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的小康之路

时间:2019-05-14 08:49: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的小康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的小康之路》。

第一篇: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的小康之路

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的小康之路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民福祉,关乎名族未来发展大计”,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发在突出地位,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放在一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升格”,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顺应时代要求,民义呼唤,是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更加深刻的认识。因此,做好生态文明建设,是走绿色的小康之路的前提。

北京1个月内四次遭遇雾霾袭击,城区空气重度污染;南京破纪录的到达20多个污染天,9个大气监测点到达重度污染;安徽多滴浓雾弥漫,多条高速道路紧急封闭…….,在加上水资源污染,土壤污染等,这些严重的环境问题相继出现,极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虽然我们已经作为了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我们的经济水平飞速提升,但是我们却牺牲了环境,这充分暴露了我们生态理念的缺失和体制机制的弊端。相反,我们在看看国外发达国家是怎样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日本在1967年就制定并实施了《公害对策基本法》,用这个法案来明确国家、政府、企业和工团体对于防治污染的责任、措施和基本对策,相继又推出了了《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绿色采购法》等;美国在1970年推出二氧化硫排放权、交易政策,还制定了《环保教育法》;瑞典也制定了《森林法》来规定了环境经济政策,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生态建设经验,并结合我们国家自身的条件和现状,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第一,建立完善的生态保护法体系。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社会秩序衡量的标准,通过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充分明确国家、政府、企业等机构对于防治环境污染的责任、措施和基本对策,必须从规范性、强制性上去要求各个机构和组织。

第二,增加生态文明建设投资力度,政府予以政策上支持。依靠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加大对环保的投资力度,相关政府部门要做好全方位部署,各级要予以全方位配合。

第三,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生态经济的主要表现形式。要将过去高能耗、高消耗、高排放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绿色”经济模式。生态经济带来的环保和经济的双效益,必将是未来全球经济的走向。

第四,重视培养和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规范公众行为。依靠政府的自身是不可能解决环境问题的,只有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达成共识,携手共进,才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小康之路。即是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通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来达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美好蓝图,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顺应了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也是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篇:走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走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信丰县少数民族村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信丰县民宗局赖战潮

信丰县是全省少数民族工作重点县之一,全县设有4个畲族行政村,辖32个民族村民小组,近年来,畲族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用自己勤劳双手建设美好的家园,到目前为止全县四个少数民族村启动建设新农村建设点23个,占总自然村数的71﹪,比全县平均水平高出30﹪。

在新农村建设中,少数民族村特别注重生态的利用、保护、修复和开发,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一、把握利用环节,注重挖掘现有资源

1、充分利用原有规划推进村庄整治。农村很多村庄原有建筑特点体现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民居独具风格。民族村的村庄整治没有一味地拆旧换新,主要是开展“三清”“三改”,亮化、美化房屋,拆除闲置空心房,重新调整宅基地。在建设新居,维修旧居时,做到不挖山、不填塘、不砍树,配套建设好水、电、路等生产生活设施,使新房旧居相互辉映,相得益彰。一些民族村庄整治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相融合,山、水、湖、坡、树、草浑然一体,保持了原有田园风貌。

2、充分利用生态环境打造休闲场所。在村庄整治建设中,规划、建设好休闲场所是一项重要内容,民族村充分利用农户门前屋后树木绿地,村庄周围闲置水塘、荒废土坡等原有自然环境进行规划整理,并增加辅助设施,建成环境优美、功能比较完善的休闲场所。如安西镇田垅畲族村,投入部分资金,浇捣4000多米公共便道和通户便道,砌花坛、种绿化树、建篮球场、跑步器等体育设备,搭建110平米的畲族风格戏台,与原有古榕树、果树、小溪等生态资源一起建成面积超过1500平米,文体功能齐全的畲族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3、充分利用民俗文化塑造畲族风貌。少数民族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承,信丰县的少数民族畲族尽管在历史的演变中民俗文化逐渐变得模糊,但在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结合新农村建设把民俗文化作为塑造新风貌的重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一些畲族民俗文化被挖掘整理出来,并通过有效形式得到充分展示和利用。如在田垅村新建以“和谐畲族”为主题的文化墙、民俗文化馆、文化广场、畲族舞台,组织开展民俗节日活动。今年在安西田垅畲族村成功举办“三月三”乌饭节活动,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畲族独特的民风习俗在新农村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得到有效的利用。

4、充分利用山地、水面资源发展生态产业。近年来民族村充分利用山地、水面等资源大力开发果业、农业、畜牧业等生态农业,按照“一村一品”的要求全力推行规模种、养植(殖)业。太平、田垅畲族村种植脐橙5000多亩;月岭、球狮畲族村种植烟叶、辣椒1000亩,水面利用率达90%以上。大力推行“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果园开发形成“一个山头一口塘,一个果园一栏猪”的生态景象,走出了一条畲族群众产业致富的好路子。

二、把握保护环节,注重生态文化的传承

1、保护古树。古树是大自然赋于人类的宝贵遗产。沧桑的古树写下了权威、厚重和生动的民居文化,也见证了一个地方的人文传承,在新农村建设中民族村对幸存百年的沧桑古树特别爱护,如足于古树的保护、围绕古树来规划、设计和建设相关公益设施,以设防护栏,树立避雷针等,使古树成为畲族群众生活休闲的一部分。

