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生猪产业建设实施方案

时间:2019-05-14 09:0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年生猪产业建设实施方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年生猪产业建设实施方案》。

第一篇:2012年生猪产业建设实施方案

2012 年生猪产业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 议精神,念好“绿色”经,做足“猪”文章,加快百万头商品猪 基地县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县实际,特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生猪产业化建设,按照“基地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的基本方针,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 度,以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畜、沼、园” 农业循环发展,狠抓规范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和无公害产地建 设,搞好粪污处理,重点突破良种繁育、标准化圈舍、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科学管理、市场培育六大关键环节,逐步实现小区布 局、规模生产、龙头带动、产销合作的新格局,全面提升畜牧产 业发展水平,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全省生猪优势产区。

二、目标任务 全县存栏生猪达到 50 万头以上,出栏商品猪 100 万头,实 现产值 14 亿元。

三、建设重点

(一)加强规模养殖场建设,推进生猪养殖规模化。围绕畜 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 害化“五化”标准,加快培育一批设备完善、技术先进、质量安 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养殖场。一是突出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牛、羊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林下养禽)。今年重点发展 8 个畜牧养殖强镇,30 个万头村 ;新发展千头规模场 30 个,新 发展生猪自繁自育大户 300 户,新建圈舍 6 万㎡。二是巩固提高 已建成的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场)。重点培育军汇、鑫汇 牧业、仕翔、永治、鸿景等 15 家养殖企业(场),使其实现全 程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养殖业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引导中小 型养殖场(户)扩张生产经营规模,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 设。三是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统筹建设规模养猪场、饲料生产 企业和屠宰加工基地,确保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整合资源,鼓励 龙头企业兼并重组,以“资本为纽带”组建生猪生产、加工、销 售等企业经营一体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力,倾斜优惠

政策,扶持发展县域龙头企业,确保全县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 断提高。

(二)加强畜牧养殖科学规划,推进生猪养殖生态化。一是 科学规划。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统一标准、清洁养殖、规范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畜禽养殖场(小区)备案制度,严 格落实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区管理规定,加强养殖场科学规划,新 建畜禽养殖场要按照规定程序审核审批,确保畜禽养殖科学无污 染
,促进养殖业有序健康发展。二是循环发展。围绕构建环境友 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处 置原则,从源头控制减少排放,大力实施“推进村域经济突破发 展的 XX 模式”,新发展循环示范户 4000 户,累计 19000 户。三 是生态养殖。组织开展畜禽生态化养殖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广大 养殖场(户)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粪污处理、圈舍改造、防 疫消毒以及信息化监控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养殖场及周边 环境条件。

(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养殖组织化。一是抓好 良繁体系建设。坚持引种与自繁相结合,自繁自育大户与循环经 济示范户相结合,加快以三元杂交猪为重点的良种畜引进改良步 伐。重点抓好 1 个存栏大约克基础母猪 200 头以上的县级原种种 猪场建设,千头良繁场 3 个,50 个饲养 50 头以上大约克母猪的 二元母猪殖种场(户),20 头以上二元母猪良繁户 400 户;抓 好镇生猪人工授精站 50 个,重点村人工授精点 170 个;全县三 元杂交普及率 100%,实现全县仔猪自给良种化。二是抓好防疫 体系建设。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降低疫病风 险。按照“提高县一级,加强镇一级,巩固村一级“的思路,进 一步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 案、免疫监测、检疫监督、疫情检测和报告等制度,确保对动物 及其产品有效监控常态化。三是抓好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互利多赢”的原则,引导和发展生猪专 业合作组织,通过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培育营销大户、鼓励农村 能人从事畜产品经营,镇和养殖重点村组织建立专业合作社,县、加强与境内外畜产品加工企业联系等多种途径,拓宽外销渠道,搞活市场运行,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发展水平。

(四)加强科学养殖技术推广,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一是 加强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兽医队伍建设,重点搞好 5 万头镇、

万头村干部和养殖大户的培训,全县集中培训 10 场次以上,累 计培训达到 10 万人次以上。二是积极探索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 途径、方法,实时掌控畜禽养殖市场规律,科学调整养殖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三是充 分利用当地资源,推广科学合理搭配利用饲料饲草技术,配套建 设青贮设施,增强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四是深入开展畜牧科技人 员驻场示范活动,以良种、良法、良料、良管、良防综合配套为 原则,重点推广标准化规模养猪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林下 养鸡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作物秸秆

秆青贮技术。通过示范、指导、帮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培育出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 能好、市场信息灵、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场和技术能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镇、各有关工作部门要把以 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建设,作为推动 XX 现代畜牧业跨越发展的 一项重大举措,要制定产业建设规划,下大力气、分层次加强领 导、干部和广大养殖户的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坚 定发展信心,转变观念,加强对畜牧产业建设的领导。各镇、各 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层层落实分解任务,创新工作方法,认 真抓好落实。

(二)抓点示范,带动发展。实行县级领导负责包抓 8 个畜 牧强镇;各镇主要领导包抓 30 个生猪万头村;各镇分管领导包 抓 50 个五千头和 90 个三千头村; 农业主管部门抓好 5 个出栏商 品猪万头以上养殖示范企业;县畜牧中心、各镇畜牧站按照每个 干部新建一个千头场、标准化创建一个千头场、防疫监管一个千 头场的要求,抓好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建设;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和畜牧兽医站要协助分管领导抓好养殖重点村建设,并在镇主要 领导包抓示范村中,建立一个畜牧养殖精品示范点,依托典型示 范,推动生猪产业稳步发展。

(三)加大投入,政策支持。建立财政、信贷扶持与养殖户 自筹相结合的畜牧业发展投入长效机制。一要加大信贷投入。农 村信用联社要发挥支持畜牧业发展的主渠道作用,今年新增畜牧 信贷不少于 2000 万元。二要加大财政投入。全面落实中、省、市各项生猪生产补贴政策,争取项目扶持,实施项目捆绑投入,把迁移式持贫、新农村建设、沼气建设、农机补贴,特别是水利 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与生猪主导产业建设相结合。三要倾斜优惠

