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坪镇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规划意见
黑(坪)府发[2010]33号
黑坪镇人民政府
关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规划的意见
各村(居)、镇级各单位:
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提高我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经镇人民政府研究决定,现将我镇关于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长期规划的意见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和谐黑坪、效益黑坪,努力实现我镇社会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
三、具体实施内容。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一是争取政策抓项目。严格按照盐亭县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加快推进产业转移,鼓励更多的人员参与争取项目;二是联络感情抓项目。主动到县、市甚至省级部门去衔接、去沟通、去汇报、去联络,要增进感情争取更多的项目;三是寻找机会争项目。要采取多种形式,召开好本乡籍在外工作人员“叙乡情、建家乡、谋发展”会议,寻求支持。
(二)争取项目,解决“四难”,推进黑坪镇又好又快发展。一是镇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各办公室主任及村支两委责任人为成员的争取大项目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结合本镇实际,找准发展路子,编制好项目实施计划,制定好产业发展政策,搞好村级服务建设;三要找准项目主攻方向,主要是在场镇建设和管理方面、解决民生民困方面、解“四难”方面、产业发展增收等方面做大做强文章。
(三)加大项目实施力度,切实改变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我们要切实加强开会、办现场、请人来的工作力度,确保开会、办现场的质量、规格,提高黑坪的声望和知名度,从而为争取大项目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要从内涵和层面两方面研究争取项目和资金的机制,确保“把人请得来,把项目留得住”的工作目标;三是要把现有项目抓紧抓好抓落实,未完工的要实行责任倒查、工期倒排、问责到人,已完工的要加强后期管理,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四)改善民生,帮助民困,促进社会协调和谐。一是进一步转变观念,切实树立“视群众为衣食父母”的观点,增强同群
众的血肉联系,只有心中装着群众,时刻想着群众,才能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也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二是认真执行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农业政策保险、农业良种补贴、计生奖励扶助、粮食直补、农村合作医疗等各项惠农政策的兑现及督查。三是积极实施好城乡综合治理,彻底改变摊点乱摆、车辆乱停、垃圾乱扔、广告乱贴、管线乱拉的“五乱”现象,严管重罚,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四是认真搞好车站和农贸市场的选址、论证、规划和实施,让居民有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五)促进经济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种养殖业,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务输出。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争取人均纯收入达5000元。积极改进场镇居民用水、用气、用电和有线电视网络建设,大力发展村级水泥路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改造。
(六)加强党的建设,纯洁干部队伍,切实转变干部作风。一是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积极发展党外人士,多渠道组织干部进行培训、轮岗;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着手清理在编不在岗的公务员和机关事业人员,限期返回工作岗位;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严肃工作纪律,抓住不落实的事、追究不落实的人,逗硬实行“三问”责任制,问出责任心、问出责任感、问出紧迫感、问出危机感;四是加强学习,提高干部理论和实践水平,认真执行政府机关中心学习组制度,凡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五是严格干部工作纪律考勤,工作实效考核,逗硬执行“四个服从”,努力争做创机关形象、树个人形象的先锋楷模,真正体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
(七)抓安全、维稳定、促发展,确保全镇人民安居乐业。一是安全工作严格实行“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制,落实责任,明确两个主体责任,加大隐患排查力度,落实隐患整改方案、措施和监管责任人。二是把信访突出问题解决在当地,解决在基层,不能将矛盾和问题推给上级,如确需向上级报告的,必须提出书面处理意见,谁主管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及时发现信访苗头和倾向,深入排查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突发性群体事件,要快速反应,相关责任单位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果断处置。
(八)抓好当前农村工作,确保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抓好晚秋生产,抓好大春水稻病虫害防治。镇农业综合服务站要强化宣传、认真实施、跟踪服务、加强督查,要把丰收在望变成丰收在手;抓好畜牧防疫和增养。大抓生猪发展大户、家禽喂养大户,畜牧站要搞好规划和服务,在激励机制上求新突破,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严把工作考核,逗硬奖惩,搞好规划,确保农民增产增收。
(九)落实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实现。一是要严格实行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要求,加强各部门工作的督查,制定好下半年工作的整改实施意见,实行分管领导一月一安排,一月一检查考核的办法;二是改革工作考核方式方法,即由过去的定时考核为分阶段考核,由过去的集中考核为分管领导制定具体考核办法并实施,由过去的单线考核为条块结合考核,确定等次;三是民兵武装、安全维稳、人口计生、社会保险、林权改革、农业、民政、水利、交管等部门要随时加强监