2、保护古祠。祠堂是供奉祖先神主牌位,进行祭祀的场所,被视为宗族的象征,历来受到畲族人重视。“立祠堂以祭祖敬宗,续族谱为效法儿孙”,畲族祠堂有其固有的民族文化色彩,保护古祠堂,不仅是保护古建筑,更是保护畲族文化。2008年以来,在县民宗局的支持协助下,少数民族村把整理古祠遗迹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修缮了太平、球狮等兰姓畲族祠堂。

3、保护民俗。从广东潮州上杭等地迁徙至信丰的畲族有6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迁徙与融合过程中,畲族文化逐渐被同化,畲民原有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民俗文化逐渐消失,畲族语言、畲族习俗、民歌与服饰濒临失传。因此,畲族文化民俗的抢救保护工作重要而紧迫,信丰县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并取得一定成效。如,通过恢复畲族“三月三”乌饭节,使畲族舞蹈、山歌、服装和美食等一批民俗得到保护,县里还成立畲族艺术团,专门挖掘整理,宣传推介,表演畲族民俗文化。今年上半年艺术团带着自己编创的歌舞在全市民族地区巡回演出,受到畲民的广泛欢迎。

三、把握开发环节,注重生态措施的配套跟进

1、引进开发主体。畲族群众在抓好自身的产业致富的同时,充分发挥当地的农业资源和生态优势,把龙头企业的引进与服务作为产业富村的重点,大力引进不同的开发主体,使当地村民在服务企业中解决就业、增长财富,在跟进企业发展中找到路子、共同发展。如少数民族太平畲族村先后引进浙江诸暨和台州客商分别创办了年出栏10万头生猪的诸信实业有限公司。和开发面积近3000亩的台信柑橘专业合作社,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生猪和果业产业的开发。

2、坚持开发标准。坚持生态开发标准,果业开发要求在保护公益林的基础上坚持集中连片原则,整地挖壕充分考虑水土保持的要求,做到留足戴帽山、统一规划设计、连片综合开发、分户规模经营,山、水、园、林、路综合配套跟进。同时抓好精品示范园建设,着重抓好果园三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实施统一的绿色食品(脐橙)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太平畲族村外商台信公司全园采用滴灌技术,是全县建园标准最高的果园。

3、确保开发成效。通过引进开发主体、坚持开发标准、落实配套措施,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迅速扩大了产业规模,全县四个少数民族村开发果园达5000余亩,生猪出栏规模达到16万头,同时蔬菜、甜玉米、烟叶等产业都有较大发展;二是解决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和增收;三是带动了当地群众的产业致富,很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三无信息的畲族群众在公司的示范带动下,以“公司+农户”或“公司带农户”等形式,扶持帮助群众创业,使当地群众找到了一条持续发展的路子。如太平畲族村刘学辉,通过与温氏合作养猪年收入达10万元以上。仅果业一项就解决了900余人的就业问题,这些人从脐橙整地、施肥、修剪、打药、采果和营销等专业服务中获得全年可支配性收入达6000多元。

四、把握修复环节,注重损毁资源的恢复

1、“四荒”开发性修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造成农村“四荒”(即荒山、荒滩、荒塘、荒坪)现象,有些地方前几年稀土开采造成土壤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资源遭受损毁。民族村非常重视这些被荒废和被损毁环境的修复,通过广泛宣传教育,提高村民保护环境意识;通过实施“一大四小”工程,鼓励村民大量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并积极争取上面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和资金等政策扶持。通过几年努力绝大部分生态损毁区得到修复和治理,部分区域重现了青山绿树、细水长流的绿色生态喜人景象。

2、基础设施的修复。少数民族村部分山塘、水坝、水渠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隐患,特别是2006年6.8洪灾和今年的“7.3”洪灾使太平和球狮等少数民族村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损毁。在新农村建设中,当地注重这些基础设施的修复和完善。据统计,近几年全县少数民族地区共投入资金30余万,修复、加固山塘、水坝、水渠等水利设施;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硬化村组公路16.5公里,民族村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

3、生态环境的修复。以“三清三改”为切入点开展村庄整治,开展“三清”(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推进“三改”(改水、改厕、改路),美化、亮化房屋,拆除闲置空心房,保护生态环境,彻底改变了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落后,村庄内外道路不通,公共卫生差,厕所乱搭乱建,饮水不卫生,村里蚊蝇遍地,村庄环境脏乱差的面貌。目前,民族村均建立了“三清三改”公约和理事会监督执行、定期检查评比的“三清”工作长效机制;建立了“理事会+保洁员”的保洁工作长效机制,解决了脏乱差的突出问题,美化优化了人居环境。

第三篇:走生态文明美丽发展之路

走生态文明美丽发展之路

编辑:admin 时间:2013-2-4 21:47:00

呼伦贝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是全国原生态保存完好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呼伦贝尔市将“生态立市”确立为五大战略之首,作出了创建国家级生态市的战略部署,提出坚持不懈地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和又好又快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战略构想。

