冠名权及广告权等公开出让。三是抓城建城管。切实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科学划定街道功能分区设置,强化城建、城管的规范化、系统化,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城,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可进入、可游赏、可停留、可回味、可定居”的生态人居城市。四是抓环境治理。建立县城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用市场化的手段管理县城,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五是抓特色镇村。抓好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特别是抓好以排埠镇为主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幽居村、坪田村等特色旅游村建设,着力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骨架、中心村为基础的全县生态城镇网络体系。

第三篇:打造环保新工业建设生态致富路经验交流

在**县工业园区,投资 1 亿元新投产的****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内也是热火朝天,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环保燃料”——二甲醚;而在新落成的**县新区瓜菜批发市场上,人声鼎沸,一车车无公

害果蔬运往北京、上海、福州等地……该县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来,高度重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结合,积极推进环保型工业及生态绿色农业的发展,“绿那一世小说网 www.xiexiebang.com 色环保经济”正悄然成为**经济的新增长点。

打造环保新工业,循环利用增效益

该县采取市场手段对高耗能企业进行产业结构重组与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的装备水平和产品竞争力。通过科技嫁接、引进配套项目,延长产业链,改“资源—产品—废物”的直线型产业链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产业链,实现企业节能增收、减污增效。陶瓷是该县的传统支柱产业。过去,陶瓷企业生产能耗大、资源利用率低,次、废品全部被丢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大量材料被浪费。该县加大了陶瓷企业节能减排技改力度,出台了《关于加快陶瓷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意见》。陶瓷企业建起了燃气宽截面节能明焰裸烧隧道窑,由烧煤改为烧气,采用窑炉余热干燥技术,实现了热能的循环利用,公斤瓷能耗从过去 10000 千卡降至 3000 千卡,年节约燃料费 1200 多万元;产品烧成率还由过去的 85%提高到 95%以上。如:康舒陶瓷公司通过回收次、废品和销售中的破损陶瓷,再次利用废品中的锂辉石,年节约原料50吨,节约资金18万元。该公司还建立纯水过滤池,收集原料车间废水,澄清下层泥浆再利用,年节约用水 600 多吨,节约原料 70 吨,节约资金近100 万元。

建设生态新农村,农民增收添渠道

该县以沼气建设为龙头,推广“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种养模式。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推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而且延伸了农业产业链,形成“做饭不靠柴和炭、种菜不花化肥钱,绿色产品无污染”的家庭庄园式生产格局,实现了生物质能的循环利用。今年来,该县新建沼气池 100 多座,全县 5000多户农民用上了卫生、方便的沼气灶,涌现出沼气生态庄园 60多个。不仅减少了焚烧木柴、秸秆造成的大气污染,节约了森林资源,同时也大大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生产和生活质量。该县日峰镇塘回上村村民曾兰香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引导下建起了沼气池,家里的烂柴草和废水派上了大用场,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家里养猪一年能赚 3000 多元,用沼渣当肥料种菜能节省化肥开支 1000 多元,种出的蔬菜是绿色无公害蔬菜还能多卖钱,再加上省下的燃料费、取暖费,一年能增收 8000 多元,沼气池变成了咱农民的‘聚宝盆’”。

发展绿色新农业,农民致富道路宽

该县依托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山上种桔、棚里育菇、田间栽烟”的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农民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蜜桔、食用菌、烤烟三大产业,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农民70%现金收入来自此“绿色新农业”。

充分利用毗邻“蜜桔之乡”南丰的地理优势,大力引导农民发展蜜桔产业,建立蜜桔发展专项基金,扶助农民种植蜜桔。全县蜜桔种植面积 4 万多亩。拥有百亩桔园 18 个,初步形成了日峰、中田、龙安三个 400 亩以上的生态示范蜜桔基地,辐射带动全县蜜桔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发展以茶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大力调整和优化食用菌品种结构,推广用谷壳、棉籽壳、稻草替代杂木的食用菌生产技术,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并开发出珍珠菇、雪莲菇、鸡腿菇、竹荪菇等 10 多个新品种。全县涌现出食用菌生产专业乡 3 个,专业户1200 多户。食用菌年种植规模超过 2.4 亿筒,菇农户均增收 6000余元。