管,对照年初目标责任书要求,认真搞好查漏补缺,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抓紧抓好抓落实,确保年度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日
主题词:黑坪镇经济和社会长期发展规划意见
送:县政府办、县农办黑坪镇党政办2010年3月10日印
共印30份
第二篇: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乌兰县民政局
社会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一、现况
“十一五”时期是我县民政事业发展较快,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整体提升了民政事业发展水平,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发展权,促进了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为“十二五”时期民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社会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低保保障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城镇低保标准238元,农村低保标准每月110元。医疗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累计救助因病困难群众数量不断增加。避灾疏散场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进。
——养老服务事业进一步加强。争取投入补助资金, 修建希里沟敬老院,茶卡敬老院。大力推进敬老院向区域社会福利服务中心转型。五保供养保障标准明显提高。
——普惠型的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实现了孤残儿童由家庭分散寄养到集中供养的转变。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积极推进救助管理信息化,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累计救助各类乞讨人员数量扩大。发行各类福利彩票285万元。
——优抚安置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优抚对象优待政策有效落实,按时足额发放抚恤补助金,完善和支付医疗补助制 度。按时发放自谋职业和发放义务兵优待金,接收退伍士兵,有条件时协调有关单位分配工作。深入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进一步密切军民军政关系,双拥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村民自治机制建设进一步健全。不断深化和完善村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制度,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大力推进难点村治理工作,在全州率先圆满完成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
——城乡社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推进社区建设,深入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卫生、教育、劳动、文化、法律等服务普遍进社区。出台《乌兰县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农村社区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要求。城镇和谐社区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工作服务用房面积大都达到350平方米以上要求,社区工作者待遇明显提高。
——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取得成效。在巩固城镇设标的基础上,积极向农村推进,4个乡镇设置新门牌、路牌,全县设标率100%,第一轮界线联检工作顺利完成,平安边界创优率100%。
——婚姻登记服务水平明显提高。2008被评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单位”。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建设跨入全省先进行列,婚姻、收养登记合格率100%,配合计生部门做好了“两免”工作,婚检率居全州前列。
——社会组织管理进一步规范。社会组织管理坚持培育 发展与监督管理并重的工作思路,指导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开展自律和诚信建设活动,发挥了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殡葬改革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以绿色殡葬为主题的生态葬法改革深入推进,殡仪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联合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推出丧葬补助便民举措。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县委县政府深入实施“后发崛起、全面跨越”、全面建设“平安乌兰”、努力建设“法治乌兰”的总体部署和“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民政工作宗旨,坚持发展和改革,全面实施民政事业现代化战略,进一步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民政事业发展机制,维护民利,解决民生,落实民权,促进全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二)总体目标
——加快民政事业发展步伐。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县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民政事业整体水平,在现有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不断健全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民政工作体制机制。按照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深化民政管理体制 改革,提高民政部门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客观要求,准确定位民政职能,推动民政部门成为实施社会政策的重要职能部门。
——进一步提高社会自治能力。规范完善城乡基层民主制度,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全面提高社区服务水平,加快建设和谐社区步伐。优化社会组织总体结构,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提高其社会参与和社会服务水平。