呼伦贝尔市建设生态文明取得的成就

呼伦贝尔市生态环境的特点。一是生态环境良好,生态质量较高。呼伦贝尔市素有“北国碧玉”和“绿色净土”之称。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 8.4万平方公里,是世界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大兴安岭森林作为我国北方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呼伦贝尔面积13万平方公里;河流、湿地星罗棋布,嫩江、额尔古纳两大水系,有大小河流3000多条,湖泊500多座;生物多样性丰富,生长着3000多种植物和400多种兽类和禽类。其完整的生态环境系统,是东北亚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自治区、东北乃至国家的重要的自然生态屏障,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二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运动为呼伦贝尔草地脆弱性奠定了特殊的地貌格局和脆弱的地表物质基础;自然条件的严酷性、气候的波动性、使这一地区成为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的敏感带;虽然植被覆盖率高,净化条件好,但大部分草原地区降雨量小,且干旱多大风,腐殖土层薄,沙源丰富,植物再生能力低。随着近代以来对这里的开发,加剧了草原深林脆弱化的进程。因此国家把呼伦贝尔草原沙地治理区和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列为限制开发区域。从而也就决定了呼伦贝尔发展的要求比其他地区更高。

呼伦贝尔市建设生态文明的成就。一是坚持四退四进,全面实施生态建设工程。“退”,就是恢复自然生态,拓展可持续发展空间。一是退耕。二是退牧。三是退“伐”。四是退“小”。“进”就是发挥生态优势,发展新型特色产业,把更多的劳动力从原始粗放的种养业中解放出来,从对森林、草原、耕地的过度索取中解放出来。一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二是推进新型农牧林区建设。三是推进新型服务业。四是推进新型边境区域合作。入驻的一些大企业在利用俄蒙资源上取得新进展。

二是加强生态保护,构筑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管护、“三北”防护林、防沙治沙和保护、湿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以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等多项工程。积极开展沙漠治理,据全国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通过大规模综合整治,呼伦贝尔沙化土地总面积比2004年缩减了36.4万亩;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比2004年缩减了 8.9万亩。有监测记录以来,呼伦贝尔沙地沙化土地面积首次出现缩减。

三是全力开展生态市创建设。为进一步发挥生态与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在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基础上,2006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生态市创建工作,编制了《生态市建设规划》,计划到2015年,实现国家级生态市的建设目标。2011年针对生态建设的实际,呼伦贝尔市提出以森林草原为基础,以市区绿化为核心,以道路林网为脉络,以森林产业发展为重点的创建森林城市的战略布局。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关于加强草原保护建设的决定》等多项政策措施。

呼伦贝尔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难点

长期积淀的环境问题和新的环境问题并存的双重压力。纵观呼伦贝尔的发展历程,曾一度把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和资源供给作为发展的优先选择,逐步形成了以森林采伐、煤炭采掘、土地屯垦、逐水草养牧为主的资源依赖型经济。这种发展模式对生态环境的索取过大,草场承载量过大,导致草原退化;大兴安岭森林因过度砍伐而遭到严重破坏。一定程度上又制约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呼伦贝尔生态资源相当丰富,但却处于欠发达、欠开发地区。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起步阶段,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虽然近年来呼伦贝尔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以煤炭、电力为主的资源型、能源型的产业结构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对资

源的依赖偏重,“原字号”产品和初级产品比重大,资源约束加剧,环境压力加大。

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和加快发展的态势并存的双重挑战。由于呼伦贝尔具有巨大的生态屏障作用,国家把呼伦贝尔草原沙地治理区和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生态保护责任重大。

而呼伦贝尔市仍处于欠发达地区,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虽然呼伦贝尔市经济多年保持较快增长,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但人均收入水平还不高,在内蒙古自治区处于中低水平。因此,人民群众对提高生活水平有更大期盼,对享有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有殷切期盼。为适应人民的新期待,“十二五”期间,呼伦贝尔市提出了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达到 2130亿元的目标,经济总量将有较大增长,能源、资源消耗还要增加,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足的基本情况将不会改变。因此,经济社会发展与总量控制的矛盾仍然突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诸多挑战。

投入严重不足和科技支撑薄弱并存的双重困扰。呼伦贝尔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之所在,改善其生态环境质量,无疑是一项巨大的经济社会工程,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一个地区生态环境投入的多少,取决于该地区的经济承受力、资源环境约束力等因素。呼伦贝尔既是生态脆弱地区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承受力弱,没有外来资金,特别是国家资金的注入,难以开展大规模的生态重建和环境保护。虽然国家实施了天保工程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除去国家层面的补偿制度,当地政府又根据实际建立了一些奖励补偿制度。但保障水平偏低也是不争的事实,基本上是温饱型的保障。以治沙为例,随着治沙造林成本逐年提高,现在每亩治理成本已经达350元以上,而上级下达资金仅每亩100元,上级拨款不足,自有资金有限,导致治沙步伐缓慢。资金不足又导致科技支撑能力薄弱、作用发挥不够。缺乏必要的科技投入,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以致生态治理效果不尽如人意,也成为严重制约生态建设的一个现实问题。

