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

时间:2019-05-14 09:02: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

第一篇: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

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刘杰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打造亮点,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进一步深入实施“12345”工程。做大做强我镇生猪产业,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总体目标

到2016年基本实现全镇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基地四处;村村有年出栏生猪500-1000头的养殖场1-2个;年出栏200-500头的养殖场1-3个;年出栏100-200头的养殖场2-3个;年出栏50-100头的养殖大户10-50户;建成以高观村,环山村,石盘村,龙桥村,为重点的辐射全镇的万头生猪示范养殖小区。

三、阶段实施目标

《一》.2012年任务:完成全镇生猪养殖情况调查,做好全镇五年规划:完成养殖场的共计500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各村发展年出栏50头生猪的养殖户10户。

《二》.2013年任务:各村发展年出栏50-100头的头养殖大户5-10户;年出栏100-200头的养殖场1-2个。《三》.2014年任务:全镇建成年出栏200-500头生猪的养殖场1-2个;年出栏100-200头的养殖场1-2个;各村50-100头的养殖大户5-10户。

《四》.2015年任务:全镇建成年出栏500-1000头生猪养殖场1个;500-1000头的养殖场1个;各村发展50-100头的养殖大户5户。

《五》.2016年任务:建成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1-2个;200-500头的养殖场1个;各村发展50-100头的养殖大户10户。

四、工作方法

第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限电视、广播、条幅,板报等,大力宣传我镇发展生猪产业的意义,规划工作的部署、要求、做法。大力宣扬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我地区生猪市场情况,发展前景等。为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各村及相关单位部门要充分认识我镇发展生猪产业的重要意义,把发展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工作提到相应的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分解规划任务,加强督促。各村要将此项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典型引路,分类指导。

一是鼓励现有的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养殖场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着力打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场。

二是鼓励养殖场根据市场院行情,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三是鼓励大型养殖场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充分发挥我镇生猪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优势、技术优势,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增收富民。

四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组建畜牧养殖技术服务队伍,为全镇养殖户提供养殖、防疫技术指导与培训等相关服务,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

第四、加强疫病防控,确保持续发展

健全防疫体系。加快畜牧兽医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兽医实验室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加强生猪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免疫、检疫、扑杀和消毒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和扑灭生猪疫情,做好疫情监测。严格执行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现重大生猪疫病,要通过动物疫病报告网络及时报告。坚持疫情观察员派驻制度,严格疫情监控,及时掌握疫情发展态势。加快建设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未佩戴耳标的生

猪不许调运。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力度,防止疫情快速传播。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到实处

———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严格执行生猪及产品、饲料、兽药市场准入制度,坚持开展以打击“瘦肉精”为重点的违禁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各种违法经营行为,防止注水肉、病死肉、非定点屠宰企业的猪肉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猪肉进入市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2010年3月14日

第二篇: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市、县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

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促进增收为核心,以村镇建设为支撑,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配套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四位一体”,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现代农业体系基本建立,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农民生活富足宽裕,人均纯收入达到8600元;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加强,农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健康文明新风尚基本形成;村镇规划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村容村貌美化整洁;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民主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乡风文明和谐,农民安居乐业,全镇80以上的村建成具有**特色的新农村。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原则:

——坚持突出中心,加快发展。更加注重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实现工农互动、工商互动,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为新农村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坚持以人为本,造福于民。把农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着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让广大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坚持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镇支持农村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合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坚持改革创新,增强活力。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着力推进改革深化和制度创新,破除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为农村发展增添动力和活力。

——坚持实事求是,扎实推进。坚持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作风推进新农村建设。制定目标、任务和措施时,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不盲目攀比,不增加农民负担,不搞固定模式,力戒形式主义。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

4、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产业。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围绕蔬菜、花卉、林业、畜牧等优势产业,深入实施优势农产品推广提高工程,促进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尽快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优势农产品产业示范区。

5、深入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高起点、高科技、高附加值发展方向,按照“壮大龙头、优化机制、延长链条、规模发展”的思路,通过引进联合、改制改造、加大扶持等多种方式,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特色农业企业集群。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完善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机制。2010年,全镇90以上的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原则,引导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十一五”期间,全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21个,农户覆盖率达到70以上。

6、加快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镇”战略,依托造纸、橡胶、化工等优势主导产业,以园区为载体,以上延伸下游产业链为纽带,打造综合竞争实力较强的产业集群。积极支持发展无污染的加工项目,鼓励各村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发展私营经济,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扎实推进“两进”工程,构建覆盖全镇农村的商品经营网络。力争到2010年,全镇75以上的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工资性、经营性收入占农民全部收入的80以上。