该县还把烤烟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大亮点来抓,通过干部帮扶、跟踪服务、技术培训、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烤烟生产。同时,大力推进烟水工程建设,增加灌溉面积 1 万多亩,建立烤烟示范基地 8 个,培育科技示范户 500多户。今年,该县烤烟面积达 2.4 万亩,目前已全面进入采收烘

烤阶段,预计烟农户均增收 1 万多元。(黄龙真人新传 大唐 农奴翻身当地主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将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典范区。

总体思路是:全面融入××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实施“四大一新”发展战略,确保“一江两河”(信江、白塔河、罗塘河)清水,把××打造成以铜冶炼及铜精深加工为龙头的“山水生态铜都”,以区位

交通优势为依托的“承东启西、通江达海、公铁衔接”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以道教文化为特色,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生态县创建活动,着力抓好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公益林、信江流域防护林体

系等工程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全面推行“2+5”农村垃圾治理模式。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和新能源发展战略。落实集约节约用地、使用新型节水节能建材、禁用粘土砖等措施。

全力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生态铜都,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高精度、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生态产业链。大力培植节能环保产业,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打造道教文化特色旅游胜地,提升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加大道教文化资源的深度整理挖掘力度,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附加值和娱乐功能,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充分发挥××在××城市群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物流园区、“无水港”、国家二级公路运输枢纽等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与国内物流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以中心城区为主体,贵溪、余江为两翼,把贵溪、余江、龙虎山景区全面纳入大框架城市发展空间,以鹰雄大道、龙虎山大道、邓洪公路三条城际快速通道连接,加速推进“四区合一”。以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民生工程为抓手,把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以“清洁家园”为载体,把生态环保向农村渗

透。以支柱产业为依托,把产业配套向农村扩散,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第五篇:林业局长在林业生态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上的典型发言

**市位于**省东南部,地处**山西麓、**河上游、**河与**交汇处。全市总人口 62 万人,总土地面积 217251 公顷,林业用地面积 80666 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 37.1%,有林地面积 58333 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 72.3%,森林覆盖率为 29.2%。近年来,由于受玉米价格上涨的影响,部分农民受眼前利益的驱使,大肆侵占林地、毁林开荒,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较为严重,很多青山已变成了“秃山”,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造成了大量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市经济的发展。基于此,市委、市政府和市人大一班人深入实地,反复论证,认为加快林业生态建设是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实施被侵占林地还林刻不容缓,干就有希望。2014 年市人大做出了《关于加快**市林业生态建设发展的决定》,2014 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生态兴市、绿色强市”的发展战略,并于 2014 年制定出台了《**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2014 年,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开展了以“治秃山、涵水源、增资源、拓财源”的林业生态建设,实施了“3351 工程”。自 2014 年实施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防护林工程、被侵占林地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市林业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市完成人工造林 28.65 万亩(2014 年和 2014 年两年就完成被侵占林地还林 17.45 万亩);完成**河、一统河和大沙河等三河流域栽杨插柳0.6万亩;完成绿化美化高标准村屯142个;完成绿化美化村级以上公路 739 公里。由于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被侵占林地还林工作取得重点突破,2014 年 5 月 12 日全省春季造林总结会在**市召开,会上该市做了经验介绍。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明确职责,强化宣传,确保林业生态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2014 年以来,在国家实施重点工程建设政策的支持下,市委、市政府抢抓机遇,带领全市人民以退耕还林和“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建设等项目为依托,加大对林业生态建设的力度,先后成立了**市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和**市“三北”四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主管副市长担任组长,尤其是 2014 年,市政府进一步加大了对林业生态建设的领导力度,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被侵占林地还林工作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全市的被侵占林地还林工作。市委、市政府明确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地字号”工程,把实施

被侵占林地还林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突破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并将被侵占林地还林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二)明确责任,落实包保。

为确保农村生态建设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制定落实了“七级”包保体系。一是市级领导包片。由市委常委、市人大、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对农村生态建设分片包保。二是市直部门包乡镇。包保部门对所包乡镇的生态建设工作全方位包保。三是公检法包保重点村。对被侵占林地还林难度较大的重点村,由公检法等执法部门包保。四是乡镇干部包村。各乡镇领导干部包村,所有机关干部包屯、包重点户。五是村干部包地块。由乡镇组织各村,对本村进行还林、插柳和公路绿化美化,村干部要包地块、包段。六是乡镇站所要包地块的设计、苗木质量及工作进展情况的调度和检查验收。七是林业部门选派技术指导员驻各乡镇包保。林业技术指导员对所包乡镇的侵占林地还林、公路绿化美化和高标准村屯绿化美化负责全程技术指导,并明确责任和任务,谁指导谁负责。春季造林期间,技术指导员吃住在乡镇,工作在村屯,指导在地块。