呼伦贝尔市建设生态文明的对策

尽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随着国家把呼伦贝尔草原沙地治理区和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列为限制开发区域,当地政府职能、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一是当地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生产受到诸多限制,为生态保护与建设,当地政府和群众在发展经济方面做出了极大的牺牲,需要为他们的牺牲建立起稳定的保障机制。二是当地政府承担的生态保护与建设任务更加繁重,地方财政新增支出压力明显增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三是各级政府既要抓生态保护,又要在确保机构正常运转、社会稳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实现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任务非常艰巨。要妥善解决好这些困难和问题,在呼伦贝尔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自身努力的同时,必须依靠上级的大力支持,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尽快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尽快解决草原森林保护建设国家重点工程投入不足、补贴标准低、覆盖面小、内容较单一等问题。通过建立持久、稳定的长效机制,对呼伦贝尔当地政府和广大群众因生态保护丧失发展机会或增加的发展成本给予合理的经济补偿,有效解决这里面临的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经济发展间的矛盾,更好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美丽与保护发展同行。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近年来呼伦贝尔一直致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一个长期过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大力推进发展模式的绿色化。良好的生态、丰富的资源,优美的环境是呼伦贝尔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是最重要的发展资本。要把生态保护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继续实施休牧、禁牧、轮牧等保护性措施,恢复生态环境。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做大做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业。要把节能减排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通过减排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生产方式,努力构建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探索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发展路子。大力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包括碳汇交易、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以生态和节约资源、环境保护为主导的经济形态。

二是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产业的规模化。继续按照“点状布局、集约设置、深度转化、循环利用”的发展原则,加大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力度,工业进一步向园区集中,加快大园区建设;以严格的环境准入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突出抓好一批传统优势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培育以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与电子信息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是努力提高产业结构的科学化水平。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在注重发展生态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信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和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旅游休闲、家政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从而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信息业―生态服务业“四位一体”的生态产业和经济结构。

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力度。一是建立有效的投入机制。鉴于呼伦贝尔是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中所需投资巨大和投资能力有限的矛盾还将继续存在,因此,必须确定国家投入为主、地方配套投资为辅的机制,争取国家较大的资金投入以获得显著的建设效益。

二是建立有效的投入激励机制。调动生态建设各参与主体及受益主体的积极性。进一步明确“谁建设、谁收益”的原则,出台明晰的产权制度和配套政策,鼓励和吸引国内外的投资者投资于生态建设或与之相关的产业。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和支撑,高起点地实施生态建设。加强对呼伦贝尔生态环境演变趋势和区域生态建设的研究,加强对退化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和恢复改良途径的研究,积极开展碳汇核算和碳汇交易研究,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生态建设质量和效益。

作者:陆玉敏

来源:《学习时报》

第四篇:加强生态文明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加强生态文明 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双流县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的汇报

双流县环境保护局

双流,成都市向南发展核心区域的近郊大县,县域自东向西三面环绕成都主城区,幅员面积1032km,辖21个镇、3个街道,人口90.3万。双流,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连续15年位居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基本竞争力排名全国百强县第27位、蝉联西部第一,入选2010中国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是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中国产业发展能力十强县、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具竞争力20强县。

双流没有生态环境的先天优势,没有天然禀赋的地理条件,平坝、浅丘、深丘各占三分之一,生态空间较为狭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经济发展面临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和挑战,寻求经济跨越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优化协调成为一项新的历史任务。建设国家级生态县,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正是双流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开创可持续发展新局面而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性、方向性选择。自2007年县委、县政府提出“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力争2—3年成功创建国家生态县”目标以来,双流始终把建设国家级生态县、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绿色和谐和可持续

2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加快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作为促进产业升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高水平规划,高水准投入,高标准打造,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全力实施工业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治理、河流综合整治、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城镇生活垃圾处置、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及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噪声污染治理等“七大”环保工程;加快建设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细胞、生态文化、生态保护、生态人居、饮用水源保护“八大”生态示范工程,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绿色消费、环境教育“三大”全民环境友好行动。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县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2007年以来,我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旅游百强县、四川省生态县、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县、四川省绿化模范县、四川省园林县城、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球生态宜居国际示范区最佳范例奖,并成为全国农村环境保护试点县。2010年10月28日我县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的考核验收,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通过国家考核验收的县,2011年4月,我县顺利通过了国家生态县公示,环保部即将正式公告。国家生态县的建设,使我县的发展战略思维得到了升华,发展方式有了重大转变,显现了我县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决心和曙光。一个“城在田中、园在城中、城园

交融”的田园城市,一个以产业新城、生态新城、文化新城、怡居新城、时尚新城为内涵的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正以独特的魅力展造福双流人民。

一、生态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1、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县域内主要河流金马河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达标;杨柳河水环境质量由2006年的劣Ⅴ类提升为2010年的Ⅲ类,达到划定的水域标准;锦江水环境质量由2006年的劣Ⅴ类提升为2010年的Ⅳ类,2010年出境水质氨氮浓度较2006年削减了47.7%。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由2006年的295天提高2010年329天,优良率由80.3%提高到90.4%。声学环境质量全部达到划定区域、规定时间段的国家标准,持续保持稳定。

2、污染防治不断加强。2010年全县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3.5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100%,危险废物处置率100%,重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达标率100%,规模化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97.8%,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6.3%

3、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持良好,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29.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85 m,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达19.67 %,主要农产品中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比重达66.27%。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2个,国家级AAAA和AAA旅游景区各1个,县级以上