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多渠道增加投入,鼓励畜牧技术人员 创办畜牧养殖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畜牧养殖大户或畜禽养殖龙 头企业工作。支持鼓励各类企业、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办规 模养殖场、畜牧龙头企业。四要统筹规划畜牧业建设用地。按照 县政府 《关于规范农业产业及新农村建设等用地管理的通知》(旬 政办发„2008‟6 号)文件规定,从快办理相关手续。

(四)优化环境,形成合力。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畜牧 产业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发展才 是硬道理念,为生猪产业建设提供宽松的环境。各镇要把发展生 猪产业作为镇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 实施方案,狠抓工作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形成步调 一致、齐抓共管的局面。农

业部门要抓好综合协调,做好发展规 划,搞好任务分解,产业指导,配套服务等工作。计划部门要将 畜牧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抓好畜牧产业项目工作。财政 部门要筹集发展资金,做到及时拨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水利 部门要搞好水源配套规划和实施,确保畜牧业发展水源供给需 要。国土、林业、扶贫等部门负责落实生猪产业用地、木材指标 安排、贫困户建圈、购种猪仔猪的帮扶;公安、工商、税务、卫 生环保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做好工作,为生猪产业提供优质服务。新闻宣传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力推动畜 牧产业健康发展。

(五)严格考评,强化督导。县政府把生猪产业建设目标任 务纳入目标考评体系,实行双项考评,列入县对部门、对镇绩效 考核,并实行单项奖评选,对在畜牧产业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 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县政府督查室、县考评办要加强过程督 导,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附:

1、XX 县 2012 年畜牧产业建设任务表;

2、XX 县县级领导 2012 年包抓生猪养殖 5 万头镇责任目标;

3、XX 县 2012 年生猪养殖万头村建设责任目标。


第二篇:XX县发展生猪产业实施方案

XX县发展生猪产业实施方案

为推动全县生猪生产稳定发展,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市场供应。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和猪价基本稳定”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稳定目标、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保障供应”的基本思路,强化政策支持,稳定和恢复生猪生产,提高市场供应保障能力,坚决完成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的“稳产、稳价、增产、保供”的重大政治任务。

二、目标任务

迅速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千方百计确保完成生猪稳产增产保供承诺目标(2019-2022)。2020年实现快速恢复性生产,接近正常生产水平,全县猪肉供应自给率达80%以上,到2022年,达到正常生产水平,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进展,自给率达100%,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0%以上,规模养猪场(户)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三、支持政策

1、支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充分发挥扶贫猪场建设规模大、设计理念新、硬件设备好、新址疫源少的优势,对已经建成的11家扶贫示范猪场,支持华西希望集团及时投栏启用,迅速形成产能。督促加快在建养猪场的建设进度,确保年内全部使用。支持养殖主体领养扶贫猪场,对领养扶贫猪场的主体,优先按出栏商品猪数量予以补贴,每头补助

100元。

2、支持仔猪繁育。一是支持专业仔猪繁育场。对存栏能繁母猪20头以上、年出栏仔猪400头的繁育场,按每头100元给予仔猪出栏补贴,多出多补。(参考养殖场正常生产台账,以县内购买仔猪场户证明,所在村、乡镇证明为准核补。出栏仔猪不得大于每头80斤。)二是支持地方良种繁育。支持霍寿黑猪等良种保护繁育,对饲养霍寿黑猪种公猪,并为周边养殖场提供精液的每头补贴20000元,其他品种种公猪每头补贴10000元。

3、支持贫因户养殖生猪。把有防疫条件、有意愿、有劳力的贫困户(农户)列入生猪散养重点,兑现特色产业扶贫奖补。

4、支持生猪养殖保险。实行生猪养殖保险全覆盖,对2014年以来建档立卡贫困户养猪保险全额补贴,非贫困户、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养猪补贴保费70%,能繁母猪、种公猪保费全额补贴。

5、支持粪污处理利用。全县所有规模养殖场户(年出栏200头以上)要确保粪污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按照“截污建池、发酵还田,一场一策、制肥还田,订单收纳、有机肥推广”等路径,推行种养结合,实现粪污资源利用。对粪污处理设施运行正常,粪污处理利用到位,无环保投诉的养殖场(大户)进行补助,每出栏一头育肥猪补助

100元(参考养殖台账和产地检疫票证核实补助)。此项补助从上级扶持生猪产业发展及粪污处理利用项目中优先兑现。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县成立生猪生产领导小组,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发改、自然资源、生态保护、农业农村、财政、扶贫、科商经信、市场监管、交通运输、人民银行、银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负责生猪生产日常工作。

2、明确部门职责。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密切配合。县农业农村局要发挥牵头作用,做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技术指导和统筹协调工作;县发改委要做好项目申报,支持养猪场基础设施建设;县财政局要加大对生猪生产的支持力度,兑现各项支持政策;县自然资源局要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取消不合理限制;县生态环境分局要取消超出法律法规的禁养规定,指导养殖场开展环保达标改造;县科商经信局要做好猪肉储备投放,组织产销对接;县市场监管局要加强对相关企业和交易市场的监督检查,维护市场秩序;县交通运输局、人民银行、银保监组等要加大支持力度,为生猪生产和猪肉供应提供有力保障。

3、落实政策保障。要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生猪稳产保供政策措施。争取好国家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补助项目、省财政支持生猪调出大县规模养殖场(户)临时性生产救助,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非洲猪瘟自检工作补助资金。实施种猪场和规模养猪场(户)贷款贴息政策,县金融机构为生猪生产发展提供信贷支持。落实将仔猪及冷鲜猪肉纳入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范围。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支持力度。落实保障养殖用地、养殖项目环评告知承诺制试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防疫体系建设、规范生猪屠宰加工、提升科技服务等方面政策措施。

4、强化执法保障。各乡镇要因地制宜,立足长远,合理规划生猪产业布局,按照“规模养殖、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要求,形成养殖、屠宰、消费相适应的产业布局。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执法监管力度,督促养猪场(户)、屠宰加工企业等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依法查处生猪养殖、运输、屠宰、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违法违规行为。

第三篇:生猪产业情况通报

武胜县生猪产业发展探索与思考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坚持把生猪产业作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机制为动力,以培育“龙头”为重点,不断完善生猪产业“八大”体系,围绕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初步探索出了具有武胜特色的生猪产业化经营模式,生猪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先后被列为全国生猪百强县、国家优质生猪战略保障基地。2008年,全县出栏肉猪124.3万头,农民人均1.7头,居全省第一;能繁母猪存栏13.72万头,居全省第一;实现猪业经济产值16.15亿元,生猪产业助农增收()元。今年1—8月,出栏生猪()万头,同比增长()%,新建饲养良种母猪50头以上的大户()户,新发展生猪养殖大户()户,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个,生猪良种化、规模化养殖率分别达到了73%、45%,预计全年可出栏生猪130万余头。