——努力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形成责任明确、政策完善、运行顺畅的社会救助制度。加大社会福利设施建设力度,建立社会福利服务网络,探索形成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健全社会捐赠机制。倡导形成群众互助氛围,促进社会扶助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切实完善优抚保障制度,实行城乡一体退役士兵安置办法。
三、主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完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社会自治管理体系、双拥优抚安置体系和公共事务管理体系等五大体系,提高民政事业整体水平。
(一)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提升社会保障能力
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规范社会救助工作管理,加大救助资金投入,强化救助工作保障,发挥好民政工作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基础作用。
——健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加强城乡低保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应保尽保。建立县乡两级低保信息管理联网,实现网上审批。全面建立村(居)低保救助(联络)员制度,形成县、乡(镇)、村(居)三级低保管理网络。
——完善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办法。把城乡医疗救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医疗保险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救助资金使用效率,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管理模式,简化救助手续。开展即时救助,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医疗费用在扣除医疗保险补偿和医院的优惠减免后,符合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个人自负部分费用给予全额救助。
——提高农村“五保”供养能力。深入开展敬老院规范化建设,积极探索敬老院管理新体制,完成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推进全县敬老院全部向区域性乡镇养老服务中心转型。
——提升减灾救灾应急能力。健全完善救灾减灾工作应急机制、协调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信息共享机制和监督督查机制。全面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救灾应急队伍、避灾安置场所、减灾宣传阵地、救灾物资储备、救灾装备配置、灾 害信息评估、紧急救援、灾情监测、预警、救助捐赠等工作体系建设,修订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建立县、乡(镇)二级减灾、防灾、救灾信息网,实现救灾工作信息化,积极推进救灾物质储备库建设。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能力,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二)坚持适度普惠原则,深化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 在大力发展养老服务的同时,全面启动孤残儿童福利保障政策的制订实施工作,加快提升社会福利服务水平。
——推动城乡老龄事业协调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在“十二五”期间,要采取政府主导、社会集资、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推动社会化养老工作,实现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覆盖,2015年,力争享受机构养老服务人员达到老年人口总数3-5%。积极鼓励社会兴办养老服务产业,全县非营利性民办养老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数占全部床位数的比重达到80%以上。
——推进儿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积极探索孤残儿童的家庭养育模式,深入探索研究儿童福利事业发展具体政策。
——大力发展慈善捐赠事业。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建立健全慈善组织自律机制和社会监督机制,努力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
——健全流浪救助人员管理机制。着力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不断提高救助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社会化水平。加大救助站基建项目建设推进力度,力争在2012年完成。县级财政部门要确保救助经费。
——规范福利企业发展。通过加快福利企业的改革发展,扩大残疾人集中就业,创造适合福利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培育出一批企业制度完善、管理水平先进、创新能力较强、适应市场竞争的福利企业,使我县福利企业的残疾人就业水平、残疾职工权益保障和经济总量有较大提高,主要经济指标进入全市福利企业前列。
(三)健全基层政权建设体系,构建和谐社区和村(居)围绕“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区建设目标,建立健全社区组织,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推进社区自治管理,努力构筑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平台。
——深化居民自治和社区自治。加强居委会规范化建设,保障居委会的办公场地、活动场所、工作经费。推进居委会公共服务设施改造,中心城区居委会办公及综合活动用房建筑面积逐步提高。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和民主选举制度,加强居民会议制度、居委会工作评议及居务公开等各项制度建设。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和谐社区示范创建率达80%。
——完善城镇社区服务和保障。大力推进社区为民服务项目和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逐步拓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 量,增强社区公共服务的功能。解决好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各项社会保险待遇。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提高村委会选举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水平。理顺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探索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大力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激发农村基层社会的活力。