三、加快公共设施建设,增强新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

7、努力提高村镇建设管理水平。加快编制实施村镇规划,今年全部完成300人以上村庄的规划编制。严格执行“一书两证”等制度,强化规划的法定性和权威性。坚持“科学规划、典型带动、分类推进、整体提高”的思路,因村制宜,区别对待,分类创建,加快推进村庄建设和管理。规划建设农村新型村居,力争“十一五”末农村基本实现住房砖瓦化。

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小城镇道路、供水、供暖、燃气、污水及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实行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布局,重点提升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统筹城乡水利建设布局,高标准

第三篇:镇生猪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镇#####上半年生猪产业发展

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大会安排,我就#####镇今年生猪产业发展情况作一个简要的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镇位于处,辖个行政村,个村民组,户,总人口 人,全镇总面积平方公里,有耕地万亩。其中:水田亩,旱地亩。

今年以来,我镇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相关会议精神,把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作为农村经济重点工作来抓,养殖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养殖水平不断提高。1-6月,生猪出栏头,存栏头,新增5头以上大户(规模)户,全镇现有2个10000头猪场,个千头猪场,个百头猪场,户均

只,成立了镇生猪养殖合作社,有会员268人。

一、主要做法:

(一)、抓机构职责落实

镇政府专门成立了#####镇生猪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指导、服务分工明确,由书记挂帅,镇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抓片、镇干部包户、村组党员能人大户带头示范、干部考核和生猪养殖挂钩,党委政府把把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养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抓科学养殖力度

在规范化养殖方面,全镇专业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的猪舍均按专业设计的标准化养殖厂房建设,有自动饮水器和排污、消毒等设施,大部分农户为砖木结

构猪圈配套了沼气厕所。

在养殖技术推广方面,不定期组织各村养殖大户进行养殖技术培训,指导科学养殖。今年以来共组织开展生猪繁育、饲养管理、疾病防治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培训3期,发放养猪技术资料2000余份。配合饲料推广率为100%,养殖户80%以上经过养猪饲养管理技术培训。同时,建立了兽医人员定点联系养殖大户和种猪场制度,所有的新建猪场都由畜牧站帮助搞好种源联系,扩大良种母猪覆盖率,改善生猪品种结构,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在猪病防疫方面,全面落实生猪免疫注射,严把检疫关,严防疫病流入,定期开展防疫,动物重大疫病防疫率100。同时,加大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管力度,保证畜产品质量,确保建成无公害生猪基地。

(三)、抓典型示范带动

我镇积极为大户服务,从规划、征地、建设、资金、引种、养殖、销售等环节服务,重点扶持懂技术、资金充足的养殖大户,大发展大支持。大户带动散、中、小户,实现了“养猪为过年”向“养猪为赚钱”的转变。在我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投资500万元的天意养殖场、投资200万元的永红养殖场,先后在我镇建成。目前,#####镇的养殖大户主要集中在梁家庵、官井、张家嘴三个生猪养殖带,年出栏5000—10000头的基地村3个,母猪5头以上大户36户。

(四)、抓奖励政策扶持

一是认真落实上级各项生猪补贴入户工作,二是积极协调相关养殖农户、资金、用地、用电、用水等方面的协调服务工作。今年永红养殖厂扩建,镇上为其协调扩建土地,先后由主要领导开会现场解决3次以上,解决了扩建当中

一户“钉子户”,使其顺利扩建。

二、取得的成效

目前,我镇的养猪业实现了三大突破:

一是养猪业发展有了新突破。截止目前,万头猪场2个,千头猪场个,百头猪场个,百头以下规模养猪户户,养猪业占畜牧养殖业的比重提到到56%。

二是猪传染病防疫实现了新突破。根据养殖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壮大完善了镇村两极防疫网络体系,制定了疫情检测制度、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极大的提高了镇域防疫能力。加大了猪瘟、猪肺疫等传染病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有效防止了传染病的发生。今年,耳标佩带率达到100%,辖区内没有发生重大疫情,死亡率控制在2.4%以下。

三是养猪的方式转变有了突破。养殖规模开始由分散型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猪品种由本地土杂种向优良品种转变,饲养方式又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能繁母猪少,不能满足生猪产业发展需要。全镇现存栏母猪1236头,其中能繁母猪1200头,一头能繁母猪按年产仔25头计算,全年仅产仔猪30000头,按现饲养量4万头计算,仅满足75%的生产需求,尚有25%的仔猪全靠外引,而外引成本高,疫病输入风险大,增加防控难度和养殖风险,养殖效益差。

2、生猪养殖投入大,资金筹集难,制约了生猪产业的发展。受生猪低价位运行的拉动,而饲料价格,仔猪成本较高,现饲养出栏一头商品猪直接成本投入就高达元左右,若建一个“150”标准化猪场一次养猪150头,固定资产

投资约8万元,150头猪成本投入约需19.5万,则共需27.5万元。一般农户很难筹集到所需资金,若靠金融部门借贷存在着:一是放贷额度小、手续程序繁琐;二是养殖风险大,银行不愿放贷;三是养殖利润空间本身就不大,而贷款利率高,一般农户不敢也不愿贷款养猪;资金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全镇生猪产业的发展。