二、主要做法

(一)加大扶持力度,努力破解“资金”难题。针对发展生猪产业一次性投入大、养殖成本高,许多农户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状,我们不断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帮助养殖户破解资金难题。一是大力实施项目示范。紧抓扩权强县的有利契

机,积极向上争取并落实各项扶持生猪产业发展的项目资金,打造示范点。今年以来,先后争取到能繁母猪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等项目资金1300万元,在省道304线启动优质生猪养殖示范带建设,对验收达标的新建规模养殖场和示范带内改圈的饲养户,分别按12万元/个、70元/平方米的标准进行补助,极大地提高了农户养猪的积极性。目前,已在示范带内建成饲养良种母猪50头、自繁自养出栏肉猪1000头的养殖场30个。同时,争取到省农发项目资金500万元,对胜利、华封、龙女3个乡镇10个村的农户圈舍进行标准化改造,已动工农户103户。二是整合涉农项目扶持。结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整合沼气池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资金,重点扶持了一批生猪养殖大户和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全县整合涉农项目资金700余万元,新建畜禽圈舍1.6万平方米。三是间接帮扶。各乡镇党委政府将生猪产业发展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并把发展规模生猪养殖场建设所需土地列入本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农发行、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加大了对生猪产业的信贷投入,1—8月,全县共办理各种农贷资金()多万元用于生猪产业发展,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生猪产业发展的合力。

(二)发展规模养殖,努力破解“效益”难题。紧紧抓住

国家和省上加快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机遇,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实施生猪标准化建设,促进了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的转变。一是加强宣传发动。动员基层畜牧站及村社干部进村入户大力宣传生猪产业市场前景、扶持政策等,对有意愿的养殖户入户走访、集中培训、跟踪服务,帮助群众转变发展思维,推行规模集中养殖。二是加强资产利用。深挖养殖潜力,在重点引导、鼓励养殖大户新建规模养殖场的同时,扎实抓好现有畜禽养殖场的改建,提升生猪养殖规模。今年,新改建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1户,新增生猪养殖设备设施1000余台(套),新增生猪出栏能力1100头,提高了养殖水平和效益。三是加强标准统一。大力推行圈舍、品种、兽药、防疫等“八统一”管理模式,确保生猪标准化养殖。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投资480余万元,建设标准圈舍1.2万平方米,新建成饲养良种母猪50头以上的大户30户、5—49头的外种母猪养殖大户86户,新发展生猪养殖大户560户(年出栏优质肉猪500头以上的大户42户),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7个。规模养殖不仅提高了生猪出栏量和生长率,而且有效防范了疫病的发生、蔓延以及农村面源污染,取得了明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推行订单养殖,努力破解“市场”难题。畜牧业产品最终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这个过程越简单,产品销售就

越通畅,养殖户资金回笼就越快捷,发展信心越充足。为此,我们始终坚持把“订单养殖”作为牵动生猪产业化的“牛鼻子”、“总抓手”,提高了养殖户与市场的联结度,解决了市场销售不畅的难题。一是依托广安天兆、广安万千等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养殖”,由养殖户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按企业要求开展“受控”养殖,出栏生猪由龙头企业收购,保障了生猪饲养利润。二是大力推行“公司+协会+基地(养殖户)”、“协会+基地(养殖户)”等模式,积极鼓励、支持协会加强对外联系,与县内外企业和市场搭建合作关系,提高组织化程度。三是规范发展生猪购销大户、农村经纪人,并抓住融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有利条件,多渠道拓宽市场,增强生猪产业发展的外向度,全县生猪及产品在重庆销售市场逐渐扩大,先后进入了奥尔玛、新世纪、重百等21个超市销售,今年1—8月,全县销往重庆的生猪达()万余头、白条猪肉()余吨。

(四)强化服务保障,努力破解“技术”难题。发展生猪养殖,技术是关键。我们从加强队伍建设入手,强化养殖户技术服务和培训,着力提高农户饲养水平,降低养殖成本,减少养殖损失。一是优化组建乡镇公益性兽医队伍。以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为契机,从原乡镇畜牧兽医站自收自支人员中公开考聘99人,转入全额拨款的事业编制,提高了畜牧干部队伍素质和基层人员稳定性,延伸并完善了生猪技术服

务体系。二是组建乡镇动物医院。按照乡镇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分离的原则,组建了民办、民管的乡镇动物医院,行业管理归口县畜牧食品局,人员上岗实行诊疗许可证制度,把兽医服务网络延伸到最基层。三是特派员驻场指导。在各大生猪养殖场落实一名兽医专人驻场,重点负责防疫、监管等工作,每月进场不少于4次,并建有专门的技术档案。四是优化技术培训格局。切实加大“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力度,采取大型养殖户与驻场兽医同步培训、现场讲解等形式,大大提高了受训实效。今年以来,全县已培训大型养殖户与驻场兽医3期300余人次,发放有关技术资料8000余份。

(五)加强“保险” “防检”,努力破解“风险”难题。近年来,猪链球菌、口蹄疫等疫病造成了部分养殖户的重大损失,生猪养殖户顾虑重重,生猪产业亟待加上一把“保险锁”。我县把动物防疫检疫作为工作重点,认真落实生猪政策性保险,切实提高了生猪产业抗风险能力。一是全力以赴抓好防疫。将防疫工作列入对各乡镇畜牧兽医站的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通过采取“强化免疫、区域负责、跟踪督查、奖优惩劣”等办法,实现了防疫密度有保证、工作质量有提升。今年春防共免疫生猪42.8万头,注射猪口蹄疫苗210万毫升、猪瘟苗135万头份、猪蓝耳病苗130万毫升,免疫密度均达到

