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目标
*村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
按照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从 2011 年开始,经过五年的时间,努力将*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分目标:
<1>生产发展。
调整产业结构,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和质量为拳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村经济,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加大力度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渔业,在园区建设中搞活群众经济,争取五年后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一万元以上。
<2>生活宽裕。
90% 以上的农户住上经济、适用、美观的住房,住房布局和占地面积符合村庄规划要求;合作医疗、“五保户”供养基本落实;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实现。
<3>乡风文明。
文明创建活动进组入户,形成家庭和睦、邻里 互助、崇尚科学文明的新风尚;社会治安良好,基本无刑事案件;无赌博、封建迷信活动;计划生育合格率达 100%。
<4>村容整洁。
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干道硬化;完成农网改造,电视、通讯信号清晰;农民普遍饮上清洁饮用水,基本用上沼气,改路、改水、改
厕、改栏基本完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及时处理;建有村部、卫生室、图书室、文体场所、远程教育点,“科技户”联网入户率达 95% 以上,各类公共设施运转和管理维护步入正轨。
<5>管理民主。
村党支部和村级班子团结奋斗,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威信;村级组织工作制度健全,活动经常开展;落实村民自治,实现村务公开和民主理财。
第二篇: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2011-20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扎实推进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促进全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经与村党支部、村委干部讨论研究,并征求部分村民的意见,制定了2011-2015年xx村新农村建设工作规划。
一、xx村基本概况
xx村座落于xx镇北面,与xx区xx镇毗邻,面积约20平方公里,大小山塘13个,全村759户,2711人,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17个村民组,17位组长。现有党员102人,党员议事会成员10人,村民代表51人,现有党员中担任过村两委干部的54人,担任过主职干部的15人。xx村自然资源得天独厚,如今的xx村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各项工作。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充分调动全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改善生活条件,构建繁荣、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2011年至2015年,力争通过5年时间,把xx村建设成为文明、富裕、殷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xx村经济发展规划
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的种养技术,逐步形成符合xx村地理环境新的龙头支柱产业,增加农民群众的收入。
通过引导群众种植优良新品种,提高单产产量和产品的价格,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引导群众种植甜叶菊、大蔸菜等,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农民增收。
大力发展养殖业。针对xx村临近升金湖的特点,大力发展饲养渔业,养殖家禽类,不断扩大养殖规模,遂步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持续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按照三个“三分之一”目标,即“三分之一”农民从事传统种植业,三分之一农民从事畜牧养殖业,三分之一农民进城打工。加大村委会对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引导和扶持力度,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落实补助,增强农民转岗就业能力。开展劳务对接,与省内外大中城市建立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中介组织和就业信息,培养劳务输出带头人。到2015年,全村转移农村劳动力1200人,实现劳务收入550万元。
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按照“科学规划,分类指导、逐步实施”的原则,规划调整贫困户的推进方案,将全村的贫困户按行业特点,贫困原因分类,加大对贫困户的扶贫力度。着重扶持贫困户发展致富新产业,培育新的致富项目,提高“造血”功能。搞好对贫困户的培训,提高素质,增强其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能力。进一步增加扶贫投入。到2015年,全村要完成13户贫困户81个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
(二)xx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重点建设好进村的道路,抓住这次村村通建设和一事一议的有利时机,把进村道路修好,协助有关部门规划好道路用地,发动群众出工出力,早日修好进入各组的道路。
加强人饮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力争用3-5年时间,把自来水引进各家各户,解决人和牲畜的饮水困难。
发动群众开展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通过排查水利工程,抓住这次水利兴修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提高xx村的防汛抗旱生产能力。
发动群众出工出力,建设硬化村道,力争到2015年硬化率达到85%以上。
(三)xx村公共事业发展规划:
巩固提高“普九”水平,深入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民受教育年限,力争到2015年村民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1年。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切实搞好农民技能培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
加强村广播电视、图书馆和村文化活动室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推进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播电视和通讯网络全覆盖,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网络功能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5%以上,村卫生所达到合格标准。到2015年,农民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继续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
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按照低保标准,做到应保尽保。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引导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四)xx村乡风文明建设规划:
加强对农民群众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从未成年开始,进行持续的普法教育,使农民知法守法意识明显提高。
农村劳动力全员参加技能培训。每年组织二、三次科技培训,聘请市级、县级和镇级专家、科技特派员进村开展免费科技培训,或组织村民到县城、镇政府集中免费培训,解答村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高村民的科学种养水平。
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
加强群众娱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群众投一点,镇里投一点,县里投一点的“三点”投入方式在村部建设文化学习活动室。
(五)xx村村容村貌整治规划