3、猪栏设施利用率低,空栏多。受猪价大起大落的影响,出现猪贱伤农的现象,导致养殖数量少,空栏多。2008年受猪价攀升的影响,出现养殖高潮,纷纷投入生猪养殖,兴建养猪场,全镇户平有2-3间猪栏,户平猪栏面积不少于50平米,建有年出栏50头以上饲养规模的猪栏78户,受09年猪价大幅回落,养猪倒亏的影响,规模猪场现养猪的仅67户,还有11户的规模猪场一直空闲着,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部分农户养殖条件落后,污染较重,影响生猪生产。全镇现有25%的农户猪栏设施脏、乱、差。生猪仍圈养在淋就淋个够,晒就晒个透的简易猪栏中,养殖污染处理不到位,环境污染大,导致抗病力低,易发病,不利于生猪的健康生长。

5、养殖技术水平低,防疫、消毒意识差。仍有一定数量的农户饲养技术仍停留在传统的饲养水平上。饲养方式还是“一盆草,一瓢水,一把面”。防疫意识淡薄,虽然取消了防疫费,仍有部分饲养户不愿接受防疫,拒绝施行动物防疫,无消毒灭源意识,一年到头难得进行一次栏圈消毒。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生猪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建设。积极抓好生猪生产龙头企业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龙头企业资金扶持,充分发挥生猪龙头企业和生猪合作社的桥

梁和纽带作用,广泛吸纳养殖户,联系养殖户,建立健全与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镇生猪合作社的积极作用,合作社覆盖本地的养殖大户须达90%以上,使合作社成为当地农民发展生猪产业的重要载体。

2、推进生猪标准化生产建设。在全镇推广实行生猪标准化生产。特别对万头以上规模的天意养殖场、永红养殖场猪场,必须进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要求进行建设,使其进一步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效应,促进我镇生猪标准化生产快速发展。

3、完善健全技术服务、管理体系。一是巩固发展畜牧兽医站,强化对畜牧兽医站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保障我镇生镇产业发展安全。二是按照“镇有技术推广点、村有示范小区、组有示范户”的要求,健全生猪生产技术推广网络利用各种方式,加强技术培训工作,积极推广生猪标准化养猪技术,从而使我镇生猪生产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强化动物卫生监督、加强动物检疫、兽药残留监控等农业行政执法工作,为生猪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

4、加大生猪产业招商引资力度。高度重视把生猪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作为本地经济招商引资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每年引资建设一个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的环保规模养殖场。

5、加大无公害生猪产品建设。利用全镇现有养殖户尽量做到统一生猪品种、统一生猪生产工艺和流程、统一饲料供应、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售后服务,使我镇生猪生产步调一致,成功走上产业化发展之路。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我镇的做法只能是抛砖引玉,与县委、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兄弟镇相比我们还需要努力。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县委、县府“产业富民”发展战略,再接再厉、同心同德,为早日建成生猪基地镇努力!

谢谢大家!

第四篇:2012年生猪产业建设实施方案

2012 年生猪产业建设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市、县农业农村工作会 议精神,念好“绿色”经,做足“猪”文章,加快百万头商品猪 基地县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我县实际,特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突出生猪产业化建设,按照“基地区域化、经营产业化、生产规模化”的基本方针,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 度,以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畜、沼、园” 农业循环发展,狠抓规范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和无公害产地建 设,搞好粪污处理,重点突破良种繁育、标准化圈舍、疫病防控、饲草饲料、科学管理、市场培育六大关键环节,逐步实现小区布 局、规模生产、龙头带动、产销合作的新格局,全面提升畜牧产 业发展水平,努力把我县打造成全省生猪优势产区。

二、目标任务 全县存栏生猪达到 50 万头以上,出栏商品猪 100 万头,实 现产值 14 亿元。

三、建设重点

(一)加强规模养殖场建设,推进生猪养殖规模化。围绕畜 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 害化“五化”标准,加快培育一批设备完善、技术先进、质量安 全、环境友好的现代养殖场。一是突出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发展 牛、羊生产,大力发展特色养殖(林下养禽)。今年重点发展 8 个畜牧养殖强镇,30 个万头村 ;新发展千头规模场 30 个,新 发展生猪自繁自育大户 300 户,新建圈舍 6 万㎡。二是巩固提高 已建成的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场)。重点培育军汇、鑫汇 牧业、仕翔、永治、鸿景等 15 家养殖企业(场),使其实现全 程标准化生产,示范带动养殖业标准化水平整体提升;引导中小 型养殖场(户)扩张生产经营规模,加快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 设。三是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统筹建设规模养猪场、饲料生产 企业和屠宰加工基地,确保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整合资源,鼓励 龙头企业兼并重组,以“资本为纽带”组建生猪生产、加工、销 售等企业经营一体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和风险抵御力,倾斜优惠