100%。二是切实加强动物检疫。严格执行检疫“四到位”,强化动物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市场检疫和运输检疫,在以村为单位的产地、规模养殖场推行申报检疫制度,落实检疫措施;加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强化动物疾病监测,防止重大疫病发生。三是全力推进生猪政策性保险。坚持自主自愿、市场运作、共同负担的原则,推进能繁母猪和育肥猪的政策性保险。今年以来,全县能繁母猪参保12.3万头,参保率达100%;育肥猪参保28.5万余头,参保率41.2%。

三、存在问题

尽管我县生猪产业化建设取得可喜成绩,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一是分散饲养方式落后。目前我县生猪饲养总体上仍处于传统的分散养殖的状态,其出栏量占全县总量的()%,标准化生产程度低。二是龙头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天兆食品公司市场占有份额较少,其龙头作用没有真正显现。三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县、乡的畜牧兽医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设施设备简陋;防疫队伍不稳定,技术人员青黄不接,技术力量严重不足。四是劳动力匮乏。全县常年26万左右农民外出务工,生猪养殖相应受到影响,阻碍了生猪生产的发展。

四、下步打算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政策为驱动,以科技为抓手,切

实增添措施、扎实工作,努力将我县建成全省现代畜牧业重点县。

(一)着力抓好龙头带动,在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抓好“龙头”企业建设。积极帮助广安万千集团公司采取有力措施,做大做强,扎实搞好良种繁育和扩大饲料生产能力,为畜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抓好广安天兆食品公司的建设与经营,支持企业走精深加工之路,扩大生产能力,指导其借鉴资阳“六方合作+保险”经验(金融机构、担保公司、饲料加工企业、种畜场、协会农户、肉食品加工企业、保险保障),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互利共赢。二是发展猪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大力推进生猪专合组织建设,指导合作社正确处理好与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努力提升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力争2年内新增生猪专合组织21个,其中规范化专合组织15个。三是积极拓展市场空间。鼓励引导企业主动跟踪研究市场,梯次储备和孵化适销对路产品,开发多元化的畜禽产品,引导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参与畜产品流通和市场开拓,不断提高我县畜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四是培育打造品牌。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支持和帮助企业开拓市场、带动农户、深化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综合效益,努力打造好“天兆猪肉”、“武胜仔猪”品牌。

(二)着力抓好良种工程,在提升品质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以优质的种源保障发展。继续坚定不移地抓好生猪换种工程,按照“鼓励增量、扶持存量、双向承诺、合同管理”的原则,大力推进外种母猪发展,重点抓好长白、约克、LY、YL、PIC等优质外种母猪发展,年内建好广安天兆食品公司DLY“核心场”,并新建50头以上的外种母猪养殖场31个,力争到2012年,全县存栏外二杂母猪10.4万头,生猪三元杂交面达到85%以上、外三元杂交面达到80%以上。二是以优惠的政策激励发展。县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作为生猪发展基金,对饲养良种母猪大户、规模养殖户和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进行补助和奖励,激励农户发展生猪养殖。进一步完善以农户投入为主体、信贷和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广泛吸纳民间资金参与生猪产业发展。三是以宽松的环境促进发展。在用地、用水、建池等方面给予养殖业主大力支持,帮助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与困难,提高养殖业主的生产积极性。

(三)着力转变养殖方式,在提高养殖效益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着力抓好规模养殖。坚持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农村养殖大户、规模养殖场、示范养殖小区,加快以千家万户散养为主向大户、规模场、小区为重点的规模经营、股份经营、合伙经营等模式转变,确保增

量,扩大总量,促进生猪生产快速发展。年内新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2个、养殖小区31个,新增养猪大户500户,生猪规模养殖出栏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二是重点突破健康养殖。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载体,坚持“总体规划、政策引导、政府补助”的原则,按照“人畜分离、圈舍规范、沼气配套”和无公害生产要求,扶持农户和业主新建、改建规范化圈舍,改善饲养条件,实行标准化生产,发展健康养殖,2年内全县生猪健康养殖推广面提高6个百分点以上。三是积极示范推广生态养殖。坚持农牧结合、种养配套的原则,大力推广“猪-沼-果”、“猪-沼-鱼”、“猪-沼-菜”等生态养殖模式,达到既促进生产发展又治理污染、既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又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2年内全县生猪生态养殖覆盖面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四)着力抓好科技推广,在技术服务上实现新突破 高度重视畜牧科技的开发和推广应用,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不断加强畜牧科技推广组织建设,稳定科技队伍,拓宽服务领域,搞好优质服务,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是抓好技术培训。组织技术人员采取院坝培训、集中培训、上门指导和印发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重点抓好养殖大户、基地村、扶贫村的培训,力争培训覆盖面达到100%。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适时邀

请有关专家、教授来县传授最新养殖技术,解决技术难题,增加科技含量,提高养殖效益。二是抓好技术服务。强化对技术人员的教育和管理,设立技术服务“110”,帮助和指导农户发展畜牧业,及时给予技术指导,协助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三是抓好疫病防控。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切实做好防疫检疫、消毒灭源、疫病监测等工作,严防牲畜口蹄疫、猪瘟、禽流感等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确保动物及其产品安全。

(五)着力抓好体系建设,在完善产业链条上实现新突破 我县已初步构建了“生猪良繁和推广、以加工外销为主的食品加工、饲料兽药供给和监控、适度规模养殖、确保无疫的防疫和检疫、专合经济组织、以干稀分流和沼气为主的环保、畅通销售渠道的信息交易和配套服务”八大体系。今后,我们将继续抓好生猪换种,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抓好天兆食品公司精深加工,带动生猪产业向纵深发展;抓好以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实现粗放生产、分散经营向现代化、集约化生产的转变;抓好防疫检疫,建设无公害畜产品基地;规范合作经济组织运作,提高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和养殖效益;建好沼气池、对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为着眼点,促进畜牧经济可持续发展;强化市场监管,确保畜产品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不断完善“八大体系”,延伸产业链条,推动畜牧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四篇:汉阴生猪产业建设成效及特点

汉阴生猪产业建设成效及特点

作者:王小梅

一、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全县建成畜牧强乡镇3个,专业村39个,年出栏10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1320户,建存栏母猪30头以上的良种猪繁育大户68个,饲养母猪25860头,良种普及率达87%,培育发展万头养殖小区9个,5万头商品猪生产乡镇6个,万头商品猪养殖村14个,无论是养殖个体还是养殖总量都实现了量的扩张。