——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采用“一村一社区”的模式,建设一批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村容村貌环境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
(四)健全双拥优抚安置体系,维护优抚安置对象合法权益
要积极探索创新双拥共建管理机制和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大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力度。
——进一步做好做实双拥工作。不断创新双拥工作机制,深化“爱心献功臣”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拥军优属活动。大力推进法律拥军、智力拥军、行业拥军、社区双拥共建。
——建立城乡一体的优待和抚恤标准。落实好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改变二元结构,取消优抚对象优待和抚恤的城乡差别,实行城乡统一的标准发放办法。——完善退役士兵安置办法。制订城乡退役士兵社会化就业和自谋职业的优惠办法,开展退役士兵就业服务和上岗前培训工作,巩固退役士兵安置改革的成果。进一步科学确定补偿金比例,使发放标准与户籍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同步。
——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将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系、大病救助体系,全面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
(五)健全社会事务管理体系,提高规范化法制化水平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文明服务,不断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
——推进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政区域调整工作,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的要求,努力打造核心城镇和特色区域经济中心镇。平安边界创优活动要继续保持在全省领先地位,实现界碑一体化设置,按时完成第二轮县际界线联合检查任务,保证边界的稳定和繁荣。
——深化殡葬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殡仪服务场所建设,巩固和扩大全县丧事严管区范围,稳步推进丧事集中办理工作。
——大力推进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抓好婚姻登记规范化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婚姻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环境,保持婚姻登记率和合格率都达到100%。积极创 建“全国婚姻登记规范化示范单位”,争取于2014年实现目标。
——加快发展与规范管理社会组织。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积极培育市场需要、社会需求、群众欢迎的各类社会组织。在农村,大力培育农村专业(行业)经济协会等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组织;在城镇,重点扶持、发展公益性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和社区社会组织,促进社会组织为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探索建立社会组织自我发展、自律管理机制和诚信评估社会监督体系。
第三篇:黄河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总结
黄河乡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总结
2005年,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追求高水平,实现新跨越”的工作要求和十届六次全委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结合黄河实际,坚持发展与稳定齐抓,建设与调整并举,紧紧围绕“富裕、文明、和谐的生态绿色黄河”的奋斗目标,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情创新,科学发展,各项工作呈现出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完成税收总额592万元,比去年增长62.6%,占全年计划的131.6%,其中:个体私营经济税收210万元,比去年增长61.5%;完成地方财政收入252万元,比去年增长51.8%,占全年计划的126.6%,引进引办实际完成投资843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05%。完成出口创汇35万元,占年计划的100%。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1亿元,比去年增长71.4%,占年计划的131.7%;其中:乡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700万元,占年计划的167.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19636万元,比去年58%,占年计划的10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010万元,比去年增长58%,占年计划的117%;规模以上工业利税2826万元,比去年增长65%,占年计划的12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1843万元,比去年增长78%,占年计划的123%;第一产业增加值23482万元,比去年增长13.6%,占年计划的10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67万元,比去年增长40%,占年计划的122.6%;粮食总产量44309吨,比去年增长5%,占年计划的109%;棉花产量1500吨,比去年增长10%,占年计划的105%;农民人均纯收入4570 元,比去年增长14.8%,占年计划105.5%。
(一)突出特色、高效,农业经济上规模、增效益