政策,扶持发展县域龙头企业,确保全县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不 断提高。

(二)加强畜牧养殖科学规划,推进生猪养殖生态化。一是 科学规划。按照“政府引导、科学规划、统一标准、清洁养殖、规范管理”的原则,认真落实畜禽养殖场(小区)备案制度,严 格落实畜禽养殖禁养限养区管理规定,加强养殖场科学规划,新 建畜禽养殖场要按照规定程序审核审批,确保畜禽养殖科学无污 染
,促进养殖业有序健康发展。二是循环发展。围绕构建环境友 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坚持减量化、生态化、资源化处 置原则,从源头控制减少排放,大力实施“推进村域经济突破发 展的 XX 模式”,新发展循环示范户 4000 户,累计 19000 户。三 是生态养殖。组织开展畜禽生态化养殖创建活动,积极引导广大 养殖场(户)以环境治理为重点,加强粪污处理、圈舍改造、防 疫消毒以及信息化监控等配套设施建设,切实改善养殖场及周边 环境条件。

(三)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养殖组织化。一是抓好 良繁体系建设。坚持引种与自繁相结合,自繁自育大户与循环经 济示范户相结合,加快以三元杂交猪为重点的良种畜引进改良步 伐。重点抓好 1 个存栏大约克基础母猪 200 头以上的县级原种种 猪场建设,千头良繁场 3 个,50 个饲养 50 头以上大约克母猪的 二元母猪殖种场(户),20 头以上二元母猪良繁户 400 户;抓 好镇生猪人工授精站 50 个,重点村人工授精点 170 个;全县三 元杂交普及率 100%,实现全县仔猪自给良种化。二是抓好防疫 体系建设。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降低疫病风 险。按照“提高县一级,加强镇一级,巩固村一级“的思路,进 一步完善基层畜牧兽医服务体系,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 案、免疫监测、检疫监督、疫情检测和报告等制度,确保对动物 及其产品有效监控常态化。三是抓好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互利多赢”的原则,引导和发展生猪专 业合作组织,通过组建合作经济组织、培育营销大户、鼓励农村 能人从事畜产品经营,镇和养殖重点村组织建立专业合作社,县、加强与境内外畜产品加工企业联系等多种途径,拓宽外销渠道,搞活市场运行,全面提升畜牧产业发展水平。

(四)加强科学养殖技术推广,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一是 加强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兽医队伍建设,重点搞好 5 万头镇、

万头村干部和养殖大户的培训,全县集中培训 10 场次以上,累 计培训达到 10 万人次以上。二是积极探索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 途径、方法,实时掌控畜禽养殖市场规律,科学调整养殖计划,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三是充 分利用当地资源,推广科学合理搭配利用饲料饲草技术,配套建 设青贮设施,增强畜禽及其产品质量。四是深入开展畜牧科技人 员驻场示范活动,以良种、良法、良料、良管、良防综合配套为 原则,重点推广标准化规模养猪技术、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林下 养鸡技术、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作物秸秆

秆青贮技术。通过示范、指导、帮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培育出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 能好、市场信息灵、带动能力强的科技示范场和技术能人。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夯实责任。各镇、各有关工作部门要把以 生猪为主的畜牧产业建设,作为推动 XX 现代畜牧业跨越发展的 一项重大举措,要制定产业建设规划,下大力气、分层次加强领 导、干部和广大养殖户的培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坚 定发展信心,转变观念,加强对畜牧产业建设的领导。各镇、各 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层层落实分解任务,创新工作方法,认 真抓好落实。

(二)抓点示范,带动发展。实行县级领导负责包抓 8 个畜 牧强镇;各镇主要领导包抓 30 个生猪万头村;各镇分管领导包 抓 50 个五千头和 90 个三千头村; 农业主管部门抓好 5 个出栏商 品猪万头以上养殖示范企业;县畜牧中心、各镇畜牧站按照每个 干部新建一个千头场、标准化创建一个千头场、防疫监管一个千 头场的要求,抓好千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建设;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和畜牧兽医站要协助分管领导抓好养殖重点村建设,并在镇主要 领导包抓示范村中,建立一个畜牧养殖精品示范点,依托典型示 范,推动生猪产业稳步发展。

(三)加大投入,政策支持。建立财政、信贷扶持与养殖户 自筹相结合的畜牧业发展投入长效机制。一要加大信贷投入。农 村信用联社要发挥支持畜牧业发展的主渠道作用,今年新增畜牧 信贷不少于 2000 万元。二要加大财政投入。全面落实中、省、市各项生猪生产补贴政策,争取项目扶持,实施项目捆绑投入,把迁移式持贫、新农村建设、沼气建设、农机补贴,特别是水利 基础设施等项目建设与生猪主导产业建设相结合。三要倾斜优惠