二、标准化养殖加速发展

在未推行标准化养殖之前,大户养殖存在防疫设施不完善、管理不规范、人畜混居、污染严重、效益低下、抗风险能力差等诸方面缺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猪产业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2007年,全县大力推广正大标准化养殖模式,采用统一标准建圈、统一标准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技术,引领养殖户走向标准化生产。在严格标准化建圈的前提下,技术人员探索出八项技术革新成果,形成了独特的生猪圈舍建设方法,节省了建设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组织专家制订了《汉阴县无公害三元杂交瘦肉型猪场建设规范》、《汉阴县无公害三元杂交瘦肉型猪生产技术规范》,指导养殖户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生产。2008年,汉阴县蒲溪镇引进了自然养猪技术,该技术具有零污染、低成本、低免疫、高品质的特点,采用自然生态养殖,圈舍易建、操作简便、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一年的示范观察,在专家指导下,总结完善了技术规程,制定了《自然养猪法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从圈舍建设、垫料接种、品种选定、饲养管理、饲料配比等方面明确了操作标准。在富康公司的示范带动下,建立了30余户示范户。这两种模式在推广过程中被不断总结完善,形成适合汉阴养殖业发展的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配套技术,得到了养殖户的接受和欢迎,2009年底,全县新建、改建正大和自然标准化圈舍20.2万平方,建成标准化养殖场12个,促进了养殖业向标准化迈进,提高了全县生猪养殖水平、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

三、养殖企业日益壮大

为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县委、县政府用工业理念来抓农业生产,大力招商引资,采取“引进新建一批,扶强扶大一批”的办法,建成了富康、永红、新元、兴鑫等良种繁育养殖企业11家,从繁育到饲养、到屠宰加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又引进了全国百强企业雨润集团在汉阴投资建设祖代良种猪繁育场,建成后每年提供二元基础母猪2万头,将极大的带动全县生猪生产。养殖企业的发展延伸了产业链条,带来了技术创新,创建了自有品牌,发展了现代营销模式,提升了产业整体水平。如富康养殖公司示范引进推广了自然生态养殖技术,从环境、生产等各个环节实现了生态养殖,猪肉产品质量提高。秦龙公司完成了生猪无公害生产认证,打造开发出“秦长森”生猪品牌。联发公司创新了经营模式,建立了“公司+养殖协会+信用互助协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望山模式,有效破解养殖农户资金缺乏和商品销售难的问题,带动了周边村组生猪生产的快速发展。

四、发展方式不断转变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资源得到循环再利用。坚持种养结合,以养猪为核心,以沼气为纽带,利用养殖粪便,发展绿色果蔬产业,全县培育“猪、沼、菜”、“猪、沼、果(苗木)”、“猪、沼、苕”、“猪、沼、渔”等循环经济模式养殖户2108户。启动了以生猪规模化养殖为主的循环经济示范园建设,在长坝、中坝、月河等地创建9个示范园,建成规模养殖场18个,养殖占地510亩,建圈4.8万m2,沼气池950m3,发展苗木花卉240亩,设施蔬菜1650亩,果品2360亩,水产养殖50亩,优质农作物3200亩,初步形成了以生猪养殖为主导、苗木花卉繁育、优质高效作物种植、农家休闲、田园观光等多个产业良性互动的良好发展格局,有效地促进了畜牧业快速发展。二是协会等专业合作社成为产业化经营的有效载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全县共建养殖协会22个,养殖专业合作社18个,全部达到有牌子、有章程、有场所、有人员、有活动计划等五有标准,在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产品营销、技术培训、招商引资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积极引导能人大户开展产后服务,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为主的市场营销体系,促进畜产品流通,2009年全县外销商品猪18.8万头。

五、防控体系日趋完善 一是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成立了县动物卫生监督所,设立了18个乡镇畜牧兽医站,配备47名技术干部,179个村择优聘用了250名村级防疫员,村级防疫员补贴纳入县乡财政统一预算,实现了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村有防疫员的目标。农业局每月召开技术培训及畜牧产业建设汇报会,定期培训县乡技术干部,提高了防疫人员的业务技能。二是落实防疫经费。县、乡两级将防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对检疫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年终全部返还用于防疫物资购置。三是严格防疫质量和密度。在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工作中,县政府与各乡镇政府签订防疫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责任。农业部门组织三级防疫人员集中时间深入各养殖户开展免疫接种,做到“六不漏”(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县上抽调工作人员深入重点村组开展督导检查,防疫结束后,随机采集血清,开展实验室检测。通过开展集中免疫与常年补针工作,全县畜禽免疫密度达97%。四是建立防控机制。严格产地、屠宰、市场检疫关口,积极推行生猪定点屠宰。大力推行免疫标识管理制度、防疫督查制度、圈舍定期清扫消毒制度、责任追究制度,使防疫工作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强疫情监控,全县60余名村干部每人帮包一个养殖大户,250余名村级防疫员每人包抓一个村,开展技术服务和疫病监测,有效地规避了疫病风险,保障了畜牧产业生产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六、工作机制逐步健全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正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畜牧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在县农业局设立办公室,配备3名工作人员,专项负责工作实施和协调指导,各乡镇同时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委会和专题会议研究解决产业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县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经常深入产业建设一线调查研究,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二是强化帮扶。制定了《汉阴县生猪产业挂联帮包机制》,明确了挂联帮包责任,实行县级领导每人挂联1个乡镇,每个县直部门联村包抓2个养殖大户,各个养殖重点村由1名乡镇科级领导包抓,细化了工作标准和要求,增强了各乡镇各部门抓产业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三是严格考核奖惩。根据产业建设目标任务,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汉阴县生猪产业考核办法》,将生猪产业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范畴。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考核组,每季度进行一次督查,半年和年终各进行一次检查验收。根据季度督查和检查验收情况,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各乡镇名次顺序,在完成任务的乡镇中评出前3名,分别奖励2万、1.5万元、1万元;对部门联村包户工作实行单项考核,纳入部门社会主义新农村考核范畴,与乡镇产业建设考核一并进行,并设立单项考核奖,对工作扎实、成效明显的部门,县委、县政府予以通报表彰,并明确由各部门按编制人数人均200元标准予以奖励。通过完善考核奖惩机制,极大地增强了各级各部门推动产业发展的责任感。