按照“特色、高效”都市农业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我们在农业工作中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农业生产与农民收入“双增双赢”。工作中我们主要从三个层次着手:一是努力推进产业层次上的结构优化。根据我乡的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以及现有的产业基础,确定林业、蔬菜、畜牧、淡水养殖、瓜果产业为发展的主导产业。二是努力推进产品层次上的结构优化。选择适应本地,优质高效、刊登市场的主导产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推进多样化、多层次发展,提高整体效应;依靠科技,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实施名牌战略,实现产品的品质与市场需求相一致。“黄河乡”牌西瓜、大米、冬枣的畅销就成功说明了我们发展思路的正确。三是努力推进种(养)植模式层次上的优化。乡党委从省农科院等单位聘请了五位农业科技顾问,常年活跃在我乡的田间地头,大力推广“上果下鱼”立体种植、“上鸭下鱼”立体养殖和瓜棉间作套种等多作多收面积达到6万多亩,认真落实农业增产、品质改善、价格上涨和直补政策,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45元左右。
2、农产品基地与园区建设相得益彰,呈现规模效益。按照都市农业发展规划,我们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内部增效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形成了林木、蔬菜、淡水养殖、畜牧、瓜果五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8000亩的大沙溜万亩生态农业示范区“一区六园”的都市农业生产格局,区域布局日趋合理,内部结构逐步优化,高效种植比例提 升。如今,黄河乡农业项目规模、科技、品牌三大特色日益彰显,全乡林网面积达到了4万亩,各类瓜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万亩,淡水养殖面积达到了3200亩,果树面积达到了2000亩,奶牛存栏量4000头,肉牛存栏量6万头,建立各类养殖场20处,形成各类养殖专业村10个,养殖专业户1000多户。
3、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我们高度重视,把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抓手,狠抓农业招商引资,新上了一批投资规模较大并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增添了后劲。目前,济南金诺棉纺有限公司正在积极进行二期扩建,青岛正大养殖基地正在紧张建设,济南农产品加工项目也在磋商洽谈中,今年我乡农业龙头企业已完成实际投资3300万元。
(二)工业经济加速崛起,呈现强乡富民、大跨越的强劲发展势头
1、借助外力扩大投资,引进引办成果显著。我们在抓好引进引办工作方面,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专门成立了引进引办办公室,着力唱好以商引商、亲情招商、专业招商“三步曲”,使招商引资成功率不断地提高。今年,新引进并开工建设的项目有青岛正大养殖基地和济章龙园浮桥,续建项目有济南金诺棉纺有限公司二期扩建工程和山东北方模具有限公司。在谈项目有浙江钢化有机玻璃、莱芜冷轧板项目、济南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等9个,预计总投资额10亿元以上。目前引进引办完成合同投资额1.27亿元,实际完成投资8430万元,分别占全年计划的106%和105%,引进引办企业实现税收368万元,占已完成税收总额的71%。
2、放手发展民营经济,舞活民营工业龙头。我们在扩大经济规模的同时,重点扶持有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科技效益型、市场前景看好的民营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尽快发展壮大。今年我乡有4家投资额200万元以上的民营企业(昌盛煤炭有限公司、昌华经贸有限公司、盛隆化工有限公司、章丘锻打有限公司)脱颖而出,1—11月份实现税收193万元,同比增长82%。
三、社会事业日新月异,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1、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努力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工作中,我们以为民服务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为着力点,全面实施社会文明化战略,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加强了文化基础建设、普法教育和阵地建设,提高了全乡的文化建设、科技普及和环境卫生水平,提升了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乡有52个村被授予了乡级文明村称号,4个村被评为了市级精神文明先进村,72个行政村都建起了远程教育阵地,完善了图书室、科普墙、阅报栏,村“两委”成员定期接受培训指导。今年我们聘请市委党校、市检察院和司法局的领导为村干部授课达到了10多次,取得了良好效果。
2、全面加强依法治理,全心全意服务群众,打造平安、和谐黄河。我们按照“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抓稳定”的工作思路,通过强班子、抓调处、谋发展,狠抓社会稳定工作,对全乡72个行政村进行了全面摸底排队,列出后进班子进行重点整顿,配齐配强村“两委”班子,健全治保、调处、普法、帮教、巡逻“五位一体”的群防群治队伍,建立一月一排查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并根据情况安排专人跟踪调处解决。今年截止目前,已对调查统计的160多条不安定因素全部成功调处,有效的避免了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等事件的发生。同时,我们 不断深化为民服务工作,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工作中,我们深入宣传发动,组织业务培训,规范为民服务代理工作的项目、操作程序和规章制度,认真抓好监督考核。截止目前,我乡为民服务中心共受理代理事项8000余件,并全部办结,代理事项回访满意率达到100%。另外,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组织百名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结对帮扶困难群众246名;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救助贫困学生66名,安排残疾人就业20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3、加快基础建设,全面提高城镇化水平。目前,全乡境内“五横四纵”100余公里的乡级路网为群众致富铺平了道路;投资70万元,全长2.6公里的高标准路灯提升了小城镇档次,新开通的全长6公里的两条商业街拉开了城镇建设的新框架;投资90万元,整修生产路12公里、桥涵闸6座,干支沟清淤19公里,确保了“旱能浇、涝能排”;实施了六个村全长16公里的中心大街的硬化工程,解决了群众行路难问题。