(三)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来源:好范文 /)员视察林业,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二是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宣传发动。同时,印发 2 万册《**市林业生态建设知识手册》和5 万份宣传单,发放到农户手中,使农户真正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林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林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省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标准、林粮间作技术、红松造林技术、红松嫁接苗栽植后经营管理技术、杨树造林技术、及林下参和移山参栽培技术要点等知识,达到家喻户晓,人尽皆知。三是制作专题宣传片和永久性的宣传碑,展示我市全民参与生态建设的历史成果,警示遏制侵占林地和毁林开荒,使广大群众积极投身到生态建设中。四是实行三级技术培训。在植树造林前,首先对林业系统内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其次组织林业技术员深入到各乡镇对村干部及造林户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林业实用技术,以提高造林质量。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稳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一)充分调研,科学规划。

为有效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林业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行调研论证,在此基础上,先后编制了《**市“十一五”林业发展计划和到 2014 年林业发展规划》、《**市林业生态建设和保护发展规划》、《**市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规划》、《**市“三北”四期防护林工

程建设规划》等林业建设规划,明确了林业建设的目标和重点,提出了“政府班子换届,规划不换届,一届接着一届干,不实现规划目标不罢休”的口号,为稳步推进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保证。

(二)合理布局,分区施策。

根据**市地形地貌、生态环境和森林资源现状,从总体规划布局上,将全市划分为东部林业生态建设区、中部林业生态恢复区和西部林业水源生态保护区。按照分类指导,分区突破的原则,实施了“三大林业生态区域”发展战略。在东部林业生态建设区,以调整林种、树种结构为重点,实施次生林改培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红松果材兼用林,在全面实施封山管护的基础上,5 年内完成被侵占林地还林 6.2 万亩;在中部林业生态恢复区,本着“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乔则乔、宜灌则灌”的原则,大力发展以杨树为主的速生丰产林,5 年内完成被侵占林地还林 6.5 万亩;在西部林业水源生态保护区,以改造坡耕地和封山育林为重点,开展小流域和山系综合治理,大力营造以杨树、水曲柳、核桃秋、红松、落叶松等树种为主的水源涵养林和水土保持林,恢复和扩大森林植被,5 年内完成被侵占林地还林 9.3 万亩。

(三)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为营造一个分布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备、效益兼顾的林业生态网络体系,以城市、乡镇村屯绿化美化建设为点,以道路、河流绿化建设为线,以山上区域生态林和商品林基地建设为面,点、线、面相结合,动员全社会力量,实施了“3351”工程。一是三大林业生态区域建设工程。全市完成被侵占林地还林 17.45 万亩。二是三河流域生态建设工程。在**河、**河、一统河沿岸植树种草,恢复自然风貌。建设三河流域护堤林带 180 公里,栽植杨树、插柳 3000 亩。三是五个保护区建设工程。对五奎山风景区、鸡冠山国家级森林公园、磨盘湖水源地、湿地、杏岭古生物化石等五个保护区植被进行恢复性建设。四是**山特色生态植物园建设。去年,引进**山野生花草树木 80 个品种、25 万株,新种草坪 22万平方米,积极打造具有**山特色的宜居型生态园林城市。

三、创新思维,大胆实践,积极探索林业生态建设新模式

(一)以短养长,合理间作。

本着“有利于树木生长、林地增效、农民增收”的原则,在留出1 米宽植树行,不影响树木生长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引导造林户在还林地块进行林粮、林豆、林药、林苗等间作,但纳入国家工程的地块,不允许间作高稞农作物。这不但极大调动了广大群众还林的积极性,而且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去年仅林粮间作一项,全市产值可达 4870 多万元。