2人居活动生态小区66个、生态村107个、绿色社区4个、绿色学校62所、生态家园17887户,五星级乡村酒店3个,五星级农家乐1个。

4、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1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1.12亿元,比2009年年均增长1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1209元、增长24.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5亿元、增长53.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50元、增长12.8%;农民人均纯收入9030元、增长17%。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为3.6%,与2009年持平。三次产业的构成比由2009年的7.2:49.5:43.3优化为6.2:50.4:43.4。双流经济呈现出顺应现代产业发展规律的低污染、低消耗、高效益、高回报的良好态势。

二、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

生态县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党委政府的全力以赴,更需要企业的高度协同、群众的积极参与,通过全民动员、全民动手,确保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近年来,我县依靠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加快生态县建设步伐。

(一)建立健全四大机制,形成生态建设合力

1、领导推进机制。成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分管领导任副指挥长、35个部门和各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参与的创建工作指挥部和8个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作

组;各镇(街道)和相关部门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推进小组,实行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同志具体抓。县委、县政府两次召开创建国家生态县千人动员和再动员大会,县委书记和县长亲自动员,安排部署。全县上下形成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全力支持,各镇(街道)和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广泛参与,齐抓共建的良好工作机制,为生态县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监督考核机制。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各镇(街道)、各部门在环境保护、生态建设、节约资源等方面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完善创建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加强目标检查、执法监督、效能监察,对创建工作实施专项考核,在所有评优选先中严格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健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到位、措施不落实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予以纠正;对因工作不力影响全局、出现环境安全危机、造成重大环境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坚决依法依纪追责,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工作。

3、多元化投入的市场机制。切实把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入作为县财政支出的重点,支持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重建等方面。每年新增财力中约20%用于环境保护,环保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同时,通过BT、BOT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投入的杠杆作用,吸引民间资金和社会资金参与环保项目和环保公益事业,为生态建设

提供资金保障。2007年以来,县财政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资金达24.43亿元,社会投入资金达8.07亿元,每年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均在3.5%以上。

1、采用民间资本投入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采用BOT方式,引进民间资本2.7252亿元,先后建成了东升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华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航空港污水处理厂一期、二期工程以及牧马山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收集处理能力15万吨/日。项目建成后由投资企业自行运营,运营期间县财政按污水处理量支付运营费,每年需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运营一定年限后移交政府。

2、政府投入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镇级中小型污水处理站、村级污水处理设施以及污水收集管网,采取政府投资建设方式,先后投入13.264亿元,在所有的镇和集中安置小区建设镇级污水处理厂(站)和污水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能力共达4.285万吨/日,并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44.54公里。

3、企业自筹,政府补助建园区污水处理厂。对蛟龙工业港园区污水治理,采取企业投入、政府补助方式建设污水处理厂。2007年12月,设计日处理能力1万吨,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总投资1500万元、政府补助400万元的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园区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能力逐渐无法满足区域内污水处理要求。2009年,蛟龙工业港双流园区管委会提

出了建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二期3万吨污水处理厂的方案,预计投资6000万元,排放标准提高到GB18918-2002的一级A标。2009年5月20日,县政府第七十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并决定给予蛟龙工业港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1500万的资金补助。工程于2009年6月3日正式投入施工建设,9月底完成土建工程,11月底正式投入运行。

4、市场化运营污水处理厂(站)。我县出台了《双流县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监督管理办法》,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选择3家国内外管理规范、技术领先的营运公司,对全县镇级污水处理站、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及白河水质治理工程进行第三方运营管理;选择一家在线监测系统运营服务公司,对全县的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开创了全省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的先河。县财政每年投入的运营管理资金1400余万元。

4、联合执法机制。坚持依法治污、铁腕治污,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强制淘汰“五小”和“三高两低”等污染严重的企业。我县以“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为依托,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强化污染源现场监察执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及时处理好信访投诉,建立健全环保执法工作机制,不断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并对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职责交叉问题,县环保局经常组织县经信局、城管局、双流工商局、安监局、供电局等

职能部门开展专项联合执法。2006年以来,我县共开展专项联合执法行动80余次,限期治理工业企业47家,关闭搬迁工业企业217家,关闭“三无”企业达500家,关闭屠宰场72个,取缔小家禽宰杀场(点)180余个,实现了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完好率100%、达标率100%,全县未发生一起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同时,全力提高环境监察效能,按照分片区的管理模式,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和抽查、巡查等方式对全县重点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和一般污染源的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依托在线监控中心平台,实施污染源全方位监控,有效防止排污单位的违法排污行为,确保了我县环境安全。

5、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体监督作用,与双流电视台合作,在《双流新闻》后,开设《东升城区空气质量信息》栏目,在成都市郊县中第一个发布城区空气质量信息,实现了空气质量日报。通过双流县政府政府网络平台,及时对企业环境行为信息、环境影响评价情况进行公示。同时,出台了《双流县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制度》,加强环保社会监督员和志愿者队伍建设,鼓励公民争当环保卫士,赋予公众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调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目前,环保志愿者已突破1000名,并聘请了22名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县政风监督察监督员为我县的环境保护社会监督员,对企业、行业、区域及社会环境保护

工作进行监督,畅通群众反映环保工作意见、建议信息渠道,提高环保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环境管理效能。

(二)统筹编制三类规划,夯实生态建设基础

我县生态建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按照“全域双流”的理念和“四性”的要求,围绕打造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立足城乡一体,科学编制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引领我县生态建设。