xx村耕地面积比较少,旧房空房多、乱堆乱放乱倒现象严重,猪、牛粪随处可见,臭气熏天,人居环境较差。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大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以解决“脏、乱、差”为突破口,实施“乡村清洁工程”,逐步改变脏、乱、差的状况,把村庄建设成为生态秀美型、田园风光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是广泛宣传动,提高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二是动员全村老少,每家每户把房前屋后打扫整理好。三是通过制定村规村民约规范猪、牛粪堆放,村内及村周边一公里以内严禁露天堆放猪、牛粪,在条件成熟时实行全村垃圾的集中处理。四是实施村主干道和支道的平整和硬化工作,美化村路,方便群众出入。五是进行一步加强沼气池建设和“三改”建设,力争在二、三年内实现沼气池和“三改”入户率95%。六是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七是逐步实现新村建设,全村砖瓦化率达到80%左右,农民住宅建设功能齐全,节能安全、造型美观、居住幽雅。对村居民建房要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资源。
(六)xx村民主管理规划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村级共青团和妇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全面推行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坚持把“一事一议”作为村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劳务的主要途径,积极扩大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提高议事效果。真正体现农民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问题自己解决的民主政治要求。加强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育农民遵守《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社会治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平安村”、“和谐村”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诚实守信意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五、组织实施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因地制宜,规划先行。要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地域、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二是尊重民意,积极引导。各级政府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共建家园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三是注重实效,先易后难。要尊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农村发展基础好的地方突破,从广大农民最为关心、最易接受的地方入手,由浅入深,以点带面,因势利导,逐步扩展延伸,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以改善农村最迫切的基本生活条件为重点,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在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和规划,全面系统地加以推进。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ww
w.chazidian.com文章
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文档大全
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2011-201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领导和支持下,有条不紊的开展着各项工作。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关于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二十字指导方针,充分调动全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深化农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改善生活条件,构建繁荣、富裕、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规划建设期限
自2011年至201chazidian.com/Article/”
target=“_blank”>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靓化人居环境。七是逐步实现新村建设,全村砖瓦化率达到80%左右,农民住宅建设功能齐全,节能安全、造型美观、居住幽雅。对村居民建房要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资源。
(六)xx村民主管理规划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村级共青团和妇联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认真落实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全面实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
全面推行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坚持把“一事一议”作为村办公益事业所需资金和劳务的主要途径,积极扩大议事范围,规范议事程序,提高议事效果。真正体现农民自己事情自己办,自己问题自己解决的民主政治要求。加强法制教育。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教育和引导农民学法、知法、懂法、守法,增强法制观念,依法表达诉求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育农民遵守《村规民约》。加强农村社会治安,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构建农村治安防控体系,开展创建“平安村”、“和谐村”活动,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反对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活动,创造农村安全祥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十星级文明户”创评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诚实守信意识,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
五、组织实施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具体推进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因地制宜,规划先行。要从实际出发,区分不同地域、发展阶段的不同情况,实施分类指导,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地加以推进。
二是尊重民意,积极引导。各级政府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共建家园的积极性,引导农民自主建设,自主管理,切忌违背群众意愿和客观条件强行硬推。
三是注重实效,先易后难。要尊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农村发展基础好的地方突破,从广大农民最为关心、最易接受的地方入手,由浅入深,以点带面,因势利导,逐步扩展延伸,不急功近利,不搞形式主义,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是突出重点,整体推进。要以改善农村最迫切的基本生活条件为重点,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具有较高标准和较强示范作用的新农村示范点。在抓好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和规划,全面系统地加以推进。
本规划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进一步修改后,提交村民大会审议。由村支部、村委会具体组织实施,广大村民监督执行,不通过村民大会不得随意变更。
ww
w.chazidian.com文章
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文档大全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
龙里县羊场镇新农村建设及“一事一议”规划
根据《中共龙里县委办公室 龙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龙里县新农村建设及“一事一议”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羊场镇实际,制定如下规划: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通过完善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新建文化活动场所,开展多种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自然生态和谐;坚持群众自愿;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二、工作目标