(二)依托科技,提升质量。

自 2014 年以来,市先后推广应用了 4 项林业成熟技术。一是高效吸水增肥剂浸根造林技术。每年春季造林前,大量购进高效吸水增肥剂,发放到乡镇,发放到造林户手中,实行苗木浸根造林。二是营养钵容器育苗多季造林技术。为确保造林质量,要求每个林业站及各林场每年至少培育 5 万株红松营养钵苗木,以备雨季补植造林之需。三是优良树种(品种)引种繁育技术。针对林业生态建设任务繁重和人们对城乡绿化美化高标准、高质量的需求,与大连西郊生物园彩叶树繁育中心联合,在海龙林场引进扩繁彩叶树绿化苗木,现已繁育出以红柳为主的彩叶树绿化苗木 100 多万株,引进繁育香杨和大青杨 300 多万株。四是红松嫁接苗繁育和红松大苗移栽技术。红松嫁接苗繁育和红松大苗移栽技术的推

广,能够有效缩短红松结果期,使广大造林户能够提前 15 年获得经济收益。

(三)封造并举,推进建设。

为加快市林业生态建设步伐,积极探索有效的生态建设新模式。一是对有封育条件的宜林地和林中空地,采取有效措施,宜封则封,宜造则造,恢复森林植被。二是对生态功能低下的疏林地,进行合理补植,严格封育,改善林分结构,逐步提高生态功能。三是对郁闭度低于 0.5 以下的林分,实行冠下造林。

四、依法打击,强化管护,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为了有效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按照“三分造七分管”的要求,强化林业生态建设成果管护。

(一)依法打击,加强治理。

结合落实省森林公安关于“治理四乱”1号行动和“绿盾二号行动”的工作部署,对侵占林地拒不还林的,加大了处罚力度。一是对占而不清的,严肃追究乡镇有关领导和林业站站长及相关人员的责任;二是对清而不退的,公检法与林业部门联合给予严厉

打击,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按上限给予相应的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是对退而不好的,限期补植,成活率低于 41%的,视为没有造林,从重处罚;四是对退后又占的,除追究相关管护人责任外,对承包造林户从重处罚。两年来,全市共处理涉林案件 366起,其中,刑事案件 32 起(积案 15 起),行政案件 334 起。报捕 25 人,依法刑拘 34 人,起诉 48 人,行政处罚 334 人。挽回经济损失 150 余万元。今年 4 月 20 日,在水道镇对全市侵占林地等涉林违法犯罪的 9 名犯罪分子进行了公开宣判,有力震慑了毁林违法犯罪。

(二)强化管护,巩固成果。

一是对近几年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未达到 90%的地块,全面进行补植。二是制定村规民约,对所有未成林造林地实行全面封山管护,禁止放牧、开荒、捕猎、采挖、乱埋乱葬。依法严厉打击毁林开荒和复耕及开采湿地、山林内用火等行为。

总之,随着国家对生态建设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更坚定了全市大干林业的信心与决心。今后,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借此次大会的东风,向其他兄弟县市学习,进一步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加快推进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步伐,力争到 2014 年,初

步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全市生态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二篇: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

镇现有11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2万余人,总面积56.7平方公里,耕地4.4万亩。XX年被市级命名为环境优美乡镇以来,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求真务实,狠抓创建整治工作,全面落实生态镇各项目标。通过努力,生态环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成就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目前城镇卫生厕所建设与管理已经达到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5%以上,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0%以上,人均公共绿化地面积达到8?,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712元。

生态乡镇建设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近两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扩大绿化面积增强环境自净能力

目前全镇拥有森林面积3500余亩。按照生态公益林建设的要求,明确林业在生态建设中的重新定位,不再把林业单存地看作是提供木材的产业,而是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产业。

第一,管护好现有林木,维护产权人的权宜。一是严格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在坚持每年春秋两季实地核查的基础上,严格申报并及时足额兑现国家的政策补偿,保护好退耕户的收益权;二是落实好林业确权工作,对原来的国道、省道、县乡道路、村村通道路两旁和沟塘坝渠等属于公共地带以及村庄内外界线不清的林木,通过分层次召开座谈会的形式,协调各方明确产权并落实管护责任,期间共接待并调解林权纠纷6起,查处违法砍树5起。