七、技术服务不断加强

一是规范技术要领。每年将品种改良、人工授精、标准化圈舍建设、科学饲养管理、疫病防治、产业政策作为养殖培训的重要内容,编印成技术小册子,分发到各乡镇和重点村组农户,强化工作指导。二是改进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与现场观摩相结合,政策宣传与普及科技相结合,培训与考核相结合,扩大培训范围,注重培训效果,将乡镇领导、重点村干部、养殖大户作为主要培训对象,由农工部、农业部门牵头,采取县培训到乡镇、乡镇培训到村组的办法,扩大培训覆盖面。三是广泛开展信息咨询。抽调畜牧兽医技术干部12人,进驻12个标准化养殖场,全天候驻场帮扶。借助实施农业信息入村工程,县农业、移动、联通等部门紧密配合,狠抓信息建设,共建成了村级信息站75个,做到信息设备、信息员培训、宽带接入三到位,依托电子农务服务平台、科技110,发布手机短信320条,解答群众疑难问题1300个。开通了专家热线,夯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及时为农民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技术服务。

第五篇: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实施方案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概况 ┄┄┄┄┄┄┄┄┄┄┄┄┄┄┄┄┄┄┄┄┄ 4 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编制依据 ┄┄┄┄┄┄┄┄┄┄┄┄┄┄┄┄ 6 第三章 工艺技术方案 ┄┄┄┄┄┄┄┄┄┄┄┄┄┄┄┄┄┄┄ 9 第四章 建设内容 ┄┄┄┄┄┄┄┄┄┄┄┄┄┄┄┄┄┄┄┄┄ 19 第五章 投资概算 ┄┄┄┄┄┄┄┄┄┄┄┄┄┄┄┄┄┄┄┄┄ 21 第六章 资金筹措 ┄┄┄┄┄┄┄┄┄┄┄┄┄┄┄┄┄┄┄┄┄ 22 第七章 实施计划 ┄┄┄┄┄┄┄┄┄┄┄┄┄┄┄┄┄┄┄┄┄ 22 第八章 项目组织管理 ┄┄┄┄┄┄┄┄┄┄┄┄┄┄┄┄┄┄┄ 24 第九章 效益分析 ┄┄┄┄┄┄┄┄┄┄┄┄┄┄┄┄┄┄┄┄┄ 25 第十章 附件 ┄┄┄┄┄┄┄┄┄┄┄┄┄┄┄┄┄┄┄┄┄┄┄ 27 1.建设单位法人证明及营业执照┄┄┄┄┄┄┄┄┄┄┄┄ 27 2.现有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 30 3.建设所需土地使用证明或协议┄┄┄┄┄┄┄┄┄┄┄┄ 31 4.企业2006年检报告 ┄┄┄┄┄┄┄┄┄┄┄┄┄┄ 34 5.资产负债表┄┄┄┄┄┄┄┄┄┄┄┄┄┄┄┄┄┄┄┄ 42 6.企业基本帐户开户行出具的资信等级证明┄┄┄┄┄┄┄ 43 第十一章 附图 ┄┄┄┄┄┄┄┄┄┄┄┄┄┄┄┄┄┄┄┄┄┄ 44 1.建设地点区域位置图┄┄┄┄┄┄┄┄┄┄┄┄┄┄┄┄ 44 2.项目区平面图(标明已建和拟建)┄┄┄┄┄┄┄┄┄┄ 45 3.办公室、食堂图 ┄┄┄┄┄┄┄┄┄┄┄┄┄┄┄┄┄ 47 4.母猪舍、育肥猪舍立面图、剖面图┄┄┄┄┄┄┄┄┄┄ 49 第十二章 附表 ┄┄┄┄┄┄┄┄┄┄┄┄┄┄┄┄┄┄┄┄┄┄ 51 1.项目区现有仪器设备清单┄┄┄┄┄┄┄┄┄┄┄┄┄┄ 51 2.总投资概算表 ┄┄┄┄┄┄┄┄┄┄┄┄┄┄┄┄┄┄ 52 3.土建单项投资概算表 ┄┄┄┄┄┄┄┄┄┄┄┄┄┄┄ 53 4.配套工程投资概算表 ┄┄┄┄┄┄┄┄┄┄┄┄┄┄┄ 54

灌云县2007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 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灌云县盛源生猪有限公司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 1.2 项目承担单位:灌云县盛源生猪有限公司 1.3 项目建设法人:灌云县盛源生猪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夏绍军

联系电话:

1.4 项目主管单位:连云港市农业局局长:王丙模 联系电话:

灌云县畜牧局局长:邓兆庭

联系电话:

1.5 项目监管:江苏省农林厅 副厅长:王春喜

计划管理处副处长:夏小江

1.6 项目建设地点:陡沟乡许相村

1.7 项目建设规模:扩建圈舍及其配套工程。其中圈舍建设6000平方米,年饲养生猪能力达6000头;其中母猪舍6幢36间、产房2幢12间、保育舍2幢18间、育成舍2幢12间、育肥舍10幢60间,共22幢138间计6000平方米;新建沼气池一座,供养殖场秋冬采暖及工作人员生活需要;改建其它基础配套设施。

1.8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08万元,其中中央投资60万元,自筹资金548万元。圈舍建设总投资费用193万元,扩建生猪圈舍22幢6000平方米,其中中央投资60万元、自筹资金133万元;其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15万元,全部使用自筹资金。1.9 项目建设年限:一年。

1.10 效益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产值840万元,利润180万元。该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地促进灌云县三元商品瘦肉型猪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大量的优质三元杂交瘦肉型猪,显著提高灌云县生猪产

业化水平,充分发挥养殖效益。

1.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项目投资概算书):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主要技术指标 1主要建设内容

1.1土建工程6000平方米 1.2田间工程30亩 1.3仪器设备5台(套)2主要设备46台(套),其中:进口设备3台(套)3建 设 期1年 二主要经济指标 1总 投 资608万元

1.1工程费用(土建、田间、仪器设备)493万元 1.2工程其它费用15.8万元 1.3基本预备费30万元 2资金筹措

总投资538万元

2.1中 央投资60万元 2.2地 方配套万元 2.3企业自 筹548万元 3.年运营成本费用700万元 三效益分析 1经济效益

1.1总固定资产额768万元 1.2新增固定资产价值539万元 1.3新增运行收入 200万元 1.4新增服务能力和功能 2社会效益 典型示范带动

2.1项目受益人群、受益面,周边乡镇 2.2农户年增收6000元

2.3提供农民就业人数100人 3.生态效益良好

第二章 建设背景与编制依据 2.1 项目由来: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供应的意见》(国发〔2007〕22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今年安排中央预算内专项投资,用于支持生猪原种场、扩繁场、资源场和生猪标准