政策。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多渠道增加投入,鼓励畜牧技术人员 创办畜牧养殖场,鼓励高校毕业生到畜牧养殖大户或畜禽养殖龙 头企业工作。支持鼓励各类企业、外出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办规 模养殖场、畜牧龙头企业。四要统筹规划畜牧业建设用地。按照 县政府 《关于规范农业产业及新农村建设等用地管理的通知》(旬 政办发„2008‟6 号)文件规定,从快办理相关手续。

(四)优化环境,形成合力。有关职能部门要充分认识畜牧 产业在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发展才 是硬道理念,为生猪产业建设提供宽松的环境。各镇要把发展生 猪产业作为镇工作的重中之重,立足本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 实施方案,狠抓工作的落实。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协作,形成步调 一致、齐抓共管的局面。农

业部门要抓好综合协调,做好发展规 划,搞好任务分解,产业指导,配套服务等工作。计划部门要将 畜牧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抓好畜牧产业项目工作。财政 部门要筹集发展资金,做到及时拨付,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水利 部门要搞好水源配套规划和实施,确保畜牧业发展水源供给需 要。国土、林业、扶贫等部门负责落实生猪产业用地、木材指标 安排、贫困户建圈、购种猪仔猪的帮扶;公安、工商、税务、卫 生环保等部门按各自职能做好工作,为生猪产业提供优质服务。新闻宣传单位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全力推动畜 牧产业健康发展。

(五)严格考评,强化督导。县政府把生猪产业建设目标任 务纳入目标考评体系,实行双项考评,列入县对部门、对镇绩效 考核,并实行单项奖评选,对在畜牧产业建设中取得突出成绩的 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各有关部门要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定期上报工作进展情况,县政府督查室、县考评办要加强过程督 导,定期督查工作进展情况,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附:

1、XX 县 2012 年畜牧产业建设任务表;

2、XX 县县级领导 2012 年包抓生猪养殖 5 万头镇责任目标;

3、XX 县 2012 年生猪养殖万头村建设责任目标。


第五篇:道口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

道口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五年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精神,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经研究,拟定我镇“十一五”期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以“四项发展战略”、“五项创业活动”、“五项增收计划”、“十大推进工程”为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总体原则,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稳步实施,扎实推进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工作的展开,促进全镇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二、重点工作

(一)坚持“四项发展战略”

1、坚持农业立镇战略。坚持“1441”农业经济发展思路,即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抓好优质粮食、标准化养殖密集区、高效农业园区、农业“走出去”四项工作,推进生态家园沼气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扶贫开发、农机装备四项工程,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一批新型经济合作组织,把百姓创家业更多地纳入到农业产业化链条开发中去,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我镇农业现代化进程。

2、坚持工业强镇战略。牢固树立“工业强镇”理念,大力实施“工业振兴工程”,加大工业结构调整和项目建设力度,重点扶持壮大纺织、造纸、化工、塑料制品、齿科材料、烧鸡加工、电子制造等七大优势产业,着力培育新华集团、海通纸业、光明纸厂、五星纸厂、金华印务、宜丽制衣、永兴卫材、新峰科技等骨干企业。坚持一村一品,激励能人创企业、企业再创业。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和特色块状经济。加快卫西工业园区建设步伐,提高聚集效应,壮大经济总量,实现工业小镇向工业大镇、强镇的转变。

3、坚持劳务富镇战略。把发展劳务经济作为有效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新农村的重要措施,紧紧围绕劳务输出“四个转变”,完善培训、就业、维权“三位一体”模式,逐步提升劳务经济水平。大力发展回归经济,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新业,把劳务经济培植发展成为全镇的重要支柱产业。

4、坚持开放兴镇战略。坚持“走出去,引进来”,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创新招商引资理念,拓宽招商引资领域,突出引进“高、新、大”项目。坚持项目、资金、信息一起引,坚持引资、引智并重,完善招商引资机制,注重招商引资实效,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大力推进全民招商、全民创业,以大开放促大招商,以大引资促大发展,最终实现经济的大跨越。

(二)开展“五项创业活动”

1、开展百姓创家业活动。以创家业、兴家业致富增收为目标,发挥新农村建设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千家万户积极性,激活农村发展“细胞”。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发挥各自特长优势,挖掘潜力,围绕发展优质专用粮食、高效农业、养殖业、加工业及三产服务业,掀起全民性创业高潮,加快致富增收步伐。

2、开展能人创企业活动。鼓励、引导、扶持农村各类能人,充分发挥他们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把他们积累的资金、人才、技术引向工业领域,积极兴办、领办企业,发展能人经济,使农村各类能人成为区域经济发挥咱的领头人和主力军,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工业经济的骨干力量。