第二,加大力度,多渠道投入,扩大林地覆盖。一是大力开展生态林、公益林建设。去年冬天和今年春天我镇共投入绿化苗木费12.5万元,购买苗木6.5万株,村旁及房前屋后植树3.4万株。合淮蚌高速公路两旁30m林带计600多亩(6.7千米)。结合xx街镇建设和206国道改道。今冬明春,我们还将完成街镇两个绿化岛2.8亩和近6(5.6)千米行道树以及全长达7.1千米的新206线绿化带建设。二是引导和激励公司、农户进行经果林建设,为了把“xx桃花、草莓节”办成产业,镇政府对农户新栽或更新桃树400元/亩,苗木补贴继续执行,通过市场考察,近期xx草莓产业合作社和王郢面厂又积极开发引进经果新品种,投入13万余元订购的6200棵大樱桃(约可载120亩)即将栽下地,有望在今后两年带动周边群众扩大栽种面积。

二、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xx镇坚持“生态立镇”发展战略,在建设自然生态保护的同时,以营造绿色家园为主题,全面开展“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示范工程,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镇村,使农民分享生态建设成果的同时,增强农民生态环保意识,一是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整治。按照“清洁乡村美化家园”示范工程“三绿、五改、六清、一建立”的要求,每个村建设了村级垃圾池,配备了保洁车辆、保洁员,完善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分类处理垃圾,开展卫生庭院活动,以卫生庭院推动全村的环境卫生。去年我镇通过项目资金,在全市率先建造了一个标准化污水处理场。今年以来全镇共新添垃圾清运车32辆,共有集镇和村庄清洁工人68人(其中村级42人),添加日常保洁工具232件,新建标准化垃圾中转站一个(孤堆村),新建垃圾池67个,农民的日常生活的卫生习惯正在向文明转变。二是大力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实施以及农村卫生改厕为重点的创建良好人居环境工程,XX年我镇在xx、范圩等11个村和居委会实现了双翁式卫生厕所700座的建设目标,并顺利通过市区验收。XX年正在实施500座,加之历年建设数,至今年底全镇将建卫厕数2100座。三是规范养殖减少污染和疾病传播。一方面通过省、市农业标准化龙头企业兴杨公司、顺发禽业公司、xx农业开发公司等带动,引导农户建设标准化养殖棚或养殖场,改变传统的庭院养殖模式,实现了人畜、人禽分离。另一方面建全了乡村动物防疫队伍,定期开展强制免疫,减少疾病的传播。五是成立环卫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在无编制、无经费来源的情况下,为了搞好环卫整治工作,镇党委政府参照周边县区和外地做法,自筹费用,通过推荐、考核,选聘了8名青年组建了xx镇环卫所并派一名班子成员具体分管。环卫所成立后工作成效明显,道路两旁乱堆乱放、集镇上随意摆放摊点、区域内违法建设等得到有效管理。居民户门前三包也有很好落实,村居生活垃圾能及时清运,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第三篇:镇生态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镇省级生态镇创建经验交流材料

*镇总面积277平方公里,辖26个行政村,223个村民组,3.2万口人,耕地面积2.5万亩。2009年被命名为省级生态镇以来,在省、市、县环保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求真务实,狠抓创建整治工作,全面落实生态镇各项目标。通过努力,生态环境创建工作扎实推进,重点工程建设成就显著,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现将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为创建工作营造浓厚氛围 *镇党委、政府将创建省级生态镇工作列入全镇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两名党政副职为副组长、机关镇直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专题会议,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严格按照乡镇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的要求,量化分解各类责任,严格考核督导,定期汇报各自工作进度,及时讨论研究在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创建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二、积极宣传发动,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宣传教育工作的好坏是创建工作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我镇坚持不懈地抓好环保宣传工作,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一是利用阵地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1-

视、黑板报、标语横幅等形式在全镇范围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在镇内主街道、重点村、重点厂矿企业设立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努力营造创建氛围。二是组织专题活动。以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使全镇上下都充分了解创建工作的根本意义,基本形成了“人人知道创建,人人参与创建,人人支持创建”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实施配套完善,加大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是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推进生态示范村建设。完成了3个市级示范村,7个县级示范村,6个镇级示范村的建设任务,硬化村村通道路163.4公里,修建排污管道12040㎡,健身广场4处8360㎡,村村建立卫生保洁制度,成立专职保洁队伍,使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

二是加大人畜饮水安全工程实施力度,先后投资900余万元,完成大坪水库灌区,小河灌区修复及自来水管网建设,井峪河灌区及阳庄沟灌区工程,镇域四大水域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解决了15个村2.5万人的饮水及1万余亩耕地的灌溉。