2011-2015年,全乡10个村都要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创建面达80%以上。新农村建设以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安装自来水、建沼气池)为突破口中,以“十星文明户”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农村三个文明建设,逐步向小康村迈进。具体建设内容为:“五改三建一倡导,十星六化两提高”。
(一)五改
1、改路:将村寨的泥泞土石路建成水泥路。
2、改水:引水到户,改善农民用水条件,让农民饮用卫生水。
3、改厨:建节能灶、沼气灶与卫生碗柜,让厨房明亮、卫生、整洁。
4、改厕:将人畜共厕,男女共厕改成封闭、男女分开的卫生厕所。
5、改圈:改深坑圈为平板圈、向阳圈,确保牲畜的卫生安全。
(二)三建
1、建池:修建圈、沼、厕三位一体的沼气池。
2、建家:按规划设计修建房舍,达到整洁、适用、美观。
3、建园:因地制宜,在庭院周围种树种果,发展庭院经济。1
(三)一倡导
在农村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普及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开展民族民俗活动,发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和民族民俗精神财富,新农村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四)十星
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使农村逐步形成遵纪官运亨通法、计划生育、清洁卫生、勤劳致富、和睦团结、尊老爱幼、学习文化、崇尚科学、热心公益、移风易俗的良好风尚。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教育农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遵纪守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十星文明户”创建活动参评面达90%以上,“十星级文明户”达10%以上;普法教育面达100%,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每村都有阅览室和卫生室,电视入户率达50%以上,每户至少有1名科技明白人,计划生育率达到100%.(五)六化
农舍四周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特色化。每村都建有符合标准的村务公开栏1处,各自然村寨建有时事政策和法制宣传栏黑板1块;各村寨每月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六)两提高
通过村级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使党的政策进村、国家法律进村、优良道德进村、良好卫生习惯进村、先进科学技术进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全面实现“五改三建一倡导,十星六化两提高”的目标,改变农村面貌,基本建成具有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主要任务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各村的每个创建示范点要努力为农民培育一条致富路子,实现“一村一品一特”或“多村一品”,大力推广猪、沼、厕、蔬(果)“四位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五改三建”
率达80%以上,确保示范点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大庭院经济开发力度,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与人口中、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展现良好的村容村貌。
(三)农民群众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加强法律、政策宣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贵州省创建文明村寨的基本条件》要求,创建点的小康户达40%以上,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群众学习、娱乐、医疗健康等需求能得到基本满足和保障。
(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抓好“五好”党支部建设,建设健全基层组织,支部有凝聚力、战斗力,实现政务、村务公开,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创建时间
2011——2015年逐年在走马村、翠微村、新营村、金批村、和平村、岱林村、联合村、甲晃村、长寨村、营屯村、木马村创建示范点,实施整村推进,每年完成2个村。
五、经费来源
创建点经费采取向上争取资金,群众投资投劳,乡财政补一点的方式筹集。
六、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乡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政府主要领导和乡党委副书记任副组长,乡党委、政府班子其它成员及其各村支书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领导,确保此项工作能抓好落实。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利用各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对全体村民进行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全体村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造就守法型农民;二是要健全治安防范机制,建立群防群治队伍,积极开展“五户联防”、“院坝联防”等群防群控活动,并适
时开展巡逻,创建平安和谐村社;三是健全组织领导,增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治保会、调解会的战斗力,及时调解民间纠纷,避免酿成恶性案件;四是引导村民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创建无毒村”的活动。
(三)加强村容环境卫生整治。要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以“四化”(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为基本标准。一是加强村民卫生知识教育,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集中抓好环境卫生的整治,解决好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禽畜乱跑“五乱”问题;三是坚持开展除“四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活动;四是建立村内保洁制度,采取建设垃圾存放池的办法,集中处理日常垃圾,提高广大村民的环卫意识;五是引导农民发展庭院花草,提高庭院绿化率,美化居住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
(四)全面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造就“用语礼貌、行为规范、讲究卫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新型农民,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和村风乡风文明。一是广泛开展“好媳妇”等为内容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全寨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树新风的良好风气;二是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建立生育文化大院,计划生育中心户为阵地,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村到社入户,用新型的生育文化教育群众,启迪群众;三是扎实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使农村逐步形成遵纪守法、计划生育、清洁卫生、勤劳致富、和睦团结、尊老爱幼、学习文化、崇尚科学、热心公益、移风易俗的良好风尚;四是认真推行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要利用广播、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切实抓好财务公开、党务公开,对村级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阳光操作,激发村民一心一意搞建设,千方百计抓发展的激情。
二0一一年一月十七日
第五篇: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6年)
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2012-2016年)