1、科学编制《双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2007年聘请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制《双流县生态县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08年9月县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规划》,同年10月县人大常务会作出《关于审议通过〈双流县生态县建议规划〉的决定》,《规划》纳入政府的正式施政重点,并以人大立法形式,予以法律保障。2010年对《规划》进行了修编,更具时代性、前瞻性、战略性,更符合国家生态县的规划要求。《规划》实施环境治理、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修复、人居环境等重点工程项目31个,计划投资37.71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建设29个,其余2个项目正在建设中。

2、科学编制2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环境规划、107个生态村和58个生态小区建设方案,形成多层次、覆盖城乡、相互衔接的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从而使生态建设规划更具操作性、考核性。

3、对城乡资源、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进行了全域调查、系统考虑和统筹谋划,科学编制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人居专项规划和全县生态经济功能分区规划,以多层次、满覆盖的生态规划,引领国家生态县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三)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三大生态产业

县委书记高志坚指出:作为全国“百强县”、四川省“十强县”榜首,双流经济经过了长时期高速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带头推动经济进入创新驱动,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道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转变发展方式作为推动生态县建设的首要任务,把培育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追赶型跨越式发展作为建设生态县、打造空港现代田园大城市的主要支撑,主动融入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产业功能区建设,按照“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标准,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直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生态工业、生态服务业、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1、大力发展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生态工业。以西航港工业集中发展区为载体,大力培育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成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成功引进了天威新能源、汉能控股、新光硅业等一大批新能源重大项目。2010年我县新能源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12.49亿元,同比增长68.3%。目前,我县已成为国内技术路线最齐、研发平台最全、产业链条最长、发展潜力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2009—2010年连续2年排名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榜首,双流已成为成都国家新能源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成都新能源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并于2010年9月27—29日成功举办了“2010中国(成都)新能源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吸引投资140亿元。同时,我县大力扶持、引导100余家企业实施“节水、节电、节能”技术改造,建成成都南玻、川开军氮的12兆瓦余热发电、中水回用等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提高效益与节能减排的“双赢”。

2、我县依托空港优势、区位条件和生态资源,主动融入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航空枢纽服务、航空物流、临空总部经济、临空会展等现代服务“八大临空产业”,建设以临空经济为引领的成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推动临空经济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依托丘陵地区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主动融入全省“两湖一山”旅游开发,深入挖掘双流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举办“一月一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响“古蜀农耕文化发祥地”和黄龙溪“天府第一名镇”品牌,推动旅游业加快发展。2010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04.54亿元,占GDP比重达

43.4%,增长13%;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6.78亿元,增长18%。

3、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建立健全以农业技术服务、村级公共服务、农村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培育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家庭农场、现代农庄“三大市场经营主体”,重点发展优质粮油、特色果蔬等“五大产业”,推进产业规模化、组织集体化、投入集约化、生产标准化、服务社会化、产品品牌化“六化合一”,加快建设以集体化集约化为特征的成都近郊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目前,全县已建成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拥有全球最大的优质枇杷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冬草莓生产基地和西部最大的杨梅生产基地,41个有机和有机转换农产品生产基地,有机、有机转换、无公害、绿色食品总数达207个,“双流冬草莓”、“双流枇杷”、“双流二荆条辣椒”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我县有机、绿色及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66.27%,实现农业增加值29.31亿元,占GDP比重达6.2%,增长2.4%。

(四)强力实施八大环保工程,改善生态环境

我县把坚持控制污染物排放作为落实环境保护制度、改善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污水不下河、垃圾不落地、扬尘不上天、噪声不扰民”是我县治污的“土”标准。2007年以来,我县投入32.5亿元资金,完善环保基础设施,综合治理水环境、大气环境和声环境,实现了污染治理10个“全覆盖”。

1、实施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现城镇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近年来,我县投入近15亿元建成4个大型污水处理厂、28个镇级污水处理站和49个农民集中居住区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344.54公里,实现了镇(街道)污水处理厂(站)全覆盖,2010年全县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3.55%。

2、实施河道环境治理工程,实现河道规范化管理全覆盖。出台《双流县河道水环境综合管理办法》,建立河道管理长效机制,实行河道管理镇(街道)负责制,每条河道落实专人管护,县水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每季度进行明查暗访,督查督办,奖惩兑现。县财政每年安排800万元专项资金,对各镇(街道)的河道管理工作进行补助。投入6050万元,对辖区内的30多条小流域进行综合整治,锦江、杨柳河、江安河、白河等河流水质明显改善。

3、实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实现规模化畜禽养殖废水“零排放”全覆盖。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规模、种养结合、分类指导”的原则,编制了《双流县畜牧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双流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试行),严格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的审批、建设、管理。对禁养区内的3100多个养殖场,县财政共投入1.9亿元实施了全部关闭或搬迁;对分散养殖户,采用建户用沼气的方式治理养殖污染,全县已