三是积极申请国家投资拉动项目,改善镇域生产生活环境。我镇先后争取了投资500万元的魏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投资450万元的大坪水库加固工程、投资46万元的文化站建设工程、投资680万元的低产田改造工程、9个村的标准化卫生建设工程等等,目前项目工程已全部落实到位。

四是实施生态产业工程,采取因地制宜方式,狠抓村镇绿化、封山育林、通道造林和荒山绿化。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和功能布局,降低消耗,减少污染,集约利用,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五是大力改善城镇环境,加强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城市化进程。投资250万元完成了文峰路排污排洪工程、主干道亮化、彩化工程、东河休闲广场、停车场、蔬菜果品专业市场建设等,2011年又投资800万元在金城路及温泉路两侧实施以豫西民居为主格调的小城镇升级改造工程。

在创建省级生态镇活动中,我们坚持创建与环保宣传教育相结合、与社会经济健康发展相结合、与村庄整治建设相结合、与生活污染治理相结合、与林业资源的保护与发展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改善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相结合,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今后我们将继续学习先进单位经验,进一步开放眼界,高标准、全方位实施好生态建设工程,把*建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态镇。

栾川县*镇人民政府

2012年7月11日

第四篇:建设生态强县经验交流材料

生态资源是××最大的财富,也是××最大的优势、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要实现赶超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打响生态品牌,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一、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是现实的战略选择

无论从××的发展基础、发展优势来认识,还

是从××的发展目标、发展举措来分析,坚持生态立县均具有重大意义。

1、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近年来,××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大力推进山区综合开发,生态资源更加丰富。悠久灿烂的人文景观和秀丽迷人的自然风光,构成××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一是山水纯清。××是南方重点林业县,全县山林面积204万亩,占土地面积的87.9%,森林覆盖率达87.4%,居全省之首。境内水资源充足,水质优良,全县43条河流均发源于境内,不受外界侵染,水能蕴积量达9.19万千瓦。二是大气纯净。××四季分明,生态环境优越,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6.2度,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达7万个/cm3,被誉为“天然氧吧”。三是古迹纯真。作为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所在地和领导中心,××在中国革命道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现有历史名胜古迹20余处,革命纪念地8处。

2、坚持生态立县是发挥“后发”优势的需要。××经济总量虽比较小,但在发展质量与效益上创出了自己的特色。近年来××的经济发展没有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这正是××的后发优势。“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和谐共存,使××在自身的未来发展定位上更具选择性和主动性,在产业布局和调整上拥有更为开阔的发展空间,可以从容选择优势产业,促进本地经济做大做强,实现跨越式发展。

3、坚持生态立县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有利于改善城乡环境,促进城乡绿化、美化,为创建全省绿色生态县和园林城市打下良好的生态基础;有利于提升农村环境,促进农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向环境良好、社会和谐的生态文化转型。

4、坚持生态立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建设被摆上了重要位置。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生态立省、绿色发展”战略,国家、省先后制定出台了生态建设规划,发展生态经济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坚持生态立县,有利于营造一流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促进生态文明与经济文明高度融合,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用于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近3亿元,出台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农村沼气、生态移民等政策,逐步建立起了生态补偿机制。

二、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作为一个欠发达的山区县,发展任务非常繁重,既不能为了当前发展而牺牲环境,又不能为了单纯保护环境而放弃发展。根据××的县情,高起点、高标准制定生态规划,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优化人口布局,搞好功能分区,切实加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按照生态经济的要求,全力培育富有××特色的生态产业,引进和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尽快将××的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努力实现绿色发展、长远发展。

2、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进一步强化“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理念,在充分挖掘山区资源、开发生态项目的同时,注重对资源的保护,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循环经济链,坚持做到不利于生态建设的规划不出台,不利于生态建设的项目不立项,不利于生态建设的开发不上马,扎实打牢环境基础,不断改善生态条件,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双赢。

3、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大力推广节约型生产模式、消费模式,逐步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现有木竹加工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对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行强制淘汰。科学规划利用土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土地复垦,确保耕地总量占补平衡。充分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综合手段,坚决遏制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实现资源的有序利用。结合生态林业村创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以道路绿化为框架,以庭院绿化为基点,开展“沿路建绿、场院植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村镇环绿”活动,突出抓好改厕、改水、改房、改灶、改路和绿化、净化、美化、亮化等工作。