4、统筹协调,推进科教文卫共同发展。我们始终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教育升级改造工程,目前,投资300万元的黄河中学教学楼即将竣工,并对三处小学和一处幼儿园进行了改造;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机构,抓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广工作,大力实施了卫生机构改貌工作,提高了全乡的医疗水平,今年我乡新建和改造村级卫生室五处,明显改善了群众的医疗救助条件;强化计划生育工作措施,狠抓基层基础工作,选好配强计生专职干部队伍,广泛开展了 “四上门”服务活动,切实稳定了低生育水平,完成了人口控制目标,计划生育工作实现了新的提高;广播电视事业方面,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了90%,滩区外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了90%,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第四篇:垛庄镇2006上半年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垛庄镇2006上半年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的汇报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建设济南大城市框架下富而美的新章丘的总体安排部署,垛庄镇坚持“一二三”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全镇上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激情创业,实现了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大发展,山区面貌的大变化。
一、2006年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1—6月份全镇规模企业销售收入完成1395万元,同比增长110%;规模企业实现利税170万元,同比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00万元,同比增12%;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达
1.2亿元,同比增长59%;农民人均纯收入2120元,同比增长14%。招商引资完成5410万元,同比增长60%,;完成各项税收270万元,同比增长6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06万元,同比增长65%,全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受旱灾影响,小麦产量比往年减产40%。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
四角城村共113户、332口人,人均旅游收入1600元以上。围绕20字方针和十化标准要求,四角城村立足实际,实施了美化、亮化、硬化、绿化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0万元,对幼儿园进行了内外装修,刮瓷5000平方米,为全村孩子上学创造了舒适优美的教育环境;投资30万元,硬化地面2000平方米,建成了一处高标准的文体广场,成为老百姓休闲锻炼的好场所;投资10万元,栽植侧柏等绿化苗木5.5万株,与景区环境相互映衬,美不胜收;投资80万元,实施了村内大街的水泥硬化工程。住进新村的村民由衷高兴的说,现在的小村比城里人过都舒服。12、环境综合整治实现新效果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是体现村容整洁的重要依据,立足垛庄实际情况,全镇实行领导包主要路段、村庄的责任机制,全镇上下联动,齐心协办,认真抓好综合整治工作。积极动员全员参与,吸纳社会资金50万元,整修粉刷房屋20万平方米,投资20万元,新建垃圾池100余个,投资100万元,硬化整治大街小巷15.6公里,环境综合整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积极探讨长效管理机制,在全镇设立了49名环境综合治理管理员,由镇财政统一考核,发放工资,巩固了环境综合整治成果。
3、重点工程拉开发展新框架
投资5000万元,先后铺开了卫生院新建,麦腰小学新建,敬老院改建,四角城新农村建设,百丈崖景区水库综合整治工程,东岭山扁桃示范园二期开发工程,山东芙蓉山庄、温馨港湾、天颐生态乐园、白云山生态旅游开发,莲华山胜水禅寺景区建设,莲华山大桥建设,团员沟村环村公路硬化,海山家园居民楼建设,小城镇开发建设,射垛流域土地综合治理等16项重点工程。
4、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一是完成垛庄卫生院新建任务,完成投资500万元,新建2600平方米的门诊楼和1400平方米的病房楼,完善内部配套设施建设,9月30日竣工并投入使用,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60%;同时投资50万元,完成圣水泉等6个村级卫生所建设任务。二是完成投资100万元,异地新建1000平方米的麦腰小学,9月1日建设完成,解决射垛办事处5个村200名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投资67万元,完成射垛、石屋等小学危房改造任务。三是完成投资150万元,将原垛庄卫生院改建成一处高标准敬老中心,解决85位孤寡老人吃住问题。
5、强力做好生态旅游开发文章。立足全镇山水林果生态资源
优势,以招商选资为抓手,打造生态品牌,发展旅游业。一是督促完成山东芙蓉山庄、白云山生态旅游开发的规划设计,在完成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计划完成投资4000万元,07年5月1日实现开园。二是全面加快温馨港湾、天颐生态乐园生态旅游开发区建设步伐,投资3000万元,完成温馨港湾生态旅游开发区建设任务,投资1000万元,完成天颐生态乐园建设任务,力争07年5月1日实现对游客开放。
6、重点抓好莲华山胜水禅寺风景区建设。莲华山胜水禅寺风景区的建设是垛庄镇重点工程之一,也是该镇建设旅游休闲度假镇的重要举措。该景区由济南宏昌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05年2月份破土动工,一期工程主要恢复建设胜水禅寺,目前已完成投资1800万元,山门、大雄宝殿、天王殿、接待处、碑林、观光亭、石阶路等主要工程已相继竣工,现正进行内部设施配套建设。该景区山水资源丰富,植被茂密,古树参天,奇峰峭壁,并且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该寺恢复建设设计标准高,各项工程都做到了精雕细刻。建筑群体错落有致,气势雄伟。今年计划投资1200万元,完成禅院、藏经阁、山门广场、购物商业街等景点和设施的配套完善,该景区明年5月1日正式开园。同时镇政府投资260万元正修建莲华山大桥,大桥6跨120米长,宽10米,汉白玉护栏,设计标准高,建成后将与山门广场融为一体。到时将形成七星台景区、林果生态示范区、都市农业示范区、百丈崖生态旅游开发区、莲华山胜水禅寺风景区、海山湖景区一条旅游黄金线,对促进垛庄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实现旅游富民强镇目标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7、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一是以建设万亩都市农业为契机,加快林果开发步伐。继续加大东岭山扁桃示范园和大、小寨荒山绿