3、开展企业再创业活动。鼓励、引导现有企业厂长、经理,充分发挥其在资金、技术、项目、市场、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优势,扩大规模,拓宽领域,二次创业,把企业做的更大更强,使之发展壮大成为重点企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更多新生企业,实现企业二次腾飞。

4、开展返乡创新业活动。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创业环境,大力实施回归经济。广泛收集在外就业人员工作信息,重点掌握拥有一定创业技能和资金的人员,建立基本情况档案,采取跟踪联系、家乡亲情感化等多种办法,鼓励、引导在外务工人员发挥在信息、资金、技术、项目、人员等方面的优势,返乡创业,带回资金,带回项目,带回技术,发展经济,建设家乡。积极帮助有意返乡投资人员搞好市场分析、政策咨询、项目申报、产品鉴定、人才培训等,在项目办理上开辟绿色通道。到2010年,引导外出人员返乡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0家以上。

5、开展干部创事业活动。大力实施“双强工程”,将自己致富能力强且带动致富能力强的“双强”型人员配备到基层组织中去。农村干部要围绕农民致富增收,先行示范,培育发展主导产业,通过示范带动,带着群众干,领着群众富。同时,要积极组织群众实施新农村建设的各项计划、各项目标,在新农村建设中创出新事业。镇、村干部要切实发挥主导作用,在领导、推动、实施新农村各项工作中,积极支持,全面参与,办实事,创新业,安民心,促和谐,促发展。配合县政府选派镇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锻炼,学习先进地区的新思维、新观念、新举措、新经验,使之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增长才干,提高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并利用实践锻炼之机,积极推介道口,宣传道口,为道口发展牵线搭桥,献计献策。鼓励镇干部离岗领办、创办经济实体,带头发展经济,为群众做好示范。

在全民创业活动中,镇、村二级每年都要举行“农民创业标兵”、“经济发展能人”、“二次创业先锋”、“返乡创业功臣”、“干部创业模范”等评选活动,营造鼓励创业、踊跃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实施“五项增收计划”

1、农业产业化链条开发增收计划。围绕粮食、瓜菜、道口烧鸡等主导产业,实施粮食精深加工、瓜菜加工、道口烧鸡加工、牛羊猪肉加工等产业链条开发,搞好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促进主导产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让农民从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中获取更多的效益,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业标准化建设,把农业产业链的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轨道,按照打破地域界限、优化资源配臵、相对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的原则,大力培育和扶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建立农副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发展龙头企业集群。

2、规模化养殖发展增收计划。按照“市场引导、加工带动、小区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畜禽养殖密集区和规模养殖示范场建设,转变养殖方式,加快畜牧产业化进程,全面提高畜牧生产水平和综合效益。五年内建标准化养殖小区8个、规模养殖场20个,建成年产值超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1个,形成鸡、牛羊、瘦肉型猪等主导产业。到“十一五”末,全镇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以上。

3、高效农业园区带动增收计划。按照“抓园区,带规模;抓优势,带特色;抓市场,带基地;抓标准,带质量”的思路,积极打造高效农业大镇,三年内高效农业面积发展到7000亩,新建集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标准化为一体的高质量、高档次的百亩园2个,并加大力度建设名优苗木繁育基地等生态花卉园区。

4、劳务经济致富增收计划。进一步抓好劳务输出,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劳务输出领域,完善管理服务网络,打造劳务品牌,提高输出质量和效益。巩固壮大“发达地区企业务工、建筑劳务”等特色劳务产业,巩固劳务基地,积极申请注册“专业”劳务品牌。

5、非公经济强村富民增收计划。充分发挥非公经济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扶强壮大优势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同时,围绕我镇传统优势和技术,积极引导扶持各村选上不同类型的项目,重点发展粮食、养殖、烧鸡食品加工、豆腐制品等产业,促使连片发展,加快产业聚集,培育形成一批“一村一品”或“数村一业”的专业型新农村。搞活商品流通,繁荣城乡经济,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经济培植新的增长点。

(四)抓好“十大推进工程”