化规模养殖场(小区)改扩建,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7〕1939号)精

神,和江苏省制定了《关于开展2007年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农经发〔2007〕904号)要求,我们编制了此实施方案。项目建设必要性:•生猪产业规模化是做大做强我县生猪产业的唯一途径。我县虽然是养猪大县,但仍存在无产业龙头带动、养殖规模小、品种品质差及产业链条短等突出问题。目前全县现有50头以上规

模养殖户849户,其中省级规模仅占5家,规模养殖比重占全县生猪饲养量的32.5 %;全县三元杂交所占比率较低,规模化低,养殖方式较为传统等特点,这些问题不是传统的生产方式所能解决的。生猪 的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是传统养猪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唯一出路。当前我县的养猪业正处于由传统家庭副业向现代化产业过渡的关键时期。如不采取得力措施突破性发展,我县的生猪产业不仅会

进一步拉大与先进地区的差距,甚至有可能落后于周边地区。通过规模场建设,加之以点带面引导作用,可有效地提高我县生猪质量,促进品种改良,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食品安全,更可通过有效整合

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全面带动产业发展,使我县的生猪产业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生猪规模化、产业化是我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传统的养猪业不仅效益低下,而且猪舍简陋、污染环境。通过建设生猪规模化标准化养猪场,采用合理的污水排放、粪便清理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可及时

清除和处理生猪饲养所产生的污水污物。规模化养猪所产生的大量猪粪通过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避免直接施用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通过保护环境,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通过 典型示范,引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促使一部分以种地为主的传统农民转化为专业从事生猪生产经营的新型农民,推动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2.2 项目区建设目标:圈舍项目建成后年可新增优质三元猪6000头,带动周边乡镇饲养优质三元猪16万头;所生产的畜产品胴体瘦肉率在63%以上、在省市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中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保持

在90%以上、畜产品中“瘦肉精”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新增产值820万元,利润100万元。2.3 建设条件

2.3.1 项目区基本情况:

灌云县地处东经119°2′50″—119°52′9″,北纬34°11′45″—34°38′50″,位于江苏省东北部。东部濒临黄海;西部与宿迁市沭阳县及连云港市东海县为邻;南部隔新沂河与连云港市灌南县相邻;北部与连云港市海州、新浦两区接壤,隶属于连云港市,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对外开放县之一。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23平方公里,园地13平方公里,林地4平方公里,居民工矿用地265平方公里,交通用地49平方公里,水域455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25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2个乡,省属3个农盐场、县属6个农林场圃。灌云属暖温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5℃,年均降水量959.4毫米,平均年蒸发量1498.7毫米,平均日照总时数2456.2小时。陡沟乡位于灌云县县城西8公里,交通便利,无工业污染,畜牧业主要以生猪、肉牛为主。全县200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93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263元,农林牧渔业产值40.17亿元,牧业产值11.2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27.9%,其中猪4.9亿元。全县生猪饲养量88.71万头,大牲畜饲养量8.94万头,其中:奶牛饲养量0.39万头,羊饲养量55.76万只,三禽饲养量1798万羽。全县现有生猪屠宰加工企业7家,年屠宰能力80万头以上。2.3.2 项目区现状:全县共有318个行政村,347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7.5万。总面积18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23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12个乡,省属3个农盐场、县属6个农林场圃。其中农业人口数62.7万,从事农林牧渔业人口数22.7万人。畜禽饲养品种主要有猪、牛、羊、兔、鸡、鸭、鹅及特种畜禽等。县内拥有两个大型进口种畜检疫隔离场,江苏兴云集团,北京三元乳业集团,中食灌云县畜禽发展有限公司,盛源生猪有限公司等大中型农牧企业。盛源生猪有限公司于2000年投资建厂在来,一直采取自繁自养,固定资产由初期的15万元发展到目前的725万元,生猪饲养由初期的500头到目前年出栏5800头,项目建成后年出栏生猪将超出1万头,同时周边乡镇农户饲养洋三元猪8万头,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得到了显著提高。该场2002年繁育苗猪3328头,实现产值156.43万元,纯收入72.84万元。2004年被省农林厅评定为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2006年底,该场圈舍由初期的10幢扩建至目前的30幢,年出栏生猪5800头,2006年该场生产洋三元商品瘦肉型猪5500头,带动周边乡镇饲养洋三元80000头,产品销往上海、苏锡常、浙江等地。该场还被正式命名为国家活体生猪储备场灌云分场,部分产品出口东南亚地区的六个国家。法人代表夏绍军还多次受到省市县有关部门表彰,2003年被评为市劳模,2004年市农村优秀人才,2005年灌云县养猪状元,2006年被评为省劳模,多次被县评为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该场资产负债情况:2006年8月份总资产725万元,其中所有者权益710万元,负债15万元。

2.3.3 项目区现有土建工程、仪器设备:

现有土建工程4315平方米,其中加工车间两间45平方米,附属设施70平方米,圈舍103间,建筑面积4200平方米;现有仪器设备及相关设备46台套。2.4 实施方案编制依据 2.4.1编制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申报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农经【2007】1939号);《关于开展2007年江苏省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苏发改农经发【2007】904号)等文件要求。2.4.2实施方案编制中所采用的建筑工程的建设标准及规范 编制依据《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及《建筑基地处理技术规程》、《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砖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屋面工程技术规范》、《建设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等标准规范。第三章 工艺技术方案

3.1品种选择:采用杜洛克猪、长白猪和大白猪洋三元的杂交模式来进行品种选择。它是以长白猪与大白猪的杂交一代作母本,再与杜洛克公猪杂交所产生的三元杂种,是我国生产出口活猪的主要组合,也是大中城市菜篮子基地及大型农牧场所使用的组合。其日增重可达700~800g,饲料转化率3.1 以下,胴体瘦肉率达63%以上,由于利用了三个外来品种的优点,体型好,出肉率高,深受市场欢迎。但对饲料和饲养管理的要求相对较高。3.2规划方案的选择 3.2.1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土建规划方案的选择