建沼气池6.2万口,占全县适宜建池农户的100%;对规模养殖场,按“畜禽养殖——沼气供热——田园种植”的模式进行整治建设,以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共建设标准化养殖单元64个。2010年全县养殖粪便无害化综合利用量为12.6万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7.8%。同时,按照“餐厨垃圾——养殖饲料——有机肥料——有机食品”的循环经济模式,配套建设餐厨垃圾处理站、有机肥厂,综合利用餐厨垃圾、畜禽粪便,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4、实施生活垃圾整治工程,实现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全覆盖。出台《双流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无害化处置实施意见》、《双流县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处置工作财政资金补助奖励与管理办法》,建立“户集、村收、镇清运、县处置”的城乡一体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无害化处置体系。投入1.2亿元建成标准化垃圾压缩站2座,设立垃圾转运站(点)4000余个,垃圾实行袋装收集,密闭运输。近三年投入生活垃圾的收集、清运、处理和设施维护更新的资金达6400万元,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投入1500余万元,建成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餐厨垃圾处理站,实现了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置。目前,投资额达7亿元的日处理1800吨的九江环保垃圾发电厂主体工程建设已竣工,2011年6月将投入运行。

5、实施大气环境治理工程,实现重点区域清洁能源使用全覆盖,县财政投入近2亿元,对实施了工业、生活清洁能源

建设。对12家燃煤工业企业实施治理,对“禁煤区”内的416家燃煤店铺全部实施了清洁能源改造,对东升街办、华阳街办、西街办、九江镇绕城高速路内的1210户低保户使用清洁能源进行补助,政府为每户一次性购买液化气罐和双口炉灶炉具,每户每月按110元补助液化气一罐(15公斤),每月初由所在镇、街道负责,将液化气发送至低保户使用。每年安排补助资金达140余万元。全县699辆公交车、406辆出租车全部使用液化气燃料,减少汽车尾气污染。出台《双流县扬尘污染管理办法》,实施道路硬化、提档降土、裸土覆盖三大扬尘治理工程,综合治理建筑工地、闲置工地、拆迁工地三大工地扬尘污染。全域禁止焚烧农作物秸秆,采取秸秆还田、秸秆汽化、秸秆饲料等方式综合利用秸秆,净化农村环境,建成大林镇石庙村秸秆汽化站1座,建成永安镇、金桥镇、彭镇秸秆沼气供应站3座。2010年我县秸秆综合利用量32.2431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96.3%,6、突出服务行业废水治理,实现了医院、农家乐、汽修厂和洗车场废水处理达标排放的“四个”全覆盖。全县24个乡镇卫生院全部建有医疗废水处理站,医疗废水实现了达标排放。全县130家农家乐、120家汽修厂和洗车场建设了废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废水达标排放。

7、突出噪声污染治理,建立噪声污染防治管理长效机制。出台《双流县城市噪声综合整治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相

关职能部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职责。加强建筑施工噪声管理,积极开展“绿色工地”创建活动,强化建筑施工监管,除抢修、抢险等应急任务外,城区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加强工业噪声管理,采用低噪音设备和隔音降噪措施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噪声污染严重的企业实施关闭搬迁;加强生活噪声监管,禁止民用、商业高声音响扰民,取缔居民区内金属切割加工点,禁止在居民住宅楼附近使用大功率的风机、电钻等设备进行长期作业;加强文化娱乐活动场所噪声管理,对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业责令其采取有效的噪声防治措施,使周边地区的环境噪声符合相应区域的噪声标准;加强交通噪声管理,采取道路改造、车辆分流、城区禁鸣、限制通行、建设隔音设施等措施,降低交通噪声;实行服务业噪声污染专项整治,对饮食、娱乐、加工生产行业严格实行环保前置审核。同时实施“全县公交一元通”工程,减少私家车出行率,减少噪声污染。

8、突出环保能力建设工程,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投入550万元建成全省第一个环境监察指挥中心,实现了对全县重点污染源的全天候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投入400万元建成全市第一个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对饮用水水源水质每两小时1次、13项指标的自动监测,有效提高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预警能力,确保了我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无一次饮用水源污染事件发生;投入200余万

元建成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实现了空气质量24小时监测和城区空气质量日报;投入近900万元,按照西部一流的标准,对县环境监察执法大队、县环境监测站的执法装备、监测分析仪器设备进行了补充、更新。我县环境监察执法能力建设通过了国家新二标考核验收,环境监测能力达到了国家三级站标准,其执法装备、仪器设备堪称全省一流。

(五)严格环保审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我县认真落实贯彻《环境影响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坚持“把住源头、不欠新账,强化整治、多还旧账,全程监管、控制总量,动静结合、平衡容量”的基本原则,对建设项目实施严格的环境准入措施,着力“两强化”、“五不批”,为我县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环境影响评价为抓手,对工业园区、区域流域开发、行业规划进行规划环评,强化环境准入。对未批先建、未落实“三同时”制度和验收后未正常运行污染治理设施的工业企业实行停产整治,强化“三同时”制度。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新五小”工业项目不予审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高污染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国家明令淘汰的或禁止使用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选址、布局不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功能区划,未进入工业园区的工业项目不予审批;现有设施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不能通

过“以新带老”、“以大代小”的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不予审批,为从源头上防止“两高一资”行业发展、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发挥了环保第一审批权的作用。2006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1193个,“一票否决”项目107个。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专项治理行动淘汰落后产能,关闭2家小水泥企业,汰淘落后水泥产能近100万吨;关闭3家小钢铁生产企业,淘汰落后钢铁产近60万吨;关闭实心粘土砖生产企业近70家,关闭“三无”企业近500家,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六)多创联动,不断提升生态县建设水平