1、村庄治理工程。一创卫生新村。广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活动并建立长效机制,达到“五有”(有公共卫生厕所,有安全饮水及排水设施,有垃圾收集运转场所,有畜禽饲养栏,有环境卫生、环境保护、村容村貌治理等规章制度)、“五无”(无粪土乱堆、无柴草乱放、无污水乱排、无畜禽散养、无侵街占道)、“四清”(清垃圾、清污水、清路障、清淤泥)、“四化”(道路硬化、街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二创生态新村,村内新上工业项目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政策,污染物实现达标,避免给环境造成影响。所有人、畜、禽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搞好村庄绿化、道路绿化等,改善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无破坏生态时间。三创诚信新村。深入开展以创建诚信户、诚信村为主要内容的农村诚信工程创建活动,制定对诚信户、诚信村的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诚实守信,在经济生活中公平交易,恪守合同,反对假冒欺诈;在日常工作中,实事求是,言行一致,反对欺骗;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开诚布公,以诚相待,反对虚伪。通过开展诚信活动,形成良好的信用环境。四创文明和谐新村。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老年人协会等群众组织,广泛开展公民道德知识教育和各类文明创评活动,大力培育文明新风,着力提高农民素质,积极发展农村文化,引导农民崇尚科学(科普培训面达到80%以上),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树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完善殡葬改革制度,火化率达到100%。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实现“七无”:无违法犯罪案件,无聚众赌博活动,无姓氏宗族派性,无封建迷信陋习,无越级访和集体访,无欺诈、造假行为,无虐待老人、歧视妇女、违犯计划生育现象。通过开展文明和谐新村创建活动,达到邻里团结,家庭和睦,村风文明,秩序良好,生活富足,干群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到2010年,力争建成省级文明和谐村1个、市级3个、县级8个。

2、“一建四改”生态家园工程。大力推广应用沼气生态技术,全面推进沼气建设“示范村”、“示范镇”及生态示范模式,努力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目标。建立健全沼气服务体系,加强技术培训,搞好新技术、新模式的研发,注重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搞好“一建四改”(建沼气池,改厨、改水、改厕、改圈),把发展沼气产业与开辟农村新能源、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建设生态文明村紧密结合起来,力求取得“一气带三料”(燃料、肥料、饲料)、“三料促五业”(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五业出四效”(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良好效果。大力发展生物质产业,积极推广秸杆气化技术,逐步普及太阳能利用技术。“十一五”期间,全镇农村沼气用户达到1800户左右,惠及农民7000人以上。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抓好全国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在滑县开展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到2010年,把我镇建成农村饮水城市化、安全饮水普及化整体推进示范乡镇。同时,针对农村税费改革“两工”取消后的新形势和水利工程重建轻管、损坏严重的现状,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部门服务、个体经营、群众参与、协会监督、民主管理”的运行新模式。

4、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程。结合省、市、县、乡四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集中扶贫开发资金,实行规模开发,搞好扶贫村的整村推进示范工程建设。

5、村镇规划建设及“街街通”工程。(1)小城镇规划建设。加快小城镇近期规划修编、详细规划的编制并严格实施,健全小城镇管理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有符合标准的供排水设施;有符合标准的卫生院、敬老院、中小学校、文化娱乐场所等;无乱搭乱建、占道经营及脏、乱、差现象;街院硬化、亮化、净化、绿化;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绿地率达到35%以上,人均公共绿地8平方米。(2)村庄规划建设。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原则,全面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的修编任务。村民住宅严格按规划建设。(3)“街街通”工程。在实现“村村通”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村庄街道建设规划,利用争取上级扶持、社会各界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快农村街道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确保90%的村实现“街街通”。

6、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采取五种培训方式,突出四项培训内容,着力实现四个提高。五种培训即:一是“阳光工程”培训。以打造地方劳务输出品牌和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为重点,把农民培养成产业农民、产业工人、三产服务者。二是职业教育培训。对全镇农民广泛进行各种职业教育。三是成人学校培训,办好一所成人学校。四是文化大院培训。加强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整合农业、科技、计生、文化等基层网络资源,组建高标准、广内涵、多功能的科技文化大院。2010年实现镇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行政村有科技文化大院。五是远程教育培训。不断扩大现代远程教育覆盖面,切实增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四项内容即:学文化、学技术、学政策、学法律。四个提高即: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实用技术本领,提高执行政策的自觉性,提高法律意识。

7、农村社会保障工程。(1)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员全部纳入保障范围。(2)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做到按标施保、应保尽保。加强镇村敬老院建设与管理,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20%。(3)全面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基本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4)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健全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证抚恤补助对象的补助标准随当地居民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同步提高。(5)建立健全农村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全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2007年,我镇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5%以上,力争达到100%。继续加强以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建设好村卫生室,为农民基本医疗需求提供保障。

8、农村电力及通讯工程。(1)电力工程。积极推进未改造村,全部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在户户通电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努力让广大农民不仅用上电,而且用好电。(2)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在全镇10个行政村户户通广播电视光纤网络,使群众能收看到图像清晰、内容丰富的有线电视节目。把广播电视构筑成一个镇有站、村有管理服务点的管理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积极发展有线电视用户,全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3)通讯工程。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电话入户率达到95%;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无线市话下乡、信息村、三农信息网、电子农务、宽带进村、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及行政办公内网等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三电合一”的农村信息服务模式,为农村搭建信息平台,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9、平安新村建设工程。进一步深化“261”工程,积极排查各种矛盾纠纷,将问题和矛盾消化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和地痞、村霸恶势力,确保农村治安形势良好。切实加强村级民调组织和联调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大治安格局。深入开展“平安乡镇”、“平安村”等多个层面的创建活动,积“小安”为“大安”,确保全镇社会大局稳定。到2010年,90%以上的村达到平安建设标准,使全镇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良好,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指数保持在92%以上。