化园两个园区建设,完成投资500万元,实施植树、水利等基础工程20项,充分利用雨季之际,栽植各类苗木25万株,绿化荒山600亩,全面提升示范园的档次和水平。三是抓好射垛千亩干果基地建设。在射垛土地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完成160万元的基础上,二期投资120万元,硬化林果生产路3400米,新建拦河坝3处,提水站1处,新建圆塘6年。三是加大对果农的培训管理。骋请林果专家教授,举办各类培训班3期,切实提高果农的科学管护水平,实现林果富民增收。
8、加快小城镇开发建设。对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已开工的海山家园项目,加快其工程建设进度,10月31日竣工,解决教师及机关干部居住问题,在此基础上,铺开二期、三期工程,构起小城镇发展的新框架。同时进一步加大镇驻地环境的综合整治力度,树立对外开放窗口的良好形象。
围绕上述任务完成,我们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措施。
1、切实抓好社会稳定工作。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小事就是政府大事的理念,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建立健全好预防纠纷调处机制,坚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稳定环境。
2、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加强镇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增强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落实好领导包项目、机关干部包村、村级干部包户制度,为干事创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3、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继续实行领导分线工作法,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明确任务,细化责任,层层落实,确保各项重点工程顺利完成。
2006年6月
第五篇: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
黑坪镇生猪产业示范带建设五年规划刘杰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打造亮点,特色产业,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进一步深入实施“12345”工程。做大做强我镇生猪产业,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
二、总体目标
到2016年基本实现全镇年出栏生猪2000头以上的大型养殖基地四处;村村有年出栏生猪500-1000头的养殖场1-2个;年出栏200-500头的养殖场1-3个;年出栏100-200头的养殖场2-3个;年出栏50-100头的养殖大户10-50户;建成以高观村,环山村,石盘村,龙桥村,为重点的辐射全镇的万头生猪示范养殖小区。
三、阶段实施目标
《一》.2012年任务:完成全镇生猪养殖情况调查,做好全镇五年规划:完成养殖场的共计500平方米的建设任务;各村发展年出栏50头生猪的养殖户10户。
《二》.2013年任务:各村发展年出栏50-100头的头养殖大户5-10户;年出栏100-200头的养殖场1-2个。《三》.2014年任务:全镇建成年出栏200-500头生猪的养殖场1-2个;年出栏100-200头的养殖场1-2个;各村50-100头的养殖大户5-10户。
《四》.2015年任务:全镇建成年出栏500-1000头生猪养殖场1个;500-1000头的养殖场1个;各村发展50-100头的养殖大户5户。
《五》.2016年任务:建成年出栏2000头以上的养殖场1-2个;200-500头的养殖场1个;各村发展50-100头的养殖大户10户。
四、工作方法
第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利用限电视、广播、条幅,板报等,大力宣传我镇发展生猪产业的意义,规划工作的部署、要求、做法。大力宣扬国家的相关政策及我地区生猪市场情况,发展前景等。为实现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营造良好的氛围。
第二、提高认识,明确职责。
各村及相关单位部门要充分认识我镇发展生猪产业的重要意义,把发展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工作提到相应的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分解规划任务,加强督促。各村要将此项工作列入工作计划,确定专人负责组织实施。
第三、典型引路,分类指导。
一是鼓励现有的养殖场进行标准化改造,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养殖场的现代化水平,提高科技含量。着力打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的生猪养殖场。
二是鼓励养殖场根据市场院行情,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三是鼓励大型养殖场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充分发挥我镇生猪龙头企业的产业链优势、技术优势,带动农户发展生猪养殖增收富民。
四是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组建畜牧养殖技术服务队伍,为全镇养殖户提供养殖、防疫技术指导与培训等相关服务,提高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
第四、加强疫病防控,确保持续发展
健全防疫体系。加快畜牧兽医体制建设,进一步完善兽医实验室和村级防疫员队伍。加强生猪防疫工作。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免疫、检疫、扑杀和消毒相结合的综合防控措施,控制和扑灭生猪疫情,做好疫情监测。严格执行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一旦发现重大生猪疫病,要通过动物疫病报告网络及时报告。坚持疫情观察员派驻制度,严格疫情监控,及时掌握疫情发展态势。加快建设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未佩戴耳标的生
猪不许调运。强化检疫监管,加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加大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力度,防止疫情快速传播。
五、加强组织领导,落到实处
———发展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关系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加强领导,抓好工作落实。
---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的全程监管。严格执行生猪及产品、饲料、兽药市场准入制度,坚持开展以打击“瘦肉精”为重点的违禁药物专项整治工作,严肃查处各种违法经营行为,防止注水肉、病死肉、非定点屠宰企业的猪肉未经检疫检验或检疫检验不合格猪肉进入市场,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2010年3月14日