按《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的要求进行方案规划,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一是选址适宜,布局合理,二是完善设施,配套设备,三是严格防疫,规范管理,四是废污利用,排放达标。

3.2.2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饲养模式规划方案选择 3.3工艺选择及工艺设计

3.3.1 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土建工艺设计

本养殖场地址位于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采用地下水,经环保部门检测检验符合畜禽饮用水标准;本场距主要交通干线伊陡线路北50米,距居民区1KM以上的距离,能充分满足防疫要求,有380伏的稳定供应电源;在总体布局上做到了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粪污水与雨水分离,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详见盛源生猪有限公司规划平面图)。

本场圈舍朝向南方,圈舍规格合乎标准化要求,饲养密度合理;有猪栏、食槽、自动饮水装置、通风系统、采暖设施设备和人工降温设施;大门口设有车辆消毒池、人员消毒室和高压喷枪等消毒设施;场内有兽医室、常规防疫检测设备;有污水排放、粪便堆放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及沼气设施(详见项目投资概算书之一、四及盛源生猪有限公司规划图)。本场有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防疫消毒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和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操作规程。从业人员进场前经过体检,确保无人畜共患传染病后招收为本场工人;本场将严格按照省厅苏农市(2007)17号文件—《关于建立农产品生效记录的通知》的精神要求,建立更为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管理制度,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销售记录等,并确保记录资料保存2年以上;养殖场采取自繁自养、单栋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其品种全部一致,如外购种猪时从有《种畜禽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进;严格仔猪、育肥猪销售,出场时有动检部门出具的检疫证明,病死猪使用焚烧后深埋或消毒后深埋处理。本养殖场的污水、粪便全部集中进入沼气池进行发酵处理,本场建有一座造价20万元的沼气处理设施,其处理能力、有机负荷和处理效率符合本场的规模计算和设计,无害化处理后符合GB18596规定;猪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工艺--采用沼气进行,按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再进行达标排放,确保水污染物、恶臭气体的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最高允许排水量和畜禽养殖业废渣无害化环境标准等均符合要求。(详见项目投资概算书及盛源生猪有限公司规划图)3.3.2生猪饲养管理工艺设计

种公猪饲养管理。搞好种公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保证种公猪经常具有健康的体魄,旺盛的性欲和良好的配种能力。

3.3.1.1饲养方法 供给公猪的饲粮要精,水质要好:•成年种公猪日喂湿拌料2.5—3.0千克,分三顿喂给。在配种负担重时,每头每日早晨加喂2枚带壳鸡蛋。‚6月龄体重达90—100千克左右的公猪应限量饲喂,并加强运动,日采食量控制在2千克左右,使其8月龄体重达到120千克左右为宜。ƒ1岁公猪体重不宜超过150千克,日采食量不超过2.5千克。1.5岁时体重控制在170—200千克。

3.3.1.2 管理方法:•合理运动。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机能,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强壮体魄。公猪每天最少运动1小时,距离不少于2000米。每天上午、下午各运动一次,每次0.5小时。夏季在早晨和傍晚运动,冬季午后运动。酷热、严寒和刮风下雪应停止运动。配种忙时运动要适当,闲时运动量要加大;中等膘情运动要适当,体大较肥的公猪运动量要加大。控制青年公猪增重不能只靠少给料来控制,而应加大运动量来实现。‚种公猪的精液品质每半月作一次常规检查,查其活力和密度是否符合要求。发现问题要及时调整营养,运动和配种次数,以保证公猪的配种效果,提高受胎率。ƒ种公猪自初配开始要单圈饲养。种用的后备公猪断奶后可合群饲养,集体运动。公猪舍与母猪舍要保持一定距离,圈舍面积适当大些,便于自由运动。公猪舍的适宜温度保持17—20摄氏度,夏季防暑,架设凉棚,通风降温,安装淋浴器或水帘;冬季舍内加铺垫草,增设保温防寒设施。„保持猪舍、用具及猪体清洁卫生。经常更换猪舍的垫草,及时清除地面粪尿,饲槽及饮水器要经常刷洗干净,保持清洁干燥;猪体2—3天刷拭一次;猪舍地面用2%火碱水或百毒杀等消毒。…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公猪的喂食、配种、运动、刷拭等作息时间,让公猪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增进健康。

3.3.1.3 种公猪调教及配种注意事项:•耐心、细微地调教、训练种公猪:调教、训练种公猪配种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棍棒加身,要选择体型大小适中、性情温顺、发情旺盛的经产母猪作为配种训练对象,让公猪多与发情母猪接触或跟其他公猪多见习,以训练其良好的配种技巧。‚公猪配种注意事项:公母猪配种时应在配种舍配种。配种场地应平整、清洁、背风向阳,清除砖、瓦、木块等杂物;寒冷的冬季不要早晚冷时

下载2012年生猪产业建设实施方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年生猪产业建设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珠晖区生猪产业情况汇报

    珠晖区畜牧水产产业十二五规划 自十一五实现以来,我区畜牧水产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畜牧水产局的指导下,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尽责落实为民”的指导思想和“求实......

    新疆生猪产业发展情况

    新疆生猪产业发展情况生猪产业是新疆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2年自治区畜牧业工作会议后,我区畜牧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养猪业也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

    儋州市生猪产业发展浅析

    儋州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农业厅畜牧兽医局的指导下,儋州畜牧局按照“调优做精第一产业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落实发展举措,狠抓重点项目、组织实施......

    加强良繁体系建设 促进生猪产业大发展

    加强良繁体系建设 促进生猪产业大发展 ———丹凤县2011年生猪良繁体系调研报告 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畜牧产业发展中心 武存芳 畜禽良种是现代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

    镇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镇#####上半年生猪产业发展 情况汇报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大会安排,我就#####镇今年生猪产业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镇位于处,辖个行政......

    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大理州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为掌握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州农业局[2007]128号文件的要求,按照《大理州重点畜牧产业调研方案》,分别赴弥渡、祥云......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生猪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县生猪产业转方式促升级的思考 从发展的阶段性角度看,当前我县生猪产业发展已经跨越了探索起步阶段,开始步入优化升级阶段......

    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

    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刘杰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打造亮点,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