10、科教兴农工程。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大力开展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等活动,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提高农民依靠科技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能力;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农业龙头项目建设;充分利用科技网络优势,加大农业招商力度,选择重点村建立农业科技标志性示范村。“十一五”期间,积极扶持和发展农技协会,建立科普示范基地,使全镇60%的村实现“一站(科普宣传站)一栏(科普宣传栏)一员(科普管理员)”;不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建立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运用先进使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科技成

果推广,推进农业产业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认真落实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布局,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农村薄弱学校建设,使基础教育均衡增长,全面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全面落实“两免一补”,确保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严格控制学生缀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从而提升全民素质。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组织,强化领导。镇、村的基层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要以建设新农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原则,围绕“四项发展战略”、“五项创业活动”、“五项增收计划”和“十大推进工程”,尽快健全组织,建立任务明确、分工协调、分级负责的工作机制,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形成党委领导下的全民动手、齐抓共建新局面。镇党委要做到“六抓、四新、两好”,即抓全民创业,主导产业要有新发展;抓村庄治理,农村面貌要有新变化;抓教育培训,农民素质要有新提高;抓基础建设,生产生活条件要有新改善;抓思想作风整顿,建设一个好班子;抓“双强”工程,带出一支好队伍。农村党支部要深化“一制四化”,促进新村建设。建立村党支部领导下的村民自治运行机制,实现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绩效考核目标化。进一步完善创业承诺,严格制度约束,搞好绩效考评,落实奖惩激励措施。创新农村基层组织设臵模式,强化农村党支部核心领导地位,推进村委会和其它村级组织的建设,加大培养选拔“双强”村干部的工作力度,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带领党员、干部、群众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体作用,积极引导,示范带动,着力建设产业新村、文明新村、卫生新村、生态新村、平安新村、诚信新村、和谐新村。

(二)典型引导,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阶段、分方面、有针对性的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工作措施,切实把发展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作为全部工作的重心。要从农民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不搞统一形式、“一刀切”,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分步实施。要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典型带动”活动,重点打造市、县试点村及镇政府所在地。要使这些村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它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引领作用、带动作用和激励作用,引导全镇10个村朝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迈进。

(三)整合资源,全力扶持。发挥镇、村自身优势,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的扶持政策,积极申报项目,最大限度地争取上级扶持。整合项目资金,集中使用投放,合力打造示范工程。镇财政也要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对直接面向农村的公益类建设项目进行投入。要加强协调,整合各方力量和支农资金,统筹支配使用新农村建设资金。各类涉农支农资金和项目要集中投放,集中力量办大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工程建设一个,成功一个,农民群众受益一个。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资金项目的力度,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多渠道筹措新农村建设资金。

(四)完善机制,严格考核。健全激励机制,对试点村实行动态管理。每月至少召开一次现场推进会。对试点村、镇政府所在地小城镇建设工作实行台帐管理,各村对台帐内容完成情况一月一报送。镇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对报送情况一月一通报。年底对签订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对工作力度小、成效不明显的村通报批评,取消各项评先资格,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措施得力、成效突出的村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并给予资金、物资及优先安排后续项目等方面的奖励。

(五)多方联动,全民共建。镇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精心部署,科学规划,组织、推动各项工作计划,加大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益性事业的投入力度,制定政策,创造环境,支持服务新农村建设。要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地位,尊重群众意愿,引导农民投工投劳,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各村单位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搞好服务,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建设新农村的浓厚氛围,促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有效开展。

二○○七年三月十日

下载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某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根据市、县有关通知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 1、建设社会主义......

    永安镇永新村新农村示范带建设规划

    永安镇永新村新农村示范带建设规划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好沿方虎公路新农村示范带的工作部署,特制定本建设规划。 一、规划范围 永安镇永新村位于鸡东县东部30公里处,方虎......

    黑坪镇2010年消防安全工作总结

    黑 坪 镇 2010年消防安全工作总结 为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消防法》、《盐亭县人民政府今冬明春防火工作责任书》等相关法规政策,以及进一步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

    黑坪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规划意见

    黑(坪)府发[2010]33号黑坪镇人民政府 关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规划的 意见 各村(居)、镇级各单位: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我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现将我......

    学前教育五年建设规划

    学前教育(代码:040106) 2016-2020年专业建设规划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结合《西安思源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文件精神,为......

    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5)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www.chazidian.com文章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文档大全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chazidian.com/Article/"target="_blank">领导和支持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各项工作......

    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龙里县羊场镇新农村建设及“一事一议”规划 根据《中共龙里县委办公室 龙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里县新农村建设及“一事一议”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