三、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县之路,全力打造生态经济强县

1、以生态项目建设为抓手,打造全国生态有机农业县。坚持走高端农业、品牌农业和绿色农业的路子,通过3-5年的时间,把××建设成为全国首个整体生态有机农业县。一是抓组织保

障。成立以县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有机农业发展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严格考核奖惩。二是抓标准化生产。聘请专家制定全县生态有机农业区划及发展规划,对生态环境好、无有害残留的山林农副产品,直接进行有机申报论证;对含有残留的耕地、山地,在规划转换期内,采取水旱轮作、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绿肥轮作以及山林放养畜禽等科学发展模式。三是抓技术保障。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有机农业技术推广网络,定期聘请ecocert、bcs、中绿华夏等认证机构技术培训与指导,组建××县生态有机农业科研中心,并聘请有关专家进行科研攻关。四是抓商标注册。保护建设“四无”(即无粉尘、无毒气、无污水、无疫病)生产区,降低化肥、药物、添加剂使用量,注册保护有机水稻、有机蔬菜、有机水果“××”系列商标15个以上。五是抓龙头带动。按市场经济规律,着力培育有机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0个以上,促进“种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逐步提高农民组织化、农业集约化、农产品商品化水平。六是抓质量论证。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监测农产品的药物残留,开展绿色食品论证工作,创建15个以上欧盟有机论证产品。七是抓生态改善。全面推进生态林业试点村建设,抓好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突出抓好武吉高速公路连接线、上铁线、铜大线可视范围内林相林貌建设和保护,加强对饮用水源和修河源头保护区的监管。

2、以工业集中区建设为抓手,打造生态“工业强县”。坚持资源型工业与非资源型工业并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建立与生态相适应的工业强县。一是抓工业集中区打造。抓好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规编制,引导新招引的企业和现有工业企业实施扩建进入工业集中区。二是抓技改提升。重点推进工业集中区内木竹加工企业的技改。三是抓项目引进。着力引进低能耗、高科技、环保型工业和有机农业、畜禽等相关的工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大力扶持无公害蔬菜、草食牧业、果品开发、花卉苗木等一批“绿色”龙头企业。四是抓特色发展。按照“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以木本、草本和菌类为主要品种的中草药材,对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在技术、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和扶持。五是抓企业节能减排。强化“绿色gdp”理念,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制度、不正常运转治理设施、超标排放、不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造成重大环境破坏等违法行为,从严查处,限期整改。

3、以整合旅游资源为抓手,打造赣西北旅游休闲后花园。坚持抓重点、建精品,分步实施、突出特色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旅游景点,高层次推介旅游项目。一是抓精品打造。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把××打造成武汉、南昌、长沙地区旅游休闲后花园。继续完善以毛泽东化险福地为龙头的红色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创建“aaaa”级景区;开发建设九龙湖并申报省级风景名胜区,创建“aaa”级景区;争创天柱峰国家森林公园为国家地质公园。二是抓文化挖掘。对特色景点进行文化包装,增设文化墙、文化石和雕塑,突显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福文化、鼓文化;运用市场手段,开展好“鼓”文化节、客家联宜会等节庆活动。三是抓要素整合。大力开发“吃在××——吃客家美食、住在××——住生态居所、购在××——购‘××’工艺品、娱在××——客家民风民俗”,带动和促进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四是抓市场营销。推进与南昌、长沙、武汉等城市景区景点战略合作,开展联合营销,拓展旅游市场。五是抓基地开发。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把××建设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老年养生基地和会展会务基地。六是抓乡村旅游。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抓好客家风情、自然赏观、休闲垂钓等乡村旅游,利用1-3年时间,在县城郊区建设数十家“朝吸氧离子,夜听蛙鸣声,前有鱼塘垂钓,后有林果采摘“的农家小乐院,促进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与生态家园建设有机结合、协调发展。