根据《XX县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XX县2012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及指导员责任和工作要点〉的通知》文件要求,结合XX村实际,制定本村新一轮(2012-2016年)新农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原则、思路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次全会的部署,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通过完善群众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新建文化活动场所,深入开展“四群”教育活动,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工作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与自然生态和谐;坚持群众自愿;坚持先规划后建设。
二、工作目标
2012-2016年,全村10个村民小组都要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创建面达80%以上。新农村建设以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硬化、安装自来水、建沼气池)为突破口中,以“十星文明户”创建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深化农村三个文明建设,逐步向小康村迈进。具体建设内容为:“五改三建一倡导,十星六化两提高”。
(一)五改
1、改路:将自然村的泥泞土石路建成水泥路。
2、改水:引水到户,改善农民用水条件,让农民饮用卫生水。
3、改厨:建节能灶、沼气灶与卫生碗柜,让厨房明亮、卫生、整洁。
4、改厕:将人畜共厕,男女共厕改成封闭、男女分开的卫生厕所。
5、改圈:改深坑圈为平板圈、向阳圈,确保牲畜的卫生安全。
(二)三建
1、建池:修建圈、沼、厕三位一体的沼气池。
2、建家:按规划设计修建房舍,达到整洁、适用、美观。
3、建园:因地制宜,在庭院周围种树种果,发展庭院经济。
(三)一倡导
在农村倡导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推广普及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开展民族民俗活动,发掘和保护文化遗产和民族民俗精神财富,新农村要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四)十星
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使农村逐步形成遵纪官运亨通法、计划生育、清洁卫生、勤劳致富、和睦团结、尊老爱幼、学习文化、崇尚科学、热心公益、移风易俗的良好风尚。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教育农民崇尚科学,反对迷信,遵纪守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十星文明户”创建活动参评面达90%以上,“十星级文明户”达10%以上;普法教育面达100%,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每村都有阅览室和卫生室,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每户至少有1名科技明白人,计划生育率达到100%.(五)六化
农舍四周绿化、美化、净化、硬化、亮化、特色化。每个自然村都建有符合标准的村务公开栏1处,建有时事政策和法制宣传栏黑板1块;各自然村每月开展一次卫生大扫除,每年至少开展一次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
(六)两提高
通过村级组织带领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使党的政策进村、国家法律进村、优良道德进村、良好卫生习惯进村、先进科学技术进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号召力进一步提高,全县农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文明素质明显提高。
通过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全面实现“五改三建一倡导,十星六化两提高”的目标,改变农村面貌,基本建成具有特色经济、特色文化、特色生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主要任务
(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各自然村的每个创建示范点要努力为农民培育一条致富路子,实现“一村一品一特”或“多村一品”,大力推广 猪、沼、厕、蔬(果)“四位一体”的农业发展模式,“五改三建”率达80%以上,确保示范点的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农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加大庭院经济开发力度,有效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与人口中、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善,展现良好的村容村貌。
(三)农民群众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不断加强法律、政策宣传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按照《云南省创建文明村的基本条件》要求,创建点的小康户达40%以上,建立健全村规民约,社会风气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事业发展较快,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群众学习、娱乐、医疗健康等需求能得到基本满足和保障。
(四)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抓好“五好”党支部建设,建设健全基层组织,支部有凝聚力、战斗力,实现政务、村务公开,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得到尊重和保障,为新农村建设活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四、创建时间
2012——2016年逐年在西甸村、修邑自然村、河北自然村、河南自然村、中一自然村、中二自然村、田心自然村、吉祥自然村、上坡自然村创建示范点,实施整村推进,每年完成2个村。
五、经费来源
创建点经费采取向上争取资金,群众投资投劳,乡财政补给的方式筹集。
六、工作措施
(一)成立领导机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村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指导员和自然村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确保此项工作能抓好落实。
(二)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是利用各种载体,采取多种形式对全体村民进行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提高全体村民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造就守法型农民;二是要健全治安防范机制,建立群防群治队伍,积极开展“五户联防”、“院坝联防”等群防群控活动,并适时开 展巡逻,创建平安和谐村社;三是健全组织领导,增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治保会、调解会的战斗力,及时调解民间纠纷,避免酿成恶性案件;四是引导村民开展“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创建无毒村”的活动。
(三)加强村容环境卫生整治。要按照“村容整洁”的要求,以“四化”(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为基本标准。一是加强村民卫生知识教育,培养村民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集中抓好环境卫生的整治,解决好垃圾乱倒、污水乱泼、柴草乱放、粪土乱堆、禽畜乱跑“五乱”问题;三是坚持开展除“四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活动;四是建立村内保洁制度,采取建设垃圾存放池的办法,集中处理日常垃圾,提高广大村民的环卫意识;五是引导农民发展庭院花草,提高庭院绿化率,美化居住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家园。
(四)全面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造就“用语礼貌、行为规范、讲究卫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的新型农民,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和村风乡风文明。一是广泛开展“好媳妇”等为内容的“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在全寨形成人人讲文明、处处树新风的良好风气;二是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建立生育文化大院,计划生育中心户为阵地,使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村到社入户,用新型的生育文化教育群众,启迪群众;三是扎实开展“十星”文明户评选活动,使农村逐步形成遵纪守法、计划生育、清洁卫生、勤劳致富、和睦团结、尊老爱幼、学习文化、崇尚科学、热心公益、移风易俗的良好风尚;四是认真推行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要利用广播、会议、宣传栏等形式切实抓好财务公开、党务公开,对村级事务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阳光操作,激发村民一心一意搞建设,千方百计抓发展的激情。
二0一二年四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