1、创建园林城市,优化生态结构。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突出山水田园风光和生态自然之美,加快川西平原田园风光功能区和川西丘陵田园风光功能区建设。实施生态保护示范工程,扎实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实施“六绿”示范工程,积极构建“点、线、面”一体的生态绿地系统,形成山地植被保护与恢复,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小区绿化与城镇园林广场建设相结合,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城镇绿地与乡村生态系统相协调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体系,打造绿色双流。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29.5%,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85平方米。

2、创建卫生城市,提升城市形象。全力开展国家卫生城

市创建活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食品安全、农贸市场、病媒生物防制等11项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整合公安“治安”职能和城管“治乱”职能,在全省率先成立公安城管联合执法中队,对广告乱贴、垃圾乱扔、摊位乱摆、车辆乱停、河道乱污、工地乱象、乱搭乱建等“七乱”现象进行长效治理,营造干净卫生、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实现农贸归市、停车归位、摊点归区、坐商归店、广告归栏。突出抓好“五小”行业整治,部门联动,相互抄告,监督到位,确保设施完善、制度健全、亮证经营。加大食品安全整治力度,严格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和市场准入,在全市率先开展生猪产品和蔬菜、水果、食用菌3大类食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有效保障了全县广大群众食品安全。利用城市绿地新建星级公共厕所12座,县城符合《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的公共厕所达62座,万人拥有公厕4.46座。着力营造便捷、卫生的购物环境,建成标准化农贸市场4个,改造提升农贸市场11个。结合“爱国卫生月”、“世界卫生日”、“世界无烟日”、“艾滋病防治日”等卫生主题活动,加强全民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公众健康意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3、创建文明城市,培育生态文明。扎实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提高公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利用报刊媒体和“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地球日”等纪念活动,广泛开展全民生态教育,普及生态知识,宣传生态价值观,倡导绿色消费,增强生态意识,使生态伦理标准成为公众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加强干部培训,提高干部的环境保护综合决策能力;注重青少年教育,从小培养不浪费资源、关爱环境的良好习惯;强化企业宣传,让企业认识到建设生态产业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绿色经济规则,在节水、节能、节耗等方面做出成绩;开展农民教育,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深入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家庭等系列绿色创建活动,培育生态文化,培养公众善待生命、善待自然的伦理观念,形成崇尚自然、保护环境、循环利用的行为规范。加强对古宅、古桥、古寺、古建筑历史文化遗址的保护,挖掘和发扬具有双流特色的文化形式,发展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

三、生态建设的主要体会

双流作为西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既要跨越发展进一步扩充经济总量,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又要保护生态资源、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发展经济的紧迫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力度,实现“经济发展西部第一、生态环境西部一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比翼齐飞”,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在国家生态县创建过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

1、培育生态理念是建设生态县的前提。生态建设涉及全

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建设生态县必须先从培育生态理念着手,积极倡导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让生态理念深入人心,让建设生态县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着力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水平。

2、发展生态产业是建设生态县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产业是生态县建设的中心。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发展为要、生态为先”理念,坚持“生态立县、生态兴县”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3、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县的基础。保护生态环境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与治理并重的方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依法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注重源头防范,加强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禁建设对环境造成污染或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工业项目。同时,严格执行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快污染治理工程升级改造,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

4、完善政策体系是建设生态县保障。生态县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必须依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保障。要将生态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时制定和完善符合生态系统规律的相关制度,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和目标考核制,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人大政协全力支持,镇(街道)和部门分工负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立体工作网络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责任管理体系。

下一步,我县将以更高的要求、更严的标准、更实的作风,不断巩固扩大生态县建设成果,做到“既要有一流的经济,也要有一流的环境和文明,一流的品牌和形象,坚持环保与发展旗帜不倒”,努力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魅力空港、生态名城,把双流打造成为中西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典范,并向国家生态文明县的更高目标迈进。

第五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取得的全部成果。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举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带来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战略路径,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那么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利用又同时主动保护自然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而具有几个鲜明的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生态文明的价值观从以前的“征服自然”“改变自然为人类服务”,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自然,恢复生态”转变。

其次从目标看,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走向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

生态文明建设,关键是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和方法。那么如何建设中国生态文明?

(一)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利用自然为人类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把祖国建设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美好家园,既是亿万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下载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的小康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的小康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施生态文明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实施生态文明战略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侯君舒 (2008年第3期)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作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延庆......

    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实施办法[范文模版]

    文明生态小康连队建设实施办法 把我连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生活富裕、场风文明、环境良好、管理民主的新型连队,为加快创建文明生态小康连队步伐,依据兄弟单位创建文明小康生态......

    倡导生态文明_建设绿色家园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

    倡导生态文明_建设绿色家园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家园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校园

    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校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弘扬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 双峰八中初中部 74班 朱璐 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她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但近几年来,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惨遭威胁,保护环境已经迫在眉睫。 当我走在......

    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生态文明

    建设绿色校园倡导特色发展——金桥小学 “绿色学校创建”巩固提高工作汇报材料金桥小学小学现有学生303人,教职工15人,学校占地面积 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其中,绿化面积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