4、以城镇经营为抓手,打造山水园林生态城。一是抓科学规划。以建设“山水园林生态城市”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制定完善县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推进休闲、娱乐、商务、人居一体化发展。二是抓城镇经营。通过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换资金、以资源换项目,吸引多元投入城市建设。实施土地市场化规模经营,切实提高土地经营收益;进一步完善城镇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将街道和路段的冠名权及广告权等公开出让。三是抓城建城管。切实抓好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工程,科学划定街道功能分区设置,强化城建、城管的规范化、系统化,积极争创省级园林城,努力把××县城建设成为“可进入、可游赏、可停留、可回味、可定居”的生态人居城市。四是抓环境治理。建立县城环境管理长效机制,用市场化的手段管理县城,开展“整脏治乱”专项行动。五是抓特色镇村。抓好环境优美乡镇和文明生态村建设,特别是抓好以排埠镇为主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幽居村、坪田村等特色旅游村建设,着力构建以县城为核心、中心镇为骨架、中心村为基础的全县生态城镇网络体系。

第五篇:市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材料

××将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科学发展之路,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典范区。

总体思路是:全面融入××生态经济区建设,大力实施“四大一新”发展战略,确保“一江两河”(信江、白塔河、罗塘河)清水,把××打造成以铜冶炼及铜精深加工为龙头的“山水生态铜都”,以区位

交通优势为依托的“承东启西、通江达海、公铁衔接”的区域性物流中心;以道教文化为特色,集旅游、度假、休闲、养生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全力打造绿色生态××。深入开展生态工业园、生态县创建活动,着力抓好重点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态公益林、信江流域防护林体系等工程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深入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全面推行“2+5”农村垃圾治理模式。优化投资结构和产业结构,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实施节能减排工程和新能源发展战略。落实集约节约用地、使用新型节水节能建材、禁用粘土砖等措施。

全力培育环境友好型产业。建设生态铜都,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发展高精度、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延伸生态产业链。大力培植节能环保产业,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打造道教文化特色旅游胜地,提升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加大道教文化资源的深度整理挖掘力度,提高旅游活动的文化附加值和娱乐功能,做大做强旅游经济。充分发挥××在××城市群中的交通区位优势,加快物流园区、“无水港”、国家二级公路运输枢纽等建设步伐,积极推进与国内物流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按照“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以中心城区为主体,贵溪、余江为两翼,把贵溪、余江、龙虎山景区全面纳入大框架城市发展空间,以鹰雄大道、龙虎山大道、邓洪公路三条城际快速通道连接,加速推进“四区合一”。以农村公路建设为重点,把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以民生工程为抓手,把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以“清洁家园”为载体,把生态环保向农村渗透。以支柱产业为依托,把产业配套向农村扩散,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下载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投稿)(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设生态镇经验交流(投稿)(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汇报

    立足××× 建设生态镇 ——×××镇生态文明镇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镇以“保护青山绿水、构建生态××”......

    仁和镇生态镇建设调研材料

    仁和镇生态镇建设调研材料2011年11月一、仁和镇创建生态镇的有利条件与不利因素(1)有利条件1、资源环境优势。仁和镇西距洪泽湖15公里、宁连一级公路8公里,东挽白马湖,与宝应县......

    XX镇党校建设经验交流

    XX镇党校建设经验交流是一篇关于经验交流的范文,由中国范文网编辑收集整理!免费提供,希望能够帮助您。去年来,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自觉端正办学方向,通过加强领......

    XX镇党校建设经验交流

    XX镇位于嵊州市西南,境域与市区接壤,地处甬金高速、嵊义线、绍甘线的交汇处,总面积达159平方公里,辖15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茶场,近9万常住人口。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9亿......

    XX镇党校建设经验交流

    优化管理创造特色全面提高教育水平中共嵊州市XX镇委员会XX镇位于嵊州市西南,境域与市区接壤,地处甬金高速、嵊义线、绍甘线的交汇处,总面积达159平方公里,辖154个行政村,2个居委......

    XX镇党校建设经验交流

    XX镇位于嵊州市西南,境域与市区接壤,地处甬金高速、嵊义线、绍甘线的交汇处,总面积达159平方公里,辖15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茶场,近9万常住人口。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59......

    康庄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康庄镇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总结 康庄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十八届四中、市委十一届四次全会和县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充分把握我县承办系列绿色发展大事和加......

    镇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自查报告

    xx镇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自查报告 为切实做好生态文明村镇建设考核验收工作,按照上级要求,参照鲁农发„2011‟2号文件规定,我镇对上报的3个生态文明村进行了自查。现将我镇创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